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m0046 肇論略註-明-德清 (master)



肇論略注卷三
明匡山沙門憨山釋 德清 述


「般若無知論第三」


【般若者。此云智慧。乃諸佛妙契法身之實智也。經
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即此名為根本智。法界幽
[003-0341c]
玄。非此莫鑒。故稱本智。然三乘同乘此智為因。但
心有大小不同。故唯佛為極。以前不遷不真二論。
以顯真俗不二之真諦。為所觀之境。今此般若為
能觀之智。謂以無知之般若。照不二之中道。以此
為因。將證不生不滅之涅槃為果。故次來也。然般
若唯一。其用有三。一實相般若。以般若乃諸法之
實相故。二觀照般若。即中道妙心之實智。照中道
之妙理。理智冥一。平等如一。故理事雙彰。權實並
顯。是為因心果德。故名二智。三文字般若。以諸佛
言教。乃般若所流。故一一文字能顯總持。要即文
字以明般若。此般若義也。無知者有二義。一離妄。
謂本無惑取之知。二顯真。有三義。一本覺離念。靈
知獨照。知即無知。二始覺無知。謂窮幽亡鑒。撫會
無慮。故無對待之知。三文字性空。非知不知。然雖
三義。蓋以真諦無相。亡知絕鑒。照體獨立。正無知
義也。什師初譯大品。論主宗之以造此論。以呈什
師。師曰。吾解不謝子。文當相揖耳。後傳至匡山。劉
遺民以呈遠公。公歎曰未曾有也。當時見者。靡不
服膺。】


「夫般若虗玄者。蓋是三乘之宗極也。誠真一之無差。」


【此標宗極也。虗玄。正顯無知。以幽靈絕待。故謂之
虗。亡知絕照。故謂之玄。三乘同稟此智。伹以取不
取。知無知之差。所謂心有大小耳。其實所宗。以此
為極。所謂不二真心。故曰真一無差。】
[003-0342a]


「然異端之論。紛然久矣。」


【此述造論之本意也。語曰。予豈好辯哉。不得巳也。
故造論之意。本為摧伏邪見。以正智未明。不得不
為之論耳。】


「有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者。少踐大方。研機斯趣。獨拔
於言象之表。妙契於希夷之境。」


【此出師承有本也。梵語鳩摩羅什。此云童壽。以童
年而有耆德。故有此名。師本龜茲國王之甥。以其
父鳩摩羅炎。本天竺人。今從本稱。天竺。亦云身毒。
亦名印土。有五。乃婆羅門所居。佛出其中。大方指
般若。什師學本生知。年方二十。即為國王講般若
經論。故云少踐大方。妙悟玄猷。故曰研機斯趣。以
般若離言。故拔言象之表。離相離名。非見聞所及。
故曰妙契希夷之境。希夷二字。出老子。言妙悟超
卓。今翻譯大品。論主親承稟受。妙契玄旨。故造斯
論。】


「齊異學於迦夷。」


【齊。集也。猶齊物之齊。迦夷。亦名迦維。乃佛生之國。
佛滅度後。異學紛然。什師名播五天。彼多宗仰。故
云集也。】


「揚湻風於東扇。將爰燭殊方而匿耀涼土者。所以道
不虗應。應必有由矣。」


【此敘什師入中國之由也。此時道安法師。名震當
代。秦主符堅。以師尊之。稱為聖人。安曰。貧道非聖。
[003-0342b]
聞龜茲國有羅什者。真聖人也。堅聞之。欣慕不巳。
乃遣大將軍呂光。率鐵甲兵十萬伐龜茲。以迎師。
光將兵至國。圍其都城。王致辭曰。下國與大秦遼
遠。俗不相及。何以見伐。光曰。大秦天王。所以命師
伐王之國者。非為土地之利也。因聞王國有聖人
鳩摩什。將迎歸供奉耳。非別有所圖也。王曰。什乃
予國之寶也。安肯棄之。餘則唯命是聽。遂堅壁。光
圍久之。王城益急。什請曰。豈以貧道一人之故。而
舉國受困。非利也。願請以行。王不聽。什曰會當歸
耳。王無巳。遂遣師同光行。是謂揚湻風於東扇也。
光至涼。聞姚萇弒堅自立。國號後秦。光亦據涼自
王。國號西凉。時什師未及入秦。遂居於凉。光無良。
多困辱師。無以自見。故曰將爰燭殊方而未顯。留
滯於凉。故曰匿耀凉土。以既來而致困。其道不行。
故曰道不虗應。應必有由矣。】


「弘始三年。歲次星紀。秦乘入國之謀。舉師以來之意
也。北天之運。數其然也。」


【此敘什師得時行道之由也。姚萇弒堅。在位八年。
而什師亦被困於凉。偶堅領鬼兵入宮。剌萇中陰
出血石餘而崩。子興嗣立。降帝號而稱天王。意蓋
宗尊周制也。改元弘始。丑月為星紀。以月紀年也。
什師在凉十一年矣。時因殿庭生連理樹。逍遙園
葱變成芷。咸謂智人入國之瑞。知師在凉。秦主乃
遣姚碩德伐凉。光巳薨。其子呂隆嗣立。兵至大敗
[003-0342c]
之。隆即降。遂表奉師至。秦主深禮重焉。故曰秦乘
入國之謀。舉師以來之。大品云。般若於佛滅後。先
至南方。次至西方。次至北方。大盛於震旦。震旦在
天竺東北。故曰北天之運。數其然也。謂法運時數。
當其然耳。】


「大秦天王者。道契百王之端。德洽千載之下。游刃萬
機。弘道終日。信季俗蒼生之所天。釋迦遺法之所仗
也。」


【此敘明時什師行道之會也。天王乃興自稱。故時
並尊之。百王。指堯舜以下。端。謂百王首。以無為為
治也。洽。霑潤也。意稱弘法之德。流潤千載之下也。
游刃。語出莊子。庖丁解牛。游刃其間。恢恢乎有餘
地。此稱秦主才智有餘。雖萬機叢錯。迎刃而解。恢
有餘地。故不妨弘道終日也。謂此聖主。信為末法
蒼生之所天。蒼生。猶言赤子。天。稱父母為天。謂養
育羣生如一子也。佛臨滅時。將佛法付囑國王大
臣。非仗大力外護。法難久住。故為遺法之所仗也。
上敘弘法之主。下敘弘法之事。】


「時乃集義學沙門五百餘人於逍遙觀。躬執秦文。與
什公參定方等。其所開拓者。豈謂當時之益。乃累劫
之津梁矣。」


【此敘秦主弘法之事也。逍遙觀。乃秦主游宴之所。
什師至國。遂延於此中以譯諸經。後因秦主賜什
宮人。乃別搆草堂以居之。即今之草堂寺。什師宣
[003-0343a]
梵。秦主親執文對譯。方等諸經。乃所譯也。開拓。如
開疆拓土。以佛法初開荒邈。不唯以益當時。實為
累劫之津梁也。】


「余以短乏。曾廁嘉會。以為上聞異要。始於時也。」


【此論主自敘聞法之時也。短乏。謙辭。謂才短德乏。
濫廁嘉會。上聞船若玄旨。異常心要。始於此時也。
上敘來義。下顯正宗。】


「然則聖智幽微。深隱難測。無相無名。乃非言象之所
得。為試罔象其懷。寄之狂言耳。豈曰聖心而可辨哉。
試論之曰。」


【正宗之初。據理出意。將欲制論。先示般若玄旨。非
言論可及也。經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
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不退菩薩
亦不能測。故曰聖智幽微。深隱難測。般若之體。離
相離名。豈言象之所得哉。今欲論之。試罔象其懷。
寄之狂言耳。罔象語出莊子。黃帝遺其玄殊。使智
索之而不得。使罔象索而得之。謂虗無其懷。乃可
與智相應也。狂言亦出莊子。謂大而無當之言。蓋
謙辭也。意謂試以狂言擬之。非敢謂聖心可辨也。】


「放光云。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道行云。般若無所
知。無所見。」


【此引二經以定宗也。放光。即大品也。兩譯文異。二
十卷云。般若無所有相。第十五云。般若波羅蜜。不
生不滅相。道行第一云。般若當從何說。菩薩都不
[003-0343b]
可得見。亦不可知。此約義引也。以般若體絕諸相。
故云無所有相。寂滅湛然。故云無生滅相。真知獨
照。故無所知。絕諸對待。故無所見。般若如此。豈名
言之可到哉。下依宗辨用。】


「此辨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何耶。果有無相之
知。不知之照明矣。」


【此徵顯般若實相之體。以為發論之端也。此者指
上引二經。乃辨智照之用。既有智有用。則應有相
有知可也。而云無相無知者何耶。由是觀之。實有
離相之知。亡知之照。明矣。但非心識思量可及也。】


「何者。微顯上義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此凡情也以聖心無知。
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云。聖心無
所知。無所不知。信矣。」


【此徵明無知之義也。約理而推。夫有所知之境。則
滯於一緣。則有不知之地。此心境未泯。對待未忘。
乃凡情也。擬之聖心則不然。以聖心虗靈絕待。境
智雙忘。能所俱絕。是為無知。以無知之知。光明徧
照。故無所不知。以不知之知。故曰一切知。故思益
經云。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信矣。由無所知。故無
所不知耳。豈有心之知而可及哉。】


「是以聖人虗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而未嘗知也。故
能默耀韜光。虗心玄鑒。閉智塞聰。而獨覺冥冥者矣。」


【此釋聖心無知之所以也。以聖人惑無不盡。故虗
其心。真無不窮。故實其照。此實智內證也。由內證
[003-0343c]
之實。故權智外應。則終日知而未嘗有其知也。由
其體用雙彰。權實並運。故能默耀韜光。不用其知。
虗心玄鑒。故無幽不燭。所以外應羣動。則忘知泯
照。閉智塞聦。不有其知。而內與理冥。真知獨照。故
曰獨覺冥冥。此所謂無知無所不知也。】


「然則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實智內證神有應會之用。
而無慮焉。權智外應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
能玄照於事外。」


【此分別觀照以顯權實二智也。實智照理。故有窮
幽之鑒。照體獨立。心境兩忘。故無知焉。神。權智也。
俯順羣機。故有應會之用。無思而應。故無慮焉。無
思而應。則物不能累。故獨王於世表。智無知。則境
與心會。觸事而真。故能照於事外。是以不住無為。
不捨有為。權實雙彰。齊觀並照。此聖人之心也。】


「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所以俯仰
順化。應接無窮。無幽不察。而無照功。斯則無知之所
知。聖神之所會也。」


【此釋成二智並運之所以也。以觸事而真。故智雖
事外。而未始無事。以神雖世表。不捨度生。故終日
域中。由夫二智齊觀。所以聖人俯仰順化。故權智
應接無窮而不累。實智無幽不察而無照功。此其
所以為聖智無知之所知。乃聖智神心之所冥會
也。以此而觀聖心。則般若之旨昭然矣。】


「然其為物體也也。實而不有。虗而不無。存而不可論者。
[003-0344a]
其唯聖智乎。」


【此申明般若體絕有無也。般若本有真實之體。但
無相而不可見。故云實而不有。虗靈湛寂而照用
常然。故云虗而不無。存而不可論者。義引莊子。六
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以明般若非常情知見之
境。故但當存之而不可論。以非言可及也。】


「何者。微也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


【此明般若不屬有無也。欲言是有。則無相狀。而不
可以名貌。欲言其無。而聖人玄鑒萬機。應用不缺。
故不可以有無名也。】


「聖以之靈。故虗不失照。無狀無名。故照不失虗。」


【此下明般若寂照一源。體用雙彰。權實並顯也。虗
不失照。則寂而常照。故體不離用。照不失虗。則照
而常寂。用不離體。】


「照不失虗。故混而不渝。虗不失照。故動以接麤。」


【此正明權實並著也。由照不失虗。故權智外應。混
融萬物。而其體湛然而不變。渝。變也。由虗不失照。
故實智內證。而不捨度生。麤謂現身三界。隨類而
應。是以照彌深。用彌廣。】


「是以聖智之用。未始暫廢。求之形相。未暫可得。」


【此結成寂照同時之義也。由其權實不二。故聖人
彌綸萬有。潛歷四生。未曾一念捨眾生界。其實求
其智用之跡而不可得。】


「故寶積曰。以無心意而現行。放光云。不動等覺而建
[003-0344b]
立諸法。所以聖迹萬端。其致一而巳矣。」


【此引二經結成寂照一源之義也。若聖人有心作
為。則有形相而可得。由無心意而現行。故現身如
水月。說法如谷響。雖可見可聞。其實求之而不可
得。由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故不離當處而法界
彌綸。所以聖迹萬端。皆法身彌布。故云其致一而
巳矣。】


「是以般若可虗而照。真諦可亡而知。萬動可即而靜。
聖應可無而為。斯則不知而自知。不為而自為矣。復
何知哉。復何為哉。」


【此總結般若寂照不二。存泯互融也。由上論聖心
如此體用雙彰。故般若體雖至虗。可以即虗而照。
亡。絕也。真諦之境雖絕相。可以即絕相而知。萬動
雖紛。可以即動而靜。聖應雖無為。可以即無為而
為。如此。則聖智不知而自知。不為而自為矣。由其
存泯互融。故體用不二也。上顯雙存。下顯雙泯。復
何知哉。復何為哉。其實無知無為也。上本論竟。下
問答決疑。有十八段。】


「難曰。一有知不矜難。由前云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故躡此二句以興
難。意謂既有知有會。豈可言無知無會也。伹聖人有知而不矜耳夫聖人真心獨朗。

物物斯照。應接無方。動與事會。物物斯照。故知無所
遺。萬境齊觀動與事會。故會不失機。有感即赴。上領旨也。下敘計會不
失機故。必有會於可會。謂必定有機可會知無所遺故。必有
知於可知。謂必有能知之心。知於可知之境必有知於可知。故聖不
[003-0344c]
虗知。必有會於可會。故聖不虗會。謂既有知有會。必有可知可會之境。
此則知不虗知。會非虗會矣。下正難既知既會。而曰無知無會者。何耶。

此正申難也。既有知有會。而曰無者。豈不謬耶。下敘救若夫忘知遺會者。則是
聖人無私於知會。以成其私耳。此敘救也。謂若以忘知遺會為救者。則是
聖人雖有知會。而不自矜恃為巳能。返以成其知會之名耳。無私成私。語出老子。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
存。不自貴愛其身而身返存。謂聖人但以不矜其知會為巳私。故人以知會歸之。其實非無知會也

可謂不自有其知。安得無知哉。此轉破也。謂如所救云。聖人不矜恃知會
為巳長。斯可謂不自有其知。豈得謂無知哉○下約知無知相答答曰。約真諦可亡而知以答。先
立理夫聖人功高二儀仁也而不仁。大仁不仁明逾日月而彌

昏。功高。謂權智應物。明逾等。謂實智證真。無為而應。故不仁。不慮而知。故彌昏豈曰木石
瞽其懷。其於無知而巳哉。此揀異無情也。若謂無知。不同於木石誠以
異於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此揀異有情也。若謂有知。
不同凡夫子意欲令聖人不自矜恃有其知。而聖人未嘗不

有知。此牒審難意。若以此為得者無乃乖於聖心。失於文旨者乎。
總責不但不知聖心。抑且失於文旨何者。徵釋通難經云。真般若者。清淨如
虗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緣。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返
照。絕無然後無知哉。此引經證成般若。但無惑取之知。非絕無真知也。義引大品等文。言
真般若者。意在離妄。以體絕纖塵。故清淨如空。以無惑取。故無知無見。以非有為。故無作無緣。以此而觀。則般
若真知獨照。知自無知耳。豈待泯絕靈明。然後為無知哉若有知性空而稱淨者。

此牒轉救也。謂若以般若實實有知。但以性空而稱淨者則不辨於惑智。此返責也。謂若
以般若性空為淨者。則不辨於惑智。以煩惱亦性空。豈稱般若哉三毒四倒亦皆清

淨。有何獨尊於般若。若謂般若以性空為清淨者。則三毒四倒亦皆性空。如此則真
妄不分。有何獨尊於般若哉若以所知真諦美般若。此敘轉救也。謂若以所知之真
諦清淨。以此美般若為清淨者所知真諦非般若。真諦為所觀之境。般若為能觀之心。心境
[003-0345a]
不一。故非般若所知自常淨。故般若未嘗淨。謂若以真諦清淨美般若者。然
在真諦體固常淨。今為所觀。則對待未忘。是般若未嘗淨。則是真諦返累於般若亦無緣因也

致淨歎於般若。若真諦有累於般若。則亦無因以淨致歎於般若。下正釋然經云
般若清淨者。將無豈非以般若體性真淨。本無惑取之
知。本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此正釋經義也。經云般若清淨者。豈
非以般若性淨。本無惑取之知。既無惑取之知。是不可以真知名哉。但無妄知。非無真知也。如此

唯無知名無知。知自無知矣。何獨以絕然無知為無知。良以真知自無妄知
是以聖人以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真諦。真諦

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所以會而不差。當而
無是。寂怕無知。而無不知者矣。」


【此結答問意也。謂能觀之智無知。所觀之理無相。
以無知之智。照無相之理。故心境如如。一道齊平。
所以理絕三乘之跡。兔馬。三乘淺深之喻也。而般
若照徹無餘。故無不窮之鑒。如此。所以權智應會
羣機而不差。觸事當理而無是。實智則寂然不動。
怕然無為。故無知而無不知矣。聖智如此。豈以不
矜其知為無知。又豈絕然無知為無知哉。】


「難曰。此二名互違難。問家約俗諦以名求實。以難名實相違。下約二名順成以答夫物無
以自通。故立名以通物。物本非名。因名以達物物雖非名。果有
可名之物當於此名矣。名不虗召。必有物以當之。如呼甲乙。則有人以應之
以即名求物。物不能隱。此立理也。以俗諦有名必有物。設難般若。既有其實。而今
云無知者。是空有其名。而無實也。次申難而論云聖心無知。又云無所不

知。此出互違意謂無知未嘗知。知未嘗無知。斯則名教之
所通。立言之本意也。難者意若言無知。則未嘗有知。若言有知。則未嘗無知。此是名
[003-0345b]
教立言之旨也然論者欲一於聖心。異於文旨。尋文求實。未

見其當。此正相違也。若聖心是一。則不應名異何者。若知得於聖心。無
知無所辨。若無知得於聖心。知亦無所辨。若二都無
得。無所復論哉。此徵難聖心定應居一也。謂知契於聖心。則不必言無。若無知契於聖心。
則不必言有。若有無俱不契。則無復置論矣。今言知而無知。二語相違。豈正論哉答曰。二名順成
答。約真諦無相。故知不可以名求。以破經云。般若義者。無名無說。非有

非無。非實非虗。虗不失照。照不失虗。斯則無名之法。
故非言所能言也。此引經立理以遮難也。然難者以名求實。故責有無互違。今引經義。
謂般若無名。故不可以實求。無說。故不可以言得。以有無虗實一切皆非。但以體虗而不失照用。雖照應萬有
而不離真際。此無名之法。固不可以言傳也言雖不能言。然非言無以傳。

是以聖人終日言而未嘗言也。今試為子狂言辨之
道本無言。非言不顯。聖人處絕言之道。故終日言而未嘗言。今試狂言以辨之。蓋言其無言也夫聖
心者。下正答。初顯聖心有無雙絕以遣名微妙無相。不可為有。聖心實智離相。
不比俗諦。可以名求用之彌勤。不可為無。權智應用。會不失宜。不比外道斷滅

可為無。故聖智存焉。靈知獨照不可為有。故名教絕焉。但以
虗而照物。雖大用昭昭。而言詮不及。名言路絕是以言知不為知。欲以通其

鑒。以虗而照。所以言知不是真箇有知。伹假知字以通曉其鑒照之用耳不知非不知。
欲以辨其相。言不知不是絕然無知。但以無字以辨無惑取之知相耳辨相不為
無。但無妄知之相。不是絕無真知通鑒不為有。但以虗而照物。故非有知之可取
有。故知而無知。以真照體虗。故雖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言非
無者。以無妄知。故真知彌照是以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

而異於聖心也良以聖心。真窮惑盡。真知獨照。不墮有無。豈可以遮遣之寄言。而異於聖
心哉


難曰。以緣會求知難。謂真諦為所緣之境。既有所緣。定有能緣之智。非無知也夫真諦深
[003-0345c]
玄。非智不測。聖智之能。在茲而顯。言非智不能照真諦故經云。
不得般若。不見真諦。真諦則般若之緣也境知歷然以緣
求智。智則知矣。謂真諦為所緣之境。般若乃能緣之智。以緣求智。智即知矣。豈無知哉。此
以心境對待立難答曰。此以非緣無知答。意謂真諦離緣。故智亦非知以緣求智。智

非知也。此牒難斥非也。謂若就緣以求智。然真諦離緣。故智亦非知何者。徵釋放光
云。不緣色生識。是名不見色。文云。不以五陰因緣起識者。是名不見五陰。謂
不因五陰起分別者。以離身心。故不見身心相。此則離緣之知。不可以緣求也又云。五陰清

淨故。般若清淨。清淨者。空之異稱。以五陰本空。故般若亦空。空則離緣。非有知也
若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也。所知即緣也。此楷定知緣。以明離
緣無知也。謂若以緣求知。今般若乃能緣之知。五陰乃所緣之境。今云五陰本空。則非所緣也。所緣既空。則能
緣亦空。以空則非有所知。由照見皆空。故知即無知。但不從緣耳夫知能知之心與所知。

所知之境相與待也而有。相與而無。相與而無。故物物字通該心境
莫之有。心境皆真故不有相與而有。故物莫之無。心境角立。故對待不
物莫之無故。為緣之所起。心境未忘。則妄緣斯起物莫之有

故。則緣所不能生。心境兩忘。則照體獨立。不因境有。不借緣生緣所不能
生。故照緣而非知。以離緣之智。照寂滅之境。故非有所知為緣之所起
故知緣相因而生。以對緣所起之妄心。故心境未忘。知緣相因待而生。此妄而非真。下
雙結釋成是以知妄知與無知。真知因也於所知境通真妄矣。釋上心境
相待而有。故妄心取相故有知。以真知離緣故無知。此所以知與無知。皆因心境。但有取不取耳

者。通徵真妄夫智真智因也知所知。之境取相故名知。以有對待。故名
妄知真諦自本來無相。無相可取真智何由知。以真諦離相。故真智無知。以無
緣故無知也○次真妄各辨。初辨妄所以然者。釋真妄各有所以夫所知之妄境

非所知。以妄境本空。故本非所知所知之妄境因也於知。能知之妄心
妄境既生知。妄心妄心亦生所知。妄境妄境妄心既相生。
[003-0346a]
妄心妄境相因而生相生即緣法。心境相待。因緣而生。故對待未忘。是為緣法緣法
故非真。緣生之法假而非真非真。故非真諦也。難家以真諦為所緣之境。今答
以緣生乃妄法。非真諦也。何為所緣故中觀云。通證真妄物從因緣有。故不

真。此證緣乃妄法不從因緣有。故即真。此證離緣乃真○下顯真今真諦
曰真。真則非緣。真則不借緣生真非緣。真諦既非緣故無物從緣
而生也。前難家以緣真諦。故以般若為有知。今論主答以真諦離緣。離緣之真諦。豈能生般若之
知哉從緣。應云從非緣。謂無有一法從非緣而生者。意責難者不達真諦離緣而妄擬也故經云。

不見有法無。非也緣而生。證成上義。非緣不能生物。則真諦離緣。必不生知矣
以真智觀真諦。未嘗取所知。謂真智照真諦。未嘗取為所知之境智不
取所知。此智何由知。謂真智既不取所知之境。則此智何由而知哉然智非
無知。此遮過也。謂真智伹不取所知之境耳。非是絕無知體也。良以獨照為知。非有待也但真
諦非所知。伹真諦無相。非所知之境耳故真智亦非知。由真諦非所知。故真
智亦非知。此二句結盡般若無知之妙○下返責而子欲以緣求智。故以智

為知然智無分別。知有分別。以知為智。則真妄不分。何以興難緣自非緣。於何而
求知由難意以緣求知。今答以真諦離緣。然緣本非緣。向何而求知哉。此則境智雙忘。能所齊泯。般
若玄旨。妙極於斯


難曰。前云不取之知。今以有知無知不取皆非。二義雙關難論云不取者。牒論申難
為無知故不取。為知然後不取耶。立定下難若無知故不
取。聖人則冥若夜游。不辨緇素之異耶。此則瞢然無知若知
然後不取。知則異於不取矣。謂若有知。則有所取之物。此則既巳有知。難言
不取矣○上以心境兩異難。下以心境冥一答答曰。有無雙非不取以答非無知故不

取。又非知然後不取。有無皆非不取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
此明兩是。謂由知處當下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難曰。因聞上心境皆非。故約不取心境俱成斷滅以難論云不取者。誠以聖
[003-0346b]
心不物不取著也於物。故無惑取也。上立理。下申難無取則無是。
是者印可於物不繆之稱。能知之心也無是則無當。當者應物不謬。主質不差。言所知之
境也誰當聖心。謂無境可知。誰當聖心。無境可當。豈非斷滅而云聖心無所

不知耶。謂無境可當聖心。則絕然無所知矣。而云無所不知。豈不謬耶答曰。以是當混成答
然。縱可之辭無是無當者。牒難意夫無當則物無不當。言當者。當
心之境也。若一境當心。則滯而不通。若無當心。則境寂心空。真心任徧知。故無物不當無是則

物無不是。謂無能取之心。則心空境寂。法法皆真。故物無不是物無不是。故是
而無是。了境唯心。則心境兩忘。是非齊泯。故是亦無是物無不當。故當而無
當。以唯心之境。則更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故雖照境。而萬法皆空。故當而無當故經云。盡
見諸法而無所見以萬法唯心。則無一法可當情者。故盡見諸法而無所見


難曰。聞心境俱泯。遂疑捨有入無。故以立難聖心非不能是。誠以無是
可是。敘聖心捨有以領旨也雖無是可是。縱成故當是於無是矣
以為入無是以經云。真諦無相故般若無知者。引證無知。此述領意
誠以般若無有有相之知。此釋經正義。下以謬解申難若以無相
為無相。有何累於真諦耶。意謂若以有相累於般若。今若以無相為無相。又何
累於般若耶。此不達般若真知獨照。故以絕無為般若答曰。難以捨有入無。答以兼亡無相

人無無相也。難家認取無相。答以無相亦無。總答問意也何者。徵釋無相亦非
以無相為無相。若認著於無相。則心有所住。聖心則不然無相即為相。若取
著無相。則無相亦成相。永嘉云。棄有著空病亦然捨有而之無。譬猶逃峰而

赴壑。俱不免於患矣。猶如避溺而投火。此外道斷滅也。聖心豈然哉。下申聖心無住
是以至人處有而不有。居無而不無。雖涉有無。而不住有無。所謂二
邊不住雖不取於有無。然亦不捨於有無。有無不住。中道亦不安

所以和光塵勞。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塵周旋五趣。此能有為寂然而
往。不動本際。應現一切怕爾而來。萬化不遷。冥心絕域恬淡無為。而無不
[003-0346c]
聖人以無住為心。豈可以有無而擬之哉


難曰。難以權智生滅。以不達動靜一如。故立此難聖心雖無知。然其應會
之道不差。此領旨也是以可應者應之。不可應者存之。此疑
聖心有揀擇可否。故以為有生有滅然則聖心有時而生。有時而滅。可

得然乎。不了生本無生。故立此難答曰。答以聖心本無生滅生滅者。生滅心
也。此凡夫心也。聖豈然哉聖人無心。生滅焉起。真顯無生然非無心。
不同木石無情但是無心心耳。但無生滅之心為心耳又非不應。不同孤吊
伹是不應應耳。但是隨感而應。本無將迎之心也是以聖人應會之
道。則信若四時之質。質。實也。由聖人之心。無緣應物。感而遂通。如谷響水月。故信如
四時之實。應不失時直以虗無寂滅為體。斯不可得而生。不可得

而滅也以寂滅真知隨緣應現。故本無生滅


難曰。聞無生滅。不達惑智俱空。故以申難聖智之無。惑智之無。前云聖智無惑
取之知。故疑惑智之無俱無生滅。何以異之謂根本實智。靈鑒獨照。本自無知。故
云聖智之無。後得權智。照破無明。妄惑本空。故無惑取之知。二者皆無。不識無義何辨。故此興難

曰。先智惑雙辨。示空義之淺深聖智之無者。無知。真知獨照。心境兩忘。故云無知
惑智之無者。知無。權智照破惑取之妄知本無。故曰知無其無雖同。所
以無者異也。聖知天然無知。不假功勳。惑智因修而得。故無意雖同。所以則異何者。
徵釋不同夫聖心虗靜。無知可無。可曰無知。非謂知無。聖人
真心獨朗。寂然不動。絕無妄法。故無知可無。但可曰無知。不可言知無惑智有知。故有

知可無。可謂知無。非曰無知也。後得照惑。了妄本空。但可言知妄元無。不
可言無知無知。即般若之無也。般若本絕諸妄。故不可說知無知無。即真

諦之無也。知無者。謂知真諦無妄知也是以般若之與真諦。此下心境
合明。會寂用之同異。先同異雙明言用即同而異。即寂而照言寂即異而

同。即照而寂同故無心於彼此。心境也。同則心境雙泯異故不失於
[003-0347a]
照功。境智歷然是以辨同者同於異。同其所不同辨異者異於
同。異其所不異。此則心境俱存照用同時斯則不可得而異。不可得而
同也。以俱非雙泯。故不可以同異定名何者。微辨寂用內有獨鑒之明。照體
獨立。寂也外有萬法之實。萬法皆真。用也萬法雖實。然非照不得。

萬法雖真。非智照不得其實心也境也相與以成其照功。智得境而照用
全彰。境得智而真常獨露。故云內外相與以成其功此則聖所不能同。用也。非境
無以顯智。故不能同內雖照而無知。非有對待之知外雖實而無相。諸法
實相不可以相求。故云無相內外寂然。內智無知。外境無相。心境雙泯。故曰寂然相與

俱無。由心空故境寂。以境寂故心空。故心境相與一道齊平此則聖所不能異。
寂也。寂則心境雙亡。故不能異是以經云諸法不異者。豈曰續鳧
截鶴。夷嶽盈壑。然後無異哉。引證本來不異也。大品云。諸法無相。非一相。非
異相。豈曰下。引釋不異。莊子曰。𠒎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謂天生長短。不必裁齊。嶽高壑下。本
來自定。不必夷嶽之高。以填壑之下。意引諸法當體真常。本無差別。所謂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不待造作。
然後齊平。謂若以不二之智。照一真之境。故法法真常。本來不異。斯則自然不異。非安排而後不異也

以不異於異。故雖異而不異也。不以境異而異其心。故境隨心一。即異而
同。故云雖異而不異故經云。甚奇世尊。於無異法中而說諸法

異。謂依一真法界。演說無量差別法門。故云無異法而說異法又云。般若與諸法。
亦不一相。亦不異相。信矣引證不一不異。大品云。世尊。云何於無異法中而說
諸法異。又云。諸法無相。非一相。非異相。是知諸法一異。乃外道邪見。以般若而觀。則非一非異。實相般若。理極
於斯


難曰。因聞寂用。遂疑有二。故此立難論云。言用則異。言寂則同。未詳
般若之內。則有用寂之異乎。不達動靜一源。故疑寂用兩殊答曰。答以
寂用一致用即寂。寂即用。用寂體一。同出而異名同出異名。語出
老子。彼意有無同出一玄。此言寂用本乎一心。但約動靜言之耳更無無用之寂。而

[003-0347b]
主於用也。言寂體必有照用。如明鏡之光。未有光明之鏡而無照者是以智彌昧。
照逾明。此言實智照理。泯絕所知。故彌昧。真明逾發。故照逾明。此言即寂之用也神彌靜。
應逾動。由實智彌寂。故權用無方。此言用不離體。故云應逾動豈曰明昧動靜
之異哉。總結寂用不二故成具云。不為而過為。此證權智即實之權
積曰。無心無識。無不覺知。此證離妄之智。顯即寂之用斯則窮神
權智應物盡智。實智照理極象外之談也。釋引二經雙明寂用。乃極象外之談
之明文。聖心可知矣以此而觀。羣疑冰釋矣


般若無知論


肇論略注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