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93 日講春秋解義-清-庫勒納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日講春秋觧義卷四
  隐公
 八年春宋公衞侯遇于垂垂杜注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今山東曺州北句
  陽店是/其地也
  左/傳八年春齊侯將平宋衞平宋衛/于鄭有㑹期宋公以幣
  請于衞請先相見衞侯許之故遇于犬丘犬丘垂也/地有兩名
  穀梁/傳不期而㑹曰遇遇者志相得也
[004-1b]
   按左氏齊侯將平宋衞于鄭而以經考之後此瓦
   屋宋齊衞參盟而鄭不與十年入鄭伐戴又宋衞
   為黨以仇鄭則此遇所謀盖欲從齊而無意于釋
   鄭憾也三國既有㑹期而宋以幣請先見則非不
   期而遇可知矣
 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庚寅我入祊祊公羊穀梁作邴/杜注鄭祀泰山之
  邑今山東費縣/治故祊城是也
  左/傳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
[004-2a]
 田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不祀泰山也許田成王賜/周公朝宿之
 邑後世因立周公别廟焉地近鄭祊鄭助祭泰山湯/沐之邑地近魯鄭以天子不能復廵狩故欲以祊易
 許田各從本國所近恐魯以周公别廟為疑故云/已廢泰山之祀欲為魯祀周公遜辭以求之也
 公羊/傳宛者何鄭之微者也邴者何鄭湯沐之邑也天
 子有事于泰山諸侯皆從泰山之下諸侯皆有湯沐
 之邑焉有事者廵狩祭天告至之禮也當沐浴潔齊/以致其敬故謂之湯沐邑所以尊待諸侯而
 共其/費也其言入何難也入非已至之/文難詞也其日何難也言不/可即
 入至此日/乃入也其言我何言我者非獨我也自入邑不得/言我有他人
[004-2b]
 在其中乃/得言我齊亦欲之以齊與魯鄭/比聘㑹知之
 穀梁/傳名宛所以貶鄭伯惡與地也去其族惡擅/易天子邑入者
 内弗受也日入惡入者也邴者鄭伯所受命于天子
 而祭泰山之邑入之例見前嫌易田/與兵入異故重𤼵之
  六年鄭人來輸平盖請以祊歸也今使宛來歸祊
  盖將以易許也許者朝宿之地在王畿之内成王
  所以特賜周公也祊者湯沐之邑在泰山之旁宣
  王所以特賜鄭伯也祊近于魯許鄰于鄭故各以
[004-3a]
  所便相易用此見鄭有無君之心而謂天王不復
  能廵狩矣用此見鄭有無親之心而敢以先祖所
  受之邑與人矣入者不順之詞非我所有而彊入
  之也
 附錄/左傳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周人遂/畀之政
 四月甲辰鄭公子忽如陳逆婦媯辛亥以媯氏歸甲
 寅入于鄭陳鍼子送女先配而後祖鍼子曰是不為
 夫婦誣其祖矣非禮也何以能育鍼子陳大夫禮逆/婦必先告祖廟而
[004-3b]
 後行鄭忽先逆婦而後/告廟故曰先配而後祖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穀梁/傳諸侯日卒正也
辛亥宿男卒
 穀梁/傳宿微國也未能同盟故男卒也
  周人以諡易名在禮赴告之詞曰寡君不禄則赴
  不以名明矣而卒以名書以㑹盟聘問素與魯通
  故志其人以别其世次也已通而不名者舊史失
[004-4a]
  之也宿與魯元年同盟而卒不書名則他可知矣
  蔡宣公未與魯通而卒書名盖别有所徵凡此類
  皆舊史之文孔子不得而加損者也
秋七月庚午宋公齊侯衞侯盟于瓦屋此書外參盟之/始瓦屋杜注周
 地今河南洧川縣/南瓦屋里是也
 左/傳齊人卒平宋衛于鄭秋會于溫盟于瓦屋以釋東
 門之役禮也㑹溫不書不以告也/鄭不與盟故不書
 穀梁/傳外盟不日此其日何也諸侯之參盟于是始故
[004-4b]
 謹而日之也三人為盟/曰參盟誥誓不及五帝盟詛不及三
 王交質子不及二伯
  瓦屋之盟左氏以為齊平宋衞于鄭而程子以為
  與鄭絶者盖宋衛雖屈於齊而終不與鄭平也入
  春秋來書盟者七皆二國相為盟自參盟作而諸
  侯各樹其黨邦交離合無常㑹盟侵伐益多事矣
  瓦屋周地三國㑹於此既不入覲於王而刑牲歃
  血私相要結其蔑視王室之罪可勝誅哉是盟也
[004-5a]
  關於世道升降之機為甚故謹之
八月葬蔡宣公
 公羊/傳卒何以名而葬不名卒從正而葬從主人卒名/謹終
 辨實之正義葬稱/公從臣子之辭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而葬不
 告
 榖梁/傳月葬故也
  蔡侯考父卒以夏六月而以八月葬盖踰月而葬
  矣諸侯五月而葬不及期簡也葬舉諡故不名不
[004-5b]
  日史失之
 附録/左傳八月丙戌鄭伯以齊人朝王禮也鄭伯不以虢/公得政而背
 王故禮之上有七月庚午下有/九月辛夘則八月不得有丙戌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來浮公羊榖梁作包此書/好莒之始亦書魯君特
 㑹外大夫之始浮來杜注/紀邑在今山東莒州西
 左/傳公及莒人盟于浮來以成紀好也二年紀莒盟于/密為魯故今公
 尋之故曰/以成紀好
 公羊/傳公曷為與微者盟稱人/微者稱人則從不疑也從隨/也稱
[004-6a]
 微者則非公從人盟/而人從公盟不疑矣
 榖梁/傳可言公及人不可言公及大夫言大夫則/敵公矣
  公曷為及莒之微者盟左氏曰成紀好也及者内
  為志凡公與彊國之大夫盟則不書公及諱彊國
  之以無道加於公也及齊髙徯晉處父盟是也與
  小國之大夫盟則不諱公以公自欲與盟非為彼
  所彊也然以望國之君而降班以盟小國之大夫
  失禮亦甚矣
[004-6b]

  民以食為天有災必書重民命也
 附録/左傳冬齊侯使來告成三國公使衆仲對曰君釋三
 國之圖以鳩其民鳩集/也君之恵也寡君聞命矣敢不
 承受君之明徳
冬十有二月無駭卒駭榖梁/作侅
 左/傳無駭卒羽父請諡與族公問族于衆仲衆仲對曰
 天子建徳立有徳/為諸侯因生以賜姓若舜由媯汭/故陳為媯姓胙之土
[004-7a]
 而命之氏諸侯以字諸侯位卑不得賜姓故/其臣因氏其王父字為諡因
 以為族或使即先人之/諡稱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
 之謂取其舊官舊/邑之稱以為族公命以字為展氏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
 公孫公孫之子以王父字為氏/無駭公子展之孫故為展氏
 公羊/傳此展無駭也何以不氏疾始滅也故終其身不
 氏入極為始滅/故終身貶之
 榖梁/傳無侅之名未有聞焉或曰隠不爵大夫也或説
 曰故貶之也
[004-7b]
  無駭公子展之孫也何以名公孫之子未賜族而
  為大夫者則書名與異姓之臣等也盖古者置卿
  惟賢徳是𨕖有世禄而無世官春秋之初猶為近
  古故無駭與挾皆書其名而不氏耳其後大夫世
  官無不賜之族如魯三桓鄭七穆以字族也宋戴
  氏衛齊氏以諡族也晉士氏中行氏以官族也韓
  氏魏氏以邑族也子孫相繼亦世其官而不改而
  先王之禮亡矣故其弊至於三家専魯華向亂宋
[004-8a]
  六卿分晉諸侯失國而岀奔者相繼則惟其不遵
  先王世禄而不世官之禮是以至此極也觀春秋
  所書而是非之跡治亂之效昭然可覩矣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來聘
 榖梁/傳南氏姓也季字也聘問也聘諸侯非正也
  古者天子於諸侯有時聘閒問之典所以洽恩恵
  而通情志也載在周禮掌之行人而榖梁氏乃以
  聘諸侯為非正何也按王制諸侯之於天子比年
[004-8b]
  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則躬徃述職而朝焉天
  子念其勤故有時聘遣問以慰答之今魯隐嗣世
  九年史䇿不書遣使如周亦不書公如京師則是
  朝聘之典俱缺也以王法論之貶爵削地在所不
  免而遣使聘焉其斯以為不正乎通經所書公如
  京師者一朝于王所者二卿大夫如京師者五魯
  於王室最親怠慢不臣如此則他國可知矣天王
  來聘于魯者七錫命者三歸脤者一賵葬者四恩
[004-9a]
  數稠疊若此則齊晉秦楚諸大國聘問之勤不後
  於魯又可知矣夫君臣上下之分恃有紀綱禮法
  以維之王朝無紀綱而後征伐自諸侯岀諸侯蔑
  禮法而後政事自大夫岀豈一朝一夕之故乎記
  曰聘覲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而倍畔侵陵之敗
  起矣可不戒哉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
 左/傳九年春王三月癸酉大雨霖以震書始也書癸酉/始雨日
[004-9b]
 庚辰大雨雪亦如之書時失也凡雨自三日以徃為
 霖平地尺為大雪經有電無霖𫝊有霖無電𫝊/不觧經盖所據簡䇿錯誤
 公羊/傳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不時也 何以書記異
 也何異爾俶甚也俶始怒也甚/猶大甚也
 榖梁/傳震雷也電霆也電雷之光有霆必/有電故曰電霆 志疏數也
 八日之間再有大變隂陽錯行故謹而日之也雨月
 志正也雨得其時/則書月
  陽精𤼵而為雷電隂氣凝而為雨雪隂陽運動宜
[004-10a]
  有常而無忒周之三月實夏之正月雷未可以出
  電未可以見而大震電此陽失其節也雷既岀電
  既見則雪不當復降而大雨雪則陽不能制隂而
  隂氣縱矣凡變見於天曰異害及於民曰災春秋
  遇災異必書雖不若漢儒五行之説毎事彊為徴
  應而天人相感之際實未可忽也
挾卒挾公羊榖/梁俱作俠
 公羊/傳俠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004-10b]
 榖梁/傳俠者所俠也俠名也所其氏或云/所斥也未詳孰是弗大夫者隐
 不爵大夫也隐之不爵大夫何也曰不成為君也
夏城郎
 左/傳夏城郎書不時也
  隐公元年費伯已帥師城郎至此年復城之盖因
  其舊而加修築也案桓十年三國來戰於此荘八
  年俟陳蔡師次於此十年齊宋之師又次於此是
  郎為魯之要地非不宜城而城以夏則非其時也
[004-11a]
  城以衛民而因此以奪農時則昧於為政之本矣
秋七月
 榖梁/傳無事焉何以書不遺時也
冬公㑹齊侯于防防公羊作邴杜注魯地在琅琊華縣/東南今山東費縣東北有華城即華
 縣/
 左/傳宋公不王鄭伯為王左卿士以王命討之伐宋宋
 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入郛在/五年公怒絶宋使 秋
 鄭人以王命來告伐宋伐宋未得志/故欲再伐之 冬公㑹齊侯
[004-11b]
 于防謀伐宋也
 穀梁/傳㑹者外為主焉爾
  周禮大行人職時㑹以𤼵四方之禁王事也至春
  秋諸侯或講好或謀事自相見於隙地或諸侯與
  鄰國之大夫相見或列國之大夫自相見竝以㑹
  名故凡書㑹皆譏也據左氏宋公不王鄭伯以王
  命討之使來告命㑹于防謀伐宋也于中丘為師
  期也果爾則奉王命討不庭經於㑹防及後伐宋
[004-12a]
  宜有異文以𤼵明其善而與私㑹私伐者同辭以
  是知其非王事也盖矯假以逞私忿耳
 附録/左傳北戎侵鄭鄭伯禦之患戎師曰彼徒我車懼其
 侵軼我也軼突/也公子突曰突鄭厲/公也使男而無剛者嘗
 㓂而速去之嘗試也勇則能/徃無剛不耻退君為三覆以待之戎輕
 而不整貪而無親勝不相讓敗不相救先者見獲必
 務進進而遇覆必速奔後者不救則無繼矣乃可以
 逞從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耼逐之&KR1451鄭/大夫衷戎
[004-12b]
 師謂戎師在/三伏之中前後擊之盡殪殪死/也戎師大奔十一月
 甲寅鄭人大敗戎師
十年春王二月公㑹齊侯鄭伯于中丘
 左/傳十年春王正月公㑹齊侯鄭伯于中丘癸丑盟于
 鄧為師期𫝊言正月㑹癸丑盟推經𫝊日月癸丑是/正月二十六日經二月誤盟不書盖公還
 告㑹而不告盟鄧杜注魯/地當在今山東兖州府境
  春秋之初諸侯擅興不過彼此修怨耳鄭伯為王
  卿士無王命而㑹齊魯齊魯亦無王命而私與鄭
[004-13a]
  連兵自是諸侯始横行而無所忌此禮樂征伐自
  諸侯岀之始事也
夏翬帥師㑹齊人鄭人伐宋
 左/傳夏五月羽父先㑹齊侯鄭伯伐宋言先㑹明/非公本期
 公羊/傳此公子翬也何以不稱公子貶曷為貶隐之罪
 人也故終隐之篇貶也終隐之世皆去其族至桓/而復書族明與桓同惡也
  翬之悖逆其來有漸隐公不能辨之於早始焉伐
  鄭固請而行今兹伐宋先期而徃肆行無忌不待
[004-13b]
  鍾巫之變而已知其有無君之心矣故兵柄下移
  春秋屢致意焉以示當制之於未亂也若夫伐宋
  之是非則直書其事而自見矣
六月壬戌公敗宋師于菅菅杜注/宋地
 左/傳六月戊申公㑹齊侯鄭伯于老桃經不書㑹不告/于廟也老桃杜
 注宋地今山東濟寕州北有桃郷城六/月無戊申戊申五月二十三日日誤
 壬戌公敗宋師于菅
 穀梁/傳内不言戰舉其大者也戰然後敗故/敗大于戰
[004-14a]
  兩軍皆陳曰戰今不言戰而言敗盖不待陳而薄
  人於險以詐謀取勝也故以敗之者為主矯假王
  命棄好怒鄰而遂鄭報怨之私雖以正用兵猶貶
  况以詐諼取勝乎
辛未取郜辛巳取防郜在今山東城武縣東南/防在今山東金鄉縣西
 左/傳庚午鄭師入郜辛未歸于我庚辰鄭師入防辛巳
 歸于我君子謂鄭荘公于是乎可謂正矣以王命討
 不庭下之事上皆/成禮于庭中不貪其土以勞王爵正之體也勞/者
[004-14b]
 叙其勤以答之魯爵尊/鄭爵卑故言以勞王爵
 公羊/傳取邑不日此何以日一月而再取也何言乎一
 月而再取甚之也内大惡諱此其言甚之何春秋録
 内而畧外于外大惡書小惡不書于内大惡諱小惡
 書明取邑為小惡一月再取小/惡中甚者耳故書而不諱
 穀梁/傳取邑不日此其日何也不正其乘敗人而深為
 利取二邑故謹而日之也
  經於二邑書魯取地歸於魯也𫝊書鄭入而歸於
[004-15a]
  魯盖鄭實主兵故讓魯取之也魯宋同盟未嘗有
  怨入郛不救其曲在魯乃中變而合鄭以讎宋實
  由輸平歸祊以利相結故既勝之後復以二邑讓
  魯直書其事而背義尚詐結黨肆暴之惡具見矣
 附録/左傳蔡人衛人郕人不㑹王命不伐/宋也
秋宋人衛人入鄭
  齊魯地逺宋量力不能報故先結衛以報鄭鄭方
  息師於郊不暇守禦故入之易諸侯不務講信修
[004-15b]
  睦而結黨報復反覆相攻皆由王政不綱是以肆
  行而無所忌也
宋人蔡人衛人伐戴鄭伯伐取之戴公羊榖梁作載戴/國子姓杜注陳留外
 黄縣東南有戴城今河南考/城縣東南考城故城是也
 左/傳秋七月庚寅鄭師入郊猶在郊駐兵逺郊誘三國/敝其師因而取之
 宋人衛人入鄭蔡人從之伐戴八月壬戌鄭伯圍戴
 癸亥克之取三師焉宋衛既入鄭而以伐戴召蔡人
 蔡人怒故不和而敗
[004-16a]
 公羊/傳其言伐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因其力也因誰
 之力因宋人蔡人衞人之力也
 榖梁/傳不正其因人之力而易取之故主其事也
  戴居鄭之北鄙三國入鄭而不能克故移兵以伐
  其附庸鄭伯乘其敝與戴合攻而取三師其殘民
  甚矣
 附録/左傳九月戊寅鄭伯入宋報入鄭也九月無戊寅/戊寅八月二十四日
冬十月壬午齊人鄭人入郕郕公羊/作盛
[004-16b]
 左/傳冬齊人鄭人入郕討違王命也
 榖梁/傳入者内弗受也日入惡入者也郕國也
  二國入郕以郕不㑹伐宋也宋以公子馮在鄭故
  二國交惡左氏𫝊云宋公不王鄭伯以王命討之
  據經所書不見其為王討也王臣不行王師不岀
  矯假以逞私忿耳盖齊所欲者郕也鄭所欲者許
  也鄭助齊以入郕故明年秋齊復助鄭以入許徇
  私結黨馮弱暴寡其惡極矣按𫝊隐三年周人将
[004-17a]
  畀虢公政與鄭交惡六年鄭伯朝周王不禮焉八
  年虢公作卿士于周是年鄭伯以齊朝王九年以
  王命討宋於時鄭伯為王左卿士疑因再朝王復
  任之而鄭之朝王隂欲假王命以摟諸侯而報私
  怨也觀其前則有取麥取禾之悖觀其後且為繻
  葛之戰矣春秋之不王孰有過於鄭荘者左氏蔽
  於其迹而不究其情當以程子之説正之
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此書諸侯朝魯之始薛任/姓杜注魯國薛縣今薛城
[004-17b]
 在山東/滕縣南
 左/傳十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争長薛侯曰我先封薛/祖
 奚仲夏所封/在周之前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卜正卜官之長/周禮有春官大
 卜/薛庶姓也非周/同姓我不可以後之公使羽父請于薛
 侯曰君與滕君辱在寡人周諺有之曰山有木工則
 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周之宗盟異姓為後寡人若
 朝于薛不敢與諸任齒君若辱貺寡人則願以滕君
 為請薛侯許之乃長滕侯
[004-18a]
 公羊/傳其言朝何諸侯來曰朝大夫來曰聘其兼言之
 何㣲國也
 榖梁/傳天子無事諸侯相朝正也事謂廵狩崩/葬兵革之事考禮修
 徳所以尊天子也諸侯來朝時正也朝宜以時故/書時則正也
 言同時也犆言謂别言也如穀伯鄧/侯来朝同時来不俱至累數皆至也累/數
 總言之也如滕薛/來朝同時俱至
  周禮行人職凡諸侯之邦交殷相聘世相朝也其
  為禮亦節矣周衰典禮大壊邦交惟視勢之彊弱
[004-18b]
  以魯事考之或來朝而不報其禮或屢徃而至於
  不納無復有以禮義相接者矣况于天子述所職
  者盖闕如也而自相朝聘可乎故經於大國來聘
  小國來朝一切書而不削惡其慢於王事也且非
  天子不旅見諸侯滕薛二君不各書來朝而累數
  之與榖伯鄧侯之來朝異文是同日而旅見矣隐
  公偃然而受之罪可勝誅乎
夏公㑹鄭伯于時來公羊榖梁夏字下有五月時來公/羊作祁黎杜注時來郲也滎陽縣
[004-19a]
 東有釐城鄭地在/今河南開封府東
 左/傳夏公㑹鄭伯于郲謀伐許也鄭伯將伐許五月甲
 辰授兵于大宫鄭祖/廟公孫閼與潁考叔争車公孫閼/鄭大夫
 潁考叔挾輈以走輈車/轅子都㧞棘以逐之子都即公/孫閼棘㦸
 也/及大逵逵道方/九軌弗及子都怒
  㑹者外為主此㑹鄭志也許逺於齊魯而鄰於鄭
  鄭荘日思兼并然不藉鄰國之勢則動非萬全故
  前年伐宋克其二邑鄭不取而讓於魯又助齊入
[004-19b]
  郕齊魯之交益固然後連兵以壓許盖鄭計入許
  之後齊魯不能越國以鄙逺則己安坐而得之矣
  齊魯特為其所愚而不覺耳故時來之㑹以鄭主
  之也
秋七月壬午公及齊侯鄭伯入許許今河南許州/故城在州東北
 左/傳秋七月公㑹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于許附于/城下
 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蝥弧/旗名子都自下射之
 顚顚墜/而死瑕叔盈又以蝥弧登瑕叔盈/鄭大夫周麾而呼曰君
[004-20a]
 登矣鄭師畢登壬午遂入許許荘公奔衞齊侯以許
 讓公公曰君謂許不共故從君討之許既伏其罪矣
 雖君有命寡人弗敢與聞乃與鄭人鄭伯使許大夫
 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許叔許君弟/東偏東鄙也曰天禍許國
 鬼神實不逞于許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
 二父凡不能共億共給億/安也其敢以許自為功乎寡人
 有弟不能和協而使餬其口于四方弟謂共叔叚餬/鬻也説文云寄
 食/其况能乆有許乎吾子其奉許叔以撫柔此民也
[004-20b]
 吾將使獲也佐吾子獲鄭/大夫若寡人得沒于地天其以
 禮悔禍于許無寕兹許公復奉其社稷無寕/寕也唯我鄭
 國之有請謁焉如舊昏媾其能降以相從也無滋他
 族實偪處此以與我鄭國争此土也吾子孫其覆亡
 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許乎寡人之使吾子處此不唯
 許國之為亦聊以固吾圉也圉邊/垂也乃使公孫獲處許
 西偏曰凡而器用財賄無寘于許我死乃亟去之吾
 先君新邑于此先君謂武公周宣王封弟友為鄭伯/食米于畿内友之子武公從平王東
[004-21a]
 遷取虢鄶二國之/地居之乃為新鄭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孫日失其
 序夫許大岳之𦙍也大岳神農之/後堯四岳也天而既厭周徳矣
 吾其能與許争乎君子謂鄭荘公于是乎有禮禮經
 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許無刑而伐之刑/法
 也/服而舍之度徳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
 累後人死乃亟去之言/欲不累後人也可謂知禮矣 鄭伯使卒出
 豭行出犬雞以詛射潁考叔者豭猪别名百人為/卒二十五人為行
 子謂鄭荘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無徳
[004-21b]
 政又無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詛之將何益矣
  及者内為主時來書公㑹鄭伯明伐許本鄭志也
  此書公及齊侯鄭伯則入許者公所欲也盖自輸
  平而後宛來歸祊又助魯取二邑於宋故公欲助
  鄭并許以為報也隐公即位十有一年受天王之
  使而未嘗朝聘王室告䘮既不奔赴且無賵賻擅
  興甲兵植黨肆暴奪人城邑今又助鄭為虐入人
  之國而逐其君其不善之積盖有不可逭者矣
[004-22a]
 附録/左傳王取鄔劉蒍邘之田于鄭鄔杜注緱氏縣西南/有鄔聚在今河南偃
 師縣西南劉杜注緱氏縣西北有劉亭今亦屬偃師/縣蒍在今河南懐慶偃師孟縣之間邘今河南河内
 縣西北邘/臺鎮是也而與鄭人蘓忿生之田蘓忿生周武王/司冦蘓公也
 注見/前杜注在沁水縣西今河/南濟源縣西北有原郷杜注在野王今河/内縣西南有絺城
 樊杜注一名陽樊野王縣西南/有陽城在今濟源縣東南隰郕杜注在懐縣西/南今河南武陟
 縣西南隰/城是也欑茅杜注在修武縣北今河南/修武縣北大陸村即其地杜注軹/縣西有
 地名向上今濟源/縣西南有向城杜注盟津在/今孟縣南杜注州縣今故/城在河内縣治
 東/杜注闕元和志太行陘在河内縣西北/三十里在今懐慶府西北一名丹陘杜注/在修
[004-22b]
 武縣北京相璠曰河内/修武縣北有故隤城杜注懐縣今武陟縣西有/懐縣故城十二邑皆蘓忿
 生之/田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鄭也恕而行之徳之則
 也禮之經也已弗能有而以與人人之不至不亦宜
 乎蘓氏叛王十二邑王所不能/有為桓五年從王伐鄭張本 鄭息有違言息國/名姬
 姓侯爵今河南息縣/違言以言語相違恨息侯伐鄭鄭伯與戰于竟息師
 大敗而還君子是以知息之將亡也不度徳不量力
 不親親鄭息同/姓之國不徵辭不察有罪犯五不韙而以伐
 人韙是/也其䘮師也不亦宜乎 冬十月鄭伯以虢師
[004-23a]
 伐宋壬戌大敗宋師以報其入鄭也入鄭在/十年宋不告
 命故不書凡諸侯有命告則書不然則否𫝊因宋不/告敗而𤼵
 此/例師岀臧否亦如之雖及滅國滅不告敗勝不告克
 不書于䇿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左/傳羽父請殺桓公將以求大宰大宰/官名公曰為其少故
 也吾將授之矣使營菟裘吾将老焉菟裘杜注魯邑/在泰山梁父縣
 南今山東泰安州南泗水/縣北有梁父城菟裘聚羽父懼反譖公于桓公而
[004-23b]
 請弑之公之為公子也與鄭人戰于狐壤止焉内諱/獲故
 言止狐壤鄭地後漢志潁川郡潁隂縣/有狐宗鄉疑即此在今河南許州西鄭人囚諸尹
 氏尹氏鄭/大夫賂尹氏而禱于其主鍾巫主尹氏/所主祭遂與尹
 氏歸而立其主立鍾巫/于魯十一月公祭鍾巫齊于社圃
 園/名館于寪氏寪氏魯/大夫壬辰羽父使賊弑公于寪氏立
 桓公而討寪氏有死者欲以弑公之罪加寪氏而/不能正法僅有死者而已
 書葬不成䘮也
 公羊/傳何以不書葬隐之也何隐爾弑也弑則何以不
[004-24a]
  書葬春秋君弑賊不討不書葬以為無臣子也子沈
  子曰稱子冠氏上者/著其為師也君弑臣不討賊非臣也不復讎
  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春秋君弑賊不討不書葬以
  為不繫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隐何以
  無正月隐將讓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
  榖梁/傳公薨不地故也隐之隐猶/痛也不忍地也其不言葬
  何也君弑賊不討不書葬以罪下也隐十年無正隐
  不自正也元年有正所以正隐也明隐/宜立
[004-24b]
   死者人道之終也故春秋于魯君之薨路寝而外
   于小寝于别宫臺下皆明著其地至薨而不地則
   有不忍言者矣不書葬賊不討也使書公薨于寪
   氏桓翬之罪非徒不討後世且無由而識之矣不
   書地以著君父不得其死之實不書葬以警臣子
   復讎討賊之心非聖人莫能修此類是也
 
日講春秋觧義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