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67 春秋師說-元-趙汸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師說卷中
             元 趙汸 撰
   論漢唐宋諸儒得失
周末及秦漢間用刑刻急士多習文法故說春秋者往
往流為刻急如公孫𢎞以春秋之法繩臣下唯知苛刻
而已其於經㫖安在
史記趙世家孔子聞趙鞅不請晉君而誅邯鄲午保晋
[002-1b]
陽故書春秋曰趙鞅以晋陽叛澤謂若依史遷之說以
說春秋則輾轉迷誤聖經更無可通之期且形容得聖
人不過是一直史亦可謂不知體矣諸儒說春秋其失
大扺如此
三傳重於漢而輕於唐自韓退之春秋三傳束髙閣之
語為盧同發而啖趙陸氏及孫泰山之學為時所尚故
歐陽公說趙盾事皆不用三傳而三傳愈輕矣蓋啖公
佐始疑左傳為作俑之首而喜攻左傳者常佐佑其說
[002-2a]
左氏又不幸誠有所短諸公遂因其所短併其所長厭
棄之觀伊川於論語中有一二事皆不取三傳則其不
信左氏亦多矣夫不取左氏而併不用二傳則固應多
用新說
凡左傳於義理時有錯謬而其事皆實若據其事實而
虛心以求義理至當之歸則經㫖自眀澤之所得實在
於此然則學春秋者姑置虛辭存而勿論而推校左傳
之事以求聖經此最為切實庶㡬可得聖人之㫖矣或
[002-2b]
謂先儒泛論大義今皆指為虛辭毋乃矯激之甚歟曰
自唐以來說春秋者髙逺之辭日勝髙逺之辭日勝則
經㫖當眀矣而春秋訖無定論乃更盡疑三傳併與經
之時月皆欲變易之則其末流又當何如乎故皆一切
斷以虛辭將使學春秋者黜其聰眀而專務簡要此斂
華就實之說也
桓公十三年春二月公會紀侯鄭伯巳已及齊侯宋公
衞侯燕人戰齊師宋師衞師燕師敗績公羊以為宋與
[002-3a]
魯戰榖梁以為紀與齊戰趙匡考據經文内兵則以紀
為主而先於鄭外兵則以齊為主而先於宋獨取榖梁
之說澤謂捨左氏可據之事實而從榖梁臆度之文非
能眀春秋者且謂内兵以紀為主而先於鄭其說尤誤
蓋此是鄭求魯紀以與四國戰而以王爵序先後耳紀
侯爵位在鄭伯之上安在以紀為主乎此事止當據左
氏經傳尋其端緒桓公欲平宋鄭故一嵗之内三與宋
公會盟及龜之會宋公不從而後公會鄭伯&KR0576于武父
[002-3b]
此魯鄭伐宋之本也故武父之&KR0576既畢經書十有二月
及鄭師伐宋丁未戰于宋戰未得志故眀年二月公會
紀侯鄭伯及齊侯宋公衞侯燕人戰如此則紀自是魯
與鄭之與國耳豈可謂紀與齊戰而又謂内兵以紀為
主乎故傳又曰宋多責賂於鄭鄭不堪命故以紀魯及
齊與宋衞燕戰宋為鄭所伐故十四年冬經書宋人以
齊人蔡人衞人陳人伐鄭左氏之事深可據焉故謂紀
與齊讎而為此戰者臆度之辭非事實也
[002-4a]
先儒云春秋者聖人之刑書謂春秋不用刑亦不可然
若專以此求春秋則是聖人尚刑不尚德也孟子曰春
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又曰其事則齊桓晋文
其文則史其義則某竊取之又曰孔子懼作春秋春秋
天子之事自有春秋以來惟孟子獨見大意其次則莊
周亦說得較平所謂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
辯此最說得好
凡說春秋不可惑虛辭當務求切實若胷中無主更惑
[002-4b]
虚辭則終無所得矣如杜元凱春秋序大意儘明然求
其切實則與序文不相稱蓋觧經文時或錯謬杜氏且
如此况其他乎董仲舒說春秋大義誠可觀然在澤亦
止作虛辭看盖仲舒學公羊者也焉能改於其失既未
能改於其失則去經㫖亦逺矣所說雖善豈不近於虛
辭乎所謂切實者謂於聖人所書二百四十二年行事
觀其實有所見否也如杜氏釋正月不書王云失不班
厯此是實無所見夫不書王者罪諸侯也今云不班歴
[002-5a]
則是更貶王室義轉錯謬矣此是求其切實而不得經
㫖者也所謂虛辭者謂如尊君卑臣貴王賤霸崇周室
抑諸侯若此之類其義雖正然本是古今之通義人人
所知未是切要之法今有人能誦此說似乎通曉及至
以一部春秋付與之使之著筆則亦莫知所措矣故凡
一切紛紜錯雜之說誠亂人意若胷中無主既為三傳
所惑又益以二注及啖趙孫泰山胡文定諸公參差不
齊之論則經㫖何時而可眀歟如孫泰山云春秋有貶
[002-5b]
而無襃若據此解經則不勝舛謬又或以為春秋皆是
有過則書亦豈有此理惟孟子云其事則齊桓晉文其
文則史又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此最為
平正不失之偏澤所以多取左氏杜預者以其稍平不
甚矯激可因以推求經㫖但世人多惑於韓退之諸人
之論不肯深信是以徒學其文辭而於經實無所推眀
耳昔有問於程子左氏可信否曰未可全信信其可信
者耳此言本公正但學者素疑左氏又得程子此言轉
[002-6a]
更疑惑如元年春王正月自古未有說用夏正者程子
以後學者始有用夏正之說是春秋第一義已不信左
傳矣時月既不可信則一部左傳所載事實皆可目為
虚妄豈但不可全信而已哉且三傳皆是周正若用夏
時則三傳皆可廢不但左傳也先儒說春秋大義雖可
觀及夷考其事則所說多不合聖人意者盖先儒不曾
深考書法所以翻致乖異左氏杜預欲求書法而未得
然比之諸家尚有繩凖近世諸儒雖務眀大義而書法
[002-6b]
未眀故大義亦晦
諸儒說春秋於經不合則屈傳以伸經於傳不合亦屈
經以伸傳屈經伸傳者杜預輩是也屈傳伸經者若胡
文定諸公是也夫其屈經也不言可知其失矣而屈傳
者亦未必真合於經如曰經文脫漏經誤之類是屈經
也然不知有未嘗脫漏未嘗誤者存如君氏為尹氏仲
子非桓母之類是屈傳也而不知傳之事實有不可誣

[002-7a]
春秋周易二書大㫖皆失傳然周易於教義雖未甚明
亦未甚失盖周易所失者象學象學不傳則無以窺見
聖人精神心術之妙而易之所謂不測之神者不可得
見然而於世教未甚害也若春秋則自孔子沒大義即
乖左氏雖見國史然其舛謬亦自不少况公榖乎故春
秋一經開卷即有同異如書元年春王正月只不書即
位公羊榖梁意見自殊及至近世又謂夫子用夏時冠
周月其為聖經之害莫此為甚其間先儒之說害義傷
[002-7b]
教者不可枚舉是春秋雖具存而本㫖既失遂無以識
聖人維持世教之實而其謬說足為世教之害者不少

近世士大夫多闢先儒春秋用周正之說以為時不可
改甚者至以為月亦不可改如七八月之間旱與十一
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趙岐釋以周正晦菴亦從趙
岐而近世說者以趙岐為非則是併晦菴皆非之矣此
是本無所見而妄生事端以疑惑聖經為害不細前世
[002-8a]
士大夫學問却未見有如此者又見一說以為正月者
是魯之正月魯諸侯也諸侯正朔稟於天子安得有正
月彼盖嫌杜氏王周正月以為周不曾改月焉得有王
正故讀王字歇句而以正月為魯侯即位之首月其說
妄誕不可解矣審如此何不去却王字以見眀白乎據
其說添一王字是為尊王而不與上下文相屬不成文
理矣
春秋王正月三傳及三家之注同是周正建子之月别
[002-8b]
無異辭惟近代二百年間始有夏時之說胡文定公云
以夏時冠周月蔡九峰云商周不改月蔡西山說亦同
尹和靖解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云其大綱見
於此而條目見於春秋於是三傳愈不可信而夏正之
說起矣晦菴先生曰某親見文定家說文定春秋說夫
子以夏時冠周月以周正紀事謂如公即位依舊是十
一月只是孔子改正作春正月某便不敢信恁地時二
百四十二年夫子只證得箇行夏之時四箇字據今周
[002-9a]
禮有正月有正嵗則周實是元改作春正月夫子所謂
行夏之時只是為他不順欲改從建寅如孟子說七八
月之間旱這斷然是五六月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
梁成這分眀是九月十月晦菴之說眀白如此而不能
救學者之惑可勝歎哉
春秋遵用周正理眀義正無可疑者胡文定公始有夏
時冠周月之說蔡氏雖自謂晦菴門人而其書傳乃直
主不改月之說亦引商秦為證是不改月之說開端於
[002-9b]
文定而遂成於蔡氏案胡氏云以夏時冠月垂法後世
以周正紀事示無其位不敢自專據此所謂以夏時冠
周月最害大義於聖經之累不小據所引商秦不改月
為證是周亦未嘗改月據夏時冠周月是孔子始改時
又云仲尼無其位而改正朔則是正月亦皆孔子所改
其舛誤最甚盖由所見實未眀而欲含糊兩端故雖主
周正而又疑於時之不可改既主夏時而亦疑於建子
之非春是以徒費心思而進退無據其誤在於兼取用
[002-10a]
夏從周是欲兩可而不知理實不通古人注釋縱謬却
不至此
莊七年秋大水無麥苗杜氏曰今五月周之秋平地出
水漂殺熟麥及五稼之苗傳云無麥苗不害嘉榖也杜
氏謂黍稷尚可更種故曰不害嘉榖澤謂苗者五稼在
田之通稱孟子云宋人閔其苗之不長又曰惡莠恐其
亂苗漢書立苗欲踈唐史稱青苗皆謂此也今此書無
麥苗記異耳一榖不登不書而或書無麥者以舊榖既
[002-10b]
没新榖未登此時麥為民食之最重故特書也今此是
斗建午之月當是水與雨㑹故麥熟未得斂而四月巳
種之榖成苗亦為水所漂又是年本不熟麥而又與水
㑹併榖苗皆無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惟此年一見所以
為異此年不書饑者盖水亦旋退更種他榖之故今之
世謂春秋用夏正者則以麥苗為一物謂秋水漂殺麥
之苗也澤謂若以為夏正則種麥成苗在先水至在後
當是九月之水九月而始大水古今罕有之事一不通
[002-11a]
也經書無麥苗又書大無麥禾皆是據收成之後計有
無而書若以為九月無麥之苖則所繫未重經决不書
二不通也設令是五六月水至八九月未退不曾種麥
故書無麥苗亦巳可疑況書秋大水若以為建戌之月
則水之害亦止於秋至冬十月則水已退二麥尚可種
豈得遽云無麥苗三不通也
據三傳商周皆改月據豳風則三正之說實不可破若
據周禮則建子之正以之布政讀法夏正夏時謂之正
[002-11b]
嵗以施之民事初不相妨若案史記則周家建子改正
之說甚眀自可以破近代學者妄引商書之牽合今學
者若辦得看史記則周家改時月自明但一向雷同是
非如侏儒觀戯更不暇考耳
史記秦紀書冬十月故先儒皆謂商周不改月以澤觀
之史記年月甚有法諸公亦看得未詳所以致誤但看
年表等書便見史遷詳宻處若曉得其法然後可決春
秋之疑也
[002-12a]
莊公元年不書即位當據公羊傳為正其言曰公何以
不言即位春秋君弑子不言即位君弑則子何以不言
即位隱之也孰隱隱子也何休曰隱痛是子之禍不忍
言即位公羊此義當矣榖梁則曰繼弑君不言即位正
也繼弑君不言即位之為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終
則子不忍即位也其說雖正然不及公羊盖據公羊則
知是聖人所改據榖梁則是作史者皆當如此書故知
公羊之義為得所以必須似此推校者盖公羊之義正
[002-12b]
則胡文定為世子必誓於王為諸侯内無所承上不請
命擅有其國春秋絀而不書其說太矯激非正矣夫莊
公為太子盖已誓於天子天子已知其應立及君薨則
太子嗣位嗣位而告喪告葬歴三代盖已有定例方其
告喪告葬天子使來歸賵此是舊典應如此及周之衰
賵贈錫命之禮雖有遲速或至全闕然嗣子承統必告
天子當已在告喪之時決無不請命擅有其國之理又
設令世子嗣位告葬雖未獲天子之命然如期而葬名
[002-13a]
正言順先君既以禮葬嗣子名亦巳達於天子矣豈可
以為擅有其國乎惟不書即位當是夫子所削蓋桓公
以去年十二月葬則莊公必用踰年改元之禮夫子以
為父死於外子當隠痛故不書即位此公羊之義所以
為得文定之說失之太過也
及齊師戰于乾時我師敗績胡先生曰能與讎戰雖敗
亦榮以敗為榮似非正義又王師尚不諱敗績魯諸侯
也敗績亦安得不書又公敗齊師於長勺云齊師伐魯
[002-13b]
經不書伐責魯也詐戰曰敗善為國者不師善師者不
陣善陣者不戰至於善陣德已衰矣而况兵刃相接又
以詐謀取勝乎故書魯為主以責之澤謂桓公死於齊
莊公不能復讎及讎人貫盈而死於弑國内無主而僖
公之子糾逃難於魯魯納之又不能集事乾時之敗狼
狽而歸鮑叔帥師來脅殺子糾譎取管仲當是之時魯
㡬於不能國矣公若不敗齊師于長勺敗宋師于乗丘
又敗宋師于鄑則亦何以立國君子於此當恕人之情
[002-14a]
抑彊扶弱豈得更復責魯故知立論不可失之太過
莊十三年冬公㑹齊侯盟于柯胡先生曰始及齊平也
世讎而平可乎於傳有之敵惠敵怨不在後嗣據此說
最為平正意不執滯蓋在前讎無可通之理及襄既以
惡死納糾之事亦已在所可為糾乃僖公之子不得稱
讎惜魯力不足以納耳桓公既立以魯納糾之故交兵
互有勝負既而為柯之盟齊魯始平自此之後不當復
言讎矣夫姦滛之罪止在其身豈可遷怒乎糾與小白
[002-14b]
既是僖之子故柯盟無所諱也
胡文定公春秋傳用舊說者多好如子同生只據左氏
傳發明自然正大其曰此世子也不曰世子何也天下
無生而貴者誓於天子然後為世子皆正當之論
案林少穎曰記曰成王以周公有大勲勞於天下賜之
重祭郊社禘嘗是也由是而推則魯之用禘止行於周
公之廟而上及文王耳文王即周公所自出故也此祭
唯得於周公廟為之閔公乃於莊公廟行之其僣禮甚
[002-15a]
矣林氏之說即趙伯循之說趙氏誤取禮記㫁章澤已
辯之於禮經大典矣今案此尊文王為所自出而以周
公配則實舛謬不可解緣魯自有文王廟謂之周廟其
周公之廟謂之太廟今於周公廟禘享文王則當於周
公廟迎文王主以就食於周公以尊就卑以父就子恐
無此理故澤直截㫁以為不然據禮器云周旅酬六尸
是迎六廟之主以就食於太祖以卑就尊於禮為順實
無尊就卑之禮也若曰於周廟禘文王迎周公以配則
[002-15b]
禮尚順但亦恐太僣蓋絶類王者又況遍尋傳記亦無
文王廟禘祭事學者於此當闕疑安得率意而言也
禮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諸侯
及其太祖大夫士有大事省於其君干祫及其髙祖蓋
言惟王者然後有禘禘者謂於始祖之廟禘所自出而
以始祖配之不言羣廟者以下文諸侯大夫士推之從
可知也蓋諸侯則四親廟而上及太祖天子則自親廟
而上及始祖之所自出其義甚明非謂止於祖廟祭所
[002-16a]
自出而羣廟皆不與也周公廟自合子孫以祭則謂之
禘經書禘于太廟是也若文王廟則以四時舉常祀理
應特祭若應禘之歳或可迎周公主於周廟以配享文
王如此則禮意不舛然魯禘乃是變禮不皆與天子同
先儒謂魯禘非禮成王不當賜伯禽不當受澤以為據
禮記夏商諸侯皆有禘祭是時祭之名周始廢諸侯禘
祭而獨魯周公得行此禮者是以殷諸侯之盛祭與之
所以示不臣周公用殷禮則於周不為僣此是成王斟
[002-16b]
酌禮意所以殊異周公然雖用殷禮亦是五歳一修非
常歲之祀其後周室既衰始僣用於羣公之廟所以孔
子稱魯之郊禘非禮者為此也郊之非禮是平王時魯
請于周天子使史角賜以此禮曰然則何以知魯周公
廟禘祭之為殷禮乎曰諸侯禘祭本是殷禮所以周公
之牲是白牡故魯頌曰白牡騂剛白牡是殷牲周公用
之騂剛是周牲伯禽用之因此又知魯太廟祀周公伯
禽以下皆與此即殷時諸侯禘祭之制周人以其太盛
[002-17a]
逼近天子故代之以禴禴則從薄薄則不合祭而於當
祫之歲舉祫祭焉鄭氏云三歲一祫若魯則當祫之歳
禘于周公此為最異耳然雖是殷禘禮而三歲一修或
云魯三歳一祫五歳一禘但魯公以下雖皆與祭而禮
秩視周公則皆降其後諸公始皆用僣禮
禘于太廟用致夫人左氏曰禘而致哀姜焉非禮也林
少穎取公羊之說謂以妾為妻云致夫人者時君之夫
人也以公無逆女夫人至之文則知妾媵而立為夫人
[002-17b]
致之太廟以當廟見之禮此說恐非是據春秋惟哀公
以妾為夫人僖公之時猶秉周禮不應全不畏公論而
顯然致妾於太廟又齊桓時為覇主桓公之命曰無以
妾為妻豈有切近與齊世婚莫如魯又是周公之後乃
公然廢周禮違覇主之命而以妾媵為妻恐實無此事
又古者諸侯娶而後有妾媵所謂一娶九女也今以妾
媵為妻是僖公嘗正娶矣然則僖公果娶何國之女乎
據僖十有一年夏公及夫人姜氏㑹齊候于陽穀又十
[002-18a]
有七年經書夏滅項秋夫人姜氏㑹齊侯于卞然則此
夫人姜氏再書于經者豈所謂妾媵耶其不可信必矣
詩人頌僖公曰令妻夀母若以妾媵為夫人豈所謂令
妻乎又傳嘗譏哀公立妾為夫人曰自桓以下娶於齊
此禮也則有若以妾為夫人則固無其禮矣如此則哀
公以前未嘗有以妾為妻者故知當據左氏事實以禘
而致哀姜著失禮為正
林氏曰三傳謂虞虢為諸侯愚以為非夫當時諸侯無
[002-18b]
小大逺近皆與魯有朝聘之交喪葬之及與盟㑹征伐
虞虢若實諸侯安得六十餘年未嘗有事書于經乎周
封諸侯唯宋以王者之後得封公其他雖周公太公之
子亦不過侯爵虞公安得特封公乎凡國名必取之於
其地今云虞者獨取於其字豈諸侯乎然則虞公者何
人耶曰天子三公如周公祭公之類也虢君亦然雖於
經無見然左傳謂之虢公醜則又何以知其非諸侯乎
凡經書滅國必曰滅某國奪邑則曰取某邑虢實列國
[002-19a]
則何不云滅國而曰滅下陽乎故知下陽者虢公之采
地非國也不曰晉取者天子之地非諸侯所得取故云
滅使若國然故虞亦不云滅而但云晉人執虞公聖人
意者不忍周室之衰諸侯再取其地故不斥言而㣲文
以見意猶王敗于鄭而經乃云陳人蔡人從王伐鄭與
茅戎戰而敗經不書戰而云敗績于茅戎之類也前書
虞師晉師滅下陽者罪虞為首惡也此書晉人執虞公
者見晉執天子之三公不道之甚矣
[002-19b]
林少穎有春秋說數十處然大抵不純其書時日月下
篇最善其言曰或曰經之書月書日豈都無意乎曰此
史例也非經意也何以言之夫史以編年為書故必書
日月以次事之先後若事無巨細槩書月書日則事紊
而無條矣勢必先為之法何等事則時而已何等事則
月之何等事則月而又日之所以分事之輕重緩急也
故事之緩者則書時或月事之急者則書日焉所謂緩
者何人事則朝聘㑹遇侵地伐國逆女乞師災異則螟
[002-20a]
水旱無冰星孛之類皆非一日之事故或時或月焉所
謂急者何祭祀盟戰外諸侯内大夫卒災異日食地震
星隕火災之類皆一日之事故日之也間有當日而不
日者史闕文也且日食當日者也莊公之世有不日者
二内大夫卒亦當日者也自隱至宣時有不日者蓋世
逺而簡編有不完者也又有例皆不日而日者如經書
葬諸侯幾百處書日者數處而已蓋諸侯之葬雖有以
我徃而書然亦須彼來告而我方徃也故告以日則書
[002-20b]
日焉然則葬多不以日告者不可必其日也以魯國猶
有雨不克葬者二况他國乎或曰葬而來告豈有據乎
曰成公十年五月晉侯獳卒七月公如晉明年三月始
還自晉晉侯書卒而不書葬者以公在其國而不來告
也夫事或時而不月或月而不日或時月而又日之舊
史之文也二百年後而孔子修春秋使直欲書日以警
惡而史或闕之則何以補之哉孟子曰其文則史其義
則丘竊取焉則以知尊王律諸侯誅叛黜僣此出於聖
[002-21a]
人修經之法也若夫編年以著代書時日月以别事之
同異皆循舊史而無所增損焉林氏書時月日凡兩篇
此篇最當理故錄以偹觀覧
晦菴先生所以不主張春秋學者蓋三傳已有異同而
諸家又無定說所以荅門人問云諸家春秋解某信不
及胡文定公春秋解某亦信不及知得聖人意思是如
此否又謂學春秋者多穿鑿嘗謂學者曰今如此穿鑿
說亦不妨只恐一旦地中得孔子家奴出來說夫子當
[002-21b]
時之意不如此耳又曰春秋自難理㑹又曰此生不敢
問又門人問春秋一經夫子親筆先生不可使此一經
不眀於天下後世曰某實看不得問以先生之髙眀看
如何難曰劈頭一个王正月便說不去又曰其間極有
無定當難處置處案先生前後荅門人之說大略如此
所以先生終不肯解春秋者亦由衆說不齊之故然亦
須曉先生㣲意盖說春秋者多泥襃貶先生主意不欲
泥襃貶是欲矯諸家之失孫明復說有貶無褒先生則
[002-22a]
云晉士匄帥師伐齊至穀聞齊侯卒乃還分眀是與他
是欲正孫明復之失又當時說者尚新竒故獨取蘇子
由呂居仁說得較平是不取過髙之失又如定三傳是
非便見三傳之失不取諸家便見諸家之失此等處亦
已分明但當時胡文定公春秋方為時所尚先生若解
此經須是看得處處完備乃可如此則亦甚難然先生
於大意已得之澤之用工亦大畧如先生所說又先生
謂左氏見國史事可據澤亦只依據左氏事實别無他
[002-22b]
巧又澤今日理整此書亦是伊川晦菴欲為而不及者
所以自謂是補續先儒未了之工也
春秋所以難說者蓋是去古既逺多失事情然公穀去
古甚邇而訛錯已不一況其他乎如魯隱桓齊子糾小
白雖歴世大儒亦莫能通其說據何休以桓母是右媵
隱母是左媵據澤說桓母是失禮再娶而非媵子糾之
死則據論語子路問管仲之事夫子不荅所問而專論
管仲之功子貢有疑於夫子之言故又問曰管仲非仁
[002-23a]
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可謂善問矣而夫
子亦殊不荅所問乃更推大管仲之功至有㣲管仲吾
其被髪左衽之言學者疑之而皆不得其說集注引程
子之說以釋疑以澤所見此不過用後世大夫士庶人
之禮以定尊卑以斷春秋諸侯恐未能釋疑而更增疑
耳不知古者諸侯立子自有定論乃是論其母之貴賤
初不以年唯立適而後論年耳故公羊傳曰立子以貴
不以長立適以長不以賢其義甚眀必如此而後可以
[002-23b]
杜爭端定民志是故庶子雖甚長且賢可以為君而適
子甚幼未堪國事然聖人禮制乃在幼適而庶長不論

春秋闗渉大義最緊切者有二事桓公子糾齊陳恒是
也古人立子皆須論其母之貴賤諸侯一娶九女皆有
一定之班序據左傳齊桓衛姬之子杜氏曰衞姬齊僖
公妾又曰子糾桓公庶兄史記亦同子糾母魯女既是
魯女則位次不卑當在衞姬之上伊川既不信左傳而
[002-24a]
專以年長㫁其當立又不復論其母之貴賤然則適夫
人無子而媵妾皆有子儻賤妾有子而年又長則當立
賤妾之子乎足以見當時禮制之必不然矣夫媵妾既
多貴賤無等寵子爭立而無禮以為之裁制將如之何
故九女班序之制决不可易聖人所以辨上下而定民
志古人用之安可廢也娣媵之見於經者如堯之二女
其一即娣紀叔姬是從姊而嫁亦娣也伯姬歸于宋經
書三國來媵則媵之名見於經者如此詩曰諸娣從之
[002-24b]
祁祁如雲則娣之見於經者又如此何休注公羊之說
蓋雖衆多然於其中須有上下貴賤少長如無適子而
立妾子則各隨其母之貴賤而不專以年若如伊川以
桓公是兄則以桓公為當立而不知非諸侯立子之制
也夫宫閫之制若非班序貴賤之分素定則亦常為亂
階故何休立子之制說春秋者決不可廢也伊川固不
屑於此若澤則不過依三傳可據之文探諸家禮意之
合於人情者而又别尋向上工夫則如桓公子糾之事
[002-25a]
亦已明白初不在於翻倒傳注而别為之說也桓公子
糾事在春秋經傳甚可解在論語則甚難既未有人曉
得只當闕疑為是所謂向上工夫者今且略說蓋古人
立子論適不論年長縱不是適亦須論其母貴賤如晉
人欲立長君選擇羣公子亦先論其母今既不知子糾
之母貴賤已是難斷所以只當闕疑但據榖梁先序公
子糾次說公子小白公羊謂桓公為篡子糾貴宜為君
此是當時事情又荀子謂桓公殺兄爭國則子糾是於
[002-25b]
次應立推尋到此只見得桓公是篡所以向上更有工
夫推到極處則聖人之意自見而論語方可說又子路
子貢亦只曉得桓公是篡蓋當時公論不直桓公所以
疑而問公羊以桓公為篡今試立例以推之謂如齊襄
公是適長嗣位子糾是齊僖右媵之子桓母却非兩媵
之數乃是衆妾之子則桓公是篡若襄公是右媵或左
媵之子而與子糾同母桓母却是衆妾則桓公亦是篡
若子糾母是右媵桓母是左媵子糾於次亦應立若子
[002-26a]
糾母是夫人娣姪桓母却是兩媵娣姪則子糾亦應立
此又是一節工夫上面更有工夫在澤推春秋如推校
日厯相似分毫不可差忒推到盡處自然見聖人之心
然亦有窮極推不得處却須要悟如桓公子糾事非悟
則不化不化則終礙理
子糾之事今更推未盡之說謂如公子遂生稱公子遂
死稱仲遂古人名字似此者不一用此例之則公子糾
生則以魯君故單稱糾死稱子糾者是閔之而稱子也
[002-26b]
閔之而稱子亦所以見桓公不當殺糾是忍於賊害其
同氣又設令子糾是弟則以諸侯之制言之兄殺弟而
弟乃是應立之子則自應坐篡奪之罪今止以死書字
例言之則糾之死是聖人所閔殺糾者自應有罪蓋因
爭國而殺縱不是篡亦是奪或問何以分篡奪曰貴賤
相去逺而賤者乃立則是篡二傳謂桓公篡是也貴賤
相去不逺或兩皆可立而彊有力者得之則是奪伊川
謂桓公以兄殺弟亦其類也所謂兩皆可立者謂子糾
[002-27a]
若是姪之子而年幼桓公是娣之子而年長則二人必
爭立勢無兩全王道脩明之時自應聽命於天子今天
子既不能治諸侯則彊者必立弱者必死雖王制不行
而公義裁之豈得無所曲直設令是子糾立而殺桓公
其罪亦然故用伊川之說推之桓公終不免罪在王法
所當黜若以二傳推之則子糾長而貴桓公是篡無他
說也明者於此詳而察之而又有所悟焉則聖人書法
始明而論語召忽管仲之疑釋然矣
[002-27b]
晦菴論里克一事云後來殺奚齊卓子亦自快國人之
意且為申生伸寃又讀胡文定公春秋晉里克殺其君
之子奚齊引穀梁子曰其君之子云者國人不子也不
正其殺申生而立之也又曰春秋書此以明獻公之罪
又讀晉里克弑其君卓曰國人不君奚齊卓子而曰里
克弑其君卓何也是里克君之也澤謂里克實是已弑
二君不煩多說獻公用荀息為卓子傅今里克殺荀息
只以大夫專殺已是應誅若更殺君之二子則一身不
[002-28a]
足以償三罪又何用設為枝蔓之說以求竒乎先儒是
要推本獻公殺申生之事里克又是傅太子之人其意
欲為重耳夷吾之地故疑里克可以不死不知事變則
情遷在獻公時則為寵待淫嬖殺逐諸子純滅綱常在
奚齊卓子之時則是繼世之君為臣子所弑豈容執泥
前事乎澤於二禮甚費考索周易頗復象學然猶不敢
自以為能亦不敢多議先儒唯春秋一經先儒亂說遂
使聖人本㫖幾二千年而不明故不得不以斯文為已
[002-28b]
任也
公四不視朔杜氏謂十二公不視朔唯此書者以見公
疾乆且明非詐蓋當時齊欲與公㑹而公有疾齊侯曰
請俟公間杜氏所云得其事情矣四不視朔則不視朔
者四月耳明疾愈則復常非遂廢禮也而論語集註乃
云魯自文公始不視朔亦似失之太快
嘗見吕氏說楚子麇卒以為楚靈王未嘗弑君故經不
書弑此殊不解事若如此則是左氏妄加人以弑逆之
[002-29a]
罪便當删去傳文若干又此一事不可信則其餘皆可
棄擲矣
納公孫寧儀行父于陳此事以為貶楚不當納亂人亦
未嘗不可但恐聖人所重在存國唯不滅陳故二子得
納此是聖人忠厚愛人存亡繼絶樂與人為善者若以
為貶雖未必不通然却狹了聖經也蓋楚伐陳本以討
徴舒納公孫寧儀行父為說今殺徴舒而却縣陳則二
子無所歸是楚食言矣唯不滅陳故二子得所歸故詳
[002-29b]
書之所以予楚此是聖人用意深處當精思之不可只
於皮膚上看
 
 
 
 
 
 春秋師說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