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90 東里集-明-楊士奇 (master)


[031-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里續集巻三     明 楊士竒 撰
  記
   玩易齋記
吾舅氏有賢子壻曰蕭徳蕡所居在邑東南一舍許桃
源之上其地夷曠深逈山逺近環抱爭竒競秀牕戸間
可攬而得兩水夾出其所居可以小舟浮游徃來又有
園林竹樹之勝盖東南佳境也蕭氏出齊國子祭酒子
[031-1b]
雲之裔宋南渡後有貢士諱漢卿者始來居此歴元至
今其子孫益衆益富合族而居亡慮數千指而世有厚
徳為鄉閭所依若其恱詩書崇禮義樂與賢士大夫游
而毅然以亢宗為務者徳蕡其一也前數年延予舘塾
中徳蕡好讀易日持一巻就予講說辯難予來京師踰
年以書告曰自子之出也吾益謝塵事並屋南構小齋
日居其中以玩吾之易頗若有所得夫易之所有皆示
人所由之正導之於安而免之危也人不可一日違易
[031-2a]
違易則倀倀乎無所闓明而趨險偭易有不自知矣其
道盖本於天理之自然非出於人智巧之所為是以静
虗神妙廣大精㣲體無不該用無不通而人用之者瞶
可以聰矇可以明拙可以知愚可以神人可一日而違
易哉吾以玩易名吾齋曷為我記之徳蕡可謂能言易
者矣其得於所玩豈虗哉古之聖人無以尚巳若大賢
君子如顔孟焉者其於吉凶悔吝之幾進退存亡之道
察之審由之當盖有合乎易矣而䆒其所素非必皆善
[031-2b]
言易太史公書云能行之未必能言豈謂是哉夫人之
於道也必明於先而然後由之無弊徳蕡於易致其明
若此將所由無徃弗得乎徳蕡豁達負才具嘗從事秋
官有能聲而今退處家食此其出處動静有合於易歟
易之道動而静静而復動則今徳蕡之静殆復動之本
乎傳曰動静不失其時其道光明余於徳蕡有望矣故
特記其所言如此且俟徴其所由云
   謝氏耕讀軒記
[031-3a]
去萬安邑西一舍許曰東山里山水圍抱竒秀明恱松
竹之林布列森䆳車輪馬迹徃來喧雜之聲不及而彌
望皆沃壤髙者宜麥菽下者宜禾稼泉源出山下散注
南北塍四時不竭田無夏旱歳用時登而謝氏世居於
其地謝氏之秀者曰敬常温厚雋爽篤志于學每雞鳴
夙興率子姓僮僕載畚鍤具耒耜咸徃力田所居之東
别作小軒蓄古今書甚富稍暇坐其中端志壹慮自易
書詩春秋禮樂至諸子百氏之所記載自脩身奉親事
[031-3b]
君使民之道無不愽考審思深體而求必行之者曰不
廢也因名其軒曰耕讀或有請其故者不應恒自歌曰
我黍被原兮我稼盈疇爰樂我耕兮以春以秋時未至
兮我何求又歌曰群書兮姬孔之遺晝而誦兮夜以思
吾行允蹈兮俟吾時或曰子之志其有希於古徐孺子
董邵南者非耶敬常曰聖賢之教學之固將行之也而
係於時焉學至矣而時不吾與雖聖賢不能以有為吾
學於聖賢者求善吾之身以及於人耳吾非敢昩時焉
[031-4a]
吾何希哉未幾敬常領鄉薦上太學歴事憲䑓天官今
年春授官司讞汀州府既得其時矣夫觀其積知其發
觀其窮知其達吾於是可以卜敬常之政矣敬常將之
官求記耕讀軒故為之書尚俟他日考其成也
   誠意堂記
翰林檢討解榮文夫以其邑熊自誠之子倫謁余曰自
誠吾乆要其為人吾鄉之人多重之其家有堂名誠意
幸一言為之記吾前未識自誠文夫於交際不茍且其
[031-4b]
有取乎誠意其子又勉力儒術發身可以知其為人也
夫學者之事至乎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謂至矣而身者
家國天下之本也身不脩不足與言治平誠意又脩身
之本也意不誠不能以脩其身誠意可易言乎哉今有
人焉於此將有適也既審其所適之方矣必誠諸心而
後其行可至如其既審或怠焉不進或偭焉異趨則所
云將有適者偽也偽則惡可以至脩身之道亦若是而
已務善去不善必其所發諸心者真實不欺如好好色
[031-5a]
惡惡臭而非偽也而然後心之所存無不正身之所行
無不善矣故曰脩身之本也古之君子其務諸己也皆
若此故動静云為皆合乎天理之大公而發為脩齊治
平之功非衆人之所能及矣故曰不可以易言也然其
道在已非有待乎外有志乎是者惟勉脩其實而己茍
外其實而徒名焉而已亦奚取於此乎吾又聞諸文夫
自誠好賢尚士以求師教子為務此其發諸心者善也
能實是心於已而益充之將豈特見重其鄉而已自誠
[031-5b]
吉水人其居近學宫其子倫今以鄉貢進士居太學預
脩永樂大典云
   三樂齋記
余讀孟子至三樂而未嘗不愧且慼也盖余早失怙頼
母氏教育卒之未能效終養之私又獨立無兄弟之親
少不聞道不能卓然脩身慎行以蹈於寡過之地無一
善可以自庇况能有善以及人者乎夫係之於天非我
所能必者雖古聖賢末如之何而聖賢所以得自致者
[031-6a]
皆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則吾安得無所愧哉而求
吾之鄉黨庶幾無所愧慼焉者於吾有通家之好曰梁
不移先生先生有二子長曰潜次曰混先生敦徳務義
明於理人之術際皇明熈洽之時則將老矣退築一室
郭西栁溪之上與農圃為隣日率其二子治經明道求
古聖賢之用心與所以善其身以及乎治家國天下之
術二子皆承教唯謹其父母皆喜庶幾見其學之行也
先生嘗語之曰吾生無益於時幸見若等之用也吾且
[031-6b]
無所恨居數歳混舉明經為瑞州府學訓導明年潜亦
取鄉薦訓導蒼溪縣學潜英爽端實混果毅䟽達皆確
然自重不肯茍且媮合既並得以所蓄施及於人以樂
其父母之心潜未幾擢知四㑹縣自嶺南至於海濱凡
稱賢令者必以梁君為首而瑞之學乆弊不脩混教之
日益有成其學者多成名以去時先生尚康徤和豫數
載壺觴書冊徃還二子所察觀其所施設陶然甚適也
前江西叅議李思聰與混相好為名其齋居曰三樂且
[031-7a]
為大書其楣至是混屬余記之夫惟樂之出乎天者不
可必得梁氏父子兄弟其得於天厚矣而又皆能勉於
所得自致斯其所由得於天者哉混今陞溧陽縣學教諭
駸駸乎其學之及人也潜由四㑹三遷入翰林為脩撰
兼右春坊右賛善朝夕職論思在天子侍近母安人年
六十有五先生年六十有六而先生諸孫又皆森然能
樂其祖若父之心天之厚於梁氏如此其樂庸有既乎
   肅雍堂記
[031-7b]
余讀易至家人而知聖人處家之道無以加也盖一家
之間有父子焉兄弟焉夫婦焉有内外尊卑貴賤之辨
焉過急則殘而傷恩過緩則放而瀆禮故處家之善未
有踰於家人之義者也初九曰閑有家閑者防之禮法
之謂盖辨長幼之序明男女之分焉二隂而五陽則女
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以陽居三過乎剛矣然當治内
之任與其過柔而嘻嘻則寧過剛而嗃嗃蓋惟剛嚴者有
以正法明倫而存恩義過柔將廢法亂倫而家隳矣四
[031-8a]
以巽隂居正位是能安乎其位巽而無逆保有其家而
無敗者也至乎上九家道成矣又必本之威信以為正
家乆逺之道而凡所以得吉者曰剛嚴而巳耳曰得正
而已耳所由悔亡者曰防之禮法所由終吝者曰嘻嘻
無節也盖治家嚴肅則正正則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
夫婦婦各得其分尊卑内外秩然有序粲然有文愉愉
怡怡和而不乖而皆本於嚴也故初之有閑以謹其始
終之威如以要其成始終一道聖人於家人之義何其
[031-8b]
周且備哉吉水周宗坦氏以肅雍名堂其有取於聖人
家人之義乎余雖未識之然周氏之秀而賢者如四明
通守仲方郡文學仲容黄岡文學公明翰林編脩崇述
孟簡皆與徃還宗坦之賢余固熟之矣盖其為人温雅
篤厚而治家肅然有威如終吉之義焉公明間告余曰
族祖所為名堂固將示法子孫貽乆逺之規幸為記之
余不能辭也遂為之記
   静庵記
[031-9a]
静庵者永嘉黄思恭先生之所居也先生之子右春坊
大學士淮屬余記之余與淮同寮七年聞先生見於行
發於言者熟矣宜遂記余之所聞者先生為人醇謹謙
約淡泊無他嗜好所居宻比闤闠闤闠之人旦莫奔走
進逐取豐利植厚貲以自雄者比比也先生獨居無聞
日閉戸焚香取古聖賢之書究而行之曰此在我所當
務者其平生故人知友遭遇亨嘉之運徃徃皆出攀龍
附鳳都髙位享厚禄先生獨守先人之田廬茹淡飲潔
[031-9b]
怡怡自足不以為窮曰此在我有命焉其平居教其家
之子弟與吿其所親愛及鄉人後生俊秀必在乎君子
之道曰天下之事物可以惑志而蕩性敗行而危身者
多也君子者養其清明純一之徳居之以敬持之以誠
行之以簡防之以儉然後能禦乎外外禦者雖千駟萬
鍾不動焉雖簞食豆羮不慼焉而然後定乎内内定者
無處而不中無適而不利夫是之謂君子之道先生素
見於行發於言如此非其所取乎静者歟吾又聞黄故
[031-10a]
永嘉簮纓家業儒十數世其祖母劉尤以賢節稱先生
之能養其徳固有所自哉而今年七十矣頳顔白髮神
閒而氣和顧視向之儕軰巋然獨存豈古所謂静壽者
歟而其子顯庸於朝光榮孝養斯皆先生之徳之應詩
曰綏我眉壽介以繁祉先生其尚未艾也故因記静庵
而并以壽先生云
   緝熈齋記
太醫院御醫蔣用文温雅重厚績學有文雖其官為醫
[031-10b]
而其所志業不專在醫也其所存心持身及交游徃還
皆儒者也於官署之左有小齋焉盖公退宴閒游息之
處名之曰緝熈間屬余為記夫緝熈余與用文皆所當
務緝熈者繼繼而光明之者也古之聖賢其學皆本於
此況後之學於聖賢者乎天之所以與我而我之所以
為人者其體本湛然清明譬諸鑑與水也然或有時蝕
焉而蔽汨焉而昏而皆非其本然非其本然則其所昏
蔽固可以復明之也學者亦求復其本然者耳盖上智
[031-11a]
以降鮮無汨蝕之患而君子知其本然者未嘗息也故
必致夫操存省察之功自不睹不聞至於應事接物必
由乎本然之正而不敢違且忽以求復其清明之體既
復明之又常持不息之誠而所不敢違且忽者雖須㬰
毫釐靡不皆然雖少壯至老至于啟手啟足靡不皆然
斯其所明者愈明而造乎極矣此之謂繼繼而光明之
也吾與用文固飲聞而素知矣然豈知之為難哉知而
克由之者難也古之聖賢知其難也至於盤鑑几席觴
[031-11b]
豆刀劍凡身之所常接者莫不有銘所以警不忘而致
力於由之也況吾宴閒游息之處而獨無所著警可乎
用文有志古學固宜惓惓於此雖然有要道焉先儒曰
主一無適之謂敬敬則一於動静始終自然繼繼而光
明矣願與用文共事於斯故為之記而致交儆之意云
   厚敬堂記
西昌陳雍年甚少温厚信慎居家有孝弟之行為邑校
弟子員知務於學方朝廷廣召文學之士纂脩永樂大
[031-12a]
典又簡求能書者以職繕寫於是邑大夫舉雍應詔在
京師數年早作而莫息斯須之暇其心未嘗不在親側
當是時其父啟賢年始五十母劉四十有五皆康寧豫
適又有四弟其二巳成立克任奉養之事雍終不以是
而忘其惓惓之私翰林脩撰王君直憫其意且欲進之
於道也取記禮之言名其奉親之堂曰厚敬雍求余一
言為記嗚呼雍可以為孝王君可謂愛人以徳者巳夫
人在其父母之側昏定晨省冬温夏清愉愉焉起居奉
[031-12b]
侍之際無非至樂一旦有不得已去而適逺越寒暑隔
音問天性所鍾至愛不忘宜何如其情此雍之所以為
惓惓者也然君子敦愛崇禮不以偏廢盖深愛易至於
狎狎將流於無别崇禮所以别之也崇禮之實敬焉而
巳子游之賢聖人猶以是防之而況後之學者不務於
是可乎善乎王君之愛人也而吾因王君之意又冇以
進雍者夫君子在適其親之心焉耳吾之心本乎吾親
一出言不敢忘吾親斯言無不敬一舉足不敢忘吾親
[031-13a]
斯行無不敬敬言行以淑其身而無辱焉此孝之大節
也夫如是吾雖不獲服勤奉養而吾親之心適焉其為
厚敬孰大乎是雍其勉哉雍字仲京王君與余皆其同
里人故愛願之意無以異也
   承訓堂記
西昌曾夢淛始為太學生在京師求余作承訓堂記其
言曰先大父有子男二人長者家父次者叔父逺升大
父居常誨之以脩徳行義務君子之行至於沒也召家
[031-13b]
父兄弟復申平素之訓曰若等必勉之未幾叔父又沒
家父拳拳朝夕重風木之永感耿遺訓之如新作堂名
之曰承訓著不忘也家父時舉先訓以教夢淛兄弟則
未嘗不愴然而流涕焉余聞而諾之然未有以復也屬
夢淛之父又沒夢淛將歸衰絰踵門泣而請曰此非不
肖言文時惟是家父素志不敢不勉強終事且欲使不
肖之兄弟皆不敢忘也余為之咨嗟嘆曰人之恒情凡
有所蓄未嘗不欲傳遺其子至獨以明徳善行為可貴
[031-14a]
重而欲傳遺之者非智者不及也然有啟之於前而無
承之於後斯亦徒然也巳有如曽氏之善遺厥子若孫
存之於心不忘可謂難矣夫道著之心必見之於行譬
諸璞玉受之於人韞櫝藏焉而不為器用孰知其重寳
哉此又夢淛兄弟之不忘者所當務也余與夢淛同邑
其大父字以觀好徳樂善邑人老長多能言之其父字
允升余嘗識之其謹謹於先訓如此盖為人可知矣堂
若干楹在邑南五十里南溪之上曾氏累世居其處云
[031-14b]
   敬同堂記
敬同堂者尚寳司丞山東張信奉親之堂取孝經資父
事君之義名之以自警也求余為之記夫天至尊也包
含徧覆而萬物無不資之以生者其徳至大也人之倫
凡所尊莫加乎君與親也而我資之以生資之以養君
親之徳實配天而益加切夫其尊同其徳同則所以事
之者亦同故事君親猶事天事天猶事君親持其齋莊
誠一之心不二不息表裏始終一致也是謂之敬同而
[031-15a]
為臣為子一本於此然後所存者正所履者實而忠孝
之道立故忠孝一本也傳曰孝者所以事君又曰不忠
非孝故世之求忠臣者徃徃於孝子之門自先王之教
不明學者不知一本於是有脩於此者或遺於彼不能
以兼盡焉夫倍親適君非人情而一志乎養不仕以為
髙者亦過矣信之名堂可謂知所務哉吾聞信蚤失怙
兄義任旗手衛千戸雖信自少至壯從事軍旅之間而
平居孝弟之行能為人所難者母嘗病劇醫不能治皆
[031-15b]
引去信露禱北辰刲股煮粥以進母食之良愈事聞天
子嘉其誠孝詔旌其門擢為尚寳司丞恩至隆矣而信
入焉事親出焉事君兢兢夙夜恒懼弗任無以稱徳意
而貽憂其親職務之暇手一編遇先生儒者質疑請益
有所得躍躍以喜夫人之於道誠好之不厭為之不畫
未有不至者信由是焉益勤不懈誠於中而力於行將
身立名著豈獨其親之華於國家榮命不有耀乎信勉
之哉使人之登斯堂也皆嘆曰是不徒名焉而己豈不
[031-16a]
韙歟以是為記且俟徴於後日云
   素行軒記
彦素吾家率齊先生六世孫先生在宋與其弟岫雲益
齋兩先生皆舉漕貢皆授登仕郎鄉人榮之稱三登仕
家三登仕之後世蕃衍盛大貲産殷富儗古封君第宅
臺榭之閎壯甲於州里詩書行義之茂藹然鄒魯之風
也可謂盛矣元季兵亂向之盛者一旦淪謝殆盡豈消
長興壊固自有定數耶抑亦相因之理哉我國家𢎞靖
[031-16b]
海宇涵育生息未幾槁者復蘓仆者復起盖際乎循環
復治之運矣於是時彦素去邑東南兩舍所得山水田
園之勝而居之躬勤耕稼仰給公賦之餘寒暑朝夕之
需足以自資安其分而無所外慕閒暇讀書教子足以
自樂闢一軒為游息之所取子思子中庸之㫖名之曰
素行可以觀其志矣間來京師求余記之素行之㫖見
於先大儒之論說深切著明歸而求之有餘師也奚容
復置喙哉亦見水之行乎於溪澗而達焉至於湖江而
[031-17a]
達焉至於海而達焉盖本之深厚有以充之矣茍無其
本溝澮之暫盈其涸可立而待矣素行有道也道充於
已而然後隨吾身之所寓為吾分之當然無徃而不達
矣而致道在學所以愽夫義理之趣備夫體用之全涵
養純熟而道具於我矣此素行之本也茍無其本能行
於富貴或不能於貧賤而况於夷狄患難况無入而不
自得哉勉哉彦素亦致力於本乎誠一志乎内未有不
至焉者傳曰必復其始吾所為望於子者逺矣而亦必
[031-17b]
自素行始彦素朂哉是為記
   賜榮堂記
皇上既正大統深惟治本詔科舉取士永樂甲申大比
上親策得士四百七十人將大其噐業既命廿九人就
學禁林餘悉命歸進學以次起而用之丙戌又大比上
親䇿得士二百人命歸進學如甲申賜勑諭寵勵之筠
潜溟彦鵬時賜同進士出身既歸江西憲副張壽采勑
諭之言名其堂曰賜榮於是筠人徃來瞻望舉手加額
[031-18a]
歆羡嘖嘖謂國家之寵恩潜氏之遭遇皆非常之盛也
又三年溟起為監察御史益乆有能名間求予文記賜
榮之堂余伏讀勑諭作而歎曰國家於經術士何其待
之優而養之厚哉養之厚者望之深望之深者任之重
南山之木不及其出雲霧干霄漢而用之幸而材也中
夫榱桷椳臬而已棟明堂柱清廟有不足以任焉隆古
建學育材其法莫備於成周士由十五入太學至四十
充積涵養之深道明而徳立可以用矣而必論之於鄉
[031-18b]
論之於司徒於樂正於司馬考擇精審然後告于王而
論之官焉故當時布列在位其才備徳充皆譽髦之士
臺菜之君子而周之鴻業所以長於唐虞三代之際也
我國家教學科舉之法皆祖述成周士之出也益乆益
盛矣皇上惓惓作成賢才之徳意如天地之化曲成萬
物必使之生長榮遂而底于成者固望其出而輔建太
平萬年之盛業以為國家之光而豈獨閭里之榮也且
士生千載一遇甄陶聖澤固當攄竭所藴秉誠盡節以
[031-19a]
報效於無窮使聲聞亦煥焉於無窮豈徒榮之於一時
哉君子事上務乎逺者大者使天下後世共榮之曰國
家待士之厚如此士之不辱恩遇如此不其盛歟彦鵬
其有以自奮哉
   新齋記
西昌郭彦鉉名其游息之所曰新齋嘗得脩撰梁潜為
文記之新之義悉矣以余交最故也又屬記焉彦鉉天
性孝友有端潔之行超卓之見時出議論輙屈其儕軰
[031-19b]
嘗棹扁舟沿豫章下彭蠡過彭澤縣想陶元亮之為人
又浮江入吴登闔閭之城訪范文正公故居慨然有四
方之志既而循苕溪上天目山一覽龍飛鳳舞之竒遂
造淛江亭弔胥濤悲歌慨慷而歸由是益從事乎聖賢
之學與二三同志講說誠意正心脩齊治平之道而力
行之嘗曰古之聖賢自非生知未有不以絶私欲復天
理為務故湯武猶出於反之之功顔子猶從事於克巳
復禮而後至乎聖賢之地惟世之知者求進乎是昧者
[031-20a]
舍此而日下矣不見縞之為白乎本然之質惡有所病
也居之者弗愛焉旦旦而塵之乆則黝然變矣視初之
質不謂其二物乎誠欲濯洗以還其本然之質非致精
其術百倍其力不可也昧者之日下何以異縞之黝然
也夫物喪其所可貴則亦棄焉而已人而可以淪其棄
者乎吾幸知明於此而世之人弗悉知也而吾弗以告
焉是猶吾棄之也不仁孰甚哉於是日引族人子弟與
比閭鄉黨之秀者授學齋中使日浸漬乎其說屬其時
[031-20b]
邑大夫祇受上命隆學政聞彦鉉之善教也請以為鄉
校師彦鉉亦樂然自任不辭居數嵗鄉校之士經彦鉉
之教者與賔興列官爵盖濟濟焉盛矣夫不得於道不
可以善行不端於己不可以淑人彦鉉所以成乎人者
如此其行已可見也余故為之記使游於是者即此以
知先生又知夫學之道當如是焉耳
   敬義堂記
去蘓州郡西百二十里有山曰包山一曰夫椒山在太
[031-21a]
湖中山水之明秀物産之殷富據三吴之勝民散處其
間皆有以遂其生而樂其志有徐氏者吴故家族衆有
惇睦之行世襲有詩書之雅以好禮聞於鄉而以敬義
名其堂余聞而歎曰賢乎哉其有志於君子之學歟君
子小人吉凶之分天理人欲焉耳君子之學必在於消
人欲存天理而聖人示其要於學者則必本諸其心盖
心者一身之主而萬事之本也如其心放焉或出或入
或存或亡則人欲日長而天理日㣲故學者常使其静
[031-21b]
專純一而無動静始終之間必務操存涵養乆而虗明
湛然而仁義禮智之具於吾心者吾得以究而極之而
隨事汎應有以適乎當然之則而無非天理之公矣天
理全而人欲滅學之至也故主敬以立本集義所以進
乎學也誠之於己若是功有不極其至者乎自古之聖
人所立教以及乎濂洛闗閩諸大儒所講授具在成書
後之學者讀其書服其教皆得以深體而力行之也然
而鮮矣若其所居起處有適講習有資誠用其志於此
[031-22a]
未有不至焉者也觀於徐氏名堂以自儆於旦夕食息
之頃其志可尚矣而亦豈以自益其身哉堂之中諸子
孫曾繼繼而居也使因其名而思先人所以自脩而訓
後者以自進焉徐氏必有自此而興者乎至是徐氏屬
其姻王福者介中書舍人張謙求記敬義堂不得辭堂
作於徐廷桂甫名敬義者取師尚父丹書與孔子賛易
之㫖廷桂甫没七年矣子燿重父之志求為之記永樂
甲辰正月乙已云
[031-22b]
   雷岡康氏餘慶樓記
泰和縣西雷岡康氏世有厚徳至宗順尤謹謹持善行
家益饒裕好施予克庇䘏其鄉之人嘗作樓若干楹東
望大江東北枕玉龍武姥諸山而朝山髙霄諸峯連亘
於其西北樓之上髙爽宏深取易坤文言之語額之曰
餘慶宗順嘗語其子若孫曰今吾年踰五十矣顧吾所
以得優游田里有居處之安服食之供而無横逆之加
以遂為太平幸民者豈已之力哉自吾之先世脩忠厚
[031-23a]
務播植者非一日之積至於吾坐享其歛穫之利吾惟
是兢兢焉䝉其利其不敢忽忘思其所樹而嘗願培厚
之此吾之志也時前國子學録蕭執先生為文記之未
幾宗順卒又未幾樓燬于兵宗順之子仲恭拳拳惟其
先志是敬是承爰即故址一視舊規復為樓若干楹而
仍掲其舊額將以永示後之人者今年在京師告余曰
樓重作未有記也願以屬子且悉語之故曰惟先君子
籍前人之休光益勤封植以施及於我俾承聖天子之
[031-23b]
寵命以佐二千石統理一郡我其敢不孜孜夙夜追惟
厥勤敬其所遺以圖益厚其本大其緒以昭于後之人
此仲恭之志也予嘗聞天之所佑者善也善之能感者
誠試之從出者心也人之心誠於為善積乆而不已則
福降之康氏之上世以于仲恭其必皆由於此哉不由
於此而願乎福猶所謂欲適越而北其轅必不可濟矣
然則仲恭之後人願繼其祖父之志以遂延其福者宜
永視於此不忘仲恭質直和易謙慎而有材今擢受同
[031-24a]
知梧州樓重作於洪武辛丑十月記作於永樂乙酉九
月云
 
 
 
 
 
 
[031-24b]
 
 
 
 
 
 
 
 東里續集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