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89 道德玄經原旨--杜道堅 (master)


[004-001a]
道德玄經原㫖卷之四
   教門高士當塗杜道堅註
經曰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
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
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
以長乆是謂深根固蔕長生乆視之道
 原㫖曰治人養其外者也知身所當養則
 知人所當養物所當養也事天養其内者
 也知心所當養則知精神所當養凡天之
 在我者無不當養也養之道莫若嗇嗇保
[004-001b]
 愛也夫惟嗇是謂早服亟服勤所以養之
 道早服謂之重積德惟能亟亟服勤所養
 則積德斯厚矣重積德則無不克積德旣
 厚則内外交養之功至人得其養則惟危
 者安天得其養則惟微者明無不克莫知
 其極惟精惟一在其中矣莫知其極是以
 有國國猶身也身所當養國所當養有國
 之母可以長乆母道也治人有道則國昌
 事天有道則身康國昌身康乆長可保是
 謂深根固蔕長生久視之道國以民爲根
[004-002a]
 身以心爲柢根深則民安柢固則神安民
 安則國無有不長神安則身無有不久矣
 老子之治人事天書之祈天求命一也
經曰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者其鬼
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
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原㫖曰治大國若烹小鮮小鮮細魚也烹
 細魚撓之亦糜傷火亦糜有中道焉大國
 有天下者也民猶小鮮也政猶火也撓之
 亦損傷政亦損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鬼
[004-002b]
 神天地神祇陰陽之氣天地有鬼神猶國
 之有臣佐以道蒞天下者聖人無爲乎上
 賢人有爲乎下上下不失其道則陰陽之
 氣不差灾害不作其鬼不神也燮理之功
 斯見其鬼不神則曰暘而暘曰雨而雨人
 無扎瘥物無疵癘五穀熟而人民育矣其
 神亦不傷人也其神不傷人道泰時亨物
 阜民富下有常輸上無苛斂聖人亦不傷
 人也嗚呼民天之赤子君天之元子元者
 善之長也長不傷幼天必祐之是之謂兩
[004-003a]
 不相傷故德交歸焉于以見皇天無親惟
 德是輔
經曰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交牝牝
常以靜勝牡以靜爲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
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
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
欲入事人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爲下
 原㫖曰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交如齊宣
 王問孟子交鄰國之交也大國之於小國
 猶大海之於江河大者下則小者歸焉是
[004-003b]
 大國當善下則可以交通天下之小國也
 譬如天下之交牝牝常以靜勝牡牝以靜
 爲下是大國旣善下又當以靜爲政如牝
 以靜下而勝牡則小國不待以力服亦將
 自歸矣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惟仁
 者爲能以大事小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惟智者爲能以
 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勾踐事吴或下以
 取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或下而取以小
 事大者畏天者也大國不過欲兼畜人樂
[004-004a]
 天者保天下小國不過欲入事人畏天者
 保其國兩者各得其所欲交相養而得其
 宜如山嶽之於草木不銳上豐下則重本
 輕末蓋大者處下則小者無不容載小者
 敷榮則大者無不富庶故大者宜爲下孔
 子見老子而後孟子岀豈無得於見聞者
 乎
經曰道者萬物之奥善人之寳不善人之所
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
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
[004-004b]
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
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爲天下貴
 原㫖曰道包天地韞藏萬物如室家之有
 閫奥焉善人得之可以爲吾身之寳不善
 人得之可以爲吾身之所保美言可以市
 如堯之格汝舜詢事考言乃言底可績尊
 行可以加人汝陟帝位者也美言尊行道
 之發于外者尚可以市可以加人況存諸
 内者乎人之不善豈無可教之資何棄之
 有書曰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
[004-005a]
 懷之能哲而惠何憂乎驩兜何遷乎有苗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觀堯之曰吁曰咈
 則四凶之不善不待舜而後知然聲其不
 善而不即罪者足以見堯之帝德廣運其
 仁如天而不輕殺戮也故立天子置三公
 天子作民父母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
 贊化育安人民保天下也書曰無曠庶官
 天工人其代之外此巡四岳朝諸侯雖有
 拱璧之貴駟馬之盛然此皆外物曾不如
 虚己南面坐進此道而天下自治也古之
[004-005b]
 所以貴此道者何哉非曰求而有所得有
 罪以免耶故爲天下貴謂下民昏墊不幸
 而有不善之罪則哀而矜之曰我罪之也
 耶者不定之辭非縱民爲不善而終不見
 罪也知其自有司殺者在故執左契而不
 責於人以此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若堯者
 可謂天下萬世之所貴也
經曰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
以德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
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
[004-006a]
爲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
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原㫖曰老聖歎世道不古智詐相欺爲亂
 無以挽回人心於是敷述上古無爲之化
 以詔後世使反鍥薄之風爲淳厚之氣其
 以道自任若此爲無爲法自然也事無事
 順天理也味無味樂恬淡也大小多少君
 臣民庶在焉報怨以德凡上下之交或有
 不善則當以德報爲心如善者吾善之不
 善者吾亦善之是也圖難於其易爲大於
[004-006b]
 其細謀當謹始無使滋蔓難圖天下難事
 必作於易大事必作於細物理所在從微
 至著如易之不遠復無祇悔由一陽二陽
 積而爲乾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
 大聖人有乾之德不自爲大成其大者六
 陽也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人心澆
 薄往往如此摩不有初鮮克有終也是以
 聖人猶難之聖人之心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所謂有始有卒者其惟
 聖人乎惟其難之於始故終無難
[004-007a]
經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
易散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
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
足下爲者敗之執者失之聖人無爲故無敗
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愼
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
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
自然而不敢爲
 原㫖曰其安易持此承上章之㫖言天下
 事物之理欲全厥終當愼厥初要在承平
[004-007b]
 無事之時戒無妄舉則安而易持譬之事
 未兆則易謀物脆則易破微則易散也爲
 之於未有非有所以爲杜之於未有也治
 之於未亂非有所謂治鎮之於未亂也故
 又喻木之始生於毫末臺之始起於累土
 行之始發於足下當其始也厥兆甚微及
 其至也木則合抱臺則九層行則千里是
 豈一朝一夕之故哉厥初不可不愼也天
 下之事一有心於爲則多致乎敗用力以
 執則或致乎失所爲盡心力而爲之後必
[004-008a]
 有灾也是以聖人無必爲故無敗事無固
 執故無失悔凡民則不然民之從事常於
 幾成而敗之以未聞持安之道也愼終如
 始則無敗事惟聖者能之是以聖如文王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此以見欲不
 欲不貴難得之貨也視民如傷望道而未
 之見此以見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也若
 夫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者終亦無爲
 而已故曰以王季爲父武王爲子無憂者
 其惟文王乎
[004-008b]
經曰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
之難治以其智多是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
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
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
乃至大順
 原㫖曰古之善爲道者如堯之治天下而
 民不識不知得不謂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乎何則上以無爲爲政使民由之而不知
 是國之福也民之難治由上有以啓其智
 多人之具五性皆天所賦莫不有自然之
[004-009a]
 理猶天之有五行春生仁也夏長禮也秋
 成義也冬藏智也信通四時故寒暑節歲
 功成旱澇不作疵癘不生物得以昌也爲
 民司命而不知有仁之生禮之長義之成
 而專尚智之藏者則是歲不春夏秋而常
 冬也可以言歲乎歲常冬則萬物藏而不
 育治尚智則專聚斂而不知發可以言治
 乎所謂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是故
 以智治國者賊其民乃所以賊其國不以
 智治國者福其民乃所以福其國也知此
[004-009b]
 兩者亦可爲治之楷式常知楷式不尚智
 術福被于國是之謂玄德玄德云者輔物
 之自然而不以明民也玄德深矣遠矣與
 物返矣言與智治不同也不以智治然後
 以至大順大順則萬物各遂其生成之性
 矣
經曰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故能爲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
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
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004-010a]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原㫖曰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
 下之此併結前數章之義也江海善下故
 能爲百谷之王是以聖人法善下之道而
 不欲自上於人然不得已而居人之上故
 曰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是位雖處上而言
 則謙下也不亦謙受益之謂乎名雖先人
 身則後之自有推而上之先之者矣惟其
 能下能後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不以
 爲軋己也處前而民不害不以爲妨己也
[004-010b]
 惟其不重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其
 在上在先也夫何故以其不與民爭上爭
 先故天下莫有能與爭之心玄經之㫖凡
 言脩身則齊家治國在焉言治國齊家則
 脩身在焉善觀者當自有得於言外之㫖
經曰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
不肖若肖乆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寳保而持
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夫慈
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
長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旦先
[004-011a]
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
慈衛之
 原㫖曰老聖所言之道非上古無爲則唐
 虞雍熙之道也其大無象不可以名言求
 衆人之所罕識故曰天下皆謂我道大似
 不肖謂不可幾及也夫惟大故似不肖若
 肖乆矣其細也夫自釋自審之辭如所謂
 惟天爲大惟堯則之孰得而肖焉若禹之
 地平天成則可以跡求也老聖歎天下之
 人皆謂我所言之道大似不肖故復舉其
[004-011b]
 次者而言曰吾有三寳保而持之保持抱
 守也一曰慈不敢以天民肆戮二曰儉不
 敢以天物暴殄三曰不敢爲天下先不敢
 以天討倡舉夫慈故能勇班師振旅舞干
 羽而苗民格儉故能廣薄衣服而致孝乎
 鬼神卑宫室而致寳於溝洫不敢爲天下
 先故能成器長舜命總朕師遜舉臯陶將
 讓位曰枚卜功臣固辭弗獲乃有位古之
 人有行之者禹是也今捨其慈且勇所以
 誅龍逄戮比干捨其儉且廣所以爲傾宫
[004-012a]
 瑶臺瓊室玉門捨其後且先所以囚湯夏
 臺囚昌羑里死矣南巢牧野之禍至古之
 人有行之者桀紂是也夫慈以戰則勝仁
 者無敵以守則固民效死弗去天將救之
 以慈衛之夏臺羑里之厄所以脱古之人
 有行之者湯文是也若湯之放桀曰古有
 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
 莫不寧暨鳥獸魚鼈咸若于其子孫弗率
 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周之伐紂曰惟
 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祀上帝神祇遺厥
[004-012b]
 先宗廟弗祀商罪貫盈天命誅之此其肖
 矣夫湯武不得爲堯舜之君其細可知也
經曰善爲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
不爭善用人者爲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
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原㫖曰古之善爲士者不武其惟文王乎
 羑里之囚崇侯虎所譖也文王受命六年
 始伐崇善戰者不怒也崇侯譖昌昌以洛
 西之地赤壤之田方千里獻紂請除炮烙
 之刑紂許之賜弓矢斧鉞因公季得專征
[004-013a]
 伐爲西伯典治南國江漢汝旁諸侯善勝
 敵者不爭也吕尚東海上人遇七十餘主
 而不聽人皆曰狂丈夫漁于渭陽西伯勞
 而問之曰子樂漁耶吕尚曰君子樂其志
 小人樂其事吾漁非樂之也西伯與語大
 悦曰自吾先君太公望子乆矣故號曰太
 公望立爲師善用人者爲下如四善云者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
 古之極也配天謂可爲人主極法則也如
 文王者乃古之善爲士者可爲法於天下
[004-013b]
 後世矣昔西伯嘗問於太公曰商王罪殺
 不辜汝助予憂乎太公曰天道無殃不可
 以先唱人道無殃不可以先謀他日又問
 曰人主之動作舉事有禍殃之應鬼神之
 福乎太公曰重賦斂大宫室則人多病瘟
 霜露殺五穀絲麻不成好田獵畢弋不避
 時禁則歲多大風禾穀不實好破壞名山
 壅决名川則歲多大水好武事兵革不息
 則日月薄蝕太白失行西伯曰誠哉不十
 年商亡天下歸周是亦慈儉不先之徵也
[004-014a]
經曰用兵有言吾不敢爲主而爲客不敢進
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
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寳故抗兵相
加哀者勝矣
 原㫖曰兵本以戒不虞非所以虞天下也
 用兵有言引古兵法語下文是也兵法以
 先舉者爲主應敵者爲客吾不敢爲主不
 敢先舉兵以虞天下也而爲客彼弗率以
 侵我不得已而應之是戒不虞也雖不得
 已而應猶不敢進寸以輕敵寧退尺以固
[004-014b]
 守是謂行無行行行師也無行無行師之
 心師雖行而不輕進攘無臂攘捍禦也無
 臂無舉手之心雖捍禦而不輕舉手仍無
 敵仍引也無敵無輕敵之心雖引兵相抗
 而不輕於敵執無兵兵凶器也雖執凶器
 而不行殺戮何哉禍莫大於輕敵諸侯以
 國爲心故不免有時而先舉天子以天下
 爲心此吾民彼亦吾民禍彼猶禍此也肯
 輕敵哉此禹所以拜昌言班師振旅而苗
 民格也噫輕敵幾喪吾寳寳即前章三寳
[004-015a]
 之寳所謂惟善爲寳仁親以爲寳則凡天
 下之民莫非吾寳也故抗兵相加哀者勝
 矣言兩兵對抗哀而不忍無殺傷天民之
 心將見不戰而屈人兵勝可知矣以結上
 二章之義前章言不武是美文王而微寓
 抑武王之意老聖凡言兵多以禹格有苗
 爲法
經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
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
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莫能/知一
[004-015b]
作莫/不知
 原㫖曰言者所以載道知知道也行行道
 也甚易知甚易行吾無隱乎爾行之則左
 右逢其原天下之人何其莫能知莫能行
 哉嗟歎之辭也宗祖也君主也言有宗是
 皆祖述墳典古史之書事有君是皆歸本
 皇帝王伯之道豈託空言者哉不知言則
 不知道是以不我知也旣不能知又不能
 行則其無知可見夫唯無知則知我者希
 斯亦不足怪也已於戲知我者希則在我
[004-016a]
 者貴一云則法也我道也取法於道則我
 貴矣聖人被褐懷玉褐微賤之服玉至貴
 之寳被褐謂無位懷玉喻有道此言有道
 無位之聖人也故天下所罕知老聖以此
 自喻所負可知也
經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以其不
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以其不病/世本誤作
是以/不病
 原㫖曰知知道也病不知道也知不知上
 聖人知而不言上也不知知病衆人言而
[004-016b]
 不知病也夫惟病病言衆人之病病矣以
 其不以病爲心而禦人以口給故犯不知
 知病也聖人不病言聖人常以不知爲病
 而不輕於言是以不病也言寡尤行寡悔
 幾何人哉昔周有金人三緘其口而銘其
 背當老聖在周金人之作寧無儆耶孔聖
 觀周嘗得撫而歎之前章吾言甚易知甚
 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此言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道豈終不可知乎知之爲知之
 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004-017a]
經曰民不畏威大威至矣無狹其所居無厭
其所生夫惟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
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原㫖曰威刑罰也人以身爲重加之以刑
 罰孰不知畏然有不顧斧鉞而犯之者何
 哉大威至矣知其無所自迯小民畏苦尚
 有不肖之心生況其大力量者乎湯出夏
 臺去三面之網信有由也漢南諸侯聞之
 曰湯德及禽獸歸之者四十國噫桀君也
 湯臣也撫我則后虐我則讎大人之心其
[004-017b]
 可自狹乎狹則物有所不容擅福作威靡
 所不至民不堪處民不堪處則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蓋將有所不能容者矣此桀之
 所以亡湯之所由興無狹其所居所居心
 也心不狹則神明來居物無不容生之道
 也無厭其所生所生内則神明外則民物
 俱不可厭厭則去我之心生死之道也夫
 惟不厭我不厭彼是以不厭彼不厭我聖
 人自知不自見無驕人之心自愛不自貴
 無威人之心故去彼狹厭取此知愛也
[004-018a]
經曰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
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
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
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原㫖曰勇志也敢氣也志至焉氣次焉持
 其志無暴其氣生之道也一或氣壹則動
 志動而乖則蹶死之道也知此兩者或利
 或害言志氣二物制得其道則利制失其
 道則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故惡之端也
 天好生惡殺誰能知天意惡殺而弗違哉
[004-018b]
 是以聖人猶難之天意罔測聖人猶以爲
 難而無勇敢之爲天之道不爭而善勝柔
 能勝剛不言而善應至誠感神不召而自
 來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繟然
 而善謀天道福善禍淫天網恢恢疏而不
 失天難諶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靡
 常九有以亡言其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也
 當桀紂爲君之日使能任賢聽諫知天之
 所惡不輕勇敢而謹猶難之心則湯武雖
 聖曷敢不臣乎吁甚矣豈桀紂之有以自
[004-019a]
 亡耶其天網之疏而不失耶何聖人之言
 其弗可違也如此
經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
死而爲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
者殺夫代司殺者是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
希有不傷其手矣
 原㫖曰好生惡死人心所同民不畏死奈
 何以死懼之此承上章餘㫖歎王道不作
 天下之民不死于兵則死于飢孰殺之哉
 方且嚴法令廣聚斂脅民以威動之死地
[004-019b]
 無所逃之非不畏死不免死也孟子謂殺
 人以刃與政亦此意民不畏死即是民不
 堪命而懷等死之心上若寬法令薄賦斂
 省徭役天下之民各得所養惟恐其死爲
 奇作弗靖也民得其養或自作弗靖吾得
 執而殺之謂犯于有司必寘刑戮天殺之
 也孰敢言民常畏死無敢犯之矣司殺者
 天也代司殺者人也殺之當則天殺之不
 當則是以人殺人能無傷乎斲大匠之事
 夫代大匠斲希有不傷手喻殺人以政實
[004-020a]
 自傷也當周室東遷政由方伯擅舉征伐
 是猶代大匠之斲不但名分廢墜而諸侯
 之師襌赫千里𢦤賊民生畏死不暇及其
 天定勝人鮮不敗事傷手之義也
經曰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
難治以其上之有爲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
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惟無以生爲者
是賢於貴生
 原㫖曰國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國不可
 以無民猶民不可以無食民之飢以其上
[004-020b]
 食稅之多是以飢三代之季大槩相類昔
 五伯爭强興徭役事征討國禄不均國用
 惟艱田野不闢稅斂不給又從而增羡之
 民之所以飢也飢則草竊姦宄出没摩常
 是以難治非民難治也以其上之有爲上
 有爲下亦有爲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
 厚所謂苦一國之民以養耳目鼻口者神
 不自許神不自許是以輕死夫惟無以生
 爲者是賢於貴生何則養生必先之以物
 然則物有餘而身不養者亦多矣若季世
[004-021a]
 之法聖人有所不取
經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强萬物草木
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則不勝木强則共
强大處下柔弱處上
 原㫖曰死生亦大矣生之徒死之徒吾於
 出生入死章已言其約噫人之生也柔弱
 柔弱者生之徒其死也堅强堅强者死之
 徒豈惟人哉物莫不然故又曰萬物草木
 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原其所以生所
[004-021b]
 以死本乎陰陽二氣而已二氣本乎太極
 之一氣一氣本乎無極之太虚經云天下
 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在易則曰易有太
 極是生兩儀易無而極有知易無而極有
 則知易無極也易有太極得不謂無極而
 太極乎太極乃物初混淪之一氣無極即
 太極未形之太虚釋氏有謂萬法歸一一
 歸何處亦即有生於無而復歸於無也然
 則生之徒者何與死之徒者何與自太極
 生兩儀乾剛坤柔天地合德乾天也天一
[004-022a]
 生水父剛而子柔故水性柔弱其德順下
 地二生火母柔而子剛故火性炎上其德
 剛燥天非火之剛無以發乾健之體地非
 水之柔無以致坤順之用惟其剛柔相生
 故能成乆大之德業人之生也柔弱天水
 資焉其死也堅强地火攝焉惟剛柔相濟
 而成旣未之功則長生乆視之道在故養
 生家專取法焉柔弱者生剛强者死譬猶
 兵强則不勝衆攻之也木强則共衆伐之
 也强大處下柔弱處上天之道也老聖凡
[004-022b]
 言柔弱則氣剛强則物氣和則生物壯則
 老老則死死則當知所歸如復混而爲一
 復歸於嬰兒復歸於無極皆歸之之道也
經曰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
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
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
能以有餘奉天下惟有道者是以聖人爲而
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原㫖曰洪範九疇五曰皇極皇建其有極
 言大中之道立其有中行九疇之義也天
[004-023a]
 之道其猶張弓乎引射爲喻高者抑之下
 者舉之上下之中可見有餘者損之不足
 者與之小大之中可見地氣上升天氣下
 降抑高舉下之道也熱極變凉寒極變温
 損有餘補不足之道也天之道其折中如
 此所以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人之道則
 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天理人欲常相反
 焉所謂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孰能以有
 餘奉天下如天之雲行雨施澤及萬物惟
 有道者所謂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者也聖
[004-023b]
 人爲而不恃無責報之望功成而不居法
 天之道也其不欲見賢執中而已聖人事
 業無爲有爲函天蓋地凡民有所不識也
 嗚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經曰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强者莫之
能勝其無以易之故柔勝剛弱勝强天下莫
不知莫能行故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
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原㫖曰軟勝堅牝勝牡理也物性柔弱莫
 過於水及其至也决堤潰川無能易之老
[004-024a]
 聖憫文武墜地將有二代垂亡之風故因
 關尹之問而匡救之曰天下莫不知莫能
 行惟伯禹得之以水治水地平天成成湯
 得之東征西怨惟恐後已西伯得之戡黎
 伐崇罔不欲喪是皆以柔弱勝剛强者也
 使桀知此能監唐虞之治則不爲湯勝使
 紂知此能監夏之亡則不爲武勝惟其剛
 强暴虐迷不知省是以有臣代君者出甚
 矣故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
 之不祥是謂天下王此古聖人言也當鯀
[004-024b]
 之殛湯文之囚受垢不祥莫大焉及其禹
 受襌湯武自代皆得爲社稷主天下王噫
 桀紂固虐矣君也湯武固聖矣臣也如禹
 以功受襌尚無間然若湯武以智力自代
 得無慚乎惟文王小心事紂終不易節故
 可比德堯舜玄經本㫖一皆以正己正人
 與爲人主者告人主正則百官正百官正
 則天下之民正爲有爲臣而可自代君者
 乎正言之君民吾羲皇之民無繩可結亦
 可已甘其食窪樽可飲美其服毛可禦寒
[004-025a]
 安其居巢穴足以避風雨樂其俗含哺鼓
 腹樂在其中鄰國相望道並行而不悖鷄
 犬之聲相聞物並育而不害民至老死不
 相往來無爭城爭地之心天之道地之利
 未嘗不足玩及此章大樸淳風盎乎天地
 間今猶古也則知老聖之所自得非季世
 强梁之所可知所謂萬世一遇大聖知其
 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經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
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旣以爲人
[004-025b]
己愈有旣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
 原㫖曰聖人之心天地之心無不容無不
 與也所謂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者與
 衆人則不然美言不信俗尚華也信言不
 美道貴樸也善者不辯無不容也辯者不
 善未忘言也知者不博混而爲一博者不
 知數輿無輿聖人不積與時消長旣以爲
 人己愈有生物之心常在旣以與人己愈
 多造物之心不窮天之道利而不害天之
[004-026a]
 無恩而大恩至矣




道德玄經原㫖卷之四






[004-02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