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18 覆瓿集-明-朱同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覆瓿集巻四       明 朱同 撰


  序


  重編新安志序


  洪武九年春有旨令各府州縣纂輯圖志知徽州府
事臣張孟善復關同知徽州府事臣金石提督之於是
期集儒宿摭採庶務而命布衣臣朱同類輯成編同竊
伏自惟郡縣之有志猶歴代之有史也山川人物之繁
[004-1b]
夥制度典章之錯綜因革之故古今之變靡不具焉是
故不可以易言之也况比年以來干戈底定所在版籍
百不一存今乃搜求捃拾於焦土灰刼之後而欲盡夫
典故記録之詳其亦難矣而新安則自宋之南渡郡人
羅願博考遺書網羅衆説輯成一書巨細兼該綱目備
舉其學問之博探索之勤固有非他作者所能企及後
十六年四明劉炳守郡日俾教授李以申續之又八十
年至元之延祐郡守朱濟又俾郡人洪焱祖以再續焉
[004-2a]
是三書者幸猶不冺而他如梁蕭幾王篤之記唐之圖
經宋太平興國之廣記祥符之書以至姚源之廣録則
已不可得而見矣然而三志之續作者非一是以體制
大綱雖以祖述羅願而紀録之法重複駁雜不無有焉
今又續之則成四書首尾一事而繙閲檢討已不勝其
煩蓋必變而通之提綱舉目錯綜比事芟繁摭逸旁搜
總核合為一編然後可以為不刋之典成一代之言斯
豈陋學淺識所能纂定固辭不獲於是黽勉奉命條疏
[004-2b]
總㑹四閲弦望始克成書深媿編次倉皇不無挂漏而
爬羅剔抉補缺正訛則有望于當代大人君子云洪武
十年丁已冬十有二月既望新安布衣臣朱同謹序


  送副使丁士温赴召詩序


  詩之為教與政通夫言之精者為文文之精者為詩甚
矣詩之未易言也明良喜起之歌由來逺矣古之聖人
以法制禁令不足止人之邪心也是以二南之詩正始
之道王化之基用之鄉人邦國使夫人之感發興起於
[004-3a]
歌詠之間滌蕩消融涵泳洞徹而不自知其遷善逺罪
此上之所資以為教者然也下而至于閭巷小人女子
亦莫不有作焉雖未必當于理而發于情之天有不能
自已者其文理音節之高下有關風化之盛衰是以天
子巡狩則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昔呉季子觀周樂而
知諸國為政之得失雖其聰明絶識有過人者而要之
音韵節奏有不純在文字之間是以聲入心通若是其
神妙而非後世之所能及也後之為政既不能如三代
[004-3b]
則其詩亦與之俱下然時有治忽政有汚隆則詩亦不
能不隨之升降其亦囿於氣化之中而不自知其然耶
間有傑然而出者唐之陳子昻李白杜甫軰其冠也然
數子者豈獨長于詩哉有其才而未盡用於世於是發
而為詩向使推其藴以庸於時則其政事之美必有絶
出人者後之學者徒知歩驟其句讀而不知所以為
髙者有不在乎句讀之間是以學之愈工而愈不能及
也歟呉郡丁君士温官於歙者二年矣僕以僻處山野
[004-4a]
未得時見以奉高論而間見其詩清麗温和發於性情
之正知其得于詩之本㫖非徒善學數子而已則其知
教化之源悟政通之道而佐聖朝之至治以鳴國家之
盛不有望於斯人歟士温以奉省部之召戒道有日郡
之士友祖以餞之而求文以為贈僕是以發詩之遺意
而道其欣慕期待者為之序


  杜君遊觀圖序


  柳柳州謂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寧平
[004-4b]
夷然後理達而事成夫氣煩則慮亂視壅則志滯是以
邑之有游觀者實為政之一助也休陽居徽萬山間而
平衍縈迴秀㧞間出清粹竒麗而無麤雄角力戰闘之
勢是以其俗懦而淳其民文而秀號稱易治兵興以來
勝負相尋居民逃散城郭丘墟官乎是邑者催徴奔走
以供奉之不暇而徃昔游觀勝景率冺没摧頺于荒烟
野草而不可復識洪武四年㑹稽杜侯貫道以儒士擢
宰是邑侯日躬庶務疎通剔抉時雨既霽東作方興則
[004-5a]
杖履郊游撫摩勸勞與文士耆舊探松蘿之幽谷陟顔
公之高顛構亭斷石之厓振衣齊雲之上以發慮怡神
訪蹤稽古詢民俗講治道而向之泯没摧頺者莫不洗
塵顔挺竒骨獻靈呈異於几杖間以通神思而聳視聽
是以其臨事也知之悉而見之明舉措適宜増損得所
事繁而民不怨政平而下樂趨柳柳州之言於是益信
侯今秩滿而朝京師其邑民某等命繪士呉芸軒寫其
平昔勸勞游觀之勝㮣為圖求余序其去思之情以紀
[004-5b]
之余謂醒心豐樂醉翁之亭黄溪西山鈷鉧潭袁家渴
之記昔賢為政游觀之勝發前人所未發者固未嘗不
同而亦未始能同也歐陽公當宋之隆平是以惟宣上
德化與民同其樂子厚則娯情山水以忘其故都而消
其抑鬱若吾杜侯則撫字之情不能勝賦役之重樂民
之樂與歐公之時固有間矣且以強仕之年始於百里
之寄方將盡藴奥展經綸於時寧有柳栁州之懐哉越
州名都公所産也竒山秀水于是焉萃登高丘望逺海
[004-6a]
上㑹稽探禹穴以大其視聽廣其心胸而助其文章政
事者不為少矣而邑民之為此者豈非以紀公行政施
惠之時勸勞㳺觀之所以冀異日登朝堂之要而猶覽
是圖以毋忘其發軔之初者耶是為序


  黄山圖詩序贈歙縣尹皇甫遵道


  周官職方氏辨九州之國必首之以山鎮㤗山巖巖形
於詩人之歌頌其來尚矣豈非以毓靈鍾秀興雲雨産
庶物澤被一方為斯人之所仰者歟黄山居歙之西北
[004-6b]
百二十有八里東南近歙西南界於休陽其西北則蔽
于寧國之太平縣山之高千伯二十有八仞其峰三十
有六水之源如峰之數合流為溪者二十有四洞之數
半乎溪巖視洞而少其四靈異之迹殆不可勝紀此黄
山之大觀也毎雲霧晦㝠則百怪沸騰雷雨在下秋高
氣清竒峰倚空神光射目磊落嶄巖峥嶸壁立如武士
千羣快劍長㦸森羅天表迨夫絶澗壑捫藤蘿縁青壁
而陟天都之高巔以望逺海則東俯滄溟西連華嶽南
[004-7a]
窮百越北接幽都蝸羣蟻垤際乎四空宇宙混茫盎乎
一氣身超物表神游太初下視萬彚之起㓕者真醯鷄
之在甕也且其靈芝仙草藥餌丹砂可以却老駐齡驅
邪起疾惠周乎萬物利通乎大都是以方外之士多于
是焉萃而官游乎是邦者未嘗不壯觀焉平陽皇甫君
遵道宰是邑三年矣時民困于徭役已乆公方奔走撫
摩日躬庶務是山以地逺而僻非有公事未得縱覽常
以為歉今且政成而朝京師同郡休陽士友繪是圖裒
[004-7b]
詩贈别而求文以叙其首僕以為斯山之勝萬變而不
窮雖殫筆力以摹之誠退之所為挂一而漏萬者也豈
區區丹青所能彷彿哉公以儒擢是職嚴于律已壁立
萬仞人不敢干以私其自樹立如此其臨政也不立異
不要名而誠意之孚惠澤之被愈乆而愈深交接士友
謙和如不勝引進後學奬勵如不及其育才成人之美
又如此則公之有慕于此山也實所謂仁者之樂豈徒
為觀游之具而邑民之倚頼于公也亦豈有異于是山
[004-8a]
之瞻仰哉今以淺近之言而形容公之德政又豈非以
丹青末技而臨摹黄山之巨鎮也哉雖然僕之于公辱
知最深不可以不能辭也乃書之以為序


  送歙尹皇甫遵道考滿序


  昔先王之任官也必首之以德行九德之分臯陶之所
以謨明弼諧未聞取其才而遺其德者也夫豈不知才
之可以集事哉徒以取備用于一時孰若扶綱常于千
古是以終不能以此而易彼也世教日衰功利智力之
[004-8b]
説興以為德之美不足以盡經綸之用于是始有量才
之任焉下而至魏無知之儔白靣書生之譏束之高閣
之誚又下而至鷄鳴狗盗之軰一切以取快于一時不
暇復為教道人心經乆之慮矣聖天子以神武一海内
始盡取諸儒以任牧民之職時平陽皇甫遵道擢宰徽
之歙縣公之為治也嚴以律己恕以待物不飾外以誑人
不欺中以利己而誠意之孚惠澤之被於人者愈乆而
愈深是以軍國之需不能不取于民而民未嘗以為病
[004-9a]
也鞭朴之威不能不加于民而民未嘗以為厲也夫豈
無故哉今公秩滿而朝京師郡之士友惜其别而索贈
言于僕僕故首發德行之説為斯人告或疑之曰聖人
之理天下猶梓人之搆大厦也材之大小高下各適其
用而後備焉今子之言毋乃守一偏之見而悖于時乎
僕曰不然雲臺之功非無其人也而卓茂是求誠以植
立人心維持世教有非一材一藝之所能集也聖朝所
以用儒之至意其不在兹乎司馬君實有言才德兼全
[004-9b]
謂之聖人才德俱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
德謂之小人噫愚固無容于世矣聖人吾不得而見之
矣與其得小人孰若得君子若公者其庶幾乎君子者
歟此非僕之私言士民之公議也是用直述其説以為


  送休寧縣尹杜貫道秩滿序


  㑹稽杜侯貫道宰休陽之三年秩滿朝京有日徽郡士
夫及僚佐交從惜其别者咸有言以贈邑民李某亦請
[004-10a]
文于余曰某也庸孱無似兵燹以来室廬敝於隳突體
力憊於奔馳而靡所底止者二十年於兹矣侯之至也
驗民力以任役政平而事舉如某者始得以少蘇焉孟
氏所謂猶解倒懸者果身親見之侯且行矣冦恂之借
既不能達之于上則述其德政以道其去思而宣其湮
鬱者肯為某一言乎余哂之曰子之意則誠善矣侯之
為政也為公家耶為私人耶豈徒厚於子而其去也固
將展其才大其用而登姓名于太史氏矣亦豈有待乎
[004-10b]
子之文哉曰不然軍國所需于民者固不少矣然物有
定數限有程期驗其税而均輸之寛其期嚴其罰夫人
得而集之也唯力役之征或不容溥及於民者必專有
所委而後可于是㸃差之政興焉之役也官無定法則
吏縁為奸事之輕重或相什伯而家之肥瘠齒之登耗
才之高下萬有不齊擇其力以任事少有不當則家破
而事不集下疲而上不知斯人之斃於此者相枕藉矣侯
之治邑也以是為政之先務周知乎閭里之情偽洞徹
[004-11a]
乎物力之厚薄人才之髙下責任之重輕豈不各當其
可合人情宜土俗是以民不至困而官事以成某之所
以得少息肩者以斯政之善也侯豈徒厚于某哉甘棠
之詠見于召南騊駼之歌形于漢室皆發于情之不能
自已者之二公者亦寧有待于人言乎哉余聞而喜繼
而嘆曰是非邪正之公天理民彛之著孰謂今人不如
古乎古之為政也世其土子其民巨細周知奸偽無遁
故百年必世之期有所責望後之守令視其地猶傳舍
[004-11b]
情未孚俗未諳而瓜期已至求其俗美化成難矣孰有
精明洞察處官如家如吾杜侯者乎以侯之才假之以
歲月則其所就又豈止于是而已乎管仲奪伯氏駢邑
三百而無怨非私怒也姚荆氏受代民吏泣擁馬首不
使去者非私恩也陽城為刺史判官不敢按者處官如
家也子賤彈琴而單父治者得任人之術也夫開誠布
公處官如家任人而不全任乎法者為政之要道也侯
之行政施惠自視為所當然耳而民之不能自已有不
[004-12a]
知其所以然者斯非人心天理感應之機之極夫罔墜
者耶于李某之請見侯之為政不可以莫之書也遂録
其説以為序


  又代休丞應叔原作


  學者將以行之也古之君子㓜而學至四十而始仕其
所以為學之道即其所以治民之法未始有二塗也後
之學者方其為學則狥乎詞章記誦之習及其出仕則
理乎簿書期㑹之規所學所行判然二道于是學而後
[004-12b]
入政之説遂視為虚語矣嗚呼學之與行豈誠有二致
哉必也真有傑出之才推其所學措之臨民政事然後
知古今之時雖殊而聖賢維持萬世之道未始有異也
洪武四年掄才之選盡取諸儒海内多士旁搜殆盡於
是㑹稽杜君貫道初宰徽之休寧越五月而僕亦丞斯
邑時識者以僕不閑吏事而膺叢脞艱難之政上既為
聖朝求治得人之累下且為政事倉皇失措之憂而僕
亦深懼未有實學以副責任之重既至則杜君理庶務
[004-13a]
均徭役僚佐同兄弟之義庶民盡撫字之誠處官如家
知無不舉雖以僕之不敏亦得承風宣化用底於有成
焉則君之傑出于常人者不既多矣乎今君秩滿而朝
於京師祖道有日掌銓衡之任者考殿最必有知人之鑑
登樞要以盡所藴固不待于人言矣而僕之不能黙黙
者蓋上為朝廷得人之賀下為多士出類之光且知㓜
學壯行初無二道傑出之才古今一致使如某者亦得
以分光借潤于下風也于是乎言


[004-13b]
  題邵思宜𤓰圃鋤雲圖序


  青門生自號以𤓰圃鋤雲求紫陽山樵圖而序之者屢
矣因詰之曰東陵侯固君家事始仕而終隠者也今子
方處庠序育英才將期以有為而遽為是舉耶曰否又
詰之曰樊遲學圃夫子非之子學聖人之學者也而乃
是之好豈非背馳夫道者耶曰否又詰之曰灌園之論
固異端憤世疾邪有激而發者不足以訓况畵所以適
其情之所樂文所以道其志之所存子之所樂者情耶
[004-14a]
情固不可縱也將以道其志乎志亦未易言其嚮也試
有以語我乎青門生乃莞爾而笑曰是非爾所知也是
非爾所知也子獨不讀夫詩乎𤓰瓞唪唪者后稷肇基
之原也綿綿𤓰瓞者古公來岐之始也耕鋤種植其培
之也深耘灌扶持其達之也逺則其忠厚而仁及草木
者夫豈一日之故哉業其業誦其詩而思其人以感發
乎千載之下不知身之在唐虞之時歟在商周之時歟
紫陽山樵聞之喜曰士固有曠百世而相感者其青門
[004-14b]
生之謂乎乃為之圖而記其問答之語于上洪武十年
日南至前十日朱同書


  舟行分韻詩序


  皇帝有天下之四年有㫖盡取羣儒以選任之四方多
士雲集輻輳徽之先在是行者十人維時舟次南陵之
毛家浦蘆葦風生東溟月出並舸中流傳觴倡和共嘆
人生出處之難而聚㑹之不易也于是以杜工部星臨
萬户動月傍九霄多之句分韻賦詩以紀之亦且以寓
[004-15a]
夫箴規之意而令僕序其首僕以為唐虞三代之隆處
君師之位以政教臨民者皆真儒也心法之傳教養之
道刑政之具載在方册世變日下風氣日漓于是政教
判為二塗君人者有崇儒之美名而未得真儒之實用
為儒者窮經皓首而未得盡行其道于時下于是者或
拘古今異宜而不適于用或學非所守而反悖于經先
王經世之大法幾乎息矣今天子以神聖英武之資龍
飛江左掃蕩羣雄不數年而天下定于一乃罷黜百家
[004-15b]
一用純儒豈非世道之將隆斯文之大幸而為儒者所
宜致思乎夫學貫天人功被萬世文足以經邦武足以
撥亂者真儒之學也學有淺深而不可以強齊者也守寒
素之舊而無驕奢之習知亷耻之義而無汙下之為不
立異以要名不屈道而求合行止去就一盡乎在我而
無一毫利害計較之私者真儒之守也守則吾儒之所
當同者也况新安考亭夫子桑梓之邦道德性命之學
禮義亷耻之行乃漸磨既乆所謂㓜而學壯而行今也
[004-16a]
遭聖明之世沾教養之澤當盡藴奥以濟時守節以律
已而無負乎聖天子用儒之意則豈徒斯文之幸而已
僕也不孝罪重父喪未期母疾未愈而衰絰以隨諸公
後斯綱常之重政教所先必當請而歸者是以不復行
而致辭學守以為諸公别且將跂足林下以徯所謂好
消息者為吾邦斯文之慶幸也公其尚有取于愚言乎
同是行者婺源四人胡原昉江道全江道原胡德耕休
陽五人余子韶朱曰可汪銘德汪德懋江彦名余歙人
[004-16b]
朱同也是為序


  送居貞之鞏昌序


  鄭君居貞與余俱為新安人余差長一歲自㓜趨庭時
聞其先府君樗庵翁名播縉紳間于居貞未識也洪武
十有一年樗庵翁致政歸田余因獲接言論侍教誨于
杖履山水間翁渾厚謙恭凡所以引進後學者惟恐後
且聞居貞好古博雅問學孜孜不怠時居貞奉母喪居
閩中猶恨未之見也俄而余以有司貢至京師而居貞亦
[004-17a]
以賢良舉㑹于天官温乎其貎之恭也粹乎其言之冲
也詩書家學之淵鄉情道誼之契呉季子之與鄭子産
栁宗元之與薛存義不是過也居無何余以典教郡庠
歸居貞亦以母喪未終還閩中明年樗庵公以疾終于
家越四月而居貞奔喪至雖哀毁倉皇間以事至郡城
必㑹㑹必留宿論事物析文理切磨辨難若河決東注
亹亹至丙夜不休然後知其非惟學之美且以見其守
之篤而才之贍誠非餘子之所可企及也冬十月居貞
[004-17b]
既克襄事還三山又明年冬余以菲才忝佐天官越一
歲而居貞亦至通判陜西之鞏昌矣夫居貞之於余也
居焉而邑里同心焉而道義同家焉而世學同仕焉而
出處同然則雖不同焉者寡矣乎今居貞行有日徴言
於余余可以無言乎哉士之生于世也出處之大節有
二忠與孝之謂也必能全之而後為成德之士列于君
子之林矣然二者實相資以成故昔人謂事君不忠為
非孝而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故孝而思竭其忠則必
[004-18a]
能立身而揚名其為孝也大矣忠而思盡其孝則必能
修身而謹行其為忠也全矣余與居貞之未出也其事
君之大節為政之先務所謂如或知爾者講之非不明
計之非不熟在今日俱所當勉者然而家世積累之勤
詩書付托之重繼述之未遂問學之未成松楸桑梓之
懐臨深履薄之戒其可不思所以盡其孝而全其忠者
乎余與居貞為通家子弟其鄉士契誼之隆有非他人
所可倫故於臨别之贈道其所以同于始而冀其所以
[004-18b]
同于終者為君子告焉洪武十有四年八月既望紫陽
山人朱同書


  贈地理汪煥章序


  先子存日于經籍註述之暇多留心於俯察毎風日佳
好必䇿杖縱覽乎山川之勝以為𦵏書雖非聖人立教
之道亦造化之竒妙格物君子所不可不究者也矧地
之是非關乎體魄之安否為人子所以仁其親者不容
不致意焉非特為後裔謀富貴也然自楊筠松既沒是
[004-19a]
術裂于閩贑判而不合者三百餘年於兹派别支分互
相矛盾其為人之禍反有不可勝言者孰有翫山川之
情探造化之本優游厭飫融㑹貫通以濟人為心繼斯
業而利斯世者乎一日歸自外喜曰頃游休邑之由山
塘觀汪煥章自𦵏其先隴而知其必有得于是術矣向
所謂繼斯業而利斯世者其在斯人乎無何煥章來請
見偕先子省家林而余以疾弗克上下其論議于山水
間今春煥章又至而先子已捐館矣追思往昔摧裂肝
[004-19b]
膓欲叩其歸九京不作又知煥章身甘淡泊心慕佛乘
與世俗挾是術以誑人而利一己者相萬萬益思先子
知人之明于是杖屨登臨言契意合將别索贈言于余
余以適丁家禍百感薫心志慮荒迷豈有意于文辭者
然得過庭之遺訓固不可不為煥章告也大塊分而兩
儀立氣化之流行形質之布列俱不離乎五行也五行
又不離乎隂陽天之三光其輕清者也地之岳凟其重
濁者也然地囿乎天中寒暑晝夜之辨萬物生成之故
[004-20a]
而所以成造化者皆由乎日是以因其形之所至而時
日方位立焉探造化之原者不可不深究也山川之流
峙起伏向背高下形體也而有性情焉求其情之所聚
氣之所鍾舍形體何以哉是尤不可不深究者也斯説
也二塗而一致均于五行而已矣五行又一隂陽而已
矣真是之歸無不脗合此先子有得乎窮理之妙而悟
夫筠松以前未判之術者煥章誠能精求黙玩用力之
乆自當有得則先子之所以有望于煥章者殆不虚負
[004-20b]
而斯世之頼于子者詎可量哉是用書以為贈言且以
告夫求是術者里人朱同書







  覆瓿集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