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64 黃氏日抄-宋-黃震 (WYG)


[021-1a]
欽定四庫全書
 黄氏日抄卷二十一    宋 黄震 撰
 讀禮記八/
  學記第十八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衆就賢體遠足以
動衆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謏/思
了反聞/音問
 慮謂志念憲謂取法謏小也聞聲聞就謂屈己躬下
[021-1b]
 之體謂以心體之逺謂賢之在逺方者○發扵思慮
 欲取憲法者在於求善良之士足以小有聲聞矣未
 足以聳動衆聽也屈己就賢以心體逺足以聳動衆
 聴矣未足以感化民心也如欲化民以成風俗之美
 其必由學盖有慕善之心不若有資賢之實有資賢
 之實又不若力學以成徳於己徳成於己而後民自
 化此段次第言之以眀為學之功大補/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
[021-2a]
民教學為先兊命曰念終始典于學其此之謂乎雖有
嘉肴弗食不知其㫖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
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知困然後能自强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兊命曰學學半
其此之謂乎
 兊命書作說命學學半書作斆學半○此章眀人不
 學不知道因及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以眀斆
 學相長之義知不足如顔子末由也已知困如屋廬
[021-2b]
 子不能答此皆益以進學之機學之說始扵說命故
 援以為言補/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術音/遂
 門側之室為塾五百家為黨萬二千五百家為遂遂
 即術黨屬鄉鄉之外為遂城中曰學庠序皆學鄭氏/孔氏
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
羣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
知類通達强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
[021-3a]
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懐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
術之其此之謂乎比毗志反中丁仲反樂音洛古/注五孝反又音岳蛾魚起反
 比年連年也中年間一年即下文一年三年五年七
 年之類考校者未入大學則鄉遂大夫考校已入大
 學則自國家考校視者視其所以即指考校言之離
 經謂分章析句辨志謂分别志向為善為利為君子
 為小人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樂羣者樂扵取
 益以輔其仁博習者積累精専次第而徧親師者道
[021-3b]
 同徳合愛敬兼盡論學者知言而能論學之是非取
 友者知人而能識人之賢否知類通達聞一知十能
 觸類而貫通也強立不反知止有定而物不能移也
 凢皆學校之法學必至此然後足以化民成俗近說
 逺懷盖大學之道然也蛾蚍蜉即大蛾也術者述也
 蚍蜉之子微蟲爾時時述蚍蜉之所為衘土而能成
 大垤可以人而不如之乎此舊記之言而記者引之
 孔氏/晦菴
[021-4a]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
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収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
㳺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聴而弗問學不
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凢學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謂乎宵音消肄以二反篋古/協反孫音遜夏古雅反
 宵小也肄習也三謂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小雅三詩
 也鼔箧謂鼓發其書箧出所業也夏山楸楚荆也威
 威儀禘盖五年之祭中年考校再考校則禘乃當小
[021-4b]
 成之年五年視學再視學則禘乃當大成之年禘必
 視學祭而擇士應氏謂禘者春祭之名此謂比年之
 學自正嵗始和之後即講祭菜鼔箧之儀非待五年
 亦通○祭以禮先聖先師故云示敬肄小雅将以用
 之鄉飲燕禮故云官其始始入學發箧出所業以求
 教扵人故云孫其業夏楚之撻失儀者使之収歛故
 云収其威必待卜禘之年然後其君親視學以擇士
 未卜皆優㳺以養之故云㳺其志時時觀示以所學
[021-5a]
 之端緒而不輕扵告語則學者用工扵内故云存其
 心幼者未可輕發惟使謙退聽講說而未容其如長
 者問答故云不躐等此七者教之大倫倫有次序之
 稱也觀古注如觀瞻之觀是主學者而言非教之謂
 矣今從晦菴作觀示之觀扵理為長官先事已仕者
 先職事士先志未仕者先志向此古記者言學之概
 如此補/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
[021-5b]
 時教之正業如春夏禮樂秋冬詩書之類居學謂居
 其所學如易之言居業鄭注孔䟽讀時字居字為句
 而學字自為一句今以也字學字為句晦/菴
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
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縵末旦反/依扵豈反
 操縵調弦雜弄依如聲依永之依博依者先學歌詩
 依扵聲律者清濁髙下不一而足也雜服謂冕服皮
 弁之屬凢禮服亦不一而足也横渠指為灑掃應對
[021-6a]
 投壺沃盥細碎亦通○先學操縵而後能安扵弦先
 學博依而後能安扵詩先學雜服而後能安扵禮安
 者習熟無辛苦之意藝指操縵博依雜服而言學指
 弦與詩禮而言凢學必自小者起義興扵藝而後樂
 扵學此總結上三事以眀正業之積漸用孔氏/輔氏補
故君子之扵學也蔵焉修焉息焉遊焉夫然故安其學
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
兊命曰敬孫務時敏厥脩乃來其此之謂乎
[021-6b]
 師輔猶師友也學使従容自得而不苦其難則雖離
 去師友可保不變敬孫則心有所守而無欲速時敏
 則進脩及時而無敢怠循循而進此所以厥脩乃來
 敬孫書作遜志補/
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
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
佛夫然故隠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
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呻音申佔/勑占反數
[021-7a]
色住反悖布内/反佛扶弗反
 呻吟也佔視也畢簡也佔畢謂所視簡冊之文也訊
 詰問也數謂形名度數及于數謂此學者從事繁末
 而非求其本也安謂習熟而安如上文安詩安禮之
 安也佛戾也隠其學謂以其學為幽隠而難知如以
 我為隠之意或云痛也内隠扵心不以其學為然刑
 猶成也○今之教者但吟其簡册多其訊問言及度
 數之末而不于其本強之使進而不顧其心之所安
[021-7b]
 人未喻之又告之人未安之又進之使之而不由其
 誠實教之而不盡其材性悖矣若此學者無親師樂
 業之意雖終其業而叛去之必速教終扵無成此舉
 不善教者以反眀上文善教之意補/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
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孫順也摩切磋也○禁扵未發謂預為之防其事不
 一不必謂十五情欲未生當其可適當其可告之時
[021-8a]
 亦不當以年為斷不陵節學不躐等以順而施為孫
 觀人之善而為已有益如以兩物相摩各得其助晦/菴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雜施而不孫則壊亂而不脩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
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扞/胡
半反格胡客反勝音升/又去聲壊音怪辟音譬
 扞格堅拒不相入辟譬喻○燕朋私䙝之友燕辟私䙝
 之談燕朋則志有所溺故逆其師之教燕辟則心有
[021-8b]
 所分故廢其學之業此六者教之廢所以反眀前四
 者教之興獨學燕朋燕辟三者皆反言相觀而善一
 事用晦菴/輔氏補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
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
逹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逹則思和易
以思可謂善喻矣道音導强/其兩反
 喻者曉譬以義理即教也道之使有所向而弗牽挽
[021-9a]
 之使必從故學之者和強之使有所勉而弗偪抑之
 使必進故學之者易開之使有所從入而不豁逹之
 一旦盡示其所難知故學之者退而深思和易以思
 人将自得善喻者如此用方/氏補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
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
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長丁/丈反
 或失則多才有餘者或失則寡才不足者或失則易
[021-9b]
 俊快者或失則止鈍滯者東/莱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
逹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此托善歌以比喻善教繼聲繼志者皆謂微發其端
 而不䆒其說使人有所玩索而自得之也言雖寡約
 而其理顯逹言雖微眇而其理精善其取譬雖罕少
 而聽者曉然意喻三者皆不務多言而使人自得之
 此謂繼志本晦/菴說
[021-10a]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
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
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
三王四代唯其師此之謂乎長丁/丈反
 人之至於學順理則易逆理則難習是則美習非則
 惡○知學者至於學之難易及知其人資質趨向之
 美惡則能教人能為師以教人則能為君以治人此
 學之為王者事横渠/晦菴
[021-10b]
凢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
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
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
以尊師也
 嚴尊敬也尸祭主代神者也詔告也○雖天子不敢
 臣其師補/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
半又從而怨之
[021-11a]
 庸功也善學歸功於師不善反歸怨於師補/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乆也相說
以觧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
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
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從音/舂
 說當讀如脫治木易者既去堅者亦可相脫而觧從
 容謂鐘聲之餘韻答問答人之問相脫用輔氏說/從容用晦菴說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
[021-11b]
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語魚據反/舍音捨
 記問如前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于數是也不足以
 為人師以其所學者外也所謂師者何也理也義也
 若以記問則學者求諸簡編可也聽語謂聽其所問
 然後告語之也此言講求理義有問而後語之則學
 者得以開發其所疑力不能問而師自語之已為次
 矣語之而又不曉教者無所施其力矣故雖舎之可
 也用輔氏戴/氏伊川補
[021-12a]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
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裘横渠謂字當為毬沙土之範模也或疑裘指冶家
 鼔風之槖籥若註疏謂良冶鎔金補器其子亦緝皮
 補裘恐其業不同非肖似習學之意當俟知者箕則
 屈木為曲幹其形如弓也始駕馬者新調習馬駒也
 駕馬之法馬在車前引車以行今馬駒始學駕車繋
 随車後而行使駒日日見車之行慣習而後駕之
[021-12b]
 裘近於冶良冶之子幼而戯弄已學為裘箕似於弓
 良弓之子幼而戯弄已學為箕不特弓冶之子為然
 雖馬之有子亦幼而習學駕車矣然則為士大夫之
 子宜何所用心哉故曰君子察此三者可以有志於
 學使觸類而内省也補/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鼔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
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
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當丁/浪反
[021-13a]
 比方也物事也醜猶齊也類事之同類也五聲宫商
 角徴羽五色青黄赤白黒五官金木水火土之官五
 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鼔不在五聲之數五
 聲必待鼔參之而後和水不在五色之數五色必待
 水澤之而後章學不在五官之數五官必待學講之
 而後治師不在五服親戚之數五服必待師教訓之
 而後能相親鼔也水也以喻學與師之不可闕也所
 謂比物醜類也補/
[021-13b]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
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
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委於/偽反
 大德不但能專一官之事大道不但拘一器之用大
 信上古結䋲而治之信所以不約大時如堯舜揖遜
 湯武征伐之時所以不齊凢皆深造本源不累細微
 故謂察此四者可以有志於其本川總河海而言也
 河雖小源也水所出也海雖大委也水所聚也源者
[021-14a]
 本也三王之祭川先河而後海先其本也此為務本
 之證用晦菴岷隱/而補其餘
  樂記第十九
  孔氏疏謂此書有樂本有樂論有樂施有樂言有
  樂禮有樂情有樂化有樂象有賓牟賈有師乙有
  魏文侯盖十一篇合為一篇且謂漢武帝時河間
  獻王與諸生共采周官及諸子所作愚按此書間
  多精語如曰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
[021-14b]
  之欲也如曰好惡無節於内知誘於外不能反躬
  天理滅矣皆近世理學所據以為淵源如曰天髙
  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
  而樂興焉又晦菴先生所深嘉而屢歎者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
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
樂之及十戚羽旄謂之樂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
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
[021-15a]
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
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亷其愛心感
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后動是故先王
慎所以感之者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
行刑以防其姦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
治道也比毗志反噍子遥反殺色界反嘽昌/善反散思旦反道音導行下孟反
 變謂清濁髙下不同方猶文章謂音之節干盾戚斧
 皆武舞所執羽翟羽旄牛尾皆文舞所執噍踧也嘽
[021-15b]
 寛綽粗麄厲猛謹其所以感之者指禮樂刑政此章
 言樂由感物而動人君當謹其所以感之者補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
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
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宫
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徴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
懘之音矣宫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臣壊角亂則
憂其民怨徴亂則哀其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
[021-16a]
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鄭衛之音
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
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徴張里反怗昌亷/反懘昌制反陂彼
義反比/毗志反
 怗懘敝敗不和貌五音還相為宫而不相亂則無敝
 敗不和之音君臣民物事五者有一亂則其音應五
 者皆亂其音迭相陵犯則國亡鄭衛之音與桑間濮
 上其證也○此章言樂由情動而形故聲音之道與
[021-16b]
 政通補/
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
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衆庶是也唯君
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
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
不可與言樂知樂則㡬於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徳徳
者得也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非致味也清
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大饗之
[021-17a]
禮尚𤣥酒而爼腥魚大羮不和有遺味者矣是故先王
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
惡而反人道之正也越音活好呼報/反惡烏洛反
 倫類也理分也㡬近也朱弦練朱絲為弦練則聲濁
 越瑟底孔也畫疏之使聲遲倡發歌句三嘆三人從
 和之大饗謂祫祭腥生也○此章承上文審樂知政
 以及於禮遂言禮樂之盛不在聲音爼豆而在教民
 以復人道之正補/
[021-17b]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
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内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
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
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
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滛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衆
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
其所此大亂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衰
麻哭泣所以節䘮紀也鐘鼔干戚所以和安樂也昏姻
[021-18a]
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鄉食饗所以正交接也禮節民
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
悖則王道備矣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
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貎者禮樂之事也禮義
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好惡著則賢不肖
别矣刑禁暴爵舉賢則政均矣仁以愛之義以正之如
此則民治行矣悖布内反知音智衰/七雷反别彼别反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指性之本體未感物者言之也
[021-18b]
 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此所謂情也物至知知然後
 好惡形焉所以眀感於物而動之機也物即指上文
 感於物之物知者指血氣心知之知物至其前而知
 能知之合其性之欲則好違其性之欲則惡此好惡
 所以形也好惡無節於内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
 滅矣此言情之所以流而性之所以失也天理即指
 性而言變性言理理者天之所賦而具於性者也知
 者我之知而曰誘於外者我之心知誘於外物非知
[021-19a]
 在外也於斯時也人能反躬而求則人生而静者卓
 然而可見外誘無得而惑焉故特言不能反躬而後
 天理滅所以警切之意深矣人化物謂人為物所化
 也人為之節言人人皆為之節也樂同為協好惡禮
 異為别貴賤樂勝謂和而無以禮節之故流禮勝謂
 異而無以樂協之故離合情言樂飾貌言禮禮義立
 言禮之義樂文同言樂之文○此章言人由感物而
 動好惡無節極而至大亂之道故先王制為禮樂使
[021-19b]
 歸於治補/
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静禮自外作故文大
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
天下者禮樂之謂也暴民不作諸侯賔服兵革不試五
刑不用百姓無患天子不怒如此則樂達矣合父子之
親眀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則禮行矣大
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
祀天祭地眀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如此則四海之内
[021-20a]
合敬同愛矣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
禮樂之情同故眀王以相沿也故事與時並名與功偕
故鐘鼔管磬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
樂之文也簠簋爼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升降上下周
還禓襲禮之文也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
者能述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眀眀聖者述作之謂也
綴丁劣反又丁謂反/還音旋裼思歴反
 樂由中出指和之發於心者言故云静禮自外作指
[021-20b]
 敬之形於貌者言故云文和未嘗不逹於外敬未始
 不根於中也大樂必易如朱弦䟽越是也大禮必簡
 如𤣥酒腥魚是也樂至和之極也禮至順之極也下
 文樂行禮行皆言其效也同和言樂順天地之氣同
 節言禮順天地之數和故能生物而賛化節故能成
 物而報功眀之禮樂即幽之鬼神此眀禮樂之與天
 地同也與天地同則四海之内無一不歸於禮樂矣
 以敬四海之内言能使之知敬徧於四海故禮之尊
[021-21a]
 卑異等其事雖殊而合敬之情則同也樂之宫商異
 調其文雖異而合愛之情則同也惟其情同故眀王
 得相沿襲禮變而從時此事與時並禮之相沿者也
 樂所以象功此名與功偕樂之相沿者也綴謂舞位
 相連兆謂位外營域裼者袒上衣襲者掩上衣禮盛
 而尚質者襲禮不盛而尚文者裼情者文之本故知
 其情者能作禮樂而聖之事文者情之飾故識其文
 者能述禮樂而眀之事○此章自樂由中出禮自外
[021-21b]
 作而下皆言禮樂之情自鐘鼔管磬簠簋爼豆而下
 皆言禮樂之文知其情而作者為聖識其文而述者
 為眀此眀禮樂以情為本而文其情之飾也補/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
故羣物皆别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
眀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也論倫無患樂之情也欣喜
歡愛樂之官也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莊敬恭順禮之制
也若夫禮樂之施於金石越於聲音用於宗廟社稷事
[021-22a]
乎山川鬼神則此所與民同也
 亂失其序也暴失其和也過者違也制作本於天地
 則和且序茍違此理則亂且暴也論論說也倫理也
 論倫無患言條理順序也官猶事也越發越也金石
 聲音主樂言宗廟社稷山川鬼神主禮言○此章申
 眀禮樂從天地而來王者眀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
 樂之情與官禮之質與制皆其所尊若夫發於聲音
 用於祭祀則文物之末所與民同者也補/
[021-22b]
王者功成作樂治定制禮其功大者其樂備其治辯者
其禮具干戚之舞非備樂也孰亨而祀非逹禮也五帝
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不相襲禮樂極則憂禮粗則
偏矣及夫敦樂而無憂禮備而不偏者其惟大聖乎辯/音
遍亨普衡反粗/倉都反偏音篇
 辯徧也功之大者兼備文武之樂干戚武舞耳故非
 備樂治之徧者兼備古今之體孰亨今禮耳故非備
 禮若羽籥則文舞也若血腥則古禮也惟功之大治
[021-23a]
 之徧者得兼之五帝之不相沿樂以樂乆而不變将
 極而失其和則憂也三王之不相襲禮以禮乆而不
 脩将粗而失其中則偏也厚重於樂知節而不至於
 憂脩備其禮参酌而不至於偏其惟大聖能之指五
 帝之不相沿三王之不相襲者也○此章眀聖人之
 制禮樂本於治定功成而隨時變通補/
天髙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
而樂興焉春作夏長仁也秋歛冬蔵義也仁近於樂義
[021-23b]
近於禮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别宜居鬼而從地
故聖人作樂以應天制禮以配地禮樂眀備天地官矣
敦音純本/又作惇
 天髙地下尊卑有自然之序萬物散殊小大有自然
 之别不待人為而天髙地下萬物散殊之際禮制已
 行於其間矣天地運化流行而不息隂陽合同萬物
 自然而化生不待人為而流而不息合同而化之際
 樂亦自然而興矣春作夏長元亨之仁也仁主合愛
[021-24a]
 樂主和同故仁近於樂秋斂冬藏利貞之義也義主
 斷制禮主限節故義近於禮和者沖和樂能敦之而
 使厚神者陽之類而天者陽之所積率者引而上之
 之名曰率神而從天則樂者崇之道也宜者物宜禮
 能别之使辨鬼者隂之類而地者隂之所積居者俯
 而就之之名曰居鬼而從地則禮者卑之道也作樂
 以應天制禮以配地謂禮樂非聖人之私盖因天地
 之理禮樂眀備而天地官謂天地之間各有司存因
[021-24b]
 禮眀樂備以賛相協和之故雖天地之大亦無不各
 得其職中庸所謂致中和而天地位者也○此章申
 言禮樂配於天地禮樂備具而天地各得其宜孔/氏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髙以陳貴賤位矣動静有常小
大殊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則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如此則禮者天地之别也地氣上齊天氣下
降隂陽相摩天地相蕩鼔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
以四時煖之以日月而百化興焉如此則樂者天地之
[021-25a]
和也化不時則不生男女無辨則亂升天地之情也及
夫禮樂之極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隂陽而通乎鬼神窮
髙極逺而測深厚樂著大始而禮居成物著不息者天
也著不動者地也一動一静者天地之間也故聖人曰
禮樂云上齊上時掌反齊音躋煖許/袁反又况逺反樂著直略反
 性者人物之所得以生相近而不能盡同者也命者
 生而長短夀夭隨所賦而不同者也化不時則不生
 此承上文樂者天地之和而言以反眀樂之所以和
[021-25b]
 者以百化之興以時也男女無辨則亂升升之言成
 此承上文禮者天地之别而言以反眀禮之所以别
 者以男女之有辨也樂以法天化得其時則物生否
 則不生此天之情也禮以法地男女有别則治興否
 則亂成此地之情也及其極天蟠地則禮樂無所不
 之樂以著乾之大始禮以處坤之成物樂以著眀不
 息之天禮以著明不動之地一動一静者天地闔闢
 之兩間故聖人言禮樂云○此章眀禮樂之功包天
[021-26a]
 地之徳孔/氏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䕫始制樂以賞諸侯故
天子之為樂也以賞諸侯之有德者也徳盛而教尊五
穀時熟然後賞之以樂故其治民勞者其舞行綴遠其
治民逸者其舞行綴短故觀其舞知其徳聞其諡知其
行也舞行之行/戸剛反
 五弦惟宫商等五弦無文武二弦也南風之歌見家
 語云南風之薫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風之時兮
[021-26b]
 可以阜吾民之財兮䕫舜典樂之官賞諸侯謂作樂
 而燕賞之也諸侯德盛而教尊五穀時熟然後天子
 賞之以樂者以其人事脩於下天時應於上然後可
 以樂其樂也勞於治民者舞之行綴則逺由徳薄而
 舞者少舞處寛也逸於治民者舞之行綴則短由徳
 盛而舞者多舞處狭也勞者盡心力之名逸者不盡
 心力之名以治之勞逸占徳之厚薄視徳之厚薄制
 舞之多少故觀其舞知其徳及諸侯之沒以其行之
[021-27a]
 美惡賜以諡之善否故又聞其諡而知其行皆言天
 子之於諸侯然也○此章眀聖人制樂以賞諸侯其
 功大者其樂備孔氏指為樂記第三章名樂施謂樂
 之布施於天下孔/氏
大章章之也咸池備矣韶繼也夏大也殷周之樂盡矣
 大章堯樂名言堯徳章眀咸池黄帝樂名言能感物
 而潤澤之韶舜樂名言能紹堯夏禹樂名夏大也言
 禹能成治水之大功殷樂名濩周樂名武○五帝之
[021-27b]
 樂莫著於黄帝至堯修而用之然後一代之樂備故
 曰大章章之也咸池備矣樂備於堯而舜紹之至三
 王無復餘藴故曰韶繼也夏大也殷周之樂盡矣長/樂
 陳/氏
天地之道寒暑不時則疾風雨不節則饑教者民之寒
暑也教不時則傷世事者民之風雨也事不節則無功
然則先王之為樂也以法治也善則行象徳矣
 以法治以樂之法為治也行象徳民之行傚象君之
[021-28a]
 徳也○此以天之寒暑風雨喻君之施教行事不可
 不時不節故先王之為樂正以法而為治其冶善而
 民法象君徳矣補/
夫豢豕為酒非以為禍也而獄訟益繁則酒之流生禍
也是故先王因為酒禮壹獻之禮賓主百拜終日飲酒
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備酒禍也故酒食者所以
合歡也樂者所以象徳也禮者所以綴滛也綴知/劣反
 豢者以穀食犬豕一獻士飲酒禮百拜喻多綴猶止
[021-28b]
 也鄭/氏備酒禍備猶防也補/
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禮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禮以樂
之哀樂之分皆以禮終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
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分扶/問反
著知/慮反
 大事凶事之大者哀之謂䘮禮大福吉事之大者樂
 之謂嘉禮皆以禮終謂哀樂各中其節著猶立也馬/氏
 鄭/氏
[021-29a]
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起物
而動然後心術形焉是故志微噍殺之音作而民思憂
嘽諧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粗厲猛起奮末
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亷直勁正莊誠之音作而民肅
敬寛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流辟邪散狄
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滛亂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
數制之禮義合生氣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陽而不散
隂而不宻剛氣不怒柔氣不懾四暢交於中而發作於
[021-29b]
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奪也然後立之學等廣其節奏省
其文采以䋲徳厚律小大之稱比終始之序以象事行
使親踈貴賤長幼男女之理皆形見於樂故曰樂觀其
深矣嘽昌善反賁扶粉反辟匹亦反狄他歴反/道音導省西頂反比毗志反見賢遍反
 志微意細也如季札謂其細已甚嘽寛也繁文簡節
 文雖繁而莭則簡也奮末動使四肢也廣賁謂樂聲
 廣大憤氣充滿肉好猶璧之有肉好璧外謂之肉實
 也内謂之好虗也狄成言强而成滌濫言滌蕩而泛
[021-30a]
 濫四暢隂陽剛柔四者通暢於身也學等依其才藝
 等級而教學之也省察也以䋲徳厚謂樂之教人以
 䋲正人固有之徳使不失其厚也大小之稱謂大不
 過乎宫細不過乎羽始終之序謂始作翕然成於繹
 如先王律而比之以象夫事之行焉樂觀深矣謂觀
 乎樂其感發人者深矣○此章眀人心不同随樂而
 變先王莭人情性使之和其律吕親䟽有序男女不
 亂乃成為樂孔/氏
[021-30b]
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鱉不大氣衰則生物不遂
世亂則禮慝而樂&KR0075是故其聲哀而不莊樂而不安慢
易以犯莭流湎以忘本廣則容姦狭則思欲感條蕩之
氣而滅平和之徳是以君子賤之也
 此言世亂而樂之不美者
凡姦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滛樂興焉正聲
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倡和有應回
邪曲直各歸其分而萬物之理各以類相動也分扶/問反
[021-31a]
 此言聲之邪正所感不同承結上文樂之不美以開
 下章君子之樂之美者補/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類以成其行姦聲亂色不
留聰眀滛樂慝禮不接心術惰慢邪辟之氣不設於身
體使耳目鼻口心知百體皆由順正以行其義然後發
以聲音而文以琴瑟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簫管奮
至徳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是故清眀象天
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
[021-31b]
八風從律而不姦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
生倡和清濁迭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眀血氣
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故曰樂者樂也君子樂得其
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
惑而不樂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廣樂以成其教樂
行而民鄉方可以觀徳矣行下孟反/鄉許亮反
 八風八方之風從律應莭而至百度者大而日月星
 辰之度小而百工器物之度各有數焉不止晝夜百
[021-32a]
 𠜇之度也倫清謂人倫之道清也民鄉方謂民知鄉
 道○此言君子正其情性形而為樂者其美如此補/
徳者性之端也樂者徳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
言其志也歌味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
樂器從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
英華發外唯樂不可以為偽
 徳在内故曰性之端樂所以發揚其徳故曰徳之華
 樂器指詩歌舞三者情形於言而為詩則情深而文
[021-32b]
 明者詩不可以為偽愾歎不足而為歌則氣盛而化
 神者歌不可以為偽内樂而外應之為舞則和順積
 中而英華發外者舞不可以為偽孔氏/陳氏
樂者心之動也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君
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後治其飾是故先鼔以警戒三歩
以見方再始以著往復亂以飭歸奮疾而不㧞極幽而
不隠獨樂其志不厭其道備舉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
見而義立樂終而徳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聽過故曰
[021-33a]
生民之道樂為大焉樂也者施也禮也者報也樂樂其
所自生而禮反其所自始樂章徳禮報情反始也著直/慮反
㧞歩/葛反
 樂動於心發於聲飾於文采節奏文采謂威儀節謂
 樂止奏謂樂作也先鼔謂先擊鼔以警衆三歩謂将
 舞必先三舉足以為舞之漸再始以著往者謂武王
 再舉伐紂武舞再更始以明伐時再往也復亂以飭
 歸者亂治也謂舞終復其行位而整治象伐紂既畢
[021-33b]
 整飭師旅而還歸也奮疾而不拔者謂發揚蹈厲之
 巳蚤可謂奮疾而不失之暴舒徐和緩之象也極幽
 而不隱者謂遲之遲而又乆可謂極幽矣而不失之
 隠明白洞逹之心也獨樂其志不厭其道備舉其道
 不私其欲此武王所以能伐商而救民於水火之中
 也情見而義立象武王伐紂之情見而天下之公義
 以立樂終而徳尊言及樂之終而武王之德愈尊君
 子以好善謂君子因武王以至仁伐不仁觀其樂而
[021-34a]
 好善小人以聽過謂小人因武王誅紂見紂以暴亂
 取亡觀其樂而改過樂象功以宣播於天下故曰施
 禮念功而追崇於古昔故曰報惟施故樂其所自生
 惟報故反其所自始○此章廣樂舞之義而引武王
 之樂舞以眀之
所謂大輅者天子之車也龍旂九旒天子之旌也青黒
緣者天子之寳龜也從之以牛羊之羣則所以贈諸侯
緣恱/絹反
[021-34b]
 大輅金輅賜同姓諸侯者九旒據上公言之寳龜之
 中並以青黒為緣天子既與諸侯以己之大輅龍旂
 及寶龜占兆又從以牛羊非一故稱羣孔/氏
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
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窮本知變樂之情
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禮樂偩天地之情通神眀之徳
降興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體領父子君臣之莭是
故大人舉禮樂則天地将為昭焉天地訢合隂陽相得
[021-35a]
煦嫗覆育萬物然後草木茂區萌逹羽翼奮角觡生蟄
蟲昭蘓羽者嫗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
殈則樂之道歸焉耳樂者非謂黄鐘大吕弦歌干揚也
樂之末節也故童者舞之鋪筵席陳尊爼列籩豆以升
降為禮者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樂師辨乎聲詩故
北面而弦宗祝辨乎宗廟之禮故後尸商祝辨乎䘮禮
故後主人是故徳成而上藝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
後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後然後可以有制於天
[021-35b]
下也偩音負訢音熹又如字煦許具反嫗於具反區古/侯反觡古伯反伏扶又反孕以證反殰音獨殈呼
閴/反
 樂出於人心之自然故曰情之不可變孔氏謂此章
 舊名樂情者也禮則尊卑上下之理截然而不可易
 樂主和合故云統同禮别尊卑故云辨異此禮樂所
 能管攝人情而人情皆不能外焉者也窮其本於人
 心而知其變之感物樂之情也著其本心之誠而去
 其人為之偽禮之經也偩猶依也凝猶定也精粗謂
[021-36a]
 萬物小大樂由天作禮自地出故能依天地之情而
 通神明之徳禮樂用以祭祀故能興其神之在下者
 降其神之在上者使皆來格又能凝定萬物之形體
 使各得其所統領父子君臣之等節使各安其分夫
 惟禮樂之功用若此故大人舉禮樂天地亦将為之
 昭眀自天地訢合以至於不殰不殈皆言天地協和
 萬物生長其效昭然可見者也訢欣也和之至也煦
 則生之以氣嫗則成之以形物始生曰萌生而岐别
[021-36b]
 曰區萬物之生萌一而區二無䚡曰觡䚡息/才反羽翼飛
 之屬角觡走之属蟄藏之蟲一旦昭蘓如暗而遇曉
 如死而更息羽卵生者嫗則體伏而生子毛胎生者
 孕則字鬻而繁息胎生無内敗之殰卵生無外裂之
 殈樂之至和所感羣物受之復㑹聚而凝結是樂之
 歸也故曰樂之道歸焉耳若聲音之物皆禮樂之末
 節有司掌之故樂師辨聲詩北面而弦宗祝辨祭祀
 後於尸商祝辨䘮禮後主人皆以知禮樂末節位處
[021-37a]
 卑賤有司之事也藝成而下事成而後者也○此章
 言先王之於樂盖以至和参天地賛化育而末莭則
 有司存補/
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卧聽鄭
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
何也子夏對曰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
簧㑹守拊鼔始奏以文復亂以武治亂以相訊疾以雅
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脩身齊家平均天下此古樂之
[021-37b]
發也今夫新樂進俯退俯姦聲以濫溺而不止及優侏
儒獶雜子女不知父子樂終不可以語不可以道古此
新樂之發也今君之所問者樂也所好者音也夫樂者
與音相近而不同文侯曰敢問何如子夏對曰夫古者
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徳而五穀昌疾疢不作而無妖
祥此之謂大當然後聖人作為父子君臣以為紀綱紀
綱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後正六律和五聲弦歌
詩頌此之謂徳音徳音之謂樂詩云莫其徳音其徳克
[021-38a]
眀克眀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邦克順克俾俾于文王
其徳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孫子此之謂也今君之所好
者其溺音乎文侯曰敢問溺音何從出也子夏對曰鄭
音好濫滛志宋音燕女溺志衛音趨數煩志齊音傲辟
喬志此四者皆滛於色而害於徳是以祭祀弗用也詩
云肅雍和鳴先祖是聽夫肅肅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
和何事不行為人君者謹其所好惡而已矣君好之則
臣為之上行之則民從之詩云誘民孔易此之謂也然
[021-38b]
後聖人作為鞉鼔椌楬壎箎此六者徳音之音也然後
鐘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
廟也所以獻酬酳酢也所以官序貴賤各得其宜也所
以示後世有尊卑長幼之序也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
横横以立武君子聽鐘聲則思武臣石聲磬磬以立辨
辨以致死君子聽磬聲則思死封疆之臣絲聲哀哀以
立亷亷以立志君子聽琴瑟之聲則思志義之臣竹聲
濫濫以立㑹㑹以聚衆君子聽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
[021-39a]
聚之臣鼔鼙之聲讙讙以立動動以進衆君子聽鼔鼙
之聲則思將帥之臣君子之聽音非聽其鏗鏘而已也
彼亦有所合之也獶乃刀反莫亡伯反俾音比數音速/喬音驕椌苦江反楬苦瞎反酳音𦙍
號胡到反横古/曠反濫力敢反
 魏文侯晋大夫畢萬之後始僣為諸侯旅猶俱言進
 退齊一㑹守拊鼔言衆樂㑹合皆待撃鼔乃作奏以
 文謂鼓亂以武謂金相樂器名以韋為表装之以穅
 相亦名拊以節樂者訊疾以雅言舞者訊疾以雅器
[021-39b]
 節之凡古樂也俯猶曲言進退不齊侏儒短小之人
 獶獼猴也言舞者如獼猴戯凡今樂也當謂正而不
 失其所溺音謂溺没於邪滛之音燕安也趨數促速
 也煩勞也喬驕也凡皆溺音如此鞉如小鼔揺之两
 耳還以自擊椌楬謂柷敔也柷如漆桶中有椎敔如
 伏虎背上有二十四齟齬壎六孔焼土為之箎七空
 竹為之播鞉而鼔從之中聲以發焉擊椌而楬止之
 中聲以莭焉吹壎而箎應之中聲以和焉六者為本
[021-40a]
 以其聲質故云徳音之音狄羽也自作為鞉鼔至所
 以示後世凡皆言徳音如此號號令警衆横謂氣充
 滿石聲磬之磬當作罄辨謂分眀於莭義也亷謂亷
 隅濫猶擥㑹猶聚○此章載子夏答魏文侯以古樂
 為徳音今樂為溺音人君聽樂音各有所合随其所
 感思國家人材非為一己滛樂補/
賔牟賈侍坐於孔子孔子與之言及樂曰夫武之備戒
之已乆何也對曰病不得其衆也咏嘆之滛液之何也
[021-40b]
對曰恐不逮事也發揚蹈厲之已蚤何也對曰及時事也武
坐致右憲左何也對曰非武坐也聲滛及商何也對曰
非武音也子曰若非武音則何音也對曰有司失其𫝊
也若非有司失其𫝊則武王之志荒矣子曰唯丘之聞
諸萇𢎞亦若吾子之言是也憲音/軒
 賔牟姓賈名武謂周舞備戒謂擊鼔警衆病猶憂也
 咏歎滛液歌遲之也逮及也事戎事也武坐武舞跪
 坐也致右致右膝於地憲左軒起左膝憲即軒也聲
[021-41a]
 滛及商者滛貪也謂有貪取商室之聲○此章五問
 五答孔子問武舞擊鼔警衆之良乆何也賔牟賈答
 以憂不得衆而待之故乆也孔子又問欲舞之前其
 歌聲嘆咏滛液不絶吟思何也賈答以恐諸侯不至
 不及戰事也孔子又問初舞而手足發揚蹈地而猛
 厲之早何也賈答以及時伐紂行戰事也孔子又問
 武舞之跪坐右膝致地而軒起其左何也賈答以此
 非武人之坐以武法無坐也孔子又問樂聲貪而及
[021-41b]
 商何也賈答以武王非有貪商之心此非武音也孔
 子因問若非貪商之聲則何聲也賈遂答謂此有司
 失其傳而孔子證以萇𢎞之說亦然用孔/氏說
賔牟賈起免席而請曰夫武之備戒之已乆則既聞命
矣敢問遲之遲而又乆何也子曰居吾語女夫樂者象
成者也揔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發揚蹈厲太公之志
也武亂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滅
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
[021-42a]
右六成復綴以崇天子夾振之而駟伐盛威於中國也
分夾而進事蚤濟也乆立於綴以待諸侯之至也且女
獨未聞牧野之語乎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黄
帝之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
而封夏后氏之後於杞投殷之後於宋封王子比干之
墓釋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庶民弛政庶士
倍祿濟河而西馬散之華山之陽而弗復乘牛散之桃
林之野而弗復服車甲衅而藏之府庫而弗復用倒載
[021-42b]
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帥之士使為諸侯名曰建櫜然後
天下知武王之不復用兵也散軍而郊射左射貍首右
射騶虞而貫革之射息也禆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說劔
也祀乎眀堂而民知孝朝覲然後諸侯知所以臣耕籍
然後諸侯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
於太學天子袒而割牲執醤而饋執爵而酳冕而總干
所以教諸侯之弟也若此則周道四達禮樂交通則夫
武之遲乆不亦宜乎遲之遲並直詩反方氏上遲音穉/綴丁劣反又丁衛反分夾扶問反
[021-43a]
薊音計復扶又反衅許靳反倒丁老反/建音鍵射入聲禆婢支反說吐活反
 賔牟賈既聞夫子然其說於是免席徙立更端請問
 而夫子又詳答之遲之遲謂乆立於綴方氏謂上遲
 字音穉待也待諸侯之至也下遲字如本音謂遲而
 又乆則遲之至也於義亦通象成者象其成功武亂
 皆坐凡譁亂使坐則定北出者紂都在北武始而北
 以象觀政商郊成者樂以奏曲一終為一成再成以
 象克紂三成象既克紂而南返四成以象有南國之
[021-43b]
 土五成以象周召之分治六成復綴以崇者復綴謂
 復歸舞位崇猶充謂六成以象武功之成也而武王
 之徳充滿天下也天子夾振之而駟伐者舞列分為
 左右揔干者在中央二人振鐸夾舞而進象武王與
 大将伐紂之時駟古說作四陳氏以為駟騵之駟伐
 謂以戈伐地也古說以復綴以崇為句天子夾振之
 為句故其說如此長樂陳氏嚴陵方氏皆以以崇天
 子為句云兵始出於天子樂舞既成復歸綴位以歸
[021-44a]
 尊天子援家語亦曰以崇其天子此說比舊說稍明
 白在學者擇焉克殷反商謂既勝殷而反商政投殷
 之後於宋投者舉徙之辭行猶視也商容商禮樂官
 使箕子視之而復其位弛政者去紂苛政倍祿者倍
 増舊禄衅以血塗物為釁也倒載者反其本末而載
 示不復用也建鍵也鍵鑰牡牝者兵甲之衣建櫜言
 閉藏兵甲也郊射為射宫於郊也左謂左學右謂右
 學貍首騶虞所歌以為射節貫革射穿甲皮也說劔
[021-44b]
 脫而解之也○此章謂夫子因賈之問備言武王治
 定功成而一變天下於文教所謂武舞不當徒以武
 觀也
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
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乆
乆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致樂以
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
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
[021-45a]
易慢之心入之矣故樂也者動於内者也禮也者動於
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内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顔色而
弗與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徳煇動於内
而民莫不承聽理發諸外而民莫不承順故曰致禮樂
之道舉而錯之天下無難矣樂也者動於内者也禮也
者動於外者也故禮主其减樂主其盈禮减而進以進
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禮减而不進則銷樂盈而不
反則放故禮有報而樂有反禮得其報則樂樂得其反
[021-45b]
則安禮之報樂之反其義一也報古注音褒近世/方氏輔氏並如字
 致猶深審易謂和易直謂正直子謂子愛諒謂誠信
 油然新生好貌徳煇顔色潤澤也理發於外言容貌
 之進止也禮者威儀繁多人易厭倦故主减禮既减
 損當自勉强樂者洋洋盈耳不知休止故主盈樂既
 盈滿當自抑損故禮之减以進為文如饗必至於百
 拜儀必至於三千皆以進為文也樂之盈以反為文
 如合樂必止三終奏韶必止九成皆以反為文也禮
[021-46a]
 减而不勉強自進則銷衰矣樂盈而不抑損自止則
 流散矣故禮之减者報之而使進樂之盈者反之而
 使止使禮樂皆得其中焉故曰其義一也○此章言
 樂以治心禮以治身禮易厭當自勉樂易縦當自抑
 補/
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樂必發於聲音形於
動靜人之道也聲音動靜性術之變盡於此矣故人不
耐無樂樂不耐無形形而不為道不耐無亂先王恥其
[021-46b]
亂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使其聲足樂而不流使其文
足論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亷肉莭奏足以感動人之
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氣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
也是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
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
内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
比物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
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
[021-47a]
廣焉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行其綴兆
要其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故樂者天地之命
中和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
喜也軍旅鈇鉞者先王之所以飾怒也故先王之喜怒
皆得其儕焉喜則天下和之怒則暴亂者畏之先王之
道禮樂可謂盛矣耐古能字肉古如又反孔訓肥滿則/如字讀比毗志反鈇方夫反又音甫
 聲音謂嗟嘆咏歌動静謂手舞足蹈性術謂出於性
 術猶道路也盡於此者言過此則不可過則流放也
[021-47b]
 耐古能字能則古之三台字文謂樂之篇章文足論
 而不息者言足以眀義理而無息也曲直者歌之曲
 折繁瘠亷肉者聲之鴻殺曲謂聲音廻曲直謂聲音
 放直繁謂繁多瘠謂省約亷謂亷稜肉謂肥滿莭謂
 美之止奏謂樂之作聲音之宜或須繁多肉滿而鴻
 大或須瘠約廉稜而細少或莭或奏各得其宜使足
 以感動人之善心故放心邪氣不得接於性情矣審
 一以定和者詳審其聲以定調和之曲比物以飾莭
[021-48a]
 者比八音之物以飾音曲之節命教也紀總要之名
 也儕猶軰類也○此言樂出於人情故先王禮樂以
 感動人之善心以合和父子君臣而親附萬民故習
 其聲容者無不志意開廣而容貎莊嚴此樂者先王
 所以飾喜而天下和之先王之言禮樂可謂盛矣
子贛見師乙而問焉曰賜聞聲歌各有宜也如賜者宜
何歌也師乙曰乙賤工也何足以問所宜請誦其所聞
而吾子自執焉愛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斷者宜歌齊夫
[021-48b]
歌者直已而陳徳也動已而天地應焉四時和焉星辰
理焉萬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寛而静柔而正
者宜歌頌廣大而静䟽逹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
禮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亷而謙者宜歌風肆直而慈
愛商之遺聲也商人識之故謂之商齊者三代之遺聲
也齊人識之故謂之齊眀乎商之音者臨事而屢斷眀
乎齊之音者見利而讓臨事而屢斷勇也見利而讓義
也有勇有義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
[021-49a]
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鉤纍纍乎端如貫珠故歌
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
長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子貢問樂贛音貢斷丁亂反上時掌反隊/直媿反折之設反槀古老反倨
音据句紀具反鉤/古侯反說音恱
 師樂官乙其名也愛者宜歌商鄭氏謂肆直而慈愛
 者宜歌商今因錯簡将肆直而慈愛置於宜歌風之
 下反無所属而此句愛者宜歌商亦闕其上文歌聲
[021-49b]
 各随人性所宜頌者形容其成功徳澤𢎞厚故性之
 寛柔静正者宜歌之大雅政之大者也故廣大䟽逹
 者宜歌之小雅政之小者也故恭儉好禮者宜歌之
 風者動化一國繋一人之本故正直而守之以静亷
 而守之以謙者宜歌之肆直而慈愛者宜歌商商盖
 五帝之遺聲而商人識之奮决而眀厲商治之規模
 故眀乎其音則有决而不亂温良而能斷者宜歌齊
 齊盖三代之遺聲而齊人識之舒遲而嘽緩者齊俗
[021-50a]
 之氣象故眀乎其音則見利而能讓其上如抗言其
 聲之發揚其下如隊言其聲之重濁其曲如折言其
 聲之囘轉其止如槀木言其聲之止静倨者居而不
 動有方之體故中矩句者屈而不直有曲之體故中
 鉤纍纍乎端正而連属不絶故如貫珠既論歌之形
 狀復論歌之始終始於說而形於言終於不知手舞
 而足蹈子貢問樂盖結上文而題其事○此章載子
 貢問己所宜歌而師乙備陳頌雅國風與商聲齊聲
[021-50b]
 之異以聽其自擇且極其形狀始終而言之師乙樂
 工而講肄之精若此盖師摯之流而足以占先王之
 澤也補/
  鄭氏移置錯簡從吾子自執焉以下
 請誦所聞而吾子自執焉寛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頌
 廣大而静䟽逹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宜
 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謙者宜歌風肆直而慈愛者
 宜歌商温良而能斷者宜歌齊夫歌者直已而陳徳
[021-51a]
 也動已而天地應焉四時和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
 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商人識之故謂之商元文愛/字及商
 之遺聲也五/字皆為衍文
 
 
 
 
 
[021-51b]
 
 
 
 
 
 
 
 黄氏日抄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