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215 仁王經疏-宋-淨源 (master)



No. 520-A


注仁王般若經科
大宋沙門 淨源 錄




* ○注仁王般若經科

* 初題目

* 初注題
* 二述人
* 二疏文

* 初通敘宗旨

* 初儒釋對辨

* 初標夫儒
* 二釋彼以
* 三結斯皆
* 二正敘經旨

* 初標難知茲
* 二中義

* 初王請安民是故
* 二聖慈護國至聖
* 三引例

* 初合辨恢五
* 二敘失

* 初敘義昔人
* 二顯夫中是
* 三明得

* 初正明唯大
* 二引證故有
* 三具彰疏解

* 初敘昔解

* 初釋義有廣略若夫
* 二流傳有隱顯然則
* 二申今義

* 初明所宗淨源
* 二報國恩庶乎
* 三資臣德夫然
* 二別釋經文

* 初題號

* 初解所詮

* 初釋仁王夫仁
* 二釋護國護者
* 三釋般若梵語
* 四轉波等波羅
* 二釋能詮

* 初正釋經者
* 二敘歎然則
* 三通妨或謂
* 二經文

* 初科判

* 初科判源由次釋
* 二約品分文然此
* 三辨三之相所以
* 二隨釋

* 初序分

* 序品第一文句

* 初懸示

* 初證信序諸經
* 二發起序二發
[001-0521a]
* 三辨品數品者
* 二牒釋

* 初證信

* 初建立所以

* 初立由然證
* 二立意意為
* 二科定經文雖具
* 三依科正解

* 初說經時處

* 初釋文信成
* 二通妨或曰
* 二兩眾俱聞

* 初總敘分科二兩
* 二隨科別釋

* 初明當機眾

* 初聲聞眾

* 初正釋二眾

* 初僧眾
* 二尼眾
* 二會通緣覺若按
* 二菩薩眾

* 初標類舉數
* 二敘歎行德

* 初總歎
* 二別歎

* 初敘義二別
* 二釋文初歎
* 三結德
* 三在家眾
* 四七賢眾
* 五國王眾
* 六異生眾

* 初釋經欲界
* 二示注昔圭
* 二釋輔翼眾

* 初總敘

* 初指同大經二輔
* 二明世間嚴今文
* 二釋經

* 初現土宣教

* 初釋經土雖
* 二引證

* 初引文賢首
* 二會通論上
* 二座現寶華
* 三主伴齊現

* 初釋經文果數
* 二會同異若準
* 四諸佛說法
* 三敘眾就坐
* 二發起○
* 二正宗○
* 三流通○




* ○二發起序

* 初敘意二發
* 二釋經
[001-0522a]

* 初彰說法時

* 初釋經具無
* 二通妨或謂
* 二入定放光
* 三諸天雨華

* 初別列總指華色
* 二略示無色然無
* 四震地警眾

* 初釋經震地震即
* 二引文警眾勝思
* 五騰疑表法

* 初敘昔疑今
* 二匿王申門

* 初念法利生
* 二問眾述疑
* 三眾無答者
* 四奏樂供佛
* 三放光召眾
* 四光中宣教

* 初別釋今經光現
* 二會同楞嚴然今
* 五徧集有緣

* 初總標
* 二別列
* 三結數
* 六獻供禮敬




* ○二正宗分

* 初示品分科此下
* 二依科別釋

* 初三品明內護

* 初觀如來品明護果

* 初來意

* 初釋分來來意
* 二釋品來二品
* 二釋名

* 初釋觀字二釋
* 二釋如來具如
* 三解經

* 初如來起定許說

* 初懸牒諸王念請
* 二許說內護誡聽
* 二匿王忻讚散華
[001-0523a]
* 三詢問因果奧旨
* 四廣答護果觀門

* 初化四生有情

* 初牒果以四生為境
* 二修因以二行為觀

* 初約色蘊略明
* 二例餘法廣辨
* 三徵釋相如結觀心

* 初雙牒
* 二雙釋
* 三總結
* 二示三種般若

* 初通示所宗二示
* 二別釋經文

* 初從本起末以順釋

* 初實相明所觀真性

* 初能所相違問
* 二空有雙照答

* 初約真諦明空
* 二約俗諦明有
* 三斥問妄分別
* 二觀照辨能觀玅慧

* 初能觀所觀問
* 二非空非有答

* 初略明
* 二廣釋

* 初述觀料經二廣
* 二約文申義

* 初真空絕相觀

* 初會色歸空觀

* 初約境明空
* 二約智觀空
* 三因果俱空
* 二明空即色觀
* 三空色無礙觀
* 四泯絕無寄觀
* 二理事無礙觀

* 初躡前示後二理
* 二正釋經文

* 初明聖證十地
* 二辨等玅二覺
* 三文字釋詮上之教

* 初諸佛同宣
* 二校量顯勝
* 三徵釋所以

* 初徵
* 二釋

* 初忘詮得旨勝
* 二約法顯人勝
* 二攝末歸本以反結

* 初結觀字詮觀之教

* 初總標三種妄見
* 二別明詮上之教

* 初三有果空

* 初總標
* 二別列
* 三顯空
* 二三界因空
* 二經觀照能觀玅慧

* 初明十地空
* 二辨等覺空
* 三示玅覺空
* 三結實相所觀真性
* 五略示因人護果
* 六問答何相觀佛

* 初略今淨名六問
* 二正釋今經

* 初覺帝垂問
* 二仁王申答

* 初總答
* 二別答

* 初示教義
* 二釋經文謂所
* 三結答
* 三印例斥邪
* 七總結時眾護益
* 二菩薩行品明護因○
* 三二諦品雙資因果○
* 二三品辨外護○




* ○二菩薩行品明護因
[001-0524a]

* 初來意
* 二釋名
* 三解經

* 初通妨然清
* 二釋文

* 初匿王請問
* 二如來酬答

* 初科定經文二如
* 二依科申義

* 初總答前二問

* 初如來闡教

* 初五忍法答修何行業

* 初總示
* 二別釋

* 初指他教二別
* 二釋今經

* 初伏忍

* 初釋經文

* 初下品十住明十心

* 初總標十住
* 二別明觀行

* 初緣境發心
* 二取信成位

* 初會同異楞嚴
* 二通外難然諸
* 三明化利益

* 初引論敘義二明
* 二依論釋經論云
* 三仰祖證成吾祖
* 三結成功業
* 二中品十行明十治

* 初總標十行
* 二別明觀門
* 三結成功業
* 三上品十向明十忍

* 初總標十向
* 二別明觀門
* 三結成功業
* 二敘所宗上來
* 二信忍

* 初標位斷障
* 二總修諸行
* 三別指根本

* 初正釋經文從發
* 二重示行本然信
* 四現身顯益
* 三順忍

* 初標位斷障
* 二現身顯益

* 初釋經文億之
* 二會影略然證
* 四無生忍

* 初標位斷障
* 二現身顯益

* 初釋經文七地
* 二會隱顯然前
* 五寂滅忍

* 初分科五寂
* 二隨釋
[001-0525a]

* 初標位斷障

* 初標位分兩品

* 初明忍同

* 初正釋文此位
* 二會同
* 二示品異
* 二斷障證二覺
* 二現身顯益

* 初真身
* 二應身
* 三辨正揀邪

* 初辨正

* 初凡迷三界

* 初示經文不出
* 二申經義一切
* 三釋諸根然二
* 二聖化三有

* 初釋經報化
* 二通妨或曰
* 二揀邪
* 四敘昔明果

* 初敘昔告眾

* 初釋經既斷
* 二通妨然他
* 二明果指本
* 三通結
* 二十王位答化諸眾生

* 初牒問
* 二正答

* 初寄位度生

* 初略標
* 二廣釋文有十段
* 三總結
* 二例諸如來
* 三大眾供讚
* 二匿王偈讚○
* 三時眾獲益
* 四敘昔得果
* 五印成歎法

* 初印成所說
* 二敘歎忍法

* 初總標因果
* 二別釋因果

* 初徵
* 二釋

* 初果德境智
* 二因行境智

* 初約法釋
* 二約人釋
* 三稱量罔及

* 初約境空

* 初諸法空
* 二諸行空
* 三境界空
* 二約智空

* 初約法明權實
[001-0526a]
* 二約人明申道
* 三凡小墮有無
* 四心言罔測

* 初所說益物
* 二舉人喻說

* 初敘二解有謂
* 二辨差當初解
* 三果知因讚
* 六勸修指同

* 初修顯三世同
* 二因果一路同
* 三標忍生信同
* 四超罪得果同
* 五因名果說同
* 六大眾奉行同
* 二別答第三問○




* ○二匿王偈讚

* 初標說儀

* 初明諸頌然頌
* 二出所以為何
* 二正說偈

* 初分科敘意二正
* 二隨文釋義

* 初總讚三寶
* 二別讚五忍

* 初略示
* 二廣釋

* 初伏忍

* 初兼讚十善
* 二正讚三賢
* 三讚信成位

* 初推詳文義三讚
* 二引經略釋賢首
* 二信忍

* 初敘經述宗二信
* 二約文申義

* 初別讚三品

* 初讚下品

* 初釋下品謂成
* 二釋住地智與
* 二讚中品
* 三讚上品
* 二總明斷障
* 三順忍

* 初別讚三品

* 初讚下品
* 二讚中品
* 三讚上品
* 二總明斷障
* 四無生忍

* 初讚下品

* 初正明下品
* 二敘進中品
* 三約行斷障

* 初釋偈讚中道
* 二會長行前文
* 二讚中品
* 三讚上品
* 五寂滅忍

* 初讚下品

* 初正明下品
* 二通前斷障
* 二讚上品

* 初正讚果德
* 二揀因異果
* 三通讚三業
* 四別讚益物


[001-0527a]



* ○二別答第三問

* 初敘義分科二別
* 二隨科別釋

* 初牒匿王致問
* 二明如來正答

* 初略示
* 二廣釋

* 初依真成妄識
* 二隨識生染淨
* 三約證示地位
* 四約修辨諸假

* 初總明觀行四約
* 二別釋經文

* 初顯法眼如幻化

* 初妄識生色心
* 二色法生根大
* 三總結皆幻法
* 二明受假如睡夢
* 三辨名假如聲響
* 四相續假如陽焰
* 五觀待假如電光
* 六形待假如第二月
* 七緣成假如水泡
* 八因成假如空雲
* 三雙結

* 初別結廣略二文

* 初結略示
* 二結廣釋
* 二總結自他二利
* 三敘時眾獲益




* ○三二諦品雙資因果

* 初來意

* 初明前品初來
* 二顯當品又如
* 二釋名

* 初正釋次釋
* 二揀非若依
* 三解經

* 初匿王致問
* 二如來正答

* 初實相明真俗境

* 初長行略示

* 初敘昔示義

* 初釋經過去
* 二引證故華
* 二勅聽許說

* 初釋當文誡令
* 二釋互望然此
* 二偈頌廣答

* 初總科偈文二偈
* 二依科別釋

* 初真俗絕待
* 二二諦互陳

* 初約假明二諦
* 二約空明二諦

* 初法
* 二喻
* 三合
* 三雙遣明中道

* 初法
[001-0528a]
* 二喻

* 初喻真俗
* 二喻迷悟
* 三雙結真俗
* 二觀照辨權實智

* 初總標
* 二別釋

* 初分科述意二如
* 二隨科釋義

* 初能所不二

* 初能度所度
* 二能求所求

* 初略徵釋
* 二互同釋
* 三徵釋所以
* 二惑智不二
* 三絕待不二
* 四因果不二
* 三文字顯上二義

* 初匿王致問
* 二如來正答

* 初通示所宗二如
* 二別釋經義

* 初文字性空即實相

* 初文字性空
* 二教體實相

* 初正明
* 二揀非
* 二文字性空即觀照

* 初躡前起後
* 二修證觀照

* 初明諸佛成護果

* 初正明佛果
* 二兼示九界
* 二顯菩薩成護因

* 初示教道三賢緣修
* 二明證道十聖真修
* 三結成二護
* 三躡前請益

* 初匿王申問
* 二如來總答

* 初正答
* 二徵釋

* 初徵
* 二釋

* 初約根相異性一
* 二約諦真一俗二

* 初揀非
* 二顯是
* 三通結
* 四諸佛同說

* 初一佛例多
* 二顯功德多

* 初明能說多
* 二顯所說多
* 三舉少況多
[001-0529a]
* 四校量勝多

* 初舉一念信超苦
* 二況四法行得樂
* 五聞法悟道




* ○次三品辨外護

* 初分品大文
* 二隨釋

* 初護國品正顯外護

* 初來意
* 二釋名
* 三解經

* 初勅聽許說
* 二正陳護國

* 初明護時
* 二示護法

* 初弘經置像

* 初釋經置佛
* 二止濫然近
* 二備設供儀
* 三說聽除難
* 三彰護益

* 初總明能護
* 二別列所護

* 初列幽明
* 二列依正
* 三由教示益

* 初持經文
* 二獲福袪難

* 初獲福
* 二袪難
* 三引昔護國

* 初引天王
* 二引人王

* 初班足依邪教

* 初遇邪師
* 二取千王
* 二普明遵正法

* 初陳願允從
* 二敷座請講
* 三正說偈辭

* 初總敘三正
* 二別釋

* 初標說人
* 二正說偈

* 初演無常
* 二宣八苦
* 三說法空
* 四闡無我
* 四因偈獲益

* 初普明受偈益
* 二諸王誦偈益
* 三班足聞偈益
* 四敘誤還國益
* 五出家獲證益

* 初示位即證
[001-0530a]
* 二示跡然班
* 三例諸王

* 初例過去
* 二例現在
* 三例未來
* 四聞法悟道
* 二不思議品兼陳外護○
* 三奉持品廣前二護○




* ○二不思議品兼陳外護

* 初來意
* 二釋名

* 初相用不思議二釋
* 二本迹不思議碧海
* 三解經

* 初聞法忻躍
* 二大眾散華

* 初正明散華

* 初華成寶座

* 初散華成座
* 二佛坐說法
* 三持華成輪
* 二華為雲臺

* 初散花成臺
* 二臺中說法
* 三持華供佛
* 三華作寶城

* 初散華作城
* 二諸佛說法
* 四華成雲臺

* 初通前述意四華
* 二別釋經文成一
* 二王等發願
* 三佛即勸持
* 三佛現神變

* 初總標
* 二別列

* 初諸華相入
* 二佛土相入
* 三塵剎相入
* 四巨細相入
* 五凡聖相入

* 初明正報身
* 二顯依報土
* 三雙結依正
* 四眾覩獲益

* 初釋經得神
* 二通難或謂




* ○三奉持品廣前二護

* 初來意

* 初廣內護
* 二廣外護
* 二釋名
* 三解經

* 初見佛說教

* 初釋本文賢首
* 二會梵網然梵
* 三辨見者矧匿
* 二匿王申問
* 三如來正答
[001-0531a]

* 初法師奉持

* 初修觀為法師
* 二勅眾令供養
* 三列廣賢聖位

* 初長行

* 初三賢法師

* 初總敘所宗三廣
* 二別釋經文

* 初十住法師

* 初正明初賢

* 初總標
* 二別列
* 三結品
* 二攝信成位

* 初總明三聚
* 二修觀顯位
* 三結住進行
* 二十行法師

* 初總標中賢
* 二別列十位
* 三修觀明空
* 四結行進向
* 三十向法師

* 初總標上賢
* 二別列十位
* 三修觀受生
* 四結賢進聖

* 初解經諸三
* 二通妨準諸
* 二十聖法師

* 初躡前起後二十
* 二通敘所宗又此
* 三別釋經文

* 初歡喜地法師

* 初創入聖位
* 二證如斷障
* 三觀智利物

* 初約法明權實
* 二兼喻示權實
* 四結位成行
* 二離垢地法師

* 初證如斷障
* 二觀智利物
* 三結位成行
* 三發光地法師

* 初證如斷障
* 二觀智利物
* 三結位成行
* 四燄慧地法師

* 初證如斷障
* 二觀智利物
* 三結位成行
* 五難勝地法師

* 初證如斷障
* 二觀智利物
* 三結位成行
* 六現前地法師

* 初證如斷障
* 二觀智利物
* 三結位成行
* 七遠行地法師

* 初證如斷障
* 二觀智利物
* 三結位成行
* 八不動地法師

* 初證如斷障
* 二觀智利物
* 三結位成行
* 九善慧地法師

* 初證如斷障
* 二觀智利物
* 三結位成行
* 十法雲地法師

* 初地行入心
* 二證如斷障
* 三觀智利物
* 四引皈一乘
* 四評量翻譯然不
* 三始終伏斷

* 初望果名伏
* 二望因名斷
* 四等妙修證

* 初修證明等妙
* 二知見辨等妙
* 三法喻顯等妙
[001-0532a]

* 初等覺
* 二妙覺
* 五雙結勸修

* 初結菩薩
* 二結諸佛
* 三總勸修
* 二偈頌

* 初標舉
* 二重頌

* 初總頌三賢
* 二別頌十聖
* 三結頌佛果
* 二付囑奉持○
* 三說呪奉持○
* 四時眾獲益○




* ○二付囑奉持

* 初滅度災興

* 初明所護
* 二明能護
* 二付囑所以
* 三救護七難

* 初廣陳化境
* 二略說七難

* 初總示
* 二別列

* 初日月改變
* 二眾星失度
* 三諸火燒物
* 四時序遷易
* 五風蔽兩耀
* 六二儀為災
* 七四方兵起
* 三彰能護教
* 四匿王驚問
* 五如來為答

* 初正出所因
* 二總開能護

* 初以法合喻

* 初法
* 二喻
* 三合
* 二令尊聖教

* 初申供儀
* 二示出處
* 三例人天




* ○三說呪奉持

* 初來福去災
* 二勅聖護國

* 初總示護國
* 二別列
* 三立像申供
* 三菩薩說呪

* 初整儀白佛
* 二述呪功能
* 三正說呪辭

* 初標舉
* 二說呪
* 四如來讚述
* 五普勸受持




* ○四時眾獲益

* 初大眾發願
* 二國王出家
[001-0533a]
* 三諸趣得法
* 四菩薩證道

* 初散華獲忍
* 二修定成佛




* ○三流通分

* 囑累品第八文三

* 初來意

* 初明分來初來
* 二辨品來又前
* 二釋名

* 初囑內護二釋
* 二囑外護又囑
* 三解經

* 初述時付囑

* 初勸誡述時
* 二以經付囑
* 二惡主滅法

* 初別列

* 初敘滅佛法

* 初立法制僧
* 二舉喻兵奴
* 二誡滅國土
* 三非法繫僧
* 四總顯自壞

* 初約喻彰壞
* 二約法減壽
* 三別受三報

* 初順現報
* 二順生報
* 三順後報
* 四總喻合法

* 初總喻
* 二合法
* 五立籍軀役
* 六背聖從愚
* 二總結
* 三仁王依教

* 初諸王誡心

* 初聞誡悲號
* 二至心依教
* 二大眾悲歎
* 三約義辨名

* 初匿王問
* 二如來答

* 初法喻雙陳
* 二喻德勸持
* 四大眾奉行



注仁王經科
[001-0534a] No. 520
注仁王護國般若經卷第一并序
大宋國傳賢首祖教沙門 淨源 撰集


夫儒典之述誠明。猶釋教之談寂照焉。彼以聖人自
誠而明類。玅覺即寂而照矣。賢者自明而誠。比等覺
即照而寂歟。斯皆為教不同。而同歸乎善者也。矧茲
聖誥雖控禦三乘。而優遊中道。是故仁王勤請。袪七
難以安民。至聖垂慈。敷百座而護國。恢五忍則祚升
覺帝。其唯寂照乎。歷十地則位登聖王。其唯誠明乎。
昔人不究儒釋垂範。大同而小異。多以三學之文治
乎心。謂之域外教矣。六經之訓治乎身。謂之域內教
矣。由是寂照誠明之縕。前代未融耳。唯大廣智不空
三藏。學究二諦。教傳三密。通月邦之寂照。洞中華之
誠明。推校詳譯。獨得其奧。故有唐睿文孝武皇帝。御
製經序。載之詳矣。若夫依經辨理。文富義豐。則良賁
法師解之於前。根道抵慧。辭簡旨要。則體元大士注
之於後。然則廣疏盛行於三京。而其略注沉隱於二
淨源雖無似。行思坐誦。摭兩疏之舊章。苦志勞身。
[001-0534b]
解三藏之新譯庶乎揚十力之玅訓。報萬乘之鴻恩。
夫然則由誠明而護國。豈唯樂熈寧於兆民。抑亦資
忠孝於百辟者矣。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夫仁之為德。有能仁焉。有至仁焉。至仁罰不仁。興
利除害也。能仁以濟眾。兼愛無私也。以斯來于生
民。故曰。王者天下之所歸往也。護者加衛也。國者
疆域也。然護之為義。亦有二焉。心安于道。行發于
教。內護也。城壍三寶。澤及萬邦。外護也。是故經明
百座之敷演諸王之奉持。斯皆內外護之明効耳。
梵語般若。此方云智慧。因果合辨也。在因為三慧。
所謂聞思修也。在果成三德。所謂智恩斷也。由是
五方菩薩說呪以加持。即祕密般若也。十方諸佛
發言而擁護。即顯了般若也。波羅蜜多。此譯到彼
岸。謂離生死塗炭此岸。到涅槃富壽彼岸。故經文
有離七難之苦。到五忍之樂焉。經者。以貫以攝訓
法訓。常謂貫穿義。華攝化羣品。諸佛演之而無窮。
百王奉之而不易。然則尊崇護國之典。莫若於華
梵。故下文云。置經寶案。若王行時。常導其前。豈非
諸佛演之而無窮。百王奉之而不易乎。或謂。智者
解題。折五重玄義。賢首釋經。闢十門玅旨。今述斯
文。但略注經題。而不開懸談者。何耶。答夫達節善
變。弘之由人。至如孤山注四十二章。豈有玄義。碧
海箋淨名奧典。亦無懸談。然心經略疏。雖有五門。
[001-0534c]
總列一處。今疏三章。散在諸品。故曰弘之由人。良
有謂乎。】
【△次釋經文分三。第一序分。二正宗分。三
流通分。以三分之興。彌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
遵。然此經一部。具列八品。初一品序分。次六品正
宗。後一品流通。所以三者。夫聖人設教。必有其漸。
將命微言。先彰由致。故受之以序分。由致既彰。當
機授法。故受之以正宗。正宗既陳。務於開濟。非但
為於時會。復令末葉傳芳。故受之以流通。今初。】


「序品第一」


【諸經多有二序。一證信序。謂如是之法。我從佛聞。
標記說處。時眾同聞。以為證據。令物信受。二發起
序。發明生起正宗之法。或唯入定。或但放光。今經
兼而有之。品者分義。類以彰名。此經具有八品。此
品冠於群篇。故稱第一。然證信之立。由阿難問。佛
令置之。意為斷疑息諍。及異邪故。雖具六種成就。
今均廣略。總分為二。初說經時處。二兩眾俱聞。今
初。】


「如是。」


【信成就也。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如
是者感應之端也。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為稱。
眾生以無非為感。如來以順機為應。此約感應。離
釋如是。若兼我聞合釋。謂如是一部經義。我昔親
從佛聞。】


「我聞。」
[001-0535a]


【聞成就也。我即阿難五蘊假者。聞謂耳根。發識領
受。聲塵雖因耳處。廢別從總。故稱我聞。】


「一時。」


【時成就也。師資合會。說聽究竟。故言一時。諸方時
分。延促不同。故但言一。】


「佛。」


【主成就也。具云佛陀。此翻覺者。謂覺了性相之者。
然具三義。一自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二覺他。覺
一切法。無不是如。三覺滿。二覺理圓。稱之為滿。】


「住王舍城鷲峯山中。」


【處成就也。出化王城。入止鷲峰。名之曰住。智論云。
摩伽陀王。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燒一造。如是至
七。王求住處。見其五山周帀如城。即造宮殿。於中
止住。是故名王舍城也。鷲峰山亦名靈鷲。此山棲
鷲鳥。鳥實靈異。故號靈鷲。然處成就。山城雙舉者。
法華論云。王舍城勝餘城。鷲峰山勝諸山。山城俱
勝。表法勝故。或曰。清涼釋華嚴。圭峯述圓覺。於證
信序前四成就。皆約五教辨淺深。諸師解同異。今
注斯經。而杜絕其辭。敢問焉。對曰。昔吾祖賢首。啟
廸梵網。則廣開章門。發明心經。則申以略疏。斯皆
著述之宏規。立言之懿範。何者。梵網恢張戒條。則
深文不得不廣。心經昭灼真空。則奧義不得不略。
今茲仁王般若。既與心經同宗。亦準賢首略疏。若
辨五教之淺深。諸解之同異。而比華嚴圓覺者。又
[001-0535b]
何異。但見秦俗好武。而不知魯國尚文者也。
△二
兩眾俱聞者。一當機眾。廣列三乘諸趣。二輔翼眾。
略明化佛八部。初當機中。具列六眾。初聲聞僧眾
二。初標類舉數。】


「與大比丘眾千八百人俱。」


【與者并也共也。大者名高德著。比丘梵語。此含三
義。一怖魔。二乞士。二破惡。眾者理和事和。俱者一
時一處。
△二敘歎行德三。初總指。】


「皆阿羅漢。諸漏巳盡。無復煩惱。」


【阿羅漢。此翻為應。應巳永害煩惱賊故。應受人天
玅供養故。應不受分段生故。此果住三義。由輔比
丘因行三義。如次對之。漏有三種。皆巳斷盡種現
煩惱。更不再生。故云無復。
△二別歎。】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分別巳亡。得心解脫。俱生永除。得慧解脫。亦同大
乘。斷煩惱障。得心解脫。斷所知障。得慧解脫。皆約
斷麤細二種惑。以明心慧二解脫。舊解謂。羅漢有
利根者。名心解脫。鈍根者名慧解脫。】


「九智十智所作巳辦。」


【九智斷分別之麤。十智斷俱生之細。二惑既亡。故
所作巳辦。九智。即世俗智。法智。類智。苦智。集智。滅
智。道智。他心智。盡智耳。十智。即後無生智。舊解謂。
鈍根無學。有前九智。利根羅漢。具後無生智。】


「三假實觀。」
[001-0535c]


【法假實觀。受假實觀。名假實觀。假即世俗境。實即
勝義境。觀之一字。即能照智。依大般若。亦通大乘。
故智論云。應化聲聞。實是菩薩。】


「三空門觀。」


【空觀無相觀無作觀。即俱舍論三解脫門。
△三結
德。】


「有為功德。無為功德。皆悉成就。」


【無間道修。有為也。解脫道證。無為也。所施曰功。皈
巳為德。故云成就。
△二尼眾。】


「復有比丘尼眾八百人俱。皆阿羅漢。」


【尼女聲也。若按羅什所譯之本。即有緣覺眾。故彼
經云。復有八百萬大仙緣覺。非斷非常。四諦十二
緣。皆悉成就。今不空重譯。但列聲聞。即攝緣覺。由
其理果同故。例如約人辨二藏。唯出聲聞藏耳。

二菩薩眾二。初舉數標類。】


「復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


【釋菩薩義。具如下文。梵語摩訶。此方云大。皆地上
大士耳。
△二敘歎行德三。初總歎。】


「實智平等。永斷惑障。方便善巧。起大行願。」


【實智有窮幽之鑒。了惑障而本空。權智有應會之
用。起行願而涉有。此亦般若之門。觀空則實智平
等也。漚和之門。涉有則方便善巧矣。
△二別歎。然
今經說十地。具有六段。一菩薩眾。密歎十地。二五
忍位。合辨十地。三十王位。各對十地。四匿王偈。雙
[001-0536a]
讚十地。五法師位。斷證十地。六佛說偈。重頌十地。
今釋密歎十地。更不引他經論。但取當經五處文
義。或長行。或偈頌。與此符合者。以注之。夫然則非
但疏是經文。乳非城內。亦見六篇。更資而科義。有
準焉。又若所引長行偈頌。其間有三明五通四辨
十力。至下本文具釋。無煩預云。】


「以四攝法。饒益有情。」


【初歡喜地下。偈云。由初得覺悟。名為歡喜地。長行
云。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善能安住。饒益
眾生。】


「四無量心普覆一切。」


【二離垢地下。偈云。具戒清淨德。名為離垢地。長行
云。修四無量。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
量心。】


「三明鑑達。得五神通。」


【三發光地下。偈云。善能通達三摩地。隱顯自在具
三明。長行云。具足勝定。得五神通。】


「修習無邊菩提分法。」


【四𦦨慧地下。偈云。清淨菩提分。遠離身見智。長行
云。行菩提分法。教化一切眾生。】


「工巧技藝。超諸世間。」


【五難勝地下。偈云。世間諸技藝。種種利羣生。長行
云。文字醫方。工巧呪術。】


「深入緣生空無相願。」
[001-0536b]


【六現前地下。偈云。現前菩薩自在王。照見緣生相
無二。長行云。得上順忍。住三脫門。】


「出入滅定。示現難量。」


【七遠行地下。偈云。方便三摩地。示現無量身。長行
云。住於滅定。起殊勝行。雖常寂滅。廣化眾生。】


「摧伏魔怨。雙照二諦。」


【八不動地下。偈云。自在破魔軍。名為不動地。長行
云。雙照平等。化諸眾生。】


「法眼普見知眾生根。四無礙解演說無畏。」


【九善慧地下。偈云。得四無礙解。一音演一切。長行
云。以四無礙智。化一切眾生。】


「十方玅智雷震法音。近無等等金剛三昧。」


【十法雲地下。偈云。普灑甘露法。名為法雲地。長行
云。金剛三昧現在前時。而亦未能等無等等。
△三
結德。】


「如是功德。皆悉具足。」


【始從歡喜。終至法雲。皆以修度為功。證理名德。

三在家眾。】


「復有無量優婆塞優婆夷眾。皆是聖諦。」


【優婆塞優婆夷。此云近事男近事女。由具五戒。堪
可親近承事大僧尼。故言皆見聖諦。名謂初果。聖
人以其淨慧。照四諦境。斷見道惑。即見聖諦。具如
佛地論。
△四七賢眾。】


「復有無量修七賢行。」
[001-0536c]


【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住。三總相念住。四𤏙善根。
五頂善根。六忍善根。七世第一善根。此七法行。隣
近聖位。故總名賢。】


「念處正勤。神足根力。」


【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此二十二品。有
漏位修。故屬七賢。若七覺支八正道。餘一十五品。
屬無漏位聖人。故經無文。】


「八勝處。」


【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三
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五觀
青。六觀黃。七觀赤。八觀白。能制伏境。心勝境處。故
名勝處。】


「十徧處。」


【謂周徧觀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及以空識二無邊
處。周徧觀察。無有間隟。故名徧處。】


「十六心行。」


【修四聖諦。於一一諦。有四行相。故成十六心。即能
緣行相。行緣能所。合說名為心行。】


「趣諦現觀。」


【趣謂能趣。即十六所。諦現觀者。是所趣故。辨其觀
義。如俱舍論。
△五國王眾。】


「復有十六大國王。波斯匿王等。各與若干千萬眷屬
俱。」


【波斯匿此方云和悅。楞嚴疏翻云勝君。獨標匿王
[001-0537a]
者。謂發起上首也。若干者。設數之辭也。十六國名。
下經具列。
△六異生眾。】


「復有六欲天王。釋提桓因等。與其眷屬無量天子俱。」


【欲界六天。一四王。二忉利。三𦦨摩。四兜率。五化樂。
六他化。梵語釋提桓因。此方云能天帝。即忉利天
王。三十三天帝主也。】


「色四靜慮。諸大梵王。亦與眷屬無量天子俱。」


【色界四禪天。靜揀散心。慮揀無慧。止觀均故。此界
竪論十八天。皆有梵王。為主諸天之名。備如華嚴。】


「諸趣變化無量有情。阿脩羅等。若干眷屬俱。」


【此八部有情。皆承宿因。得變化通。有其五種。亦如
俱舍。阿修羅等者。等取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夜叉王。龍王。鳩槃荼。乾闥婆。此八部眾。常隨佛故。
昔圭峯祖師。發揮金剛蘭盆。合而辨之。則先列經
文。後申疏義。若夫開拓圓覺起信。離而釋之。或別
解一字。或總注數行。蓋經旨有隱顯。而節文有合
離矣。故今所述。亦離而注之。吾從古也。
△二輔翼
眾。然今經證信序。有輔翼眾。亦同華嚴序分。輔翼
不空。三世間嚴耳。彼疏云。眾即淨土。輔翼不空。以
其菩薩有輔翼圓滿。而言不空者。即眷屬圓滿。是
皆寄穢土。以顯淨故。今文亦具三世間嚴。經謂復
有變現十方淨土。即器世間嚴。其中諸佛宣說般
若。即智正覺世間嚴。無量菩薩四眾八部。即眾生
世間嚴。若天融三世間。而為十身。具如華嚴大疏。
[001-0537b]
文有四段。初現土宣教。】


「復有變現十方淨土。」


【土雖多種。不出其三。一法性土。二受用土。三變化
土。若開受用。有自有他。則成四土。經云。變現者非
第三變化土。通取變現他受用報化色相功德耳。】


「而現百億師子之座。」


【人中師子處之。又說無畏之法。故得法空者。何所
畏哉。】


「佛坐其上。廣宣法要。」


【他受用身。為地上大士。說一味之經。若就機宜。亦
現化身。為地前菩薩。說三賢法門。賢首梵網疏。引
攝論云。隨他受用身。為地上菩薩。於淨土中。現身
說法。為地前機。現化身佛。斯皆明文有據矣。論上
句云。於淨土中。即此經復有變現十方淨土。下句
云。現身說法。即此經。佛坐其上。廣宣法要。然以論
通經。祖師遺訓。次第對之。如指諸掌。
△二座現寶
華。】


「一一座前。各現一華。」


【表行布行。如十地菩薩。各修一度。】


「是百億華。眾寶嚴飾。」


【表圓融行。如一地之中。各具諸地功德。
△三主伴
齊現。】


「於諸華上。一一復有無量化佛。無量菩薩。四眾八部。
悉皆無量。」
[001-0537c]


【果數因數悉皆無量者。表修因行無量。證果德亦
無量也。而其主伴皆在諸華之上者。表因該果海
果徹因源。若準華嚴。主在華臺。伴在華鬚。故彼疏
云。正助不等。臺鬚有差。其故何耶。蓋彼經明因主。
即勝音菩薩。因伴即世界海微塵數菩薩。今經明
果主。即無量化佛。因伴即同生異生二眾。其僧尼
士女四眾。大分亦異生耳。然二經表法。悉具微旨。
可以虗求。勿厭繁文。
△四諸佛說法。】


「其中諸佛。各各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展轉流徧十方
恒沙諸佛國土。」


【其中諸佛。牒前化佛。
△三敘眾就坐。】


「有如是等諸來大眾。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此一唱經。總結二眾。若唯結輔翼。而不該當機者。
此得於近。而失乎遠矣。
△二發起序。然金光明經。
唯顯入定。法華玅典。但明放光。豈若今經先入禪
定。續放光明。以體資用。發起般若正宗。文有五段。
初彰說法時。】


「爾時世尊。」


【具無量德。為世所尊。】


「初年月八日。」


【即說般若之初年。正月八日。所以清涼引真諦三
藏云。七年前說四諦。名轉法輪。七年後說般若。具
轉照二輪。以空照有故。既言七年後說般若。即當
第八年之初耳。或謂據下文說。八部般若在初。此
[001-0538a]
經居後。其旨何哉。答夫教有本迹。時有後先。語其
本則一音頓演。隨類各解。言其迹是八部初說。此
經後陳。儻能達本而忘迹。同一音之妙唱。不執時
之先後者。則般若玄旨。庶幾乎有在焉。
△二入定
放光。】


「入大寂靜妙三摩地。」


【心與境冥曰入。言思道斷曰妙。大寂靜語至定也。
三摩地翻云慧也。即寂照雙流耳。若依楞嚴疏。三
摩提此云觀。約因行以翻。】


「身諸毛孔。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恒沙佛土。」


【身毛即正報。佛土即依報。入定既寂照雙流。放光
乃依正交徹。
△三諸天雨華。】


「是時欲界無量諸天。雨眾妙華。」


【華色非一曰眾。徧悅羣機曰妙。】


「色界諸天。亦雨天華。眾色間錯。甚可愛樂。」


【分枝埀布。眾色交暎。故云間錯。華品殊絕。靜觀無
厭。故稱愛樂。】


「時無色界。雨諸香華。」


【依定發通。香華彌布。上雙標。下雙釋。】


「香如須彌。華如車輪。」


【氛氳騰起。玅而且高。故如須彌。芳菲在空。旋而復
轉。故如車輪。然欲界諸天。但雨妙華。色界天華。間
錯可樂。無色界天香華併下。此亦界地。升降不同。
致使香華有異。上別列。下總指。】
[001-0538b]


「如雲而下。徧覆大眾。」


【然無色有情。雖無業果色。而有定果色。是故雨香
似山。散華如輪。
△四震地警眾。】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震即是聲。動即是形。聲兼吼擊。兼形起涌。故有六
種。此六各三。成十八相。具如華嚴經疏。勝思惟梵
天經中。說有七因。一令諸魔生驚怖故。二令時眾
心不散故。三令放逸者生覺悟故。四令眾生念法
相故。五令眾生觀說處故。六令成熟者得解脫故。
七令隨順問正義故。
△五騰疑表法六。初敘昔疑
今。】


「爾時大眾自相謂言。大覺世尊。前巳為我等。說摩訶
般若波羅蜜多。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天王問般若波
羅蜜多。大品等無量無數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具有八部。經文但列其三。故有等言。謂等取
小品道行放光光讚文殊問也。】


「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二匿王申問四。初念法利生。】


「時室羅筏國。波斯匿王。作是思惟。今佛現是希有之
相。必雨法雨。普皆利益。」


【室羅筏此翻豐德。謂具足財寶欲塵多聞解脫等。
即印度憍薩羅國。都城之名。準西域記。有南北二
憍薩羅國。揀異南國。故城國雙舉也。
△二問眾述
疑。】
[001-0538c]


「即問寶蓋無垢稱等諸優婆塞。」


【在家眾也。寶積長者。持蓋奉佛。故立斯號。無垢稱
即淨名居士。】


「含利弗須菩提等。諸大聲聞。」


【小乘眾也。舍利弗此方云鶖子。須菩提此云善現。】


「彌勒師子吼等。諸菩薩摩訶薩。」


【大乘眾也。彌勒此云慈氏。師子吼即處眾說法。得
大無畏。上問眾。下述疑。】


「言如來所現。是何瑞相。」


【匿王法身大士。既覩現瑞。知必宣揚八品極唱。由
茲發起。
△三眾無答者。】


「時諸大眾。無能答者。」


【佛智幽深。因人罔測。表其所說必造玄微。
△四奏
樂供佛。】


「波斯匿王等。承佛神力。廣作音樂。欲色諸天。各奏無
量天諸技樂。聲徧三千大千世界。」


【詢問無答。不可徒然。奏樂供佛。以竢法音。
△三放
光召眾。】


「爾時世尊。復放無量阿僧祇光。其明雜色。」


【前放光明。不言其數。表根本智證理。今此放光。而
言無量雜色者。表後得智說法度人。
△四光中宣
教。】


「一一光中。現寶蓮華。其華千葉。皆作金色。上有化佛。
宣說法要。」
[001-0539a]


【光現蓮華。皆作金色。表自性無染。佛說法要。含果
法故。又光現蓮華表行法。皆作金色表理法。上有
化佛表果法。宣說法要表教法。然今經光中宣教。
與楞嚴放光說呪。觀其文則小異。究其旨則大同。
何者。彼經謂于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即同
此文爾時世尊復放無量阿僧祇光也。彼云光中
出生千葉寶蓮。即此一一光中現寶蓮華其華千
葉也。彼云有佛化身結加趺坐宣說神呪。即此上
有化佛宣說法要也。而又所表法門。皆在發起序
中。夫然則二經玅唱。雖有後先。統其要旨。誠謂殊
塗。而同歸者也。
△五徧集有緣三。初總標。】


「是佛光明。普於十方恒河沙等諸佛國土。有緣斯現。」


【即感應道交。不失良機矣。
△二別列。】


「彼他方佛國中。東方普光菩薩摩訶薩。」


【放光徧照。不擇怨親。】


「東南方蓮華手菩薩摩訶薩。」


【眾行無染。普接羣機。】


「南方離憂菩薩摩訶薩。」


【障無不盡。稱真離憂。】


「西南方光明菩薩摩訶薩。」


【智光內照。身光外明。】


「西方行慧菩薩摩訶薩。」


【所行萬行。以慧為光。】


「西北方寶勝菩薩摩訶薩。」
[001-0539b]


【智寶嚴心。勝諸凡小。】


「北方勝受菩薩摩訶薩。」


【勝德巳備。受法王位。】


「東北方離塵菩薩摩訶薩。」


【智證真如。離諸塵障。】


「上方喜受菩薩摩訶薩。」


【以教導物。喜而受之。】


「下方蓮華勝菩薩摩訶薩。」


【自性無染。勝諸芳英。】


「各與無量百千俱胝菩薩摩訶薩。皆來至此。」


【俱胝者。唐三藏譯為千萬。
△六獻供禮敬。】


「持種種香。散種種華。作無量音樂。供養如來。頂禮佛
足。默然退坐。」


【默然者。即是願樂欲聞。十地經云。如渴思冷水。如
飢念美食。如病憶良藥。如蜂貪好蜜。我等亦如是。
願聞甘露法。】


「合掌恭敬。一心觀佛。」


【前證信序。但言各禮佛足退坐一面。今發起序。復
云合掌恭敬一心觀佛者。謂發起正宗。有其二義。
一者品題。即觀如來品是也。二者經文。即觀身實
相觀佛亦然。】
【△此下六品。明正宗分。初三品明內
護。後三品明外護。今初護果。略啟三門。】


「觀如來品第二」


【來意有二。先分來。後品來。今初三分之中。自下正
[001-0539c]
宗。由致既彰。正宗宜顯。故次來也。二品來者。曲有
二義。一前辨眾集。今顯教主。二先為因人。備陳果
護。故次來也。二釋名者。妙慧為能觀。如來為所觀。
能所雙標。以立其稱。且如來一號。有其五義。一就
理顯。謂法性名如。出障名來。二唯就行。瑜伽云。言
無虗妄。故名如來。三理智合說。轉法輪論云。第一
諦名如。正覺名來。四離相說。般若云。無所從來。亦
無所去。故名如來。五融通說。謂一如無二如。若理
若智。若開若合。無不皆如。故名如來。如外無法。來
亦即如。如是來者。是真如來。
△三解經。於中有七。
初如來起定許說二。初懸牒諸王念請。】


「爾時。」


【眾巳集時。】


「世尊從三昧起。」


【梵語三昧。此翻等持。】


「坐師子座。告大眾言。吾知十六諸國王等。咸作是念。
世尊大慈。普皆利樂。我等諸王。云何護國。」


【實智內照。權智外明。故知諸王念請護國。
△二許
說內護誡聽。】


「善男子。」


【順理剛斷之稱。】


「吾今先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護佛果。護十地行。」


【王請護國。而先為說護因果者。此有二意。一謂欲
令佛種不斷。則莫若善付囑。故先為菩薩也。二謂
[001-0540a]
若無內護因果。則外難無由悉滅矣。】


「汝等皆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誡令審諦。無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以諦聽即聞
慧。善思即思慧。念之即修慧。若具三慧為因。必證
五忍之果。
△二匿王忻讚散華。】


「是時大眾。波斯匿王等。聞佛語巳。咸共讚言。善哉善
哉。」


【重言善哉者。智論云。善之至也。以因果二護諸佛
法要。內隆三寶。外袪七難。既蒙許說。利樂實多。大
眾忻躍。故重讚之。】


「即散無量諸妙寶華。於虗空中。變成寶蓋。覆諸大眾。
靡不周徧。」


【若表法門。於虗空中。變成寶蓋。即動用於一虗之
中。覆諸大眾。靡不周徧。即寂寥於萬化之域。
△三
詢問因果奧旨。】


「時波斯匿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長跪。而白佛
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護佛果。云何護十地行。」


【從座而起者。謂請業則起。更端則起。今問二護。即
更端也。
△四廣答護果觀門二。初化四生有情三。
初牒果以四生為境。】


「佛告波斯匿王。言護佛果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
住。」


【實智照真不住有。權智達俗不住空。權實無礙。成
無住行。】
[001-0540b]


「教化一切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教化一切四生。有悲也。實無四生可化者。有智也。
釋四生義。有受生依止境界三種差別。如華嚴金
剛二疏。
△二修因以二行為觀二。初約色蘊略明。】


「不觀色相。不觀色如。」


【以有智故。了色即真空。不觀色相也。以有悲故。達
色是幻有。不觀色如也。
△二例餘法廣辨。】


「受想行識。我人知見。常樂淨倒。」


【先例餘四蘊。後明四倒。然我倒言人知見者。謂依
蘊妄執。故有人執妄知妄見。若以觀門。例前以釋。
即悲而智。不觀受相。即智而悲。不觀受如。餘七倣
此。上例染境。下例淨境。】


「四攝六度。二諦四諦。」


【亦以悲智二行。不觀相與如。】


「力無畏等。一切諸行。」


【十力四無畏。又等十八不共法。一切行即因中萬
行。】


「乃至菩薩如來。亦復如是。不觀相。不觀如。」


【始自受想。終至如來。皆以悲智二行。不觀相如。故
總例云。亦復如是。
△三徵釋相如結觀心三。初雙
徵。】


「所以者何。」


【所以不觀相如者。何耶。
△二雙釋。】


「以諸法性。即真實故。」
[001-0540c]


【由諸法性。即真空實體故。】


「無來無去。無生無滅。」


【體絕迷悟。故無去來。性非染淨。故無生滅。】


「同真際。等法性。無二無別。猶如虗空。」


【一如無二如。故云無別。虗空有二義。一周徧義。同
真實際。二含容義。等諸法性。上釋有悲不觀如。下
釋有智不觀相。】


「蘊處界相。無我我所。」


【歷推三科。非但無我。亦無我所。
△第三總結。】


「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二示三種般若。賢首國師云。一實相。謂所觀真
性。二觀照。謂能觀妙慧。三文字。謂詮上之教。今準
此科經。潛申宗趣耳。文二。初從本起末以順釋三。
初實相明所觀真性三。初能所相違問。】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若菩薩眾生性無二者。菩薩
以何相。而化眾生耶。」


【問意謂。能化菩薩。所化四生。性既無二。則用何化
相。而化眾生乎。然經文謂。若菩薩眾生。性無二者。
即躡前不觀色相。不觀色如。以何相而化眾生。即
躡前應如是住。教化四生。
△二空有雙照答二。初
約真諦明空。】


「佛言大王。色受想行識。常樂我淨法性。」


【總明五蘊四倒。皆以法性為本。巳辨所觀。次釋能
觀。】
[001-0541a]


「不住色。不住非色受想行識。」


【上二句不住色。不住非色。貫下四蘊。不住受。不住
非受。餘三倣此。】


「常樂我淨。亦不住淨。不住非淨。」


【下二句不住淨。不住非淨。蒙上三倒。不住常。不住
非常。餘二亦然。】


「何以故。」


【徵意謂。以何義故。悉皆不住耶。下釋云。】


「以諸法性。悉皆空故。」


【謂五蘊四倒。自性皆空也。
△二約俗諦明有。】


「由世諦故。」


【上句總標。下皆別列。】


「由三假故。」


【法受名三。】


「一切有情。蘊處界法。」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造福非福。不動行等。」


【造福人天善業。非福四趣惡業。不動行等。即四禪
四空也。然大般若明福業。非福業。不動業。其文雖
廣。與此大同。】


「因果皆有。」


【通明三界。惡因苦果。善因樂果。皆名為有。上明六
凡。下辨四聖。】


「三乘賢聖所修諸行。」
[001-0541b]


【大乘三賢十聖。小乘七賢四聖。】


「乃至佛果。皆名為有。」


【次下別明外道。】


「六十二見。亦名為有。」


【計我是色。許我異色。我在色中。色在我中。乃至識
亦如是。一陰計四。四五二十。過未斷常。成六十二。


△三斥問妄分別。】


「大王若著名相。分別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
不見諸法實性。」


【若分別二乘。四生為所度。菩薩佛果為能度。即不
見實相真性也。
△二觀照辨能觀玅慧二。初能觀
所觀問。】


「波斯匿王白佛言。諸法實性。清淨平等。非有非無。智
云何照。」


【問意謂。所觀之境。即非有非無。能觀之智。如何雙
照耶。
△二非空非有答二。初略明。】


「佛言大王。智照實性。非有非無。」


【以中道之玅智。照實相之真性。不執常非有也。不
著斷非無也。上正答。下徵釋。】


「所以者何。」


【以何義故。非有無耶。】


「法性空故。」


【以諸法性即第一義空。
△二廣釋。昔賢首以圓融
三觀。通般若心經。而判屬實教。今推斯文。以一念
[001-0541c]
妙慧之因。證諸地分滿之果。乃屬一乘同教。故準
祖師觀門。以科經旨。文二。初真空絕相觀。二理事
無礙觀。初中有四。初會色歸空觀三。初約境明空。】


「是即色受想行識。十二處。十八界。士夫六界。」


【地水火風空識。是名六界。上明六凡。下明四聖。】


「十二因緣。二諦四諦。一切皆空。」


【二諦即中道。菩薩分證。如來極證。上正明境空。下
會生滅空。】


「是諸法等。即生即滅。即有即空。」


【當處出生。即有也。隨處滅盡。即空也。】


「剎那剎那。亦復如是。」


【每一剎那。皆具空有生滅。故云亦復如是。上總明。
下徵釋云。】


「何以故。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從微至著。顯微細生滅。非凡夫妄心之所識。非小
乘淺智之所知。下通結云。】


「諸有為法。悉皆空故。」


【諸法若不空。則無道無果。
△二約智觀空。】


「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諸法。一切皆空。」


【謂以法空般若。照諸法自性皆空。即二空理。深慧
所見也。上總明。下別列。】


「內空。外空。」


【內空即六根。外空即六境。】


「內外空。」
[001-0542a]


【內根外境共生六識亦空。】


「空空。」


【了十八界空。此空亦空。】


「大空。勝義空。」


【大空即等空。不動智能證空也。勝義空即中道無
相理。所證空也。等空即十方空。】


「有為空。無為空。」


【有為生死空。無為涅槃空。】


「無始空。畢竟空。散空。」


【過去無始空。未來畢竟空。現在無住。名為散空。】


「本性空。自相空。」


【本性真諦空。自相俗諦空。】


「一切法空。」


【始自六根。終乎二諦。由諸法相待。皆屬緣生。故結
一切皆空也。
△三因果俱空。】


「般若波羅蜜多空。因空。佛果空。」


【能證般若既空。修因證果俱空。】


「空空故空。」


【所空諸法既空。能空之智亦空。
△二明空即色觀。】


「諸有為法。」


【世出世間有為法也。上總標。下別列。】


「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


【三假也。緣聚而成。故名為集。】


「因集故有。果集故有。」
[001-0542b]


【四諦也。世出世間因果皆有。】


「六趣故有。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


【六趣輪迴皆凡夫。十地佛果皆聖人。并前二乘四
諦。則十法界。一切皆有。
△三空色無礙觀。】


「善男子。若菩薩住於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見。為
住世間。即非菩薩。」


【謂此菩薩不了色相。舉體是空。故住世間。】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悉皆空故。」


【以色是幻色。不礙真空。故終南觀云。是故菩薩看
色。無不見空也。
△四泯絕無寄觀。】


「若於諸法。而得不動。」


【以生心動念。即乘法體故。】


「不生。不滅。」


【即空故不生。不即空故不滅。】


「無相。無無相。」


【即幻色故無相。不即幻色故無無相。】


「不應起見。」


【非解所見。是謂行境。】


「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諸佛法僧。亦如也。」


【法法皆如。即理法界於茲顯矣。
△二理事無礙觀。
前文會色歸空。明空即色。皆揀情顯解。空色無礙。
解終趣行。泯絕無寄。正成行體。雖有四門。方為真
如之理。今此理事無礙觀。觀事當俗。觀理當真。令
觀無礙。即顯真如之妙用。文二。初明聖證十地。】
[001-0542c]


「聖智現前。最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多。名歡
喜地。」


【據下經文。明十四忍。初地菩薩。行檀波羅蜜。今最
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者。謂菩薩妙行。有其二種。
一行布。二圓融。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是理性德
用。行布不礙圓融。故最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圓
融不礙行布。故初地聖人。行檀波羅蜜。賢劫經中。
但辨行布。唯此經與華嚴。具二無礙。故彼經初地
云。一地之中。具攝一切諸地功德。以此證之。則今
經屬一乘同教。其言不誣矣。】


「障盡解脫。」


【上明初地。此辨餘九。謂地地之中。皆斷一障二愚。
即證解脫果。】


「運載名乘。」


【謂運重載遠。即是大乘。梁攝論亦云。來大性故。名
為大乘。
△二辨等妙二覺。】


「動相滅時。名金剛定。」


【動相即無明也。下經云。觀勝義諦。斷無明相。是為
等覺。亦以金剛喻定耳。】


「體相平等。名一切智智。」


【以根本智照體。後得智觀相。體相境不二。根後智
不殊。即寂而照。其唯妙覺歟。
△三文字釋詮上之
教三。初諸佛同宣。】


「大王。此般若波羅蜜多。文字章句。」
[001-0543a]


【句詮差別。章者解句。】


「百佛千佛。百千萬億。一切諸佛。而共同說。」


【諸佛道同。所說不異。下菩薩行品。大眾亦見恒沙
諸佛說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說無異。
△二校量顯
勝。】


「若有人於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


【俱舍偈云。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
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陪。說名一中千。此千陪大
千。皆同一成壞。】


「滿中七寶。」


【金銀琉璃。珊瑚碼碯。赤真珠頗黎。】


「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羅漢果。」


【上校量。下顯勝。】


「不如有人於此經中。乃至起於一念淨信。」


【金剛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故超羅漢。自利偏真
也。】


「何況有能受持讀誦解一句者。」


【信力故受。念力故持。對文曰讀。離文曰誦。解一句
者。非非句也。
△二徵釋所以二。初徵。】


「所以有何。」


【一念淨信。所以勝者。何耶。
△二釋二。初忘詮得旨
勝。】


「文字性離。無文字相。」


【淨名云。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
[001-0543b]


「非法。非非法。」


【天親論云。非法者。一切法無體相故。非非法者。彼
真如無我實相有故。
△二約法顯人勝。】


「般若空故。菩薩亦空。」


【上句法。下句人。次徵釋云。】


「何以故。於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終生此
三十生。悉皆是空。」


【以歡喜地最初見道。名為始生。於初地中。具修勝
行。名為住生。初地將滿。進求後地。名為終生。餘九
例此。即成三十。亦是地地中。入住出三心也。上明
因空。下例果空。】


「一切智智。亦復皆空。」


【一切智根本智。下智字後得智。
△二攝末歸本以
反結三。先結文字詮上之教二。初總標二種妄見。】


「大王。若菩薩見境見智見說見受。即非聖見。是愚夫
見。」


【見實相之境。觀照之智。文字說受。非聖智真見。乃
凡愚妄見也。
△二別明詮上之教二。初三有果空
三。初總標。】


「有情果報。三界虗妄。」


【六趣輪迴。即有情世間正報也。三界虗妄。即器世
間依報也。然虗妄之言。總該四惡趣。及四洲等。故
楞嚴云。此等亦皆自虗妄業之所招引。
△二別列。】


「欲界分別所造諸業。」
[001-0543c]


【欲界六天諸識分別所造諸業。即修上品十善。及
施戒等。分別謂心跡也。楞嚴又謂。如是六天。形雖
出動。心跡尚交。】


「色四靜慮定所作業。」


【色界四禪天。定慧雙修。為所作業。靜定也。慮慧也。
定慧均平。方稱靜慮。楞嚴亦云。不假禪那。無有智
慧。】


「無色四空定所起業。」


【無色界四空天。定果色起。業果色滅。楞嚴又謂。是
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
△三顯空。】


「三有業果。一切皆空。」


【四趣惡業果。人天善業果。上界禪定果。
△二三界
因空。】


「三界根本。無明亦空。」


【三界有情。皆以無明。而為根本。故俱舍頌云。無明
諸有本。前業果既空。今惑因亦空。
△二結觀照能
觀妙慧三。初明十地空。】


「聖位諸地。無漏生滅。」


【地上菩薩。分得無漏之智。證無生滅之理。上通辨
十地。下別明七八。】


「於三界中。餘無明習。」


【七遠行地。斷餘無明習氣。故下偈云。順道法愛無
明習。遠行菩薩獨能斷。】


「變易果報。亦復皆空。」
[001-0544a]


【八不動地。受變易果。報行純熟。如下偈云。不動菩
薩二禪王。得變易身常自在。
△二辨等覺空。】


「等覺菩薩。得金剛定。二死因果空。一切智亦空。」


【分段變易二種生死為果。由其煩惱所知二障為
因。所斷因果既空。則能斷一切智亦空也。
△三示
妙覺空。】


「佛無上覺。種智圓滿。擇非擇滅。」


【以慧揀擇。斷無明惑。佛果無斷。故非擇滅。起信云。
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上顯涅槃斷果。次明菩提
智果。】


「真淨法界。性相平等。應用亦空。」


【性相不二。本唯一真。依真起應。用化羣生。羣生本
如。應用皆空也。
△三結實相所觀真性。】


「善男子。若有脩習般若波羅蜜多。」


【躡前觀照。】


「說者聽者。譬如幻士。」


【即真而俗。有說有聽。】


「無說無聽。法同法性。猶如虗空。」


【即俗而真。無說無聞。】


「一切法皆如也。」


【真俗不二。唯一實相。世出世法皆如也。
△五略示
因人護果。】


「大王。菩薩摩訶薩。護佛果為若此。」


【由其內護佛果。則能外護國土。內外更資。皆由般
[001-0544b]
若。其德如是。
△六問答何相觀佛。夫能對揚妙訓。
隱顯其迹。皆法身大士。今經與夫淨名總相問答。
文勢全同。故以匿王。例維摩詰。唯別答中。大同小
異。抑又彼廣此略耳。文三。初覺帝埀問。】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觀如來。」


【全同彼經。問維摩詰云。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
如來乎。羅什釋曰。若自有慧眼。則能玄照。不能觀
形。若無慧眼。則對形而隔。故問其所以何等觀如
來。
△二仁王申答三。初總答。】


「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即同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肇公釋
云。佛者何也。蓋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其道虗玄。
固以玅絕常境。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像測。同
萬物之為。而居不為之域。處言數之內。而止無言
之鄉。故經曰。見實相法。為見佛也。
△二別答。然淨
名經別答中。羅什三藏。生肇二師。各申義解。今依
本宗正解。深文而獨取肇師。兼明奧旨。若夫以教
收經。如下文謂。不住三際。不離三際等。皆終教收。
非施非慳等。皆頓教攝。亦準演義鈔文。科判耳。】


「無前際。無後際。無中際。」


【謂所觀實相。不從前際來。非向後際去。不於現在
住。是則三際泯絕。一念斯忘矣。】


「不住三際。不離三際。」


【三際求心。心不有不住也。三世悉在無有餘。不離
[001-0544c]
也。是則時無別體故不住。念劫圓融故不離。】


「不住五蘊。不離五蘊。」


【實色非真空故不住。真空即幻色故不離。】


「不住四大。不離四大。」


【地水火風緣生而有。不住也。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不離也。】


「不住六處。不離六處。」


【見聞如幻瞖。三界若空華。不住六處也。於諸如來。
常了了分明見。不離六處也。】


「不住三界。不離三界。」


【實相淨而娑婆穢。不住三界也。而穢國與實相融
通。故不離三界也。】


「不住方。不離方。」


【法身無在。而無不在。無在故不住方。無不在故不
離方。】


「明無明等。」


【實相無相。體順三明。雖有三明。而不異無明也。】


「非一非異。」


【無像不像。故非一像。而無像故非異。】


「非此非彼。非淨非穢。」


【處生死而非此岸。非穢國。居涅槃而非彼岸。非淨
邦。】


「非有為。非無為。」


【欲言有為。無相無名。欲言無為。備應萬形。】
[001-0545a]


「無自相。無他相。」


【冥穢潛應無自相。攝應會真無他相。】


「無名無相。」


【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


「無強無弱。無示無說。」


【理絕上智。無強無說也。事泯下愚。無弱無示也。】


「非施非慳。非戒非犯。非忍非恚。非進非怠。非定非亂。
非智非愚。」


【真性具德。非六度之所修。玅慧圓通。非六蔽之能
障。】


「非來非去。非入非出。」


【物感而顯。非王宮出來。感畢而隱。非雙樹入去。】


「非福田。非不福田。」


【無心應物。非福田也。有求皆益。非不福田。】


「非相非無相。非取非捨。」


【非相故。不可以有心取。非無相故。不可以無念捨。】


「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


【非小故。展之徧法界。非凡夫眼見耳聞也。非大故。
卷之入一塵。非二乘身覺智知也。
△三結答。】


「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


【心行處滅。不可以心思也。言語道斷。即等法性。不
可以口議也。】


「我以此相。而觀如來。」


【我以實相。而觀法身如來。故前文云。觀身實相。觀
[001-0545b]
佛亦然。
△三印例斥邪。】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諸佛如來力無畏等。恒沙功
德。諸不共法。悉皆如是。」


【如汝所說。觀佛實相。離於諸非。而諸佛力無畏等。
離非亦然。故云悉皆如是。言恒沙功德諸不共法。
即如來一百四十不共功德。上印例。下斥邪。】


「修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如是觀。」


【以觀照玅慧。冥實相真性。】


「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除實相外。餘皆魔事。故名邪觀。
△七總結時眾獲
益。】


「說是法時。無量大眾。得法眼淨。」


【覆推此文。近結第六。遠結前五。原始要終。通結一
品。得法眼淨者。亦同楞嚴。聞說圓通。遠塵離垢。得
法眼淨。即初地見道位也。然肇法師。釋淨名經。得
法眼淨。即須陀洹道者。彼約佛現國土嚴淨。諸天
及人。知有為法悉是無常。得小乘益。方今大教。其
猶螢光。與杲日爭輝耳。】
注仁王護國般若經卷第一
[001-054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