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a0310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後集--趙道一 (master)


[005-001a]
歷世眞仙體道通鑑後集卷之五
 浮雲山聖壽萬年宮道士趙道一編修
   明星玉女
明星玉女者居華山服玉漿白日昇天山頂
有石龜其廣數畝高三仞其側有梯磴達背
見玉女祠前有五石曰號曰玉女洗頭盆其
中水色碧緑澄徹雨不加溢旱不减耗祠内
有玉石馬一疋焉
   江妃
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遊於江漢之
[005-001b]
湄逢鄭交甫見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謂其
僕曰我欲下請其珮僕曰此間之人皆習於
辭不得恐罹悔焉交甫不聽遂下與之語曰
二女勞矣二女曰客子有勞妾何勞之有交
甫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笥令附漢水將流
而下我遵其傍采其芝而茹之以知吾爲不
遜也願請子之珮二女曰橘是柚也我盛之
以筥令附漢水將流而下我遵其傍采其芝
而茹之遂手解珮與交甫交甫受而懷之趨
去數十步視珮空懷無有顧二女忽不見詩
[005-002a]
曰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謂也出列仙傳
   太玄女
太玄女姓顓名和少喪父或相其母女皆不
壽惻然以爲憂常曰人之處世一失不可復
得一死不可復生壽限之促非修道不可延
其生也遂訪明師洗心求道得玉子之術行
之累年遂能入水不濡盛寒雪之時單衣水
上而顔色不變身體温暖可至積日又能徙
官府宫殿城市屋舍於他處視之無異指之
則失其所在門户櫝櫃有關鎖者指之即開
[005-002b]
指山山摧指木木折更指之即復故將弟子
行所到山間日暮以杖扣石即開門户入其
中屋宇牀几幃帳厨廩供給酒食如常雖行
萬里所在常爾能令小物忽大大物忽小或
吐火漲天一嘘即滅又能坐炎火之中衣服
不然須臾之間或化老翁或爲小兒或化車
馬乘騎出入三十六術甚著起死回生救人
無數不知其何所服食亦無得其術者顔色
益少鬢髮如鴉後白日昇天而去
   西河少女
[005-003a]
西河少女者神仙伯山甫外甥也山甫雍州
人入華山學道精思服餌時還鄉里省親如
此二百餘年容貌益少入人家舍知其家先
世以來善惡功過有如目擊又知未來吉凶
言無不效見其外甥女年老多病將藥與之
女服藥時年已七十稍稍還少色如桃花漢
遺使者經西河於城東見女子笞一老翁頭
髮皓白跪而受杖使者怪而問之女子答曰
此是妾兒也昔妾舅氏伯山甫得神仙之道
隱居華山愍妾多病以神藥授妾漸復少容
[005-003b]
今此兒不肯服藥致此衰老行不及妾妾恚
之故與杖爾使者問女及兒年各幾許女子
答曰妾年百一十歳兒年七十爾此女尋入
華山
   園客妻
園客妻神女也園客者濟陰縣人也美姿貌
邑人多欲以女妻之客終不妻常採五色香
草積數十年服食其實一旦有五色蛾集香
草上客收而薦之以布生桑蠶焉至蠶時有
一女夜至自稱客妻道蠶狀助客養蠶亦以
[005-004a]
香草飼之客與俱收蠶得一百二十頭繭皆
如甕大繰一繭六十日始盡訖則俱去莫知
所在故濟陰人祠桑蠶設祠室焉或云陳留
濟陽氏
   程偉妻
漢期門郎程偉妻得道者也能神通變化偉
不甚異之偉當從駕出行而服飾未備甚以
爲憂妻曰止闕衣耳何悉之甚邪即爲致兩
匹縑忽然而至偉好黄白術連時不成妻乃
出其囊中藥少許以器盛水銀投藥而煎之
[005-004b]
須臾成銀偉欲從求方終不可得云偉骨未
應得之逼不得已妻遂蹷然而化尸解而去
   張姜子
張姜子西川人張濟妹也得道今在易遷館
東厢中出眞誥注云濟後漢末西凉州人爲/董卓將後攻襄城被射死即張繡化
叔也其妹不顯外/書亦不知出適未
   李惠姑
李惠姑齊人夏侯玄婦也得道今在易遷館
東厢中出眞誥注云玄魏末人與李豐俱爲/晋文王所誅不知婦亡在玄之前後
李豐乃是馮翊人非齊/人不知此是李誰之女
[005-005a]
   施淑女
施淑女山陽人施績女也得道在易遷館東
厢中施績吴興人孫皓時爲驃騎將軍守西/陵今云山陽恐女或出適取夫家郡不
爾則/乖
   鄭天生
鄭天生鄧芝母也得道在易遷館東厢中鄧/芝
字伯苗南陽新野人在蜀爲劉禪車騎將軍/後行見蝯抱子行引弓射殺因感念而亡母
不知鄭/誰之女
   文女眞
廬山青霞觀後有石名黄龍云文女眞跨黄
[005-005b]
龍昇天因得名焉又有文女眞昇仙臺其世
代名宇事迹并不詳或云名惠通晋人
   裴元靜
裴氏道名元靜緱氏縣令裴昇之女鄠縣尉
李言之妻也幼而聰惠母以詩書示之覽誦
不忘及笄不以華艷自飾迥然好道請於父
母置一靜室披戴父母亦崇道深念許之日
以香水瞻禮道像以女使伴之弗納也其獨
居若别有女伴言語者父母窺之不見人誥
之堅不言潔思閑澹雖骨肉常拘之以禮曾
[005-006a]
無慢容及年二十父欲歸於李言聞之深以
爲不可唯願入道修眞以求度世父母抑之
曰女生有歸是爲禮婦時不可失禮不可虧
倘入道是畢世無所歸也南嶽魏夫人亦嘗
從夫後爲上仙遂逼之以事李言及奉箕箒
婦禮臻備未一月間告於李言曰某素修道
神人不許爲君妻請絶俗李言早慕道聞妻
之言甚異乃獨居靜室焚修夜中聞言笑聲
李言稍疑之未敢驚乃壁隙窺之見光明滿
室芬郁異香有二女子可十七八鳳髻霓裳
[005-006b]
恣態宛麗侍女數人皆雲鬟綵服綽約在側
元靜與二女言笑李言異之而退及旦問於
元靜曰有之此崑崙仙女相省更來慎忽窺
也恐君爲靈官所責且元靜與君宿縁薄暫
會人間爾仙人亦念君未有後俟眞仙再降
當爲祈請後一夕有天女降李言之宅經年
復降送一兒與李言曰此君之子也元靜即
當去矣後三曰有雲盤旋仙女奏樂白鳳載
元靜冲天向西北而去
   戚逍遥
[005-007a]
戚氏道名逍遥冀州南宫人也父教授生徒
以自資而逍遥十餘歲清頗靜澹不爲兒戲
有好道心父母亦知之常行陰德於人而父
以女誡授於逍遥逍遥覽之曰此常人之事
爾遂取老子仙經誦之不輟及笄媒氏詣其
家聞之以爲不祥迨二十歲父母以適同邑
葪潯耕織之家而舅姑嚴酷責之以蠶農怠
惰而逍遥晨暮以齋潔爲事殊不以家産經
意葪潯亦屢責之逍遥白舅姑請退返父母
亦逼回於是以不能爲塵俗事願獨居靜室
[005-007b]
修道以資舅姑葪潯與父母俱有他疑乃棄
之於一室而逍遥但以香水爲資絶食靜想
自歌曰笑看滄海欲成塵王母花前别衆眞
千載却歸天上去一心珍重世間人葪潯一
家及鄰里悉以爲妖狂夜間室内有人言語
聲及曉見其獨坐亦不驚之又三日晨起舉
家聞屋裂如雷但見所服衣履在室内仰視
半天有雲霞煙靄焕赫鸞鶴飛鳴復有仙樂
香軿綵仗羅列逍遥與衆仙俱在雲中歷歷
聞分别言語葪潯馳報逍遥父母既至猶見
[005-008a]
之也邑郭之一人咸奔觀望無不驚嘆
   何仙姑
何仙姑廣州增城縣何泰之女也唐天后時
住雲母溪年十四五一夕夢神人教食雲母
粉可得輕身不死因餌之誓不嫁常往來山
頂其行如飛每朝去暮則持山果歸遺其母
後遂辟穀語言異常天后遺使召赴闕中路
失之廣州會仙觀記云何仙姑居此食雲母
唐中宗景龍中白日昇仙至玄宗天寳九載
都虚觀會鄉人齋有五色雲起於麻姑壇衆
[005-008b]
皆見之有仙子縹緲而出道士蔡天一識其
爲何仙姑也代宗大曆中又現身於小石樓
廣州刺史高暈具上其事於朝
   謝自然
謝自然蜀華陽女眞也賦性穎异幼而入道
其師以黄老仙經示之一覽皆如舊讀再覽
誦之不忘及長神氣清爽言談迥高好琴書
善筆札能屬文常鄙卓文君之爲人每焚修
瞻禱王母麻姑慕南嶽魏夫人之節操及年
四十出遠遊往青城大面蛾眉三十六靖廬
[005-009a]
二十四治尋離蜀歷京洛抵江淮凡有名山
洞府靈迹之所無不辛勤歷覽後聞天臺道
士司馬承禎居玉霄峯有道孤高遂詣焉師
事承禎正三年别居山野終日採樵爲承禎
執爨而歸又持香果專切問道承禎訝其堅
苦曰我無道德何以勝此然子何所欲自然
曰萬里之外嚮師得度世之道故來求受上
法以度爾非他求也承禎以女眞罕傳上法
恐泄慢大道但唯諾而已復經逾歲月自然
乃嘆曰明師未録毋乃命邪以每登玉霄峰
[005-009b]
即見滄海蓬萊亦應非遠人間恐無可師者
於是吿别承禎言去蓬萊罄捨資裝布衣絶
粒挈一席投于海泛之於波上適新羅船見
就載及登船數日但見海水碧色日落則遠
浪相蹙陰火連天船在火焰中行逾年船爲
風飄入一色水如墨又一色水如粉又一色
水如珠又一色水如硫黄氣忽風轉船乃投
一澳中有山日照如金色亦有草木香霧走
獸與禽皆黄色船人俱上山見無大小悉是
硫黄賈客遽棄别貨盡載其石凡經四色水
[005-010a]
每遇一水皆三五日晝夜風帆所適莫知遠
近復行月餘又横風所飄海師惶咸舟人恐
懼遥見水上湧出大山上列紅旗千餘面海
師言是鯨魚揚鬛又晴天忽見氣直上高百
餘丈傍若暴風雨此魚腦中嘘吸氣如此復
見海人怪獸鬼神千態萬狀自然乃焚香想
蓬萊禱祝須臾俄到一山見林木花鳥煙嵐
若春海師登山望有屋舍人家甚衆自然謂
曰豈非仙山乎海師言船中人可登山歇泊
以俟風便俄而人皆登山散遊而自然獨遊
[005-010b]
一處有道士數人侍者皆青衣有木風動如
金石聲花草香薰人徹骨彩鸞霜鶴碧鷄五
色犬遊於庭除中有一人花冠霞帔狀貌端
美青衣引見自然曰蓬萊尋師求度世法道
士笑曰蓬萊隔弱水此去三十萬里非舟楫
可行非飛仙莫及天台山司馬承禎名在丹
臺身居赤城眞良師也可以回去俄頃風起
聞海師促人登船言風已便及揚帆又爲横
風飄三日却到台州岸自然欣然復往天台
具言其實以告承禎並謝前過承禎曰俟擇
[005-011a]
日陞壇以度於是爲傳授上清法後却歸蜀
於果州南充縣金泉山修道功成唐德宗貞
元十年甲戌十月十六日老君命召之白日
飛昇節度使韋臯奏聞于朝一云自然臨昇
天時書于堂之東壁云寄語諸眷屬莫生悲
苦可勤修功德修立福田清齋念道百劫之
後冀有善縁早會清源之鄉即得相見其書
迹存焉上昇後三日再自天降謂刺史李堅
曰天上有玉堂最高老君居焉白玉爲壁上
皆金題神仙之名時有朱書注其下云降世
[005-011b]
爲帝玉或爲宰輔凡神仙謁見老君皆四拜
焉予恐世人不信有神仙之事故暫來語君
語訖遂即昇天堅以表聞有詔褒美白紫清
云謝自然今爲東極眞人
   王氏
王氏者中書舍人謝良弼之妻也東晋右將
軍王逸少之後會稽人也良弼進士擢第爲
浙東從事而婚焉歲餘良弼應詔入長安歷
尚書郎中書舍人王氏幼而好道常誦黄庭
經時方卧疾竟不果行疾且彌甚時天師吴
[005-012a]
筠遊四明天台蘭亭禹穴駐策山陰王氏之
族詣入師求救治遂得禁水吞符信宿即愈
王氏感道力救護乃詣天師受籙精修焚香
寂念獨處靜室志希昇飛因絶粒嚥氣神和
體輕時有奇香異雲臨映居第髣髴眞降密
接靈仙而人不知也一日忽謂其侍女曰吾
昔之所疾將近十年賴天師救之而續已盡
之命悟道既晩修奉未精宿考往過懺之未
盡吾平生以俗態之疾頗懷妬忌今猶心閉
藏黑未通於道當須陰景煉形洗心易藏二
[005-012b]
十年後方得蟬蜕爾吾死勿用棺器可作栢
木帳致尸於野中時委人檢校也是夕而卒
家人如其言殯之凡事儉約置之園林間偃
然如寐亦無變改二十年有盜發殯弃形於
地隆冬之月帳側忽聞雷震之聲舉家驚異
馳行看之及舉其尸則身輕如空殻肌膚爪
髪無不具備右脅有坼痕長尺餘即再收瘞
焉南嶽夫人嘗言得道者上品白日昇天形
骨俱飛上補眞官次者蜕如蛇蟬亦形骨騰
舉肉質登天皆爲仙人而居靈山矣良弼亦
[005-013a]
執弟子之禮躬侍天師仍與天師立傳詳載
其事
   蔡尋眞
蔡尋眞侍郎蔡某之女也李騰空宰相李林
甫之女也二人少有異越生長富貴無嗜好
每欲出家學道父母不能奪其志唐德宗貞
元中相友入廬山尋眞居詠眞洞天屏風疊
南五老峰東騰空居屏風疊北凌雲峰下大
溪噴激白雲蒼崖物象勝處咸有道德能以
丹藥符籙救人疾苦遠近賴之每於三元八
[005-013b]
節會于詠眞洞以相師資講道爲事九江守
許渾嘗聞於朝德宗加敬焉及其蜕解門人
收簪簡瘞于舊居鄉俗歲月祀之後渾入朝
會昭德皇后崩因言二女眞其故居可賜觀
名以伸追奉乃詔以詠眞洞爲尋眞觀騰空
所居爲昭德觀李白詩送李云羡君相門女
愛道愛神仙素手掬秋靄羅衣曳紫煙一往
屏風疊乘鸞著玉鞭
   麻媼
盧杞少時與麻媪者廢宅賃居一日見有全
[005-014a]
犢車子在麻媪門外杞窺之一女子年可十
四五神仙人也明日潜訪之麻媪曰莫欲一
見不杞然之麻媪曰諾後三日見樓臺華麗
輜軿降空乃前女子也謂杞曰更七日奉見
呼麻媪付藥二丸斸地種之頃刻生二葫蘆
漸大如甕麻媪以刃刳其中與杞各處其一
風雲忽起騰上碧霄杞謂麻媪曰此去洛陽
多少路答曰八萬里良乆葫蘆上見樓閣以
水晶爲墻女子居殿中從女數百麻媪立於
諸衛之下女命杞坐具酒饌曰郎君合得三
[005-014b]
事取一長者留此宫壽與天齊次爲地仙時
得至此下爲人間宰相杞曰處此爲上願女
子喜曰此水晶宫也某爲太陰夫人仙格已
高郎君處此便是白日飛昇乃爲箋奏上帝
少頃宋衣使者宣帝命曰盧杞欲求水晶宫
住否欲爲地仙否欲爲人間宰相否杞曰人
間宰相朱衣趣出太陰夫人失色令麻媪速
領回推入葫蘆却至舊居塵榻儼然葫蘆與
麻媪俱不復見此乃女仙麻媪以神變開化/於人而盧杞貪昏不悟遂致
墮/落
[005-015a]
   盧眉娘
唐順宗朝南海貢盧眉娘稱北祖帝師之裔
自大足中流落嶺表幼而慧悟工巧無比能
於一尺綃上繡法華經字如粟米又作飛仙
蓋以絲一縷爲蓋五重中有十洲三島每日
食胡麻飯二三合憲宗嘉其聰慧而奇巧遂
賜金鳳環以束其腕知眉娘不願住禁中遂
度爲黄冠放歸南海仍賜號曰逍遥大師後
神遷香氣滿室弟子將葬覺舉棺輕即徹其
蓋惟存藕履焉其後有人見眉娘乘紫雲游
[005-015b]
於海上時羅浮處士李象先作盧逍遥傳
   吳綵鸞
唐文宗太和末有書生文蕭海内無家因萍
梗抵鍾陵郡蕭性柔而治道貌清而出塵與
紫極宫道士柳棲乾善遂止其宫三四年矣
鍾陵西山有游帷觀即許眞君遜上昇之第
也每歲至中秋上昇日吴蜀楚越之人不遠
千里而至多携挈名香珍果繒繡金錢設齋
醮以祈福時鍾陵人萬數車馬喧闐士女櫛
比連臂踏歌蕭因往觀之睹一姝歌唱稍異
[005-016a]
因聽其詞理脱塵出俗意諧物外復歌詞有
文蕭綵鸞之句蕭驚曰吾姓名其兆乎此必
神仙之儔侣也竟植足而不能去蕭詰左右
或云洪井青衣女子也其居洪崖壇側亦不
得其實蕭伺之歌罷已四更矣姝與三四輩
告别獨秉燭穿大松徑將陟山捫石冒險而
昇焉蕭亦濳繼其蹤燭將盡有仙童數十輩
持松炬出迎之蕭失聲姝乃覺回首而詰曰
非文蕭邪蕭曰然姝曰吾與子數未合何遽
至此因相引至絶頂侍衛甚嚴有几案幃幄
[005-016b]
金爐國香與蕭坐定有二仙娥各持簿書而
前其間多指射江湖覆溺之事適至一婦女
名而姝意有不得所又云某日滄湖風濤亦
有誤殺孩稚者姝怒曰豈容易而誤邪執溥
書曰但嬰孩氣弱未足自不禁也非不救莫
奈之何蕭聞之因詰其事姝竟不對蕭又請
益堅姝答曰此陰機不合泄於子吾當與子
受禍爾仙娥執書既去忽天地黯晦風雷震
怒擺裂幃帳傾覆案几蕭恐悸不敢傍視姝
倉惶著衣秉簡叩齒肅恭伏地待罪俄而風
[005-017a]
雲貼息星宿陳布而仙童自天而降持天書
宣曰吴綵鸞以私欲而泄天機謫爲民妻一
紀姝遂流涕與蕭相同下山竟許成婚而歸
鍾陵遂止蕭所居之室蕭方知姝姓名因詰
姝先世之譜系姝曰我父吴仙君諱猛豫章
人也晋書有傳濟人利物立正去邪今爲仙
官名標洞府吾昨爲仙主陰籍六百年矣但
無何得罪於帝俄遭謫也然子亦因吾可出
世矣蕭處清貧不能自給姝寫孫愐唐韵日
一部運筆如飛每鬻之獲金五緡盡則復寫
[005-017b]
如此僅十載至唐武宗會昌二年稍爲人知
遂與蕭濳往新吴縣越王山側百姓鄒舉村
中夫婦共訓童子數十人忽一夜聞二虎咆
哮於院外及明失二人所在凌晨有負薪者
自越王山下見二人各跨一虎行步如風陟
峰巒而去
   杜蘭香
湘江漁父於洞庭之岸得三歲女子憐之養
十餘歲天姿奇偉非常忽有青童自空而降
携女昇天女謂其父曰我女仙杜蘭香也是
[005-018a]
時不還家其後於洞庭忽出降張碩家碩乃
修道之士蘭香初降時授玉簡玉唾盂紅火
浣布以爲登眞之信又一夕命侍女齎黄麟
羽帔之服以授于碩曰此上仙之服也
   諸葛氏
九華山樵者婦諸葛氏感時疾數日起白舅
姑曰新婦不惟疾平復且得仙矣俄出門乘
空而去又數日復降云天上樓觀皆碧玉琢
成窗户悉以珠玉綴蛟絲帳幔五色相照仙
女行明中然不死之香我今暫來相看俄有
[005-018b]
五色車駕雙龍力士御之女童爲從婦乘之
冉冉而去
   韋女
鄭德璘家長沙往江夏省親將返有醝賈韋
生同宿洞庭湖畔韋氏女水牕中垂釣德璘
以紅綃題詩曰纖手垂鈎對水窗紅渠秋色
艷長江既能解佩投交甫更有明珠乞一雙
以紅綃惹鈎女收之及明順風張帆而去將
暮漁人曰賈客巨舟没於洞庭德璘悲惋爲
弔江姝詩曰洞庭風軟荻花秋新没青娥細
[005-019a]
浪愁泪滴白蘋君不見月明江上軟輕鷗酹
而投之水神持詣水府府君曰德璘異日吾
邑明宰召主者送韋女事鄭生女視府君一
老人也德璘夜半覺有物觸舟拯之乃韋女
遂納爲室後數年果爲巴陵令至洞庭有老
叟曰昔日水府活爾性命韋女拜謝曰父母
在水府可省覲否曰可須臾舟没然無所苦
父母居止與常人無異向所溺之物皆至此
但無火化所食惟菱芡爾俄船出湖畔
   楊保宗
[005-019b]
女冠楊保宗不知何許人也自幼爽秀及笄
許娉矣忽有感悟遂乞爲道士父母從之乃
入廬山棲於上霄峰崇善觀頓忘塵念達清
靜之源却粒煉形而勤行播于遠邇玄風大
振南唐元宗聞之持詔赴闕延入禁中俾妃
嬪之樂道者與之相見問其所欲保宗因言
舊宇湫弊不能容衆元宗乃命賜以金錢而
六宫競施服翫珍珠綵繡計逾千萬令新其
宇仍勑尚書郎韓熙載撰記賜觀額以眞風
賜保宗以紫衣又詔臣下作詩頌以送之皆
[005-020a]
所以旌道也保宗素慕蔡尋眞李騰空之爲
人亦能以丹藥符籙救人疾苦暇日或至屏
風疊之南北瞻禮二祠焉保宗年已老而色
如孺子既殁容貌如生舉棺甚輕人以爲尸
解先是崇善觀始於梁武帝大同初其後歷
四百年而名人高士寂無所聞暨保宗風聲
遠著學者大集而道門稱

   無名氏
李定記宋徽宗宣和中太學士人會飲於任
[005-020b]
氏酒肆忽有一婦人妝飾甚古衣亦穿弊肌


膚雪色而無左臂執拍板乃鐵馬之唱詞云
闌干曲紅颺繡簾旌花嫩不堪纖手捻被風
吹去意還驚眉恨蹙山青敲鐵板閑引步虚
聲塵世無人知此曲却騎黄鶴上瑶京風冷
月華清諸公怪其詞異即問之曰此何詞也
答曰此是上清蔡夫人法駕導引也妾本唐
人遭五季之亂左手爲賊所斷今遊人間諸
公飲酒願求一杯爾遂與之一杯飲畢而去
諸公送之出門杳無所見據資治通鑑歐陽/修論曰予嘗聞五
代時有王凝者家青齊之間爲虢州司户參/軍以疾卒於官凝家素貧一子尚幼李氏携
[005-021a]
其子負其遺骸以歸東過開封止於旅舍主/人不納李氏顧天以暮不肯去主人牽其臂
而出之李氏仰天慟曰我爲婦人不能守節/而此手爲人所執耶即引斧自斷其臂見者
爲之嘆泣開封尹聞之白其事于朝厚恤其/李氏而答其主人也道一嘗閲道書見自古
至忠至孝至貞至烈蜕形出世俱爲神仙前/傳所載婦人隱其名氏豈非五代之李氏乎
歷世眞仙體道通鑑後集卷之五






[005-02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