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f0008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宋-法護 (master)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
十三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
試光祿卿慈覺傳梵大師賜紫
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禪定波羅蜜多品第十之三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得不退轉神通,或
以意想、或以事業,皆是所作遊戲神通。復於
處處廣大安住現諸所作。彼有所作,神通智
[033-0867a]
力世間最上。於所作事雖具諸相,善能決擇
而復現證世出世間第一之法。菩薩神通示
無盡相,猶若虛空遍一切處。菩薩神通現一
切相色無色等,復能隨順入一切聲,然於前
際音聲平等。菩薩神通觀察一切有情心行,
於其體性隨緣顯現,於諸劫中隨其思念,前
際後際無有間斷。一切唯現神境變化,決定
現前無別行相。菩薩神通達漏盡智,觀時分
已而無超越,勝出世間決擇諸法,所有一切
聲聞緣覺之所難測。菩薩神通其義甚深,懾
壞群魔制伏外道,於菩提場而能總持一切
佛法、志求正覺。隨其種類轉正法輪,而善調
伏一切有情,至灌頂位得法自在。


「舍利子!此不退轉神通菩薩摩訶薩,所作事
業悉無我慢,其心清淨正善調伏光潔自在,
離諸染欲及隨煩惱,微妙寂靜,所有善業而
悉成就。於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鉢底起正
思惟,於生死中都無繫縛。所以者何?謂彼生
業諸煩惱縛顛倒執著皆悉解脫,是故於生
死中都無繫縛,而復不壞大乘、成證一切佛
法。然彼佛法,十方諦求了不可得。又一切法
皆順佛法,是故佛法即一切法。若一切法如
實尋求亦不可得,於算數道及非算數,平等
超越無有少分。此說無法亦無非法,若能於
法非法遍能了知,是故於此都無住著。又諸
法義亦非住著,若著於義非大義利。若復於
義非義悉無所住,設見於義而智無礙。若智
無礙則無遍計,若無遍計則無有對,若無有
對則無所住,若無所住則無間斷,若無間斷
[033-0867b]
則無虛作,若無虛作則無迷亂,若無迷亂則
無我我所,若無我我所則無諍論,若無諍論
是沙門法。若無諍論是沙門法,則喻彼虛
空亦如平掌。若喻虛空亦如平掌,彼則不
墮欲界色界及無色界。若一切處而無所墮,
則無形色及無顯色亦無分位。若無形色無
顯色及無分位,彼則如是隨順覺悟。若能如
是隨順覺悟,彼則如是隨所覺悟。云何說此
隨順覺悟及所覺悟?謂若了知彼極微法皆
不可得,說此是為隨順覺悟及所覺悟。應當
於此平等入解,即能成就菩薩摩訶薩希有
之法。云何菩薩摩訶薩希有之法?所謂於
慈無我、悲無眾生、喜無壽者、捨無補特伽羅,
布施無彼悔與心,持戒生彼寂靜心,忍辱發
彼無盡心,精進發彼最上心,禪定離彼散亂
心,勝慧無彼戲論心,念處無念處作意心,正
斷隨彼生滅心,神足離彼嬉戲心,於信進念
定慧起彼無礙自然平等入解心,如是五根
五力起彼無能損壞屈伏心,於七覺支起彼
分別菩提心,於八聖道起彼觀察正解心,於
奢摩他起彼平等心,於毘鉢舍那發起觀察
聖諦希有遍知心,成熟有情發彼本清淨
心,於彼法界攝受正法無雜亂心,於無生法
忍起不可得心,於不退轉地起轉無轉心,於
相所獲起無相心,莊嚴菩提道場起彼順三
界心,制伏群魔起彼攝受有情心,於諸法自
性菩提起彼順覺悟心,於轉法輪起彼無所
轉心,於大涅盤起彼隨現輪迴自性平等
心。舍利子!如是所說,是為菩薩摩訶薩於隨
[033-0867c]
順覺悟及所覺悟而能成就希有之法。


「復次舍利子!云何禪定?謂諸菩薩於彼禪定
無所耽著,能於如來三摩地而得圓滿,又復
不樂禪悅之味。諸菩薩雖復於身適悅而無
取著,復於禪定常樂大悲,以是緣故留諸惑
染。又於禪定不退等持,以是緣故厭離欲界。
復於禪定修神通業,以是緣故了知一切有
情心行。又於禪定通達實際,以是緣故得心
智自在。復於禪定得等至智,以是緣故普遍
一切色無色界。又於禪定至極寂靜,以是緣
故於聲聞緣覺三摩鉢底而求增長。復於禪
定而無動亂,以是緣故住極究竟。又於禪定
常行對治,以是緣故而不住彼相續習氣。復
於禪定得最勝慧,以是緣故於諸世間而為
第一。又於禪定而先通解有情心意,以是緣
故諸有情中而為最上。復於禪定而常自在
隨樂三寶,以是緣故獲得如來無盡功德。又
於禪定得極高勝,以是緣故常住三摩呬多。
復於禪定得自在轉,以是緣故而能圓滿一
切事業。又於禪定悉無所受,以是緣故得大
智慧。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禪定。


「復次舍利子!禪定波羅蜜多以何為先?所謂
決定心為先,一境心為先,不散亂心為先,安
住心為先,奢摩他心為先,三摩地心為先,根
等持為先,力等持為先,正等等持為先,定解
脫為先,九次第定為先,不相違為先,善法
為先,降伏煩惱怨賊為先,圓滿三摩地蘊為
先,菩薩三摩地為先,佛三摩地為先。舍利
子!如是寂靜之法,是名菩薩摩訶薩所行之
[033-0868a]
行於禪定波羅蜜多為先。」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說伽陀曰:


「 「禪定解脫波羅蜜,
 常於多劫行是行,
 彼世間法意無著,
 是名寂照三摩地。
 若諸通達波羅蜜,
 如電莊嚴勝高顯,
 以能勇猛離諸垢,
 是名月光三摩地。
 成就無憂戒德光,
 於諸法中自在轉,
 斯法高勇若須彌,
 是名法光三摩地。
 於彼法寶莊嚴地,
 正法總持妙清淨,
 是心能伺於他心,
 名正法智自在轉。
 定能摧斷諸煩惱,
 如幢珠網無障礙,
 於十力中勝解脫,
 名破魔力三摩地。
 勝無能勝須彌燈,
 彼號智光清淨眼,
 謂能合掌讚善言,
 妙住持地三摩地。
 以能入解空無相,
 無願寂靜地亦然,
 法念功德智自在,
 諸佛無邊三摩地。
 蘇難陀龍師子王,
 若來若去常安靜,
 清淨眼力無瞬動,
 定名遠離種種想。
 金剛定如金剛地,
 高顯不動量須彌,
 清淨音聲普遍轉,
 遠離煩惱三摩地。
 廣大一切功德相,
 猶若虛空無邊際,
 具足增長智慧念,
 辯才宣說悉無盡。
 觀察有情令善作,
 無邊無盡無損壞,
 慈能調柔悲善根,
 喜入極喜捨二障。
 解脫堅固生歡喜,
 如勝蓮華金剛幢,
 智海智光俱不動,
 是名法義三摩地。
 無邊解脫光明海,
 如來定慧願莊嚴,
 無上正覺妙寂靜,
 定名不動調伏法。
 光明願得莊嚴剎,
 令有情意悉歡喜,
[033-0868b]
 於正覺道常隨順,
 莊嚴寶髻波羅蜜。
 迅速如風無分限,
 亦如海藏持眾寶,
 施真甘露解脫門,
 開七覺華三摩地。
 大神通義妙攝受,
 通達無邊悉圓滿,
 普現如是佛境界,
 是名積石山王定。
 若修禪定波羅蜜,
 安住等引定境界,
 菩薩無量功德門,
 是名寂靜三摩地。
 於等引中隨作意,
 所發言音皆軌範,
 乃至行坐威儀中,
 如是悉常無放逸。
 又此諸法最寂靜,
 無我無人無壽者,
 亦無分別非分別,
 唯此無餘登彼岸。
 若修禪定波羅蜜,
 所獲無邊功德海,
 諸有智者菩薩眾,
 應當憐愍諸有情。」」



勝慧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一



爾時佛告舍利子:「云何諸菩薩摩訶薩勝慧
波羅蜜多?舍利子!若諸菩薩行不退轉菩薩
行時,於此菩薩藏正法殊勝義利,畢竟受持
讀誦聽聞、廣大開示為他人說,得勝慧相。又
彼勝慧,云何是相?云何入解?謂於勝慧所聞
之相,隨意入解。又復云何是所聞相?所謂樂
欲相、意願相、善和合相、善知識相、變化相、
迴向相、高貴相、尊重相、右旋相、極自在相、
親近相、不聽外境相、承事相、作意相、不散亂
相、如求寶相、如求醫相、滅一切病苦相、念器
相、通達菩提相、對治覺悟相、入佛智相、聽無
厭相、集法施相、施已無悔相、樂近多聞相、善
作歡喜領納相、大喜遍身相、心大適悅相、聽
無疲倦相、樂聞正法相、樂聞正行相、樂聞不
觸無智相、樂聞波羅蜜多相、樂聞菩薩藏正
[033-0868c]
法相、樂聞攝事相、樂聞方便善巧相、樂聞梵
行相、樂聞神通相、樂聞四念處相、樂聞四正
斷相、樂聞四神足相、樂聞十二緣生相、樂聞
無常苦無我寂靜相、樂聞空無相無願解脫
相、樂聞不積集不善根行相、樂聞積集善根
行相、樂聞單已相、樂聞轉法輪相、於雜染中
無散亂想相、調伏一切煩惱想相、歸向智者
相、親近賢聖相、遠離不律儀相、樂聞聖人相、
樂聞五根相、樂聞隨念觀察相、樂聞七覺支
相、樂聞八聖道相、樂聞如來十力四無所畏
四無量十八不共佛法相。


「舍利子!而於是中即聞修慧。所以者何?謂於
菩薩藏正法而生樂欲,彼聽聞已而能了知,
知已能修。若於菩薩藏正法中意願聽聞,起
善和合近善知識,若變化若攝受右旋,若極
自在,若親近多聞不聽外境,安住多聞勤勇
作意,如求寶想、如求醫想、滅貪瞋癡想、受持
想,若於諸法通達旨趣,及於意樂令智增長,
聽受無厭。聞布施已能勇悍施,聞說戒已能
護淨戒,聞說忍已而能忍辱,聞說精進而無
懈怠,聞說禪定而不散亂,聞說勝慧心起盡
漏樂勝多聞及聞法已身心適悅。聞大乘已
而生勝欲,聞攝受事心行攝受,聞四念處而
身受心法念住,聞四正斷則已生不善而令
除滅、未生不善而能棄捨、已生善根而令增
長、未生善法而能發起,聞說離諍而身心欲
俱獲輕安,聞說禪定而心行決定,聞四無量
已,於一切有情而起大慈、於彼樂著而起大
悲、於諸正法而起大喜、於不善處而起大捨,
[033-0869a]
聞五根已於信進念定慧而心能行,聞七覺
支於一切法心生覺了,聞八聖道而能起
心趣向涅盤。若於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
量、十八不共法乃至無量佛法,如是當學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聽聞已而能了
知,知已能修。舍利子!如是所說種種所聞之
相隨意入解,是為菩薩摩訶薩勝慧波羅蜜
多之行。


「復次舍利子!菩薩行勝慧波羅蜜多行時,而
能於此菩薩藏正法殊勝義利,受持讀誦聽
聞、廣大開示為他人說,得諸法正行。云何是
為諸法正行?謂於是法如其所說安立正行。
舍利子!法正行者,謂若隨順攝受諸法。所以
者何?謂法無執著是即正行,若住執著無
有是處。於補特伽羅法中而求出離,亦無是
處。若於補特伽羅法無所執著,是名正行。得
無疑惑,斯有是處。是故諸修行者,於此正
法隨順攝受而無障礙,即為正行。


「復次舍利子!若於諸法及尊重法,無執無取
無生無滅,及於諸法設順正理亦應無取,如
是所說即為正行。如我今說無有少分亦無
所見,如是無見無取是諸法相。云何為相?所
謂有相、無相。所以者何?此相無相,說名無相。
又此相者,於一切法都無覺了。此無相者,無
見無取。如是所說即為正行。是故於此正行
應當修習,現證諸法得無障礙。」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說伽陀曰:


「 「若於菩薩藏,
 不應生決定,
 如是諸智者,
 得安住正行。
[033-0869b]
 又若於是法,
 而或行執取,
 及起邊執故,
 此非為正行。
 法雖不可得,
 勿作於空解,
 況此正妙法,
 不同於虛空。
 若法同虛空,
 世間無領解,
 由無領解故,
 此非為正行。
 又此正妙法,
 無取無不取,
 是故法非法,
 不應生執取。
 由無執取故,
 此即為法相,
 如是行相中,
 說名為正行。
 又此正妙法,
 曾無有住著,
 隨順而了知,
 無能得損害。
 由無所害故,
 智都無所解,
 如是行相中,
 說名為正行。
 又復諸智者,
 住少欲功德,
 於此正法中,
 相應善修作。
 若諸善安住,
 行威儀正行,
 而於所向方,
 隨應得清淨。
 以所向清淨,
 知如是正法,
 則能於處處,
 了有情心意。
 又復諸智者,
 了彼心意已,
 如是行相中,
 而能宣正法。
 又此甚深法,
 通達勝義諦,
 於如是義中,
 而常獲決定。
 又復諸智者,
 多聞如大海,
 以是最深廣,
 行無量功德。
 不假文與義,
 能通達正理,
 於無量文義,
 獲堅固不動。」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勝慧波羅蜜多
[033-0869c]
行時,於此菩薩藏正法殊勝義利,聞已乃至
廣為人說,而能獲得勝慧光明。於諸法中,無
明黑暗盲瞑翳障悉能除滅,於勝慧光速獲
成就,善不善法如實了知,乃至命終諸不善
法畢竟斷除。聞諸善法如所覺悟,於善寂默
而能宣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說伽陀曰:


「 「譬如入暗處,
 現前諸色相,
 彼眼不可見,
 以火能破瞑。
 如是現在劫,
 彼有生死人,
 於善不善法,
 不聽而不知。
 由聽是法故,
 於罪不應作,
 及除非義利,
 速能趣涅盤。
 樂親近師友,
 增長於聞慧,
 彼慧清淨故,
 獲得妙樂義。
 彼聞義智者,
 見非法出離,
 於淨法勇猛,
 得殊勝妙樂。
 若於菩薩藏,
 聞已住法性,
 光明照世間,
 真行菩提行。」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