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481 定宇集-元-陳櫟 (master)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定宇集卷十五      元 陳櫟 撰
  陳氏譜略
   陳氏本始
記曰武王克商封舜之後於陳則陳虞帝之後也始封
之君曰胡公滿自是以國為氏魯荘公二十二年陳公
子完奔齊子孫為齊卿因得其政其初卜辭曰有媯之
後将育于姜筮辭曰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
[015-1b]
國必姜姓也春秋之末陳為楚所并而姜姓之齊果為
陳所代陳成子之曽孫曰大公和遂改姓田氏則仍陳
姓而不改者其在陳國之子孫乎
   前代姓陳人
自古姓陳人按史記前漢書有陳杞完涉餘平萬年咸
湯遵後漢書有陳俊元寵忠禪龜寔紀蕃重三國志有
陳登羣矯震武晉書有陳騫輿頵夀儒林傳陳邵南史
有陳武帝覇先慶之昕暄北史有陳建子康茂稜儒林
[015-2a]
傳陳竒隋書有陳孝意唐書有陳叔逹子昂元禮諫&KR0421
行君賓京希烈少游宋朝有希&KR0421先生陳摶江州義門
陳旭藴古聚居二百年/家二千石陳堯叟堯咨堯佐前乎此而雜
見他書與後乎此者不可勝紀今姑略之類出潁川汝
南下邳廣陵東海河南六望世之拘譜其族往往强附
于前代聞人以侈大之世代悠逺實不可詳今不取所
以述諸史陳姓人者欲兒輩知前代吾姓有如許人耳
吾家藤溪之始祖自桐廬而遷新安二郡皆揚州之所
[015-2b]
綂則吾宗望出廣陵意其或然云
   始祖鬲山府君
始祖鬲山府君諱禧唐僖宗時避廣明之亂自桐廬郡
泝流而上至新安郡休寧之西曰藤溪里愛其谿山之
清竒因家焉其後子孫益蕃一村無二姓故人稱是村
曰陳村府君之始遷也泛宅浮家託于漁釣積德敦義
鄉稱善人沒塟於縣之南地曰鬲山歳益乆一方之民
神之乃創廟墓傍尸而祝之凡水旱必禱焉東作不祀
[015-3a]
府君不敢興西成不祀府君不敢食子孫之祀之有不
如鬲山之民之祀者視桐鄉之扵朱邑庶幾焉且諸鄉
大姓之祖有廟食者矣程忠壮公是也有墓祭者矣孫
王墓是也彼其生也或貴為大将或南面稱孤没而為
神固其所宜也若府君生無位于時託為烟波之釣叟
没乃神于後永為樹藝之田祖其亦靈異也己民報事
兮無怠其始自今兮欽于世世鬲山成塵溪水絶府君
之祠始應歇耳傳曰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數未也府
[015-3b]
君為虞之子孫其亦䝉盛德之餘澤而百世祀者與
   本房先世事略
先髙祖之祖諱天寵字德承行第三娶金氏公勤儉慈
愛該博練逹田疇甲一鄉紹興二十三年徽行經界公
為一鄉首今簿書契劵四至列公名者無數發廪遇雨
必糶榖之乾者凡可及人唯力是視婺源王公炎之初
年客公塾創一簿題曰待問王公遇書有不通事有可
疑悉條列之候伺公出而問焉按社籍紹興二十六年
[015-4a]
丙子陳福政為社師記其年八十八公為社宿年必亞
之三十二年壬午公始卒相傳謂公年七十餘信矣
髙祖之父諱嘉謨字少臯行第六娶同邑渭橋吳氏公
以錫類恩授迪功郎能世其學某嘗見翁一帖答新淦
宰字呼之曰信臣其字畫遒勁詞語典古曽祖以下之
字皆不及焉髙祖諱有章字朝美行第三娶渭橋吳
氏中年納後房王氏杭人生先曽祖公好善而文世濟
其美其生也祖視之曰保家之主也遺文可見者僅祝
[015-4b]
文一篇今見社籍中卒于淳熈五年戊戌十有一月七
日髙祖妣卒於紹熈四年癸丑九月二十有七日王
氏卒於紹熈五年甲寅六月二十有一日前是族譜未
用老泉蘓公條例故髙祖以上享年幾某日卒俱不備
知可知者曽祖以下而已曾祖諱伯仝字仝叔行第
六五娶渭橋吳氏公天性樂易於生業不屑為祖居叔
氏居之曽祖妣出所藏當三錢創屋三重别居時里之
惡少曰横八包者盜人之牛将屠之公執里役陳之邑
[015-5a]
給榜戢其姦惡少恨焉持屠刀欲害公一忠僕曰陳簡
奮身衞公斃惡少於一杖下卒全此僕罪僅編管公嘗
語人吾遭此横逆巾未嘗去首也先業為始破自是家
漸落屋亦他售數世之業墜焉然公詩酒自娛不為芥
蔕善歌詞且善填之先考嘗以公詠火種古詩教櫟于
髫齡時今猶記一詠曰一㸃若星眇傳薪遍寰海味斯
言似若借以自喻且有望于後之人者嗜藏書分析遷
徙散亡殆盡今猶有存焉生于紹興二十二年壬午卒
[015-5b]
於淳祐元年辛丑二月二日享年八十曽祖妣生於紹
興二十五年乙亥卒于嘉定十七年甲申十有一月二
十有三日享年七十先祖諱慶大字士俊行第六八
娶渭橋吳氏以姪女從姑自祖妣以上三世則然矣三
子長先考次先叔諱履正字德之次諱晉出繼歙潘
氏先祖遭家中否将變通於既窮售祖妣奩珥以買田
以贏子錢鄉人朱氏子貸以乗桴桴漂人逝錢以烏有
近族居鄉南五城當孔道欲依以開肆紹定元年戊子
[015-6a]
祖妣又倒奩珥之餘相先祖遷焉力可買屋且嘗有贏
錢貸人買屋而已終僦屋以居開肆如韓伯休售藥以
謀什一曾祖晚年始就飬故曾祖先祖祖妣皆殁
於五城慕返塟於周之義皆塟於陳村從先志也
祖妣慈惠敏明自㓜知書孝經語孟皆誦甚熟且能記
歌行雅詞櫟之㓜也未嘗學前祖妣已口授之孝經語
孟矣故櫟五嵗已能背誦論語及歌行古文實祖妣之
訓也先祖生于淳熙九年壬寅卒于寳祐四年丙辰十
[015-6b]
有一月四日享年七十有五祖妣生于淳熙十年癸卯
卒于咸淳二年丙寅九月十有九日享年八十有四
先考諱履長字復之晚年更諱源長從學者號之曰復
齋行第五十娶同邑旌城汪氏先産二男二女皆不育
暨生櫟先考年四十有二矣二女適吳惟深葉應宗先
考之㓜也遭家否極篤志勤學年十七從諸叔游淮因
假館焉歸則先祖遷矣家益落故終身假館凡六十年
從游二百餘人父子兩世從之比比櫟年七嵗先考
[015-7a]
則挾以自隨教之靡不至年十五已為饑所驅束父書
以出年十六始請舉子課於黄常甫先生固頼先生㸃
化之而父子自師友實為之本也先考少習書外家諸
舅有春秋學因改習春秋熟于春秋三傳於左氏尤熟
櫟每問事不休應口輙答某公某年也櫟年未三十時
嘗倣柳子非國語體作一書是非左氏傳以首數條質
之先考先考謂曰汝未洞究春秋三傳國語未可為此
歐陽公曰著述須待老積勤宜少時汝其戒之櫟聞言
[015-7b]
汗流亟秉&KR0140炎火至今不敢為凡先考所以成其子者
類如此平生待人平直畧無城府鄉稱善人先外祖汪
公諱煇有學有文先母舅諱定老資俊甚弱冠工舉子
業今其遺墨尚存不幸早世先考哭之極哀嵗癸丑外
祖殁其将殁也先考往省之告之曰公不幸無孫今幸
有外孫某當世公家祀詔外孫無忘公其勿以餒而為
慼外祖頷之故先考世必修外祀櫟奉治命惟謹不以
菲廢禮焉先考事親孝養祖妣也力不逮心諄諄以缺
[015-8a]
甘㫖為愧祖妣開譬婉而真誠所謂啜菽飲水盡其歡
者歳丙寅祖妣殁己巳謀塟事是年先叔以力不能辦
欲緩之先考曰塟親何事也吾當力撙節以辦此自買
舟以往一切以為已任毫髪不以諉先叔卒襄事平生
好傳藥方有疾或以問必以已騐者教之不少靳多以
取效既殁鄉人感小疾者多追思之凡此皆一節一行
之可紀者先是嵗乙亥孔道軍旅擾擾先考始挈家自
五城歸祖里距先祖之遷五十有八年天道六十年必
[015-8b]
復意者其有數乎始歸無所於居得屋不容膝然先考
安焉素耐勤苦年髙矣視不昏編冩無虚日卒之前數
日燈下尚蝇頭細書卒之前一日尚自作客問時櫟館
中澤見家問知先考小風寒亟走歸省歸至先考已不
能言矣實至元二十四年丁亥二月二十九日申時也
先考生於嘉定四年辛未十一月冬至日丑時享年七
十有七先妣蚤多疾灼艾黄逾千壮晚彌閒健慈愛
平直始終以之生於嘉定十三年庚辰五月十一日申
[015-9a]
時殁於至元二十一年甲午二月二十八日巳時享年
七十有五凡吾先世之事大略如此嗟乎自始祖府君
十有八世而至櫟他房有以儒學顯者而本房獨無有
然洪範五福貴不與焉數世以來夀皆八九十無下七
十者祖與妣偕老無再娶者父子皆親傳無祝螟者皆
稱善人無一為人所指者良可表於道曰處士陳君之
墓有儒學而不顯安足計哉又自曽祖以上世潤其屋
降是窶殊甚然家雖空而行頗實口雖羮藜飯糗之不
[015-9b]
給而經炊史酌之味無窮貧亦安足計哉所大懼者氣
薄蚤衰兒軰才下志怠或隤其家聲焉耳記曰其先祖
無美而稱之是誣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傳不
仁也此三者君子之所恥也謹因續編族譜而略述祖
考遺事以示兒輩使知予家數世儒學之相繼庶幾其
能善繼云吾家四世以來得古意者又有一節先曾
祖平生不好佛故治命命先祖曰如我死喪塟其略
參用古今禮謹毋作佛事先考先叔所以喪先祖祖
[015-10a]
妣不肖所以喪考妣皆不敢變焉大抵此說儒者
知之者多而能行之者寡不摇於俗論則奪於婦
人先考之殁也來弔者見勉曰縱不齋佛亦必聲鐘應
之曰升屋而號告曰臯某復此儒家之聲鐘也欲聲佛
家之無常鐘也何為又有曰縱不為佛事亦必填受生
又應之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此儒家之填受生也以紙寓錢填受生也何為此不肖
所以不摇於俗論者也吳氏女兄明敏知書習聞家法
[015-10b]
固無異論吾婦朱其父兄信佛甚亦化之無異論焉此
不肖所以不奪於婦人者也昔程子曰吾家治喪不用
浮屠洛中亦有一二人家化之近年同邑求邇范公歙
邑古梅吳公之家皆然然程子大賢范吳冨者人無敢
非之吾家三世不幸皆貧流俗不過曰是貧甚不能為
故立異耳嗟乎安得家肥屋潤更酌古禮行之以一洗
流俗之言哉又嘗聞士友之言曰平昔非不知佛事不
足為古禮所當用一旦不幸至于大故則族姻交以不
[015-11a]
孝責我雖欲不為不可得已嗟乎佛入中原祭禮荒胡
僧奏樂孤子忙後邨劉公嘆之久矣孝也者其作佛事
之謂與流俗之所謂不孝也乃我之所謂孝也流俗之
所謂孝也乃我之所謂不孝也兒輩聽之不守家法非
吾子孫吾豈惟望爾之不敢變哉将世世望子孫無變
也櫟謹書
   福州通判
公諱慶勉字志問應城尉親兄之子也以詩經應甲子
[015-11b]
鄉舉紹定五年壬辰徐元杰榜第三甲出身調廬州舒
城縣尉監浦東鹽塲韶州推官鄂州蒲圻縣丞福州簽
判兼西外宗寺簿湖南轉運司主管文字武岡軍通州
不上換福州通判未上卒累官至宣議郎生於淳熙十
年癸卯卒于景定二年辛酉享年七十有九公學正文
粹誠而謹畏儉而㢘勤櫟猶及見之與貢元公應午兄
弟自為師友貢元公遂亦以詩經中甲午鄉舉四方從
學者衆亦有平林之遺風其所授於人者皆其受于兄
[015-12a]
者也公擢第年已五十及宦游深受知于信菴趙公葵
于仕進澹如也以清白遺子孫六藝之學三世不墜其
孫尚有聲士林云遺文不暇詳録略見于後
入仕者二十二人入大學者十人請舉不中第入仕入
官者七人
   雜識
吾宗以儒學略自見者亦既書于前矣聞之方陳氏人
物盛時村無二姓合族税錢以貫計者一千三百有竒
[015-12b]
讀書者比屋各家之老遇風月良夜杯酒相叙飲罷步
街上聽子弟絃誦聲自邨首至尾聲東西相震以是快
愜為樂事每歳秋賦終塲可讀之卷幾七十以故方解
額窄時連數舉無脱計偕者此外有齒有德而潛隠不
耀如餘姚宰之曽祖珪年餘九十漫翁謂鄉人號之曰
佛者尤多有之顧愚之生也晚未及搜訪而備録焉謹
開其端存一條于此以俟同宗之君子凡先世之有一
節一行一善言善事之可書以為訓者各以所聞續録
[015-13a]
之云
陳邨里名騰溪非也百川沸騰詩人所傷溪何取於騰
哉洪野處士書為滕溪亦非按吾里有山曰藤溪嶺舊
多産青藤嶺巋然溪傍溪實遶其麓故嶺曰藤坑溪曰
藤溪信而有證又村名陳邨實以吾姓姓是邨也按是
村吾宗未居之先實名洪邨洪其姓者居之今田地文
簿洪村二字班班可見家中舊居土人猶以洪村坎頭
目之洪氏子孫後㣲為𨽻愚之少也猶見一家今併此
[015-13b]
一家無之矣唐末以前以姓姓其村三四百年後子孫
無噍類焉吾宗中否異姓有來居者而陳氏子孫終較
多陳村之名亦永不磨噫昔爽鳩氏始居齊地而後太
公因之太公之子孫固不能常如小白時其視爽鳩之
影響不存者大有間矣同宗有志之君子盍亦勉自樹
立張吾家聲以求稱此村之名也哉
   雲萍小録
陳櫟字夀翁小名佳老行第三住休寧縣千秋鄉之陳
[015-14a]
邨生淳祐十二年壬子三月二十七日寅時曽祖諱慶
大字士俊考諱源長字復之妣同縣旌城汪氏荆室同
鄉囘溪朱氏子男二人照字仲明己卯五月十一日未
時生行第得一勲擬字仲成甲申五月二十一日寅時
生行第得三先叔之子棣早世無後先嬸石氏命勲後
之一女許適吳氏甥彬仲文家世居陳邨先六世祖諱
寵即洪野處士誌尚書程母夫人墓所謂處士與之親
兄也田産甲千秋一鄉三傳至曽先祖家益落至紹定
[015-14b]
戊子先祖以從弟運管一房居同鄉之五城當南五嶺
孔道可開肆略謀生遷依之故櫟生于五城至乙亥歳
笳鼔數驚而祖里稍僻靜先君遂自五城遷居陳邨焉
櫟自七嵗至十四嵗侍先君遊學年十五饑驅之僭為
童子師自此竟不能舍堅苦蹉跎無從質正歳辛卯年
四十矣僭和虚谷方公上南行詩偶得轉聞于判簿宏
齋先生曹公聞先生頗稱嘉之櫟于先生自少景慕不
啻水之江星之斗也丙申二月入泮道過長林橋因納
[015-15a]
謁拜館下先生欣然與進降屈年德如平生歡自此相
奨借訓誨者甚至雖察父哲兄之我愛良不是過自丙
申至庚子無歳不見無月不書愛之有加焉無替也近
秋丁一再上謁其還也䝉力留之館中且云嗣歳確佚
老於家嗣春未必可㑹晤可不留一惜别乎因不敢辭
入夜縱談忽出一紙首題曰雲萍小録乃叙述家世及
平生及賢子孫以賜教者也且令櫟亦書世家以呈櫟
思之雲萍小録所以叙交好示久逺也非敵已不當書
[015-15b]
非稍有可書不敢書雖今者先生忘年而下交之先世
自唐末由嚴陵遷陳邨迄於今登科者一族凡六人而
櫟一𣲖累世不仕櫟也自揆晚末上交何敢僭不足乎
揚雲萍之至又何敢僭然念先生謙恭之盛德出于真
誠有如夫子之于人常俯而就之者既忘其尊而以是
先施之櫟茍輕愛不述以報則真頑㝠不靈也已因敢
忘其卑而書以呈焉併以呈希仁希文二兄長其無曰
是子是録多見其不知量也則幸甚幸甚大德庚子八
[015-16a]
月二十一日契家姪陳櫟百拜謹呈
 
 
 
 
 
 
 
[015-16b]
 
 
 
 
 
 
 
 定宇集巻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