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213 仁王經科疏-明-真貴 (master)


No. 51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科
疏卷一
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明慈慧寺開山比丘蜀東普真貴述


【△三正釋經文。三。初釋經總題。】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代宗有國。重譯此經。意與黔黎。共臻實相。故自敘
云。懿夫護國。實在茲經。竊景行於波斯庶闡揚於
調御。至若高張五忍。足明惻隱之深。永祛眾難。寔
惟化清之本。據此。則般若之可護國也。不待條分
縷析。數星擘兩。自然明如日月。潤同雲雨者矣。然
佛經立題。有人法體用。因果譬喻。單複不同。今從
人法體用。亦隱法喻。釋有三對。一人法。謂仁王護
國。是奉持般若之人。般若等言。乃擁護王國之法。
即密證權化仁心仁政之王。御天地宗社山河臣
民之國。必依般若虗玄之妙門。為超真越俗之坦
道。護國安邦之金湯。空心寂境之指南。絕愆滅禍
之巨闕也。然通理事。槩而言之。所護國土。即事。能
護般若。即理故。二體用。就前法中。須分體用。謂般
若是體。正翻云慧。即神悟玄奧。妙證真源。照萬法
空相應本覺之慧也。然此有三種。一實相般若。謂
所觀真性。即本覺也。此性如智同源。無明本盡。真
[001-0219a]
照圓明。諸幻俱離。乃名實相。故後文云。自性清淨。
名為本覺。二觀照般若。謂能觀妙慧。即始覺也。此
智因果皆依。能所無二。存而不有。忘而不無。乃云
觀照。故後文云。智照實性。非有非無。三文字般若。
謂詮上之教。如經云。我依文字般若。而證諸法實
相。又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淨名云。文字性
空。即是解脫。後文又云。一十二分。所有宣說。一切
皆如。無非實相。乃至名為修文字者。而能得證般
若真性。斯則理智教三。不一不二。為護國妙法。一
心萬行。孰可昧此。然有謂因名般若。果位名智。以
般若能斷。故在因位。佛果無斷。轉受智名。一往如
之。且智論亦云般若。翻為智慧。盖性宗二法。總是
般若之一心。故非如法相。因中名慧。果上名智。何
則。揀擇決斷。眼目殊稱。因果雖懸。妙體何異。所以
若慧若智。隨舉皆得。波羅蜜多。是用。此云彼岸到。
彼岸約喻。謂此妙慧。離生死此岸。越煩惱中流。至
涅槃彼岸。此語似倒。若兼般若迴文。應云到彼岸
慧。即揀不到彼岸之慧。故以為名。淨名謂一切眾
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伹以迷倒妄見生死。名在
此岸。若悟生死本空元來寂滅。名到彼岸。亦同後
文。即離即到。即此即彼義耳。故知菩薩悲智俱修。
空有雙照。以智導悲恒到也。以悲導智恒不到也。
則到與不到。兩途一致。亦猶華嚴。謂菩薩不住彼
岸。不住中流。而能運載此岸眾生。到於彼岸等。三
[001-0219b]
教義。經字即教。仁王等即義。經者。梵語修多羅。此
云契經。契謂符諸佛理。叶眾生心。即契理合機之
教。若揀不契理合機之教。即揀別依主。若契理合
機。依主得名。此乃詮仁王護國般若等義之教。依
主釋也。若就下文。文字性空。即是般若。即般若體。
持文字用。體持業用。持業釋也。
△二譯主時德。】


「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李氏都長安。國號建唐。三藏。即經律論也。此師依
國號法藏彰名。即將他顯已。有財釋也。沙門。釋子
通稱。梵語沙迦門曩。此云勤息。即修善斷惡之號。
此師。即四沙門中勝道者也。大廣智。即制授之號。
繇肅宗厭世。代宗即位。恩渥隆厚。譯仁王密嚴二
經畢。帝為敘焉。頌行之日。慶雲俄現。舉朝表賀。永
泰元年。十一月一日。制授特進試鴻臚卿。加號大
廣智三藏。不空。師之名也。梵語阿目伽䟦折羅。華
言不空金剛。今止行二字。略金剛也。本北天竺婆
羅門種。幼失所天。隨叔父觀光東國。年十五。師事
金剛智三藏。授以梵本悉曇聲明。浹旬巳通。師大
異之。故翻經之時。常令共譯。凡聲明論。一紀之功。
六月巳畢。誦文殊普賢行願。一年之限。再夕而終。
其敏利皆此類也。後授五部三秘。及毗盧遮那經。
蘇悉帝軌則。盡授無遺。厥後師滅。追謚巳畢。曾奉
遺旨。遂議遐征。即開元二十年也。初行感文殊現
身。沿途息黑風大鯨。神應赫奕。難以盡述。後達師
[001-0219c]
子國。王臣敬禮。逈出常儀矣。然空為法遺世。不暇
計顯榮。自爾學無常師。廣求密藏。及諸經論。五百
餘部。本三昧耶。諸尊密印。儀形色像。壇法幖幟。文
義性相。無不盡源。次遊五印。屢彰靈應。至天寶五
年還京。時值亢旱。制曰時不得賖。雨不得暴。師奏
立孔雀壇法。未盡三日。雨以浹洽。一日大風卒起。
隨止隨効。帝賜號智藏焉。天寶八年。許還本國。十
五載。詔還京住大興善寺。至德初。鸞駕在寧武鳳
翔。師常密奉表起居。肅宗亦密遣使者。求秘密法。
洎收京反正之日。事如所料。厥後福國祐民之法。
無非百發百中之効。所譯經論。凡一百二十餘卷。
七十七部。并目錄筆授僧俗名字。略出念誦儀軌。
寫畢進上。勑編入藏。此起自天寶。迄於大歷六年
完成也。俄爾示疾。上表告辭。勑使勞問。賜醫藥。加
開府儀。同三司。封肅國公。食邑三千戶。固讓不俞。
空甚不悅。且曰聖眾儼如。舒手相慰。白月圓滿。吾
當逝矣。奈何臨終更竊名位。乃以五股金剛鈴杵。
數珠等物。附中使李憲誠進上。沐浴東首望闕。以
大印身。定中而寂。享年七十。僧臘五十。帝輟朝三
日。賜賚造塔。勑中使護喪。禮盡隆厚。茶毗之後。就
寺置祭。贈司空謚大辨正廣智三藏。火滅收舍利
數百粒。八十粒進內。其頂骨不然。中有舍利一顆。
半隱半顯。勑於本院別起塔焉。空之化利居多。唯
總持門。最彰殊勝。測其忍位。莫定高卑。始者玄宗
[001-0220a]
猶推重焉。故天寶中。西番大石康三國。帥兵圍西
涼。詔空帝御於道場。師秉香爐。誦仁王密語二七
徧。帝見神兵可五百員。在於殿庭。驚問。師曰。毗沙
門天王。領兵救安西。請急設食發遣。四月二十四
日。果奏曰。二月二十一日。城東北三十許里雲霧
間。見神兵長偉。皷角喧鳴。山地崩震。蕃部驚潰。彼
營壘中。有鼠金色。咋弓弩絃皆絕。城北門樓有光
明。天王怒視。蕃部大奔。帝覧謝師。然師終後。三朝
所賜墨制。一一進上。生榮死哀。西域傳法至此。今
古少類矣。奉詔譯者。即奉代宗詔命。翻譯此經。故
前敘云。朕哀纏欒棘。悲感霜露。捧戴遺詔。不敢怠
遑。延振錫之羣英。終為山之九仞。開府朝恩。許國
以身。歸佛以命。弼我真教。申夫妙門。於大明宮南
桃園。詳譯護國般若是巳。此略明之。具如宋高僧
傳。系曰。傳教令輪者。東夏以金剛智為始祖。不空
為二祖。慧朗為三祖。以下宗承所損益可知也。自
後岐分派別。咸曰傳瑜伽大教。多則多矣。而少驗
者何。亦猶羽嘉生應龍。應龍生鳳凰。鳳凰巳降。生
庶鳥矣。欲無變革。其可得乎。】


【△三崇古科判。三。初法會繇致。二。初證信序。二。初
當品名題。】


「序品第一」


【序者。轉訓緒也。謂端倪頭緒。如抽系得緒。抽盡一
繭之絲。若知此經之序。即達一經之旨。如先雲後
[001-0220b]
雨。先烟後火。烟雲在先。火雨居後。佛法亦爾。故此
先明序品。為彰說法之繇致。乃一經之端緒也。何
則。盖自輔翼眾集。三乘賢聖。彰影嚮難思之妙德。
三界人天。顯發起弘護之真行。次變化眾應。現土
現座。表心淨法空。而覺源不昧。現因現果。表窮因
徹果。而慧性同源。至若變現八部。示在纏智性皆
同。說法諸佛。明菩提極果不二。此皆發起之端緒
也。又入定。示妙慧之凝寂。放光。顯法界之圓徧。雨
花。彰因行之難思。動地。破無明之妄結。此為圓發
之端緒也。至若大眾示疑。匿王請問。作樂覺悟。光
召有緣。此為助發之端緒也。如得其緒。則後之因
修果證。自利利他。護法護國。皆自一道而出。正猶
千里之程。造端豈離跬步。汪洋之派。發源寧外泛
觴。故命名序分。為正宗法說端倪頭緒者明也。

二入經詳解。二。初信聞時處。】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鷲峰山中。」


【古德釋此。謂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即阿難結集時。
最初陞座之唱。此因佛立言。不必玄說。一時之語。
亦因佛立。諸經通用。故不定指。今按清涼大疏釋
有三義。一明建立根源。謂佛臨滅度時。阿難請問
四事。佛令置此言也。所問四事。佛一一答之。謂一
依四念處住。二以戒為師。三默擯惡性比丘。四一
切經首。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等。二明建
言之意。智論有三。謂斷疑。息諍。異邪也。斷疑者。謂
[001-0220c]
疑云此等經文。為阿難自撰耶。為佛說耶。故初唱
我聞。則顯是佛說。誠非自撰矣。阿難陞座。忽相好
如佛。眾疑佛又重起。或他方佛來。或阿難成佛。三
疑不決。氷炭交懷。纔唱如是我聞。則三疑瓦解矣。
三息諍者。謂窮神知化。唯佛能說之。亦惟佛可以
授後人也。否則一皆臆說。各別知見。則是非叢生。
諍論互起。今說如是等言。則知是佛真說。就中皆
貫徹玄凝。攝化生界。終古不忒。三乘軌範。何諍之
有。三異邪者。邪外迷執。不究心源。動轍阿憂之域。
觸途斷常之藩。有無一異。四句百非。皆所不免。今
唱如是我聞。則真俗圓融。事理雙顯。中道妙體。在
處皆真。非邪執之有無。離凡小之常斷。傳法聖者。
欲顯名教。出於應感。故建此言。有斯三意也。三正
釋其義。即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此六緣
不具。教則不興。必須具六。故云成就。言如是者。即
指法之詞。即逆指向下所說之法。此信成就。古謂
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
云。信順之詞也又謂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受
稱。此通泛釋。若的就此經。即向下一切法空為如。
五忍正修為是。問。建立如是。又名信成就者。答。信
與如是。二義不離。故前云。信則如是也。況佛法大
海。非信不入乎。故初建如是良有以也。我聞。即聞
成就。盖佛法不入聾人耳故。我。即阿難自指五蘊
假者。不同情計之我也。聞謂耳根發識。聽彼佛聲。
[001-0221a]
佛地論。謂若但聞聲可唯在耳。若緣名句。便在意
中。今廢別耳意。故總云聞也。若順經旨。即無說無
聽。方為真聞。一時者。即時成就。以非時難以建化
利生故。即說聽究竟。師資合會。總名一時。簡異餘
時耳。然如來說經。時有差別。況諸方時分。延促不
同。不能別舉。一言略周。故總名一時。佛者。即主成
就。梵語佛陀。此云覺者。即覺了真妄性相之者。而
覺有三。一自覺我空簡異凡夫。二覺他法空。簡異
二乘。三覺滿俱空。合於本覺。名究竟覺。方廣無際。
亦名大覺。勝妙無等。亦名妙覺。簡異菩薩。具足三
覺。獨名為佛。佛地論十義釋佛。避繁不引。住王舍
城等者。即處成就。真諦記中。謂住處有二。一境界。
謂化在俗之流。即王舍城等。二依止處。謂統出家
之眾。即靈鷲山等。舉王舍城。簡非餘國故。舉鷲峰。
山。簡非餘山故。梵語羅閱祇摩訶伽羅。此云王舍
大城。今略大字。此城得名因緣多種。即摩竭陀國
所屬之城。繇班足王。信邪誓害千王。一遇普明迷
心開悟。尋與千王都於山中。築城立舍。鬱為大國
迭更知政。千王住故。稱為王舍。又城中民舍。七番
回祿。唯免王舍。後王頒令率土民房。悉稱王舍。不
復更燒。稱名王舍。猶有四天王共造等說。具如古
疏。此城內外。有六精舍。一竹林園。乃至第六。耆闍
崛山精舍。此云靈鷲山。論因即釋迦因中為鷲鳥。
於此山中養育父母。從此得名。論事此城之南有
[001-0221b]
屍陀林。鷲鳥居集。多食此屍。且人將亡者。此鳥飛
翔其家。悲鳴作聲。預知其死。故名靈鷲。論形。此山
五峰。東似象頭。乃至中央如鷲頭。今略四形。唯稱
中央。亦云靈鷲。故知有云。此山從形得名。亦據顯
處言也。然佛說法之處。各隨宗旨不一。如華嚴圓
彰法界。故徧歷十處。圓覺直示本因。故依大光明
藏。法華明染淨義。故依王城。又明祖述義。故依靈
鷲。今般若是最勝法門。故此在靈嶽而譚也。
△二
標列大眾。三。初輔翼圓滿眾。二。初三乘賢聖眾。三。
初無學眾。】


「與大比丘眾。千百八人俱。皆阿羅漢。諸漏巳盡。無復
煩惱。心善解脫。慧善解脫。九智十智。所作巳辦三假
實觀。三空門觀。有為功德。無為功德。皆悉成就。」


【與大下。舉類標數。古德謂諸經列眾。有四種別。一
影嚮眾。謂諸菩薩。大果巳圓。為令正法久住世間
故。二結緣眾。現在雖聞。而不獲益。但作當來得道
因緣故。三發起眾。法身菩薩。共相發起。請如來說。
普益眾生故。四當機眾。植因曠古。果遂今生。聞法
之時。即能悟入故。然比丘等四眾。各具影嚮等四。
如有影嚮。即有當機等也。比丘梵語。此含三義。一
怖魔。二乞士。三破惡。稱比丘者。示現遠離相故。復
示摩訶衍。方便道。與二乘共故。又於四眾。亦同遠
離行故。而云大者。準華梵相翻。摩訶云大。約迹雖
道高德重之稱。論理實指具體相用三大為大也。
[001-0221c]
諸經標千二百五十人。此言千百八人者。盖多少
不同。亦適時而巳。不必定局。且秦譯作八百萬億。
今云千百八人。或譯者迴文有異也。言與者。即共
義。如釋論云。一時一處。一戒一心一見一道一解
脫是也。皆阿羅漢下。嘆德也。總嘆千百八人。故云
皆。諸漏下。別明所具功德此巳到無學。非三果四
向。即第四果阿羅漢也。羅漢梵語。此翻三義。一殺
賊。以見思結使煩惱盡故。二應供。以堪作福田智
願足故。三不生。以三界因亡。不受後有故。諸漏。即
欲漏。有漏。無明漏。此三皆以粘湛妄識為體。為三
界煩惱之本。皆名漏者。謂善淵之心。不能全一。粘
湛發識。流溢奔境。故名為漏。煩惱即貪嗔癡等十
使。為諸漏之緣。戕害法身。偪惱正性。名煩惱賊。今
言漏盡無惱者。以本盡故。緣亦無也。此即殺賊義。
小乘有定無慧。為偏枯所縛。未得解脫。今盡諸結。
使心得自在。故云心善解脫。智斷具足。證入無礙。
故云慧善解脫。凡此皆影嚮之阿羅漢也。金剛纂
要云。繇煩惱障心。心不解脫。造業受報。輪迴五道。
繇所知障慧。慧不解脫不了自心。不達諸法性相。
縱出三界。亦滯二乘。不得成佛。今二俱盡。心慧解
脫。影嚮無疑矣。然心慧解脫。約人料揀。以成四句。
謂心解脫慧不解脫。二乘也。心不解脫慧解脫。菩
薩也。俱解脫。佛也。俱不解脫。凡夫也。九智者。按法
數中。一乾慧地智。即五停心等。二性地智。即四加
[001-0222a]
行等。此上伏見思。三初果智。斷三界見惑盡。見真
諦。四二果智。斷欲界六品思惑。五三果智。斷欲界
殘思惑盡。六四果智。斷三界見思惑盡七。辟支佛
智。斷見思盡。更侵十種習氣。八菩薩智。斷三界正
使盡。修六度行。九佛地智。即頓斷三界見思殘習。
坐木菩提樹。生草為座。成劣應身。然此經有辟支
菩薩二智。所依皆小教。所斷皆見思故。不為礙耳。
十智者。一法智。即斷欲界四諦下結使。無漏法忍
智及法忍智品中無漏智是也。二類智。即斷上二
界四諦下結使無漏智。然上二界斷結無別觀察。
唯取類下界修斷。故名類智。亦名比智。三他心智。
知欲色界中現繫心心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
分。亦名他心智。四世俗智。謂知世間有漏智慧。亦
名等智。以凡聖同有故。五苦智謂觀五陰無常苦
空無我四行故。六集智。謂有漏法因。以集因緣。生
四行觀時無漏智。七滅智。謂證時以滅盡妙離四
行觀時無漏智。八道智。謂修時以道正迹乘四行
觀時無漏智。然此苦等四智。即小乘觀八諦三十
二行之例也。行為能觀。諦為所觀。四行觀盡。一諦
乃空。一諦既爾。七諦亦然。原人論疏。明七周減緣
二十四周減行者。正明此也。九盡智。謂巳能見苦
斷集證滅修道故。十無生智。即見苦巳不復更見
等。是也。此十智外。或有如實智。非二乘分矣。又二
乘於十智中。具前九智。無第十無生智耳。所作巳
[001-0222b]
辦。即指上證智斷惑之事。無少欠也。法華文句。謂
三界因果。皆為他事。智斷功德。乃名已利。然得已
利。即巳辦之謂。此即不生義也。三假實觀者。即法
受名三。法假。即色陰。古云。色如聚沫故。一切虗妄
故。受假。即四陰。古云受如漚泡。想如陽𦦨。行如芭
蕉。識如幻事故。兼此二名。即為名假。以此虗名。非
真名故。然此三法。自體不實。藉緣方有。眾生不了。
妄執為實。聖者正觀。即實而虗求名叵得。何色受
之有哉。故起信云。一切諸法。皆依妄念而有差別。
若離於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然此三觀。假法。上
約小教而明。據實而觀。則三法即空即假即中。遮
照同時雙忘。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此也。三空門觀者。謂因
上三假故此明三空。大論謂因助道法趣涅槃門。
門有三。即空等三門也。空門。即觀一切法因緣和
合虗妄而有。無我無人無造無受故。無相門。即觀
諸法妄見成立。屈伸去來動靜視聽言語於中無
實。如夢幻泡影故。無作門。即觀諸法無體。作亦是
妄息心體空。總不安排故。繇此三空。證三解脫。故
又言此三為門也。有為功德即智德。無為功德即
斷德。故相宗以有為智。證無為理者。此也。然此二
種功德。約修約證。分有為無為耳。言功德者。謂斷
證成全曰功。精純美善名德。應作四句揀別。一功
而非德。如成事損人等。二德而非功。如抱守忠孝。
[001-0222c]
而未見行一事等。三亦功亦德。如忠以為國。孝以
事親。忠孝名世傳家等。四非功非德。如不利人益
巳惡名播世等。今此雙具。即第三句。施以利物。善
以歸已。故稱功德。末句即總結。如上實德。毫無欠
缺。故云成就。即堪應供義。故知羅漢名總嘆。餘文
皆別釋羅漢名中三義也。
△二有學眾。】


「復有比丘尼眾。八百人俱。皆阿羅漢。」


【問。據皆阿羅漢句。則八百尼眾。非有學甚明。今何
判為有學耶。答。尼眾斷證未深。多在學位。即上首
無學。亦是學位之首領。故從多分。判屬有學。縱有
羅漢之名。於義似無矣。文中亦先標類。次舉數。末
句總嘆八百之德也。尼者。女聲也。佛初無女人出
家。因姨母愛道。虔求阿難請佛。佛為說八敬戒律。
開慈門於覺場。愛道謹一心奉持。脫業網於塵世。
遂能法眼清淨。攝一眾而綱維作主。慧性開明。總
八百而首領修行。厥後羅睺羅母。亦出塵勞。夙根
頴脫。當證無生。自利既圓。故為尼主。此皆影嚮之
眾。輔弼揚化者也。語其權說。謂女無成道之分。故
滅其正法。要其實軌。即女皆同證之人。故無損法
性。法華授記成佛。不其然乎。故知尼眾俱來。盖為
領法沾益。增道損生。與菩薩無異也。今之為尼。而
自迷悶。不知八敬為何法。不知此生出家為何事
者。實為有愧於自心矣悲夫。
△三菩薩眾。】


「復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實智平等。永斷惑障。方
[001-0223a]
便善巧。起大行願。以四攝法。饒益有情。四無量心。普
覆一切。三明鑒達。得五神通。修習無邊菩提分法。工
巧技藝。超諸世間。深入緣生。空無相願。出入滅定。示
現難量。摧伏魔怨。雙照二諦。法眼普見。知眾生根。四
無礙解。演說無畏。十力妙智。雷震法音。近無等等。金
剛三昧。如是功德。皆悉具足。」


【菩薩。略梵語。此云道心眾生。摩訶薩。即大道心也。
然標數無量者。極顯發大心者多也。故十地論菩
薩有三大。謂願大。行大。利生大者。此也。實智下。嘆
德。此皆地上菩薩所具。地前賢位所無矣。以下文
謂超愚夫地。生如來家故。謂住平等忍。初無相智。
照勝義諦。一相無相。故云實智平等。斷諸無明。滅
三界貪。未來生死。永不生故。故云永滅惑障。大悲
為首。起諸大願。於方便智。念念修習。無量勝行。故
云方便。此初地二利之德。良以此地。實智斷證。方
便起行願故。四攝。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以廣大
清淨心。安住四法。普益眾生。亦初地利他行也。四
無量心。即慈悲喜捨。以此四法。一一廣大。無有涯
際。故云無量。此二地行德。下文云。二地四無量心
最勝寂滅。是也。言普覆者。即大慈與一切樂。大悲
拔一切苦故。三明等者。謂過去宿命明。現在天眼
明。未來漏盡明。悉知三世。無去來今。故云鑒達。得
五神通者。即現身大小。隱顯自在。天眼清淨。悉見
諸趣。天耳清淨。悉聞眾聲。以他心智。知諸眾生。宿
[001-0223b]
住能知。無量差別。此三地行德也。修習下。即四地
修習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具足。為欲成就。力
無所畏。不共佛法也。工巧下。即五地具觀諸諦。為
利眾生。習諸技藝。文字醫方。讚詠戲笑。工巧呪術。
外道異端。吉凶占相。一無錯謬者也。所謂五地洞
達五明者。此也。深入下。即六地住三脫門。觀諸生
死。無明暗覆。業集種識。乃至生老死等。皆因著我。
無明業果。非有非無。一相無相。而不二故。所謂六
地於多劫中。行百萬空無相無願三昧。得大般若
無邊光照者。此也。出入下。即七地。住無生忍。於寂
滅定。起殊勝行。雖常寂滅。廣化眾生。示入聲聞。常
隨佛智。示同外道魔王。所謂七地隨順世間。而常
出世者。此也。摧伏者。此即八地。以十力智。徧界利
生。為諸佛加持。得身自在。破魔軍眾。故云摧伏。頓
起智業。平等真俗。故云雙照。此又一真如心。不動
之德也。法眼下。此九地。證智自在。斷無礙障。故能
法眼普見。然此法眼。善能觀俗。故又云知眾生根。
此能於所說法藏。得四無礙解。法義詞辨。演說正
法。無斷無盡。故有雲興問難。不勞瓶瀉解酬。所謂
九地發真如用。利益圓滿者。此也。十力下。嘆十地
之德。兼十一地也。菩薩有二種十力。一者解脫力。
救苦力。觀力。忍力。智力。斷力。聞力。願力。圓滿力。愛
力。此出寶雲經。二者發心堅固力。不捨眾生大慈
力。具足大悲力。信一切佛法精進力。思行禪定力。
[001-0223c]
除二邊智慧力。成熟眾生力。即不厭生死也觀法實相力。
即住無生法忍者也入三解脫力。無礙智力。此出智論。然上
十力妙智。於一念頃。徧界觀生。上中下根。為說三
乘。入佛行處。力無所畏。故云雷震法音也。後二句
結嘆十地。即等覺義。隨順如來二種轉依。金剛三
昧現在前時。而未能無量等等。故特云近。若解脫
位。一相無相。冥同真際。歸無所得者。豈又云近哉。
然此嘆德之義。皆取後奉持品中十地之義釋之
甚為允當。如是下。總結上德。如海具百川。星皆拱
北。故云具足。
△二三界人天眾。二。初人眾。二。初入
道眾二。初五戒入道眾。】


「復有無量優婆塞眾。優婆夷眾。皆見聖諦。」


【優婆塞。梵語。此云清淨男。於佛法中。清淨信故。亦
云近事男。以親近三寶。承事無失故。優婆夷梵語。
此云清淨女。又云近事女。尼字。即女聲也。此眾受
持三歸。息三途因。恭秉五戒。防三業罪。所以防者。
離殺盜婬。防身業也。妄語一戒。防口業也。飲酒一
戒。通防三業也。能三歸依。即免三途。除三道。通三
世。證三明。然三德三身三智。皆不離此矣。此五戒
之義。按古疏引提謂經云。必說五戒。不言四六者。
以五是天下之正數故。謂在天為五星。在地為五
嶽。在人為五臟。在陰陽為五行。在王為五帝。在世
為五德。即五常也在色為五色。在法為五戒也。且以不
殺戒配東方。此東方主木。木主仁。仁以養生慈愛
[001-0224a]
為義。若奉持不失。則此戒之五神。擁護一身。肝臟
平和。於其生也。以慈育物。仁及含生。木星順度。於
其死也。則上生四天。直超上界。復資成淨業。如其
犯也。致木星而陵逼。亡身喪命。失好生於現在。種
短命於當來。況此殺業果報。結續無窮。故不殺一
戒。宜勤持也。不盜戒配西方。以西方主金。金主義。
義則循理不貪之謂。如奉持不失。則此戒之五神。
護佑一身。肺臟安寧。於其生也。以德推遷。義濟貧
乏。金星呈祥。於其死也。上生忉利。並往化樂。復資
成福業。如其犯也。逢金曜而作祟。神氣困窮。喪廉
節於人世。招負乘於毛羣。況此盜業果報。酬還不
盡。故不盜一戒。須堅持也。不婬戒配南方。以南方
主火。火主禮。禮則貞潔不亂之謂。如秉受弗違。則
此戒之五神。冥佑一身。心臟澄凝。於其生也。進退
合宜。禮謹防閒。火星錫福。於其死也。則徑生夜摩。
高昇他化。復勤修梵行。倘缺精持。罹火天而降厄
親遭幽危。亂倫理於生前。受銅柱於身後。情知婬
業果報。求出無期。故知邪婬一戒。宜心持也。不妄
語戒配中方。此中方主土。土主信。信則誠實不虗
之謂。如遵依罔貳。則此戒之五神。默相一身。脾臟
安康。於其生也。則言可復。信重然諾。土星景佑。於
其死也。則上生兜率。高超梵天。復能生功德。一有
違犯。感土星而致禍。誣罔證謗。陷欺詐於靈明。膺
拔舌於地獄。故知妄言果報。易沈難浮。而妄言一
[001-0224b]
戒。當謹持也。不飲戒配北方。以北方主水。水主智。
智則不為非理之謂。如依循弗違。則此戒之五神。
侍衛一身。腎臟滿盈。於其生也。則權實超羣。智照
冥徹。水星昭朗。於其死也。則上生化樂。高步蓮宮。
復證斷自在。設或沈湎。感水星而從凶。喪失財產。
造濁業而愚生。得癡愚於幽道。終嬰非理果報。苦
趣無窮。故知因酒非理之戒。不可不堅持也。能持
五戒。於事則明。於心不蔽。四種聖諦。雖未明了。亦
知苦有無常無我。集有惑業招感。滅道可證可修。
故云皆見聖諦。然而五戒。弘法者多忽略。不為齋
戒者申明。意謂此義容易故耳。其實五戒深義。非
唯在家不知。此時出俗者。亦尠能知其味也。故聊
摭古義。廣為釋之冀知音達士。勿厭繁文。
△二七
賢入道眾。】


「復有無量修七賢行。念處正勤。神足根力。八勝處。十
徧處十六心行。趣諦現觀。」


【此先標數。念處下。歎行德也。此眾異前。故云復有。
七賢行。即小乘見道巳前行位。所謂五停心。總想
念。別想念。煖頂忍。世第一也。行。即下所修之諸行
念處等者。此歎修道品。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
五根。五力。二十二品然缺七覺支。八正道者。以在
見道前修故。如下菩提分法廣釋。八勝處者。一內
有色相外觀色少。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三內無
色相外觀色少。四外無色相外觀色多。五內無色
[001-0224c]
相外觀色青。六內無色相外觀色黃。七內無色相
外觀色赤。八內無色相外觀色白。名勝處者。若好
若醜。是名勝智勝見。如作大不淨觀。徧治一切處
之貪等。十徧處者。即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處
名十者以此十徧一切處故。如作青處觀。徧一切
處皆青等上言勝處。即能降伏境界之謂。此云徧
處。即廣多周徧之謂。十六心等者。苦諦下有四行
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集諦下有四行。一集。二
因。三緣。四生。滅諦下有四行。一盡。二滅。三妙。四離。
道諦下有四行。一道。二正。三迹。四乘。此即十六心
行也。趣諦現觀者。謂此十六心行。即趣向四諦之
現觀。如觀苦諦。以第一無常行。觀五陰因緣。新新
生滅。第二苦行。觀五陰為無常所逼。第三空行。觀
五陰一異等相俱無故空。第四無我行。觀五陰中
我人等相。俱不可得。苦諦用四行。現觀既爾。集等
三諦亦然。故云趣諦現觀。然現即小乘現量。猶屬
似量。非大乘地上真現觀矣。何則。彼以此觀。但趣
四諦實理故。此約小教明七賢義。若約大乘明之。
一初發心人。二有相行人。三無相行人。四方便行
人。五習種性人。六信種性人。七道種性人。俱在地
前。調心順道。名為七賢。問。十六心行。約苦法智忍
等十六何如。答。苦法智忍等。即世第一後心。苦忍
真明。於八諦下。發八忍八智。今言修七賢行。方在
因行觀諦。有十六心行耳。豈能便到初果見道八
[001-0225a]
忍八智乎。據此。故知不是智忍也。
△二國王眾。】


「復有十六大國王。波斯匿王等。各與若干千萬眷屬
俱。」


【此先舉國數以標王。各與下。即敘同來之眾也。王
即主。眷屬即伴。十六國。即第一毗舍離國。乃至第
十六贍波國也。以身臨九五。端拱無為。而治天下
者曰王。今皆來法會者。所謂至貴不在國爵。盖將
欲尊道護法護國故也。觀後匿王念請護國之宏
略。而世尊詳暢護法之玄趣。故知護法護國之誠。
激切而不巳也。
△二天眾。三。初欲界天眾。】


「復有六欲天王。釋提桓因等。與其眷屬無量天子俱。」


【天者。以具神用光潔自在三義故。此即上品五戒
十善感生也。雖除擾動未斷欲染。故總名欲界。欲
即飲食睡眠婬欲也。以欲事濃淡不同。故分六天
有異。釋提桓因者。即帝釋天主。此天居人間頂。日
月威光。所不能照。王忉利天者也。司人間萬化之
生成。主陰陽五行之變化。無不繇斯焉。等字。即等
上夜摩四天。眷屬下。即此天四方。各八天。所謂第
一住峰天。乃至第三十三清淨天。然此四八諸天。
乃帝釋臣輔。就中各有佐弼。不可勝舉。故云無量。


△二色界天眾。】


「色四靜慮。諸大梵王。亦與眷屬。無量天子俱。」


【此離欲染未盡形累。故名色界。巳離散動。亦名靜
慮。即定慧均平之謂。此天即以十善。兼修禪定感
[001-0225b]
生。然特有漏六事行耳。此則凡夫伏惑。超世間道
也。此界有十八天。即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
天。四禪九天。謂之梵天者。以其生梵世。離欲染。故
能統梵眾。為大梵王。變形預會。領悟法音。求出世
熏修之道也。不列無色者。但略之義必具攝也。

三諸趣修羅眾。】


「諸趣變化。無量有情。阿修羅等。若干眷屬俱。」


【諸趣。即通言五道。或鬼或畜。夙因可嘉。今皆變化。
參預勝會。沾洽法利此亦戒緩乘急之流。不然。則
無緣自障矣。況在會聞法得益哉。阿修羅。梵語。此
云非天。福力等天。而無天行。此多嗔心。故隨業輕
重。而有四種之異。如楞嚴經所明。是知修羅一趣。
且取一分善報。在人天收攝。若論受苦。實在人趣
之下。等即等餘八部。問。三界天王。八部諸趣。善惡
有異。尊卑懸殊。而皆來預會者。何耶。答。般若妙慧。
不間聖凡。無分善惡。情與無情一體。性與非性圓
成。今如來將顯一體圓成之旨。故天人諸趣。皆為
此來矣。縱諸天正樂。修羅方嗔。鬼神憂愁。鳥獸獝
狘。既具一體圓成靈知。孰有不來者乎。楞嚴精研
七趣皆是昏沈諸有為相。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
如空花元無所著。故知不得實相本心。終滯輪迴。
若能聞法妙悟。方可永斷生死矣。後匿王讚云。天
人俱修出離行。能習一切菩薩道。菩薩行品云。說
是法時。會中無量人天大眾。有得伏忍。空無生忍
[001-0225c]
一地二地。乃至十地。無量菩薩。得一生輔處等。據
此。則知雲集法會者。非徒然也。
△二變化流通眾。】


「復有變現十方淨土。而現百億師子之座。佛坐其上
廣宣法要。一一座前。各現一華。是百億華。眾寶嚴飾。
於諸華上。一一復有無量化佛。無量菩薩。四眾八部。
悉皆無量。其中諸佛。各各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展轉
流徧十方恒沙諸佛國土。」


【上列此方輔翼眾。此即變現他方流通眾。然謂流
通眾者。以方非一隅。有十方淨土故。乃至佛非一
佛。有無量化佛故。故知一燈千照。流通無窮也。此
文有三。一復有下變現華座。即此土大眾。見有變
現淨土華座也。或見彼眾不起於座。雖在十方本
國。不妨雲來此土。成就化事。此皆隨緣顯現。所謂
從不思議本。起不思議迹也。無而忽有曰變現。如
法華三變淨土之變。十方淨土。即實報莊嚴。非寂
光真淨土。以寂光性土。體同虗空。唯證極者乃了。
非可見故。現百億座者。即華嚴尊特依報之相。佛
坐其上。即尊特正報。說不思議法。故云法要。然依
正一如。故佛坐此座之上。問。此座變現如是之多。
抑可思議耶。答。維摩室包乾象。手接大千。詎可思
議乎。既曰不可思議。慎勿以限量心而思議耳。此
猶言小者。楞嚴雖云。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
大。大中現小。至於華嚴塵含法界。如云毛端能受
彼諸剎。諸剎不能徧毛孔等。即大不思議。須諦思
[001-0226a]
深證可也。然座皆現華。表諸法空處。一一成就妙
因故。華具眾寶。表妙因成就。一一莊嚴無量善法
故。此又知般若空而實不空也。二於諸下。華現主
伴。化佛為主。化菩薩為伴。化四眾八部。即輔翼護
法眾也。華表妙因。即依妙慧而修者。華化佛菩薩
者。表實相妙因。一一出生稱性因果故。化無量四
眾八部者。表實相妙因。隨緣成諸一切善惡染淨
諸法故。然既凡聖因果皆化。則知一切究竟皆空
唯一真如妙性而巳。故知後文譚一切空者。皆源
於此。化復作化處。為張本矣。三其中下。說法周徧
所謂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佛佛居
真應化。皆不離是道矣。各各皆說此者。表示無他
道也。展轉流徧者。表體量周沙界也。問。變現淨土。
極盡十方。可謂至矣。而叉現億座。生億花。一一花。
化佛化菩薩。化諸異部。總皆無量。佛佛說般若流
通十方。誠難思議矣。抑不知此。果何所以耶。答。此
有二義。一者變現如斯。為後佛說以標本故。後文
云。一切皆空。內空外空。乃至空空故空。又云。諸有
為法法集故有。乃至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
有。又云若菩薩住於法相。即非菩薩。若於諸法。而
得不動。不生不滅。無相無無相。不應起見。何以故。
一切皆如也。諸佛法僧亦如也。據此一文。在處可
從。盖一切皆空。求有不得。一切皆有。求空不得。一
切皆如。求中不得。知此。即知變現華座。因果聖凡。
[001-0226b]
無量之化。可言有乎。可言無乎。可言一多乎。可言
非一多乎。又云此般若波羅蜜多文章字句。百佛
千佛。百千萬億諸佛。而共同說。又云此十四忍。十
方過去現在一切菩薩之所修行。一切諸佛之所
顯示。未來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若佛菩薩。不繇此
門得一切智者。無有是處。盖十方名果等。既同繇
此門故佛佛各說般若。流徧十方。是知此變現不
思議事者。為後文正宗以張本也。二者。變現無量。
又顯圓頓境界故。良繇華嚴法界。即此經不共般
若。彼經一一法門。即法會十方主伴。各各宣說無
二故。今經化佛無量各各流演圓徧十方。既華嚴
圓融即般若。則般若本空即華嚴。故知一一化華
化佛化因。不妨出生化眾亦皆無量。此即華嚴法
法融通。攝入無礙。顯今般若。乃逐機圓也。
△三總
結眾集。】


「有如是等。諸來大眾。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此總結上此界他方。輔翼變化諸來法眾也。修敬
投誠。故名禮佛足。肅然有序。故退坐一面。
△二發
起序。二。初定瑞開發。二。初時定光彩。】


「爾時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靜妙三摩地。身諸毛
孔。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恒沙佛土。是時欲界。無量諸
天。雨眾妙華。色界諸天。亦雨天華。眾色間錯甚可愛
樂。時無色界。雨諸香華。香如須彌。華如車輪。如雲而
下。徧覆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001-0226c]


【此發起序者。謂因斯光瑞。發起後文正說正宗。所
謂暢本意之玄微也。亦名經前序。別序。應如別章。
初年月八日者。即說此仁王經之時。按古疏引真
諦記云。如來在世四十五年。說三法輪。謂轉照持。
然此三輪。有顯有密。密則從得道夜。至涅槃夜。俱
三轉法輪。顯則初成道七年。伹轉轉法輪。七年後
三十一年中。轉照法輪。三十八年後七年中。轉持
法輪。從轉轉法輪來。有三十年。前至二十九年。巳
說餘般若。今至三十年初月八日。方說仁王。故言
初年月八日。此則成佛三十七年說此經。乃年七
十二歲也。據此。則說此經之內應無別疑。但似與
常說一代五時。不無小異耳。故華嚴大疏云。真諦
三藏。依金光明。轉照持三輪之教。亦大同此。而時
節小異。謂七年前說四諦名轉法輪。七年後說般
若。具轉照二輪。以空照有故。三十年後。具轉照持。
以雙照空有。持前二故。然破此如大疏廣明。入大
下。明入定也。入定有四義。一無礙般若。皆從定生
故。二觀察物機。方授法藥故。三定後發言。言必真
當故。四為物示軌。必如此故。佛無不定時。今義言
入也。釋動求靜名小。即動而靜稱大。此即第一義
禪。寂照同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無動無壞玄源
也。三摩梵語。此云正定。亦名正受。即正定之受用。
非同凡小事定可比。故名妙。然既入此定。下文所
說亦不離此別有。故此與下觀如來等品為張本
[001-0227a]
也。身諸下。明放光也。身毛放光者。表此慧光。通身
徧身。無不是故。普照沙界者。表慧光圓照。無時無
處而不然故。此中有二重能所。一身毛。即放光之
處。二沙界。即光徧分齊。光明則通能通所。可以準
思。秦譯光照三界。約豎言耳。今云沙界。約橫明徧
也。問。光明通身。此何所以。若必有者。凡夫何亦不
放光耶。答。聖凡同體。但凡夫迷此不能耳。如臨濟
大師云。汝等有一無位真人。在汝六根門頭。放光
動地。此要直下明宗。僧問所以。師便擒住云。道道。
僧擬議即托開云。無位真人。是甚麼。乾屎橛。此又
當面諱却。盖會則放光耿耿。不會則世諦昏昏。豈
有他哉。是時下。欲界雨花。諸天多以花供養者。花
表因行。顯依果德修行妙因也。謂之妙者。以不離
般若為因故。花即摩訶曼陀羅。并簷蔔等。故言眾。
色界下。即色界雨花。然色界超欲界矣。精誠之極
植福修因。故亦雨焉。此又唯知有佛。故供此耳。豈
恃性梵世。而不修妙因哉。諸寶嚴飭。故言眾色間
錯。悅適眾心。故言甚可愛樂。時無色下。無色界雨
花。無色之供。猶其勝勝耳。香之樹空也。積如須彌。
花之繽紛也。大如車輪。此表佛德妙高。正因輻輳。
故如雲而下。表修妙因妙德。非有作意也。徧覆大
眾。表羣靈共有。顯此妙因。宜平等而修也。無色亦
雨花者。以具定果色故。此皆佛德神極。三界諸天。
欲不雨花者。得乎。普佛下。動地瑞。六震者。動起涌
[001-0227b]
震吼擊也。然動起涌三約形名動。震吼擊三約聲
名動。而有東涌西沒動徧等徧之說。亦不離此。言
六震者。表依六識。翻破無明。直顯妙慧耳。楞嚴說
山河大地皆無明感結。本唯一真。故動地云普佛
世界。問。動地有多緣起爾何直依表破無明言之
耶。答。準阿含動地有八緣。一大水動時。二尊神試
力時。三如來入胎時。四出胎時。五成道時。六轉法
輪時。七息教時。八涅槃時。增一亦有八緣。與此八
緣大同。然動地雖有八緣。但是通相說耳。若約取
者。此即八緣中。轉法輪時動耳。既轉法輪有動。則
直就破無明結惑。甚為允當。盖轉法輪。只為無明
在也。又十地論謂。動地治三種煩惱。一治生天眾
生。樂著天福。震動天宮。令生厭離。起求法心。二治
造惡眾生。不識無常。縱心蕩意。令因地動。捨惡從
善。三治我慢眾生。或因呪力。能小地動。起高慢心。
使見大動。知其力劣。今此亦治三種煩惱也歟。

二當機助發。二。初覩瑞興疑。二。初時眾罔知。】


「爾時大眾。自相謂言。大覺世尊。前巳為我等。說摩訶
般若波羅蜜多。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天王問般若波
羅蜜多。大品等無量無數般若波羅蜜多。今日如來
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徧覺十方。證究竟道。名之大覺。賢聖欽崇。龍天瞻
敬。故曰世尊。前巳下。敘已說也。古疏謂佛從得道
後二十九年。說四般若。於靈山說大品。次舍衛說
[001-0227c]
金剛。及天王問。後還靈山。說光讚。及道行。具如光
讚中說。然據此則標云四種般若。而下文釋明。則
成五部般若。且名目與今經不對。似有可疑。合無
依金剛圭峰纂要云。佛說大部處會。六百卷文。四
處十六會說可準。一王舍城鷲峰山七會。山中四
會。山頂三會。二給孤園七會。三他化天宮摩尼寶
藏殿一會。四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一會。若依
今經為順者。一摩訶般若。即大部六百卷是也。此
經三千瑞煥。十六分彰說之。至若金剛般若。即舍
衛祇桓所說。須菩提為當機。故大部開出天王問
般若。即勝天王所問者。大品般若。亦依靈山而說
者。此二亦大部開出。如刊定記詳明。云等餘般若。
即等光讚道行等般若也。此則八部說竟。方說此
仁王般若耳。不然。何以前云巳為我等說。而後又
云大品等無量般若耶。今日下。此眾疑前瑞相也。
豈非所謂放光現瑞。開發請之教源乎。
△二匿王
請決。二。初知必說法。】


「時室羅筏國波斯匿王。作是思惟。今佛現是希有之
相。必雨法雨。普皆利樂。」


【法華彌勒覩光瑞而騰疑請決。文殊語彌勒曰。善
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欲說大法。雨大法雨。乃至
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
瑞。今匿王纔覩光瑞。便知佛心雨法雨。一味沾洽。
非是徒然。普利樂有情。令俱明妙慧。斷可惟忖。斯
[001-0228a]
亦法身大士。影嚮權迹。實大智曼殊之儔。豈直為
洪護當機而巳哉。
△二問眾無酬。】


「即問寶盖無垢稱等。諸優婆塞。舍利弗須菩提等。諸
大聲聞。彌勒師子吼等。諸菩薩摩訶薩言。如來所現
是何瑞相。時諸大眾。無能答者。」


【所請上德。或僧或俗。俱是法身大士。若大若小。無
非妙慧虗通。故一一問之。寶盖。即淨名示疾五百
獻盖。發起不思議境界之人。無垢即淨。稱即名也。
此即金粟古佛示迹。同塵輔揚法化者。即其借座
燈王。取飯香土。室包乾象。手接大千。明不二於真
淨界中。示塵勞於毗耶國內。盖不思議之超絕也。
舍利弗聲德居長。智慧第一。觀法華會上。授記居
先。豈真聲聞哉。須菩提解空第一。般若譚空。最為
上首。猶是證入寶明空海之流。示為聲聞。亦權為
者。彌勒。即慈隆即世。悲臻後劫。即補佛處者。師子
吼。即說示無畏。亦法身之侶。故匿王一一問其所
以。可謂知音方與知音舉也。時眾下。明眾無酬答。
此有二義。一約顯迹。謂般若妙慧。萬法澄寂。唯如
來圓證。故通身吐露。此顯唯佛能知。故眾不能測
也。二約密意。謂實相本空。一切皆如。世尊既現瑞
以彰明。故大眾則默識以顯妙。則眾不能答耳。所
謂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豈其真不能
答哉。
△二作樂覺悟。】


「波斯匿王等。承佛神力。廣作音樂。欲色諸天。各奏無
[001-0228b]
量天諸伎樂。聲徧三千大千。世界。」


【肇公云。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此言
至人神極無方。在動常靜耳。今世尊入定現瑞。而
欲界諸天作樂聲極大千界者。良以假佛神力。而
求佛出定。早注時雨。潤濟枯槁者也。否則。佛前女
子入定。一切不能覺之令出。必待罔明。況佛入大
寂靜禪定。湛智海之澄波皎性空之滿月乎。故知
佛之現瑞。眾之作樂。亦感應道交也。
△二光明徧
覺。二。初光現化。】


「爾時世尊。復放無量阿僧祇光。其明雜色。一一光中。
現寶蓮華。其華千葉。皆作金色。上有化佛。宣說法要。」


【前於身毛放光。表慧光通身顯現故。今放光至于
阿僧祇之多者。又表慧光超乎數量故。盖妙慧忘
情謂。孰數量可及哉。其明雜色。表慧照。因諦緣而
不同也。即於一切法觀空假中是也。慧光無量。斯
妙行難窮。故一一光中。現寶蓮華。斯即因妙慧而
起多種因行也。因行萬殊。覺心不二。故曰千葉金
色。此又繇妙因。攝歸一源也。即此妙慧妙因。是成
佛之體。說法之慧。故曰上有化佛宣說法要。斯則
佛放一光。妙慧全彰。因果行證。皆不離此一照中
矣。然般若離四句。獨顯真空。故唯明有化佛說法。
此示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故云化身。然獨實
相真身。說示本寂。乃真佛耳。
△二光被有緣。二。初
總顯普益。】
[001-0228c]


「是佛光明。普於十方。恒河沙等。諸佛國土。有緣斯現。」


【杲日升天。不為無目者而隱光明。然不盲者自覩
佛光徧界。不為含生類而隱光明。然有緣者斯現。
故知今人不見佛光。與不聞正法者。乃無緣自障
也。有緣時義大矣哉。
△二別明來眾。二。初標方列
名。】


「彼他方佛國中。束方普光菩薩摩訶薩。東南方蓮華
手菩薩摩訶薩。南方離憂菩薩摩訶薩。西南方光明
菩薩摩訶薩。西方行慧菩薩摩訶薩。西北方寶勝菩
薩摩訶薩。北方勝受菩薩摩訶薩。東北方離塵菩薩
摩訶薩。上方喜受菩薩摩訶薩。下方蓮華勝菩薩摩
訶薩。各與無量百千俱胝菩薩摩訶薩。皆來至此。」


【佛光一照。十方菩薩俱來者。表慧光圓通。不局一
隅。智明廣大。非止一人所具也。然菩薩隨方名義
不同。亦吾佛光明所照。為顯彼隨方設法之象意
也。豈徒然哉。普光者。謂身智通明。法界一照。迹示
東方。表動中有不動妙慧耳。盖東方屬震。則雷動
之象。而曰普光。則毫無癡暗。又非去來。故體常寂
靜。即動中有不動也。蓮華手者。謂掌握法寶。因果
互徹。跡示東南。亦表妙慧。克成因果故。盖東南屬
巽。則風氣之象。而曰蓮華。即方華即果又曰手者。
手能持物。表慧令因果融通。即合風力開敷結實
之象也。離憂者。謂靈明絕朕。了無憂纏。示迹南方。
則離卦中虗。無物之謂。故象離憂也。光明者。德慧
[001-0229a]
昭著。不被塵暗。示迹西南。則坤而資生。以表慧任
生理。有明之謂。故象坤也。行慧者。謂一物不愚。萬
行真明。示迹西方。兌為澤為毀折。取象亦似愚而
無慧者。故必須行慧。於生死毀折之際。了然於萬
有之內矣。寶勝者。謂性德無盡。智藏充溢。示迹西
北方。為乾為剛徤。取象乃行道而自強不息者。以
表靈明剛徤之勝寶。能活潑於一虗之中。敁象乾
也。勝受者。謂慧領納境。不為缺陷。示迹北方。坎為
缺陷。其象為水。則周流無方。不被缺陷。以表妙慧。
不住於萬法之象也。離塵者。謂澄清一心。不為情
染。示迹於東北方。艮為止成之道。其象屬土。搖動
不得。以表凝常妙慧。始終一貫也。喜受者。謂深造
得益。入禪自在。然果從此證。故示從上方。蓮華勝
者。謂萬行芬披。六度克修。然因居果後。故示從下
方。此上皆依般若妙應不窮。故佛放光照恒沙國
土。十方稱名者。表俱臨法會也。此是發起之眾。若
不如是。則立名并方。表顯正說。總皆唐蠲。鄙見如
此。母謂臆說。各與下。即眷屬眾也。
△二持供禮佛。】


「持種種香。散種種華。作無量音樂。供養如來。頂禮佛
足。默退坐。合掌恭敬。一心觀佛。」


【香華音樂。即所供之儀藉此以表虔誠。亦表所證
故。盖諸菩薩證德巳馨。故持華表之。妙因巳修。故
散華表之。若夫音樂之供。法華明成佛道。非小緣
矣。如來。即所供之佛。然頂禮之禮有多種。此即第
[001-0229b]
三恭敬禮。以五體投地。捧足殷勤故。亦即第四無
相禮。以正禮時。深入法性。離名字相故。然雖無能
所。普運身心。如影普徧。禮不可禮。雖徧禮一切。俱
禮身內法身真佛。不向外求。馴至一禮佛時。若內
若外。同一實相般若。此又是起用。內觀實相禮佛
也。斂念凝神曰默然。翹佇待法曰退坐。合掌即攝
心於中。欲受持中道妙理也。恭約身儀無缺。敬約
心志虔誠。久慕圓音。延頸法雨。如饑思食。似渴待
漿。故三業精勤。一心觀佛。慈音徧布。悲滿人寰也。
此上法會繇致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科疏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