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80 大學衍義補-明-丘濬 (WYG)


[155-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學衍義補卷一百五十五
             明 丘濬 撰
 治國平天下之要
  馭外蕃
   四方夷落之情下/
漢武帝元朔三年張騫自月氏還具為天子言西域諸
國風俗大宛在漢正西可萬里其東北則烏孫東則于
[155-1b]
窴于窴之西則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
去長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鹽澤以東至隴西長城
南接羌鬲與隔/同漢道焉烏孫康居奄蔡大月氏皆行國
隨畜牧與匈奴同俗大夏在大宛西南與大宛同俗臣
在大夏時見卭竹杖蜀布問安得此曰市之身毒身毒
在大夏東南可數千里其俗土著與大夏同度大夏去
漢萬二千里居漢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東南數千里
有蜀物此其去蜀不逺矣今使大夏從羌中險少北則
[155-2a]
為匈奴所得從蜀宜徑又無宼天子既聞諸國多竒物
而兵弱貴漢財物誠得而以義屬之則廣地萬里重九
譯致殊俗威德徧於四海欣然以騫言為然乃今騫因
蜀犍為發間使四道竝出求身毒國各行一二千里其
北閉氐筰南閉嶲昆明殺略漢使終莫能通騫又言于
武帝曰臣居匈奴中聞烏孫王號昆莫今單于新困於
漢而昆莫地空蠻夷戀故地又貪漢物誠以此時厚賂
烏孫招以東居故地漢遣公主為大夫結昆弟其勢宜
[155-2b]
聽則是斷匈奴有臂也既連烏孫自其西大夏之屬皆
可招來而為外臣自是西域始通於漢凡三十六國
  臣按此自秦漢以來通西域之始
光武建武二十一年西域十八國俱遣子入侍請都䕶
帝不許諸國侍子久留敦煌皆愁思亡歸莎車王賢知
都䕶不出擊破鄯善鄯善王安上書願復遣子入侍請
都䕶帝報曰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
東西南北自在也
[155-3a]
 班固曰孝武之世圗制匈奴患其兼從西國結黨南
 羌廼表河曲列四郡開玉門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
 隔絶南羌月支單于失援由是逺遁而幕南無王庭
 矣然通西域近有龍堆逺則葱嶺身熱頭痛懸度之
 阨淮南杜欽揚雄之論皆以為此天地所以界别區
 域絶外内也西域諸國各有君長兵衆分弱無所統
 一雖屬匈奴不相親附匈奴能得其馬畜旃罽而不
 能統率與之進退與漢隔絶道里又逺得之不為益
[155-3b]
 棄之不為損盛德在我無取於彼故自建武以來西
 域思漢威德咸樂内屬數遣使置質于漢願請都䕶
 光武逺覽古今因時之宜羈縻不絶辭而未許雖大
 禹之序西戎周公之譲白雉太宗之却走馬義兼之
 矣
  臣按自漢遣張騫通西域後而中國帝王當全盛
  時往往遣使逺通西域在漢則為大宛烏孫于闐
  龜兹月氏諸國在唐則為髙昌焉耆龜兹于闐天
[155-4a]
  竺諸國在宋則為天竺髙昌大食于闐龜兹諸國
  在本朝則為哈密和卓額爾巴拉賽瑪爾堪哈里
  于闐諸處夫古今所謂西域者其土壤山川不改
  其舊但其名稱隨世更改不可一一復識别也惟
  所謂于闐者自漢以來至於今日恒不改其舊稱
  焉因此一國考史所紀方向里數歩而考之似亦
  可以得其彷彿者矣然聖人詳於治内而略於治
  外因其名知其所在隨其俗而處之期為得矣正
[155-4b]
  不必如漢人之遣使臣設都䕶置質子通昏姻求
  珍貨是皆無益於治亂班因所謂得之不為益棄
  之不為損期言盡之矣惟今所謂哈密齊勤䝉古
  罕都安定鄂端察遜皆前代中國之邊境所謂敦
  煌酒泉伊吾之故地洪武永樂中因其土酋内附
  立以為衛其地處吾近邊薄於北部不可槩以外
  國視之使為敵用是亦漢人斷匈奴臂不使得以
  通羌之一策也
[155-5a]
唐書吐蕃夲西羌屬葢百有五十種散處河湟江岷間
有發羌唐旄等然未始與中國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鶻
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諸羌據其地蕃發聲近故其
子孫曰吐蕃而姓勃&KR0805
 宋祁曰唐興四夷有弗率者皆利兵移之蹷其身犁
 其庭而後已惟吐蕃號雄彊為患最久贊普遂盡盗
 河湟薄王畿為東境犯京師掠近輔謀夫虓帥圜視
 共計卒不得要領晚節自亡而唐亦衰焉
[155-5b]
  臣按唐書謂吐蕃㪚處河湟江岷間河湟即今陜
  西西寧河州等處江岷即今陜西岷洮州及四川
  松茂等處也
大明一統志西蕃即吐蕃也其先本羌屬㪚處河湟江
岷間其酋發羌唐旄等居析支水西後有樊尼者西濟
河逾積石居跂布川或邏婆川隋開皇中有論贊索者
居䍧牱西唐貞觀中始通中國既而滅吐谷渾盡有其
地至唐末衰弱種類分散入内屬者謂之熟户餘謂之
[155-6a]
生户宋時朝貢不絶其首領唃厮羅始居鄯州後徙青
唐神哲高宗朝皆授以官元憲宗始於河州置吐蕃宣
慰司都元帥府又於四川徼外置碉門魚通黎雅長河
西等處宣撫司世祖時復郡縣其地設官分職以吐蕃
僧帕克斯巴為大寳法王帝師領之嗣者數世弟子號
司空司徒國公佩金玉印
本朝洪武六年詔吐蕃各族酋長舉故有官職者至京
授職遂置五衙門建官賜印俾因俗為治以攝帝師納
[155-6b]
木喀巴勒藏布為熾盛佛寳國師元國公納木喀斯逹克巴勒嘉勒
燦等為都指揮同知宣慰使元師招討等官自是蕃僧
有封灌頂國師及贊善王闡化王正覺大乘法王如來
大寳法王者俱賜印章誥命比嵗或間嵗赴京朝貢
  臣按吐蕃之地北起陜西之河湟迤南歴四川抵
  雲南西北之境洪武六年立都指揮使司者二烏
  思藏朶甘也指揮使司者一隴荅衛也七年又置
  宣慰司者三朶甘及董卜韓胡長河西魚通寜逺
[155-7a]
  也置招討司者六萬户府者四千户所者十有七
  此皆在外化之境嵗通朝貢而已自有西僧以來
  此屬不為邊患遇有宼盗朝遣僧諭之尋即解散
  若夫邊徼之内如陜西之岷州洮州四川之龍州
  黎州諸處人雜氐羌是皆吐蕃之種落久已内屬
  悉聽官府約束不復生梗惟所謂松潘者其地險
  隘饋餫為難生蕃頑獷屢為邊害所以遏絶之者
  區處未得其宜葢其地瘠而人貧性躁而無常然
[155-7b]
  俗頗尚僧請下羣臣議隨其俗以為治於今屯軍
  去處依岷州例建一大殺擇蕃僧中之有道行為
  衆所信服者授以誥印識名俾守其地毎嵗遣人
  賞賚仍於威州或茂州立一大營退前時將卒於
  此守禦扼其要害通其互市如此則可以少紓蜀
  人輸運之苦而息邊境刼掠之患矣以上/西羌
漢武帝元狩元年始通滇國元封二年始置益州郡明
帝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率其民五萬户内附以其
[155-8a]
地置哀牢博南二縣唐𤣥宗開元二十六年册南詔為
王蠻語謂王曰詔先有六詔莫能相統䝉舎詔最在南
至皮邏閤寖彊大乃求合為一朝廷許之徙居太和城
宋熈寧九年大理遣使貢方物政和九年封其酋為大
理國王元憲宗二年平大理立為三十七郡世祖自西
蕃入大理平雲南遣將招降其酋長遂分三十六路四
十八甸皆設土官管轄以大理金齒都元帥府總之
本朝洪武十七年立為麓川車里二宣慰使司此外又
[155-8b]
有孟養木邦緬甸老檛八百大甸宣慰司其與麓川車
里皆是百夷之種類也
 蘓轍曰蠻夷之人擾邊求利其中非有大志者其類
 皆可以謀來也愚嘗觀於西南徼外蠻夷而求所以
 為變之始而至於攻城郭殺人民縱横放肆而不可
 捄者其積之莫不有漸也夫蠻夷之民寧絶而不與
 通今邊徼之上和其貨財而納之於市使邊民凌侮
 欺謾而奪其利長吏又以為擾民而不之禁窮恚無
[155-9a]
 聊莫可告訴故其勢必至於觧仇結盟攻剽蹂踐殘
 之於鋒鏑之間而使其志得伸也嗟夫為吏如此亦
 見其不知本矣通關市戢吏民待之如中國之民尚
 誰所激怒而為此哉自金齒過蒲縹將至怒江有屋/牀山乃雲南百夷界限也髙山
 夾箐地險路狹馬不可並行過是山三里許即怒江/渡此江即百夷地也沿河下數十里上髙黎共山即
 今之通衢也髙黎共山路亦頗險上二十里下一陡/澗復上三十里至山巔夷人立柵為砦過砦復下四
 十里許平地乃麓川江上流過此則無險隘之地矣/一路從怒江西上二十程至騰衝府七日許到麓川
 一路從雲南白崖過景束從木通甸至彎甸渡河入/茫施約十日程到麓川自怒江上流䝉來渡至景東
[155-9b]
 沿河小渡十數/處皆可入境也
  臣按雲南地漢時已入中國謂為西南夷唐末為
  南詔所據後為䝉叚二氏所有自為一國宋竟不
  能有之元世祖始平大理以其地内屬本朝立為
  藩府命黔國公世守之今其雲南楚雄臨安大理
  等府設置如内地而更以元江永昌之外麓川車
  里等處為西南夷亦猶漢時自成都而視滇池也
  國初止立麓川車里二宣慰司者凡七焉七者皆
[155-10a]
  百夷之地而惟麓川㝡大且要正統中以思任發
  梗化降為隴川宣撫司大抵雲南之地其南以元
  江為關以車里為蔽而逹于八百其西以永昌為
  關以麓川為蔽而逹于木邦西南通緬甸底于南
  海東南統寧逺而接乎安南西北盡麗江而通乎
  吐蕃所以制馭之者與南蠻北狄不同葢彼去中
  國逺甚其有叛亂不過梗化虧欠嵗貢而已不足
  為中國輕重也為今之計宜擇一要害地或景東
[155-10b]
  或騰衝命將一員統軍於此守備嚴禁中國客啇
  不許擅入其地則彼不知中國虚實而不為人所
  扇惑引誘設為互市有所交易許其移文通譯齎
  載以來使彼知中國之貨難得則不敢輕自棄絶
  矣以上西/南夷
唐書髙麗東跨海距新羅南跨海距百濟西北接營州
大明一統志朝鮮國周為箕子所封之國秦屬遼東外
徼漢初燕人衛滿據其地武帝定朝鮮為真蕃臨屯樂
[155-11a]
浪𤣥莬四郡昭帝并為樂浪𤣥莬二郡漢末為公孫度
所據傳至孫淵魏滅之晉永嘉末始為髙麗髙麗本扶
餘别種其王髙璉居平壤城即樂浪郡地唐征髙麗㧞
平壤置安東都䕶府其國東徙在鴨緑水東南千餘里
五代唐時王建伐髙氏闢地益廣并古新羅百濟而為
一遷都松岳以平壤為西京其後子孫遣使朝貢於宋
亦朝貢遼金歴四百餘年未始易姓元至元中西京内
屬置東寧路總管府畫慈悲嶺為界本朝洪武二年王
[155-11b]
顓表賀太祖即位賜以金印誥命封髙麗國王二十五
年其門下侍郎李成桂主國事更名旦徙居漢城遣使
請改國號詔更國號曰朝鮮其國分八道分統府州郡

  臣按髙麗自晋代建國至是八百餘年始易三姓
  在唐以前所謂髙麗者止是一國五代以後乃併
  三韓百濟而一之在勝國時猶有躭羅今躭羅亦
  為所有其土壤比隋唐往征之時已數倍矣然其
[155-12a]
  國頗尚禮誼安分守自入國朝以來恭順朝廷四
  時朝貢不廢禮節葢得小國事大之禮孟子曰畏
  天者保其國朝鮮有之雖然先儒有言君臣之道
  各欲自盡而已彼既盡夫畏天之誠則吾所以待
  之者可不樂天以自居哉仰惟大明麗天而萬方
  之逺無所不燭彼夫星羅棊布之國寸地尺天莫
  不在吾照臨之下而此國者依吾暘谷之隅庇吾
  扶桑之隂而其所得之光輝獨先于他國者非有
[155-12b]
  所私近故也昔者唐太宗以英武之君親駕於樂
  浪𤣥莬之境而卒不得志而我朝開明堂而坐受
  其朝嵗時節序而使幣往來曽無虚月是故德化
  感召之使然而亦壤域接近之故也
日本在東海之中古稱倭奴國或云惡其舊名故改名
曰日本以其近日所出也
 吳萊曰海東之地為國無慮百數北起拘耶韓南至
 耶馬臺而止旁又有夷洲紵嶼人莫非倭種度皆與
[155-13a]
 會稽臨海相望大者户數萬小者僅一二百里無城
 郭以自固無米粟以為資徒居山林捕海錯以為活
 漢魏之際已通中國其人弱而易制慕容廆曽掠其
 男女數千捕魚以給軍食其後種類繁殖稍知用兵
 唐攻百濟百濟借其兵敗於白江口乃逡廵斂甲而
 退今之倭奴非昔日倭奴也
  臣按皇明祖訓所列諸夷國名凡十有五而日本
  與焉而于其下註曰日本國雖朝貢時通奸臣謀
[155-13b]
  為不軌故絶之葢以此國其人雖粗知文字而心
  實狡詐海外諸蕃如占城真臘閔婆之類皆未嘗
  為邊境患惟此一國居海之中在勝國時許其互
  市自四明航海而來艨艟數十戈矛劍㦸莫不畢
  具出其重貨貿易即不滿所欲燔焫城郭鈔掠居
  民海道兵卒無以應之往往為海邊州郡害聖祖
  灼知其故故痛絶之當開國之初四夷賔服惟兹
  倭奴時或犯我海道故於山東淮浙閩廣縁海去
[155-14a]
  處設為衛所居多大抵為倭故也宣徳以前彼猶
  出没海濵以為民害正統以後葢罕有至者矣向
  時因風候遣舟師由海道以備之近乃于縁海都
  司委都指揮一員統其屬衛摘撥官軍專以備倭
  為名操習戰船以為防備是以數十年來彼知吾
  有備不復犯邊時或數年一來朝貢朝廷亦以其
  恭順之故而禮遇之噫前日之絶而今日之客非
  自相戾也前日之詐今日之誠也聖人何容心於
[155-14b]
  其間哉
 
 
 
 
 
 
 大學衍義補卷一百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