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191 醒世錄-清-徐昌治 (master)



題醒世錄



予備閱玄惲法師所撰法苑珠林。丙
深有慨于陰陽之理。不得分言之矣。
休咎之徵。不得幻視之矣。古往今來。
萬物皆從劫轉。禍淫福善。一切惟心
所造。成劫壞劫。與時終始。水火風劫。
隨勢遷流。至于刀兵饑饉疫病。劫劫
指陳。觀覽到。儆惕亦到。舉夫敬佛敬
法敬僧。種種功德。精進處即承當處。
列目前之富貴貧賤。以明現在之受
用非受用。究將來之六道三塗。以彰
日後之果報真果報。蓋以大心。提天
下之鐸。而使之惺。復以小心。堤天下
之防。而使之肅。可見人生。舉足皆畏
途。失今不勉。悔遂莫及。世上唯修行
大利益。以此脫死。即以此了生。所謂
現成美景。抬頭覷。免待亡羊。歎路岐。
故值一事。配一應驗。豈村歌社舞。鬥
施呈。亦直截示人。人始薦爾。予刪繁
就簡。去肉存髓。庶幾一通。座右銘語
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惟此一門。可
[001-0083b]
以自適信哉。有念盡為煩惱鎖。無心
端是水晶宮。是為序。



壬辰冬季望日徐昌治覲周父題於
 大業堂中

















[001-0083c]


醒世卷一目錄備陳苦海。使人知懼而避




* 劫量篇

* 大三災部時量 時節 壞劫 成劫
* 小三災部疫病 刀兵 饑饉 相生 對除
* 三界篇

* 四洲部會名 地量 界量 方土 身量 壽量
* 諸天部辦位 會名 業因 界量 廣狹
* 六道篇

* 阿修羅部住處 業因 戰鬥 感應緣(一驗)
* 鬼神部苦樂 感應緣(二驗)
* 畜生部壽命 受報 業因
* 地獄部受報 感應緣(三驗)










[001-0084a]
醒世錄卷一
武原居士徐昌治覲周 編輯
古金粟住持行元百癡 校閱


劫量篇



大三災部


時量



依新婆沙論云。劫有三種。一中間劫。二成壞劫。三大劫
中間劫。復有三種。一減劫。二增劫。三增減劫。減者。從人
壽無量歲。減至十歲。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增
減者。從增至減。此中一減一增。十八增減。合二十中劫。
世間成。二十中劫成巳。住此。合名成劫。經二十中劫。世
間壞。二十中劫壞巳。空此。合名壞劫。總八十中劫。合名
大劫。


時節



依裝法師西國傳云。時極短者。謂之剎那。毳毛從指開
出。隨所出量。是怛剎那。百二十剎那。成一怛剎那。六十
怛剎那。成一臘縛。七千二百剎那。三十臘縛。成一牟呼
粟多。二百一十六千剎那。三十牟呼粟多。成一晝夜。一
晝一夜。生滅無常。如世尊說。譬如四善射夫。各執弓箭
相背攢立。欲射四方。有一捷夫。來語之曰。汝等今可一
時放箭。我能遍接。俱令不墮。於意云何。此捷疾不。苾芻
白佛甚疾。世尊言彼人不及地行藥叉。地行捷疾。不及
空行藥叉。空行捷疾。不及四大王眾天。彼天捷疾。不及
日月二輪。二輪捷疾。不及堅行天子。此等諸天。展轉捷
疾。壽行生滅。剎那流轉。無有暫停。又依安般經云。於一
彈指頃。心有九百六十轉。一念有九十剎那。一一剎那
中。復有九百生滅。又菩薩處胎經云。一彈指頃。有三十
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佛之威神。入微識
[001-0084b]
中。皆令得度。又毗曇論。合有十二重。一名剎那。二名怛
剎那。三名羅婆。四名摩睺羅。五名日夜。六名半月。七名
一月。八名時。九名行。十名年。十一名雙。十二名劫。一剎
那者。翻為一念。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翻為一瞬。六十
怛剎那。為一息。一息為一羅婆。三十羅婆。為一摩睺羅。
翻為一須臾。三十摩羅睺。為一日夜。一日夜。計有六百
三十八萬剎那。僧祗律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
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
夜。有三十須臾。日極長時。晝有十八。夜有十二。極短時。
晝有十二。夜有十八。又月盈至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
謂之黑分。白前黑後。合為一月。六月合為一行。日遊在
內。北行也。日遊在外。南行也。總此二行。合為一歲。又分
一歲以為六時。如漸熱。盛熱。如雨時。茂時。如漸寒。盛寒。
總三月為一時。兩時為一行。兩行為一年。二年半為一
雙。此由閏故。以閏月兼本月。此謂月雙。非閏雙也。積此
時數。劫有四種。一別劫。二成劫。三壞劫。四大劫。從人壽
十歲。漸至八萬歲。八萬歲。又漸減至十歲。為一別。依雜
阿含經云。由旬城。高下亦爾。滿中芥子。百年取一。芥盡
劫猶不盡。按此即為別劫也。若據大劫。即以八十由旬
城為量。成劫四十。壞劫四十。所以然者。世間成時。二十
別劫。住時。二十別劫。壞時。二十別劫。空時。二十別劫。此
中。以住合成。以空合壞。故各四十別劫。總此成壞。合有
八十別劫。為一大劫。故名阿僧祗。按索訶世界。一大劫
中。千佛出世。釋迦牟尼如來。於住劫中。當第四佛。尚餘
九百九十六佛於後。續次而出。依裝法師西國傳云。數
量之稱。謂踰繕那者。自古聖王。一日運行。十六里也。故
毗曇論。四肘為一弓。五百弓為一拘盧舍。八拘盧舍。為
[001-0084c]
一由旬。一弓長八尺。五百弓長四百丈。一里有三百六
十步。一步有六尺。合有二百一十六丈為一里。計前四
百丈。為一拘盧舍。猶欠三十二丈。不滿二里。計一拘盧
舍。減有二里。計八拘盧舍。減十六里。為一由旬。


壞劫



依長阿含經云。三災上際云何。若火災起時。至光音天
為際。若水災起時。至遍凈天為際。若風災起時。至果實
天為際。三災欲起時。世間人。皆行正法正見。修十善行。
行此法時。有人得第二禪者。上昇空中。住聖人道。天道。
梵道。修無覺無觀。身壞命終。來生人間。復得生光音天。
爾時地獄盡。畜生盡。次餓鬼。阿須倫。乃至他化自在天
盡。然後人盡。無有遺餘。此世敗壞。乃成為災。劫盡壞時。
火災將起。一切人民。皆背正向邪。競行十惡。天久不雨。
所種不生。依水泉源。乃至四大駛河。皆悉枯竭。久久之
後。風入海底。一日出時。百草樹木。一時凋落。二日出時。
四大海水。從百由旬。至七百由旬。自然枯凋。三日出時。
四大海水。千由旬。至七千由旬。展轉消盡。四日出時。四
大海水。深千由旬。悉乾。五日出時。四大海水。縱廣七千
由旬。乃至竭盡。六日出時。此地厚六萬八千由旬。皆悉
煙出。從須彌山。乃至三千大千剎土。及八大地獄。靡不
燒滅。煙盡無餘。一切無常。不得久住。七日出時。大地須
彌山。漸漸崩壞。百千由旬。永無遺餘。山皆洞然。諸寶爆
烈。煙焰震動。至於梵天。一切惡道。俱悉蕩盡。十五天上。
十四天以下。盡成灰墨。人民命終。或生地獄。或生他土。
無日月星宿。亦無晝夜。唯有大冥。謂之火劫。火災果報。
致此敗壞。劫欲成時。火乃自滅。更起大雲。漸降大雨。滴
如車軸。是時三千大千剎土。水遍其中。及至梵天。此之
[001-0085a]
水界。與器世間。一時俱沒。如是沒巳。七水災過復七火
災。從中無間。疾風飆起。支節復能消盡。此之風界。與器
世間。展轉傷壞。依順正理論云。初火災興。次水災興。後
風災興。應知三災起時。七火災。次一水災。及至滿七水
災。復有七火災。後風災起。如是總有八七火災。一七水
災。始一風災。水風災起。皆次火災。何緣七火。方一水災。
極光。靜天。壽勢。故謂彼壽量極八大劫。故至第八。方一
水災。由此應知。要度七水八七火後。乃一風災。由遍淨
天壽勢。故謂彼壽量六十四劫。故第八八。方一風災。如
諸有情。修定漸勝。所感異熱。身壽漸長。由是所居亦漸
久住。又對法論云。如是東方。無間無斷。無量世界。或有
將壞。或有將成。或有正壞。或壞巳住。或有正成。或成巳
住。乃至一切十方。亦爾如是。若有情世間。若器世間。總
名苦諦。又雜心論。問何故壞劫。不至第四禪。答淨居天
故。彼無上地生。即彼般涅槃故。亦不下生下地。彼初禪
內。有覺觀火擾亂。故外為火災。第二禪內。喜水擾亂故
外為水災第三禪內。有出入息風擾亂。故外為風災。


成劫



依起世經云。爾時復經無量久遠。不可計數日月時起
大重雲。乃至遍覆梵天世界。注大洪雨。滴如車軸。經歷
百千萬年。彼雨水聚。漸漸增長。乃至天所住世界。其水
遍滿。爾時四方一時有大風起。其風名為阿那毗羅。吹
彼水聚。混亂不停。水中自然生大沫聚。大風吹沫。擲置
空中。從上造作梵天宮殿。如是次造。他化自在天。展轉
至夜摩天。六天次第具足。時彼水聚。復造須彌山。復吹
浮沫。為三十三天。又吹水沫。於須彌山半腹之間。為日
月天子宮殿。又吹水沫於海水上。為空居夜叉宮殿。又
[001-0085b]
吹水沫於須彌山四面大海之下。作四面阿修羅城。又
復大風吹水聚沫。造作餘大寶山。如是展轉吹水沫。過
四大洲。八萬小洲須彌山王。乃於其中。湛然停積。便有
大海。又依順正理論云。所言成劫。謂從風起。乃至地獄。
始有情生。謂此世間。災所壞巳。二十中劫。唯有虛空。過
此長時。次應復有等住世成劫。便至一切有情生。有生
梵輔。有生梵眾。有生他化自在天宮。漸漸下生。乃至人
趣後。生餓鬼。生地獄。若初一有情。生無間獄。二十中成
劫。應知巳滿。此後復有二十中劫。名成巳住。次第而起。
立世何毗曇論云。一切器世界起。謂地火兩界。風界起
吹。火界蒸鍊。一切物使成堅實。既堅實巳。一切諸寶種
類。皆得顯現。如是多時。六十小劫。又長阿含經云。此三
及地。為四災四劫。除地說三。為大劫。唯未至第四禪為
淨居天。故無上地可生。即於彼處涅槃。亦不下生。漸分
天地。迸出日月。遶須彌山照四天下。晝夜晦朔。春秋歲
數。終而復始。劫初成時。諸天來下為人。皆悉化生。身光
自在。神足飛行。有自然地味。猶如醍醐。其後眾生。漸成
團食。又樓炭經云。地肥不生。便生兩枝葡萄。其味亦甘。
久久葡萄不生更生粳米。備眾美味。眾生食之。生男女
形。有夫妻之名。因此世間。有處胎生。爾時造瞻婆大城。
乃至一切城郭。自然粳米。朝刈暮熟。刈後隨生。時有眾
生。并取日糧。如是相教。乃至併取五日。粳米漸生糠糩。
刈巳不生。爾時眾生懊惱悲泣。各封田宅粳米。以為疆
畔。其眾自藏巳米。盜他田穀。無能決者。議立一平等主。
善護人民。賞善罰惡。便有刀杖等物。考楚殺戮。此是生
老病死之原。天下豐樂。奉行十善。哀念人民。如父母愛
子。人民敬主。如子敬父。又依順正理論云。初受段食。故
[001-0085c]
身漸堅重。由漸耽味。地味便隱。從茲復有地皮餅生。競
耽食之。地餅復隱。爾時復有林藤出現。競耽食故。林藤
復隱。有非種香稻自生。眾共取之以充所食。久住不壞。


小三災部


疫病



依智度論。云何名為劫。一小劫者名為一劫。二十小劫。
亦名一劫。四十小劫。亦名一劫。六十小劫。亦名一劫。八
十小劫。名一大劫。第一疾疫災。一切國土所有人民等。
遭大疾疫。一切鬼神。起瞋惡心。損害世人。壽命短促。唯
住十歲。身形矬小。是時諸人。不行正法。貪著邪見。諸惡
鬼神。處處損人。大國王種。悉皆崩亡。所有國土。次第空
廢。一日一夜疾病疫死。是時土地。白骨所覆。劫末唯七
日在。於七日中。無量眾生。遭疫死盡。設有在者。各散別
處。合集閻浮提內男女。唯餘一萬。留為當來人種。唯此
萬人。能持善行。諸善鬼神。欲令人種不斷絕故。擁護是
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過七日後。是大疫病。一時息滅。
一切惡鬼。皆悉捨去飲食衣服。應念所須。陰陽調和。美
味出生。身形可愛安樂無病。譬如親愛。久不相見。忽得
聚集。生喜樂心。共相攜持。不相舍離。是前劫人。壽命十
歲後劫壽命最長。二十千歲。如此功德。自然得成。與善
法相應。捨壽命後。生善道中。從天捨命。還生人道。自然
賢善。戒品具足。更生天道。久久如是。壽命八十千歲。時
住阿僧祗年。


刀兵



第二小災起。由大刀兵。人壽十歲時。三毒邪見。日夜生
長。父母兒子兄弟眷屬。互相鬥諍。何況他人。或以瓦石
刀杖互相怖畏。四方諸國。互相伐討。一日一夜。害死無
量人行不善。得是果報。人家一時沒盡。縱有餘殘。各各
[001-0086a]
分散是時劫末。餘七日在。於七日中。手執草木。即成刀
仗。由此器仗。互相殘害。怖畏困死。是時諸人怖懼刀仗。
逃竄林藪。或渡江水隱蔽孤洲。或入坑窟以避災難。或
時相見仍各驚走。恐怖失心。或時仆地。如是七日。刀兵
橫死。其數無量。設有在者。各散別處。合集閻浮提男女。
唯餘一萬。留為當來人種。


饑饉



第三劫小災起時。因大饑餓。災欲起時。由天亢旱。一切
鬼神。起瞋惡心。損害世人。壽命短促。身形短小。或二三
搩手。所食稊稗。人髮為衣。貧窮困苦。愚癡邪見。日夜生
長。造作惡業。天不降雨。四五年中由大旱故。草菜米穀
俱盡。饑餓死者。其數無量。是時思欲見水。尚不可得何
況飲食。是劫中間。唯七日在。一日一夜。餓死無數。縱有
在者。各散別處。合數閻浮提內。男女大小。共一萬人。留
為當來人種。


相生



依中阿含經云。過去有輪王出世。名曰頂生。奉持法齋。
修行布施。國中貧者。出財用給。後經多時。財不能繼。人
轉窮困。因窮便盜他物。其主捕收。縛送王所。王問彼人。
汝實盜耶。彼曰以貧困故。若不盜者。便無自濟。王即出
財而給與之。語盜者曰。汝等還去。後莫復作。由斯之故。
人作是念。我等亦應盜取他物。於是各競行盜。故彼人
壽轉減。形色轉惡。有人復盜送王。王聞巳便作是念。若
我國中有盜他物。更出財物。盡給與者。如是竭藏。盜遂
滋甚。我今寧可作極利刀。有偷盜者。便收捕斬。於後彼
人。效此利刀。持行劫物。捉彼物主。截斷其頭。因貧盜甚。
刀殺轉增。時彼盜者。便作是念。王若知實。或縛鞭我。或
[001-0086b]
擯罰錢。或貫標上。我寧妄言欺誑。念巳白王。我不偷盜
是為因貧。從此嫉妒邪淫兩舌綺語欲惡貪邪。一法增
三法轉增。從人壽八萬歲。減至十歲。佛復告比丘曰。未
來久時。人壽十歲。女生五月。即便出嫁。人壽十歲時。有
穀名稗子。為第一美食。所有酥油鹽蜜甘蔗。一切盡沒。
唯行十惡業道。父子兄弟姊妹親屬。展轉賊害。爾時有
人。生慚恥羞愧。便作是語我等由昔生不善心。令親族
死盡。今寧可共行善法。離斷殺業。行善法巳。壽便轉增。
形色轉好。壽十歲人。生子壽二十。復作是念。我等應可
更增行善。壽更轉增。生子壽四十歲。復離邪婬。生子壽
八十歲。復離妄言。生子壽百六十歲。復離兩舌。生子壽
三百二十歲。復離麤言。生子壽六百四十歲。復離綺語。
生子壽二千五百歲。復離貪嫉。生子壽五千歲。復離瞋
恚。生子壽一萬歲。復離邪見。生子壽二萬歲。復離非法
欲惡。貪行邪法。我等寧可離此三惡不善法。行是善巳。
壽色轉好。生子壽四萬歲。壽四萬歲時。孝順父母。恭敬
沙門梵志。奉行順事。修集福業。行是善巳。生子壽八萬
歲。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洲極大豐樂。女年五百歲。乃
當出嫁。時有主名螺。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整御四天下。
統領大地。以法教令。令得安樂。


對除



依新婆沙論云。有聖言說彼對治。謂若有能一日一夜。
持不殺戒。於未來生。決定不逢刀兵災。若能以一訶梨
怛雞果。起殷淨心。奉施僧眾。於當來世。決定不逢疫病
災。若能以一團食。施諸有情。於未來世。決定不逢饑饉
災。


三界篇


[001-0086c]


四洲部


會名



長阿含起世經等。四洲地心即是須彌山。山外別有八
山。山下大海深八萬四千由旬。其中有八功德水。如是
漸小。至第七山下水廣一千二百五十由旬。其外鹹海。
廣於無際。海外有山。即是大鐵圍山。四周圍輪并一日
月。晝夜迴轉。照四天下。名為一國土。即以此為量。數至
滿千鐵圍遶訖。名一小千。復至一千鐵圍遶訖。名為中
千世界。即數中千。復滿一千鐵圍遶訖。名為大千世界。
其中四洲山王日月。乃至有頂各有萬億。成則同成。壞
則同壞。皆是一化佛所統之處。名為三千大千世界。號
為娑婆世界。梵本正音。名為索訶世界。廣名曰三界一
欲界二色界三無色界。


地量



依華嚴經云。三千大千世界。以無量因緣乃成。且如大
地依水輪。水依風輪。風依空輪。空無所依。眾生業感世
界安住。故菩薩藏經云。世有大風名烏盧博迦乃至眾
生諸有覺受。皆由此風所搖動。故此風輪量。高三拘盧
舍於此風上。虛空之中。復有風起。名曰風雲輪高五拘
盧舍。於此風上。虛空之中。復有風起。名瞻薄迦。高十踰
繕那。於此風上。虛空之中。復有風起名吠索縛迦。高三
十餘繕那。又此風上。虛空之中。復有風起。名曰去來。高
四十踰繕那。如是舍利子。次第輪上。六萬八千拘胝。又
樓炭經云。此地深二十億萬里。下有金粟。亦二十億萬
里。下有金剛。亦二十億萬里。下有水際。八十億萬里下
有無極大風。深五百二十億萬里。此雖六重。前四是地
輪。第五是水輪。第六是風輪。


山量


[001-0087a]


今據三千大千世界之中。諸佛世尊。皆垂化現。現生現
滅。導聖導凡。約一四天下。即以一日月所照臨處。以蘇
迷盧山為中。高三百三十六萬里。在大海中。亦深三百
三十六萬里。據金輪上。如起世經云。須彌山下有八重
山。初山名佉提羅。佉提羅山外。有山名伊沙陀羅伊沙
陀羅山外。有山名曰遊乾陀羅。遊乾陀羅山外。有山名
曰善見。善見山外。有山名曰馬半頭。馬半頭山外。有山
名曰尼民陀羅尼民陀羅山外。有山名毗那耶迦毗那
耶迦山外。有山名斫迦羅。諸山中間。皆是海水。水皆有
優缽羅華缽頭摩華拘牟陀華奔荼利迦華等。諸玅香
物。遍覆於水。大海北。有大樹王。名曰閻浮樹。周圍七十
由旬。根入地二十一由旬。高百由旬。乃至枝葉四面垂
覆。五十由旬。去海不遠。有山名鬱禪山。去此山不遠。有
山名金壁。過此山巳。有山名雪山。雪山中間。有寶山。其
山頂上。有阿耨達池。其水清冷澄徹無穢。其池底。金沙
充滿。華如車輪。根如車轂。華根出汁。色白如乳。味甘如
蜜。池東有恒伽河。從牛口出。從五百河入於東海。池南
有新頭河。從獅子口出。從五百河入於南海。池西有博
叉河從馬口出。從五百河入於西海。池北有斯陀河。從
象口出。從五百河入於北海。依裝法師西國傳。其瞻部
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
北。周八百里。金沙彌漫。清波皎鏡。大地菩薩以願力故。
化為龍王。於中潛宅。出清冷水。屬瞻部洲。或曰潛流下
地。出積石山。即徙多河之流。為中國之河源也。應運四
主。南象王之國。躁烈篤學。特閑異術。西寶主之鄉。無禮
義。重財賄。兆馬主之俗。天資獷暴。情忍殺戮。東人主之
地。風俗機變。仁義照明。四主之俗。東方為上。清心釋累
[001-0087b]
之訓出離生死之數。象主之國。其理優焉。又起世經云。
阿耨達宮中。有五柱堂。阿耨達龍王。恒於中止。佛言何
故名為阿耨達。此閻浮提。所有龍王。盡有三患。一者所
有諸龍。皆被熱風。熱沙著身。燒其皮肉及燒骨髓。以為
苦惱。唯有阿耨達龍。無有此患。二者所有龍宮。惡風暴
起。吹其宮內。失寶飾衣。龍身自現。以為苦惱。唯阿耨達
龍王無如此患。三者所有龍王。各在宮中。相娛樂時。金
翅大鳥。入宮搏撮。龍懷熱惱。唯阿耨達龍。無如此患。若
金翅鳥王。生念欲往。即便命終。故名阿耨達。言無惱也。
佛告比丘。雪山右面。有城名毗金離。其城北有七黑山。
黑山北有香山。其山常有音樂之聲。山有二崛。柔軟香
潔。猶如天依玅音。乾闥婆王。在其中止。又順正理論云。
四洲之中。唯瞻部洲。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諸
最後身菩提薩埵。將登無上正等菩提。皆坐此座。起金
剛定。又長阿含經云。佛告比丘。有四大天神。何等為四。
一者地神。二者水神。三者風神。四者火神。


界量



依立世阿毗曇論云。大鹹海外。有山名曰鐵圍。入水三
百一十二由旬半出水亦然廣亦如是周圍三十六億
一萬三百五十由旬從閻浮提南際取鐵圍山三億六
萬六百六十三由旬從閻浮提中央取東弗於逮中央
三億六萬六百由旬從閻浮提中央取西瞿耶尼中央
三億六萬六百由旬從閻浮提北際取北鬱單越北際
四億七萬七千五百由旬從鐵圍山水際極西鐵圍山
水際逕度十二億二千八百二十五由旬鐵圍山水際
周迴三十六億八千四百七十五由旬從此須彌山頂
至彼須彌山頂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從此須彌
[001-0087c]
山中央至彼須彌山中央十二億八萬三千四百五十
由旬從此須彌山根至彼須彌山根十二億三千十五
由旬。


方土



尋夫方土人別不同總有二種一凡二聖若約方言之
即有四種所謂四天下人若以住處言之四天下中合
有四千八處則有四千八種之人若直按閻浮提一方
言之如樓炭經說總有三十六大國人亦同之若轉別
論則有二千五百小國人亦同之又一一國中種類若
邊漢羌戎蠻狄楚越各隨方土色類不同又佛告比丘
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圍遶其外復有大海水周匝圍
遶八千天下復有大金剛山繞大海水須彌山北有鬱
單越國其土正方人面亦方像彼地形有大樹王名菴
婆羅花果豐茂眾鳥和鳴地生軟草槃縈有旋色如孔
翠香如婆師軟若天衣其地柔軟以足蹈地地四二寸
舉足還覆地平如掌彼土四面有四阿耨達池其土常
有自然粳米不種自生無有糠糩如白花聚其土常有
自然金鍑有摩尼珠名曰焰光置於鍑下飯熟光滅不
假樵火不勞人功其土有樹名曰曲躬業業相次天雨
不漏彼諸男女止宿其下復有香樹高七十里花果繁
茂其果熟時皮破香出自然出種種衣食河中有眾寶
船彼方人民入中洗浴脫衣岸上乘船中流娛樂訖已
度水遇衣便著不求自足其土人身顏貌同等髮垂八
指齊眉而止彼人懷妊七日八日便產隨生男女置於
四衢道頭舍之而去有諸行人經過其邊出指含味指
出甘乳充遍兒身過七日已其兒長成 彼人等男向
男眾女向女眾彼人命終不相哭泣莊嚴死屍置四衢
[001-0088a]
道。捨之而去。有鳥名憂慰禪伽接彼死屍。置於他方其
土人民。無所繫戀。亦無蓄積。壽命常定。死盡生天。彼人
前世修十善行。能施沙門。婆羅門。及施貧窮乞兒。疾病
困苦者。給其衣食。乘轝華鬘。塗香床榻房舍。又造塔廟。
燈燭供養。其人命終生鬱單越。壽命千歲。是故彼人。得
稱為勝。於三天下。其土最上。順正論云。北俱盧洲。形如
方座。東弗於逮。其土正圓。東勝身洲。東狹西廣。如半月
形。俱耶尼者。其土形如滿月。西牛賀洲。亦如月圓。


身量



依立世經云。閻浮提人命促至十歲時。身形短小至百
歲時。身長三肘半。或長四肘。弗婆提人。長八肘。瞿耶尼
人。長十六肘。鬱單越人。長三十二肘。


壽量



如毗曇說。閻浮提人。壽命不定。上壽一百二十五歲。中
壽一百歲。下壽六十歲。若劫初。壽命無量。或至八萬
四千。東弗於逮人。壽二百歲。西俱耶尼人。壽三百歲。北
鬱單越人。壽千歲。


諸天部


辦位



如婆沙論中說。天有三十二種。欲界有十。色界有十。八
無色界有四。合有三十二天也。欲界十者。一名於手大。
二名持華鬘。三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四
天王天。六名三十三天。七名炎摩天。八名兜率陀天。九
名化樂天。十名他化自在天。色界十八者。初禪有三天。
一梵眾天。二梵輔天。三大梵天。二禪之中有三天。一少
光天。二無量光天。三光音天。第三禪中亦有三天。一少
淨天。二無量淨天。三遍淨天。第四禪中獨有九天。一名
福生天。二名福慶天。三名廣果天。四名無想天。五名無
[001-0088b]
煩天。六名無熱天。七名善現天。八名善見天。九名色究
竟天。第三無色界中有四天。一名空處天。二名識處天。
三名無所有處天。四名非想非非想處天。問曰未知此
三十二天。幾凡幾聖。答曰二唯凡住。五唯聖住。自餘二
十五天。凡聖共住。所言二唯凡住者。一是初禪大梵天
王。二是四禪中無想天。中唯是外道所居。所言五唯聖
人居者。謂從廣果巳上。無煩無熱等。五淨居天。唯是那
含羅漢之所住也。縱凡生彼天者。要是進向那含身。得
四禪法。於無漏處熏禪業。或起一品至九品。方乃得生。
涅槃經云。有四種天。一世間天。二生天。三淨天。四義天。
世間天者。如諸國王。生天者。從四天王。至非想非無想
天。淨天者。從須陀洹。至僻支佛。義天者。十住菩薩摩訶
薩。以能善解諸法義。見一切法。是空義故。


會名



第一四天王者。依長阿含經云。東方天王名多羅吒。此
云。治國主。領乾闥婆。及毗舍闍神將。護弗婆提人。不令
侵害。南方天王。名毗琉璃。此云增長。領鳩槃荼。及薜荔
神將。護閻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云雜語主。
領一切諸龍。及富單那將。護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
沙門。此云多聞主。領夜叉羅剎將。護鬱單越人。


業因



正法念經云。若身不殺盜淫。口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
不惡口。持此七戒。得生四天王天。得生化生天。又長阿
含經云。先於佛所淨修梵行。於此命終。生忉利天。使彼
諸天增益五福。一者天壽。二者天色。三者天名稱。四者
天樂。五者天威德。


界量


[001-0088c]


依起世經云。須彌山下。別有三級。諸神住處。其最下級。
縱廣正等六十由旬。其第二級。縱廣正等四十由旬。其
最上級。縱廣正等二十由旬。此三級中。皆有夜叉。住須
彌山半。高四萬二千由旬。有四大天王所居宮殿。須彌
山上。有三十三天宮殿。帝釋所居。三十三天以上一倍。
有夜摩天。又更一倍。有兜率天。又更一倍。有化樂天。又
更一倍。有他化自在天。他化天上。又更一倍。有梵身天。
梵身天下。有羅摩波旬。倍梵身天上。有光音天。倍光音
天上。有遍淨天。倍遍淨天上。有廣果天。倍廣果天上。有
不麤天。不麤天下。其間別有諸天宮殿所居之處。名無
想眾生。倍不麤天上。有不煩天。倍不煩天上。有善見天
倍善見天上。有善現天。倍善現天上。有阿迦尼吒。諸天
宮殿。阿迦尼吒天巳上。更有天名。無邊空處。無邊識處。
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此等皆名諸天住處。如是界
分。眾生居住。若來若去。若生若滅。又立世阿毗曇論云。
從閻浮提向下二萬由旬。是無間地獄。從閻浮提向下。
一萬由旬。是夜摩世間地獄處。從閻浮提至梵處。其遠
甚高。


廣狹



問曰天量廣狹云何。答曰如婆娑論說須彌山頂。面別
縱廣八萬四千由旬。其中平可居處。但有四萬由旬。炎
摩天倍前四萬。其地縱廣八萬由旬。如是乃至他化自
在天處。次第倍前。其地縱廣六十四萬由旬。四禪之地。
廣狹不定。初禪如小千世界。二禪廣如中千世界。三禪
廣如大千世界。第四禪地寬廣無邊。問曰。既彼一一四
天下上。乃至各有究竟天者。是則處別可不相障礙耶。
答曰雖各有百億。同居一處。而不妨礙。其猶光明遍到。
[001-0089a]
亦無障礙。彼亦如是。故經中說色界諸天。下來聽法。六
十諸天。共坐一鋒之端。而不迫窄。都不相礙。


六道篇



阿修羅部


住處



依正法念經云。修羅居。在五處住。一在地上眾相山中。
其力最劣。二在須彌山北。入海二萬一千由旬。有修羅
名曰羅[目*候]。統領無量阿修羅眾。三復過二萬一千由旬。
有修羅名曰勇健。四復過二萬一千由旬。有修羅名曰
華鬘。復過二萬一千由旬。有修羅名毗摩質多。此中出
聲徹於海外。故云響高。又起世經云。須彌山王東面過
千由旬。大海之下。有鞞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國土。須彌
山王南面。過千由旬。大海之下。有踴躍阿修羅王宮殿。
須彌山王西面。亦千由旬。大海水下。有奢婆羅阿修羅
王宮殿。須彌山王北面。過千由旬大海水下。有羅[目*候]羅
阿修羅王宮殿。摩婆帝城。王所住處。有羅[目*候]羅阿修羅
王。聚會之所。


業因



經中具說十業。得阿修羅報。一身行微惡。二口行微惡。
三意行微惡。四起於憍慢。五起於我慢。六起於增上慢。
七起於大慢。八起於邪慢。九起於慢慢。十迴諸善根。向
阿修羅趣。


戰鬥



觀佛三時經云。此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此鬼食法。唯
噉於泥。及渠藕根。其兒長大。見諸天釆女圍繞。即白母
言。人皆伉儷。我何獨無。其母告曰。香山有神。名乾闥婆。
其神有女。容姿美玅。甚適我意。今為汝聘。時阿修羅。納
彼女巳。未久之間。即便懷孕。經八千歲。乃生一女。其女
[001-0089b]
顏容端正。天下無比。憍尸迦聞。求女為妻。修羅聞喜。以
女妻之。帝釋立字號曰悅意。後帝釋至歡喜園。共諸釆
女。入池遊戲。爾時悅意即生嫉妒。遣五夜叉。往白父王。
今此帝釋。不復見寵。與諸釆女。自共遊戲。父聞此語。心
生瞋恚。即興四兵。往攻帝釋。立大海水。踞須彌山頂。九
百九十九手。同時俱作。撼善見城。搖須彌山。四大海水。
一時波動。帝釋怖驚。靡知所趣。時宮有神。白天王言。過
去佛說。般若波羅蜜。王當誦持。鬼兵自碎。是時帝釋坐
善法堂。燒眾名香。發大誓願。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是
無上咒。是無等等咒。真實不虛。作是語時。於虛空中。有
刀輪自然而下。修羅耳鼻手足。一時盡落。令大海水。赤
如蚌珠。修羅驚怖。遁入藕絲孔中。


感應緣一驗



西國志云。中印度在瞻波國西南。山石澗中。有修羅窟。
有人因遊山修道。偶逢此窟。遂入中。見有修羅宮殿。阿
修羅眾。既見斯人希來到此。語云汝能久住不。答云。欲
還本處。修羅既見不住。遂施一桃與食。修羅語言。汝宜
急出。恐汝身大。窟不得容。言訖走出。身遂增長。人頭纔
出。身大孔塞。遂不出盡。自爾巳來。年向數百。唯有大頭。
如三碩甕。因此號為大頭仙人。


鬼神部


苦樂



如婆沙論說。鬼中苦者。即彼無威德鬼。恒常饑渴。累年
不聞漿水之名。豈得逢斯甘膳。設值大河欲飲。即變為
炬火。縱得入口。即腹爛焦。第二鬼中樂者。即彼有威德
中。富足豐美。身服天衣。口餐天供。任情遊戲。然人鬼殊
趣。受報分顯。不及於人。雖有威德。以報卑劣。常畏於人。


感應緣二驗


[001-0089c]


唐眭仁蒨者。趙郡邯鄲人也。少事經學。不信鬼神。後徙
家向縣。於路見一人。衣冠甚暐曄。乘好馬。從五千餘騎。
視仁蒨而不言。後數見之。經十年。凡數十相見。後忽駐
馬。呼仁蒨曰。比頻見君。情相眷慕。願與君交遊。蒨即拜
之。問公何人耶。答曰。吾是鬼耳。姓成名景本弘農。西晉
時為別駕。今任胡國長史。仁蒨問其國何在。王何姓名。
答曰。黃河巳北。沙磧是也。其王即是故趙武靈王。今統
此國總受太山控挕。每月各使上相。朝於太山。是以數
來過此。與君相遇也。吾乃能有相益。令君豫知禍難而
先避之可免橫害。唯死生之命。與大禍福之報不能移
動耳。仁蒨從之。景因命其從騎常掌事。贈遣隨蒨。有事
無不先知。時岑之象。為邯鄲令子文本年未弱冠。之象
請仁蒨於家。教文本書。蒨以此事告文本。仍謂曰。成長
史語我。神道亦有食。然不能得飽。嘗苦饑渴。若得人食。
便得一年飽。文本即為具饌。備設珍羞。蒨曰。鬼不欲入
人屋。可於外水邊張幕。設席陳酒食於上。至時。仁蒨見
景兩客來坐。從百餘騎。仁蒨請金帛以贈之。文本以黃
色塗大錫作金。以紙為絹帛。及景食畢。令其從騎。更代
坐食贈之。景深喜謝曰。郎君頗欲知壽命乎。文本辭云
不願知也。景笑而去。數年後。仁蒨遇病。長史來報云。是
君鄉人。趙某。為太山主簿。主簿一員闕。薦君為此官。故
為文案經紀召君耳。案成者當死。蒨問請將案出。景云。
君壽應年六十餘。今始四十。但以趙主簿橫徵召耳。蒨
憂懼。病逾篤。景請蒨曰。趙主簿必欲致君。文書欲成。懼
不可免。急作一佛像。彼文書自消。蒨告文本以三千錢。
為畫一座像於寺西壁訖。而景來告曰免矣。蒨情不信
佛。意尚疑之。因問景云。佛法說有三世因果。此為虛實。
[001-0090a]
答曰。皆實。蒨問曰。道家章醮為有益不。景曰。道者被天
帝總統六道。是謂天曹。閻羅王者。如人問天子。太山府
君。如尚書令錄。五道神。如諸尚書。若我輩國。如大州郡。
每斷人間事。道上章請福。天曹受之。下閻羅王奉行。無
理不可求免。有枉必當得申。何為益也。蒨又問佛法家
修福何如。景曰。佛是大聖。無文書行下。其修福者。天神
敬奉。多得寬宥。若福厚者。雖有惡道。文字不得追挕。言
畢即去。蒨一二日能起。


南陽宋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問曰誰。鬼尋問卿復誰。
定伯誑之。言我亦鬼。鬼問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
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數里。鬼言步行太遲。可共遞相
擔也。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擔定伯數里。鬼言卿太重。將
非鬼也。定伯言。我新死故身重耳。伯因復擔鬼鬼略無
重。如是再三。定伯復言我新死。不知鬼何所畏忌。鬼答
言。唯不喜人唾。於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度。聽之
了無聲音。定伯自度。漕灌作聲。鬼復言何以聲。定伯曰。
新死不習度水故爾。勿怪吾也。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擔
鬼著頭上。急持之。鬼大呼聲。咋咋然索下。不復聽之。徑
至宛市中。下著地。化為一羊。便賣之。恐其變化。為並唾
之。得錢千五百乃去。於時石崇言定伯賣鬼。


畜生部


壽命



如毗曇說云。畜生道中。壽極長者。不過一劫。如持地龍
工。及依羅缽龍等。壽極短者。不過蜉蝣之蟲。朝生夕死。
不盈一日。如智度論說。佛令舍利弗。觀鴿過未。前後各
八萬劫。猶不捨鴿身。故知畜生壽報長遠。非凡所測也。


業因



經中說具造十業。得畜生報。一身行惡。二口行惡。三意
[001-0090b]
行惡。四從貪煩惱。起諸惡業。五從瞋煩惱。起諸惡業六
從癡煩惱。起諸惡業。七毀罵眾生。八惱害眾生。九施不
淨物。十行於邪淫。若依正法念經說。畜生種類。各各差
別。業因得報。亦各不同。若依地持具造十惡。一一能令
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後得人身。猶有習報。


受報



依賢愚經云。爾時有諸估客。欲詣他國。其諸商人。共將
一狗。至於中路。眾賈頓息。伺人不看。狗便盜肉。眾人瞋
打而折其腳。棄野而去。時舍利弗。天眼見狗癵躄饑餓。
困篤垂死。著衣持缽。入城乞食。得巳持至狗所。慈心憐
愍。以食施與。狗食活命。即為狗說微妙之法。狗便得終。
生舍衛國婆羅門家。後舍利弗獨行乞食。婆羅門見而
問言。尊者獨行。無沙彌耶。舍利弗言。我無沙彌。聞卿有
子。當用見與。婆羅門言。我有一子。字曰均提。聽為沙彌。
漸為說法。心開意解。得阿羅漢果。功德悉備。均提沙彌
始得道巳。自以智力觀過去世。本造何行。遭聖獲果。觀
見前身。作一餓狗。蒙佛恩。今得人身。并獲道果。欣心內
發。善巧讚唄人所樂聽。又智度論云。愚癡多故。受蚯蚓
蜣蜋螻蟻鵂鶩角鴟之屬。習欲生者。是水鳥。鳧鴨之流。
習癡生者。是陸鳥。鴟梟之類。或晝見夜亦見。或夜見晝
不見。又長阿含及增一經云。金翅鳥有四種。一卵生。二
胎生。三濕生。四化生。皆先大布施。由心高凌虛。苦惱眾
生。心多瞋慢生此鳥中。飛下海中。以翅搏水。水即兩披。
深二百由旬。取卵生龍。隨意而食之。胎濕化等亦復如
是。有化龍子。於六齋日。受齋八禁時。金翅鳥欲取食之。
啣上須彌山北。大鐵樹上。高十六萬里。求覓其尾。了不
可得。鳥聞亦受五戒。又觀佛三昧經云。金翅鳥王。名曰
[001-0090c]
正音於眾羽族快樂自在。於閻浮提。日食一龍王。及五
百小龍。周而復始。經八千歲。死相既現。諸龍吐毒。不能
得食。饑逼慞惶。求不得安。至金剛山。從金剛直下。從大
水際至風輪際。為風所吹。還上金剛。如是七返。然後命
終。以其毒故。令十寶山。同時火起。難陀龍王。懼燒此山。
即降大雨。滴如車軸。鳥肉消盡。唯餘心存。心又直下。七
返如前住金剛山。難陀龍王。取為明珠。轉輪聖王。得為
如意珠。若人念佛。心亦如是。又樓炭長阿含經等云。有
十六王。一婆竭二難陀。三跋難陀。四伊那婆羅。五提頭
賴吒。六善見。七阿虛。八伽句羅。九伽毗羅。十阿波羅。十
一伽㝹。十二瞿伽㝹。十三阿耨達。十四善住。十五憂睒
伽波頭。十六得叉迦。又海龍王經云。佛告龍王。拘樓秦
佛時。九十八億。居家出家。違其禁戒。皆生龍中。拘那含
牟尼佛時。八十億。居家出家。毀戒恣心。壽終之後。皆生
龍中。迦葉佛時。六十四億居家出家。犯戒。皆生龍中。於
我世中。九百九十億。居家鬥諍。誹謗經戒。死生龍中。又
僧護經云。爾時世尊。告僧護比丘。汝於海中。所見龍王。
受此龍身。牙甲鱗角。其狀可畏。臭穢難近。以畜生道障
家法。不能得免金翅鳥王之所食噉。


地獄部


述意



地獄幽酸。特為痛切。刀林聳日。劍嶺參天。沸鑊騰波。炎
爐起焰。鐵城晝掩。銅柱夜然。如此之中。罪人遍滿。周慞
困苦。悲號叫喚。牛頭惡眼獄卒凶牙。長叉柱肋。肝心礶
擣。猛火逼身。肌膚淨盡。或復春頭擣腳。煮魄烹魂。裂膽
抽腸。屠身膾肉。


受報



第一想地獄十六者。眾生瞋忿。以爪相攫。應手肉墮。想
[001-0091a]
以為死。復次其中。眾生懷害。想執刀劍遞相斫刺。㓟剝
臠割。身碎在地。想謂為死。冷風來吹。尋復活起。出想地
獄不覺忽到黑沙地獄。熱風暴起。吹熱黑沙。來著其身。
燒皮徹骨。身中焰起。迴旋周還。身燒焦爛。其罪未畢。出
黑沙地獄。到沸屎地獄。有沸屎鐵丸。自然滿前。驅迫罪
人。使把鐵丸。燒其身手。復使撮著口中。從咽至腹通徹
下過。無不焦爛。有鐵嘴蟲。唼肉達髓。苦毒無量。久受苦
巳。出沸屎獄。到鐵釘地獄。獄卒撲之。偃熱鐵上。舒展其
身。以鐵釘釘手足。周遍身體。盡五百釘。苦毒號吟。久受
苦巳。出鐵釘地獄。到饑鐵地獄。即撲熱鐵上。銷銅灌口。
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焦爛。久受苦巳。出饑地獄到
渴地獄。即撲熱鐵上。以熱鐵丸著其口中。燒其唇舌。苦
毒啼號。久受苦巳。出渴地獄。到一銅鑊地獄。獄卒怒目。
捉罪人足倒置鑊中。隨湯涌沸。上下迴旋。身壞爛熱。萬
苦並至。久受苦巳。出一銅獄。至多銅鑊地獄。以鐵鉤取
置餘鑊中。悲叫苦毒。久受苦巳。出多銅地獄。至石磨地
獄。以大熱石壓身。迴轉揩磨。骨肉糜碎。久受苦巳。出石
磨獄。至膿血地獄。膿血沸涌。罪人於中。東西馳走。頭面
爛壞。又取膿血食之。苦毒難忍。久受苦巳。出膿血獄。至
量火地獄。有大火聚。其火焰熾。馳迫罪人。手把熱鐵斗。
以量火聚。遍燒身體。吟呻號哭。久受苦巳出量火獄。到
灰河地獄。灰湯涌沸。惡氣烽㶿。迴波相博。聲響可畏。其
河岸上。有劍樹林枝葉華實。皆是刀劍。罪人入河。隨波
上下。迴覆沉沒。苦痛萬端。乃出灰河。至彼岸上。到劍樹
林。被劍割刺。身體傷壞。手攀手絕。足蹈足斷。皮肉墮落。
唯有白骨。筋脈相連。宿對所牽。不覺忽至鐵丸地獄。有
熱鐵丸。獄鬼驅使捉之。手足爛壞。舉身火然。萬毒並至。
[001-0091b]
久受苦巳。乃出鐵丸獄。至斤斧地獄。捉此罪人。撲熱鐵
上。以熱鐵斤斧。斫其手足。耳鼻舌身體。苦毒號叫。久受
罪巳。出斤斧獄。至豺狼獄。有群豺狼。竟來䶩囓肉墮骨
傷。膿血流出。苦痛萬端。久受苦巳。乃出豺狼獄。至劍樹
地獄。入彼劍林。頭面身體。無不傷壞。有鐵嘴烏。啄其兩
目。久受苦巳。乃出劍樹獄。至寒冰獄。有大寒風。吹其身
上舉體凍傷。皮肉墮落。苦毒叫喚。然後命終。身為不善。
口意亦然。斯墮想地獄。第二黑繩大地獄。有十六小地
獄。周匝圍繞。各縱廣五百由旬。由惡意向父母。佛及聲
聞。即墮黑繩地獄。第三埠壓大地獄。亦有十六小地獄
但造三惡業。不修三善行。第四叫喚大地獄。亦有十六
小地獄。由瞋恚懷毒。造諸惡行故。第五大叫喚地獄。亦
有十六小地獄。由習眾邪見。為愛網所牽。造異陋行故。
第六燒炙地獄。亦有十六小地獄。為燒炙眾生故。第七
大燒炙地獄。亦有十六小地獄。由捨善果業。為眾惡行
故。第八無間地獄。亦有十六小地獄。何名無間。獄卒捉
彼罪人。剝取其皮。從足至頂。即以其皮。纏罪人身。著火
車上。輪碾熱地。周迴往返。身體碎爛。皮肉墮落。萬毒並
至。又有鐵城。四面火起。東焰至西。西焰至東。南北上下。
亦復如是。焰熾迴遑。間無空處。東西馳走。燒炙其身。皮
肉焦爛。苦痛辛酸。彈指之頃。無不苦時。故名無間。總名
八大地獄。各歷十六。又觀佛三昧海經云。阿鼻地獄者。
縱廣正等八千由旬。七重鐵城。七層鐵網。有八十隔子。
周匝七重。皆是刀林。復有七重劍林。四角有四大銅狗。
眼如掣電。牙如劍樹。齒如刀山。舌如鐵刺。一切身毛。皆
然猛火。牙端火流。燒前鐵車。輪輞出火。鋒刃劍戟。燒阿
鼻城。赤如融銅。城內有七鐵幢。火涌如沸。鐵融流迸。涌
[001-0091c]
出四門。有八萬四千鐵蟒大蛇哮吼如天震雷。五百夜
叉。五百億蟲。八萬四千嘴頭上。火流如雨。遍體火焰。滿
阿鼻獄。閻羅王大聲告敕曰。汝在世時。不孝父母。邪慢
無道。汝今入阿鼻獄。如是轉展。經歷大苦地獄。一日一
夜。如閻浮提六十小劫。如是一大劫。具五逆者。受罪五
劫。復有眾生。犯四重禁。虛食信施。誹謗邪見。不識因果。
斷學般若。毀十方佛。偷僧祗物。淫佚無道。逼掠淨戒尼。
造眾惡事。此等罪人。經八萬四千大劫。身滿阿鼻獄。如
起世經云。佛告諸比丘。有三天使在於世間。何等為三。
一老。二病。三死。有人放逸。三業惡行。身壞命終。生地獄
中。諸守獄者。驅彼眾生。至閻羅王前。王問罪人。汝昔人
問。第一天使。善教示汝。善訶責汝。豈得不見。答言不見。
王重告言。汝豈不見為人身時。或作婦女。或作丈夫。衰
老相現。齒落髮白。皮膚緩皺。黑黶遍體。行步跛蹇。左右
傾側。恃杖而行。血肉消竭。嬴瘦尪弱。一切支節。瘦懈難
挕。汝見之不。答言見之。時王告言。汝既見如是相貌。云
何不作如是思惟。我今具有如是老法。可作善業。使我
長夜利益安樂。彼人復答言。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以縱
蕩心。行放逸故。王言汝愚癡人。不修善業。此之苦報。非
他人作。是汝自業。自受報也。爾時閻羅王第二訶之。告
言諸人。豈不見第二天使。世間出耶。答言不見。王復告
言。汝豈不見昔在世間作人身時。若婦女身。若丈夫身。
四大和合。忽爾乖違。病苦所侵。纏綿困篤。不得自在。眠
臥坐起。仰人扶侍。洗拭抱持。與飲與食。一切須人。汝見
之不。彼人答言。我實見之。王復告言。汝見如是。云何不
思。我今亦有如是之法。可作善業。令我當來。長夜得大
利益。大安樂事。彼人答言不也。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以
[001-0092a]
懈怠心。行放逸故。王告癡人。汝既懶惰。不作善業。受此
惡報。非他人作。還自受報。爾時閻羅王。第三訶之。汝昔
作人時。豈不見第三天使世間出耶。答言不見。王復告
言。汝人間時。豈不復見若婦人身。若丈夫身。隨時命終。
置於床上。以雜色衣而蒙覆之。將出聚落。斗帳軒帳。種
種莊嚴。眷屬圍繞舉手散髮。灰土坌頭。極大悲惱。號咷
哭泣。舉聲大叫。椎胸哀慟。酸哽楚切。汝悉見不。答言見
之。時王告言癡人。汝昔既見如此。何不思惟。我亦有死。
未得免離。今宜作善。為我長夜得大利益。彼人答言我
實不作。如是思惟。以昏昧心行放逸故。時王告言。汝既
放逸。不作善業。自造此惡。非他人造。將得果報。汝還自受


感應緣三驗



晉趙泰字文和。清河貝丘人也。祖父京兆太守。泰郡舉
孝廉。公府辟不就。精思典籍。有譽鄉里。仕中散大夫。泰
年三十五時。心痛。須臾而死。下屍於地。心暖不巳。留屍
十日。平旦喉中有聲如雨。俄而蘇活。說初死之時。夢有
人來近心下。復有二人乘黃馬。從者二人。夾扶泰掖徑
將東行。至一大城。崔巍高峻。將泰向城門入。經兩重門。
有瓦屋數千間。男女大小亦數千人。行列而立。吏著皂
衣。有五六人。條疏姓氏。云當以科呈府君。泰名在三十。
須臾將泰與數千人男女。一時俱進。府君西向坐。簡視
名簿訖。復遣泰南入黑門。有人著絳衣。坐大屋下。以次
呼名。問生時作何罪孽。行何福善。泰答父兄仕宦。皆二
千石。我少在家修學。而不犯惡。乃遣泰為水官監作。使
將二千餘人運沙裨岸。晝夜勤苦。後轉泰水官都督。知
獄事。給泰馬兵。令案行地獄。所至諸獄。楚毒各殊。泰見
祖父母。及二弟。在此獄中。相見涕泣。泰出獄門。見有二
[001-0092b]
人齎文書來語獄吏言。有三人。其家為彼於塔寺中。懸
旛燒香。救解其罪。可出福舍。俄見三人。自獄而出。巳有
自然衣服。完整在身。南詣一門。名開光大舍。見此三人。
即入舍中。泰亦隨入。前有大殿。珍寶周飾。精光耀目。金
玉為床。見一神人。恣容偉異。殊好非常。坐此座上。邊有
沙門。立侍甚眾。見府君來。恭敬作禮。泰問此是何人。府
君致敬。吏曰。號名世尊。度人之師。有願令惡道中人。皆
出聽經。時云有百萬九千人。皆出地獄。入百里城。在此
到者。奉法眾生也。行雖虧殆。尚當得度。故開經法。七日
之中。隨本所作善惡多少。差次免脫。泰出此舍。復見一
城。方二百餘里。名為受變形城。地獄考治巳畢者。當於
此城更受變報。泰入其城。見數百局吏。對校文書云。殺
生者。當作蜉蝣。朝生暮死。劫盜者。當作豬羊。受人屠割。
淫佚者。作鶴鶩獐麋。兩舌者。作鴟梟鵂鶹。捍債者。為騾
驢牛馬。泰案行畢。還水官處。主者語泰曰。卿無罪過。故
相使為水官都督。不爾。與地獄中人無以異也。泰問主
者曰人有何行。死有樂報。主者曰。惟奉法弟子。精進持
戒。得樂報。無有謫罰也。泰復問曰。人未事法時。所行罪
過。事法之後。得除不。答曰皆除也。語畢。主者開縢篋。檢
泰年紀。尚有餘筭三十年在。乃遣泰還。臨別。主者曰。巳
見地獄罪報如是。當告世人。皆令作善。善惡隨人。其猶
影響。可不慎乎。時晉太始五年。七月十三日。乃為祖父
母二弟。延請僧眾。大設福會。命子孫改意奉法。


趙石長和者。趙國高人也。年十九時。病一月餘日亡。家
貧未能及時殯歛。經四日而蘇。說初死時。東南行。見二
人治道。在和前五十步。和行有遲疾。二人治道亦隨緩
速。而道之兩邊。棘刺森然。皆如鷹爪。見人甚眾。群走棘
[001-0092c]
中。身體傷裂。地皆流血。見和獨行平道。俱嘆怠曰。佛子
獨行大道中。前至見瓦屋釆樓可數千間。有屋甚高。上
有一人。形面壯大。著皂袍臨窗而坐。和拜之。閣上人曰。
石君來耶。一別二千餘年。長和爾時意中。便君憶此別
時也。和相識有馬牧孟丞夫妻。先死巳積年歲。閣上人
曰。君識孟丞不。長和曰識。閣上人曰。孟丞生時不能精
進。今司掃除之役。孟丞妻精進。居處甚樂。舉手指西南
一房曰。孟妻在此也。孟妻開窗。見和厚相慰問。遍訪其
家中大小。安否消息。俄見孟丞。執帚提箕。自閣西來。亦
問家消息。閣上人曰。爾何所修行。長和曰不食魚肉。酒
不經口。恒轉尊經。救諸疾病。閣上人曰。所傳不妄也。語
久之間。閣上人問都錄主者。審案石君名錄。主者案錄
云。餘三十年命在。閣上人曰。君欲歸不。和對曰願歸。乃
敕主者以車騎兩吏送之長和拜辭。上車而歸。前所行
道。更有傳館吏民飲食儲跱之具。倏忽至家。因得蘇。


漢武帝東遊。未出函谷關。有物當道。其身數十丈青眼
曜晴。四足入土。動而不徙。百官驚懼。東方朔。乃請以酒
灌之。灌之數十斛。而怪物始消係泰舊獄地憂氣所結故酒能消
[001-009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