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39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清-納喇性德 (WYG)


[070-1a]
欽定四庫全書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六十八
          頭等侍衛納喇性徳編
坎下/離上
 伊川先生曰未濟序卦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
 終焉既濟矣物之窮也物窮而不變則无不已之理
 易者變易而不窮也故既濟之後受之以未濟而終
 焉未濟則未窮也未窮則有生生之義為卦離上坎
[070-1b]
 下火在水上不相為用故為未濟易/傳 先生過成都
 坐於所館之堂讀易有造桶者前視之指未濟卦問
 焉先生曰何也曰三陽皆失位先生異之問其姓與
 居則失之矣易傳曰聞之成都隠者酉室所閒云田/夫釋耒者悮○
 時氏/拾遺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无攸利
 伊川先生曰未濟之時有亨之理而卦才復有致亨
 之道惟在慎處狐能度水濡尾則不能濟其老者多
[070-2a]
 疑畏故履冰而聽懼其陷也小者則未能畏慎故勇
 於濟汔當為仡壯勇之狀書曰仡仡勇夫小狐果於
 濟則濡其尾而不能濟也未濟之時求濟之道當至
 慎則能亨若如小狐之果則不能濟也既不能濟无
 所利矣易/傳
  白雲郭氏曰易六十四卦終於既濟未濟者凡人
  事之終始惟曰濟與不濟而已故以是二卦終焉
  先既濟而後未濟者猶泰之與否也泰極則否既
[070-2b]
  濟窮則未濟天道人事莫不然也聖人之為戒深
  矣既濟曰亨未濟亦白亨者既濟之亨已然之亨
  也未濟之亨將然之亨也既濟言濡其尾而未濟
  亦言濡其尾者既濟之濡其尾以曳輪既濟而
  濡尾也未濟之濡其尾以小狐㡬濟而濡尾也
  夫濟難大人之事豈狐疑小人之所能哉宜其
  濡尾而无攸利此其所以為未濟也㡬濟而濡
  尾不䘮其生亦幸矣何所利乎若夫飛龍在天大
[070-3a]
  人之造何難不濟是以有不言所利之大易/説
  新安朱氏曰未濟事未成之時也水火不交不相
  為用卦之六爻皆失其位故為未濟汔㡬也㡬濟
  而濡尾猶未濟也占者如此何所利哉本/義 未濟
  取狐為象上象頭下象尾語/録
彖曰未濟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濟未出中也濡其尾无
攸利不續終也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伊川先生曰以卦才言也所以能亨者以柔得中也
[070-3b]
 五以柔居尊位居剛而應剛得柔之中也剛柔得中
 處未濟之時可以亨也 小狐汔濟據二而言也二
 以剛陽居險中將濟者也又上應於五險非可安之
 地五有當從之理故果於濟如小狐也既果於濟故
 有濡尾之患未能出於險中也 其進鋭者其退速
 始雖勇於濟不能繼續而終之无所往而利也 雖
 隂陽不當位然剛柔皆相應當未濟而有與若能重
 慎則有可濟之理二以汔濟故濡尾也卦之諸爻皆
[070-4a]
 不得位故為未濟雜卦云未濟男之窮也謂三陽皆
 失位也斯義也聞之成都隠者並易/傳
  藍田吕氏曰未濟有為而未有功也
  白雲郭氏曰未濟知其亨者以六五柔中知其有
  濟是以亨也小狐㡬濟未能出險之中故濡其尾
  无攸利未能終其濟也有始有卒者其唯聖人乎
  是以續終之事固非狐疑小人之所能也六爻雖
  不當位而剛柔皆相應雖處已有失然亦未嘗失
[070-4b]
  於人故得人之助是以有終亨之象而小狐之濟
  亦止於无攸利而已不然則㓙及之矣易/説
  漢上朱氏曰未濟自否來既濟之反也否塞之時
  六二之柔得中而上行天地相交否者亨矣柔而
  不中則介於二剛其能亨乎故曰未濟亨柔得中
  也此以二五言未濟也艮坎為狐小狐初爻也艮
  之初爻為小狐猶中孚之豚亦初爻也爾雅曰&KR2079
  汔也詩曰汔可小康鄭康成曰汔㡬也四為坎險
[070-5a]
  五為中出險也初往之四㡬濟而未及於五未出
  中也狐首輕尾重老狐聽冰負尾而濟其剛不息
  是以終濟卦以成卦言之上為首為前初為尾為
  後以畫卦言之初為始為本上為終為末上九剛
  也初六柔也小狐不度而進未能審慎其前則剛
  其後乃柔四坎濡其尾往无攸利以其剛不足不
  續終也然則濟險者其在於審慎始終如一剛健
  不息者乎孟喜曰小狐濟水未濟一步下其尾故
[070-5b]
  曰小狐汔濟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續終也
  此以初六九四相易言初六之柔不足以濟險難
  也未濟六爻雖不當位而剛柔相應茍量力度時
  慮善而動上下内外相與未有不濟者也故曰雖
  不當位剛柔應也此以六爻申未濟有可濟之理
  也在卦氣為十一月故太𤣥凖之以將易/傳
  新安朱氏曰柔得中指六五言本/義 未濟與既濟
  諸爻頭尾相似中間三四兩爻如損益模樣顛倒
[070-6a]
  了他曳輪濡尾在既濟為无咎在此卦則或吝或
  貞吉這便是不同了 易不是說殺底物事只可
  輕輕地說若是確定一爻吉一爻凶便是揚子雲
  太𤣥了易不恁地兩卦各自說濡尾濡首不必拘
  說在此言首在彼言尾大槩既濟是那日中衙晡
  時候盛了只是向衰去未濟是那五更初時只是
  向明去聖人當初見這箇爻裏有這箇意思便說
  出這一爻來或是從隂陽上説或是從卦位上説
[070-6b]
  他這箇説得散漫不恁他逼拶他他這箇説得䟽
  到他密時盛水不漏到他䟽時䟽得無理㑹若只
  要就名義上求他便是今人說易了大失他易底
  本意周公做這爻辭只依稀地見這箇意便說這
  箇事出來大段散漫趙子欽尚自嫌某說得疏不
  知如今煞有退削了處譬如箇燈籠安四箇柱這
  柱已是礙了明若便剔去得豈不更是明亮所以
  說不可為典要可見得他散漫 問未濟所以亨
[070-7a]
  者便是有濟之理而柔得中又自有亨之道曰然
  小狐汔濟汔字訓幾與井卦同既曰幾便是未濟
  未出坎中不獨是說九二爻通一卦之體皆是未
  出乎坎險所以未濟 不續終也是首濟而尾濡
  故不能濟盖不相接續去故云不續終也狐尾大
  濡其尾則濟不得矣並語/録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伊川先生曰水火不交不相濟為用故為未濟火在
[070-7b]
 水上非其處也君子觀其處不當之象以慎處於事
 物辨其所當各居其方謂止於其所也易/傳
  藍田吕氏曰火炎上而水潤下上下各當其所者
  也
  白雲郭氏曰火性炎上而在上水性潤下而在下
  二氣不交不相為用是以為未濟亦猶天地不交
  而為否也物之有可辨者如水火之性是也居方
  者猶居上居下是也君子觀未濟之象而慎於辨
[070-8a]
  物居方者欲其所居各得交濟之道无若火在水
  上而不相為用也不然則物自各止其所在君子
  何慎之有易/説
  漢上朱氏曰未濟自否變否艮止也慎之象離為
  明辨也火隂物也居南水陽物也居北二物有相
  濟之理火上水下各居其所未濟也君子觀此慎
  辨萬物使各居其所有辨然後有交辨之以正其
  體交之以致其用不辨則不交有未濟乃有既濟
[070-8b]
  而未濟合既濟之象易/傳
  新安朱氏曰水火異物各居其所故君子觀象而
  審辨之本/義
初六濡其尾吝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伊川先生曰六以隂柔在下處險而應四處險則不
 安其居有應則志行於上然已既隂柔而一无/而字四非
 中正之才不能援之以濟也獸之濟水必揭其尾尾
 濡則不能濟濡其尾言不能濟也不度其才力而進
[070-9a]
 終不能濟可羞吝也 不度其才力而進至於濡尾
 是不知之極也並易/傳
  藍田吕氏曰初六未濟之始以柔居險之下不可
  以有進也然上應於四不量其力䧟溺於難不能
  以自濟故濡其尾不可進而進宜有悔而曰吝者
  私於其應不能忘懐以蹈濡尾之難終吝道也
  白雲郭氏曰初六隂柔在下居險之中而上應九
  四是則小狐欲濟之象然不能有終而濡其尾是
[070-9b]
  隂柔不足以有濟故吝也極至也度可至而至之
  智者之事不度才力而妄欲有濟是不知可至之
  道也无凶而止於吝者得其應以為之助耳易/說
  漢上朱氏曰卦後為尾坎水濡之濡其尾也初處
  險下而上有應其志欲動在未濟之時剛動則出
  險於濟為得其分量矣極分量之極也初柔九二
  又以剛在前阨之雖有應可動而柔不能動吝也
  於是而欲濟是亦不知極也猶獸欲濟而力柔水
[070-10a]
  濡其尾則不能舉終亦不出乎險矣坎水為知易/傳
  新安朱氏曰以隂居下當未濟之初未能自進故
  其象占如此極字未詳考上下韻亦不叶或恐是
  敬字今且闕之本/義
九二曳其輪貞吉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伊川先生曰在他卦九居二為居柔得中无過剛之
 義也於未濟聖人深取卦象以為戒明事上恭順之
 道未濟者君道艱難之時也五以柔處君位而二乃
[070-10b]
 剛陽之才而居相應之地當用者也剛有陵柔之義
 水有勝火之象方艱難之時所頼者才臣耳猶當盡
 恭順之道故戒曳其輪則得正而吉也倒曳其輪殺
 其勢緩其進戒用剛之過也剛過則好犯上一无/上字
 順不足唐之郭子儀李晟當艱危未濟之時能極其
 恭順所以為得正而能保其終吉也於六五則言其
 貞吉光輝盡君道之善於九二則戒其恭順盡臣道
 之正盡上下之道也 九二得正而吉者以曳輪而
[070-11a]
 得中道乃正也並易/傳
  藍田吕氏曰九二剛中而應志在出險雖曳輪於
  險中猶行之不止中以行正其難必濟故曰貞吉
  濡尾曳輪在既濟則為始濟之象於未濟則為涉
  難已深之象故其義不同
  白雲郭氏曰曳其輪者將以有行也九二以剛中
  之才居險難之中剛而有濟故曳其輪貞吉也夫
  六五之君柔中未能有濟必得九二剛中之臣相
[070-11b]
  與為應乃可濟矣是以有曳輪濟難之漸固守是
  道无不吉也中以行正者其曳輪也所以輔其君
  以有濟道之正也以九居二剛中之徳也以中之
  徳行道之正故曰中以行正也既濟初九曳輪而
  已濟者也未濟九二曳輪而將濟者也夫濟者宜
  有用舟之象而二卦皆言曳輪者以見濟難之時
  用力甚艱而後有濟故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坎為輪二往五應艮為手曳其輪也
[070-12a]
  坎輪在水火爻之中水欲下火欲上亦曳也二中
  也九二之五中以行正也未濟時六五柔處尊位
  五所賴者九二剛中也剛非臣徳之正也剛或好
  犯恭順之道或有不足故戒以曳其輪則緩進以
  盡恭順於臣為中於道為正行中以行正者正未
  必中中以行正則盡矣易傳曰唐郭子儀李晟當
  艱難未濟之時能保其吉者用此道也易/傳
  新安朱氏曰以九二應六五而居柔得中為能自
[070-12b]
  止而不進得為下之正也故其象占如此 九居二
  本非正以中故得正也本/義
六三未濟征凶利渉大川象曰未濟征凶位不當也
 伊川先生曰未濟征凶謂居險无出險之用而行則
 凶也必出險而後可征三以隂柔不中正之才而居
 險不足以濟也未可有濟之道出險之用而征所以
 凶也然未濟有可濟之道險終有出險之理上有剛
 陽之應若能渉險而往從之則濟矣故利渉大川也
[070-13a]
 然三之隂柔豈能出險而往非時不可才不能也
 三征則凶者以位不當也謂隂柔不中正无濟險之
 才也若能渉險一无/險字以從應則利矣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有强援於上故利渉大川非義躁進凶
 之道也易/說
  藍田吕氏曰六三隂不當位不中不正執此以行
  非止未濟取凶必矣居二剛之間所比者正當是
  時也以不正進則凶比於正而濟乎難則利
[070-13b]
  白雲郭氏曰三非中正之才不足以有濟必欲力
  征而有濟斯取凶之道也然二卦謂之濟者非獨
  濟其身而已有載上濟下之道故皆有曳輪之象
  茍濟其身則為小狐之事也非濟之大者也六三
  雖非中正之才而處險之上險不能害以之自濟
  則可濟衆則不可是以雖征凶而利渉大川也征
  凶以其濟衆也利渉大川自濟也必曰未濟征凶
  言欲以未濟之道而征是以知其欲大濟也征凶
[070-14a]
  固不若九二曳輪之吉而利涉大川復優於小狐
  濡尾之吝以此見六三之才居初二之間特以不
  當濟難之位往濟則凶也易/説
  漢上朱氏曰三處險中惟至剛乃可以出險六柔
  不當位未濟也以柔而行外援上九則乾首沒於
  坎中淪胥以溺之象雖正亦凶竇武何進是也故
  曰征凶三四非應當未濟之時三資其助四近而
  協力巽股出險利涉大川矣易/傳
[070-14b]
  新安朱氏曰隂柔不中正居未濟之時以征則凶
  然以柔乗剛將出乎坎有利涉之象故其占如此
  葢行者可以水浮而不可以陸走也或疑利字上
  當有不字本/義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象曰貞
吉悔亡志行也
 伊川先生曰九四陽剛居大臣之位上有虛中明順
 之主又已出於險未濟已過中矣有可濟之道也濟
[070-15a]
 天下之艱難非剛健之才不能也九雖陽而居四故
 戒以貞固則吉而悔亡不貞則不能濟有悔者一无/者字
 也震動之極也古之人用力之甚者伐鬼方也故以
 為義力勤而逺伐至於三年然後成功而行大國之
 賞必如是乃能濟也濟天下之道當貞固如是四居
 柔故設此戒 如四之才與時合而加以貞固則能
 行其志吉而悔亡鬼方之伐貞之至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剛陽之徳迫近至尊非正而吉悔所招
[070-15b]
 也初處險中叛而未一奮動討伐其勢必克堪上之
 任是以有賞易/説
  藍田吕氏曰九四與既濟九三皆離之體有文明
  之徳利伐幽闇故皆曰伐鬼方既濟九三陽剛當
  位故曰髙宗斯爻以陽居隂剛徳不盛故必貞吉
  悔亡然後可以行其志震用伐者先之以威也不
  曰克之而曰有賞於大國者既濟九三强剛之質
  尚力以取勝斯爻不純以武修文徳以服之不戰
[070-16a]
  而服故不曰克之而曰有賞也
  白雲郭氏曰四居近君之位有剛强可濟之才而
  能固守居柔之貞是以吉也吉則未濟之悔亡矣
  故可以震用伐鬼方震用伐鬼方則其才足以逺
  濟非獨自濟其身而已故其君報能濟之功是以
  有賞於大國也必言三年以見未濟之時艱於有
  為也自古觀之舜有大功三十而後為天子禹八
  年於外而後平水土湯十一征而天下信之文王
[070-16b]
  九年而大統未集周公東征三年而歸未濟之難
  如此則九四之三年有賞未為久也志行者上有
  六五虚明柔中之君故九四得以行其志而有鬼
  方之伐不然則自濟不暇又安能濟逺人乎既濟
  九三與未濟九四皆有伐鬼方之象者二卦三四
  為反對故其象同與損益二五言十朋之龜夬姤
  三四言臀无膚其行次且同義稱髙宗則知伐鬼
  方為小亨言震用則知伐鬼方為大事矣係乎其
[070-17a]
  人大小不同也易/説
  漢上朱氏曰九居四有悔動而正正則吉而悔亡
  四動體震震為威怒坤為鬼方坎為險四近君剛
  而明有濟之道初恃險未順四用其威怒以入其
  阻伐鬼方也自三至初歴三爻坤為年三年而後
  順克之也克難辭艮山坎川坤土田賞之象坤四
  為國陽為大有賞於大國非貞吉悔亡其志行於
  上下乎二卦言伐鬼方者借此以明必濟之義天
[070-17b]
  下之弊固有盤結而難去者四凶頑民歴世既久
  乃能去之故曰貞吉悔亡易傳曰古之人用力之
  甚者伐鬼方也故以為義力勤而逺伐至於三年
  然後成功而行大國之賞必如是乃能濟四居柔
  故戒以此易/傳
  新安朱氏曰以九居四不正而有悔也能勉而貞
  則悔亡矣然以不貞之資欲勉而貞非極其陽剛
  用力之乆不能也故為伐鬼方三年而受賞之象
[070-18a]
  本/義 益損二卦説龜一在二一在五是顛倒説去
  未濟與既濟説伐鬼方亦然不知是如何語/録
六五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象曰君子之光其暉
吉也
 伊川先生曰五文明之主居剛而應剛其處得中虚
 其心而陽為之輔雖以柔居尊處之至正至善無不
 足也既得貞正故吉而无悔貞其固有非戒也以此
 而濟无不濟也五文明之主故稱其光君子徳輝之
[070-18b]
 盛而功實稱之有孚也上云吉以貞也柔而能貞徳
 之吉也下云吉以功也既光而有孚時可濟也 光
 盛則有暉暉光之散也君子積充而光盛至於有暉
 善之至也故重云吉並易/傳
  藍田吕氏曰六五離明之體居尊履中光之盛者
  然柔而不强或流於不正故貞吉然後无悔然後
  全其君子之光光達於外而有暉則離徳充矣故
  曰有孚吉凡言悔亡者已有悔而今使之亡也无
[070-19a]
  悔未有悔而不使之有悔也
  白雲郭氏曰六五柔中文明之君虛己而有容故
  賢者樂為之輔以濟天下之難是以九二有曳輪
  之吉而九四有鬼方之伐也人君不以尊位自居
  而樂於虚己待賢固守是道宜其吉而无悔矣貞
  吉而无悔是以未濟之悔可亡於九四也為君之
  徳孰有光於是者乎此其所以為文明之君有孚
  虛中也虛中故能尊賢而容衆是以吉也上言貞
[070-19b]
  吉始之吉也下言有孚吉終之吉也此所謂能續
  終者也昔文王之為君也徽柔懿恭所謂柔中也
  光於四方顯於西土非君子之光乎至於得賢而
  用之則有若虢叔閎夭散宜生泰顛南宫适之徒
  以為疏附先後奔走禦侮之臣故在詩則文王獨
  稱大明而在易則未濟六五亦獨為君子之光也
  易/説
  漢上朱氏曰六五文明之主柔居尊位悔也虚中
[070-20a]
  而下九二二往五正以剛濟柔故貞吉无悔坎為
  光君子之光謂九二也五離為明二與五應光明
  相燭有孚也暉者光之散管輅曰日中為光朝日
  為暉朝日初出其光暉散也言二五未交其徳暉
  之所及已孚於上下則吉濟險難者君必剛正臣
  必有不言之信然後委任篤下无閒言功濟天下
  而无後患不然凶必至矣易/傳
  新安朱氏曰以六居五亦非正也然文明之主居
[070-20b]
  中應剛虛心以求下之助故得貞而吉且无悔又
  有光輝之盛信實而不妄吉而又吉也 暉者光
  之散也並本/義
上九有孚於飲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象曰飲酒濡
首亦不知節也
 伊川先生曰九以剛在上剛之極也居明之上明之
 極也剛極而能明則不為躁而為決明能燭理剛能
 斷義居未濟之極非得濟之位无可濟之理則當樂
[070-21a]
 天順命而已若否終則有傾時之變也未濟則无極
 而自濟之理故止為未濟之極至誠安於義命而自
 樂則可无咎飲酒自樂也不樂其處則忿躁隕穫入
 於凶咎矣若從樂而躭肆過禮至濡其首亦未能安
 其處也有孚自信於中也失是失其宜也如是則於
 有孚為失也人之處患難知其无可奈何而放意不
 反者豈安於義命者哉 飲酒至於濡首不知節之
 甚也所以至如是不能安義命也能安則不失其常
[070-21b]
 矣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飲酒而至於濡首不節之甚也其必失
 此樂也有孚易/説
  藍田吕氏曰上九以剛居未濟之終濟未濟者也
  既濟則无所事而佚樂矣无事佚樂之志形於外
  可以飲酒而无咎故曰有孚于飲酒无咎无事佚
  樂之志形於外飲酒可也不知其節至於濡首則
  有孚之過也故曰濡其首有孚失是
[070-22a]
  白雲郭氏曰六五有孚於賢者故為君子之光上
  九有孚於飲酒適足自養而已安能有濟哉然自
  養者獨善其身雖无大咎至於難將及已濡首而
  不變是不知進退存亡之節者也向之謂有孚今
  則失是矣上九剛明之才可用而不知變故聖人
  之辭戒之如此昔伊尹始則耕於有莘之野終則
  幡然而改所謂知進退存亡之節者又安有濡首
  之失乎易/説
[070-22b]
  漢上朱氏曰上孚於三三震坎為酒上反三成兊
  坎流於兊口有孚於酒也三之上得正无咎也未
  濟之極无極而自濟之理非剛健之才得時得位
  上下孚應終不濟也上九君子有才而不當位與
  六三相應而无可濟之資以其有孚矣相與飲酒
  樂天順命以俟可濟之時則於義无咎上反三乾
  首濡於酒中則從樂躭肆亦不知節矣坎兊節之
  象也有孚若然失是義矣晉魏之交士多逃於麴
[070-23a]
  糵无濟時之志以故世復大亂聖人之戒不其深
  乎易傳曰人之處患難知其无可奈何而放意不
  反者豈安於義命者哉易/傳
  新安朱氏曰以剛明居未濟之極時將可以有為
  而自信自養以俟命无咎之道也若縱而不反如
  狐之涉水而濡其首則過於自信而失其義矣本/義
   問居未濟之時未可動作初柔不能固守而輕
  進故有濡尾之吝九二陽剛得中得正曳其輪而
[070-23b]
  不進所以貞吉曰也是如此大槩難曉某解也且
  備禮依衆人説 又曰坎有輪象所以説輪大槩
  未濟之下卦皆未可進六三未離坎體也不好到
  四五已出乎險方好上九又不好故曰濡首分明
  只是狐過水而濡其首今象云飲酒濡首皆不可
  曉舊嘗有人著書以彖象文言為非聖人之書只
  似是這様處頗費分疏所以渠有是説 未濟看
  來只陽爻便好隂爻便不好但六五上九兩爻不
[070-24a]
  如此六五得中故以為吉上九有濟時之才又當
  未濟之極可以濟矣却云不吉更不可曉 問未
  濟上九以陽居未濟之極宜可以濟而反不善者
  竊謂未濟則當寛靜以待九二九四以陽居隂皆
  能靜守上九則極陽不中所以如此先生曰也未
  見得是如此大扺時運既當未濟雖有陽剛之才
  亦無所用况又不得位所以如此並語/録
 
[070-24b]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