[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日講春秋解義卷十八
僖公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于宋五是月六鷁退
飛過宋都隕公羊作霣/鷁穀梁作鶂
左/傳十六年春隕石于宋五隕星也六鷁退飛過宋都
風也鷁水鳥遇迅/風而退飛周内史叔興聘于宋宋襄公問焉
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祥吉凶之/先見者對曰今兹魯多大
[018-1b]
䘮眀年齊有亂君將得諸侯而不終魯䘮齊亂宋襄/公不終别以政
刑吉凶他/占知之退而告人曰君失問是隂陽之事非吉凶
所生也言石隕鷁退隂陽錯逆所為非人所生襄公/不知隂陽而問人事故曰君失問叔興自以
對非其實恐為有識/所譏故退而告人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積/善
餘慶積惡餘殃故曰吉凶由人君/問吉凶不敢逆之故假他占以對
公羊/傳曷為先言霣而後言石霣石記聞聞其磌然視
之則石察之則五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何以不日
晦日也晦則何以不言晦春秋不書晦也朔有事則
[018-2a]
書晦雖有事不書曷為先言六而後言鷁六鷁退飛
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鷁徐而察之則退飛五石
六鷁何以書記異也外異不書此何以書為王者之
後記異也
穀梁/傳先隕而後石何也隕而後石也于宋四竟之内
曰宋後數散辭也耳治也隕石先以耳/聞故先言隕 是月者决
不日而月也是月隕石之月若不/言是月嫌與戊申同六鶂退飛過宋都
先數聚辭也目治也鶂退先以目/見故先言數子曰石無知之物
[018-2b]
鶂㣲有知之物石無知故日之石無知而隕必天使/之然故詳而日之
鶂㣲有知之物故月之鶂或時自欲退飛/耳是以畧而月之君子之于
物無所茍而已石鶂且猶盡其辭而况于人乎故五
石六鶂之辭不設則王道不亢矣不遺細㣲故/王道可舉民所
聚曰都
隕石者星墜於天半空凝結而成石也退飛者有
氣逆驅力不能前而反却也此宋異而書於魯史
則當時諸國有非所當告而告者矣春秋存而不
[018-3a]
削以眀天人感應之理垂戒於後世也宋襄多行
不義見石隕鷁退之異不自省徳而欲以力爭成
霸業後五年見執于盂六年有泓之敗聖人不言
災異之應而事應具存不可不察也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
公羊/傳其稱季友何賢也
穀梁/傳大夫日卒正也稱公弟叔仲賢也大夫不言公
子公孫疏之也
[018-3b]
友名也季字也公子公孫為大夫其卒也以名承
世繫宜書公子友卒而加季者生而賜氏使世為
卿季友仲遂是也季友忠賢在僖公有翼戴之功
襄仲弑逆在宣公有援立之力二君欲以異賞報
之皆生而賜氏俾世其官經於其卒各以氏書志
壊法亂紀之端貽彊家専政之禍深切著眀矣
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
經所書内女為諸侯夫人者七備卒葬者二紀伯
[018-4a]
姬宋伯姬是也杞叔姬以出不書葬郯伯姬出齊
子叔姬遭變而大歸並不書卒杞伯姬歸杞四十
餘年卒葬皆不書鄫季姬非出也卒而不葬與杞
叔姬同其義無考但以紀叔姬不宜書卒葬而以
賢得書例之則宜書而不書者必有故也
附録/左傳夏齊伐厲不克救徐而還
秋七月甲子公孫兹卒
附録/左傳秋狄侵晉取狐受鐸渉汾及昆都狐
杜注/晉邑臨汾
[018-4b]
縣西北有狐谷亭今屬山西襄陵縣受鐸杜注晉/邑昆都杜注晉邑今山西平陽府南有昆都聚因
晉敗也即戰韓/之敗 王以戎難告于齊齊徴諸侯而戌
周十一年戎伐京師/以来遂為王室難 冬十一月乙夘鄭殺子華終/管
仲之言事在七/年甯母𫝊
冬十有二月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邢侯
曹伯于淮淮杜注臨淮郡左右按臨淮/郡後漢下邳國今江南泗州
左/傳十二月㑹于淮謀鄫且東畧也淮夷病/鄫故城鄫役人
病有夜登丘而呼曰齊有亂不果城而還役人遇厲/氣不堪久
[018-5a]
駐故作/妖言
穀梁/傳兵車之㑹也
桓公安攘之志至㑹淮而愈怠矣却淮夷而不力
城鄫而不果盖自管仲既没其内治且不能自持
而况於武畧乎自齊桓倡霸邢未嘗一與㑹盟而
此㑹忽與焉盖舊服屬於衛不堪徴求而特自請
從於㑹也十八年遂與狄人伐衛殆猶介人侵蕭
而先来朝於魯也與
[018-5b]
十有七年春齊人徐人伐英氏英氏杜注楚與國今江/南六安州西有英氏城
接英山/縣境
左/傳十七年春齊人為徐伐英氏以報婁林之役也婁/林
役在十/五年
牡丘之㑹齊桓不能救徐以致婁林之敗復為徐
伐英氏以報婁林之役避彊敵而凌弱小豈惟不
足以服諸侯將益為楚所玩矣
附録/左傳夏晉大子圉為質于秦秦歸河東而妻之秦征/河東
[018-6a]
置官司在/十五年恵公之在梁也恵公以六/年奔梁梁伯妻之梁嬴
孕過期卜招父與其子卜之其子曰將生一男一女
招曰然男為人臣女為人妾故名男曰圉女曰妾圉/養
馬者不/聘曰妾及子圉西質妾為宦女焉宦事秦/為妾
夏滅項項杜注項國汝隂項縣今河/南項城縣東北故項城是也
左/傳師滅項師魯/師淮之㑹公有諸侯之事未歸而取項
淮㑹在前年冬諸侯/之事㑹同講禮之事齊人以為討而止公内諱執/皆言止
公羊/傳孰滅之齊滅之曷為不言齊滅之為桓公諱也
[018-6b]
春秋為賢者諱此滅人之國何賢爾君子之惡惡也
疾始絶其始則不/得終其惡善善也樂終樂賢者/終其行桓公嘗有繼
絶存亡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
穀梁/傳孰滅之桓公也何以不言桓公也為賢者諱也
項國也不可滅而滅之乎桓公知項之可滅也而不
知已之不可以滅也既滅人之國矣何賢乎君子惡
惡疾其始善善樂其終桓公嘗有存亡繼絶之功故
君子為之諱也
[018-7a]
先儒謂考之於經未有書外滅而不言國者如齊
師滅譚之類是也未有書内取而直言魯者如取
鄟取邿取鄫是也僖公在㑹滅項乃季孫所為故
不諱其惡與取鄟取邿取鄫為君諱惡實滅而書
取異義舊説相承未敢更易但季友卒後魯卿見
經者惟公子遂叔孫得臣公孫敖季友生而賜氏
使世為卿而友子無佚不見於經不書其卒故𫝊
記謂其早亡行父至文六年始使於齊則是時滅
[018-7b]
項之季孫果何人耶公穀皆謂齊滅以襄十年春
㑹于柤夏滅偪陽觀之與此年春伐英氏夏滅項
書法正同若謂彼稱遂滅則彼繼㑹而滅文不相
蒙此以滅承伐可不稱遂公穀之義未始不可通
也
秋夫人姜氏㑹齊侯于卞卞杜注魯國卞縣今故/卞城在山東泗水縣東
左/傳秋聲姜以公故㑹齊侯于卞聲姜僖公/夫人齊女
卞乃桓公歸齊所經之地夫人齊女也故要於路
[018-8a]
而㑹之婦人迎送不出門見兄弟不踰閾况僖公
尚未至國而私自出㑹非禮甚矣聲姜在魯夫人
中稱賢詩人以令妻頌之而猶有此失盖習於聞
見之非而昧於禮義之正也
九月公至自㑹
左/傳九月公至書曰至自㑹猶有諸侯之事焉且諱之
也
先儒皆據左𫝊謂齊以滅項止公夫人㑹齊侯請
[018-8b]
而釋之但公若以滅項見止則夫人當如齊俟齊
侯之歸而請之豈能致齊侯来㑹况齊侯夙重魯
宋魯君方以霸事在㑹理宜詰問魯臣擅興滅國
之故無縁遽執魯君疑齊侯以疾先歸而留諸侯
於㑹以防淮夷之變援伐英之師齊侯道經魯境
故夫人親往問疾而公九月始至自㑹耳
冬十有二月乙亥齊侯小白卒
左/傳齊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皆無子齊侯好内
[018-9a]
多内寵内嬖如夫人者六人長衛姬生武孟武孟公/子無虧
少衛姬生恵公公子/元鄭姬生孝公公子/昭葛嬴生昭公
公子/潘密姬生懿公公子/商人宋華子生公子雍華氏之/女子姓公
與管仲屬孝公于宋襄公以為大子雍巫有寵于衛
共姬因寺人貂以薦羞于公雍巫雍人名巫即易/牙共姬即長衛姬亦
有寵公許之立武孟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
乙亥齊桓公卒乙亥十/月八日易牙入與寺人貂因内寵以
殺羣吏内寵内官之/有權寵者而立公子無虧孝公奔宋十二
[018-9b]
月乙亥赴辛已夜殯六十七/日乃殯
穀梁/傳此不正其日之何也其不正前見矣其不正之
前見何也以不正入虚國故稱嫌焉爾虛國謂齊無/人莊九年齊
小白入于齊貶不稱公子𫝊例曰以國氏/者嫌也既于入齊見其不正故卒不重見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衛人邾人伐齊宋公下/公羊有
㑹/字
左/傳十八年春宋襄公以諸侯伐齊三月齊人殺無虧
以説/宋
[018-10a]
穀梁/傳非伐䘮也
附録/左傳鄭伯始朝于楚楚子賜之金既而悔之與之
曰無以鑄兵楚金/利故故以鑄三鐘
夏師救齊
穀梁/傳善救齊也
五月戊寅宋師及齊師戰于甗齊師敗績甗杜注齊地/在今山東歴
城縣/界
左/傳齊人將立孝公不勝四公子之徒無虧已死故/曰四公子遂
[018-10b]
與宋人戰夏五月宋敗齊師于甗立孝公而還
公羊/傳戰不言伐此其言伐何宋公與伐而不與戰故
言伐春秋伐者為客伐者為主曷為不使齊主之與
襄公之征齊也曷為與襄公之征齊桓公死豎刁易
牙争權不葬為是故伐之也
穀梁/傳戰不言伐客不言及言及惡宋也
狄救齊
穀梁/傳善救齊也
[018-11a]
戰之書及本以别異客主直與不直自視乎其事
然兵凶戰危志乎戰則皆有可貶之道矣春秋書
伐而戰者三其二皆以受伐者為主盖敵國来伐
主人固守而不出則師無由合也惟此變文以客
及主而下書師救齊狄救齊則罪宋眀矣無虧之
殺昭之納皆不書何也魯救無虧不克而忌宋之
功故舊史不書孔子雖知其事不得而益也
秋八月丁亥葬齊桓公八月無丁/亥日誤
[018-11b]
左/傳秋八月葬齊桓公孝公立而/後得葬
諸侯五月而葬桓公之卒至此十一月然後葬亂
故也自管仲殁豎刁易牙競進桓公不能慎終如
始付託非人㡬亡其國雖威令加乎四海亦何益
哉以是知霸徳之淺與功利之不足尚而春秋明
道正之㫖不可一日不講也
冬邢人狄人伐衛
左/傳冬邢人狄人伐衛圍菟圃衛侯以國讓父兄子弟
[018-12a]
及朝衆曰茍能治之燬請從焉燬衛文/公名衆不可而後
師于訾婁訾婁杜注衛邑今直隸滑縣西/南有訾婁城與長垣縣接界狄師還獨/言
狄還則邢留拒衛見/邢所以終為衛滅
穀梁/傳狄其稱人何也善累而後進之累/積伐衛所以救
齊也功近而徳逺矣言齊桓不能行王道功甚淺近/而既殁狄人猶懐之則其徳為
逺/
邢為周公之裔衛為武之穆皆嘗亡於狄賴齊復
存至帥甲士三千而戌衛者非公子無虧乎乃桓
[018-12b]
死未踰年而衛與諸侯奉公子昭以伐齊䘮其致
伐固宜故人狄以見罪衛之深也然衛雖可伐而
邢與衛親不當連狄以伐之其後衛卒滅邢未必
不基於此
附録/左傳梁伯益其國而不能實也多築城邑而/無民以實之命曰新
里秦取之
十有九年春
附録/左傳十九年春遂城而居之承前年𫝊取新里故不/復言秦也為此冬梁亡
[018-13a]
𫝊/
王三月宋人執滕子嬰齊
左/傳宋人執滕宣公宣公即/嬰齊
宋稱人非霸討也凡執得其罪而不歸於亰師則
稱人惡其専也歸於京師而執非其罪則稱人惡
其濫也經所書見執之君皆不名而滕子名遂失
國也舊説以稱名為罪滕子非也嬰齊之罪於𫝊
無徴即先儒所云不過失事霸國之禮耳見執之
[018-13b]
君罪浮於此者衆矣而惟嬰齊是責乎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鄫子㑹盟于邾已酉
邾人執鄫子用之宋公公羊作宋人鄫穀梁作/繒㑹盟于邾公羊無盟字
左/傳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屬東
夷睢水受汴水東入泗此水次有妖神諸夷皆社/祠之盖殺人而用祭以懼諸夷使来歸己也司
馬子魚曰司馬子魚公/子目夷也古者六畜不相為用謂若祭/馬先不
用/馬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為人也民
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饗之齊桓公存三亡國以屬諸
[018-14a]
侯三亡國/魯衛邢義士猶曰薄徳謂欲因亂取/魯緩救邢衛今一㑹而虐
二國之君三月執滕子/六月執鄫子又用諸滛昏之鬼非周/社故將以
求霸不亦難乎得死為幸
公羊/傳其言㑹盟何後㑹也 惡乎用之用之社也其
用之社奈何盖叩其鼻以血社也
穀梁/傳㣲國之君因邾以求與之盟人因已以求與之
盟已迎而執之惡之故謹而日之也用之者叩其鼻
以衈社也衈者釁也取鼻/血以釁祭社器
[018-14b]
秋宋人圍曹
左/傳宋人圍曹討不服也曹南盟不修/地主之禮故子魚言于宋公
曰文王聞崇徳亂而伐之崇崇/侯虎軍三旬而不降退修
教而復伐之因壘而降壘軍壘也言不増兵/但因舊壘而崇自服詩曰刑
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詩大雅言文王/之教自近及逺今君
徳無乃猶有所闕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徳乎
無闕而後動
齊桓倡霸深結魯宋布徳邢衛撫循曹邾陳蔡鄭
[018-15a]
許招来徐及江黄依於仁義禮信數十年而後有
成宋襄思繼齊桓之迹而以無道行之首伐齊䘮
次執滕子嬰齊將以威懾諸侯而曹南之盟從者
僅曹邾二國又縱邾人虐用鄫子宜乎曹人不服
既盟而旋背之也乃不自省徳而興圍曹之師霸
者以力假仁宋襄力既不足又多行不仁卒之兵
敗身傷為天下笑不亦宜乎
衛人伐邢
[018-15b]
左/傳秋衛人伐邢以報菟圃之役邢不速退所/以獨見伐于是衛
大旱卜有事于山川不吉有事/祭也甯莊子曰昔周饑克
殷而年豐今邢方無道諸侯無伯天其或者欲使衛
討邢乎從之師興而雨
衛不自省其從宋伐䘮之罪而以報復為事直書
而罪自見左氏所𫝊甯莊子之所云誣妄之辭也
冬㑹陳人蔡人楚人鄭人盟于齊公羊作公㑹此/楚與夏盟之始
左/傳陳穆公請修好于諸侯以無忘齊桓之徳冬盟于
[018-16a]
齊修桓公之好也地于齊齊/亦與盟也
㣲者㑹盟不志於春秋此其志者必魯公與陳蔡
楚鄭之君或其大夫矣曷為内不言公而外稱人
以楚人之得與列國㑹盟自此始故諱之也齊桓
聲罪以伐楚屈完来盟于師特受盟耳自是以後
終桓之世楚人未嘗一與諸侯之㑹盖桓公管仲
不欲引而近之也及諸侯苦宋襄之暴詐遂啓楚
人窺伺之心故假不忘桓徳以叅與中國之㑹盟
[018-16b]
而齊孝公墮其術中而不知魯以周公之裔亦俛
首以從之楚因是得行其志於中國盟于鹿上㑹
于盂遂執宋公以伐宋儼然列位於陳蔡之上而
楚氛於是乎漸惡矣則皆盟齊為之厲階也先陳
陳為倡也後鄭桓公没後首朝於楚故為楚屈也
陳蔡亦服屬於楚而先楚必君親與㑹而楚鄭則
大夫也
梁亡
[018-17a]
左/傳梁亡不書其主自取之也不書取梁/者主名初梁伯好土
功亟城而弗處民罷而弗堪則曰某寇將至乃溝公
宫溝/壍曰秦將襲我民懼而潰秦遂取梁
公羊/傳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
魚爛而亡也魚爛從/内發也
穀梁/傳自亡也湎于酒淫于色心昏耳目塞上無正長
之治大臣背叛民為寇盜梁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
湎不足道也如以伐滅為文猶不足形容其/淫湎惟云自亡然後其惡眀梁亡鄭
[018-17b]
棄其師我無加損焉正名而已矣因舊史之文/故無加損梁亡
出惡正也正謂/政教鄭棄其師惡其長也長謂/髙克
書梁亡而不書其取之者即國君出奔不書其逐
之者之義也民罷而潰則其國已亡而後秦取之
非因秦取而後亡也成湯之誥曰凡我造邦無從
匪無即慆淫各守爾典以承天休凡有國家者
不能自彊於政治則日危月削如火銷膏以至滅
亡而莫覺矣况如梁伯之好土功盡民力湎于酒
[018-18a]
淫于色心昏而出政惡者乎故變文以著其自亡
為萬世戒也
二十年春新作南門魯城南門也本名稷/門僖公更髙大之
左/傳二十年春新作南門書不時也失土功/之時凡啓塞從
時門户道橋謂之啓城郭墻塹謂之塞皆官民之開/閉不可一日而闕故特隨壊時而治之傳既譏僖
公作門不時嫌開閉至急之事亦將待土功之月故/别起從時之例以眀二義言啓塞不湏待時其新作
南門則/湏待耳
公羊/傳何以書譏何譏爾門有古常也惡奢泰不奉/古制常法
[018-18b]
穀梁/傳作為也有加其度也更加/使大言新有故也非作也
責其改/舊制南門者法門也天子諸侯皆南面而治法/令之所出入故謂之法門
言新者有故也言作者剏始也新延廏不言作而
此言作則改舊可知矣其曰南門南非一門也記
稱魯之庫門制如天子之皋門雉門制如天子之
應門則僭侈踰度可知矣春秋凡用民力雖得其
時制者猶書於䇿以見勞民為重事而况輕用於
所不當為乎僖公嘗修泮宫復閟宫史克作頌而
[018-19a]
經不書盖宫廟以事祖考學校以教國之子弟雖
重民力不可使廢且泮宫為諸侯之學則閟宫或
亦魯之舊也又經所書新宫災大室屋壊無不新
之理而經不書惟此及雉門兩觀書新作則修舊
不書而書者皆非禮可知矣
夏郜子来朝郜姬姓國後漢志濟/隂成武北有郜城
公羊/傳郜子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辭也
夹漈鄭氏曰郜有二桓二年取郜大鼎北郜也在
[018-19b]
今單州成武郜子来朝南郜也今單州有二郜城
王氏曰郜分為南北皆附庸於宋意是時宋襄無
道荆楚日彊郜以宋為難恃而魯為宗國故来朝
以求依附與
五月乙已西宫災
公羊/傳西宫者何小寢也小寢則曷為謂之西宫有西
宫則有東宫矣魯子曰以有西宫亦知諸侯之有三
宫也西宫災何以書記異也
[018-20a]
穀梁/傳謂之新宫則近為禰宫言閔公非僖公之/父故不言新宫也以諡
言之則如疏之然以是為閔宫也
穀梁𫝊以為閔公之廟禮宗廟居左不得稱西宫
盖僖公所居之小寢公羊𫝊曰有西宫則有東宫
是也若實閔宫何妨言新宫乎為其已久何妨言
閔宫乎
鄭人入滑
左/傳滑人叛鄭而服于衛夏鄭公子士洩堵寇帥師入
[018-20b]
滑公子士洩鄭文公/子堵寇鄭大夫
滑與鄭為鄰齊桓時嘗與鄭同盟于幽桓殁未幾
鄭首從楚繼入滑無忌憚甚矣此天王出居于鄭
之始釁也
秋齊人狄人盟于邢
左/傳秋齊狄盟于邢為邢謀衛難也于是衛方病邢
穀梁/傳邢為主焉爾邢小其為主何也其為主乎救齊
十八年邢人狄人/伐衛以救齊是也
[018-21a]
書狄例以國稱而與齊同稱人者昔宋伐齊䘮而
狄能救之今衛欲滅邢而狄能謀之故人以進之
人狄則罪衛之意眀矣此見聖人仁天下之公心
也
冬楚人伐隨
左/傳隨以漢東諸侯叛楚冬楚鬭穀於菟帥師伐隨取
成而還君子曰隨之見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動其過
鮮矣善敗由已而由人乎哉詩曰豈不夙夜謂行多
[018-21b]
露詩召南以喻違禮而行必有汚/辱是亦量力相時而動之義
穀梁/傳隨國也
春秋之初隨常與楚為鬭國楚鬬伯比曰漢東之
國隨為大我張吾三軍而以武臨之彼則懼而協
以謀我隨張必棄小國方是時隨尚能率小國以
抗楚自隨服而漢陽諸姬楚實盡之矣然自莊以
前楚人侵伐江漢間小國無一見於經盖未有告
命也至是託言同盟告慶於魯以為恐動諸侯之
[018-22a]
計觀此益見于齊之盟諱不書公盖深罪齊孝之
失圗病魯僖之無志也
附録/左傳宋襄公欲合諸侯臧文仲聞之曰以欲從人則
可屈己之欲/從衆之善以人從欲鮮濟為眀年鹿/上盟𫝊
[018-22b]
日講春秋解義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