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j0013 劉子-北齊-劉晝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劉子卷三       北齊 劉晝 撰
   愛民第十二
天生萬民而立之君君則民之天也天之養物以隂
陽為本君之化民以政教為務故寒暑不時則疾疫風
雨不節則嵗饑刑罰者民之寒暑也教令者民之風雨
也刑罰不時則民傷教令不節則俗敝故水濁無掉尾
之魚土确無威㽔之木政煩無逸樂之民政之於人由
[003-1b]
琴瑟也張絃急則小絃絶大絃閼矣夫足寒傷心民勞
傷國足温而心平人佚而國寧是故善為理者必以仁
愛為本不以苛酷為先寛宥刑罰以全人命省徹徭役
以休民力輕約賦歛不匱人財不奪農時以足民用則
家給國富而太平可致也人之於君猶子之於父母也
未有父母富而子貧父母貧而子富也故人饒足者非
獨人之足亦國之足也渇乏者非獨人之渇乏亦國之
渇乏也故有若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
[003-2a]
與足此之謂也先王之治上順天時下養萬物草木昆
蟲不失其所獺未祭魚不施網罟豺未祭獸不脩田獵
鷹隼未擊不張罻羅霜露未霑不伐草木草木有生而
無識鳥獸有識而無知猶施仁愛以及之奚况生人而
不愛之乎故君者其仁如春其澤如雨徳潤萬物則人
為之死矣昔太王居邠而人隨之仁愛有餘也夙沙之
君而人背之仁愛不足也仁愛附人堅於金石金石可
銷而人不可離故君者壤也人者卉木也未聞壤肥而
[003-2b]
卉木不茂君仁而民人不盛矣
   從化第十三
君以民為體民以君為心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
必從之未見心好而身不從君欲而民不隨也人之從
君如草之從風水之從器故君之徳風之與器也人之
情草之與水也草之戴風風鶩東則東靡風鶩西則西
靡是隨風之東西也水之在器器方則水方器圓則水
圓是隨器之方圓也下之事上從其所行猶影之隨形
[003-3a]
響之應聲言不虚也上所好物下必有甚詩云誘民孔
易言從上也昔齊桓公好衣紫闔境盡被異綵晉文公
不好服美羣臣皆衣䍧羊魯哀公好儒服舉國皆着儒
衣趙武靈王好鵕䴊國人咸冠䴊冠紫非正色䍧非美
毳儒非俗服鵕非冠飭而競之者隨君所好也楚靈王
好細腰臣妾為之約食餓死者多越王勾踐好勇而揖
鬭蛙國人為之輕命兵死者衆命者人之所重死者人
之所惡今輕其所重重其所惡者何也從君所好也堯
[003-3b]
舜之人可比屋而封桀紂之人可接屋而誅非堯舜之
民性盡仁義而桀紂之人生輒奸邪而善惡性殊者染
化故也是以明君慎其所好以正時俗樹之風聲以流
來世或者以為上化而下不必隨君好而人未必同也
故唐堯之世而四凶縱殷紂之時而三仁貞漢文節儉
而人庶奢齊景奢而晏嬰儉此未達之辭也何者冬之
徳隂而有寒炎蕭丘夏之徳陽而有霜霰以天地之徳
由不能一於隂陽况其賢聖豈能一於萬民哉故權衡
[003-4a]
雖正不能無毫釐之差鈞石雖平不能無抄撮之較從
君之譬以多言之唐堯居上天下皆治而四凶獨亂猶
曰堯治治者多也殷紂在上天下皆亂而三仁獨治猶
曰紂亂亂者衆也漢文節儉而人有奢猶曰世儉儉者
多也齊景太奢而晏嬰躬儉猶曰國奢奢者衆也水性
冝冷而有華陽温泉猶曰水冷冷者多也火性冝熱而
有蕭丘寒炎猶曰火熱熱者多也迅風揚波髙下相臨
山隆谷窪差以尋常較而望之猶曰水平舉大體也故
[003-4b]
世之論事皆取其多者以為之節今觀言者當顧言外
之㫖不得拘文以害義也
   法術第十四
法術者人主之所執為治之樞也術藏於内隨務應變
法設於外適時御人人用其道而不知其數者術也懸
教設令以示人者法也人主以術化世猶天以氣變萬
物氣變萬物而不見其象以術化人而不見其形故天
以氣為靈主以術為神術以神隱成妙法以明斷為工
[003-5a]
淳風一澆則人有争心情為既動則立法以撿之建國
君人者雖能善政未有弃法而成治也故神農不施刑
罰而人善為政者不可廢法而治人舜執干戚而服有
苖征伐者不可釋甲而制冦立法者譬如善御察馬之
力揣途之數齊其銜轡以從其勢故能登坂赴險無覆
軼之敗乗危涉逺無越軌之患君猶御也法猶轡也人
猶馬也道猶軌也理猶執轡也執轡者欲馬之遵軌也
明法者欲人之循治也轡不均齊馬失軌也法不適時
[003-5b]
人乖理也是以明主務循其法因時制冝茍利於人不
必法古必害於事不可循舊夏商之衰不變法而亡三
代之興不相襲而王堯舜異道而徳蓋天下湯武殊治
而名施後代由此觀之法宜變動非一代也今法者則
溺於古律儒者則拘於舊禮而不識情移法宜變改也
此可與守法而施教不可與論法而立教故智者作法
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拘禮之人不足以言
事制法之士不足以論理若握一世之法以傳百世之
[003-6a]
人由以一衣擬寒暑一藥治痤瘕也若載一時之禮以
訓無窮之俗是刻舟而求劒守株而待兔故制法者為
理之所由而非所以為治也禮者成化之所宗而非所
以成化也成化之宗在於隨時為治之本在於因世未
有不因世而欲治不隨時而成化以斯治政未為衷也
   賞罰第十五
治民御下莫正於法立法施教莫大於賞罰賞罰者國
之利器而制人之柄也故天以晷數成嵗國以法教為
[003-6b]
才晷運於天則時成於地法動於上則治成於人晷之
運也先春後秋法之動也先賞後罰是以温風發春所
以動萌華也寒露降秋所以殞茂葉也明賞有徳所以
勸善人也顯罰有過所以禁下奸也善賞者因民所喜
以勸善善罰者因民所惡以禁奸故賞少而善勸刑薄
而奸息賞一人而天下喜之罰一人而天下畏之用能
教狹而治廣用寡而功衆也昔王良之善御也識馬之
饑飽規矩徐疾之節故鞭䇿不載而千里可期然不可
[003-7a]
以無鞭䇿者以馬之有佚也聖人之為治也以爵賞勸
善以仁化愛民故刑罰不用太平可致然而不可廢刑
罰者以民之有縱也是以賞雖勸善不可無罰罰雖禁
惡不可無賞賞平罰當則理道立矣故君者賞罰之所
歸誘人以趣善也其利重矣其威大矣空懸小利足以
勸善虚設輕威可以懲奸矧復張厚賞以施下操大威
以臨下哉故一賞不可不信也一罰不可不明也賞而
不要恐當/作信雖賞不勸罰而不明雖刑不禁不勸不禁則
[003-7b]
善惡失理是以明主一賞善罰惡非為己也以為國也
適於己而無功於國者不加賞焉逆於己而有勞於國
者不施罰焉罰必施於有過賞必加於有功茍能賞信
而罰明則萬人從之若舟之循川車之遵路亦奚向而
不濟何行而弗臻矣
   審名第十六
言以繹理理為言本名以訂實實為名源有理無言則
理不可明有實無名則實不可辨理由言明而言非理
[003-8a]
也實由名辨而名非實也今信言而棄理非得理者
也信名而畧實非得實者也故明者課言以尋理不遺
理而著言執名以責實不棄實而存名然則言理兼通
而名實俱正世人傳言皆以小成大以非為是傳彌廣
而理逾乖名彌假而實逾反則指犬似人轉白成黒矣
今指犬似人轉白成黒則不類矣専以類推以此象彼
謂犬似玃玃似狙狙似人則犬似人矣謂白似緗淺/黄
似黄黄似朱朱似紫紫似紺清/色紺似黒則白成黒矣黄
[003-8b]
軒四面非有八目黄帝使諸候分理四方因/以為四面即今之方伯也夔之一足
必有獨脛魯哀公問孔子曰后夔一足信乎/對曰調六律和八音惟一人則足周人玉璞
其實死䑕周人懐璞謂鄭賈曰欲買璞乎曰欲/之出其璞視之乃死䑕也因謝不取楚之鳳
凰乃是山雞楚人擔山鷄者路人問何鳥也曰鳳凰也/路人弗惜千金販之欲獻楚王經宿而死
愚谷智叟而像頑稱昔有賢人隱於愚谷自號曰愚/谷叟時人聞之以為真愚人也
公美女乃得醜名齊有黄公二女皆國色常謙卑以為/醜惡故一國無聘者衛有鰥夫時冒
取之果/國色也魯人縫掖實非儒行縫大也孔子/居魯常服之東郭吹竽而
不知音竽似笙有卅六管齊宣王好聞/之吹竽者三千人東郭處士也四面一足本非
[003-9a]
真實玉璞鳳凰不足定名魯人東郭空濫美稱愚谷黄
公横受惡名由此觀之傳聞喪真翻轉名實美惡無定
稱賢愚無正目俗之弊者不察名實虚傳説者即似定
真聞野丈人謂之田父河上姹女謂之婦人堯漿木樹/中水
禹粮赤土中極赤之土禹治/水乏食乃取此土食之龍肝牛膝謂之為肉已上/俱是
藥/名掘井得人言自土而出三豕渡河云彘行水上凡斯
之類不可勝言故狐狸二獸因其名便狐野犬/狸野猫合而為
一蛩蛩巨虚其實一獸蛩蛩前足長巨虚後足長其獸/出鴈門山見人即巨虚負蛩而
[003-9b]
走/因其詞煩分而為二斯雖成其名而不知敗其實弗
審其詞而不察其形是以古人必慎傳名近審其詞逺
取諸理不使名害於實實隱於名故名無所容其偽實
無所蔽其真此之謂正名也
   鄙名第十七
名者命之形也言者命之名也形有巧拙名有好醜言
有善惡名言之善則悦於人心名言之惡則忮於人耳
是以古人制邑名子必依善名名之不善害於實矣昔
[003-10a]
畢萬以盈大㑹福晉讐以怨偶逢禍然盈大者不必盡
吉怨偶者不必皆凶而人懐愛憎之意者以其名有善
惡也今野人晝見蟢子者以為有喜樂之瑞夜夢見雀
者以為有爵位之象然見蟢者未必有喜夢雀者未必
彈冠而人悦之者以其名利人也水名盜泉尼父不潄
邑名朝歌顔淵不舍里名勝母曽子還軔亭名栢人漢
髙/帝夜遁何者以其名害義也以蟢雀之徴無益於人
名茍近善而世俗愛之邑泉之大生人所庇名必傷義
[003-10b]
聖賢惡之由此而言則善惡之義在於名也昔有貧人
命其狗曰富命其子曰樂方祭而狗入於室叱之曰富
出祝曰不祥家果有禍其子後死哭之曰樂而隣人不
知其悲有人字其長子曰盜次子曰敺盜持衣出耨鋤/草
曰/耨其母呼之曰盜吏因縳之其母呼敺徃喻吏遽而聲
不轉但言敺敺吏因敺之盜㡬至於殪立名不善而受
其弊審名之宜豈不信哉
 劉子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