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19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陳-月婆首那 (master)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


陳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平等品第六



爾時,勝天王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向佛合掌頭面作禮,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
說法性平等。何者是平等?等何法故名為平
等?」


佛告勝天王言:「大王!等觀諸法不生不
滅,自性寂靜,名為平等。一切煩惱虛妄分別,
不生不滅,自性寂靜,名為平等。名相妄想不
生不滅,自性寂靜,名為平等。滅諸顛倒,不起
攀緣,名為平等。能緣心滅,無明、有愛即皆寂
靜,癡愛滅故,不起我、我所,名為平等。我、我所
滅,名色寂靜,名為平等。名色滅故,邊見不生,
名為平等。滅斷常故,身見寂靜,名為平等。


「大
王!能取所取一切煩惱障善法者,依身見生,
菩薩摩訶薩能滅身見,一切諸使皆悉寂靜,
作願亦息。譬如大樹拔除根株,枝條枯死,如
人無首,命根即絕。一切煩惱亦復如是,若斷
身見餘使自滅。大王!若人能觀諸法無我,
則取可取皆悉寂靜。」


勝天王白佛言:「世尊!云
何生我見障真實理?」


佛告勝天王言:「大王!於
五陰身妄執有我,即生我見。真實之法,自性
[004-0706c]
平等,無能所執,我見相違是故為障。大王!如
是我見,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內外,若無所住,
名為寂靜,即是平等。遠離我見,通達平等,名
真實空觀。空、無相、無願,自性寂靜,不生不滅,
不取不著,遠離我見,名為平等。


「大王!所言我
者,無來無去,無有真實,虛妄分別。法從妄有,
亦是虛妄。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觀如
是法,遠離虛妄,是故名為寂靜平等。大王,能
取可取則名為燃,離名寂靜;惑障為燃,離
為寂靜。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行般若波羅
蜜,能如實知,諸煩惱滅,為增善法,斷除煩惱,
不見可生、不見可滅,名為平等。修波羅蜜,遠
離魔障,不見可修、不見可離,名為平等。菩薩
常緣助菩提法,不起聲聞、辟支佛心,於助菩
提聲聞、緣覺,不見異相,名為平等。緣薩婆若,
心不休息常修空行,以大悲力不捨眾生,名
為平等。


「大王!菩薩摩訶薩具足方便行般若
波羅蜜,即得心緣自在,心緣無相而修菩提,
不見無相及菩提異,名為平等。心緣無願不
捨三界,不見無願及三界異,名為平等。觀身
不淨,心住清淨;觀行無常,心住生死而不厭
離;觀眾生苦,住涅槃樂;觀法無我,於諸眾生
起大悲心——常為眾生說不淨藥,不見貪病;常
說大慈,不見瞋忿;常說因緣,不見愚癡等集
病者;說無常樂,不見等病及無常異。如是菩
薩摩訶薩以方便力行般若波羅蜜,於一切
法心緣自在,緣離欲法,為化聲聞;緣離瞋法,
化辟支佛;緣離癡法,為化菩薩;緣一切色,願
得佛色無所得故;心緣眾聲,願得如來微妙
[004-0707a]
音聲;心緣眾香,願得如來清淨戒香;心緣諸
味,願得如來味中第一大丈夫相;心緣諸觸,
願得如來柔軟手掌;心緣諸法,願得如來寂
靜之心;心緣布施,為得成就相好之身;心緣
尸羅,為得清淨佛之國土;心緣忍辱,願得如
來大梵音聲淨光明身;心緣精進,為度眾生;
心緣禪定,為得成就諸大神通;心緣般若,為
斷一切諸見煩惱;心緣大慈,平等無礙,令諸
眾生皆得安樂;心緣大悲,為護正法;心緣大
喜,為得說法悅樂眾生;心緣大捨,不見眾生
煩惱結使。


「大王!菩薩摩訶薩以方便力行
般若波羅蜜,不見二事,名平等行。心緣四攝,
為教化眾生;緣嫉妬過,為捨資財;緣破戒失,
為住淨戒;緣瞋恚失,為得忍辱;緣懶惰失,為
成佛力;緣散亂失,為得如來寂靜禪定;緣麤
智失,為成如來無礙智慧;心緣聲聞及辟支
佛,為欲成就無上大乘;心緣惡趣,為欲濟拔
一切眾生;心緣諸天,知一切法悉有敗壞;緣
諸眾生,知無堅實;心緣念佛,為得成就禪定
助道;心緣念法,為得通達諸祕密藏;心緣念
僧,為得不退;心緣念捨,為無愛著;心緣念戒,
為得淨戒;心緣念天,為成佛道,諸天讚歎;心
緣自身,為得佛身;心緣自口,為得佛口;心緣
自意,為得如來平等之心;心緣有為,為成佛
智;心緣無為,為得寂靜。


「大王!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無有一心一行空過不向薩
婆若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遍緣諸
法而能不著,名憂波憍舍羅,觀見諸法,無不
趣向菩提之者。大王!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大
[004-0707b]
地,出生諸物,人無不用。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所緣境界,無不利益趣向菩提。譬如
眾色,無有不因四大成者。如是菩薩所緣境
界,無有一法不向菩提。何以故?菩薩摩訶
薩修習諸行,皆因外緣而得成立。如因慳嫉
人,成就菩薩檀波羅蜜;因不知恩人,成就菩
薩尸波羅蜜;如因惡性瞋恚眾生,成就菩薩
忍波羅蜜;因懶惰者,成就菩薩毘梨耶波羅
蜜;因散亂人,成就菩薩禪波羅蜜;因諸癡鈍,
成就菩薩般若波羅蜜。若有眾生損惱菩薩,
菩薩因此不起瞋心;菩薩若見修行善法向
菩提者,生己身想,猶我子心。菩薩摩訶薩,若
人讚歎不生歡喜,毀不瞋恚;見苦眾生則起
大悲,若見受樂則生大喜;若因難化佷戾眾
生,菩薩則發奢摩他心;因信行者,菩薩即
得知恩智慧;若見眾生外惡緣強、善因弱者,
菩薩則起擁護之心;菩薩若見因力強者,種
種方便令其受教;菩薩若見智慧開悟解義
眾生,則為此人說甚深法;若有智人,菩薩則
為次第說法;著文字者,為說句義;若已先
學奢摩他者,菩薩為說毘婆舍那;若有先學
毘婆舍那,則應為彼說諸三昧;若著持戒,為
說地獄,持戒不著則不說之;若著聞者,為說
思修;著三昧者,說入般若;樂阿蘭若,即應為
說心遠離法;若有樂聞佛功德者,為說聖智;
為貪欲者,說不淨法;為瞋恚人,說慈悲法;為
愚癡者,說緣生法;為等集者;說種種法——或說
不淨,或說慈悲,或說因緣;調化眾生,為說
淨戒、禪定、智慧;應入佛乘而受化者,為次第
[004-0707c]
說諸波羅蜜;應以抑挫而受化者,先折其辭
然後說法;種種語言而受化者,即應為說因
緣、譬喻令其得解;應以深法而受化者,即應
為說般若波羅蜜及方便力,無人、無我、無諸
法相;著見眾生,為說空法;多覺觀者,為說無
相;樂著有為,則說無願;著陰眾生,為說如幻;
著界眾生,說無所有;著入眾生,為說如夢;著
欲界者,為說熾然;若著色界,為說行苦;著無
色界,說行無常;難化眾生,為讚聖種;易化眾
生,說諸禪定及無量心;若聞生天而受化者,
則為說樂;因聲聞法而受化者,為說諸諦;辟
支佛法而受化者,為說因緣;以菩薩法而受
化者,為說淨心及大悲法;修行菩薩,則應為
說功德智慧;阿鞞跋致諸菩薩等,則應為說
清淨佛國;一生補處,則應為說莊嚴道場;應
以佛說而受化者,則為相續次第而說。


「大王!
菩薩摩訶薩行清淨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
得諸自在,說法利益無有空過。」


說是菩薩自
在法門時,眾中三萬天人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五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爾時,世尊
欣然微笑——諸佛法爾,若微笑時,面門即放
諸大光明,青、黃、赤、白、紫、頗梨色,遍照無量無
邊世界,上至阿迦尼吒,還歸佛所,右繞三匝,
從佛頂入。


爾時,大智舍利弗即從坐起,偏袒
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作禮,而白佛
言:「世尊!諸佛如來無大因緣,則不現此希
有瑞相。世尊今者放是光明,遍照十方無量
世界,為何因緣?願世尊說。」


爾時,佛告舍利
弗言:「善男子!此勝天王,過去無量無邊阿
[004-0708a]
僧祇劫,於諸佛所修行眾波羅蜜,為諸菩薩
護持如是般若波羅蜜,未來之世過無量百
千阿僧祇劫,成就無上菩提資糧,然後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號功德莊嚴如來、應
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
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嚴淨,劫名清淨。其土
豐饒,人民安樂,純菩薩眾。彼國悉以七寶莊
嚴,所謂金、銀、琉璃、頗梨、馬瑙、車𤦲𤦲、真珠,七
寶間錯以成其地,平坦如掌,香華軟草而
嚴飾之,無諸山陵堆阜荊棘。幡華幢蓋,種
種莊嚴,城名難伏,七寶羅網彌覆其上,角
懸金鈴。日夜六時,諸天空中自作天樂,散
眾天香及天妙華。其土人民受樂歡喜,勝他
化天。人天往來不相隔礙,無三惡道。彼土
眾生唯求佛智,無二乘名。其佛世尊,為諸
高行菩薩摩訶薩說清淨法,無量無邊菩薩
眷屬,無有破戒、邪命、著見、盲瞎、聾瘂、𤹪背裸
形、諸根缺者,皆悉具足二十八相莊嚴其身。
佛壽八小劫。人天之眾無中夭者。善男子!彼
佛世尊有如是等無量功德,若欲說法,先放
光明照曜國土,其諸菩薩遇斯光者,即知世
尊將欲說法,我等今者宜應往聽。爾時,諸天
為彼世尊,敷師子座高百由旬,種種嚴飾無
量供養。世尊坐上為眾說法,彼諸菩薩聰
明利根,一聞悟解無我、我所。飲食資糧,應念
即得。」


說是勝天王授記法門時,眾中五萬天
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未來生
彼國土。


爾時,勝天王聞佛世尊為其授記,心
大歡喜,得未曾有,踊在虛空高七多羅樹。爾
[004-0708b]
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諸天伎樂不鼓
自鳴,散眾天華以供養佛及勝天王。時勝天
王從空中下,頭面禮佛,退坐一面。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現相品第七



爾時,大智舍利弗白勝天王言:「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通達法性,即應坐道場、轉法
輪,何因緣故,先修苦行降伏惡魔?」


爾時,勝天
王答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實無苦行。為伏外道故示現之,而彼
天魔實不能壞,是欲界主故示降伏化諸眾
生。


「舍利弗!外道自謂苦行第一,是故菩薩
示現苦行,能超過彼。舍利弗!或有眾生但見
菩薩屈一膝立,或見菩薩舉兩手立,或見菩
薩視日而立,或見菩薩五熱炙身,或見菩薩
倒身而立;或見菩薩臥棘刺床,或臥牛糞,或
坐方石,或復臥地,或見臥板,或臥杵上,或臥
塵土;或著板衣,或著莣衣,或著草衣,或樹皮
衣,或復裸形,或著茅衣;或面向日隨日而
轉;或食稗子,或見食麥,或食草根雜諸樹
葉,食果食華,或食薯蕷,或見食芋,或見食
藕;或六日一食,或見食豆,或食大豆,或食炒
穀,或見食麻,或見食米;或見飲水而以度
日;或見菩薩食一𤁷蘇而以度日,或一𤁷
蜜,或一𤁷乳;或無所食,或見眠熟。


「舍利弗!菩
薩摩訶薩示現如是種種苦行,六年之中一
事不虧。菩薩實無如是苦行,眾生見有,以
諸眾生應以苦行而得度脫,為是等故菩薩
示之,有六十那由他人安住三乘。


「舍利弗!復
有天、人,宿世善根深樂大乘,則見菩薩坐七
[004-0708c]
寶臺,身心不動,面門喜笑,入三昧定。如是六
年方從定起。舍利弗!復有眾生深樂大乘,欲
聽聞者,則見菩薩端坐說法。舍利弗!此是菩
薩摩訶薩以方便力行般若波羅蜜,大悲化
度一切眾生,能降天魔、伏諸外道。菩薩摩訶
薩既經六年從定而起,隨順世法,詣尼連禪
河,洗浴出已於河邊立,有牧牛女搆百乳
牛,以飲一牛,搆此牛乳,用以作糜奉獻菩
薩。復有六億天、龍、夜叉、乾闥婆,各持飲食而
來奉獻,作如是言:『大士!受我供養。正士!受我
供養。』菩薩悉受,而彼牛女、天、龍、夜叉各不相
見,一一天等各見菩薩獨受其食。舍利弗!是
等眾生因見受供而得悟道,是故菩薩為示
現之,而此菩薩實不洗浴及受供養。


「舍利弗!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示現
行詣道場。時有地居天子,名曰妙地,與諸天
神掃此大地,散眾妙華,種種香水而用灑之。
三千大千世界須彌山下諸天之眾,四天王
天雨諸天華,三十三天及夜摩天,空中讚歎
作諸伎樂,兜率陀天珊兜率陀王,以七寶網
彌覆世界,四角皆懸閻浮檀金鈴,悉雨眾寶
供養菩薩。化樂諸天善化王,以閻浮檀金羅
網彌覆世界,作諸伎樂,雨種種華供養菩薩。
他化自在諸天子,與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
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各
各施設種種供養。自在天子與娑婆世界主
大梵天王,既見菩薩行詣道場,即告一切諸
梵天言:『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此菩薩摩訶
薩,堅固大身而自莊嚴,不違本誓心無厭
[004-0709a]
怠,一切菩薩行悉滿足,通達教化無量眾生,
菩薩諸地皆得自在;於諸眾生,其心清淨善
知根性;通達如來甚深密藏,過諸魔事,一切
善根不隨外緣,無量諸佛之所擁護,能為眾
生開解脫門,大將導師摧伏諸魔,大千世界
獨為勇猛,善施法藥為大醫王,解脫灌頂受
法王位放智慧光,世間八法所不能染如大
蓮華,通達一切諸陀羅尼,甚深如海,安住不
動如須彌山,智慧清淨無有垢穢,如摩尼珠,
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清淨梵行。善男子!菩薩
摩訶薩修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行詣道場,
欲降惡魔,坐菩提樹,為成就十力,四無畏,十
八不共法,轉大法輪,作師子吼,以法布施,令
諸眾生皆悉飽滿;為欲清淨眾生法眼,無上
正法降伏外道;欲示諸佛本願成就,於一切
法而得自在。善男子!汝等可往供養菩薩。』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
力示現行詣道場,足下即現千輻輪相微妙
光明。一切地獄、畜生、餓鬼遇斯光明,皆悉離
苦而得安樂。及照龍宮時,有加梨加龍王
遇此光明,即告諸龍:『此金色光來照龍宮,悉
令汝等身心安樂。我於過去曾見此相,有佛
出興;今此光明如昔不異,當知必有佛出世
間。可辦種種燒香、塗香、末香,金、銀、真珠、車𤦲𤦲、
馬瑙、珊瑚、白玉,幡華幢蓋,作諸音樂,往詣菩
薩宮中,好物悉齎供養。』時加梨加龍王與諸
眷屬,普興大雲降注香雨,往詣菩薩,作諸伎
樂施設供養,右繞菩薩而讚歎言:『金色光明
令人喜悅,決定最勝,佛出無疑。種種雜寶莊
[004-0709b]
嚴大地,凡是因地生諸草木悉變成寶,江河
皆靜無風浪聲,推如此瑞,佛出無疑。釋梵日
月光明不現,惡趣清淨,佛出無疑。譬如有人
少失父母,年既長大忽然還得,心甚歡喜;一
切世間覩佛興出,亦復如是。我等已曾供養
過去諸佛世尊,今值法王人中師子,則我受
生為不空過。』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以方便力取草敷坐,於菩提樹右繞七
匝,正念端坐。下劣眾生見如此相。舍利弗!復
有高行諸大菩薩,見八萬四千天子敷八萬
四千大師子座——眾寶合成,七寶羅網彌覆其
上,四角金鈴處處皆有,幡華幢蓋繒綵羅
列。爾時菩薩遍此八萬四千座上,一一皆坐,
而諸天子自不相見,各謂菩薩獨坐我座,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緣,心生歡喜,
得未曾有,皆證阿鞞跋致。


「舍利弗!菩薩摩訶
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即放眉間白毫
相光明,照諸魔宮,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魔宮
皆失光明。時諸魔等各作是念:『以何因緣,我
等諸宮光明不現。詎非菩薩坐於道場證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乎?』即共觀察,方見菩薩
端坐道場菩提樹下。時諸惡魔,於自宮殿聚
集魔軍無量千億,種種諸色、種種眾形、種種
相貌、種種頭面,持種種仗、種種幢幡,種種
音聲,若有聞者,耳鼻口中並皆流血。菩薩爾
時以大悲力,令魔軍眾不得出聲。舍利弗!是
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方便之力。


「舍
利弗!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無量億
劫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慈悲喜
[004-0709c]
捨、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奢摩他、毘婆
舍那、三明解脫,身金色右臂,從頂自摩乃
至遍身,作如是言:『眾生苦惱,我欲濟拔而
起大悲。』爾時,魔王及諸眷屬,聞菩薩言即皆
倒仆。菩薩摩訶薩以大悲力,令諸魔眾聞空
中聲言:『汝等可歸依持戒力仙,能施無畏,救
護一切眾生。』魔及眷屬聞此聲已,猶伏在地,
作如是言:『唯願正士大士救濟我命!』舍利弗!
爾時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
放大光明,其有遇者皆離怖畏。魔及眷屬見
是神力,恐怖歡喜二事交懷。


「舍利弗!菩薩
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或有眾生見是降魔,
亦復有人不見此事;或有眾生但見菩薩敷
草而坐,或見菩薩處大師子寶臺而坐,或見
菩薩在地而坐,或見空中自然而有師子之
座菩薩安坐;或有眾生見阿說他樹為菩提
樹,或見波利質多羅樹,或見眾寶合成為菩
提樹;或有眾生見菩提樹高七多羅樹,或有
眾生見菩提樹高八萬四千由旬、師子之座
高四萬二千由旬;或有眾生遙見菩薩遊戲
空中,或見菩薩坐菩提樹。舍利弗!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示現如是種
種神變化度眾生。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
若波羅蜜,以方便力現坐道場。十方恒河沙
世界,無量無邊菩薩摩訶薩,皆悉來集住虛
空中,出是聲言,安慰菩薩安樂歡喜:『善哉!
速疾勇猛精進,大吉祥,勿生怖懼。心如金剛,
遊戲神通利益眾生。』一念之頃,一切智現。舍
利弗!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魔來為亂亦不
[004-0710a]
生瞋,一剎那心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所知見
覺無不通達。舍利弗!時十方恒河沙世界諸
佛如來,異口同聲讚言:『善哉,大士!通達自
然智、無礙智、平等智、無師智,大悲莊嚴。』


「舍
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
能作如是種種示現。或有眾生,見此菩薩今
始成道,或見菩薩久遠成道;或見一世界四
天王獻鉢,或見十方恒河沙世界四天王獻
鉢。舍利弗!菩薩爾時度眾生故,即受眾鉢,重
疊掌中合而為一。其諸天王各不相見,皆謂
世尊獨用我鉢。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以方便力示現此事。」說是法門時,眾
中三萬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三萬六千
菩薩皆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八萬
人、天得遠塵離垢法眼淨;無量無邊眾生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舍利弗!復有六萬
天子先來獻供,過去願力:『若菩薩成道,必願
先受我等供養。』爾時,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
羅蜜方便力故,示現欲轉法輪。娑婆世界主
尸棄梵王,與六十八萬梵天,來世尊所,頭面
作禮,右繞七匝而發是言:『唯願大悲,轉無
上法輪!唯願大悲,轉無上法輪!』爾時,即現
大師子座高四萬二千由旬,種種莊嚴堅固
安隱。十方無量釋提桓因,悉為如來敷師子
座,亦復如是。爾時菩薩以神通力,一一諸天
各見菩薩坐其座上而轉法輪。菩薩摩訶薩
既坐此座,十方無量無邊世界,皆悉震動放
大光明,即入無邊境界三昧。十方恒河沙世
界一切眾生三惡道苦,即得安樂悉離三毒,
[004-0710b]
各各相於猶如母子,無復惡心。時此三千大
千世界,靡有間隙,如一毛孔。天、龍、夜叉、乾闥
婆、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
等,悉滿其中。若有眾生應以苦法而受化者,
聞佛說苦;應以無我、空、寂靜、離、無常,皆亦如
是;應以如幻法而受化者,聞說如幻,應以如
夢、水中月、如影、如響,皆亦如是;應以空、無相、
無願而受化者,即聞佛說空、無相、無願法;或
聞如來說一切法從因緣生;或聞說諸陰,或
聞說諸界,或聞說諸入;或聞說苦聲,或聞說
集聲,或聞說道聲;或聞說念處,或聞說正
勤,或聞說神足,或聞說根,或聞說力,或聞
說覺,或聞說道,或聞說奢摩他,或聞說毘
婆舍那,或聞說辟支佛法,或聞說大乘法。舍
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
示現種種轉法輪,令無量眾生隨其根性歡
喜利益。」


爾時,舍利弗白勝天王言:「菩薩摩訶
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甚深境界難知、
難思量、難入。」


爾時,勝天王答舍利弗言:「菩薩
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功德勝事,我今所說
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亦
不及一,唯有如來乃能盡說。我今所說其少
分者,皆承如來威神之力。何以故?諸佛境
界,一生補處菩薩摩訶薩尚不能盡,況餘菩
薩。舍利弗!諸佛境界寂靜無說,後無分別
智之所能了。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入諸
佛境界,應學般若波羅蜜,首楞嚴三昧、如
幻三昧、金剛喻三昧、金剛三昧、不動意三
昧、遍通達三昧、不緣境界三昧、師子自在
[004-0710c]
三昧、三昧王三昧、功德莊嚴三昧、寂靜意
三昧、超出三昧、無著三昧、意莊嚴王三昧、
無等等三昧、等覺三昧、正覺三昧、悅意三
昧、歡喜三昧、清淨三昧、火焰三昧、光明
三昧、難勝三昧、常現前三昧、不相近三昧、
無生三昧、通達三昧、最勝三昧、過魔界三
昧、一切智意三昧、幢相三昧、大悲三昧、歡
喜三昧、愛念三昧、不見法三昧。


「舍利弗!菩
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通達如
是等無量無邊百千億恒河沙數諸三昧已,乃
能得入諸佛境界。其心安隱,恐怖悉無,如師
子王不畏禽狩。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修如
是等諸三昧已,有所經遊悉無怖畏,不見
其前有一怨敵。何以故?舍利弗!菩薩摩訶
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心無所緣亦無
所住。譬如有人生無色界,八萬四千劫中唯
是一識,無有住處亦無所緣;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心無住處亦無所緣。
何以故?心不行,無行處;心無想,無想處;心
不緣,無緣處;心不著,無著處;心不亂,無亂
處;心無高下,心不隨順,又不違逆,不喜不
憂;無分別,離分別;離奢摩他、毘婆舍那,心
不隨智。心不自住亦不住他,不依眼住,不依
耳、鼻、舌、身、意住;不依色住,不依聲、香、味、觸、法
住。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心不緣法,心不緣智,
不住過去、未來、現在。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不取一法。於一切法知見無礙,
心行淨故,見一切法皆悉無垢,不取見相,見
不分別,離諸戲論。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般
[004-0711a]
若波羅蜜,不與肉眼相應,不與天眼相應,慧
眼、法眼、佛眼悉不相應;不與天耳相應,不與
他心智相應,不與宿命智相應,不與神通智
相應,不與漏盡智相應。舍利弗!是般若波羅
蜜,不與一切法相應、非不相應。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於一切法得平等
智,能觀一切眾生心行,一切染淨皆如實知,
於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佛一切智,咸不失
念。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無功用心,
通達一切法,無心意識,常在寂靜三昧之中,
不捨三昧教化眾生,施作佛事無有休息,於
諸佛法得無礙智,心無染著。


「舍利弗!譬如化
佛更化作佛,彼所化者無心意識,無身、身業,
無口、口業,無心、心業,而能施作一切佛事利
益眾生。何以故?佛神力故。舍利弗!菩薩摩訶
薩從般若波羅蜜所化,亦復如是,無身、身業,
無口、口業,無意、意業,以無功用心,常作佛事
利益眾生。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
蜜,通達一切法猶如幻相,心無分別;而諸眾
生恒聞說法。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智慧,
不住有為、不住無為,不住諸陰,不住界、入,不
住內外,不住善法及不善法,不住世間及出
世間,不染不淨,不住有漏、不住無漏,不住過
去、未來、現在,不住數緣滅、不住非數緣滅。舍
利弗!是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心
無所住而能通達一切諸法,以無礙智無功
用力為眾生說,常在寂靜,而教化事無有休
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宿願強故,無功用心
為人說法。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
[004-0711b]
蜜方便力故,無諸怖畏。何以故?執金剛神常
守護故,若行若立、若坐若臥,恒不遠之。舍利
弗!菩薩摩訶薩聞說深般若波羅蜜,心不
驚不怖、不疑不悔,當知是人已得授記。何
以故?信受般若波羅蜜,近佛境界故。以此
一心則能通達一切佛法,達佛法故利益眾
生,不見眾生與佛法異。何以故?理無二故。」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