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93 日講春秋解義-清-庫勒納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日講春秋解義卷一
   隱公公名息姑魯惠公之子姬姓侯爵自周公子/伯禽始受封傳世十有三而至隱公攝主國
   事諡法不尸/其位曰隱
 周文武開基始都豐鎬幽厲板蕩平王東遷洛陽盡舉/故都而棄之秦所謂東周也於是王室微弱至平王
  四十九年而入春秋魯隱/公三年平王崩桓王立
 鄭姬姓伯爵自桓公始受封周厲王之子宣王之弟也/子武公武公子莊公莊公元年封弟段于京二十二
  年克段于/鄢入春秋
[001-1b]
 齊姜姓侯爵自太公相武王定殷受封于齊受/命專征侯伯傳世十三至僖公九年入春秋
 宋子姓公爵周武王定殷邦封微子啓于宋以奉殷祀/傳世十四至穆公七年入春秋魯隱公三年穆公卒
  弟殤公/與夷立
 晉姬姓侯爵自唐叔始受封傳世十一而至昭侯昭侯/封文侯之弟成師于曲沃晉始亂分為二以翼曲沃
  别/之
  翼昭侯之後傳孝侯鄂侯鄂侯二年入春秋隱公五/年曲沃伐翼翼侯奔隨王命虢公立鄂侯之子光
   于翼是為哀侯隱公六年晉逆/翼侯于隨納諸鄂謂之鄂侯
  曲沃成師之後傳曲沃莊伯曲沃莊伯之十一年十/一月魯隱公之元年正月也隱公七年曲沃莊
[001-2a]
  伯卒子稱代立/是為曲沃武公
姬姓侯爵自康叔始受封傳世十三至桓公十三年/入春秋魯隱公四年衛州吁弑桓公自立冬殺州吁
 宣公/晉立
姬姓侯爵蔡叔之子蔡仲率徳改行成王復封於蔡/傳世十三至宣公二十八年入春秋魯隱公八年宣
 公卒子桓/侯封人立
姬姓伯爵自曹叔振鐸始受封傳世/十二至桓公終生三十五年入春秋
姬姓侯爵至魯隱公七年見滕/侯卒其後稱子葢為時王所黜
嬀姓侯爵舜之後自胡公始受封傳/世十二至桓公二十三年入春秋
[001-2b]
姒姓侯爵夏禹之後自東樓公始受封傳五世至武/公二十九年入春秋魯莊公二十七年書杞伯来朝
 葢為時王所黜/其後又稱子
任姓侯爵至魯隱公十一年見来朝莊公三十一年/書薛伯卒葢為時王所黜其後至昭公三十一年見
 葬薛/獻公
已姓子爵至魯文/公十八年見庶其
曹姓附庸國自儀父入春秋後為/子至魯莊公十六年書邾子克卒
姜姓太嶽之後至魯隱公十一年見許莊公及許叔/魯桓公十五年許叔入于許即魯僖公四年許男新
 臣卒葬許/穆公也
[001-3a]
小邾曹姓顓頊之後魯莊公五年書郳黎来来朝葢附/庸而未爵命其後數從齊桓公尊王室王命為諸
 侯至魯僖公七/年始書小邾子
芈姓子爵自熊繹始受封八世至熊渠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此僭
 王之始也又八世至熊儀是為若敖又二世至熊眴/是為蚡冒其弟熊通簒立是為武王武王十九年入
 春/秋
嬴姓伯爵顓帝之後也殷有蜚廉周有造父周孝王/使非子畜馬蕃息分土為附庸邑之秦六世至襄公
 將兵救周送平王東遷有功封為諸侯襄公卒文公/立文公四十四年是為隱公元年又六世至穆公任
 好十五年魯僖公/十五年始見春秋
[001-3b]
姬姓子爵自太伯祚吳五世至周章而武王克殷因/封之吳又十四世至壽夢而吳始益大稱王魯成公
 七年始/見春秋
其先禹之苗裔少康之庶子也封於㑹稽以奉禹祀/後二十餘世至于允常魯昭公五年偕楚伐吳始見
 於春秋允常與闔廬戰而相怨伐定公十四年允常/卒子句踐立是為越王是年吳伐越越敗之于檇李
[001-4a]
 欽定四庫全書
日講春秋解義卷一
  隱公名息姑惠公之子以平王四十/九年嗣位諡法不尸其位曰隱
  左/傳惠公元妃孟子子宋/姓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
  聲子孟子之姪娣也元妃卒/次妃攝治内事故謂之繼室宋武公生仲子宋杜注/梁國睢
  陽縣今河南/歸徳府治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魯/括
  地志曲阜縣外城伯禽所/築也今屬山東兖州府故仲子歸于我生桓公而
  惠公薨是以隱公立而奉之追成父志以位讓桓為/桓尚少立為大子率國
[001-4b]
  人奉之為經元年/春不書即位傳
 元年
  公羊/傳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此魯隱公即位之首年孔子筆削所託始也諸侯
   奉天子正朔凡有事於天子之國必用天子之年
   至紀本國之政亦得自用其年舊史之常法也首
   年稱元自董氏仲舒以為視大始而欲正本何休
   杜預附而益之遂有體元之説胡氏安國推衍乾
[001-5a]
  元坤元之用而謂體元者人君之職調元者宰相
  之事又曰元即仁也仁人心也雖理亦可通而非
  經之本指也舜典稱元日商書稱元祀古之帝王
  義或有取而遂目為聖人之書法則鑿矣
春王正月
 左/傳元年春王周正月言周以/别夏殷不書即位攝也
 公羊/傳春者何嵗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文王周/始受命
 制法/之王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
[001-5b]
 正月大一統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
 公之意公將平國而反之桓曷為反之桓桓幼而貴
 隱長而卑其為尊卑也微母俱/媵也國人莫知隱長又賢
 諸大夫扳隱而立之隱于是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
 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
 也故凡隱之立為桓立也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
 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
 桓母/右媵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001-6a]
 穀梁/傳雖無事必舉正月謹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
 公志也成隱讓/桓之志焉成之言君之不取為公也君之不
 取為公何也將以讓桓也讓桓正乎曰不正隱長/桓幼
 秋成人之羙不成人之惡隱不正而成之何也將以
 惡桓也不明讓者之善則/弑者之惡不顯其惡桓何也隱將讓而桓
 弑之則桓惡矣桓弑而隱讓則隱善矣善則其不正
 焉何也春秋貴義而不貴惠惠謂/私惠信道而不信邪孝
 子揚父之羙不揚父之惡先君之欲與桓非正也邪
[001-6b]
 也雖然既勝其邪心以與隱矣已探先君之邪志而
 遂以與桓則是成父之惡也兄弟天倫也兄先弟後/天之倫次
 為子受之父為諸侯受之君隱為世子受命于惠公/為魯君已受命于天王
 矣/已廢天倫而忘君父弟先于兄是廢天倫/私以國讓是忘君父以行小
 惠曰小道也若隱者可謂輕千乗之國蹈道則未也
  王正月者周正建子之月也周人即以是月為春
  夏書甘誓曰怠棄三正則三正疊用古已有此而
  漢書陳寵傳曰冬至之節陽氣始萌天以為正周
[001-7a]
  以為春又其明徵也以經文考之桓十四年春正
  月無冰成元年春二月無冰襄二十八年春無冰
  若夏正建寅之月則凍宜解無冰非異矣况卯辰
  之月乎定元年冬十月隕霜殺菽若建亥之月則
  隕霜非異而亦無菽矣以是知先儒夏時冠周月
  之説未得其實也春秋之例必通一時無事可紀
  乃書首月以備四時而成嵗惟人君之始年雖下
  二月有事可紀必書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史䇿
[001-7b]
  之正法也隱公自居於攝雖改元朝廟與國人更
  始而未行即位之禮故不書即位莊閔僖元年不
  書即位與此同蓋事有其實既行即位之禮舊史
  所書孔子不得而削也未行即位之禮舊史所無
  孔子不得而増也胡氏安國乃謂孔子首絀隱公
  以明大法誤矣謂上不禀命於天子則魯十二公
  之所同也謂内不承國於先君則於定公之書即
  位不可通矣侯國紀事雖得自用其年而所奉乃
[001-8a]
  天子之朔故必書王正月程氏端學曰若周史則
  不書王得其義矣先儒乃謂天下皆知有帝故虞
  之正月不冠以帝天下皆知有王故夏之正月不
  冠以王而以加王於正為孔子特筆亦臆説也
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凡書邾公羊俱作邾婁蔑公/羊穀梁竝作昩此書盟之始
 邾今山東鄒縣蔑杜注魯地/今泗水縣東有姑蔑故城
 左/傳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
 書爵曰儀父貴之也公攝位而欲求好于邾故為蔑
[001-8b]
 之盟
 公羊/傳及者何與也㑹及暨皆與也曷為或言㑹或言
 及或言暨㑹猶最也最聚/也及猶汲汲也暨猶暨暨也
 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儀父者何邾婁之君也何以
 名字也曷為稱字襃之也曷為襃之為其與公盟也
 與公盟者衆矣曷為獨襃乎此因其可襃而襃之此
 其為可襃奈何漸進也去惡就/善曰進眜者何地期也其所/期處
 穀梁/傳及者何内為志焉爾内謂/魯也儀字也父猶傅也男
[001-9a]
 子之羙稱也其不言邾子何也邾之上古微未爵命
 于周也不日其盟渝也渝變/也眜地名也
  按聘禮大射儀燕禮五等諸侯皆稱公而公食大
  夫禮又以名篇則謂君為公本周制也魯侯爵而
  稱公乃臣子尊君之辭故孔子仍而不革邾魯附
  庸國儀父其君之字也附庸未得列於諸侯故書
  字以别之與王朝大夫諸侯兄弟同春秋凡書盟
  者惡之及者内為志㑹者外為主是盟隱公所欲
[001-9b]
  故曰及也諸侯當講信守義以承王事義不明而
  有私交信不足而有盟詛春秋志大道之公是以
  惡之也况數年以後公即伐邾盟果何益哉
 附録/左傳夏四月費伯帥師城郎不書非公命也費伯魯/大夫費
 庈父也費庈父食邑今山東魚臺縣西南有費亭郎/杜注魯邑今魚臺縣東北有郎城傳曰君舉必書然
 則史之䇿書皆君命也今不書/于經亦因史之舊法故傳釋之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鄭今河南新鄭縣/鄢今河南鄢陵縣
 左/傳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凡傳言初者因此年之/事而推其所由始也申
[001-10a]
 國名姜姓今河南南/陽縣北有故申城生莊公及共叔段共今河南輝/縣段出奔共
 故曰/共叔莊公寤生史記寤生/生之難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
 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勿許及莊公即
 位為之請制制鄭邑一名虎牢今河南汜水縣西有/虎牢城武姜請于莊公欲以制邑封段
 公曰制巖邑也言其地/巖險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虢叔東/虢君也
 恃制巖險而不修徳鄭滅之虢/故城在今汜水縣東近滎陽界請京京杜注鄭邑今/滎陽縣有京縣
 故/城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祭仲鄭/大夫都城過百
 雉國之害也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墻長三丈/髙一丈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
[001-10b]
 曰邑邑曰築都曰城過百雉/言城之周圍過三百丈之數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
 國之一三分國/城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不合/三等
 法/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
 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
 草猶不可除况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
 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已鄙邉邑貳/兩屬也
 公子吕曰公子吕/鄭大夫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
 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叔乆不除則/舉國之民當
[001-11a]
 生他/心公曰無庸將自及言無用除之彼/將自及于禍也大叔又收貳
 以為己邑前兩屬者今/皆取為己邑至于廩延言所侵愈多廩延/杜注鄭邑今河南
 延津/縣子封曰可矣厚將得衆子封即公子吕也/厚謂土地廣大公曰
 不義不暱言不義之人不/為衆所親暱厚將崩以牆屋喩也厚而/無基必自崩喩衆
 所不附将/自敗也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乗完城郭聚人民/繕治其甲胄與
 兵器具備其/歩卒與車乗將襲鄭夫人將啓之無鐘鼓曰/襲啓開也公聞其
 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乗以伐京古者兵車一/乗甲士三人
 歩卒七/十二人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
[001-11b]
 大叔出奔共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
 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
 奔難之也段實出奔而以克為文明/鄭伯志在于殺難言其奔遂寘姜氏于城
 潁城潁杜注鄭地史記正義曰許州/臨潁縣是今河南臨潁縣有故城而誓之曰不及
 黄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潁谷/潁水
 所出在今河南登封/縣封人典封疆之官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舎
 肉食而不啜羹/欲以𤼵問也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
 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
[001-12a]
 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據武姜在/設疑也公語之故且告
 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
 不然闕掘也隧/地中道也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
 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賦賦詩也中/融外洩各自
 為韻蓋所賦之詩有/此辭傳畧而言之也遂為母子如初君子曰潁考叔
 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言能廣施孝/道感悟莊公詩曰孝子不
 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公羊/傳克之者何殺之也殺之則曷為謂之克大鄭伯
[001-12b]
 之惡也曷為大鄭伯之惡母欲立之已殺之如勿與
 而已矣如即不如/齊人語也段者何鄭伯之弟也何以不稱弟
 當國也其地何當國也齊人殺無知何以不地在内
 也在内雖當國不地也不當國雖在外亦不地也
 糓梁/傳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見段
 之有徒衆也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也殺世子
 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段弟也而弗謂弟
 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賤段
[001-13a]
 而甚鄭伯也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于
 殺也于鄢逺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懐中而殺之云爾
 甚之也段奔走至鄢去已逺矣鄭伯猶追殺之/何以異于探其母懷中赤子而殺之乎然則
 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
  此春秋誅意之文也按鄭莊克段君臣合謀則當
  稱國命公子吕為帥則當稱將出車二百乗則當
  稱師而經專斥鄭伯所以惡莊也克者以力勝之
  若讎敵然不稱弟段不弟也于鄢謂既伐諸京又
[001-13b]
  蹙諸鄢極之於其所往也自常情觀之段躬為不
  義莊待其及而後討之似亦非過而春秋歸獄於
  莊何哉當其始姜欲立段段復多才為國人所與
  莊遽欲除之而罪狀未著懼無辭於母氏與國人
  也故授以大邑為作亂之階命貳收貳其勢漸逼
  猶曰姑待曰無庸縱使失道俟其繕甲興師形迹
  顯著然後以叛逆討之則國人不敢從姜氏不敢
  主而段屬籍當絶不可復居父母之邦矣夫王者
[001-14a]
  以善養人惟恐人之不入於善也而鄭莊於弟則
  惟恐不入於惡春秋所為深誅其意以正人心而
  扶世道也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此書王室下/交諸侯之始
 左/傳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緩且子
 氏未薨故名惠公葬在春秋前故曰緩/也子氏仲子也薨在二年天子七月而
 葬同軌畢至同軌畢至言/海内皆至也諸侯五月同盟至五月而/葬殺于
 天子同方嶽之盟其地漸近故五月/可至不言畢至至不至無所拘也大夫三月同位
[001-14b]
 至三月而葬殺于諸侯古者行/役不踰時故三月而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過月/而葬
 殺于大夫外姻之在他國者過月可至/此言赴弔各以逺近為差因為葬節贈死不及尸
 尸未葬/之通稱弔生不及哀諸侯已上既葬則/縗麻除無哭位豫凶事仲子/在而
 来賵故曰/豫凶事非禮也
 公羊/傳宰者何官也咺者何名也曷為以官氏宰士也
 言宰與周公同言名又與/宰周公異是宰下之士也惠公者何隱之考也仲子
 者何桓之母也何以不稱夫人桓未君也賵者何喪
 事有賵賵者蓋以馬謂士不/備四也以乘馬束帛乗馬謂大/夫已上備
[001-15a]
 四也束帛謂/𤣥三纁二車馬曰賵貨財曰賻衣被曰襚桓未君
 則諸侯曷為来賵之隱為桓立故以桓母之喪告于
 諸侯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也尊桓母以赴告天子/諸侯隱公之意也
 言来何不及事也時葬事已畢/無所復施其言惠公仲子何兼
 之兼之非禮也言惠公仲子/當各使一使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
 微也比夫人為微故/不得與惠公竝
 穀梁/傳母以子氏妾不得體君/故以子為氏仲子者何惠公之母孝
 公之妾也禮賵人之母則可賵人之妾則不可君子
[001-15b]
 以其可辭受之其志不及事也賵者何也乗馬曰賵
 衣衾曰襚貝玉曰含錢財曰賻
  天王周平王也繫王於天春秋之特筆也宰者冢
  宰咺其名也惠公隱公之父仲子惠公之妾也王
  朝公卿例書爵咺六卿之長而名之何也冢宰紀
  法所從出君有過舉當據紀法以争之今乃承命
  下賵諸侯之妾使咺不知其不可是不智也知其
  不可而不言是不忠也故特貶而書名以見其失
[001-16a]
  職也
 附録/左傳八月紀人伐夷夷不告故不書紀國名姜姓侯/爵今山東夀光
 縣東南有紀城夷國名妘姓杜注在城陽莊武縣今/山東即墨縣西有莊武故城隱十一年傳曰凡諸侯
 有命告則書不然/則否春秋例也 有蜚不為災亦不書蜚負蠜也/蓋食苗蟲
 之屬莊二十九年傳/曰凡物不為災不書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此書參盟之始宿國名風姓男爵/杜注東平無鹽縣也今無鹽故城
 在山東東/平州東
 左/傳惠公之季年敗宋師于黄黄杜注宋邑外黃縣有/黃城今外黃故縣在河
[001-16b]
 南把縣/東北公立而求成焉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
 公羊/傳孰及之内之微者也
 穀梁/傳及者何内卑者也宋人外卑者也卑者之盟不
 日宿邑名也
  宿國名惠公與宋有㕁至隱公立而求成於宋遂
  為此盟内稱及外稱人皆微者也微者之盟㑹不
  志此其志者有宿國之君在也凡書盟者惡之或
  謂周禮有司盟之官至於詛祝玉府戎右太史皆
[001-17a]
  有職以掌盟載之事意者盟以結信出於人情亦
  先王所不禁乎不知司盟之設非先王所欲而不
  禁乃欲禁之而不能也聖人欲盡去盟詛之私直
  追大道之公惡盟之心與先王設盟之心未嘗不
  合皆欲以維信義之窮耳
 附録/左傳冬十月庚申改葬惠公公弗臨故不書以桓為/大子故
 隱公讓而不/敢為喪主惠公之薨也有宋師大子少葬故有闕
 是以改葬 衛侯来㑹葬不見公亦不書衛杜注在/汲郡朝歌
[001-17b]
 縣今朝歌故城在河南淇縣東北諸侯/㑹葬非禮也不得接見成禮故不書 鄭共叔之
 亂公孫滑出奔衛公孫滑共/叔段子衛人為之伐鄭取廪延
 鄭人以王師虢師伐衛南鄙虢西虢國也姬姓公爵/杜注𢎞農陜縣東南有
 虢城陜縣今河南陜州/也凡師能左右之曰以請師于邾邾子使私于公子
 豫公子豫魯大/夫私請師豫請徃公弗許遂行及邾人鄭人盟
 于翼翼杜注邾地在今/山東費縣西南不書非公命也 新作南門
 不書亦非公命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此書王臣私交之始杜注祭國伯/爵也路史周圻内管城東北有古
[001-18a]
 祭城今河南開封/府東北有祭伯城
 左/傳十二月祭伯來非王命也
 公羊/傳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稱使奔也奔
 則曷為不言奔王者無外言奔則有外之辭也
 穀梁/傳來者來朝也其弗謂朝何也寰内諸侯非有天
 子之命不得出㑹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與朝也天/子
 畿内大夫有采地/謂之寰内諸侯聘弓鍭矢不出竟埸束脩之肉不
 行竟中有至尊者不貳之也聘弓鍭矢者古者以弓/矢相聘問故左傳云楚
[001-18b]
 子問郤至以弓爾雅釋器云金鏃翦羽謂之鍭束脩/之肉者脩脯也臣無竟外之交故弓矢不出竟埸在
 禮家施不及國故束脩之肉不行竟中謂之竟埸者/竟是疆界之名至此易主故謂之疆埸不貳之者言
 臣當一一稟君命/無自專之道也
  祭邑名伯或曰爵或曰字祭伯天子之卿畿内諸
  侯來者來朝於魯也不曰朝而曰來不與其朝也
  曷為不與其朝非王命也私交者人臣所禁故寰
  内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㑹諸侯况隱公之
  立未嘗朝王祭伯不奉王命而逺來朝魯是為結
[001-19a]
  外交藐君父營私蔽公罪孰大焉春秋於王臣外
  交皆貶而不與所以正其本也
公子益師卒
 左/傳衆父卒衆父公子/益師字公不與小歛故不書日禮卿佐/之喪小
 歛大歛君皆親臨之崇恩厚也小歛始死之歛蓋/隱公不親臨衆父始死之歛故不書衆父卒日
 公羊/傳何以不日逺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
 辭所見謂昭定哀所聞謂文宣/成襄所傳聞謂隱桓莊閔僖
 穀梁/傳大夫日卒正也君之卿佐是謂股肱股肱或虧/何痛如之故録其卒日以紀恩
[001-19b]
 不日卒惡也惡故/略之
  益師魯卿衆父之名稱公子者魯侯之子也諸侯
  之卿皆受命於天子當時不復請命而使為卿故
  皆不書官不與其為卿也其不書卒之日公羊以
  為逺然公子彄逺矣而書日則非逺也穀梁以為
  惡然公子牙季孫意如惡矣而書日則非惡也左
  氏以為公不與小歛然公孫敖卒於外而公在内
  叔孫舎卒於内而公在外不與小歛明矣而書日
[001-20a]
  則左氏之説亦非也程子曰或日或不日因舊史
  也古史記事簡略日月或不備春秋因舊史有可
  損而不能益是為得之胡氏謂見恩數之有厚薄
  亦因左氏之説而失之者與
二年春公㑹戎于潛此書㑹之始戎今山東曹縣故戎/城是也濳魯近戎之地當在今兗
 州府西/南境
 左/傳二年春公㑹戎于潛修惠公之好也戎請盟公辭
 穀梁/傳㑹者外為主焉爾知者慮察安/審危義者行臨事/能斷
[001-20b]
 者守衆之所歸/守必堅固有此三者然後可以出㑹㑹戎危公
 也
  春秋之例事以時成則書時而不書月而隱公自
  元年以後皆不書正月雖事以月成者亦書時故
  穀梁謂隱十年無正隱不自正公羊謂隱不有其
  正皆非也隱在位十有一年王命五至身既不朝
  又無一介之使報禮於京師是不奉正朔也故不
  書正以示義焉春秋凡㑹皆譏君臣同詞者非封
[001-21a]
  建之國也
夏五月莒人入向此書入國之始莒今山東莒州向國/姜姓漢置向縣今江南懷逺縣西有
 故縣/村
 左/傳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歸不安于莒歸/其父母之國夏莒
 人入向以姜氏還
 公羊/傳入者何得而不居也
 穀梁/傳入者内弗受也苟不以罪則/義皆不可受向我邑也
無駭帥師入極駭榖梁作侅此書大夫專兵之始極/附庸國今山東魚臺縣西有極亭
[001-21b]
 左/傳司空無駭入極費庈父勝之司空魯卿無駭不書/氏未賜族庈父費伯
 也/
 公羊/傳無駭者何展無駭也何以不氏貶曷為貶疾始
 滅也始滅昉于此乎昉適/也前此矣前此則曷為始乎
 此託始焉爾曷為託始焉爾春秋之始也此滅也其
 言入何内大惡諱也
 穀梁/傳入者内弗受也内謂所/入之國極國也苟焉以入人為
 志者人亦入之矣不稱氏者滅同姓貶也
[001-22a]
  莒小國稱人略之也春秋小國卿大夫皆稱人無
  駭稱名春秋之初大夫未張猶多不書其氏也向
  極皆國名入者以兵造其國都得之而不居也其
  義為逆而不順諸侯非奉天子之命不得自相侵
  伐其不率者則大司馬九伐之法施焉今莒魯無
  王命而擅入人國天王不能討直書其事而義自
  見矣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此書盟戎狄之始唐杜注/魯地方與縣北有武唐亭
[001-22b]
 在今山東/魚臺縣
 左/傳戎請盟秋盟于唐復修戎好也
  戎在徐州之域去魯為近故春既有潛之㑹秋復
  有唐之盟其書日者以戎異於列國諸侯故謹之
  也潛之㑹戎請盟而公辭今乃遂與之盟不可已
  乎書及所以責公也
九月紀履緰來逆女履緰左/作裂繻
冬十月伯姬歸于紀
[001-23a]
 左/傳九月紀裂繻來逆女卿為君逆也
 公羊/傳紀履緰者何紀大夫也何以不稱使昏禮不稱
 主人為養亷/逺恥也然則曷稱稱諸父兄師友宋公使公孫
 壽來納幣則其稱主人何辭窮也辭窮者何無母也
 宋公無母/莫使命之然則紀有母乎曰有有則何以不稱母母
 不通也禮婦人無外事母命不得達故/不得稱母通使文所以逺别也外逆女不書
 此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不親迎也始不親迎昉于
 此乎前此矣前此則曷為始乎此託始焉爾曷為託
[001-23b]
 始焉爾春秋之始也女曷為或稱女或稱婦或稱夫
 人女在其國稱女在塗稱婦入國稱夫人 伯姬者
 何内女也其言歸何婦人謂嫁曰歸
 穀梁/傳逆女親者也親謂自/逆之也使大夫非正也以國氏者
 以紀冠于履緰/之上為以國氏為其來交接于我故君子進之也
 禮婦人謂嫁曰歸反曰来歸反謂為夫/家所遣從人者也婦
 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從長子婦人不專
 行必有從也伯姬歸于紀此其如專行之辭何也曰
[001-24a]
 非專行也吾伯姬歸于紀故志之也其不言使何也
 逆之道微無足道焉爾
  履緰紀大夫伯姬魯女許嫁於紀者也書履緰逆
  女譏紀侯之不親迎也夫婦人倫之本父子君臣
  皆於此託始焉孔子告哀公以大昏為政之本文
  王之親迎于渭韓侯之親迎于蹶里竝見雅詩今
  紀侯不親迎而使履緰来豈所以重大昏之禮與
  然程子有言親迎者迎於所館故有親御授綏之
[001-24b]
  禮且如秦楚逺隔豈有委宗廟社稷而親迎婦者
  文王親迎于渭未嘗出疆且為公子時也以此義
  推之韓侯因覲而迎非私行故於禮無譏天子諸
  侯之禮每與士庶人異二説竝存而不可偏廢也
紀子伯莒子盟于密伯左氏作帛此書外相盟之始密/杜注莒邑今山東昌邑縣東南有
 密鄉/故城
 左/傳冬紀子帛莒子盟于密魯故也
 公羊/傳紀子伯者何無聞焉爾
[001-25a]
 穀梁/傳或曰紀子伯莒子而與之盟或曰年同爵同故
 紀子以伯先也伯長/也
  以子繫紀非其爵以伯繫子無其國此闕文也闕
  文之例有三有自仲尼削之者如桓公無王王不
  稱天之類以大義削之而本非闕也至於舊文脱
  簡無從考按而夫子因之或秦灰之後卷帙散亡
  經師口授譌舛莫稽而後儒又因之皆不得不闕
  者雖作者之聖述者之明不能有所増損也
[001-25b]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公羊/傳夫人子氏者何隱公之母也何以不書葬成公
 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子將不終為君故母亦不終為
 夫人也
 穀梁/傳夫人薨不地夫人者隱之妻也卒而不書葬夫
 人之義從君者也
  夫人子氏之薨左傳無明文杜預因歸賵豫凶事
  之説而斷以為桓公之母仲子夫既為夫人未有
[001-26a]
   無諡者何他日考宫仍稱仲子而不書其諡乎公
   羊以為隱公之母果隱公之母則既以夫人之禮
   書薨亦當以夫人之禮書葬矣故程子獨取穀梁
   隱妻之説而胡氏安國因之薨者上墜之聲夫人
   先君而薨則不書葬婦人從夫者也
 鄭人伐衛此書諸侯專/征伐之始
  左/傳鄭人伐衛討公孫滑之亂也治元年取/廪延之亂
   鄭公孫滑在衛衛嘗為滑伐鄭至是鄭莊修怨以
[001-26b]
   伐衛夫段既餬口四方滑兄弟之子必欲絶之而
   後快莊之忮悻不待貶而自見矣征伐者天子之
   大權就使衛果有罪可聲鄭果有言可執非奉王
   命不得興師而况遷怒復怨為廩延之微郄乎不
   書戰者衛自輸服而不待戰也凡書伐而不書戰
   者皆可以此義通之
 
日講春秋解義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