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g0016 涅槃經會疏-隋-灌頂 (master)



南本大般涅槃經會疏卷第五



大般涅槃經四相品第七之下卷第五


北凉 天竺三藏 曇無讖 譯


晉 沙門 慧嚴 慧觀
 謝靈運 重治


【四相品下


從此卷初是第三開意密明解脫德文為二初明
開密次明解脫他解開意密興皇云開身密未盡
今明通開三業之密文云如來之言開發顯露豈
非開口密如來心無慳恡豈非開意密如來法身
[005-0408c]
具足無缺豈非開身密經有通文不須偏說何者
佛示凡像說半字法隨他所宜方便三業覆真三
業愚者不了名之為藏今開方便即是真實智者
了達無所祕藏是約三業開密又約四句開密謂
他開佛密佛開他密佛開佛密他開他密他開佛
密者品初迦葉云佛法不爾咸令眾生悉得知見
知即開意密見即開身口兩密云云佛開他密者
示諸眾生諸覺寶藏顯發頟珠置祕藏中是開他
密佛開佛密者我從得道常說般若法身解脫我
今此身及諸色像即是法身若子長大有堪任力
如來則無慳恡之心是佛開佛密義也他開他密
者如德王云我解一句半句以解一句至半句故
見少佛性如佛所說我亦當得入大涅槃云云
十二句開密謂四句中各開三業則十二句開密
云云又無開無覆無顯無密何者佛性之理未曾
是開其誰為覆既無開覆寧有顯密一句叵得則
無眾多特以眾生聞不能解名之為密智者了達
則無復顯密無顯密而顯密故名之為開無開而
開如前分別問釋論云般若是顯示法華是祕密
舊解此云般若大道無住之說而為顯示法華斥
小以為祕密祕密不了顯示則了此義不然法性
非顯非密為緣顯密經經悉爾豈可以龍樹別意
通害諸經此文亦以無常斥常豈是不了故前開
密次說解脫者兩義相關何者若定開定覆為開
[005-0409a]
覆所局不名解脫非開非覆能開能覆開覆自在
方是解脫故此兩文竝屬解脫德攝就開文為兩
前明開密次論義開文為三一問二答三領解問
為三初非密藏而言無次是密語而言有三結也。】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諸佛世尊有
祕密藏是義不然。」


【初文云藏者理也理無開覆云何言密故是無也。


次何以故去是語故有語者教也教本為緣緣有
開覆故有密語例有身意等密就是密語有法譬
合等云云初法如文。】


「何以故諸佛世尊唯有密語無有密藏。


譬如幻主機關木人人雖覩見屈伸俯仰莫知其內
而使之然。」


【次譬中幻主機關應是兩事幻有二義一鄙術淺
近不令人見二畏他効術不令人見機關亦爾二
事既同共為一譬云云。】


「佛法不爾咸令眾生悉得知見。


云何當言諸佛世尊有祕密藏。」


【合結如文。


第二佛答為兩初歎問答其無有祕藏。】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如來實無祕
密之藏。」


【次九譬答其唯有密語然諸譬之中或順或反秋
月是順譬積金是反譬在文可見云云就九譬分
[005-0409b]
為三初七譬斥密三業開顯三業次長者教子一
譬釋開密因緣三龍王一譬明無開密因緣初文
者。】


「何以故如秋滿月處空顯露清淨無翳人皆覩見如
來之言亦復如是開發顯露清淨無翳愚人不解謂
之祕藏智者了達則不名藏。」


【秋是陰時月是陰精陰精在陰時其明轉熾月譬
佛能應秋譬機能感感應相應唯開無密。】


「善男子譬如有人多積金銀至無量億其心慳吝不
肎惠施拯濟貧窮如是積聚乃名祕藏如來不爾於
無量劫積聚無量妙法珍寶心無慳吝常以惠施一
切眾生云何當言如來祕藏。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根不具或無一目一手一足以
羞恥故不令人見人不見故名為祕藏如來不爾所
有正法具足無缺令人覩見云何當言如來祕藏。


善男子譬如貧人多負人財怖畏債主隱不欲現故
名為藏如來不爾不負一切眾生世法雖負眾生出
世之法而亦不藏何以故恒於眾生生一子想而為
演說無上法故。」


【第四譬云雖負出世法者河西云佛本誓度一切
眾生眾生未盡佛入涅槃故言負之興皇云佛得
果時是為眾生豈有行因而為眾生得果不為但
眾生未盡故名為負斯意俱不異河西今為兩釋
初心是小富得果是大富能度眾生生不肎度如
[005-0409c]
人不從債主求物主當與誰義言為負實無所負
下文龍王譬乃兼顯之又佛初發心誓令眾生厭
棄諸有是名不負世法誓令修習出世之法荷負
此事如地持物始終不捨故言雖負出世之法此
乃荷負之負非負貸負。】


「善男子譬如長者多有財寶唯有一子心甚愛重情
無捨離所有珍寶悉用示之如來亦爾視諸眾生同
於一子。


善男子如世間人以男女根醜陋鄙惡以衣覆蔽故
名為藏如來不爾永斷此根以無根故無所覆藏。


善男子如婆羅門所有語論終不欲令剎利毗舍首
陀等聞何以故以此論中有過惡故如來正法則不
如是初中後善是故不得名為祕藏。」


【次長者教子譬為兩初為密作譬後為開作譬初
為二先開次合初開為四一欲教大二緣不堪且
為說小三不說大四結無覆藏初二如文。】


「善男子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心常憶念憐愛無巳將
詣師所欲令受學。
[005-0410a]


懼不速成尋便將還以愛念故晝夜殷勤教其半字。


而不教誨毗伽羅論何以故以其幼穉力未堪故善
男子假使長者教半字巳是兒即時能得了知毗伽
羅論不不也世尊。」


【三不說大中云毗伽羅論者此云字本論河西云
世間文字之根本典籍音聲之論宣通四辯呵責
世法讚出世法言辭清雅義理深䆳雖是外論而
無邪法將非善權大士之所為乎其文問答等可
尋。


四結如文。】


「如是長者於是子所有祕藏不不也世尊何以故以
子秊幼故不為說不以祕吝而不顯示所以者何若
有嫉妒祕吝之心乃名為藏如來不爾云何當言如
來祕藏。」


【從佛言善哉下合初譬也初述讚正合欲說大教
也。】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若有瞋心嫉妒慳
吝乃名為藏如來無有瞋心嫉妒云何名藏善男子
彼大長者謂如來也言一子者謂一切眾生如來等
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教一子者謂聲聞弟子半字
者謂九部經毗伽羅論者所謂方等大乘經典。」


【次以諸聲聞下合且為說小也。】


「以諸聲聞無有慧力是故如來為說半字九部經典
三而不為下合不為說大。
[005-0410b]


而不為說毗伽羅論方等大乘。」


【四善男子如彼下合無祕藏。】


「善男子如彼長者子既長大堪任讀學若不為說毗
伽羅論可名為藏若諸聲聞有堪任力能受大乘毗
伽羅論如來祕惜不為說者可言如來有祕密藏如
來不爾是故如來無有祕藏。」


【次從如彼長者教半字巳下為開密作譬。】


「如彼長者教半字巳次為演說毗伽羅論。」


【次所謂下合如文。】


「我亦如是為諸弟子說於半字九部經巳次為演說
毗伽羅論所謂如來常存不變。」


【舊引此文證無常是小常是大興皇難此義云大
品亦明無常應是小乘解云無常通大小竝云半
滿亦應爾今明無常是三藏常無常是通常是別
即常無常而非常非無常是圓應用四意分別眾
經豈可一向而生諍論。


三復次下龍王雲雷去為無密因緣者作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夏月興大雲雷降澍大雨令諸農
夫下種子者多獲果實不下種者無所收獲無所獲
者非龍王咎而此龍王亦無所藏我亦如是降大法
雨大涅槃經若諸眾生種善子者得慧牙果無善子
者則無所獲無所獲者非如來咎然佛如來實無所
藏。」


【不下種是無密緣不萌芽是無開緣如文。
[005-0410c]


三迦葉復言即領解文。】


「迦葉復言我今定知如來世尊無所祕藏。」


【次如佛所說去是論義又二先論義次領解初論
義有兩番問答初問有三先領今常。】


「如佛所說毗伽羅論謂佛如來常存不變。」


【次引昔無常。】


是義不然何以故佛昔說偈。


「 諸佛及緣覺
 聲聞弟子眾
 猶捨無常身
 何況諸凡夫」



【三問云何。】


「今者乃說常存無變是義云何。」


【佛答為二初明昔權後明今實。】


「佛言善男子我為一切聲聞弟子教半字故而說是
偈善男子波斯匿王其母命終悲號戀慕不能自勝
來至我所我即問言大王何故悲苦懊惱乃至於此
王言世尊國大夫人某日命終假使有能令我母命
還如本者我當捨國象馬七珍及以身命悉以報之
我復語言大王且莫愁惱憂悲啼哭一切眾生壽命
[005-0411a]
盡者名之為死諸佛緣覺聲聞弟子尚捨此身況復
凡夫善男子我為波斯匿王教半字故而說是偈。」


【初昔權中云波斯匿者鴦掘經云和悅阿含經云
祖母養。


次我今下明實。】


「我今為諸聲聞弟子說毗伽羅論謂如來常存無有
變易若有人言如來無常云何是人舌不墮落。」


【舌墮落者以常為無常致招此過彭城寺嵩法師
云佛智流動臨無常時舌爛口中此尚不易。


迦葉復言去是第二番問答。】


迦葉復言如佛所說。


「 無所積聚
 於食知足
 如鳥飛空
 迹不可尋」



是義云何世尊於此眾中誰得名為無所積聚誰復
得名於食知足誰行於空迹不可尋而此去者為至
何方。


【此問近從如來常存無有變易生偈迮但三問長
行有四問。】


「佛言迦葉夫積聚者名曰財寶善男子積聚有二種
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有為積聚者即聲聞行無為積
聚者即如來行善男子僧亦二種有為無為有為僧
者名曰聲聞聲聞僧者無有積聚所謂奴婢非法之
物庫藏穀米鹽豉胡麻大小諸豆若有說言如來聽
畜奴婢僕使如是之物舌則卷縮我諸所有聲聞弟
子名無積聚。」
[005-0411b]


【佛答初問有三意無積聚者舉積明無積聚積聚
有二者是明無積之積僧亦如是者是明積之無
積聲聞是有為者聲聞是作意故是有為非時取
證故名積聚菩薩無作中行故曰無為不以空為
證名無積聚云云


次亦得名為者答第二問。】


「亦得名為於食知足若有貪食名不知足不貪食者
是名知足。」


【迹難尋者答第三問。】


「迹難尋者則近無上菩提之道。」


【我說是人者答第四問。】


「我說是人雖去無至。」


【今明佛答四問廣顯常住無積是淨知足是樂難
尋是我無至處是常復次無積是無集知足是無
苦難尋是有道無至是有滅有滅故無苦有道故
無集道之與滅皆常樂我淨常存之義明矣。


次迦葉復言者是領解也。】


「迦葉復言若有為僧尚無積聚況無為僧無為僧者
即是如來如來云何當有積聚夫積聚者名為藏匿
是故如來凡有所說無所吝惜云何名藏迹不可尋
者所謂涅槃涅槃之中無有日月星辰諸宿寒熱風
雨生者病死二十五有離諸憂苦及諸煩惱如是涅
槃如來住處常不變易以是因緣如來至是娑羅樹
闐於大涅槃而般涅槃。」
[005-0411c]


【從佛告迦葉所言大者去有人用此文述成迦葉
今從此去第二正明解脫文為三初略明解脫次
廣明解脫三總結解脫略又二初略說解脫次論
義略說為三一舉廣大二舉無瘡疣三解脫處包
攝無外不可求其崖底故言廣博淫怒癡盡患累
都除故無瘡疣境智相應故名為處是為略說三
點不得相離亦是體用成就亦是自他具足三意
雖略義理粗周就廣大文有法有譬。】


「佛告迦葉所言大者其性廣博。」


【所言大者其性廣博此是隨名訓釋不可謂是待
小之大何者上文以常釋大此以廣釋大下以不
思議釋大當知此大乃是絕待不思議大。】


「猶如有人壽命無量名大丈夫是人若能安住正法
名人中勝如我所說八大人覺為一人有為多人有
若一人具八則為最勝。」


【譬有豎橫兩意人雖多德要在壽命壽命無量即
是豎譬合於內行行雖多途貴在正法故言為人
中勝如我所說下一人具八多有功能即橫明眾
德將譬望法具以橫豎釋大。


次從所言涅槃下明無瘡疣有人引此翻涅槃為
無累無累即是無疣興皇解云涅槃是外國總名
解脫此閒別稱理應以此總翻彼總以此別翻彼
別何得用解脫別名翻彼總名而翻涅樂為解脫
今不翻總而但翻別為無疣者正言總能兼別別
[005-0412a]
有無疣之義故以別釋總如是翻名那可混濫就
文有法譬合。】


「所言涅槃者無諸瘡疣。


善男子譬如有人為毒箭所射多受苦痛值遇良醫
為拔毒箭塗以妙藥令其離苦得受安樂是醫即便
遊於城邑及諸聚落隨有患苦瘡疣之處即往其所
為療眾苦。」


【法說自無瘡疣譬說治他瘡疣只是互現。】


「善男子如來亦爾成等正覺為大醫王見閻浮提苦
惱眾生無量劫中被淫怒癡煩惱毒箭受大苦切為
如是等說大乘經甘露法藥療治此巳復至他方有
諸煩惱毒箭之處示現作佛為其療治是故名曰大
般涅槃。」


【三從解脫處又為二一自解脫二調伏他。】


「大般涅槃者名解脫處。」


【初文中言處者第一義諦而為處所不會此處不
得解脫自安此處復調伏他普賢觀云常波羅蜜
所攝成處此文云以是真實甚深義處當知以第
一義諦為處明矣。


次隨有調伏下化他處者。】


「隨有調伏眾生之處如來於中而作示現以是真實
甚深義故名大涅槃。」


【非但顯圓亦是斥小昔法身般若雖化眾生而無
解脫無餘解脫無餘二德一入永謝尚自不能一
[005-0412b]
處調他況復處處今之解脫隨十法界六道四聖
但是眾生須調伏者普於其處而調伏之雖在地
獄身心不苦雖在畜生而無怖畏雖在餓鬼恒無
饑渴雖在人天無人天事雖在二乘以佛道聲大
悲教化於一切處都無瘡疣染著之累以是義故
名解脫處非直觸處無染又有般若照明法身自
在只解脫處三點具足斥昔顯今其義明矣。


二迦葉白下是論義上明三義此但論兩初二番
問答論無瘡疣義如文。】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世間醫師悉能療治一切
眾生瘡疣病不善男子世間瘡疣凡有二種一者可
治二不可治凡可治者醫則能治不可治者則不能
治。


迦葉復言如佛言者如來則為於閻浮提治眾生巳
若言治巳是諸眾生其中云何復有未能得涅槃者
若未悉得云何如來說言治竟欲至他方善男子閻
浮提內眾生有二一者有信二者無信有信之人則
名可治何以故定得涅槃無瘡疣故是故我說治閻
浮提諸眾生巳無信之人名一闡提一闡提者名不
可治除一闡提餘悉治巳是故涅槃名無瘡疣。」


【後三番問答論解脫處初番如文。】


「世尊何等名涅槃善男子夫涅槃者名為解脫。」


【次番問答為二初問雙標。】


「迦葉復言所言解脫為是色耶為非色乎。」
[005-0412c]


【次答中二初雙釋二雙結。】


「佛言善男子或有是色或非是色言非色者即是聲
聞緣覺解脫言是色者即是諸佛如來解脫。


善男子是故解脫亦色亦非色如來為諸聲聞弟子
說為非色。」


【舊解常住佛果有色而引此文又一師云佛果無
色而言色者妙慧顯然故名為色二能應為色又
有說云三聚之中二聚非色一聚是色取色聚顯
然喻佛果解脫興皇云若定有色定無色者不應
安或或者為緣作色無色然法身非色非無色而
或色者是無色色或無色者色無色以是義故二
乘不解非其境界聲聞無色者小乘患色猶如桎
梏為說無色菩薩能體色無色故言妙色湛然今
皆不然解脫之體何曾是色及與非色下文云不
可說色及以非色不可說空及與不空為兩緣故
言色非色非色亦色色亦非色非色非非色不可
思議第三問答正顯此義乃是諸佛境界非聲聞
緣覺所知即其義也。】


「世尊聲聞緣覺若非色者云何得住善男子如非想
非非想天亦色非色我亦說為非色若人難言非想
非非想天若非色者云何得住去來進止如是之義
諸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解脫亦爾亦色非色
說為非色亦想非想說為非想如是之義諸佛境界
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005-0413a]


【二爾時迦葉白佛唯願哀愍下是廣明解脫有問
有答。】


「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哀憫重垂廣說
大般涅槃行解脫之義。」


【問或為二涅槃行是問因解脫之義是問果觀師
云不須分別因之與果直是問此解脫行德行德
是行今謂不然乃是請廣上三義行者衡音謂是
施行演暢令其開廣請廣上廣博意言解脫者請
廣上無瘡疣意義者請廣上解脫處上三義既略
今是廣請云何餘解。


次答中相傳有百句招提云就頭首數止有八十
四五若大小合數有九十七八極細為言有一百
餘但一百是數之圓名故言百句例如大品百波
羅蜜唯有九十云云古來未見釋此百句唯真諦
三藏一卷義記略不可解天台大師曾於靈石一
夏釋此百句解脫一句之中皆有百句凡萬法門
先學自飽而不錄之今無以傳惜哉惜哉後代無
聞上舉三義略釋解脫後百句廣明於一一句備
於橫豎無有瘡疣到解脫處調伏眾生句句悉爾
何者三點相即具足無缺三義具足止可懸照豈
可厝言欲廣明之為力不足鑽仰不巳輒分其文
初從名為遠離去至譬如日月不逼眾生廣上無
瘡疣義三紙從名無動法至不生一念之善廣上解
脫處義二十七行從譬如穀聚去至譬如幻物廣上其
[005-0413b]
性廣博義一紙十六行又從無有身體去至能救一切
怖畏者更廣上無瘡疣義一紙十八行又從即是歸處
去至洗浴還家更廣上解脫處義二紙又從無作樂
去至斷一切貪一切相更廣上無瘡疣義〔四〕十七行
中既是廣說之文重釋無咎。】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真解脫者名曰遠離一
切繫縛若真解脫離諸繫縛則無有生亦無和合譬
如父母和合生子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是故解脫名
曰不生迦葉譬如醍醐其性清淨如來亦爾非因父
母和合而生其性清淨所以示現有父母者為欲化
度諸眾生故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解脫無二無
別譬如春秋下諸種子得㬉潤氣尋便出生真解脫
者則不如是又解脫者名曰虗無虗無即是解脫解
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虗無非作所作凡是作者如
城郭樓觀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是故解脫即是如來
又解脫者即無為法譬如陶師作巳還破解脫不爾
真解脫者不生不滅是故解脫即是如來如來亦爾
不生不滅不老不死不破不壞非有為法以是義故
名曰如來入大涅槃不老不死有何等義老者名為
遷變髮白面皺死者身壞命終如是等法解脫中無
以無是事故名解脫如來亦無髮白面皺有為之法
是故如來無有老也無有老故則無有死又解脫者
名曰無病所謂病者四百四病及餘外來侵損身者
是處無故故名解脫無疾病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
[005-0413c]
即是如來如來無病是故法身亦無有病如是無病
即是如來死者名曰身壞命終是處無死即是甘露
甘露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成就如
是功德云何當言如來無常若言無常無有是處是
金剛身云何無常是故如來不名命終如來清淨無
有垢穢如來之身非胎所汙如分陀利本性清淨如
來解脫亦復如是如是解脫即是如來是故如來清
淨無垢又解脫者諸漏瘡疣永無遺餘如來亦爾無
有一切諸漏瘡疣又解脫者無有鬪諍譬如饑人見
他飲食生貪奪想解脫不爾又解脫者名曰安靜凡
夫人言夫安靜者謂摩醯首羅如是之言即是虗妄
真安靜者畢竟解脫畢竟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名曰安隱如多賊處不名安隱清夷之處乃名安隱
是解脫中無有怖畏故名安隱是故安隱即真解脫
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無
有等侶有等侶者如諸國王有鄰國等真解脫者則
不如是無等侶者謂轉輪聖王無能與等解脫亦爾
無有等侶無等侶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轉法輪王是故如來無有等侶有等侶者無有是處
又解脫者名無憂愁有憂愁者譬如國王畏難疆鄰
而生憂愁夫解脫者則無是事譬如壞怨則無憂慮
解脫亦爾是無憂畏無憂畏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名無憂喜譬如女人唯有一子從役遠行卒得凶問
聞之愁苦後復聞活便生歡喜夫解脫中無如是事
[005-0414a]
無憂喜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無有塵垢譬如春月日沒之後風起塵霧夫解脫中
無如是事無塵霧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譬如聖王髻中明珠無有垢穢夫解脫性亦復如是
無有垢穢無垢穢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如真金性不雜沙石乃名真寶有人得之生於財想
夫解脫性亦復如是如彼真寶彼真寶者譬真解脫
真解脫者即是如來譬如瓦缾破而聲嘶金剛寶缾
則不如是夫解脫者亦無嘶破金剛寶缾譬真解脫
真解脫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身不可壞其聲嘶者
如𦱔麻子置盛熱中爆烈出聲夫解脫者無如是事
如彼金剛真寶之缾無嘶破聲假使無量百千人眾
悉共射之無能壞者無嘶破聲譬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如貧窮人負他物故為他所繫枷鎖杖罰
受諸苦毒夫解脫中無如是事無有負債猶如長者
多有財寶無量億數勢力自在不負他物夫解脫者
亦復如是多有無量法財珍寶勢力自在無有所負
無所負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名無逼切如春涉熱夏日食甜冬日觸冷真解脫中
無有如是不適意事無逼切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又無逼切者譬如有人飽食魚肉而復飲
乳是人則為近死不久真解脫中無如是事是人若
得甘露良藥所患得除真解脫者亦復如是甘露良
藥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云何逼切不逼切
[005-0414b]
耶譬如凡夫我慢自高而作是念一切物中誰能害
我即便捉持蛇虎毒蟲當知是人不盡壽命則便橫
死真解脫中無如是事不逼切者如轉輪王所有神
珠能伏蛣𧏙九十六種諸毒蟲等若有聞是神珠香
者諸毒消滅真解脫者亦復如是皆悉遠離二十五
有毒消滅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不逼
切者譬如虗空解脫亦爾彼虗空者譬真解脫真解
脫者即是如來又逼切者如近乾草然諸燈火近則
熾然真解脫中無如是事又不逼切者譬如日月不
逼眾生解脫亦爾於諸眾生無有逼切無有逼切譬
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又解脫者名無動法猶如怨親真解脫中無如是事
又不動者如轉輪王更無聖王以為親友若更有親
則無是處解脫亦爾更無有親若有親者亦無是處
彼王無親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
是法也又無動者譬如素衣易受染色解脫不爾又
無動者如婆師華欲令有臭及青色者無有是處解
脫亦爾欲令有臭及諸色者亦無是處是故解脫即
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希有譬如水中生於蓮華非
為希有火中生者是乃希有有人見之便生歡喜真
解脫者亦復如是其有見者心生歡喜彼希有者譬
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其如來者即是法身又
希有者譬如嬰兒其齒未生漸漸長大然後乃生解
脫不爾無生不生又解脫者名曰虗寂無有不定不
[005-0414c]
定者如一闡提究竟不移犯重禁者不成佛道無有
是處何以故是人若於佛正法中心得淨信爾時即
便滅一闡提若復得作優婆塞者是亦能得滅一闡
提犯重禁者滅此罪巳則得成佛是故若言畢定不
移不成佛道無有是處真解脫中都無如是滅盡之
事又虗寂者墮於法界如法界性即真解脫真解脫
者即是如來又一闡提若盡滅者則不得稱一闡提
也何等名為一闡提耶一闡提者斷滅一切諸善根
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乃至不生一念之善真解脫
中都無是事無是事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
來。


又解脫者名不可量譬如穀聚其量可知真解脫者
則不如是譬如大海不可度量解脫亦爾不可度量
不可量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名無量法如一眾生多有業報解脫亦爾有無量報
無量報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名為廣大譬如大海無與等者解脫亦爾無能與等
無與等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名曰最上譬如虗空最高無比解脫亦爾最高無比
高無比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名無能過譬如師子所住之處一切百獸無能過者
解脫亦爾無有能過無能過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無上譬如北方諸方中上
解脫亦爾為無有上無有上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
[005-0415a]
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上上譬如北方之於東方
為無上上解脫亦爾無有上上無上上者即真解脫
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恒法譬如人天
身壞命終是名曰恒非不恒也解脫亦爾非是不恒
非不恒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名曰堅住如佉陀羅栴檀沈水其性堅實解脫亦爾
其性堅實性堅實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又解脫者名曰不虗譬如竹葦其體空躁解脫不爾
當知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汙譬如牆壁
未被塗治蟁蝱在上止住遊戲若巳塗治彩畫彫飾
蟲聞彩香即便不住如是不住譬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無邊譬如聚落皆有邊表
解脫不爾譬如虗空無有邊際解脫亦爾無有邊際
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見譬如空中
鳥迹難見如是難見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又解脫者名曰甚深何以故聲聞緣覺所不能入不
能入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甚深者諸
佛菩薩之所恭敬譬如孝子供養父母功德甚深功
德甚深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
不可見譬如有人不自見頂解脫亦爾聲聞緣覺所
不能見不能見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
解脫者名無舍宅譬如虗空無有舍宅解脫亦爾言
舍宅者譬二十五有無有舍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取如阿摩勒果人可取
[005-0415b]
持解脫不爾不可取持不可取持即真解脫真解脫
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執譬如幻物不可執
持解脫亦爾不可執持不可執持即真解脫真解脫
者即是如來。


又解脫者無有身體譬如有人體生瘡癩及諸癰疽
顛狂乾枯真解脫中無如是病無如是病譬真解脫
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一味如乳一味
解脫亦爾唯有一味如是一味即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清淨如水無泥澄停清淨
解脫亦爾澄停清淨澄停清淨即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一味如空中雨一味清淨
一味清淨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名曰除却譬如滿月無諸雲翳解脫亦爾無諸雲翳
無諸雲翳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名曰寂靜譬如有人熱病除愈身得寂靜解脫亦爾
身得寂靜身得寂靜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又解脫者即是平等譬如野田毒蛇鼠狼俱有殺心
解脫不爾無有殺心無殺心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又平等者譬如父母等心於子解脫亦爾
其心平等心平等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又解脫者名無異處譬如有人唯居上妙清淨屋宅
更無異處解脫亦爾無有異處無異處者即真解脫
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知足譬如饑人
值遇甘饌食之無厭解脫不爾如食乳糜更無所須
[005-0415c]
更無所須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名曰斷絕如人被縛斷縛得脫解脫亦爾斷絕一切
疑心結縛如是斷疑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又解脫者名到彼岸譬如大河有此彼岸解脫不爾
雖無此岸而有彼岸有彼岸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默然譬如大海其水汎長
多諸音聲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名曰美妙譬如眾藥雜訶棃勒其味則苦解脫不爾
味如甘露味如甘露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又解脫者除諸煩惱譬如良醫和合諸藥善療眾病
解脫亦爾能除煩惱除煩惱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無迮譬如小舍不容多人
解脫不爾多所容受多所容受即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滅諸愛不雜淫欲譬如女人
多諸愛欲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如是
無有貪欲瞋恚愚癡憍慢等結又解脫者名曰無愛
愛有二種一餓鬼愛二者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
憐憫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即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又解脫者離我我所如是解脫即是如來
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即是滅盡離諸有貪如
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即是
救護能救一切諸怖畏者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
者即是法也。」


【觀師偏解一兩句云解脫不爾雖無此岸而有彼
[005-0416a]
岸者彼此相對若雙非者如非彼此此彼既去然
後以非彼非此結之例如絕待非小非大結之為
大非彼非此結為彼岸又相待釋如惡墜善昇將
非顯是此岸是生死彼岸名涅槃欲貶下劣尊於
高勝故言雖無此岸而有彼岸。】


「又解脫者即是歸處若有歸依如是解脫不求餘依
譬如有人依恃於王不求餘依雖復依王則有動轉
依解脫者無有動轉無動轉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名為屋宅譬
如有人行於曠野則有險難解脫不爾無有險難無
險難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是
無所畏如師子王於諸百獸不生怖畏解脫亦爾於
諸魔眾不生怖畏無怖畏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
是如來又解脫者無有迮陿譬如隘路乃至不受二
人竝行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有不迮譬
如有人畏虎墮井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
有不迮如大海中捨壞小船得堅牢船得堅牢船乘
之度海至安隱處心得快樂解脫亦爾心得快樂得
快樂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拔
諸因緣譬如因乳得酪因酪得酥因酥得醍醐真解
脫中都無是因無是因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
如來又解脫者能伏憍慢譬如大王慢於小王解脫
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
者伏諸放逸謂放逸者多有貪欲真解脫中無有是
[005-0416b]
名無是名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
者能除無明如上妙酥除諸滓穢乃名醍醐解脫亦
爾除無明滓出於真明如是真明即真解脫真解脫
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寂靜純一無二如空野
象獨一無侶解脫亦爾獨一無二獨一無二即真解
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堅實如竹葦
𦱔麻莖榦空虗而子堅實除佛如來其餘人天皆不
堅實真解脫者遠離一切諸有流等如是解脫即是
如來又解脫者名能覺了增益於我真解脫者亦復
如是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捨諸有譬如
有人食巳而吐解脫亦爾捨於諸有捨諸有者即真
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決定如婆
師華香七葉中無解脫亦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
解脫者名曰水大譬如水大於諸大勝能潤一切草
木種子解脫亦爾能潤一切有生之類如是解脫即
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為入如有門戶則通入路金
性之處金則可得解脫亦爾如彼門戶修無我者則
得入中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為善譬
如弟子隨逐於師善奉教勅得名為善解脫亦爾如
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出世法於一切法最
為出過如眾味中酥乳最勝解脫亦爾如是解脫即
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不動譬如門閫風不能動真
解脫者亦復如是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
無濤波如彼大海其水濤波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
[005-0416c]
是如來又解脫者譬如宮殿解脫亦爾當知解脫即
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所用如閻浮檀金多有所任
無有能說是金過惡解脫亦爾無有過惡無有過惡
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捨嬰兒行
譬如大人捨小兒行解脫亦爾除捨五陰除捨五陰
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究竟
如被繫者從繫得脫洗浴清淨然後還家解脫亦爾
畢竟清淨畢竟清淨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又解脫者名無作樂無作樂者巳吐貪欲瞋恚癡故
譬如有人誤飲毒藥為除毒故即服吐藥既得吐巳
毒即除愈身得安樂解脫亦爾吐諸煩惱結縛之毒
身得安樂名無作樂無作樂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
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斷四種毒蛇煩惱斷煩惱者
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離諸有
滅一切苦得一切樂永斷貪欲瞋恚愚癡拔斷一切
煩惱根本拔根本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又解脫者名斷一切有為之法出生一切無漏善法
斷塞諸道所謂若我無我非我非無我唯斷取著不
斷我見我見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真解脫真解脫
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無所有
無所有者即是外道尼犍子等所計解脫而是尼犍
實無解脫故名空空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故不空空
不空空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
名曰不空如水酒乳酪酥蜜等缾雖無水酒酪酥蜜
[005-0417a]
時猶故得名為水等缾而是缾等不可說空及以不
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色香味觸若言不空而復無
有水酒等實解脫亦爾不可說色及以非色不可說
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常樂我淨若言不
空誰受是常樂我淨者以是義故不可說空及以不
空空者謂無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
切有為行如缾無酪則名為空不空者謂真實善
色常樂我淨不動不變猶如彼缾色香味觸故名不
空是故解脫譬如彼缾彼缾遇緣則有破壞解脫不
爾不可破壞不可破壞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
來又解脫者名曰離愛譬如有人愛心希望釋提桓
因大梵天王自在天王解脫不爾若得成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巳無愛無疑無愛無疑即真解脫真
解脫者即是如來若言解脫有愛疑者無有是處又
解脫者斷諸有貪斷一切相一切繫縛一切煩惱一
切生死一切因緣一切果報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
來即是涅槃。」


【又解脫者斷四毒蛇取四鈍使以為四蛇謂貪瞋
癡慢正言此四通於見思能傷法身損慧命問斷
惑是因解脫是果云何解脫斷四毒蛇開善引經
云無明力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果有等覺妙覺
等覺即斷莊嚴引經云上士者斷無上不斷觀師
云果地非斷非不斷緣宜聞斷如開善緣宜不斷
如莊嚴今若依四教義三藏果斷因不斷通教因
[005-0417b]
時斷正果起斷習別教因斷多分果斷一分圓教
從因至果皆稱佛智非斷非不斷不斷而斷斷即
不斷斷一切有去是去理外生死出生無漏善法
即是就理內涅槃斷塞諸道者斷有所得諸道若
我無我四句皆除不除我見不除理內之我今明
斷一切有即是破假出生無漏即是入空斷塞諸
道即是雙非二邊不除我見即是入中名為解脫
此義比諸師明哲自見之。


三從三跳三歸去是總結解脫又二一總結二論
義。】


「一切眾生怖畏生死諸煩惱故故受三歸譬如羣鹿
怖畏獵師既得免離若得一跳則譬一歸如是三跳
則譬三歸以三跳故則受安樂眾生亦爾怖畏四魔
惡獵師故受三歸依三歸依故則得安樂受安樂者
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涅槃涅
槃者即是無盡無盡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決定
決定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總結者三跳免怖結上無瘡疣三歸結上解脫處
即一而三是橫廣即三而一是豎深結上其性廣
博他解畏獵師故三跳怖魔外故三歸初跳喻歸
僧離獵師猶近第二跳喻歸法第三跳喻歸佛方
得安隱故下文中怖鴿入舍利弗影戰怖未安又
逐三寶次第初跳喻歸佛次跳喻歸法第三跳喻
歸僧具歸三寶乃得無畏有人云前是別體三歸
[005-0417c]
後方是一體三歸今云不爾只於此中即是一體
三歸時眾未了迦葉更問而重顯之。


迦葉白佛若涅槃佛性下舉三事論義一問三歸
二問無作樂三問不生不滅百句既廣略舉三問
私云於解脫後設此三問信此三問攝萬法門初
問三歸者。】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涅槃佛性決定如來是一
義者云何說言有三歸依。」


【既言解脫如來涅槃唯是一法只應一體一歸而
巳云何言三即是舉三難一。


佛答為四一以體妙故應三二名義料簡故應三
三引證故應三四自在故應三初體妙故應三。】


「佛告迦葉善男子一切眾生怖畏生死故求三歸以
三歸故則知佛性決定涅槃。」


【若解脫涅槃定是一體不得三者則非妙非寶不
可歸依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乃是妙寶是可歸依
文云怖畏生死故求三歸以三歸故知涅槃一即
其義也。


次名義料簡者。】


「善男子有法名一義異有法名義俱異名一義異者
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涅槃虗空皆亦是常是名名一
義異名義俱異者佛名為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涅
槃名解脫虗空名非善亦名無閡是為名義俱異善
男子三歸依者亦復如是名義俱異云何為一。」
[005-0418a]


【解脫如來及以涅槃同皆是常所以名同其義則
異從同故一從異故三名一義異尚得為三名義
俱異何得不三。


三引證應三者。】


「是故我告摩訶波闍波提憍曇彌莫供養我當供養
僧若供養僧則得具足供養三歸摩訶波闍波提即
答我言眾僧之中無佛無法云何說言供養眾僧則
得具足供養三歸我復告言汝隨我語則供養佛為
解脫故即供養法眾僧受者則供養僧善男子是故
三歸不得為一。」


【昔別體僧上尚具三寶況一體佛上而不具三。


四自在不定故應三者。】


「善男子如來或時說一為三說三為一如是之義諸
佛境界非是聲聞緣覺所知。」


【昔為破邪說一為三三不乖一今為破別說三為
一一不乖三如此三一乃是諸佛境界非下所知
迦葉復言去問無作樂問為二初領旨。】


「迦葉復言如佛所說畢竟安樂名涅槃者。」


【次云何下作難。】


「是義云何夫涅槃者捨身捨智若捨身智誰當受樂。」


【意云若畢竟樂名涅槃者即無所有誰受安樂。


佛答為三謂譬合結。】


「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食巳心悶出外欲吐既得吐
巳而復回還同伴問之汝今所患竟為差不而復來
[005-0418b]
還答言巳差身得安樂。


如來亦爾畢竟遠離二十五有永得涅槃安樂之處
不可動轉無有盡滅斷一切受名無受樂如是無受
名為常樂若言如來有受樂者無有是處。


是故畢竟樂者即是涅槃涅槃者即真解脫真解脫
者即是如來。」


【以患故吐吐故無復所有乃名為安樂佛無受樂
亦復如是。


迦葉復言去問不生滅有七問答前四如文。】


「迦葉復言不生不滅是解脫耶如是如是善男子不
生不滅即是解脫如是解脫即是如來。


迦葉復言若不生滅是解脫者虗空之性亦無生滅
應是如來如來之性即是解脫佛告迦葉善男子是
事不然。


世尊何故不然善男子如迦蘭伽及命命鳥其聲清
妙寧可同於烏鵲音不不也世尊烏鵲之聲比命命
等百千萬倍不可為比。


迦葉復言迦蘭伽等其聲微妙身亦不同如來云何
比之烏鵲無異芥子比須彌山佛與虗空亦復如是
迦蘭伽聲可譬佛聲不可以譬烏鵲之音爾時佛讚
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解甚深難解如來有
時以因緣故引彼虗空以譬解脫如是解脫即是如
來真解脫者一切人天無能為匹而此虗空實非其
譬為化眾生故以虗空非喻為喻當知解脫即是如
[005-0418c]
來如來之性即是解脫解脫如來無二無別善男子
非喻者如無比之物不可引喻有因緣故可得引喻
如經中說面貌端正如月盛滿白象鮮潔猶如雪山
滿月不得即同於面雪山不得即是白象善男子不
可以喻喻真解脫為化眾生故作喻耳以諸譬喻知
諸法性皆亦如是。


迦葉復言云何如來作二種說。」


【第五問云何如來作二種說者此問從何生上來
或以虗空喻佛身或不用或以雲雷喻佛身或不
用或言一三或言三一執之為難云作二種說。】


「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執持刀劒以瞋恚心欲害如
來如來和悅無恚恨色是人當得壞如來身成逆罪
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身界不可壞故所以者何
以無身聚唯有法性法性之性理不可壞是人云何
能壞佛身直以惡心故成無間以是因緣引諸譬喻
得知實法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我
所欲說汝巳說之又善男子譬如惡人欲害其母住
於野田在穀𧂐下母為送食其人見巳尋生害心便
前磨刀母時知巳逃入𧂐中其人持刀繞𧂐徧斫斫
巳歡喜生巳害想其母尋出還至家中於意云何是
人成就無間罪不世尊不可定說何以故若說有罪
母身應壞身若不壞云何言有若說無罪生巳害想
心懷歡喜云何言無是人雖不具足逆罪而亦是逆
以是因緣引諸譬喻得知實法佛讚迦葉善哉善哉
[005-0419a]
善男了以是因緣我說種種方便譬喻以譬解脫雖
以無量阿僧祇譬而實不可以譬為比或有因緣亦
可譬說或有因緣不可引譬是故解脫成就如是無
量功德趣涅槃者涅槃如來亦有如是無量功德以
如是等無量功德成就滿故名大般涅槃。」


【佛以兩譬答害佛害母身雖不壞逆罪巳成皆不
可定說若言身壞身實不壞若言無罪其實得罪
如來知時或時定說或不定說以四悉檀皆不虗
也。


三迦葉白佛去是領解。】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如來至處為無有
盡處若無盡當知壽命亦應無盡。」


【四佛讚去是述成也。】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護持正法若有善
男子善女人欲斷煩惱諸結縛者當作如是護持正
法。


大般涅槃經卷第五」


日東 天台沙門本純 分會


南本大般涅槃經會疏卷第五
[005-041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