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f0051 松泉集-清-汪由敦 (master)


[038-1a]
  欽定四庫全書


  松泉集巻十二


  吏部尚書汪由敦撰


  記二


  勅修龍福寺碑記


  龍福寺在薊州之東去


  孝陵一舍而近因山為基堂廡畧具山僧三數人香燈
僅續少過之者


[038-1b]
  天子以朝


  陵數經其地建 行殿於寺之西因


  命斥而新之山門翼然石磴雲叠殿宇深靚階墀周凈
刹竿幢影隠暎林麓乾隆十年春二月


  皇帝有事於


  孝陵禮成至 行宫


  駐蹕入寺禮佛將作以寺工落成礱石請紀重修時日


[038-2a]
  㫖敬為之記按寺故有金㤗和三年文林郎守左拾遺
兼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雲騎尉賜緋魚袋吕卿雲
碑記言是山名葛山寺創於唐初曰智嘉禪師者恒誦
持妙法蓮華經選勝至此穴岩以居夜半聞鐘聲心異
之尋至山腹見廢寺故基壁間有龍福院額遂結茅其
地持誦弗輟堦前伏蠆日聞經聲忽得解脱中夜化為
女子禮師稱謝具言使左右五里永絶蠆毒以報其徳
已果有騐由是逺近信嚮寳施雲集此建寺所由也閲
[038-2b]
遼至金天慶正隆屢加修葺其見於碑刻者如此


  昌瑞山安奉


  祖陵佳氣鬱葱靈秀鍾聚羣峯連屬或拱或抱或障或
翼蜿蜒起伏皆扶輿清淑之氣所為磅礴鬱積以藩衛
福庭茲山又其餘支也山之名曰葛不列於圖經志乘
葢前人所畧而弗記畿輔琳宫梵宇相望名山靈刹頽
廢於荆榛瓦礫者且不知凡幾也龍福之為寺固不足
[038-3a]
以當指數獨以傍附 離宫邀


  翠華之臨涖寳坊金界煥然更新有加於昔謂非山靈
之厚幸歟智嘉之卓鍚於此亦豈嘗有樗里子之智而
事若有相類者豈其功行卓越不容冺冺閲數百年而
迹乃大著歟抑山川之顯晦固各有其時也歟 國家
方隆億萬年無疆之基則茲寺亦有修勿壞叨與扈
從幸得以文字之役題名翠墨他日志畿輔記伽藍者
尚其有考於斯文


[038-3b]
  婺源縣重建明倫堂碑記


  國家建學以育賢能將盡俊髦而陶淑之俾夫徳無不
成行無不修藝無不備體用具周本末咸貫以達諸家
邦而措諸天下顧乃特揭其堂曰明倫何居葢天地之
所以成位惟人人之所貴於物惟倫倫之所賴以昭垂
今古不以時㑹而冺晦者則惟明自放勲有司徒之命
因而敬寛惇庸肇修攸敘千百年間數大聖人無不以
是為出治之本故孟子綜觀於起化之地而約鄉國設
[038-4a]
教之要曰皆所以明人倫㫖哉斯言夫是倫也者命之
自天為天敘具之於性為秉彛率之為天下古今所共
由曰達道固不以貴賤而偏全不以士庶而加損也然
下之親必由於上之明者性道雖同氣禀各異故自君
公以降及乎百司庶尹莫不皆有明倫之責而修之於
家以待他日之宣布則自束躬黌序之日始此三代聖
人所以養諸學校之中謹其教而申其義者道無異術
士無岐趨由是禮以節之樂以和之詩書以諷詠之樂
[038-4b]
正之崇崇以明此倫也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善之
擇擇以明此倫也格致以研其精誠正以踐其實以之
修身而倫明於身矣以之齊家而倫明於家矣以之治
國平天下而成親遜之休莫非由此推之此學校所以
為教之本而孟子約其要以示人也三代而下斯義不
明雖以漢唐之盛代各有學而上之所以為教者不過
袒割饋酳之虚文下之所以為學者止於訓詁辭章之
末務迨宋而文治丕振真儒輩出慶歴之間學校丕興
[038-5a]
晦翁諸子上接孟氏心傳乃即星源學宫大書於講座
之堂曰明倫以標古聖人設學至意使學者咸知所用
力自是都邑學宫摹以為式一如星源云乾隆甲子王
君晋三謁選都門語余邑學在城西隅 國朝嘗一再
葺邇且漸不可支既為解槖以新之而未有記敢請余
惟學以明倫虞夏殷周之文可覩已然必教者有二帝
三王之心而後能舉數大聖人之法亦必學者能契孟
朱二子垂訓之㫖而後乃無忝於 國家造士之恩我
[038-5b]
皇上明哲作則建極綏猷凡夫典禮惇庸之方所以為
多士先者靡不日勤宵旰矣學者誠體此而反求之豈
徒然哉必也游之乎詩書禮樂以通其藝致之乎學問
思辨篤行以成其徳以懋其行將㑹乎格致誠正修齊
治平之全而處為真儒出為名世於以廸彛教而成親
遜皆基乎是乃無愧於斯堂之名無負


  聖天子造士於斯堂之實此又朱子特榜以示人之深
意也然則晉三之為此勤也夫豈小補哉余故記之特
[038-6a]
為學於斯堂者勸


  婺源縣重建尊經閣碑記


  婺學自宋以前凡六遷朱子所記藏書閣乃第四遷在
縣治東又再徙為今地實三遷之故址也舊有尊經閣
按邑志云在明倫堂後山半廢已乆矣竊謂道原於天
而顯於文自一畫開天文明啓秘聖帝哲王繼天立極
莫不有經訓之垂以為敷教出治之本故伏羲以降列
聖相承詩書禮樂易象春秋粲然大備如日月麗天昭
[038-6b]
回萬象芸生庶彚咸被其光而抉其蔽所謂極之敷言
是彛是訓于帝其訓者故夫子曰君子有三畏一則畏
聖人之言聖言經也畏者尊之也天祐下民作之君師
聖言之畏實與天命大人相為表裏顧道之常明於天
下也存乎經而經之常尊於天下者存乎人是故有作
者之聖有述者之明而述之之明非實優夫作者之聖
不能為述之之功且復倍夫作者之聖而彌逺是以前
千五百有餘歳而列聖之經刪定纂修一集大成於至
[038-7a]
聖後千五百有餘歲而四子之經淵源伊洛再集大成
於紫陽斯固大道之休明抑亦昌期之有㑹方今光華
復旦景運重新我


  聖祖仁皇帝徳合聖明功符作述㑹編萃六籍之精奥
淵鑒彚朱子之全書葢將復集四千餘年之大成以昭
百王經世之大訓而纉承方篤於


  憲皇帝繩武復際我


  今皇逺接洙泗之心傳近紹考亭之問學諸凡


[038-7b]
  欽定經史


  頒儲黌序所以陶淑真儒成天下之材而收得人之效
者實在此於是上作下應欲從風動僻壤山陬海隅日
出罔弗家敦禮樂户澤詩書矧婺為朱子桑梓鄉號稱
鄒魯教澤漸濡宋元以來眞儒輩出莫不本於學古有
獲顧今尊經一閣乆委榛蕪其若之何王君晉三語余
曰吾邑旣竣明倫之役又樹二坊於官衢竊願尋閣遺
址進工啚之於是壘石為臺髙可二仞臺上為閣衡六
[038-8a]
仞從七仞有加其高如從之半對望屏山文峯屹立經
始於甲子三月落成於乙丑正月甫訖工而


  頒賜諸經後先焜耀時中丞魏公以其事上聞


  特予増秩晉三既益感激忭舞而廼并屬余記余畧為
敷陳經以載道原本於天而特恭紀四千年來列聖諸
經紹孔朱而三集大成端在 今日若夫為學之方誡
勉之切則朱子藏書閣記已詳哉其言之矣


  熱河寓齋記


[038-8b]
  熱河去京師四百餘里萬山環繞塞外之奥區也十餘
年來


  天子歲以孟夏之月避暑於此至白露既零行圍講武
而後回蹕大司空徐公以近臣扈從毎歳必至自浙被
召之明年乃購地一區東去 行宫一里而近得老屋
若干楹以為寓齋其地俯接闤闠而因山結廬有高明
爽塏之致公顧而樂之乃命之曰城市山林而題所居
曰半山堂堂之東卧所在焉則仿康節安樂窩之例題
[038-9a]
曰寄窩人生皆寄耳旅之次則尤寄之寄也堂後綴以
廻廊循除而升為軒三楹架列書冊圖史几案筆硯自
公之暇從容委蛇而偃息於其中因命之曰退食軒而
揭其座右曰惺惺以自警其西之與半山堂相鄰並者
曰芝蘭室賔客之至則延接於此又折而北為遊息處
名其居曰敦艮居右曰致虚左曰守靜葢取諸老氏之
言而有合於養心定性之㫖庶幾止其所而無咎云爾
循曲磴而西三十餘歩其地益高境益靜繚以周垣為
[038-9b]
課孫之所題曰韞山居語曰石韞玉而山輝夫非其韞
之之深且乆則不能全其實而輝何有焉故以惜隂名
其齋以尚友顔其室志朂也有亭翼然浮出於敦艮居
之西隅者為遐觀亭亭東面彌勒峯峯迤而南則呀然
開羣山之自西南來者亦鬱然伏河水循山麓南行屈
注於東而流出於其間層巒横障其外逺峯歴歴可數
亭之址於所居為最髙目之所窮亦最逺此其所以為
遐觀也前後總為屋若干楹視舊稍加増拓而庖厨廐
[038-10a]
圊之所畧備歲辛丑公挈其孫以行余以課讀偕來留
止數月因屬余為之記夫役之擾擾利之皇皇城市之
塵囂人皆以為困若乃茂林幽谷木石與居而麋鹿與
遊逸人畸士邈然而遺世獨立之概古之賢達亦往往
豔其跡而高之自予觀之城市之所為困者易知也沈
冥枯槁之果於忘世類皆不自得而有託而逃焉則其
徜徉恣肆而自以為樂者得無抑塞沈溺而有累其心
耶公之退朝而居於是也軒窗清雅時卉馨而禽鳥樂
[038-10b]
咏詩讀書䇿杖而游倚枕而休不出户闥而巖岫參差
林霏明晦之景狀皆在目前至於攬民居之殷庶物力
之充牣又以見盛時休養生息之繁利用厚生得以咸
若其性葢城市山林之樂俱在焉而所謂困其形而累
其心者無有也故敘而記之俾覽者知生遭


  聖明扈從之臣亦得遂其樂也如此其必有流連歎慕
而不能自巳者矣


  鄰松草堂記


[038-11a]
  芳溪楊子士千作堂於所居之右因山為基爽塏深靜
名之曰鄰松謁予為記予嘗謂松之為物質直挺健拔
出於氛埃之表有君子之徳歴凝寒傲霜雪貫四時而
不改其素有君子之操磥砢多節聳壑凌霄負棟梁之
材工師匠石得之則以為喜有君子之用是以君子恒
比徳焉楊子之先有曰友松聽松者非特以地産為名
誠有取爾也東里先生有云君子之尚於物有不在耳
目之誤意趨之適而在於其徳者其謂是夫予屢過芳
[038-11b]
溪當春景妍明園中桃李豔發紅紫爛然芬芳菲馥榮
木交映縁溪芳草翠緑可愛令人暢然神怡及快雪初
晴山如積玉羣松兀立於層巒叠嶂之間長風振動朝
陽始晞凝冰隕空琤琮觸石肅然如見鉅人長者蒼顔
古貎峩冠劔佩俯仰揖讓之容為之歛容起敬楊子蓄
徳秉操期有用於當世慨令徳之不孤其寓名命意不
於彼而於此則所尚可知也已堂之後有泉出山石間
深廣不逾尺而四時不竭韻清而味甘楊子酌泉䕃松
[038-12a]
屏逺塵翳養其徳者將益厚予亦將有卜鄰之思楊子
其許我乎


  休寜㑹館碑記


  京師為萬方輻輳之地風雨和㑹車書翕至彯纓紆組
之士于于焉雲集景從遇鄉㑹試期則鼓篋橋門計偕
南省恒數千計而投牒選部需次待除者月乘歳積於
是寄廡就舍遷徙靡常炊珠薪桂之歎葢伊昔已然矣
時則有寘室宇以招徠其鄉人者大或合省小或郡邑
[038-12b]
區之曰㑹館夫人情萃則情親散則勢渙古之人仕於
其國無事去親戚離鄉井中世士大夫宦遊四方逺至
萬里若千百里當其跋渉途路投止邦畿久暫去留未
知所届在䇿名仕籍者仰資俸入獲列寜居而坐視閭
閈英遊皇皇焉靡所依息夫豈不惄然於懷然分宅以
居指囷以食概難望之人人則㑹館之設俾得適館垣
弛負擔於以聨其情萃其渙是亦厚鄉俗廣惇睦之一
端也新安郡向有㑹館湫隘不可居歙乃别營㑹館吾
[038-13a]
亦欲為吾邑營之未得善地壬申秋有以所居求售者
溯其始葢先達名公故第近日都下規度營建率毁大
宅取故材以薄值射厚利予惜其入賈人手且不可保
爰謀之太常金公給事中兩程公待御戴公王公前觀
察畢公及族人儀部文麓咸以為當乃率先醵貲為倡
而馳書故鄉婣友期共成之不數月逺近樂輸者麇至
乃得蕆事凡為屋若干楹稍加繕葺而堂庭廊廡庖湢
廏庫之次與几榻箕帚錡釡筐筥之需無不次第完具
[038-13b]
并籍識其餘置閒房取息以備歲修刋列科條垂諸可
久是役也皆出自吾鄉望族巨宗縉紳逢掖之侣不資
闤闠不藉遊揚言出響應若赴期㑹是可見向道樂善
人有同心而吾鄉風氣之淳美敦篤勇於為義不以逺
邇疏戚異視人之聞之宜乎嘖嘖稱羡以為不可及而
予暨同朝諸公幸際事㑹之成欣喜相慶用識縁起鑱
諸貞石以諗來者異日人文蒸蒸蔚起揖讓於斯絃誦
於斯鏃厲振奮於斯名臣魁儒星聚林立庶幾吉人吉
[038-14a]
士為


  天子使今日之有事斯館者其與有榮焉將來長守舊
規俾無廢墜是尤予輩所厚期而亦邑人之志也是為


  黄山九松圖記


  泰山之巔有五大夫焉古所傳松之最著者也而外此
推黄山山故多竒松遊人嗜其尤竒者各因形以命名
且圖為玩葢所稱竒之尤者矣松之竒有若龍之卧焉
[038-14b]
擾焉困焉者有倒掛於絶壁者有若蒲團可承趺坐者
有若首尾相接兩峯之間若接引者有若棋之枰者有
為山靈若迎而若送者而更竒為一線天長松自崖中
直矗峯頂若虬龍之破石而出者而諸松遂各以竒名
披斯圖可指而識也雖然松之産於窮山絶壑為樵夫
牧䜿所摧殘者比比矣幸而遂其竒亦未有從而愛之
名之而圖之者何是圖之以松著也且吾聞蓮華諸峯
竒松不可勝數而圖以九特傳豈以是為竒之尤焉者
[038-15a]
乎晴窗展巻如置身黄山間竒狀駴人耳目不特躋岱
岳而始得賞松之竒則是圖與松俱有竒絶者存而烏
可以不記


  澄懷八友圖記


  澄懷園在 圓明園東南隅半里許館舍數十楹巖壑
蔽虧陂池演迤雜樹檜柏榆柳清隂襲人稱消暑勝地
世宗憲皇帝恩賜内廷侍直諸臣分寓其中予以直


  南書房來寓至庚午


[038-15b]
  賜居麗景軒前後左右皆諸公寓直處也直 上書房
者八人而寓焉者居其六丙子仲夏有善畫者常生至
乃即園中景繪八友圖歩而向板橋奚奴捧書隨者為
少詹事介休梁確軒橋之左竚俟者為學士仁和周葯
欄葯欄素善琴一童子捧古錦嚢盛素琴一其所嘗操
者也縁山蹊稍折山麓縮而嵌山之巔蒼松數株落落
如離立兩髯翁對坐其下一為少司馬武進程莘田髯
多而半白者為學士㑹稽周蘭坡各拈詩韻若聨句狀
[038-16a]
傍有一人獨坐梧隂下執紙筆欲作書者則副都御史
安州陳月溪云凉亭前數童奴展畫巻一白鬚老人從
旁指㸃為編修金匱張酉堂其一屹立諦視者為少司
馬長白觀補亭補亭與確軒皆不寓園中然下直輒數
數至不異鄰並最後一人揮羽扇飄然而來鬅頭童挈
茶具隨後行則少司冦漳浦蔡葛山也之八友者生不
必一地官不必同階齒不必相若顧以遭際盛時偕直
禁近寅同入申同出風雨寒暑未嘗間至其退食餘閒
[038-16b]
雍容諧暢羔羊委蛇之風金蘭臭味之雅情愫欵洽八
人者無異一人信仕宦中不可多得之境其寫而傳之
也固宜圖既成以余同居園中屬為記憶昔居斯園者
南齋諸公而外若太傅高安朱文端公相國桐城張文
和公少宗伯漳浦蔡文勤公大中丞鄞邵公宗丞荆溪
任公咸以魁壘耆碩勸講 東序余嘗接其緒論清風
雅度至今猶想見眉宇惜當其時未有圖之者八公繼
諸先正後其為是圖意葢有在矣異日披閲指數其道
[038-17a]
徳聞望卓然輝映豈徒優游清暇侈林泉之賞覽為詞
林美談而已余雖與諸公分曹殊直而清溪秀石間燈
火相照喜諸公之不余棄也故不辭而書於巻端且為
之篆





[038-17b]










  松泉集巻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