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214 仁王經疏法衡鈔-唐-遇榮 (master)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法衡抄卷第二
譯經證義講經律論廣演大師遇榮 集


【疏】十二分教者先德翻為十二部經以此部言義含
二種一謂部帙二謂部類世人疑有十二部帙也又
言經者亦濫契經總別難明今者翻為十二分教分
者類義支義數義教者教誡斷惡教授修善故名為
教教體即分名為分教教有十二義類支條分類異
故名十二分教帶數釋也問何故但爾數無增減答
涅槃經言能聽法者所宜聞故三乘通說以轉法輪
三周總說十二行相能詮彼教分類十二又以對破
十二有支所以說法亦分十二廣如法苑。


【疏】契經等者此等顯示十二分教行相差別文皆分
二初辯相後配經隨文可解能契即經所契之經名
為契經。


【疏】應頌者應字去聲契應也平聲合也合長行義合
後來機也頌者歌也美也頌中文句極美玅故歌詠
法故是應之頌名為應頌。


【疏】記別者記謂驗識驗識辨別彼彼人法也記體即
[002-0438b]
別所別之記名為記別。


【疏】諷頌者梵語伽陀此翻為頌顯揚論說非應長行
不名重頌一句結成或二三句四五句等皆是諷頌
一二三句相隱難知諸經多以四句巳上顯諷頌相
經文句義可諷詠之可歎頌之亦諷亦頌名為諷頌
同依持業釋又諷者所諷之法頌者能頌之言諷之
頌故名為諷頌慈恩云重頌是教唯能詮故諷頌是
言通教理故。


【疏】自說者自目於佛說是言教自之說故名為自說。


【疏】緣起者涅槃經云舍衛國中有一丈夫輔鳥放生
世尊知巳為說偈言莫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
漸盈大器是因事說餘二可知由此三緣而起說故
是緣之起名為緣起。


【疏】譬喻者譬者況也類也喻者開也曉也曉喻之譬
譬體即喻名為譬喻。


【疏】本事者依瑜伽論通說往昔凡聖人法皆名本事
本是過去所依時分事是時中所作事業本世之事
本體即事名為本事本生二釋准此。


【疏】方廣者理正曰方包總曰廣方理之廣名為方廣。


【疏】希法者希謂希奇異常玅事教法詮彼是希之法
名為希法。


【疏】瑜伽等者論自釋云謂於是處世尊自廣分別法
相及聖弟子巳見諦跡依自所證無倒分別諸法體
性如是名為摩呾哩迦言循環者不斷之義研覈者
[002-0438c]
窮究之義問答往復文意不斷研窮徵究性相法體
故名論議摩呾哩迦者此云本母論藏生慧如本如
母也亦名阿毗達磨此云對法義翻論議論量性相
詳議幽旨故名論議論體即議名論議也十二分中
譬喻本事本生望於分教作依主釋餘皆持業與前
二藏相攝者菩薩聲聞二藏之中而皆具有十二分
教瑜伽第二十一具列其相與前三藏相攝者瑜伽
等說緣起一分是調伏藏論議一分是對法藏自餘
十分是契經藏然因事制戒論難深理各入一藏非
契經中無餘二分譬喻本事本生亦通調伏但是眷
屬非自性也。


【疏】法華經等者為化二乘不定性者令學一乘皆作
佛故唯說一乘無第二獨覺無第三聲聞有初大乘
一乘即大乘故隱劣彰勝唯說一乘。


【疏】攝論等者論說上乘性下乘性亦名大乘性小乘
性勝劣異故以通從別不言不定性也。


【疏】諸經論等者依法華疏三義同故聲聞獨覺合名
小乘七義異故分羊鹿殊羊鹿牛三喻三乘故三義
同者所斷障同所證理同假擇滅同七義異者一利
根鈍根異二依佛自出異三藉教觀理異四觀諦緣
起異五一果四果異六練根時節異七說法現通異。


【疏】四乘五乘者勝鬘經中說四乘性謂三乘性及人
天乘性大般若經說四乘性謂三乘定性及不定性
瑜伽論中說五乘性謂三乘定性及不定性并人天
[002-0439a]
乘性其不定性復有四種謂聲聞獨覺性聲聞菩薩
性獨覺菩薩性具有三乘性。


【疏】經詮等者正被菩薩大乘經攝然大乘經通被諸
乘故下文中有得聲聞果者也。


【疏】古立一時者菩提流支立一時教猶如一雨無有
差別但稟潤異也復有古德立二時教一頓二漸隱
士劉虬立五時教皆如法苑破。


【疏】初於等者敘初時教文意有五初說法處二所被
機三能被教四縱為希奇五奪未了義隨文可解下
准此知波羅痆斯者舊名波羅奈國訛也波羅者幼
小義痆斯者仙住義幼小仙人住此修道得世五通
因名小仙住國仙人墮處者婆沙論說昔有國王將
諸宮人詣山遊翫奏樂縱意命諸女人露形而舞時
有五百仙人乘通上過見巳失通墮此處故施鹿林
事如西域記第七卷說據其顯相對漸悟機施鹿林
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轉四諦輪理實通被餘乘機
性大般若云佛於鹿苑說四諦法無量眾生發三乘
心無量眾生得三乘果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更有第
二第三時教可過上故容彼勝故猶未了義二十部
小乘諍論依此而起名諸諍論安足處也。


【疏】第二時等者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令其
亡相密意談空仍告聲聞意令解此法空之義成不
愚法言中總相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等別義意趣意
說三無性也一顯相無自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謂
[002-0439b]
我法體相無自性故二顯生無自性說一切法無生
無滅謂因緣法而無自然生滅性故三顯勝義無自
性說一切法本來寂靜自性涅槃謂諸法性本來寂
靜離生死諠自性圓寂無彼生死妄執性故以隱密
相轉正法輪者言中含隱密意宣說三無性也此三
無性空教法輪更有第三時教可過上故容彼勝故
猶未了義清辨等師執空諍論自此而興也。


【疏】第三時等者普為發趣求三乘者顯了說法也下
云無自性性釋成此文依顯了相說三無性一顯相
無自性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上言性者顯遍計空
下言性者遍計以無而為性故二顯生無自性性說
一切法無生無滅上言性者顯無自然生性下言性
者顯有從緣生性三顯勝義無自性性說一切法本
來寂靜自性涅槃上言性者顯勝義體上無彼生死
妄所執性下言性者顯有圓成實性異第二時密意
三無性義故經重言無自性性第二性字是顯了說
即是三無性家之體性也。


【疏】屬諸經者如法苑云阿笈摩等為初時教諸說空
經為第二時教以隱密言總說諸法無自性故華嚴
深密唯識教等為第三時以顯了相說三無性非空
非有中道教故三時次第者由諸異生無始巳來迷
執有我不了我無沉沒愛河輪廻癡海故佛初說四
諦法輪令知我空唯有其法憍陳那等最初得道彼
聞法有說我皆空便執諸法為真實有執著小果不
[002-0439c]
求大位佛為方便復說法空破餘有病故次時中說
般若等言一切法本性皆無須菩提等有趣大意彼
聞法空隱密言教便撥諸法性相都無何所造修何
所斷捨佛為除此復說唯識三性等教勝義生等信
解修學遍計所執無知法我而俱遣之依他圓成有
照真俗而雙存之廣說乃至約理及機漸入道者大
由小起乃有三時諸教前後若非漸次而入道者大
不由小起即無三時諸教前後頓教唯一然頓漸法
無別教門隨一會中所應益故說華嚴經聲聞在會
深密經中亦有聲聞發菩提心法華經中有八世界
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如是等文諸經非一故法華
經亦被頓悟華嚴亦被漸悟之人隨其一會一部通
被頓漸此依證果說三時教若說人天即有四時也。


【疏】今者此經等者如下經中先為菩薩說護佛果護
菩薩行護化眾生後為諸王說護國法乃至廣說諸
品經中而有三乘悟證法門由彼根性有大小乘頓
漸異故此經大乘正為大機說於二護般若之義亦
被二乘大乘經中兼被小故大乘根性復有二類謂
定性不定性若對定性頓悟大機大不由小起頓發
大心此經被彼即名頓教不立三時教被唯一其不
定性總有四類一聲聞獨覺性二聲聞大乘性三獨
覺大乘性四具有三乘性初之一類唯偏小乘不說
頓漸無大性故後之三類名漸悟性發心求佛復有
二類有從始初便發大心修行大行此即漸悟種性
[002-0440a]
起頓悟行就行不就其性廢劣不廢其勝名為頓悟
亦有一類先發小心修證小果後向大乘此即漸悟
種性起漸悟行就性不就其行廢劣不廢其勝名為
漸悟大乘此經被彼頓悟機性即名頓教教被唯一
不立三時但於第三時教中攝也若被漸悟即名漸
教於此漸教可立三時若對二乘未迴心者令彼悟
空漸入解故即名漸教第二時攝若對先時巳迴心
者令彼修學非有非空中道之義即名漸教第三時
攝是故此經通於頓漸第二第三時教也於此經中
為諸菩薩說三乘法令諸菩薩通解三乘轉化眾生
經文總相含多意趣故般若經通兩宗弘如前巳說。


【疏】其猶等者盪洋者水闊貌也渤澥者海深廣貌也
長山渤澥喻大般若一峰別浦喻於此經大部般若
二十萬頌高而復大猶如長山勢分聯綿高大峻極
文義深廣猶如大海洪波盪洋於廣部中別說此經
高中更高猶如長山內有一峰而獨出秀五忍等義
勝彼此故亦如大海別分一浦澄鑑天像皆現水中
也。


【疏】披之等者問一峰別浦喻顯此經別說之意其義
云何故此釋之略敘十義一解三祗二知十地三遣
疑滯四登聖位五達因行六曉佛果七增勝福八殄
灾殃九安庶民萬姓康樂十護國土兵戈永息由此
義故此經別行配釋可解覽者視也昇者超也超昇
聖位階級也融者明也明鑑其心餘文易解。
[002-0440b]


【疏】夫人經者佛為勝鬘夫人說此經故彼說四乘謂
三乘性及人天乘今疏偏引人天乘性顯無種性者
也無種性人離於說出世法善知識故而無三乘聞
思修故亦非三乘勝法器故但以人天善根三歸五
戒而成熟之雖復者縱奪之詞無種性人闕依因故
必不發心設縱發心勤行精進然終不得無上菩提
無種性故。


【疏】兩宗等者有二種性一者理性謂法身因二者行
性謂報身因五性宗云理性遍有行性或無談有藏
無說皆作佛故涅槃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得阿
耨菩提也一性宗云理性遍有行性由人修之即有
不修即無斷善根輩暫爾不修名無種性勝鬘經中
約未發起趣聖之心但以人天善根漸成熟之大般
若中二乘種性於此現身不發大心名為定性非畢
竟定五性問云涅槃經說三種病人一者遇醫不遇
醫決定可差謂菩薩性二者遇醫即差不遇不差謂
二乘性三者遇與不遇決定不差謂一闡提此云無性
說無性決定不差如何成佛一性會云經文但說遇
醫不差不言服藥不差若有服藥亦可差也一性問
云若說眾生一類不成佛者二乘入滅即是減沒違
世尊說諸眾生界法爾巳來不增不減五性會云譬
如大海除一滴水二滴多滴何所減乎約大性者言
其不減理實言之定性二乘亦有減也。


【疏】問有等者金剛疏云問理有一長不應俱是開釋
[002-0440c]
教藏須定指歸今但和光作不定說將令學者何所
承稟答義有可定不可定者不決定義理通多解豈
其一向要決定釋佛尚不定誰敢定乎但眾生性有
二類殊故不定說大義同疏。


【疏】以教被者依五性宗此經正被諸菩薩眾顯護佛
果護十地行護化眾生護王國土而兼被於二乘人
天之性故下經文說如來品時無量大眾得法眼淨
乃至說奉持品時十六國王皆得法忍人天修羅等
隨應皆得生空法空菩提分法諸菩薩等皆證法門
故此經文通被三乘依一性宗眾生根性初有諸乘
漸入道者然以眾生皆有佛性皆得成佛根性熟者
此經被之或頓或漸皆被之也。


【疏】有財依主如次者仁王之名通此二釋也慈恩法
苑離合懸隔云一切諸法二義巳上而為名者即當
此釋唯一義名即非此釋一義為名理目自體不從
他法而立自名不相濫故二義為名理有相濫故合
釋之釋疑簡濫也初但別釋二義體相後乃合之如
言佛陀此云覺者者是主義通目無漏五蘊假者也
覺是察義唯屬於慧此別釋巳是覺之者名為覺者
此合釋也如言菩提雖有二字但目覺之一義無濫
可簡不須合釋釋此合名有其六種名六合釋以義
釋之名六離合釋初各別釋名之為離後總合解名
之為合一者持業釋亦名同依持謂任持業者業用
體能持用名持業釋名同依者依謂所依二用同依
[002-0441a]
一所依體名同依釋如言大乘大者有遮簡之用形
小運以為名乘者運載之義濟行者而為目若乘若
大同依一體名同依釋體即萬行也若體大法有運
載功大體即乘名為大乘持業釋也二者依主釋亦
名依士依謂能依主謂法體依佗主法以立自名名
依主釋或主謂君主一切法體名為主者從喻為名
如言仁王以仁為主以王為依是依主義王依仁行
以彰其名是仁之王名為仁王名依士者士謂士夫
所依法體有力能故名之為士約法約喻如依主釋
三者有財釋亦名多財釋然不及有財義也財謂財
物自從佗財而立巳稱名為有財亦是從喻而為名
也如言菩薩具云菩提薩埵菩提覺義智所求果薩
埵有情義悲所度生今明行者從彼所求所度二境
以彰其名有菩有薩故名菩薩全取佗名有財釋也
亦如仁王王有仁德名曰仁王分有財釋四者相違
釋名中二義法體各殊兩法互乖總立一名是相違
義名相違釋如言名色支四蘊名名色蘊名色二法
體殊名與色異名為名色相違釋也若望支言作持
業釋名色即支名名色支五者隣近釋俱時之法義
用增勝自體從彼以立其名名隣近釋如言念住體
唯是慧俱念用增從念彰名名為念住謂由念力令
慧住境此住近於念故名為念住隣近釋也或由慧
力令念住境念體即住名為念住今慧名念住者此
慧近念住故慧名念住隣近釋也前解從俱時法彰
[002-0441b]
名名分隣近釋後解隱巳從佗立號名全隣近釋六
者帶數釋數謂一十百千等數帶謂挾帶而此法體
挾帶彼數名帶數釋如言五蘊蘊體帶彼五數名為
五蘊帶數釋也廣如別記


【疏】有界有緣者界是體義性義緣是助義若字通目
智慧之體般若助之曰智目慧不同也。


【疏】惑業苦三是生死海者體即苦集二諦若小乘人
度分段生死海若大乘人度二種生死海過去今生
無量生死皆是巳起苦集而為此岸未來更有無量
生死皆是未起苦集而為中流般若等行而為船筏
餘如疏配


【疏】彼岸之離到者五種彼岸而為所到菩薩分到如
來全到能到蜜多從彼彰名波羅之蜜多名波羅蜜
多依主釋也般若體上有到彼岸之義用故般若即
波羅蜜多舉體就用持業釋也所護名護名護國能
護般若從彼彰名護國之般若波羅蜜多依主釋也
能護名護名為護國護國即般若波羅蜜多持業
也所請般若從能請人以彰其名仁王之護國般若
波羅蜜多依主釋也。


【疏】素呾纜者法苑云西域呼汲索衣線席經聖教皆
名素呾纜此有六義藏教攝三謂線經聖教聖教者
謂律與論以是經中一分之義所以皆名素呾纜天
親菩薩四義釋經如前巳錄慈恩四義雜心五義由此多
義故但言經不言線等。
[002-0441c]


【疏】常則等者依俗釋云古今百王不改易故常也金
枝玉葉王子依稟故法也依真釋云經者常也經有
道德軌範常定百千法王不改易故經者法也經有
勝德可為摸範法王之子百千聖賢金枝玉葉依稟
經法出生死故葉者枝葉喻顯子孫相繼之義經者
攝也攝持蘊集所詮玅理令不散失經者貫也如線
貫華華不離散教貫眾生生不墮落庸生者凡庸生
類眾生之異名貫穿調御凡庸眾生也。


【疏】庶者意也意令眾生終畢離於生死河津終畢登
於菩提涅槃之覺岸矣。


【疏】五義者一出生義令生出苦故二涌泉義義味無
盡故三顯示義顯示因果故四繩墨義去邪取直故
五結鬘義如線貫華集諸義故。


【疏】九釋者總為三類共成九釋初三釋者上十字是
教經唯是教經唯是理經通教理次三釋者上十字
是理經唯是教經唯是理經通教理後三釋者上十
字通教理經唯是教經唯是理經通教理合有六依
主三持業共成九釋於九釋中末後持業攝義周盡
謂般若是體經是義用利物證真義用勝故仁王護
國般若波羅蜜多即經持業釋也又此般若總有五
種通教理行果文字般若亦是經中所詮法故經者
准教與理一文二義名為經故能詮顯經從所詮顯
五種般若以彰其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之經
依主釋也安布教相總成十釋末後二釋攝義周備
[002-0442a]
所明雖有多義二釋攝括宏綱故為玅矣。


【疏】優波離者正言鄔波離翻為近執佛為太子彼為
從人親近太子執事人也阿㝹樓䭾者亦名阿那律
翻為無滅於過去世見佛燈昏時為劫賊以箭挑燈
彼因不盡感於天眼而最第一故名無滅近執無滅
二人教請四事准涅槃經阿難具其八德堪傳法藏
故優波離令請四事而不自請一者不受師主故衣
二者不隨佛受別請乃至第八能知一切秘密言教
大術經云佛初成道未久魔王波旬來請世尊何時
涅槃佛言吾未度得神通弟子智慧弟子後度目連
舍利弗巳魔復請言今既度訖何不入滅佛問阿難
魔請我入滅夫修神足者能住一劫或減一劫我既
善修四神足法汝意如何佛三問之阿難被魔閇其
耳故不聞佛語時波旬言弟子尚不願住何況我等
於是世尊告波旬言却後三月當入涅槃魔聞此語
歡喜歸天佛告阿難汝於後園修諸禪觀阿難承命
遂至樹下端坐思惟昏然睡著夢見一樹上至有頂
聳幹上昇傍羅三有一切眾生採華食菓皆言賴於
此樹身命得存忽有猛風吹此樹倒枝葉華菓皆悉
零落阿難驚覺心甚驚忙知夢不祥遂往白佛說其
所夢佛語阿難吾入滅相也我先三問汝尚不答何
勞說夢阿難悲泣不能自勝悶絕躃地阿泥樓逗謂
阿難曰一切有為無常散壞無上法王將欲衰殄甚
深法河將涸大法明燈將滅不久法山欲崩法船欲
[002-0442b]
沉法橋欲壞法幢欲倒法樹欲折善友欲去大怖將
至佛日將沒汝莫愁惱如凡夫人我佛大師三僧祇
劫難行苦行所集法寶親自付汝汝若愁悶忘失如
來真甘露味有情漂沒生死暴流於苦海中憑何解
脫汝可諮問大牟尼尊未來世事徒悲何益一旦遠
離無上世尊設有疑惑當後問誰時阿難言我懷憂
惱知何諮問尊者無滅教問四事又教阿難請佛住
世莫般涅槃阿難受教以偈請云如來若入滅眾聖
不莊嚴猶如夜暗中有星而無月如來若在世眾聖
即莊嚴如月有星辰四面常圍遶佛告阿難曰有會
必有離有生還有滅巳受波旬請決定入涅槃有疑
應速問吾當為汝說故問四事諸比丘等以誰為師
依何處住惡性比丘如何調伏一切經首當置何言。


【疏】波羅提木叉者此云別解脫各別防非棄背惡故
別解脫戒是汝等師師者訓匠軌範義如來在日以
佛為師訓匠成德如來滅後以戒為師作善止惡有
軌範故說戒為師依四念處者為治四倒依身受心
法四處而住一者觀身不淨謂觀此身五種不淨一
種子不淨謂攬父母赤白二物成此身故二住處不
淨謂住生熟二藏兩中間故三自體不淨三十六物
成此身故四外相不淨九孔常流穢惡物故五究竟
不淨命盡氣絕身壞爛故二者觀受是苦謂觀三受
生於三苦如下釋之三者觀心無常謂觀心品剎那
生滅無暫停義無常性故四者觀法無我五蘊不實
[002-0442c]
四大無主生同聚沫壞若飄塵尚無一常寧容有我
常觀此等為所念處依之而住此通三乘若唯大乘
觀身如虗空觀受內外無觀心但有名觀法善惡不
可得梵壇治之者梵是淨義默義壇是法義惡性比
丘應以清淨默擯之法而以治之不應打罵恐喧雜
故有云梵王之法默擯治過佛法似彼默擯治之問
何所以故唯請四事不增減耶答戒能進止所以為
師念處破倒依之修學梵壇之法能治惡人初明正
行次明正解次明除障此三依教謂如是等由此所
以故請四事。


【疏】立之所以者立如是我聞令眾生信是所以也唯
識論曰云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信能
治不信樂善為業論自釋云信有三種一信實有謂
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三實真
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
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信以淨心而為自性有
二業用一能治不信如水清珠能清濁水故二樂善
為業愛樂證修世出世善故。


【疏】四十心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如下自釋。


【疏】具信等者信精進念定慧五根五力中信根信力
也出生善法故名為根無屈伏義能伏諸障故名為
力資糧位中名為五根出生諸善開七覺華結菩提
果根義勝故加行位中名為五力將趣見道觀名義
自性差別空所取空能取空能取空等不被四魔屈
[002-0443a]
伏能伏四魔力義勝故二位各勝故偏說之據實五
根五力通漏無漏遍諸位有。


【疏】證淨等者未入聖位信敬三寶生生不墮三惡趣
中信戒修行離貧賤因常受富貴後入聖位於見道
中解脫道位證於諦理出解脫道後得智位得四證
淨淨信證境成勝德故能證即淨所證之淨名為證
淨隨境說別立四證淨即此亦名四不壞信體堅用
利如金剛故科云通玅真之證淨玅真者所通勝玅
真如之理今明證淨而能通達玅真理故名通玅真
之證淨也。


【疏】荷至德之嘉依者佛果位中至極勝德名為至德
諸修行者欲荷負此至極勝德須依信心是故說信
為嘉善之所依也婆沙釋云信者淨也如水清珠能
清濁水心有信珠令心澄淨又於四諦三寶善惡業
果忍許名信如大龍象者象中一類有大威勢如龍
無異名為龍象學佛法者有大威勢如龍象也捨者
捨離沉掉令心平等無警覺性念謂於境明記不忘
慧謂於境能有揀擇以信為手者凡欲食物用手為
先欲食法味用信為先故喻於手以捨為牙者牙能
噉嚼受用飲食捨能捨離昏沉掉舉令心平等受用
法樂以念為頸者頸能連持身之與頭牙齒等物令
有受用動作之事念亦如是由明記故令不忘失善
淨之法連持慧捨令有作用於善境轉以慧為頭者
頭上安置牙齒眼耳鼻等為一身之前導善知通塞
[002-0443b]
慧亦如是而為諸法之所依止為眾善之先導揀擇
是非捨等善法由慧而轉方得殊勝故喻於頭兩肩
者謂定慧也或二利行由此兩肩擔集一切世出世
間無量善法。


【疏】七聖財之元胎者元猶初也胎猶始也信為七聖
財之初始也一除疑正見財信也由信除疑心淨正
見生眾善故二防非發善財戒也以思種上防發功
能為體三除愚愽達財聞慧為體四越貪離惡財捨
施也無貪為體或是善十一中行捨行捨即依精進
及三善根而假立之五揀擇勝劣財思修二慧為體
六崇重賢善財以慚為體崇敬賢人鄭重善法故七
輕拒暴惡財以愧為體拒者拒逆不順之義不重暴
人不順惡法故。


【疏】九善因之俶落者俶昌六切春之始也落秋之初也
信等九法為眾善之因善因之中信為初始也瑜伽
等者夫欲趣入一切性相功德善法欲為根本希求
諸善功德法故作意所生者作意為能生功德法為
所生為由作意作動意識數數驚覺起善法故觸者
唯識論云觸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
受想思等所依為業意說此觸依根境識三法和合
而生故云觸謂三和分別變異者謂根境識和合之
時有順生心所之用改異於前未和合位無生心所
之用名變異也分別者領似之義根境識三和合之
位為因生餘觸等心所觸既生巳亦能順生諸心所
[002-0443c]
法順生心所似變異故變異即是根境識三領似義
邊名為分別如世子孫媚好似父名分別父今疏意
說觸所集起餘心所法同聚和合對勝所緣生功德
法是觸行相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
業受者領納義由受引攝一切善法領納在心常不
失故定為增上者增上是殊勝義熏修身心令成勝
德莫過於定由得定故令心澄寂諸功德法由斯殊
勝故云定為增上由俱時慧有揀擇之能揀去惡法
擇取善法令所修習展轉殊勝由此所以慧為最勝
解脫者棄背之義無為解脫棄背煩惱而證得故由
證解脫息除煩惱纏縛令不觸動內所成德諸功德
法方得堅固纏縛者纏繞繫縛諸有情類難出離故
十纏三縛如別處說出離為後邊者至於果位解脫
道中纖瑕必去片善無遺二障皆盡餘習亦亡生死
有漏一切不攝出障離苦名出離道此出離道是諸
功德修進後邊自此巳去覺道滿故如是功德無不
皆由欲為根本此欲依信方得有故所以此信為九
善因之俶落也。


【疏】啟機門之勝手者夫欲開啟誘物機之教門者信
為勝手也。


【疏】拔眾生出生死泥者煩惱如水業異熟如土相雜
而位成生死泥如來慈悲拔濟令出。


【疏】佛地等者論以四義正釋如是兼解我聞轉者起
也建立之義依於四義而建立之又轉者說也依於
[002-0444a]
四義而解說也。


【疏】一依等者疏有二解前解阿難所聞與佛所說無
異後解以阿難結集時所說與阿難為侍者時所聞
不異前以阿難望佛後以阿難自身相望前解昔聞
同昔說後解今說同昔聞後解意云今所說法非昔
所聞以時懸遠生滅異故約其前後所變相似故言
今所說法如我昔日所聞法也又言如是所傳之法
者謂結集時所傳之法似於昔日佛所說法定無有
異此即今說同昔說也問此言依譬喻轉者阿難所
聞之法即是佛所說法何故更言所聞之法如佛所
說何者能似何者所似言依譬喻轉耶答佛所說法
聲是無漏無垢淨識所變現故阿難聞時而不親得
佛無漏聲託彼為質自第八識變有漏聲似佛無漏
聲也此有漏聲從自識內聲種生起自之耳識託有
漏聲而為本質變影像聲亦是有漏自第六識緣佛
聲時亦即託自第八所變聲為本質變影像聲於三
識中耳意二識所變之聲即是阿難昔所聞法而為
所似未見邊故佛所說法而為能似巳見邊故定為
利樂方便之因彼此相似通二類故故言依譬喻轉。


【疏】二依等者初義教誨修行後義教令聽受。


【疏】四依等者疏中二義初是阿難許可大眾後是大
眾信許阿難如是而思而作而說者如次意身語三
業也謂結集時諸菩薩眾者地持論說文殊菩薩將
阿難陀於二鐵圍山間結集大乘經聲聞不知是故
[002-0444b]
此言菩薩眾也。


【疏】微細律者真諦記說律部有三一比丘律二百五
十戒二比丘尼律三雜誦律此微細律即雜誦律有
說微細律別有梵本此土未飜。


【疏】光宅者寺名也在潤州江寧縣先是梁武帝潛龍
時所居之宅曾七日七夜放異光明帝曰非我所居
乃捨為寺法師在此寺中即是紫雲法師法師生時
有紫雲之瑞因為法名後出家時年十三歲講法華
經前後可滿一百餘遍常有鬼神來聽說法如高僧
傳即為我聞作呼轍耳者若不先言如是指所聞法
便言我聞我聞於何所以先標如是提舉一部經也
如是兩字與彼我聞而為軌轍反能呼召彼我聞故
耳者語助也。


【疏】注法華經者京兆韋詮晉朝劉虬及僧叡法師皆
有注釋此劉虬注也。


【疏】注無量義經者後秦慧觀法師注也至人者佛為
至極之人出過二乘及因位故。


【疏】瑤公者古文寶字也是梁朝時寶志法師即志公
也如者稱實義是者無非義稱實無非故言如是離
五謗故第一句如是者表於此經離執有增益謗如
有外道執於神我即是虗妄增益有我不稱法體說
名為謗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皆悉無我離於執謗餘
謗准說第二句如是者表於此經離於執無損減謗
如有外道撥無因果即是損減因果之法說名為謗
[002-0444c]
如來所說善惡因果稱實而言離於執謗第三句如
是者表於此經離於妄執亦有亦無相違謗如有外
道妄執我法亦有亦無若爾如言此人亦死亦活死
活二義而自相違有違於無無違於有有無二義而
自相違佛法離之第四句如是者表於此經離於妄
執非有非無愚癡謗如有外道由見前說亦有亦無
自語相違自翻前說計於我法非有非無若爾如言
此人非死非活如此妄執愚癡之甚名愚癡謗然佛
所說非有非無者總說諸法其中遍計非有依圓非
無若執一法非有非無豈非愚癡第五句如是者表
於此經離於妄執非非有非非無戲論謗第二第四
非字皆訓不也非不有者即是有義非不無者即是
無義狂詞反復有言無義猶如童稚戲論名戲論謗
佛語誠諦一一稱實離於執謗五句意者由諸外道
計執多端彼佛弟子依正義理迆邐徵難諸師計執
不越五句如來說法離諸過非故於經首置如是言
有所表矣。


【疏】長耳三藏者隋開皇初人梵語那連提梨耶舍隋言
尊稱是北印度烏萇國人形貌希奇頂有肉髻耳長高

聳因此立名三解是字皆無非之義如字初後二解
皆訓似也亦不異義就法一解如謂如常無變異義
又言如如而說者上如似也下真如也。


【疏】三就僧者佛於眾中為上首僧亦聖僧攝佛是說
本質教僧阿難是傳影像教僧兩相似故名之為如
[002-0445a]
離過非故名之為是。


【疏】妄所執我者如勝論外道執我常遍量同虗空隨
身生處受苦樂報獸主外道執我常住至小如一極
微潛轉身中作諸事業所以能令大身遍動無慚外
道執我體常而量不定隨身大小而有卷舒此等所
執皆無有體妄計度故名妄所執我假施設我者謂
佛世尊初說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
我四念住觀除諸凡夫妄執常樂我淨四種顛倒諸
凡夫中因修此觀便有證得阿羅漢果者彼雖得果
時復猶觀修此觀時非但於自作無常苦等解乃至
於佛亦爾彼計如來前十五界是有漏故佛為除此
顛倒解心遂於離言大般涅槃法身理上假施設有
常樂我淨意令忻趣也涅槃真理離四相故說名為
常離眾苦故說名為樂為法實性有主宰故說名為
我煩惱不染故說名為淨理實無為無諸相故不可
說有常樂我淨但為除遣二乘倒故強施設之。


【疏】除無我怖等者若言無我不將謂但無一常之我
便謂世流布我亦即是無若如此者為誰修學恐錯
生此怖故言我聞除彼一類無我怖也第四義意若
言無我即一切法悉皆無我無我理邊都無差別即
無自他染淨等異今言我聞既有於自對自立他自
他既異由此染淨因果善惡事業等一切皆成。


【疏】世間悉檀者悉檀宗也為欲隨順眾生世間立世間悉
檀顯世流布我四悉檀如下疏
[002-0445b]


【疏】薩婆多者此師所說根是色法有對礙故能聞於
聲識無對礙故不能聞尊者玅音許眼識見尊者法
救許眼根見耳鼻舌身根識求境亦復如是。


【疏】以一切法無作用故者一法獨立必無作用依根
發識心所相應聲境現前諸法和合假立為聞。


【疏】諸法自性眾緣生故者色心諸法各別自性藉眾
緣生闕緣不生謂心法四緣生色法二緣生廣如論
中。


【疏】若約名句唯意識聞者總論教體有其五法意識
皆緣但今疏主別說名句於五法中四是能詮謂聲
名句文一是所詮謂所詮義以前五識任運緣境唯
聲一法耳識緣之所餘四法皆意識緣有計度故名
句文三依聲假立義對能詮方得顯故故唯意識緣
餘四法今言名句具攝四法謂依聲立文依文立名
句舉其名句攝所依文隨名句文有所詮義是故名
句具攝四句。


【疏】聞謂比量者第六意識相應之慧為比量體比度
境界無錯謬故因明疏云現量得境親明比量度義
無謬若相應體意俱一聚心品為性前五第八而無
比度唯是現量若第七識有漏位中恒與執俱唯是
非量故比量言唯是意識第六意識通三量故以此
證前若緣名句惟意識聞也。


【疏】然由等者問若緣名句唯意識者何故佛地論云
聞謂耳根發識聽受所說名為聞耶故此會釋二義
[002-0445c]
如疏。


【疏】耳意為緣熏習在識者熏習是熏種之義耳識意
識為能熏緣熏於種子在總聚我第八識內此所熏
種因聞所成亦名為聞。


【疏】自有二解者法苑第一云大乘教體有二一顯邊
體龍猛清辨咸作是言勝義諦中一切無相諸法皆
空何教何體世俗諦中亦可說有句言章論聲為教
體二顯中道體瑜伽八十一云經體有二一文二義
文是所依義是能依由能詮文義得顯故能詮文中
復有二解一者龍軍論師無性菩薩及佛地論一師
此諸師說宜聞法者識上所變聲等直非直說以為
教體佛不說法餘如疏引二者護法勝子親光等說
佛身具有十八界故應機說法然依諸教明佛說法
或不說法總有四宗一小乘宗說如來說法十八界
中前十五界而是有漏佛所說法聲界攝故亦是有
漏二龍猛提婆清辨等諸空宗師真諦無說俗諦有
說三龍軍無性及佛地論中一師真俗諦中佛皆不
說離戲論故四護法等師明佛說法是此正義略如
疏引。


【疏】龍軍等者此等諸師皆說如來無前十五界以前
十五界為諸眾生帶煩惱緣故生他漏故是故如來
唯有後之三界後三界中大定大智大悲以是諸佛
殊勝功德故偏言之諸佛如來久離戲論曾不說法
若佛說法者則有戲論便違諸經佛無戲論也。
[002-0446a]


【疏】由佛等者由佛慈悲及本願力無邊眾生誓願度
故以此慈悲願力為增上緣有增上力能令聞者識
心之上文義相生名為我聞佛實無言諸聞法者識
變文義而為教體通漏無漏隨識明之。


【疏】雖親等者問若眾生識上文義相生佛不說法者
何故經云眾生根熟聞佛說法故此釋之聞者識心
雖復親依自善根力起文義相然就強緣慈悲願力
名為佛說欲顯主尊法必勝故令生敬信種善根故
龍軍等云大般若經四百二十五文殊問經等皆作
是言我成道來不說一字汝亦不聞我之所說一字
之法故知教體眾生心變文義為性。


【疏】譬如天等者昔有婆羅門子為求聰明於閑靜處
泥壇誦呪求自在天經一七日自心志意想成心識
昏昏如夢見有天神授與呪論因獲聰明引斯意者
大自在天雖有呪論之法然不親來授與婆羅門子
以婆羅門子自心志識託自在天增上緣力令於夢
中得呪論等此亦如是佛不說法大定智悲為增上
緣令聞法者自心變現文義之相為教體也。


【疏】親光至戲論者此親光等標自正義及破前師也
十八界中而舌根界是說法具聲界法界即是所說
三乘之法然佛世尊由離分別名無戲論豈不說法
名無戲論耶莊嚴論云戲論有三一分別名戲論無
分別名無戲論二有漏名戲論無漏名無戲論三說
法名戲論不說法名無戲論龍軍等師依第三義親
[002-0446b]
光等師依第一義故成差別佛離虗妄分別心故名
無戲論也。


【疏】謂宜等者以信慧等善根緣力本願樂欲聞法緣
力此二緣力為增上緣有增上力擊動如來慈悲願
力決定於無漏識上應三乘機現文義相是佛往昔
三劫所修利他善根之所現起名為佛說三乘法也
然其經體性用別論詮旨齊說總以聲名句文及所
詮義五法為體今言文義具攝五法如常分別。


【疏】聞者等者問佛無漏識現文義相名為佛說其聞
法者稱為我聞若得如來識上文義即是聞者心外
取法乖於唯識若不得者何稱我聞故此釋之聞者
識心雖不親得佛無漏教然仗佛變文義為質聞者
自心變現文義似佛所變文義之相分明顯現約相
似義聞佛所說故稱我聞由此昇攝波喻經中佛以
樹葉置於手中謂阿難言我巳所說法少如手中葉
未所說法多如林中葉故佛如來決定說法。


【疏】阿難是佛成道夜生者智度論云後夜分時菩提
樹神報淨飯王而說偈言汝子巳成道魔軍巳破散
光明如日出普能照十方當於此夜斛飯大王生於
王子內外咸慶因名慶喜梵語阿難陀此云慶喜言
阿難者略也。


【疏】本願力故者賢愚經第十卷云佛告諸比丘乃往
過去阿僧祇劫有一比丘畜一沙彌恒以嚴勅而令
讀經日日課程其經足者師便歡喜若經不足苦切
[002-0446c]
責之於是沙彌情懷懊惱若疾得食讀經便足師徒
歡喜乞食若遲讀則不充便被切責沙彌愁悶啼哭
而行時有長者見而問之沙彌具答於是長者即語
沙彌從今巳往常詣我家當供飲食令汝不憂食巳
讀經我願當來多聞總持爾時沙彌即得讀學課限
不減日日常度師徒歡喜佛告諸比丘爾時師者定
光佛是時沙彌者今我身是時大長者供養食者今
阿難是乃由過去修是行故今得無量總持據此經
文由於過去本願之力於佛所說多聞多解是故皆
稱如是我聞。


【疏】佛入世俗心令阿難知者心緣俗諦名世俗心非
有漏也雖世俗心亦須加持方能知之略說等者佛
地論云由能說者得陀羅尼說一字義一切皆了由
能聽者得淨耳意聞一字義一切皆解。


【疏】法性覺性自在王三昧者此三昧力如王威勢縱
任自在名自在王三昧由此三昧證知遍計法性都
無依他法性從緣幻有圓成覺性離餘虗妄而此三
昧從境彰名法性覺性之自在王三昧也。


【疏】聞法力等者引二經意顯由聞法增長智慧能憶
過去無量劫事二十年法總言我聞不以為多也文
殊問經云阿難未侍佛時二十年在王宮佛再三化
之勸令出家為佛侍者阿難白佛有四種願佛若許
我我即出家為佛侍者一者不著師主故退衣服二
者不受別請三者有人見佛須由於我四者一世所
[002-0447a]
說之法願佛為我再說一遍佛咸依所請後於二月
十五日一剎那間佛以神力而為阿難再說一遍所
以總言如是我聞。


【疏】阿難常隨等者涅槃經第四十云佛告文殊菩薩
此大眾中雖有無量無邊菩薩是諸菩薩皆有重任
所謂大慈大悲各各忩務調伏眷屬莊嚴自身以是
因緣我涅槃後不能宣說十二部經若有菩薩或時
能說人不信受知諸菩薩不定隨佛或不聞故阿難比丘是吾之堂
弟給事我來二十餘年我所說法具足受持譬如瀉
水置之異器故能宣說我所說法。


【疏】智論第二等者彼云迦葉以手摩阿難頂令集法藏
阿難合掌向涅槃方而說偈言佛初說法時爾時我
不見如是展轉聞於其佛處展轉聞之非從餘人展轉聞也佛在波羅柰
為五比丘眾轉四諦法輪時千阿羅漢聞是語巳上
昇虗空高七多羅樹皆作是言無常力大如我眼見
佛自說法今者乃言如是我聞言多羅樹者有似此
方葼櫚樹也其樹高四十九尺以七尺為一仞七仞
為一多羅七多羅樹者計三百四十三尺也如者似
也無常力大似於眼見或可意云如我等輩眼見佛
說今言我聞無常迅速實堪悲心。


【疏】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者加佛語名增刪佛語名減
改佛語名異分過失之言通上三類離此三過名為
避也顯示聞昔傳法菩薩有所堪能具多聞德故。


【疏】有二義釋者一說聽究竟名一時二說聽會遇名
[002-0447b]
一時初簡說聽餘部時後簡說聽前後時。


【疏】此有二義等者如下經云於一念中有九百剎那
一剎那經九百生滅從初集會始說此經說者聽者
五蘊諸法剎那剎那生滅相續前前引於後後後後
續於前前乃至說經終畢齊是若干時節總名一時
若爾者過未無體唯現是有諸有為法唯一生滅又
言時無別體依法假立過去巳無未來未有不可依
之假立時故此一時言應唯目於現在一生滅時既
爾如何說經終畢文義具足以時促故故疏釋云此
有二義且道理時者依於現在說聽五蘊有酬前引
後之道理故假立三世總名一時先縱之云誠如所
難說者聽者雖唯現在五蘊諸行剎那生滅唯一生
滅現在是有然此五蘊有酬前引後之義即以所酬
名為過去是未來法之所酬故即以所引名為未來
是過去法之所引故對此過未說為現在此過未世
并於現在五蘊法上約說聽究竟假立三世總名一
時此約體說名道理時下約心變名唯識時。


【疏】如夢等者問如何三世容可時長皆是現在不離
識耶亦如昨日聽法聞三性義豈皆不離於我今日
識耶是事難解舉喻釋云如夢所見謂有多生覺位
唯心都無實境但是夢心變作多生相狀無多生境
此亦如是但是識心變作三世相狀無三世境不離
現在能變識故故唯識云未至真覺恒處夢中故佛
說為生死長夜。
[002-0447c]


【疏】唯意等者疏以三門分別一時謂八識所緣門五
位法攝門三科收攝門配疏可知。


【疏】五心集現者法苑文廣今略顯示有其二類初能
集現心後所集現相能集現心有其五種一率爾二
尋求三決定四染淨五等流凡聖聽法略有二義一
者專注七心集現二者散亂十二心集現且初義者
如佛說言諸行無常其聽法者聞諸字時有率爾心
謂率爾而聞諸字聲故聞此聲時亦不親得佛無漏
聲而聽法者自本識內諸聲種子而生現行第八緣
之即是性境似於佛聲以為本質於此聲上而立諸
字諸文若是耳識及第六識同時率爾託前本質各
變影像之聲耳意所變而是性境亦名帶質境下准
此知於此聲上亦立諸字諸文從此無聞耳識不續
第八所變聲亦斷故唯意識起名尋求心尋求諸字
為目何等雖多剎那行解唯一總名尋求未決定知
諸所目故聞行字時以專注故便生決定決定知諸
目一切行由前字力展轉熏習熏成種子遂令後念
意識之上二字聚集連帶解生於此念中聞法之者
自第八識隨佛所說自變行聲於此聲上立行字行
文行名詮自性故若耳意識託此為質變影像聲於
此二識所變聲上各立行字行文及立行名詮自性
故耳識變者聞巳便謝無聚集義意識變者本質未
謝即是性境行字影像與前諸字獨影之聲聚集顯
現本質謝巳皆獨影聲聚集顯現於此聚集二聲之
[002-0448a]
上復立二字所成名也謂詮諸行有為自性故其能
緣心即有三心謂聞諸字巳有二心率爾尋求今聞
行字復生決定成三心也聞無字時亦第八識及耳
意識各變聲境於上各立無字無文以專注故由前
字力復起尋求尋求諸行無字為無何等之法通前
三心共四心也聞常字時亦第八識及耳意識各變
聲境於上各立常字常文與前三字意識頭上影像
聚集即立一句以詮諸法差別義故其能緣心有三
心現謂決定心相續不斷決定心後即起染淨及等
流心以決定知諸行無常即生染淨次後後念續於
前前以相似故名為等流故約解義究竟總有七心
於其最後由前前心熏習力故於第六識見分頭上
諸心集現謂諸行無常方能解義立為教體聲名句
文四法具足第六所變義之相分亦立為教耳識聞
聲與意為門令意解義故所變聲聲上名等皆立教
體第八所變之聲是耳意識疎所聞故由託第八所
變之聲耳意二識方能變故由此第八雖非能聞所
變之聲是所聞故有詮表故為教體也然有兼正可知第二
散亂十二心集現者以散亂故聞一一字皆有率爾尋
求聞諸字時具初二心謂率爾尋求聞行字時起初
三心謂率爾尋求決定聞無字時起初二心聞常字
時具起五心合十二心且約聞此四字散亂之者起
十二心若聞多字其心轉多准此可悉又約下品極
散亂故具十二心若中品心有散不散即減十二心
[002-0448b]
又聞一句聚集顯現解釋如前若聞多句多義准此
可悉第二所集現相者總有十四相說聽皆爾此明
聽者聞諸字時有三種相謂諸聲諸文諸名聞後二
字各三亦爾總成十二說四字竟合成一句隨此句
下一所詮義故成十四相也問名詮自性句詮差別
初言諸字顯不一義但是其文不詮自性非是名攝
何者諸字而有三相答瑜伽論意總顯一切十二分
教隨舉一頌分別義門以為法式故指諸行無常此
諸字位於餘文中可有名故如言色聲香味觸其於
色字即當諸字位故而是名攝詮色自性故餘准此
知法苑云問何須辨此五心之義答為令眾生知心
分位入法無我唯識相故辨此諸心集現顯一切法
皆心現故。


【疏】佛地論等者彼論正釋一時之言顯時成就其百
法論汎明時數之義不釋經文故不取之法華疏云
問處中有淨穢隨機定說處時中凡聖殊何容不定
說答說處標淨穢淨穢可定知標王舍城十地菩薩謂是淨土聲聞等眾
謂是穢土一處見異淨穢雙彰也說時有短長凡聖不可准一會機

宜有利有鈍長時短時如何定准一時之言具含長短利根謂短悟解
速故鈍根謂長悟解遲故故處可定說而時但總言一時也。


【疏】覺有三義等者一自覺覺察斷障覺照真俗簡凡
夫故二覺他現身說法覺一切眾簡二乘故三覺行
圓滿簡諸菩薩彼在因位二覺未圓不名佛也者是
主義總目如來無漏五蘊有似主宰自在之義故名
[002-0448c]
者也此假者內有智覺故是覺之者名為覺者也。


【疏】具一切智者真如玅理遍於一切色心之法與一
切法為實性故名為一切本智證彼一切性故一切
之智名一切智也一切種智者有為色心種類非一
名一切種而後得智了達彼故一切種之智名一切
種智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者如次釋上二
智功能也如睡夢覺者喻根本智金剛道後解脫道
起無明昏睡生死夢境一切頓遣如睡夢覺一切夢
境皆悉頓遣不可得也如蓮華開者喻後得智蓮華
開敷其華菡萏其香馥郁見聞生喜若後得智以能
現身應機說法如彼蓮華令見聞者歡喜得道具斯
二智故名為佛。


【疏】一切種智等者此有八對一十六名前八根本智
後八後得智初三對可知次三對者一空有二理事
三真俗本後二智從境彰名其第七對當體彰名無
分別智者謂根本智證真如時離分別相任運契證
此智無彼分別相故名無分別智後所得智者根本
智後而起此智若前位中未起根本智不能起此後
得智故根本無漏智後所得緣事之智通漏無漏皆
名後所得智此明佛位後所得智唯無漏也其第八
對約本來處而為名也如所有智者如謂真如從真
如界流出一切有為法故本智即是所流一切之數
智復冥證真如玅理此所有智從能有之如以彰其
名如之所有智也盡所有智者盡謂起盡有為生滅
[002-0449a]
名起盡法此起盡法具攝一切有為諸法後所得智
是起盡中一法之數復能知彼起盡法故此所有智
從彼能有以彰其名盡之所有智也總相等者總相
而言無為真諦本智契證有為俗諦後得了達前八
根本智後八後得智若子細說四真四俗共八諦之
義真俗諦境皆通本後二智證達。


【疏】薄伽梵聲者論云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
尊貴具足如是諸六義應知總名薄伽梵解義如疏


【疏】十號者法華疏云一者如來是謂總序是下九號
之總序也般若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
名如來即法身也涅槃經云如過去佛修六度等來
至菩提故名如來即報身也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
成正覺故名如來彼宗報身即是大乘化身佛也二
者應永解脫煩惱障故應無分段生死身故應受世
間玅供養故三者正等覺舊名正遍知由永解脫所
知障故謂正覺等覺正覺如次簡異外道小乘菩薩
三種外道邪覺妄推非正小乘分覺缺而非等菩薩
正覺等覺而未圓正四者明行圓滿等覺舊名明行
足明者三明知三世故行謂遮行行行也遮行者密
護根門遮諸過故行行者謂三業清淨現行正命又
住四禪現法樂住亦名住行五者善逝善玅也逝往
也謂於生死長夜具二利行往菩提果故名善逝六
者世間解有情及器二種世間皆通達故七者無上
丈夫調御士此有二解一云佛智無等無過上故具
[002-0449b]
足相好為大丈夫調和控御三業柔順名調御士二
者云多分調御彼諸丈夫最第一故極尊勝故由此
後釋舊名無上士調御丈夫也八者天人師以彼天
人解甚深義勤修正行有力能故餘趣非勝故不稱
師九者佛陀謂畢竟斷煩惱所知并餘習氣證得無
上正等覺故十者薄伽梵舊名世尊坦然安坐玅菩
提座具足六德摧四魔故。


【疏】覺勝天皷者攝論中說帝釋有皷修羅來時即言
怨來修羅去時即言怨去天不受樂即言何不受樂
太過即言何不生厭佛能驚覺勝於天皷也不由他
悟者無師自覺稱天人師故離二無知者惑智二障
於境不悟名曰無知佛巳斷故名離無知自性無染
者法身本有自性清淨非染污也具三寶性者同體
三寶唯是真如是覺性故名為佛寶軌持義故名為
法寶無違義故名為僧寶或別體三寶三身皆具大
功德法軌持義故三身皆具和合無違義故為上首
僧。


【疏】三身俱說者依楞伽經夫說法者令彼生解為義
真如法身合根本智生於一味真常之解親證解故
名真說法自受用身窮盡諸法三性本源後起他化
隨宜開示無量差別若以所說歸本三性推功歸本
即報身說若以所說應機差別六度緣生三科等義
流類無量種種不同名他化說餘如疏中


【疏】理實等者法華疏云准處准機應聲聞而為化佛
[002-0449c]
准文准理教菩薩而即報身感者機器不同應現故
通報化王城鷲嶺劫盡火燒鶖子聞經即化佛也我
土安隱壽量長遠文殊在中即報身也應化非真佛
亦非說法者推功歸本即法身也乃至云據理而言
實通三佛應物現身非定一故楞伽經中三身說法
行相各別皆說法故由此劬師羅此云玅音長者覩三尺
以發心五百婆羅門見灰身而起信無邊身之菩薩
窮上界而有餘住小聖之凡夫觀丈六而無盡令顯
主尊教隨定勝初標教主令生喜心故言佛也。


【疏】遊化居止目之為住者居止在山遊化城內故通
名住。


【疏】摩揭陀者宗輪疏云舊名置甘露處謂劫初時大
梵天王以龍為繩以山為鑽鑽於乳海于時眾生福
德所致海變成乳得其甘露置於此地因以為名此
世俗說若正應云阿摩揭陀此云無毒害今天帝釋
往昔因名也性好治地與三十二人同修勝業現招
富貴化治此方立性仁慈犯罪重者駈令出國犯罪
輕者以寶贖之不行毒害因立國名也姞呬上巨乙切下許
器切


【疏】智論第三等者彼說往昔摩伽陀王初生一子一
頭兩面而有四臂時人恠異以為不祥王裂身首棄
於壙野有羅剎女名曰利藍還合其身乳養長大餘如
疏引五山者東名象頭山南名馬頭山西名羊頭山北

名師子頭山中名鷲頭山。
[002-0450a]


【疏】羯尼迦樹者黃華樹也似此方槐而非是槐其華
大小量如手指堪作塗身香油者是也。


【疏】頻毗娑羅王者西域記云此云影堅王也舊云頻
婆娑羅王瓶沙王皆訛也徧戶者編次也取眾多相
隣次義也罹呂支切心憂也


【疏】吠舍釐者此云廣嚴廣博嚴淨所住城故。


【疏】未生怨王者即阿闍世王也未生巳前便結怨故
四分律第四說瓶沙王無子因召相師問之相師對
曰南山之內有一老仙捨命巳後當生王宮王聞是
語便殺仙人夫人無孕再召相師問之相師對曰今
在王後苑之內而為白兔王又殺之夫人懷孕復問
相師相師對曰此子是王之怨王語夫人若生子時
登高樓上推於樓下夫人依之以業力故墮樓不死
唯損一指而收養之後與提婆達多共搆殺佛殺王
我為新王汝為新佛教化世間可不樂哉餘如常談


【疏】無憂王者梵語阿育王此云無憂王依宗輪疏是
頻婆娑羅王之曾孫也波吒釐者樹名也昔日有人
因此樹下納妻有子名波吒釐子城因樹兒立名名
波吒釐子城廣如宗輪疏說


【疏】自麓等者麓者山足也之者至也跨者越也王發
人徒自於山足至於山峰越跨溪壑接於陵巖編石
砌之以為道路登山聽法一謂退凡者此有二解一
云初二果人通在家證此未得聖故簡退也二云非
王親屬所餘凡庶故簡退也。
[002-0450b]


【疏】說法像者佛像有三一入定像歛手相重二降魔
像垂手指地三說法像舉手屈指。


【疏】法華論者慈恩釋云城乃摩揭陀國之正中人王
之所都處表說一乘乃三乘之中道法王之所住境
城既勝餘城經勝餘經也俱蘇摩城此云華城即是上茅城也
是山城近於王舍乃有多山此山獨勝高而顯故表
法高顯出過二乘自在巍巍功德滿故又云或城勝
餘城無麗物而不出法勝餘法無嘉德而不具山勝
餘山為好鳥之所棲止法勝餘法為上人之所遊心
喻通教理又云或教玅如城含玅理故理高如山出
二乘故所以此經在王舍城居鷲嶺說有所表矣。


【疏】住處有二等者化境在城居止在山道緣道體者
城中化食助道之緣依止山中修習道體。


【疏】七義等者謂佛與眾同一說聽處同一說聽時同
一奉法心同一出家戒同一正見同一出離道同證
一無為解脫總此七義名之為與。


【疏】苾芻者天竺草名草具五德況出家人一體性柔
軟折伏三業令柔軟故二不背日光常向佛日故三
引蔓傍布學三藏教相傳授故四香氣遠聞防護三
業美聲播故五觸身安樂人身疼痛此草拂之即得
安樂況出家人伏於三毒息生死苦究竟樂故今名
苾芻從喻為名。


【疏】因名怖魔乞士破惡等者轉此三名成阿羅漢三
義名應也淨戒淨命通因果有故不相翻。
[002-0450c]


疏僧伽者此云眾亦云和合理事二和故名和合理
和者謂諸聖人同證諦理名理和僧事和者同受大
戒具六和故謂戒見利身口意具此六義名事和僧
復有二僧一事和僧如前二辦事僧謂作羯磨辦事
業故極少四人方成辦事一為能白三為所白由是
白言大德僧聽若至三人一為能白二為所白而於
所白無僧義故若約六和義名僧一人兩人是僧類
故亦得名僧三千界中麟角聖者名僧寶故若約辦
事名僧四人巳上方得名僧故律中說僧者四人若
過四人方辦事故。


【疏】舊經者羅什所譯經云八百萬億人謂凡聖通論也


【疏】五見者百法論中總名惡見唯識論中開為五見
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并貪等五
成十煩惱唯識又云十煩惱中六通俱生四分別起
分別起者迷四諦理故四諦下皆有十法十中疑邪
見見取戒禁取唯分別起不通俱生唯迷理故於見
道斷餘貪等六通迷理事通見修斷二十隨惑者唯
識頌云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與害憍無慚
及無愧掉舉與惛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
不正知此二十中初十小隨次二中隨後八大隨。


【疏】地法無瞋者瞋性猛利九品聊簡前八品攝瞋唯
不善色無色界一切煩惱定力所伏唯無記性故彼
無瞋小隨惑中忿恨惱嫉害此之五種是瞋等流故
上二界隨瞋非有覆慳二種上界無用故亦非有諂
[002-0451a]
誑二種唯初禪有以初禪中大梵天王臣主相依行
諂誑故餘禪不然故無諂誑憍遍三界於自所得禪
定等法生染著故中隨二種唯不善性上二界無大
隨八種一切染心皆共相應通遍三界合上二界根
隨煩惱除無明外總有九十二法為有漏體。


【疏】緣有之漏等者雖知三界一切煩惱皆名為漏漏
於三有有之漏故然下界煩惱多緣欲起從勝為名
說為欲漏上界諸惑更無別勝得其本名名為有漏
無明不以餘法為名彰自行勝名無明漏。


【疏】相應不共者無明與餘貪等同起名相應無明不
共無明此復有二一恒行不共唯第七識俱無始恒
行餘識無故名為不共二獨行不共唯意識俱由不
與餘貪等俱故名為不共此復有二一是主獨頭與
大隨俱迷理而起非忿等俱無明力勝名為是主非
貪等竝名為獨頭二非主獨頭謂此無明與忿等俱
忿等力強無明非主非貪等竝名為獨頭此等皆是
無明漏體無明不了為諸惑本故說與前二漏而作
所依也。


【疏】永得等者現行諸漏能熏盡故無復所熏煩惱種
子名無復煩惱如拔草根既無根苗無復子菓也。


【疏】謂阿羅漢有其二種者俱舍頌云阿羅漢有六謂
退至不動前五信解生總名時解脫後不時解脫從
前見至生依長行論謂契經說阿羅漢有六種一退
法謂逢少緣退所得故二思法謂懼退失恒思自害
[002-0451b]
故三護法謂於所得常自防護故四安住法無勝退
緣亦不退故無勝加行亦不增進故五堪達法謂性
堪能好修練根速達不動故六不動法不為煩惱所
退動故前五種性從先學位信解性生名時解脫以
鈍根故要待六時方能入定得解脫故後不動性名
不時解脫以利根故不待於時便能入定得解脫故
從前學位見至性生於見道前有二類人一者隨信
行人以鈍根故彼於先時隨信他言隨行義故二者
隨法行人以利根故彼於先時由自披閱契經等法
隨行義故後入聖位隨信行人名信解性謂由信他
勝解顯故隨法行人名見至性謂由自見至果道故
由此從初修習證阿羅漢有鈍有利兩類異也。


【疏】離煩等者離於貪等得聖道故名慧解脫離於想
受得滅盡定名俱解脫離定障時必離慧障離此二
障得滅盡定名心解脫俱舍頌云俱由得滅定餘名
慧解脫問滅定無心何名心解脫答由離二障得滅
盡定於一切時心得自在名心解脫非以滅定當體
名心解脫此二句經慈恩二解一云離性障故名慧
解脫離定障故名心解脫性障謂煩惱定障謂劣受定能令心專注一境故定
名心三學之中名心學故二云由離無明貪愛等體名慧解脫慧

相應心得離縛故名心解脫無諍願智者諍有三種
一煩惱諍二有情蘊諍三有情言諍俱解脫人離此
等諍名無諍也而有願智以願為先引四無礙勝玅
智故如願而了緣一切法。
[002-0451c]


【疏】且初盡智者知盡苦諦乃至修盡道諦名為盡智
得果智巳一切煩惱永不生故復能證彼無生理故
具此二義名無生智。


【疏】鈍根等者依俱舍論退有三種一巳得退巳所證
得諸功德法而有退故二未得退未證得殊勝功德
而有退故三受用退巳所證得諸功德中欲受用時
不現在前故名為退佛有後一謂受用退巳具眾德
無容一時頓現前故利根羅漢而具中後二種退義
以利根故無巳得退鈍根羅漢具三種退。


【疏】顯揚第二者彼云法智類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
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


【疏】所作巳辦者同大般若巳作所作巳辦所辦也巳
離苦集名巳作所作巳具滅道諸勝德法名巳辦所
辦。


【疏】智有加行及以根本者於見道前學修此觀唯有
漏加行智入聖位巳進趣修習亦加行智通漏無漏
此加行智通觀假實真俗諦境若根本智唯是無漏
照真諦境觀實非假別名假實總名為法此能觀智
從境彰名法假實之觀名法假實觀。


【疏】受假實觀等者受自性受相應受境界受業受果
以類相從五皆名受由受自性及相應法領納順違
俱非境故起貪瞋癡作業受果生死不斷是故如來
教示弟子觀受假受實名受假實觀餘准前釋。


【疏】諸法自性等者釋觀名之所以也一切諸法性離
[002-0452a]
言詮有情無智起妄倒心橫生執著依能詮名計所
詮義或依所詮義計能詮名由此計執順情起貪違
情起嗔不順不違而起於癡三毒所使造福等業輪
迴生死無始時來妄計熏習熏習力故展轉相續生
死無窮為令眾生斷生死根教示觀察能詮名假名
依聲立聲亦示虗幻依他不實故說為假名既是假
義亦假也名中實性即是真如體非虗妄故說為實
觀此名假名實也又解名假實觀觀察於名為假為
實由審觀故知名唯假應捨假名趣真實相廣如攝論


【疏】智度論者彼釋大般若經列聲聞眾千二百五十
人多是菩薩示作聲聞以彼例此即是菩薩故具修
此三假實觀今又解云般若等說三假實觀大乘教
中通被三乘令各修習趣自乘果謂大乘者依二空
觀小乘聲聞依生空觀各各觀察法受名境淺深分
全斷障得聖大小果異故此經說諸阿羅漢三假實
觀皆悉成就。


【疏】三空門觀者離我我所三性非有名三空也門者
出入無擁之義以此觀行而為門故出苦入樂門即
是觀名為門觀修此觀時緣於三境加行進趣治障
染故三空之門觀名三空門觀即此觀行總有三名
一名三空門觀通漏無漏及通定散以聞思修三慧
為體二名三解脫門唯定非散唯是無漏以解脫者
棄背義故三名三三昧唯定非散通漏無漏次引三
論如次釋三名。
[002-0452b]


【疏】俱舍者觀於四諦作十六行相苦諦四行謂非常
苦空非我集諦四行謂因集生緣滅諦四行謂滅靜
玅離道諦四行謂道如行出以此四諦攝一切法今
觀四諦作此三觀即是總觀一切法盡如是行相修
習增長聞思修慧攝十六行而為三觀如疏可知。


【疏】佛地論等者觀遍計圓成依他如次三境生老死
相者病不定有故不說之。


【疏】有部等者明諸無學後兼前位據圓滿說總有八
十九品有為功德謂見道中斷八諦下分別煩惱修
道位中斷於九地八十一品俱生煩惱此能斷道皆
有為德其道所證擇滅無為隨能證道亦八十九品
無為功德。


【經】比丘尼者四分律說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與五
百舍夷女人詣世尊所欲求出家如來不許後於異
時姨母及五百舍夷女人而自剃髮各披袈裟往舍
衛國祇園精舍在門外立阿難見巳即往問之時彼
具說欲求出家受持大戒世尊不許阿難語言且止
外門我為汝等詣佛求請爾時阿難禮佛足巳而白
佛言善哉世尊願聽女人於佛法中出家受大戒佛
告阿難且止莫作是語若聽女人於佛法中出家受
大戒即令佛法不得久住譬如長者男少女多即知
其家而漸衰微如是阿難若令女人出家受大戒則
佛法不久如好稻田而遭霜雹即時破壞女人出家
亦復如是此直請佛不詳阿難白佛言摩訶波闍波提於佛
[002-0452c]
有恩佛母命過乳養世尊長大佛告阿難如是如是
於我有恩然我於摩訶波闍波提亦有大恩若有人
因他得歸依佛法僧受持五戒知四諦法無有狐疑
若得須陀洹果斷諸惡趣得入正道盡於苦際如是
之人恩難可報非衣食床臥資具醫藥所報我出世
故令摩訶波闍波提受三歸依乃至決定得入正道
亦復如是此恩德請佛不許也阿難白佛言女人於佛法中出
家受戒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不佛言可得阿
難白佛言若女人於佛法中出家受戒得須陀洹果
等者願聽出家受戒此名舉眾得道請也餘處復有阿難問佛過去佛有四眾弟子
否佛答言有阿難白佛言唯願世尊度於姨母令得四眾成就佛告阿難今為女人

制八盡形壽不可過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何等
為八一者雖百歲比丘尼見新戒比丘應起迎送禮
拜與其敷座此法應尊重恭敬讚歎盡形壽不得犯
上十五字下皆言之二者比丘尼不應罵詈比丘不應訶責不
應謗言破戒破見破威儀三者比丘尼不應為比丘
作舉作憶念作自恣言不應遮他覓罪遮說戒遮自
恣應受比丘訶之四者式叉摩那此云正學受學戒巳從
比丘僧乞受大戒五者比丘尼犯僧殘罪應在二部
僧中半月行摩那埵善見論釋云折伏貢高義亦名下意六者比丘尼
半月一度從僧乞教授七者比丘尼不應在無僧處
夏安居恐有難事無人護助八者比丘尼夏安居竟
應往比丘僧中求三事自恣謂見聞疑罪如是阿難
我今說此八不可過法若女人能行即是受戒譬如
[002-0453a]
有人於大水上安置橋梁而得渡之阿難受教往姨
母所語言女人得在佛法中出家受戒世尊為女人
說八不可過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即說八事如上
摩訶波闍波提言我及五百舍夷女人當共頂受阿
難譬如男子女人年少淨潔莊嚴若有人與洒沐頭
巳止於堂上持種種華鬘繫置頭上歡喜頂受如是
世尊為於女人說此八不可過法我及五百舍夷女
人當共一心歡喜頂受爾時阿難即往佛所頭面禮
巳而白佛言巳為女人說八不可過法彼等聞巳歡
喜頂受佛告阿難若女人不於佛法出家者佛法當
得久住五百歲阿難聞之不樂心懷悔恨憂惱涕泣
流淚前禮佛足繞巳而去然其正法滅與不滅兩解
如常。


【疏】依四弘等者無上菩提誓願成無邊眾生誓願度
今明行者有彼所求菩提所度薩埵故名菩薩全取
他名有財釋又此行者有求菩提度薩埵之義用故
亦菩亦薩二用同依五蘊體故名為菩薩同依持業
釋。


【疏】薩埵者勇猛義勇悍猛利不憚長時於一切處求
大菩提是菩之薩名菩薩也前目五蘊此精進行二
依主別。


【疏】菩提即是般若者是根本智斷證用故薩埵謂方
便是後得智善巧用故由此二法利樂自他一切有
情是故假者名為菩薩亦菩提亦薩埵二用同依一
[002-0453b]
慧體故名菩提薩埵同依持業釋。


【疏】謂諸薩埵求菩提故者三乘薩埵各求自乘果位
菩提菩之薩故名為菩薩故通三乘為簡小乘加言
摩訶薩埵然諸經論多以修大乘者別名菩薩以行
勝故別得總名修小乘者別名獨覺聲聞也。


【疏】方便者拔濟有則曰方令他獲安名便是便之方
名為方便。


【疏】七地等者於十地中初二三四根本後得前後而
起五六七地加行發起本後俱起若不加行亦前後
起八九十地任運俱起。


【疏】得同體悲者亦名於諸有情得同自體意樂謂諸
如來十地菩薩等觀眾生皆如自巳由得攝他同巳
想故不見身外有別眾生便常度之若見身外有別
眾生執生勞倦便不能度雖度不廣亦不恒也。


【疏】顯揚等者彼以四義釋無量名一行解廣大故二
為大梵王福無量故三成如來果德無量故四所緣
無量故。


【疏】又顯揚等者法界有情總為三類一於無苦無樂
者無倒與樂名慈無瞋為體二於有苦者拔苦名悲
不害為體三於有樂者助喜名喜不嫉善根為體復
於有苦者由福劣故形容可惡凡愚於彼多分起嗔
於有樂者以福德故凡愚於彼多分起貪今此翻彼
於有苦者起離嗔想於有樂者起離貪想於彼一類
無苦無樂有情既無貪瞋可翻起離癡想於諸有情
[002-0453c]
離於如是不平等心起平等行欲令有情遠離諸惡
是捨行相然此行相初習業者稟性仁賢或宿習力
於諸有情普修四行與樂拔苦忻慰有情平等若不
能爾應漸習之於一切有情想作七品親分三品謂
上中下怨亦分三謂上中下及中容者即非親非怨
也以此七品上品親為初上品怨為末中容者為中
分品既定從易至難而漸習之以快樂事亦分三品
謂上中下先上品親與上品樂中品親與中品樂下
品親與下品樂次中品親與上品樂下品親與中品
樂中容者與下品樂及至第七番上品怨與上品樂
上品親與中品樂中品親與下品樂如是修慈於諸
有情方便平等而與其樂悲喜亦然准前可解若捨
行相亦分三品謂上中下將前七品有情中容者為
第一易起捨故從易至難下品親為第二下品怨為
第三中品親為第四乃至上品怨為第七起三品捨
從易至難從初向後准前作法四無量心差別有三
一有情緣作有情想二法緣不見有情唯作三科法
想三無緣而於諸法離分別心作真如想名為無緣
又復觀行漸勝三境別觀法緣者緣教法起有情無
緣同前問後二種境不緣有情不能與樂拔苦等故
何名慈悲等耶答此後二種雖不緣有情處起若以
無嗔不害等緣教緣真如時以無嗔不嗔不害無害
等故即名慈等或緣教緣如意為於諸有情拔苦與
樂等也若不悟教法不證真如理利物狹劣不廣大
[002-0454a]
故。


【疏】雜集等者引發殊勝定慧為體相應助伴四蘊心
品而為其體眷屬五蘊為體有定道戒為色蘊故。


【疏】慈唯等者問與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有何差別答
依法華疏四義不同彼唯實觀唯佛所起緣三界生
并無癡俱此通假實通凡聖起緣界不定悲無癡俱
由斯義故彼四唯是不共之德此是共德通三乘故。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法衡抄卷第二



仁王經隨抄音切



研覈
下胡的切

女八切

音連
盪漾
上徒曩切下餘亮切
浡澥
上蒲沒切下胡
買切


以稅切聖也
聳幹
上息涌切下古旱切或作簳

許虐切
迆邐
上移爾切
下力爾切


音祿山足也
羂罥
古犬切作[罷-匕/匕+ㄙ/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