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39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清-納喇性德 (WYG)


[049-1a]
欽定四庫全書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四十七
          頭等侍衛納喇性徳編
乾下/兊上
 伊川先生曰夬序卦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
 者決也益之極必決而後止理无常益益一无下/益字
 不已已乃決也夬所以次益也為卦兊上乾下以二
 體言之澤水之聚也乃上於至高之處有潰決之象
[049-1b]
 以爻言之五陽在下長而將極一隂在上消而將盡
 衆陽上進決去一隂所以為夬也夬者剛決之義衆
 陽進而決去一隂君子道長小人消衰將盡之時也
 易/傳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伊川先生曰小人方盛之時君子之道未勝安能顯
 然以正道決去之故含晦俟時漸圖消之之道今既
 小人衰微君子道盛當顯行之於公朝使人明知善
[049-2a]
 惡故云揚于王庭孚信之在中誠意也號者命衆之
 辭君子之道雖長盛而不敢忌戒備故至誠以命衆
 使知尚有危道雖以此之甚盛決彼之甚衰若易而
 无備則有不虞之悔是尚有危理必有戒懼之心則
 无患也聖人設戒之意深矣 君子之治小人以其
 不善也必以己之善道勝革之故聖王誅亂必先脩
 己舜之敷文徳是也邑私邑告自邑先自治也以衆
 陽之盛決於一隂力固有餘然不可極其剛至於太
[049-2b]
 過太過乃如蒙上九之為寇也戎兵者强武之事不
 利即戎謂不宜尚壯武也即從也從戎尚武也利有
 攸往陽雖盛未極乎上隂雖微猶有未去是小人尚
 有存者君子之道有未至也故宜進而往也不尚剛
 武而其道益進乃夬之善也並易/集
  白雲郭氏曰以剛決柔謂之夬剛柔者君子小人
  之象也小人之害君子也以喜怒之私心往往隂
  為之謀以行譖害君子之去小人也以天下之公
[049-3a]
  義是以暴揚于王庭孚號其有自取危厲之道而
  決之也以一柔而乘五剛自危之道也不能退聴
  以違之是其可決也告自邑者始自王庭孚號其
  有厲而決之然後自邑國告之及於四方以見盡
  天下之公義也夫威天下者不以兵革之利況君
  子決小人有道存焉豈假威力以彊之乎是以不
  利即戎也利有攸往者乾道將復雖君子不得自
  己往而決之隨時之義也此舜所以必先去四凶
[049-3b]
  然後天下可得而治矣易/說
  新安朱氏曰夬決也陽決隂也三月之卦也以五
  陽去一隂決之而已然其決之也必正名其罪而
  盡誠以呼號其衆相與合力然亦尚有危厲不可
  安肆又當先治其私而不可専尚威武則利有攸
  往也皆戒之之辭本/義 揚于王庭孚號有厲若合
  開口處便雖有劍從自家頭上落也須著說但使
  功罪各當是非顯白於吾何慊語/録
[049-4a]
  東萊吕氏曰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夫五陽決一隂
  之時君子之勢盛小人之勢衰常人當此時多欲
  極力誅鋤小人絶其根本其間有識者謂君子已
  盛小人已衰事不可做盡不如且止殊不知恃君
  子衆多便欲誅鋤小人以即戎窮兵者固非矣若
  徒知不利即戎便以為事不可盡止而不為者亦
  非也小人固不可窮治无已至於在我之徳教政
  事愈進則向上愈有事豈可止而不往乎此所謂
[049-4b]
  利有攸往也易/說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揚于王庭柔乘
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
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伊川先生曰夬為決義五陽決上之一隂也健而說
 決而和以二體言卦才也下健而上說是健而能說
 決而能和決之至善也兌説為和 揚于王庭柔雖
 消矣然居五剛之上猶為乘陵之象隂而乘陽非理
[049-5a]
 之甚君子勢既足以去之當顯揚其罪於王朝大庭
 使衆知善惡也 孚號有厲盡誠信以命其衆而知
 有危懼則君子之道乃无虞而光大也 告自邑當
 先自治不宜専上剛武即戎則所尚乃至窮極矣夬
 之時所尚謂剛武也 陽剛雖盛長猶未終尚有一
 隂更當決去則君子之道純一而无害之者矣乃剛
 長之終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不可以必勝而忽慢故能矜慎則愈光
[049-5b]
 也 除惡務本故利有所進而後為徳乃終並易/説
  廣平游氏曰揚于王庭誦言於上也孚號誕告於
  下也告自邑自近而及逺也夫去小人而播告之
  脩若是其詳何也葢君子之夬也豈徒夬其人而
  已固將戮一以懲百使天下皆知惡之不可為如
  四罪而天下服也然小人之隂慝其慮身甚周其
  欲害君子之意甚切將欲決之能无疑乎故初則
  不勝二則&KR0357號三猶有凶也雖然彼以其邪我以
[049-6a]
  吾正彼以其凶我以吾仁又方與羣剛協徳盡道
  以去之其憂不濟乎故其危也乃其所以為光也
  若夫九五則據利勢操主權其除惡之易如薙莧
  陸甚易而无危矣然才高而性剛必期於夬夬而
  後已雖未過中於道為未光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彖明剛決柔謂之夬非剛決柔不名
  夬也然有乾之健故能決有兑之説故能和小人
  既決合天下之公義故天下説而和所謂四罪而
[049-6b]
  天下咸服也柔乘五剛不得不正其罪是所以必
  揚于王庭也其危乃光者明信宣布其所以自取
  危亡之道則君子之公義乃明矣所尚乃窮者以
  威力為尚而不知有道存焉適足以致小人之辭
  是自窮之道也剛長乃終者五剛既盛必復於乾
  而後已柔不去則剛不長非終道也小人不去則
  君子之道不長君子之道不長非君子之終也剛
  長乃終必決之義也易/說
[049-7a]
  漢上朱氏曰五陽長於下一隂消於上五陽合力
  而決一隂故曰夬決也剛決柔也此以五剛言夬
  之時也健者乾也決而和說者兌也健而説諸理
  決而不失其和非亢暴忿疾以力勝之決之至善
  者也古之人退人以禮其用刑至於殺之而不怨
  所以異於刑名家也彼嚴而少恩敢於殺以失人
  之情豈知健決有和説之義故曰健而説決而和
  此合二體言夬之才也五王位伏艮為庭王庭者
[049-7b]
  孤卿大夫諸侯三公羣士羣吏之位大詢于衆之
  地五得尊位體兌兌為口訟言於王庭與衆君子
  共去之而无忌以上六小人得位一柔乘五剛則
  其害未易去也故曰揚于王庭一柔而乘五剛也
  此以九五言處決之道也或曰何以知艮為庭曰
  艮行於庭春秋左氏傳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
  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曰庭實旅百杜氏曰艮為
  門庭上六下與九三相應成巽離巽為號巽風者
[049-8a]
  天之號令故號令也號呼也命也皆取巽象相應
  孚也揚于王庭發大號以信於下使知危者安其
  位不可易也一柔乘五剛而未去有危之道厲者
  危也其危猶曰其亡則決小人之道光矣離為光
  所謂與衆棄之舜去四凶而天下服是已若𨼆其
  誅如唐去李輔國則不光矣故曰孚號有厲其危
  乃光也此以上六應九三言處夬之道也夬自姤
  變一變同人二變履三變小畜四變大有五變夬
[049-8b]
  姤巽為命同人二坤為邑履兌為口告邑也於小
  畜大有皆有告命之象告自邑者告戒自我私邑
  言自治也君子將治小人必先自治自治則以我
  之善去彼不善小人所以服也傳曰无瑕者乃能
  戮人舜脩文徳文王无畔援歆羡自治也故曰告
  自邑戎戈兵也離之象自同人之離五變離成兌
  兌為刑殺而近君不利即戎也決小人不能揚于
  王庭孚大號於下藉戎兵以清君側猶鑿木去蠹
[049-9a]
  薫社逐鼠豈夬之尚哉所貴其夬者謂其乘時去
  害動而不窮也交兵幸一日之勝則窮矣自古用
  兵去小人如漢唐之季召外兵以去近習其禍至
  於覆宗聖人之戒不其深乎故曰不利即戎所尚
  乃窮也此二者推原卦變以言夬之所當戒也君
  子之道有始必有終夬始於復其剛浸長一柔尚
  存君子之道有未盡也剛長成乾其道乃終不能
  終則必有悔彦範之不誅武三思卒為世患剛長
[049-9b]
  不終也故曰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此復以五剛
  終言處夬之道也在卦氣為三月故太𤣥準之以
  斷毅易/傳
  新安朱氏曰夬決也健而説決而和釋卦名義而
  贊其徳揚于王庭己下此釋卦辭柔乘五剛以卦
  體言謂以一小人加於衆君子之上是其罪也剛
  長乃終謂一變即為純乾也本/義 彖云利有攸往
  剛長乃終今人以為陽不能无隂中國不能无夷
[049-10a]
  狄君子不能无小人故小人不可盡去今觀剛長
  乃終之言則聖人豈不欲小人之盡去邪但所以
  決之者自有道耳 問夬卦辭言孚號九二言惕
  號上九言无號取象之義如何先生曰卦有兌體
  兌為口故多言號也 或說夬卦云聖人於隂消
  陽長之時猶欲人戒謹恐懼其警戒之意深矣曰
  不用如此説自是无時不戒謹恐懼非是到這時
  方戒懼不成説天下已平治可以安意肆志只才
[049-10b]
  有些放肆便弄得靡所不至 夬卦號字皆當音
  如嘷字唯孚號古來作去聲看來亦是當平音並/語
  録/
  東萊吕氏曰彖剛長乃終也夬五剛若能不已而
  更進則其剛長而為乾剛極於此矣所謂剛長乃
  終也至於乾果終乎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此理未嘗有終也易/說
象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徳則忌
[049-11a]
 伊川先生曰澤水之聚也而上於天至髙之處故為
 夬象君子觀澤決於上而注溉於下之象則以施禄
 及下謂施其禄澤以及於下也觀其決潰之象則以
 居徳則忌居徳謂安處其徳則約也忌防也謂約立
 防禁有防禁則无潰散也王弼作明忌亦通不云澤
 在天上而云澤上於天上於天則意不安而有決潰
 之勢云在天上乃安辭也易/傳
 横渠先生曰君子道長故非徳之禁可以必行然不
[049-11b]
 可恃令之行无恩以及下也易/說
  藍田吕氏曰施禄及下可遽決也進有徳以居位
  不可遽決也左右諸大夫國人皆曰賢猶察之見
  賢而後用之此居徳則忌也忌謂戒慎也
  白雲郭氏曰說萬物者莫說乎澤今澤上於天有
  必下之勢在萬物有必説之理君子法之所以施
  禄及下是不以富貴自有而與天下共之也施禄
  及下者君子之所以澤物也居徳則忌者君子之
[049-12a]
  所以處己也所處在徳不踰法禁之中躬己之厚
  也子夏所謂大徳不踰閑之義也惟躬己厚故可
  以澤物而天下說之矣孔子曰脩己以安百姓故
  人君未有不正心誠意脩身而能治天下國家者
  也或曰忌者禁民為非也夬之象以說下為主无
  法禁之義葢夬之取名本於五剛一柔卦彖論全
  體六畫之象故以剛決為主而象則分兌與乾之
  二象論之故以説下為主是以其義不同也輔嗣
[049-12b]
  又以則忌為明忌失之矣忌猶自有忌憚之思故
  亦通不踰法禁之意易/說
  漢上朱氏曰雨澤上於天其勢不居必決而下流
  君子體夬之象故施禄澤以及下兌為口食下應
  三有施禄及下之象古者上有大澤則民人待於
  下流知恵之必將至也君子之於徳也寛以居之
  然後仁以行之若決而散則不可以畜矣故以此
  施禄則可以此居徳則忌上六居位而安有伏艮
[049-13a]
  居徳象也易/傳
  新安朱氏曰澤上於天潰決之勢也施禄及下潰
  決之意也居徳則忌未詳本/義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伊川先生曰九陽爻而乾體剛健在上之物乃在下
 而居決時壯于前進者也前趾謂進行人之決於行
 也行而宜則其決為是往而不宜則決之過也故往
 而不勝則為咎也夬之時而往往決也故以勝負言
[049-13b]
 九居初而壯於進躁於動者也故有不勝之戒隂雖
 將盡而己之躁動自宜有不勝之咎不計彼也 人
 之行必度其事可為然後決之則无過矣理不能勝
 而且往其咎可知凡行而有咎者皆決之過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言能慮勝而往則无咎易/說
  藍田吕氏曰初九以健在下壯于前趾者也當決
  之始畜銳以待度不勝不往乃可以免咎不能量
  敵慮勝徼倖輕進欲勝柔邪而反長之兹乃為咎
[049-14a]
  不可不慎
  白雲郭氏曰四剛過中已為大壯況夬之五剛乎
  故大壯初九曰壯于趾而夬曰壯于前趾則又欲
  速進其壯矣然初九居剛長之初力未能決有必
  不勝之理必不勝而往其咎宜也此復所以有朋
  來无咎之義而夬之初九失之易/說
  漢上朱氏曰大壯震為足初九在下體之下應足
  之動趾也夬自大壯積之在大壯時四剛已壯長
[049-14b]
  而至於五剛則初九壯于前大壯之趾也大壯所
  以征凶者初九无應不可動而先動也今震足毁
  折又无應動而往不正不正不足以勝九四恃其
  剛壯不計彼之不可勝而往決之過也不正故有
  咎不曰凶者隂將盡也易傳曰凡行而有咎者皆
  決之過易/傳
  新安朱氏曰前猶進也當決之時居下任壯不勝
  宜矣故其象占如此本/義 壯于前趾與大壯初爻
[049-15a]
  同此卦大率似大壯只爭一畫語/録
九二&KR0357號莫夜有戎勿恤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伊川先生曰夬者陽決隂君子決小人之時不可忘
 戒備也陽長將極之時而二處中居柔不為過剛能
 知戒備處夬之至善也内懷兢&KR0357而外嚴誡號雖莫
 夜有兵戎亦可勿恤矣 莫夜有兵戎可懼之甚也
 然可勿恤者以自處之善也既得中道又知&KR0357懼且
 有戒備何事之足恤也九居二雖得中然非正其為
[049-15b]
 至善何也曰陽決隂君子決小人而得中豈有不正
 也知時識勢學易之大方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警懼申號能孚號而有厲也以必勝之
 剛決至危之柔能自危慮雖有戎何恤能得中道故
 剛而不暴易/說
  藍田吕氏曰九二決之時以剛得中雖與物敵先
  知所以備豫之道不為窮兵幸勝之計則寇來不
  可犯故曰&KR0357號莫夜有戎勿恤
[049-16a]
  白雲郭氏曰初九過於用剛而不知不勝之咎九
  二處中居隂則无過焉是以有兢慎戒不虞之義
  &KR0357知懼也號明戒也有備則无患故雖莫夜有戎
  非所憂也得中道者以剛中自治而已非如初九
  之過於用剛者也大壯以初九九三用壯而二則
  貞吉皆與夬同&KR0357號鄭氏音號令之號而作號呼
  者非其義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二動成離目巽為多白眼&KR0357懼之象
[049-16b]
  巽風為號應兌口為號呼故曰&KR0357號離日在西之
  下莫也巽為入日入於地莫夜也離為戈兵戎也
  坎為憂離見坎伏勿恤也一爻又具此三者故曰
  有戎勿恤九二剛長欲極之時處中體柔不為過
  剛中動而正可以決小人矣而猶不忘乎戒懼求
  應自處之至善者也小人知將亡其徒必乘人之
  疑以相恐動夫暮至於夜隂氣將盡陽氣欲生雖
  有戎兵窮寇也勿憂可也我得中道行之以正雖
[049-17a]
  千萬人往矣何恤乎小人況窮寇乎易/傳
  新安朱氏曰九二當決之時剛而居柔又得中道
  故能憂&KR0357號呼以自戒備而莫夜有戎亦可无患
  也本/義 號平/聲取兌象 王子獻卜遇夬之九二卜
  者告之曰必夜有驚恐後有兵權未㡬果夜遇寇
  旋得洪帥並語/録
  東萊吕氏曰治小人者若能兢&KR0357而出號令常為
  防備則小人雖欲不測而害君子如莫夜之戎兵
[049-17b]
  亦不必恤葢我常有備不問其何時來皆有以待
  之象所謂得中道者葢治小人兢懼戒備乃是本
  分事初非過當故以中道明之易/説
九三壯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象曰君子夬夬終无咎也
 伊川先生曰爻辭差錯安定胡公移其文曰壯于頄
 有凶獨行遇雨若濡有愠君子夬夬无咎亦未安也
 當云壯于頄有凶獨行遇雨君子夬夬若濡有愠无
[049-18a]
 咎夬決尚剛健之時三居下體之上又處健體之極
 剛果於決者也頄顴骨也在上而未極於上者也三
 居下體之上雖在上而未為最上上有君而自任其
 剛決壯于頄者也有凶之道也獨行遇雨三與上六
 為正應方羣陽共決一隂之時已若以私應之故不
 與衆同而獨行則與上六隂陽和合故云遇雨易中
 言雨者皆謂隂陽和也君子道長決去小人之時而
 已獨與之和其非可知唯君子處斯時則能夬夬謂
[049-18b]
 夬其夬果決其斷也雖其私與當逺絶之若見濡汚
 有愠惡之色如此則无過咎也三健體而處正非必
 有是失也因此義以為教平爻文所以交錯者由有
 遇雨字又有濡字故誤以為連也一作誤而/相連也 牽梏
 於私好由无決也君子義之與比決於當決故終不
 至於有咎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九三以陽居陽進決於上是壯于頄也
 不得中道過壯或凶故曰有凶君子明於事㡬能夬
[049-19a]
 於用夬進而緩之以善其終不假用衆故曰獨行使
 之說從故曰遇雨若濡君子之心終无係累故必有
 愠雖其有愠於正无害故曰无咎故君子之道綽然
 餘裕終不為咎也易/說
  藍田吕氏曰九三獨與上六應上六居上故曰頄
  四剛決柔已獨助之違衆不祥是以凶也惟君子
  心无私係亟欲決而不助故曰君子夬夬然位當
  其應雖與四剛同行獨為上六之牽援逺之則怨
[049-19b]
  如獨行遇雨雖為霑汚貽彼之愠怒則有之卒无
  咎也
  白雲郭氏曰夬與大壯内卦三爻相𩔖故初九九
  三言壯壯者小人用剛之事非大者之壯也二卦
  九三皆具君子小人二義故大壯曰小人用壯君
  子用罔而此則曰壯于頄有凶君子夬夬是也以
  小人用壯言之則知壯于頄者小人之事也頄面
  顴也上體也用壯于上而不知有時焉是以凶也
[049-20a]
  君子之剛則異乎此當可決之時則決之君子之
  道也是以九五之決有莧陸之易小人獨行用壯
  雖遇雨之和猶濡而有愠況非和乎故其為過實
  自取之无所歸咎也唯君子明夬夬之義則終无
  咎矣故象言終无咎非釋爻辭也葢言小人之有
  咎不若君子終无咎也九三雖用壯而上六為應
  故遇雨之象夬夬者上之夬夬時也下之夬夬決
  也得夬之時而後夬決也大壯於君子用罔之下
[049-20b]
  復言小人事故曰羝羊觸藩羸其角此於君子夬
  夬之後言獨行遇雨其義同也皆言君子小人者
  九三之位有上下之義然小人之歸者多矣故聖
  人皆重明小人之戒也胡安定以君子夬夬居若
  濡有愠之下伊川以獨行遇雨在君子夬夬之上
  皆以下有无咎二字難釋然義亦可通不必移也
  至諸家非大失其意則不明釋之皆疑故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易傳曰爻辭差錯當云壯于頄有凶
[049-21a]
  獨行遇雨君子夬夬若濡有愠无咎以象考之傳
  為是三健之極與上六小人相應乾為首兌見於
  外為頰九三往應之頰柔而増剛壯于頄頄頰間
  骨鄭氏本作頯衆陽決小人而已違衆應之有凶
  之道不正也四爻不應三獨土行而遇之兌澤下
  流遇雨也言說小人而與之和也兌和說也君子
  當此則棄去情累外決小人而絶之内自健決決
  之又決以上六兌三動復成兌夬夬也乾為衣坤
[049-21b]
  為裳而遇兌澤霑濡也巽多白眼上視而不悅愠
  也若惡小人之浼已如遇雨霑濡其衣又疾視之
  有愠怒則无咎故曰終无咎也或曰君子亦有愠
  乎曰君子如怒亂庶遄沮當怒而怒也易/傳
  新安朱氏曰頄顴也九三當決之時以剛而過乎
  中是欲決小人而剛壯見於面目也如是則有凶
  道矣然在衆陽之中獨與上六為應若能果決其
  決不係私愛則雖合於上六如獨行遇雨至於若
[049-22a]
  濡而為君子所愠然終必能決去小人而无所咎
  也温嶠之於王敦其事𩔖此本/義 伊川改九三爻
  辭次序看來不必改 夬九三壯于頄看來舊本
  文義自順不知程氏何故改易之有愠也是自不
  能堪正如顔杲卿使安禄山受其衣服至道間語
  其徒曰吾輩何為服此歸而借兵伐之正𩔖此也
  卦中只此卦與復卦六四有獨字此卦諸爻皆欲
  去隂獨此一爻與六為應也是惡模様 問九三
[049-22b]
  壯于頄先生曰君子之去小人不必悻悻然見於
  面目至於遇雨而為所濡濕雖為衆陽所愠然志
  在決隂必能終去小人故亦可得无咎也葢九三
  雖與上六為應而實以剛居剛有能決之象故壯
  于頄則有凶而和柔以去之乃无咎如王允之於
  董卓温嶠之於王敦是也並語/録
九四臀无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象曰其行
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049-23a]
 伊川先生曰臀无膚居不安也行次且進不前也次
 且進難之狀九四以陽居隂剛決不足欲止則衆陽
 並進於下勢不得妄猶臀傷而居不能安也欲行則
 居柔失其剛壯不能彊進故其行次且也牽羊悔亡
 羊者羣行之物牽者挽拽之義言若能自彊而牽挽
 以從羣行則可以亡其悔然既處柔必不能也雖使
 聞是言亦必不能信用也夫過而能改聞善而能用
 克己以從義唯剛明者能之在它卦九居四其失未
[049-23b]
 至如此之甚在夬而居柔其害大矣 九處隂位不
 當也以陽居柔失其剛決故不能彊進其行次且剛
 然後能明處柔則遷失其正性豈復有明也故聞言
 而不能信者葢其聰聴之不明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一隂在上衆陽爭趨三其正應已獨乘
 之故行止皆凶牽羊者必讓而先之則為力也易溺
 於所趨必不能用故曰聞言不信溺於心者聴必不
 聰易/說
[049-24a]
  藍田吕氏曰九四剛長決柔之時以陽居隂附於
  柔闇從剛者之行則不果聞剛者之言則不信故
  其行次且聞言不信也後為三陽近迫則失所處
  故曰臀无膚前為九五之所曳則不得止故曰牽
  羊羊性柔很可驅而不可牽四茍從五之所牽悔
  猶可亡然聞言不信則不聰可知
  白雲郭氏曰五剛之中九四獨非中正之位故為
  不明之象葢有因循茍安之心且當三陽並進之
[049-24b]
  時已獨居其上則不得其安矣故臀无膚初无果
  敢有為之志故其行次且能自勉以從陽亦可亡
  其悔矣羊很而无知九四之象牽如牽復之牽勉
  彊之意也然有見善不明聞言而不信者其悔亦
  未能亡也陽喜進而隂喜退其位不當則進退不
  一是以次且君子聴思聰故聞善言則信九四不
  足以與此易/說
  漢上朱氏曰一隂在上衆陽爭趨之九四居上卦
[049-25a]
  之後動有伏艮為臀艮柔為膚三陽自下侵之不
  足於柔也故臀无膚无膚則不可以處矣四本大
  壯震震為足欲前而九五礙之又柔而少決則却
  而不前故其行次且次且一本作趑趄次且不可
  前矣處則乘剛行則不前以九處四也故曰其行
  次且位不當也然則為九四者如何避位居初讓
  三陽使先行斯可无悔矣四動成兌兌為羊羊性
  很牽挽則抵觸不行却行而使之先則行張載曰
[049-25b]
  牽羊者讓而先之如是悔亡正故也雖有是言也
  九四未必聞其言而信之不足於剛決也兌為口
  坎耳受之信也九四動乃有坎耳離目聰明之象
  不動則耳塞目毁聰不明矣兌口雖告莫之聴焉
  故曰聞言不信聰不明也易/傳
  新安朱氏曰以陽居隂不中不正居則不安行則
  不進若不與衆陽競進而安出其後則可以亡其
  悔然當決之時志在上進必不能也占者聞言而
[049-26a]
  信則轉凶而吉矣牽羊者當其前則不進縱之使
  前而隨其後則可以行矣本/義 牽羊悔亡其說得
  於許慎之語/録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无咎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伊川先生曰五雖剛陽中正居尊位然切近於上六
 上六説體而卦獨一隂陽之所比也五為決隂之主
 而反比之其咎大矣故必決其決如莧陸然則於其
 中行之徳為无咎也中行中道也莧陸今所謂馬齒
[049-26b]
 莧是也曝之難乾感隂氣之多者也而脆易折五若
 如莧陸雖感於隂而決斷之易則於中行无過咎矣
 不然則失其中正也感隂多之物莧陸為易斷故取
 為象 卦辭言夬夬則於中行為无咎矣象復盡其
 義云中未光也夫人心正意誠乃能極中正之道而
 𠑽實光輝五心有所比以義之不可而決之雖行於
 外不失中正之義可以无咎然於中道未得為光大
 也葢人心一有所欲則離道矣夫子於此示人之意
[049-27a]
 深矣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陽近於隂不能无累故必正其行然後
 免咎易/說
  龜山楊氏曰周公東征邦君御事皆以為不可周
  公徒得十夫之助決意征之禹征有苗㑹羣后誓
  之既已出師朝延上下宜无不以為當者而益以
  一言贊之禹遂振旅而還而苗亦隨格豈周公之
  徳不逮禹乎葢舜之時在廷莫非君子而天下已
[049-27b]
  大治矣其敢逆命者獨有苗而已縱而不治未足
  為害如必欲誅之則太平之民自受其病矣故與
  其勤師逺伐不若脩徳以待其來之為愈也若夫
  三監之叛其變起王室非可以夷狄待之也況又
  成王幼沖涖政之初君子之道不勝小人不誅而
  縱之其禍將不勝救矣當是之時雖无十夫之助
  周公亦不可已此所以必征之也易曰莧陸夬夬
  中行无咎其舜之事乎餘杭/語録
[049-28a]
  白雲郭氏曰剛長至於五所謂可決之時矣君子
  於是決之如決莧陸之易无所用力焉故曰莧陸
  夬夬也初之為咎三之有凶皆非知時者也九五
  得其時得其位用衆剛之力有決之過无不及焉
  是以用中行之道則无咎過則咎也然九五尊位
  大中居光宅天下之任其道豈決小人而已哉決
  小人臣下之事也雖得中道亦未光也未光有終
  光之義能𠑽其道則光矣取象於莧陸二物者如
[049-28b]
  言摧枯拉朽之易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大壯震為蕃鮮兌為澤莧蕢澤草也
  葉柔根小堅且赤乾為大赤上六之象陸商陸亦
  澤草也葉大而柔根猥大而深有赤白二種五動
  震為蕃鮮伏巽為白商陸也莧陸小人之近君者
  莧柔脆根淺易決商陸根大而深為難決九五得
  尊位大中為決之主當五陽並進決小人之時而
  反比之中道未光也五兌乾健決也動而往決上
[049-29a]
  六復成兌故曰夬夬決之又決震巽象毁成離則
  莧與陸去而中道光矣離為光動則不正宜若有
  咎然夬之時剛長乃有終動而往決而後中道行
  張載曰陽比於隂不能无累故必正其行然後无
  咎易傳曰五心有比於中道未得為光也葢人心
  有所欲則離道矣此示人之意深矣易/傳 又曰莧
  陸澤草也生於三月四月莧蕢也葉柔根堅而赤
  陸大於莧葉柔根堅堅者兌之剛也堅而赤赤者
[049-29b]
  乾之色也叢/說
  新安朱氏曰莧陸今馬齒莧感隂氣之多者九五
  當決之時為決之主而切近上六之隂如莧陸然
  若決而決之而又不為過暴合於中行則无咎矣
  戒占者當如是也 中未光也程傳備矣並本/義
  中行无咎言人能剛決自勝其私合乎中行則得
  无咎无咎但能補過而已未是極至處這是説那
  微茫間有些箇意思斷未得釋氏所謂流注想荀
[049-30a]
  子所謂偷則自行便是這意思照管不著便走將
  去那裏去爻雖無此意孔子作象所以裨爻辭之
  不足如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之𩔖甚多中行无咎
  易中却不恁地看言人占得此爻者能中行則无
  咎不然則有咎 中未光也事雖正而意潛有所
  係吝荀子所謂偷則自行佛氏所謂流注不斷皆
  意不誠之本也 莧陸是兩物莧者馬齒莧陸者
  章陸一名商陸皆感隂氣多之物藥中用商陸治
[049-30b]
  水腫其子紅並語/録
上六无號終有凶象曰无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伊川先生曰陽長將極隂消將盡獨一隂處窮極之
 地是衆君子得時決去危極之小人也其勢必須消
 盡故云无用號咷畏懼終必有凶也 陽剛君子之
 道進而益盛小人之道既已窮極自然消亡豈復能
 長久乎雖號咷无以為也故云終不可長也先儒以
 卦中有孚號&KR0357號欲以无號為无號作去聲謂无用
[049-31a]
 更加號令非也一卦中適有兩去聲字一平聲字何
 害而讀易者率皆疑之或曰聖人之於天下雖大惡
 未嘗必絶之也今直使之无號謂必有凶可乎曰夬
 者小人之道消亡之時也決去小人之道豈必盡誅
 之乎使之變革乃小人之道亡也道亡乃其凶也並/易
 傳/
  白雲郭氏曰伊川曰夬者小人之道消亡之時也
  決去小人之道豈盡誅之乎使之變革乃小人之
[049-31b]
  道亡也道亡乃其凶也雍曰上六之凶適當五剛
  進決之時不可茍免故言无號終有凶也不可長
  者又言終凶之速也然號有哀號之意卦有三號
  字王氏以一為號令二為號呼或皆為號令字獨
  伊川以二為號令上六為號咷字最為當理易/說
  漢上朱氏曰上六之三成巽巽為號上六小人知
  非而去有號呼求免之象陽長隂消之時安其位
  而不去无自悔之實陽長則隂失位終必有凶巽
[049-32a]
  為長女位巽毁終不可長也聖人明此開小人自
  悔之路易/傳
  新安朱氏曰隂柔小人居窮極之時黨𩔖已盡无
  所號呼終必有凶也占者有君子之徳則其敵當
  之不然反是本/義 問以五陽決一隂君子盛而小
  人衰之勢而彖辭則曰告自邑不利即戎初九壯
  于前趾則往不勝九二&KR0357號則有戎勿恤壯于頄
  則凶牽羊則悔亡中行无咎豈去小人之道須先
[049-32b]
  自治而嚴厲戒懼不可安肆邪先生曰觀上六一
  爻則小人勢窮无號有凶之時而君子去之之道
  猶當如此嚴謹自做手脚葢不可以其勢衰而安
  意自肆也其為戒深矣語/録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