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04 太平寰宇記-宋-樂史 (master)


[191-1a]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九十一


  宋 樂史 撰


  四夷二十


  北狄三


  匈奴下


  握衍朐鞮單于烏維耳孫石屠耆堂○立報虐國中
不附烏桓擊匈奴東邊姑夕王頗得人衆單于怒姑夕
[191-1b]
王恐即與烏禪幕本烏孫康居閒小國數見侵暴率
衆降匈奴者也○及左地貴人共立虛閭渠單于子稽
侯㹪爲呼韓耶單于虛閭權渠則壺衍鞮之地也○
發左地兵四五萬人西擊握衍朐鞮單于單于自殺其
民衆降呼韓耶呼韓耶欲令殺右賢王其下各相猜忌
自立爲單于凡五單于爭立更相攻伐其後呼韓耶單
于兄左賢王呼屠吾斯亦自立爲郅支骨都侯單于
諸單于尋敗惟呼韓郅支二單于也○在東邊攻呼韓
[191-2a]
耶破走郅支遂都單于庭呼韓耶之敗也左伊秩訾王
爲呼韓耶計勸令稱臣入朝事漢求助呼韓從之引衆
南近塞遣子右賢王銖婁渠堂入侍郅支亦遣子右大
將駒於利受入待呼韓耶自欵五原塞願朝欵和也
甘露三年正月朔會正月朔之朝賀也○漢遣車騎
都尉韓昌迎發過所七郡二千騎爲陳道上所過之
郡每爲𤼵兵陳列之道以爲寵衞○單于正月朝天子
於甘泉宫漢寵以殊禮在諸侯王上贊謁稱臣而不名
[191-2b]
賜以冠帶衣裳金帛各有差禮畢使使者導單于遂引
兵而西人衆中寒道死纔餘三千人於是單于先行宿
長平長平涇水上坡○上自甘泉宿池陽宫在今
三陽縣○上登長平詔單于無謁不令拜○其左右
當戸之羣臣皆得列觀及諸蠻夷君長王侯數萬咸迎
於渭橋下上登渭橋咸稱萬歲單于就邸留月餘遣歸
國單于自請願留居光禄塞下徐自爲所築者○漢
遣車騎都尉韓昌將騎萬六千送單于出朔方雞鹿塞
[191-3a]
在朔方窳渾縣西北是也○轉邊榖米糒乾飯也
音備○前後三萬四千斛給贍其食初呼韓耶來朝詔
公卿議其儀太子太傅蕭望之以爲單于非正朔所加
故稱敵國待之以不臣之禮位在諸侯王上逺人稽首
稱藩中國讓而不臣此則覊縻之義也書曰戎狄荒服
言其來服荒忽無常如使匈奴後嗣卒有鳥竄䑕服闕
於朝享不爲叛臣卒終也本以客禮待之若後不來
亦非叛臣也○信讓行也蠻貊福祚流於亡窮此萬代
[191-3b]
之長策也天子採之郅支聞兵穀助呼韓耶遂居右地
自度力不能定匈奴乃益西破堅昆北降丁令數遣兵
擊烏孫常勝之堅昆東去單于庭七千里南去車師五
千里郅支留都之初郅支單于自以道逺又怨漢擁護
呼韓耶遣使上書求侍子漢遣谷吉送之郅支殺吉明
年呼韓耶強盛歸北庭人衆稍稍歸之國中遂定郅支
至殺使者自知負漢又聞呼韓耶益強恐見襲擊欲逺
去會康居王數爲烏孫所困以爲匈奴大國烏孫素服
[191-4a]
屬之即使使至堅昆迎郅支至康居建昭三年西域都
護甘延夀與副校尉陳湯議發兵即康居誅郅支
就○湯爲人沉勇多策每過城邑山川常登望既領外
國與夀謀曰外國畏服大者其天性也西域本屬匈奴
今郅支單于威名逺聞侵陵烏孫大宛常爲康居畫計
欲降服之如得此二國北擊伊列西取安息南排月氐
離烏弋數年之間城郭諸國危矣且蠻夷無金城強弩
之守如發屯田吏驅從烏孫衆兵驅師之令隨從○
[191-4b]
直指其城下彼亡則無所之守則不足自保千載之功
可一朝而定也延夀亦以爲然欲奏請之湯曰國家與
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行遂矯制𤼵城郭諸國
兵車師戊巳校尉屯田吏士漢兵合胡兵四萬餘人延
夀陳湯上疏自合奏矯制陳言兵狀即日引軍分爲六
校其三校從南道踰葱嶺徑大宛其三校都護自將發
温宿國從北道入赤谷過烏孫至康居攻城陷之斬單
于首得漢使節二及谷吉等所齎帛書凡斬閼氏太子
[191-5a]
名王已下千五百一十八級生虜千餘人甘延夀陳湯
殺郅支還石顯斥衡以爲湯等矯制興師幸得不誅如
復加爵土則後奉使者爭乘危徼倖生事於蠻夷漸不
可開議久不决宗正劉向上書郅支單于因殺使者吏
士以百數事暴揚外國傷威毁重羣臣皆憫焉陛下赫
然欲誅之意未嘗有忘西域都護延夀副校尉湯承聖
㫖倚神靈總百蠻之君攬城郭之兵出百死入絶域遂
陷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斬郅支之首懸馳萬里
[191-5b]
之外揚威昆山之西掃谷吉之恥立昭明之功逺夷懾
服莫不震懼呼韓見郅支之誅且喜且懼鄉風驅義稽
首來賔立千載之功建萬世之安羣臣之勳莫大焉論
大功者不録小過舉大美者不庇細瑕司馬法曰軍賞
不逾月欲人速得爲善之利也蓋急武功重用人也昔
齊桓公前有尊周之功後有滅項之罪君子以功覆過
而爲之諱行事諱滅項之事也○貳師將軍李廣利
捐五萬之師糜億萬之費經四年之勞而僅獲駿馬三
[191-6a]
十疋雖斬宛王之首猶不足以復費復償也復扶目
切○其私罪惡甚多孝武以爲萬里征伐不録其過遂
封拜兩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餘人今康居之國強於大
宛郅支之號重于宛王殺使者罪甚於留馬而延夀湯
不煩漢士不費斗糧比於貳師功德百之大功未録小
過數著臣竊痛之宜以時解懸通籍除過勿治尊寵爵
位以勸有功於是帝下詔赦之乃封延夀爲義成侯湯
闗内侯郅支既誅呼韓耶且喜且懼上書願入朝見竟
[191-6b]
寧元年單于復入朝禮賜如初加衣服錦帛於前單于
自言願求閼氏以自親言取漢女而爲漢家女婿元
帝以後宫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單于歡喜上書
願保塞上谷以西至燉煌保守也自請守之令無寇
盜也○請罷邊備以休天子人民帝下有司議郎中侯
應習邊事以爲不可曰周秦以來匈奴暴桀寇侵邊境
漢興尤被其害臣聞北邊塞至遼東外有隂山東西千
餘里草木茂盛多禽獸本冒頓單于依阻其中治作弓
[191-7a]
矢來出爲寇是其苑囿也至孝武世出師征伐斤奪此
地攘之於幕北建塞徼置亭隧隧謂深開小道而行
避敵拒寇也○築外城設屯戍以守之然後邊境得少
安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來寇少所蔽隱從塞
以南徑深山谷往來差難邊長老言匈奴失隂山之後
過之未常不哭如罷備塞戍卒示匈奴之大利不可一
也今聖德廣被天覆匈奴如天之覆○匈奴得蒙全
活之恩稽首來臣伏思匈奴之情困則卑順強則驕逆
[191-7b]
天性然也前已罷外城省亭隧今纔足以候望通烽火
而已古者安不忘危不可復罷二也中國有禮儀之教
刑罰之誅愚人猶尚犯禁又況單于能必其衆不犯約
哉三也必極也極保之也○且中國尚建闗梁以制
諸侯所以絶臣下之覬覦也設塞徼置屯戍非獨爲匈
奴而已亦爲諸屬國降人本故匈奴之人恐其思舊逃
亡四也近西羌保塞與漢交通吏民貪利侵盜其畜產
妻子以此怨恨起而背叛世世不絶今罷乗塞則生慢
[191-8a]
易分爭之漸五也乗塞登之而守慢易相輕侮也○
往者從車多沒不還者子孫貧困一朝亡出從其親戚
六也又邊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日聞匈奴中樂無奈
斥候急何然時有亡出塞者七也盜賊桀黠羣輩犯法
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則不可制八也起塞以來百有餘
年非皆以土垣也或用山巖古木柴僵落谿谷木門
僵落謂山上樹木摧析或立死枯僵墮落者也○稍稍
平之卒徒築治功費久逺不可勝計臣恐議者不深慮
[191-8b]
其始終欲以一切省徭戍十年之外百歲之内或有他
變障塞破壞亭隧滅絶當更𤼵屯繕治累代之功功不
可卒復九也如罷戍卒省斥候單于自以保塞守御必
深德漢於漢自稱恩德○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
可測開邊庭之隙虧中國之固十也非所以永持至安
威制百變之長策也對奏帝納之使車騎將軍許嘉口
諭單于曰中國四方皆有闗梁障塞非獨以備塞外也
亦以防中國奸邪放縱出爲寇害敬諭單于之意然無
[191-9a]
疑焉河平元年復株纍若鞮單于呼韓耶之子名雕
莫臯纍力追反○遣右臯林王伊邪莫演等奉獻朝正
月既罷遣使者送至蒲坂今河東郡河東縣也○伊
邪莫演言欲降即不受我我自殺終不敢還歸使者以
聞下公卿議議者或立言宜如故事受其降光禄大夫
谷永議郎杜欽以爲匈奴數爲邊患故設金爵之賞以
待降者今單于屈體稱臣列爲北藩遣使朝賀無有二
心漢家接之宜異於往時今既享單于聘貢之質
[191-9b]
當也質誠也○而更受其逋逃之臣是貪一夫之得而
失一國之心不如弗受以昭日月之信抑詐諼之謀
諼詐辭也許袁切○對奏天子從之遣使往問降狀伊
邪莫演曰我病狂妄言耳遣去歸邸官位如故四年正
月又入朝加賜錦繡繒帛二萬疋絮二萬斤如竟寧時
哀帝建平四年烏株留若鞮單于復株纍之弟名囊
知雅斯也○上書願朝五年哀帝時被疾或言匈奴從
上游來厭人游猶流也河水從西北來故曰上游上
[191-10a]
游亦總謂地形耳不必係之於水○自黄龍竟寧時單于
朝中國輒有大故大故謂國之大喪也○上於是難
之以問公卿公卿亦以爲虚費府帑可且勿許黄門郎
揚雄上書諫曰臣聞六經之理貴於未亂兵家之勝貴
於未戰謂已亂而後理之已戰而後獲勝則不足貴
也○二者皆微微謂微妙○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
察也今單于上書求朝國家不許而辭之臣愚以爲漢
與匈奴從此隙矣匈奴處幕北之外五帝所不能臣三
[191-10b]
王所不能制臣不敢逺稱請引秦以來明之始皇之強
蒙恬之威帶甲四十餘萬然不敢窺西河乃築長城以
界之會漢初興以髙祖之威靈困于平城時竒譎之士
石畫之臣甚衆石猶堅固如石也畫計策○卒其所
以脫者世莫得而言也卒終也莫得而言謂自免之
計其事醜惡故不傳也○又髙皇后忿匈奴羣臣庭議
於是大臣權書遺之以權道爲書順辭以答也○然
後匈奴之結解中國之憂平至孝文時匈奴侵北邊侯
[191-11a]
騎至雍甘泉京師大駭𤼵三將軍屯細柳棘門覇上以
備之數月乃罷至孝武設馬邑之權欲使誘韓安國將
三十萬衆徼於便地匈奴覺之而去徒費財勞師一人
不可得見其後大興數十萬使衞青霍去病操兵前後
十餘年追奔逐北累破匈奴自是之後匈奴震怖益求
和親然而未肯稱臣也且夫前代豈樂傾無量之費使
無罪之人快心於狼望之北哉以爲不一勞者不久佚
不暫費者不求寧是以忍百萬之師冒强敵之刅運府
[191-11b]
庫之財填盧山之壑而不悔也盧山匈奴中山名也
○至本始之初匈奴欲掠烏孫侵公主乃𤼵五將之師
十五萬騎征之故匈奴不服中國未得髙枕安寢也逮
至元康神爵之間匈奴内亂五單于爭立呼韓耶攜國
歸順俯伏稱臣尚覊縻之計不顓制專制謂以爲臣
妾也○自此之後欲朝者不拒不欲者不強何者外國
天性忿鷙鷙狠○形容魁健魁大○負力怙氣
怙恃○難化以善易肄以惡肄謂負屬惡謂威也○
[191-12a]
其強難詘其和難得故未服之時勞師逺攻傾國殫貨
然伏尸流血破堅拔敵如彼之難也既服之後慰薦撫循交
接賂遺威儀俯仰如此之備也往時常屠大宛之城陷
烏桓之壘探姑繒之壁姑繒西夷種在蜀徼外也○
藉蕩姐之羌羌萬也藉蹈也○艾朝鮮之旃抜兩越
之旗艾絶也○近不過旬月之役逺不離二時之勞
離歴也三月爲一時○固以犂其庭掃其閭離耕
也○郡縣而置之雲徹席捲後無餘災惟匈奴爲不然
[191-12b]
真中國之堅敵也三垂比之懸矣前代重之滋甚未易
可輕也今單于歸義懷欵誠之心欲離其庭陳見於前
此乃上世之遺策神靈之所想望國家雖費不得已者
也奈何距以來厭之辭疎以無日之期消往昔之思開
將來之隙夫欵而隙之便有恨心負前言縁往辭
單于因縁往昔和好之辭以怨漢也○歸怨於漢因以
自絶威之不可諭之不能焉得不爲大憂乎且往者圖
西域置車師置城郭都護三十六國費歲以大萬計者
[191-13a]
豈爲康居烏孫能踰白龍堆而寇西域邊哉龍堆形
如土龍身無頭有尾二三丈餘皆東北向相似在西域
○乃以制匈奴也夫百年勞之一日失之費十而愛一
臣竊爲國家不安也書奏天子悟而許之加賜錦繡繒
帛各有差他如河平時至平帝幼弱太后稱制王莽秉
政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莽以太后臨朝欲說太后以
威德至盛因使使者諷單于宜上書慕化爲一名漢必
加厚賞單于從之上書言臣故名囊知牙斯今謹更名
[191-13b]
曰知莽白太后厚加賜焉及王莽篡位建國元年遣五
威將軍王駿陳饒等多齎金帛遣單于曉諭以受命代
漢狀易因單于故印故印文曰匈奴單于璽莽更曰新匈
奴單于章新者莽自係其國號○單于以多得賂遺
乃從之單于始求稅烏桓莽不許因寇掠其人衆重之
以印文改易釁由是生故怨恨明年西域車師後王須
置離謀降匈奴都護但欽誅斬之置離兄狐蘭支將二
千餘人驅畜産舉國亡降匈奴舉其一國之人皆亡
[191-14a]
降也○單于受之但欽上言匈奴寇擊諸國莽於是大
怒分匈奴爲十五單于遣中郎將蘭苞將兵萬騎多齎
金帛寳玉至雲中塞下招誘呼韓耶諸子欲以次拜之
單于聞之怒曰先單于受漢宣帝恩不可負也今天子
非宣帝子孫何以得立是後單于歴告左右部都尉諸
邊王入塞寇掠不可勝數縁邊耗虛莽新即位怙府庫
之財賦欲立威乃拜十二部將率𤼵郡國勇士武庫精
兵各有所屯守轉委輸於邊議滿三十萬衆賫三百日
[191-14b]
糧同時十道並出窮追單于因分其地立呼韓耶十五
子莽將嚴尤諫曰匈奴爲害所從來久未聞上代有必
爭之者也其後周秦漢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
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當宣王時玁狁内侵至于
涇陽命將征之盡境而還其視玁狁之侵譬如蟁蝱之
螫驅之而已故天下稱明是爲中策漢武帝選將練兵
約賫輕糧深入逺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
結三十餘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艾而天下稱武是爲
[191-15a]
下策秦始皇不忍小恥而輕人力築長城之固延袤萬
里轉輸之行起於負海疆境既完中國内竭以喪社稷
是爲無策今天下比年饑饉西北邊尤甚發三十萬衆
具三百日糧東援海岱南取江淮然後乃備計其道理
一年尚未集合兵先至者聚居暴露師老械弊勢不可
用此一難也邊既空虛不能奉軍糧内調調𤼵也○
郡國不相及屬此二難也計一人三百日糧用糒十八
斛非牛力不能勝牛又當自齎食加二十斛重矣胡地
[191-15b]
沙鹵多乏水草以往事揆之軍出未滿百日牛必物故
且盡餘糧尚多不能負三難也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
風多費鬴鍑薪炭重不可勝鍑釜之大者○食糒飲
水以歴四時師有疾疫之憂是故前世伐胡不過百日
非不欲久勢力不能此四難也輜重自隨則輕銳者少
不能疾行彼徐遁逃勇不能及幸而逢彼又累輜重如
遇險阻啣尾相隨啣馬銜也尾馬尾也言前後單行
不得並驅也○彼要前遮後危殆不測此五難也今既
[191-16a]
發兵宜縱先至者令臣尤等深入霆擊且以創艾强敵
謂率先到之兵且以擊之也○莽不聽於是大騷動
北邊自宣帝以來數世不見烟火之警人衆熾盛牛羊
布野及莽撓亂匈奴與之搆難邊人死亡係獲又十二
部兵久屯而不出吏士罷弊數年之間北邊虛空野有
暴骨矣天鳳初烏累若鞮單于累力追切呼韓耶之
子烏珠留單于之弟○又請和親遣人告塞吏曰欲要
和親侯王歙歙昭君兄子也○莽遣歙弟颯使匈奴
[191-16b]
賀單于初立賜黄金衣被繒帛罷諸將率屯兵但置遊
擊都尉單于貪莽遺故外不失漢故事然内利寇掠莽
復遣歙與五威將王咸多遺單于金寳因諭說改其號
匈奴曰恭奴單于曰善于賜印綬單于貪莽金幣故曲
聽之然寇盜如故匈奴謂孝曰若鞮自呼韓耶後見
漢諡帝爲孝慕之故皆爲若鞮○莽怒又更名曰降奴
服于至呼都而尸單于烏累之弟名輿○侵入北邊
尤甚由是壞敗班固論曰自漢興忠言嘉謀之臣曷嘗
[191-17a]
不運籌策相與爭論廟堂之上然總其要歸兩科而已
縉紳之儒則守和親介胄之士則言征伐皆偏見一時
之利害未究匈奴之終始也自漢興以至於今曠世歴
年多於春秋其與匈奴有修文而和親之矣有用武而
尅伐之矣有卑下而承事之矣有威服而臣畜之矣詘
伸異變強弱相反是故其詳可得而言也昔和親之論
𤼵於劉敬是時天下初定新遭平城之難故從其言約
結和親賂遺單于冀以救安邊境孝惠髙后遵而不違
[191-17b]
匈奴寇盜不爲衰止而單于反以加驕倨逮至孝文與
通闗市妻以漢女增厚其賂歲以千金而匈奴數背約
束邊境屢被其害是以文帝中年赫然發憤遂躬戎服
親御鞍馬從六郡良家材力之士六郡謂漢之隴西
今隴西及金城安鄉郡之南境漢之天水今之天水郡
漢之安定平原郡地漢之北地今彭原安化靈武五原
寧朔等郡地漢之上郡今咸寧上郡延安等郡地漢之
西河今銀川西河昌化等郡地○馳射上林講習戰陳
[191-18a]
顧問馮唐與論將帥慨然歎息思古名臣此則和親無
益已然之明效也董仲舒見四代之事猶復守舊文頗
增其約以爲義動君子利動貪人故匈奴者非可以仁
義說音稅○獨可說以厚利說音悅○結之於天
耳故與之厚利以沒其意沒溺也○與盟於天以堅
其約質其愛子以累其心匈奴雖欲展轉奈失重利何
奈欺上天何奈殺愛子何展轉謂移動其心○夫賦
斂行賂不足以當三軍之費城郭之固無以異於貞士
[191-18b]
之約使邊城守境之人父兄緩帶稚子咽哺胡馬不窺
於長城而羽檄不行於中國不亦便於天下乎察仲舒
之論考諸行事乃知其未合於當時而亦有闕於後代
也當孝武時雖征伐克獲而士馬物故亦畧相當雖開
河南之野建朔方之郡今郡也○亦棄造陽之北九
百餘里匈奴人衆每來降漢單于亦輒拘留漢使以相
報復其桀騖尚如斯安肯以愛子而爲質乎此不合當
時之言也若不置質空約和親是襲孝惠既往之悔而
[191-19a]
長匈奴無已之侮襲重也重疊其事也○夫邊城不
選守境武略之臣修障隧備塞之具勵長㦸勁弩之械
恃吾所以待邊寇而務賦斂於人逺行貨賂剥割百姓
以奉寇讐信甘言守空約而冀胡馬之不窺不已過乎
至孝宣之世承武帝奮擊之威值匈奴百年之運因其
壞亂幾鉅依切○亡之阨權時施宜覆以威德然後
單于稽首臣伏遣子入侍三世稱藩賓於漢庭是時邊
城宴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庻亡干戈之役
[191-19b]
後六十一載遭王莽篡位始開邊隙單于歸怨自絶莽
遂斬其侍子邊境之禍搆矣故呼韓耶始朝於漢議其
儀而蕭望之曰戎狄荒服言其來服荒忽無常時至時
去宜待以客禮讓而不臣如其後嗣逃遁竄伏使於中
國不爲叛臣及孝元時議罷守塞之備侯應以爲不可
可謂盛不忘衰安不忘危逺見識微之明矣至于單于
咸棄其愛子昧利不顧昧貪也○侵掠所獲歲鉅萬
計而和親賂遺不過千金安在其不棄質而失重利也仲
[191-20a]
舒之言漏於是矣夫規事見議不圖萬代之固而媮恃
一時之事者未可以經逺也若乃征伐之功秦漢行事
嚴尤論之當矣故先王度土中立封畿分九州列五服
物土貢制内外物土貢者各因其土所生之物而貢
之制内外謂五服之逺近差異制者也○或修刑政或
昭文德逺近之異勢也是以聖王先治内而後安外匈
奴之人貪而好利被髪左袵尚勇喜勝其與中國殊章
服異習俗飲食不同言語不通僻居北垂寒露之野逐
[191-20b]
草隨畜射獵爲生隔以山谷壅以沙漠天地所以絶外
内也是故聖人但覊縻之不與約誓不就攻伐約之則
費賂而見欺攻之則勞師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
其人不可臣而畜也是以外而不内疎而不戚戚近
也○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國來則懲而禦之去
則備而守之其慕義而來貢獻則接之以禮讓覊縻不
絶使曲在彼蓋聖王制蠻夷之常道也


  四至


[191-21a]
  匈奴之地南至秦塞左賢王將居東方當上國以東
接穢貊朝鮮右賢王接西方當上郡以西今緩舟
鄜延地○接氐羌而單于庭當代郡與雲中今雲
蔚州也○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


  土俗物産


  其俗隨逐水草畜牧而轉移無文字以言語爲凖凡
男生三五歲能騎羊引弓射其鳥䑕以成性長則射
狐兔以充食自君長以下咸食畜肉衣皮毛貴壯賤
[191-21b]
老其單于則有朝日夕月之禮其坐尚左日尚戊巳
有羊馬槖駞氊毯毛褐其送死有棺槨金銀衣裘而
無封樹喪服匈奴名冢曰豆落近幸臣妾從死者多
至數百人凡舉事嘗隨月盛壯以攻戰月虧則退兵
攻戰所獲必與之善爲誘兵以克敵故其逐利如鳥
之集其敗則瓦解雲散又有戰而能扶轝死者盡得
其家財也 狼居胥山 浚稽山 廬山 燕然山
 木樓山 金微山 烏盧謾山 烏紇細山 沙
[191-22a]
漠今之大磧 姑且山 浮沮水 多陵河 結盧
水 天尼河 交河 祈連山 一名天山在西州
界即漢霍去病移兵出隴西過居延攻祈連山斬䤋
三萬級 闐顔山在漢北有趙信城焉昔衞青戰于
此山城因趙信所築 眩雷塞在烏孤之北從爲廣
田至此音雷 盧朐山在光禄塞今麟州西 范夫
人城城本漢將所築將亡其妻率餘衆完保之因以
爲名焉
[191-22b]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九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