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50 周易孔義集說-清-沈起元 (WYG)


[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孔義集説卷十六
          光禄寺卿沈起元撰
  下經
兑下/坎上  中爻震艮
節亨苦節不可貞 彖傳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
不可貞其道窮也説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
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016-1b]
 王輔嗣曰為節過苦則物不能堪无説而行險過中
 而為節則道窮也○孔仲逹曰節者制度之名節止
 之義制事有節其道乃亨坎剛居上兑柔處下是剛
 柔分也剛柔分男女别節之大義也二五以剛居中
 為制之主所以得節節不違中所以得亨此以二體
 及二五剛中釋所以為節得亨之義○石守道曰坎
 陽在上兑隂在下亦如為君為父為長者在上為臣
 為子為少者在下聖人制節謹度莫大於人倫故得
[016-2a]
 節之義○程傳事既有節則能致亨節至於苦不可
 固序以為常也内兑外坎説以行險也五居尊當位
 也以節主節者也處得中正則節而能通過則苦矣
 ○本義節有限而止也澤上有水其容有限故為節
  當位中正指五又坎為通○郭白雲曰天下之理
 過則有節不及无節也過而不知節則傷害隨之節
 无傷害是以亨也節之過與无節同非亨之道○朱
 漢上曰凡物過則苦味之過正形之過勞心之過思
[016-2b]
 皆曰苦苦則違性情之正人情易則行險則止以説
 行險雖止不失其和○王童溪曰節物者无其位則
 不能行无其道則不可久九五有其位中正有其道
 ○張紫巖曰順人情以行所難行曰行險以身先之
 曰當位度吾身之可行者於天下曰中正中正則可
 久而其道合天下之情故通 度起黄鐘之律坎上
 為制度○沈守約曰節救渙之弊也時之所以叛離
 渙散必其綱紀法度之盡隳也節以止之使下有法
[016-3a]
 守而上有道揆所以救其弊 坎藏一而在上豐其
 源而嗇出不傷財象兑為澤而在下澤及下而民説
 不害民象○趙復齋曰内卦陽盛隂為之節外卦隂
 盛陽為之節 昧者困於物通者皆實理喜怒哀樂
 發无不中其為節也不亦優乎當其可中正而已
 天地之節播隂陽五行於四時是故陽復於子長於
 己而隂節之隂遇於午極於亥而陽節之厯有章蔀
 紀元嵗有春夏秋冬月有晦朔弦望日有晨昏晝夜
[016-3b]
 何莫非節節止也所以止不中不正而歸於中正也
 竹有節故幹聳水有節故盈科而進 制者謂以此
 制民之情度者謂以此為法則先王之禮經盡之○
 馮厚齋曰以坎節兑坎為法律象也陽富為財隂虚
 為民隂陽雖相節而三隂三陽仍在陽不傷隂不害
 也○李隆山曰以坎乗兑坎水得兑澤而止故為節
 ○趙汴水曰物无節其生也不遂事无節其用也不
 通節有必亨之理○李蒙齋曰節之義近於嚴峻是
[016-4a]
 行險也以説道行之甘節是也坤之六五節之成坎
 是太隂而節以少陽冬之有春之象乾之九三節之
 成兑是太陽而節以少隂夏之有秋也人欲无窮苟
 非節以制度則傷財害民故愛人必先於節用○胡
 雲峯曰月有中氣有節氣節則適中故可通行於天
 下○錢啓新曰坎欲流以兑而有所主兑為主坎常
 不失其流五得中非其一於流而无止又非一於止
 而不流是以亨
[016-4b]
  按三隂三陽之卦共二十而言剛柔分者止噬嗑
  與此卦隂陽各半之説似與本卦卦義无渉
初九不出戸庭无咎 象傳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程傳當節之初戒之不出户庭則无咎然君子貞而
 不諒通則行塞則止故象明之曰知通塞也○張子
 見塞於九二故不出○本義户庭户外之庭陽剛得
 正居節之初未可以行能節而止○邱行可曰初四
 雖有應然陽爻蔽塞一不可出四為坎體應則入於
[016-5a]
 坎窞二不可出剛在下而无位三不可出○馮縉雲
 曰初則二蔽之二則无蔽之者二猶户三猶門四猶
 路○朱漢上曰初九六四正應徃來故曰通九二近
 而不相得窒其所行故曰塞變成坎坎水為知故知
 通塞動有險故不出户庭乃无咎不出而處不語而
 黙雖有正應不説也是之謂節○王童溪曰此囘居
 陋巷之時也○項平甫曰初在兑下兑為户闔户之
 時不可出也○趙汴水曰六爻莫外於上莫内於初
[016-5b]
 猶之宫室初為房奥庭除深居密處不與外接此隱
 約之士○胡雙湖曰前陽爻為户隂爻為門同人初
 隨初明夷四皆隂爻在前稱門節初户庭前有九二
 二門庭前有六三也九二一爻横於初九之前有户
 閉而不通象又前有名山大川之險艮又止其前故
 初二皆有不出象○徐天章曰户以節人之出入澤
 以節水之出入故初不出而无咎○唐凝菴曰節之
 所以異於習坎者惟下一爻塞乎兑底所以節坎之
[016-6a]
 流耳初在兑正不當通而當塞之時○呉敬齋曰節
 兼通塞言猶艮兼行止言也初九知塞而兼言知通
 者見其非一於止也二失時極則但知塞而不知通
 矣
  按知通塞云者因九二之失時而兼及之兩傳𦂳
  相呼應
九二不出門庭凶 象傳不出門庭凶失時極也
 蘇子瞻曰水之始至澤當塞而不當通既至當通而
[016-6b]
 不當寒故初九以不出為无咎言當塞也九二以不
 出為凶言當通也○程傳剛中之質而處隂不正居
 説失剛承柔近邪不出門庭謂不從於五不正之節
 也失徳失時是以凶○張紫巖曰方節之時上有建
 中之君九二以剛在臣位中才健而不肯任事容悦
 取媚不恤國家大計者艮為門庭艮止為不出互震
 震主動當動而止故曰失時○項平甫曰二為互震
 為門闢户之時當其可動不可不出張禹李勣謹密
[016-7a]
 不言而覆漢唐之祚凶孰大焉○張南軒曰處節之
 道要知時識變處顔子之世不可為禹稷之事當禹
 稷之位不可守顔子之節○呉草廬曰九二以敵應
 不相與故不出○胡雲峯曰初九於時當止位雖有
 應止非失時九二於時當行位雖无應行非干時故
 節而止者易節而通者難○龍麟洲曰二雖震動體
 而前艮為止又前為坎險是雖有疎通之象而不能
 出○華霞峯曰初正兑底所以止坎之流故在初宜
[016-7b]
 塞二剛中之水與坎五合為流通矣故在二宜通
  按九二剛中非柔退者震户方開前无壅隔雖互
  艮在前何至有不出之象蓋亦以剛則能自守中
  則可自信所以當節之時知節之當守而不知節
  之貴通又爻變為水雷屯屯難守固以兑之少女
  乘班如之馬矢不字之貞為不出門庭之象也周
  公警之以凶為大臣不任事者之戒孔子歎其失
  時亦明其未為失徳歟
[016-8a]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无咎 象傳不節之嗟又誰咎也
 張子處非其位失節也然能嗟其不節有補過之心
 則亦无咎若武帝下罪已之詔而天下大悦○李元
 達曰臨之六三失臨之道而既憂之節之六三失節
 之道而嗟若皆得无咎易以補過為善也○鄭東谷
 曰進乗二陽處澤之溢過乎中而不節者三也○馮
 厚齋曰畫有穴而决之象此不能節者○蔡節齋曰
 六故不能節三故能嗟○趙汴水曰節以剛為主三
[016-8b]
 能嗟其不節則知悔知悔則有節誰將咎之○胡雙
 湖曰以澤節水其成卦正在六三一爻今自爻觀之
 坎水自溢出於兑澤之上非三之所能節者故有不
 節象兑口開又有嗟若象○呉草廬曰又誰咎也同
 人與節釋經文言誰得而咎已解三經文無无咎字
 乃夫子自言其无所歸咎也○龍麟洲曰居兑説之
 極兼震動之體不能節者然又兼艮止則非終不節
 者
[016-9a]
  按爻言无咎例非貶辭輔嗣作无所歸咎者殊非
  易例爻雖以隂不中正而有不節之象而震動則
  知懼艮止則能節所以有嗟若之象爻變為乾乾
  以知險卦變為需健而不陷所以无咎
六四安節亨 象傳安節之言承上道也
 程傳順承九五剛中正之道是以中正為節也以隂
 居隂安於正也下應於初水上溢為无節就下有節
 也四安於節故能致亨節以安為善四能安節之義
[016-9b]
 非一象獨舉其重者上承九五中正之道以為節足
 以亨矣○項平甫曰六四順受九五之節而得其亨
 亨自上為之故曰承上道也此所謂制數度也○王
 童溪曰節而勉强非可久之道九五中正為節之主
 四以柔正上承剛柔相濟以成制節之功非有所勉
 强也故曰安○趙汴水曰九五以當位而節六四之
 柔六四以當位而承九五之道承上之云明四能安
 於五之節也○胡雙湖曰四最先受節者順正故安
[016-10a]
 ○胡雲峯曰六四水澤之交水於此自然受節
九五甘節吉徃有尚 象傳甘節之吉居位中也
 王輔嗣曰為節之主不失其中不傷財不害民之謂
 也節之不苦非甘而何○程傳所謂當位以節中正
 以通者也在已則安行在人則説從節之甘美其吉
 可知以此而行其功大矣故可嘉尚○朱子甘與苦
 對甘節與禮之用和為貴相似○郭白雲曰安節自
 安而已人未必安甘節則人已皆不以為苦○項平
[016-10b]
 甫曰九五得中為甘甘者五行之中味也○趙汴水
 曰甘受和和者節味之偏而適其中行之以甘人不
 吾病而事以成○胡雲峯曰他爻之節節其在我者
 九五當位以節節天下者也節天下而天下甘之所
 謂中正以通五本坤體又居中故有甘象在臨之三
 則我求説於人故无攸利在節之五則人自説於我
 故行有尚○唐凝菴曰兑為止水而撰震坎為流水
 而撰艮止中有行流中有止五二相尚彼此適中併
[016-11a]
 二之塞而為甘一卦之節皆通為甘為徃有尚○錢
 啓新曰徃謂通之以節天下○觀彖居中有由中之
 義水之由中而出者其味甘也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 象傳苦節貞凶其道窮也
 干令升曰彖稱苦節不可貞在此爻也○孔仲達曰
 節極過中以至於苦○吕藍田曰用過乎節物所不堪
 守是不變物窮必乖故貞凶然禮奢寜儉未害於義
 ○張子處險之極故曰苦節道雖窮而悔亡○木義
[016-11b]
 雖有悔而終得亡之○沈守約曰居外无位唯守一
 介之節為自苦難行之行以修其身可以无悔然非
 通人達士可與立制議者也○項平甫曰上六苦節
 之極貞而不變以此施於當世其道則凶乃若其心
 則信正而行不以為苦故曰悔亡古之苦節之士蹈
 禍敗而不悔者多矣○王氏湘鄉曰甘節良臣也苦
 節忠臣也君子不得已而為之以為常則凶矣然殺
 身成仁亦无後悔○趙汴水曰節以求通節至於苦
[016-12a]
 非可繼之道我術已窮何以使人之通 凶之下言
 悔亡與大過上六凶之下言无咎其義相近○胡雲
 峯曰苦節之悔猶勝不節之嗟○胡雙湖曰二至五
 似離有炎上作苦象○俞石澗曰凶以其過於中也
 悔亡以其正也○陸庸成曰觀下卦通塞二字上卦
 甘苦二字可以知節道矣通處味甘塞處味苦塞極
 必潰故三受焉甘失反苦故上受焉○髙忠憲曰雖
 凶而悔亡雖苦而實節○華霞峯曰天下有時值其窮
[016-12b]
 不得不苦其節者聖人著不可貞之義於彖辭所以
 貴通人之節設貞凶悔亡之教於爻所以明固窮之
 操
  按此爻程傳悔則凶亡之説殊不可從
兑下/巽上  中爻震艮
 程傳節者為之制節上能信守之則下能信從之中
 孚所以次節○朱子孚字從𤓰從子如鳥抱子象今
 乳字一邊從孚蓋中所抱者實有物也○郭白雲曰
[016-13a]
 雜卦曰中孚信也夫信者孚之一也信不足以盡孚
 故必曰中孚孚之道有无心於信天下而天下信之
 之意无不感无不通无不受而容之也道有誠有孚
 有信信者孚之一孚者誠之一○項平甫曰坎離者
 乾坤之用故上經終於坎離下經終於既未濟頤中
 孚肖離大小過肖坎故上經以頤大過附坎離下經
 以中孚小過附既未濟○趙復齋曰隂盛而陽陷為
 坎陽盛而隂麗為離故小人勝君子則揜而害之君
[016-13b]
 子勝小人則容而化之小過有坎象中孚有離象
  按澤水同象而唯風澤為中孚者蓋坎自奔流不
  因風動澤乃止水无風則靜遇風則動其相感甚
  速所以為孚但風必在澤上而澤不可在風上故
  澤風則聖人專取卦畫而為大過而大象則取巽
  之木而不取巽之風
中孚豚魚吉利渉大川利貞 彖傳中孚柔在内而剛
得中説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魚吉信及豚魚也利渉大
[016-14a]
川乗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陸君陽曰三四合體為中孚之主中孚者中有誠信
 若鳥卵之有孵實柔在内而剛包之鳥卵孵實之象
 也○蘇子瞻曰謂之中孚者如羽蟲之孚有諸中而
 後能化也内无陽不生故必剛得中然後為中孚○
 程傳二柔在内中虚為誠之象二剛得上下體之中
 中實為孚之象上巽下説上至誠以順巽乎下下有
 孚以説從其上其孚乃能化於邦國也信及豚魚信
[016-14b]
 道至矣以中孚渉險難其利如濟川而以虚舟則无
 沉覆之患卦虚中為虚舟象中孚而貞則應乎天天
 之道孚貞而已 守信之道在乎堅正故利貞○張
 子上巽施之下説承之其中必有感化而出焉者蓋
 孚者覆乳之象有必生之道○朱子无事時虚而无
 物曰中虚自中虚中發出來皆是實理曰中實一念
 之間中无私主便謂之虚事皆不妄便謂之實不是
 兩事○朱漢上曰孚猶鳥之伏卵也巽伏於上説從
[016-15a]
 於下不動而柔者化剛者應拚然而飛矣化邦之道
 猶是巽為木兑金刳其中舟虚也象中虚渉川之利
 重載不如虚舟仗誠而蹈大難猶乗木而其中枵然
 豈有風波之患○馮厚齋曰孚卵也孚卵育而化也
 古蓋以卵為孚在人則性由中而發於外而人化之
 也 巽為木為風木得風而行於澤上所以利渉
 中孚之義由无妄也有正有不正男女之相期士夫
 之死黨小人之握手出肺肝相示皆不正之孚也故
[016-15b]
 利貞誠者天之道正則應乎天不正則狥乎人孚不
 足言矣○李隆山曰羽蟲之孚柔渾於内而剛殻於
 外雌伏啐喙不違其自然之期信之最可必者○趙
 復齋曰柔在内而不掩剛得中而為主則隂説乎陽
 而巽順以聽此君子所以化小人也 下卦為内上
 卦為外而三四二爻有時為内於中孚見之二五為
 中而三四二爻有時為中於益於中孚見之又有隨
 時取中者如復之六四 柔曰内剛曰中聖人立言
[016-16a]
 精妙 化邦之道如風之入如澤之潤 天之道四
 時不忒莫知其利周子曰利貞誠之復○王秋山曰
 豚魚出澤必風此天地間不言之信人之孚信及夫
 豚魚則孚道至矣風於澤澤於風二者以虚相入以
 實相受中孚之象○呉草廬曰豚魚澤中之物俗謂
 江豚澤將有風則浮出水面南風則口向南北風則
 口向北舟人稱為風信風澤之卦故取以為象中實
 之孚其信如豚魚則吉 二五中實能孚於三四而
[016-16b]
 三能説四能巽以孚於二五是二五之孚能化一國
 之民而使之孚也邦指三四之民而言○胡雙湖曰
 呉氏江豚之説隆山厚齋皆同隆山謂中孚之豚魚
 以巽兑合而為之諸儒不究本象釋豚魚為二物厚
 齋則謂水陸不相類而象意俱失愚謂巽為魚而生
 於兑澤則是江豚明矣○龍觀復曰玉篇江豚一名
 鱄䱐亦取專而孚之義歟○何𤣥子曰豚魚澤處而
 知風不爽其信全乎天者也人能積孚於中始於天
[016-17a]
 之无偽終於天之不爽若豚魚焉則誠精之體有完
 无虧吉可知矣即以化難化之人平難平之難至誠
 可格如大川之可渉矣信及豚魚猶言信如豚魚也
 ○易外風將起澤豚魚必先知之風无心而信豚魚
 豚魚亦无心而信風皆天之所為故曰應乎天
  按彖辭直言豚魚吉是言豚魚之吉非言格及豚
  魚者之吉也夫豚魚何以吉以其信也故夫子以
  信及豚魚釋之明文王以豚魚之至信而任天者
[016-17b]
  為中孚之誠至而自然之象也若如王輔嗣説則
  豚魚祗作草木字㸔矣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象傳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郝京山曰中孚貴初初陽在下陽氣方潛初念純一
 其志未雜故虞吉○錢啓新曰虞澤虞一名固澤鳥
 時常在澤象主守之官○唐凝菴曰燕春去秋來有
 信之象使初有他不能若燕之信於孚道有虧○孫
 夏峯曰虞澤鳥也以主守不易為信者也燕𤣥鳥也
[016-18a]
 春去秋來以隨時變易為信者也初方立而遽求權
 故聖人許其為虞難其為燕他也者未離於守而妄
 託於通嘗試非其所安尚與圓機有間是薄虞而非
 虞學燕而非燕兩失之者也虞燕二義只一豚魚可
 兼○呉尊彜曰初陽始孚以説應順與物忘機然震
 動在上防其志變故以有他示戒
  按中孚之義以誠一而任天為孚道之至此爻虞
  吉文義與豚魚吉一例諸家以虞字訓安訓專更
[016-18b]
  或為虞度為虞防為驩虞為憂虞皆不免經營紛
  擾與憧憧徃來無異何以言吉傳何以言志未變
  馮厚齋以為虞人草廬雙湖宗之唯錢啟新以為
  澤虞之鳥孫夏峯特主其説愚細玩之卦以孚名
  取羽族孚子為象又卦似大離離為飛鳥故曰鶴
  曰翰音多言羽族則虞為澤鳥適從其類攷澤虞
  字出爾雅非无稽俗説夫彖稱豚魚吉者取自然
  之信純乎天也則澤虞與豚魚一例虞吉與豚魚
[016-19a]
  吉文義亦一例於象則取澤中之鳥於義則取其
  任天而不雜以人澤虞即鵜鶘澤之外无他徃魚
  之外无他好終日立澤飲啄在是靜以自守不易
  其性初剛以之孔子故以志未變釋之若作虞人
  恐未見其志之不變何遽以吉許之當從澤鳥為
  優有他云者乃未變之反似不必指為應某從某
  也唯燕字作安字者泛作燕雀之燕者似未為的
  姑存之
[016-19b]
九二鳴鹤在隂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象
傳其子和之中心願也
 王輔嗣曰處内而居重隂之下履不失中不徇於外
 任其真者也立誠篤志雖在闇昧物亦應焉故曰鶴
 鳴在隂其子和之不私權利惟徳是與誠之至也故
 曰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本義好爵謂得中靡與
 縻同言懿徳人之所好故好爵雖為我所獨有而彼
 亦繫戀之也○朱漢上曰震為鵠鵠古鶴字鶴震聲
[016-20a]
 感兑鳴於正秋九二象九二剛得中中孚之至者九
 居二在隂也靡子夏傳作縻巽為繩縻係象○沈守
 約曰鶴陽明之物二兑體居重隂之下變而為震震
 為善鳴處於隂暗在隂象上比二隂與之相得陽説
 而鳴於下隂說而順於上和之象○鄭東谷曰二獨
 无應若未信於人而爻最吉者自耀者其實喪自晦
 者其徳章二以剛履柔而得中且伏於二隂之下无
 求而物自應者感以天也○項平甫曰二鳴於澤中
[016-20b]
 不求人知而三以同體自來相和二有好爵樂與三
 同○李蒙齋曰好爵者孟子所謂尊爵也天爵也良
 貴也靡共也同也○胡雲峯曰鶴鳴子和天機之自
 動好爵爾靡天理之自孚○俞石澗曰爾指三我吾
 九二自謂也○何𤣥子曰二五皆以剛得中而臨在
 内之柔孚信厚積合體无間故聖人於此發中孚感
 通之妙鳴鶴九二也其子三四也二為隂位在兑澤
 之中艮山之下幽隱之處故為在隂卦象中二隂如
[016-21a]
 鳥卵二上孚之如抱卵然其子象也繫辭曰况其邇
 者邇指其子而言好爵指五五乃體備天爵而據人
 爵之尊者故謂之好爵謂二積其誠信孚於三四以
 上應乎五也○龍麟洲曰二以中實之孚感三四中
 虚之孚出於自然如鶴鳴子和孚之至也隂陽相感
 則鳴○錢啟新曰二鳴三四兩爻一體震動上下賡
 鳴二五合中无分吾我故好爵在五而謂之我○易
 外中心願二隂之中為心虚故孚孚故願其鳴也由
[016-21b]
 中而發發本无心乗乎天氣之清其和也由中而應
 應亦无心接乎母氣之和三四之虚皆无心之至以
 氣相貫以聲相通猶君臣相得一都而一俞也好爵
 爾靡者君以人爵而靡士之天爵士以天爵而靡君
 之人爵攣如者好爵相靡之象
  按諸儒以二為鶴五為子五為鶴二為子或又以
  初為子於爻位不順且敵體弗和俱不可從本義
  好爵謂得中蓋以二言也何氏指五蓋五以中實
[016-22a]
  應二則五之好爵即為二之所有矣二説可兼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象傳或鼓或罷位不
當也
 王輔嗣曰三居少隂之上四居長隂之下對而不相
 比敵之謂以隂居陽欲進者也欲進而閡敵故或鼓
 四履正而承五非已所克故或罷不勝而退懼見侵
 陵故或泣四不與物校退不見害故或歌進退无恒
 憊可知也○吕藍田曰以隂居陽雖與上應而比於
[016-22b]
 四近不相得所以得敵○張紫巖曰二隂相偶曰敵
 敵有競進意風澤相激為鼓罷為歌泣○項平甫曰
 二隂之勢等故三稱敵四稱匹稱類中孚以中正相
 孚三皆无之故至於此○胡雙湖曰鼓震動象罷艮
 止象泣二至四似離而有兑澤象歌正當兑口象○
 俞石澗曰三四兩隂相並而成匹故曰得敵爻柔位
 剛半動半靜又不中不正故其象如此○蘇紫溪曰
 人而孚則千里之外孰非吾與人而不孚則一室之
[016-23a]
 近孰非吾敵作止哀樂皆失常度所謂人而无信不
 知其可也○何𤣥子曰三内卦主四外卦主同為隂
 柔而其志相反敵也
  按此卦合六爻觀之有中虚之象以二體言則二
  女也三四又長少主爻相比而不相得三又不若
  四之正乃起而為敵澤遇風而興瀾故無定形鼔
  罷泣歌曲肖少女之情態此與中孚正相反者也
  傳言位不當者以隂居陽非虚非實動靜无恒也
[016-23b]
  或以上九正應為敵者非易例
六四月㡬望馬匹亡无咎 象傳馬匹亡絶類上也
 王輔嗣曰居中孚之時處巽之始應説之初居正履
 順以承於五内毗元首外宣徳化充乎隂徳之盛故
 曰月㡬望馬匹亡棄羣類也○孔仲達曰棄三之類
 如馬之匹亡絶三之類不與之爭而上承於五也○
 郭白雲曰馬匹不亡則有鼔罷泣歌之累今馬匹亡
 則安行上道得敵匹亡其道正相反也○朱漢上曰
[016-24a]
 古者駕車四馬兩服為匹兩驂為匹○王童溪曰隂
 道畏盈孚志貴一中孚所以為中孚者三四也四處
 近君之位以盈為戒月幾望則不至於盈不三之比
 而唯五之承馬匹亡象○沈守約曰巽隂之長四巽
 之主隂之盛也○趙復齋曰隂虚資陽月受日光也
 既望則缺幾望則盛○胡雙湖曰自二至四互震馬
 象○王秋山曰四中虚五中實以此之虚受彼之實
 如月受日之明而相望曰幾者猶有未盈○何𤣥子
[016-24b]
 曰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兑西震東下卦兑中爻震
 日月相望象
九五有孚攣如无咎 象傳有孚攣如位正當也
 胡安定曰居尊位而中正是有至誠至信之心發於
 内而交於下以攣天下之心上下内外皆以誠信相
 通何咎之有○本義剛健中正中孚之實而居尊位
 為孚之主下應九二與之同徳○張紫巖曰五剛中
 為有孚互艮艮手艮止為攣二隂中虚羣陽恊順為
[016-25a]
 攣如○趙復齋曰爻至此始稱孚盡卦義也餘卦稱
 孚者多泛言也此卦欲盡其義故諸爻吝之○李蒙
 齋曰九五中正居尊下无係應誠而不私盡中孚之
 道者也止稱无咎者即聖人處无過之地也位正當
 者美其有天徳而居天位○胡雲峯曰九五合九二
 以成一體包二隂以成中孚其固結如此五二一心
 故也一則孚孚則化○王秋山曰五以巽順中正為
 孚之主初上同徳相親三四柔順相承九二剛中而
[016-25b]
 應上下牽攣而歸之是无一民一物之不孚何咎之
 有
  按中孚雖兼中虚中實二義究以實為感虚為應
  故中實乃中孚之本而二之實不如五之實九五
  所以為中孚之主而能盡卦義也
上九翰音登於天貞凶 象傳翰音登於天何可長也
 王輔嗣曰翰高飛也飛音者音飛而實不從也居卦
 之上處信之終信終則衰忠篤内喪華美外揚故曰
[016-26a]
 翰音登於天○孔仲達曰虚聲逺聞也○程傳陽性
 上進風體飛颺九居中孚之時處於最上孚於上進
 而不知止者也貞固於此而不知變凶可知矣夫子
 曰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固守而不通之謂也○張
 子將變而為小過也○本義鷄曰翰音巽之象居巽
 之極為登於天鷄非登天之物而欲登天信非所信
 而不知變亦猶是也○朱漢上曰鷄振其羽翮而後
 出於聲翰音也○鄭東谷曰信貴在中乃極乎上巽
[016-26b]
 風也以陽居之蓋以飛求顯以鳴求應者實既喪矣
 何能久哉○沈守約曰鷄陽物而巽隂无力於飛鳴
 者也巽為風風行天上有聲无形變而為坎陽陷於
 隂實不從也○李蒙齋曰上九剛在外而不中飛鳥
 之音宜下不宜上逆而不順何可久也○呉草廬曰
 鷄知旦物之有信者○胡雲峯曰五上天位九二鶴
 也而鳴於地之隂上九鷄也而鳴於天之髙有是理
 乎○梁孟敬曰上九處中孚之極是以信而有聲聞
[016-27a]
 者也不中正而以有信聞其有信之名无信之實者
 鷄不能飛而音聞於天聲聞過情貞固守此安得不
 凶
  按翰音作鷄本之戴記註䟽止作鳥音似尤穩蓋
  記非周以前書也
艮下/震上  中爻巽兑
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
下大吉 彖傳小過小者過而亨也過以利貞與時行
[016-27b]
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
事也有飛鳥之象焉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
逆而下順也
 宋仲子曰二陽在内上下各隂有似飛鳥舒翮之象
 故曰飛鳥震為聲飛而且鳴鳥去而音止故曰遺之
 音○王輔嗣曰施過於不順凶莫大焉施過於順過
 更變而為吉○孔仲達曰六五乗九四之剛六二承
 九三之陽上則乗剛而逆下則承陽而順故曰不宜
[016-28a]
 上宜下○胡安定曰飛鳥遺之音但聞其音不見其
 迹飛鳥翔空愈上則愈窮是上則逆也下附物則身
 安是下則順也○程傳時當過而過乃非過也時之
 宜也乃所謂正也小過之時自不可大事而卦才又
 不堪大事與時合也中剛外柔飛鳥之象中二畫鳥
 腹上下二隂鳥翼鳥出於卵小過所以次中孚○張
 子時宜用過雖過正也過於自大其勢必危過於自
 損可以獲吉○郭白雲曰凡剛非二五皆非得位小
[016-28b]
 過之義可過於下不可過於上可過於柔不可過於
 剛故不及其君遇其臣所以為小過之无咎○朱漢
 上曰所以小過者時而已譬之寒或過於隂暑或過
 於陽冬裘夏葛无非正也過而不失其正則吉柔得
 中也作大事非剛得位得中不能濟失位則无所用
 其剛不中則過乎剛是以小過之時不可作大事也
 ○王童溪曰鳥飛決起遺音不能上徹不宜上也音
 遺於下下所共聞宜下也○呉草廬曰飛鳥遺之音
[016-29a]
 以下象占為陽剛君子謀也隂强陽弱君子上則進
 為隂所忌易以取禍下則退就卑處可以全身大者
 陽也小過之時勇退而不進如鳥音之下而不上則
 大者可吉此君子不得志之時轉凶為吉之道也○
 梁孟敬曰隂雖過陽然陽在於内隂皆順之故可以
 亨以隂過陽必利於正不正則不能亨隂之正者以
 順為正也○俞石澗曰中孚肖離離有飛鳥象變為
 小過則肖坎見坎不見離則離之飛鳥已過但聞其
[016-29b]
 遺音也隂本在下之物唯宜居下若居上則僭為卦
 震上艮下唯可過於止不可過於動故曰不宜上宜
 下
初六飛鳥以凶 象傳飛鳥以凶不可如何也
 王輔嗣曰小過上逆下順應在上卦進而之逆无所
 錯足飛鳥之凶○朱漢上曰初艮體不正柔而止不
 當過也有應在四為四所以如師能左右之曰以其
 過至甚如飛鳥迅速雖欲救止不可如何○項平甫
[016-30a]
 曰初上二爻隂過而不中是以凶以象觀之初上二
 爻皆當鳥翅之末初六在艮之下當止而反飛以飛
 致凶上六當震之極其飛已髙動而成離則麗於網
 罟二五不言飛鳥者唯初上二爻動則成離離為飛
 鳥○耿希道曰大過至上乃凶小過在初已凶以應
 上而求進失宜下之義也○俞石澗曰以六居初不
 中不正之小人不安艮止之分而妄徼震動之舉如
 小鳥髙飛力盡必墮
[016-30b]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象傳不
及其君臣不可過也
 何𤣥子曰三陽為父四陽為祖五隂而尊妣之象妣
 在祖上如周人祖后稷而以其母姜嫄為妣故詩云
 似續妣祖春秋傳我所欲曰及不期而㑹曰遇二五
 雖非正應而同類相求越三而四以應於五是過其
 祖而遇其妣也然五雖徳為妣而位則君三四居近
 君之位則皆臣也二未應五而先與近比之三四遇
[016-31a]
 故又有不及其君遇其臣之象二有承陽之美而无
 害陽之心故无咎○合訂五在三四之上二徃應五
 則必越三四而上之矣六二柔順中正不肯躁進故
 寜比三而不應五所以然者以隂陽言六二婦也六
 五妣也三四為祖二上越三四而應五是遇其妣而
 過其祖然以位言五君也三四近君大臣二小臣小
 臣不可過孚大臣分也臣不可過則君不可及矣故
 唯遇其臣以通於君而已不可過非二陽阻之二自
[016-31b]
 安分而知其不可也漢之晁錯賈誼闇於六二之義
 矣
  按此爻象義諸説不一均未為恊唯何𤣥子近之
  朱髙安合訂尤明確而於兩象並列之故猶未疏
  解極暢愚玩象傳獨舉不及其君乃知過其祖二
  語非正象也考易例有客主二象並舉者孔子則
  獨釋主象以定爻義如夬之九三壯於頄客象也
  君子夬夬遇雨无咎主象也孔傳故獨釋君子夬
[016-32a]
  夬萃之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客象也徃无咎主
  象也孔傳故獨釋徃无咎此爻柔得中而且正又
  艮止之中撰巽之下五又敵應故二有安於下之
  志而无上應之過此不及其君遇其臣為二之主
  象也上文二語乃客象因二五雖應而為兩柔敵
  體而言也若曰過祖遇妣在婦妣之情可接祖孫
  之氣可通猶可遇也然以位則君臣不可過此六
  二之所以不應五此六二之所以无咎也无咎不
[016-32b]
  兼承過祖二句來易象難解處但據孔傳自得的
  解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凶 象傳從或戕之凶何如

 項平甫曰三四二爻方為隂所過非能過人者也故
 皆曰弗過三在艮止之上當止而防之若恃其重剛
 而徃從之則足取凶而已○趙復齋曰艮故能拒兑
 故説應不能終止○呉草廬曰防如捍水之防徃從
[016-33a]
 上六則或為所戕害○胡雙湖曰朱子謂弗過遇之
 兩字為一句愚謂弗過防之亦當兩字為絶句隂過
 之時故二陽爻皆稱弗過二隂在下有上進之勢故
 當防○錢啟新曰隂既過陽三之防之當如山之峙
 立而安固不搖方得免于戕害三苟弗防或以所應
 為從或以所比為從以失中之剛而從過極之隂其
 不為羣隂之所害者幾希三凶其從四戒其徃小過
 之時利貞之道宜然○唐凝菴曰九三為艮成卦之
[016-33b]
 爻若隄防然所以止下之不上者皆其力也苟以上
 之正應從則自失其止或以兑之毁折而戕害之凶
 立至矣
九四无咎弗過遇之徃厲必戒勿用永貞 象傳弗過
遇之位不當也徃厲必戒終不可長也
 陸君陽曰小者在上四能下之是以无咎以陽居隂
 故位不當斯得小過之心也若動而犯上失飛鳥之
 宜故往乃致危必在戒之而已勿用戒辭勿用所以
[016-34a]
 深思逺慮以保永久之貞○張子道非剛亢故无咎
 有應于下故曰弗過遇之○王介甫曰居隂而應下
 雖于卦為震不志于動以進者故无咎遇若孔子之
 遇陽貨可遇不可往也○郭白雲曰遇之下順乎柔
 不以剛自居也位不當所謂剛失位而不中也○朱
 漢上曰盛衰相循无小人常過君子之理陸震曰小
 者之過終不可長也戒而慎之以俟其復○沈守約
 曰剛不當位豈免于咎下應于初不失其順上承于
[016-34b]
 五不犯于逆是以无咎陽居震始剛而動也變而為
 坤順也卦變為謙不亢也是以弗過○張紫巖曰勿
 用靜也如乾初九勿用永云貞貞不可須臾忘也○
 雷西仲曰以陽居隂在上卦之下而又下應于初則
 務下不務上者故无咎君子失位不能過小人而不
 遽絶之故曰遇敬戒潔身以防小人之患曰必戒危
 行言遜也自守其正久而不改以待天時之復故曰
 永貞小人終不可長君子永貞則終有以過之矣○
[016-35a]
 俞石澗曰此爻皆以兩字為句
  按此爻以失位之剛處隂過之時而體震始前有
  兑毁故往厲必戒傳義勿用永貞為句作不可固
  守其常解考永貞之徳易未有為不利者否困皆
  以貞而吉豈于小過而勿用之陸氏張氏説精矣
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象傳密雲
不雨已上也
 程傳以隂柔居尊位雖欲過為豈能成功密雲不能
[016-35b]
 成雨自西郊故也隂不能成雨○張子三止于下隱
 伏之象小過有飛鳥之象故因曰取彼在穴○朱漢
 上曰澤氣上而為雲兑隂盛也故為密雲○沈守約
 曰澤動于上艮止于下不雨象隂居盛位不足當尊
 是以言公○徐進齋曰隂陽和則成雨皆隂无應不
 雨象○趙復齋曰陽微未達隂盛不下隂不主于陽
 而能利者未之有也○胡雙湖曰小過全體似坎弓
 象互巽繩弋象○俞石澗曰在穴謂三四兩陽爻在
[016-36a]
 二五兩隂爻之問隂為我故以陽為彼○何𤣥子曰
 五隂在三四之上亦欲畜二陽而成雨然二陽終不
 為和三四陷在坎中坎為隱伏故稱在穴雷動龍興
 方能致雨三為乾之少男四為乾之長男皆有龍徳
 與五非正應故公用弋以致之○姚承菴曰小過宜
 下不宜上隂至于五過甚矣居尊自亢澤不下究欲
 膏澤下于民必須求巖穴之士以為輔故戒之以求
 助抑之以下賢○合訂陽不交通是以不能成雨為
[016-36b]
 五進一䇿曰公其弋取彼在穴謂三四无異巖穴之
 士
  按時雖小過隂必資陽弋取在穴自當指三四兩
  陽穴者坎象五柔得中居尊可亨在于求陽不雨
  則不亨矣
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眚 象傳弗遇過
之已亢也
 王輔嗣曰過至于亢將何所遇飛而不已將何所託
[016-37a]
 ○孔仲達曰鳥飛而无託必離繒繳○張子不宜上
 而上自取之災○本義居動極之上處隂過之極過
 之已髙而甚逺者○沈守約曰變而為離動極炎上
 亢也離為鳥為網罟飛鳥離之象卦變為旅旅上為
 鳥焚其巢此為飛鳥離之凶○趙復齋曰二以柔遇
 中四以剛遇柔故皆无咎上六過中逺陽无所遇者
 亢極而凶○王秋山曰三為正應乃當遇而弗遇二
 陽在下不當過而過之○俞石澗曰超乎六爻之上
[016-37b]
 故曰過之離與詩鴻則離之之離同
  總論
  按觀小過彖爻之辭聖人教人處亂世之道曲而
  至矣二陽陷于四隂無可遯也剛皆失位非困之
  得中也處此者不宜上宜下非獨位不宜上聲名
  亦不宜上東漢諸君昧于此義以取黨禍處小過
  者即在小過謹小慎微之謂也
離下/坎上  中爻坎離
[016-38a]
 呉草廬曰濟者渡水已竟之名二物相資相成亦曰
 濟○易外既濟之象一日一月日下而月上以成其
 交所謂日月相推而明生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彖傳既濟亨小者亨也利
貞剛柔正而位當也初吉柔得中也終止則亂其道窮

 王輔嗣曰初吉終亂不為自亂由止故亂○孔仲達
 曰人皆不能居安思危慎終如始故戒以今日既濟
[016-38b]
 之初雖皆獲吉若不進徳修業至于終極則危亂及
 之 彖曰既濟亨小小者亨也脱一小字○陸君陽
 曰初以隂陽交故吉終則水火不同性故凶○侯行
 果曰剛得正柔得中故初吉正則有終極濟有怠止
 止則窮亂○鮮于侁曰終止則亂者返本之謂水返
 而終于潤下火返而終于炎上○程傳既濟天下萬
 事已濟之時○張子通其變然後可久故止則亂○
 郭白雲曰易六爻有應者八卦皆應皆得位在六十
[016-39a]
 四卦之中獨此一卦而已是知既濟者必有應必得
 其位然後可○李隆山曰既濟則亨矣而亨在于小
 何也易以隂柔為小離之一隂在中也坎一陽在上
 與之相應小者得大者之應而亨也况三隂皆出三
 陽之上則是三者皆在上而亨也三陽下之隂陽相
 交而為既濟猶泰之隂上陽下而相交也其所以致
 亨者非獨兩兩相應以居位各正也○蔡進齋曰六
 爻獨二有亨道故曰亨小初吉二也離明在内也終
[016-39b]
 亂上也既濟終為未濟矣又坎難在外象○趙復齋
 曰泰乾坤全體交既濟隂陽雜以交隂陽錯居陽皆
 交于隂至矣 陽下濟隂故初吉隂上乘陽故終亂
 咸之不能為恒久矣六二居中柔未盛上承上六亢
 隂盛无承吉凶之辨○馮厚齋曰六爻各當其位天
 下定矣所謂利貞者此也然定而无復有事則定者
 乃亂之源也○邱行可曰人處多事則戒心生戒則
 畏而不敢肆治所由兆處无事則止心生止則怠而
[016-40a]
 不復進亂所從起○項平甫曰既濟以六二為主爻
 未濟以六五為主爻故二彖皆曰柔得中以柔為主
 柔為小故稱小焉謂小大皆亨者誤○張紫巖曰精
 神交感君臣之徳俱明為既濟離位在下互體又離
 易險為明何事不濟隂以陽亨曰亨小君用剛臣用
 柔一卦中剛柔各得其叙既濟之利在是二五正體
 互有明徳故吉終或止之明者息矣上六柔失厥中
 柔道以窮○鄭東谷曰既濟之時唯靜而不擾者為
[016-40b]
 能守之下體柔得中守之以靜是初吉然靜不可止
 也止則蠧弊生而終亂矣離柔中也坎剛陷也始則
 守以柔中之徳終則剛陷于中其才如是○趙汴水
 曰小之致亨者火性炎上即以炎上為用也離在下
 實司鬱蒸發達之權凡交濟之用皆由于離離主隂
 小也及其終也君止于安臣止于佞上止于自奉下
 止于无告保濟之道窮○胡雙湖曰既濟隂陽各歸
 其宗易于伏而不動履其運者若一切止而不為則
[016-41a]
 亂矣○俞石澗曰孔子恐人以為亨之小特加者字
 明六二之亨也○何𤣥子曰自二至四互坎二為涉
 險之始兢惕意多故吉上處坎終狃其既濟亂自此
 萌○唐凝菴曰天下之治全在于明上六正離互離
 俱所不及全以柔闇用事止而不流復成其險明所
 不及濟道以窮
  按勘亂之才非陽剛不可守成之主唯柔中為貴
  既濟者守成之時也然柔不利逺亨者小止者亦
[016-41b]
  小中不中之分耳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无咎 象傳曳其輪義无咎也
 程傳以陽居下上應于四又火體其進鋭也時既濟
 矣進不已則及于咎故曳其輪使不進濡其尾則不
 濟既濟之初能止其進則无咎○本義輪在下尾在
 後初象曳輪則車不前濡尾則狐不濟謹戒如是无
 咎之道 語録非不欲濟欲濟而不敢輕濟也○沈
 守約曰變而為艮止其行也卦變為蹇蹇于行也獸
[016-42a]
 之涉水必掲其尾濡其尾蹇于濟也○鄭亨仲曰坎
 為輪初在坎後曳之也○蔡進齋曰狐有濡尾象亦
 坎也○熊梅邊曰雖當既濟之初速于求進則復入
 于坎險故曳輪而无咎○唐凝菴曰初有離之明能
 受水之濟皆知進止之義曳二之輪濡已之尾以明
 其不進則必圖所以永其濟者而後進矣于既濟之
 義為无咎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象傳七日得以中道也
[016-42b]
 王子邕曰體柔應五履順承剛婦之義也離為婦坎
 為盜喪其茀鄰于盜也勿逐自得履中道也二五相
 應故七日得○程傳以文明中正之徳應九五陽剛
 中正之君宜得行其志然五居尊位時已既濟无復
 進而有為在下賢才豈有求用之志自古既濟而能
 用人者鮮矣剛中反為中滿坎離乃相為戾茀婦人
 出門以自蔽者喪其茀則不可行然中正之道无終
 廢之理不得行于今必行于異時逐則失其素守勿
[016-43a]
 逐自守卦有六位七則變矣○馮厚齋曰詩翟茀謂
 以翟為蔽車之飾○李隆山曰離為雉為文明有翟
 茀之象○胡雲峯曰喪特失其在外者逐則失其在
 我者矣○郝京山曰六二離主為中女婦象上應九
 五為坎坎為盜為輿喪其車茀象
九三髙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象傳三年克
之憊也
 干令升曰髙宗中興之君鬼北方國離為戈兵故稱
[016-43b]
 伐坎當北方故稱鬼○侯行果曰上六闇極九三征
 之○張子上六險而應此處卦之未濟以終亂者也
 故以比鬼方九三以陽居陽文明而正故用師雖久
 困而必克○吕藍田曰九三備文明之徳宜伐闇者
 也髙宗有九三之徳然後可以伐鬼方猶至三年憊
 而後克是以明伐闇不可易也○本義當既濟之時
 以剛居剛髙宗伐鬼方象久而後克戒占者不可輕
 動○徐進齋曰盡坎三爻而成既濟三年克之象九
[016-44a]
 三當既濟之中以剛居剛欲兼舉内外之治故有此
 象○楊誠齋曰未濟求濟者寜既濟求過于濟者傾
 九三當既治之世挾重剛之資居炎上之極有求過
 于濟之心賢君伐逺夷宜易而難宜速而久而况其
 餘乎○沈守約曰中興之業既就逺方之伐既成逺
 近濟矣而使小人預其間貪功逞欲必以亂終不可
 不戒離變為震離為戈兵震為威武克伐象卦變為
 屯屯利盤桓三年克之象○鄭東谷曰三處欲變之
[016-44b]
 位剛陽過于有為視在内之事已濟必欲用剛以求
 功于外故為之戒无事之世捨内治而幸邊功者皆
 小人倡之也故曰勿用○胡雙湖曰鬼方唐帝紀注
 夏曰獯鬻商曰鬼方周曰獫狁漢曰匈奴魏曰突厥
 ○龍觀復曰小雅覃及鬼方通言夷方此卦下離故
 伐言于三後卦上離故伐言于四其象明甚○郝京
 山曰九三離坎之交水火相射克伐象進遇重險蹇
 蹇終濟三年克之象○潘去華曰蓋盛世勤民之難
[016-45a]
 也小人居盛不虞其衰成功不慮其難故戒以勿用
 九三離日將昃剛得正而位不中聖人唯恐其失之
 躁動也致警深矣○髙忠憲曰人但知盛時物力之
 甚裕不知盛時舉事之易憊故以髙宗伐鬼方猶克
 之于三年小人勿用當嚴之于明盛也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 象傳終日戒有所疑也
 陸君陽曰繻亦作襦飾之盛袽衣之敝六四得位于
 外名之美也險而乘剛行可疑也猶盛飾而衣有敝
[016-45b]
 袽行有所疑而終不為累者以終日之戒善補其過
 故聖人許之○石守道曰大臣之位當既濟之時則
 思未濟言美服而敝如當既濟則亦有未濟大臣憂
 國故終日防慎而戒疑其有弊○郭白雲曰既濟思
 患預防而六四又為多懼之地近君居險是以有繻
 有衣袽之戒袽敝衣説文謂繻為繒采蓋謂勿以新
 繒而忘敝袽亦猶勿以既濟而遂忘未濟之難也有
 所疑者雖未有患以多懼而預防之也○蔡進齋曰
[016-46a]
 既濟適中時且變矣故言繻雖美必至于有袽事雖
 濟必至于未濟必須終日戒慎則不至于終亂○趙
 復齋曰六四坎離雜故疑○林黄中曰説者謂敗絮
 可以塞漏舟愚謂不然漏舟而待敗絮非防患之道
 離為日三爻皆離終日象坎為憂戒懼象○呉草廬
 曰四為日將昃之時將昃則漸終○唐凝菴曰四當
 離終坎初雖有互離之文明而坎險已隱伏于中矣
 故曰繻有衣袽夫以綵繒為衣人見其外之文明豈
[016-46b]
 知其中藏敝絮乎坎本有疑又互離互坎其疑可知
 稍有不戒水便滅火焉得不戒○郝京山曰外繻而
 内袽亂伏于治坎隱之象○來矣鮮曰四變中爻為
 乾衣之象又成兑為毁折敝衣之象
  按王輔嗣以繻為濡以袽為塞舟之滲漏林氏駁
  之當矣繻袽二象諸儒或以先後言或以表裏言
  雖小異可㕘㸔要于戒義警切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象傳東
[016-47a]
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
 王輔嗣曰牛祭之盛禴祭之薄祭祀莫盛修徳黍稷
 非馨明徳惟馨是以東鄰殺牛不如西鄰禴祭在于
 合時不在于豐也○崔氏憬曰五坎為月月出西方
 西鄰之象應二在離日出東方東鄰之象也離又為
 牛坎水克離火殺牛之象○鮮于侁曰東六二西九
 五殺牛用順之道禴祭誠篤之理二居文明之中厚
 禮薄信雖用柔順豈若薦誠○蘇子瞻曰祭未有殺
[016-47b]
 牛者禴時祭國之常事小人以為常事不足以致福
 故非時殺牛而求之不和時祭之福不求而大也既
 濟之主在安常守法而已求功名于法度之外則易
 之所謂殺牛也○趙汴水曰牛為盛祭離言畜牝牛
 禴為殺禮猶坎言樽酒簋貳既濟之時離主用坎困
 離而為用者也故其祭也東盛而西菲禮盛者誠或
 衰禮薄者誠必一以誠交神神實福之萃之大牲損
 之二簋各因其時○胡雙湖曰程傳東鄰謂五西鄰
[016-48a]
 謂二本義從之横渠又謂東鄰上六西鄰六四愚謂
 東鄰指離六二西鄰指坎九五五以二為東鄰二亦
 以五為西鄰也坎為幽隂多説祭祀坎水又有禴薄
 之象實受其福九五陽爻為實也○唐凝菴曰既濟
 之功雖盛于二之明享既濟之福乃在于五之時蓋
 五之得位即得時也吉大來五以陽大能來之也○
 郝京山曰豐不如儉言二不言五懼以獲福既濟憂
 不濟斯為識時○髙忠憲曰此爻説者皆以五不如
[016-48b]
 二故于東西之解穿鑿彌甚不知實受其福只説本
 爻味象辭自見蓋既濟已過時只宜守儉自受其福
 不似初吉之時可為殺牛之祭也
上六濡其首厲 象傳濡其首厲何可久也
 王輔嗣曰處既濟之極之于未濟則首先犯焉過進
 不已則遇于難濡其首也將没不久危莫先焉○薛
 氏温其曰濡其尾者有後顧之義濡其首者不慮前
 也恃以為濟遂至陷没歴險而不虞後患既濟終亂
[016-49a]
 其義見矣○馮厚齋曰首在前尾在後則既未濟之
 六爻象皆横觀也皆有坎水故首尾皆濡凡事之欲
 濟者身在其外乃可濟首尾皆濡則身在其中矣
 既濟險在前未濟乃出乎險者而卦義相反蓋以水
 火相濟不相濟為象也然險終在前故既濟終厲終
 出于險故未濟終孚○沈守約曰爻變為巽巽入也
 上極而入于險濡首象○項平甫曰上六居濟之終
 而復陷于險如病愈之後而復遇病其能久乎○王
[016-49b]
 秋山曰不言凶而言厲者欲人知危懼而速改則濟
 猶可保也○俞石澗曰上六已出坎水之上下應九
 三則又沒入于坎豈不危厲
䷿坎下/離上  中爻離坎
 程傳易者變易而不窮也未濟則未窮也未窮則生
 生之義○趙復齋曰陽皆在上隂皆在下情未濟隂
 陽皆不當位義未濟○胡雲峯曰上經首乾坤乾坤
 之後六卦皆主坎之一陽下經終既未濟濟因坎水
[016-50a]
 取義而亨又皆主離之一隂天地終始皆水火相為
 用也易不終既濟而終未濟易不可窮也未濟非不
 濟也未焉爾水火不交而坎男下離女上男女之交
 也况既濟下離互坎上坎互離既濟之中互未濟未
 濟下坎互離上離互坎未濟之中互既濟非唯見時
 變之相為反覆而水火互藏其宅復于是見之○易
 外交為易之用不交為易之體體恒而用不恒易之
 道尚恒故易字日上月下有未濟象未濟者恒也
[016-50b]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无攸利 彖傳未濟亨柔得
中也小狐汔濟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續終也雖
不當位剛柔應也
 孔仲達曰未濟者未能濟渡之名六五以柔居中下
 應九二納剛自輔故于未濟之時終得亨通○本義
 未濟事未成之時水火不交不相為用卦之六爻皆
 失其位故為未濟汔幾也㡬濟而濡尾猶未濟也何
 所利哉 語録未濟取狐為象上象首下象尾 未
[016-51a]
 濟未出中不是説九二一爻是合一卦之體皆未出
 乎坎險所以為未濟不續終是首濟而尾濡不能濟
 不相接續故曰不續終也狐尾大濡則不能濟○郭
 白雲曰既濟曰亨未濟亦曰亨者既濟之亨已然之
 亨未濟之亨將然之亨未濟之濡其尾以小狐㡬濟
 而濡尾也○沈守約曰離隂卦五隂爻力不足是以
 不續終○李隆山曰坎為穴為隱伏物之穴居隱伏
 徃來水間者狐也○項平甫曰既濟未濟皆以柔為
[016-51b]
 主既濟自六二而達于上六則濟之事已終故為既
 濟未濟自初六而至于六五幾于濟矣而未能出中
 以至于上則其事猶未終也故為未濟故曰未濟亨
 柔得中也小狐汔濟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續
 終也其曰雖不當位雖六爻皆不當位義但取五而
 已濡其尾即是不能全濟之象无攸利之後復言剛
 柔應者覆解上文亨字也雖无攸利用其柔中以與
 剛應自有致亨之理○呉草廬曰三四五互坎為狐
[016-52a]
 剛大柔小以六五隂柔故曰小狐汔幾也幾及于上
 也井卦之水在九五井口之中未出上六井口之外
 則曰汔至未濟之狐在六五坎水之中未登上九水
 外之岸故曰汔濟蓋六五狐之前體若至上九則為
 出水登岸矣尾在前水之内後水之問故濡○俞石
 澗曰濟之名由坎而得既濟坎在上而難在五亨之
 者二故既濟之亨主二未濟坎在下而難在二亨之
 者五故未濟之亨主五狐之渡水其尾必掲用力盡
[016-52b]
 在尾今小狐汔濟而濡尾弱而不能用力又安能濟
 ○何𤣥子曰當五之位已渉二坎故曰汔濟然未克
 濟者以上九障其前也中即柔得中之中既未出中
 則始雖連續以渉而未能與前相繼續而成其終矣
 然剛柔皆應隂得陽以為助未濟者終于必濟故亨
 ○郭鵬海曰既未濟均以柔得中則敬慎勝也既濟
 之亂以終止未濟之无攸利以不續終則克終難也
 既曰柔得中而又有不續終之戒可見濟事无可輕
[016-53a]
 忽之時既曰不當位又著剛柔之應可見得人无不
 可濟之事
  按狐或以為九二非也朱子以全卦未出險為未
  濟者得之彖主一卦之象故狐在五得中而未出
  中語自一串而反覆言之初爻之濡其尾則自主
  本爻言之不必與彖同也或以初九爻象遂謂彖
  之小狐主初而言則與彖傳未出中句不合亦不
  可從小狐之汔濟未濟以隂柔力弱以致濡尾程
[016-53b]
  傳以為勇于濟者似无其象
初六濡其尾吝 象傳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王輔嗣曰處未濟之初最居險下不可以濟者也而
 欲之其應進則溺身未濟之始始于既濟之上六也
 濡其首猶不反至于濡尾然以隂居下困則能反故
 不曰凶○程傳以隂柔處險而應四處險則不安應
 四則志行于上然已極隂柔四非中正不能援之濡
 尾則不能濟不度其力而進終不能濟為可羞吝○
[016-54a]
 朱漢上曰卦後為尾坎水濡之○徐進齋曰既濟初
 濡其尾无咎者才剛離體離明則知緩急之宜而不
 急濟雖濡尾亦終濟未濟初濡其尾吝者才柔坎體
 坎陷則冒險以進而急于求濟至濡尾而不能濟○
 李氏光曰志欲有為而才不足雖履危涉難奮不顧
 身為可吝○雷西仲曰知始之欲濟而不知終之不
 能續故曰亦不知極也極者終窮之謂
九二曳其輪貞吉 象傳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016-54b]
 干令升曰坎為輪離為牛牛曳輪上以承五命○孔
 仲達曰居未濟時處險難内體剛中之質以應于五
 五體隂柔委任于二令其濟難者也經綸屯蹇任重
 憂深曳其輪者言其勞也靖難在正然後得吉位雖
 不正以其居中故能行正○代仲顔曰負荷重任若
 車重行遲施曳其輪用正治難而得其吉○吕藍田
 曰剛中而應志在出險雖曳輪于險中猶行之不止
 ○郭白雲曰曳其輪將以有行也六五柔中必得九
[016-55a]
 二剛中之臣相與為應乃可有濟曳輪用力甚艱而
 後有濟也○熊與可曰坎輪離牛既濟坎在外初與
 四應故離自内曳之欲其止未濟坎在内五與二應
 故離自外曳之欲其出于險○王秋山曰曳其輪竭
 力為上以求濟也陽剛居大臣之位受六五孚信之
 知乘其中正之車牽曳其輪而進雖未濟保其必濟
  按未濟之亨在剛柔之應而尤主于二之剛中為
  應求濟之時任濟之責豈容止而不進况坎險非
[016-55b]
  可安之所不進何待孔子謂其行正非謂其守正
  也傳義之説竊所未安九二剛中居柔非重剛躁
  進之比拯主之難何嫌于進其與既濟初爻辭同
  而義異熊説精矣蓋既濟初九之輪在前未濟九
  二則適當輪位也
六三未濟征凶利渉大川 象傳未濟征凶位不當也
 本義隂柔不中正居未濟之時以征則凶然以柔乘
 剛將出乎坎有利渉之象或疑利上當有不字○劉
[016-56a]
 夀翁曰六三居險之極未能出險而隂柔失位才不
 足以濟又求進焉凶可知矣烏能渉大難乎既曰征
 凶又曰利渉文義相背本義疑利字上有不字為得
 之○趙汴水曰居未濟之終過此則近于濟矣故特
 表以卦名○胡雙湖曰自三至五又互坎大川象○
 胡雲峯曰未濟之時唯剛乃克有濟六三隂柔不中
 正故明言未濟征凶○龍麟洲曰渉大川坎象三居
 水火之交故征進則凶下坎雖終撰坎繼之故又不
[016-56b]
 利渉
  按此爻從朱子後説為直截觀孔傳祗釋征凶可
  見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象傳
貞吉悔亡志行也
 程傳九四陽剛居大臣之位上有虚中明順之主又
 已出于險未濟已過中有可濟之道九而居四故戒
 以貞固則吉而悔亡震動之極也力勤而逺伐三年
[016-57a]
 然後成功濟天下之道當貞固如是○吕藍田曰離
 體有文明之徳利伐幽闇故皆曰伐鬼方斯爻剛徳
 不盛故必貞吉悔亡然後可以行其志不曰克之而
 曰有賞既濟九三强剛之質尚力以取勝斯爻不純
 以武不戰而服也○本義以不貞之資欲勉而貞非
 極其陽剛用力之久不能○鄭亨仲曰四動成震故
 以威震為義○沈守約曰既濟之憊明衰也未濟之
 賞明進也○馮厚齋曰鬼方初六也有賞六五大君
[016-57b]
 也大國本爻之位陽為大位為國○項平甫曰未濟
 之時所喜在剛九四所居者柔比九三為有悔必貞
 以勝之然後能任其事而无悔曰貞吉又加震字亦
 勉之之辭曰志行言其志必行而不屈然後得吉而
 无悔○張紫巖曰三年克之而後行賞緩而圖之欲
 全其生也周公東征用此矣離南方萬物亨嘉之時
 為賞歴坎三爻以應初為三年○鄭東谷曰既濟初
 吉終亂未濟初亂終吉以卦體言既濟則出明而之
[016-58a]
 險未濟則出險而之明以卦義言濟于始必亂于終
 亂于始必濟于終天道物理然也作易者于既濟之
 三以伐鬼方為戒于未濟之四以伐鬼方為功既濟
 欲其安于濟三妄動以求功必入于險故戒未濟欲
 其濟難四動而求功能出于險故美之○陳隆山曰
 既濟之三未濟之四二爻正當濟難之地故象討伐
 但既濟言髙宗未濟則受命出征者耳○雷西仲曰
 先言貞吉悔亡後言伐鬼方者先自治而後治人也
[016-58b]
 ○李蒙齋曰既濟之世利用靜未濟之世利用動○
 胡雲峯曰九四以剛居柔故曰震用震懼也臨事而
 懼未濟者必濟○梁孟敬曰既濟之時其兵貪兵也
 故三年則憊未濟之時其兵義兵也故三年則有賞
  按既濟坎險在外九三之伐為徼功于外故為戒
  未濟坎險在内九四之伐為靖難于内故有賞四
  變中爻為震故曰震用
六五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傳君子之光其
[016-59a]
暉吉也
 本義以六居五亦非正也然文明之主居中應剛虚
 心以求下之助故得貞而吉且无悔又有光輝之盛
 信實而不妄吉而又吉也 暉者光之散也○郭白
 雲曰有孚虚中也故能尊賢而容衆上言貞吉始之
 吉也下言有孚吉終之吉也此所謂能續終者也文
 王徽柔懿恭所謂柔中也光于四方顯于西土君子
 之光也○王童溪曰六五體柔居中謙光下逮而人
[016-59b]
 信之近而九四逺而九二所以濟者有其人而享成
 功者在乎我離明之徳不顯而自光由中之孚不言
 而自信○張紫巖曰未濟隂陽失位君用柔臣用剛
 聖人于九二九四六五爻辭皆曰貞吉謂不貞則失
 君臣之常不可與有濟也二以曳其輪為貞四以伐
 鬼方為貞五虚心以孚于二剛為貞○呉草廬曰離
 日在天下照地上光被于九二光及九二而暉在六
 五也○郝京山曰有孚二五交映而吉也大明居中
[016-60a]
 二五相得坎承離明離資坎潤暉映發越清通而不
 可揜○沈克齋曰五唯以隂虚而有麗陽之光則亦
 有三陽之孚孚在内則光有本光愈盛則孚愈充昭
 著之文明莫非盛徳之發越始以五之孚孚于三陽
 終以三陽之光盡合為五之光故吉而又吉○易外
 未濟之五日中天之時周禮十煇注謂日旁之光氣
 也暉古文作□中㸃象日之精外象日之光迸四射
 太陽盛實所致 觀彖由未濟而濟則光輝倍盛雷
[016-60b]
 雨之後而見青天其輝光必倍于常時凡人之出于
 磨厲與國家之興于憂危理皆如此
上九有孚于飲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傳飲酒
濡首亦不知節也
 朱漢上曰上孚于三坎為酒○項平甫曰既濟之終
 有亂之理故上六以濡首為時事之危未濟之終有
 濟之理故上九以濡首為人事之失濟以孚為美然
 所以用此孚者不可忽也六三以坎從離飲酒象上
[016-61a]
 九自離入坎首反向下而入於酒濡首象我飲彼則
 彼可以出險而成既濟之功彼濡我則併我而入于
 險矣天下將濟豈可有失失則敗矣○王童溪曰易
 三百八十四爻而成書其半隂也半陽也然易為君
 子謀故以乾之初九始馬而未濟之上九終焉貴陽
 道也于乾初則戒以勿用于未濟上九則戒以濡首
 始終為君子謀也○趙復齋曰出險故孚于飲酒不
 節故失也○邱行可曰内三爻坎險也皆未濟之事
[016-61b]
 外三爻離明也則未濟為既濟矣○李蒙齋曰未濟
 之終甫及既濟而復以濡首戒之懼以終始其要无
 咎此之謂易之道○呉草廬曰失是者失其是也○
 胡雲峯曰既濟三陽皆得位未濟皆失位然既濟之
 五反不若未濟之上者以時而言未濟不若既濟之
 初既濟不若未濟之終○王秋山曰未濟終則變而
 濟消息之理然也况四有受賞之功至五吉而又吉
 是變未濟為既濟矣上九風濤既息舟楫達岸之時
[016-62a]
 又以剛明處之宜乎上下有孚信其已濟歡然交欣
 以樂其樂也然過於樂而濡首則先信其已濟者皆
 非所信也失是者非也夫子曰亦者謂亦如既濟之
 上六溺宴安而不知節也易象傳亦字多若此○華
 霞峯曰不知節道理至當處有天然之節合乎節則
 是過此便不是初知極上知節總成其是
  按易象皆寓象也一坎耳變水而為酒是化險為
  夷易危為安之象上孚于三三坎體故曰孚于飲
[016-62b]
  酒也認定飲酒宴樂者泥矣然酒即水也可以溺
  人故又曰飲酒濡首只是溺于安樂意非沈湎也
  總論
 李西溪曰上篇首乾坤終坎離下篇首咸恒終既未
 濟亦坎離也上篇首天地隂陽之正也故以水火之
 正終焉下篇首夫婦隂陽之交也故以水火之交終
 焉○呉敬齋曰易之為義不易也交易也變易也乾
 坤之純不易者也既濟未濟交易變易者也以是始
[016-63a]
 終易之大義
 
 
 
 
 
 
 
[016-63b]
 
 
 
 
 
 
 
 周易孔義集説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