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13 地持論義記-隋-慧遠 (master)



地持論義記卷第四之上
隋淨影寺沙門釋 慧遠 述


○慧品第十四



慧品者。前明修定。以心靜故慧得照明。故次明慧。廣
辯此義故云慧品。
[004-0211b]


就此品中初問。次釋。後嘆顯勝。就廣釋中先舉九數。
次列九名。名同上解。下廣辯釋。


性中初問。次解。後結。釋中初至如法釋觀。是真諦智
入所知境觀解方便。真諦是其所知境界。解順名入。
隨入巳下是其正智。簡是去非故云擇觀。緣五明下
是世諦智。初總。後別。


就一切中初問。後釋。釋中兩段。一隨位分二。見道巳
前名為世間。見道巳上名為出世。二隨行分三。此二
各三牒以舉數。次列三名。初一是其第一義智。後二
世智。第一義中所知真實觀解方便。此則是上四種
求也。此舉所知真實彰其能觀。是真解矣。隨覺分別
慧行成就。此則是前如實知名所知真。以之為覺。成
依始覺故名為隨。證真辯了故曰分別。善五明處及
三聚法是世諦智。前二自行。利眾生者是世智中化
他之慧。下廣釋之。


釋初門中無言無我覺了真諦。釋前名中所知真實。
此文略少。若具應言。以無言說無我之法為所知真。
以猶用也。理出言外名無言說。真離情取名無我法。
菩薩用此為所知真。覺了真者知前無我名覺真諦。
覺巳於上第一寂下釋前名中隨覺分別。初言覺巳
牒前起後。於上巳下正明隨覺分別慧也。於中初止。
次觀。後捨。初至除偽是其止也。於上般若第一寂處
是止境界。上猶前也。前能覺心名上般若。前所覺真
名上般若第一寂處。此乃牒前所覺真諦為止境矣。
[004-0211c]
繫念安住正是止體。離妄除偽止所離過。內取心息
名離妄想。妄境不生名除虗偽。入平等下是其觀也。
無我理齊故曰平等。諸法體同名大總相。於此解知
名入名觀。立謗俱離入中道者。是其捨離有無。冥心
一實名入中道。是名下結。


第二門中初釋後嘆。就前釋中五明三聚是慧境界。
五明指前。伹釋三聚。義益是善。非義不善。非及非非
是無記法。八處善攝正明慧體。觀法入神故名善攝。
下嘆顯勝。慧具滿足彰其因圓。佛智是其大無上慧。
五明等智能為彼因名慧眾具。圓備稱滿。得菩提者
攝果窮極。利生十一指前戒品。於一一下略顯其。


就難慧中初問舉數。後廣分別。於中初一入深故難。
二巧化故難。三廣知故難。


一切門中初問舉數。後廣分別。聞思修證分為四也。
初聞可知。思慧思惟是其思慧。菩薩作下是其修慧。
菩薩所作當相辯修。隨順離障對後辯修。離障是證。
修能順也。思力攝者對前明修。修從思生名思所攝。
修力下證。修力所攝對前明證。證從修起名修力攝。
正定地慧就處辯證。出世不退名正定地。證窮法界
名無量慧。


就善人中初問舉數。後廣分別。廣中兩門。初五一門
修人分別。後五一門約緣就因隨位分別。前五猶是
聞思修證。證中分二。故有五也。聞思可知。自利利他
是其修慧。後二證中於法法相不倒慧者是見道智。
[004-0212a]
證法是總。相住是別。法相世諦。法住真諦。真諦不動
故名法住。於中離見名不顛倒。斷疑心故名決定慧。
離煩惱慧是修道智。後五門中初二約緣。次一對因。
後二隨位。前二緣中言微細者境界深也。如性入者
如彼法性皆深入也。言周至者境界寬也。如性入者
義同前釋。本得慧具是其過因。言俱生者習起在今
與報俱起故曰俱生。下隨位中佛菩薩說悉能受者
是其地前阿含之智。法謂教詮。義謂教旨。得淨心地
乃至究竟所攝慧者出世證智。


一切行中初問舉數。後廣分別。廣分別廣前六中初
四約境。後二就能。盡及無生論釋不同。若依成實。無
學初心。能盡有因名為盡智。能令當報畢竟不生名
無生智。依如毗曇。無學心起能盡現惑名為盡智。此
之盡智利鈍俱得。無生智者利有鈍無。利人起念保
巳當惑不復更生名無生智。鈍人不敢保惑不生故
無無生。今此當應同成實說。就後七中初之三種就
體分別。後之四門隨德分別。法比兩智論釋不同。成
實論中約時分別。知現在法名為法智。知過未者名
為比智。若依毗曇大智論等就處分別。知欲界法名
為法智。知上界法名為此智。此一無漏。等智有漏。等
知諸法故名等智。此三廣釋如十智章。就後四中神
通智者是六通智。言相智者是法智通。知法相也。十
力方便是十力因。亦可用巧故名方便。四事具者四
無畏智盡得名具。
[004-0212b]


就除惱中初四無礙是起說智。伏異立正是通化智。
治產斷事是事用智。


此世他世樂中初問舉數。後廣分別。於中前五知法
差別。後四是其化益差別。愚癡放逸懈怠令正總明
化益。愚癡無解。餘二無行。放逸有惡。懈怠無善。皆化
令正。下對此等別明四益。通前為九。隨次第者彰後
四種化次第也。示授照喜是次第相。示授就教始標
曰示。說與名授。照喜就義始開稱照。辯釋令解故生
歡喜。


清淨慧中初問舉數。次廣。後結。廣中五對。初對是其
真諦之智。實義有二總以標舉。理出情妄故曰實義。
下別顯之。越相舉真故曰乃至。性以為一。如性為二。
如來藏中法界門別名之為性。法界一如名為如性。
此之二種同名實義。下有四對。是世諦智。於中初對
因果分別。流義有二總以標舉。因能納果故曰攝受。
從因趣果名為流轉。因果兩分故有二種。正因及果
別列其名。次有一對就情分別。取義有二總以標舉。
情能取法故名攝受。攀境名取。邪正不同故有二種。
倒與不倒別列其名。邪想名倒。正智不倒。次有一對
就因分別。方便有二總以標舉。因能趣果故曰方便。
應不應作。別列其名。善法應作。惡法不應。下有一對
就果分別。究竟有二總以標舉。望因果極故名究竟。
穢汙清淨別列其名。生死穢汙。涅槃清淨。如是五種
十種慧下牒以結嘆。隨法五對故云五種。隨分別異
[004-0212c]
故有十也。此十淨極故云第一。


上來廣釋。自下第三結嘆顯勝。善決無上結其行體。
下結行能。得菩提果總結行能。依是滿下辯得所由。
從云何檀訖來至此。大段第三廣釋六度。


自下第四引說證成嘆勝勸學。於中有三。一明六度
是佛所說令人生信。二明此六度是佛所行令物樂
欲。三嘆勝令學。就初段中此六處處世尊分別我今
略者總舉證同。如來說下別舉證同。初說檀等說行
同也。從自性等辯義同也。第二段中為菩薩時苦行
相應總明佛行。或為檀等別明佛行。第三段中此起
菩提總嘆顯勝。大淨法下別嘆顯勝。別中四句。大清
淨法起行法也。大清淨海攝德法也。一切眾生正法
因者顯前淨法。眾生行軌名眾生法。眾生行本故名
為因。法無不備名一切種。最大珍寶顯前淨海。如彼
大海備積眾寶。此六如是具攝一切功德珍寶。如是
巳下結嘆顯勝。無量德慧結嘆行廣。前五名德。第六
名慧。為菩提因故名眾具。得菩提者結嘆行能。


○四攝品第十五



四攝品者。上來自行。今須利他。利他之中四攝化物。
廣辯斯義。名四攝品。


就此品中初明愛語。次明利行。後明同利。略無布施。
若更明施不異前檀。故略不論。就愛語中初問。後釋。
釋中有九總舉其數。性等列名。言自性者愛語體性。
言一切者愛語之相。於難忍所而能愛語名難愛語。
[004-0213a]
一切愛言攝入此門名一切門。善心發言名善人語。
一切緣中成愛語行名一切行。語能除惱故名除惱。
語能生樂名為此世他世樂語。語體無過名清淨語。
下廣釋之。


性中初問次釋。後結。釋中五句。初可喜者不惡口也。
言真實者不妄語也。言如法者不綺語也。義饒益者
不兩舌也。與生語者以向四語對生語也。


就一切中初問舉數。次釋。後結。釋中有二。一隨世間
語。二說一切種功德巳下正說法語。前中有三。一慰
問。二呪願。三讚嘆。初中慰問是其總也。舒顏下別。別
中四句。一舒顏等彰慰問儀。舒顏身儀。先語口儀。此
二一對。平視身儀。正念心儀。此二一對。凡欲為問預
起問心名念在前。二問言下正明慰問。問道路等是
其問也。嘆善來者是安慰也。嘆其來好故曰善來。三
如是下明慰問心。等而不偏。四隨順下明慰問辭。巧
而不拙。呪願讚嘆相顯可知。正說法中說一功德相
應法者。此句是總。六度之法能生功德。名一切德相
應法矣。下別顯之。恒說曰常。頓說名等。第一勝妙所
說法勝。言饒益者言能益物。自下結之。有總有別。是
名一切是總結也。餘者別結。二種舉數。隨世正說標
別其名。下牒前文對以指斥。慰讚牒初。上亦有願。今
略不牒。是隨世語將名對顯。第一牒後。上有多文。據
後牒之。是正說語將名對顯。


難中初問。次數。後釋。文顯可知。
[004-0213b]


一切門中初問舉數。下別顯之。四中初二是教授法。
次一教誡。後一教化。前教授中斷蓋向善說初法者。
勸修五度教授始也。停心治結名斷諸蓋。隨順出道
名向善趣。五度行始名初作法。為成前德為之說也。
斷蓋心增為說諦者。教觀四諦教授終也。觀諦盡惑
名斷諸蓋。諦觀轉勝名實心進。為成此德為說諦也。
放逸呵者教誡呵責令離過也。疑為開者教化示法
令得解也。


就善人中先問舉教。次列其名。初二教誡。正因調者
所說不邪故名為正。因犯立制名之為因調伏法矣。
言正出者於前法有違犯者教其懺悔令出罪障。次
二教授。言正依者為說四依起道之緣。言正度者正
說出道令度生死。下一教化三輪示現。下廣釋之。解
初門中處所因緣是其因也。如制初戒在毗舍離名
為處所。因須提那犯過之事名曰因緣。言制戒者解
調伏法。第二可知。第三門中說四依者。糞掃衣等名
為四依。不倒法者簡非調達五邪之法。至處道者涅
槃是其所至之處。四依能到故名四依為至處道。第
四門中示出苦者無漏道也。第五門中三種示者謂
身口意。


一切行中初問舉教。次釋。後結。就前六中。初二制聽
是教誡語。後四無礙是教化語。現諸經法是法無礙。
言能顯法故名為現。餘句例爾。現諸法相是義無礙。
現法名字是辭無礙。法句種種樂說無礙。就後七中。
[004-0213c]
隨順布施利行同事而起愛語。初有兩句隨順同事。
同苦事中與其言也。慰喻語者恐怖眾生以言安慰。
發喜語者憂苦眾生開解令喜。次有三句隨順布施。
恣安眾具虗受語者隨順財施。恣彼所須名為自恣。
財事施與名安眾具。身行奉給名代所作。虗受普納
釋有兩義。一就菩薩。無約攝益故曰虗受。不簡怨親
等皆攝取說為普納。二就眾生。不施功力無事獲益
故名虗受。所須皆得稱曰普納。發言許此名為愛語。
恐怖施安順無畏施。具說法者隨順法施。下有兩句
隨順利行。開覺不善自為說法。勸有力下請他為說。
體是愛語。是故更無隨順愛語。


就除惱中初問舉數。後辨其相。四淨八聖略以標舉。
下別顯之。先釋四淨。是中為明八種除惱。何故說彼
口四淨乎。不離四過八語不成故須明之。下明八語。
此八聖為故名聖語。語義差別廣如別章。此應具論。


就明此世他世樂中初問舉數。後廣分別。前五除苦。
後四具善。前中初三除物報苦。次有一門除其業苦
令修戒行。後之一門除煩惱苦令得正見。後四具善
令成戒見威儀淨命。


就清淨中言二十種如前說者。力性品中明二十種
說法之儀。十五隨順。五種清淨。今指彼也。


就利行中初問。後釋。釋中初先對前愛語辯其同異。
後廣分別。辯同異中如愛語說辯其同也。利行之相
如前愛語所說之法。故曰如也。下辯其異。異當說者
[004-0214a]
總標許說。前直說法。今將此法勸物起修。故名為異。
此之一義今當說也。下別顯之。一切愛語隨所說義
牒前愛語所說之法。利安生者隨前愛語所說法義
勸物起修。下廣分別。


就自性中初問。次釋。愛語具顯牒上所說明利行法。
眾生如應隨利行者明利分齊。行法次向正明利法
法化眾生名之為行。依彼行法次第勸修故名法次。
勸有所詣名為法向。住悲心者明利行因。以住悲故
愍而能化。心無貪者除利行障。真心實益。不求彼報。
勸導調立明利行相。勸導據始。勸令捨惡。導令向善。
教授為次。教令離惡。授以善法。調立據終。調令離過。
立令住善。是名下結。


就一切中初問。後釋。釋中兩段。一隨人分二。二隨時
分三。又三舉教。次列三名。下廣分別。就現世中先教
求財。後教學法。就求財中。勸令眾生如法德業。教求
方便工巧等事。是其如法得財之業。勸令為之。獲財
守者得巳教護。言增長者復教蕃息。與現總結。下教
學法。得名及樂明學有益。由學世法現得大名及眾
具利。攝受安立正明教學。前句之中先教求業。後明
獲財。今此句中先明教益。後明教學。文之左右。與後
世中勸捨大財教修布施。非家巳下教修淨戒。與後
總結。以必下釋。後報定故名為後利。現報不定故不
名現。勸在家下明二世利。在家出家舉所利人。禪通
道俗故齊勸之。次第離欲正明利行。八禪漸捨名次
[004-0214b]
第離。是名結之。下重分別。得止息樂是現世利。生天
後利。涅槃則通。


難中初問次數。後釋。初一過去。無因故難。後二現在。
在障故難。前愛後見。彼一切門及與善人相顯可知。


一切行中初問舉數。後廣分別。就前六中攝伏兩門
攝人差別。善者攝取。惡者伏取。後之四門化益差別。
違法除礙化令生信。中住令入化令生解。信依佛法
名為中住。通經解律巳入法律。巳入成熟化之起行。
巳熟令脫化使得果。就後七中初之五門就行分別。
後之兩門大小分別。就前五中初一聞慧。眾具護養
勸導成者總明聞慧。以財眾具護養於彼。然後勸導
令成聞慧。所謂下別。勸捨小乘別顯勸義。守護大乘
別明導義。次一思慧。如具養護牒前類後。前以眾具
護養成聞。思中亦然。故曰如是。獨靜一心是正思也。
下三是修。淨障是止。憶念是觀。及修是捨。止觀並習
故名為修。大乘分二。相別可知。


就除惱中初問舉數。後廣分別。謂化令離八纏煩惱。
如雜心中說有十纏。此中何故唯說八纏。有論師言。
忿覆二纏是其使性。忿是瞋性。覆是貪性。故此不論。


就明此世他世樂中身業有四。離殺盜婬及與飲酒。
口業有四。意合為一。故為九種。


就清淨中初問舉數。次釋。後結。釋中先分內外。外化
無過名外清淨。內心無垢名內清淨。下廣顯之。五外
牒初。次列其名。無罪離障。後四教治。不隨轉者授與
[004-0214c]
出道。不隨三有生死轉也。言次第者宜量漸化。言一
切者凡聖等益。隨宜應者隨器大小量宜而授。


次廣分別。釋初門中雜惡行者善惡參起。先惡行者
本惡令善。一向惡者純行不善。此皆無善。令離罪障
故名無罪。次二可知。第四門中言四姓者三乘善趣
名四姓也。乃至天人越聖舉凡。言隨能者隨他所能。
言隨力者隨自巳力利安生也。第五門中上中下善
隨所應者。小乘下善。中乘中善。大乘上善。隨他所宜
方便利益。是名外淨總以結之。


就後五中初牒前門。次廣分別。初一無瞋。第二不倦。
第三離慢。第四無貪。第五不退。無上菩提是究竟處。
常求不退用利眾生。是名內淨總結後五。如是外下
牒外通內合結為十。


就同利中先問。後釋。准上類此應有九門。始從自性
乃至清淨略不具論。云何知有。如下文說。從一切施
乃至同利乃至第九。從清淨施乃至同利明知具有。
何故略者。良以同利用前諸行。與眾生同。更無別法。
類上可知。不可具辯。故略不論。文中有三。一總明同
利。二得此同下明其同益。三有同利下隨義分別。


就初段中。言此義者自分德義。言此善者勝修行善。
良以自分行利巳成故名為義。勝修上順故說為善。
言若等者化他令於自分之中成行齊等。言若勝者
化他令同勝進之善。亦可此義此前六度自行之義。
言此善者此前三攝化他之善。言若等者於前二種
[004-0215a]
自分行中化他齊巳。若勝授生於前二種勝修分中
化他同修。自分勝進皆與同行故曰悉同。是名下結。


第二益中文別有四。初言菩薩得此同利調伏眾生
堅固決定明物皆從。二終不可退無有不從。三何以
下釋初皆從。先問後解。彼作是念與我同利必能令
我安穩快樂正明眾生起決定心。以是下釋。先順。後
反。以授我者自修行故是順釋也。非不下反。四若以
同下釋前第二無有不從。


第三段中初列四門。後廣分別。初有同利不示他者
明巳所成同利之德。且就初地以辯其相。初地菩薩
所成功德還與其餘初地者同名為同利。不須顯巳
所成功德示彼同者名不示他。第二不同利示同利
者。明巳下隨同利之用。初地功德不與下同名不同
利。應現下隨名示同利。第三同利示同利者。攝物同
巳。始行下隨名為同利。他利終成攝物同巳名示同
利。第四不同亦不示他。非是同利相對而來。


下廣釋之。解初門中先牒前門。謂諸等德住菩薩道。
釋前門中有同利也。等德菩薩隱覆真德不為顯者。
釋前門中不示他也。德與巳同。是故不復顯示巳德
攝化彼矣。第二門中先牒前門。下劣眾生怖深法者
釋前門中不同利也。思惟方便現同彼者釋前門中
示同利也。巧化同彼名示同利。如旃陀羅疾得益下
即事指斥。菩薩為化旃陀羅故作旃陀羅。令彼得益
息惱調伏。化令成善名得利益。化使離惡名息調伏。
[004-0215b]
化令斷惑名為息惱。化止惡業名為調伏。第三門中
先牒前門。為調動搖釋前門中有同利也。下地眾生
勝上善根堪入出道名為動搖。為調彼故與之同行
故名同利。以住善根若上善根顯示同利。釋前門中
示同利也。自分所成名住善根。勝進所習名上善根。
攝下同巳名示同利。第四門中先牒前門。心自放逸
釋前門中不同利也。棄捨利他釋前門中亦不示他。
愛語至此。第二利他。


自下第三結行辯德彰修成益。於中有三。一結其行
相。二施至同利三種行下辨其修德。三從檀至同利
修習清淨具足滿下彰修成益。


就初段中從施至同牒舉前行。施有九門故云種種。
戒等亦然。下結其相。彼波羅蜜自成佛法別結自利。
成就攝事別結利他。是名略說總以結之。


第二段中從施至同種種無量菩提分者牒舉前行。
下就此行辯其修德。先開三門。次廣分別。後重結之。
前開門中三種行者起行圓具。二種勝者發修殊勝。
三種淨者成德清淨。次廣分別。言身口意當知行者。
施等皆依三業起故皆名為行。


辯二勝中上妙無染當知勝者略以標舉。起善殊勝
名為上妙。離過盡極說為無染。下廣顯之。先解上妙。
無上不共解上妙義。餘義不加故名無上。此解上也。
他不能齊稱曰不共。此解妙也。生事時等顯上妙相。
先列三門。下廣可知。
[004-0215c]


釋無染中先牒舉數。次釋。後結。無染牒前。有四舉數。
釋中初至不因是故生憂苦等。是其第一離憂悔染。
未修喜踊故離憂苦。修巳癈樂故無悔恨。不惱他下
是其第二離惱亂染。不惱他者不違利他。巧護物心
故不惱他。不著不雜不違自利。不著諸見離惡見也。
不雜惡行雜惡業也。修施等時離諸過故名為不染。
專至巳下是其第三離寬怠染。於中有四。初專至顯
現離寬怠染。䇿勤名專。專心顯著故曰顯現。二堅固
顯現離退轉染。三寂滅者離慢高染。四決定下離疑
惑染。自意決定故不由他。不於施下是其第四離異
求染。於中有三。一不以施等而求來果。二不求他報。
三者不求名利身命。上來廣釋。下牒結之。先牒。後結。
於此等行淨歡喜俱牒前第一離憂悔染。不惱亂者
牒前第二離惱亂染。就初以牒故云不惱。言專至者
牒前第三離寬怠染。就初以牒故云專至。言無依者
牒前第四離異求染。此四牒前從施至同。名無染者
是總結也。


次釋三淨。先略標舉。熾燃為一。不動為二。快淨為三。
是名總結。下廣顯之。入淨心地熾燃不動名熾燃者。
初地巳上修心䇿勤無暫間闕故名不動。以修不動
故名熾燃。


釋不動中。淨心菩薩一切善法不思起者。修心純熟
離於動搖故名不動。以修熟故不假思惟任運能起。
所攝善法則不退下。行成堅固名為不動。於中初法。
[004-0216a]
次喻。後合。就法說中隨所得者自分行也。所言攝者
勝進行也。則不退者自分不動。未來不退。勝進不動。
喻合可知。


釋快淨中。住究竟地就寬通舉一生相續。快淨之中
經生得果名為一生。若最後身快淨之極即生成佛。
未成巳前名為後身。所得善根名快淨者。通而論之
十地皆是淨中之勝。一生窮極名曰後身。此顯淨處。
於上更無釋快淨義。


上來廣釋。是名下結。三行結前身口意行。二勝結前
上妙無染。三淨結前熾燃不動及與快淨。


自下第三彰修成益。得菩提故。上來皆言得菩提果
故今顯之。於中初先牒舉前行。次彰修益。後總結之。
從檀至同是牒前也。一切施下彰修益也。然上文中
皆有九門。始從自性乃至清淨。今此但就後之八門
彰得別果。不論自性。何故如是。前論自性總彰行體。
一切等八修義差別。就總論之唯得一果。隨別以論
別得八果。今論別果故隱自性。又復自性直論行體。
非是造行起修差別。得果相隱故癈不論。初一切者
具修不退。是故所得堅固久住。金剛堅固是其報身。
正法久住是法性身。由難施等難作能作故知得果。
由一切門於一切生備攝所行。故為一切眾生供養。
由善人行所修純善。故於一切眾生中上。由一切行
常行圓具。故得如來無量功德及諸相好。由除物惱
故成佛時不為魔動。以修此世他世樂行與生樂故。
[004-0216b]
成就無量禪定等樂。以行清淨離諸過故。得佛四淨
三不護等。四淨之中言緣淨者。建立品中名境界淨。
是名下結。


論本第七



○供養習近無量品第十六



供養習近無量品者。上來自分。下修勝進。於中兩品。
初供養品造修方便。菩提分品修成合道。就此品中
所明有三。一明供養。二辨習近。三明無量。因斯標品
名供習近無量品也。


此品義三。備如向辯。隨行分二。供養習近是其自行。
無量利他。自中供養明攝功德。習近攝智。前供養中
初明十種供養三寶。後明六種供養之心。復前十中
初明供佛。次類法僧。後總結之。


就供佛中初問。後釋。釋中先舉。次列。後釋。下總結之。
列中十名攝為五對。初二一對明供境界。身供養者
供養佛身。言支提者供養靈廟。如僧祗律。有舍利者
名之為塔。無舍利者說為支提。今此通說以為支提。
次二一對明供時處。有現不現。次二一對明興供人。
有自有他。次二一對明供心事。財供養者明供財事。
勝供養者明供養心。後二一對明供行德。言無染者
供時離過。至處道者供能到果。無上菩提是所至處。
供為彼因名至處道。此至處道。維摩經中名法供養。
地經論中名行供養。


次廣釋之。身供可知。釋支提中言偷婆者猶是塔也。
[004-0216c]
本是一名。傳之音異。


第二對中文別有三。一明現前不現前相。二以是緣
下明供利益。三現供養得大巳下彰福差別。就初段
中門別唯二。現與不現。釋中有三。一明現前。二明現
前共不現前。三明不現。見佛支提名現前者是其初
段。第二段中初明現前。次以現前類餘不現。後總結
之。初現前中希望俱者於佛支提願常逢遇。歡喜俱
者庶得見聞供養之心與此相應故名為俱。此明現
前。如一巳下以彼現前類餘不現。於中四句。初如一
如來如是過去未來現在如來法者以現佛身類餘
不現。二如一支提如是一切支提法者以現支提類
餘不現。此二一對。三作是念如我現前供養如來及
過未下以現供佛類餘不現。四從我今供養支提及
供十方一切支提若倫婆等。以彼現前供養支提類
餘不現。此二一對。是名共現不現前者總以結之。自
下第三明不現前。於中有二。一對供人以明不現。於
佛支提面不對見斯名不現。第二對佛以彰不現。於
佛滅後一切供養斯名不現。設對支提亦名不現。今
言菩薩於不現前如來支提心念供養為一切佛一
切支提。是初不現。是名下結。佛涅槃後起偷婆等第
二不現。是名下結。廣不現者所起眾多故云廣也。上
來廣明現不現相。自下第二明供利益。於中四句。一
大得果。二攝梵福。三不墮惡趣。四菩提具滿。前三世
利。後一出世。世中初二明能得樂。後一離苦。復前二
[004-0217a]
中初得樂果。後得樂因。言梵福者與彼初禪梵因相
似故云梵福。自下第三彰福差別。現供境狹功德唯
大。不現境寬功德大大。現及不現境是寬廣。是故功
德最為大大。佛田勝故供佛功德無不大矣。


下次解釋自他供養。於中初明自他之相。後就自他
明福差別。然上門中但明自他。今此釋中離合有三。
初明自作。次明共作。後明他作。


辯優劣中言自供養得大果者。善唯自巳是故得果
其唯大也。他作供養得大大者。勸他兼利故得大大。
自他共作最大大者。共作利廣是故得果最大大也。
佛田勝故果無不大。


釋財供中先釋。後結。釋中有三。一資具供養。二熏香
下敬具供養。三無盡下嚴具供養。就初段中以衣食
等是其資具。問訊巳下明其身口奉施之儀。問訊口
儀。禮迎身儀。第二段中初熏香等是其敬具。讚嘆巳
下還明身口奉施之儀。讚嘆口儀。禮等身儀。五輪禮
者手足及頂是五輪也。作禮表敬。旋遶顯愛。第三段
中無盡多也。勝財好也。勝財是總。摩尼等別。


釋勝供中先牒前門。次就辯勝。後牒總結。於如來者
牒前第一身供養也。及支提者牒前第二支提供養。
以財供養若多勝者牒前第七財物供養。若現前者
牒前第三現前供養。不現前者牒前第四不現供養。
若自作者牒前第五自作供養。若他作者牒前第六
他作供養。下就前七明心殊勝。心勝有四。一淨信心。
[004-0217b]
信佛德勝理合供養。二專精心。情無寬怠。三者解心。
解知供儀。又知供佛功德廣大。四回向心。為求菩提。
以此四心為前七供名勝供養。如是下結。


釋無染中先牒前門。次就所牒以明無染。後總結之。
言自手者牒前第五自作供養。供如來者牒前第一
身供養也。及支提者牒前第二支提供養。前八門中
略牒此三。自下就之以明無染。先就內心以明無染。
後就財具。心中有六。一不輕他明離慢憍。謂不念言
我獨能為。二不放逸。謂離世樂歌儛戲等。三不懈怠。
供心䇿勤。四至心恭敬而不輕末。謂於佛田深信尊
重。五不亂心。專情供養世事不動。六不染汙。離餘煩
惱。此之六種內心不染。不於信心國王巳下明財無
染。謟曲求財違行故染。雌黃等事鄙弊故染。菩薩離
此故曰不染。是六種名就心以結。


自下次釋至道供養。初廣分別。後總結嘆。廣中有三。
一就財供養明至處道。二不自力下就無財者隨喜
供養明至處道。三常等下就行供養明至處道。此三
皆能至菩提故同名至道。就初段中先牒前供。言殊
勝者牒前第八勝供養也。言不染者牒前第九不染
供養。言財物者牒前第七財物供養。供如來者牒前
第一身供養也。及支提者牒前第二支提供養。前九
門中略牒斯五。自下就之明至處道。於中有三。一自
力得。謂自用功巧得財供養。二從他求。三如意得。就
如意中句別有五。第一總明如意得財。二變身為多。
[004-0217c]
三依多身廣施供養。第四總結。五明此供不待佛出。
若如意得是初段也。自在巳下第二段也。地上菩薩
物從心生名為自在如意得財。彼一一身悉禮巳下
是第三段。於中有四。一敬重供養。多身禮拜。二敬奉
供養。多手執持種種華香。三敬愛供養。多身讚嘆顯
佛功德饒益眾生。四敬施供養。多身奉獻上妙眾具。
前第二句自持表敬。今令施與。有斯異也。如是等下
第四總結。不待巳下是第五段。次就隨喜明至處道。
於中先簡三種得財。後明隨喜。不自力得。不從他求。
不自在得。是簡前也。然於他下正明隨喜。施他眾生
舉所喜人。若閻浮等是所喜處。上中下心所作供養
是所喜事。淨信勝解隨喜方便。信知供養有大功德
周遍喜者正明隨喜。下嘆顯勝。不假財事單起心想
名少方便。遍喜仰順名大供養。能成無量功德助道
名攝菩提具。


自下第三就行供養明至處道。常等真實可喜樂心
應當修者。略舉勸學令恒修□所以言常。等及真實
是行方便。等謂四等是利他心。真實智慧是自利心。
可喜樂者是行修成。俱利善心名可喜樂。菩薩於此
應當修學。


下廣辯之。先廣初段等與真實。護持巳下廣前可喜。
前中初先廣上等心。始修難常故曰少時。乃至𤚼牛
出其分齊。於有為下廣前真心。於中有三。一教觀察
生死涅槃染淨法相。二教修六念趣向涅槃。念波羅
[004-0218a]
蜜猶六念中念戒念施。略無念天。三教觀空理能離
生死。於中有二。一教少觀。二況終成。就初段中乃至
少時於法少忍習觀方便。始習難久故曰少時。觀法
不廣名為少忍。忍猶解也。下明所成。知離言等所成
觀也。理體出言名離言性。冥同曰如。離相無礙稱曰
解脫。此名理法以為解脫。知此名觀。離妄想下所成
心也。能取心息名離妄想。所取相絕故云無相。此明
所離。定意在法名為心住。此顯所成。此教少觀。下況
終成。於法少忍巳忍巳能知法離言自性離諸妄想
無相心住。況復多觀。多觀踰前故云過上。下次廣前
可喜樂心。初明自行。後明利他。就自行中護戒離過。
餘是攝善。止觀是道。道之善巧故曰方便。諸波羅蜜
是其行也。下明利他。諸善攝事所謂四攝。


上來廣辯。是名巳下結嘆顯勝。是名結也。第一巳下
嘆顯勝也。第一最上最勝無上直嘆顯勝。此前巳下
對劣顯勝。此至處中。初就財事明至處道不異前九。
不得言勝。後就隨喜及修行心明至處者勝過前九。
今據此處。是故說言前九不此。如是十下總結供佛。
如供佛下類供法僧。於此三下總以結之。


上明供養。下明供心。於如來所起六淨心總以標舉。
如下結中明此六心通供三寶。如來在初。故偏言耳。
次別顯之。前五可知。第六門中於世出世一切具者。
明佛具知世及出世一切法也。由知諸法能為眾生
作依止義。故曰依義。勸於佛所生見心也。以此六下
[004-0218b]
結難顯勝。


上來供養明攝功德。自下習近明攝智慧。於中先作
七門起發。後對辯之。七中前四問善知識。後三問其
習近之義。問曰今此為明習近行。何故乃問善知識
乎。為令習者識而近故。又欲使人學此為友故須問
之。就前四中。初問幾行為知識者。問善知識行德之
體。幾行知識開導無礙。問知識心復有幾行。淨心住
處。問善知識攝化之儀。知識世人生信境界名為信
處。今問知識有幾行儀得為眾生淨信住處。幾行調
生為知識事。問善知識開化之法。用何等法攝化眾
生為善知識利益之事。下問習近。幾行習近問習近
儀。復有幾行想知識者問習近心。此問所作。復有幾
行無想念者問所離過。下對前問次第廣釋。先明知
識。後明習近。


就初門中成就八事滿知識行總以標舉。下別顯之。
前三自行。後五利他。前自行中善住律儀明離過行。
後二攝善。多聞覺悟明其有解。得禪定等彰其有行。
禪定修慧世俗定也。及餘止觀無漏行也。下利他中。
初四意業。後一口業。相顯可知。


第二門中初總後別。就初總中有五舉數。如是一切
功德具下牒前起後。備前八種知識行德名一切德
具善知識。所作無礙彰此五能依前諸德。用此五心
得為知識開導無礙。下別顯中。初一化願。先欲安者
凡所修行若不先欲安樂眾生。當則捨他不肯利物
[004-0218c]
名為有礙。以所修行先起願心欲安生故。當則能利
故得無礙。次二化智。於樂實知不顛倒者是其正智。
若作方便是其巧智。巧故有力。若作方便隨順說者
汎舉說事。善能巳下正明巧力。能隨順者順生善也。
調伏生者調令離惡。於此二中皆有斯力。下二化心。
不厭常化平等齊他。


第三門中五事信處總以標舉。他聞歡喜況現見者
彰此五事生信殊勝。下別顯之。前二可敬。後三可愛。
前中初一被服應法。威儀列名。下別顯之。言寂靜者
□服詳審不紛動也。具足威儀舉身齊者明離餘過。
如律中說。齊整內衣。齊整三衣。不返抄衣。不覆頭等。
名為具足。下一明其三業殷重。心安住者守心住法。
身口意業不掉不躁離違法過。不掉據心。不躁身口。
就後三中。初一不諂。次一不嫉。後一明其不慳不貪。
是故可愛。不諂列名。下釋可知。不嫉列名。下釋有三。
一總他人所得名利不生嫉心。於他說法是他名也。
及得財利是他利也。於此不嫉。二常自下自得名利
勸與他人。自勸他說與他名也。若財向巳勸與他人
與他利也。不諂偽者與時心實。以心實故請說不諂。
與財不偽。心常喜者後無變悔。三見他下於他名利
助生隨喜。見他說法。見他得名及得利樂。見他得利
度彼所得故起隨喜。如巳所得彰喜深也。菩薩常欲
與生名利。彼今自得稱我本願。故喜深也。第五句中
知足少積明其不貪。所得能捨彰其不慳。
[004-0219a]


第四門中五事調生總以標舉。次別顯之。初三教授。
次一教誡。後一教化。前教授中初中後別。故有三句。
初語言者語言將引令生愛樂。言與念者勸生善心。
言教授者依心教法。言教誡者依前所授行有得失。
教誡敦獎令成行益。言說法者是教化也。於前行法
不信不修。故為說法教化令行。以是五下牒指餘說。


第五門中四事滿者總以標舉。親近行備故云滿足。
下別顯之。初一明其敬事供養。若病不病隨時供者
正明供養。下明供心。心別有四。一愛念心。樂欲親附。
二恭敬心。內情虔仰。三淨信心。信其所說。四饒益心。
念欲利益。二敬重供養。隨時禮敬問訊奉迎。三敬施
供養。施衣食等。四敬順供養。若依止者請以為師。下
順起行。如法隨作不傾動者身業隨順。如實說者口
業隨順。此二一對巳作不違。隨時往詣身往參侍。請
所應作口言諮問。此二一對未作隨順。


第六門中五想聽法總以標舉。下別顯之。寶想列名。
難值釋也。眼想列名。俱生慧因釋顯其相。過修智解
生便得之名俱生慧。俱生慧眼由善友得故名為因。
以是慧因故起眼想。此乃因中而生果想。明想列名。
得俱生眼顯示一切釋顯其相。自雖現有俱生慧眼。
若無知識說法開導不能見法。由彼開示令我得見。
如燈照物。故說為明。顯法非一名一切種。所說不虗
名如實境。亦可一切是其世諦。如實真諦。皆能顯示
令人覩見。前三觀友作世法想。下二觀友作出世想。
[004-0219b]
初作果想。後作因想。大果利想列其名字。無上菩提
是其大果。觀察善友作此果想。斯乃緣中而生果想。
涅槃道因解釋其相。涅槃斷果。道是菩提行功德果。
因友得彼故名善友以為彼因。因中殊勝故曰無上。
樂無罪相列其名字。此復觀友作彼涅槃菩提因想。
就彼因中證法適神名之為樂。離過清淨說為無罪。
觀察善友為彼想也。下釋其想。現法不得涅槃道者
簡去前果。涅槃及道是前大果。交未即成名現不得。
如實巳下正觀善友作彼因中樂無罪想。現雖不得
涅槃道果。而由善友成就彼因。故觀善友作彼因想。
止觀樂者是彼因中證法之樂。言無罪者是彼因中
離過之行。所言因者。樂無罪行由善友生。故名善友
為彼因也。如實觀者觀察善友為彼止觀樂無罪因。


第七門中於善知識五處不念總以標舉。次別顯之。
一一句中皆初列名。後釋其相。前三可知。第四句中。
言壞味者名字不正。菩薩求義不著文字。故不念此
而捨聽法。下釋可知。第五句中壞美語者言辭麁拙。
菩薩求義不在言說。故不念此而退聽心。下釋可知。
如是五下結其得失。五處不念勤攝正法結其得也。
若下根下結其失也。念人五過自退聽心。是故名為
人過心退。退聽法故智慧退減。


上來自利。下次利他。故明無量。先問。後釋。釋中有四。
一列四名。二攝四為三。三攝四為二。四攝二為一。列
名可知。四無量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
[004-0219c]


第二段中先舉三數。次列三名。後廣解釋。下辯同異。
略四有三是舉數也。生法無緣是列名也。此義差別
廣如別章。安處下釋。先就慈中廣辯三緣。後釋悲等。
慈中先明眾生緣相。安處一切三聚眾生。若苦若樂
不苦不樂解眾生緣。觀心定別故曰安處。三聚眾生
總以標舉。若苦樂等隨別以列。餘經論中。對怨親中
而修無量。今此何故對苦樂等。釋言今此若苦樂等。
猶是餘處怨親中人。損巳名苦。即是其怨。益巳名樂。
即是其親。非損非益名不苦樂。即是中人。欲安樂下
釋慈義也。於三聚眾作與樂想。故曰修慈。周滿巳下釋
無量義。始起益心名意解住。是名下結。法緣慈中起法
數想。法數行觀解法緣義。觀生皆是五陰法數名法
數想。觀彼法數是眾生因。故名法數為眾生行。而修
慈者解釋慈義。觀諸法中本無我人。而諸眾生為之
纏縛深可哀愍。故起慈心。又念為生說如斯法亦名
修慈。是名下結。無緣慈中於法離妄解無緣義。於前
法數不取有無名離妄想。而修慈者解釋慈義。觀法
空寂。念諸眾生妄為有法之所纏縛深起哀憐。故起
慈心。又念為生說如斯法亦名修慈。是名下結。此後
二中略不解釋。無量之義類初可知。下釋餘三。先以
慈中生法無緣類悲喜捨。後別顯之。三緣雖同諸行
各異故須別論。然下唯就眾生緣中以分三別。於苦
眾生是眾生緣。作除苦想正解悲心。周滿而修釋無
量義。是名下結。於樂眾生是眾生緣。起樂隨喜正解
[004-0220a]
喜心。周滿而修釋無量義。是名下結。如是三種乃至
次第是眾生緣。如是三種總牒向前三聚眾生為捨
境界。不苦不樂是三種中第三眾生修捨之時先從
此起。故偏舉之。隨其次者。次觀苦者同不苦樂。後觀
樂者同不苦樂。故云次第。起離癡等正明捨心。於不
苦樂修離癡想。於苦巳者修離恚想。於樂巳者修離
貪想。周滿而修釋無量義。是名下結。自下第四約對
外道二乘之人辯其同異。眾生緣慈外道共者。外道
亦依世俗四禪修四無量。然彼未能壞眾生相。菩薩
緣生相與彼同故名為共。法緣無量二乘共者。二乘
亦能觀法破生。菩薩同彼故名為共。無緣不共聲聞
緣覺及外道者。法空唯是菩薩得故。


上來攝四以之為三。下次攝四以之為二。前三樂想
後一安者。前三種中慈正與樂悲喜隨助故名為樂。
第四捨心。捨貪恚癡齊與善法故名為安。又復分相。
前三有行隨事攝化。息其情惱故名為樂。非是永安
故不名安。後一空行理法攝化。永絕危怖故名安想。


一切無量名哀愍下攝四為一。於中有三。第一攝四
為一。二觀生界百一十苦下對境辯修。三有四行悲
下彰行差別。就初段中一切無量名哀愍者攝別入
總。哀愍是悲。悲為拔苦。四無量心同為救苦。是故攝
四同入哀愍。蓋乃且據一門言耳。若以慈行統攝諸
行。斯皆成慈。故維摩中說一切行悉皆為慈。乃至喜
捨相攝例然。良以諸行同體緣起互相成故。此名為
[004-0220b]
哀。哀愍菩薩寄德顯人。


自下第二對境辯修。於中初緣百一十苦而修悲心。
彰其悲廣。後緣增上十八大苦而修悲心。顯其悲大。
前中初言觀察生界百一十苦而明悲心。總以標舉。
下別顯之。別中先明百一十苦。後顯修悲。苦中先問。
次辯。後結。云何問也。辯中兩番五十五苦。是故通合
有百一十。兩番何別。如戒經說。前五十五觀眾生苦。
後五十五自觀巳苦。故上文言見他受苦或自受苦
而起悲也。觀他苦中始從一種漸增至十為五十五。
末後十種即以為十。以初一種牒後九種。通前二十。
以初二種牒後八種。通前三十。以初三種牒後七種。
通前四十。以初四種牒後六種。通前五十。中間五種
通前合為五十五種。後五十五類此可知。前中初言
有一苦者總攝諸苦以為一色。謂一切生皆墮集苦
出其苦體。苦皆緣集名為集苦。集無差別釋前一義。
次增說二。於中四句。一舉兩數。二列兩名。欲本愛事
變生苦者是其壞苦。五欲境界能生欲心。為情貪愛
名欲根本愛念之事。此事壞滅名為變易。因斯致惱
故曰生苦。愚癡報苦是其苦苦。此苦不由分別而生
故云報苦。以何義故偏云癡報。癡為惑本故偏言之。
亦可所受報分頑騃故曰愚癡。極苦觸身我苦我苦
顯其相也。以何義故不說行苦今為成二。行苦微通
攝入前二。故略不論。三愚癡愁憂亦名二箭借喻顯
過。以斯苦深故喻射箭。法句經中憂為斫瘡。愚為射
[004-0220c]
箭。憂緣境寬故如斫瘡。愚報苦深故喻射箭。故彼文
言斫瘡莫過憂。射箭莫過愚。是壯莫能拔。唯從多聞
除。彼嘆多聞故說斯偈。四身受心受隨依分別。報苦
依身故名身受。憂惱依心故名心受。次增說三。此猶
是三苦變易是壞。次增說四。合會別離。是八苦中愛
別離苦。言斷苦者是彼死苦。相續苦者是彼生苦。終
竟苦者五盛陰苦。未得究竟涅槃道來所有五陰皆
是苦故。名究竟苦。次增說五。所謂五蓋。次增說六。前
二就內。因果分別。後四就外。外中初二以為一對。未
得求苦。巳得護苦。後二一對。未得不足。巳得壞苦。次
增說七。八苦之中除五盛陰說餘七種。五盛總故所
以除之。次增說八。前七可知。久住威儀以為第八。次
增說九。自不具者自身支節不具足也。他不足者眷
屬支節不具足也。親不具者親里乏少。無病不具者
以有病故不得具足。無諸病苦故云無病不具足苦。
次增說十。相顯可知。上來觀他自苦。初苦有九就總
開別。就前第一集苦之中隨義不同有餘九別。向前
他苦。今此自苦。云何就前開此九種。釋言自集與前
相似故云初苦有餘九種。理實是中就巳集苦開餘
九別。此初集苦即以為一。餘九門中有五十四。是故
合為五十五苦。次列其名。前總集苦即為一門。一切
為二。大苦為三。一切門四。惡行為五。轉生為六。不隨
欲七。違害為八。相續為九。一切種十。下依此門增數
辯釋。初總可知。但釋餘九。一切苦者牒第二門。下釋
[004-0221a]
有二。前因起者是其報苦。轉時緣者是其壞苦。此二
與上三苦義同。言大苦者牒前第三。下釋有三。長夜
深苦種種多苦無間重苦具此名大。一切門者牒前
第四。下釋有四。三途為三。善趣輪轉通前說四。言惡
行者牒前第五。下釋有五。從初乃至自身現作還自
受來是其第一生苦惡行。往不正思則生煩惱是其
第二起惑惡行。身口及心多造惡行未來生惡即以
為三造業惡行。通前為五。由現造惡來還作罪名生
惡行。良以造業正是惡行故分三種。轉生苦者牒前
第六。下釋有六。一自身不定。二妻子不定。三奴婢給
使不定。四者朋友大臣不定。五親眷不定。六財物不
定。不隨欲者牒第七門。下釋有七。相顯可知。違害苦
者牒第八門。下釋有八。相顯可知。相續苦者牒第九
門。有九舉數。略不列名。或可與上九同故爾。一切種
者牒前第十。下釋有十。於中前五翻上五樂即為五
苦。後之五種隨義別論。就前五中有五舉數。如前五
種樂相違者對樂總辯。如前自利利他品中所說五
樂。翻彼即為五種苦也。下翻樂別顯。言因苦者翻前
因樂為因苦也。言受苦者翻前受樂為受苦也。言樂
對治者翻苦治樂。為樂治苦。不斷受者翻上斷受以
為此中不斷受苦。出家巳下翻前無罪以為罪苦。無
罪有四。一出家樂。所謂持戒。二遠離樂。所謂初禪。三
寂滅樂。二禪為首乃至非想。四菩提樂。謂無漏道。今
言出家牒初出家樂。言遠離者牒遠離樂。言寂滅者
[004-0221b]
牒寂滅樂。言菩提樂。對治非家。翻前出家。言欲界者
翻前遠離。和合受想翻前寂滅。言凡夫者翻前菩提。
是名下結。又五苦者更隨異義別說五苦。相別可知。
此五巳下總結成十前五十。下第三總結。


百一十苦下明修悲。緣彼悲生起悲始也。修習增長
修之次也。成就滿足悲行成也。


自下次明十八大苦顯悲心大。於彼大苦緣十八苦
生大悲者總以標舉。就前所說百一十中重者偏觀。
故云於彼緣十八苦生大悲也。下別顯之。云何徵問。
下列其名。前九是前五十五中增上重苦。後九是後
五十五中增上重苦。故有十八。就前五十五苦之中
門別有十。始從一種乃至十種。十中第一第五第十
一向不舉。第八第九各舉二苦。餘五門中各舉一苦。
故有九種。愚癡報者是第三中愚癡報苦。報苦深重
所以偏舉。言行苦者前第三中行苦門也。行苦深廣
是以偏舉。究竟苦者前第四中終竟苦也。終竟長久
故偏舉之。前第五門五蓋之苦今全不舉。言因苦者
前第六中初因苦也。因是苦本是故偏舉。言生苦者
前第七中初生苦也。自作苦者前第八中自作苦也。
他逼迫苦他作善者合成一句。此亦是前第八門中
他作苦也。惡戒苦者前第九中戒不具苦。惡見苦者
此亦是前第九門中見不具苦。彼第十門略而不舉。
自下就後五十五中明餘九苦。於中十門。十中第一
第六第九一向不舉。第四第十各舉二苦。餘五門中
[004-0221c]
各舉一苦。故有九種。本因苦者前第二中前因所起
愚報苦也。言大苦者前第三門總為大苦。今通舉之。
地獄苦者是前第四一切門中地獄苦也。善起苦者
亦是第四一切門中善起輪苦。一切性者是前第五
惡行苦中五種惡行。今此通名一切性苦。煩惱業苦
性是苦故。前第六門六種轉生今略不舉。無智苦者
前第七門不隨欲中。欲得智慧不樂愚癡惱苦生也。
增長苦者前第八門違害苦中煩惱增苦。前第九門
相續之苦今略不舉。言受苦者前第十門一切種中
第二受苦。鄙穢苦者此亦是前第十門中穢汙苦也。


上來第二對境辯修。自下廣明悲行差別。於中有五。
一彰悲行差別不同。二出離下就處分別。三悲心前
下顯悲功能。四若人問下歡以顯勝。五有四德下彰
其修益。


就初段中有四舉數。下別顯之。前二一對修成分別。
後二一對化益分別。緣生深細難知之苦而起悲者。
對緣以顯悲行深也。久遠長養修習殷勤發悟生者。
對因以顯悲心原也。以久修故今對苦緣即便發悟
起昔所修。名發悟生。後二益中初能捨樂。後能受苦。
前捨樂中隨其發悟入悲心者牒前起後。為令巳下
正能捨樂。為生離苦捨百千身重事能為況一身等。
以重況輕顯心能作。下明為物代受諸苦。苦是報法
云何可代。正以菩薩在苦教化令彼出苦。故說為代。
又復外苦鞭杖等事亦得代受。
[004-0222a]


自下第二就處分別。分別有二。一快淨處。謂究竟地
及如來地。名第十地以為究竟。二修成處。地前修處。
地上成處。菩薩於此修習悲心。則為修習一切悲心。
疾得悲者是修處也。於此修習對境辯修。則為修習
一切悲者顯修圓備。則能疾得顯悲功能。初地巳上
為淨悲地。地前所成去彼不遙故云疾得。入淨心下
是其成處。初顯成相。非如巳下簡勝異劣。前中於生
極親想者捨離踈礙。言愛念者親厚中深。自有是親
不必親愛。慈母於子親而深愛。菩薩如是故云愛念。
欲為作者自有愛念。而於所作無心欲代。菩薩不爾。
悉欲代作。不疲厭者自有能代不能常久。菩薩不爾。
常能不厭。代受苦者。自有不厭樂事能為。苦則不堪。
菩薩不爾。苦亦能代。言自在者自有能代。代心艱難。
多用思惟方堪能代。名不自在。菩薩不爾。代苦心成
任運能為故曰自在。就下簡勝異劣之中。非如苦諦
無間等者簡大異小。小乘人中見諦無間見諦之始。
依如成實。見道觀空更無相隔故曰無間。若依毗曇。
八忍八智相續無間。今同毗曇。舉彼苦諦㝡初無間。
乃至等取究竟無學。故云等也。菩薩異彼故曰非如。
究竟深下辯小異大。


自下第三顯其行能。悲心前行。略明悲心能為行首。
行前先起故曰前行。觀百一十下廣明悲心發生諸
行。於中初言觀百一十苦修習悲者牒上悲心。下明
起行。於內外物無少不捨依悲起施。無一律儀而不
[004-0222b]
攝持依悲修戒。無一不益而不堪忍依悲習忍。無一
精進而不勇猛依悲精進。無一禪定而不正受依悲
修禪。無一智慧而不得入依悲生慧。


自下第四嘆以顯勝。於中有四。一獨標人相。二起出
諸行。三攝利廣大。四純善無過所以為勝。若人問佛
應答悲是是初勝也。若人問佛假問起發。以何義故
偏言問佛。寄佛酬答顯勝決定。應答悲是假答顯勝。
以有悲故常能益物。故有悲者便是菩薩。彼一巳下
第二勝也。如上文中攝四為一。故云彼一如上說也。
悲心起化㝡為殊勝。故云於諸㝡為無量。問曰前者
攝四為一。更復對何為㝡無量。釋言前雖攝四為一。
於中非無主伴之別。悲心為主。餘名為伴。以主望伴
故言於諸㝡為無量。積聚巳下第三勝也。攝無量果
得報廣也。善果可愛故名愛果。攝無量行成因廣也。
一向純善無有罪過第四勝也。


自下第五明修利益。修有四德總以標舉。下別顯之。
前三自利。後一利他。自中初二是自分德。後一勝進。
初言先得現法樂住是證功德。無量德具攝受增者
是阿含德。勝進利他相顯可知。


菩提分品第十七



菩提分品者。前供養品攝修方便。修成合道。道行差
別名菩提分。廣辯此義名菩提分品。


就此品中先定道體。然後釋文。體者所謂信等十法。
然此所說與彼地經有同有異。同用十法以為道體
[004-0222c]
故名為同。異有兩種。一有無不同。彼具說十。此但說
六。略無信心悲慈及捨。何故無信。若說不異力性品
中多修信解。何故不說悲之與慈。若說不異前供養
品四無量心。故廢不論。何不說捨。更說不異前布施
品。是以不論。彼前諸品不欲明此信悲慈捨。今若更
說不異於彼。為是不論。二前後不同。如地經中。不倦
知論知世慚愧堅固修行。如是次第。彼說堅固猶此
不動。今此文中先明慚愧。次說不動。自餘不倦知論
知世如說修行。次第同彼。何故不同。地經論中宣說
不倦知論知世以為行體。是故先明。慚愧堅固如說
修行攝護前行。是故後說。今此別是一種次第。慚愧
離過是故先明。以離過故心得堅固不為緣動。由不
動故心無疲厭求法不倦。以無厭故能知經論。知經
論故善解時儀。能隨世故便能依法如說修行。


次釋其文。就慚愧中初問。後釋。釋中先舉。次列兩名。
言自性者慚愧體也。言依處者慚愧境也。下辯其相。
就自性中初別解慚。次別釋愧。又羞恥下總明慚愧
殊勝之義。是名下結。就依處中有四舉數。下別顯之。
若所應作不隨建立而生羞者。有善不作生慚愧也。
所不應作隨順建立而生羞者。有惡隨作生慚愧也。
此二一對。第三句者於巳作惡隨而覆藏故生慚愧。
第四句者於巳作善疑悔心起故生慚愧。此二一對。


就不動中初問。後釋。釋中先舉。次列其名。言自性者
不動體也。言依處者不動境也。下廣顯之。就自性中
[004-0223a]
初先對緣以明不動。後對因說。對緣有四。一煩惱不
動。二眾苦不動。三財利不動。四恐怖不動。雖遇此四。
正修善法而不傾動。下對因中言自寬者。過習今成
故能不動。性能思者。現思方便故能不動。是名下結。
就依處中初牒舉數。下別顯之。五中初一自行。不動
種種諸苦能速除滅是故不動。後四利他。於中前二
化人離惡。眾生造惡為受苦者化除惡行。伏異論者
化除惡見。次下兩句。化他成善為大眾說化生正解
翻上後句。演說勝法令受戒者化起善行翻上初句。
此起行中說勝妙法化起作善。令受禁戒化修止善。


就無厭中初問舉數。下廣分別。五中前四自行不厭。
後一利他。就前四中初二自分。性有力者過習今成
故能不厭。數數修者現修純熟故能不厭。後二勝進。
初一始學。後一修成。就始學中方便所攝。修智善巧
智方便能有所攝。名方便攝。精進勇猛行修增上。自
觀前後顯前方便。自觀前劣轉以捨之。自觀後勝轉
以求之。故曰方便。所修轉勝顯前精進。就後成中深
利智者。久習智成明見善利故能不厭。思惟成者。現
思明審故能不厭。下利他中深起悲心悲之深也。常
等哀愍慈之廣也。


就知論中初問起發。次廣分別。於中四句。聞思修証。
初至通利是其聞慧。於五明處從他所聞聞之始也。
具足攝受聞之次也。誦習通利聞慧成也。從他下思。
從他聞義修思方便。善能思者正是思體。知法下修。
[004-0223b]
知法知義於法於義巳受不忘起修方便。知法聞始。
知義思始。於法不忘聞慧終成。於義不忘思慧終成。
由此起修是故舉之。未修漸增正是修也。聞思究竟
對因結修。從前聞思起今修慧故云究竟。次第下証。
次第成熟入証方便。修慧漸向名次第成。得喜淨心
正是証體。如是巳下結嘆顯勝。


知世間中初問。後釋。釋中有三。一如世間知。二見上
坐下如世間轉。三如世轉下雙牒以結。初中復三。一
知世間事。二知世集下知世間義。三於眾生器世間
下雙牒以結。前中初知眾生世間。後知器世。知眾生
中初總。次別。後總結之。菩薩於生如實了知是初總
也。所謂下別。別中有二。一知眾生生死出沒。謂生老
死。此沒彼生如實了知是知沒也。生死出離如實知
者是知出也。二知眾生濁世增時如實知者是知增
也。離濁增時如實知者是知離也。謂五濁下出前所
增明上所離。謂五舉數。次列五名。命劫是苦。生濁是
業。眾生造惡人無善行名眾生濁。餘二煩惱。此等皆
能濁亂淨心故名為濁。下廣釋之。命濁可解。眾生濁
中初明眾生不識恩義。下明無善行。於中有四。一無
作善。二不畏下明無止善。此二據始。三不修施下明
無作善。四不修齋下明無止善。此二據終。就初段中
不修義理明其無解。不作所作明其無行。善是所作
眾生。第二段中明於今世惡業後世惡果不生怖畏。
第三段中不修施者不能捨財。不作德者不起餘善。
[004-0223c]
第四段中不修齋者不修八齋。不持戒者不持其餘
七眾戒也。是名下結。煩惱濁中增非法貪是貪煩惱。
刀劒等施是瞋。煩惱刀劒施等是其身業。諍訟鬪亂
是其口業。此約外相以明內瞋。諂是諂垢。誑是誑垢。
言妄語者寄言顯誑。受邪是癡。及餘惡者。謂無慚愧
掉悔睡眠疑慢等也。是名下結。就見濁中言法壞者
正法壞也。言法沒者像法沒也。像法起者顯前法壞。
正法壞故像法漸起。似像法故名為像法。邪法轉生
顯前法沒。像法沒故邪法生也。是名下結。就劫濁中
明內三劫以為劫濁。廣說如經。上來別竟。是名巳下
總結知生。就器世中若成若壞如實知者略以標舉。
廣說如經。


上來第一知世間事。自下第二知世間義。此即知於
知覺世間。於中有八。前七方便知世間義。後一正觀
知第一義。前方便中初世間者是其苦果。世間集者
是其集因。除世因果名世間滅。離世對治名世間道。
此四觀察世間體義。下觀所起。世間味者世能生集。
味猶愛也。世間患者世能生苦。世間離者經亦名出。
此觀世間能起於滅。離之與出滅之別稱。此三所生。
前七是其學觀方便。第一義觀是其道也。此觀世義。
眼及色下觀察世間第一義諦。今就八事觀第一義。
言八事者。一名。二生。三姓。四食。五苦。六壽命。七久住。
八壽限。今此略無壽限一門。就前七種觀第一義。先
就名字觀第一義。後類餘六。就觀名中眼色四大名
[004-0224a]
人建立人名。眼謂眼根。色謂色塵。是其造色為四大
造。大與眼色不相捨離故名俱生。問曰根塵各別有
六。今此何故偏舉眼色。以在初故。餘類可知。又問眼
根眼俱四大有成人義。今可舉之。彼外色塵色俱四
大非成人法。何故舉乎。雖不體成義故通舉之。名士
夫者。士夫猶是我人別稱。向前所舉眼色大等集成
人體名士夫身。依此宰用說名為人。無第三下就之
觀理。初觀實無。後觀名有。無第三言我眾生想明無
我體。解有兩義。一約根塵內外分別。眼根及彼造眼
四大合以為一。色塵及彼造色四大復合為一。此二
之外更無第三神我之體言是我眾生等。餘亦如是。
是故經多皆就彼十二入法。內外推求。明無我人。二
就內外分別。眼根為一。造眼四大復以為一。此二之
外更無第三言是我是眾生。無第三言我眼見色乃
至識法。明無我用。既無我體。焉有第三言我見色乃
至識法。此觀理無。但言說數。言是長老。觀唯名有。實
無我故但言說數言是長老。長老猶是人之別稱。如
是生下將前類後。明皆無也。前知世間。次知其義。自
下雙結。於生世間器世間者牒上初段。八行觀者牒
前第二。八行總牒。世間義者別牒前七。第一義者別
牒第八。是故名知總以結之。


上來第一如世間知。自下第二如世間轉。於中有四。
一隨他所宜。二身口意慮而行下隨自所宜。三為他
親下對前第一明化德具。四成八種賢聖語下對上
[004-0224b]
第二明自眾淨。前中有四。一能隨順上中下人。二於
諸親下能隨善友。三孤獨下能隨貧乞。四不以憂下
能隨疎人。就初段中先別。後通。就前別中先隨上人。
上坐勝德標別所隨。上坐年高勝德尊下明隨順。言
尊重者意業隨順。奉迎巳下身業隨順。言問訊者口
業隨順。次隨中人年德等者標別所隨。下明隨順。正
言軟語口業隨順。彼問菩薩正言酬對。菩薩問彼軟
言安慰。不起等慢意業隨順。略無身隨。次隨下人年
德下者標別所隨。下明隨順。於中有三。一心口將順。
二若見下所求不違。三不嗤下覩劣不輕。就初段中
勸稱覆罪口業將順。無善勸喻有德稱歎有罪為覆
不輕蔑彼意業將順。第二段中見求財法不背面者。
等施不偏不背此面。偏施於彼不顰歡喜和顏引
接。第三段中不嗤彼闕口業將順。見他不輕意業將
順。地謂地唱。頓謂衰頓。上來別隨。自下通隨。若見一
切上中下人舉其所隨。下明隨順。於中有三。一口業
將順。覩形先問知德歎善。二隨宜下身業將順。惠以
財法。三不諂下意業將隨。不諂對上實心敬上而不
曲諂。不重不高對中人說。於彼中人不起等慢名不
自重。不起大慢。謂巳過彼名不自高。不大巳下對下
人說。於下人所不計年長而輕於彼名不自大。不計
德勝而欺於彼名不以高。而自矜異。矜猶慢也。慢相
外彰故云矜異。上來隨順上中下人。自下第二隨順
親善。於諸親友標別所隨。下明隨順。一切給與以財
[004-0224c]
將順。若病巳下三業將順。為善知識化令從善。離諸
怨對不結怨惡。自下第三隨順貧乞。孤貧無歸標別
所隨。為作依怙正明隨順。自下第四隨順疎人。不以
憂苦加眾生者身業將順。因緣事下口業將順。初離
綺語。後離惡口。因緣事起如法戲笑是不綺也。他疑
菩薩嫌恨因緣。或他眾生憂惱事起。應以戲言將順
於彼故名應戲。宣說世俗如法喜事除彼疑惱名為
如法。不說雜話故無非法。不以戲言形名他人明離
惡口。乃至親密亦不說者彰此過重。畢竟不為於他
人下意業將順。於中初明自不賤他。若為他下他惱
不瞋。


上來第一隨他所宜。自下第二隨自所宜。身口意業
慮而後行作事詳審。先思後行故無罪過。離十四下
為業善正。於中初明在家行業。常有慚下出家行業。
在家行中初離邪業。現法樂下明離邪命。離邪業中
觀此文勢似若初舉離十四垢。謂隱覆下隨別指斥。
依長阿含則不如是。彼說遠離十四垢業。離隱六方。
離四惡友。攝四善友。各各別異。何者是其離十四垢。
如彼中說。離四結業。所謂殺盜邪婬妄語。不於四處
作諸惡行。謂貪財癡怖。不依是等而起惡業。離六損
財法。一者耽酒。二者博戲。三者放蕩。四迷妓樂。五惡
友相得。六者懈惰。彼說六中各有六過。不可具論。此
是十四離隱方者。如彼經說。羅悅城中有長者子名
曰善生。積世相傳於清旦時恒禮六方。令彼方神常
[004-0225a]
護家業所作諧偶。值佛請問有是法不。佛答言有。但
不同汝。相狀如何。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妻子為
西方。親友為北方。僕使為下方。沙門高德以為上方。
如彼經說。巳對六方。六方對巳各有五事。不可具論。
離四惡友者如彼經說。有四怨如親應當覺知。一畏
伏友。畏而伏之。實無親意。二美言友。言順意違。三敬
順友。心雖敬順。然於所作善惡斯從無相諫止。四者
惡友。惡事相伴。或同飲酒博戲婬逸及歌舞等。如彼
經說。一一之中各復有四。不可具辯。攝四善友者如
彼經說。四親可親之。一止非友。惡事相止。二慈愍友。
苦事相憐。三利人友。樂事相與。四同事友。善事同修。
如彼經說。一一之中各復有四。不可具論。准彼驗此。
此中應言離十四垢業離隱六方離四惡友攝四善
友。當應翻者不見彼經。謂隱覆等顯前十四。故言誤
耳。如修多羅指經廣顯。指長阿含善生經也。下正命
中先明菩薩資財具足。財物之屬現能生樂。交能利
人。是故名為現法樂義。所須不乏名錢財具。次明菩
薩財具所由。來時勤力。得巳守護。是故得彼錢財具
足。下明菩薩求時如法。遠離邪命。為諸工巧求如法
也。不曲幻等離邪命也。身不曲諂。心不虗幻。口不欺
誑。上來明其在家行業。下明出家。慚愧無罪明無重
過。慚愧據心。無罪身口。威儀具下明離輕罪。儀具身
口。重慎內心。


自下第三對上初段隨他所宜明化德具。於中有三。
[004-0225b]
一明成就信義無貪。二決斷下口身善巧。三若為王
下治化以法。就初段中為他親厚受寄不侵負債不
抵是有信也。分財無偏是有義也。若是真實依實與
價是無貪也。第二段中句別有四。一口。二身。三口。四
身。決斷世事辯正機速。是第一句口業善巧。斷辭顯
了故云辯也。言必當理故言正也。所決迅利名機速
也。彼悉同是第二句身業善巧。隨問能答是第三句
重明口巧。為正事業是第四句重明身巧。第三段中
初明為王治俗以法。於惡戒下誨道以律。


成就八下是第四段。對上第二明自行淨。略明口淨。
成八總舉。下別可知。


前如世知。次如世轉。下雙結之。成如是等如世間知
牒上初段明世間解。如世間轉牒前第二明世間行。
是名知世。是總結也。


自下第六明如說行有十一門。一明四依。二四無礙。
三菩提具。四明道品。五明諦觀。六明止觀。七明巧便。
八陀羅尼。九明諸願。十三三昧。第十一門明優檀那。
法為行本故先明法。依法生解故次第二明四無礙。
依解起行故次第三明菩提具。行熟成道故次第四
明其道品。依道入諦故次第五明其諦觀。諦觀純熟
寂照無礙。故次第六明其止觀。止觀雙修所為善巧。
故次第七明其巧便。善巧修故得法總持。故次第八
明陀羅尼。總持力故更能上求。故次第九明其願心。
由願求故心能住法。故次第十明三三昧。心住法故
[004-0225c]
見法實相。故第十一明優檀那。


就四依中文別有三。一辯其相。二如是成下對後無
礙顯依成就。三具足大師修慧知下就人彰德。前中
初問。次釋。後結。云何問也。釋中應先解四依義然後
釋文。義如別章。文中第一明其依義。第二依法。第三
依了義經。第四依智。前二明其攝法次第。義能成行
故先依之。義謂理也。義藉詮顯故次依法。法謂教也。
後二明其起修次第。依前教法修習正解。故次第三
依了義經。依前理義修習智行。故次第四明其依智。
就依義中為義聽法不為味者略以標舉。下牒釋之。
為義牒前。若聞下釋。若聞世間非巧便說。明其有義
而無巧味。菩薩亦聽就人明依。非巧便說亦是其味。
菩薩亦聽。云何不依。釋言經說不依味者無義之味
菩薩不依。非謂一向不依於味。次明依法。句別有二。
一明依法不依於人。二牒以顯得。前中初至知所應
依是依法也。知說明闇是非通解。知所應依簡是去
非。正知所依不以上下明不依人。此乃不依四種大
人所說之法。非唯捨人。復就人中非法之者菩薩不
依。非謂一向不依於人。四大人者。謂一知法人。二多
知法人。三若僧。四若佛。有人說言我所說法是其上
坐智人所說。不得即受。亦不誹謗。三藏驗之。是則宜
受。非則棄捨。有人說言我所說法從某二三大德所
聞。或言從僧。或言從佛。驗之如前。今此說言不以上
坐是一人也。不以多識是多人也。若佛若僧通前說
[004-0226a]
四。不以此等人說故一向專依。下牒顯得。如是牒辭。
依止所應牒前依法。不依人者牒不依人。於真不動。
顯前文中依法得也。能自了知不由他者。顯前不依
四人得也。依了義中初明依了。後明不依不了。今此
所說約對愚智明了不了。正智所說各有所顯。斯名
為了。愚心取法門別互違。悉是不了。依前了中。句別
有二。一明依了不依不了。二牒以彰得。就初段中於
如來所深信清淨。一向信受如來所說。依了義者正
明依了。深信取法言無隱覆故名為了。非不了者不
依不了。捨離愚謗名非不了。下牒彰得。依了義經是
牒前也。法律不壞是彰得也。解法不乖故不可壞。下
明不了。句別有二。一明不了。二牒以顯失。就初段中
不了經者總以標舉。種種門說應有疑問明不了相。
如來所說隨門各異名種種說。疑心不了名不決定。
以不決故理多疑問故曰應有。下牒顯失。於了義經
作不決定是牒前也。法律可壞是顯失也。執異互非
故可破壞。就依智不依於識中。初辯其相。後牒顯得。
就初段中。得堅修慧是依智也。此乃菩薩自依巳智
而取諸法。不依他智。非以聞思識法義者明不依識。
聞思二心見法不了。想識所攝。故名為識。下牒顯得。
用修慧知不以聞思是牒前也。聞說深義不起誹謗
是顯得也。是名四依釋巳總結。


上辯四依。如是成下對後無礙以顯依成。如是成者
牒前依行。說四無量顯其義者。指後無礙顯前成也。
[004-0226b]
後四無礙知法廣多故名無量。非慈悲等。彼四無量
顯此四依成就義也。良以就此依智之中分為後四。
故得以彼顯此成矣。


自下第三就人彰德。明此四依是佛所窮菩薩所解。
初至方便明此四依佛所窮證。具足大師修慧所知
一切四依。舉佛所知四依法也。諸佛如來是世大師。
師德圓備故云具足。四依之法是佛所了。故云大師
所知四依。平等方便明佛窮證。窮其實性名為平等。
又復齊知亦名平等。隨相巧知稱曰方便。菩薩於彼
皆明達者。明前四依菩薩解也。


自下第二明四無礙。先問。後釋。釋中有三。一辯其相。
二明無礙所知寬廣。三明此四攝智周盡。就初段中
應先廣釋四無礙義。義如別章。文中初言於法章句
修慧知者。知諸教法為法無礙。一切法相如實知二
諦義自相同相為義無礙。一切法名修慧知者。知諸
法名名辭無礙。一切種別修慧知者。辭中異知種種
分別隨物心樂。名樂無礙。此等就前依智之中隨義
分四。是故皆言修慧所知。如是四下明四無礙所知
寬廣。如是無礙得五無量總以標舉。五中異知故名
無量。知之善巧稱曰方便。下別顯之。陰者五陰。界謂
十八界。入謂十二入。十二因緣名為緣起。因果是非
名處非處。於此五中皆巧知也。此四行下明四無礙
攝智周盡。初順。後反。於一切法能自覺者自行具也。
為他顯者利他具也。此前順解。下反釋之。除之更無
[004-0226c]
能自覺者。四無礙外無自利法。況餘顯示無利他法。


自下第三明菩提具。先問。後釋。釋中初舉。次列兩名。
後指前說。下辯優劣。


地持論義記卷第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