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90 東里集-明-楊士奇 (master)


[061-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里續集巻三十三   明 楊士竒 撰
  墓表
   彭原復墓表
此彭某原復之墓彭氏泰和西郭月池里名家其世系
見余所著香山縣丞墓表原復大父志永父與材母郭
氏原復兄弟二人原復其仲也世父與吾無子以父命
為之後自幼孝友而謹厚喜親筆硯不與羣兒嬉狎十
[061-1b]
歳為亂兵所俘行數日舎之去邂逅其父所交㳺故人
遂依之然更二年乃得歸歸而父母皆歿先廬已燬無
彊有力親戚可恃即自務樹立從學婣家先生王子與
明為人之道而貴重其行不肯以非義取諸人於生事
亦落落不以屑意而處親戚鄉黨怡然執恭讓人無長
少貴賤皆樂近之嗜飲酒然未嘗愆禮度嘗長里徭賦
一時長徭賦者率怙勢刻削其民原復獨澹然寧損已
以厚民以是尤見稱長者洪武庚午閠四月十四日以
[061-2a]
疾卒距其生四十年矣配劉氏有賢德子男二詡翮女
三皆適人孫男二銘欽女四曾孫男一今子男獨詡在
初吉安郡學聘為訓導試經義于翰林有聲譽㑹英國
公請于朝求士教家塾時特勅吏部簡文學優等者遂
奏遣詡衆皆以為不辱命也初原復卒同産之屬有欺
其遺寡孤欲敚其業者日虐使詡蓋行道之所不忍當
是時孰計詡之克立如今也哉雖詡有母之賢要必原
復有以善其後者不可誣也鳥獸於其同産知相愛不
[061-2b]
相賊也何獨於人哉雖憑其詐力馳騁一時矣夫固久
而必定也彼有為之而不厭者觀於原復之後可以少
戢矣表而著之其亦警俗之意也
   故廣西按察僉事劉長吾墓表
永樂壬寅十二月十八日廣西按察僉事劉長吾卒於
北京長吾吉安永豐人發身永樂壬辰進士永樂以來
進士厯七科唯辛夘壬辰兩科取士最少就試皆三千
人而所選皆不過百人然兩科之士其初擢官顯要者
[061-3a]
最多至其後有政譽者亦多長吾其一也長吾諱某以
字行系出晉安成太守劉遐世業儒祖思恭父子碩母
李氏長吾幼穎異好學治書經年二十九舉進士厯事
都察院踰年擢廣西按察僉事長吾居官有亷潔之行
逹於大體為政簡而明臨斷是是非非於用法得寛猛
之宜未嘗茍為私謀嘗盛夏當巡按向武或言瘴鄉盍
俟渉秋而行乎長吾曰職在視察民瘼茍取便已如民
何凡行部所至必以㢘察民隠為務唯民所欲惡而從
[061-3b]
之少嘗受經劉子欽子欽後謫戍南丹長吾過之執弟
子禮恭甚子欽亦自重不少損於是蠻方之人稍識師
弟子之分同官陳賞巡按梧州卒適長吾過梧州特留
治其䘮遂以歸其鄉而并歸其妻子其行義大率類此
融縣有戍卒兇悖為民患民耆老百餘人訴諸長吾㢘
得其實械送京師道卒㑹朝廷遣使巡撫過融卒之子
以父死蓄怨誣告長吾他事巡撫以聞都察院逮治長
吾其誣竟直然未幾長吾卒年三十有九嗚呼惜哉長
[061-4a]
吾娶周氏生子一人尚幼卒時獨一養子在側今將歸
其䘮葬永豐夫士之務學脩行恒患無所遇不得效諸
用有所遇又患局於位不得展其材如長吾庶乎得展
其材又不永其年非可惜也夫長吾之脩於身施於父
兄宗族者其鄉之人固知之而其施於政及於廣西之
民者蓋縉紳君子多知之而鄉之人未必盡知也翰林
侍讀學士曾公既為著葬銘余又撮其㮣表之授其家
俾刻諸墓
[061-4b]
   王思賢墓表
處士姓王氏諱某字思賢王氏之先居廬陵之何山後
徙安成連嶺至諱扆者始徙泰和邑西之南富里幾世
至興祖處士曾祖也廷圭其祖也功廸其考也皆業儒
不仕處士自幼嗜學善事父母而持其身治其家一以
嚴雖富而其意泊然嘗盡失其貲産而泰然如未嘗失
者於内備共養外給公賦皆親任之為人㢘方謹恪而
施之以和裕人有過未嘗輕言有所不逮導之使必至
[061-5a]
焉於家之子弟率防範以禮與人交義而誠其公直為
一鄉所服性不飲酒然喜以酒樂客客皆沉酣淋漓而
處士獨醒其間相與傲嬉傾寫無間嘗自號獨醒老人
前翰林學士解公為之傳蓋年七十有七而卒卒時遺
訓其子孫惟詩禮以立身儉勤以立家而已娶羅氏繼
蕭氏子男五人守一守訓守約守敬守恒其四人已卒
今獨守訓在女一嫁賴九皐孫男八人維某某某某某
某處士之葬也翰林侍讀王君直既銘之守訓復命經
[061-5b]
來京師求余文表墓余家距南富一舎而近嘗聞其先
世當宋之亡也奮義出力從文丞相勤王之師丞相數
過留其家愛其一門昆弟子姪皆俊爽特逹為大書續
槐精舎以督勵其學其先之所為見重於世也如此處
士雖逸居雲林泉石之間未嘗一出以效用而考其脩
諸躬施諸人者蓋於其先無忝矣而至於今如經如維
皆力學將以致用且其來者又益勤而未已也而皆處
士之所啟矣然則處士其宜有表哉其宜有表哉
[061-6a]
   李氏黃塘阡表
無錫縣儒學教諭廬陵李湛孟昭滿三考陞府學教授
需次于京師圖其先世所葬黃塘阡六墓并述其槩屬
余表之余諾之未有復也湛以疾卒於京師將卒命其
子璉必請表鑱諸墓道璉遂泣拜致遺命嗚呼余於湛
老友敢忘平生之言哉按六墓其中湛始祖四承事所
合葬其右始祖之子或孫蓋失其世序字名不可考又
右湛之曾伯祖榮卿其左則湛之曾祖晦卿而其祖伯
[061-6b]
復又袝曾祖之左又左而後數十歩湛母江孺人云李
氏故廬陵士族其先居衡州與宋忠臣湖南安撫使芾
同宗至景嗣為承信郎吉州孔目迎其父母就養父即
四承事也愛吉州士習之盛遂卜居郡城之西孔目在
吉適安撫公為守以親賢特相厚善蓋其為人博學篤
行所著有委順子呻吟集二子榮卿晦卿也晦卿號樸
菴明性命之學守正力行排斥異端所著有勵志集識
過錄又取朱子首歳表年因年著綂之義著百世一表
[061-7a]
傳伯復號復齋當元之盛際樂道不仕而剛正自持所
著有見心錄承家錄又輯古今老釋之事著辨惑錄李
氏文獻之傳可為盛哉吾少獲拜湛之父克貞先生矩
度雍容官至槀城丞文行政治蔚然有重於時後接湛
於儒林藝苑之間温然静貞而有守其仲氏孟謙學行
亦不忝其父兄夫有肇之於前又有紹之於後如李氏
不謂之盛可乎褒衣博帶論説古今孰非士也而必明
夫學之正必見諸行之實不為枉道狥俗而至於累葉
[061-7b]
不替益加如李氏焉者蓋亦鮮矣李氏非廬陵之望乎
鄉人士有過黃塘之阡者式之哉
   故黟縣知縣贈承德郎刑部主事嚴君墓表
洪熈元年某月刑部清吏司主事嚴珊䝉上恩賜勅贈
其父䘵以珊之官階承德郎而贈其母程氏為安人於
是珊踵余門拜且泣曰先父之葬也鄉先生前左春坊
司直金君志其幽矣惟上之寵命及先德之施於時宜
表示來世者未有託焉幸矜而畀之珊嘗從余在翰林
[061-8a]
六年勤學勵行其去為秋官屬能聲日益焯焯蓋於子
可知其父矧又有如金君所志者哉考志嚴氏其先居
睦五季有為令於衝之江山者因家其邑之瀆口里至
宋宣和中名賜者徙開化之龍山既徙而族益盛鄉人
號其地曰嚴村賜八世至浩然浩然生得華得華娶徐
氏禄之大父父母也其上三世皆不仕祿字伯宜始用
薦者為太僕羣牧官三歳罷羣牧改國子監掌饌又用
薦陞閩縣知縣復改黟縣其為掌饌也自大司成至六
[061-8b]
舘之士皆譽之其為閩縣也壓以㑹府貴臣之尊且衆
而朝命之使及海南諸蕃國貢獻往來宿頓供億之繁
應接趨走無寧斯須伯宜從容事集而民不擾也賦舊
十倍他邑民不克堪伯宜力言於府平其賦民至于今
賴焉為黟縣也愛民如閩尤篤意於興學民甚嚮服蓋
無幾而卒於官伯宜自少好學師事從兄好禮好禮官
思恩臨汾建平不憚險逺率往從之事親孝事其兄伯
謀凡田宅臧獲器物惟伯謀所欲而已取餘焉養孤姪
[061-9a]
始終同已子處族姻閭里咸得其心尤汲汲義舉其施
諸家與鄉如此宜其政之行於人也卒以永樂辛卯五
月二十四日享年五十有七初娶程氏宋秘書少監洞
之後繼戴氏子男四瑄珊珣環珊永樂十三年進士自
翰林庶吉士陞今官女一歸戴鎧孫男三女一方今明
詔數下令中外舉堪任守令者付之撫綏之寄又嚴戒
貪墨重舉主連坐之令期必得人中外之臣皆惴惴不
敢茍且有言恐負德意嗚呼如伯宜之才之德豈非其
[061-9b]
人哉惜乎其不可復作也士懐有用之具際得用之時
而屈於命不克以究其施徒使後之人思之而不忘豈
非可惜也夫抑亦可嘅也夫
   王處士墓表
余與少保澹菴楊公同在翰林四十餘年今閒暇相與
私論屬官之賢之衆共私喜前此所未及也蓋今之賢
者具四方若荆湖之賢檢討王振其首也少保公又言
振之得於家者有自因及其父處士君之德善處士蓋
[061-10a]
篤行人也余心識之一日振奉少保公所作處士墓銘
介其僚編脩蕭鎡求余為表余不可以辭按王氏其先
自䝉城徙荆州之某邑六世祖邦直仕宋至侍郎祖諱
琦仕元為迤南河泊官考諱文才處士諱某字貴華貎
清儀肅知學問明大義居心以不欺為本有孝友睦婣
之行性和易而耿介毅然非其義一芥不茍取自用澹
泊而能捐利以仁其宗族鄉黨恒積榖間遇儉歳盡出
貸賑嚴於教子常勵之孝弟忠信子若孫有過輒怒不
[061-10b]
見必改乃已每諭之曰為人但常省已過不當言人過
又曰士持行當如闕/  虧為終身之累振選鄉貢上
京師縣令丞贐闕/ 數百緡處士力辭已而顧振言此
歛諸貧民者闕/  仕而可受不義振服膺惟謹里有
競爭必於闕/  平未嘗以私掩公守令以下所共敬
禮方岳大臣過者咸見存問春秋八十有四視聽不衰
容色腴澤如頳玉卒之日弔者哭皆哀遐鄉僻陬其耆
耋咸往㑹葬非其素積誠不已何以致此哉娶孫有婦
[061-11a]
道子男三孟思聰仲思忠季即振宣德庚戌進士授今
官女一嫁劉俊孫孫男若干處士之卒以宣德丙午九
月辛丑蘇文忠公有言稱人之善必本其父兄若振見
重於縉紳君子非本諸處士乎吾故表之以告夫世之
為人父者
   中順大夫興化府知府李公墓表
李氏之先出唐宗室燉煌房五代時避地于越後之台
之寧海家焉見黃文獻公集中霽峰先生墓誌霽峰先
[061-11b]
生當宋末元興之際以髙文邃學重於時文獻蓋其考
試浙省時門生云霽峰於興化為髙祖曾祖諱栗祖諱
炳考諱塾明書詩春秋洪武初分教華亭縣學因家焉
後為鄜州同知卒於官歸葬華亭娶華亭沈氏興化其
子也諱銅字至剛號敬齋以字行少頴敏不羣嘗從學
楊㢘夫為詩文有清思洪武戊辰舉明經奉命侍懿文
太子初授祠部試郎中既實授坐累謫戍邊無幾召還
為虞部郎中尋陞河南布政司右叅議㑹河決汴隄居
[061-12a]
民危懼公建議假王府積木作筏濟之人賴全活甚衆
調湖廣布政司左叅議太宗文皇帝入正大綂公來朝
大臣有言其才且洪武舊人遂以為通政司右通政方
脩洪武實錄公與焉旦莫在上左右道説洪武中事甚
親宻是冬陞禮部尚書時禮部之務叢脞公長於剸繁
條理井然益見寵遇實錄成有白金文幣金織衣之賜
永樂二年春册立皇太子命公以尚書兼左春坊大學
士東宫開經筵公與右坊大學士解縉最先進講及脩
[061-12b]
永樂大典四方文儒皆集仍以公董之無幾為侍郎宋
禮所間見疏歳餘降儀制郎中然遇劇務必以屬公解
縉素厚公既遭讒出又以公言其怨望後召下獄而并
下公仁廟嗣位念公舊宫臣復以為通政數月又念其
老不任朝叅改知興化府時朝廷方霈仁澤於天下公
仰祗德意勞心撫綏郡民德之甫再歳殁于官宣德丁
未七月四日也享年七十娶孫克配君子子男二長瀛
次源永樂甲辰進士疏通明敏自驗封主事陞員外郎
[061-13a]
方嚮用於時嘗得推恩追賜父誥命及贈母恭人女四
長嫁盛衍次嫁太常少卿鄭雍言次嫁王瑄次嫁考功
主事宋琰雍言琰皆進士發身孫男八女三曾孫男一
嗚呼公厯事四聖凡四十年入典邦禮輔儲君出佐藩
翰守名郡顯榮光大矣雖間厯夷嶮然囘眎同儕輩覆
敗消亡何可勝計雖或存什一於千百而求如公之巋
然享高壽都重爵從容考終何其少哉况又有後嗣之
卓然奮起而繼承之謂非所存之良所施之厚有以致
[061-13b]
之乎余與公同朝久源既請少保楊公銘公之墓又請
余表於是乎言
   李貴祥合葬墓表
龍泉泰和其壤地相接如東西家其人邂逅於逺外相
親如素厚善茍有行義可稱相愛願不啻如已出吾始
見李九疇於為進士愛其言質而禮恭謂將不辱於鄉
郡後又見之為御史愛其奉命而敬事謂將不辱於朝
廷以是數往還而益聞其世其家知其有所自也今九
[061-14a]
疇䘮母將歸合葬於其父之墓而縗絰拜余請曰不肖
不孝無以報父母大德於萬一願圖不朽於執事余哀
之為表其墓曰是為李貴祥甫及其配合葬之墓李氏
世家龍泉貴祥甫諱英其孝友行於家忠厚施於鄉公
方平直嘗禆於邑大夫之政永樂三年某月日卒春秋
六十有九其配蕭氏於事舅姑相夫教子靡有不盡永
樂十九年某月日卒春秋八十李氏之先曰榮其祖曰
真淑其考也曰九成九萬九疇其子也曰某其孫也銘曰
[061-14b]
凡世伉儷比徳者希懿此室家合璧相輝生同其居歿
同其穴後有承之式閎其閥
   王堂墓表
元良吏淮東道宣慰副使王公有賢孫曰維政自少負
邁往之氣逺大之志操執剛正論議髙明素欲有所見
於世不幸不遂大施以卒今四十餘年矣有老耆知君
深而尚存者往往與少者道君之才之行而未及展施
以為悼惜噫非實有諸躬其何能使歿世而人不忘之
[061-15a]
若此哉維政諱堂洪熈元年以子鈺貴贈翰林脩撰承
務郎封其配史氏為太宜人脩撰君曾祖諱理元累贈
朝列大夫祕書少監騎都尉追封太原郡伯事行見虞
文靖公所撰墓誌祖諱艮即宣尉公事具國史及黃文
獻公所撰墓碑考諱仲廬元紹興路總管府經厯妣徐
氏封宜人脩撰君自幼穎悟七歳能賦詩老長皆竒之
進從學鄉先生唐處敬讀書日千言終身不忘方肆力
於古人雖值元季兵亂未嘗輟也國家平定之初君之
[061-15b]
父以元故官謫濠梁君侍行躬勤孝養後奉父還鄉辛
苦闢草萊治田廬有詔發兵民築緣海城邑大夫推舉
君率民就役撫馭䂓畫悉有條理民不困而事先集他
之率兵民者多效法焉有司以賢良舉送君京師奉命
使蜀還奏稱㫖得疾歸既瘉時太康王師魯為浙江布
政使表然一時方岳之望其所用簿書史必慎簡賢良
知名之士遂采輿論舉君為掾凡所言與行皆愜王公
之意被檄督賦嘉興有推官不職不為君所禮銜之推
[061-16a]
官後坐賄徵下京獄造誣詞連君逮至誣竟直未出京
以病卒洪武廿四年十二月廿九日享年若干太宜人
史氏系出宋宰相浩父諱本贈中大夫資治少尹河南
布政司右叅政妣吳氏贈淑人太宜人天性純明渉書
史通其大義蚤䘮母凡事二繼母皆得其懽心繼母髙
病瘵家人畏傳染皆走避獨躬侍湯藥不去左右者幾
再歳暨終無幾微怠意而竟無恙既歸王氏家徒四壁
躬勤紡績晝夜寒暑不懈用佐脩撰君殖其家卒以饒
[061-16b]
裕脩譔君初舉賢良意未欲就或導之詭辭以䂓免者
太宜人於屛後竊聞之謂脩譔君曰事豈當僥倖斯言
必不可從脩譔君曰吾豈惑於彼哉脩譔君歿嚴於教
子冠昬䘮祭皆有品式治家馭下睦族及鄰咸當其宜
有智識凡審幾料事率豫中平素不信禨祥不惑祠禱
而頗好内典年將八十康寧和豫勑封命下子孫合内
外幾五十人奉觴上壽鄉里以為善德之應宣德八年
九月廿二日卒享年八十有五鈺奉合葬于脩譔君之
[061-17a]
墓子男二長鍾先卒次即鈺女一嫁樓璉孫男六女二
曾孫男六女四鈺永樂十年馬鐸榜第一甲進士及第
初授翰林編脩陞脩譔正綂初朝廷作新學校慎簡文
學行義堪為師表者授風憲之職俾董一方教事擢鈺
為按察僉事賜璽書命往江西瀕行以事狀求表其考
妣之墓鈺與余交廿有五年蓋余畏友也孔子曰魯無
君子斯焉取斯然則其考妣余可以無言乎敬為之表
   封宣義郎都察院都事熊君墓表
[061-17b]
宣德中朝廷簡用太康顧公佐為都察院都御史賜之
璽書俾罷黜貪汙湔滌弊蠧一清憲紀於是顧公舉南
昌熊尚初為院都事都事幕佐凡都御史之敷奏施令
一切簡牘必經於幕所係之重不與他官等尚初練逹
詳謹無滯事無過舉顧公良重之後尤見重於繼顧公
者尚初才名遂有聞於京師朝廷賜勑命嘉勵之以其
官封其父景方尚初既陞經厯為幕長於都憲數年而
景方卒知之者皆嘆曰非此父不有此子惜乎哉於是
[061-18a]
尚初縗絰拜求墓表之文按國子助教李洪狀景方篤
於教子尚初始授七品秩需次于家恒戒之曰寵命雖
可為吾榮然必他日能守官不貽吾憂乃足榮也及授
官又勵之以慎勤和恕為持已舉職處人馭下之道且
以不欺為本孜孜勵之而不倦其子亦能祗率弗違斯
其所繇克承官而致譽者歟古君子稱人之善必本於
父兄其不虛矣然考景方他善尚多家居有孝友睦姻
之行故裕於資儉歳恒出以賑匱乏有就之假貸而不
[061-18b]
能償者即已不復問就之傭耕必豐其報有司嘗推擇
掌里中海艘之役里人共貸白金六百兩市材後不能
償景方獨損私償之不以及衆非能仁其鄉者歟景方
自少務學問為人坦直剛毅薄於自奉而厚於賔客即
所居作三堂曰一敬曰維清曰嘉㑹二樓曰復古曰凝
碧皆以怡老而樂賔大夫士多為之賦詠非瀟灑絶俗
者歟其諱紀字景方别字松節其卒以正綂七年十一
月五日享年八十有六其世居南昌之盧觀五世祖雲
[061-19a]
卿宋右補闕祖敬昇考中立皆隠弗仕母劉娶徐子男
二長即尚初次尚爵女二長適程子良次適陶朝洪孫
男六女四嗚呼景方察諸其行觀諸其膺驗諸作善之
應展乎有徵表諸其蔵來嗣其承
   贈奉政大夫吏部考功郎中畢君合葬墓表
吏部考功郎中畢昌踵門再拜奉其所述考妣之行實
求余文表墓昌官京師二十年温恭㢘慎如一日余素
重之而余忝内制時目睹其考顯祖妣駱氏兩膺朝命
[061-19b]
受封及贈蓋又念非其考妣躬脩徳善曷以致斯遂摭
所述而書之畢氏世家杭之仁和自其先務勤儉蹈忠
厚在元曰仲義及子進皆隠居不仕顯祖之大父父也
洪熈元年封顯祖承德郎吏部考功主事其配駱安人
宣德八年贈顯祖奉政大夫吏部考功郎中駱宜人顯
祖諱如其字天資淳質志尚澹素自幼勤苦以承先業
孝養父母睦於宗姻鄉黨與人交久而益親平居簡黙
而言必度理行必顧言人有善稱譽之不置不善必為
[061-20a]
掩蔽於愛子姪循循化導恒延明師教塾中而躬考其
成績於内每戒其子曰吾少遭兵亂弗克問學汝曹幸
生太平又不勉力是自棄矣誠能自勉匪直可以榮身
蓋榮親亦由此矣其襟度夷曠善飲酒而終不亂晩歳
暇豫日與故人朋侶放情適意湖山之間超然如游物
之外者既享禄養承恩封泊然不一芥動於中而持已
愈謙下蓋春秋八十有三而卒其生元至正戊子四月
七日卒於宣德庚戌七月廿六日其配婦德母道式相
[061-20b]
君子春秋七十有八生至正癸巳二月廿三日卒於宣
德庚戌二月廿五日合葬錢唐縣包家山之原子男四
長富琮次富禮次昌永樂乙未進士吏部考功主事陞
郎中次盛女一適徐文義孫男六昔考槃詩人詠隠者
盤桓寛廣有自得之意若畢君非其幾之歟畢君所存
幽貞澹泊而臻于耄年非孔子所論靜壽者歟雖其不
生被榮命而既歿之後命必及焉又以見為善之應雖
逺而必徵也後之過其墓者式哉
[061-21a]
   故封從仕郎中書舎人周君墓表
嗚呼士習之不古若也或心不存夫仁身不率夫義也
或不務乎孝友睦婣也或學不講而道不聞也或惟利
之甘而欲之騁也往往得身後之譽於時貴人顯卿也
嗚呼其可以觀世也吳中周璿之䘮其父從仕君也求
表墓於余蓋余以耄疾謝不能也璿示所述從仕君之
德善質而不浮也曰事親食飲必躬調勞勤必躬執親
歿居䘮不違歳時薦祭必潔也與其兄處怡怡兄分教
[061-21b]
吳庠坐累死家徙他郡極力恤其遺幼孤從兄歿孤女
不能嫁嫁之如已女也婦翁以閭右徙實京師歳久家
落資給之無虛月翁死歸其䘮葬于鄉翁之子逮繫獄
數年又力資之及其逺謫迎養其母且教撫其子也其
友寓官布千匹其家將以充賦京師者一夕傍舎火倉
猝起䕶所寓出而已室燬不及捄其友德之請助作室
費一毫不取也其少嘗充博士弟子渉知春秋大義也
晩教里塾從之者恒百餘人訓其子及學者必約之務
[061-22a]
本惇實也郡邑舉鄉飲必見禮致也用子貴賜勅命封
從仕郎中書舎人享禄養十餘年雖老而敬慎自執無
厭倦也余閱之歎曰其宜表也其諱恕其字仲立别號
存翁也宋有為撫衛司兵馬鈐轄南渡時自鄢陵移守
泰定州遂為蘇人而厯世崇儒醫其先也諱子華諱繼
善元平江路醫藥提舉其曾大考大考也諱極隠居教
授娶顧其考妣也陸氏封孺人其配也璿璣瑾瓊其四
男子也璿今為中書舎人璣寧波府學教授皆其所成
[061-22b]
也曹煜沈珪其二女子壻也孫十有四人五男九女也
春秋八十有四其壽也正綂己未十有二月庚辰其卒
之歳月日也長洲縣彭華鄉金盆塢之原偕其配所合
葬也并為誌之俾來者有考也
   彭叔敏甫墓表
監察御史彭朂奉勅提督南京郡邑學校有成績天官
卿奏其最凡再以余同鄉郡過余言曰朂不孝不幸生
際有道之世仕於朝得禄不逮養父終身慟也重不幸
[061-23a]
者令仕於朝一考而最得推恩封贈父母及朂當如令
而格於新例未即得朂惟是朝夕不遑寧也又念先君
之墓木拱矣而墓上之石未有刻辭幸先生哀而畀之
遂出少傅建安楊公所作墓誌視余按御史之考諱某
字叔敏杏隠居士所自號也彭氏唐天祐中有諱玕者
為吉州刺史至諱思永宋治平中為御史中丞皆居廬
陵之山口里其後至少英及其子子淳皆從文丞相舉
義徙居永豐新陂又徙龍潭之西杏隠之髙曾也祖貴
[061-23b]
德號雪厓明經教授考諱景忠兼業醫杏隠承其業而
造詣益深凡所愈疾不責報有贈之衣服飲食輒持歸
獻父母父歿母張病瘵十餘年旦暮侍左右飲食湯藥
衣服盥漱坐臥扶掖皆躬任之母歿里俗瘵死懼染率
火化杏隠力拒羣言棺斂如禮父母歿皆哀毁忌日祭
必悲歳時先祠薦奠必誠必謹厚撫諸弟及兄弟之子
訓育婚嫁咸盡心禮聘名儒於塾為子弟師為人温雅
謹飭言動不茍不妄交際而處宗姻鄉黨怡怡雖有拂
[061-24a]
逆不見詞色人皆多其長厚二子皆有官享禄養者十
九年宣德八年十月日卒春秋七十有五葬里之小金
岡配黃氏子男二長朂永樂乙未進士南雄建寧兩府
儒學教授遂擢御史有賢聲於時次昻㑹試中教官選
今為唐府伴讀女一歸劉伯端孫男十一女六曾孫男
二洪湖凡世有大功德者則見之銘與表如杏隠君其
持身處物固皆善德矧其誠孝尤德之大者是宜表也
   陸守道墓表
[061-24b]
姑蘇蕭仲南從余在翰林廿有餘年其為人質實靜重
不茍干請間以其甥陸某來拜求表其父守道之墓余
念於守道未嘗一覿顔一接辭也謝之再三仲南曰果
非其行有重於鄉可傳於後其奚敢瀆備道其平素且
出其事狀及吾友張君宗海所為銘墓之文覽之而信
為之書曰陸出吳荆州牧抗之後世家長洲其髙祖盛
始居陳湖之上積善以植家曾祖榮甫人有就之鬻田
者必增直予之或譏其近名曰貧極則鬻田吾䘏其貧
[061-25a]
耳祖仲祥父文伯家益富恒自念富不蹈義怨將萃焉
而所行未嘗違義母張氏守道諱禮惇厚明敏自幼有
孝弟之行而親睦宗黨喜學長從明師講授即謹於義
利之辨遂博渉書史永樂甲午朝廷用舊制選用才賢
於富民中守道與焉召至屢奉使於外不辱命未授官
援例暫歸再召以疾不果行其初被召也付家事二子
以友恭書其堂諭之曰汝兄弟了此即百事當矣及歸
種橘軒外又諭其子曰種樹與種德同封之厚溉之時
[061-25b]
而常視其螙去之斯根本固生意逹而葩實蕃碩矣其
訓於家㮣類此嘗以白金百兩貸其友之子未幾其友
坐事當逺謫子倉猝償貸守道曰若父吾友也願以贐
卒不受償有華某者同被使命出華中道病疫其從者
畏而逸去守道獨扶持之躬煮藥與粥飲食之華卒具
棺斂殯之馳書其家歸其䘮歳饑屢發廪賑貧者凡久
貸不能償者輒焚劵鄉人貧者病予之藥死予之棺耕
乏種予之榖皆不可數計其施於人率類此平居謹言
[061-26a]
行處人以誠襟宇坦夷不事表襮雖富意澹如也喜賔
客敬久不衰閒暇讀書賦詩以自適宣德九年七月廿
四日卒享年五十有九配吳氏子男二珩瑄女一歸張
樞孫男三女三嗚呼自井田廢而兼并起强凌衆暴久
而益甚數十年來富家豪族豺虎其鄉人者大江之南
莫甚吳越前數年朝廷遣使巡視扶植其善柔薅除其
彊暴蓋已肅清而比聞故習稍稍復作何其沉溺之固
而不知省也然亦曷嘗無善仁者哉孔子曰十室之邑
[061-26b]
必有忠信吾於守道徵之矣故為之表陸氏之後尚世
承之勿替
   韓母太安人王氏墓表
太醫院判韓叔暘之母太安人卒於鄉叔暘奏乞奔訃
歸上尉諭留之賜鈔三千貫明日復奏乞歸上復留之
命工部遣官營葬叔暘既拜命退奉國子祭酒具宗魯
所狀太安人事行介其同官蔣主善求文表墓余於叔
暘有同朝之素誼不容辭按太安人姓王氏諱妙安世
[061-27a]
家蘇之嘉定族衆而産殷父某母某氏父洪武中以貲
長萬石區坐累謫滇池以其家行太安人始笄性行端
淑父母甚愛之雖旅瑣中必謹擇所歸時金華韓伯器
亦寓滇中行義為衆所重且邃於醫方求配遂歸韓氏
敬事君子躬勤與儉相之植家而家用豐後朝廷以名
醫徵伯器遂挈家北歸至京師太安人念韓氏之先塋
久曠展省也請於伯器與其子歸武義既復至踰年伯
器卒居䘮如禮遂及其子奉襯歸葬於鄉而益篤教子
[061-27b]
恒曰汝曹所當嗣者世業而尤當嗣者世德嗣世德必
在於學勉之毋怠後叔暘仕於朝䝉恩贈父以已之官
封母為太安人太安人拜命既族寓書勵叔暘以敬慎
毋孤國恩忝父母其待諸子及婦均一恒訓以義方於
族姻惇恩意馭下以恕平居務善而避不善閨門秩如
也享禄養者十年雖春秋髙而康寧和豫忽得疾藥屢
進竟不起宣德九年正月十六日也生元至正二十二
年八月一日享年七十有三將以卒之年某月某日葬
[061-28a]
某鄉青草山隂塔石之原袝夫之墓子男十今存者仲
暘叔暘季暘孫男四傑儀健俁孫女五叔暘倜儻卓卓
精其父之業永樂間以名醫徵詣太醫院簡事今上於
春宫勤慎小心久而益恭上嗣大位超授太醫院判恩
遇隆厚凡所被賜賚必先以奉太安人而後及已人皆
為太安人榮而太安人恒執謙不自伐也嗚呼人之賢
必本於父母太安人訓飭其子惓惓於世徳而躬自蹈
者其德老而不懈若此信賢母哉信賢母哉遂為之表
[061-28b]
   張母太孺人董氏墓表
宣德甲寅有㫖封貴州道監察御史張君慶母董氏為
太孺人命未下而太孺人卒以卒之明年葬今禮部侍
郎王公為之銘墓又四年慶求余為墓表慶篤實清謹
力學有文舉進士為御史以重厚稱蓋慶蚤䘮父一本
於母之訓也母之墓有表固宜按狀董氏邑故家宋叅
知政事德元之後也父天成母曾氏太孺人自幼善女
事熟女誡諸書而貞淑閒雅鍾愛於父母長歸同里故
[061-29a]
家張孟芳太孺人於事舅姑至孝無幾舅卒時徭賦方
殷孟芳年雖少日竭力赴公太孺人亦力於内助事率
蚤集已而佐夫殖家居宅資産咸加於前孟芳卒太孺
人悉心教其子七男三女嚴於夫之存也孫曾後益衆
申禮教以防範之太孺人平素於薦祭致嚴於賔客有
禮於臧獲有恩於家之長幼貴賤衣服飲食之給咸有
定序嘗歳甲申大歉里富室率閉廪不發太孺人計其
家所儲榖萬餘石量足歳給外命其子悉平價以糶隣
[061-29b]
曲之貧者咸計口給之不責償鄉里德之宣德甲寅九
月二十日卒享年七十有八男長即慶也次旻先卒次
俊次賢次良次雍次熈蕭德髙曾克温曾一新其女之
壻也孫男三十有二人顯&KR0008頥籲顒顥頲䫫&KR0008頔頡頑
碩頌頠顔顛&KR0008&KR0008熲䫪顗𩕳䫆顓頵顉頊項顁頮女
十有二人曾孫男十五人暠昴晏暈晃昇昱昪冕旦暹
昺晁景曼女十一人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古詩人
之於頌禱也祝之福又必祝之以子孫之賢且衆若孺
[061-30a]
人其脩於家施於鄉為善有誠宜其有賢子而孫與曾
之益䌓也天道福善之云不其然哉不其然哉是為表
   王母曾孺人墓表
泰和之西鄙南富里王氏有賢母曾孺人卒而葬今二
十餘年鄉閭族姻稱道其德善嘖嘖不已蓋於余從伯
母為同産兄弟從兄思貽先生嘗寓書京師致其子之
意求表其墓屬余侍從之北京未暇也厯七年其姻家
貴州按察僉事郭公緒申致其子之意余諾之是時其
[061-30b]
孫紱在京師遂以前韶州府學訓導歐陽源所具事狀
來余讀之嘆曰孺人素行如此宜乎鄉閭族姻稱之不
厭而為之子者必欲昭于逺歟曾故萬安龍丘里名家
世積善某娶郭氏孺人之父母也孺人諱莊天資柔靜
自幼渉知書祗姆訓勤女事好惡不失其正家雖富清
素簡約自持其歸王氏為思齊甫之配王曾門資相埒
而思齊甫傑特不凡孺人相於内事舅姑盡孝道治家
條理秩秩元季兵亂以其闔門竄避山谷不改常度亂
[061-31a]
定歸盡䘮其資産無幾又䘮思齊甫孺人時年三十有
三謹禮度而㷀㷀育其子一男一女茹苦服疏躬勤蚤
莫用再植厥家一如思齊甫之存也教成其子男有室
女有家庭户之内尊卑貴賤肅如穆如蓋鄉閭族姻所
共稱其尤難者也其卒以永樂乙酉某月某日享年六
十有九其子男守貞女之夫即歐陽源孫男三長綂次
紱永樂辛丑進士萊蕪知縣次纁女二曾孫男四嗚呼
人之善行蓋難得於憂虞艱窶之際矧為女婦當嫠居
[061-31b]
窮處乃能秉禮從容以卒有立如曾孺人者非賢而能
之乎非賢而能之乎是用兼采衆言書諸墓石以稱其
孝子之意
   中軍都督僉事李公夫人王氏墓表
婦德以孝敬慈惠為要孝以奉上敬以奉夫而正家慈
惠以及下或一闕焉則婦德不備備未有其家之不興
也世去古逺女教不明德之備者蓋亦鮮矣觀於吾友
沈民望所述李夫人王氏之行其庶幾乎此歟夫人之
[061-32a]
子芳以其父都督李公之命介太醫士孫公器來求文
表墓王氏世家江西之番昜其曾大父諱才洪武中以
軍功積官至遼東都指揮僉事大父諱文昌襲金川衛
指揮父諱文義早世季父諱文邦代襲其職調錦衣衛
夫人諱妙慶生長勳臣之家而閑姆教渉知書精女紅
事父母篤敬愛為族姻所重既笄歸都督公公名福李
氏世居河南鄢陵亦以武功起家都督公襲其父職從
征伐積勞勲勇智出倫進官督府夫人自為婦事舅姑
[061-32b]
生養死祭致其誠敬如事父母睦於宗戚嚴於訓子待
媵侍有恩惠天資慈恕未嘗作於言色閨闈之内肅雍
有常躬執儉素雖貴富不渝其下化之於婦道妻道母
道庶乎備歟春秋五十有九子男一即芳婦王氏後軍
都督同知王公或之子女一在室都督李公數年奉命
率師備禦海道得以專其智慮致力於公使邊方千里
肅清無虞而忘内顧之憂蓋以夫人之善於家政也古
者公卿大夫之妻其德行可稱或詠於詩或書之史皆
[061-33a]
有聞於後今之世如李夫人者其宜表哉是為表
   故羅母劉氏墓表
洪武三十三年九月五日西昌羅母劉氏卒既葬縣西
北十里楮原靖江府長史蕭用道銘之矣其子孟敬等
又介蕭建平來求表其墓余謝不知狀建平曰母世居
泰和城西考與權妣鄭氏生有淑德時仁壽居同里弱
冠考均瑞妣劉為擇配良而母歸焉既入門以事父母
事舅姑姑病湯粥藥餌必親煑以進不使餘人夙夜侍
[061-33b]
側無怠色姑曰新婦盡孝敬事我願新婦子孫亦長盡
孝敬事新婦又以和處其族姻以恩使在下者以勤儉
佐其夫殖其家教其諸子敦忠厚崇詩書時鄉先生蕭
尚仁教其塾館戒諸子若孫必敬奉教誨母違慢以辱
先生命晨夕饍饈必躬調潔清然後進先生没其子今
長史公用道繼焉奉之亦如先生間其子若孫從他先
生長者自外來皆厚禮待之故其子孫游從薰炙多雅
飭循循年五十仁壽沒貞謹自持歳時諸子孫曾若婦
[061-34a]
孫之婦合六十有餘人列左右序次升堂上壽滫瀡錯
陳慈顔悦和可謂福也矣而亦豈偶然者歟卒時年七
十有六子男七人某某孟遜先卒某某某某孫男十有
九人女十四人曾孫男八人女十人余得諸建平如此
建平端重而信且余與羅氏同里閈故為表之使世之
歆羨於福者知其有本
 
 
[061-34b]
 
 
 
 
 
 
 
 東里續集巻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