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215 仁王經疏-宋-淨源 (master)



注仁王護國般若經卷第三
大宋國傳賢首祖教沙門 淨源 撰集


「二諦品第四」


【初來意者。謂前觀如來及菩薩行。二品大意。自他
兼濟。悲智雙修。而初心菩薩有智無悲。則多趣寂。
有悲無智。則成愛見。今以真諦絕於愛見。俗諦導
乎趣寂。故次來也。又約當品雙資因果。而成下文。
護果護因。故次來也。次釋名。二者數也。諦審實也。
真諦顯理。修證俱亡。俗諦明事。因果歷然。即俗而
真。如鏡影即空。即真而俗。如空不壞影。真俗不二。
唯一中道。如鏡中之明。若依相宗。真俗二諦。條然
不同。非斷非常。果生因滅。非此所尚耳。
△三解經
五。初匿王致問。】


「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勝義諦中。有世俗諦不。」


【先開雙關。次牒之而難。】
[003-0560b]


「若言無者。智不應二。」


【若無俗諦。則智不能照真俗之二。】


「若言有者。智不應一。」


【若有俗諦。則智不能觀中道之一。】


「一二之義。其事云何。」


【雙結前義。敢問如何。
△二如來正答三。初實相明
真俗境二。先長行略示二。初敘昔示義。】


「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王佛法中。巳問此義。」


【過去巳問。獨善一身。自利也。今復請益。兼濟大眾。
利他也。】


「我今無說。汝今無聽。無說無聽。是即名為一義二義。」


【說聽俱泯。真諦唯一。師資並存。俗諦具二。故華嚴
序云。無說無示。理符不二之門。因言顯言。方闡大
千之義。
△二勅聽許說。】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誡令審諦。勿雜餘緣。故智度論云。聽者端視如渴
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踊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
可為說。然此經文。對前亦互望。明其一二之義。謂
前文敘昔示義。即說聽俱泯。顯真諦之一也。今此
勅聽許說。顯師資並存。即俗諦之二也。
△二偈頌
廣答。於中九頌。初有一偈。真俗絕待。次有七偈。二
諦互陳。後有一偈。雙結真俗。文三。今初真俗絕待。】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集經者敘。】
[003-0560c]


「無相勝義諦。體非自他作。」


【真諦無相。體絕對待。不從緣生。非自作也。不逐境
起。非他作也。故肇論云。真諦自無相。真智何由知。】


「因緣如幻有。亦非自他作。」


【俗諦幻有。因緣即空。亦絕自他。故中論云。因緣所
生法。我說即是空。
△二二諦互陳三。初約假明二
諦。】


「法性本無性。勝義諦空如。」


【隨緣法性。本無實性。唯依勝義。不變空如。上半偈
約隨緣不變。下半偈約體空成事。】


「諸有幻有法。三假集假有。」


【俗諦諸有。幻有體空。法受名集。成事假有。
△二約
空明二諦三。初法。】


「無無諦實無。寂滅勝義空。」


【真諦自無。非推之使無。故云諦實無也。寂滅勝義。
即真空也。】


「諸法因緣有。有無義如是。」


【俗諦諸法。緣會即有。緣離即無。故云有無義如是
也。
△二喻。】


「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


【緣生而有。緣滅而無。一生一滅。本自二也。故取分
喻牛二角焉。】


「照解見無二。二諦常不即。」


【上句即照而遮。故無二諦也。下句即遮而照。故常
[003-0561a]
不即也。
△三合。】


「解心見無二。求二不可得。」


【合法中上半偈。】


「非謂二諦一。一亦不可得。」


【合法中下半偈。
△三雙遣明中道。初法。】


「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


【上句明中道常一。即遣二也。上句顯真俗常二。即
遣一也。故古德云。二諦並非雙。恒乖未曾各。若泥
於文。殊非得意。】


「了達此一二。真入勝義諦。」


【了達中道惟一。俗諦具二。即入勝義諦也。古德又
云。一雙孤鴈。略地高飛。一對鴛鴦。池邊獨立。
△二
喻二。初喻真俗。】


「世諦幻化起。譬如虗空華。」


【虗空喻真諦。華喻俗諦。故楞嚴云。譬如虗空。體非
羣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


「如影如毛輪。因緣故幻有。」


【託鏡起者見現影。眼有翳者見毛輪。皆喻俗諦因
緣幻有矣。
△二喻迷悟。】


「幻化見幻化。愚夫名幻諦。」


【不了幻化空。凡夫迷於俗。】


「幻師見幻法。諦幻悉皆無。」


【了見諦幻無。聖人悟於真。
△三雙結真俗。】


「若了如是法。即解一二義。」
[003-0561b]


【如是法。即玅明真心。】


「遍於一切法。應作如是觀。」


【謂真諦俗諦。雖通別有殊。皆遍攝一切法。如是觀
者。真俗不二。唯一玅源也。
△二觀照辨權實智二。
初總標。】


「大王。菩薩摩訶薩。住勝義諦。化諸有情。」


【以實智證真。住勝義諦。以權智達俗。化諸有情。

二別釋。於中分四。初能所不二。次惑智不二。三絕
待不二。四因果不二。然能所不二中。通能度所度。
能求所求。謂佛是能度人。有情是所度法。又有情
是能求人。菩提是所求法。既知人法兩重。次下略
釋經文。初能所不二。分之為三。初能度所度。】


「佛及有情。一而無二。」


【楚音佛陀。此翻覺者。即能度也。有情即所度也。

二能求所求二。初略徵釋。】


「何以故。」


【徵意謂。佛與有情。迷悟逈殊。何故無二耶。次釋云。】


「有情菩提。此二皆空。」


【能求有情。所求菩提。此二皆即真空也。故大品云。
諸法若不空。即無道無果。釋曰。道即因也。謂諸法
若不得真空。即無有情之因。無菩提之果耳。
△二
互釋。】


「以有情空。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得置有情空。」


【置猶同也。先以能求人。同所求法空。後以所求法。
[003-0561c]
同能求人空。故志公云。以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
類悉皆同。次遣能空智。】


「以一切法。空空故空。」


【由所空一切法空。故能空之智亦空。
△三徵釋所
以。】


「何以故。」


【以何義故。能空之智亦空耶。】


「般若無相。二諦皆空。」


【以能證般若無相由。所證二諦皆空也。莊周亦云。
因有而有之。因無而無之。可以例釋。
△二惑智不
二。】


「謂從無明。至一切智。無自相。無他相。」


【由從無明惑因。至玅覺智果。無能斷自相之智。無
所斷他相之惑也。
△三絕待不二。】


「於第一義。見無所見。」


【第一義諦。絕諸對待。能見之智。所見之境。皆空也。】


「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若不修行。亦不取著。」


【隨相有修。離相無修。隨相離相。皆絕受著。】


「非行非不行。亦不取著。」


【非行即真諦。非不行即俗諦。若真若俗。皆不受著。】


「於一切法。皆不取著。」


【總結。謂若凡聖。若依正。並由對待。皆不受著也。

四因果不二。】


「菩薩未成佛。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
[003-0562a]
菩提。」


【未成約因。迷智為惑。巳成約果。悟惑即智。】


「何以故。於第一義。而無二故。」


【迷悟雙泯。】


「諸佛如來。與一切法。悉皆如故。」


【諸佛證第一義。未有不如如者。故淨名云。一切法
皆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
△三文字顯上二義三。
初匿王致問。】


「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諸佛。一切菩薩。」


【望果標因。諸佛巳修。菩薩現修。】


「云何不離文字。而行實相。」


【問意謂。佛及菩薩。云何不離文字般若。而修諸行。
證實相耶。
△二如來正答。圭峯祖師謂。實相觀照。
不一不二。以為其宗。文字性空。即是般若。以為其
體。今準茲宗體。科釋經旨。文二。初文字性空即實
相二。初文字性空。】


「佛言大王。文字者。」


【十二分經皆文字。各有二相。如注配。】


「謂契經。」


【一總相。涅槃云。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皆
修多羅。二別相。雜集云。謂長行。綴緝略說所應說
義。又有異名。謂法本直說聖教。或但名經。】


「應頌。」


【一與長行相應之頌。由長行說未盡故。二為後來
[003-0562b]
應更頌故。】


「記別。」


【一記弟子生死因果。二記菩薩當成佛事。】


「諷頌。」


【謂孤起偈。一為易誦持故。二為樂偈者故。】


「自說。」


【一為令知而請法故。二為令所化生殷重故。念佛
慈悲。為不請友。】


「緣起。」


【因緣生起。一因請方說。為重法故。二因事方說。知
本末故。】


「譬喻。」


【一為深智說。以令解真故。二為淺識就彼取類。誘
令信故。】


「本事。」


【一說佛往事。二說弟子往事。】


「本生。」


【說昔受身。一說如來。二說餘者。】


「方廣。」


【一廣大利樂。二廣陳正說。】


「希有。」


【一德業殊異故。二法體希奇故。】


「論議。」


【一以理深故論。二以義不了故論。並循環研覈。或
[003-0562c]
佛自論。或菩薩相論。
△二教體實相二。初正明。】


「所有宣說音聲語言。」


【宮商等音。語路言詞。是謂佛教。聲即所依也。】


「文字章句。」


【名句文三能依也。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
章明也。】


「一切皆如。無非實相。」


【實相無名。無名相中。假名相說。豈不皆如哉。
△二
揀非。】


「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實相。」


【假言顯義。不應如言執義。故云。若取文字。即非實
相也。然不執即為不取。非全棄也。
△二文字性空
即觀照二。初躡前起後。】


「大王。修實相者。如文字修。實相即是諸佛智母。」


【諸佛以實相根本為智母。】


「一切有情。根本智母。」


【有情亦以根本為母。上明根本觀照。下明後得觀
照。】


「此即名為一切智體。」


【以根本智體。起後得智用。
△二修證觀照二。初明
諸佛成護果二。初正明佛界。】


「諸佛未成佛。與當佛為智母。」


【上句標果修因。下句修因克果。能生當果。故名智
母。】
[003-0563a]


「諸佛巳成佛。即為一切智。」


【既為當佛智母。即巳成佛。能生後得。即為一切智。
次二句結前。】


「未得為性。」


【未得成佛。為實相真性。】


「巳得為智。」


【巳得成佛。為觀照玅智。
△二兼示九界。】


「三乘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性。」


【般若即能證智。不生滅即所證理。自性即法性也。
故宗本義云。三乘等觀法性而得道。但心有大小。
為異耳。上明三乘。下示六趣。】


「一切有情。此為覺性。」


【覺性即佛性也。所以論云。在有情數中。名為佛性。


△二顯菩薩成護因二。初示教道三賢緣修。】


「若菩薩不著文字。不離文字。」


【著文字而喪真。離文字而倒惑。】


「無文字相。」


【覆疎不著文字。】


「非無文字。」


【覆疎不離文字。此同起信。依言真如生信境。
△二
明證道十聖真修。】


「能如是修。不見修相。是即名為修文字者。」


【能如是修。牒前教道緣修。不見修相。明其證道真
修。】
[003-0563b]


「而能得於般若真性。是為般若波羅蜜多。」


【以觀照般若。證實相真性。此同起信離言真如觀
智境。
△三結成二護。】


「大王。菩薩摩訶薩。護佛果。護十地行。護化有情。為若
此也。」


【觀如來品護果。既化有情。菩薩行品護因。亦化有
情。今此二諦品。雙資因果。故總結云。護化有情。為
如是也。
△三躡前請益二。初匿王申問。】


「波斯匿王白佛言。真性是一。有情品類根行無量。法
門為一為無量耶。」


【問意。謂所證真性是一。護化有情品類根行無量。
其所被法門。與真性一耶。同品類無量耶。
△二如
來總答三。初正答。】


「佛言大王。法門非一。亦非無量。」


【所說法門。若謂是一。隨類各解。非同真性一也。若
謂無量。一音所演。非同有情無量也。
△二徵釋二。
初徵。】


「何以故。」


【何故非一非無量耶。
△二釋二。初約根相異性一。】


「由諸有情色法心法五取蘊相。」


【合色為一。開心為四。妄取蘊相。】


「我人知見種種根行。品類無邊。」


【妄知妄見。根器不等。行跡不同。品類無邊。】


「法門隨根。亦有無量。」
[003-0563c]


【所被法門。隨其根器。逐其行跡。亦具無量。上明相
異。下示性一。】


「此諸法性。非相非無相。而非無量。」


【諸之也。法性唯一。非有相非無相。亦非無量相。

二約諦真一俗二。初揀非。】


「若菩薩。隨諸有情。見一見二。」


【若菩薩隨逐凡情。以分別見真諦唯一。俗諦具二
者。】


「是即不見一二之義。」


【不見中道。俗不違真之一。真不違俗之二。
△二顯
是。】


「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勝義諦。」


【了知一是真諦之一。二是俗諦之二。非真非俗。即
中道勝義也。】


「取著一二。若有若無。即世俗諦。」


【反顯取一著真。取二著俗。以有無二法。即是俗諦。
亦同不真空論。有無雖異。皆俗諦耳。
△二通結。】


「是故法門。非一非二。」


【結前所被法門。非一亦非無量也。
△四諸佛同說
四。初一佛例多。】


「大王。一切諸佛。說般若波羅蜜多。」


【先舉所例。】


「我今說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別。」


【果同無二。教同無別。】
[003-0564a]


「汝等大眾。受持讀誦。如說修行。即為受持諸佛之法。」


【△二顯功德多二。初明能說多。】


「大王。此般若波羅蜜多。功德無量。」


【標示功德多。】


「若有恒河沙不可說諸佛。」


【能化諸佛多。】


「是一一佛。教化無量不可說有情。」


【所化眾生多。】


「是一一有情。皆得成佛。」


【有情得果多。】


「是諸佛等。復教化無量不可說有情。亦皆成佛。」


【展轉成佛多。
△二顯所說多。】


「是諸佛等所說般若波羅蜜多。有無量不可說那庾
多億偈。說不可盡。」


【謂展轉成道。一切諸佛。各各別說。有爾所偈。不可
窮盡。那庾多此云一億。
△三舉少況多。】


「於諸偈中。而取一偈。分為千分。復於千分。而說一分。
句義功德。尚無窮盡。何況如是無量句義。所有功德。」


【一分句義。所說功德。尚不可盡。況無量句義。詎可
測度耶。
△四校量勝多二。初舉一念信超苦。】


「若有人能於此經中。起一念淨信。」


【大品云。於一切法不信。是信般若。】


「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萬劫生死苦難。」


【△二況四法行得樂。】
[003-0564b]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即四法行。】


「所得功德。即與十方一切諸佛。等無有異。」


【上同涅槃寂靜樂。下成菩提覺法樂。】


「當知此人諸佛護念。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五聞法悟道。】


「說是法時。有十億人。得三空忍。」


【三賢菩薩。得三假空。】


「百萬億人。得大空忍。」


【四加行菩薩。徧解十方空。】


「無量菩薩。得住十地。」


【始於歡喜。終至法雲。隨地證入。】
【△大文次三品。辨
外護者。初護國品。正顯外護。二不思議品。兼陳外
護。三奉持品。廣前二護。今初正顯外護。】


「護國品第五」


【初來意者。前之三品。具明因果。總為內護。內護既
彰。外護宜顯。故次來也。二釋名者。注經題目。巳解
護國。然其護義。竊嘗原之。有世間護出世間護焉。
何者。夫諸佛菩薩。悲智輔翼。灑諸法雨。救護羣品。
此出世間護也。聖帝明王。五侯百辟。君臣護法。子
育黎元。此世間護也。世出世間。彼此同德。釋梵四
王。天龍八部。尚自降祉。況乎三災七難。詎有存而
不滅者乎。
△三解經四。初勅聽許說。】
[003-0564c]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等。諸大國王。諦聽諦聽。我為
汝等。說護國法。」


【此一唱經。蓋答觀如來品初諸王念請。故前文云。
吾知十六諸國王等。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
樂。我等諸王。云何護國。即同華嚴交絡相望中。第
三念請。亦以言說答也。然佛既知。王請護國。而先
說護佛果護十地行者。謂若無內護因果。則外難
無由悉滅。是故先說內護。後說外護耳。
△二正陳
護國三。初明護時。】


「一切國土。若欲亂時。」


【一切國土。即諸王所統。若欲亂時。亦是器世間有
情世間為所護也。如下經云。天地變恠等。即器世
間亂也。百姓喪亡等。即有情世間亂也。又云。置百
佛像等。即智正覺世間。為能護也。】


「有諸災難。賊來破壞。」


【災謂三災。難謂七難。賊有二種。一外劫盜賊。二內
煩惱賊。護亦有二。一鬼神眾。二般若教。以鬼神眾。
斷劫盜賊。以般若教。斷煩惱賊。
△二示護法三。初
弘經置像。】


「汝等諸王。應當受持讀誦此般若波羅蜜多。嚴飾道
場。置百佛像百菩薩像百師子座。請百法師。解說此
經。」


【置佛像菩薩像各百者。非獨表百法師所歸所向。
謂觀如來品為果護。即置佛像。菩薩行品為因護。
[003-0565a]
即置菩薩像。是故先置因果內護之像。次請百法
師。說外護之教。此其表耳。然近世依經。建百法師
會。即請百僧。讀金光明經。以謂仁王光明皆法王
之經。譬夫周易毛詩。皆素王之教。其益物皆同也。
嘗取近喻。以況遠旨。今夫氷之與水。其濕性皆同
也。融之則水。結之則氷。若依佛言。請百僧。讀仁王
般若。其猶融氷成水。不遠復矣。而叛聖意。請諸方
袍。讀金光明。譬夫煎水求氷。不亦難乎。然而學周
易則究潔淨精微。治毛詩則探溫柔敦厚。若以二
經益物皆同。又何異以詩教溫柔敦厚。同易經潔
淨精微者乎。唯期有道。革凡弊而遵聖訓。是所願
焉。
△二備設供儀。】


「於諸座前。然種種燈。燒種種香。散諸雜華。廣大供養。」


【燈然酥蠟。香燒沉檀。春夏散草木諸華。冬寒散繒
綵等華。】


「衣服臥具。飲食湯藥。房舍牀座。一切供事。」


【蘭盆疏。以四事供養三尊。謂房舍衣服。飲食湯藥。
此加臥具牀座。即房舍之資用耳。
△三說聽除難。】


「每日二時。講讀此經。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夷。聽受讀誦。如法修行。災難即滅。」


【且夫玅慧真詮。雖藉旦夕激揚。而不以生滅心行。
說實相法門。在乎止觀雙流。方清三災。而滌七難
矣。然則百席講筵。唯置一座。處于宸宮。而國王大
臣。咸允諦聽。餘皆散置京畿別舘。洎諸外郡。俾夫
[003-0565b]
僧尼士女。聞斯行諸。故曰。聽受讀誦。如法修行也。


△三彰護益三。初總明能護。】


「大王。諸國土中。有無量鬼神。一一復有無量眷屬。若
聞是經。護汝國土。」


【每座各有主屬無量。而說者宜乎自勉。發揮至教。
俾其尊法重人。則正法久住矣。
△二別列所護二。
初列幽明。】


「若國欲亂。鬼神先亂。鬼神亂故。即萬人亂。當有賊起。
百姓喪亡。」


【鬼神亂者。有二因緣。一者國王破滅三寶。天神不
祐。疾疫惡鬼。日來侵害。二者王福盡時。一切聖人。
悉皆捨去。七難必起。若準涅槃。為貪國境。興師相
伐。枉死者眾。則百姓喪亡。既而善神出境。惡鬼為
災。則當有賊起。
△二列依正。】


「國王太子。王子百官。互相是非。」


【漢制。皇帝之子曰太子。諸侯之子曰世子。互相是
非。如漢之巫蠱。】


「天地變怪。日月眾星。失時失度。大火大水。及大風等。」


【是諸難起。文屬此章。義連下句。
△三由教示益二。
初持說經文。】


「是諸難起。皆應受持講讀此般若波羅蜜多。」


【恠難競起。修德可禳。所謂天作孽。猶可違也。
△二
獲福祛難二。初獲福。】


「若於是經。受持讀誦。一切所求官位富饒。男女慧解。
[003-0565c]
行來隨意。人天果報。皆得滿足。」


【若於是經。受持讀誦二句。貫通祛難之初。
△二祛
難。】


「疾疫厄難。即得除愈。杻械伽鎻。撿繫其身。皆得解脫。
破四重戒。作五逆罪。」


【四重即婬。殺。盜。妄。五逆謂殺父。害母。殺阿羅漢。出
佛身血。破和合僧。】


「及毀諸戒。」


【及者有二義。一揀前義。顯是二事。謂前明根本四
重。此顯枝末餘篇。二合集義。非但破小乘輕重。及
毀大乘十重四十八輕。故云諸戒也。上皆別列。下
句總結。】


「無量過咎。悉得消滅。」


【△三引昔護國三。初引天王。】


「大王。往昔過去。釋提桓因。為頂生王。」


【為猶被也。】


「領四軍眾。」


【象馬車步。亦名四兵。】


「來上天宮。欲滅帝釋。」


【梵語釋提桓因。此方云能天主。撫育勸善。能為天
主故。更有異釋。如華嚴音義。】


「時彼天主。即依過去諸佛教法。敷百高座。請百法師。
講讀般若波羅蜜多經。頂生即退。天眾安樂。」


【天福自在。威光特尊。尚崇般若。請加救護。況於人
[003-0566a]
王。孰不修奉。然帝釋亦於善法堂。說十善法門。唯
被天眾耳。
△二引人王二。初班足依邪教二。初過
邪師。】


「大王。昔天羅國王。有一太子。名曰斑足。」


【以足斑駁。故立其名。賢愚經智度論。皆敘彼緣。】


「登王位時。有外道師。名為善施。與王灌頂。」


【至玅虗通。目之曰道。心遊道外。即稱外道。輪王太
子。將登王位。亦取海水。以灌其頂。】


「乃令斑足。取千王頭。以祀塚間。」


【祭而無巳曰祀。塚間所住處也。】


「摩訶迦羅。大黑天神。」


【上句梵音。下句唐言。翻大黑天也。神鬪戰神也。若
賢愚經說。祀羅剎王。斷肉經說。祀山神。
△二取千
王。】


「自登王位。巳得九百九十九王。唯少一王。北行萬里。
乃得一王。名曰普明。」


【普明王經斷肉經。皆說取百王。
△二普明遵正法
四。初陳願允從。】


「其普明王。白斑足言。願聽一日禮敬三寶。飯食沙門。
斑足聞巳。即便許之。」


【△二敷座請講。】


「其王。乃依過去諸佛所說教法。敷百高座。請百法師。
一日二時。講說般若波羅蜜多八千億偈。」


【△三正說偈辭。即於八千億偈中。舉其無常苦空
[003-0566b]
無我八首偈文。俾王與諸眷屬。悟解證空。展轉聞
益耳。文二。初標說人。】


「時彼眾中第一法師。為普明王。而說偈言。」


【△二正說偈四。初演無常。】


「劫火洞然。大千俱壞。」


【劫謂壞劫。能壞者三災。今唯言火災。故俱舍云。此
千陪大千。皆同一成壞。】


「須彌巨海。磨滅無餘。」


【具云須彌盧。此云玅高巨大也。上壞器世間。下壞
有情世間。】


「梵釋天龍。諸有情等。」


【梵謂梵王。通四禪天王。釋謂帝釋。即忉利天主。舉
此攝餘諸天。天龍通八部。諸有情即六趣四生。】


「尚皆殄滅。何況此身。」


【三界有勝劣。六趣有苦樂。彼皆壞滅。何況自巳一
身。
△二宣八苦。】


「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此之四苦。於欲界中。隨逐違境。憂悲交切。苦惱相
陵。】


「怨親逼迫。能與願違。」


【怨謂怨憎會苦。親即愛別離苦。逼迫即五盛陰苦。
能與願違。求不得苦。】


「愛欲結使。自作瘡疣。三界無安。國有何樂。」


【無明愛欲。九結十使。是作業因。自既作業。自受苦
[003-0566c]
果。如瘡如疣。三界皆苦。一國何樂。
△三說法空。】


「有為不實。從因緣起。盛衰電轉。暫有即無。」


【有為之法。虗妄不實。從因託緣。和合生起。緣聚則
盛。緣離則衰。其猶電轉。暫生即滅。】


「諸界趣生。隨業緣現。如影如響。一切皆空。」


【三界勝劣等處。隨共業所感。六趣苦樂等身。隨別
業所感。如明鏡現影。空谷應響。一切有法。畢竟皆
空。
△四闡無我。】


「識由業漂。乘四大起。無明愛縛。我我所生。」


【謂總報識由業漂動。乘其四大起為身相。內有無
明。於五蘊中。而執為我。外有愛縛。於國資具。而起
我所。】


「識隨業遷。身即無主。應知國土。幻化亦然。」


【即前報識隨業遷往。餘趣受生。即無主也。正報既
遷。應知依報國土幻化。亦復如是。
△四因偈獲益
五。初普明受偈益。】


「爾時法師。說此偈巳。時普明王。聞法悟解。證空三昧。」


【若聞前偈。應得初果。以無常等苦諦行故。或聞法
證空。解法空理。即至初住也。】


「王諸眷屬。得法眼空。」


【次王領解。至十信位。
△二諸王誦偈益。】


「其王即便詣天羅國。諸王眾中。而作是言。仁等今者。
就命時到悉。應誦持過去諸佛所說般若波羅蜜多
偈。」
[003-0567a]


【即前八偈。】


「諸王聞巳。亦皆悟解。得空三昧。各各誦持。」


【誦偈悟理。如普明王。
△三斑足聞偈益。】


「時斑足王。問諸王言。汝等今者。皆誦何法。」


【斑足緣熟。問以辨之。】


「爾時普明。即以上偈。答斑足王。王聞是法。亦證空定。」


【空定即空三昧。
△四敘誤還國益。】


「歡喜踊躍。告諸王言。我為外道邪師所誤。非汝等咎。」


【內喜外躍。故自克責。】


「汝各還國。當請法師。解說般若波羅蜜多。」


【展轉化人。法利無盡。
△五出家獲證益。】


「時斑足王。以國付弟。出家為道。得無生法忍。」


【即證初地。然斑足外道。或內祕外現。逆順化跡。欲
使聖教流芳。豈凡小心思口議哉。
△三例諸王三。
初例過去。】


「大王。過去復有五千國王。常誦此經。現生獲報。」


【由常誦持。故受現報。
△二例現在。】


「汝等十六諸大國王。修護國法。應當如是受持讀誦
解說此經。」


【請百法師。如向所陳。
△三例未來。】


「若未來世。諸國王等。為欲護國。護自身者。亦應如是
受持讀誦解說此經。」


【然則提綱舉領。巳揚三世之言。修法崇規。佇播萬
國之譽。
△四聞法悟道。】
[003-0567b]


「說是法時。無量人眾。得不退轉。」


【不退有四。信位行證。各隨所宜。】


「阿修羅等。得生天上。」


【等餘七部。皆得上升。】


「無量無數欲色諸天。得無生忍。」


【大品云。初地菩薩。得無生法忍。】
【△大文第二不思
議品。兼陳護國。】


「不思議品第六」


【初來意者。前品百座講演般若。護國安民。災難悉
滅。此品獻華。顯般若玅旨。功深難測。故次來也。二
釋名。然不思議。略有二種。一德相。二業用。如華嚴
經明。塵含法界。量等虗空。即德相不思議也。淨名
經以毛吞巨海。芥納須彌。即業用不思議也。今經
世尊為諸大眾。現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乃至無量
大海入一毛孔。無量須彌入芥子中。即業用不思
議。是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亦同法華。非言所宣。
非心所測耳。碧海法師又謂。不思議有二。一者內
本。謂實相。口欲談而辭喪。心將緣而慮亡。二者外
迹。謂巨細相容。殊形並應。然幽關難啟。聖應不同。
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而不思
議一也。釋曰。雖彰內本外迹。多明業用。同教一乘。
而涉德相。別教一乘耳。
△三解經四。初聞法忻躍。】


「爾時十六國王。及諸大眾。聞佛說此般若波羅蜜多
甚深句義。歡喜踊躍。」
[003-0567c]


【聞於前品。今昔護國。皆由般若。此亦躡前聞法。起
後散華。故總科云。兼陳護國也。
△二大眾散華。先
華成寶座三。初散華成座。】


「散百萬億眾寶蓮華。」


【若約表法。即地前菩薩。緣文字般若。修因舍果而
無染故。】


「於虗空中。成寶華座。」


【表諸法空。為行所依。
△二佛坐說法。】


「十方諸佛。」


【表化身如來。】


「無量大眾。」


【若例纂要。即信解位。】


「共坐此座。說般若波羅蜜多。」


【△三持華成輪。】


「是諸大眾。持十千金蓮華。散釋迦牟尼佛上。」


【梵語釋迦牟尼。此翻能仁寂默。】


「合成華輪。蓋諸大眾。」


【上句表巳轉法輪。下句表聞法獲益。
△二華為雲
臺三。初散華成臺。】


「復散八萬四千芬陀利華。」


【即白蓮華。王等重散。故云復也。表初地見道。最初
一念。具八萬四千波羅蜜多。】


「於虗空中。成白雲臺。」


【表觀照般若。破無明闇。見性明白。下經亦云。譬如
[003-0568a]
有人。登大高座。即等覺位。今唯表初地聖人。
△二
臺中說法。】


「臺中光明王佛。與十方諸佛。」


【表他受用報身。】


「無量大眾。」


【例纂要。歡喜他證道。】


「演說般若波羅蜜多。」


【一音演說。隨類各解。
△三持華供佛。】


「是諸大眾。持曼陀羅華。」


【曼陀羅。此方云適意。】


「散釋迦牟尼佛。及諸眾會。」


【△三華作寶城二。初散華作城。】


「復散曼殊沙華。」


【曼殊沙。此方云柔輭。】


「於虗空中。變作金剛寶城。」


【表實相般若。證涅槃城。無破壞故。
△二諸佛說法。】


「城中師子奮迅王佛。共十方諸佛。」


【亦表報身。】


「大菩薩眾。」


【依纂要。即二地巳上諸大菩薩。】


「演說勝義般若波羅蜜多。」


【復言勝義者。以中道玅理。唯佛窮盡故。亦同金剛
大因清淨第一勝。是名第一般若波羅蜜耳。
△四
華成雲蓋。前之三段。以三種般若。表修因證果。即
[003-0568b]
攝用歸體門。今此一科。亦以三種智慧。表得果不
捨因。即依真起應門。】


「復散無量天諸妙華。於虗空中。成寶雲蓋。」


【成一寶蓋。即表根本智。證實相真性。】


「徧覆三千大千世界。」


【表流出後得智。發觀照玅慧。】


「是華蓋中。雨恒河沙華。從空而下。」


【表流出大悲心。即文字般若。說三藏十二分教。

二王等發願。】


「時波斯匿王。及諸大眾。見是事巳。歎未曾有。合掌向
佛。而作是言。願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常說般若波羅
蜜多。」


【下文今日即是現在。】


「願諸眾生。常得見聞。如我今日。等無有異。」


【△三佛印勸持。】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此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母。諸
菩薩母。」


【上印般若體。下印般若用。】


「不共功德。神通生處。諸佛同說。能多利益。是故汝等
常應受持。」


【十八不共。六種神通。皆從母生。
△三佛現神變二。
初總標。】


「爾時世尊。為諸大眾。現不可思議神通變化。」


【躡前不可思議所散之華。起後逈超言念依正之
[003-0568c]
報。即大同業用解脫也。神通即諸聖神境智通。變
化有二。依瑜伽云。一能變通。謂改轉故。二能化通。
謂化現故。下文前四相入。即改轉能變通。第五中
依正互現。即化現能化通耳。
△二別列五。初諸華
相入。】


「一華入無量華。無量華入一華。」


【此中但有一入無量。無量入一。第一第二兩句。若
取上句一字。對下句一字。即第三句一華入一華。
又上句無量。對下句無量。即第四句無量華入無
量華。下文準此。皆成四句。思之。
△二佛土相入。】


「一佛土入無量佛土。無量佛土入一佛土。」


【若望諸佛所說佛土。亦有淨穢。故法華云。三界朽
宅。屬于一人。亦如淨名。身子所見丘陵坑坎。佛言
我此土淨。而汝不見。大疏謂。感娑婆者。對華藏而
見娑婆。感華藏者。對娑婆而見華藏。彼約淨穢。隱
顯自在。今明一多悉皆相容。
△三塵剎相入。】


「一塵剎土。入無量塵剎土。無量塵剎土。入一塵剎土。」


【謂一微塵中剎土。入無量微塵中剎土。故大經偈
云。塵中悉現無量剎。清淨廣大如虗空。一切塵中
所現剎。皆是本願神通力。初半偈釋上句。後半釋
下句。又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寶
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皆顯德相不思
議耳。
△四巨細相入。】


「無量大海。入一毛孔。無量須彌。入芥子中。」
[003-0569a]


【此中兩句。但明多入一。例前亦有一入多。今具出
之。則成四句。謂無量大海入一毛孔。一毛孔入無
量大海。無量須彌入一芥子中。一芥子入無量須
彌中。龍樹指淨名毛吞巨海。芥納須彌。為小不思
議。則業用解脫。指華嚴塵含法界。量等虗空。為大
不思議。則德相解脫。然不壞須彌芥子大小之相。
亦具德相解脫。如大疏釋善財讚彌勒樓閣中說。


△五凡聖相入三。初明正報身。】


「一佛身入無量眾生身。無量眾生身入一佛身。」


【圭峯祖師謂。生佛交徹。淨穢融通。即事事無礙法
界。
△二顯依報土。】


「大復現小。小復現大。淨復現穢。穢復現淨。」


【現大現小。即變化土。故唯識云。若變化身。依變化
土。或淨或穢。或大或小。前後改轉。佛變化身。依之
而住。能依身量。亦無定限。然彼論。約化為佛土。成
熟隨未登地有情。既云化為佛土。前後改轉。即同
今文。復現大小淨穢耳。或以八地巳上。攪大海為
酥酪。變大地為黃金。以染為淨。以淨為染。自在攝
生。即此依報。淨復現穢。穢復現淨。其正報之身。即
大復現小。小復現大。若依此義。義則粗通。奈何違
於唯識。大小皆屬依報耶。
△二雙結依正。】


「佛身不可思議。眾生身不可思議。乃至世界不可思
議。」


【請觀結文。如次對之。
△四眾覩獲益。】
[003-0569b]


「當佛現此神變之時。十千女人。現轉女身。得神通三
昧。」


【得神通用。猶證如幻三昧。】


「無量天人。得無生法忍。」


【若據聞菩薩行品時眾獲益。無量天人大眾。有得
伏忍等。聞護國品。無量無數欲色諸天。得無生忍。
今得無生法忍。是亦聞法增道。自淺階深也。】


「無量阿修羅等。成菩薩道。」


【前聞護國品。修羅八部。得生天上。然菩薩道言。通
地前地上。今成菩薩道。即自下升為高。地前菩薩
也。】


「恒河沙菩薩。現身成佛。」


【前聞菩薩行品。無量菩薩得一生補處。即等覺位。
今現身成佛。即升玅覺。或謂。聞第三菩薩行品。得
補處等覺。何故經中有無量菩薩。聞第四二諦品。
但得住十地耶。答夫證道之眾。有始終在座者。則
聞法增道。有後來之徒。從聞思修。或住十地。昔人
亦云。有橫入之機。此其例歟。】
【△三奉持品。廣前二
護。】


「奉持品第七」


【初來意有二。一廣內護。謂此品十三法師。依持建
立。廣前菩薩行品十三忍位。明了覺解。說般若教。
故次來也。二廣外護。以此品明五方菩薩。說祕密
般若。永除七難。廣前護國品。一百法師講。顯了般
[003-0569c]
若。滅除諸難。故次來也。二釋名。言奉持者。謂欽奉
聖教。軌持物解。亦受持講說耳。
△三解經四。初見
佛說教。】


「爾時波斯匿王。覩佛神變。」


【躡前。】


「見千華臺上。徧照如來。」


【賢首梵網疏謂。梵本盧舍那。此云光明徧照。然照
有二義。一內以智光。照真法界。此約自受用義。二
外以身光。照應大機。此約他受用義。言如來者。亦
同疏文。坐華臺上。實身成佛也。】


「千華葉上。千化身佛。」


【即同疏云。其千華上。千釋迦為是千。摩醘首羅天
上。各有一釋迦。】


「千華葉中。無量諸佛。」


【即同疏云。此千釋迦。一一各化作百億釋迦。故有
千百億釋迦。故云無量諸佛也。上疏文皆釋彼經
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等偈。義既大同。故略引
釋。】


「各說般若波羅蜜多。」


【然梵網明十重四十八輕。多說菩薩戒波羅蜜。今
經說菩薩般若者。以其實教六度皆互相攝。如彌
勒頌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彼一檀度。尚攝
後之餘五。今說般若。豈不攝前之五度耶。故纂要
云。萬行之中。一一不可闕此。故云各說般若波羅
[003-0570a]
蜜多。矧匿王見自他受用之身。聞無量諸佛各說
是經。亦非聊爾人矣。
△二匿王申問。】


「白佛言。世尊。如是無量般若波羅蜜多。不可識識。不
可智知。云何諸善男子。於此經中。明了覺解。為人演
說。」


【問意。謂般若深經。非凡夫所識。非二乘所知。云何
等人。於理則明。於事則了。覺解利他。為人演說耶。


△三如來正答三。初法師奉持。文三。初修觀為法
師。】


「佛言大王。汝今諦聽。從初習忍。至金剛定。」


【習忍即十住菩薩。金剛定即法雲地。】


「如法修行十三觀門。」


【地前三賢緣修。地上十聖真修。】


「皆為法師。依持建立。」


【以道德教人。曰法師。為出世憑託。曰依持。始而發
之。曰建。終而成之。曰立。
△二勅眾令供養。】


「汝等大眾。應當如佛而供養之。百千萬億天玅香華。
而以奉上。」


【尊法重人。故應奉供。
△三廣列賢聖位。先明三賢。
具三十位。今釋位名。則正依華嚴大疏。或引諸經。
若夫申明三賢經義。則多引大經長行。蓋遵清凉
之茂規。至下經文。當曉傍正。今初十住法師即初
賢。於中有三。初總標。】


「善男子。其法師者。習種性菩薩。若比丘比丘尼。優婆
[003-0570b]
塞優婆夷。修十住行。」


【初法師列僧尼士女者。由修觀門。有德業故。如善
財往南方。初見德雲比丘。乃至休舍優婆夷。其類
非一。無相大師集云。夫欲出超三界。未有絕塵之
行。徒為男子之身。而無丈夫之志。石壁靖師注曰。
但懷出世之心。隨塵無染。即號丈夫。不論男女。故
涅槃云。若具四法。即名丈夫。何等為四。一善知識。
二能聽法。三思惟義。四如說修行。無此四法。不名
丈夫。願諸有智。思而行之。
△二別列。】


「見佛法僧。發菩提心。」


【初發心住也。瓔珞云。是上進分善根人。若一劫二
劫。巳於一恒二恒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寶常住。發
心即住。名發心住。華嚴云。此菩薩見佛世尊形貌
端嚴。色相圓滿。乃至或聞如來廣大佛法。發菩提
心。初發心住為總。下之九住為別。故前菩薩行品。
明十住。但云初發心相。有恒河沙眾生。見佛法僧
是也。】


「於諸眾生。利樂悲愍。」


【二治地住也。謂常隨空心。清淨潔白。練治心地。使
悲智增明。名治地住。華嚴經云。此菩薩於諸眾生。
發十種心。所謂利益心。大悲心。安樂心。安住心。憐
愍心。攝受心。守護心。同巳心。師心。導師心。今云利
樂悲愍。即十心中。利益。安樂。大悲。憐愍四心也。亦
攝餘六。以總收別故。】
[003-0570c]


「自觀巳身。六界諸根。一切無常苦空無我。」


【三修行住也。謂巧觀空有。增修正行。名修行住。然
華嚴經。開此一住。而為二門。一自分。二勝進。自分
即一切無常苦空無我。勝進即自觀巳身六界諸
根。初自分有十種。所謂觀一切法無常。一切法苦。
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作。一切法無味。
一切法不如。名一切法無處所。一切法離分別。一
切法無堅實。今文但有前四。亦攝後六。如彼疏廣
釋。後勝進有勸學十法。所謂觀察眾生界。法界。世
界。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今文但
言六界。即地水火風及空識界。以無色界空無邊
識無邊。為六耳。言諸根者。秦本謂五色五受男女
意命十四根。為諸根。即以四大成身為所依。諸根
即能依也。】


「了知業行。生死涅槃。」


【四生貴住也。謂生佛法家。種性尊貴。名生貴住。故
華嚴經云。此菩薩從聖教中生。成就十法。一永不
退轉。二於諸佛所。深生淨信。三善觀察法。四了知
眾生。五國土。六世界。七業行。八果報。九生死。十涅
槃。今文有四。若將了知二字。貫於業行生死涅槃。
但有三法。此即自分。文無勝進者略。】


「能利自他。饒益安樂。」


【五具足方便住也。謂帶真隨俗。習無量善。巧化無
住故。而華嚴中。乃以二門釋之。謂自分十心。亦是
[003-0571a]
方便也。勝進十心。亦是具足也。故經云。此菩薩所
修善根。皆為救護一切眾生。饒益一切眾生。安樂
一切眾生。哀愍一切眾生。度脫一切眾生。令一切
眾生離諸災難。令一切眾生出生死苦。令一切眾
生發生淨信。令一切眾生悉得調伏。令一切眾生
咸證涅槃。今但有二。謂饒益安樂。即自分利他也。
其勝進即自利十。心備如彼經。】


「聞讚佛毀佛。心常不動。」


【六正心住也。謂成就般若故。聞毀讚三寶。正念不
動故。故大經云。此菩薩聞十種法。心定不動。所謂
聞讚佛毀佛。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讚法毀法。聞
讚菩薩毀菩薩。聞讚菩薩毀菩薩所行法。聞說眾
生有量無量。聞說眾生有垢無垢。聞說眾生易度
難度。聞說法界有量無量。聞說法界有成有壞。聞
說法界若有若無。餘九句下。皆有於佛法中心定
不動言。今文但有初一。以攝餘九。】


「聞有佛無佛。心定不退。」


【七不退住也。謂入於無生。畢竟空性。心心常行空
無相願。止觀雙運。緣不能壞。故名不退住。故大經
云。此菩薩聞十種法。堅固不退。所謂聞有佛無佛。
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法無法。聞有菩薩無菩
薩。聞有菩薩行無菩薩行。聞有菩薩修行出離修
行不出離。聞過去有佛過去無佛。聞未來有佛未
來無佛。聞現在有佛現在無佛。聞佛智有盡佛智
[003-0571b]
無盡。聞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餘九句皆有於佛
法中心不退轉言。今文但有初一。亦例前釋。】


「三業無失。起六和敬。」


【八童真住也。謂心不生倒。不起邪魔破菩薩心。故
名童真住。故大經云。此菩薩住十種業。所謂身行
無失。語行無失。意行無失。隨意受生。知眾生種種
欲。知眾生種種解。知眾生種種界。知眾生種種業。
知世界成壞。神足自在。所行無礙。此經但有前三
無失。為自行化體故。而後七皆為利他。又前三業
起六和敬。謂身行無失。則身和同事。戒和同修。語
行無失。則語和同默。利和同均。意行無失。則意和
同忍。見和同解。秦經云。修六和敬。所謂三業。同戒
同見同學。】


「方便善巧。調伏眾生。」


【九法王子住也。謂從法王教。生於正解。當紹佛位。
名法王子住。然華嚴中。明此一住。經疏皆廣。今但
略引。自分經疏釋上句。勝進經疏釋下句。如自分
經云。善知所行方便。疏釋云。知諸乘作業。所入法
門。及善巧故。即上句謂方便善巧也。勝進經云。法
王處觀察。疏釋云。入則觀父王。察其聲色。出則觀
群臣。知其賢愚。菩薩入則觀佛教理。出則審機可
否。即下句謂調伏眾生也。】


「勤學十智。神通化利。」


【十灌頂住也。謂從上九住觀空。得無生心。最為上
[003-0571c]
故。諸佛法水。灌心頂故。如勝進經云。此菩薩應勤
學諸佛十種智。所謂三世智。佛法智。法界無礙智。
法界無邊智。充滿一切法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
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眾生智。知一切法智。知
無邊諸佛智。下句神通化利。即讚勝經云。此菩薩
身及身業。神通變現。成就佛土等。
△三結品。】


「下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


【三賢之初。名為下品。具修諸度。對治八萬四千塵
勞門耳。
△二攝信成位三。初總明三聚。】


「善男子。習忍以前。」


【即十住前。】


「經十千劫。行十善行。有退有進。」


【上明不定聚。下舉喻例釋。】


「譬如輕毛。隨風東西。」


【謂修上品十善。隨邪正風。志無決定。大疏亦云。毛
道凡夫。隨風不定。】


「若至忍位。入正定聚。」


【若至伏忍習種性位。慧住於理。得住不退。即入正
定聚也。】


「不作五逆。不謗正法。」


【揀邪定聚。即不為闡提。
△二修觀顯位。】


「知我法相悉皆空故。住解脫位。」


【上句修觀。下句顯位。即同本業。始入空界。住空性
位。大疏亦云。仁王不開十信。攝在十住。信為能成。
[003-0572a]
住為所成。
△三結住進行。】


「於一阿僧祇劫。修習此忍。能起勝行。」


【能起中賢十種勝行。
△二十行法師四。初總標中
賢。】


「復次性種性菩薩。住無分別。修十慧觀。」


【住無分別智為總。修十慧觀為別。即次文十行。

二別列十位。】


「捨財命故。」


【初歡喜行。謂施悅自他。故名歡喜。而言捨財命者。
一外財。二身命。如經云。此菩薩為大施主。凡所有
物。悉能惠施。其心平等。無有悔吝。乃至云修此行
時。令一切眾生。歡喜愛樂。此即捨外財也。又云。受
廣大身。以是身肉。充足一切飢苦眾生。乃至若有
一小眾生。未得飽足。願不捨命。所割身肉。亦無有
盡。此即捨身命也。】


「持淨戒故。」


【二饒益行。謂三聚淨戒。亦益自他。故名饒益。如經
云。菩薩如是持淨戒時。諸大惡魔。各將天女。欲來
惑亂菩薩道意。是故不生一念欲想。此即攝律儀
戒也。又云。唯除方便教化眾生。而不捨於一切智
心。即攝眾生戒也。又云。作是學巳。離諸惡行。以智
入於一切佛法。此即攝善法戒也。上皆義引。】


「心謙下故。」


【三無違逆行。謂忍順物理。名無違逆。如經云。此菩
[003-0572b]
薩常修忍法。謙下恭敬。不自害。不他害。不兩害。上
三治瞋行忍。不自取。不他取。不兩取。次三治貪。正
成忍行故。不自著。不他著。不兩著。後三治癡修忍。
然大經具明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此三
文廣故。但引三毒。兼釋忍順物理。】


「利自他故。」


【四無屈撓行。謂勤無怠退。名無屈撓。如經云。此菩
薩修諸精進。所謂第一精進。大精進。勝精進。乃至
性無三毒。性無憍慢。性不慳嫉。此自利行也。又云。
菩薩以此所行方便。於一切世界。令一切眾生。乃
至究竟無餘涅槃。此利他行也。】


「生死無亂故。」


【五無癡亂行。謂以慧資定。離沉掉故。名無癡亂。如
經云。此菩薩成就正念。心不散亂。堅固不動。廣大
無量。無有迷惑。死此生彼。心不散亂。入胎出胎。心
不散亂。發菩提意。心不散亂。事善知識。心不散亂。
然本業經說。無明之鬼。不亂不濁。住正念故。名離
癡亂。今此但從一義。故云生死無亂。】


「無相甚深故。」


【六善現行。謂慧能顯發三空之理。般若現前。故名
善現。如經云。此菩薩身業清淨。語業清淨。意業清
淨。乃至無得無相。甚深難入。菩薩如是解一切法。
悉皆甚深。復作是念。若我自解此甚深法。唯我一
人。獨得解脫。此皆自利甚深也。又我云。當先化眾
[003-0572c]
生。行菩薩行。未成熟者。先令成熟。此即利他甚深
也。】


「達有如幻故。」


【七無著行。謂不滯事理。故名無著。如經云。此菩薩
以無著心。於念念中。能入阿僧祗世界。嚴淨阿僧
祇世界。於諸世界。心無所著。上引嚴剎無著。兼釋
住名。次引稱深興念。正釋經文。達有如幻。如下經
謂。菩薩作是念。我應觀一切法界如幻。諸佛如影。
菩薩行如夢。佛說法如響。乃至一切法如實際。不
可變異。然則前明法界如幻。即體從緣。後結一切
法如實際。即事而寂。】


「不求果報故。」


【八難得行。謂大願可尊。故名難得。如經云。此菩薩
成就難得善根。難伏善根。最勝善根。不可壞善根。
此亦先引修成善根。兼釋住名。次引度脫眾生。正
釋經文。不求果報。彼經又云。我於眾生。無所適莫。
無所冀望。乃至不求一縷一毫。及以一字讚美之
言。前第七行。以方便為體。此難得行。以大願為體。】


「得無礙解故。」


【九善法行。謂善巧說法。名善法行。如經云。此菩薩
為一切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乾闥婆等。作
清凉池。攝持正法。不斷佛種。釋曰。清涼池即喻無
熱惱池。下經云。得具足義陀羅尼故。義辯無盡。得
覺悟實法陀羅尼故。法辯無盡。得訓釋言辭陀羅
[003-0573a]
尼故。辭辯無盡。得無邊文句無盡義無礙門陀羅
尼故。無礙辯無盡。此四辯才。如彼大池。流出四河。
相續入海。此位以力度為體。】


「念念示現佛神力故。」


【十真實行。謂言行不虗。故名真實。如經云。此菩薩
成就第一誠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此菩薩
學三世諸佛真實語。念念悉見不可說不可說諸
佛及佛莊嚴清淨國土。示現如來自在神力。普徧
法界虗空界。向引兩節經文。初釋行名。後釋經旨。
若約智度為體。受用法樂。成熟有情。並如行能說。
如說能行。即是真實。
△三修觀明空。】


「對治四倒。三不善根。三世惑業。十顛倒故。」


【十行為能治。十倒為所治。謂四念治常等四倒。三
善根治貪等三倒。三世惑業。治外道斷常等倒。同
前十二因緣明三世因果。以惑為因。業報為果。】


「我人知見念念虗偽。了達名假受假法假。皆不可得。」


【上明人空。下明法空。】


「無自他相。住真實觀。」


【無自相即能緣心。無他相即所緣境。心境雙泯。唯
一真空。名真實觀。
△四結行進向。】


「中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於二阿僧祇劫。行諸
勝行。得堅忍位。」


【行十勝行。進十向位。得名堅忍。
△三十向法師四。
初總標上賢。】
[003-0573b]


「復次道種性菩薩。住堅忍中。觀諸法性。得無生滅。」


【梵網以十迴向。名十金剛。即住堅忍。大經云。了一
切法。證寂滅性。故無生滅。
△二別列十位。】


「四無量心。能破諸闇。」


【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謂大悲廣濟。名
為救護一切眾生。大智無著。故云離眾生相。如經
云。此菩薩住般若波羅蜜多。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修如是等無量善根。古德詺此。以為行體。若順前
名救護眾生是悲。離眾生相為智。則以悲智為體。
次經又云。為一切眾生作炬。破一切無明闇故。為
一切眾生作燈。令住究竟清淨處故。上句如人執
炬委悉而照。下句令得解脫。故涅槃云。澄渟清淨。
即真解脫。】


「常見諸佛。廣興供養。」


【二不壞迴向。謂於三寶等。得不壞信。以此善根。用
將迴向。如經云。此菩薩於去來今如來所得不壞
信。悉能承事一切諸佛故。於一切佛法得不壞信。
發深志樂故。於諸菩薩得不壞信。誓修一切菩薩
善根無疲厭故。上句佛。次句法。後句僧。上皆義引。
以兼釋名。次引經正釋本文。下經又云。見無量佛。
承事供養。以阿僧祇寶。阿僧祇華。阿僧祇鬘。阿僧
祇衣等。廣有六十七供事。故云廣興供養。】


「常學諸佛。住迴向心。」


【三等一切諸佛迴向。謂學三世佛所作迴向。名等
[003-0573c]
諸佛。如經云。此菩薩隨順修學。去來現在諸佛世
尊。迴向之道。如是修學迴向道時。見一切色。乃至
觸法。若美若惡。不生憎愛。心得自在。若準此文。但
等三世諸佛迴向之道。準下經亦等善根故。文云。
如過去佛所行一切善根。我亦如是故。】


「所修善根。皆如實際。」


【四至一切處迴向。謂菩薩令其善根至一切處。如
經云。此菩薩修習一切諸善根時。作是念言。願此
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處。譬如實際。無處不至。至
一切眾生。至一切國土。至一切虗空。至一切三世。
至一切有為無為。至一切語言音聲。至是能至。所
修善根即是所至。然準下經文。若因若果。皆至一
切。】


「能於三昧。廣作佛事。」


【五無盡功德藏迴向。謂迴向故。能成無盡功德之
藏。如經云。此諸菩薩具大威儀。宿植善根。入不思
議自在三昧。方便善巧。能作佛事。放佛光明。普照
世間。無有限極。乃至生如是處。有如是德。常作佛
事。然此位菩薩。由緣無盡境行迴向。故成無盡善
根功德之行。得十無盡藏之果。從能迴行及果。受
名耳。】


「現種種身。行四攝法。」


【六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謂順理修善。事理無違。
入於平等。如經云。此菩薩或為帝王。臨御大國。威
[003-0574a]
德廣被。名震天下。凡諸冤敵。靡不歸順。發號施令。
悉依正法。周行率土。所向無礙。乃至以四攝法。攝
諸眾生。為轉輪王。一切周給。然大經本分中。名入
一切平等善根迴向。牒名中即云。隨順堅固一切
善根迴向。疏釋云。入即隨順。平等即堅固。平等之
理。不可壞故。】


「住無分別。化利眾生。」


【七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謂以善根等心。順益眾
生。如經云。此菩薩如是施時。但發專求一切智道
心。一切悉捨心。哀愍眾生心。教化成熟心。皆令安
住一切智智心。然此位經文甚廣。而引此五句者。
謂疏以前之二句即大智。後之三句即大悲故。引
釋此經。上句住無分別。即同彼大智。下句化利眾
生。亦同彼大悲。】


「智慧明了。甚深觀察。」


【八真如相迴向。謂善根合如。以成迴向如。大經偈
云。以玅智慧恒觀察。究竟廣大真實理。斷諸有處
悉無餘。如彼真如善迴向。然此位中。初明長行。後
說偈頌。長行有三種迴向。一迴向菩提。二迴向眾
生。三迴向實際。前二隨相行。後一離相行。今但引
偈頌中。離相迴向一偈。釋經對如合辨。文旨有據。
亦表三藏之巧譯。非說者之穿鑿也。】


「一切行願。普皆修習。」


【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謂不為相縛。不於見著。作
[003-0574b]
用自在。故名解脫。如經云。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
滿普賢迴向行願。勤修普賢諸根行願。得聰明根。
勤修一切善根。一切佛平等境界根。受一切菩薩
不退轉記大精進根。然大經疏。具明信進念定慧
五根。今但略引以釋勤修一切行願耳。】


「能為法師。調御有情。」


【十入法界無量迴向。謂稱性起用。以法界善根。迴
向法界故。如經云。此菩薩摩訶薩。以離垢繒。而繫
其頂。住法師位。廣行法施。起大慈悲。安立眾生於
菩提心。為諸眾生。作調御師。示諸眾生一切智道。
大疏以法施為總。慈等為別。皆是法施。夫法施者。
生解之玅方。起行之根本。入聖域之階漸。超苦海
之津梁。古德云。此經中託人以弘道。歎法師之勝
德。故知法施之功。過財施之難喻。
△三修觀受生。】


「善觀五蘊三界二諦。」


【並如菩薩行品。但前廣此略為異。】


「無自他相。得如實性。」


【釋義。倣前十行。】


「雖常修勝義。而受生三界。何以故。業習果報。未壞盡故。」


【初標。次徵。後釋。當句自釋。不俟繁文。】


「於人天中順道生故。」


【在天而天。處人而人。順修中道。隨報受生。
△四結
賢進聖。】


「上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於三阿僧祇劫。修二
[003-0574c]
利行。廣大饒益。得善調伏諸三摩地。」


【諸三摩地。即止觀雙運。故大經迴向品偈云。禪定
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上結三賢。下進十聖。】


「住勝觀察。修出離所。」


【大經迴向品亦云。皆巳觀察。皆得清淨。廣大功德。
出離法中。】


「能證平等聖人地故。」


【能證平等。即初地住平等忍。準諸經論。多說三阿
僧祇成佛。今經地前巳經三阿僧祇者。演義鈔謂。
地前菩薩。二乘聖者。見初入地。皆謂究竟。故說三
祇成等正覺。亦佛隨宜。故寶雲經。實經無量阿僧
祇劫。大經華藏品初。疏有會釋。又瑜伽說。有二種
無數劫。皆如大經疏鈔。】


注仁王護國般若經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