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4 周官集傳-元-毛應龍 (WYG)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官集傳卷十三    元 毛應龍 撰
  冬官考工記第六
 周書曰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孔氏曰主國空/土以居民故曰
 司/空應龍曰考工記固知非冬官舊文然其書稱人稱
 氏至於闕官之類甚似周禮舊文盖自周之衰諸侯
 踰法度惡其害已滅去其籍孔子時禮樂之書已多
 不具是以問禮於老聃自衛反魯傷其雜亂復重而
[013-1b]
 正之當是時周公制作其不存者固有之矣近代儒
 者謂冬官元不亡各散在五官中愚於或問已詳其
 不然要知司空掌治百工考工記之作以備其事之
 大數鄭氏謂前世識其事者記録之以世考之其書
 嘗經秦火既在秦以前又其事皆司空之事所宜有
 由是言之作此記者安知非為當時亡失冬官遂遵
 舊典以成之愚故曰謂冬官之屬猶有出於考工記
 之外則可謂五官中所有之屬欲强取以補冬官之
[013-2a]
 遺則不可東萊吕氏曰考工記其文閎偉鉅麗亦先
 秦古書也
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鄭鍔曰夫百工雖曰賤藝然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
 天下利其法本出於聖人為工者因聖之法而制作
 焉苟無以考其良窳則器不足用而良法遂廢矣此
 所以命司空執成法以考之周亡至今數千年如鍾
 鼎尊爵後世之工號為至精者有不能及非考之有
[013-2b]
 法曷至是哉 應龍曰王公士大夫固可謂國之職
 工商農婦之屬貴賤殊等亦得以並列而為六盖國
 之所需百工之事為甚重不可以賤藝之事忽之也
或坐而論道或作而行之或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
民器或通四方之珍異以資之或飭力以長地財或治
絲麻以成之
 顔氏曰坐而論道無為者也作而行之有為者也
 鄭鍔曰具其器用使之無或不足也所謂珍異者可
[013-3a]
 以為服食之資可以為器用之飾苟無人以通之有
 餘於此者或不足於彼而物之至美或滯於一方必
 有人貿遷其有無使之相濟以為用相資以不乏所
 以使貨財流羨而民足於衣食也出於地而利於人
 者地財也然地雖有財必待人有事於地而財始長
 人能勉致其力春耕夏耘不憚勤苦則地無遺利矣
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審曲面埶
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通四方之珍異以資之
[013-3b]
謂之商旅飭力以長地財謂之農夫治絲麻以成之謂
之婦功
 顔氏曰公亦人臣而與王同坐而論道者也 鄭鍔
 曰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通謂
 一職爾不可分二也何以言之道者亘萬世而無弊
 何論之有若夫時有汚隆道有升降當其時所宜行
 者則不可不論也為王公者坐乎廟堂所論若此為
 士大夫者奔走乎下聽其所論從而行之王公既相
[013-4a]
 與講明以發斯道之隐此則行乎王公之所論豈非
 通為一職哉 陳用之曰飭力以長地財非特受田
 之夫而已山澤之農皆與焉盖三農生九榖園圃毓
 草木虞衡作山澤之材皆所謂長地財也 鄭鍔曰
 記考工者欲重此百工可也今方以農商嬪婦並列
 而為職豈亦將以考之歟意以謂長地財不可以無
 農通貨賄不可以無商化絲枲不可以無嬪婦而備
 器用安可以無百工哉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
[013-4b]
 如必自為而備用之則非人人之所能為由是論之
 國不可無百工猶耕不可無農貨不可無商而絲枲
 不可無婦功百工之資於民用如此其急惡可以無
 考之之法乎此司空之篇所以有考工之記歟
粤無鎛燕無函秦無廬胡無弓車
 顔氏曰以薄地除草故謂之鎛 鄭鍔曰燕幽燕
 應龍曰按韻䤴通作函甲介鎧也
粤之無鎛也非無鎛也夫人而能為鎛也燕之無函也
[013-5a]
非無函也夫人而能為函也秦之無廬也非無廬也夫
人而能為廬也胡之無弓車也非無弓車也夫人而能
為弓車也
 鄭鍔曰古之治天下也必立國工使為民所不能為
 之器以資民用若舉國皆能為之則不待立是工粤
 乃揚州之域厥土塗泥人人治田故能為鎛秦有鄠
 杜竹林南山檀柘天水隴西山多林木故其民長於
 攻木為戈柲匈奴唐虞三代時所謂山戎玁狁獯鬻
[013-5b]
 也
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聖人
之作也
 創如創業垂統之創謂闓端於始也述如繼志述事
 之述謂述而行之也守之世謂之工謂父子傳而不
 失也 鄭鍔曰天地所生未有一物不可用者而萬
 物後酌見可用之理闓端造始發而制之於衆人未
 為之先故曰知者創物有以開其端則有以述其事
[013-6a]
 者而巧在所用焉故曰巧者述之述如繼志述事之
 述謂述而行之也知者肇造於其始矣䂓矩誠陳準
 䋲誠設唯有至精之巧者善於其事乃能因其制作
 循而述於其後故曰巧者述之巧者能述之矣苟不
 傳其業使世守之則古人之創制或㡬乎熄又曰百
 工雖能運巧思以成其事而其成則在於規矩既立
 之後自非聖人之知足以闓而創其始則百工之巧
 無所用於天下矣故曰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
[013-6b]
爍金以為刅凝土以為器作車以行陸作舟以行水此
皆聖人之所作也
 陸氏釋文曰爍當作鑠說文銷鑠之也 鄭鍔曰夫
 金者物之至堅者也非聖人知以火而銷鑠之則至
 堅者不可鎔以為刃土者物之至緩者也非聖人知
 以水而堅凝之則至緩者不可範以為器陸之逺者
 足有所不能窮非聖人作車以通之則行乎逺者勞
 矣水之運者徒有所不能渉非聖人作舟以濟之則
[013-7a]
 渉乎險者殆矣金可以為劒㦸之用土可以為陶旊
 之用舟車可以為水陸之用聖人未作則天下同於
 無知聖人已作則萬物獲其利用彼百工者雖曰巧
 足以述之於既成之後故曰鑠金以為刃凝土以為
 器作車以行陸作舟以行水此皆聖人所作也 陳
 祥道曰前言皆聖人之作也以謂百工之事自聖人
 而興後言此皆聖人之所作也以明百工之事非聖
 人不能創
[013-7b]
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
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則不時不得地氣也
 顔氏曰天時有因而違其時地氣不辨而遷其地則
 以燕荆之角幹妢胡吳粤之笴金而加之般輸之巧
 亦不以為良矣 鄭鍔曰觀夫至美之材其質既良
 加之以良工之巧其藝且精不患乎器之不良也然
 而材則有至良之質工則有過人之巧而器之成卒
 不甚善者此何理哉盖上不得天時下不得地氣而
[013-8a]
 已是故斬木者必順其隂陽陽木必斬於仲冬隂木
 必斬於仲夏為弓者必順乎春夏筋必治於夏角必
 液於春他非無時也以為非此時則不順乎天而不
 足以為良也為刀必於鄭為斤必於宋為削必於魯
 為劒必於吳粤他非無地也以為非此地則不得其
 氣而不足以為良也如使其不順天時不得地氣雖
 材美工巧而欲為良詎可得哉故曰材美工巧然而
 不良則不時不得地&KR0148
[013-8b]
橘踰淮而北為枳鸜鵒不踰濟貉踰汶則死此地氣然
也鄭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粤之劒遷乎其地而弗能
為良地氣然也
 枳即藥家枳殻之枳晏子曰江南為橘江北為枳歐
 陽氏曰橘皮薄枳皮厚南方地薄北方地厚故橘移
 於淮北則變而為枳地氣使之然也邵康節治平間
 與客㪚歩天津橋上聞杜鵑聲&KR0429然不樂客問其故
 則曰洛陽舊無杜鵑今始至有所主客曰何也康節
[013-9a]
 曰天下將治地氣自北而南天下將亂地氣自南而
 北今南方地&KR0148至矣禽鳥飛類得氣之先者也春秋
 書六鷁退飛鸜鵒來巢氣使之也自此南方草木皆
 可移於北方南方疾病瘴瘧之類北人皆苦之矣至
 熈寧初其言乃驗陸氏釋文曰濟四瀆水也濟水屬/齊王莽時其流絶貉獸名詩七月
 一之日于貉朱/氏曰貉狐狸也鄭鍔曰萬物賦形於天地抱氣於隂
 陽宜其無所往而不能遂其生育之理然植者非其
 地則變其本質故橘踰淮而北遂化為枳飛者非其
[013-9b]
 地則有所不居故鸜鵒處濟之西不肯踰之而東走
 者非其地則不得以自生故貉踰汶水則必死彼其
 生植飛走之類疑若無知不必擇地而安也然而若
 此者盖由地氣非所宜故爾旅獒曰犬馬非其土性
 正謂此也
燕之角荆之幹妢胡之笴吳粤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
 鄭鍔曰荆楚也幹柘也可以為弓弩之幹妢胡胡子
 之國在楚旁 杜氏曰笴讀為槀謂箭槀 又曰孟
[013-10a]
 子言充實之謂美美者材質之良充實於其中而發
 見於其外者也此四材之美者盖由土地之所宜故
 特異乎他邦之所産也故曰燕之角荆之幹妢胡之
 笴吳粤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
天有時以生有時以殺草木有時以生有時以死石有
時以泐水有時以凝有時以澤此天時也
 鄭鍔曰天之運也一為春夏而萬物生一為秋冬而
 萬物死此生殺之時也草木之生也孳萌於子紐牙
[013-10b]
 於丑畢成於戍該閡於亥此生死之時也石觧㪚曰
 泐至堅者石疑若不能泐矣然而盛暑之&KR0148爍石流
 金則堅或至於解㪚至柔者水疑若不能凝矣然而
 隆冬寒沍則堅凝而為冰既堅矣疑若不能釋也及
 夫煖氣融和則復消釋而為水凡此皆天時使之然
 也惟天之時寒暑之不常物之寓形乎天地之間亦
 不常如此則夫工之制器可不因乎寒暑隂陽哉故
 工雖巧矣時也地也材也苟一不能備則巧無所施
[013-11a]
 故記者所以貴乎合四者以為良也
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設色之工五
刮摩之工五摶埴之工二
 鄭鍔曰天時地&KR0148材美工巧四者不可失一也上文
 既辨地&KR0148材美天時之事於是繼之以百工之事焉
  顔氏曰色則設之而已設之則彰施焉
攻木之工輪輿弓廬匠車梓攻金之工築冶鳬㮚段桃
攻皮之工函鮑韗韋裘設色之工畵繢鍾筐㡛刮摩之
[013-11b]
工玉楖雕矢磬摶埴之工陶旊
 鄭鍔曰攻木之工七輪人為輪輿人為車弓人為六
 弓廬人為戈柲之等匠人為城郭宫室溝洫之等車
 人為車梓人為飲器射侯之等陳祥道曰七者外有/輈人焉其實則八先
 儒云攻木之/工遺輈人
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輿
 鄭鍔曰陶陶土以為器也有虞氏所以尚陶者去古
 未逺世質民淳故貴夫瓦器之質也記曰泰有虞氏
[013-12a]
 之尊也則其尚陶可知矣匠匠人營宫室為溝洫者
 夏后氏所以尚匠者荒度土功卒有天下故貴乎平
 土之居語曰禹卑宫室而盡力乎溝洫則其尚匠者
 可知矣梓梓人也攻木以為筍簴為飲器者商人所
 以尚梓者變虞夏之土器而用木漸革其質而趣於
 禮樂之文也輿車也周人所以尚輿者禮樂至是大
 備用乗車所以嚴貴賤之分也 陳祥道曰上之為
 言尚也所尚在此故上之也匠也梓也輿也自虞至
[013-12b]
 周皆兼有之特矜百工之中各有所尚焉爾各有所
 尚非異好也時焉而已自虞至周其猶天地之運歟
 虞之時譬則冬也庶事以質故尚陶夏之時譬則春
 也視有虞則微有興作故尚匠殷之時譬則夏也視
 夏后氏則禮法為加文故尚梓周之時譬則夏秋之
 交也赤與白謂之章而文備成之時也故尚輿先儒
 謂禹治水民降丘宅土卑宫室盡力乎溝洫而尊匠
 其理固然要之聖人所以昭世之尊上特其應世之
[013-13a]
 迹不得不然非以已所常從事者而為之好尚也
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車為多
 鄭鍔曰欲言作車之工故言周人以車為上欲言周
 人尚輿之由故言虞夏殷周四代之王所尚各異唯
 周之所上者輿也故言作車之工為多焉
車有六等之數車軫四尺謂之一等戈柲六尺有六寸
既建而迆崇於軫四尺謂之二等人長八尺崇於戈四
尺謂之三等殳長尋有四尺崇於人四尺謂之四等車
[013-13b]
㦸常崇於殳四尺謂之五等酋矛常有四尺崇於㦸四
尺謂之六等
 朱氏曰軫謂車前後兩端横木所以收歛所載者
 錢氏曰輿下曰軫或曰收詩小戎俴收 應龍曰禮
 記注戈鉤矛㦸如㦸而横安刃但頭向上為鈎又云
 戈兩刃 陳祥道曰崇者聚而髙也戈柲六尺有六
 寸直而建之則崇於軫不止四尺而已惟既建而迆
 焉則有折除之法存而特取崇於四尺之數 陳祥
[013-14a]
 道曰酋矛盖以别於夷矛之名酋矛常有四尺夷矛
 三尋則酋矛視夷矛為短 鄭圖解曰殳主擊戈㦸
 主刺㦸三刃又曰車有六等之數幷軫數也夷矛不
 與焉六建幷夷矛數也軫不與焉軫戈人殳車㦸酋
 矛此車六等之數并軫數㦸酋矛夷矛人此謂六建
車謂之六等之數
 鄭鍔曰上言車有六等之數盖舉其凡也下云車謂
 之六等之數厯叙六等於上而終言之謂六等之數
[013-14b]
 如此也
凡察車之道必自載於地者始也是故察車自輪始凡
察車之道欲其樸屬而微至不樸屬無以為完久也不
微至無以為戚速也
 鄭鍔曰車之所以運轉不窮致逺不泥者以有輪也
 輪運乎車下載於地上苟不能運雖有葢軫特虗器
 爾則輪者車之本也既有所本則察車者可不知其
 所本耶故曰察車之道必自載於地者始也是故知
[013-15a]
 察車之道必先察乎輪誠以輪者車所資以運行故
 也漢志曰古之聖人觀轉&KR0382始知為輪輪行可載因
 物智生復為之輿輿輪相乗周流罔極則車之作以
 輪為先可知矣察車而不先於輪是不知察之之道
 也故又曰是故察車自輪始
輪已崇則人不能登也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故
兵車之輪六尺有六寸田車之輪六尺有三寸乗車之
輪六尺有六寸
[013-15b]
 鄭鍔曰巾車掌王之五路校人掌王馬國之六馬馬
 所以駕路也馬有髙下故車輪亦有髙下馬之髙者
 其輪髙馬之下者其輪卑兵車駕戎馬田車駕田馬
 乗車則或駕種馬或駕道馬其與戎馬皆國馬之髙
 八尺者也故輪六尺六寸田馬馬之髙七尺者也故
 輪六尺三寸又曰兵車所以即戎田車所以講武而
 乗車者王於無事之時所乗者也王者之於天下先
 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使戎事之不戒武
[013-16a]
 備之不修雖有乗車烏得而自樂耶故記考工者必
 先兵車田車而乗車處其後者使有天下之君知所
 先後也
六尺有六寸之輪軹崇三尺有三寸也加軫與轐焉四
尺也人長八尺登下以為節
 鄭圖解曰大穿曰賢小穿曰軹字書云車輪之穿為
 道 鄭鍔曰今世之所謂軸頭也 應龍曰車軸之
 端貫轂者名為轊轂末之小穿容轊者名為軹 歐
[013-16b]
 陽氏曰軹云者盖軸之所貫而轂孔之向外者也
 錢氏曰在軹之上曰輹曰伏兎曰車履 鄭鍔曰輪
 崇六尺六寸則軹崇三尺有三寸矣田車輪六尺三
 寸則軹崇三尺一寸半矣軹去地三尺有三寸上有
 伏兎尾後上載車軫始有車輿軸三尺三寸伏兎及
 軫共七寸則四尺矣車輿去地四尺而人長八尺則
 登下為便為車必欲軫去地四尺者正以人之長短
 登降而節爾
[013-17a]
輪人為輪斬三材必以其時三材既具巧者和之
 林氏曰和者有異而無乖則三材雖異合而用之使
 各相得而無乖戾 鄭鍔曰材既美矣又有待乎工
 之巧然後因材以致用故繼之曰三材既具巧者和
 之三材以為輪必為之孔入轂入牙皆使得所是之
 為和非巧者則不能焉百工之制器惟輪人為輪弓
 人為弓皆曰巧者和之盖輪合三材而為之弓合六
 材以為之惟材之合者多故貴乎工巧始能調和使
[013-17b]
 不乖戾也且合五聲以為樂必精於樂如師曠者然
 後能和其聲合五味以為食必精於食如易牙者然
 後能和其味而况合三材以為輪合六材以為弓而
 不有待於巧者以和之歟
轂也者以為利轉也輻也者以為直指也牙也者以為
固抱也
 林氏曰輻外入乎牙内入乎轂以正直為體故為直
 指 鄭鍔曰周圜轂輻者謂之牙牙輪輮也林氏曰/輮木為
[013-18a]
 牙/夫唯利故能轉惟直故能指惟固故能抱
輪敝三材不失職謂之完
 謂之職者轂輻牙各有職任利轉者轂之任直指者
 輻之任固抱者牙之任三者各當其任至於輪乆而
 敝自相支持雖盡不動是不失職也
望而眡其輪欲其幎爾而下迆也進而眡之欲其㣲至
也無所取之取諸圜也
 顔氏曰望而眡之者逺而眡之也 林氏曰幎如巾
[013-18b]
 之幂物謂其牙足以包輻轂而均致也下迆謂輪勢
 下親於上而無所礙也 顔氏曰進而眡之近而眂
 之也 林氏曰進而眡謂車行而眡之 鄭鍔曰當
 其車之止時逺而眡其輪欲其幎爾均致而傍倚當
 其車之行時近而眡其輪欲其致地者㣲盖輪已圜
 故能運轉而不滯也 林氏曰凡此皆謂器之已成
 而視其所作之善否然則所謂取者取其器之善非
 主方外之時而為言也
[013-19a]
望其輻欲其揱爾而纎也進而眡之欲其肉稱也無所
取之取諸易直也望其轂欲其眼也進而眡之欲其幬
之亷也無所取之取諸急也
 林氏曰輻之肉不可失之大亦不可失之小其肉與
 轂牙相稱者也 歐陽氏曰肉稱陸氏曰無音肉當
 作柔又反按爾雅云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
 肉好若一謂之環肉實處也好空處也輔氏曰肉好
 猶俗言美滿也
[013-19b]
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察其菑蚤不齵則輪雖敝不匡
 鄭司農曰綆謂輪箄必計/反愚曰箄甑蔽也/所以蔽甑底鄭鍔曰
 六尺有六寸之輪綆三分寸之二謂之輪之固盖凡
 造輪皆向外箄向外箄則車不掉 歐陽氏曰輪之
 入牙者稍出向外邉三分寸之二也輪雖其形如箄
 然爪之入牙者其鑿孔必正直而不隨之以邪曲也
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隂陽陽也者稹理而堅隂也者疏
理而柔是故以火養其隂而齊諸其陽則轂雖敝不藃
[013-20a]
轂小而長則柞大而短則摯
 鄭鍔曰木向陽則受至陽之氣其文必稹密而其材
 必堅盖陽氣之所聚也木向隂則受至隂之氣其文
 必踈濶而其材必柔葢隂氣之所聚也林氏曰夫陽/為實故其木
 之理所以稹隂為虛故其木之理所以疏陽為剛/故其木之體所以堅隂為柔故其木之體所以柔
 惟木之剛柔如是其異欲其皆剛豈無法哉是故刻
 識其隂之方炙之以火養之使堅俾其堅也與陽木
 俱等以之為轂則無剛柔不齊之處轂雖至於敝矣
[013-20b]
 亦不藃暴而起也凡物暴起謂之藃轂必鞔之以革
 革欲著木欲堅者柔木而以革鞔之乆而木瘦減革
 不著木必暴起矣
是故六分其輪崇以其一為之牙圍參分其牙圍而漆
其二椁其漆内而中詘之以為之轂長
 鄭鍔曰兵車乗車之輪皆崇六尺有六寸用其崇之
 尺寸而六分之取其一分以為牙之圍則牙圍一尺
 一寸矣歐陽氏曰牙圍一尺一寸其形盖不規圜也
[013-21a]
 其制若橢然鄭氏以為厚一寸三分寸之二可見一
 尺一寸除一寸三分寸之二餘九寸三分寸之一内
 外面各得四寸六分有竒除踐地者厚一寸三分寸
 之二不漆外内面不漆者猶各一寸通計三寸三分
 寸之二内外面各有漆者猶各得三寸三分寸之二
 矣
以其長為之圍以其圍之阞捎其藪五分其轂之長去
一以為賢去三以為軹
[013-21b]
 鄭氏圖曰轂之材中以虛受軹故大穿為賢小穿為
 軹 歐陽氏曰轂長三尺二寸取其長而五分之每
 分則六寸四分依鄭注云去二以為賢則得尺九寸
 二分圍三徑一賢徑六寸四分去三以為軹得尺二
 寸八分徑四寸二分四釐轂之中賢為大加以金厚
 一寸兩畔計二寸由徑四寸五分之二藪次之徑三
 寸九分寸之五軹為小加以金厚一寸兩畔計二寸
 由徑二寸二分四釐制轂之法大穿向内小穿向外
[013-22a]
容轂必直陳篆必正施膠必厚施筋必數幬必負幹既
摩革色青白謂之轂之善
 鄭氏曰容者治轂為之形容也鄭鍔曰轂以運輪不
 直則輪不可行故治轂而為之形容必欲其直篆轂
 約也以革約轂詩約軧錯衡孔氏疏約謂以皮纒束
 之鄭鍔曰轂必有約不篆則約無飾也故陳之以篆
 然篆不正則車無辨故飾五采為篆以飾其約必欲
 其正巾車言服車五等而曰卿乗夏篆則篆以為辨
[013-22b]
 可知矣 顔氏曰施膠所以為附麗之故也故欲其
 厚施筋以為纒束之故也故欲其數膠厚則不離筋
 厚則不敝歐陽氏曰所謂篆竊意即陳之於幬也
參分其轂長二在外一在内以置其輻
 鄭鍔曰輻之廣三寸半轂長三尺二寸令輻居三寸
 半其餘有一尺八寸半然其置之地不可不審是故
 又以其餘二尺八寸半而三分之輻之外二分則一
 尺九寸輻之内一分則九寸半於其中而置輻焉
[013-23a]
 鄭氏圖曰轂外以寔受輻故二分在外一分在内
凡輻量其鑿深以為輻廣
 陳氏曰量轂之鑿入以為輻廣則深廣均矣
輻廣而鑿淺則是以大扤雖有良工莫之能固鑿深而
輻小則是固有餘而强不足也
 林氏曰輻廣而鑿淺其菑不深是以易揺扤而不固
 鄭鍔曰鑿以容輻輻之廣必欲與鑿深相稱使無有
 餘不足則善是故鑿孔深三寸半則輻廣亦欲三寸
[013-23b]
 半兩者相當即無危摯 顔氏曰鑿雖不可淺亦不
 可深也輻雖不可廣亦不可小也鑿深則固有餘而
 輻小則强不足林氏曰鑿深而輻小則其幹弱是以
 其菑雖固而不强也
故竑其輻廣以為之弱則雖有重任轂不折
 鄭鍔曰竑度其輻之廣以為之弱短長小大力足相
 稱則以是而載夫至重之物物雖至多任雖至重轂
 亦不折焉以其無有餘不足故也
[013-24a]
參分其輻之長而殺其一則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參
分其股圍去一以爲骹圍
 鄭鍔曰參分其輻之長而殺其一者除其入轂之處
 取其餘之長者三分之削小其一分以向牙也惟向
 牙之處削而小則以之行塗泥中&KR0378弗能附著之也
 何則向塗處小則其勢下也故雖泥深亦弗之溓也
揉輻必齊平沈必均直以指牙牙得則無&KR0527而固不得
則有&KR0527必足見也
[013-24b]
 林氏曰直以指牙則無曲故鑿内相應 歐陽氏曰
 &KR0527若今匠人用木漸爾
六尺有六寸之輪綆參分寸之二謂之輪之固
 鄭鍔曰六尺有六寸之輪謂兵車乗車也
凡為輪行澤者欲杼行山者欲侔杼以行澤則是刀以
割塗也是故塗不附侔以行山則是摶以行石也是故
輪雖敝不甐於鑿凡揉牙外不亷而内不挫旁不腫謂之
用火之善
[013-25a]
 鄭氏曰杼謂削薄其踐地者也侔上下等林氏曰輪
 有山行澤行之異當順其所宜行澤則其地濕故薄
 其踐地而杼之行山則其地剛而多石故等其上下
 而侔之
是故規之以眂其圜也萭之以眡其匡也
 歐陽氏曰匡似聱隉不平正之意前一面察其菑蚤
 不齵則輪雖敝不匡之意可見
縣之以眡其輻之直也水之以眡其平沈之均也量其
[013-25b]
藪以黍以眂其同也權之以眡其輕重之侔也
 鄭鍔曰繩所以見其輻之直矣未知其厚薄之等否
 也又浮之水上以觀之苟兩輪入水平沈皆均則知
 斵材等矣上云平沈必均盖言揉輻時試之於水欲
 其均也此則輪已成又置之於水亦欲其平沈之均
 歐陽氏曰車轂之空中向内為大穿當受軸處為藪
 向外為小穿今言量其藪以黍統言一轂空中容受
 之實也容受之多少同則壺中之大小同矣
[013-26a]
故可規可萭可水可縣可量可權也謂之國工
 歐陽氏曰言規之以至權之而無不合也盖有自然
 中於律度之意矣工之制器若是不謂之國工何哉
輪人為盖達常圍三寸桯圍倍之六寸信其桯圍以為
部廣部廣六寸部長二尺桯長倍之四尺者二
 鄭鍔曰盖斗四面鑿孔以納蓋弓最處蓋之上者也
 名之曰部言其穹窿而髙處乎上部以縂衆弓如部
 伍然也伸六寸之桯圍以為此部之廣桯圍六寸則
[013-26b]
 部之徑亦六寸取其在下之圍以為在上之徑故以
 伸言之
十分寸之一謂之枚部尊一枚弓鑿廣四枚鑿上二枚
鑿下四枚
 鄭鍔曰此欲言盖之分寸故先言枚以起數也
鑿深二寸有半下直二枚鑿端一枚
 鄭鍔曰弓之内端削之使狹繩廣一分也 鄭氏圖
 曰自部外以觀弓鑿之廣故鑿廣四枚鑿上二枚鑿
[013-27a]
 下四枚自部内以觀弓鑿之深故鑿深二寸有半下
 直二枚鑿端一枚
弓長六尺謂之庇軹五尺謂之庇輪四尺謂之庇軫參
分弓長而揉其一參分其股圍去一以為蚤圍參分弓
長以其一為之尊上欲尊而宇欲卑上尊而宇卑則吐
水疾而霤逺葢已崇則難為門也葢已卑是蔽目也是
故盖崇十尺良盖弗冒弗紘殷畆而馳不隊謂之國工
 鄭鍔曰揉與揉牙輻之揉同揉而曲之謂之揉輻之
[013-27b]
 近轂者謂之股弓之近部者亦謂之股以其大也與
 輻之牙者謂之蚤弓之宇曲者亦謂之蚤以其小也
 於寸六分之數而去其一分以為蚤圍則弓之蚤圍
 一寸十五分寸之一又曰前云部尊一枚言部之髙
 爾若夫弓之入部三分其長以其一分為髙 歐陽
 氏曰上云參分弓長而揉其一則弓長六尺所揉者
 近部二尺也不揉者下宇曲四尺也自宇曲之蚤曲
 折而計之則近部之處其髙於宇曲之蚤二尺固有
[013-28a]
 餘矣
輿人為車輪崇車廣衡長參如一謂之參稱
 輿居中以載者也詩詁曰輈軸以上加板以載物謂
 之輿輪處下以運者也漢輿服志曰上古聖人觀轉
 &KR0382始為輪輪行可載因物生智後為之輿衡在前以
 扼馬者也韻釋文章扼曰衡輪之崇車之廣衡之長
 皆六尺有六寸故曰參如一謂之參稱 鄭鍔曰此
 殆指兵車乗車而言也輪則計其崇輿則訃其廣衡
[013-28b]
 則計其長各因其所主言之也參者要如一乃謂之
 稱車廣即謂輿之廣也
參分車廣去一以為隧參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後以揉
其式
 朱氏曰式車前横木有所敬則俯而憑之 鄭鍔曰
 式必曲為之所謂揉其式也
以其廣之半為之式崇以其隧之半為之較崇
 鄭鍔曰二木相附上出於式 應龍曰輢按説文車
[013-29a]
 旁也錢氏曰髙出於輿之兩旁曰輢鄭氏前注謂殳
 戈㦸矛皆挿車輢賈氏以為斜置於輢之上下歐陽
 氏又謂輢之為制恐有四柱上有横木其下又有木
 縱横貫之以為車欄也 呂和叔曰古者車箱長四
 尺四寸三分寸前一後二橫一未下去車床三尺三
 寸謂之式上二尺二寸橫一木謂之較去車床五尺
 五寸古人立乗平常則憑較若應為敬則落手憑式
 而頭得俯
[013-29b]
六分其廣以一為之軫圍參分軫圍去一以為式圍參
分式圍去一以為較圍參分較圍去一以為軹圍
 鄭鍔曰軫圍一尺一寸三分而去其一以為式圍則
 式圍七寸三分寸之一也以式圍七寸三分寸之一
 而三分之取二以為較圍則四寸九分之八也軹有
 二轂末謂之軹輪人所謂去二以為賢去三以為軹
 是也車較之下其植之直者與植之横者縱橫相貫
 亦謂之軹即此所謂軹也 歐陽氏曰竊意此木與
[013-30a]
 較相附其制與較同皆四寸九分之八也豈較在前
 輢在側二木之名可以相通其實所謂軹必在兩旁
 輢木之下縱橫相貫若今鬲眼然歟
參分軹圍去一以為轛圍
 鄭鍔曰軹圍三寸二十七分寸之七參分而取其二
 以為轛圍則轛圍二寸八十一分寸之十四
圜者中規方者中矩立者中縣衡者中水直者如生焉
繼者如附焉
[013-30b]
 鄭鍔曰規矩方圓之至也輿人治木有當圜者有當
 方者圜者必欲其中規方者必欲其中矩則為方圜
 之極矣夫木之立者無以知其直之果否惟縣繩以
 騐之則知其直木之衡者無以知其横之果否惟置
 水以騐之則知其横立者必欲其中縣衡者必欲其
 中水則直與横審矣
凡居材大與小無并大倚小則摧引之則絶棧車欲弇
飾車欲侈
[013-31a]
 鄭鍔曰居處也木有小大以類相從則强弱敵剛柔
 均無有餘不足之患故大小不可并若以大并小則
 小者力不勝大者之倚必摧而折如其未摧使馬引
 之則小者先絶矣何則木之强弱適稱則力任相等
 如一强一弱則馬所引弱者先絶而强者無恙固其
 理也惟其然故處之之法當得其所焉
輈人為輈輈有三度軸有三理
 本疏云衡軛也輈轅也轅從軫以前稍曲而上至衡
[013-31b]
 則居衡之上而向下句之衡則橫居輈下如屋之梁
 故謂之梁輈 鄭鍔曰制作必欲中法所以有三度
 也三度者國馬田馬駑馬之輈淺深不同其度數有
 三也 歐陽謙之曰輈人而與軸並言何也軸之在
 車其形象其用主乎利轉與輈盖同也故附于輈人
國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田馬之輈深四尺駑馬之輈
深三尺有三寸
 鄭鍔曰髙六尺者名駑馬駕役車者也
[013-32a]
軸有三理一者以為&KR0839也二者以為乆也三者以為利
也軓前十尺而䇿半之
 鄭鍔曰車雖有大小至於為軸之理則一而已 又
 曰自軓前凡十尺䇿以䇿馬則半其數長五尺轅十
 尺而䇿五尺取足以及馬不長不短也
凡任木任正者十分其輈之長以其一為之圍衡任者五
分其長以其一為之圍小於度謂之無任
 此言凡者與下經為目云持任之材鄭鍔曰任各因
[013-32b]
 其所宜而任之使力足以勝其任而已凡任木有任
 其正者有任其衡者所處不同用力亦異故其材之
 所宜貴各得其當也
五分其軫間以其一為之軸圍十分其輈之長以其一
為之當兎之圍參分其兎圍去一以為頸圍五分其頸
圍去一以為踵圍凡揉輈欲其孫而無弧深
 歐陽氏曰案鄭圖解軸居下轐在軸上轐即伏兎也
 兩伏兎居兩頭輈在中央所謂當兎之圍即輈也然
[013-33a]
 輈與二伏兎並居軸上而為三則其大小當無異矣
今夫大車之轅摯其登又難既克其登其覆車也必易
此無故唯轅直且無橈也是故大車平地既節軒摯之
任及其登阤不伏其轅必縊其牛此無故唯轅直且無
橈也
 朱氏曰輊車之覆而前也軒車之却而後也 應龍
 案詩六月云戎車既安如輊如軒注輊摯也 鄭鍔
 曰節其軒則其勢不至於髙而上干節其摯則其勢
[013-33b]
 不至於輊而下至
故登阤者倍任者也猶能以登及其下阤也不援其邸
必緧其牛後此無故唯轅直且無橈也
 林氏曰援引也言引而傷車之邸 歐陽氏曰按四
 圭有邸鄭注邸本也車邸意者指輪而言也援其邸
 其指輪之踐地者而言乎
是故輈欲頎典輈深則折淺則負輈注則利準利準則
久和則安
[013-34a]
 鄭氏曰揉之大深則傷其力馬倚之則折也揉之淺
 則馬善負之 鄭鍔曰揉之深則大曲而傷其力力
 傷則易折揉之淺則㣲曲而其勢直於馬背故馬常
 若負之然非所以為善故曰深則折淺則負注謂輈
 之揉者形如注星準謂輈之在輿下者平如準 鄭
 鍔曰形如注星謂自上而下其勢急也惟其勢如注
 則車必利而無凝滯其平如準則車必平而無傾側
 利而速平而準則其弊也亦難此車所以能久不失
[013-34b]
 之深不失之淺可否相濟通於調和則乗之者無動
 揺之患如之何而不安哉
輈欲弧而無折經而無絶
 鄭鍔曰上文云凡揉輈欲其孫而無弧深此欲弧而
 無折者盖輈之勢揉之太曲如弧則必折不曲則能
 覆車故欲其弧但欲其弧而無必折之理耳上文欲
 其孫此又欲其經而無絶者孫即經耳順其文理謂
 之孫理而直之謂之經揉輈者惟恐不能順其理爾
[013-35a]
 不順理則斷絶而不相屬矣故欲經而無斷絶之病
 盖輈為一車安危所繫故既言之又再言之欲其頎
 典欲其弧而無折經而無絶一篇之中屢致意焉見
 為輈之難也
進則與馬謀退則與人謀
 陳氏曰輈所以駕馬輈既善矣則馬受服而不能自
 已非人欲止之則有前而無却故曰進則與馬謀退
 則與人謀鄭鍔曰上云和則安故言其安之利馬之
[013-35b]
 行也以進為主人之御也有進有退馬惟欲進其行
 有進而取道之勢故若與馬謀焉人或欲退輈有順
 而可摰之勢故若與人謀焉謀謂與人馬之意不期
 而合猶有相謀然也
終日馳騁左不楗行數千里馬不契需終歲御衣衽不
敝此唯輈之和也
 陳氏曰陪乗者為右則尊者在左可知矣 鄭鍔曰
 車有兩驂兩服詩云兩服齊首言其不前後也兩驂
[013-36a]
 如舞言其不拘閡也轅若不和則馬必拘閡而相契
 契倚而相合之義也轅若不和則馬必前後而相需
 需遲而相待之義也唯輈之和則雖千里馬無契需
 之患故曰馬不契需又曰衣之下裳謂之衽故禮記
 云扱衽不入公門又云深衣續衽皆謂裳之下也御
 車者常苦於裳之易敝以其近下而摩於車也唯輈
 之和則無動揺之勞故終嵗御而衽亦不敝
勸登馬力馬力既竭輈猶能一取焉
[013-36b]
 鄭鍔曰登進也輈之善也馬不契需愈逺而不知其
 逺矣能勸馬使進而用力也馬力已竭輈猶有進而
 取道之勢
良輈環灂自伏兎不至軓七寸軓中有灂謂之國輈
 鄭鍔曰灂漆文理也歐陽氏曰灂漆之文理也韗人
 為臯陶曰良鼓瑕如積環弓人為弓曰角環灂皆謂
 漆之文理自然如環車之隧四尺四寸軸居其中而
 伏兎正居軸上則軸之前後輈之長皆二尺二寸
[013-37a]
 鄭鍔曰輈不善而動揺則漆消摩而不見矣
軫之方也以象地也蓋之圍也以象天也輪輻三十以象
日月也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
 陳氏曰日之運行也一嵗一周天合輪輻三十冝以
 象月而曰以象日月者盖取其合宿之數也有經星
 有緯星所謂二十有八宿盖經星無變者經星分布
 乎天而周天之度有常分而不可變易故盖弓以象
 之
[013-37b]
龍旂九斿以象大火也
 鄭鍔曰盖弓之所象者象星之數也旗之所象者象
 星之體也又曰晉志云心三星爾雅曰大火謂之大
 辰註云大火心也 東齋書傳曰角亢氐房心尾箕
 東方之宿也房星為大火 歐陽氏曰東方為龍故
 東方宿以蒼龍名之曲禮左青龍之義亦如此然以
 星圖考之大火蒼龍宿之心而九星乃蒼龍宿之尾
 於十二次為析木今龍旂九斿取象於九星乃今不
[013-38a]
 言象析木象尾而言象大火何也盖其有身有斿斿
 者今之所謂旂脚也今曰以象大火盖主旗之身而
 言以旗之身而下有斿以象龍之心而下有尾也
鳥旟七斿以象鶉火也
 鶉火南方朱鳥之宿也南方七宿以鶉名之星張星
 有七星旗之七斿取七星為象也
熊旗六斿以象伐也
 鄭鍔曰奎婁胃昴畢觜參西方之宿也西方之熊旗
[013-38b]
 以象白虎宿之形晉天文志曰參十星一曰參伐一
 曰大辰一曰天布一曰鐵鉞參白獸之體其中三星
 橫列三將也東北曰左肩主左將西北曰右肩主右
 將東南曰左足主後將軍西南曰右足主偏將軍中
 央三小星曰伐天之都尉也 歐陽氏曰按星圖西
 方參共十星四角四星中横列三星所謂參也又中
 星直下有三星所謂伐也然則六斿之所象合伐與
 參六星而言之也鄭氏所謂伐屬白虎宿與參連體
[013-39a]
 而六星是也
龜蛇四斿以象營室也
 晉天文志營室二星天子之官也一曰𤣥宫二曰清
 廟離宫六星天子之别宫東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圖
 書之府詩定之方中註曰定昏中而正謂小雪時其
 體與東壁連正四方 應龍曰案星圖營室東壁皆
 二星而營室之東又二星西四星與營室二星合八
 星則其旁六小星晉志所謂離宫六星是也然則四
[013-39b]
 斿之所取象但取室二大星與壁二星為四星而言
 爾 鄭鍔曰斗牛女虛危室壁北方之宿也建龜蛇
 以象之
弧旌枉矢以象弧也
 旗之正幅為縿斿則屬焉故曰弧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