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h0056 老子翼--焦竤 (master)


[004-001a]
道者萬物之奥善人之寳不善人之所保美
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
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
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
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爲天下貴
蘇註
 凡物之見于外者皆其門堂也道之在物
 譬如其奥物皆有之而人莫之見耳夫唯
 賢者得而有之故曰善人之寳愚者雖不
 能有然而非道則不能安也故曰不善人
[004-001b]
 之所保蓋道不遠人而人則遠之今誠有
 人美言之則可以爲市于世尊行之則可
 以加于人矣朝爲不義而夕聞大道妄盡
 而性復雖欲指其不善不可得也而又安
 可棄之哉立天子置三公將以道救人耳
 雖有拱璧之貴駟馬之良而進之不如進
 此道之多也道本在我人患不求求則得
 之矣道無功罪人患不知知則凡罪不能
 汙也
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004-002a]
圖難于其易爲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
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
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
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爲營爲也純甫云人皆有所爲聖人亦人
 耳獨無所爲乎但衆人所爲者有爲之事
 聖人所爲者無爲之道此其所以異也事
 所爲之條件也味所爲之理趣也作起也
蘇註
 聖人爲無爲故無所不爲事無事故無所
[004-002b]
 不事味無味故無所不味其于大小多少
 一以道遇之而已蓋人情之所不忘者怨
 也然及其愛惡之情忘則雖報怨猶報德
 也世人莫不畏大而侮小難多而易少至
 於難而後圖大而後爲則事常不濟矣聖
 人齊大小一多少無所不畏無所不難而
 安有不濟者哉
筆乘
 夫事涉於形則有大小係乎數則有多少
 此怨所由起也惟道非形非數而聖人與
[004-003a]
 之爲一以無爲爲爲以無事爲事以無味
 爲味愛惡妄除聖凡情盡而泊然棲乎性
 宅則大小多少一以視之而奚怨之可報
 哉惟德以容之而已然此無爲無事無味
 也不可力得至易也不可目窺至細也雖
 至易而至難者待此以解雖至細而至大
 者待此以成豈可以其易與細而忽之哉
 學道者亦或有見於此而又以爲大之心
 奪之故易與細不常爲我有唯聖人自始
 至終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而不以世俗
[004-003b]
 所謂大者分其心故難者大者當處寂然
 了無留礙而大道自此全矣此所謂成其
 大者也嗟乎此非特起大丈夫見理明用
 心剛者不能信不能守而可與輕諾多易
 之流道哉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判其微易散
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豪
末九成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
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愼
[004-004a]
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
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恃萬物之
自然而不敢爲
 脆此芮反判一作破成一作層今從傅奕
 古本未有者心未起時未亂者心未染時
 幾平聲復反也恃一作輔非既曰自然矣
 而又輔之非自然也今從韓非本
蘇註
 方其未有持而謀之足矣及其將然非泮
 而散之不去也然猶愈于既成也故爲之
[004-004b]
 于未有者上也治之于未亂者次也木也
 臺也行也積小成大治亂禍福之來皆如
 彼三者聖人待之以無爲守之以無執故
 能使福自生使禍自亡譬如種苗深耕而
 厚耘之及秋自穰譬如被盜危坐而熟視
 之盜將自郤世人不知物之自然以爲非
 爲不成非執不留故常與禍爭勝與福爭
 贅是以禍至于不救福至于不成蓋其理
 然也聖人知有爲之害不以人助天始終
 皆因其自然故無不成者世人心存于得
[004-005a]
 喪方事之微猶有不知而聽其自然者及
 見其幾成而重失之則未有不以爲敗之
 者矣故曰愼終如始則無敗事人皆狥其
 所欲以傷物信其所學以害理聖人非無
 欲也欲而不欲故雖欲而不傷于物非無
 學也學而不學故雖學而不害于理然後
 内外空明廓然無爲可以輔萬物之自然
 而待其自成矣
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
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
[004-005b]
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謂
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於大順
 楷模也式法也下徹曰深旁周曰遠反乃
 順者司馬曰物情莫不貴智而有玄德者
 獨賤之雖反於物乃順於道
蘇註
 古之所謂智者知道之大全而覽於物之
 終始故足貴也凡民不足以知此而溺于
 小智以察爲明則智之害多矣故聖人以
 道治民非以明之將以愚之耳蓋使之無
[004-006a]
 知無欲而聽上之所爲則雖有過亦小矣
 苟以智御人人亦以智應之則上下交相
 賊耳吾之所貴者德也物之所貴者智也
 德與智固相反然智之所順者小而德之
 所順者大也
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
爲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
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
而人不能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
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004-006b]
 王之爲言天下所歸徃也處上聲下同樂
 入聲
蘇注
 聖人非欲上人非欲先人也蓋下之後之
 其道不得不上且先耳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寳寳而持之一
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夫慈故能
勇儉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
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
[004-007a]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

 肖似也夫並音符長舍並上聲衛護也
蘇註
 夫道曠然無形頽然無名充遍萬物而與
 物無一相似此其所以爲大也若似于物
 則亦一物耳而何足大哉道以不似物爲
 大故其運而爲德則亦悶然以鈍爲利以
 退爲進不合于世俗今夫世俗貴勇敢尚
 廣大誇進銳而吾之所寳則慈忍儉約廉
[004-007b]
 退此三者皆世之所謂不肖者也世以勇
 决爲賢而以慈忍爲不及事不知勇决之
 易挫而慈忍之不可勝其終必至于勇也
 世以廣大蓋物而以儉約爲陋不知廣大
 之易窮而儉約之易足其終必至于廣也
 世以進銳爲能而以不敢先爲耻不知進
 銳之多惡于人而不敢先之樂推于世其
 終卒爲器長也蓋樸散而爲器聖人用之
 則爲官長自樸成器始有屬有長矣勇廣
 先三者人之所共疾也爲衆所疾故常近
[004-008a]
 于死以慈衛物物之愛之如父母雖爲之
 效死而不辭故可以戰可以守天之將救
 是人也則開其心志使之無所不慈無所
 不慈則物皆爲之衛矣
善爲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
善用人者爲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
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古者車戰爲士甲士三人在車上左執弓
 右持矛中御車掌旗鼓皆欲其强武戰卒
 七十二人在車下蓋至爭者惟兵故借之
[004-008b]
 以明不爭之德也羅什曰心形既空孰能
 與無物者爭
蘇註
 士當以武爲本行之以怯若以武行武則
 死矣聖人不得已而後戰若出于怒是以
 我故殺人也以我故殺人天必殃之以吾
 不爭故能勝彼之爭若皆出于爭則未必
 勝矣人皆有相上之心故莫能相爲用誠
 能下之則天下皆吾用也
用兵有言吾不敢爲主而爲客不敢進寸而
[004-009a]
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禍
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寳故抗兵相加哀
者勝矣
 用兵有言古兵家有此言也行上如字可
 户剛反言行列也仍就也詩曰仍執醜虜
 兵五兵戈矛殳戟干也說文云拱手執斤
 曰兵幾平聲喪去也抗舉也林希逸云此
 章全是借戰事以喻道推此則書中設喻
 䖏其例甚明
蘇註
[004-009b]
 主造事者也客應敵者也進者有意于爭
 者也退者無意于爭者也苟無意于爭則
 雖在軍旅如無臂可攘無敵可因無兵可
 執而安有用兵之咎耶聖人以慈爲寳輕
 敵則輕戰輕戰則輕殺人喪其所以爲慈
 矣兩敵相加而吾出于不得已則有哀心
 哀心見而天人助之雖欲不勝不可得也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
有宗事有君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也知我
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004-010a]
 宗者族之緫也道者事之緫也
蘇註
 道之大復性而足而性之妙見于起居飲
 食之間耳聖人指此以示人豈不易知乎
 人能體此以應物豈不易行乎然世常患
 日用而不知知且不能而况行之乎言者
 道之筌也事者道之迹也使道可以言盡
 則聽言而足矣可以事見則考事而足矣
 唯言不能盡事不能見非舍言而求其宗
 遺事而求其君不可得也蓋古之聖人無
[004-010b]
 思無爲而有漠然不自然不自知者存焉
 此則思慮所不及是以終莫吾知也使爲
 衆人所能知亦不足貴矣被褐懷玉者聖
 人外與人同而中獨異也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
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蘇註
 道非思慮之所及故不可知然方其未知
 則非知無以入也及其既知而存知則病
 矣故知而不知者上不知而知者病既不
[004-011a]
 可不知又不可知唯知知爲病者久而病
 自去矣
筆乘
 道以知入以不知化知即釋氏之知無也
 不知即釋氏之無知也始以知無遣其有
 隨以不知遣其知萬法歸無無亦不立非
 上而何彼於虛空之中横生意見清淨之
 内忽起山河捏目生華迷頭認影則病矣
 凡有知皆妄也凡有妄皆病也學者方狃
 以爲玄覽寳而持之病奚從瘳乎聖人之
[004-011b]
 不能廢知猶夫人也而知不爲病者知知
 之爲病故耳知其爲病則勿藥而病瘳矣
 知不知上所謂生而無生眞性湛然也不
 知知病所謂無生而生業果宛然也唯其
 病病是以不病所謂知幻即離不作方便
 也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無狹其所居無厭其
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
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威畏古通用人不畏其所當畏則大可畏
[004-012a]
 者至矣下文皆畏其所當畏之事狹胡夾
 反一作狎厭於豔反
蘇註
 夫性自有威高明光大赫然物莫能加此
 所謂大威也人常患溺于衆妄畏生死而
 憚得喪萬物之威雜然乘之終身惴惴之
 不暇雖有大威而不自知也苟誠知之一
 生死齊得喪坦然無所怖畏則大威燁然
 見于前矣性之大可以包絡天地彼不知
 者以四肢九竅爲己也守之而不厭是以
[004-012b]
 見不出視聞不出聽蕞然其甚陋也故教
 之曰無狹其所居彼知之者知性之大而
 吾生之狹也則愀然厭之欲脫而不得不
 知有厭有慕之方囿于物也故教之曰無
 厭其所生夫唯聖人不狹不厭與人同生
 而與道同居無廣狹淨穢之辨既不厭生
 而後知生之無可厭也聖人雖自知之而
 不自見雖自愛之而不自貴以眩人恐人
 之有厭有慕也厭慕之心未忘則猶有畏
 也畏去而後大威至也
[004-013a]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
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
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
繟然而善謀天之道不爭而善謀天網恢恢
䟽而不失
 殺猶死也利謂活害謂殺惡去聲繟音闡
 舒緩也王作坦嚴作默不如作繟爲長蓋
 默則重不言坦則近不爭也
蘇註
 勇于敢則死勇于不敢則生此物理之常
[004-013b]
 也然而敢者或以得生不敢者或以得死
 世遂僥倖其或然而忽其常理夫天道之
 遠其有一或然者孰知其好惡之所從來
 哉故雖聖人猶以常爲正其于勇敢未嘗
 不難之列子曰迎天意揣利害不如其已
 患天道之難知是以歷陳之不與物爭于
 一時要于終勝之而已天何言哉四時行
 焉百物生焉未有求而不應者也神之格
 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誰召之哉繟然
 舒緩若無所營而其謀度非人之所及也
[004-014a]
 世以耳目觀天見其一曲而不覩其大全
 有以善而得禍惡而得福者未有不疑天
 網之䟽而多失也惟能要其終始而盡其
 變化然後知其恢恢廣大雖䟽而不失也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人常畏死
而爲竒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
殺而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
希有不傷其手矣斲陟角反
蘇註
 政煩刑重民無所措手足則常不畏死雖
[004-014b]
 以死懼之無益也民安于政常樂生畏死
 然後執其詭異亂群者而殺之孰敢不服
 哉司殺者天也方世之治而有詭異亂群
 之人恣行于其間則天之所棄也而吾殺
 之則是天殺之而非我也非天之所殺而
 吾自殺之是代司殺者殺也代大匠斲則
 傷其手矣代司殺者殺則及其身矣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也是以饑民之難
治以其上之有爲也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
其生生之厚也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爲者
[004-015a]
是賢于貴生
 稅租也純甫云無以生爲者賢于貴生即
 吾無吾身吾有何患之意此章之言由粗
 及精要歸其淨于此耳
蘇註
 上以有爲導民民亦有爲應之故事多而
 難治上以利欲先民民亦爭厚其生故雖
 死而求利不厭貴生之極必至于輕死惟
 無以生爲而生自全矣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强草木之生也柔
[004-015b]
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
之徒是以兵强則不勝木强則共强大處下
柔弱處上
 脆輭也徒類也合手曰共商桑穀生于朝
 七日大共秦伯怒蹇叔曰墓木拱矣皆合
 拱也董音如字言人共代之也處上聲
蘇註
 冲氣在焉則體無堅强之病至理在焉則
 事無堅强之累兵以義勝者非强也强而
 不義其敗必速木自拱把以上必伐矣物
[004-016a]
 之常理精者在上粗者在下其精必柔弱
 其粗必强大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
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
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孰能
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爲而不
恃成功而不居其不欲見賢耶
 抑之舉之二句言張弓有餘不足二句言
 天道凡弛弓俯其體則弣在上弰向下張
 之而仰其體則弣向下弰在上是抑弣之
[004-016b]
 高者使之向下舉弰之下者使之在上天
 之損有餘如抑其弣而使之下其補不足
 如舉其弰而使之高見賢遍反
蘇註
 張弓上筋弛弓上角故以况天之抑高舉
 下天無私故均人多私故不均有道者贍
 足萬物而不辭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予
 人己愈多非有道者無以堪此爲而恃成
 而處則賢見于世賢見于世則是以有餘
 自奉也
[004-017a]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彊者莫之能先以
其無以易之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彊天下
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
壮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蘇註
 正言合道而反俗俗以受垢爲辱受不祥
 爲殃故也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爲善是以聖人執
左契而不責于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
道無親常與善人
[004-017b]
 契苦計反徹徹法也直列反
蘇註
 夫怨生于妄而妄出于性知性者不見諸
 妄而又何怨乎今不知除其本而欲和其
 末故外雖和而内未忘也契之有左右所
 以爲信而息爭也聖人與人均有是性人
 方以妄爲常馳騖于爭奪之場而不知性
 之未始少妄也是以聖人以其性示人使
 之除妄以復性待其妄盡而性復未有不
 廓然自得如右契之合左不待責之而自
[004-018a]
 服也然則雖有大怨懟將涣然冰解知其
 本非有矣而安用和之彼無德者乃欲人
 人而通之則亦勞而無功矣徹通也天道
 無私惟善人則與之契之無私也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
而不遠徙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
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鷄犬之音相聞民
至老死不相徃來
 漢書詔天下吏舍無得置什器顔師古註
[004-018b]
 云五人爲伍十人爲什則共器物故通謂
 什伍之具爲什物不用者無徃來免儲待
 省徭役也舟輿甲兵舉其重者言之樂入
 聲望平聲相望相聞近也至老死久也近
 而且乆不相徃來者各足故也道足則無
 事咨詢財足則不相乞假
蘇註
 老子生于衰周文勝俗弊將以無爲救之
 故于書之終言其所志願得小國寡民以
 試焉而不可得耳民各安其分則小有材
[004-019a]
 者不求用于世什伯人之器則材堪什夫
 伯夫之長者也事少民樸雖結繩足矣内
 足而外無所慕故以其所有爲美以其所
 處爲樂而不復求也民物繁夥而不相求
 則彼此皆足故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辯辯言不善知
者不愽愽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已愈
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
之道爲而不爭爲人之爲去聲
蘇註
[004-019b]
 信則爲實而已故不必美美則爲觀而已
 故不必信以善爲主則不求辯以辯爲主
 則未必善有一以貫之則無所用愽愽學
 而日益者未必知道也聖人抱一而已他
 無所積也然施其所能以爲人推其所有
 以與人人有盡而一無盡然後知一之爲
 貴也勢可以利人則可以害人矣力足以
 爲之則足以爭之矣能利能害而未嘗害
 能爲能爭而未嘗爭此天與聖人大過人
 而爲萬物宗者也凡此皆老子之所以爲
[004-020a]
 書與其所以爲道之大略也故于終篇復
 言之
筆乘
 或曰老氏之爲書使人得以受而味焉則
 近乎美窮萬物之理而無不至則近乎辯
 察萬事之變而無不該則近乎愽然不知
 其有信而不美善而不辯知而不愽者存
 何也則以五千言所言皆不積之道耳不
 積者心無所住之謂也夫積而不積則言
 而無言矣言而無言故非不爲人也而未
[004-020b]
 嘗分己之有非不予人也而未嘗損己之
 多斯何惡於辯且愽哉苟非不積之道而
 第執其意見以與天下爭則多言數窮者
 流非天道也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
 爲而不爭學者于此而刳心焉老氏之書
 亦思過半矣故曰教而無教何必杜口於
 毗耶言乃忘言自可了心於柱下讀者其
 勉旃哉
老子翼卷之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