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07 易義古象通-明-魏濬 (master)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義古象通卷七
             明 魏濬 撰
坎下/兌上
困亨貞大人吉无咎象曰困剛揜也險以説困而不失
其所亨其惟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
口乃窮也
 否二柔之上四五二剛為其所揜上剛來居於二則
[007-1b]
 為初三二柔所揜大人二也故只言剛中
 他卦以貞得亨此卦以亨而貞困而能亨胸中自有
 樂地不為拂鬰所動困之貞也此惟大人能之大人
 胸次寛廣坦蕩游荆榛之域無異泱漭之庭全不見
 其為困若於此介介左觸右撞無非罣礙安得亨泰
 祗緣自家内裏窄小了無寛舒之地耳故非小人所
 能
 蘇傳曰陰之害陽必有以侵之侵之則陽不能堪而
[007-2a]
 至於戰戰則危而不謂之困若不侵而見揜陰有以
 消陽而陽無所致其惡其為害也深矣
 不失其所亨亨是自家有的險以説當流離顛沛處
 之泰然不至失去耳謂之所亨則亨必有所此所乃
 無入不得之所刀不能斷雨不能濕顛跌不能破者
 惟其離去這所而馳於他所故失其亨如飢寒即馳
 飢寒而離去飢寒不到之所飢寒為之困矣如拂逆
 即馳拂逆而離去拂逆不到之所拂逆為之困矣若
[007-2b]
 不失此所何往不亨而亦何處有咎謂之不失其所
 亨乃大而化之之事故必歸之大人
 坎有信象而兑口上開處險之時尚兑之口不為下
 坎所信不信而言故曰尚口乃窮言困未為窮如此
 乃為窮也困而有言正為胸中窒礙不能亨通止謗
 莫若自脩何如閉口檢躬自求亨所
象曰澤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澤无水則不能榮生萬物故困命與志之不相謀猶
[007-3a]
 水與澤之不相容故致命則遂志
 致送詣也致命是將此命送去不用惟以遂其志而
 已命是天之與我如何送去得所謂命則付之於天
 道則責成於已是己命以載志而志非命所拘一息
 存此志不容懈即一息斷此志不便朽
 致命遂志也有不必死的如博浪之椎北海之節只
 是行事時已將此命斷送去要以成就一箇是便了
 或謂致命遂志此志必有所為不止一身名節如比
[007-3b]
 干欲獻先王文陸諸人欲興復宋祚此其本志致命
 之後商厯不延宋祚遽斬豈不抱恨九原又如怒目
 不瞑握拳爪透與欲為厲鬼殺賊者何得遽言遂志
 按説文云遂從志也故得所欲之謂遂直往必行亦
 謂之遂見得理當如此立志已定便捨命向前如常
 山之舌侍中之血亦知事勢無奈志自不可休止耳
 又如子房博浪一擊不中却別思得一條明顯大路
 擇一真主輔之竟以滅秦此又另是一塲局面信國
[007-4a]
 諸公所處不是如此君子存則行此志於宇内亡則
 留此志於宇内要之遂志實無有二遂志只是成仁
 君子仁而已矣何必同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嵗不覿象曰入于幽谷
幽不明也
 困卦下象臀坎為多心之木象株木又為隱伏幽谷
 之象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凶无咎象曰困
[007-4b]
于酒食中有慶也
 酒食人之所適多返為困朱紱方來眷顧加篤鞠躬
 盡瘁不容他諉人見其得君行政或生艶羨不知當
 國者之勤勞艱楚旰食宵衣百倍於羣僚也但知困
 便能憂勤惕厲國社民生即此困中寄命爻曰困而
 象以為慶喜二之剛中足以勝也利用享祀乃竭誠
 以報知遇之意
 卦主二獨有酒食衣冠享祀之事從容文物禮樂與
[007-5a]
 株木蒺藜金車葛藟境象大別不為困之所困
 征凶无咎猶云雖行乎凶禍之途亦無所咎受君寵
 眷則東西南北惟其所使死生利害不容再顧征不
 得不征凶不得不凶臣職自當如此如是而後謂之
 享祀如是而知酒食之能困人也爻義與致命遂志
 同旨蓋處困時之事
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見其妻凶象曰據
于蒺藜乗剛也入于其宫不見其妻不祥也
[007-5b]
 坎為蒺藜三承四剛象石坎又為宫坤為妻坤二之
 上坤象不見而成坎故不見其妻
 三才徳不足不善處困欲推九四以上進則堅不可
 動欲退依九二以求安則險不可據志喪神銷魂不
 守舍徒有皮殻之空存而已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
雖不當位有與也
 坎為輪象車兑西方卦象金金車推轉不動之意初
[007-6a]
 覿四冀四之援四應初亦欲來援徐徐者既疑二之
 力强必欲得初又疑初之少已或懐他志猶豫逡巡
 遲回未發實可羞吝但其求之志切終必相與象略
 其才而言志分正交定才固不勝志也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説利用祭祀象曰劓刖志
未得也乃徐有説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卦上下俱坼有劓刖象傷劓如節甫之徒傷刖如憲
 冀之徒皆能制命天子而奪其柄者
[007-6b]
 四徐五亦言徐四徐怯於才力五徐善於潛圖五之
 妙正在一徐字上下受制君權已失須以説去之用
 不得急性剛是堅忍有決説是不動聲色機動時至
 去之如距斯脱矣以此祀神亦鑒其誠心専一而為
 之格何小人之不可圖
 以中直直只是剛本以攬權獨斷之實心故能徐徐
 潛圖而終收人主之柄二在坎中為信五與之應同
 是剛中故同有祭享之利
[007-7a]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象曰困于葛
藟未當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坎為叢棘黄藜皆葛藟類臲卼亦困下卦是坎
 上亦欲掩剛而困君子然處困極不能困君子而反
 自困動靜兩無所適乃旋而自悔悔則知剛之不可
 揜惟有舍之而去為是征者去而不為困人之計則
 亦不至自困也與屯之幾不如舍義同
 卦三陰初株木幽谷三石蒺藜上葛藟臲卼處困非
[007-7b]
 陰所濟
巽下/坎上
井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
其瓶凶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改邑不
改井乃以剛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
以凶也
 泰初之五爲改邑以陽升故不改井離中虚象瓶上
 體坎坎五不盈下體巽巽繘柔不能勝之象
[007-8a]
 改邑不改井古者建都邑如逝彼百泉觀其流泉皆
 就有水泉之處有邑即有井不必言若何是邑若何
 是井只如云到處是這様井這様水井有水可以濟
 人利物無彼此也樽酌者衆則易盡井源源不竭愈
 汲愈有何喪何得以故往者來者皆井其井性體無
 窮資深逢源無念不可澄涵無處不可施濟雖功存
 及物而性無加損井無所失人亦不以為功也但有
 此泉膏須是一段深長乆逺精神一副完全器具方
[007-8b]
 能抽拽承載得出若未繘井而羸其瓶有泉而無濟
 於物學垂成而廢功垂就而毁與不及泉之棄井何
 異羸其瓶者不但水不能升併失我承載泉膏之器
 井居其所而遷遷是改邑居所是不改井因地隨變
 本體自如
 巽乎水而上水孫氏云以巽木入坎水之下而上出
 其水是木之根荄下着土膏故土之潤上達而為木
 之華猶井水在下得汲而上行也
[007-9a]
 改邑不改井靜而定也无喪无得往來井井動而定
 也剛中只是性體堅守得定正所謂居之安則資之
 深也執徳既固必不未繘而羸其瓶特為占者設戒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水之在井聽人之汲者也原泉人所自有設法在我
 而聽民之自取
 來氏曰勞者勞之也勸者來之也相即匡直輔翼也
 人有五性之徳猶之地脈井泉流行不息勞民勸相
[007-9b]
 則五教可敷民徳可新而往來用之不窮矣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无禽象曰井泥不食下也舊井无
禽時舍也
 初得坤土初畫象井底之泥下體本乾無陰故曰舊
 井无禽
 井汲則日新流水不腐不食則積壅而成舊矣井泥
 不足自潤為時所棄更何餘瀝可以外及无禽極言
 無用於世
[007-10a]
 張横渠嘗言義理有疑即濯去舊見以來新意朱子
 云此説最有理舊見若不濯去何從得新意來學者
 有二種病一是主自家意思一是舊有先入之説雖
 欲擺脱亦被他來尋愚謂看治井者必淘去井底舊
 泥而後有新泉出焉斯無此病唐𤣥宗命段善才教
 康崑崙琵琶善才曰須令十年不近樂器而後可教
 此事正可為學問助
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象曰井谷射鮒无與也
[007-10b]
 爾雅訓鱖云小魚似鮒注曰俗呼魚婢江東人稱為
 妾魚又莊子轍中有鮒皆賤小之意取以象初二雖
 陽而乗初陰浮沉閭里之間與賤小為伍賤小之人
 徼其餘沬上無應援汲引致身當世泉膏雖具只合
 下漏升斗以活涸轍之鮒而已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象曰
井渫不食行惻也求王明受福也
 居下之上不汙於泥未出井之下體故渫而不食九
[007-11a]
 三以陽居陽一泓清泉不為濁陰所雜居巽之上泉
 已升木祗待一引手之人便堪濟世可汲不汲良為
 可惻必遇王之明者知人善任方能汲之以行其道
 而福及國家生民也不食則獨善一身汲之則兼利
 天下
 井可食而不得濟人之食行人欲食而不得食君子
 之心原非獨善故下一求字求者為五非正應如張
 良之從漢髙馬援之從光武者是
[007-11b]
 互體離嚮明而治象王明坎為加憂象心惻
六四井甃无咎象曰井甃无咎脩井也
 井甃則去其泥矣上卦之始易舊為新身子嘗教打
 叠方能容得泉住
九五井冽寒泉食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坎居北方一陽生於水中得水之正體五居其處以
 陽居陽不為濁陰所混故冽與三之渫同在坎體之
 中正冬之候象泉之寒
[007-12a]
 初為泥三之渫渫其泥也二谷射鮒四之甃甃其谷
 也已渫已甃井日新矣寒泉之出食者寧有窮乎井
 冽是清泠潔淨之井寒泉乃冽井中所生出者井潔
 自無混泉純白之心源定有粹美之徳政人人可資
 以食惟中且正故井冽而泉寒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上井養已足全收及物之功往來井井可勿幕矣坎
 行險不失其信井之及物必流行不竭以資世人之
[007-12b]
 取日日如是故曰有孚
 下爻坼井底有鏬故曰谷曰漏上爻坼井上有口故
 勿幕井以盈滿濟人為利初無水故泥二水少故射
 鮒三四及井之半三渫以清其源四甃以捍其濁至
 五而始食至上而始收故初象曰下也而上象曰元
 吉在上見井養之功在於上出巽乎水而上水所以
 養而不窮
離下/兑上
[007-13a]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
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説大
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
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火克金離克兑兑又為澤以水克火革朝必從所勝
 如秦用金勝木漢用火勝金之類鄭康成曰水火相
 息而更用事猶王者受命改正朔易服色故謂之革
 已日如甲日庚日之例自甲至戊生數自已至癸成
[007-13b]
 數許慎云已言萬物各成其性劉熙云已紀也萬物
 有定形可紀識也於五行屬土火克金金以火克而
 始成器故夏秋之交得土而續相革之中有相禪之
 義土於五德為信王者革命所以弔民以弔民之心
 信於天下故有筐篚壺漿之迎
 革必有悔惟孚乃亡如國僑之禇衣孔子之投麑終
 信於後不孚則熙寧之青苗諸法是已
 水火既濟澤火何以曰革澤停瀦之水不能流行非
[007-14a]
 火勝水即水勝火故曰相息同居而志不相得只為
 長幼之序不明志懐不平故有相殘之勢門庭之釁
 起於毫末之嫌而女徳為甚處之各得其位即是正
 家之道
 革而有悔祗為法不可通行而失其正若於事幾微
 眇利害興廢之關見得透徹必酌之民情而後動寧
 有不當商君徙木介甫自任只為見不明耳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厯明時
[007-14b]
 澤下注則火滅火上熾則澤枯革之大勢固然然澤
 中有火如江湖之間有陽燄尾閭之下有沃焦皆是
 氣機自然消息此滅彼生不容斷絶故水積則光騰
 氣烝則雨下未有不相代而來者革者相代之名也
 相代莫如四時治厯所以明之
 火附物而後𫝊火𫝊而所附之物亦盡故火之用寄
 於物澤亦火所寄也若澤中無火何以育蟲魚而長
 草木
[007-15a]
 厯歴也日月所歴躔度時者嵗所定春夏秋冬之四
 序也日月躔度不合則弦望晦朔之時刻必差蓋日
 月隨天以轉天體宻移成法拘之不得須要隨時測
 驗増減如堯時冬至日在子之虚度今日在寅之箕
 度未四千年而退五十餘度故數十年常經一次改
 定改定即所以治之也古厯疎今厯密如日行遲疾
 日之入氣差與發歛法皆得之季代之後春秋以前
 無之今仍元人授時之舊精密為諸家最行之獨乆
[007-15b]
 近亦漸有分秒之差每於日月交蝕見之兼之疇人
 失職無有能明其説者則所謂差分之積百年消長
 各一者又當變而求之矣説者謂春秋所書日食間
 有不合則聖人謂之治厯亦有感於厯術之難必有
 紛紛如後代者矣
 按曽子問旅見天子入門不得終禮者四日食居其
 一又當祭而日食則接祭牲至未殺則廢此見古厯
 之疎若後代之當食不食與食之於晦日非立法之
[007-16a]
 差則下算子誤爾驗厯之疎密只在日食此處差則
 全厯俱差
初九鞏用黄牛之革象曰鞏用黄牛不可以有為也
 初離體離為牝牛又為黄離有黄牛象離主二外二
 陽為革又象黄牛之革
 説文訓革義云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因取為變革
 之義居離體夏月鳥獸希革如皮之僅有其質止可
 以束物固守其舊而無文采之觀聲明文物不足以
[007-16b]
 煥天下之耳目故曰黄牛之革與虎豹之文異矣為
 非變更之時守成為是初剛能固故能順之而不為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二得坤中爻火得土而潤離兑之交致役乎坤故即
 言己日卦概言以己日為孚二正當己日故曰乃革
 之
 離革兌二為之主主革者也又能革而受革之柄自
 信人信可以革矣己日乃革之其辭甚決不必躊躇
[007-17a]
 却顧而徑往以革行必有嘉
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

 三重剛居離極性飛揚而不守聰明自用非文明以
 説者也革必過當以征則凶雖貞亦厲戒之深也但
 上下之際改革之時非必以不革為是惟革言三就
 而得有孚斯可革矣初鞏革二己日至於三已經三
 畨籌畫遂成就一段變革道理
[007-17b]
 三之失在一征字二是當而後征三是未當而征志
 必於革曽無遲回顧慮之意知往而不知來者也革
 言至於三就則躁動之情已改所革必非任其情之
 所之矣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四是下體已終變離而兑乾四云乾道乃革亦以其
 離下而上也故直曰改命悔亡與卦辭同總見改命
 之難
[007-18a]
 卦與四五之孚皆是孚在革前惟三之孚在臨革而
 始審度故有孚在三就之後
 天奪逆與順改命順乎天矣民戴撫仇虐信志應乎
 人矣改命由於信志天命人心有一無二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五居兑金之中西方虎象肅殺之令仲秋鳥獸毛毨
 故虎豹皆言其變而稱其文
 亂極欲變之時舉世化為妖狐怪孽非虎豹之威何
[007-18b]
 能一番大震動而使之丕變惟命世神武之大人君
 子當之
 古者有所變革必占蓍龜從違而後舉事未占信在
 革先孚非為革而孚也蘇傳曰非大人而革者皆毁
 人以自成廢人以自興故人之從之也難若大人之
 革則在我而已炳然日新天下之所謂文者盡廢矣
 豈待占而後信
 來氏曰乾稱龍揖遜者見其徳革稱虎誅伐者表其
[007-19a]
 威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象曰君子豹變
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豹虎之屬蔚炳之次也揚子雲曰貍變則豹豹變則
 虎
 豹伏南山養成文澤此豹變如莘野之興磻溪之出
 佐真主而興王業者一云九五真主崛興革命創制
 如虎文之彪炳上六名世佐命潤色鴻業如豹文之
[007-19b]
 潤蔚
 革面者離心已乆敢怒不敢言至此倒戈以從併其
 面而革矣曰順以從君則前此之面與心違可知
 天下歸心革道成矣王輔嗣曰功成則事損事損則
 無為故居則得正而吉征則躁擾而凶三之征凶征
 於未信之先上之征凶征於事定之後皆有凶道
 干寳曰天下既定必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將卒之
 士使為諸侯示不復用也故曰征凶居貞吉
[007-20a]
巽下/離上
鼎元吉亨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餁也聖人亨以享
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
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鄭康成曰卦有水木之用互體乾兌為澤鍾金含水
 爨以木火鼎烹熟物之象
 王輔嗣曰鼎成變之卦也革既變矣則制器立法以
 成之變而無制亂可待也易故而法制齊明然後乃
[007-20b]
 亨故先吉而後亨
 水與火遇祗能相革不能相成人非水火不生活鼎
 居其間遂能化生為熟以養人五味之調於是乎施
 革故為新别造一代清明氣象亂而復治故曰鼎取
 新也又曰以制器者尚其象
 鼎之用不過祭祀賔客祭莫大於享帝賔莫重於聖
 賢聖賢帝所簡在養聖賢以承天也惟馨之格莫過
 於此
[007-21a]
 人無不聰之耳無不明之目只為心麤氣亢事理不
 能深入以致蔽塞耳像抄云學者常體巽入之意以
 自養即是真火候木本助火只一巽字便成妙用耳
 目聰明之人不少但加以意氣便為以薪助火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項氏曰草木皆具水火之氣其生也水氣升於上水
 至木杪則為滋液象井泉之上出其成也火氣升於
 上火至木杪則為華實象鼎氣之上蒸
[007-21b]
 巽位東南離位正南由巽而離得位之正火生於木
 而附於木以𫝊木火之命也
 位鼎也命實鼎者也鼎之器正而後可以凝所受之
 實位之居正而後可以凝所受之命革改命而鼎凝
 之革而不就之於鼎雖有命在天亦流漫而不固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象曰鼎顛趾未
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初不安賤辱而思洗滌之圖四不棄菲葑而宏納婦
[007-22a]
 之量一則因之出否一則因之得子聖人欲人改圖
 故以顛趾為未悖以隂承陽故曰從貴母以子貴子
 主器承鼎者也
 出否要用剖腹洗腸之計絲毫宿垢未除縱令實以
 珍羞終當變為濫惡居下流則衆惡皆歸顛鼎趾則
 舊否盡出須空淨一無宿物方能從新受得芳馨之
 實在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實慎所
[007-22b]
之也我仇有疾終无尤也
 三陽居鼎之腹故二曰實三曰膏四曰餗
 怨耦曰仇亦作耦之通稱如云公侯好仇是已二與
 初比為仇而陰疾易染二剛中自守初不能近如鼎
 中馨香充實盈滿濫惡無容參入
 初未亨而利出否欲増美者釋回宜早二已實而慎
 所之欲全好者拒惡宜嚴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象曰鼎
[007-23a]
耳革失其義也
 上體離離為雉雉有膏而三承之三動則成兩坎坎
 為耳又為耳病象耳之革坎又為雨未成坎象雨虧
 三實而不虚又無應有耳不肯受鉉不聞人世理亂
 不為天子臣使故有雉之膏而不食陰陽和則雨君
 臣之交未合時方雨澤虧少宜其有悔三居下之上
 去故取新之㑹細察其心非遯世不見知而不悔者
 雉膏欲其食也行雖塞亦待夫食之者耳故終吉君
[007-23b]
 臣之義本不可失耳自有受鉉時也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象曰覆公餗信何如也
 鼎三足一體猶三公上承天子調和陰陽五味三上
 公之位初為足中爻兌為毁折四應初初陰力不足
 勝調鼎之助任匪其人以致敗天子之委命相臣之
 義陳力就列不能者止折足覆餗焉用彼相退食自
 公爰思補過成信之謂何
 初溉其虚故出否而利四盈以溢故覆餗而凶王輔
[007-24a]
 嗣云渥沾濡之貌形渥言其傾覆淋漓之狀如此
 蘇傳曰鼎量極於四其上則耳矣受實必有餘量以
 為溢地四之覆為其無餘地也
六五鼎黄耳金鉉利貞象曰鼎黄耳中以為實也
 五於鼎為耳而居陽象鉉互兌秋金金鉉也鼎大器
 人君主器者鼎惟君所置之置之安則安五自舉也
 耳虚斯能受鉉實則不虚矣中以為實則實而不實
 以金鉉貫之自能不競不絿而得舉之用葢初虚而
[007-24b]
 顛四滿而覆五所謂中則正也故利貞可以正位凝
 命
上九鼎玉鉉大吉无不利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干令升曰凡烹飪之事自鑊升於鼎載於爼入於口
 馨香上達動而彌貴鼎之義上而愈吉
 五體柔故用金之剛上體剛故用玉之節離為火而
 鉉居之金為火所燃不可舉矣金受火克玉不受火
 克故成鼎之功用玉為貴
[007-25a]
震下/震上
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彖曰震
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驚百里
驚逺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雷聲聞百里故王制公侯國方百里百里之震通國
 俱驚而不失匕鬯則可守宗廟社稷以主其祭按人
 君之於祭禮匕牲薦鬯而已烹牢於鑊升於鼎覆之
 以羃君祭則舉羃匕牲於爼君匕之臣載之鬯秬酒
[007-25b]
 芬芳灌地降神皆君親行之百里震驚而當祭不失
 匕鬯只為精神寧定意氣閒暇故可出震承乾而神
 明之統有屬
 一心祗嚴肅穆以仰對神明故雖驟值非常之變而
 不為之震撼蓋由具嚴之懷無瞬息間斷所謂造次
 顛沛於是非勉强鎮定所能
 威至而後懼曰震逺則驚邇則懼受震者驚則聞震
 者懼矣知懼則驚不至
[007-26a]
 虩虩震象啞啞亨象不喪匕鬯又啞啞之象人心常
 持戒懼則言笑自然中節言笑自如中心閒豫之符
 故曰有則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恐在先事懼在臨事修之力勤省之功細
 史氏云恐懼者畏天之心修省者畏天之實
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
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007-26b]
 居震之初受震尚淺成震之主遇震能變恐故有則
 則斯福矣初之則以其正也羑里之囚為震後受方
 國為笑
 震初謹始以恐懼致福豫初惰始以逸樂召凶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象曰震來
厲乘剛也
 二互艮艮山象陵九陵之極數震為足象躋于九陵
 貝水物而升九陵失其性矣終復其所故勿逐七日
[007-27a]
 得七復之常期也
 震來而厲危矣然賴此一震盡喪其平日貨殖之所
 積聚躋于空虚九陵之上徐俟學力之到真寳自現
 蓋平日積聚不能舍去祗為誤認作自己家珍不知
 此非真寳虚空粉碎之地乃無盡藏真寳所也
 空明本體不容一物眼中金屑總為障翳故宜喪貝
 九陵之躋不是懸虚如竿頭更進一步亦只此實地
 吾人託足寄命之所
[007-27b]
 像抄曰億喪貝與商旅不行躋于九陵與后不省方
 七日得與七日來復俱是一脈
 吳氏曰二有墮甑不顧之達故有去珠復還之喜以
 人事言則太王遷岐沛公居漢者是
六三震蘇蘇震行无眚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
 死而復生曰蘇蘇蘇兩震間也目障曰眚互坎坎多
 眚无眚未成坎也震行則目必視地不輕下步故障
 翳除而眚去
[007-28a]
 居震而震行素患難行乎患難故无眚震行與五危
 行同旨
九四震遂泥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四互坎坎有泥象需三井初皆言泥體坎也象與屯
 五皆曰未光俱以坎中故
 震是陽氣在内蘊結而不得出故奮激而為雷奮激
 而起則不泥矣震泥蟠而天飛四居四陰之間蟠而
 不飛故泥泥亨之反也遂則以泥為固然不復求出
[007-28b]
 脱之路矣晉困於五胡宋迫於金元竟不圖恢復之
 策甘於偏安震而泥也
六五震往來厲億无喪有事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其
事在中大无喪也
 上下兩震環視前後全無寧帖之處故厲然有往有
 來則行乎憂害之塗能有所事活動而未嘗遂泥故
 无喪而且有事事本其中之所固有也危險之中即
 鍊心之境不為震喪定能去險即夷本來之天原無
[007-29a]
 險境也
 易因曰二因來厲而喪失其寳喪其所本無也七日
 而得一震之力也五往來皆厲而无喪其所有事則
 以五所固有不待震厲而得亦非震之所能喪
 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不得即是无喪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鄰无咎婚
媾有言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雖凶无咎畏鄰戒也
 五受震近上與之鄰驚逺懼邇故不于躬于鄰三不
[007-29b]
 應上而皆處動極兩懼不能相輔故有言
 索索視蘇蘇較重矍矍瞻視徬徨為其内之蕭索也
 此謂存乎人莫良眸子
 像抄曰震不于躬于鄰是幾先之哲若因震生憂則
 朝迎日夕致月舉頭始見天落足始知地皆是于躬
 之晚
 震莫重於鄰而身次之身戒嚴而鄰玩忽也故江亡
 而秦穆懼共亡而晉侯弔不畏鄰戒則虞之虢宋之
[007-30a]
 金是已
艮下/艮上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彖曰艮止也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
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
不見其人无咎也
 艮一陽自下起至上畫而止故有止義一陽之止如
 背二陰在前開坼如人之面腹又如人之有室前虚
[007-30b]
 為庭既止於背則凡面前孔竅私邪所能入者皆可
 隳可黜出之竇盡塞而全身亦可廢矣故不獲其身
 身既不獲則此座空虚庭院不礙行走而亦無復感
 應營營之擾矣故行其庭不見其人身者嗜好紛叢
 之穴庭者利欲交戰之塲
 耳目口鼻皆有欲惟背無欲如趾腓限輔皆身也身
 可不獲若面之所向一如其背則日遊感應紛總未
 有不寂然常照者故雖行庭與人交際實未嘗見得
[007-31a]
 有人
 心之包絡繫於背艮背是心得其止心得其止則全
 身皆天性之用而不屬形骸之用矣
 動靜不失其時一止一行皆不足為身之障自面徹
 背以至周身骨節毛孔無非玲瓏洞達如琉璃燈様
 面面光明人已更何兩礙
 止其所此所是在身是不在身若言在身身即是所
 何云不獲若不在身此行庭者復是何人有見不見
[007-31b]
 若全無在云何名所又何忿懼憂樂反因有所而累
 而心不在聞見食味皆廢要須知所方能知止聖學
 根宗在此只恐當面錯過
 身言不獲覺有尋覔之意我自有身何須尋覔此副
 皮囊祗是真身宅子不可便名為身人亦一身自身
 不見焉有人見只見偌大乾坤宇宙之中總是一箇
 性真充滿周匝故能行止自如一隨乎時如行乎四
 虚空庭之内全無罣礙
[007-32a]
 此心只為有與遲回顧盻到處皆須照管故多不能
 據理而行之處彼無應我無與此心常得自在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水火風雷皆往來相濟兩山對峙更無往來之理
 兩重之山前山不是後山各居其位吾人之思無容
 出其位者
 王龍溪曰心之官則思不出位之思謂之正思如水
 之應物而常止如日月貞明萬物畢照而未嘗動愚
[007-32b]
 謂位者思之本體不以動靜而分兩境思不出位只
 是本體上住未嘗轉徙逐物而去時行時止頃刻不
 離此位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貞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艮時行時止初止之時也邪念初動止之為易但初
 是禀受得靜之分數原多不因學力成就恐其未受
 染而止受染未免於動永貞乃所宜也艮趾在初不
 失其正故宜貞之於永
[007-33a]
 咸拇咸之早也艮趾艮之早也止宜初而咸不宜初
 聖學先於主靜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我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隨未退
聽也
 二腓位互坎坎加憂象不快股腓皆足咸股則執其
 隨艮腓則不拯其隨
 居腓而隨乃其分矣隨人用拯方快於心不拯則自
 全之意多為人之意少猶是獲身見人人已之見未
[007-33b]
 除尚非止道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限屬背背不從面則止背不從心則薰
 内外限也陰陽限也理欲亦限也三處限限不可止
 强而止之則榮衛不行上否下結而疾生故薰利害
 相摩生火甚多衆人焚和薰心焚和也
 震四宜震却又有二陰在後不遂其震故泥艮三宜
 止却有二陰在前不遂其止故薰三陽居中前後四
[007-34a]
 陰分布象夤之列故列其夤四心位與心隔絶心居
 尊不肯為限所止故三之熱腸未能遽冷
六四艮其身无咎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四心位是名大身艮其身則身聽於心百體從令矣
 概謂之身心與趾腓限輔之屬咸在焉躬則有上下
 屈伸而邪從入矣口之味耳之聲目之色鼻之臭四
 肢之安逸皆躬也絶躬之欲而後可以完身之本體
 艮身在於止躬
[007-34b]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
 五輔位人身之止最難於口傷誕興戎盡從此出信
 口而言言過即悔悔則駟不及矣艮輔只是不言不
 言而言言必有次第故亡其悔五之言詔令之屬尤
 須審而後發老氏云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五守中者
 也
上九敦艮吉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艮至於上所歴止境已多更無去處矣人情趨動止
[007-35a]
 難終止尤難止極於上則一止不復更止止固止行
 亦止屋漏亦止行庭亦止趾輔之屬任其出而萬應
 無不如其本體淵深不露靜定之天自若故曰敦艮
 根心而盎然見背止背之極非薄蓄所能
 易因曰厚終與夕死可矣同意原始反終故知死生
 之説
艮下/巽上
漸女歸吉利貞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進得位往有
[007-35b]
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止而巽動不
窮也
 否之三進往居四由三之四進也故為漸泰之四下
 來居三歸也故為歸妹三進則乾變為巽而居上四
 退則坤變為艮而居下為男下女故女歸吉六禮畢
 昏道成漸之善也
 女歸以漸如何尚有不正蔡氏云如魯昭之娶同姓
 孔文子使疾遺室孔姞當時禮數未必有闕但不正
[007-36a]
 耳
 之進往進也漸進無如女歸私奔野合恒人亦知可
 羞一登仕進之途則爭先鬬捷惟便是圖恬然不以
 為恥視夫以禮自守之士反嗤之曰滯貨曰遲物此
 富貴利達之徒何正之知何功之就士習之敝乆矣
 聖人指出女歸之義以訓之士人身畎畝如閨中處
 子雖不能盡得幣聘形求之主事之但朝廷登進自
 有分明道路何嘗負人三宅九賔躡級而進原不必
[007-36b]
 索之他逕坐驟進免者世常不少祗以取災寧見其
 利
 五居位而曰進得位卦在漸也其位所得之位也五
 主有家者家道惟男女昏嫁之事為重五履正而剛
 得中蓋刑家之有法者人主懸弓旌以待士黜浮競
 進恬淡不開倖進之竇士各脩易退難進之節莫不
 兢兢自愛盡得正人君子名節禮教之士以稱任使
 何邦之不正
[007-37a]
 動不窮余氏曰宋有狀元及第而兩及相門為宰相
 所輕此即是窮處
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徳善俗
 木託於山人託於居山上之木與生深谷嵁巖者異
 徳不孤必有鄰故君子所居而里俗化所漸者然也
 至於世變風移需之必世勝殘去殺待於百年則漸
 之深也
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无咎象曰小子之厲義无
[007-37b]
咎也
 鴻雁之大者隨陽鳥也女隨男之義又鴻不再耦昏
 禮用之於女歸切故通取象鴻漸
 小水從山上流下為干下艮互坎象干艮為少男象
 小子
 初處下無援新進之士名位未定故危名實未孚故
 求備者衆此洛陽年少不能免絳灌之厄然新進之
 時所處未安亦是漸進次序自合知此非初之咎
[007-38a]
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也
 艮為山為石磐象互坎飲食象
 事君者内其禄而外其食内其禄思報也外其食敬
 事也外其食而食始安又曰士有易禄而難畜者難
 畜故必漸易禄故不為素飽不素飽故可以免伴食
 之譏而遂委蛇之適
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禦宼象曰夫
征不復離羣醜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宼順相
[007-38b]
保也
 陸地之髙平者虞翻云三動之坤為陸按此爻互坎
 動則變坤坎象不見故夫征不復又坎中滿三動成
 坤坤為大腹見坤而不見坎故婦孕不育坎為盜又
 互離為戈兵甲胄象禦宼
 三性躁求安而愈不得安故往而不返四妄耦於三
 得媾而羞其非正故孕而不育但兩非應而相暱就
 慮患之情切同心協力於禦宼之道為順若以之漸
[007-39a]
 進則枉道相從未為利矣
六四鴻漸于木或得其桷无咎象曰或得其桷順以巽

 巽為木桷椽也坎為宫四居坎上象桷
 漸之道只是順巽處難處之地而能善處如鴻雖不
 木棲得桷猶堪暫止漸木而能得桷則無往而不得
 所安矣或者本無而忽有之辭
 四本居三三本居四今三在四下三剛人也故四居
[007-39b]
 之不安如廉頗不肯居相如下然卒因相如之善處
 至袒荆請罪則巽順之效也
九五鴻漸于陵婦三嵗不孕終莫之勝吉象曰終莫之
勝吉得所願也
 髙阜曰陵五居山之半象漸陵互離中虚象不孕五
 不孕未得二也四孕矣而不育誤從三也
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象曰其羽可用為儀
吉不可亂也
[007-40a]
 陸古注作本字與三同但小象皆用韻叶儀從今作
 逵為是漸自下而上一爻髙一爻至此應為雲路鴻
 飛天際一以為鴻一以為乙然鴻自一耳羽下而始
 知其果鴻也
 女道無非無儀漸而至上母儀立矣
 鴻飛㝠㝠弋人無所慕矣其羽無吉光之竒無翡翠
 之珍然猶可為儀則人知有用之用而不知無用之
 用尤大何必避虚聲𢎞逺畧而後有濟於世也
[007-40b]
 二飽非素上羽為儀君子惟其所用而已何必同
兑下/震上歸妹
歸妹征凶无攸利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
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説以動所歸妹也征凶
位不當也无攸利柔乘剛也
 兑少女為妹歸震之長男又以説而動本非所配又
 以私情苟合色笑取容失昏媾之正
 本泰之四下來居三四歸三互坎互離天地之交故
[007-41a]
 曰天地之大義妹無不歸之理以昏姻之正言乃女
 道之終人道之始第此卦歸之不得其正耳正則為
 女歸不正則為妹歸此漸與歸妹之别所歸妹無父
 兄主命妹自歸也
 漸中爻皆得位為進以正歸妹中爻皆失其正為位
 不當中爻家中之男女也位不當紊男女健順之常
 柔乘剛悖夫婦唱隨之理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007-41b]
 女性俗謂之水性澤隨雷聲蕩漾女懷春而為士所
 誘之象以少女歸長男故敝歸妹人之終始始不正
 故征凶終受其敝故无攸利以此始必以此終故君
 子永終知敝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象曰歸妹以娣以恒也跛
能履吉相承也
 古者諸侯一娶三女嫡夫人與兩媵皆以娣姪從又
 爾雅云長婦謂稚婦為娣娣女弟也即妹之别稱初
[007-42a]
 居下娣象
 跛行以尊嫡主也易㕘云嫡在則視履皆不得自由
 故以跛為履承嫡而行其征斯吉
 在夫為趾之顛在娣為履之跛
 有嫡無娣則嗣續不繁古者女歸則同姓之國皆媵
 以娣姪嫡之不能無娣理之恒也娣承嫡嫡承夫家
 之善道故曰相承小星謹衾裯之御是謂恒仲氏朂
 先君之思是謂承
[007-42b]
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象曰利幽人之貞未變常也
 二居下卦之中宜為嫡而不為娣秉徳貞靜以相失
 位之夫眇而能視以闚而觀女之貞也幽人處子之
 象善仕者不失幽人之心善家者不易處子之守故
 曰未變常
 邱氏云跛能履則無上僭之疑而嫡庶之分明眇能
 視則無反目之嫌而夫婦之愛篤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象曰歸妹以須未當也
[007-43a]
 媵待年於其國必俟嫡行而後從之其歸必有所須
 不能須而反以媵先嫡為失其正故曰位未當失節
 之女中人羞以為妻失守之士中主羞以為臣此周
 之士所以貴而秦之士所以賤
 一云須女四星在牽牛東天文志須女賤妾之稱婦
 職之卑者
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下三爻兑體少女應期而嫁至四上卦而猶不歸則
[007-43b]
 愆期矣卦備震兑坎離四正之卦周歴四序故遲而
 歸有時
 我求庶士迨其吉兮愆期有所求也歸必以時不為
 妄耦得其所天而後内助之功可致不然則燕婉之
 求而得戚施矣志有待雖十年乃字亦不為遲故曰
 有時所謂人涉我否以禮自處者也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象曰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貴行
[007-44a]

 君小君也五以幽閒貞靜為徳不與娣妾爭妍葛絺
 可服薄澣可衣以是正位中宫后德之盛也貴行以
 中為貴自有貴於文繡者在孫氐云凡能把外面許
 多艶麗侈大的輕看須是内面有箇貴重華美的抵
 當得他過方能如此
上六女承筐无實士刲羊无血无攸利象曰上六无實
承虚筐也
[007-44b]
 上震象筐動則為離中虚故无實兌象羊互坎為血
 卦上三不應故无血
 娶婦以奉祭祀為重承筐而采蘋蘩者女之事刲羊
 而親袒割者男之事三上皆陰不成夫婦則不能供
 祭祀血食將斬矣曰女曰士正不成夫婦之稱
 
 
 易義古象通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