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83 文毅集-明-解縉 (master)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毅集巻十一
             明 解縉 撰
  傳
   太原王傳
解元字善長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逼
人垂手過膝能百歩穿楊葉號小由基能以索持犀牛
却行嘗乘駿馬馳突賊陣往返如飛初起兵保安軍徳
[011-1b]
清砦積功授清澗都虞侯建炎三年詔𨽻韓世忠擢偏
將軍世忠出下邳聞金人大至衆心揺愕世忠憂之元
便領二十騎㳺撃俘其生口備悉敵情俄而復出敵騎
數千四面集元擲身陷陣左右鶻擊大呼聲振刀甲一
大酋驚墜馬走衆俱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門宣贊舍人
苗劉之變從世忠討平之苗劉走追之臨平戰良久抽
戈解甲單騎盡擒之浦城四年三月金人攻浙西世忠
邀之京口横海舟以截江敵出小舟數千以長鈎扳艦
[011-2a]
元躍入其舟大呼盡殺短兵撃殺數十百人生擒數大
酋仰擲之海舟頓絶無能脱者以功授忠州團練使統
制前軍討閩冦范汝為及湖外諸冦功皆第一劉忠者
長沙劇賊也擁衆數萬據白面山前阻水而營官軍撃
之多失利有詔世忠及元進討之距賊營三十里而陣
衆心憚之元單騎直前渡水薄賊營持丈八長矛據鞍
四顧賊慴其狀貌莫敢鬬賊環營皆望樓從髙瞰下視
其指呼倐忽四集世忠患之元得其情勢歸告世忠曰
[011-2b]
易與耳請為將軍卒期破之乃率兵五百長㦸居中翼
以弓矢自領十餘人一鼔據望樓立赤幟麾兵四面並
進賊驚擾迸散劉忠鎧甲赴水元解衣入水生擒之湖
外悉平改相州觀察使紹興四年金人及偽齊入冦世
忠自鎮江趨揚州元趨辰州金兵大至元度明日必至
城下先遣百人伏於要路百人伏於嶽廟自以四百人
伏於路隅令曰金人若過我先出掩伏要路者見我麾
號則立幟以待金人必走嶽廟伏兵皆出又決河以遏
[011-3a]
之賊破必矣金人果走嶽廟元追獲不可勝計時城兵
不滿三千金萬户黒頭虎最號驍勇直造城下㑹語元
即跳下城擒之威振兩軍未幾兀术怒督兵四面攻城
元力戰却之追奔十餘里金人自驚擾溺死十餘萬人
改同州觀察使六年與世忠出下邳以數百騎破敵伏
兵萬餘人連戰大破之授保順軍承宣使十年略地淮
陽至劉伶莊騎兵才數百敵騎數千來迎戰元揮戈大
呼衆皆爭奮敵遂披靡後部駭懼元躍馬大呼曰解承
[011-3b]
宣今日以一騎臨陣能戰者與我戰敵聞之震慄元因
突入其陣大戰自辰至午馬足盡赤敵衆大敗加授神
龍衞四廂都指揮使明年世忠罷兵柄為樞宻使以元
鎮江駐劄御前都統制以統世忠之衆又明年進侍衛
親軍馬歩都虞侯封太原郡公保信軍節度使見朝廷
専主和議屢表諌上不聽知大功不建感激發病薨時
年五十四贈檢校少保晉國公諡武襄孝宗追封太原
王諡曰忠武夫先世有善而不知是不知也知而不傳
[011-4a]
是不仁也不仁不知豈得為賢者乎故凡觀於此者尚
惕然而有感哉
   伯中公傳
觀我名子尚入試名觀臨川吳文正公更字之曰伯中
㓜警敏嗜學不以食息廢口不絶吟諷精思妙契至忘
寒暑幼時大父莊山公藏書萬巻竊讀殆遍大父久而
方覺已甚竒之受學於季大父主靜公公善誘導居嘗
舉所見宋儒諸老宿徳儀型嘉言善行令人竦然伯中
[011-4b]
益自刻苦父萬安公清曠不仕家僅給無餘獨處一室
隘甚人不能堪晨起供灑掃園蔬厨竈之下書冊不離
手簞食瓢飲炊菽數籩且啖且讀未嘗知味天文地理
兵刑歴律靡不精究尤深於易考宋史如指掌著宋史
一千巻天文星厯一巻地理若干巻衍八陣圖注武經
刑書通攷一巻作萬分厯推歩如神作儒家博要四書
大義周易義疑通釋古賦攔江網策塲備要今行於世
家君嘗夢於東門嶺遇宋儒者數人衣冠儼然進而揖
[011-5a]
之其一人曰我朱元晦也聞有解觀我者善學汝知之
乎答曰叔父也遂與之俱來覺而告之伯中乃獨喜自
是名譽日炎起矣從學者益衆天厯己巳與弟蒙俱試
江西主事林興祖欲舉為首彭士竒私於夏日孜興祖
怒甚捧兩巻却立楹下徐第為四五乃兄弟不失倫焉
士論慶之同上春官不合乃留與吳文正公論辨星厯
宋書流誦古今不遺一字語嘗通夕文正公遂以宋書
屬之至順辛未南還壬申再舉於鄉再不第至正癸未
[011-5b]
翰林典籍危素奉詔來起修三史伯中至京上書其畧
曰遼與本朝不相渉又其事已具五代史雖不論可也
所當論者宋與本朝而已而所以定二國之統者葢有
四説焉一曰明國朝之大體二曰稽先哲之成法三曰
證時賢之確論四曰審事變之微權恭惟太祖皇帝龍
興朔土征伐四克啟運立極前無所因此葢班固所謂
得天統者也當時餘蘖尚假息河南至太宗皇帝而後
中原之地踐為荆榛所得户口不過百萬當是時宋猶
[011-6a]
聨夾攻之好世祖皇帝至元十三年然後平宋以上接
百王之統東南之地繁盛富庶所得户口乃一千三百
萬是皆居天下十分之八由是論之天朝平金在先而
事體輕平宋在後而事體重今議者乃欲以先後為尊
卑而不知本重輕以正其大體且得以辨其先後不通
之説夫今之職制先至者居右議者之論葢本於此臣
愚觀之先至者宜居右先去者可居右乎正猶人家長
㓜先生者為兄先死者得為兄乎推之於國先興者為
[011-6b]
尊先亡者得為尊乎此先後之論所以不通也若論輕
重則理易明矣今之斷例二事俱發以重者論是重可
以該輕輕不得以掩重也在禮祖有功宗有徳太祖皇
帝以開創啟運之功廟貌為祖世祖皇帝以平宋混一
之功亦廟貌為祖蓋以啟運平宋二者俱重故也議者
乃欲援金以為正統如此則承金統者實在太宗皇帝
然既以守成之徳稱宗即有平金之事為輕明矣若天
朝正統截自此始則推之於前而太祖皇帝得天統者
[011-7a]
不白矣引之於後而世祖皇帝接百王統者不著矣此
輕重之理所以易明也臣愚所謂明國朝之大體者此
也有宋則及於漢而過唐其君則有若太祖太宗真宗
仁宗有若髙宗孝宗皆賢明之主其大臣則有若李忠
定公張忠獻公趙忠簡公皆傑出之佐論道學則有周
程張邵朱吕之繼統論文章則有歐蘇王曾之名世論
隠逸則有陳摶魏舒林逋之清髙論忠義則有若李若
水楊邦乂李芾文趙韓王李文靖公冦萊公王沂公有
[011-7b]
若范文正公富鄭公韓魏公司馬温公有若文天祥之
死節類皆炳炳烺烺足以追跡三代漢唐比之隘矣至
於遼則與宋相隣百五十年金則首末百二十年遼惟
聖宗道宗二主歴九十年金惟世宗章宗二主歴四十
餘年皆與宋講和號為承平然以元魏孝文興禮樂崇
文治方之恐猶有逕庭也然則宋之為宋比之漢唐有
光遼金之為遼金比之元魏而猶歉譬之鳬雀短長其
天素定恐非人力所得而繼續増損也臣愚所謂稽先
[011-8a]
哲之成法者此也前清河公作淮安王神道碑言宋承
中華之運世祖皇帝紹運撫圖正獻公脩世大典其叙
平宋曰世祖皇帝遂能一六合以上接百王之統又述
補邵一首曰元魏伯而王者也宋周之期功也遼之伯
日抱珥也此非有愛於宋而私之也獨東原謝端著書
以主金遼亦欲自為私説而已初未嘗謂可加於宋也
且既以髙宗為徽宗嫡傳非漢晉疏屬之比則昭烈元
帝猶得上承正統於髙宗復何疑焉先世郝文忠公謂
[011-8b]
綱目既正蜀漢之統而舊史尚仍陳壽之作乃著續後
漢書以反之正姚文公謂昭烈既以帝不書名春秋法
也時書名者惡其諼詐憑陵誘執中夏之君而戕之也
金人之在靖康専以講和誑惑為術賣國之臣從而信
其欺屏撤守備括金帛鉅億以填溪壑卒誘執二帝驅
迫三千口於絶域其懐諼縱毒宋之人迷而不悟也仁
人志士至今為撫巻憤惋夫狙詐狐媚以取天下石勒
猶且羞之矧大道為公之世乎仰惟天朝以淳龎忠厚
[011-9a]
天心修史垂訓所宜取法春秋永昭鑒戒若强不義者
遂可躐居恐傾奪成風人欲肆而天理滅矣臣愚所謂
證時賢之確論者此也或者曰髙宗不能復讐嘗屈節
稱臣於金豈復得居正統臣愚應之曰唐髙祖稱臣於
突厥矣然頡利卒為太宗所擒唐之統固自若也而何
有於突厥晉髙祖稱臣於契丹矣徳光入汴卒不能與
漢爭則晉統自有繼之者而何論乎契丹大抵倉卒舉
事不能仗義自立而屈已稱臣於人豈待智者而知其
[011-9b]
失策故繼世之君幸而如太宗則立雪其恥不幸如出
帝則自底滅亡然而中夏有主則一夫之存亡固不容
以變其統此五代史記所以係漢係周而初無與於契
丹也有如髙宗之失策特誤於奸臣而又為梓宫太后
屈爾方是時尼堪既死烏珠屢剉劉錡大㨗於順昌而
岳飛乘勢獨克有虎視燕雲之勢陜西山東兩河忠義
之士蝟毛而起自非秦檜矯詔殺飛舉垂成之業而棄
之則金人其能坐而有之哉及孝宗繼世定為叔姪之
[011-10a]
國則金世宗已讓髙宗為兄與澶淵之盟無幾矣延乎
理宗遂夾攻蔡城而克復之雖天兵之力然而殄其祀
屋其社亦足雪九世之讐恥矣葢金之興既在宋後而
其亡也又在宋前宋統始終自當屬於皇元彼何與於
此哉或者又曰金人嘗甘心於徽欽靖康統絶則金當
續矣臣愚應之曰周幽王嘗陷西戎之難平王東遷宗
周黍離矣仲尼作春秋乃始明尊周之大義則周之統
未嘗由幽王而遂絶也晉懐愍亦罹青衣之辱元帝南
[011-10b]
渡神州陸沉矣朱子作綱目亦復帝晉則晉之統未嘗
隨懐愍而遂亡也聖賢經世立法正以存天下之大防
焉耳臣愚所謂審事變之微權者此也誠以此説而勘
㑹之則羣疑氷釋大道天明正宋統以槩舉遼金公義
表著人心壓服永有辭於萬世矣時任事多右金統書
上大忤羣公公亦徑歸其後書成天文厯律多竊取公
餘論姪孫縉以洪武己巳嘗録是書於華葢殿奏之亦
庶幾公之意也公嘗於居近虎丘山講學後又建東山
[011-11a]
書院於金釵嶺扁曰麗澤齋弟子自逺至者甚衆公授
徒廣陵廣陵天下繁華極處也然歌舞未嘗敢近公整
齊嚴飭目光如炬人敬畏之至正丁卯再舉於鄉明年
試春官臨川吳當見其文知之恐其入而有為也詆黜
之物論沸然公遂不復出矣公嘗至胄監傾動來觀曰
不識解觀我何狀乃爾竒特耶至正辛丑陳友諒屢書
聘之不往以書勸其息兵保境友諒不從遂謝病著書
江州破死焉歸塟里之上斛山娶古城劉氏子五人
[011-11b]
太史氏曰公山弗擾以費畔季召孔子欲往曰吾其為
東周乎孟子對宣王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聖賢之
意何以異哉朱子曰管寧卒於魏特重其人而傷其卒
於魏是傳也其考於斯歟
   淵靜先生小傳
先生諱子玉字成我小字泰吳文正公更字之曰季通
晚號鑑湖老樗自㓜沉靜少言勤學不怠年十三理家
事如成人聲色不大而門内肅然居䘮無闕禮者君子
[011-12a]
稱焉肆力於古學吳文正公招與共學不往虞文靖公
歸自翰林或勸挾所業往見可借助聲名不從兀坐齋
居玩心髙明人莫窺其際其來學者亦弗拒久之教授
桐江之上慕而從者日盛隨其材質誘掖之為學者師
垂三十年中更亂離與人言惓惓忠義多所變化人比
之王烈王通云聖朝詔下徴賢郡縣衆方起之曰吾壯
盛年且不仕今老矣尚須禄位耶卒不起至於振勵士
風扶樹教基則深致其意吉之文獻足徴大抵皆其力
[011-12b]
也晚年敎其孫興壽榮皆能文章先生天性嚴重有威
儀長身玉立雙眸炯炯射人鬚髯奮張强横者望之屏
風而士大夫率以為儀型在治朝無所干譽處亂世無
所屈辱誨人不倦出於至誠所過無後言所居無惡聲
周旋規矩從容大道要之聖人之徒有成者也
   顯考筠澗公傳贊
解雁門人也自唐家吉已七百年餘至封王封公徳盛
顯極矣篤於先公元季亂至甲午南北絶一羽不通江
[011-13a]
西義旅城守至亂散公自京師乘單舸經賊中數千里
至吉義兵城守復堅數郡完固十餘年公往來其間為
之畫策間道往返十數迎母得父死王事殯賊中信旦
暮哭江上泪盡繼以血感動江東西賊亦歸順以書説
陳友諒歸正不失為江都王其大臣左右大讙欲兵之
五王者救之得免與其友孫本立等謀曰觀陳氏多建
置亂賊朝政靡寧勢不可久天命在朱氏盍往歸之舉
數千里内應是據陳氏之腹而扼其喉也衆皆然之請
[011-13b]
往曰吾有老母家流離不可頃刻離諸君疾行無疑此
轉禍為福之機也傳相告語陳氏所置官皆附上江西
本公往來豪傑間首謀也又往説天瑞於贑天瑞猶豫
公即去之海道使者至以先祖死節事贈平章政事以
參知政事宣授公公拜書不受國初李宣公劉伯温等
皆薦召至京師固辭歸處環堵三十餘年上數召至賜
勞加厚常御華葢殿問所以教朕者對曰明徳慎罰上
甚嘉納之令縉侍還年幾九十矣公在元盛時與弟闔
[011-14a]
業胄監者十餘年自祭酒以下數千人皆拭目焉經明
文健為詩歌沉雄慷慨富貴流麗尤善筆札五知貢舉
五魁胄監對衆吐辭賢愚屏息所至人望而畏之然或
酒酣談笑一座盡傾同衞武公之戱謔不虐也先公諱
開字開先學者稱筠澗先生有書解文集若干巻贊曰
大知幾先沉雄仗義壽考百齡氣葢一世方元極盛公
謂將亂救世囏危不避其難單舸萬里來蒞江西江西
義旅有言從之堅守十年係公一歸﨑嶇間諜欲就大
[011-14b]
忠持木支天歴説羣雄報韓不成安之若命晚節孤真
克遇神聖勞問寵錫顧其儀刑不惠不夷既和且清百
世之下慶雲景星
    翰林學士左春坊大學士眷侄胡廣填諱
   宏文館學士羅復仁傳
洪武四年丁酉宏文館學士致仕羅復仁卒復仁江西
吉水人初從陳友諒見其所為不樂為之用嵗壬寅上
兵至九江因援身來歸上得之甚喜命侍左右親任之
[011-15a]
從破友諒於彭蠡遂賫蠟書諭袁臨諸郡甲辰上即吳
王位除中書諮議復仁性率直每論事指陳得失無有
隠避由是待遇甚厚及大兵圍武昌友諒之子理固守
不下復仁往諭之至城下號慟竟日理信之使召入問
故復仁盛陳上威徳且曰大兵所向猶拉朽今不降城
且屠城中民亦何罪願早為之所庶家族可保也理驚
憒遂降復招撫江西還為國子助教以老賜小車出入
每宴見賜坐飲食丙午春使山西時擴廓帖木兒以恢
[011-15b]
復為名前後使者多被害復仁至折以天命人心所向
擴廓亦心善之即日遣還洪武元年遷翰林編修二年
冬賫詔諭安南使無侵占城池安南未即受詔復仁曉
以大義其君臣慴服比歸遺金貝土物甚厚復仁辭不
可洎歸奏之上多其㢘讓改翰林檢閲未幾拜宏文館
學士屢召與論事嘗操南音以對上以其質直多見聽
納呼為老實羅而不名賜以誥命初復仁所居甚陋上
嘗過之復仁方操塗具完壁上笑曰是豈所以處賢士
[011-16a]
哉即日賜地城南門内尋乞致仕許之賚予甚厚陛辭
復賜大布之衣而題其背曰性雖麤率忠直可喜賜此
布衣放歸田里時人榮之已而上念之復驛召至京師
居三月憫其衰賜玉帶名馬鐡拄杖及家僮飲食之具
復遣還至是卒於家年七十四深於易尤善為詞賦在
翰林有玉堂唱和藁云
   蕭定基小傳
蕭定基字守一登天祐三年第任監成都市買務引江
[011-16b]
水溉田民受其利多少有約㑹李順之亂成都大豪樊
氏盗改其約以一晝夜為六晝夜由是他縣嵗賂之迺
得其餘水訟不决者二十年上命定基往迺親決水視
樊氏縣一晝夜水有餘樊氏始伏罪諸縣得水如故約
召為監察御史裏行蘄守王蒙正恃勢責賂誣屬縣長
罪死詔定基治之定基謂其隨吏曰䝉正賂汝必受之
以告我䝉正果賂之直三百萬定基因以正其獄仁宗
欲官其一子定基以遜其隨吏除判開封府遷侍御史
[011-17a]
宜州蠻作亂以定基安撫廣西定基馳至問所以反曰吾
知之廼蒐諸澄海忠敢士萬人守要害戒諸將賊至廼擊
歸則已蠻不敢動嘗奏邊臣多好喜功生事張皇賊勢但
當一鎮以静則邊日寧矣仁宗曰定基能如此可召用之
賜書褒焉㑹三司度支使王淇使江淮議鹽酒事請與俱
遂除三司鹽鐵判與淇俱使江淮至吉水除淮淛荆湖置
制發運使以官卒於家贈兵部侍郎後又封廣陵侯子汝
礪汝皆汝器汝奭孫服皆有名
[011-17b]
   胡直翁傳贊
胡直翁名鼎字重器新淦縣蕭峽人也少從鄉先生聶
政學春秋於清江元末奉父母避亂播遷能盡孝養遭
䘮塟祭無違禮且方亂時重器即念江西省治龍興有
城郭兵衞可依與兄璉俱徙家城中竟賴以安國初郡
守程君國儒學行為時師表能文章於人少許可日延
禮宿講畫條敎鼔舞後學名士畢集於洪都每月季試
五經大義璉治尚書而重器學春秋兄弟牽聫得舉國
[011-18a]
儒大稱賞儒者皆屈服繼而璉升朝為顯官重器退而
家居兄弟愉愉州閭相慶以為復見古道人或謂重器
髙尚不慕仕進曰非不慕也有司季試猶且應之不得
仕其命也夫或譽其純謹言行始終無違者問之輙謝
曰有是吾以安吾生存吾性也與朋友處久而益善人
或問之曰吾不能妄語故無失信耳或敎為假托之辭
靣頸發赤竟不能從謙恭樂易對家人稚子不易也遇
人有急力可及則賙之鄉鄰有爭競片言折之莫不慴
[011-18b]
服篤於教子非義不言嘗夜課讀書自諷誦以分其勤
未嘗語及邪曲且曰丈夫學聖賢學志聖賢志惟不以
死生禍福介意則不負所學克遂其志君子皆為然年
七十有五矣人皆稱之曰直翁而余為之傳賛曰
吾嘗往來蕭峽金川之上弔子雲梅福之遺蹟想其髙
風而不得見其隐君子與之語及壯逰龍興見胡先生
人或譽其髙尚應之曰非不欲仕有命焉皆稱謂直翁
而考其平生之行無不然者昔司馬君實自不妄語始
[011-19a]
而後行事無不可對人言者今直翁其近之矣且非倦
逰而克肥遯豈不超然子雲梅福上歟
   亡友六君子傳贊
洪武戊寅予友黄君玉鉉金華兄弟皆遭故死非其罪
予深悲之又念平生故人自少至長相見莫逆者六人
皆客死京師劉君樸周君霖廖君存廖君持劉除學官
未赴周應進士舉不中廖嘗為憲掾吏其弟除温州同
知玉鉉鎮江知事金華自中書舍人出為汝寧敎授其
[011-19b]
文章學行皆不愧古人與予為膠漆契期生死不相背
負乃皆先予而逝且其所遭遇顛頓坎坷不得一申其
志大可悲也後死之托悠悠蒼天葢嘗過大梁徑北邙
入潼闗至太華終南山之下因記憶金華所為文不覺
為之出涕也恐六人者久而湮沒予之責有不得辭者
矣乃著其大節作亡友六君子傳
劉樸字子素吉水瀘江人也少有志節所交友死生患
難托之皆能盡其義輕財利重然諾議論英發評古今
[011-20a]
人物賢否髙下事之成敗曲直毫髪不爽然耿介絶俗
雖至親洽友出一語非義望望然去之所不為者雖死
不可强由是寡合其書清勁灑落為文章詩歌古雅典
則世家治尚書其系出於長沙宋初居郡之西昌石臺
吉州進士自劉濟川始其逺祖也龍津先生諱罈者其
從祖其兄伯川國初為户部主事有才俊其尊君文明
博學隠徳樸有子四人曄煜焯炳
周霖字子用吉水桑園人自少以聰敏聞治春秋諸史
[011-20b]
百子博洽無遺嘗與共談達旦上下數千載興亡成敗
事如目覩聽者忘倦善談論亦寡合者應進士舉不中
卒時年纔三十餘其家世自廬陵烏東徙居吉水桑園
時髙宗南渡也子用善敎族人子弟皆能文章有子曰
綺曰綖
廖存字敬存其父退省遭亂遣東西從學受詩經刻苦
不懈國初與其兄敬先應進士舉不中按察司辟為掾
已而棄歸學益進朝於京師遇疾卒子一世家吉水東
[011-21a]

廖持字敬已敬存弟也㓜爽朗不羣特與予善刑部公
元禄稱其志操及為隰州同知考滿至吏部侍郎侯庸
方好諛佞敬已入謁不拜庸尋他事罪之下獄卒有子
一人
黄玉鉉初名鼎字孟舉少有美譽於書無所不讀通五
經與弟金華齊名文章甚似蘇子瞻司馬子長皆善議
論玉鉉仕終小官一世皆知名
[011-21b]
黄金華登進士第時年十八髙皇帝眷顧之甚厚有文
集若干巻其家世自旴江為令吉水其曽祖立道多藏
書其大父九衢博學老儒父粲稱善人兄弟皆有子贊

唐虞有八兀八凱周有八士同出一家同顯於世如彼
其盛也今六君子者材出一州而所就如此夫何如其
可惜也夫何如其可惜也嗚呼噫
   東溪廖孝子傳
[011-22a]
張鍠伏質報父仇曹娥沒水求父屍不幸而死吉翎代
父受刑黔婁為親請命幸而不死然皆自分必死矣幸
不幸有命焉人尚憐而著之王子安省父南交溺於海
廖自公省父大寧溺於河死命也而心不展志不伸不
誠重可憐也嗚呼安居固樂於奔馳閨闈固樂於行旅
人不知命也有定焉當死也居亦死行亦死自公雖未
嘗必其死然曷嘗計其死且而死於省其親也豈若死
於兒女子之手者乎於是王子安死千年而自公繼之
[011-22b]
自公㓜能文章跟經躪史淵涓耿節恂恪恭敬儼然貌
不逾中人而所當為奮發如雷霆不可測其父敬先謫
大寧三四千里水陸竒險自公嵗往省不以寒暑需有
大父有母有叔父有弟姪有妻子家人衆多當離别忍
泪眥睫間强顔笑語慰帖老稚出門及童奴客旅相處
曲折良難固粹然有徳君子也自公平生愛人一家人
愛之自公㓜孑孑然孤立人見者皆為變色自公死時
洪武某年某月某日也其弟自勤祭以文綢繆纒綿痛
[011-23a]
苦情切甚讀之使人墮泪初廖氏嘗大顯於吉吉稱東
溪廖氏有名自公大父退省先生卓行舉世不可及與
予叔父刑部公原祿相為親友敬先兄弟三人皆賢亦
皆仕有名聲其季敬已尤髙潔不諧世特與予善自公
兄弟四人皆善予嘗嵗時過從見其一座三世人跪起
列侍森森郁郁或舉觴論文川華月映顧盼如在圖畫
中識者多云是家不偶然必將昌大未幾敬已沒敬先
謫去自公死倐爍間慘然凄斷若此何也贊曰
[011-23b]
玉也不必以圭璧驥也不必以覊的中道而折衆所奭
嗚呼斯人而斯溺
   周以立傳贊
元有君子周聞孫以立者吳周瑜之苗裔也瑜之子都
鄉侯𦙍嘗以事謫廬陵因家焉至隋有為㑹稽刺史者
曰汾翁其六世孫曰沂濵唐長慶中徙吉水之泥田子
孫遂為吉水人以立髙祖子淵曾祖應龍祖岳在宋俱
以文學顯父厚元世以隠徳忠厚聞嘗手編漢書㑹要
[011-24a]
四十巻遺以立曰吾家世以儒名故讀書一事不以盛
衰微顯有間也汝宜勉之以立服勤誨言勵志於學與
羣從弟子相摩礱講論經義作為文章如水湧山積日
就髙廣母宋氏得疾逾二年侍湯藥未嘗去左右母沒
水漿不入口者三日哀毁骨立鄉里稱其孝至正辛已
以經義舉於鄉明年赴春官中乙榜錫宴宏文館拈題
賦詩學士大夫皆賞歎交薦入史館值修宋遼金三史
時當道者多遼金故臣之子孫而正統卒無所歸以立
[011-24b]
奮然抗論曰此綱常大事必求合乎天理人心之當者
當以宋為正由是不合遂歸又明年授鰲溪書院山長
未幾以父憂去官服闋用揭文安公子汯薦改授貞文
書院山長既至學者皆曰是鰲溪先生也皆贏糧相從
而揭氏子弟尤衆貞文有學田若干𤱔先世貧負租者
多逃徙以立至㑹計當悉蠲之於是貧不能入粟者負
而逃者皆適厥居而懐其惠後有詔徴起遭亂離朝廷
多故未及試用復歸貞文時生徒多離散乃取便道以
[011-25a]
歸維時有㓂竊發邑井騷然族人宗瑾欲避去以立謂
曰事不辭難義不棄守况人心易揺散者難復彼雖衆
皆烏合不過旦暮事剽掠而已茍持重以待之彼無所
得自當引去因其怠歸掩而撃之必成擒矣冦聞之遂
不敢犯甲午大饑人相食避亂東西撫季弟婺妹畜孤
甥不令失所丙申復就試有司居前列江西行省以便
宜除白鷺洲書院山長尋擢袁州敎授時歐祥據地猖
獗梗未及赴家燬於兵昆弟子姓多物故哀慟久之時
[011-25b]
大叅全公來平冦亂以書招以立乃進平袁三策全公
甚竒之即欲署從事與共討賊固辭弗就退與季弟維
章避亂新淦之石峒著尚書一覽河圖洛書序說及平
日所為詩文二十巻其志勤矣哉忽一日澣沐端然而
逝年五十有四有子一人曰㑹早卒以弟之子觀為嗣
觀之子岐鳳今為國子學正能世其家云贊曰
士之修身飭行將有施焉然時不偶卒韞櫝以終身葢
多有之周君者操心堅正行誼卓然智計議論表表偉
[011-26a]
偉可謂篤厚君子矣其身雖嗇所施其流慶豈有涯哉
   胡夫人傳賛
自闗雎至於麟趾皆言婦人之徳也而孔子録之後世
史書或無之豈非闕哉葢婦人有三從之義而家之興
廢由之女子居室有致其父母違離兄弟姑姊妹乖逆
者故必有賢女而父母安焉婦為厲階傷恩割愛暌和
沴睦其輔車相屬也故必有賢配而家道成焉子孫之
賢本其母之賢者固多也為史書以輔世敎其可缺哉
[011-26b]
新淦巴丘漢巴丘縣治世多貴人仕族齊梁宗室流散
多依居故又曰蕭峽元有處士徐朝英䘮其妻時一女
名守貞甫六歳甚憐之已而再娶守貞事繼母如所生
繼母亦甚愛之曰此賢女也必遂所宜歸遂以嫁士人
子胡仲器仲器篤行君子也遭家燬於兵奉父母避地
播遷數經剽刼而徐氏齎裝獨完賣以供膳葢未嘗乏
絶及遭䘮塟祭無違禮仲器念江西省治龍興有城郭
時方亂可倚迺立家城中已而復燬之復立今且四十
[011-27a]
年浮沉閭巷之間傲睨萬物之表白髪蕭然左詩右書
足以自娛有子為顯官有名聲是雖仲器君之不可及
者而内助之賢豈少哉贊曰
余讀諭徳胡君儼所自為某氏墓誌稱其父訓則知其
母之賢歐陽子稱母鄭氏表其父隠徳於戲世之名賢
孰不由賢父母哉
   賈義婦傳贊
賈岳妻程氏之女也粗渉書傳有徳容年十八嫁為岳
[011-27b]
妻岳父羽初為海南衞鎮撫謫廣西岳渉嶺海省之得
疾還死瓊州方疾亟時程氏許從死神傷不能哭遂自
縊生與岳同年二十二歿時洪武丁丑也一子鞠於祖
父母賈氏素以武義聞至羽尤善文學岳遂能為文羽
字義甫今為横海衞指揮善儀其家中書舍人吳君仲
平云贊曰
慷慨殺身易從容就義難人於所當死亦有迫於勢不
能不死者若程氏其何迫之有所當為難也然瓊在海
[011-28a]
外而民俗皆知慕其義至指其門歎惜之嗚呼亦足以
見風化之大行與
   聶母解夫人懿徳傳
余族祖元翁先生有賢女誓不與凡子得心逺聶先生
之曾孫茂卿而妻之余解氏與聶為世婣心逺字吉甫
與先髙祖莊山公丞相信國文公同師歐陽巽齋丞相
家居時心逺主其家為西塾師至今余家藏翰墨猶宛
然也余家譜有婣盟記著茂卿明經有賢行仕為郡文
[011-28b]
學夫人相敬如賔夫人之母丞相古心江先生之孫女
素閑家法夫人在家為賢女既嫁為賢婦為賢母出入
富貴而未嘗有驕佚之習勤儉和敬粹如也家譜所載
如此元季之亂故家零落婣盟記所載已十無二三殊
可感歎茂卿曾孫繼善祖善少聞其先人之言屢以夫
人懿徳質之於予予深有感於滄桑陵谷之變而繼善
兄弟猶能有追逺之意是將復興聶氏之家者與况繼
善諸子皆可喜姻盟記書之為解夫人懿徳傳
[011-29a]
   胡貞婦傳贊
胡貞婦曾氏諱靜貞吉水蘭溪人曾一中女也一中之
先人諱三聘事朱子為門人中髙弟後奉使死難於金
封忠節公家世榮盛貞婦自少專靜寡言恭順慈儉甫
十七歸於環州胡氏原長忠簡公諸孫也時方亂離寓
居里之平原撫下事長禮度不踰陟險凝危知機善豫
國初辛勤來歸權輿家計至罄奩中物以給家衆未嘗
恤也已而治家有方家漸饒累鉅萬未嘗恃其富每訓
[011-29b]
子息謂古云貴欲使可賤今汝曹知富欲使可貧則不
患貧矣識者誦為名言原長每有所詰責未嘗辨激徐
為申理下人懐服予少時從學其家塾親承撫念覩其
徳儀蓋古之淑徳不是過也洪武壬戌原長坐鄉人連
累當徙邊原長死後與子婦劉抱其孤弱孫旅邸中弱
孫㑹病卒劉即自經死貞婦亦自縊為人所救甦慨然
曰吾夫亡不死者尚憐此孤弱故忍死冀長養之今復
死矣而劉亦能以年少死義吾何用生為即嚼舌三日
[011-30a]
不食死時年四十二其子紹歸自邊始塟之於石屋山
之原未塟時水齧其山畔幾䧟既塟乃日就平復水瀠
洄如帶亦甚異云豈非其貞烈使然與贊曰
曾氏以一婦人相其夫起家累萬金無一毫驕溢此已
足為難及臨大節慷慨就義有烈丈夫所難者嗚呼世
之讀予傳者當何如敬禮之
  行狀
   淵靜先生季通行狀
[011-30b]
解氏之先世家平陽有諱福者事西漢髙皇帝為太僕
居唐代雍門李唐中葉有諱禹者為吉州刺史由是為
今吉安人嗚呼公諱泰字季通一字成我十五世祖諱
軿唐昭宗徴之不起咸通中詔諡貞白處士十三世祖
諱盛唐末遭黄巢之亂舉宗奮義兵保障吉陽全活甚
衆南唐中追贈僕射髙祖諱夤曾祖諱谷七嵗善屬文
有名當世以隱遯終祖諱昭子宋太學上舍生上書言
事得罪賈似道擯處於家宋亡以憂憤卒考諱應申剏
[011-31a]
試貢士萬安學正母彭城劉氏先髙祖妣太夫人鄧氏
嘗夢人授以美玉未幾而生公故名曰子玉㓜沉靜寡
言笑好讀書鑑然如流滿千遍無倦色或兒戲之輙以
正對皆竒異焉年十三兄觀我求我並舉進士家事倚
辦於公朝夕内外不聞叱咤之聲事父母接賔客俯鞠
諸侄皆如成人不為嬉戯時科目方興二兄聨科接武
翕然有聲朝野士人子觀望歆動皆爭徑竇逞便㨗僥
倖一得而不第者更相抵排公深耻之承親志不得已
[011-31b]
亦再至試三試有司俱不利絶意進取翫心髙明究竟
六籍旁搜百家悉能通曉尤善楷書不效妍媚而方正
嚴重類其為人吳文正公嘗以書招致之弟子公不往
翰林虞公伯生南還館於郡舍或勸公彚詩文求見冀
得薦亦弗從日以其學教於鄉鄉之豪乘勢侈靡子弟
率驕縱以食色貨賄相鬬誇公善導之乃更尚清儉其
教根柢六經尤必以躬行為本未嘗以摘經屬對頑不
率者斥之後改悔乃更復之學史以春秋為凖繩拘之
[011-32a]
於遷縱之於固馳驟之於唐史五代史而陳范之徒在
所不論詩以陶栁為户庭以杜為經上泝三百篇為指
歸而太白之豪縱所不願學諸子惟取荀揚文中而間
亦喜老莊申商韓非在所擯斥晚更授徒於同江弟子
至者甚衆因其材質多所造就時以河汾王通比之中
丁亂離三十年與人言徃徃至灑泣激以忠義又時時
為論說前史雅善揚抑羣盗聞者慚服自悔恨甚衆轉
相戒敕無更侮之者天朝龍興公年五十八矣郡守令
[011-32b]
相先後至百廢未興懜弗有考又承詔興學校招集流
散繕甲兵以供軍需皆踵門投訪公俱授方略射影走
丸不失尺寸已而辟之萬方不起但勸以激厲士風扶
樹世敎由是吉之人爭相磨淬至於今蒙之不衰公有
力焉既老家居宗族子弟善歌詩能文章者葢五十人
作屈物命篇屬而和之以為樂目之曰庭蘭集所著文
集若干巻曰老樗集更自謂鑑湖老樗云洪武二十一
年六月一日以壽終於家臨終呼宗族與訣且曰吾生
[011-33a]
平言行無足多於人者我死慎勿為世俗譸張假托以
惑後世命孫約讀漸卦一過賦詩衣服冠而逝享年七
十七公天性嚴重有威儀長身鵠立雙眸炯炯射人鬚
髯奮張雖强横人見之側足屏息士大夫率以為儀型
在治朝無所干譽處亂世無所屈辱敎人不倦所過無
後言所居無惡聲周旋規矩遵循大道要之聖人之徒
也沒之日閭里咸歎息涕泣無道其不是者初弱冠䘮
貢士君未幾䘮母三四年間薦遭閔凶苫塊居廬而塟
[011-33b]
三䘮禮咸罔缺初娶城南梁氏卒繼室以王氏生子男
三人琛璋皆先公卒珪績學飭行世其業女二人孫男
八人約縤繪綺緝紹繼純曽孫二聞魁望魁森然皆蘭
馨玉潔公寢疾約繪晝夜侍衣不解帶湯藥必親嘗悉
盡孝道以洪武二十二年已卯正月三日附塟公於東
門嶺十一世祖考朝奉君之塋從治命也公極深奥縉
所不能知其卓卓大者人所共見聞故摭為行狀求立
言君子銘之圖不朽焉
[011-34a]
   先兄滄江先生行狀
於戲伯兄於余有父道焉有師道焉余兄弟自為知已
也余少多病櫛髪繋衣履至瘍浣濯皆兄親之太夫人
甚憐余也所以撫育視太夫人志無拂焉誘掖之學循
循焉其雅志隠居自娛選鄉學陞郡庠名聲蓬蓬然起
屢稱疾家居先君子筠澗命余應鄉試翻然曰不使賢
弟獨行也遂獲薦進士第洪武十一年戊辰也上每臨
羣臣誦以為榮又常曰大解篤實先君子每有家書必
[011-34b]
取進覽為之嘉歎曰非此父不生此子拜福建道監察
御史治寧國還擢禮部主事尋除侍郎不果拜奏清理
道釋與修諸司職掌參定禮樂典魯䘮議諡監造送祭
器泗州歸奏圖記皆稱㫖修國子監書板精校讐上深
眷顧之一日召臣縉至内殿詔之曰禮曹有獄恐累而
兄今出之為應天教授勿以官為小京學也行當大用
之時縉叩頭謝翌日遂有是命詔皇親子弟皆從學居
三嵗餘以素剛忤權貴人上知其寃釋之先君子朝於
[011-35a]
京師詔曰老子以八十之年䟦渉江湖逺來見朕父子
至情可不令隨侍耶遂與歸時余先已家居侍暇日尋
舊學如其素志此余兄弟自為知已也其生於僑居吉
文水西金灘祖妣徐夫人鍾愛之敎以木筆畫地亂離
無書太夫人手寫孝經論語古文杜詩敎之從族父元
禄學易族父竒之又從學髙公文聲公疾病晝夜侍以
盡其情姑氏良人卒子㓜積金委筐篋無數恣所為不
私其一銖為之籍記而付之遇舊館人之䘮冒大雨號
[011-35b]
哭而隨之十餘里皆其少時天性然也與仁山劉公惠
庭相得甚托其遺孤恩若同氣焉居京師時同郡而異
縣者吉水四人焉泰和二人焉同釡甑㸑余兄焉主之
久而無間言篤於友誼不避艱險素善屬文書法精宻
既私歎曰吾豈與賢弟爭能哉遂絶筆不為髙視一世
嘗語余曰惟賢弟知我餘子皆碌碌耳為人雄傑有威
嚴善談論喜於用兵不如其志焉余家世居鴈門唐天
寳中祖禹始遷居江右廬陵髙祖莊山宋國學進士曽
[011-36a]
祖辰峯元永豐縣簿祖進士太史忠節竹梧娶歐陽氏
子男一人莊春永樂乙酉以能書舉與天下士試禁中
上親擢第一俾肄業於翰林女八人長適東溪彭懐次
桑園周恂次城南藍謐次螺陂蕭肇敏次槎溪周光華
皆名族餘㓜在室孫男榮宗孫女一人先兄字大經晚
號滄江曲藝無不通尤邃數學嘗曰吾壽止六九已而
果然永樂九年十月二十四日以疾終塟東山仰天湖
人形兹述其行求立言君子哀而賜之銘焉
[011-36b]
   東門嶺上處士徐君竒峯行狀
先公遭亂世後再造厥家所與維持成就者異姓第一
人徐君竒峯也君諱麟號竒峯系出金陵南唐中書侍
郎上饒郡公遜五男子皆居吉水東門合水焦源三族
尤盛君之族在宋季又以孝子顯名至君之祖林隠家
富累萬忠厚長者先祖妣太夫人其季女也擇壻得先
祖清苦儒者林隠生日諸壻親戚具牲酒服玩獻甚都
林隠不一顧惟索先祖詩手探其懐中出之朗然誦喜
[011-37a]
見鬚眉諸壻親戚咸有愧色座中人皆激勵知儒者之
為可貴而諸子皆深務學焉君之父仁本早卒母劉氏
守節敎之與余居相邇也先祖妣常維持之林隠在時
先祖妣事重闈髙祖妣鄧氏太夫人尤嚴難事祖妣獨
得其歡心林隠雖一飲食必分遺其女然必先饋其重
闈先祖妣視重闈食已乃敢食林隠沒君母子繼之亦
然後遇亂先祖死節先公在元都未還君奉先祖妣一
家避地三年先公始歸後復業築居至再與先祖䘮塟
[011-37b]
皆君與子子畊主之先公被召留京師中更亂離客於
外妻子衣食計皆君父子維持之太夫人具甘㫖家兄
業詩書君之用其誠有古人之所難也且其時有嗾亂
賊害君者聞其行賊亦為之不忍責嗾者甚辨焉於戲
君其他行義固多即其施之余家余耳聞目見甚詳且
實豈不可為人激勸哉使世之人親兄弟同父母能若
徐君之於先公也豈有參商鬭䦧之患哉雖然林隠公
忠厚之風愈可見其厚矣君常推擇為縣從事佐縣令
[011-38a]
費侯震逺有惠及人交朋友和以正喜賔客悦慷慨嵗
時具觴宴余嘗侍執事覩其談笑豁如也初遣子畊從
勤窻王先生學所以奉事之如嚴君後余叔祖季通主
其家子畊二子從學所以奉事之如勤窻此予所親見
也君之配姜氏尤賢如君之志所以經紀余家者君思
慮有不足之處宜人補益為多撫余兄弟如子焉子畊
入縣庠從先公學成充貢為太學生分敎山西擢為廣
東縣官有政聲君往視之至今兩處人猶能道君父子
[011-38b]
之賢也卒以洪武丙寅墓在所居之西君既沒之二十
有七年而其孫廣成為冬官主事歸鄉與相見道其舊
故將求為文以表於君之墓余具道其卓行於異姓兄
弟猶始終恩愛如此為狀未嘗一字謬為文與傳者可
以徴之也
 
 
 文毅集巻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