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g0019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宋-智圓 (master)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六
錢塘沙門釋 智圓 述


德王品之六



今皆不然者總斥二家。


前五下別斥二家至是證斥
次家證中下斥開善。


淺深非一者雖有淺深同明證義。


次列名下皆引經文明五事多分約理以成深證用
斥他師。


見聖性者即經云因是信故得聖人性。


直起下經云於諸眾生作質直心作猶起也中懷即
心。


不為緣曲者謂直心不由外緣所動也經云雖見眾
生諸惡過咎終不說之恐生煩惱故。


戒是性成者佛性顯故淨戒具足經云受持菩薩戒
得具足戒。


友全下經云具足梵行名善知識。


聞於不說者經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亦名菩薩具
足多聞。


如此下結意斥古也。


二信因果者經施有果報施即是因如純陀施食得
五常果。


五信三諦者經信第一義是信中道信善方便是雙
照二邊古人不曉故有穿鑿乃作二身二智消之。


隱顯為異者他謂因人理隱受二智名果人理顯受
[016-0552b]
二身名。


分別二體者即別體也。


無施無受者理顯無復果名豈可仍存因號。


亦復如是者理非二三為眾生故作二三說。


釋有四意者一堅固二根本三增長四不見如疏次
第配釋。


得聖人性者即初住聖人所顯佛性也。


彌著去聲顯也照之則深廣顯然亡之則橫竪寂爾
遮照體一故竝云彌。


解因緣故不諂者達因緣虗假故。


初開經時者指現病品中說三種病人也以在第三
顯示涅槃行章之初故云初開若約前章則非初。


也。


初中第二者初雙中第二難也。


經日從中出者從山中東方而出也。


書云下即論語文也何晏解云溫尋也尋繹故者又
知新者可以為師矣。


通敏者敏達也。


能主能客者客謂能問主謂能答故楊雄解嘲等皆
立主客以為問答。


昔莊嚴下舉二人明專一事備本傳故注云云。


五句者即一句生善四句滅惡共有五也。


取有是新者是現在因故云新無明是故者是過去
因故云是故不生生是智德後發故新世諦死是煩
[016-0552c]
惱前除故故暗謝明生雖無前後而義當暗前去明
後來。


以新破新者般若破取有也以故破故者斷德斷無
明此乃一往就義分釋。


為他舟航恩及物故自運舟航報他恩故。


因緣大樹者過去二支如根現在五支如質現在三
支如華未來二支如果故喻之以樹。


外國亦戰等者外國即天竺也彼纔戰勝即竪幢麾
麾許為反尚書牧誓云王左杖黃鉞右執白旄以麾
孔傳曰鉞以黃金飾斧左手杖鉞示無事於誅右手
把旄示有事於教。


經若能發心不復名一闡提者以既改先惡則是
善人佛據正起惡心的不能發故云不差耳。


佛性不同善根者佛性是性善善根是修善德王以
修性混難故善與佛性俱應不斷今佛以修性分答
則闡提斷修善故不差不斷性善故有佛性當知修
性善惡出自今宗妙盡教源深窮佛旨古今諸師豈
窮其妙故普門玄義云如來不斷性惡闡提不斷性
善以不斷性善故緣因本有彼文又云了是顯了智
慧莊嚴緣是資助福德莊嚴由二為因佛具二果元
此因果本是性德性德緣了本自有之三千即空性
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緣因也三千即中性正因也是
故他解唯知闡提不斷正因不知不斷性德緣了故
知善惡不出三千彼又問云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
[016-0553a]
惡否答具有問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答闡提斷修
善但有性善在如來斷修惡但有性惡在問性德善
惡何以不斷答性德但是善惡法門故不可斷一切
世間無能毀者如魔燒經卷豈令性善法門盡縱燒
惡譜亦不能令性惡法門盡問闡提不斷性善故後
時還起善如來不斷性惡故應當後時還起惡答闡
提不達性惡故後時還起於修惡不了性善故後時
還為修善染是故修善還得起即以修善治修惡則
令修惡不得起佛雖不斷於性惡而能了達於性惡
而於惡法得自在不為修惡之所染是故修惡不得
起故佛永無於修惡自在用於惡法門闡提若能達
修惡則與如來無差別故知於善於惡善達修性方
曉今經德王約善義同難如來據修性別答。


極惡欲之邊者以惡極故名之曰邊。


善巧方便則非無者由住前修得緣了以為方便故
於發住顯出理性正因。


箜篌者風俗通曰箜篌一名坎侯漢武帝祠太一后
土令樂人侯調依琴作坎作言其坎坎應節也侯以
姓冠章也或曰空侯取其空中釋名云箜篌師延所
作靡靡之樂葢空國之侯所好而今經引喻則西域
有之久矣。


但舉一呵者即經云愚癡之人也。


是計性義者同外道執因中有果自性之計也。


經不訟彼缺訟責也。


歎善自足者歎佛性善也。
[016-0553b]


經於師同學等者於師前同學前發露自罪也。


經不為生天者不為躭天樂也不為恐怖者不為畏
三塗苦也不作破戒者不犯四重不作缺戒者不犯
十三。


不作瑕戒者不犯三十巳下不作雜戒者不犯
定共。


不作聲聞者不自調自度也此皆惡戒也。


經得具足戒者達止作法界也。


不生憍慢者不見持犯相故不以大慢小以持慢犯
也。


必須上定者必得四禪方生色界。


白骨即背捨禪者以初二背捨內觀骨人故。


猒穢作背捨易者謂背欲捨著是猒穢義故。


經尸利毱多者涉公云尸利毱多火坑陷佛毒食藥
佛如來于時履火不燒食毒不損彼捨邪見為佛弟
子。


十二文多者合云十一於十二中簡出方廣故二字
誤也。


文少義要者以方廣部直談妙理不涉餘事故。


十二文言浩愽者以十二部通該一切大乘經故故
今除前三味兼帶十二部之廣就此經開顯談常之
略即是除他經十二部令受持此經十二部也。


復除全體者始終一經其文尚廣要言妙詞止取四
句義該法界如雪山四柱偈等。


但取常住者四句猶繁但云常住理無不統義無不
攝。
[016-0553c]


復除常住等者向雖從廣之狹始從十二終至常住
皆逐名言未能悟理尚同數寶豈識自心若能達事
即理說即無說則涼池坐到寶所匪遠心攝一切故
曰具足多聞也。


損之又損等者周易云以至無損肇云改用今且依
之損之又損即前四段從廣之狹也遂至無為即今
伹取寂嘿也一家宗教於諸文下皆約觀心豈非承
躡有由深符佛旨若不觀心安契寂嘿。


法經無性故者以無四性故說即無說法華云知法
常無性與此同也。


不存著者以達法界無性故於難作等不作難想謂
不矜其功也儒宗尚云善世不伐老子亦曰功成不
居而況大士以法界心為心豈著於功用哉。


但不能見者本性雖空執之成有故須稱其本理而
修於空。


經色者非地水火風者色即是空故非四大。


經不離地等者空即是色故亦不離色空相奪故無
自性。


經具足五事者初信二直心等五也。


經不得現見諸佛菩薩者不得現與諸佛菩薩而為
眷屬也。


舉內法為譬者內法謂正報即色心等一切法也外
法謂依報也即鹽蜜等皆依報故。


於緣是有者隨因緣假立故。
[016-0554a]


貪是有法非空使空者能貪之心所貪之色於妄是
有於真是無今即妄達真故非空使空。


此法者即貪心及色境也。


經闍提者暹師云數論外道也。


經則不復見一切法性者既見佛性混融唯一故不
見有諸法差別之性地持明二法性一事法性性差
別故二實法性性真實故經云一切法性是事法性
也。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者無妄想慮知故曰無知而有
照理之知故曰無所不知以例空本無見無所不見
即是無妄想執有之見而具照空之見也。


引昔證者即釋種為琉璃所誅阿難愁惱也。


餘皆可見者檀攝二覺謂除捨也尸攝三謂正語業
命忍攝四謂念根念力念覺正念進攝八謂四正勤
進根進力進覺分正精進禪攝八謂四如意定根定
力定覺分正定慧攝十謂四念處慧根慧力擇覺喜
覺正見正思此則六度攝三十五也餘有二信通三
十五一切諸法信為本故謂信根信力。


婆沙文中下婆沙以實體十一攝三十七先以七覺
收餘六科謂四念處及慧根慧力正見入擇法覺分
四正勤進根進力及正方便正方便是正精進入進
覺分四如意足及定根定力正定入定覺分念根念
力正念入念覺分是即二十四法攝入七覺餘不入
者謂二信為一及正思惟一語業命實但二并根本
[016-0554b]
七覺成三十七正命入語業中然於七攝中攝喜入
擇攝捨入捨又俱舍中實體但十以合語業命三為
一戒支故。


初功德云下對初德示始終理齊文中徵初德中經
以示三德。


不聞聞下有本多者字誤也。


意謂此解等者以十德始終同歸三諦橫論則地地
具十竪論則對地無乖橫竪任殊三諦無爽以十地
位只是分證三諦故也既曉分證地前可知既許橫
論則知理具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究竟咸具十德以
十德即三諦故若然者雖高下兩殊修證有別而聖
凡一貫理體無差故知疏主釋經鈎深索隱豈同古
說謬判淺深故云方近於理。


第九巳上皆不如此者謂前皆淺也。


二車竝載者譬喻經云有長者子不別貨父令往外
國興易初載栴檀往他國賣久久不售便問他言市
頭何者貴耶他人答言炭貴便燒栴檀為炭。


昔人下引此方事類未治本云見乘驢者著縚帶問
楊州何物貴答驢縚甚貴等但云著縚帶不云驢縚
也答驢縚貴者謂所乘驢所繫縚也即以馬易驢以
金帶易縚也。


經五種鹽者案四分律藥犍度中有兩五種鹽初五
謂黑鹽丸鹽樓鹽摩鹽支頭鞞鹽鞞府移反後五者謂鹵
鹽灰鹽新陀婆鹽施遽鞞鹽海鹽此等名或約色辨
[016-0554c]
或約處明若此土五鹽謂顆緣赤白印也鹽有多類
大略五耳。


師子吼品



雙題品目者菩薩能問既如師子吼如來能答亦譬
師子吼也。


皆二莊嚴者福故能問慧故能答又慧故能問福故
能答。


徵文據義者上云皆二嚴。


是據義下文中去是徵文。


因何下責他人伹約能問釋題也。


廣能兼略者文廣題略也。


吼通兩處者王及子俱能吼也。


又師下約字義釋。


𠂤多迴反帀子合反。


事理皆帀者帀謂周帀事帀則萬德俱圓理帀則三
諦究顯。


訓帥者帥音率師能師眾為善也。


訓資者資取也弟子取法於師故謂弟子為資。


六位下云云者九界眾生即是佛故理具口密聞名
識體能為他說名字口密如說而行如行而說觀行
口密能以一音滿三千界相似口密分真究竟口密
可知前五在因後一是果今明能問是真因能答是
極果即兩處也。


身口下三密俱約六即今順品題且約口密。


此是世界者因果異故問答令他歡喜故。
[016-0555a]


此從為人者弟子從師稟法為生善故。


此從對治者決定說破偏小惡故。


從第一義者師居極位悟理周帀故。


若是入證下次第破前三師。


證則無說者今云師子吼品正說法化他何謂入證
若說下縱計轉破也汝若云是說所證法名入證分
者佛應自說何以菩薩題品。


為是誰問者前問既是迦葉何故今品佛答師子吼
耶況經文次第答迦葉但齊大眾問品廣如前釋。


佛性誰說者佛性既是佛自說之何故却以菩薩題
品三師所釋背義乖文故云乖各。


今明下既云問答涅槃義則是師子吼菩薩問如來
說佛性義以答之若得此意無他三失。


初舉下先標經六門。


有乘下釋出五六二門義初釋第五門義。


皆屬了因者萬善本屬緣因由一乘了達萬善致使
萬善亦屬了因也。


經云有乘無乘者謂有一乘是智無一乘即萬善也
餘句皆云有無倣此可見。


是舉果性等者即有性句是有菩提涅槃之性也。


舉正因性者亦取有眾生為正因謂但有心者即具
正因也。


釋五性名義如前記。


有因無因下釋第六門義。


習因因果有因句是習因有果句是習果。
[016-0555b]


又三句者取有作有業為報因取有報為報果習報
義委如前記。


有作無作下釋出三句義。


是煩惱因者煩惱能造作業報故。


業非煩惱等者三業十支非煩惱故經云有業以簡
之。


報是煩惱業果者由惑潤業此二為因招生死報出
世因果即道滅謂有因是道有果是滅世間因果是
苦集有作有業句是集有報句是苦而云有因無因
者謂有出世因則無世間因也有無相對而來餘句
例爾。


依報無報即問正性者報是五陰五陰即佛性乃正
因性也。


十八條者但依前列六門細數即足。


同異若此者同謂不出佛性異即如上諸意是則同
而不同不同而同也。


私謂下荊溪研詳文旨以申如來別勸一十八條師
子吼總問佛性一義之意也。


但未為得意者佛舉六門意存佛性若備問六門雖
稱佛言未得佛意也。


總勸下此釋伏難也應難云既許別勸總問何不總
勸佛性別問六門耶今釋云收法不遍一者佛若總
勸佛性則於諸名相有所遺失故云不遍二者菩薩
若別問六門且法實無邊何止於六故云不遍不如
[016-0555c]
從要且問佛性以總攝別義無不該是故斥云未為
得意。


亦稱佛意者如來意在佛性故總勸菩薩承旨故總
問此雖稱佛意伹恐時機聞總迷別故佛別勸下開
總出別故佛別勸攬別歸總故師子吼總問是則總
別體一故得互明令眾易解。


歛字亦為檢字者斂謂收斂檢謂檢束語異義同互
存無在。


譬法身者謂十力無畏等法所成之身也。


經如師子王者梵云僧伽羅此翻師子爾雅曰狻猊
如虥猫食虎豹郭璞注云即師子也虥音士姧反漢
書西域傳曰有師子似虎正黃尾端毛大如斗司馬
彪續漢書云章和元年安息國遣使獻師子符枝形
似麟而無角。


地即尸羅者戒為萬善之基故。


經欲壞實非師子者前三教皆不能為師子吼故下
合云為諸眾生而師子吼謂說佛性也。


經令住處淨者下合云開佛行處即三德秘藏是佛
所行所住之處今開示眾生令三惑不染故云住處
淨也。


譬惡滅善生之機者謂三障惡滅三德善生乃今經
圓機也。


先舉非者即以野干喻二乘雖當隨侍如來終不能
說佛性故經云雖逐師子等言野干者子虗賦中作
[016-0556a]
射干射音夜似狐而小能緣木。


譬三行者聖梵天也。


十力下云云者餘事法合尋經可見。


前有四句者一水性二陸行三飛者四香象。


開譬下結責他人單以菩薩釋品題也。


前三問問法等者前問所見之性後問能見之人。


一問果性者他見經云云何為佛性謂是果性。


次問因性者見經云以何義故名佛性謂約義立名
即是因性。


雙問者意謂四德通因果此釋乖文故觀師不許。


今將下今用觀師體義名三以成六即。


將後人問前法者即將後段能見之人來此問所見
佛性高下差別初將一切眾生問理佛性體此言理
者收前四即以住前未顯通受理名次將十住菩薩
問分佛性義後將如來問究竟佛性名又名義體三
位位皆有今捨旁取正各就一種謂理具未顯則名
義未彰初住開發則分有其義唯佛究竟公灼揚名。


眼約性用者問眼是能見何名性用答全能見眼是
所見性若離所有能則性體攝法不遍若混然唯一
則能所奚分寄語後賢彌須介意。


歎解六義者即前六問也。


此土福勝慧者以穢土人多薄福至有食不給衣不
供者故以福為勝淨土反是。


企尚者企去智反望也。
[016-0556b]


十住菩薩通教者住為能依地為所依以通教第
十地菩薩同於通佛俱能八相故云十地菩薩為如
佛所以菩薩同佛俱屬智慧莊嚴九地巳下俱屬福
德。


若消此文者謂既是三藏菩薩何故云無礙常住耶
故須作於彼初教密解圓常消之故引天子為證。


最下既然者天人既容密入二乘菩薩豈不然乎故
云例餘亦爾故誡講者消文不可定執以今經重施
故如來作前三教以釋二嚴次就平等則是會偏入
圓主伴一如生佛互遍故云汝之與我各具二嚴也
以問答非二嚴者我若具二嚴亦應能答不應伹問
佛若具二嚴亦應能問不應伹答二義既齊問答不
成故云非也。


一種二種者涅槃理同故名一種生死事異故云二
種如下疏釋。


只由解一二無一二者由解生死非妄涅槃非真體
性一如故云無一二也。


菩薩分解佛究竟解故能問答令他眾生亦解此法
故云眾生不解等。


非是下結顯也佛謂我言一種二種非是定計生死
涅槃差別之相故云非是一二於一二乃是約一體
無差而談事理差別故云無一二之一二。


亦是言於無言者以言詮辨無差之理也非是言於
言非是以言分別名相一二差別也。
[016-0556c]


翻其前難下有本注云云文誤。


愛無明過現者愛是現惑無明是過惑。


能知此二此不二者了生死涅槃染淨事異故云能
知此二復了體同故云此不二以能知貫下句了事
異故無一過了體同故無二過。


今師子下復宗顯義也初顯師子以雙亡問次佛還
下顯如來以雙照答良由即照而亡即亡而照亡照
體一故使主伴各據一邊次文三段尋科語可解。


言若無一二何能無一二者意云先有一二方可雙
亡一二若無一二無法可亡。


正答五問兼答一問者前約法約人總有六問一問
理性體二問分性義三問究竟名四問不見性人五
問何法有了不了六問何眼有了不了今佛正答前
二後三於答第二問舉解惑中明解者能見即兼答
第三。


當知空有非空非有者空則三諦俱亡有則三諦俱
照即照而亡智慧是第一義空故曰非有即亡而照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故曰非空良由空有體同不離
妙性故名中道故使三一展轉互融三諦俱亡故云
盡一切相三諦俱照故云照一切境。


故云一切中者以亡照同體故也文剩云字。


是故下牒經示三諦義。


名為佛性者佛性即中道也經文佛性居先今存三
諦次第故以佛性在後故知經文三諦義足。
[016-0557a]


不見空邊者字誤應云二邊下疏云空者即是二邊
須知經言空不空者約中邊相對故未治本乃是二
邊知此云空邊誤也。


見邊見中者中邊俱見即三智圓照名第一義智慧
也。


若此下明三智互融一時具足故非前後邊即中故
不淺中即邊故不深。


即空下以寂照體一結成三觀空是三諦俱寂智是
三諦俱照今以寂為空以照為假在文可見。


無四德者即經云乃至見一切無我也此於四中略
舉其一對無四德見空之非以顯有四德見中之是
兩種不見者彼謂凡夫二乘一種見者彼謂菩薩以
隨情者彼謂菩薩隨情見不了了故經總結云雖有
佛性而不得見耳。


而於名起見者唱云見中道者乃是於中名上妄起
中道之見非證見也三人竝然他謂一種見者非也
凡夫下凡夫於所著生死起中常之見又俗亦明中
如書云中庸之德民恊于中等二乘以離斷常謂得
中道菩薩以出假於機中適以為中道如此三人皆
非佛性中道是知中道名同其體永異。


定苦樂行者二乘猒生死之苦求涅槃之樂故云定
苦樂行。


甘苦如樂者甘受其苦如三禪樂。


佛是下次第釋經三句初釋一切諸佛至三菩提句
[016-0557b]
次釋中道句後釋種子句釋初句中言兼得涅槃之
果果也者既有菩提智德必具涅槃斷德故云兼也
此果從因因生者佛性境為因性具能觀智為因因
性由觀智之因因成菩提之智果。


此果果從因生者由福定之因性成涅槃之斷果。


中道下釋經次句也中道是理性正因故雙非四性
皆顯下釋經後句也。


皆顯現者者謂四性分顯實由凡心正因本具故悉
由佛性為種子此指理具為種非修得種也。


種子能生等者由性發修故。


此兩中道者此以修得為種由修照性故指修得
因果為顯性之種。


更互為種子者修為顯性種性為發修種故云更互。


無奈此文何者以經云菩提則是修又云中道則屬
性下云種子則兼修性若不作更互釋之無以消通
經旨。


通途下雖修性互通種子若別說之定以性具為種
以修從性生故。


問佛性下問意者下經既明因因因果果四種之別
種子即是正因之理則為四性之種經文何獨指正
因為菩提果性之種耶答中具二意一據從略且云
正因為果性種廣明則為四性種也二約傍正應問
云一等從略何故獨存果性略餘生耶即答云正因
生為果性種傍為餘性種略旁存正故指菩提。
[016-0557c]


如十二下釋出傍正義也十二因緣三道即三因合
性為一伹名正因正因之理亦為餘性種故云非無
傍義而達三道即是三因正發觀智故至果上名菩
提果所以正因為果性種其義彰顯。


正能發熱者亦傍發餘病故。


是不一不異者因是不一果是不異。


今明下屬當四科不出九界即是佛界故皆云諸佛
體之也。


汝問何義者汝即師子吼也。


而是兩邊之上者此釋經中何以故即是上故文也
此指第一義空出過前凡夫外道二人之上。


經生死本際者即無明愛二種煩惱是現未生死之
本也。


兩因夾一果者識等五支是現在果也。


方是妙中者達苦果生死即涅槃佛性故曰妙中故
使二死不破而破。


中間明是者經云無常無斷去是列菩薩章菩薩觀
中故云明是此圓菩薩及圓接通別人也。


兩因兩果者共為四性一因性二因因性三果性四
果果性。


尋此下簡示凡四句先二句簡非次二句顯是初句
云不得以因家之因為因因者能觀智巳是於因境
能發智則境是智因故曰因家之因故所觀境只是
單因而巳故云不得為因因也次句云不得至果果
[016-0558a]
者文多一果字只合云果家之果為果謂菩提智德
巳是果更加涅槃斷德乃是果上之果故云果家之
果故不得以此重果為單果上句是不得以單因為
重因此句是不得以重果為單果以義思之方知文
誤或改不得為而得者亦非得以下二句顯是因家
之果者境能發智則境是智因智從境發則智是境
果又以此智望於菩提復名為因故云因因果家之
果類前可解。


何故爾下釋義。


觀智從因至於因者從理境之因發觀智之因故云
從因至因。


菩提伹是果者請觀此文方驗前列句中多一果字
譬與法乖者法中則與二法為二因譬文則以一事
為二因二果亦爾今伹取法譬俱有二因二果名同
為譬故云少分故下文中下引經證十二因緣支支
相望各通因果義也。


例二果亦爾者菩提當體是果復為觀智作果故亦
名果果涅槃當體是果復為菩提作果故名果果此
以法就譬二因二果各各相望俱有因因果果之名
也此亦荊溪一往約義釋之耳。


彼家用眾生為正因等者眾生是妄事此定在因今
云非因非果乃是真理故不相應良由他人不曉即
妄而真故使但指妄事以為正因。


然此五性下今師正釋也。
[016-0558b]


緣性則二者以因果二法能顯於正通名緣性是則
正性是理緣性是事。


合二為一者合因果為緣也。


合緣為正者即因果事是心性理故。


正無復數者正是一性一尚無一豈有數量哉。


經無知無見者不可以二智知不可以四眼見又以
一切種智知而知無知相佛眼見而見無見相。


廣釋甚深者六門一一皆明十二因緣即是中道佛
性凡小及偏菩薩自體雖具而不能見唯佛明了故
曰甚深。


經無有始終者三世輪轉故。


今互顯沒者於佛則顯始沒終於菩薩則顯終沒始
正言十地者即經十住也。


一轉等者即第十地是等覺人破最後無明即入妙
覺故云終處近據此釋即經云十住是第十地也。


始則杳然者謂無明無始非等覺智所知故以一品
細惑猶存故故向但云去終處近若佛巳到於終則
見終復勝則此最後所斷是最初起者且寄次第說
之起惑如著衣之法從內至外斷惑如脫衣之法從
外至內故最終脫者是最始著者當知見終是約斷
惑說不見始是約起惑說。


十住破元品者謂第十地後心能破始起之惑則變
易果報究竟不起。


自性為易者達事即理則易因緣則難者約事
[016-0558c]
推尋元始則難。


今言下章安順釋。


今言十住者乃指一一住位皆分破無明望於元品
悉是後起故云分見其終。


私謂下荊溪反釋經云菩薩不見始而荊溪作見始
義釋之故云亦可云等顯義多含非違經也。


斷其始故者此據斷說故得見始經約惑起故但見
終。


故知賢位等者此指地前住前也。


知無始終者達惑法界故鑒其始終者達事緣起故。


最麤著者著去聲。


元品者爾雅肇祖元胎始也。


重明不見者九法界人悉皆不見若爾圓名字巳上
亦可云見今為簡出聖位故使圓教賢人悉在不見
之數前文類此。


類前定樂行等三者然此下中上下三但與前二同
耳以前三中定苦是凡夫故應於苦樂行中開二乘
人對今下中二智定樂同今上智而復有異前約出
假此據分真然一家教門多引此文以對四教則以
上上為圓准今經文乃以上上為究竟上智為分真
雖有小異得意無在。


別得一箇菩提者經文但有四知菩提汝既謂九住
不見與十住異則經應明五種菩提也反經非聖過
莫大焉。


非當非現者正因之性眾生現有故非當未顯發故
[016-0559a]
非現。


無當現之諍者以五性收之說當說現各有所主諍
計自消。


此意者下通示上三段文意也謂體性不殊故生佛
平等迷悟緣別故生佛不同。


事用未足者全未有用亦名未足分有其用亦名未
足。


四出者初出菩薩品二出梵行品。


准經應作等者偈文上半是差故屬俗下半是無差
故屬真俱存則兩亦是中道雙照俱遣則雙非是中
道雙遮故知偈旨不出三諦互融不一不異也。


若生死下開成四句以明生死涅槃各有本有今無
也。


本無涅槃者執事迷理故無。


不離有而論無者如本有生死即是今無涅槃本有
涅槃即是今無生死句雖各立義乃一揆。


此前三下結四句唯雙非句是無差。


上文下兩本兩末句中初約反迷成悟事必先迷後
悟故生死為本涅槃為末次約背理起惑義似先理
後惑故涅槃為本生死為末。


涅槃始為生死終者中道始顯名涅槃始無明破處
名生死終。


二河相望者生死河涅槃河也。


互作始終者生死終是涅槃始涅槃始是生死終故
[016-0559b]
云互作然生死定無始涅槃定無終故此二句文中
不出。


末本非本者生死之本非涅槃之本也本末非末者
涅槃之末非生死之末也非本非末者生死涅槃之
本非本本即末故生死涅槃之末非末末即本故故
不屬三世然此本末四番釋之大體不出差與無差
何者前三釋上半差第四雙非釋下半無差。


即是三諦者於前二句各取涅槃本末為真生死本
末為俗第三第四二句只是中道遮照三諦互攝即
是差即無差無差即差等。


不即心為佛性者此據離義以說則未來當見故云
有耳要須修行方乃見之故經云以巧方便定當得
故。


不取眾生為佛心者當來成佛是真心非今日妄心
也。


佛心亦爾者果佛真心亦非本作凡夫時妄心也。


他云一乘是萬善者即光定謂法華一乘為萬善同
歸也猶是無常涅槃佛性乃是常住今因經明一乘
是佛性因便破之。


六度為莊嚴等者六度是能嚴之福慧一乘是所嚴
之理體故云究竟。


更無別體者全能是所全所是能理體本同。


隨義異釋者事異故分能所。


經眾生悉有首楞嚴者此約理具。
[016-0559c]


修心者三止圓修十乘妙運名為修治此則正指名
字觀行亦攝真修。


通通諸地者六即俱名楞嚴故也。


經有五種名者首楞是定般若是慧金剛喻定師子
吼喻慧佛性是定慧之體故此五名還是三德。


三舉類者舉事定以類例楞嚴理定也。


八大人覺如前疏記。


呼為大地者俱舍頌云受想思欲觸慧念與作意勝
解三摩地遍於一切心釋曰前三句標列第四句釋
得名受者謂領納苦樂不苦不樂相也想者取像謂
於前境取差別想也思者造作謂能令心有所造作
也觸者謂觸對根境識三和合而生能有觸對欲者
謂希求所作事業慧者於法有能簡擇念者謂於緣
明記不妄作意者作動於意謂能令心警覺為性勝
解者謂能於境印可此事如是此事不如是起殊勝
解三摩地者此云等持心於一境轉亦持心所從強
說心遍於一切心者釋得名也此十心所遍通三性
四心三界九地有漏無漏一切心品故名大地地即
心王此十法依心地起名大地。


法起十數者十前後而起不得俱時故云義說為十
或云下三塗并人為四合修羅在鬼趣也并六天為
十竝是有情所依故名居止。


釋論名健相者論第四十七云首楞嚴三昧者秦言
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深淺如大將知諸兵
[016-0560a]
力多少故名健相。


會通者有即說無無即說有名為會通。


有二十種者俱舍云色有二種一顯二形或開二十
如疏日𦦨名光月星火藥諸𦦨名明可見名影翻此
為闇形平等為正不平等曰邪。


佛性非一二三者前三師各執墮於三門既執巳非
他故不能通理但成諍論。


如王見象者今家解釋達四無四如大王見象六分
同是一身諸師各執如彼羣盲競觸尾牙謂為全象
兩國中間者界內界外兩楹之中也。


品數與習氣同者意謂習氣即是無明。


言元品者元頭也謂頭數品袟也左傳歸先軫之元
曲禮一元大武注云元頭也。


竟不出破煩惱意者經文止明破巳見性而向二師
但出其名須知見性是破意也故引本業纓絡經得
入中道以明破惑之意。


釋論等者彼以慈心不淨因緣等三治貪等三也此
義亦恐未與經會故更引纓絡以明三觀。


二諦觀者因觀妄俗得證真空故也。


平等觀者前觀破俗用真此觀破真用俗破用既均
故稱平等。


觀師破違經者即第三解是觀師義。


若不見性與經相違者經云破煩惱故然後得見若
云不見故與經違反。
[016-0560b]


此以別接通者此約下根受接即破無明見佛性也
三種破惑者一別接通二別初地三圓初住此三皆
是見性之位如文所列而不云圓接通別者葢同止
觀兩理交際止論一接也以接歸初地即初住故。


又一下唯約圓教三人以釋雖知三諦圓融而隨宜
樂或宜用空見性如止觀用無生門破遍或宜用假
見性如用生門破遍或宜用中見性如用亦生亦不
生非生不生門破遍也以一破一切破故俱破五住
此文一空一切空等語似通相而是一心若通相觀
即前接義也故淨名疏明三種三觀一別相即次第
三觀也二通相亦謂一空一切空無中假而不空其
但在空不能即假即中一假一切假等亦然故謂通
相三觀也三一心三觀問此三何教所修耶答淨名
記云別相三觀的在別教歷別觀三諦通相一心的
屬圓教問曰此兩觀既竝是圓教何意為兩答曰通
相三觀約通論此恐是方等教帶方便之圓非如法
華所明也釋曰言帶方便之圓者乃部中圓接通別
人所修也如於入空位受接者乃能達空即假即中
雖三諦圓融而從本受稱但通名空觀也例如聲聞
至法華後巳是菩薩而從舊立號且曰羅漢出假修
中二位被接類空可知故淨名記又云通相雖圓然
帶方等乃成圓中之別相耳有謂通相三觀是修漸
次止觀者且淨名記自云通相三觀是方等教非如
法華所明今漸次止觀是法華行故不相類問荊溪
[016-0560c]
既云通相是方等圓大師何故但於淨名疏中出此
觀相而光明等疏全不明耶答淨名經中有三品之
文正明此觀故得明之諸經無文伹有其義故餘疏
不說又既云通相是帶方便圓例知華嚴般若部中
悉應有之以皆有被接人故。


是就別意者非指別教葢前別對三教以釋故云別
耳。


前譬就外者即前盲不見色等三皆就外法為譬以
色像及月悉是依報外法舉此以喻佛性。


今譬就內者以十二因緣是舉正報內法以喻佛性
故也。


此唯在人非謂外物者此疏主消經亦外之言非是
山河外色葢約十二因緣中正報之色為能喻耳此
乃疏主辨能喻之物非謂所喻佛性不遍外物也荊
溪恐他強執章安之語謂性不遍無情故探取喻意
以顯內外之言該乎依正與所喻之性法合㳷齊然
但依章安義亦無爽荊溪為時人故重更申釋。


又云下疏主再出異義既以在胎出胎為內外則亦
伹正報而巳。


內外貪求及為內外事者既云外貪外事是則兼於
依報塵境也。


但取十二以為佛性者為字恐誤應云以喻佛性。


支支別辨者如云無明是惑行是業等。


為令下明別辨之意令識三世因果相生故分惑業
[016-0561a]
等別。


豈可下明互具也如無明時亦具行識乃至老死老
死亦具餘十一支中間類爾是故十二各具色心如
無明雖在於心既具名色等支當知亦有於色而色
兼依正文云亦內亦外葢謂此也以例佛性界界互
具。


況一切下正明所喻佛性一念凡心十界具足也。


一切眾生者一切之言不出十界此事造十也。


念念具足十界百界等者此明理造也依正即三種
世間一一世間各具十如因果故成三千既具十如
即具十二因緣以十二因緣即十如故故云依正因
緣指理具三千依正收盡在凡在聖數無增減此性
顯時依正融通能為大用眾生隱故而無事用伹有
理性因人具果人之性故名佛性故內下經云亦內
亦外之言雖約正報因緣不妨兼於外色以喻佛性
體徧其義善成故云意兼多義。


入胎五分者毗婆沙釋從識至於現身死來合有十
時胎內五時胎外五時名為五分與今經不同。


此色與眾生之名者謂攬色之實法立眾生假名也
未有想受者未能想像前境領納苦樂也。


五果之後者受是五果最後支也。


胎內行心之初者於胎內能起貪嗔之時也。


初名愛下此約胎中以說。


中名取者以愛故而起貪求之心。
[016-0561b]


後名有者貪求心增長名為有也。


伹轉名名之者以在未來故故轉識名色等名而名
生等。


不具苦受等者伹有餘二不具三故名無三受。


經歌羅邏時死者謂六入未具一歌羅邏二阿浮陀
三閉尸四伽那五波羅奢呵翻名辨相如前記如是
等時名名色於此位時死者伹具前四支而巳。


無中庸之捨者不苦不樂名捨受故。


始終長望者有二意一三界長望更互受生故二支
支長望各具十二故此乃三界眾生等有十二。


眾生等有佛性者一一眾生心地各具三千依正三
諦之法與佛心地更無差別彼彼互遍何所不收。


待緣方見者待教行緣方至初住見佛性也故下經
云若能聽受咨啟大般涅槃則見佛性此即聞圓法
起圓信立圓行入圓位也。


經十二部中雖不聞有者此敘昔小乘十二部也。


長出三事者即下云何為樂句伹有雙非一句准諸
句合有苦非苦二句則成三十六句又章門及解釋
大體專明眾生本具此理諸法具足皆是三諦與諸
佛菩薩更無差別修習即得。


今明以大涅槃心修者雖是小行以圓頓觀了之即
小而大即偏而圓前云有化他故是大未能簡偏。


保非為極者化城涅槃非是究竟執為究竟也。


靈味寺名令正人師前云靈味皆指寶亮故今云令
[016-0561c]
正以別之。


解脫翻無累者此說無憑解脫是此方之語如何更
用翻譯。


大樂即出家人樂者此釋經一者出家樂也以出家
最樂故以大樂釋之故經云在家不樂猶如窂獄。


應是戒樂者出家以戒學居先故。


畢竟即菩薩樂者以分見畢竟之理故又菩薩雖是
因人望彼權小得畢竟名。


伹有九者無第十以涅槃化眾生故。


私云皆不爾者今經以大涅槃為體豈用小論以釋
因內外緣者應以聞法為外緣思修為內緣藉三慧
因緣得未來涅槃之樂又戒為外緣定慧為內緣。


出菩薩地經者即菩薩善戒論一名菩薩地經故彼
經第二云云何名快樂義快樂義有五種一者因樂
因行善法得他世樂是名因樂二者受樂從因因緣
身得增長心得安隱是名受樂三者斷受樂修習聖
道斷諸受故道得增長無有諸受名斷受樂四者遠
離樂永離煩惱身心無患名遠離樂五者菩提樂受
常樂故名菩提樂始從修因終至佛果故云從淺至
深也有本云菩薩樂者文誤。


地前十住全不見性者此簡別位顯經云十住是圓
位住即地故同見佛性。


經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者名字位人尚知
他有豈十住菩薩而不知耶此亦抑之云不能知耳
[016-0562a]
聞見者謂聞佛所說因而得解也。


師子吼品之二



若欲聞見者勸於凡夫令依教而聞稱教而見。


受持十二部經者此約今經十二部故依教修習而
得見性前云十二不見乃約偏小耳。


明見義者若能依教觀察得有見義復須中四明能
見之行方得正見。


經眾生不知如來心相者眾生妄心則三惑喧動如
來真心則三諦寂滅云何以妄而得知真。


上就下對上辨異先對上卷辨異上明眼見勝聞見
劣今明聞見勝眼見劣故須釋意上則究竟佛眼見
理性故勝分真從他聞說故劣今則凡夫聞法能悟
道故勝肉眼伹見應色故劣。


上德下次對德王辨異德王明執迹迷本故成曲見
今知迹從本現故名見佛。


妙本者法身也法身為本應身為迹。


兩捨是兩教者前兩教伹離斷常假立中名而無中
體所以初不破諸結屬兩捨。


相成是別教者即不度眾生句及非一切成句此二
屬別謂地前二觀成登地中道名曰相成。


雙照者即凡有所說及說不為利二句屬雙照也。


經六年苦行十二遊經云佛以二十九出家三十五
得道故云六年苦行也。


經波羅奈十二遊經翻鹿野。
[016-0562b]


經正語等者軟言合法名正語離妄不虗名實語稱
機即說名時語言無綺飾稱當法體名真語。


經二種因緣者聞見眼見名二因緣以此二種依教
修行必見如來心相。


即四依人問者意云四依因人或示麤細我等尚自
難知何能依教知如來果人心相耶。


初二濫後二者初人行細濫第三人次人濫第四人
以眾生伹見外迹不測內本故見初人謂是第三人
見第二人謂是第四人細與正實義歸一揆佛言之
巧綺互其文又復應二三是四依初四非四依。


直置僧寶等者謂四依與凡尚自難別也。


依此二事者謂見佛色身聞佛說法云何知佛心相
乎。


經菴羅果喻等此喻生熟難知或外熟內生或外生
內熟或俱熟俱生。


經舍利弗影猶故戰慓者此明戒之功用以驗究竟
不究竟也。


經為利養者乃至捨邊求中去凡取聖咸名利養故
云當知是戒不見佛性。


經若為正法者即以大涅槃心達邊即中無取無捨
也。


經是名眼見者見如來色也。


亦名聞見者聞佛性能解也前疏云聞見強眼見弱
者此文是也。
[016-0562c]


經為眾生者能見佛性者達自他不二心性無差方
能利他如此利他即見佛性。


經若遇師僧者師謂三師僧謂七證。


和尚諸師者諸師即羯磨教授師及七證也。


為作要求者要平聲。


是市易法者以凡求聖如以賤易貴也。


任運法爾者十四法相成任運始從持戒至為見佛
性也。


法爾者爾此也謂不假搆造其法自如是也猶云自
然也。


持戒不淺者由見佛性心則不悔所以持戒任運契
理故十四句展轉相釋而無淺深向云隣接良在此
也然雖無深淺而深淺宛爾故持戒為因不悔為果
等住大涅槃下云云者謂十四句法性自具不假修
成由昔不知故成迷倒今既知巳何在要求故經云
自然而得也。


有因無果者問前明十四句涅槃伹當第十一句而
經明第十二句云何故為得大般涅槃為得常樂我
淨法故豈非四德是涅槃果耶答後之四句只是涅
槃異名故疏云居在眾行之末言異名者涅槃必具
德具德故無生滅無生滅由見佛性故知後四同在
涅槃涅槃之上更無餘法不同中間諸句展轉互明
故以有因無果為責伹舉涅槃為難意在此也。


偏結一邊者偏就涅槃是無常結難向雖雙舉意伹
[016-0563a]
在一言戒是常者意竝涅槃成無常以難如來四德
之義。


經云何得名樂我淨耶者既是無常亦無三德。


釋迦日短者從晨朝至中夜也。


食頃下云云即法華云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
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此由機緣慕法情
深雖長謂短亦是如如來延促之智宜促長令短以
例此經機緣宜長故善得演短令長三億歲說機緣
宜短故釋迦促長令短止齊半夜當知善得亦短釋
迦亦長佛佛道齊斯之謂也故舉法華一往為例。


經亦因亦因因者信心是因聽法復為信心之因故
云亦因因又聽法是因信心復為聽法之因故云亦
因因此由有信故聽法聽法必生信故得互為因也。


經亦果亦果果者聽法為信心之果信心復為聽法
之果乃至互說例因可解。


三木為拒者此外道瓶圓如瓠無足以三杖交之舉
於瓶也諸經中或言執三奇立拒或言三叉立拒皆
是也。


以支一瓶者支合作搘拄也。


渴烏者謂井上𣚃槹衡上下低昂若渴烏飲水也。


亦名栒𧇀者音笋巨釋名曰所以懸鐘橫曰栒縱曰
𧇀此非井上之物又立拒字非栒𧇀字合云亦名𣚃
槹恐寫誤或云亦名轆樓者亦誤。


更互上下者謂一頭低則一頭昂上為下因下為上
[016-0563b]
果例前互說。


經云立拒舉瓶若依後釋即𣚃槹之端懸瓶取水也
若剋定三世等者若取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
因未來二果則顯因因果果之義不便今伹取更互
相緣顯成其義。


釋八相譬中先出正義次破論人正義者謂佛自舉
昔小乘中八相互相因起以顯今經互為因果之義。


大生直名生生者疏釋猶略若悉釋經者於八相
中且就大小二生明相因起餘類可知。


經生能生法不能自生者彼大生相伹能生於色心
等法不能自生其猶世間眼不自見指不自觸。


經不自生故由生生生者明其大生由小生生小生
偏能生於大生故名生生大生為此生生所生名生
生生。


經生生不自生賴生故生者明其小生由大生生小
生雖復能生大生不能自生不自生故賴大生生如
是二生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


成論下破論人也成師意云此經是大不應用小八
相義故自立一期念念以釋今經。


此不應然者破成師也。


破立適時者謂今經雖破小明大而立小喻大令物
開解正適時機云何論人不許用毗曇義耶。


大相是因者能引起小相故所以小相為果。


言小相是因因者大相巳是於因小相復為大相作
[016-0563c]
因故云因因以小生能生大生故亦可云小相是因
大相是因因例說可解果義亦然又大相於八有能
伹舉一相即具八相小相於一有能只能生一大相
故。


是習果者謂種智巳圓三德究顯故屬習果。


沙門婆羅門即佛也眾惡永盡名沙門諸善普會名
婆羅門下疏云指佛果為沙門婆羅門果。


斷生死者斷二種生死而有分證究竟俱稱佛果。


體是死因者煩惱是生死之因也。


無報因者行善惡因得善惡報名報因今涅槃無之
無生因者涅槃是了因所感故生因是福德莊嚴牽
生死報故。


無相待因者涅槃是絕待因所感故問若爾涅槃應
是了因及絕待因耶答涅槃是果定非是因伹正為
了因及絕待因所感故不簡耳。


伹是語勢者以無義通有六種故且列之以畢竟無
正同涅槃豈得為難。


正取下即提下結文以申今意下結云有時無因故
名涅槃是知雖舉六無伹以一無為難若然豈伹畢
竟無是語勢後之四無亦語勢也。


池沼雨旱者雨時有水旱時無水。


日月籠散者雲籠似無雲散則有。


互無之意者如旃陀羅無婆羅門法娑羅門無旃陀
羅法互望云無非畢竟無也。
[016-0564a]


畢竟無為正難者汝所舉六無借使以畢竟無為正
難者尚不全是涅槃伹有少分是義故佛且就此義
責之乃云何故不引等。


況以下畢竟最勝尚不全是況汝以互無為其正難
豈得契會涅槃耶問云何少分是耶答畢竟無無我
我所以涅槃無因俱是寂滅而涅槃體具常樂我淨
與畢竟有殊故使次文併非六喻。


以佛性為因者由了佛性故證涅槃云何能了謂一
心三觀也。


沙門小果者四沙門果也。


二舉三譬者經從能生法者巳下文是三譬者一燈
二父母三穀子地水然經中三雙六句明二因義初
句猶是約法。


能生法者者謂福德能招報故名生因福德是能生
勝報是所生也。


經燈能了物者喻智慧能照了本理故名了因。


經煩惱名生因者結惑能生苦果故喻生因。


父母名了因者由二親和合方能了畢成辦果身故
喻了因。


經穀子等者穀雖能生必假水潤福能牽報必須智
導故以穀子喻生地水喻了。


悉用親為生因者以福德招報義強為親智慧不爾
故疎。


橫豎相對者了因是八正反三菩提八正是因菩提
[016-0564b]
是果因果相對故豎生因是六度因中橫修故屬橫
欲明因取果等者以六度因取菩提果則因是果家
之因舉菩提果成六度因則果是因家之果。


答了下了果即智德生果即斷德此乃生了二因成
智斷二果從因立稱名生了果。


生果即是無常等者此以二果體別為難意謂生是
福德不能契理故屬無常了是智慧與理冥合故是
常也。


謂屈此竝者講者皆謂生果是無常而與涅槃常住
義反所以屈也屈謂屈伏葢不知福智理同無常即
常常即無常之旨也。


此乃下疏主引首楞嚴三昧經及今經咸明二果事
異理同以通前竝。


楞嚴下術人喻佛人前幻死即生而死喻常即無常
而復還生即死而生喻無常即常。


二鳥下雌喻無常雄以喻常斯皆明涅槃果有斯二
用體性一如何妨生果無常了果是常也。


經色者如來解脫等者此段言色皆指真善妙色也
此作中道說者中道即佛性異名佛性雙非說為中
道。


如步屈虫者既云不定在身內則捨內取外又云即
識神成佛則捨外取內捨一取一如彼虫行觀師內
外俱捨如鳥除翅。


何者下正約三諦圓融示雙非義。
[016-0564c]


不在俗諦者三千依正咸名俗諦故非外之言何所
不收問文云五陰是緣生法何關依報耶答色陰之
言該內外色即依正也三千空故說名真諦雖云真
俗心性一如說為中道故約三諦以解則見有情無
情佛性咸遍豈可三諦局在陰質三千遍攝何竢復
言。


任運破諸師者舊解不在身內及成佛但是俗諦一
邊觀師內外俱捨所捨內外亦只是俗尚未知二諦
體一豈曉三德互融故但舉即空二師自壞。


初句未成者初句即上雙非句。


世人求酪取乳者世人求酪則取於乳若求佛性必
觀五陰如何而言佛性非內。


性應在內者何故而言佛性非內耶。


經我亦不說乳中有酪者我亦不說乳中巳有酪果
伹云有酪性耳。


乳即是空者以乳藉緣而有緣生非實故空。


如穀有牙者穀喻因牙喻果春來喻反妄穀內有牙
如因中有果遇淨緣時其果則現如春來方出此師
子吼所執之意也。


即空奪破者以即空故乳本無酪若約即假本具酪
性今破定執以空蕩之。


經醪𤏙音勞三蒼說文皆云有滓酒也字應作酵韻
集古孝反酒酵也謂起麵酒也。


經金鐵師者乳若巳有酪者眾生有性及巳是佛則
[016-0565a]
如一人有其二能既無二種名字云何難言乳巳有
酪。


一往縱答者但約角具四大𤏙即火大𤏙既能為出
酪之緣故知角中亦有酪性是則乳為酪因𤏙為酪
緣也。


舉非果為難者酪是乳果菴摩非乳果以為乳果之
難。


經乳灌者乳為樹緣因樹子是正因須兩因者正因
緣因也經舉四大明一因也。


復有幾因者此釋經為是何因義也意問為只用一
因為總用二因故云幾因。


正謂眾生者眾生五陰即正因性此約不離義也。


莊嚴假名者他見經云正因者謂諸眾生即云假
名是正因佛性。


生其陰軀者謂六度能為陰身正因作緣顯於佛性
非謂六度生於陰身也。


不應餘解者還須如前非內非外而解。


可更思之者雖非內外而內而外令依三諦思之。


仙人下葛稚川神仙傳曰孫愽河東人學道治墨子
之術能吞刀劍引鏡為刀屈刀為鏡後入林慮山合
丹仙去。


若有巳面者自生求不可得見他面者他生求亦不
可得二求皆不可得定知乳中無於酪果。


初奪如文者此奪破中經自有二意初以遠近一時
[016-0565b]
能見明光不到眼光若到遠應遲見近應疾見如天
月為遠地瓶為近舉眼雙觀一時俱見既無遲疾知
非光到方見二以不見中間諸物證光不到如月瓶
相去兩楹之間物象何量光既到者則應盡見既不
能見知非光到。


四若不到能見者謂若光不到水下能見魚石者則
應光不到壁外應見壁外物也。


騿馬者音草壯馬也。


亭亭者高貌文選云亭亭高山柏。


布護者文選琴賦作布濩注云布濩長多貌從言從
水竝通。


今巳患臰者如有人明日欲服酥今日應巳聞酥香
世無此理驗知此中定無酪果臰亦香也易曰其臭
如蘭。


明當酵𤏙者明日方當酵𤏙於乳以取於酪而今日
預巳飽足於酪世亦無此理也。


飫依倨切亦飽也左
傳序曰饜而飫之。


既其不定者師子吼於不定中作定問佛於定中作
不定答由定與不定俱無性故亦是師子約即假理
具諸法為問佛約即空泯蕩情著為答問答似異其
體一同厥或契理忘情則若定不定即照即亡自在
無礙。


下二句相仍而來者雖曰相仍若欲消釋應云佛性
非生非滅即是三世有法無有是處然須約三諦以
[016-0565c]
消偈旨方為盡理。


經因緣故生者即本無今有因緣故滅即本有今無。


經一切眾生身如我者此破定執有性故以果事
竝之既若有性應同我身萬德莊嚴云何眾生不爾
耶。


經不牽謂不可牽引不捉謂不可捉持此約不可得
以破定有之執。


經虗空界者眾生之身六界所成四大及空識也若
無空界一切風血悉不得行轉動俯仰皆悉不得故
以眾生等有虗空喻性體徧而不定有。


經金剛珠者不可毀壞故。


觀上下總攬前文以示三諦。


次引偈下明中道雙照
故云即空即假次明下即中道雙遮。


言遍一切處者即一切處寂寂是遮義。


私謂下荊溪述成疏主之意此由疏主前後諸文但
釋眾生佛性而不明言遍於無情故使荊溪申明其
旨。


以為時人其遍者此明章安不談無情有性之意
時人謂傳五性宗者而云佛性三無二有初一闡提
二定性聲聞三定性緣覺謂此三人無佛性定不作
佛四不定性五菩薩性此之二人有性作佛此五皆
是有情而稟權宗者尚執三無故云尚未信有焉可
點示佛性徧無情耶故金錍云古人尚云一闡提無
云無情無未足可恠且今經多處明佛性徧一切處
[016-0566a]
又章安傳天台心要而達三千依正在乎一心豈一
切之言不收草木三千之說寧隔墻壁故知章安具
了體徧。


佛性既具下荊溪正述徧意。


即三諦者三諦是佛性異名故。


餘處豈無者餘處謂無情草木等。


思之思之者世人多昧其旨聞無情有性惑耳驚心
故勸依經義深自思之。


據緣能發因中之果者緣了二因俱能照性通名為
緣也因謂正因正因本具之性由緣顯發故云能發
因中之果。


若都下示師子難意因中若都無果則緣因無用故
云何用緣耶良由本具待緣方發。


經有佛性性者暹云有自佛及有果佛之性故云性
性此釋非也乃是眾生有佛性之性耳。


經何須緣因者既由緣有酪故知乳中本無酪性。


轉緣因作了因名者只由緣名含二因故故於此段
作了因說。


性自是了者既本具正因則巳是了義何須智慧而
照了之以性望修以境望智則性境名自智修名他
故云他了。


應能自了者應於酵𤏙之中自出別酪何故於乳中
出酪。


巳足為八者以我足他我則為了他則是正故云此
[016-0566b]
是自數他數於我我則是正他則為了他數我時他
還為自我則為他故云自數他數也。


別有一法等者了因既不能自了了他理當別更有
法也。


經巳同酪壞者同前酪喻中若有性了何須外緣破
此同彼也。


泛舉三答者正在轉答餘二非正故云泛舉。


經以當見故者以可修可顯在未來故故云有性而
因中實無有果。


經擣押乃得者佛性亦爾緣了資發必當得故。


曾有等者曾有即過去有正有即現在。


有法王所為者如來隨機說有說無豈以凡情定執
眾生佛性下合譬者應云乳中有酪下。


經應當觀察者眾生若修緣了必當得見。


據正因執有者前執由緣了顯發則知本有果性既
被破訖故今直執本有正因。


經雲表星三蒼曰表外也言此星在雲外故不見。


經不同如是八種等者樹性若有既無八緣則應可
見。


了因了無等者了因外助可云本無於樹正因子中
云何無耶。


經二俱無故者尼拘陀子中無尼拘陀樹及無佉陀
羅樹也。


非果為難者佉陀樹非是尼拘陀子之果也。
[016-0566c]


何不出油者既不出油驗知子有於樹。


經因緣故有者以水土因緣故生樹以擣押因緣故
出油。


艸木中無佛性者夫言佛性遍一切處者但是一一
有情心遍性遍心具性具則艸木瓦石全是巳心乃
云艸木有性非謂一一艸木各一佛性故云艸木中
無佛性若不爾者豈章安疏主不達性遍耶荊溪治
定而無私釋耶故金剛錍野客領解云仁所立義灼
然異僕於昔所聞僕初聞之乃謂一艸一木一礫一
塵各一佛性各一因果具足緣了若其然者僕實不
忍何者艸木有生有滅塵礫隨劫有無豈唯不能修
因得果亦乃佛性有滅有生世皆謂此以為無情故
曰無情不應有性僕乃誤以世所傳習難仁至理失
之甚矣過莫大矣余曰子何因猶存無情之名客曰
乃僕重述初迷之見今亦粗知仁所立理只是一一
有情心遍性遍心具性具猶如虗空彼彼無礙彼彼
各遍身土因果無所增減故法華云世間相常住世
間之言凡聖因果依正攝盡請觀今疏及金錍文所
談性遍足曉指歸不可纔聞色香俱具便謂一一艸
木各具三千遂不許即色是心色具即心具之義乃
云非伹心具色亦自具今問有情心具則能隨緣變
造十界之事艸木既具胡不起善作惡造十界耶救
曰各具是理隨緣是事安得以事難理乎破曰若爾
眾生之心則具二造艸木之性伹有理造闕具既異
[016-0567a]
豈稱理融是則艸木之處有性無修具理闕事伹因
無果當知無情成佛之談剎塵俱說之旨不輕唯禮
眾生之義今經伹明有心作佛之文一切皆失若曉
心外無境諸義皆成各具灼然巳性常遍凡尋遺教
須認大途諸文凡云善惡俱理真妄竝融凡聖無差
色心各具意令遷善遠惡反妄歸真革凡成聖體色
即心耳豈聞融具便欲縱惡沉妄守下凡滯外境耶
若了其旨則諸聖設教皎然可識幸請諸德試為精
詳言或有中無以人廢了一心巳色香各具復何疑
焉由心本融云色香具。


而有艸木等性者此約事明性如藥艸冷熱不同也
既非外義者前因中有果是外道義故多番問答破
之今此伹是佛弟子修行起計故止一番。


三據下進退作難初約佛性發心俱是善法既本有
性則巳發心何須今發。


次又佛下明佛性是理是常發心是事是無常故云
發則非性。


經世尊若使下第三結難也。


經無菩提心者明本無因心亦無阿耨多羅翻本無
果心故將例性以結難辭。


止有八字者即經云一切眾生實有佛性。


人天不須佛性者若只求人天伹唯世善不用知性
求佛果者必在知性以知性故則無往反既無往反
則得常住。
[016-0567b]


經心是無常者然心雖依性發發未稱性故屬無常
止觀大意曰不變隨緣名心隨緣不變名性隨緣故
無常不變故常住。


經五緣成者牒前難中生酥要得因緣所謂人功水
瓶鑽繩方成酥也。


經鑪冶餘者切說文冶銷也三蒼冶銷鑠也遭熱即
流遇冷即合與氷同意故字從冰。


前無此言者謂無眾生佛性何故不見之言也。


直是取意者佛知師子難辭之下有此難意故今牒
之。


經緣因者發菩提心者若作三因分之發心屬了加
行名緣今合三為二則發心加行同能資發正因所
以合受緣稱以例諸文其意自曉。


經諸佛和合者理與真如法界和事與十界眾生和
彼彼互融名諸佛和合。


經不作心者無菩提志願及行也。


經疑心者疑自為有佛性為無佛性疑涅槃為有為
無等。


經恡惜身財者如前若聞入地獄經無量劫方得菩
提亦不為菩等今聞此說起懈退心。


經於涅槃永滅者示有退之人謂言涅槃令一切
眾生永入滅度名為涅槃所以生於怖畏不意涅槃
是永不滅之法。


經心不堪忍者不能堪忍修習故。
[016-0567c]


心不調柔者或樂人天或樂二乘或樂出假皆是不
調柔心餘例可知。


緣自輕巳身者不自信巳身有佛性。


巨有所妨者大妨於道也。


真修之外等者三學之外至於文辭讚詠咸名俗務
若准下觀解則圓修之外偏小之學悉俗務也。


三不仁者春秋左氏傳曰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
三不知者三下子禽展禽柳下惠文仲知柳下惠之賢而使在下位廢六關
塞關揚關之屬凡六關所以禁絕未遊而廢之妾織蒱三不仁也家人販席言其與民
爭利作虗器居蔡山櫛藻梲也有其器無其位故曰虗縱遲祀聽夏父躋僖公祀爰

居三不知也海鳥曰爰居止於魯東門外文仲以為神國人祀也


疏云被異邦彈之等者左氏及公羊穀三梁傳俱無
此說伹明文仲為仲尼所貶不云異邦彈之而此言
者葢疏主出仲尼所貶之意耳然此雖指三不仁意
取販賣一事以誡僧也。


俗人下舉况也文仲俗士食祿於君而事販賣貪求
財利尚為君子所譏况物外真僧本期出離而乃駈
役馳騁耕種販賣違佛之制妨道之𠍴其可知也。


尚應下與俗對辨過失重輕據前經說僧有違戒佛
勅國王種種苦治乃至第一卷中明令罷道還俗等
豈但如春秋中彈貶而巳故云何足及言是知販賣
之失於僧彌重於俗尚輕以此事人多喜犯故疏主
於六事中委細釋出。


得意自在者若了三觀一心無所不統則於前經文
[016-0568a]
凡明事相法相之處悉當懸覽反照自心使無封文
滯事之𠍴知依解起行之旨矣。


執耒運斤者耒耜田器也斤斧也。


坐馳者莊周貴坐忘遺照故曰坐馳無益。


言坐亡遺照者若能知天之所為者能會其物理體
其變化靜坐而忘其事棄遺所照之物任其自然之
真理不以他事係心端然懸寂如此者乃能知天地
之所為言天之道亦如此也此坐忘等語出莊子大
宗師篇今以凡夫心緣五塵未甞暫息故曰坐馳若
能體塵即空名坐忘也。


自坐馳巳下是簡出五乘九界悉名世務五塵六欲
是人天乘亦是六道六界。


又專念下是聲聞緣覺乘。


又念蒼生下是菩薩乘總前是五乘九法界也。


若能下明修一心三觀名為佛乘是佛法界方名出
俗不壞道心。


若能無念者明三諦俱亡。


念於無念等者明三諦俱照念是假無念是空非念
非無念是中。


私謂下治者述疏中少明觀心之意。


句句觀解者如法華疏等。


於文非要者於消釋文義非要也。


但為下使隨聞一句攝事成理即聞而修故妙玄明
一家釋義凡伏二人一約事釋為伏文字法師二約
觀釋為伏坐禪人然疏主既云得意自在是則今疏
[016-0568b]
觀心一科無文有義況復至解世務委而明之及前
釋通序中文亦略示若爾復成有文有義以一例諸
一部可曉。


此非心師者以後心隨前惡心則是後心為前心所
教乃成弟子師於前心也。


後心能止者知前心之過改惡為善則前心是所教
弟子後心是能教之師名曰心師。


以假人制心者妄心內動由人制伏也。


不隨心作者以制伏故不隨惡心造身口業制心在
人則人為心師此不約他人但約自巳。


心緣於法者心謂能觀之智法謂所觀之理制心依
理理為心師始從名字終乎究竟悉有心師義故云
深淺自在又淺依他解深依今釋義竝無妨故云自
在。


經涉路而去者即前遲得名退人也。


不退之行者位行念三不退也。


經傭滿勅龍反爾雅傭均也齊等也經文作𦟛俗字
也。


經奩底力占反蒼頡篇盛鏡器也。


經身毛上靡靡偃也。


經七處滿者大品經云兩手兩足兩肩及項也。


經缺骨充滿者即項下橫骨繞項至咽喉處二寸強
曲凹下如盆緣缺名缺盆骨。


求佛心便者三十二相正是佛果所得故然相好無
[016-0568c]
別但由四教觀慧淺深故成四別三藏可知達相本
空通教達相即假別教達相即中雙遮雙照圓教八
十種好經文不釋廣如大論及法界次第然相之與
好同是色法但相總好別相若無好則不圓滿輪王
釋梵亦有相以無好故相不微妙好嚴於相令人愛
樂欲親近也既相好相須故知經文存略。


業果即了因性者了因觀智是非有漏非無漏之業
此業能招菩提之果故云業果正指能招之業故屬
了因。


下總結四法者即經云如是四法是總結上文也。


兩番破義者一破因中有果二破因中無果。


無性即有性下以有無互融即三諦理故不可作有
無定執一切眾生皆有此性故云悉有佛性。


文理抗行者既失圓融之理意欲消秘藏之宗教是
則次第之理不應秘藏之文秘藏之文豈詮次第之
理抗行之誚胡以逃之。


以煩惱起故是常者煩惱是妄常是真理即妄而真
故惑起處當體真常此謂煩惱即菩提也。


此解淺近者以直指佛性為常此則偏指於真不能
達妄即真何殊別義故云淺近以所覆佛性雖是常
住而能覆煩惱還是無常故云常義不成。


眾生下正示常義此則廣上初解耳。


如何是常者正因屬理容可為常且果及果果是果
上所得緣了是因中修成悉是本無今有無常之法
[016-0569a]
何得五性俱常住耶。


萬善即緣因能了佛性者意謂因中了正因佛性故
有緣了二性果上了正因佛性故有果及果果性所
以因果竝常然此解雖優而但云了佛性則能了所
了理事宛然既不明理事互融因果不二尚是可思
可議之法故云今謂不然也。


不思議故常者則能所因果事理俱不二也。


此是別義者地前以無常為能覆常理為所覆破九
界二邊之無常登地分顯佛界中道之常住即別教
也前第二解云眾生中佛性是常但得此義。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