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213 仁王經科疏-明-真貴 (master)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科疏卷四
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明慈慧寺開山比丘蜀東普真貴述


【△二外護國難顯法妙利。二。初當品名題。】


「護國品第五」


【前世尊出定。諸王念請。護國之懇誠。巳肇於心源。
真知之洞鑑。遂現於覺地。如來欲譚是義。先開法
緣。明二護般若之靈玄。端在不住法相。啟五忍修
行之正路。妙繇觀空化生。以此極深妙理護因護
果。即此因果證修。利已利他。所謂內護佛法。顯現
妙慧。功德利益。不越於此矣。然內外兩護。雖分理
事不同。而世出世間。皆資般若非二。故前內護意
竟。有此護國品焉。然此國土。若約聖賢分滿所證
不同。則有同居方便實報寂光。四土攸異。同居方
便。則凡夫二乘所依。實報寂光。則圓教信位。乃至
聖位。果海所依。如欲護之。則各終自乘教理。觀之
不失。如理斷證。故名曰護。此護國之義。於世俗處。
[004-0271a]
非為切要。以約聖賢所依名土。聖賢如理觀察名
護故耳。今經國土。的約眾生。無明同業所感者。既
繇同業所感。而禍福休咎。亦繇眾生心中別業所
變。是以蒼生心正。上則天清地寧。時和序順。下則
家崇忠孝。人樂賢良訟簡刑省。化行俗美。躋含生
於春臺拯苦趣於大道。且人世有聖賢迭出。扶綱
常於無蔽。感出世有菩薩現化。導迷津於常新。乃
至醴泉出現。甘露呈祥。鳳凰來儀。麒麟降瑞。即惡
神厲鬼。潛踪於五百繇旬。天災時禍。不生於十善
國土。百順叶和。萬福咸臻矣。故知護國本在正心。
是心一迷。起禍萬端。造十惡於不覺不知。招萬禍
於自作自受。繇此天反時物逆理。和氣不修於家。
德人不降於國。不盡三界勞生。迍邅於苦集之域。
所有一世人物。結縛於盖纏之區。非但凶曜臨宮。
抑且吉星退度。風霾時起。蔽日月於無光。熒惑常
興。焦山澤於一空。或干戈頻起。百姓喪亡。若災崇
並生。庶民遭亂。當此時也。仗佛力而冥扶默相。千
災可以頓忘。憑法力而潛消密佑。萬惡方能不侵。
如千日沉痾。尚可及艾。百般鐵石。不消一捻。故知
般若能護國。實在正我自心。心正則般若在我。能
護亦在我。心不正。則全托般若法門。為大神功。若
捨此法門。而欲護國者。猶欲渡無舟楫。望秋不下
種。可乎哉。故下文佛諄諄明示如此也。
△二正演
玄微。三。初誡聽許說。】
[004-0271b]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等諸大國王。諦聽諦聽。我為
汝等。說護國法。」


【前諸王念請云。世尊大慈普皆利樂。我等諸王云
何護國。故說內護巳竟。而此誡聽。許說護國法也。
重言諦聽者。以般若神功陰速無比。了法皆空。體
用虗玄。其護國功德亦非淺淺可擬者。故重誡如
此。非有他也。
△二廣釋本義。三。初廣明護法。三。初
護國功德。四。初所護之時。】


「一切國土。若欲亂時。有諸災難。賊來破壞。」


【一切國土。總指也。夫一心不正。萬事廢弛。即百非
之將來。乃萬禍之必至者。此時也。德人韜光。奸讒
當道。欲不亂也。何可得乎。故云若欲亂時。水火風
疫。俱稱為災。王賊兵戈咸名曰難。其有日月薄蝕。
風雨𠎝期。自界叛逆。他國侵擾。皆災難之屬也。有
一於此。則始而泛觴。終而汪洋。奸人賊子。必乘釁
而作亂。惡鬼邪神。亦因衰而致崇。故云賊來破壞。
如此則非仗般若神力。何克消滅之。
△二能護之
法。三。初標法勸持。】


「汝等諸王。應當受持讀誦此般若波羅蜜多。」


【諸變之來。率繇心造。故從心起者。還從心滅。然般
若即靈心也。受此讀此。則靈心不迷於塵煩。故禍
患自消於非妄。其猶從地倒者。還從地起。必然之
理。此即藥病相對。為神効之術。故曰應當等。
△二
建立福田。】
[004-0271c]


「嚴飾道場。置百佛像。百菩薩像。百獅子座。請百法師。
解說此經。於諸座前然種種燈。燒種種香。散諸雜花。
廣大供養。衣服臥具。飲食湯藥。房舍床座。一切供事。」


【此嚴壇供聖也。道場。即行道之場。表心地也。道場
嚴飾。即覺心清淨耳。盖心地淨而世界淨。況一場
地乎。百佛像。即毗盧教主。消災能仁。接引導師等。
百菩薩像。即大智文殊。大行普賢。大悲觀音等。然
道場須置此者。良以諸佛。以度生為心。菩薩以利
他為本。若國有難。度生心事益切。生民不安。利他
悲願益廣。故百佛臨壇。神用方顯難思。菩薩垂光
妙力。益知無量。非直消災除難。抑能福來順應。以
真身難見。故置形像。乃表敬心。譬千鈞之弩。百發
百中。活命之丹。萬服萬靈。豈與夫具三毒鬼神。唯
歆多祀。受業報邪精。無益瞻奉也哉。百師下。敷座
請演。座名獅子。表說法處眾無畏也。法師。即師範
人天。義軌後學者。然須具三法。一肅威儀以臨大
眾。二提大綱以盡大義。三具宗眼以示觀境。說法
亦具三要。一善業樂果。用軟善語。二惡業苦果。用
剛強語。三讚善毀惡。用世雜語。如此解說。則聞者
慧性開明。知業緣繇於心起。神識朗照。了亂階不
自外生。非特憑佛法以弭災。抑觀靈心而捍患也。
須百座百師者。盖實禍患叢生。非一日一刻之招
感。故欲福利羣庶。亦捨百師百座而莫致。又況師
集百人。則戒定出乎俗表。堪作勝田。修證幾乎道
[004-0272a]
域。能生善果也歟。於諸下。興大供養。初香花燈供。
夫諸供供事。皆本於心。心既懇誠。則無物而不具。
故有種種燈。如薝蔔油燈等。然燈供養。則非止照
破癡暗。亦表慧明無盡也。又有種種香。如旃檀香
等。燒香供養。則非但熏彼惡習。亦表戒因無窮也。
又有雜色花。如摩訶曼陀花等。散花供養。則非唯
嚴彼染穢。亦以表因妙難思。故結云廣大供養。所
謂心燈心香心花。以供心佛。孰謂災難不可滅諸。
衣服下。四事供養。成辦道業。莫先於四事具足。廣
求福田。莫貴於四事豐美。況今求法杜亂。因供消
禳者耶。即盡世甘美。天上寶聚。人間上供。乃至終
身供給。身為床座。亦不為過。故經云如此。若夫悋
外物而難捐。慳巳心而惜費。在我無禦災捍患之
助緣。在人鮮精誠道念之常在。所謂一暴十寒。不
幾無福。而又唐喪法門妙應也。媿哉。
△三講聽難
滅。】


「每日二時。講讀此經。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夷。聽受讀誦。如法修行。災難即滅。」


【講讀須二時者。良以此經。即般若真詮。消災妙訣。
既慧性乃人人本具。而須臾不離。即此經當日日
讀誦。而二時不廢。如此常恒之法輪。轉說於離亂
之秋。斯無涯之福田。出生於澆漓之世。然則講讀
此經。則正巳心術。殄世禍亂根本義也。若王下。王
臣受聽。國有災難弭之者王臣力矣。禳之者四眾
[004-0272b]
力也。故應聽受讀誦。然聽法以神即上上乘根器。
聽法以心。又上等根器。若聽法以耳。則根斯下矣
又讀誦之義。亦在以心讀誦經。而不在為經所讀
誦也。如此聽受。如此讀誦。此大善矣。如法下。滅難
也。依此供佛。請師講說。依此設供聽受。即如說修
行也。然明來暗破。智起惑亡。故依之修行。災難即
滅信謂交久見義士。効驗敢傳方也。
△三明護法
體。】


「大王。諸國土中。有無量鬼神。一一復有無量眷屬。若
聞是經。護汝國土。」


【古疏引外國金明僊人經。說根本鬼有十。各開十
為百。一大神。二童子神。三母神。四梵神。五鴈頭神。
六龍神。七修羅。八沙神。九夜叉。十羅叉。據此各開
為百。開百為千。連絡則有無量矣。然楞嚴說呪巳
畢。則有天神地祇百靈萬鬼。發願護持。法華宏護
流通。則有天王夜叉。無不傾心。藥師十二藥叉大
將。各有若干眷屬。亦願護持經人。即同今經諸國
鬼神。并諸眷屬。聞經護國之義也盖百靈鬼神。各
具妙心。能建大義。聞經而各解本有。共領深恩。其
孰不護國安邦福國祐民者乎。
△四顯所護難。二。
初明所護六難。】


「若國欲亂。鬼神先亂。鬼神亂故。即萬人亂。當有賊起
百姓喪亡。國王太子。王子百官。互相是非。天地變恠。
日月眾星。失時失度。大水大火。及大風等。」
[004-0272c]


【此難有六。初二句鬼神擾亂。老子云。治大國若烹
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
傷民。非其神不傷民。聖人亦不傷民。夫兩不相傷
德交歸焉。列子謂物無粃糲。鬼無靈響。如上二說
所謂至治休明。則滿世間不正之氣。都銷鑠無餘
耶。今時俄否塞世道交晦。故鬼神乘衰殺而作崇。
邪情因離亂而為厲。良可嘆也。鬼神下。賊盜蜂起。
夫白圭之行隄也塞其宂。丈人之慎火也。塗其隙。
是以白圭無水難。丈人無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難。
敬細以遠大者也。老子云。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今經鬼神亂於前而萬人亂於後。且賊起而百姓
喪亡矣。不猶金隄千里。潰於蟻壤。連城之璧。玷在
一瑕也。論因。則冤業對偶。在處莫迯故喪亡。論弊。
即各貴難得之貨。多藏厚亡之日也。欲賊不起。民
不喪亡得乎。國王下上下。矛盾夫至。治休隆。明良
喜起。當斯時也。所謂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在上者
且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在下
者。亦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矣。幸今君臣相忘。猶
魚水而相適。若夫尚利之風再起。是非之源復開
居上無使下之禮。在下缺事上之忠。如𡨥讐。如國
人。不在於亂時。在何時乎。故互相是非如此。天地
變恠者。即兩儀反時。夫天位於上。職在覆。地位居
下。職司載。究天地之能上下。奠位而不易者。盖參
贊調燮。在乎人之一性盡耳。故易云。聖人與天地
[004-0273a]
合其德等。今亂因蒼生迷性所招。故恠從天地變
起。求如老氏所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豈可
得乎。陰陽書云。陽氣之不足故天裂。陰氣之不足
故地震。如晉惠帝元康年中。天裂數段。殷然有聲。
周幽王二年。三川震。岐山崩。盖此類耳。日月二句。
三光失度。易曰。聖人與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
信斯言也。則。聖人與日月時序為準。凡日月之運
行。列星之躔度。盈虧隨應。晷刻難移也。佛云。天地
日月。乃依報器界。繇眾生共業所感。唯蒼生失性
隨業。在已之靈明萬古者。昏如長夜。在天之照臨
下土者。運行失序矣。夏日向南。則天長而炎暑。冬
日向北。則時短而冷寒。此日之長度。或入酉而出
卯。或出辰而入申。亦日之違度。月則盈於上旬。虧
於下旬。星則拱列有法。隱顯有度。今皆反此。故知
是國亂而致之。楞嚴同分妄見。云日月薄蝕。暈適
珮玦。負耳虹蜆。彗孛流星。日月星辰。災象。常時有
現。皆眾生瘴惡所感。上致
聖懷。憂憂悄悄。若保
皇圖於億載。祝
聖壽於萬年。必仗般若法門。方有消弭之妙道也。大
水下二句。五行逆理。五行能益。亦能損。人配五行。
亦能生亦能殺。故大水大火大風。悉為災害矣。嘗
試言之滋生眾卉。成益百穀。物資以生。人賴以養。
非水則枯槁乾竭。及其水之大也。汎濫江河。滔陷
[004-0273b]
天地。沒溺人物。漂流萬有。誰能遏之哉。人之慧水。
亦猶是也。適其中也。則澆灌菩提。滋潤性靈。直通
於妙覺果海。一失中也。則慧水成貪愛之水。沉瀑
流河。直入於生死苦海矣。轉生作熟。以冷易熱。陽
光薰蒸。和氣鼓動。非火則氷寒而凝結。及其火之
大也。燒焚舍宅。焦燎原野。爆裂生靈。燔炙物類。疇
能救之哉。人之智火。亦類是也。其平和也。燒除惑
薪。成熟道種。光明徑達於通玄峰頂。一失平也。則
智火成婬嗔之火。焚功德法財。燒涅槃種性矣。通
鳴萬類。吹噓一切。虗而不屈。動而愈出。風力鼓舞。
槖籥於天地間也。然嵐風之一動也。塵霾兩儀。掩
蔽三光。濁虗空而失色。搖人物而欲散。不止山崩
樹折。波騰洋沸而巳。人之性空真風。亦猶是也。持
其中也。則迎賓待客。無非真機旋轉。拈匙舉箸。總
是實相靈通。一失真也。則真風轉為無明之風。故
能摧折道樹。搖動心源。七識之波浪。乘風力而騰
躍轉生。四大之傀儡。仗風力而施設作幻。凋殘功
德之林。唯此心火一種。攪渾性水之源。亦非別有
他法。是知三災應業。在處莫迯。今謂水火風為大
者。猶其小小者耳。如法華云。眾生見劫盡。大火所
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此是如來證極如
是見耳。繇是觀之。欲脫災免難。興邦護國者。舍此
妙般若則無門矣。
△二明能護般若。】


「是諸難起。皆應受持講讀此般若波羅蜜多。」
[004-0273c]


【諸難俱起應講讀今經。則知滅難之要。不離乎此
般若之能護國也。信如靈丹之妙藥。百病蠲除。似
如意之神珠。無求不應。噫般若神功妙矣哉。
△二
護福功德。】


「若於是經。受持讀誦。一切所求。官位富饒。男女慧解。
行來如意。人天果報。皆得滿足。」


【至富至貴。在般若以攝藏。故能應官位富饒之求。
善心誠實。慈悲柔軟。決斷揀擇。心領神悟。皆般若
之緒餘。故又能應男女慧解之求也。五戒十善之
果報。皆依般若而修持。故能於人天果報。隨願滿
足也。行來如意一句。謂舉足動步。如上果報。無有
不如意者也。
△三護難功德。】


「疾疫厄難。即得除愈。杻械枷鎻。檢繫其身。皆得解脫。
破四重戒。作五逆罪。及毀諸戒。無量過咎。悉皆消滅。」


【兆庶之災也。瘟㾮時氣。家傳戶有。以般若離苦相
故。誦持能愈於即刻。般若音性圓消。離諸塵妄。塵
妄既離。則身相不有。故枷鎻自脫。婬殺盜妄有犯
此者。波羅夷罪。故曰破四重戒。弑父弑母。弑阿羅
漢。出佛身血。破轉法輪和合僧。有犯此者。生陷地
獄。故名五逆罪。毀諸戒有二義。一破毀自已戒律。
二毀謗他人持戒。此二於法有違。於道有乖。皆過
咎也。然一讀此經。則般若如大火聚。眾罪多如集
薪。不勞星火。即化成灰燼矣。矧般若圓明。罪福本
空者哉。
△二引古證今。二。初引天事證護國。二。初
[004-0274a]
頂生興惡滅帝。】


「大王。往昔過去釋提桓因。為頂生王。領四軍眾。來上
天宮。欲滅帝釋。」


【賢愚經云。於過去世。有大國王。名善住。時頂上歘
生一胞。其形如繭撤亦不痛。後轉轉大。便生童子。
甚為端正。頭髮紺青。身紫金色。即召相師。占知有
德。必為聖王。統領四域。因名頂生。年遂長大。其德
遂著。父王既崩。諸王臣等。願付國位。頂生答言。若
吾有福。應為王者。要四王帝釋來迎。乃登王位。誓
巳四天王下。各持寶瓶。盛滿香水。以灌其頂。時天
帝釋。復持寶冠。來為盖之。於閻浮提。五欲自恣。經
八萬四千歲。時夜叉神。從地湧出請遊東洲。經八
億歲。復請西洲。經十四億歲。上四王天。經十四億
歲。意中復念。昇忉利天。五百仙人。扶車共飛天上
遙觀王城。城有千二百門。諸天怖畏。悉閉諸門。以
著重關。頂生兵眾。直趣不礙。吹貝扣彈。千二百門。
一時自開。帝釋尋出。與共相見。自請入宮。與共分
座。天上受欲。頂生復吹貝扣弓。惡心既發。因而墮
落。復患惡病。即便命終。爾時帝釋者。迦葉佛是。頂
生王者。我身是也。據此經文。初生瑞相。頂生。信非
聊爾人也。後報如此。故知福報有時而盡。苟非般
若中來。不足恃之明矣。
△二天帝依法得樂。】


「時彼天王。即依過去諸佛教法。敷百高座。請百法師。
講讀般若波羅蜜多經。頂生即退。天眾安樂。」
[004-0274b]


【賢愚經云。頂生纔萌惡念。退墮命終。今經明依諸
佛教法。敷座請師。講法解亂。遂致頂生退墮。天眷
蒙安。斯亦各陳已驗之因緣。為今日當作之程式。
信知般若。神功護國。愈昭著矣。
△二引人王證護
國。二。初引昔難事。】


「大王。昔天羅國王。有一太子。名曰斑足。登王位時。有
外道師。名為善施。與王灌頂。乃令斑足。取千王頭。以
祀塚間。摩訶迦羅大黑天神。自登王位。巳得九百九
十九王。唯少一王。北行萬里。乃得一王。名曰普明。」


【大王下。標國指名。賢愚經云。昔波羅摩達王。得四
種兵。入山遊獵。逢㹀師子。與王從欲。師子得胎。日
月滿足。生一男子。似人斑足。母師子。含子來歸王
所。王取為子。立名斑足。是王甞供一仙人。恒奉淨
食。仙人一日不來王所。即有天神化作仙人。入王
宮中。求魚肉食。舊仙凌晨。依時還來。王奉肉食。仙
人嗔恠。因起誡誓。令王後當十二年中。恒食人肉。
仙人語竟。還往山中。是後厨監供王。竟不辦順。出
外既不見肉。唯見死兒。急取其肉。作食奉王。王食
甚美。即問繇來。厨人具答。王言。自今以後。當用此
肉。厨人常捕小兒。殺以為食。日日供王。國人失兒。
處處趨覔。乃見厨人。捕他小兒。捉縛厨人告王。王
言我教行此。國人皆言。王是大賊。伺王池浴。仗乓
捉王。王既被捉。即告國人。願足一恕。後更不殺。國
人不許。王即起願。願我生來。所作諸善。回向今日。
[004-0274c]
返成羅剎。飛行食人。語巳即隱空中。唱言自今以
後。當食汝等所愛妻子。人聞急走。多有羅剎。附著
相從徒眾漸多。所害轉廣據此則從畜以作人天。
福在不言。因肉而發惡願遂成羅剎食人。一念嗔
惡。轉變大矣哉。凡吾人當慎一念嗔心可也。登王
下。信邪興難。賢愚經又云。後諸羅剎言。我等為從。
今王勑令。當為我等輩。捉取千王。設一大會。今云
登王位時。即踐祚之初時。又非羅剎教王如是也。
祀塚天神。與設大會。似可會通。以作大會。欲以千
王。祀大黑天神。故總之外借邪緣。內生惡願。作此
邪見造業之事也。自登下。千王盈數。此言自踐祚
以來。即以神力。捉得諸王。唯普明王。後方捕至。欲
行屠害。以祭天神。滿王本願。然最後捕普明。亦如
賢愚經云。斑足一一往取。巳得九百九十九王。唯
少一王。不得作會。諸王各念。我等今日。無所歸告。
若當捕得須陀素王。即普明王有大方便。能救我命。作
是計巳。白斑足言。王欲作會。須陀素王。有大名德。
若得彼王。來會圓滿。時羅剎王。即急往取。此中亦含此行
萬里之義時須陀王。出城向園入池。見乞人從王。王言

且待洗還施與。王始入池。羅剎王從空隱下遂捉
之。此乃最後捉普明王因緣也。
△二明能護難。二。
初請假修福。】


「其普明王。白斑足言。願聽一日。禮敬三寶。飯食沙門。
斑足聞巳。即便許之。」
[004-0275a]


【普明被捉而請假修福。非謂怖死。欲植正因。故請
禮三寶。盖三寶最吉祥。是真歸仗處故。又請飯沙
門者。勤修眾善。息滅貪嗔。故須飯食供養。倘感應
冥契。則一稗能受如意樂。一飯能生忉利天矣。然
請假多日。則興福廣大。請聽一日。其福為何如耶。
賢愚經云。王被捉即悲愁啼泣。斑足問言。汝名德
第一丈夫。云何悲啼。須陀王言。我不愛身命。朝出
見乞許施。值王得來未行。以是悲耳。願王放我七
日。布施道人。據此。則明王生來實語。今恐乖信。故
請假行之與今經但大同耳。斑足下。王聞聽許。夫
若此王者。雖信邪誓取千王。而善心不泯。亦信根
道念。於此時微發現矣。否則難捉如此。而復許其
一日而行施者。是何意耶。
△二正明護難。二。初依
教請佑。】


「其王乃依過去諸佛所說教法。敷百法座。請百法師。
一日二時。講說般若波羅蜜多八千億偈。」


【此言普明。亦依過去諸佛法。敷座請師。一日二時
講說今經也。夫帝釋天主。借此護寶位於三天。明
王亦借此護身國於此際。此乃引昔證今。則般若
護國。斷可忖矣。偈有八千億者。亦隨機故廣耳。今
則反是。
△二說偈開心。二。初正說偈文。四。初說無
常理。】


時彼眾中。第一法師。為普明王。而說偈言。


「 劫火洞然
 大千俱壞
 須彌巨海
 磨滅無餘
[004-0275b]
 梵釋天龍
 諸有情等
 尚皆殄滅
 何況此身」



【偈文明無常等義。不出小乘。而以為般若者。以後
文得益處。聞者得空三昧故。然以益驗說。則無常
等義。非小法。普明王非小乘人矣。俱舍明一大劫
盡。有一火劫。壞至初禪。如是七番火災。又一大劫。
今言劫火。即一劫之劫火。燒至初禪時也。洞即空
洞無物也。大千同為一界。故刧火然時。則俱壞也。
然火有三種。一果報火。即燒至初禪。二惡業火。即
嗔火。通燒三界善根。三煩惱火。即通三乘。如三界
猶如火宅是也。夫最高莫若須彌。甚深莫過巨海。
此域中之最高深者。此火一燒。磨滅盡矣。故云無
餘。然大者既爾。小者可知。釋梵。即主持三界者。天
龍。即輔弼三界者。有情。即一切含靈者。然一經劫
火。而天報乃盡。眾福殞亡。諸天尚爾云亡。何況此
身在大千。如一浮漚忽生忽滅耶。故知三界依正。
皆無常也。
△二說俱苦理。】


「 生老病死
 憂悲苦惱
 怨親逼迫
 能與願違
 愛欲結使
 自作瘡疣
 三界無安
 國有何樂」



【此言三界。八苦交煎。五欲迷悶。求一出路。了不可
得。國何可恃。以為樂乎。此中有苦集二諦。苦有八
苦。一生苦。謂眾苦依止故。此有五種。一受胎。二至
終。三增長。四出胎。五種類。貴賤男女等。二老苦。能
令變壞故。此有二種。一念念遷謝。二終身滅壞。三
病苦。以能逼身因故。亦有二種。一身病。二心病。四
[004-0275c]
死苦。以能滅諸根故。此有三種。一業報死二惡對
死。三時節代謝死。於中有命盡非福死。福盡非命
死。福命俱盡死。或非分自害死。或橫為他死。乃至
放逸破戒壞命根死者皆苦也。憂悲苦惱。即死苦
逼惱相續之狀也。怨親逼迫一句。即義含二苦。一
怨逼迫。即第五怨憎會苦。以非愛共會故。即是苦
苦。苦心領於苦境者也。二親逼迫。即第六愛別離
苦。以可愛相違故。捨所親愛。即是壞苦也。能與願
違一句。即第七求不得苦。以希望不遂故。此還約
愛離怨憎以說。即求長壽不得。求名不得之類也。
愛欲下二句。即五陰熾盛苦。以是眾苦相故。即前
七各相逼惱是也。然愛欲結惑。亦屬集因。盖結使。
即三界見思煩惱。愛欲。即三界貪欲惑漏。以集因
招感。故乃有此八苦也。集因若斷。則苦果凋喪矣。
瘡疣。如莊子云。生為附贅懸疣。死猶決疣潰癰。既
苦因苦果如此。而三界總不足戀。何況一國之樂
耶。
△三說皆空理。】


「 有為不實
 從因緣起
 盛衰電轉
 暫有即無
 諸界趣生
 隨業緣現
 如影如響
 一切皆空」



【有為之法。不出有無。有生於無。則有非實有。本自
無耳。無生於有。無可得哉。故知三界依正。唯因緣
和合。虗妄名生者也。一切諸法。既從緣所生。當體
無性。故盛衰成敗。於般若中。如擊石火閃電光。暫
有還無而巳。幻世浮光漚聚。不常其常者皆類此
[004-0276a]
夫。諸界趣生。即三界六趣。此目果也。然皆各隨其
自趣所作之業。各應其自趣升沉之果。有謂作善
墮惡。作惡生善者。決無此理。故下轉以喻云。如影
不離形。響不離聲。盖形端則影直。聲小則響幽。此
不爽之理也。如是則從緣妄有。暫有還無。業對則
現。現亦不真。故知諸法假名無實。總一空也。
△四
說無我理。】


「 識由業漂
 乘四大起
 無明受縛
 我我所生
 識隨業遷
 身即無主
 應知國土
 幻化亦然」



【識即第八。為總報主。然因善惡業力。輪轉六道。去
後來先。故繇業漂。神識無形。假托四大。和合為宅。
故識居中。離四大緣。識乃何狀。故曰乘四大起。內
心外境。皆依無明。食愛縛着。本既不清。枝葉皆混。
故云我我所生。我生即人執。謂妄心生也。我所謂
法執。即妄境生也。若約根本言之。眾生繇迷如來
藏體。妄成覺明。既有覺明。則成貪着。繇食着故。心
境互生。起惑造業。逐業輕重。故神識昇沉也。盖以
業緣無定。識乘之遷。形托於內。或彼或此。識依於
形。或死或生。究其根底。何有主耶。夫至於形托於
內。則形非形也。識依於形。則神非神也。既爾。有何
國土不成幻化者耶。
△二聞者獲益。三。初王聞悟
解。】


「爾時法師。說此偈巳。時普明王。聞法悟解。證空三昧。
王諸眷屬。得法眼空。」
[004-0276b]


【空三昧。即證一切依正國土諸法。皆本來空也。以
深造自得。故云證。法眼空。即得法眼亦空也。盖法
眼觀俗。今言空者。以法眼見一切。亦如空無所有
故。此聞法之効矣。
△二復行轉教。】


「其王即便詣天羅國諸王眾中。而作是言。仁等今者
就命時到。悉應誦持過去諸佛。所說般若波羅蜜多
偈。諸王聞巳。亦皆悟解。得空三昧。各各誦持。」


【此請假一口巳完。所造福業。堅深不倒。而赴死真
心純一不變。所謂信重然諾。雖死不二其志也。然
猶義及同寅。法惠諸王。非自他俱利。孰能如此。驚
其死在目前者。意欲急令回光返照自心耳。若不
猛力提撕。恐死期將至。一旦魂沉闇道。奈之何哉
此即唱命不久也。悉應下。教持正法。諸王業緣不
異。受死是同。故持法受益。均然齊等。故云悉應。況
教依先佛法乃般若。既皆誦持。則功德所致。或起
死回生。在此一舉耳。諸王下。明諸王得道。同得空
三昧者。以般若神功無二故。然普明轉教。益巳大
矣。
△三開覺邪心。三。初斑足開解。】


「時斑足王。問諸王言。汝等今者。皆誦何法。爾時普明
王。即以上偈。答斑足王。王聞是法。亦證空定。歡喜踴
躍。告諸王言。我為外道邪師所誤。非汝等咎。」


【若聞法音而不飡釆。迷之甚也。今斑足一聞。而致
問殷勤如此。盖善念覺心。發動顯現。然乃根之利。
妙在一轉移間耳。爾時下。明王實答。此雖般若妙
[004-0276c]
偈之神功。普明方便之攝持。亦斑足機熟得道之
時也。不然。何始萌於殺虐。而後入佛智若此乎。王
聞下。聞法得道。信知般若法門。空慧平等。但一回
頭。速證此道。寧不歡喜而慶幸。踴躍以希有乎。告
諸下。斑足悔過。外道。則心遊道外。不明自心。而妄
想計度者。邪師。即以邪為正。慧眼不明。而盲修瞎
煉者。不知其非。妄為所誤。墮坑落壍。莫不繇之。一
覺其迷。則反省前非。超凡入聖亦。莫不繇之。斑足
之收捕千王。邪因邪緣誤之也。聞法證道於剎那。
亦返邪歸正致之矣。所謂行年五十。知四十九之
非者。其斑足之謂乎。
△二諸王還國。】


「汝各還國。當請法師。解說般若波羅蜜多。」


【斑足聞此法而得道。故又囑諸王依此法而修證。
若斑足者。自醒自悟。慚愧無巳於心乎。不然。又何
如是叮嚀切至哉。
△三斑足棄位。】


「時斑足王。以國付弟。出家為道。得無生法忍。」


【聞般若得空定。知天下有至貴者。不在國爵也。故
付弟以讀其宗。出家而修其道。既猛利之志。存無
妄染。故慧性之明。得法無生。盖繇得之回頭者神
速。而證其妙源者爽峻矣。
△三結示勸持。三。初明
過去依法獲報。】


「大王。過去復有五千國王。常誦此經現生獲報。」


【所謂過去諸國土。斯益巳成就。五千則揀非一人。
常誦。則明非間斷。現生。則揀非生後二報。故知常
[004-0277a]
誦之心極切。而現生之報至神也。
△二明現在應
當受持。】


「汝等十六諸大國王。修護國法。應當如是受持讀誦
解說此經。」


【所謂現在諸國土。斯門應受持。不如是。不足以護
國也。
△三明未來亦應受行。】


「若未來世。諸國王等。為欲護國。護自身者。亦應如是。
受持讀誦解說此經。」


【所謂未來諸國土。當依如是法。然護國護身。初無
二法。故受持讀誦。唯一般若。
△三時眾得益。】


「說是法時。無量人眾。得不退轉。阿修羅等。得生天上。
無量無數欲色諸天。得無生忍。」


【普護國難。專在般若。故行堅願固。得不退轉。斑足
以無道而證道。故修羅乃非天以生天。般若空慧
平等。故諸天得法無生。凡皆等流果證也。】


【△二報恩供養顯果難思。二。初當品名題。】


「不思議品第六」


【上明內護外護。俱繇般若神功。方能克效。可知法
大恩深。不假散華。疇能上報。故有此品焉。謂之不
思議者。以妙慧心言罔及。故散華亦逈超思議也
至於塵剎相入。一多交參。淨穢相在。生佛溥融。非
唯顯果海之變現難思。亦表聞般若而內外俱護
者。亦當具如斯逈超之果用耳。問。此中散華。顯其
超絕。科云顯因難思可爾。何云顯果難思耶。答。華
[004-0277b]
雖表因然因必趣果。故華因之妙用難思。足知果
證亦妙妙難思也。矧如來為大眾現此神變乎故
科云顯果無相妨礙。
△二正演玄微。三。初散華供
養。三。初聞法歡喜。】


「爾時十六國王。及諸大眾。聞佛說此般若波羅蜜多。
甚深句義。歡喜踴躍。」


【得未曾有。故喜踴躍。甚深句義者。以般若了法。本
空徹底窮源故。
△二散華顯妙。三。初散行華。】


「散百萬億眾寶蓮華。於虗空中。成寶華座。十方諸佛。
無量大眾共坐此座。說般若波羅蜜多。是諸大眾。持
十千金蓮華。散釋迦牟尼佛上。合成華輪盖諸大眾。」


【初二句。大眾散華。華本非三。隨其數量多少。以表
法之淺深不同。今云行華者。表賢位因行無量故。
華云眾寶者。以賢位修因。依真而修故云寶。次二
句。華變為座。般若了萬法本空。故所散之華。於空
處成座所謂座無別座。諸法空者是。法華諸法空
為座此也。十方下。化佛演妙。此表諸法空處。生佛
同依。依此空理。顯示妙慧。故云共坐說般若也。前
經云一切菩薩之所修行。一切諸佛之所顯示。未
來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若佛菩薩不繇此門。得一
切智者。無有是處。所謂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信哉。是諸下。化眾散華所謂化復作化也。十千金
蓮華。表依真之萬行也。盖金華經百煉而黃色不
渝猶真行歷萬境而性修不退故。散佛上者。表以
[004-0277c]
行因。趣向佛果故。合成華輪者。表眾行輻輳。成一
果相故。盖大眾者。表以行成果。普覆含生故。
△二
散般若華。】


「復散八萬四千芬陀利華。於虗空中。成白雲臺。臺中
光明王佛。與十方諸佛。無量大眾。演說般若波羅蜜
多。是諸大眾。持曼陀羅華。散釋迦牟尼佛。及諸眾會。」


【初眾散華。以表八萬四千般羅蜜門。以眾生塵勞
如此。故般若法門亦如此。然欲令依此白法。心心
能入此門也。芬陀利。云白蓮華。次二句。華變為臺。
表般若行。依法空理。成無染無緣平等三昧法事
故。盖此法空理也。一乘之妙行。無緣之慈力。依此
平等不動。以為萬行之基本乎。臺中下。化佛說法
亦表心佛眾生。同依一般若也。般若心光。觀照法
空。得大自在。故曰光明王。即此覺觀。不離自性。故
又曰佛。此即佛心也。然言臺中光明王佛者。以依
行修斷證之本。方顯本覺佛故。十方諸佛不離此。
無量眾生亦不離此。故同依同說耳。是諸下。化眾
散華。曼陀羅。云適意。即天華也。華表正因以因必
趣果。故散佛上。而及大眾者。示大眾當得般若正
因也。此亦化復作化之妙也。
△三散妙覺華。】


「復散曼殊沙華。於虗空中。變作金剛寶城。城中師子
奮迅王佛。共十方諸佛。大菩薩眾。演說勝義般若波
羅蜜多。復散無量諸天妙華。於虗空中。成寶雲盖。徧
覆三千大千世界。是華盖中。雨恒河沙華。從空而下。」
[004-0278a]


【曼殊沙。云柔軟。亦天華也。此表妙覺。大悲攝生。純
一慈力故。前行華云百萬億。般若華云八萬四千。
此中不言數者。以果海離言。故華亦不涉於數量
耳。此亦大眾所散華也於虗下。華變為城城表涅
槃。以依法空。證此無生。離過絕非故。然城云金剛
寶者。無生生無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
莫之能易故。城中下。化佛說法。師子為獸中王。身
毛一豎。象王莫逞其威。則羣獸可知矣。此表妙慧
全彰。則心魔猶自喪魂。外魔復何言哉。故華嚴疏
明師子奮迅。眾海頓證於林中。盖明入此三昧。而
即令眾獲證也。今則不爾。表果中心佛。掌莫大之
威權。慧鋒牙爪。伏一切之業惑。內釁外孽。孰敢當
軒哉。此佛與十方因果二位共說般若者。以心佛
因果。皆自此一道而分別故。言勝義般若者。謂般
若中最上第一者也。如金剛云。如來說第一般若
波羅蜜。即非第一般若波羅蜜。是也。然今約妙慧
深入。離四句絕百非。世出世法。生佛染淨。仝一空
故。名勝義般若。復散下化人散華。亦化復作化。華
成寶雲盖者。表依法空理。起大悲行。無心蔭物耳。
盖覆大千。表稱性之行。無不普周故。華盖復雨華
者。表普覆之行。亦又常修稱性之多行故。楞嚴云。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
行者。此也。俱從空下者。良以此行。一一皆是清淨
無為。性本然故。
△三諸王發願。】
[004-0278b]


「時波斯匿王。及諸大眾。見是事巳。嘆未曾有。合掌向
佛。而作是言願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常說般若波羅
蜜多。願諸眾生常得見聞。如我今日等無有異。」


【此有二願。初願諸佛同說。夫此般若諸佛同證。所
謂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故誓佛佛同說。不間
古今。非同世諦分三世也。二願眾生同聞。八難中
有佛前佛後難。不聞正法難。如法華云。諸佛出於
世。懸遠值遇難。正使出於世。說是法復難。無量無
數劫。聞是法亦難。能聽是法者。斯人亦復難等。此
明正法難說。亦難聞也。矧加之以邪見種子。或惡
業障蔽。且不聞三寶名。又能聞法耶。今諸王念及
於此。深慨正法。不易見聞。故誓眾生。常見聞耳。見
聞則妙慧開明。本覺澄寂。將與佛果。漸可等矣。如
不見聞。苦海無邊。將何援拯。古人云。佛在世時我
沉淪今得人身佛滅度等。據此。則法難見聞既類
於此。故知遊心出世者。須此世此身聞法。以求自
度可也。
△二嘆教勸持。】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此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母。諸
菩薩母。不共功德神通生處。諸佛同說。能多利益。是
故汝等。常應受持。」


【如汝所說。此印其願同說願常聞之洪誓極是也
然此般若。有四義故。當常說常閒。一出生一切滿
分因果證位故。二能為果位功德神智生處故。三
佛佛說此一乘妙慧故。四凡外邪小。一切總作得
[004-0278c]
度正因故。有此四義應說應聞。亦應受持。不可遠
離也。猶菽粟布帛。民生日用。不少廢也故結云常
持。不共功德。即佛果功德。不共二乘有者也。
△三
現通利益。二。初變現難思。二。初標章舉數。】


「爾時世尊。為諸大眾。現不可思議神通變化。」


【此下顯不共般若也。為眾現化者。意明巳證實相
般若之妙用然此妙用之體。非識所能識。亦非心
境界。但形言說。對面千里。轉沒交涉。去此遠矣。故
能發諸用。亦若斯焉。陰陽不測。無有滯礙。曰神通
轉易常相。無而忽有。曰變化。此皆神出於不意。妙
應於無為。故云不思議。如楞嚴云。我以不生不滅
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
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乃至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故發真如。有妙覺用者。此也。
△二別敘神變。】


「一華入無量華。無量華入一華。一佛土入無量佛土。
無量佛土入一佛土。一塵制土。入無量塵剎上。無量
塵剎土。入一塵剎土。無量大海。入一毛孔。無量須彌
入芥子中。一佛身入無量眾生身。無量眾生身入一
佛身。大復現小。小復現大。淨復現穢穢復現淨。佛身
不可思議。眾生身不可思議。乃至世界不可思議。」


【此文有七。初二句華之神變也。論迹繇佛證此。方
現此不思議事故。論理。即繇事理無礙。故方有事
事無礙也。盖一華無量華。俱事也。以一華稱性。含
性皆盡故。故一華入無量華。而一華不壞本相。無
[004-0279a]
量華稱性故。俱含性皆盡故。無量華復入一華。而
無量華炳然齊現。所以然者。繇一與多。互為緣起
力用交徹。故得互相涉入。如一室內千燈並照。燈
隨盞異。一一不同。燈隨光通。光光涉入。常別常入。
故華嚴經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
起。當成無所畏。即此義也。此謂一多無礙。等虗室
之千光也。一佛下。佛土神變也。此即廣狹相入。自
在無礙。一佛土即狹。無量土即廣。一佛土入無量
土。以不分而遍一切故。無量入一佛土。以不合而
同入一內故。然一多互入而一入多時。一多之本
相不壞。多入一時。多一之本相歷然。此皆如來含
此德用。故能一多廣狹不礙耳。故華嚴云。是以一
劫入一切劫。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等。知此則
今經一多相入。皆類乎此。一塵下。塵剎神變也。上
言佛土。即佛佛王化之化境。此之塵剎。即別明剎
塵微細安立之無礙。所謂塵中安立之剎土也。然
此一多能互入者。以一塵剎多塵剎。一一皆法界。
故一一性融。繇性融故。乃無礙互入耳。然此塵剎
相入約微細意。按華嚴大疏有三。一所含微細。如
琉璃瓶。盛多芥子。炳然齊現。非前非後。如華嚴明
八相。一一相內。即具八相。名為微細。二約能含微
細。三約難知微細。此則又是緣起實德。無礙自在。
非天人所作。乃實德安立者也。問。今經言入。不約
含義。何引彼疏含義釋之耶。答。雖有二名。而含與
[004-0279b]
入。實繇籍耳。盖正一塵剎。入無量塵剎時。即無量
塵剎。含一塵剎時也。無量入一。一含無量。當知亦
然。故入約含義釋之。理甚允當。無量下。海山神變。
此同淨名經中。毛吞巨海。芥納須彌之意。良繇毛
孔稱性。故大海入而非小。芥子依理。亦須彌入而
廣大。雖芥毛小而無內。海山大而無外。然一性等
之。則小相非小。大相非大。故無外之山海。入無內
之芥毛。恢恢焉有餘地也。晉譯經云。金剛輪圍數
無量。悉能安置一毛孔。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以
此初發心。即明此義也。一佛下。凡聖神變。佛身生
身。同一法界。故生入佛身。一入無量。此乃溥融無
礙也。然佛身純淨。生身雜染。佛身是極果。生身是
穢因。互相入者。亦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能染
淨相忘。因果俱泯耳。故大疏明十身歷然而相作
云。此菩薩遠離一切身想分別。住於平等。此菩薩
知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
如來身。智身。法身。虗空身。此菩薩知諸眾生心之
所樂。能以眾生身。作自身。亦作國土身。乃至虗空
身等。至於隨諸眾生。心之所樂。十身互作。故知壞
相而作。非不思議。繇雖相作。而不壞本相。方謂歷
然。據此。則菩薩尚能如此。況如來不生佛之身互
相入乎。問。今明生佛之身相入。何引相作之義耶。
答。相作相入。同一趣耳。知相作得。則知相入得矣。
大復下。諸法互現。大如山海。小如塵毛。淨如樂土。
[004-0279c]
穢如娑婆。然一真法界。緣起萬端。故相在交參。皆
相顯現。小為即大之小。故大復現小。小中現大。類
此。穢為即淨之穢。故穢復現淨。淨中現穢。亦類此
知。佛身下。總結難思。謂佛身證此。故非心言可及。
生身具此。亦非情謂境界。至於世界。則全法界以
為體者。亦非情解可到者矣。故俱云不可思議。凡
此即法即心。全心全法。心法融通。無相障礙。故佛
證此。則稱性所現。非為過矣。然上諸法相入。同一
法界。約行布義。有一有多。有小有大。若生若佛。或
染或淨。約圓融義。則一入多多入一。小現大大現
小也。若約三諦明者。以諸法不外諦理而別有故。
約俗假。則小大一多。生佛染淨。角立不同。約真空
則大入小一入多。穢現淨生融佛。妙圓無二。約中
道。有遮有照。遮則小大一多入無可入。淨穢生佛
現無可現。照則依正互入於無間。塵毛包容而無
外。遮照同時。則一切正入不入。無入而入。正現非
現。無現而現。亡焉存焉。曷可得而思議哉。此吾佛
神變妙極淵源也。問。前明此為不共般若。果爾不
耶。答。共般若。則三乘可入。不共般若。唯佛可到。地
上分證而巳。然此不共。即華嚴圓極之堂奧也。非
佛疇能證此變現哉。故知此乃不共般若也。
△二
時眾獲益。】


「常佛現此神變之時。十千女人。現轉女身。得神通三
昧。無量天人。得無生法忍。無量阿修羅等。成菩薩道。
[004-0280a]
恒河沙菩薩現身成佛。」


【夫神變所現。皆顯般若難思之境。故時眾得益。亦
明證入不測之妙也。現轉女身者。以般若能小能
大。依正無礙。故女於現身轉男。得通正受。不於女
身。而生礙矣。天人見法生滅。一覩神變。則小大依
正。生佛淨穢。不行諸心念。觀法無生。寧復有起滅
之相哉。阿修羅。嗔慢無慈。覩神變則嗔慢無性。同
一靈知。我心不有。全是慈覺。故云成菩薩道。菩薩
則分證未滿。猶未融通。此一了了。觸目菩提。非有
二相。故曰現身成佛。凡此非覩妙變神通。難獲此
廣大利益矣。】


【△四弘經相貌顯教無盡。二。初當品名題。】


「奉持品第七」


【敬心欽承曰奉。正念久住曰持。即奉般若之聖謨。
持之以行修。恒憶不失之謂也。前內外二護。極顯
法利。深玄宏廣。故散華顯化。妙變難思。今知法利
叵測。請演說之。故示忍觀以修行。須依如法而建
立。乃至別勸奉持。諄切懇至。雖為如來深慈。亦示
奉持此經。行修無有窮盡也。其他詳示證位。備明
觀斷。又皆顯弘經隨分以廣狹。演說依證之深淺。
彰般若之神功。列相貌之真範也。
△二正解經文。
三。初正明奉持。三。初匿王見佛。】


「爾時波斯匿王。覩佛神變。見千華臺上。徧照如來。千
華葉上。千化身佛千華葉中。無量諸佛。各說般若波
[004-0280b]
羅蜜多。」


【古疏云。此見三佛。一見釋迦現身。即法身。二見圓
滿。即報身。三見千華上佛。即化身。此解秦譯云也。
今經云見臺上徧照如來即法身。乃自受用身也。
見葉上千化身。及無量佛。即應身及他受用身也。
是則此二彼三。開合不同。若葉中無量諸佛。則總
言一切真應二佛。非單指釋迦一佛說矣。佛各說
有二義。一行布義。故佛佛各說。二圓融義。故皆說
般若。亦是般若出生諸佛義也。
△二正申請益。二。
初讚法難思。】


「白佛言世尊。如是無量般若波羅蜜多。不可識識。不
可智知。」


【見佛佛而共說。益知般若深玄難測。故請問如此。
不可識識者。即非眾生分別識心所能分別。以般
若無前境界故。若分別。即分別自心耳。不可智知
者。即非入理聖人。無分別智所能證知。以般若理
智皆空故。若證知。即非離相境界故。當知唯佛與
佛。乃能究盡矣。
△二請問奉持。】


「云何諸善男子。於此經中。明了覺解。為人演說。」


【既稱難思妙慧。不知自覺覺他。成已成人之道。將
何而作方便演說化生。故問云何等也。下文修十
三觀門。依持建立。方能自悟開化眾生。又起信明
真如離言。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
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
[004-0280c]
雖念。無有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
入。據此。則今經般若。明了覺解。亦泯能所。為人演
說。亦忘心迹。方可說可解矣。
△三佛為垂答。二。初
說長行。三。初總標忍行。二。初標法指人。】


「佛言。大王。汝今諦聽。從初習忍。至金剛定。如法修行
十三觀門。皆為法師依持建立。」


【即始從信位習學伏忍。終至等覺金剛喻定寂滅
下忍位。依此始終地位。或斷或證。不離一性熏修。
若權若實。皆是般若功用。故云如法修行。十三觀
門。即所修之行。謂伏忍等五。前四忍各分三品。惟
寂滅忍分二。合有十四。今言十三者。以上品寂滅
唯在佛位。止言因位中忍觀耳。皆為法師者。以法
勝則人尊故。依持建立者。即依此忍觀淺深。證位
高下。方便建立。言說開示。故前問云何解說。此一
答釋。無餘蘊矣。
△二勸令供養。】


「汝等大眾。應當如佛。而供養之。百千萬億。天妙香華。
而以奉上。」


【所謂以佛莊嚴。而自莊嚴。故云應如佛供養。天香
華奉上者。所謂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
以奉獻也。
△二別明忍相。十三。初習種性。四。初標
位指人。】


「善男子。其法師者。習種性菩薩。若比丘比丘尼。優婆
塞優婆夷。」


【前云十三觀門。皆為法師依持建立。故此標牒之。
[004-0281a]
習乃如鳥數飛。即初入道時也。種習者。真性凝一。
常恒不變。約隨緣因。以慧目了。所熏習種。淺深異
故。各成種性。如以聲聞教法熏。成聲聞佛性等。法
相宗說。有八種識。唯是生滅。依生滅識。建立生死
及涅槃因。法爾種子。有無永別。是故五性。決定不
同。既所立識。唯業惑生。故所立真如。常恒不變。不
許隨緣。若法性宗。則本有佛性。理不容差。故說有
心。定常作佛。伹眾生遇緣。熏習三乘種性。及不定
無性。而有五耳。故法華安樂行品。不許親近聲聞。
恐被熏習成其種性。清涼國師。會此義云。就機則
三。約法則一。新熏則五。本有無二。若入理雙拂。則
三一兩亡。若約佛化儀。則能三能一。此性相融通。
萬古不易定論也。今言種性。即新熏就機而論。非
據法相本有之性也。若比下。指此位人。前二出家
眾。持大戒。後二在家眾。持五戒。
△二發心利物。】


「修十住行。見佛法僧。發菩提心。於諸眾生。利樂悲憫。
自觀已身。六界諸根。一切無常。苦空無我。了知業行。
生死涅槃。能利自他。饒益安樂。」


【此即巳到信位。而修前勝進行者。故云修十住行。
見佛發心。則境勝心強。若遇餘緣。此心微劣。因此
發心。進退不定。此既如是。法僧亦然。故云見三寶
發菩提心也。然此心即信心等十。楞嚴明初發心
住云。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揮。十用涉入。圓
成一心。即見境依真發心義。華嚴初發心功德無
[004-0281b]
窮無盡。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此位能具足諸位
功德故。不為度少許生界故。求少許佛果故。學少
許法門故。斷少許煩惱故。乃至為斷普迷煩惱故。
先令發菩提心者。如涅槃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
是二心先心難故。且善財參諸知識。必先陳發心
者。盖以發心。則堪領佛法。為道器故。故知發心是
難。應須先發。眾生下。利物觀空。眾生指十種異生。
得法出苦名利樂。觀生興慈名悲憫。已身不出六
界。諸根。因緣假合。如實觀之。終歸敗壞。本無可樂。
究竟不有。中間無主。故云無常等。六界義如前釋。
業行。即善惡業緣。生死涅槃之行。云了知者。以有
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此二如作夢。求不可得故。
是知住相。則人我強生。染淨。情見互起。觀空則自
他兩忘。物我利樂兩成。故云能利自他等。如此發
心。則不住悲智。而自能建立悲智也。
△三根純德
善。】


「聞讚佛毀佛。心定不動。聞有佛無佛。心定不退。三業
無失。起六和敬。方便善巧。調伏眾生。勤學十智。神通
化利。下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


【佛猶日月也。讚之不增。毀之不減。然發普賢行願
者。稱讚無窮。作闡提業因者。謗毀隨分。佛如虗空
也。亘古亦有。該今不無。然執相見者。謂佛為無。了
一如者。謂佛為有。此皆業行之善惡。執見之斷常。
今發心者。了知讚毀業因不𠁊。有佛無佛性相常
[004-0281c]
住。豈於所發之心有退哉。此是正定聚人。善根堅
實凝一者也。三業下。德善也。威儀動靜。舉措利益。
身業也。出辭吐氣。說法教化。口業也。信進定慧。興
慈運悲。意業也。然周旋中禮。聲容適規。意念合權。
故名三業無失。六和敬者。所謂戒和同修。見和同
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此上
自利。方便下。利他。不出折攝二門。十智者。一世俗
智。乃至第十無生智。華嚴亦明十智。一三世智。二
佛法智。乃至第十知無邊諸佛智。此十皆佛智。今
云勤學。豈不學佛智耶。神通化利者。夫化生非神
通。則生類多端。難盡調伏。須假神力。方能攝化。神
力有二。一修生。即六通假修而得者。此通緣心緣
物方顯現故。二顯生。即如來藏自性通。繇斷惑顯
現故。此不思議。無作自在。應化塵勞故。修八萬四
千者。即一塵勞。入一波羅蜜門也。言下品者。以信
力尚微。證入未深故。
△四別顯不定。】


「善男子。習忍以前。經十千劫。行十善行。有退有進。譬
如輕毛隨風東西。若至忍位。入正定聚。不作五逆。不
謗正法。知我法相。悉皆空故。住解脫位。於一阿僧祗
劫修習此忍。能起勝行。」


【初明忍前行劣。此如起信發心有退墮義。如前十
信發心處巳引。大抵住不定性時。雖修善行。但善
根微劣。煩惱深厚。或倒求人天。或異求小乘。既於
大乘猶豫不決。故於境緣或便退墮。此則以色見
[004-0282a]
佛。緣心求法。住相供僧。雖依三寶。以發心時。未能
心空無我故。譬如下。喻明可知。若至下。明正定勝
業也。此忍觀得力。入正定時。良以此位。恭行十善。
故不作五逆。深信三寶。故不謗正法。觀法一如。故
我法兩空。見思惑盡。故住解脫。此上自行。下明勝
進。阿僧祗。云無數劫。具云劫波。此云時分。謂依無
數時忍修成就。則前位可入。勝行可起矣。
△二性
種性。三。初標位示住。】


「復次性種性菩薩。住無分別。修十慧觀。」


【簡非前說。故加復次。此即十住位也。性種性者。以
聖性決定。不他移故。根種深培。非淺解故。悟解圓
明。非假思索。故云住無分別。依聖解智。發起理觀
而修。非心外求法。故云修十慧觀。
△二顯其行業。
二。初別明觀修。】


「捨財命故。持淨戒故。心謙下故。利自他故。生死無亂
故。無相甚深故。達有如幻故。不求果報故。得無礙解
故。念念示現佛神力故。」


【世情所貴。莫先財命。今觀身如幻。故竭其內施。觀
財非實。故罄其外施。凡以空觀而俱不可得。假觀
而兩皆如夢。中觀而非有時。因緣妄現。正不空時。
財命兩空。故一一觀之。無有甚於財命也。所謂捨
此膿血如泡之命。以易平等慧命。施此浮虗不堅
之身。以易功德之身。而不為過。此施度也。二中。戒
以調練三業。制伏過非。大要不出三聚淨戒。然此
[004-0282b]
戒在心。觀空則心珠朗耀。涉有則戒璧不磷。持而
不持。無持而持。任運勿失。斯為得也。此戒度也。三
中。我慢自矜。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故觀空時。謙
且不有。觀假時。慢從何得。處心如地。納懷虗空。自
利利他。方無咎也。此即忍度。以忍方謙下故。所謂
江海為王者。以其善下也。信哉。四中。萬法一如。人
物皆空。故觀人即巳。斯利已利人。倘失平等。斯為
大過。法華云。我自住大乘。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
人。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此一乘平等。自他俱
利。即精進度。以精進方利自他故。五中。觀了此心。
混虗空為體性。非三災所能傾。故存亡生死。不二
其致。此即常定觀空。生滅如幻者也。然羅漢有出
胎之迷。菩薩有隔陰之昏。故此位修此。遊戲大夢
覺之場。非夢覺所能拘者也。即禪定度。以深禪定
方不亂故。六中。言無相。即實相理智。以實相智。觀
實相理。無得難思。故名甚深。此即慧度。以般若妙
體。因果同依。斷證根本故。七中。世出世法。三世因
果。皆名為有。然了法從緣。徹底唯真。至若涅槃生
死。等似空華。即方便度。以此能了法如幻故。八中。
絕待靈心。對緣應現。即應現處。作善作惡。故隨業
時。有樂有苦。菩薩觀空。果報非有。非是實無果報。
直不求之耳。此即願度。以願自他不求故。九中。諸
法唯心。卷舒無礙。演一法於多劫。說無量於剎那。
必須法義融通。詞樂互徹。然後自證利生。兩無欠
[004-0282c]
缺。不住空有。觸處辨才。此即力度。以力湛能講說
故。十中。已心佛身。平等無二。故觀心時。即心了境
界之佛。觀佛時。即境見唯心如來。即佛之心光。既
時時不離。故即心之佛力。方念念昭彰。此即智度。
以智方現佛力故。所謂十種慧觀之功。絕妙勝處。
皆不外乎吾人一心也。問。十種慧觀。何依十度修
耶。答。十度乃菩薩正修根本。故十觀寄此而修之。
以顯十度之行。不離一心觀照中矣。若離觀照。宛
成事度。故慧觀寄十度為要也。問。真如本淨。豈假
十種觀慧乎。答。起信云。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
而有鑛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
治。終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
無量。煩惱垢染。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熏修。亦
無得淨。以垢無量。徧一切法故。修一切善。以為對
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至後
廣明四種方便云云。據此。則今經此位觀修。以淨
心之慳貪破戒嗔恚等垢。故加此十種觀修也。

二治倒復真。】


「對治四倒。三不善根。三世惑業。十顛倒故。我人知見。
念念虗偽。了達名假受假法假。皆不可得。無自他相。
住真實觀。」


【初四句。治倒也。上明十種慧觀。為能對治。此明所
對治。即十倒是也。凡夫觀身受心法。妄執為常樂
我淨。菩薩施捨財命。即觀身不淨。不求果報。即觀
[004-0283a]
受是苦。心謙下故。即觀心無常。達有如幻。即觀法
無我也。又凡夫縱貪嗔癡。三不善根。戕害正性。菩
薩捨身命不求報。即對治貪倒。持淨戒利自他。對
治嗔倒。生死無亂。無相甚深。得無礙智。即對治癡
倒也。又三世惑業。襲習不斷。眾生於中。妄受輪轉。
菩薩不求果報。即過因現果。現因當果。一切兩忘
也。念念示現神力。即一念普觀。一際平等。非果非
因也。故普對治之。所以治者。以止一切惡法。不令
增長故。以隨順法性。離諸過離癡障故。我人下。復
真也。我人。即四相。知見。即眾生十六知見。不離六
根者也。然能執因境有。而性常自空。故念念虗偽。
名即萬法之號。受即苦樂受三。法即一切諸法。然
觀名如龜毛。觀受如聚沫。觀法如陽𦦨。總不可得。
故云了達等。此人法雙忘。心境智空。皮膚淨盡。唯
存一實。故無自他相。住真實觀也。然此即三性皆
空。我人下。即徧計性空。即初相無性。了達下。即依
他性空。即次無自然性。無自下。即圓成實性。即後
繇遠離前。所執我法性。又若以三空觀收之。初我
人下。即人空觀。次了達下。即法空觀。後無下。即如
實雙空觀。問。此名住位。何以言人法俱空耶。答。此
亦約分修入言之。若約斷證。則二乘信住。方斷人
執分別。三賢進至淨心地。究竟離法執分別。若法
執俱生。則第二地至第七地。方盡離故。
△三入位
時行。】
[004-0283b]


「中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於二阿僧祇劫。行諸
勝行。得堅忍位。」


【此位忍觀。行力稍強。故修中品。然須八萬四千者。
亦以應化塵勞也。言波羅蜜多者。以依真而修。俱
到彼岸之行故。於二下。明修行時。比前行修稍勝。
故時當二無數劫。自他之行雙修。故云行勝行。動
靜之心不亂。故云住堅忍。然此亦具四心。修習八
萬四千。即廣大心。波羅蜜多。即第一心。二阿僧祇。
即常心。行勝行等。即不顛倒心。義自消息。
△三道
種性。三。初標位示修。】


「復次道種性菩薩。住堅忍中。」


【觀修精純。聖道將顯。故云道種性。堅忍。即躡牒前
行。以成此位。觀修鴻漸。不離是忍。故云住中。然此
即上賢。故下觀修勝前。
△二觀行差別。五。初觀法
無生。】


「觀諸法性。得無生滅。四無量心。能破諸闇。常見諸佛。
廣興供養。常學諸佛。住迴向心。」


【諸法因緣。必有合離。故皆生滅。今如實觀空。不住
不著。則實相凝常。故無生滅。所謂以分別心見。則
萬境紛拏。若如實相觀。則真空冥寂。此也。楞嚴第
一回向云。雖度眾生。不見度相。第二向云。壞其可
壞。遠離諸離。若此。何嘗有生滅哉。慈悲喜捨。為無
量心。然此能破闇者。以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喜能
除嗔。捨能滅貪故。見佛供養。如普賢廣修供養願。
[004-0283c]
學佛住向。即常隨佛學願。并普皆回向願也。然此
亦可是兩足之行。以廣興供養。則勝因愈廣。功德
益多。即修福行願也。學佛則。因修果證。普皆瞻依。
住向則。眾生菩提。三總回向。即修慧行願也。凡此
皆長養大悲。非一於自利者矣。
△二觀修全性。】


「所修善根。皆如實際。皆於三昧。廣作佛事。現種種身。
行四攝法。」


【依真之行。行行契真。故云所修等。清涼云。非真流
之行。無以契真。未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此也。又
起信云。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
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廣引如前。然
入三昧。作佛事。則行業益為難思。以非散心作者
同矣。現多身。行四攝。則利生愈益漚和。以非不善
涉化等矣。故知此位勝業。愈廣愈大矣。
△三觀性
起修。】


「住無分別。化利眾生。智慧明了。甚深觀察。一切行願。
普皆修習。能為法師調御有情。」


【了生界一如。故化利適均。非同住相化生比矣。達
本覺無二。故觀照徹底。非同沉空偏觀比矣。行願
雙修。行行得願輪。長時不退。願得行足。遍界彌綸。
所謂無往而非遍修之道也。堪作模範。軌教後人。
故名法師。然觀根授法。因病假藥。則生界雖夥。觀
一際平等。故云調御有情。此則全性是修。與事行
大不侔矣。妙巳哉。
△四觀法皆如。】
[004-0284a]


「善觀五蘊。三界二諦。無自他相。得如實性。」


【成幻妄身心者。五蘊也。作生趣依止者。三界也。攝
空假諸法者。二諦也。然五蘊皆空。三界夢幻。二諦
平等。約相觀之。則因緣是空。自他不有。約性觀之。
則真性一如。皆是實相。故總云善觀。又即前云觀
五蘊。得戒等五忍。觀三界因果。得三空忍。觀二諦
假實。得無常無生等忍是也。
△五示受生處。】


「雖常修勝義。而受生三界。何以故。業習果報。未壞盡
故。於人天中。順道生故。」


【此位悲智具足。故觀空不住。留惑示生也。言勝義
者。即真實空性也。而曰常修者。則動靜必於是。念
劫必於是矣。如必於此。則自證實有餘。而利他似
不足。故雖常修勝義。而必混俗和光。同塵幻應之
念。汲汲然不置。故云受生三界。何以故徵。謂既修
勝義。則觀空時。一道清淨。而又受生三界者。何也。
業習下。釋有二義。一因果不忘。不得不生故。二人
天善趣。恒順示生故。是知此位菩薩。受生三界。實
則居半。權則居半。豈同凡夫。純業力而受生。二乘
躭空寂而不來哉。
△三入位時行。】


「上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於四阿僧祇劫。修二
利行。廣大饒益。得善調伏。諸三摩地。住勝觀察修出
離行。能證平等聖人地故。」


【觀力愈精。故應化塵勢。修習上品。斷證益廣。故時
長劫遠。四阿僧祇劫。回智向悲。故純是大悲。回實
[004-0284b]
作權。故於諸根性。得定善調。皆此位行修也。若語
勝進。如下所明。住勝觀察。則悲智本一心源。修出
離行。則斷證全托性地。凡此皆所謂第十回向位。
加行觀修。以求出賢位者也。能證平等地者。即指
初地。以入地證如。非差別相。故云平等。若上賢位。
則無此證修矣。問。此中不云加行。為是總無。為是
義含耶。答。楞嚴等經。唯識等論。俱開四種加行。以
第十向。位。非加行。則從賢入聖。從世出世。有似天
淵。故須開之。此中雖無加行之名。以義取之。即住
勝句下。義在總該。何者。以四加行定。能觀不出明
得印順等定。所觀不出名義自性差別四法。今云
住善觀察。即煖頂忍三種加行觀斷也。修出離行。
能證聖地。即世第一位。從世出世也。就中證斷。義
總包含。故知四行不開。義巳具在第十回向位中
矣。
△四歡喜地。三。初標位超出。】


「復次歡喜地菩薩摩訶薩。超愚夫地。生如來家。」


【此即信忍下品位也。斷除法執。從世出世。故云超
愚夫地。初證真如。體同佛體。故云生如來家。此二
句為總。下諸句為別。明生如來家之斷證。二利事
之差別也。
△二智行差別。四。初通明二智。】


「住平等忍。初無相智。照勝義諦。一相平等。非相無相。」


【平等忍者。謂了真俗染淨無二故。住者。即入心。方
事於斷證。未能得解脫。義言住也。無相智。即能證
如理實智。此智同空。故云無相。勝義諦即所證徧
[004-0284c]
行真如理。此理超絕。故云勝義。照字。通能通所。智
言初者。即纔生佛家。始證真如也。實則理智俱無
始故。一相下。即正證時。理智一如。所謂無有如外
智。能證於如。無有智外如。為智所證。繇無二故。故
云一相平等。又即理之智。證即智之理。即智之理。
為即理之智所證。繇相即故。故云非相無相。大疏
云。智無自性。即是如體。無心存智。是曰證如。若以
智會如。非證如矣。據此。則智即是如。如即是智。法
界寂然曰如。寂而常照曰智。豈離寂外別有智耶。
故舉智收如。舉如收智。舉一全收。不容並立。如斯
正證。法性洞然矣。
△二斷除惑障。】


「斷諸無明。滅三界貪。未來無量生死。永不生故。」


【上明證理。此明斷惑。無明。即住相根本無明也。三
界貪。即閏生枝末無明異生障也。未來生死。即三
界果報也。以迷如來藏故成無明。繇無明故起三
界貪。繇貪。則三界有漏之業。未來生死之果。塵沙
劫波。莫之遏絕。今尋此妄惑。都無根本。非內非外。
亦非中間。三世推求。都不可得。從無住本。顛倒妄
生。故照惑無體。無時即明。根本既斷。惑業苦三。應
念消忘。即一斷時。一切三道俱永斷也。然大疏謂
緣境斷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斷。二而不二。說為內
證。據此。則能斷是智。所斷是惑。故言有二。惑體智
體。無二體故。故名不二。涅槃云。明與無明。其性無
二。愚者謂二。智者了達。知其無二。是也。問。彼斷無
[004-0285a]
明相。約何相斷耶。答。十地經云。非初非中後。若爾。
云何斷耶。論云。如燈𦦨。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
謂唯取一時。則不能斷。三時總取。方說能斷。假三
時斷。則無定性。何者。初若能斷。不假中後。後若能
斷。不假初中。既假三時。故知無性。一一推徵。三皆
無性。是故經言。非初非中後。繇三時無斷。方名斷
結。是故論云。前中後取故。經則約性。論則約相。性
相無礙。方能斷結。此即無斷之斷。斷而無斷者也。


△三方便起修。二。初總明修習。】


「大悲為首。起諸大願。於方便智。念念修習。無量勝行。」


【賢位雖亦利他。悲心願智。總皆孱劣。此地聖位力
強。故純是大悲利生。發十弘願不退。繇大悲時時
度生。故權智念念修習。就中利自利他。一皆依真
建立。故云無量勝行。然悲願智三。大願為總。大悲
權智為別。以度生修行。非憑大願堅持。則中隳退
墮。故願為總也。
△二別明方便。】


「非證非不證。一切徧學故。非住非不住。向一切智故。
行於生死。魔不動故。難我我所。無怖畏故。無自他相。
常化眾生故。自在願力。生諸淨土故。」


【此明方便有六。今初謂徧學也。理智一如。無有少
法。與法同住。則顯法性。無容並真。二既不存。一亦
奚立。不同法相。決有內證。故云非證。然正緣境時。
不二而二。有能所照。二而不二。即智證如。故云非
不證。於此二非之間。以方便智。若斷若證。或自他
[004-0285b]
行。世出世法。皆足以充擴德性。長養大悲。故云一
切遍學。言徧學者。即效法勤習之謂。非住下。即回
向也。謂住則著相憍慢。是眾生見。不住則沉空滯
寂。是二乘見。故並非之。唯以方便智趣向佛果。俾
至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不執空有。中道叵得。所謂
回真如心。向無為果。不住一法者也。行於下。即變
化也。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理不如斯。繇妄見耳。
心本寂滅。原非輪轉。繇迷妄故。一旦懵然而生。昏
然而死。且不知往因現果。從何自而有也。今菩薩
證如。三世非遷。生死空華。等如嬉戲。雖履生死。了
不相關。方便漚和。鬼神莫覷。心魔外魔。何自動哉。
此雖處生死。而不行於生死者也。此分知三界之
相。無有生死退出。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故知魔不
能動也。離我下。即一乘也。謂我即人執。乃能執之
主宰。我所。即法執。即五蘊等法。繇有我故。起諸煩
惱。續諸生死。不得斷絕。繇我所故。起所知障。礙正
知見。不得圓明。然眾生躭於我見。故暫時失我。怖
畏為死。二乘沉於空法。故總觀三界。稱為牢獄。此
皆怖畏之狀也。唯菩薩觀我總空。我所不有。了達
虗空。安住一乘實相覺地。求二不得。怖從何來。故
雖離二。性靜恬夷。了無攖心怖畏也。無自下。即實
相也。謂所化為他。能化為自。今悲智常相輔翼。故
雖令滅度。了無度相。雖無度相。普令證滅。化而無
化。無化而化。化與無化。㳷然平等。能化所化。不離
[004-0285c]
一心。此能化生無盡。其化大也。自在下。即自在方
便也。謂諸佛清淨報剎。繇因中弘願所感。若離大
願。則安養非有。琉璃無成。所謂淨土者。無三惡道
之名。交接皆上善之人。故一念不斷。即便往生。信
力未專。疑城即墮。今此初地。以願力自在。十方淨
域。隨心應念。無不可生。如鏡當臺。像至便現。夫誰
得而障礙哉。所以必往生淨土者。以種福修慧。見
佛聞法。因修果證。淨土最易故。
△四重明二智。三。
初實智離相。】


「善男子。此初覺智。非如非智。非有非無。無有二相。」


【此牒前初無相智。明真見道也。謂智外非如故非
如。如外無智故非智。雙拂並遣故非有。舉一全收
故非無。一切皆非。渾一實體。故無二相。二既不存。
一亦即泯。斯證智之妙者也。
△二權智自在。】


「方便妙用。非倒非住。非動非靜。二利自在。」


【此即如量智。應變難思也。謂示凡外。而非同凡外
故非倒。在機境。而不繫機境故非住。涉有而一道
清淨。故非動。觀空而萬行沸騰。故非靜。繇是正自
利時利他。正利他時自利。即智行悲。即悲導智。悲
智相資。渾然中道。
△三法喻合顯。】


「如水與波。非一非異。智起諸波羅蜜多。亦非一異。」


【喻中即水之波即水。即波之水是波。故非異。水澄
波動故非一。即實即權。亦若是矣。實外無權。猶即
水以明於波。權外無實。猶即波以明於水。法喻昭
[004-0286a]
然。皆權實非一異。故能一異者焉。
△三入證時節。
三。初劫行分齊。】


「於四阿僧祗劫。滿足修習百萬行願。」


【劫即所修之時。願乃所修之行。然此時長行遠者。
以此地證修悲智。益超絕故。
△二智願自在。】


「此地菩薩。無三界業習。更不造新。由隨智力。以願生
故。」


【前云斷諸無明。滅三界貪。一切生死。永不生故。故
此云無三界業習。言業習者。即夙業陳習也。業習
既無。新業不續。即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也。繇
隨下。釋伏難。難云。有業有生。既無新業。依何受生
耶。釋云。繇隨方便智力。發其淨願。若淨願自在。則
隨願往生矣。何待新業乎。
△三修檀利生。】


「念念常行。檀波羅蜜多。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廣大清
淨。善能安住。饒益眾生。」


【檀度有三。謂財法無畏。此地行檀者。以檀為眾行
之本。故念念常行。餘非不修。唯隨分而巳。四攝言
廣大清淨者。以四攝普徧云廣大。雖攝忘攝云清
淨。大悲增上。隨緣與樂。即安住饒益之謂也。
△五
離垢地。三。初標名示位。】


「復次離垢地菩薩摩訶薩。」


【此即信忍中品位也。戒足清淨。永離誤犯。名離垢。
楞嚴云。異性入同。同性亦滅。華嚴云。譬如真金。置
礬石中。如法煉巳。離一切垢。皆離垢義。
△二本地
[004-0286b]
行業。】


「四無量心。最勝寂滅。斷嗔等習。修一切行。所謂遠離
殺害。不與不取。心無染欲。得真實語。得和合語。得柔
軟語。得調伏語。常行捨心。常起慈心。住正真心。寂靜
純善。離破戒垢。行大慈觀。念念現前。」


【此文有三。初三句。顯所斷證。謂萬行以四心為體。
方稱法性。離此。則成住相事行也。最勝寂滅。即所
證真如。以不與萬法為侶。故云最勝。以無生滅遷
流。故云寂滅。嗔等習。即所斷惑習。乃俱生惑也。此
皆不證而證。不斷而斷。能所一如雙泯者也。修一
切下。別明十善。初句總標。所謂下。明修相。殺生有
短命多病果報。故離殺害。不止不食其肉也。偷盜
有貧窮共財不自在果報。故不與不取。所謂物各
有主。非吾所有。一毫莫取。婬有妻不貞良。不隨意
眷屬果報。故心無染欲。縱值妖艶之色。不能劫動
其心。妄語有多被誹謗。為他所誑果報。故今得真
實語。斷除虗妄。兩舌有眷屬乖離。親族弊惡果報。
故今和合語。不宣傳彼此。鬬亂兩家。惡口有常聞
惡聲。言多諍頌果報。故今得柔軟語。其聲和雅。聞
者悅服。綺語有言無信受。語不明了之報。故今得
調伏語。訥言不躁。巧言勿出。貪有心不知足。多欲
無厭之報。今常行信心。於人不求。於已不慳。所謂
知足除貪。播馨香於意地。瞋有人求長短。他所惱
害之報。今常起慈心。則一嗔不起。百福自生。邪見
[004-0286c]
有生邪見家。其心謟曲之報。今住正真心。開明慧
性。覺悟自他。邪說誣明。斷不為也。如此。則十善恭
修。十惡自止。夫何誤犯乎。寂靜下。垢盡明現純善
無惡。故稱離垢。言寂靜者。以遠離破戒憒閙故。前
云斷嗔等習。故此云行大慈觀。此觀言念念現前
者。以顯嗔習一一永斷故。
△三證入時節。】


「於五阿僧祇劫。具足清淨戒波羅蜜多。志意勇猛。永
離諸染。」


【行位愈超。故時劫愈長。此地於戒度偏修。然戒有
大小乘之別。所戒之非。亦有性遮不同。此地圓持
眾戒。皎若氷霜。故云具足清淨。心無怯弱。故云志
意勇猛。一斷永斷。故云離諸垢染。問。十善為生天
之因。教有明文。今聖位深證。何以專修淺事耶。答。
法門惟一。修則不同。如人天修之。則人天十善。若
菩薩修之。即菩薩十善。亦猶四諦一耳。隨機則有
生滅。無生。無作。無量攸分。法可一定乎。
△六發光
地。三。初標名示迹。】


「復次發光地菩薩摩訶薩。」


【楞嚴云。淨極光生。故云發光。此即信忍上品位也。


△二明其行業。】


「住無分別。滅無明闇。於無相忍。而得三明。悉知三世。
無來無去。依四靜慮。四無色定。無分別智。次第隨順。
具足勝定。得五神通。現身大小。隱顯自在。天眼清淨。
悉見諸趣。天耳清淨。悉聞眾聲。以他心智。知眾生心。
[004-0287a]
宿住能知。無量差別。」


【初二句。略明斷證。謂此地證聖流真如。亦照體無
自。即是證如。即此智體。本唯無念。故云住無分別。
斷闇鈍障。故名滅無明闇。亦照惑無本。即是智體。
乃不斷而斷也。於無下。別顯行業有三。初辨三明。
無相忍。即所依之智。謂無相者。以忍體如空無所
依故。忍約無間道中而言。依此忍智。破三際愚。故
能宿住明過去。天眼見現在。漏盡知未來。然一念
普觀。求三叵得。夫何去來。古云。十世古今。始終不
離於當念。小乘亦具三明。但有去來之相為異耳。
依四下。明八定。四靜慮。即初禪離生喜樂定。有五
支。一覺。二觀。即對治支。三喜。四樂。即利益支。五一
心。即彼二所依自性支。二禪即定生喜樂定。有四
支。一內淨。即對治支。二喜。三樂。即利益支。四一心。
即彼二所依自性支。三三禪。即離喜妙樂定。有五
支。一捨。二念。即對治支。三慧。四樂。即利益支。五一
心。即彼二所依自性支。四四禪。即捨念清淨定。有
四支。一不苦不樂。即利益支。二捨清淨。三念清淨。
即對治支。四內淨支。亦即對治支。此四禪十八支
也。言靜慮。即有□定慧均等之稱也。四無色定者。
即第一空無邊處定。此厭色依空。二識無邊處定。
此厭空依識。三無所有定。即逈無所依。依識性也。
四非想非非想處定。即麤色巳滅。細性尚存。似有
不有。似無不無之謂。此地依此八定。用無相智。次
[004-0287b]
第隨順。不相踰越。即此有漏禪定。成就自性清淨
定。故云勝定。問。此地修禪。亦與禪天。同一修耶答。
不同。直寄此以修勝定耳。盖禪天有漏心。此則無
相智。禪天欣厭。此地隨順。天壤相懸。豈能等乎。得
五下明五通。初句總標。言神通者神名天心。通名
慧性。然此有二。一修得。即小乘緣物而現者。二發
得。即大乘自性顯發者現身下。別明。一神境。謂或
現大身。或現小身。或一隱多顯。或多隱一顯。無作
自在。妙用難思。二天眼。謂清淨目。見六道業果。善
惡好醜。無不徹見。三天耳。謂清淨耳。天上人間。凡
夫賢聖。種種音聲。無不周聽。四他心。有漏念慮散
定諸心。凡在擬度。一皆證知。五宿住。過現業因。本
生往事。雖經塵劫。猶如今日。此皆依無分別智體。
發此性通。悉見悉知者。豈同凡小邪外五通耶。不
言漏盡通者。以上地無明猶存。未斷盡故。
△三入
證時節。】


「於六阿僧祇劫。行一切忍波羅蜜多。得大總持。利益
安樂。」


【忍有三。一耐冤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諦察法忍。此
地於此時劫。修行此忍。即此忍行。遠有所到故云
忍波羅蜜多。又此地智光明極故。云得大總持。不
捨有情故。云利益安樂。是知行忍。自他俱利也。

七𦦨慧地。三。初標示名迹。】


「復次𦦨慧地菩薩摩訶薩。」
[004-0287c]


【智光圓滿鑠斷緣影。故曰𦦨慧。此即順忍下品位
也。
△二當地行業。三。初觀忍斷證行。】


「修行順忍。無所攝受。永斷微細。身邊見故。」


【此忍巳順真如。故名順忍。即此地能斷能證之忍
智也。無所攝受。即此地所證之真如。以真如離相。
離執取故。攝受即執取義。永斷下。明所斷障。所謂
細惑現行障。微細身邊見者以此地出世。身見俱
生。二不有故。方名永斷。如其未斷。何以證入第一
勝義諦乎。
△二修習助道行。】


「修習無邊菩提分法。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具足。」


【大乘行法。以道品為助。此言無邊。即稱性而修。以
成就菩提也。身受心法。為四念處斷惡生善。為四
正勤。欲勤心觀。為四神足。信進念定慧。為五根。五
根能伏魔外為五力。念擇覺喜輕安定捨。為七覺
支。見思語業命進念定。為八正道。念以觀法。勤以
進修。足以趣證。根能不拔。力能不屈。覺能決了。正
能總攝。皆相因而設也。試以喻明。心性如大地。念
處如種子。正勤如種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根。五
力如莖。七覺如花。八正如果。此中圓滿修習。一無
所乏。故云具足。
△三成就勝進行。】


「為欲成就力無所畏。不共佛法。」


【前修菩提分法。為欲成此果德耳。此中果德有三。
一十力德。即一是處非處智力。乃至第十漏盡力。
二無所畏德。即一一切智無畏。乃至第四說盡苦
[004-0288a]
道無畏。三不共二乘德。即十八不共法。即初三種
身口意無失。乃至十六知過去。十七知現在。十八
知未來。俱各無礙。略舉成就三種果德。實則成就
無量也。
△三入位時行。】


「於七阿僧祇劫。修習無量精進波羅蜜多。遠離懈怠。
普利眾生。」


【精進有三。一被甲。二攝善。三利樂。實則稱性而修
精進無量。懈怠。即所對治蔽。此則善根圓滿。善法
無量。利益眾生。不離一精。則懈怠自離也。
△八難
勝地。三。初標示名位。】


「復次難勝地菩薩摩訶薩。」


【楞嚴云。一切同異。所不能至。故名難勝。此即順忍
中品位也。
△二本地觀修。二。初自利行。】


「以四無畏。隨順真如。清淨平等。無差別相。斷隨小乘。
樂求涅槃。集諸功德。具觀諸諦。此苦聖諦。集滅道諦。
世俗勝義。觀無量諦。」


【以四下。觀達真如也。四無畏。一總持。二知根。三決
疑。四答報。此四出智論。菩薩以之斷證。非同佛地
四無所畏也。隨順者。即加行無間道。此如離過。故
云清淨。亦非二相。故云平等。無差別相一句。即的
指真如之體。以此地證。無分別真如故。此亦照如
內證。二而不二也。斷隨下。觀斷障習。夫小乘積功
累德。非利自他。祇欲樂求有餘。止息化城耳。菩薩
則知法寂滅。不復更滅。所修功德。專為度生。故切
[004-0288b]
斷之。此即斷下乘涅槃障也。然斷惑之義。亦照惑
無體。不斷而斷。非形於能所者矣。具觀下。普觀諸
諦。初句總標。此苦下。別觀有二。一觀四諦。謂觀苦
逼迫。觀集招感。觀滅可證。觀道可修。皆言聖諦者。
斷集知苦所顯。皆真空理諦故。二觀二諦。謂觀俗
則變態萬殊。觀真則平等一味故。觀無量諦□□
總結稱性而觀也。謂即如觀苦時。一苦一切苦。觀
集時。一斷一切斷。觀滅時。一證一切證。觀道時。一
修一切修。如觀假時。則真中無非假有。觀真時。則
假中一切皆空。觀中時。則真俗全歸中道。故云觀
無量諦若爾。亦可總指上二諦諦理。為無量諦也。


△二明利他行。二。初能利之行。】


「為利眾生。習諸技藝。文字醫方。讚詠戲笑。工巧呪術。
外道異論。吉凶占相。一無錯謬。」


【四地出世。此地大悲浚發。復入塵勞。多方利生也。
準大論有五明。一聲明。謂釋詁訓字。詮目流別者。
即此文字讚詠等是。二工巧明。謂技術機關。陰陽
曆數。即此工巧技藝吉凶等是。三醫方明。謂呪禁
閒邪。藥石針[卄/炙]。即此醫方者是。四因明。謂考定邪
正。研覈真偽。五內明。謂究暢五乘。因果妙理。此二
明。即下文漸令安住。乃至知諸地中。出道障道是。
此五地菩薩。覺內五明。若外五明。則前四相同。第
五加符印耳。此皆為利生方便法也。外道下。精明
外論。謂神我冥諦。六句義等。即外道異論。如四韋
[004-0288c]
陀典。中間養生繕性之方。祭祀祈禱之事。禮儀占
卜。軍陣兵法。異能神術。推步盈虗。皆有法式。毫無
妄誕。學之精明。用之懇到矣。
△二所利之益。】


「但為眾生。不為損惱。為利益故。咸悉開示。漸令安住
無上菩提。知諸地中。出道障道。」


【一毫有益。必欲利生。倘無損害。咸為開示。雖頓入
涅槃。極難為其功。而漸安菩提。實易為其力也。何
者。盖資生世論。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故諸地有二
道。一出離道。即依真修證者是。二障礙道。即住相
觀察者是。大抵知地地有出道。何處不是解脫門
知地地有障道。何往而非障礙處乎。出障二事。實
在人智照之通塞耳。
△三入位時節。】


「於八阿僧祇劫。常修三昧開發諸行。」


【梵語三昧。此云正定。即禪波羅蜜多也。然此定有
三。一安住。二引發。三辦事。此定成時。自他利行。皆
從此出。故云開發。
△九現前地。三。初標示名迹。】


「復次現前地菩薩摩訶薩。」


【照見緣生。相無有二。故名現前。又勝義智光。能徧
滿故。此即順忍上品位也。
△二本地觀修。二。初總
顯住斷。】


「得上順忍。住三脫門。能盡三界。集因集業。麤現行相。」


【初二句。住持理觀。謂此忍隨順。證入巳極。故云得
上順忍。仍即此觀。了緣無有。求相叵得。無有業報
故云住也。三脫。即空無相無作也。能盡下。斷除三
[004-0289a]
道。三界皆未免輪迴者。繇惑業苦三輪轉不巳。一
切煩惱。即集因惑道。一切善惡。為集業業道。麤現
行相。即以惑業為因。未超分段果報。即苦道。謂苦
為麤者。以依惑業種子。招引現行。可知可見。故云
麤。今云能盡。則三界因果。永不襲故。此斷麤現行
障也。亦可此斷六麤。何則。以集因。即智相等前四。
集業。即起業相。麤現行相。即六業繫苦相也。
△二
別觀因緣。】


「人悲增上。觀諸生死。無明闇覆。業集識種。名色六處。
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皆由著我。無明業果。非有非
無。一相無相。而不二故。」


【此文有二。一大悲下。觀緣似有。謂前盡三道。聖智
巳充。今欲利他。故大悲增上。然生死事大。故先觀
之。須知生死。云何招感。以何因緣。流轉不斷。究其
根本。繇迷妙覺。故成無明。無明有二。一根本無明。
二潤業無明。依持根本。假託潤生。故有行生。集業。
即行也。此二為因。招現在五果。所以識種繇業漂。
乘四大色。故內有四蘊之名。外有質礙之色。名色
既顯。六處各分。對境而觸。對觸領納。五果具矣。從
果起業。又有現因三種。故愛則貪染不捨。取則執
著橫求。有則界趣不忘。繇現因故。乘業而受生。變
易而形老。敗壞而死盡。未來果報。相續不斷。此即
因緣順觀流轉門也。然此十二因緣。有一念一世
二世三世五世之別如華嚴大疏。引諸經論說而
[004-0289b]
觀之之法。大疏亦有。月滿三觀。星羅十門之觀。非
同中乘。七十七智。逆順還滅二種而觀也。故知總
觀因緣相續。能通三世。不出三道。乃至攝歸一心。
無明即明矣。皆繇著我者。以十二因緣。離我則一
切永斷故。無明下。觀因無相。無明業果。總牒上因
緣也。以究竟本空故非有。相續建立故非無。有無
平等。故名一相。即一亦空。故云無相。因緣一心。即
差別而非差別。故云不二。
△三入位行時。】


「於九阿僧祗劫。行百萬空無相無願三昧。得一切般
若波羅蜜多。無邊光照。」


【先明時長。次明大行然有二種。一行三空正定。言
百萬者。以慧廣定廓故。二得般若妙慧。言得一切。
又云無邊者。以定多則慧大故要之即慧之定。故
三空百萬。即定之慧。故光照無邊。定慧莊嚴業行。
斯到彼岸矣。故兼云般若波羅蜜多。】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科疏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