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90 東里集-明-楊士奇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里文集巻一     明 楊士竒 撰
  記
   遊東山記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蔣隠溪先生始吾廬陵人年
巳八十餘好道家書其子立恭兼治儒術能詩皆意度
濶畧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獨與余相得也是嵗三月
朔余三人者攜童子四五人載酒殽出㳺隠溪乘小肩
[001-1b]
輿余與立恭徒歩天未明東行過洪山寺二里許折北
穿小徑可十里度松林渉澗澗水澄徹深處可浮小舟
旁有盤石容坐十數人松栢竹樹之隂森布蒙宻時風
日和暢草木之葩爛然香氣拂拂襲衣禽鳥之聲不一
類遂掃石而坐坐久聞雞犬聲余招立恭起東行數十
歩過小岡田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家遂造焉一叟
可七十餘嵗素髪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澤類飲酒者手
一巻坐庭中蓋齊丘化書延余两人坐一媪捧茗盌飲
[001-2a]
客牖下有書數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
而難於言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懐之而出還坐
石上指顧童子摘芋葉為盤載肉立恭舉匏壺注酒傳
觴數行立恭賦七言近體詩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騎而
過者余故人武昌左䕶衛李千户也駭而笑不下馬徑
馳去須㬰具盛饌及一道士偕来道士岳州人劉氏遂
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圗求詩余賦五言古體一章書
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飲道士不己道士不能勝降跽謝
[001-2b]
過衆皆大笑李出琵琶彈數曲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
洞簫聲隠溪歌費無隠蘇武慢道士起舞蹁躚兩童子
拍手跳躍隨其後己而道士復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
士詩立恭援筆書數絶句語益竒遂復酌余與立恭飲
少皆醉起縁澗觀魚大者三四寸小者如指余糝餅餌
投之翕然聚己而往来相忘也立恭戱以小石擲之輙
盡散不復因共嘅嘆海鷗之事各賦七言絶詩一首道
士出茶一餅衆析而嚼之餘半餅遣童子遺余兩人己
[001-3a]
而夕陽距西峰僅丈許隠溪呼余還曰樂其無己乎遂
與李及道士别李以卒從二騎送立恭及余時恐晩不
能入城度澗折北而西取捷徑望草埠門以歸中道隠
溪指道旁岡麓顧余曰是吾所營樂丘處也又指道旁
桃花語余曰明年㸔花時索我於此既歸立恭曰是游
宜有記屬未暇也是冬隠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與立
恭豫約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㡬余歸廬陵過立
恭宿别始命筆追記之未畢立恭取讀慟哭余亦泣下
[001-3b]
遂罷然念蔣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屢
矣而樂無加乎此故勉而終記之手録一通遺立恭嗚
呼人生聚散靡常異時或相望千里之外一展讀此文
存沒離合之感其能己於中耶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

   金華縣重脩廟學記
孔子之道出於天而有以助天之所不及蓋裁成輔相
品節防範之功天必有待於聖人書曰惟其克相上帝
[001-4a]
寵綏四方封人曰天将以夫子為木鐸天之生聖人也
其必有以任之伏羲神農黄帝堯舜禹湯文武任之以
行道孔子任之以明道其所謂道大而天敘之典小而
動静云為之則皆非有待乎外者既明於孔子将後有
聖賢者作得因之以贊夫天佑斯民之功於無窮故自
周而後二千年為君知尚於仁為臣知尚於敬父知尚
於慈子知尚於孝夫婦長㓜朋友各知所當尚及夫知
好善而惡惡知貴王而賤覇知尊中國而外夷狄者皆
[001-4b]
孔子之功也微孔子斯道不㡬於熄乎道熄斯民不㡬
於夷狄禽獸也哉自漢以来世主皆知尊孔子厚其禮
而尊用其教我國家君師宇内一惟孔子之道内而京
師外而府州縣逺而邊裔皆廟祀孔子冕服南面一視
王者春秋有事與社稷等可為盛矣而守令承流宣化
有恭有慢則其治亦隨之張弛焉金華縣附郡城之下
蓋吕成公何文定王魯齋諸君子之鄉永樂壬寅進士
番禺郭瑛来為令祗循徳意惇務教育爰及再期士信
[001-5a]
其行民徳其惠縣治東北二里所為學甲辰之夏巷民
弗戒于火延燬學舍廹及禮殿風怒火烈人罔攸措瑛
拜頫叩首瀝誠籲神靈應響荅反風熄火殿及两廡弗
燬特完周視殿材嵗久滋弊宜撤以新方諏于衆㑹詔
有司脩飭祀典祠廟邑人趨義咸願有助遂卜曰就事
因故益新作大成殿暨東西廡飾聖賢像前建重門講
堂齋廬庖廪周垣咸新作之加于舊規於是令率學之
諸生行釋菜禮而教諭李和圗不泯其令與邑人好義
[001-5b]
者之績具事本末加書介中書舍人陳景茂請記其成
夫祗先聖以飭教事理民首務也何幸有賢令克篤用
之又何幸成公諸君子徳化沾溉其人心之深而致夫
興起相助之易也嗚呼邦人俊秀来游其間必也升而
之廟湛焉肅焉秉其對越之誠而非僻之心不作退而
之學誦焉思焉持其仰鑚之志而進脩之功不己積習
久而徳曰新業曰廣處也有以續前修君子之光出也
有以任國家治平之責庶用不忝於賢令與賢父兄之
[001-6a]
盛意哉是役也令主之助之資者邑士朱士真某某助
之計者耆民劉某經始於洪熈元年閏七月某日成於
是年某月某日其初建及改遷之故前自有記不復著
   丹桂樓記
五雲洲之東距泰和萬安两邑皆一舎有半曰學堂里
里鉅族為蕭氏其先徙自吉水之虎溪代有詩書行義
為鄉人所敬雖未有甚顯者而所與交游婚媾率顯者
也家有丹桂一株莫究所自植里老長相傳約百數十
[001-6b]
年其盤骫偃蹇凌霄漢蔽虧日月就下而望之蒼然如
垂天之雲秋髙風露清潔花盛發香馥馥聞十數里蕭
氏之耆耋以其暇率族人聚樂其下長少具在布席列
尊俎少者以次奉觴為壽畢則拱侍聽長者之教訓懽
洽之至禮度不踰嵗率一再舉焉及元季兵亂海内鼎
沸蕭氏之老者皆沒壮而少者皆散徙崇甍飛棟蕩然
無存而桂亦斃於燬矣雖枯根尚隠隠頺垣荒址之間
而生意泯然於是厯嵗逺矣蕭氏之彦曰孟常獨切興
[001-7a]
念吾先人之所居吾可以去之而不復乎辛勤歸即故
址薙蕪畚礫營室以居讀書學道其中而敬脩其先人
之徳焉既又作樓若干楹與桂相直無㡬桂之荄者復
萌蘖數嵗而奮㧞鬱然識者蓋知為蕭氏復興之徴或
曰蕭氏科第之祥也遂號其樓曰丹桂又數嵗孟常舉
進士擢監察御史奕奕起聲譽九載用績最陞浙江布
政司參議而蕭氏之顯者遂盛於孟常桂亦靈異矣哉
夫家之盛衰係乎氣運亦必有由於人者蓋善徳可以
[001-7b]
致和氣凡物之近者必先得其氣故隨之而盛衰焉田
氏之荆兄弟析而悴合而復榮此其證也田氏以友蕭
氏以孝孝友行於家而家之所由盛也孟常将赴浙江
屬余記丹桂樓楊於蕭故婚姻家而余與孟常仕宦往
還又十餘年故為之記又推其盛之所由者以示其族
人子弟俾皆勉焉
   務勤堂記
江夏鄧真存誠舉進士為監察御史厯八年陞山東按
[001-8a]
察使而名其退休之堂曰務勤以余交游之舊也屬為
書其所以名之故而自儆焉其言曰真學不足以究道
才不足以濟務聖天子不以其不可而授之一方耳目
之寄綱紀之任夫山東古齊魯邦也凡其守令所治環
數千里之地土廣而民衆其人之休戚治之得失皆吾
所當究心也吾將何以稱任使而免譏累哉惟是夙夜
兢兢弗勝之為懼也又竊念之良驥一日千里如下乘而
弗息十駕可至也真之劣也使果能持之以不息之誠
[001-8b]
亦庶㡬其可哉嗟乎存誠可謂克篤其志者也蓋嘗察
於天之運乎一日行九十餘萬里而一周明日又一周
而無曰不然者以其徤也乾之象曰君子以自強不息
蓋法天之徤以為勤也學非勤無以致夫道治非勤無
以底厥功故自古大臣君子於愛君也必進無逸之説
於事君也必躬匪懈之行而孔子於學者之問政亦有
無倦之教也凡天下之事在於彊志而力行其本則在
先立乎誠而巳傳曰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未有誠
[001-9a]
不立而能致夫久且徵也存誠可謂克篤其志者與追
念前三十年與存誠者三四軰邂逅沙羡相與讀書討
論之餘恣其意於所適或登大别而眺江漢或扁舟浮
游南浦赤壁之間弔古人之陳迹或憑髙騁望洞庭雲
夢於落霞飛鳥之外倚長鋏而清嘯舒胸臆之浩然顧
其所自得蓋富貴貧賤憂患無一之累乎其心其放且逸
如此而奚暇有所用志於勤哉今幸遇聖明在位吾與
存誠皆見用於太平之世固宜棄浮趍實以就功業而
[001-9b]
存誠官益進任益重且益勉於君子之道未已也將所
樹立必有重當時聞後世者而未必不自務勤始也遂
為之書
   凝秀樓記
芝之為瑞也果與於人乎異時深山宻林巖谷之幽磵
壑之隂人跡所未嘗至者芝樷生其間多或累萬本其
少猶動以千百計是孰之所致哉無與於人乎孝弟慈
厚亷貞潔清之士其所居亭榭階戺園囿垣壁之側往
[001-10a]
往而芝生焉謂不係於人哉蓋天下平寜王道得化澤
充洽泰和融液於两間瑞物之蕃固有不擇地而出者
矣若一徳一行積誠而不己足以通神明致和氣斯瑞
物亦必有著夫一人之感召者焉人之徳莫先於孝古
之能孝者若韋𢎞宗楊思貞許利川之徒皆有芝産其
廬墓之次感應自然之理也前江西按察使金華邵玘
以先永樂甲辰喪其母居喪執禮哀慕夙夜乃是年八
月所居重屋之下産芝五莖或三秀或五秀華采煥爛
[001-10b]
明年五月復産一莖五秀輪囷郁然鄉里驚異嗟嘆以
為孝感相與名其重屋曰凝秀之樓鄉人之仕於朝者
光禄李少卿顥中書陳舎人景茂求余記之以先永樂
四年進士為監察御史明法意而清操凛然仁宗皇帝
監國南京時深所器重厯署大理寺都察院刑部皆有
能聲其陞憲長江西也治行尤多而自得禄迎母就養
愛敬兼盡母甚樂之以先於余往還蓋余知其能孝其
所為感召非獨居喪時矣斯樓殆將有聞於逺哉樓若
[001-11a]
干楹前臨縠水後枕椒峰據蘭溪之勝於顔孝子羣烏
助葬處蓋相望云
   翠筠樓記
吉水之東桐江之上其地多竹其里名竹溪里之望為
羅氏羅氏之秀有曰同倫於竹尤篤好作樓若干楹而
環植竹數千挺嵗久蕃盛名其樓曰翠筠表所樂也因
其族父翰林侍講汝敬求為之記汝敬之言曰屬春景
融霽秋氣澄徹八窻洞闢天氣徐来鬱乎如青雲汎乎
[001-11b]
若蒼雪頫而觀之浩浩如翠濤搖蕩於履舄之下坐而
聽之邕邕如金石和鳴於几席之外至若涼月之夕揚
鳳羽之蹁躚氷雪之晨挺琅玕而獨秀皆樓中佳趣也
閒暇而登焉蓋使人襟抱清曠萬慮不侵超然如出人
境而立乎埃氛之表者余曰信可樂也而非有瀟灑離
俗之資亦惡足以語此樂同倫其有離俗之資者哉夫
髙䑓廣榭嘉木森布葩花之爛然香氣之芬馥管絃歌
舞曰相聚而懽宴淋漓此豪侈者所尚而世俗之所趍
[001-12a]
也其固自恃以樂矣然往往朝榮而夕悴不能少待於
斯須之頃其視斯樓雖四時寒暑涼燠之不齊而皆有
以樂焉者又豈獨清濁之相逺哉同倫殆有異乎衆人
之所尚者歟抑君子之尚於物也有不在耳目之娱意
趣之適而在於其徳者夫竹中虚外直剛而自遂柔而
不撓有蕭散静幽之意無華麗竒詭之觀凌夏日以猶
寒傲嚴冬而愈勁此其徳為君子之所尚而同倫之志
亦必在於此歟羅氏邑故家始自印岡徙桃林又自桃
[001-12b]
林徙竹溪吾聞宋有號竹谷老人者髙尚絶俗之士也
子大經及其弟應雷皆理宗朝進士大經著書有鶴林
玉露傳於世文獻代有足徴要之羅氏之尚乎竹者逺
矣同倫竹谷之九世孫於鶴林為八世其所尚殆有所
自耶故推本而為之記
   退思齋記
少師吏部尚書蜀郡蹇公名其燕處之齋曰退思或曰
公厯佐累朝陟榮一品禄厚而位崇天下之士奔走下
[001-13a]
風瞻望餘光者邈乎不可及矣尚奚退思之為哉嗟乎
此君子之所為有思也君子思盡其在巳者何與乎外
哉公以進士事太祖皇帝朝夕近侍十餘年而始終事
太宗皇帝仁宗皇帝為六卿之首進三孤之重三聖在
上知之深信之厚任之專今遭遇明聖所以信任之如
三聖而天下之人亦皆有望於公也凡今士大夫賢不
肖之鑑别百執事能否之進退皆公司之國家有大政
大議係宗社生民之重者皆公與之欲悉底于善也不
[001-13b]
思而能之乎古大臣君子如禹稷臯陶伊尹周公所思
上之為君下之為民皆公職也公能獨無思乎退而思
其道進而施諸事必使衮職無闕庶官無曠五典修百
度貞隂陽和時序順四海熈熈無一物之弗遂庶㡬盡
吾職而有以副明主之徳意與天下之人之望不然或
有一之弗至即吾職有所未盡故雖燕居獨處汲汲焉
求諸心而不遑暇焉者大臣君子以身任天下之所為
也宋魯簡肅為執政題其私室曰退思巖此其志蓋與
[001-14a]
公同當時稱魯直又稱其忠實可大用亦公之所同若
遭逢列聖寵禄之久且盛則公所有而簡肅不及焉宜
公之惓惓不能巳於心歟公自始仕至今四十年殫智
畢慮於厥職恒恐不及而秉謙持約恂恂不改其布衣
時位愈進徳愈厚名愈重巋然今之老成人夫何幸國
有老成以係百僚卿大夫之承式也哉士竒仕於朝從
公之後知公之心間承公命為此記既復于公又書以
自勵云
[001-14b]
   樸齋記
永嘉郭文通精繪事事太宗文皇帝嘗賜其名曰純純
既拜命退而名所居曰樸齋蓋樸㡬於純純以徳言樸
以質言繇樸以達純也繪事自唐虞見於經蓋備五采
之施而藝之至文者也一色不襍為純在人為至誠之
徳聖明之意其欲約之使復於太古之無事乎三五以
前絶智離巧迨夏與殷猶尚忠質至於成周而文盛焉
蓋勢則然矣聖人豈不欲長用古之道哉孔子曰如用
[001-15a]
之則吾從先進其意可見矣其亦如民之初生赤子之
心純而無偽既長而欲動則私欲曰滋向之純而無偽
者曰喪故孔子之教亦使復其初耳純之所以名同繪
事後素之㫖文皇帝之心孔子之心也固欲天下皆純
質之俗斯民皆誠篤之行而况左右供奉之臣哉純能
欽承聖訓以名齋居其亦欲朝夕起處體諸心誠諸行
不使有一息之或間一事之或戾以仰副文皇帝之心
而不忝乎純其有志乎哉夫樸之為齋也必忠信以為
[001-15b]
址静貞以為宇澹泊以為扄簡約以為牖斥浮靡之玩
謝矯飾之游黜智巧之務執其誠守其一以任乎自然
如是而可矣勉旃純也純為人和厚明敏自永樂初召
至後擢營繕所丞上嗣大寳之初陞閣門使云洪熈元
年三月記
   永思堂記
永樂甲午冬余偕王邦彦司直張伯原劉允恭两司諌
還自北京晚出文明門道通州登舟時北風沍寒數人
[001-16a]
者聫轡徐行伯原從子時貴馳一騎挟四五僮奴崇殽
載酒追及即道傍民舍以餞皆引滿痛酌時貴侍其從
父及賔客怡然甚恭惟恐不極其懽也旦出河上氷巳
合則謀陸行時貴留侍數日為治装具余三人前皆未
識時貴一旦相遇相愛敬者蓋自愛敬從父而推及之
也及與從父别其戀戀不忍之意感動左右蓋吾輩皆
竊嘆其事從父如此於事父母可見矣後聞其家有永
思堂伯原言時貴年始十三其父當戍遼東老且病不
[001-16b]
能行即奮身請代方行時道傍觀者矜念歎息謂此孱
然弱穉冒辛苦從役萬里海外夫安知其有立否也既
及戍四顧無所可恃勉自樹立然闓䟽磊落不肯跼蹐
在人後既壯其上下皆愛重之獨其心未嘗一曰不在
父母側也既内徙淮陽日望得一歸省無㡬復徙常山
䕶衛今父母皆沒矣徒抱無涯之戚此堂之所以名也
願為之書夫父子天性生而致愛沒而致思常情所同
也春秋常事不書然後世有不能事其父母又有肆巳
[001-17a]
悖道以危父母者矣於時貴之事可書也嗟乎時貴養
不可及矣顧今所得為者持身謹行以圗無忝此孝之
大節也時貴勉哉遂為之書張氏世家蘄之廣濟時貴
今寓北京云是嵗十有二月既望記
   宣徳二年進士題名記
宣徳二年三月朔廷試進士得馬愉等百有一人國朝
廷試天子御正朝親出制䇿既第其髙下明日陳鹵簿
傳臚天子服皮弁絳紗袍御正朝文武羣臣朝服東西
[001-17b]
序立傳臚既羣臣上賀其詞曰天開文運賢俊登庸士
之與於斯者其榮矣哉自設科兼取南北士而前十有
五科南士往往數倍於北皇上嗣統之初詔禮部科舉
嵗取百人南士什六北士什四著為令蓋簡用人材南
北並進公天下之道也至是合前科未廷試者一人而
其第一人出山東前此南北士合試未有北士占首選
者有之實自今始禮部尚書臣濙言故事有題名刻石
太學矧今龍飛第一科宜有示後制可命臣士竒述文
[001-18a]
臣士竒既拜受命仰惟國家取士非一途而士必以科
第為榮者天子親擢之也今朝廷寵科第廷試有録以
示中外題名有碑以垂永逺夫豈徒顯其名哉固望為
當世之用太平之具也士平居勤苦學問亦豈徒藉為
名哉固将推所學見諸功業及諸天下也名之所在使
後人睹之而思其所立歆豔愛慕之無巳榮莫大焉不
然碌碌無稱或所行非所學後将有指其名而疵議之
者矣此係其立志與否嗚呼可不勉歟於是朝之令典
[001-18b]
宜有紀士之立志宜有勸敬拜手稽首具書于題名之
首時奉命讀巻及執事之臣列諸其隂
   賔壺堂記
翰林檢討莆田黄行中為余言其鄉有徐氏者故詩書
家居壺山之麓東隴之里累世矣至士徳甫始徙居黄
石蓋去壺山之麓十里所士徳甫沒其三子長曰孟博
不㤀厥祖之所居也偕其二弟即其父所築之前而面
壺山作堂名之曰賔壺求為之記余未嘗識孟博兄弟
[001-19a]
而行中端重謹信不妄交際孟愽兄弟之為人可知矣
賔者敬以接之也父者吾身之所從出也祖者又吾父
之所從出㴑而上之皆吾祖也皆吾之所從出也先儒
論禮以立冬祭始祖立春祭先祖蓋曰始祖厥初生之
祖也先祖初祖以下髙祖以上者也冬至一陽之始立
春生物之始皆象其類而祭之也象其類有致愛敬之
禮則即所居而致愛敬焉者天理在人心自有所不能
巳也夫巋然而峙乎吾前則吾起居出入無不接乎目
[001-19b]
接乎目則動乎中怵焉而興感肅焉而起敬者自無一
朝一夕之間豈必象其類而後然也哉吾於徐氏斯堂
蓋有以知孟愽兄弟重本敬始之惓惓也嗚呼恒人知
愛敬於其父也於其祖蓋有間矣况㴑而上之者哉夫
知重其祖其必知重其身又可以推見孟愽兄弟之為
善者歟吾又聞壺山莆中之最勝處也隠者之所樂而
神人仙子往往出沒於其間夫徐氏之祖有靈焉其必
不去此而精神相感氣類相通其必有致愛敬而受福
[001-20a]
者歟堂凡若干楹作於某年月孟愽之弟仲曰某季曰
某皆可為徐氏孝孫云
   思政堂記
治事之後堂名思政者求善其政也為政有道也未得
夫道先求諸心方清浄無事不與物接之際靈䑓湛虚
道無不存一念之興則道隨著焉故凡官府皆有退處
燕休之居豈徒息勞而佚倦哉亦以專一其志而将致
夫無窮之道也廣徳州及所𨽻建平縣凡民之戸㡬萬
[001-20b]
㡬千有竒田之税嵗㡬萬㡬千有竒且在邦畿之内也
於為之守而善其政殆難矣哉廬陵羅坤泰之為知州
也勤其政而愛民如子蚤暮察其所欲惡盡心而為之
州治之後有堂久圮矣因其舊葺之而加閎焉闓爽靚
深喧囂之聲塵襍之迹皆不及可以䟽暢煩鬱澄心頥
神而啓發靈智公暇則於此用其心於所未至名曰思
政之堂間求余為記君子居官本之為持身上之為事
君下之為治民三者其要也必端其在巳而勉於臣職
[001-21a]
不使有所不盡厚於民生不使有所不足夫欲其然也
其道有不思而得者乎庶事叢脞乎前而人異情時異
宜也欲隨事酌其情權其宜而不由乎思可乎猝有過
舉焉不逺而復亦未必不由乎思也入而思之出而行
之政有不善焉者寡矣坤泰可謂得為政之道歟坤泰
永樂戊戌進士由庶吉士擢今官和厚明敏而有志焉
為廣徳未踰年吏部尚書蹇公奉詔巡撫過之民耆老
千餘人詣公言知州之賢能仁愛已也其得民如此非
[001-21b]
得為政之道而然歟如其求道而不已焉将民之戴之
豈有窮乎且後之繼坤泰而居者無窮也如皆求其道
而不巳将民之戴之又有窮乎以是復坤泰為記而併
以告夫来者
   東畊記
客有過余譚東畊子之事者曰所居吳淞江之上九峰
三泖之墟其為人質實無聲色之娛惟勤穡事嵗東作
既興每旦率子弟載耒耜畚鍤往治播種暮乃息或日
[001-22a]
中躬任餉饁有餘暇而天日融霽曵杖行塍間察視所
不及迨夏耘其勤如之秋穫勤亦如之計其嵗中三時
之日率什六七在田嵗以為常有愛之曰盍少自逸耶
曰吾民耳顧無他材能可以禆於時又不自力以食乃
欲仰食乎人耶而其積有餘遇公府徭賦令下必先趨
事曰凡吾民得安乎田里足乎衣食無强凌衆暴之虞
而有仰事俯肓之樂者上之賜也吾既無以報大徳又
不盡力於此何以為人乎余聞客之言嘆曰嗚呼世之
[001-22b]
人蓋有非其力不食者矣如惓惓於君上之大徳不敢
忽忘非知本者能之乎誠使世之為民者其所存皆然
俗化可厚而刑罰可以無用也客聞余言曰願書之遂
為之書東畊子潘氏字大本東畊其號余未嘗識東畊
子皆得之於客客為中書舍人潘謙蓋其兄云
   梅溪書室記
梅溪羅宗智甫惇徳博學藏書甚富蓋自伏羲至於文
武自周公孔子至於周程朱張自經史諸子至於稗官
[001-23a]
小説其書多具既以為自脩之資又推以教其子孫及
其鄉人之俊秀而名其藏書施教之居曰梅溪書室間
命其子敬来京師求為之記夫道原於天命之性而行
於彛倫曰用之間其所以然者則具載聖賢之書而古
教法必先致知深造而不己則有以明夫性徳體用之
全而成已成物亦将馴至夫至善之域矣故學必本乎
讀書書固不易得也而况處乎山林僻逺幽夐之地哉
使得書而讀而又得師若梅溪書室然者非學者之幸
[001-23b]
歟推其本非由於宗智甫之仁歟梅溪在泰和東南两
舎許其山水環抱明秀其原田廣衍彌望皆沃壌處乎
是者皆有以厚其生而適其意無慕外之累而其人又
多秀敏惇厚之資則其於為學宜易成也前二百年溪
之東曽秀峰先生以清文粹徳教授於鄉文丞相實出
其門雖丞相非一師而曽氏在其里塾要其所浸溉深
矣今羅氏積書以教将無繼昔人而起者乎羅族出清
湖故廬陵世家有科第於宋元其徙梅溪至宗智甫蓋
[001-24a]
七世云
 
 
 
 
 
 
 
[001-24b]
 
 
 
 
 
 
 
 東里文集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