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41 俱舍論頌疏記-唐-遁麟 (CBETA)




目次





* 卷第一

* 釋序文
* 分別界品第一之一
* 卷第二

* 分別界品第一之二
* 卷第三

* 分別根品第二之一
* 卷第四

* 分別根品第二之二
* 卷第五

* 分別根品第二之三
* 卷第六

* 分別根品第二之四
* 卷第七

* 分別根品第二之五
* 卷第八

* 分別世間品第三之一
* 卷第九

* 分別世間品第三之二
[001-0376b]
* 卷第十

* 分別世間品第三之三
* 卷第十一

* 分別世間品第三之四
* 卷第十二

* 分別世間品第三之五
* 卷第十三

* 分別業品第四之一
* 卷第十四

* 分別業品第四之二
* 卷第十五

* 分別業品第四之三
* 卷第十六

* 分別業品第四之四
* 卷第十七

* 分別業品第四之五
* 卷第十八

* 分別業品第四之六
* 卷第十九

* 分別隨眠品第五之一
* 卷第二十

* 分別隨眠品第五之二
* 卷第二十一

* 分別隨眠品第五之三
[001-0376c]
* 卷第二十二

*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一
* 卷第二十三

*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二
* 卷第二十四

*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三
* 卷第二十五

*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四
* 卷第二十六

* 分別智品第七之一
* 卷第二十七

* 分別智品第七之二
* 卷第二十八

* 分別定品第八之一
* 卷第二十九

* 分別定品第八之二



俱舍論頌疏記目次
[001-0377a] No.841


俱舍頌疏記 論本第一
富春沙門 遁麟 述


釋序文


將釋序文大分為二初至寔在茲焉明菩薩出世論
興之益二有正議大夫已下明道俗興請製疏之由
前文有二初總歎千部次別彰此論。


初言[奧-釆+米-大+ㄎ]者語辭也即發語之端言赫者盛㒵也顯明
之極言颽風者南風也故詩言颽風自南吹彼棘心
又爾雅云南謂颽風東謂谷風西謂泰風北謂涼風
與詩同也言匡大教而濟時者匡正也持也謂菩薩
匡持佛教以濟於時機也此上義者由日有破闇之
能風有成物之用菩薩有濟世之德故取之為類也
言爰者章元切於也為也厥者其也世親者梵云筏蘇
盤豆筏蘇此云世盤豆此云親謂印度有天俗號世親以
世人親近供養故故以名焉菩薩父母從彼乞求因
生菩薩從所生處以立其名若言天親應言提婆盤
豆既不名提婆明知天親者謬矣又西域記云筏蘇
畔度唐言世親舊云婆藪盤豆釋言天親者訛也言弘道五天者謂弘揚
導引五印度境故也故西域記云舊云身毒天竺等
[001-0377b]
今從正音宜云印度印度此云月月有千名此名一
稱謂諸眾生輪迴不息無明長夜無有間晨其猶白
日既隱霄燭斯繼雖有星光之照豈如朗月之明良
以其土聖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由是謂之印
度五印度境周九萬餘里三邊大海北背雪山北廣
南狹形如半月劃野區分七十餘國時特暑熱地多
泉濕言製論千部者案西域記云菩薩初習小乘作
小乘論後因禮覲無着無着乃命弟子迎候至伽藍
中止戶牖外夜分之後聞誦十地經內覩光明感悟
追悔乃從無著諮受大乘於是研精覃思製大乘論
凡百餘部並盛宣行有言製大小乘論各五百部應撿正文言光我師
之正躅者書云高步曰躅即光顯大師之教跡也言
解外道之邪紛者即由製論能解外道異執之紛諍
已上總歎千部自下別彰此論


言包括六足者謂由此論包藏六足論之文義也六
足之名疏下自述。


言八蘊者婆沙云謂雜結智業種
根定見也謂於佛說諸論道之中安立章門標舉略
頌造別納息制總蘊名言雜蘊者謂集種種異相論
道製為雜蘊集結論道制為結蘊集智論道制為
智蘊集業論道制為業蘊集大種論道制為大種蘊
根定見等准說可知言義雖諸部宗唯以正者論主
情無偏黨學談異部凡厥正義咸以遵崇故下論云
如無有過應許為宗言七支無表至丹青者至如業
品廣明無表備顯戒宗光餝傳律之者有若丹青圖
[001-0377c]
於𦘕矣言三科蘊界至潤色者又界品中備陳三科
之義究盡法相根源復為弘經者之潤色也。


自下請製述文分二初明道俗興請次疏主自陳述
作意前文復二初俗請次僧請言特稟異氣者謂挺
生之人別稟清爽之氣異於常流也言文蓋雲間聲
雄日下者晉書云陸雲字士龍吳郡人也荀鳴[鴳-女+隹]頴
川人也時士龍在司空張華家座鳴[鴳-女+隹]後至座上諸
賓素聞[鴳-女+隹]名皆為之起鳴[鴳-女+隹]曰清風至飛塵颺士龍
曰眾鳥集鳳凰翔既而坐定荀陸二人敘溫涼陸曰
雲間陸士龍荀曰日下荀鳴[鴳-女+隹]時人謂之佳對今言
賈曾文高於士龍聲雄於鳴[鴳-女+隹]也。


言器宇冲邈者冲
和也深也邈遠也言縉紳龜鏡之士者按王肅注家
語云縉笏插也紳大帶也縉有從手今此從系斯乃朝士之服
也龜鏡者龜之靈也知先龜之吉凶鏡之明也鑒物
像之好醜言其佩縉紳之服類龜鏡之明故也次僧
請言孜孜以勸誘者孜孜急㒵也故書云孜孜不怠
也謂常勸誘學人進業非謂勸誘疏主造疏。


言志存
兼濟者謂欲利他故以申勸請故易云窮則獨善一
身達則兼濟天下。


自下疏主陳述作意言咀以真詮者咀慈巨反嚼也即
談咀真教也言狎以蘭室者謂與賈曾懷遠等良友
相狎如狎芝蘭之室故莊子云與惡人交如遊鮑肆
久而益[口*自/死]與善人交如遊蘭室久而益香言憙朝聞
於夕殞者書云朝聞道夕死可矣然此意者既咀真
[001-0378a]
詮復狎蘭室貴聞正道雖夕死而何恨哉言刪其枝
葉至盡其根源者謂枝葉繁詞則略而不述若精華
要典必究盡根源言頌則再牒而方釋者謂初章首
且總標舉次至長文別方牒釋故為再也言木石以銷
質而不文者謂直指木石以銷其義而不事於文華
也故書云大文則史大質則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言執鸞鏡而鑒像者如鏡能鑒眾像此疏顯義亦然
言鸞鏡者昔有人見雙鸞舞持來獻王在路一死至
王不舞乃問智臣智臣曰鸞得雙方舞因鏡照之見
影成双鸞即便舞因為名焉言持龍泉以斷物者龍
泉即寶釰之名也故吳越春秋云楚王召風湖子而
告之曰寡人聞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寡人欲因子請
此二人作釰可乎風湖子乃往見二子作之一曰龍
泉二曰太阿今此判割義理如釰之斷物也或言慧
斷煩惱如釰之斷物也或言慧斷煩惱如釰之斷物
非此中意言愚見不敏者書云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不敏由不達也今此謙言愚情見解不能明達亦何
能當於理哉。


次解六門義然此六門非無由藉所以先明論緣起
者將欲釋義莫知論教之所興故須第一明論緣起
緣起雖知未詳宗部故次第二明論宗旨雖達宗未
曉藏教故次第三明藏所攝雖明所攝須知一論兩
時翻譯故次第四明翻譯所由宗源既知方可解釋
解釋之來先須辨識題目故有第五略解品題門目
[001-0378b]
已明次當開闡故有第六廣釋文義前門又二者初
門雖顯本起之由又須明其造論之意故分二門也
解前門中大分為三初至興茲國已來總明一切有
宗本興之處二從佛涅槃已下至不令散出別明婆
沙論起源由三然世親尊者已下正顯此論因起前
門又二初至微言尚在明上聖宣持未有乖諍真教
猶一二泊乎尊者已下顯次聖弘化情見殊途教分
異部。


初言迦葉遁形於雞足者梵云迦葉波陀唐云飲光上古
有仙身光熾盛飲蔽餘輝飲老尊者即彼之種族從
姓得名遁謂隱遁按付法傳第一云迦葉入願智三
昧觀所集法藏無闕少已便作是念我年朽邁不可
依怙恒為諸苦之所惱害誰有智者當樂此身我今
宜可入般涅槃便辭闍王遂入鷄足於草敷上加趺
而坐作願言我今此身着佛所與糞掃之衣自持己
鉢久住不壞乃經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慈氏如
來出現於世時施作佛事使諸弟子皆見我身而生
厭惡復作是念阿闍世王若不見我沸血必當從面
出命不令濟若使彼王與阿難來山當為開令其得
入若還去者當復還合便捨命行應時大地六種震
動釋提桓因共諸天眾以曼陀羅華天諸末香供養
阿闍世王於睡臥中夢屋梁折表法棟梁析也尋便驚覺心
生惶怖門人告皇云云王聞悲歎良久即往竹林園
禮問阿難既知所詣俱向鷄足王既到已山自開闢
[001-0378c]
迦葉在中全身曼陀羅華以覆其上王既見已發聲
號哭乃至欲以香木而闍毗之阿難報言尊者以定
持身待於彌勒不可得燒彌勒出時當將徒眾九十
六億至此山中見於迦葉時彌勒眾皆作是念釋迦
如來弟子身形卑陋若此彼佛亦當與彼無異於是
迦葉踊身虗空作十八變變為大形充滿世界時彌
勒佛即献迦葉取僧伽梨是時大眾見其神力除憍
慢心成阿羅漢王供養已還歸本國時鷄足山還合
如初廣如彼傳問迦葉為入涅槃為入滅定答准諸
經論多言入涅槃不見入滅定問若入涅槃云何留
身得待彌勒能有變化答是留化身若准此論願力
所持云云然章但敘迦葉末田意取鷄足龍宮為文
故爾若准五師傳持次第迦葉付法於阿難阿難付
商那和修及末田地二聖緣廣疏既不明今亦不敘
言末田乞池於龍宮者梵云末田底迦此云金地西域記
云昔佛世尊自鄔駄那國降惡神已還中國乘空當
此國上告阿難曰我涅槃後有末田底迦阿羅漢者
當於此地建國安人弘揚佛法如來寂滅之後第五
十年阿難弟子末田底迦聞佛懸記心自慶悅便來
至此於大山嶺宴坐林中現大神變童見深信請資
所欲阿羅漢曰願於此池惠以容膝童王於是縮水
奉施羅漢神通廣身龍王縱力縮水池空水盡童翻
乞池末田乃於西北為留一池周百餘里自餘支屬
別居小池龍王曰池已總施願恒受供末田曰我今
[001-0379a]
不久無餘涅槃詎雖欲受請其可得乎龍王重請五
百羅漢常受我供乃至法盡法盡之後還取此國以
為其池末田底迦從其所請時既得池運大神力立
五百伽藍於諸異國賣鬻賤人以充[仁-二+儿/又]使以供僧眾
末田底迦入寂滅後彼諸賤人自立君長隣境諸國
鄙其賤種莫與交親謂之訖利多唐言買得今時泉水已
多流溢即迦濕彌羅國是此云買名國舊云罽賓訛也居北印度之境也
七千餘里四境負山山極嶮峻雖有門徑而復隘狹
自古隣歒無能攻伐國大城都西臨大河南北十二
三里東西四五里宜稼穡多花菓出龍種馬及[鬱-山+止]金
金香火珠藥草氣序寒勁多雪少風服毛褐衣白氎
土俗輕薄人性𤏙弱好學多聞邪正兼信伽藍百餘
所僧徒五千人言雖大義少乖而微言尚在者謂此
時見解雖復深淺不同而未分成異部故曰微言尚
在故家語云夫子既沒而微言絕七十二士喪而大
義乖即斯意也有云佛記未來初分二部謂界外萬
人結集為大眾部界內迦葉等五百人結集為上座
部教分兩部名大義少乖情見不異名微言在此解
不順章意。


次第二乖諍分部者初明毱多道劣次明提婆諍興
言毱多至三聖者梵名優婆毱多或名鄔婆鞠多唐言
近護或名近護育王經第四云佛在摩突羅國告阿難言

百年後此國當有鞠多長者之子名優婆鞠多教授
禪法弟子之中最為第一雖無相好化度如我我涅
[001-0379b]
槃後大作佛事又付法傳云如是化度無量眾生悉
皆獲得阿羅漢果其得果者人下一籌籌長四寸滿
一石室室高丈六縱廣亦爾准西域記夫妻俱得第四果者方下一籌
是名稱滿閻浮提世皆號為無相好佛化緣已訖便
自思惟涅槃時至宜應滅度告諸大眾却後七日我
當涅槃爾時即集十萬羅漢及諸學人淨持戒者不
可稱數諸優婆塞無量百千尊者於是飛昇虗空現
十八變入於涅槃以室中籌而用耶旬十萬羅漢亦
入涅槃人天悲泣各將舍利起塔供養云云問既弘
化如是云何言道不繼三聖耶答此有二解一云雖
所化生無量而自道德不及前聖即如和修問定不
識及詣羅漢尼房傾油等事二云先聖所化弟子情
無異執教不分部毱多有五百弟子各執異見不能
揩准遂分五典故為道劣然詳章意欲述教興之由
故以第二解為勝問五師傳持毱多以前總有四聖
今何言三答取捨不同略為三解一云准付法傳迦
葉付法阿難阿難付商那和修及末田地和修付毱
多以末田地在外國流通又毱多不從之受法故除
末田地二云章既舉末田地故取末田地除商那和
修三云二聖既是同時弘化合之為一評曰三釋俱
通且依前解言摩訶提婆至迦濕彌羅者摩訶云大提婆云天
大天本是末土羅國商人之子因造三逆深生憂誨
欲求滅罪遂乃出家出家未久便能誦持三藏王聞
數請入宮供養便與王妃私通然彼復稱我是羅漢
[001-0379c]
後於寺中夢失不淨而令弟子浣所汙衣弟子白言
師煩惱盡何容斯事彼言漏有二種一者煩惱羅漢
已無二者不淨羅漢猶有煩惱雖盡豈無便利涕唾
等耶然我之漏失為魔嬈故汝不應恠此意說身中不淨如有涕
唾為魔嬈故即便漏失真諦云此是魔女欲毀我故而以不淨汙我衣也此是第一緣五緣皆自作經

欲令弟子親附次第記得第四沙門果弟子問言阿
羅漢等應有證智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彼云羅漢亦
有無知無知有兩一者染汙羅漢已無二者不染汙
羅漢猶有第二緣也弟子復言曾聞聖者已度疑惑四諦
三寶我猶懷疑何也彼云疑惑有兩一者隨眠疑羅
漢已無二者是處非處疑羅漢猶有述曰稱理名是處不稱理名非
處於此二事不決名處非處疑如下十力言處非處力義同也此第三之緣也弟子又言我

是羅漢應自知證悟如何但由師記彼言羅漢有由
他度如舍利目連通慧第一佛若未記彼不自知況
汝鈍根不由他度而自能了第四緣也然彼大天雖造眾
罪未斷善根後於夜中自懷重罪當於何處受諸劇
苦憂惶所逼高聲唱言苦哉苦哉弟子尋白師言所
作已辦何乃唱苦彼遂告言我呼聖道謂諸聖道若
不至誠稱若召命終不現起第五緣也立五緣皆自作經也
雞園寺於布薩時大天昇座集前五緣而作頌言無
學漏失因魔引無知疑惑由他度聖道不起假聲呼
是謂如來真佛教若准宗輪論五言為偈意亦同此不述也爾時眾中有
學無學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說翻彼所言三句
同前改第四之句云是汝狂言非佛教於是竟夜鬪諍紛紜乃

[001-0380a]
至終朝城中士庶國王自來和諍僻用律文行籌滅
諍馮多人語時賢聖眾中耆德雖多而僧數少大天
朋內耆德雖少而人眾多遂以大天為是聖眾為非
於是聖眾便捨鷄園欲詣他處王聞嗔責欲驗是非
遣送恒河載以破船將以墜溺時諸聖眾既逼命難
咸運神通并攝同見未得通者凌虗履空如飛鴈王
西北而去往迦濕彌羅山谷栖止於是便分二部一上
座部即聖眾也二大眾部即大天眾又西域記云時無憂王聞而悔懼

躬來謝過請還本國彼諸羅漢確不從命無憂王為
諸羅漢建立五百伽藍總以此國持施眾僧言摩揭
陀國者此云無毒害謂王治化無其楚毒捶打之害舊名
致甘露處即往昔諸王及阿素羅愛着心重為毒所
害壽命短促梵王矜之以龍為繩以山為鑽鑽出乳
海後得甘露致於此中服得長壽除其毒害故以名
于時眾生以福力故海變成乳也已上一切有宗本興處竟。


自下別明婆沙論興就中有二初明結集之緣二於
是五百聖眾已下正顯製論前中又二初至共詳議
之王僧問答興請之由二於是已下聖凡競集簡人
選處言健駄羅國王請僧等者案西域記云王風遠
被殊俗內附機務餘暇每習佛經日請一僧入宮說
法而諸異義部執不同王聞除疑無以去惑時脇尊
者曰如來去世年月逾邈弟子部執師資異論各據
見聞共為矛楯時王聞已甚自感傷謂尊者曰猥以
餘福幸遵前緒去聖雖遠猶為有幸敢忘庸鄙紹繼
[001-0380b]
法教隨其部執具釋三藏尊者曰大王宿殖善本多
資福祐留情佛法是所願也健駄邏國北印度境舊乾陀羅國
訛也東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東臨信度河國大都

城號布路沙周八十餘里多甘蔗出石蜜氣序溫暑
略無寒雪人情怯弱好習典藝多敬異道自古作論
師有那羅延天無著世親法救如意脇尊者等本生
處也伽藍千餘所天祠百數言脇尊者梵言波栗濕
唐云脇尊者初為梵志師也年垂八十捨家入道城
中少年便謂之曰愚夫老朽一何淺智夫出家者有
二業焉一則習定二乃誦經而今衰耄無所進取濫
迹清流徒知飽食時尊者聞譏謙因謝時人而立誓
言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斷三界惑得六神通具八解
脫終不以脇而至於席自爾之後經行宴坐住立思
惟晝則研習理教夜乃靜慮凝神經歷三年學通三
藏斷三界惑得三明智時人敬仰其德因號脇尊者
焉言五夢不詳者摩耶經云一夢須彌山崩四海水
竭二夢有諸羅剎手執利刀競挑一切眾生之眼三
夢欲色界諸天忽失寶冠脫纓珞不安本座身無光
明猶如聚墨四夢如意珠王在高幢上恒雨珍寶周
給一切有四毒龍口吐猛火吹倒彼幢吸如意珠猛
疾惡風吹沒深淵五夢有五獅子從空中下嚙摩耶
乳入於左脇身心疼痛如被刀釰此五惡夢表佛涅
槃言双林現滅者謂佛於双林之間現入涅槃非真
實滅也言聿興者餘律反修也述也始也今從始義
[001-0380c]
也言津梁者謂佛教法濟度苦海以為橋樑其如河
梁之類揆者度也准也蓋雖諸部異義不同然其濟
度之義一也言喻折金杖者經曰王夢分金杖分為
五段表佛教法分成五部撿大集經又准四分律拘睒彌
國比丘鬪諍分眾二部來至舍衛阿難到佛請問施
法佛令等施云俱是僧如破金杖並為金用此經不及前
言況以爭衣者況比也即此下文迦葉佛父訖栗枳王
十夢中一夢也彼云王夢見一衣堅而且廣有十八
人竟分挽之衣終不破此表釋迦遺法弟子分佛正
法成十八部雖有異執而真法尚在言立範者謂軌
範也言懿美也言此部三藏今應結集者謂結集當
部非同佛滅之時總結集也。


已上問答為結集之由竟自下簡選處就中初簡人
次選處言萬里星馳者西域記云王乃宣令遠近召
集聖哲於是四方臻湊萬里星馳英賢畢萃集也睿聖
咸集七日中四事供養言遂簡凡僧等者准傳總四
度簡人初既欲計議恐其喧雜王乃具懷白諸僧曰
證果者住具縛者還如此尚眾又重宣令無學人住
有學人還猶繁多又重下令具三明備六通者住自
餘各還然尚繁多又下令云其內窮三藏外達五明
者住自餘者各還言定滿六通智圓四辨者以六通
依定故舉定以取通四辨由智故標智以言辨即是
備六通名滿具四辨名圓故西域記名備六通者備
即滿義准此非三滿中得滅盡定名定滿亦非得無
[001-0381a]
生智名智滿六通四辨之義如下自明故不煩釋言
五明者一者聲明釋詞訓字詮自流例二工巧明伎
術機關陰陽曆數三醫方明禁呪閇邪藥石針艾四
因明考定正邪研竅真偽五內明究暢五乘因果妙
理言迦葉結集之處者即迦葉結集石室之處也。



山有四面城唯一門者案西域記云此國四周山固
藥叉守衛土地膏腴物產豐盛賢聖之所集往靈仙
之所遊止眾議斯在僉曰允諧其王是時與諸羅漢
自彼而至建立伽藍作婆沙論言欲召世友者時尊
者在戶外納衣諸羅漢謂世友曰結使未除諍議乖
謬爾宜遠迹勿居此也世友曰諸賢於法無疑代佛
施化方集大議欲製正論我雖不敏粗達微言三藏
玄文五明至理頗亦作研得其趣矣章云識雖明敏
即此義也諸羅漢曰不可以容是汝宜屏居疾證無
學以而會此時未曉也世友曰我[厂@既-旡-日+口*頁]無學其猶涕唾
志求佛果不趍小徑乃至擲縷丸當得果等時諸羅
漢重訶之曰增上慢人斯謂也無學果者諸佛所讚
宜可速證以決眾疑於是世友即擲縷向空乃至請
曰如何於此欲證小果今章言為此小緣等者謂云
何為結集之小緣而妨成佛之大事也。


所也落盖反福


頂禮世友為上座者西域記云見是事已謝咎推
德而為上座凡有疑議咸取定焉。


自下正明結集即大毗婆沙是者總三十萬頌凡六
百六十萬言今婆沙論是也毗婆沙者毗名為廣或
[001-0381b]
名為勝或名為異婆沙云說謂彼論中分別義說說
義勝故名為勝說五百羅漢各以異義解釋發智名
為異說具斯三義故存梵音世友商確者謂商量確
空也。


馬鳴採翰者執筆寫詞也。


懸諸千古者即冠絕
前代千古之時也。


言刻石立誓等西域記云迦膩色
迦王遂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石函緘封建卒堵婆
藏於其中間命藥叉神固衛其國不令異學持此論
出欲求習學者就中受業。


自下段第三正明此論文分為二初至無人破斯偈
明本造論之因次將此偈頌齎往已下顯製論由致
前文又二初至還歸本國論主潛德微究有宗次于
時世親已下明講毗婆沙遂製俱舍初言世親舊習
有宗案西域記尊者本是健駄羅國人乃於一切有
部中出家受業愽聞強識達學研機備通三藏案世親本
傳云是大夫國人


於有宗義懷取捨心者如執三世有形色
等實論主為捨命根等許為實有名取。


言後學經部
將為理者即十八部中經量部也故下文云經部所
說不違故。


言屢以自宗頻破他部者即將經部之義
破有部也。


言即眾賢師語入是者梵云塞健陀羅唐言
悟入即眾賢尊者之本師也言未離欲無復嗔忿不壞

彼我故言未離欲言本國講毗婆沙者即世親尊者
誦得本出非執文出以勑藥叉神守護故。


言成六百
頌者唯約正宗為言為兼序及流通總有六百七頌
破我一品仍未在數。


言頌置傳說之言似相調者如
[001-0381c]
下言傳說是明闇等斯例甚多意顯薩婆多宗自相
傳說無正經文可為馮信西域記云時世親尊者是
健駄羅國脇尊者室東房製俱舍論人而敬之封以
記焉。


釋本文凡八千頌者天竺但數字滿三十二即
為一偈號阿耨窣都婆偈八千頌字數二億五萬六
千字也此依梵本數之。


第二明造論意者就中分三初至弘持世尊教法別
明造論之意二又三藏教興已下通明三藏教興三
又依婆沙已下重明造論初言三有者即三界也。



由惑未滅者下文云離隨眠業無感有能業由隨眠
方得生長故三有輪迴正由惑也。


言須斷惑緣者業
是感果之因惑是潤業之緣今但斷惑故名惑緣惑
即是緣。


言斷惑正因者明能持戒之因道淨慧是能
斷惑之正因故。


言四含幽鍵等者一長阿含多說長偈
中阿含多說中偈三增一阿含謂一法為始於一上增一至多故也四雜阿
此翻為〔藏〕有言種種說也鍵者鑰也以鑰固關也說文關下打
也方言關東謂之鍵關西謂之𨷲謂關鍵是門戶之
要今此論能顯四含六足幽玄之義如彼之關鍵矣。


言法相川源者源是眾流之根本此論是法相之宗
源也。


義門江海者顯義無窮如江海之流注也。


言文
清清兮玉潤者謂文潤如玉理明明如月華美也。



啟學人之昧心者謂開學法人昧劣之心也。


言下文
云我於方隅者即破我品末之頌也。


言青蓮罷笑者
謂如來目淨脩廣如青蓮華色常希夷若微笑今入
[001-0382a]
涅槃故曰罷笑。


言白毫掩色者毫長毛也如來眉間
有白毫相今入涅槃毫光不現故曰掩光觀佛三昧
經云太子生時毫舒長五尺樹下長一丈四尺五寸
成道已長一丈五尺外有十楞內現空相中外俱空
放之圓卷如秋滿月分明皎淨色映珂雪圓如三寸
言邪徒紛糺者即外道邪宗紛紜糺乱也。


言雨眾三
德之談者梵云代理沙此云雨是雨際生故又云此外
道弟子多如雨際時雨故曰雨眾也又梵云僧佉奢
薩怛羅此云數論就法彰名謂從數起論論能生數故名
數論此外道立二十五諦今言三德者略舉一德且
彼所計有真常之我思為體性但是受者而非作者
餘二十四是我所受用二自性即三德以薩埵賴闍
答摩為體此翻云苦樂癡亦名為貪嗔癡苦貪樂亦名憂喜捨捨為〔闍〕義同亦名黃赤黑亦名
勇〔癡〕闇也此三如我之臣佐我若欲得受用境時即為我

變未變之時各住自性故名自性三從自性生大謂
我思量欲得受用諸境界時三法即知動轉其體大
故名之為大四從大生我執謂緣我故名我執五從
我執生五唯量謂色聲香味觸足前為九六從五唯
量生五大謂地水火風空足前為十四七從五大生
十一根謂眼耳鼻舌身意手足大小便處語具謂內舌也
足前為二十五諦彼宗所執諸法是常如轉變金成
鐶釧等金色不改鐶等相異若我欲得受用境時從
自性生大乃至生十一根若我不欲受用境時從十
一根却入五大從大却入五唯量從五唯量却入我
[001-0382b]
執從此却入大從大却入自性今三德即自性也約
有轉變之能名德約自性言米齊六句之說者梵云
蹇拏僕此云食米齊仙人昔云蹇拏陀訛也謂此外道身形醜陋晝則
隱伏山林夜則來人間乞食因驚孕婦令墮胎之後
便不乞食乃於擣舂之所拾碎米而食之因以名焉
又名蘊露迦此名鵂鶹外道昔名憂婁佉者訛也葢如鵂鶹鳥之夜出
又名吠世史迦此云勝昔云衛世或云鞞世皆訛略也造論勝故或勝
人造故名勝論門人為五頂以頭有五峯故因以為名也說六句
義一實謂地水火風空時方我意九法有實性故二德謂色香等二十一法也三業
謂取捨屈申行等之業用也四大有能有一切法也五同異同謂總同異謂別異
和合謂和合性


言殘我華苑者即此邪徒毀如來正法之
華苑也。


言汩我清流者于筆反又古沒反水流也本以正法清淨
如水之清流今被外道說於邪法以汩亂正法之清
流也。


言下文云皆為弘持教法者即下流通之文也。


自下總明三藏興意於中各有總顯所依及別述四
意言說素恒覽藏依力等流者力謂十力等謂齊等
流謂流類即依十力等流之心說於經法故曰依力
等流又解以力無屈伏義佛說經法理趣深遠超越
時情一切異道莫之能屈如彼十力名力等流故正
理云經有相違但可通釋不可不信。


言得增上心學
論道者心即是定以經詮定故增上即增勝義唯是
佛法外道所無故名增上問定是心所何以名心答
所依即心所依王名心無失或約總聚但名為心故
下文云心一境性名之為定。


言論道者能詮教也謂
[001-0382c]
以言論道理成於教故而令眾生得此之教得論道
言種種雜說者謂經中若事若理對機便說故名雜
如涅槃經多明佛性之理般若經明真空之理放牛等經多明事也言令種善根者
如聞佛說法生信等五根種解脫分善故。


言未入正
法者令入者如外道異生等未值佛時但受邪法遇
佛說經便入正法言毗奈耶藏依悲等流者悲謂大
悲以戒律中多說微細威儀及陳繁雜等語慈是大
悲之心故也。


言得增上戒者顯所詮指論道者謂能
詮教。


言學處者謂離殺等是學所依故名學處謂與
比丘為所學之處也。


言令相續成就者有云相續是
身謂令身成就善根故今解不爾前說經令未種善
根者種之今更說律令相續不斷而成就故非約身
說言受持正法者既以依經入於正法當依戒律訪
護身口令不退等名受持正法言說論依無畏等流
者如來有四無畏然其論中廣明法相究盡根源異
道邪論莫能傾動得無畏故知彼等流或以無畏心
之所說故名依無畏言自相共相等者相狀也如色
法以變礙為相受以領納為相即此諸相互不相通
名為自相今分別此等義故名分別自共相等三已
成就令得正解脫者謂前說律儀但令成就善根然
未能令得正解脫後陳論教方得解脫或經云戒淨
有智慧便得第一道故知無智慧不得解脫又無漏
慧得正涅槃非如外道計無想天等諸邪解脫故言
正。


言為通達諸法真實相者謂五蘊等諸法真實體
[001-0383a]
相皆由論教分別令其學人通達也。


自下重明論教中前之二義別者初義顯佛教無倒
受持後義專為破無明闇雖同喻灯二義全別。


言顯
無我像者然正法中本實無我外道邪計妄生我執
無我之像隱而不彰今說法相分別色等求其我體
都不可得無我之像方復顯了言像即相也故經云
無我相等。


佛及有情依之無畏者論詮慧佛淨慧而
得證果有情亦然佛是已證眾生當證故總舉之。



別善等諸法者謂分別善不善無記法也。


已上釋初門竟。


自下明宗旨者謂是宗部之旨非所
詮之旨也於此文中大分為二一總列宗計二詳判
教旨前中又二初總敘異計興宗次就宗中明所計
別初言教迹區分部成十八部者區謂區別分謂分
殊且約支條說有十八若兼根本乃二十部分部之
緣已如上辨今對此文粗述名數且初一破但為上
座大眾二部後從大眾復更乖諍分出八部且於第
二百年流出三部一一說部此部執世出世法皆無實體同一假名
說出世部謂執世法從顛倒生出世之法別有別體三鷄胤部上古有仙染雞生子
部主是此之族次復二百年後出一部名多聞部廣學三藏深悟佛言
從德為名名多聞部次出一部名為說假部慈恩法師云此部說世出世法皆通
假名〔為〕以真實故不同一說及出世部二百年滿更重詳五事因茲諍

分為三部一製多山部製多翻為靈廟佛於一世初生成道轉法輪般涅槃四處
皆有靈廟供養此即一處山有製多人依山住從山立名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

此並居製多山西及北也已上八部若兼本成九部其上座部爾許時來一
[001-0383b]
味和合後至三百年初有少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
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一切有有二一者有為三世實有二者無為離世實有從所立
法以彰部名二雪將部此上座部微弱不住如似雪風飄流靡措從喻為名亦雪山部從處立稱
亦名上座從遠所襲以彰部名次三百年從一切有部分出一部名

犢子部上古有仙居山靜處欲染母牛因而有子自後仙種皆稱犢子部從遠所襲以彰名
從犢子部分出四部一法上部部主之號有法可上或復有法出眾人上
並名法上從人法立稱也二賢胄部賢是部主胄是苗裔之義是賢羅漢之苗裔故也

正量部權衡刊定名之為量量無邪謬目之為正此部所立甚深法義刊定無邪目稱正量
密林山部近山林藪蓊[鬱-山+止]繁密從處為名也次說一切有部復分一部
名化地部部主曾作國王化〔露〕地上故曰化地捨國出家弘宣佛法從本為名故也次從
化地部流出法藏部或法密部部主之義名藏之與密義意大同此師含
密正法如藏從人立號也至三百年末從一切有部出飲光部梵云
迦葉波唐云飲光婆羅門姓上古有仙身有金光障弊餘光故名飲光部主是彼胤又此部主身有金光能飲
餘光從身立名名飲光部也至四百年初從一切有部出一部名

經量部此部唯依經為宗不依律論即經部師依所立彰部名上座部本末別
說成十一部今除本取末即十部兼大眾部所流八
部故成十八部也。


自下別明所計就中有三初明四宗所計唯假二經
部宗計通假實三薩婆多唯實非假。


言此四奉宗至
但有言說者謂四部所崇奉之宗唯假非實也今詳
若一說部全假可然出世部即許出世之法則有實
體故知言四並假未為盡理又言大眾部即本末通
論非十八部數也真諦云大眾部住央拙多羅國在
王舍城地此部弘華嚴涅槃勝鬘維摩金光明等經
[001-0383c]
鷄胤部不弘經律言經與律是方便教佛自有處破
經律故唯弘對法坐禪斷惑。


言經部所立少分實者
如言過未是假唯現在實及三科法蘊處並假唯界
是實又不相應等是假立也。


言薩婆多宗者此翻一切有
章中且約三世計有理實彼計無為不相應等皆有
實體就此計中先總敘四說次論主評。


言法救者梵
云達磨怛羅唐言法救謂以法救人故。


言由類不同者類
謂種類即三世法體雖是一而三世遷流種類殊分
成過未等喻如金器將椀作盞約形改變隨類立名
理實金體曾無有異法體亦然過未雖殊體無異也
謂時無別體依法而立是故諸法體皆無異也


言妙音者梵云瞿沙唐言能鳴西
域敷演宣令法號瞿沙謂彼尊者久流生死今得聖
智對昔況然故號能鳴或能宣唱故號能鳴言說相
不同者相謂狀非生等四相舊云此師說不相應中
別有一類世相不同三世有異諸有為法一一有三
若法謝在過去與過去相合名過去與現未相合名
現未等又言過去不離現未等相者以有為法皆有
三相隨在何世一顯二隱一正顯者名為正合餘二
雖隱而體非無亦名不離彼相又解相有用時名之
為合相雖無用而隨於法其體非無故言不離故論
立喻云如人正染一妻室時於餘妃嬪不名離染過
去既然現未亦爾並約時顯說名異故。


言世友者梵
云伐蘇密多羅唐言世友印度天祠之名以彼菩薩父母
初生恐為鬼神之所嬈惱故取彼名冀免惱害言約
[001-0384a]
位不同者位即分位此意者法體恒有以有作用未
作用等時位不同分三位別言至位位中作異異說
者謂未來至現在位現在入過去位以位非一故名
位位至現在位名現在入過去位名過去體不改變
故名異異籌喻可知言覺天者梵云部陀提婆唐言覺天
謂以佛為天立此號也言觀待者即相望也以過去
望現在等是前餘比可知。


自下論主評斷言法救執法轉變者謂將未來類成
現在類如椀盞器等形轉變故言應置外道數論朋
中者以數論外道執三德轉變成二十五諦今此執
法義同彼故置斯朋言三世皆有三世相者且妙音
云過去相合名過去又言不離現未相現未又言不
離過去等即是過去世亦名現在未來現在未來亦
名過去等為何者定是過去及現未等故成雜乱破
覺天言過去世有多剎那者且如今日正此今時橫
望已前總名過去故過去世有多剎那是則前後相
望自成三世言未來現在類亦應然者同過去世有
雜亂過今詳乍觀可爾理則頗殊謂未來諸法既雜
乱居不分前後何有前後相望等別又現在世唯一
剎那豈同過去有雜乱失解云未來雖復未分前後
而有多念容有前後故同過去現在雖復一剎那與
過去別然望前後雜乱是同謂將現在望未來是前
應名過去望過去是後應名未來望前後復名現在
是則雖有一念之法望前後得三世名如一人女人
[001-0384b]
名女母故現未上世類同過去理亦無失言世友立
世㝡善者下隨眠品云第三約作用立世㝡為善准
彼經部有破今且四說之中自為善耳言經部過去
未來無體者謂彼許法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故下云
法得自體頃名一剎那故知唯現是實。


自下判教旨中言顯宗者顯即彰顯謂因語婆沙造
此論故故顯依有部言密宗者密謂隱密雖依有宗
造論然自密意遵崇經部故曰密宗故下文云毗婆
沙說我所崇故經部所說不違理故由此一論有顯
密之異二部宗焉。


第三藏攝文二初正明相攝二問答料簡初中各先
翻數名次明所詮旨趣言素怛纜藏者昔云修多羅
或言修妬路等並訛也。


言線等者正翻教名詮於定
者明所詮旨四分律云譬如有華散置案上風吹則
散何以故不以線貫穿故今以線有貫華之能教有
能貫義之用故類之於線約喻彰名或名經者一如
布絹等經有能詮之用與線義同故無性論云貫穿
縫綴故名為經又雜心云經有五義一涌泉二繩墨
三結鬘四線五井索或依俗訓法訓常常則百王之
所不易法乃可軌可摸故曰經也言正詮於定者經
雖明戒慧然兼非正故言正詮於定下二藏准說可
知言毗奈耶者昔云毗那或鼻應並訛也。


此稱調伏
者謂調治六根伏制三業故論云言調伏者意顯律
儀由此能令根調伏故又言毗尼此稱為滅更有多
[001-0384c]
名繁而不述言阿毗達磨者昔云阿毗曇等皆訛也
此云對法如下當釋此三皆蘊稱聚旨故名為藏。


自下問答者准其問意經律二兼詮慧故問論且通
餘二攝不若准正理答文以餘二藏中有問答等在
此攝即顯非餘二收尋章可見。


釋第四門陳朝三藏真諦法師於嶺南制止寺譯論
者案譯經圖記云沙門波羅末陀此云真諦西印度優禪
尼國人景行證明器宇清肅以梁武帝泰清二年於
寶雲殿奉勑譯經總一十一部謂光明等後至衡譯
起信論訖值候景作乱乃泛海西歸遇風所飄遂至
廣州陳時永定元年始譯此論也言前譯主未善方
言者謂真諦長自西國近遊東夏未能善達此方言
詞也言義有差舛者謂差錯舛謬也即如無為已下
自指其差舛之義也言無為是因果前譯言非謂無
為於法不障是能作因為道所證是離繫果然不從
六因生故名無因不能取果故名為無果由是昔人
不辨有無是非之異遂云無為非因果非即非其自
體無即乃是無他但得言無不得言非也言現法無
非得昔翻為有者夫言得非得法非得者非其法體
法若起至現在必須有得今言現法有非得者理極
相違故並為謬此言無非得者謂無法俱非得非無
前後非得如下明非得門現在之法有法前法後非
得故言大唐三藏音善兩方者三藏俗姓陳氏頴川
人也自初出家依長犍法師為學徒以南北異見紛
[001-0385a]
糺良自歎息以貞觀三年始發長安將遊西域至十
九年自西而還所翻經論凡六百五十七部此論即
永徽三年再譯也然其三藏妙達五明善困異語今
唐梵雙辨故曰兩方言譯義無差綴文不謬者謂不
同前譯言無為非因果等之差謬也有云不言無為
非因果等為譯義無差不言盞子世間名綴文不謬
者既無典據未可依馮言由使懷疑之客得白玉於
青山者珠生江海玉出昆山又玉出荊山而卞和得
之謂前譯論既誤學者懷疑今遇新論決斷舊疑猶
於青山得白玉矣。


佇決之賓獲玄珠於赤水者莊子
云軒轅黃帝遊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岳而南望
還皈遺其玄珠初使智索之而不得言用智不可以得真次使
離朱索之而不得離朱能百步視秋毫也次喫詬索之而不得
喫詬聰明失真諦遠後使罔象罔象得之皇曰異哉罔象乃可
以得之乎此寄明得真之所由明得真者非用心也罔象自然即得真矣今章意者
謂前懷疑之侶常希啟決今果正義亦如赤水得玄
珠也。


解品題中有二初翻名次釋義翻名如章就釋義中
初解對法次釋藏名就中文三初單釋對次但解法
後雙明對法前中復二初辨名體次釋對義對向涅
槃者謂乘無漏聖道之因感趣涅槃圓極之果因果
相對故名對向言對觀者謂淨慧之心觀察四諦之
法故名對觀此二別者初即因果相望名對後即心
境相對名對雖觀向不同對義一也。


次釋法中又
[001-0385b]
二初指法體次釋法名言勝義謂涅槃者以涅槃是
善是常故名為勝有實體故稱義勝即是義名勝義
法即簡虗空非擇滅等是常而非是善餘有為善善
而非常故言是善是常獨名勝義法也二法相者相
狀也性也望他緣邊名狀望自體邊名為性今緣苦
集滅道四法相狀可得名法相法所以復言通四聖
諦者前勝義法唯是涅槃不通餘諦今法相法非唯
涅槃亦兼餘諦故言通也言聖諦者諦謂審實無倒
之義如經言月可令冷日可令熱如來說苦實是苦
法不可令樂故名為諦又唯聖人見不謬故但名聖
諦凡夫苦謂為樂不淨計淨以顛倒故不名凡諦。


釋對法中言軌生物解者軌謂軌則如其色法令生
色解或說無常等法令生無常等解名生物解新云
軌則法者謂七眾律儀等法皆令生解故又云非此
所明言能持自性者且約色法變礙為性能持此性
名為色法餘法例爾言法之對者應名法對今言對
法者為順此方言故就今章中是依主釋若准餘宗
對彼法故名為對法如有財者名為有財是有財釋
與此不同言俱通能所者下釋者即下對頌正釋名
文解言包含者此能包含發智等故可知言勝義言
者謂彼義理文言並此所包含也言所依者一如章
引正理釋然正理文具有兩段初言藏或所依至引
彼義言造此論故解本論藏義次言以對法藏等釋
此論得名初藏字是標或者顯第二義以由用也既
[001-0385c]
藏是所依是即名在本論然今此論又名藏者謂用
本論藏名目於此論故亦名藏是有財釋以喻如金
云云言光法師說刀名藏謬者非謂說刀名藏是
謬盖是誤用正理論文故耳所以然者如前所引正
理有兩段文初說刀等言但解藏義次以對法藏下
方辨有財釋今光乃於初釋藏文便作有財不依次
文故成謬也又言正理下文者即前所引次文是下
非謂遠指餘下文也言無持業釋至推功皈本者解
云且依主有財皆顯引彼義言依本論造非自穿鑿
若持業釋者便言對法即藏總無顯得依本論義持
將謂論主自造成自取功此乃舊意理有持業謙言
無若依新解謂理無持業非謂有而不取所以然者
由後代造論皆取本論堅實之義及引彼義言造此
論故所有文義皆依本論非自穿鑿若言有而不取
者不得意也此第五門應言略解題名次第六門方
釋品名故知言解品題者有決也問若俱舍名藏三
藏應總名俱舍何但此論獨得此名答理如所難今
以此論具包含或言堅實所依二義偏目藏論餘經論等
闕此義故從餘受稱。


分別界品第一


釋第六門且解題名分別界品者就中初辨名次釋
妨初言界者有三義一族義者族謂種族謂十八界
根境不同各有種族如崔盧等姓二持義者持謂任
持十八界色聲等法各自任持不相雜亂猶如城邑
任持所有有情非情也三性義者謂體性也以十八
[001-0386a]
界一一類中各有自體性故以此三義名之為界品
者類也別也以諸品類各別故。


釋妨者問詞如章言二十二門分別十八界者即下
諸門分別以有見無見等二十二門分別也言蘊處
不爾者謂蘊唯有為處局根境界中具顯六根境識
若具依蘊處界三門明見等者文多繁廣若就蘊處
類釋於界義即難知若將見等就界分別類釋蘊處
義便易解故就界門分別見等然今章中同於新解
但約二十二門分別界故故標品號若依舊疏更有
二釋一云界者性也性之言體此品明諸法體以界
標名蘊處非體故不別說二云界則名義俱廣謂名
有十八義攝無為故標界品處雖義廣而名即狹蘊
乃名義俱狹故不標目云云次明品前後者此但約
八品以明次第除破我品言無別正頌者謂彼但是
引經中頌證成無我非本講婆沙之時自造頌也新
云此一部論總有九品前之八品述自宗義釋本頌
文所以先明後之一品造釋時加破外執故所以後
說言初二品總明漏無漏者且如界品總明諸法如
標宗言有漏無漏等根品明二十二根信等五根通
漏無漏未知等三一向無漏餘可准知言初界品明
諸法體者體是本義由是正理名本事品又對法論
明蘊處界名本事分故根品明諸法用者根是勝用
差別故故正理名差別品釋六品中章約厭欣以明
次第如四諦中先明苦集後明滅道又解有漏無始
[001-0386b]
時起是故先明無漏新生是故後說言業品明因隨
眠明緣者業親能感果如種牙等名因惑但通潤如
水土等名緣新云業與惑俱是其因然業是近有差
別因在惑先說隨眠是遠無差別因故後說又惑為
業因故在最後釋以厭果斷因故果先因後言賢聖
品明果者謂明諸聖賢證果階位故智品明因等者
證果必由智故故智是因定但通資故是緣也新云
賢聖是果如有漏中有情世間聖無別器故唯說人
不同有漏兼舉器果智定是因就中定是因智是果
故先明智又上所明皆據正釋及多分說文便明義
非無交雜。


依文釋中總分三者汎明諸論正宗定有序及流通
有無不定或有流通無序分如二十唯識或有序分
而無流通如毗婆沙論或二俱有如此論等或二俱
無如發智論等今此論初三行及四頌釋時加是序
及流通中六百頌是根本造故是正宗此約八品以
明若約九品明者舊有三說一云除序至破我品已
善說前名為正宗破我品末是流通謂此論釋經諸
法無我故故破我品亦是正宗二云從定品末兼破
我品總名流通以乘流通分起問而剩明破我為在
流通後故亦名流通三云破我品中自有三分可知
言一皈敬序二發起序者皈敬謂皈依諸佛發起謂
發起正宗然二序有無不定或有皈敬而無發起或
有發起而無皈敬此論具有二序所以先皈敬者論
[001-0386c]
云今欲造論為顯自師其體尊高超諸聖眾故先讚
德方申敬禮又顯宗云以讚禮言滅諸惡障標嘉瑞
故然讚禮意有三一教本佛說故傳佛教故先敬佛
二先讚世尊有勝德故欲明佛教真實不虗三讚大
師以標吉祥福力護念滅除惡障離諸魔事惡障有三一師
障二弟子障三論障思可知之也言初諸字明所皈敬等者新云初

之一字表德所成人次十三字明人所成德就十三
字中上句六字顯智斷二德下之一句述其恩德就
六字中初之三字顯其智德次之一字述其斷德後
之兩字雙明二德即是二種冥滅義也初言諸者表
諸佛蒼頡篇云諸非一也聲類云諸總也法華云諸
求三乘人諸言所表三乘人也此論言諸諸言所表
具德人也顯一切佛悉具三德成皈敬故非局釋迦
又唯世尊不通餘聖無三德故然此諸字起自西方
母尼論師凡欲造論皆置諸言論主將為當理故亦
言諸古有多釋非正不敘。


言一切種冥是不染無知者以一切境種類無邊雖
非染心亦不能了故是不染無知也言諸冥是染汙
無知者謂五部之境煩惱所迷故是染汙無知言此
一無知至故說為冥者釋冥義也爾雅云冥闇昧也
說文冥幽也謂二無知俱能覆實義並能障真見論
云及舊更有二釋一云染汙無知覆實義不染無知
障真見二云不染無知覆實義染汙無知障真見二
說並非如新廣破言外境名實義內心稱真見者此
[001-0387a]
同舊解如染汙無知於四諦涅槃被煩惱障之所迷
覆名覆外境之實義由不了實義故起種種惑名障
內心之真見如不染無知由煩惱習氣味勢熟等及
內外典籍等不能了知名覆外境之實義由此習氣
起種種愚名障內心之真見此意以境屬外且言外境心屬於內且言內心
理實心境俱通內外也若依新解不分內外謂境通內六根故

心通緣外六境故彼云此二無知能覆諸境自共相
等及一切種味勢熟等真實義故能障諸境自共相
等及一切眾味勢熟等真實見故說為冥也如闇能
覆人杌等實義及障真見故說為闇此意者但不許內外之言以外
境不攝內境及內心之言濫故亦許實義是境真見是心也詳其舊解言外境內心言雖少濫義亦無失


言不染無知種類無邊者釋名也種謂種類是品異
名以不染無知緣一切法品類皆盡故言一切於一
一境味諸法滋味或苦等味損益等勢法成熟也近遠等處近遠等時
相似差別等法種類無邊皆不能了名一切種不同諸
冥所迷之境但唯五部不言一切故但言諸言不染
無知劣慧為體者出體也諸說不同略十一家今但
述正義餘並不敘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所有一切
有漏無染劣慧為體故正理論云是故即於味勢熟
等不勤求解慧與異相法俱為因引生後同類慧此
慧於解又不勤求為因引生不勤求解慧如是展轉
無始時來因果相仍習以成性故即於彼味等境中
數習於解無堪能智此所引劣慧名不染無知即此
俱生心心所法總名習氣理定應爾言善無記攝者
[001-0387b]
三性分別也謂同舊解通善及無記二性所攝彼云
既言不染明非不善有覆無記若通於善無色無學
恒成就故可不名佛若唯無記無色無學異熟生心
不現在前不就故故應名為傍以此而言故亦通善
新云不染無知唯無記性通前難云佛與二乘有差
別者但論生與不生不約成不成別無色羅漢善心
現前雖不成就不染無知與佛是同然佛不生羅漢
猶生故不名佛然此無記體通四種異熟生心理在
不疑所以通威儀工巧等者如二乘齋足越[塚-豖+凡]迦葉
起舞等是威儀習氣畢陵伽喚河神為小婢子等是
工巧無記通變化者有似貪嗔等謂賓頭盧為旃檀鉢現通變化雖無
貪心似有貪也又諸化人現貪瞋等皆是通果無記心


言亦名習氣者弁異名也故正理云此不染無知即
說名習氣習謂數習氣謂氣分有諸煩惱及劣慧數
習氣分故名習氣習之氣故依主釋也又解即習即
名氣有煩惱所習氣名持業釋或名不勤求解慧或
名無堪能知或名劣無知如正理說或名邪行相智
如婆沙說諸說名異而體皆同言唯佛永斷二乘猶
有者遮餘聖佛表世尊永斷表畢竟不生二乘雖亦
分斷不染無知未能了知無邊類法故言猶有言聲
聞獨覺至非一切種者舉劣顯勝也麟喻獨覺不動
羅漢以不退智染汙無知畢竟不生與佛是同不染
無知猶未盡故與佛有異故曰也言所以者何徵云
俱解脫聖是利根者戒定二障悉已永斷如何說非
[001-0387c]
一切種智耶言由於佛法極遠時處等者答也且佛
法有二一佛功德法即十力等二佛教法於佛功德
法由障未盡不能證得於佛教法無知覆故不能真
解今疏但言佛所知法應非初法言及諸義類者謂
味勢熟等種種義類也言八萬劫外及三千界外者
謂二乘宿住智通不能觀知八萬劫前死生智通不
能觀知八萬劫後天眼天耳神境智通不能見聞往
三千界外故極遠時處並不能知由有無知所覆障
故。


釋諸冥中具有釋名出體等如章然此唯迷五部以
染心不緣虗空非擇滅二無為故不言一切非種類
眾多故復不言種故但言諸言無明為體者舊云所
以不言餘煩惱者無明通與諸惑相應若說無明亦
顯餘惑此二無知差別相者正理有三釋一云謂由
此故立愚智殊如是名為染無知相若由此故或有
境中智不及愚是第二相述曰愚謂異生智謂聖者斷名聖不斷名凡此由染
無知立愚智別或有境中羅漢不識赤鹽異生善通三藏是名於境智不及愚也第二云又

若斷己佛與二乘皆無差別是第一相若有斷己佛
與二乘有差別是第二相述曰染汙無知三乘斷故無差別不染無知唯佛永
斷故有差別第三云若於事中自共相愚是名第一染無

知相若於諸法味勢熟等不如實知是第二相解釋如前


言滅有二者下明斷二無知得二滅也雖染無知通
於二滅然於此中論得擇滅也不染無知雖通二滅
然此中論得非擇滅言由佛世尊斷一切種冥者謂
[001-0388a]
佛世尊得永對治如實覺故於一切種類不染無知
證非擇滅不生法故稱為滅問此於何位永斷無知
答菩薩三無數劫隨位漸斷至金剛喻定方總斷盡
若二乘等雖有分斷而非斷盡應知此中所言斷者
畢竟不生得非擇滅名之為斷非據擇滅名為斷也
言勝緣闕位得非擇滅者釋前證言非謂道證但緣
闕名為證也言勝緣者謂未成佛果已前所依之身
與其無知為所依故名為勝緣至金剛喻定三十四
心斷煩惱盡具一切智即是種智所依之身不染無
知所依止身永不復生名勝緣闕雖從五停心觀一
坐得大菩提爾時即永斷不行然得非擇滅名要至
金剛喻定如現觀邊世俗智斷永不生至三類智邊
方得非擇滅申於爾時闕勝緣故又此無知具二種
斷一緣縛斷二不生斷隨彼彼地斷第九品染汙無
知時得緣縛斷謂於彼位得畢竟不生時名不生斷
此中言斷是第二斷。


言一切種智約知一切種類之
法從境立名。


言智德圓滿者顯菩提也故正理云一
切種冥皆永斷滅故智德圓滿即是佛一切智若兼
眷屬通五蘊性言斷煩惱冥令證不生者證佛金剛
喻定時斷煩惱盡證其擇滅名不生法言斷德圓滿
者正理云諸境界中冥亦永斷滅故斷德圓滿言滅
名為斷者意云滅謂涅槃體不生滅今言斷者由斷
煩惱之所顯故故得斷名問二乘亦斷煩惱盡何不
名斷德答二乘雖復惑盡以有習氣而非圓滿故不
[001-0388b]
名德。


言於生死泥淪沒無救者出悲境也廣雅云淪
沒也沒溺也淪涂也謂三界五趣是生死處業雜愛
水其類於泥處之即沈溺出之則難可九十五種不
能出離故世尊哀愍者大聖悲愍也隨授所應正法
教手者巧便智也謂隨三乘機授以教法必當機宜
故曰所應也。


拔濟令出者悲事成也顯宗云諸有成
就巧智大悲授如應言拔濟令出彼論巧便智即是
大悲或可恩德以善巧智及大悲為體若并眷屬通
五蘊性。


言有眾多生死者舊云夫生必死言生可攝
死故言眾生死未必生故不言眾死新云眾生者即
有情異名西方無有兩名梵云薩埵此云有情梵云社伽
上聲此云眾生即有情體一名異有人云若名眾生即兼無
情所以但言有情者悞也大乘同性經云佛告楞伽
主眾生者眾物和合地水火風空識如蘆束更轉相
依故言眾生准此經文說其有情名眾生者為破別
有一物為有情體理實名異體同准此亦非新翻其為有情以此論新
翻名眾生故也言稽首攝足者稽之言至首言謂頭以頭至

地屈己之尊接佛之卑表敬之極然禮通三業故攝
論云我以身口意頂禮世尊足今此菩薩敬禮雖偏
說身必具三業頌讚是語業稽首是身業起二是意
業言如理師者謂如實無倒教授眾生令行善法誡
勗眾生令不造惡名如理師警勑曰誡自勵曰勗婆沙云言無
倒者倒有三種一法倒二人倒三時倒法倒則識機
不識法如知此人多貪為說慈悲觀人倒識法不識
[001-0388c]
機如知不淨觀能治多貪不識機故教多嗔者時倒
雖識機法而說失時或根未熟而說或根已熟不說
逆時送送即無智慧過時即無慈悲如來說法離此
三倒故名如理又此論云不由威力與願神通名如
理師此簡凡小也不由威力簡輪王以輪王威力化人令行十善不由與願簡父母祈天神彼但有願而
不能救不由神通簡獨覺現神通教化蹔令生信不能說法令出生死此等皆非如理師也不能[托-七+友]於眾生出
生死泥也簡正已說謂簡已說及正說故言當說。


言離縛名淨者謂離於相應所緣二縛也。


簡擇稱慧
者謂慧簡擇四聖諦法故曰慧問何故不說相應俱
有等偏說慧耶解云唯慧一種具三現觀推求名見
慮境名緣成辦名事故獨標名餘心心所唯有緣事
二種無見現觀餘俱有法唯有事現觀無見緣二故
不標也或慧能斷惑強故獨標慧問何故不言淨忍
智見而言慧耶解云有忍非智如下八忍是有智非
忍如盡無生智慧具攝三名寬故獨立慧慧相應心
及受想等者釋隨行也此中以慧為對法故心王亦
是隨行下俱有因如王臣義故所以心王為轉心所
為隨受等雖與慧同時此由慧力持起境故亦是隨
行四相及得者此同舊解通取於得彼云隨行有二
義一俱有因故名隨行二相隨順故名隨行此既取
得乃同後義若依新解不取得為隨行以正理出眷
屬對法體中不言得故若除得總有一百五十四法
遍大地十大善地十尋伺心王欣厭隨一及七支無
表為三十一慧既為首除慧一法取餘三十其上各
[001-0389a]
有四相成百二十并本三十合百五十復兼慧上四
相成一百五十四法也有云若望本法親近相隨順
者慧上隨相亦名隨行以近慧故餘法隨相望慧疎
遠故非隨行准此即成一百五十八法為隨行也若
取得及四相總成一百六十三法又此且約初禪以
說中間已上又除尋等如應當知道共無表色者以
是無漏故不通定俱故唯道共言無漏名勝義者此
依舊釋以無漏名勝義有漏稱世俗新云此無漏慧
是真對法故名勝義有漏慧論實非對法由能與彼
作資粮故假名對法故名世俗所以知是假實之異
名者舊俱舍云若假名阿毗達磨者謂能得此諸智
及論故知世俗即是假名云云言生便得者謂生便
自有不由他教故詳其生得有二種別一者生便得
二者因尋教生此言生得是初義下言先因論教次
有生得者是第二相故不相違然今章中唯約自性
不論眷屬若兼眷屬者修慧通五蘊性思聞生得但
通四蘊無隨轉色故言一舍利子造集異門足論者
舍利唐言百舌鳥子是唐言如常所辨此論有一萬二千頌略本八千
頌二大目乾連造法蘊足論者目連此云採菽氏大是唐言此論有六千
頌也三迦多演那造施設足論迦多此云剪剃演云種那是男聲婆羅中第一
姓也論有一萬八千頌也四提婆設摩造識身足論此云天寂論有七千頌

六界身足論廣本八千頌略本七百頌迦多演尼子
翻名如前但尼是女聲從母姓為異此剪剃種西方
貴族所以然者依婆羅門法七歲已上在家學問十
[001-0389b]
五已上受婆羅門法遊方學問至年四十恐家嗣斷
絕歸娶妻室至年五十入山修道昔劫初時有婆羅
門生二子已入山修道二子後時入山省覲父鬚髮
蓬亂遂即剃之形容端正諸仙見已皆欲請剃弟性
慈愍來即為剃兄心慠慢非我父者我不能為諸仙
嗔忿呪願弟言乃至劫末是汝種族常大富貴兄呪
願言乃至劫末是汝種族常大貧賤剪剃自活故今
印度現有二類其弟種族極大富貴不為剪剃之事
其兄種族極大貧窮剪剃自活今從本姓名剪剃種
論本有二萬五千頌後代頌者廣略不同一本八萬八千頌一本一萬六千頌此本即唐三藏所翻
持自性故名為法者如前解法具有二義今略舉持
體不變義故曰能持謂一切法各守自體故言即勝
名義即勝義名法者上釋勝義二字下釋勝義法三
字並持業釋。


言望他緣邊名相者謂觀諦為十六行
相等舊云若據法相亦通虗空及非擇滅以此二種
非諦攝故非與無漏慧為境故此中別不說由此但
言通四聖諦言以因對果者趣向名因所證名果望
法相法唯有對觀望勝義法具有對觀及對向言六
種對法者前五是古人義第六是舊加新云古師兼
取境界為一失有人又加涅槃為二失言第三方便
第四資糧者謂四慧為無漏之加行故是方便論教
遠能轉生無漏故是資糧然舊解云始從一種乃至
增加有十五種對法非要不敘言所對法中亦有三
釋者一所對名對能對名法對之法故是依主釋二
[001-0389c]
所對非對法能對名對法今所對名對法者有對法
故是有財釋三所對名對是所對故亦名為法持自
性故對即是法持業釋也言此解甚佳妙符論者謂
頌中但言淨慧隨行名對法等故知唯約能對名為
對法不通所對故但為依主即妙扶論也。


因此義便略明六釋西方釋名多依六種言六者何
一依主釋謂此依彼如臣依王或云依士名異義同
二有財釋如人有財亦名多財如有財者名異義同
此有二相一全取他名如此論全取本論名故二者分有財如涅槃名有離有彼離故三持業
釋謂一法體雙持兩業業謂業用或云同依兩用同
依一體名異義同四相違釋謂一法體彼此各據互
不相屬如明闇等五隣近釋體非是彼近彼得名如
四念住以慧為體今言念住慧隣念故如近村邑得
村邑名六帶數釋謂帶名數如言五蘊六識等體然
諸法中若二言已上乃成六釋若單一名便非六釋
以無離合相故。


言包含於猶如櫃篋者釋含藏義准正理云西方藏
有二義一堅實義二所依義言堅實者猶如樹心名
為樹藏是出生義後將此藏造餘物時亦名為藏本
對法中諸堅實義名藏後將勝義來造此論亦名為
藏今隱本論藏義但舉對法之名成依主然今章中
但有包含無堅實義寶法師准正理唯有堅實無包
含所以然者雖同是釋勝義之文其意各別彼取所
攝之勝義故唯堅實此取能攝之言教故曰包含二
[001-0390a]
說雖殊不相違背有人破包含唯取堅實今不同彼。


言若離於慧定無有餘能滅諸惑者此通伏難伏難
意者說餘二藏亦能利物何要說論方能益物答云
若離於慧定無有能斷惑證滅戒定二種於其斷惑
但有助能無正功用由此故不說經律二藏言令有
情世間者簡器世間也言傳佛說對法者此意云法
本佛說由上因緣諸聖弟子乃傳世尊所說對法故
名傳說此傳說言非表不信與餘不同言然佛世尊
處處散說者亦通伏難伏難意云若佛說者何故乃
言迦多演尼子造等婆沙有二說一云佛說由迦多
演尼子受持演說名稱屬彼二云佛經中散說由迦
多演採集安布名稱歸彼此論同第二說也演尼子
等造發智等等取舍利子目連等造六足論等言猶
如大德法救者引例證成然此尊者佛涅槃後三百
牟出鄔陀南者此云自說即十二分教中無問自說
經也若言嗢陀南方言集施此言集施等疏主誤也。


自下正宗有六百頌於中界品有四十四頌初二十
五頌總明漏無漏法後十九頌諸門分別就二十五
頌中前三頌開一切法為漏無漏次二十二頌開為
五蘊十二處等宗是主義所尊所崇所立之義初言
總標綱要者舊有三解一云此三行頌標前八品名
總標綱要初一句總明有漏無漏法標界根二品次
三句別明有漏法標世業隨眠三品後兩行頌別明
無漏法標賢聖智定三品前之序分及此總標以文
[001-0390b]
少故寄在界品中明第二云此頌但標界根二品此
三行頌通明漏無漏法故第三云此頌唯標界品於
界品中初標頌故然今章中同第三說言漏者謂諸
煩惱於六根門泄過無窮名漏此有二義一住義名
漏令諸有情留住生死二流義名漏令諸有情流轉
生死又[鞥-合+白-日+田]婆沙云煩惱留住即定行即不定由如水
漏穿破堤塘傍流漂蕩即損苗稼喻煩惱漏穿破六
根之堤塘漂蕩善法之苗稼言隨順增長者於苦集
境隨住增長故此約增惑釋有漏義非約生惑即名
有漏言漏於苦集相應法中者謂貪等煩惱於受想
等心心所相應法中也所緣法中者謂於苦集所緣
中也言互相隨順者謂煩惱順心心順煩惱如水與
乳此相應法中相隨順也煩惱順境境順煩惱所緣
法中相隨順也言互者二類之中各自相互非謂二
類相望為互言互相增長者煩惱染心令成染汙心
順煩惱相續增多又境順能緣令惑增長煩惱增境
令漏過成其力均平故名為等此同舊初解若新但
云諸漏於彼苦集法中平等隨增故名為等詳此釋應理以
論但言諸漏於中等隨增故不顯互相隨順之義然舊第二亦為此釋不測疏主何以棄之


此二隨增相者正理論云先軌範師作如是說如城
邑側有雜穢聚糞水土等之所共合成於此聚中由
糞過失令水土等亦成不淨由水土力令糞轉增更
互相依皆甚可惡如是煩惱相應聚中由煩惱力染
心心所煩惱由彼勢力轉增更互相依皆成穢污此
[001-0390c]
聚相續穢污漸增亦令隨行生等成染惱故此顯相應隨增
如猪犬等居雜穢聚生極躭樂眠戲其中糞穢所

塗轉增不淨復由猪等穢聚漸增如是所緣自地有
漏由煩惱力有漏義成彼復有能順煩惱力令其三
品次第漸增此釋所緣隨增自地簡他地他地不隨增故境如猪煩惱如
糞相應如水土等。


言緣滅道至不隨增者釋伏難也難云身見等漏緣
四諦生何緣滅道便非有漏答意如章然佛涅槃後
五百年中炎羅國法勝論師造阿毗曇心論云若生
諸煩惱是聖說有漏至六百年達摩多羅造集阿毗
曇心論以生名濫故改云若增諸煩惱是聖說有漏
今論主依彼正義故亦言增由是滅道雖生而不增
故非有漏言不隨增義隨眠品釋者彼云無漏上境
煩惱雖緣猶如炎石足不隨住又正理云如清淨人
誤墮穢聚雖觸糞穢而非所增人亦無能增彼穢聚
如是無漏異界地法雖有亦彼煩惱所緣而彼相望
互無增義此緣無漏異地隨眠但於相應有隨增理
准此相應即寬所緣便狹若是所緣隨增必相應隨增自有相應隨增而無所緣隨增又雖苦集漏境互增但
取增漏名為有漏不取增境名有漏也以此正釋境名漏故苦集能生亦能增漏如沃壤田能生苗稼亦令增
盛名為有苗滅道雖生如鹹鹵田雖能生苗不能增盛名曰無苗然此義要故且敘之已上總明有漏義竟也


言無漏至及三種無為者此四類法總是無漏故論
云此虗空等名無漏法所以者何諸漏於中不隨增
解云若滅道諦違彼漏故緣而不隨增若虗空非擇滅不緣不增故此二類同名無漏也言於
略所說三無為者新云列名未釋名之為略舊云若
[001-0391a]
隨事別體乃眾多今總標三故言略說言虗空但以
無礙為性者出虗空體也無礙之言簡於色法但以
之言簡心心所及不相應二種無為此等諸法雖無
礙同於虗空然有別體非是但以無礙為性故舊云
但以無礙為性者雖標總稱即受別唯如色處等言
色於中行者釋虗空相也正理論云虗空容受色等
有為故新云色是礙法於空中行顯空無礙於礙法
中不得行故無礙之法於空中行不顯無礙於礙法
中亦得行故雖言無礙而不可說虗空體相在此在
彼無方所故如眼識等問若以不礙名虗空空界色
性亦不礙他應名虗空答空界色性雖非能礙而是
所礙被餘色障而開避故其體不生今此虗空非其
能障亦非所障故曰虗空世言虗空於空界色說虗
空聲實非虗空問何故但言色於中行不說住等答
理實住等亦依虗空據顯說行或行謂生色於中生
也言擇滅以離繫為性者謂由離縛證得涅槃離繫
所顯舉離繫名出擇滅體言相應縛者謂煩惱與心
心所相應染縛心心所也言所緣縛者謂能緣惑縛
所緣境也下當廣述。


言斷此二縛者斷亦有二一自性斷謂對治道斷
一一品煩惱自性斷已不行名自性斷二緣縛斷
謂能緣九品惑盡所縛離繫名緣縛斷斷已容有
現在前故如下自明言擇慧者釋名也決斷名智
推求名見擇法名慧以八忍智等各別簡擇四聖諦
[001-0391b]
故名為擇也言擇力所得滅者由慧簡擇四諦之理
斷於煩惱證得此滅從其能證名為擇滅擇之滅故
名為擇滅此是法說言如牛所駕車者約喻以顯言
略去中言者喻中略去所駕二字擇滅略去力所得
三字並是中間言也。


言隨繫事各別者簡餘部也如
正量部計一切有漏同一擇滅婆沙或說唯內法有
諸部有說擇滅無體為對諸宗故言隨繫事各別也
事謂體事隨繫之言簡無漏法以無漏法無擇故又
論中返立云若不爾者於證見苦所斷煩惱滅時應
證一切所斷煩惱滅若如是者修餘對治則為無用
若爾依何義說滅無同類答依滅自無同類因義亦
不與他故作是說非無同類解云謂不從同類因生亦不與他作同類因故
言無同類非無眾多之體類也然今章中約能繫惑以明數量故言

八十一品此同婆沙餘師之義又云如有漏法一一
極微一一剎那各別法上有一擇滅故諸論云隨繫
事量擇滅亦爾准此就所繫事以明數量與章不同
言此非擇滅礙當生法者此同舊解彼云此非擇滅
謂有法體而能永礙未來法生此法本欲礙生法不
生若法不生便即起得送與行者故名得滅問法不
生時但由闕緣何關此滅答顯宗云非唯緣闕便永
不生後遇同類緣彼復應生故謂若先緣闕彼法可
不生後遇同類緣何障令不起解云彼論意非唯緣闕令法不生此法不
生亦由滅故也新云准論說既言但由闕緣即是更無餘力

又破云後若遇緣還生前不名闕又云無為無用何
[001-0391c]
有力能鎮法不起云云然此二說難可偏依有傳羅
什法師存於舊解今詳新云無為無用理且可然論
文但字未必證誠唯一緣義然此但言為對前滅由
擇力得此不由擇是故且言但由闕緣何妨實生更
有餘緣共證如言無尋唯伺豈無受等所餘心所然
舊言送得送與行者有太過失應言法永不生得非
擇滅不應言非擇滅有力起得送與行者舊又云且
約得偏說不生據體實通三世有為故婆沙云非擇
滅如有為數量過現是有為攝故若言無者此既不
生應無此滅又云外非情共有法上非擇滅即共得
以是有情共業感故若內有情不生法上即各別得
以別業故言起別得得者此有二釋一云異前擇滅
別自起得名為別得二云緣闕位中證非一品別別
而得名為別得如前擇滅隨繫事別後釋為勝。


言如眼與意等者指事明也眼謂眼根意謂意識前
後相續專一色時言眼已攝眼識以見色時必有識
故此謂一分意識取色之時餘識等法得非擇滅或
即眼識以意名說以十二處中亦名意故然依此宗
六識不俱起五識唯緣現故約此以辨非擇滅也言
所餘不見聞等謝者如專一青色時同時黃赤等色
及餘四境謝滅故能緣彼境之五識永不復起以六
識不俱被緣青識障故現不得起第二念領境以落
謝故永不生也言有與能緣同時為所緣境等謂意
識能緣三世若通論法界雖不要與能緣同時別有
[001-0392a]
一分要與能緣同時方為其境故言有與由是五境
必與能緣同時故論文中具舉五境法境不要同時
不得盡舉法境但置等言以攝言意識中亦有緣同
時境者通論意識能緣三世別有一分亦緣現在同
前五識故言亦有然非盡爾故亦言等言約同時合
緣者說者謂約同時應定被緣今不緣故得非擇滅
名之為合非謂並緣二境名合又此中義皆是舉所
緣境顯於能緣識得非擇滅非謂言境得非擇滅總標
已覺


自下別釋然於此中皆是從略至廣從總至別可以
思知言至色等五蘊者正理云為簡無漏戒等五蘊
是故復言色等五蘊又言老病死等灾橫差別隱積
損伏故名為蘊此說有為有多過患隱伏其中遇緣
便起如賊隱山言眾緣造作者謂無少法一緣所生
咸是眾緣共所作故即是眾緣共所生義言造作類
故者類言亦顯不生諸法言未飲名乳者即說乳房
亦說名乳又言或據曾當有造作義如琴瑟等名為
有聲釋世路中前解世是能行法是所行故依主釋
後是持業新云前釋三世即路名為世路是持業釋
又云諸有為法行世路故名為世路即是有世路故
名為世路是有財釋後釋無常所吞食故真諦云行
行不息能盡萬里之路無常是世有為是路與世作
路故名為世路即世之路是依主釋言無為雖義不
墮三世者謂無為體義與有為同故言雖義然無為
[001-0392b]
之名自墮三世體不遷流與前即異故非名俱此中
約能詮之名所詮之義俱行三世以釋言依以與名
言為所依故言離是涅槃者正理論云諸趣輪回沉
溺生死涅槃永捨故名為離是息諸趣恒流轉義一
切有為皆同船筏是故聖道亦應捨離諸有為法至
涅槃時皆可捨故事是因義者正理云事謂所依或
是所住即是因義果依於因從因生故如子依母或
果住因能覆因故如人住床是因為果所映蔽故依
經部師事是體義有為有體無為無體故知有事唯
攝有為論主意明經部故論云毗婆沙師傳說如是。


言蘊屬取者雜心云蘊為惑所使如因貪嗔有殺等
事言煩惱名諍者汎論其諍總有三種一煩惱諍二
言諍謂因言論以生諍故三蘊諍蘊死二魔諍生死
故今此有諍是煩惱諍言損害自他者如經言一念
之惡能開五不善門一損壞善品二從惡生惡三聖
人所呵四退失道果五死墮地獄言違聖心故總名
為苦者謂有漏苦果流轉無常理皆是苦凡夫不覺
聖者乃知是故但言違於聖心如下頌言如以一睫
毛置掌人不覺若置眼精上為損及不安愚夫如手
掌不覺行苦睫智者如眼精緣極生厭怖又正理云
五取蘊者是諸逼迫所依處故自性麤重不安穩故
名之為苦言非是苦受之苦者苦且有三一苦苦唯
欲界二壞苦通色界三行苦通三界今三界有漏總
名苦者約行苦說故非苦受言四相壞者謂有為法
[001-0392c]
為生住滅等之所遷變故二對治壞故者謂有漏法
為能治道所對治故正理云如世尊說性可毀壞故
名世間若爾道諦應是世間不爾有漏具二故名世
間道諦闕一故非世間以無漏無過可對治故又四
相壞簡異無為對治壞簡異聖道言亦名見處者論
云見住其中隨增眠故言三有者即三界之異名言
三有因者謂有漏蘊與三有為因也言三有依者謂
有漏蘊與三有為所依也言等取有染者此准正理
向外等取有染若此論向內等即但等上諸類如是
等類者總結也。


此十一種名為色蘊者如經部不立無表覺天不立
所造色大乘於法處中更立多色此宗唯依十一色
量立色蘊名。


頌言彼識依淨色者舊解云若但言彼識依色不言
淨者扶根四境亦能為依復通名色應名眼等若但
言彼識淨色不言依者清池明鏡亦是淨色應名眼
等若但言彼識不言所依淨色者眼等五識應名眼
等若具足說依淨色三方無有失言前者指前開章
中五根也即是彼眼識所依之淨色名為眼根耳等
亦爾論中具有兩說今章但引第二正說然初說云
彼謂彼前色等五境識即色聲香味觸識彼識所依
五種淨色如其次第應知即是眼等五根論主評取
根識為正故論云如是便順品類足論如彼論說云
何眼根識所依淨色為性如是廣說正理亦同言五
[001-0393a]
種淨色者論云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眼謂內處四大
所造淨色為性如是廣說正理難云若爾淨色相無
差別故應不成五不爾功能有差別故如何得知不
共境識所依定故乃至廣說准有部宗五根以淨色
為體大眾部以肉團為體覺天以四大為體。


釋五境頌中說味在香前者舊云印度造論皆依聲
明若先香後味即犯聲若先味後香即不犯聲今依
本翻故味先香後准正理越次說者顯彼根境識生
無定故謂彼五識起時不定次第言色有二種者總
相且二顯謂相狀形謂分量顯有十二者青黃赤白
四是根本影光等八是四差別故論云顯色有四青
黃赤白餘顯是此四色差別舊云光是黃攝日初出
時見赤色者餘物映故或光是赤攝或光是黃赤色
攝闇青色攝明通青黃赤白攝以皆有明故雲烟塵
霧皆通青黃赤白色攝月星火藥諸焰名明者類知
寶珠電等焰亦明攝言於中餘色可見名影者謂於
障光之影中猶可見餘物名餘色非謂言影為餘色
也言翻此為闇者亦即影中不見餘物名暗非不見
影為闇此謂於障光中色有輕重輕者名影重者名
闇上依章釋其不釋者更略辨之初顯色者龍氣名
雲因火名烟未散名塵地水氣騰謂之為霧青黃等
四本色可知亦有碧紅紫綠等異皆是淺深不同更
不別立謂淺青名碧薄赤名紅青黃名綠赤黑合紫
次形色者於面齊平名為正色於面參差名不正色
[001-0393b]
一面多生名為長色一面少生名為短色四面齊等
名為方色於一切處周遍而生名為圓色中凸名高
押凹名下言一面多生者謂六面之中一面也理實
六面之中兩面多生恐難解故故言一面如竹笋等
一面少者翻上可知長即是細短即是麤故八色中
不立麤細此長等色便有二類一外緣成如金石等
待匠等成長短等故二種性異如鹽性方縱散成水
後還方故解云已北有〔顒〕𪉩方而有角越苽自長苽婁性短胡桃
高下櫻桃自圓豆角性耶如是等物種類差別如針
雖對苽婁是短而是長色苽婁雖對棗等是長而是
短色云云又論云有餘師說空一顯色第二十一依
婆沙正義空一顯色即是空界色一分明暗所攝無
別體性此異師說空一顯色非是明闇別立此色故
二十一又二十色各有像色或是本攝或非本攝。


言八種聲者章中依入阿毗達磨及婆沙不正義說
八種聲新云正理此論兩又並皆不同然依此論八
種聲者論云謂有執受或無執受大種為因及有情
名非情名差別為四此復各有可意不可意差別成
解云詳此論文一有執受二無執受三有情名四無情名更將可意不可意各配上四故成八種不將有
情無情配執受無執受連數為八故新云於執受大種為因聲中有是有情名非有情名於非執受大種為因
聲唯是非情名耳今章中非執受中亦通有情名如化人語者新云此聲無業亦無有得如離口業聲不名為
業既知此殊亦依章釋言大種為因者謂一切聲皆因四大相

擊發故言有情名可意聲者謂出好聲如歌讚等言
有情名不可意者語出惡聲如罵詈等第三謂手等
[001-0393c]
出好聲第四手等出惡聲第五化人出善聲第六化
人出惡聲第七非情出好聲如風簫等第八非情出
惡聲如風林等此等但言可意不可意不言處中聲
者除可意外皆是不可意故攝聲盡以違意處中皆
是不可意故准此亦應說有可意不可意色等然由
聲性難知故就因等辨其差別色是易知故不說也
言拍手等者釋執受因也以其手等所發音聲然此
手有心心所執為所依受痛癢等名有執受等取發
語等聲皆有執受論云有說雜心論師也聲通執受及無
執受大種為因如手鼓合所生聲此即昔云因俱聲
是論主破云如不許一顯色極微二四大造聲亦應
爾。


言味六者正理云味謂所噉是可甞義雜集論說和
合味等不離此六然此諸法差別種種不同不可一
例由此五境差別不等色有二十聲八味六香四觸
十一也言香者所馥名香五事論云諸悅意者說名
好香不悅意者說名惡香言等不等者正理有二說
初云增益名等損減名不等次云微弱名不等增盛
名等又論云本論中說香有三種好香惡香及平等
香。


言觸者舊云雖根對境實不相觸無間生時根是識
依假說能觸觸非識依不說彼觸能觸身根但名所
觸又觸與身根極相隣近故得名觸香味二種雖亦
至根非如彼境故不名觸言可稱名重者謂能牽稱
[001-0394a]
可也。


言翻此者即不可稱及有上昇如烟焰等皆名
為輕釋冷飢渴文有其三一釋果名二結歸因稱三
引例證成言冷飢渴三是心所欲者以言食欲名飢
等故冷飢渴名是心所欲謂數由身中有觸力令欲
煗有觸力令欲食有觸力令欲飲所令之欲名冷飢
渴即是因其能令之觸今能令之觸相隱難知取彼
所令果以名因體故名冷飢渴故正理云由此身中
有觸差別逼切其身令飲食欲是飢渴因故名飢渴
等今言觸者者准義應云觸非冷飢渴今言冷飢渴
者是從果為名若言冷飢渴非觸今言觸者濫從因
受稱言中少倒義理亦通有人解云此冷飢渴體即
是觸由身中有飢等觸故所以令飲食飲食即心所
法今釋飢等乃言食欲名飢者謂於因中立果名故
有存此釋與婆沙同諸佛出世能生樂果者樂謂涅
槃三界輪回皆止息故名樂也由佛出世能說教法
證得涅槃果與樂為因從果名樂下之三句准此而
知此即道果名樂非即樂受問澁滑輕重各相對立
何故對冷不說煗耶答煗是火故不別說若爾冷應
水攝何故別說答水濕為性不應攝冷又婆沙云有
餘師說水火增故滑地風增故澁火風增故輕地水
增故重水風增故冷風增故飢謂風增故擊動食消
引飢觸生便發食欲火增故渴謂火煎迫飲消引渴
觸生便發飲欲又正理說悶不離滑力即是澁重劣
在軟耎輕性中攝故不別說由此十一攝觸皆盡。
[001-0394b]


言故善惡皆通亂不亂者謂此二類各有無表自望
為不亂望他即名亂又此亂名皆約心說以明無表
通在此諸心中故言無無記無表者明無記心但名
亂不名不亂以無同類無表為所對故故無記心但
名為亂無記不發無表如下當辨言此餘心者如指
善無表為此即惡無記為餘心或對惡無表為此即
善無記為餘心言無心者謂無想定及滅盡定者問
何不言無想果耶答彼無無表故不言也故正理云
雖更有餘無心果位而無表色非所隨流故無心言
不攝於彼等言顯示不亂有心者頌中以一等字通
於兩用一等取不亂心二等取有心正理彈云又謂
等言通無心者此言無用前已攝故亂心等言已攝
一切餘有心位第二等言復何所攝經主應思或謂
後等攝不亂心前無用者此不應然無容攝故何容
後等攝不亂心遮言理於相似處起乘無起等理不
及餘故非全攝安慧菩薩救云眾賢論師不得世親
阿闍梨意輙彈等字亂不亂心散位一對無心有心
定位一對亂心等等取不亂心散自相似無心等等
取有心定自相似故此等言通於兩處顯頌巧言又
彈云又定所發亂無心位不隨流故應非無表救云
四位之言隨應而說非言無表皆遍四位如定俱無
表有心位行不善無表亂不亂心位行若散善無表
通四位行汝立無心亦為一位定俱無表豈得行耶
言性相似者舊云謂與表業及心相似故或前後相
[001-0394c]
似新云無表體性相似相續唯善不善非似表及心
也言相續者正理彈云非初剎那可名相似相續勿
有太過之失是故初念無表不入所說相中俱舍師
救云相續者或以前續後如初念無表或以後續前
如後念無表或續前續後如中間無表故初及後皆
名相續設有無表唯一剎那相續類故亦名相續言
淨不淨者必假強表方能發故不通無記舊云無遮
餘計無記無表故辨其性唯善不善言善簡淨中無
記言不善簡不淨中有覆無記言造是因義者為簡
覺天等彼言造是成義施設義謂成所造故施設造
色故言顯此是師宗言者謂顯是婆沙宗說正理云
說者顯此是餘師言經主不信也言雖以色業至同
表業者謂色性雖與表同業用與表全異欲釋無表
先辨其表表者表示於他令知內心是善是惡其猶
合掌殺縛等形故成論云譬如潛淵魚鼓波而自表
今言無表謂無此相故名無表。


言四大種遍所造色者一切色聚中有堅等性故二
形相大者約假四大說。


能起種種大事用者其內四
界為有情本外能成壞故。


與所造色為所依者問大
種為在何處婆沙云有說在下為因所依法應爾故
有說相雜而住大種在外造色在中又正理云何故
名種云何名大種種造色差別生時彼已品類差別
能起是故言種大德說曰虗空雖大而體非種不能
生故餘有為法雖能為種而體非大相不遍故唯此
[001-0395a]
獨名大種問何故大種唯四毗婆沙師咸作是說減
即無能增便無用故唯有四如床座四足言地能成
持用者謂地能持物由堅力故水能攝物由濕性故
火能成熟令物不壞故。


風能成長者論云長謂增盛
或復流引增盛如種生牙此據上下流引如油停水此即據傍風業稍隱故別解也言風
動者論云由此能引大種造色令其相續生至餘方
如吹燈光故名為動。


言云何等地地等界別者謂對假顯實云何假地等
與實地等界差別也言以顯形色而相指示者謂世
間不知地等四塵境共成亦不知有堅等四界但據
顯形而云地等問假地等中有香等因何但言形顯
為體答地等雖有四境合成世立假地相於色處起
如觀四大唯觀於色不觀香等以色離境可示在此
彼處故聲非恒有三境合中知故論不說言風即界
者世間亦有知動是風亦有於黑團等色謂風由此
於風有兩師解言始自眼根終于無表者上釋根境
眼根為初無表為後皆是色蘊釋色既竟須識色名
故今問起言眾同分無常者謂一期命終也又變者
顯示細無常壞者顯示麤無常新云此中變即是壞
如說變礙一也言謂手等觸者問五根四境既非可
觸如何名壞答雖非手觸然與彼觸同聚生故若觸
觸時彼便壞故又正理云乃至可轉易故名為變壞。


言集義品中者謂如前說謂佛說無常義集為無常
頌乃至說無我義亦然故名集義品頌末中字或去聲或
[001-0395b]
平聲呼也若從去聲謂如箭中於身若平聲如箭在身中

諸家多從去今章意從平多求王緣廣說應撿婆沙三十四也言無一
極微各處而住者正理有兩說一說同此一說云亦
有獨住極微然能變礙而不發識五識依緣必積集
故如立極微雖無方分亦無觸對而許極微有礙有
對有障用故應知變礙義亦如是言及彼類者通伏
難也不生之微雖永無礙是彼類故亦得色名如樹
滅時影必隨滅者章云是論主破新云是論主述婆沙
破也正理不許此破云有不定過如父工匠種等滅
時非子殿堂牙等不隨滅故故彼自將隨心轉色破
雜心師如章所引注言無表依大種是親者謂由大
種造得無表故故是親依五根望五識但是助緣非
親造故名疎緣也言彼宗影光各自有大種故樹寶
還是助生增上緣將類眼根義應相似正理又云變
礙解色依少分類以立總名非無差別不應為難如
牛孔[少/隹]地眠地叫牛名地眠孔雀名地叫非一切時恒眠恒叫也又如世說
急食急行名之為馬而非一切急食急行雖無彼德
而似彼故言彼許所依大種至不隨滅者謂第三羯
磨竟時發得形俱無表一發續現故言不隨滅也雖
初念無表亦與大種俱滅今約第二念等多分而說
一變礙依者謂所依五根體是變礙色故二無間滅
意者謂一切識生皆依過去意故又雖五識依止五
根而意識不依五根而意識不依五根故不應六識
自性一法種類亦色非色無有無表不依色故故不
[001-0395c]
同彼。


言許即十處界者謂婆沙許即根境為十處界然經
部師處假界實不可即以處為界體於彼有異故言
許即表非共信也。


釋受蘊中有兩解初約領觸次約領境隨順觸因四
字並因觸不目受也尋章可見雖觸與受同時而生
然要因觸而生其受同時因果宗所許故如影與身
俱時而有言行相似觸者如因苦觸生苦受樂等亦
爾又正理云隨觸而領納可愛及不可愛俱相違觸
名為受蘊領納即是能受用義准此以領觸為受不
取領境為受章第二解乃是舊解彼有兩釋初釋如
章第二又云諸心心雖復同緣皆執受境想等諸法
從別立名受無別名雖標總稱即受別名如色處等
彼斷前解為勝新並不許但約領觸名受不約領境
言自性受者受有二種一執取受謂一切心所皆執
取前境皆名執取受二自性受謂受能領納自所隨
觸取觸執分名領納觸是自性受言隨順觸境者謂
境能隨順觸即順觸之境也前解隨觸觸體即隨此
解隨觸隨言目境。


言此有三種者列數也略而有三
廣乃有六謂六識相應受故言男女等像者或諸法
自相共相此想能取故名取像如緣青時想能封彊
盡界皆是青故黃等亦爾此所取像餘心所等不能
取故不名為想約別起用從餘受名此亦成六如前
受說言偏得行名者謂餘四蘊從別受稱名受蘊等
[001-0396a]
此行雖標總稱即受別名如色處等故故雜心云五
陰雖是行而一受行名。


次明識蘊問何故受等三蘊合辨識蘊別明答法有
三別一色二心三心所色心類別故別明色心心所
中受想等三同是心所故共明之識是心王故復別
說言各了別者謂了六共境不同名為各別問五識
不共了可說名為各意識通能緣如何亦名各答五
識對自境故得名為各意識對別法亦得名為各又
論云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為識解云
境有二義一總相謂色聲等二者別相謂違順等於
自境處總取像相不別取像印持等故名總非是總
別相中取總相也正理云唯取青等非謂青等非謂青等
簡於勝解云非青等故也亦非可意不可意簡觸受所取境也非男女等

非人杌等隨其所應簡心心所也如彼眼識於其自境唯取總
相如是餘識隨應當知。


言六識轉謝為意者謂現識
與後識依即名為意意者所依義也言轉者謝也或
謂變也。


即為意界者論云謂如此子即名餘父又如此果即
名餘種故知體一所望異名舊云據顯說在過去論
體實通三世從他生邊名識能生他邊名意喻如上
又云等無間緣作用所顯故未來無意界據體故未
來有故十八界皆通三世又云現在一念六識不並
義分根識極多只可十三如何有十八耶答此據現
在多念相續或據現在一念多人故言十八若據一
[001-0396b]
人一念極多十三少則不定。


言六識與意更相攝者謂若攝六識為意則但十二
若將意界離為六識意即六識攝無別意體則應十
七界何有十八耶為成此依故立意界者論云若爾
無學後心應非意界此無間滅後識不生非意界故
不爾此已住意性故闕餘緣故後識不生故。


舉此三攝法總盡者問何故三科各舉其一答此中
皆是舉少攝多如色蘊名是總故若舉色蘊攝一切
色盡若舉色處色界便唯攝一攝色不盡故於色法
偏舉色蘊意處攝七心故舉意處攝心總盡雖然識
蘊亦遍攝心已於色門舉色蘊竟故於心門但舉意
處然雖法界法處寬狹是同欲總遍三科故舉法界
及苦集諦是色蘊攝者且約眼處等苦集是色蘊非
謂一切苦集皆色蘊攝以苦集通一切有漏故及滅
諦等等取道諦道雖通色法今論眼根故亦不攝又
婆沙云諸法自性攝自性時非如以手取食指捻衣
等然彼各各執持自體令不散壞故名為攝又此中
攝為勝義說唯攝自性若約世俗亦攝餘法如四攝
事四攝事者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由此四種攝佳
眾令不散故。


言身不端嚴者婆沙問云何故眼耳鼻各有二處而
舌身唯一有耶答諸色根處為莊嚴身若有二舌是
鄙陋事世便蚩笑云何此人而有二舌如似毒蛇若
有二身如兩指並第二正解為發識明了者若爾舌
[001-0396c]
身何不須二答舌身形大發識用足故不須二正理
亦云現見世間於諸作用增上圓滿亦說端嚴若眼
等根各闕一處見聞齅用皆不明了若具二者明了
用生新云若為發識明了但大即得何用二處故依
正理解云此滿因緣差別如此因緣有障或不二生
猶如身根頭頂腹背手足等處安布差別種類如是
不應疑難。


言聚義是蘊者梵云塞健他唐言蘊也舊譯名陰陰是覆
義若言陰梵本應言鉢羅婆他近代諸師競為異釋
或言談聚名淡陰此釋不然醫方說談飲不言淡陰
故論中更有二解一云蘊者能荷果重擔義是蘊義
由此世間說肩名蘊物所聚故有說可分段義是蘊
義故世有言汝三蘊還我當與汝此不正義若過去若未
來等者此為遮止外道所說謂佛在世有出家外道
名為杖髻撥無過未為遮彼意故世尊說謂所有色
若過去若未來乃至廣說言明略為聚者謂是略名
非略其體以三世色不可略為一聚但總略名一聚
也故婆沙云過去未來諸色雖不可略聚其體而略
聚其名乃至識蘊應知亦爾雜心云亦名略非體略
也若爾無為亦應名蘊諸無為可略聚故解云諸有
為法有作用故有略聚義雖體有時不可略聚者而
略聚其名立色蘊等諸無為法無作用故無略聚義
雖可略聚其名而不可立為蘊言無常已滅名過去
者謂正滅是現在故言已滅名過去簡異擇滅非擇
[001-0397a]
滅是故復言無常已滅言自身名內者自身成就者
名內不成就及他身非情並名為外。


言善無記名不
染惡名染汙者此言有過謂無記中含染汙故應言
善無覆名不染惡有覆名染若依集異門足論約不
善有覆有漏善色無漏善色如其次第觀待前劣後
勝言五識相應四蘊至名麤者此由所依五根麤故
能依四蘊亦麤第六准知九地麤細隨應一一地中
望上望下皆容麤細然欲界唯麤有頂唯細中間七
地具麤細言處者梵云阿野怛那唐言處也昔翻為入者
此亦不然若言其入梵本應云鉢羅吠舍舊經亦有
譯為處者如空無邊處等及阿練若處並與今同是
心心所生長門處者依訓釋詞此處義也若言入者
唯滅沒義無出生義言界者梵云䭾都唐云界也有譯言
持偏據一義然非盡理此有兩釋初約因以釋次約
差別以釋言一法相續者此是總目一身名一法非
約十八之中一分法也以合前喻一山中故舊又解
云一身者一有情身一相續者一期相續又云一身
謂一期身一相續謂一有情相續以相續是身異名故知是總舉也


言心心所法生之本故者正理難云若爾處界義應
相濫俱心心所生之本故由此別釋種族義如鑛金
碓黃等展轉相望體類不同故名種族如是眼等展
轉相望體類不同故名種族若爾意界望於六識無
別體類應非別界此難不然所依能依體類別故有
說安立時分異故復有說者六是意前意非六前故
[001-0397b]
知有異准正理取此論後解言三科俱實且蘊實者
蘊雖積集然一極微即是蘊相可積集故故蘊亦實
故正理云又一極微三世等攝以慧分折略為一聚
蘊雖即聚而實義成餘法亦然故蘊非假又於一一
別起法中亦說蘊故如說俱生受名受蘊想名想蘊
經部及論主言蘊假者以蘊是聚義故故論破云若
言聚義是蘊義者蘊應假有多實積聚共所成故如
聚如我解云此論主立比量破有部實云色等五蘊定是假為宗多實成為因如聚我為喻聚謂
穀等聚雖多實成就聚是假我謂五蘊假我也又論云經言如是一切略為

一聚說名蘊故故蘊定假言經部處亦假者謂處是
能生義根境必積集方能生長故亦假有論主許處
實者多積集中一一極微有因由故若不爾者根境
相助共生識等應非別處是則應無十二處別界是
體性及生本義同許是實以一一微皆是實性故准
上所說論主言蘊是假違婆沙許處是實不同經部
以理為量不執一宗隨何勝者釋為已立。


言愚有三者愚謂迷愚不了法相以無明及身邊見
為體論云傳說有情愚有三種以佛意難知故云傳
說正理論云善逝意趣雖極難知據理推尋以應如
是言十處是色者應言十處全一處少分是色以法
處中攝無表故言十界是色者亦應言十全一少分
言餘八是心者理實七界全是心法界一分是心所
以不相應等非心法故今言八者約總相說又雖法
界心所非心且對餘類總名為心理亦無失上來咸
[001-0397c]
是於諸法中總執我法故廣分別我執便已故說三
科各能破執以愚所迷不過三故言根有三者此約
領解有遲速或復記受有難易以三分根者下根略
說蘊中根為說處上根已談界根謂根機以信等五
根為體言樂者正理云樂謂勝解抄云樂謂希求以
勝解及信欲為體。


言味受力故貪著諸欲者謂在家人因樂受故起貪
之諍。


言倒想力故貪著諸見者出家人由倒想故能
生見諍。


言次第因隣次當說者即次章辨五蘊次第
中明之。


第一解無為非蘊攝中初約與色法等義不相應故
次問已下與蘊義不相應故言無為非聚義者論云
如前具說謂無為法非如色等有過去等品類差別
可略一聚名無為蘊又正理抄云有為有因果相及
義成鈎鏁故可名聚無為不爾故非聚攝言取蘊為
顯染依者煩惱名取今言取蘊者顯蘊有漏煩惱所
依言染淨二依蘊言所顯者若不言取但言其蘊通
顯染淨二種依也言無為於此二義都無者謂無能
顯染依及淨依為二義也非謂染淨為二言蘊息是
無為者新云古師言意息謂斷息滅所顯故名為息
一切有漏有二種息謂斷及非擇滅息息滅兼顯虗
空有為無漏唯有非擇滅息論主以處界為例者若
言蘊息滅故顯無為則非蘊攝者十一處全一處少
分十七界全一界少分息滅顯三無為亦應無為非
[001-0398a]
處界攝正理救云乃至全於蘊門眾生計我入無餘
位諸蘊隨息處界不然一非全生故若於是處蘊相
都無名為蘊息三無為上聚義都無可言蘊息非生
門族義於彼亦無故不應例彼解意者息是無義謂斷義謂無為中無有蘊
義故言蘊息即顯論主謬取古意謂息為斷也


言無色中麤者謂除色外名為無色非無色界名也
言隨染次第者此中咸是先果後因以為次第故色
在前識居其後言如是煩惱依識而生者此中但說
煩惱依識生故後說識舊云此行及前色受想三皆
能染汙於識故後說識問云行蘊有惑可能染識色
受想三如何染識答色受想三雖性非惑而能為緣
生染汙識或色為緣生染汙識受想與惑相應能染
汙識說名染識言先求食器者正理抄云如欲迎賓
先求寶器以難得故言有勝喜等者等等取勝樂也
言三無色者除有頂也言離行別立受想二蘊者受
想二種是心所法本是行中由想麤等四義故離行
蘊外別立為蘊言前次第因至是此文者前蘊廢立
門總有三因二因彼已明說第三因云隣次當辨正
是此文應知次第之言具顯隨麤等四義非一故論
言即由如是法次第因。


言由斯境識次第可知者但辨六根次第境識對根
次自立故然此頌中總約五義以明次第一唯取現
境故先說二唯取所造故先說三唯取離境故先說
四遠速故先說五上下次第故先說初總將五根對
[001-0398b]
意次將四根對身從後向前言身境不定是故後說
者正理云境表定者用無雜亂其相分明所以前說
境不定者用有雜亂相不分明所以後說言身意外
者謂上已明身意竟四根未辨今將明之故對身意
以言餘也然於四中眼耳二種同離中知雙在前明
鼻舌二根同合中知並在後說然又四中先辨眼耳
次辨鼻舌與上二節少不相似隨文便故可以思知
言鼻能取味中之細香者謂舌但嘗味鼻亦聞香但
嗅香時舌不知味言眼最居上者此隨所依處有上
下若據根體即無上下故下論云此初三根橫作行
列處無高下如冠華髻言身多居下者謂亦少分居
上故言非第六識者謂第六識不依五根生故言非
第六識然由意根攬六識成有唯依意有依諸根生
非全皆爾故言有也雖無色界唯依意根通三界論
故作是說又婆沙云復次隨順麤細次第法故謂內
六處眼處最麤是故前說乃至意最細後說。


言雖標總稱即受別名者謂以色名遍十故是總稱
以為餘九之所簡別即成別名如多主馬同群各別
有印一主無印以無印別有印者今此亦爾即此無
名別有名者故言雖標總稱即受別名即是色處受別名非謂餘
九處別名者也言色處得通名者前為差別且明十種不總

為一名乃有色聲等異此明色處偏受通名所由故
二義別言一有對者手等觸時即便變壞故二有見
者可示此彼差別故又上所明不論無表者以少故
[001-0398c]
法處得名一同色處又論云有餘師說色處中有二
十種色最麤顯故肉天慧三眼境故獨立色名法處
中有諸法名故諸法智故獨立法名。


經中蘊處等餘皆有釋唯五解脫處不辨故今釋之
言五解脫者一聞佛說法得解脫二因自讀誦得解
脫三為他說法得解脫四靜慮思惟得解脫五善取
定相得解脫解脫謂涅槃因此五種得解脫故名解
脫處故正理云於五法中隨得一種即便解義解義
故生喜生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
故見如實見如實故能盡諸漏盡諸漏故得涅槃前
五種是解脫資糧名解脫處頌數有八十千者舊云
西方數法多以十百為因乘成多數百千已上以百
因之未滿百千以十乘之故目八萬為八十千今詳八十
千者是舉大數若具足言乃八十四千也言諸說佛教語為體者語謂語

業即為教體而言次第行列安布連合名句文身等
者是佛教用非佛教體言諸說佛教名為體者謂名
句文為教體也而言語表等者是展轉因如世子孫
展轉生法謂語起各各能顯義評云如說者語業為
體佛意說法他所聞故又問何故佛教唯語業非無
表耶答生他正解故名佛教他正解生但由表業非
無表故案上二說各有所歸西方具傳兩釋若據以
教合機非聲無以可聽若據以詮求旨非名無以表
彰故知所對不同各有准𠗦少一便闕具乃無虧。


言一一量等法蘊足論者此解意謂佛說有八萬部
[001-0399a]
法蘊然一一部皆八千頌如六足中法蘊足論數量
此約能詮文句定量言或隨蘊等言者謂其所說五
蘊十二處等之言即為法蘊之量言一一教門者問
既言約義定量而復言教門者何答舉其教門顯所
詮義謂隨所詮蘊等一一差別數有八萬能詮法蘊
其義亦然言第三就行定量者舊名就用定量言如
實者如道理判也言八萬者舊云是真諦法師數也
新云撿真諦俱舍疏無文若依賢劫經始從光耀度
謂託胎時終至䭾都度分舍利時總三百五十度各有六波羅
蜜乘成二千一百對四大六衰各有二千一百成二
萬一千貪嗔癡等分各有二萬一千乘成八萬四千
然上八萬法蘊但就聲聞說若論緣覺等其數更多菩
薩藏經無量義經等聲聞八萬緣覺九萬菩薩十億
言經中五蘊者謂無漏五蘊故婆沙云無漏身語律
儀名無學戒蘊無學三摩地為無學定蘊云何無學
慧蘊答無學正見智云何解脫蘊答無學作意相應
心已勝解今勝解當勝解謂盡無生無學正見相應
勝解於境自在立勝解名非謂離繫云何知見蘊答
盡無生智名解脫知見蘊問何故此智名解脫知見
蘊答解脫身中猶有此故最能審決解脫事故言前
八遍處無貪性者謂觀能造地水火風及彼所造青
黃赤白於此八上令貪不起以無貪是心所法故法
處攝言取定共色者以有漏故不通道俱故唯定共
言攝八勝處者前八勝處謂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及
[001-0399b]
多次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及多為四次觀青等四色
為四此等亦以無貪為性故與遍處是同言初處即
十處攝者謂無想天是色界即六根四境為十十二
處中但除香味無想有情聲恒成就故得有聲問彼
既無想何有意處答正受無想異熟果時雖無有心
初生後死必有心故故亦有意言後處者即非想處
也攝相可知婆沙問云世尊何故於無想天有頂天
多說為處答有諸外道執此二處以為解脫佛為遮
彼說為生處前列經中五解脫處章不明攝今唯識
論云五解脫處慧為性故此法處攝若兼助伴即此
聲意法處所攝可知言多界經者阿含經中亦列六
十二界名多界經此依法蘊足論多界品出六十二
界攝入十八界有此頌文初十八界如自名攝第一
六者地水等四觸界攝空界以影光明闇為體色界
攝識界以有漏識為體七心界攝第二六者苦樂等
五以受為性無明以癡為性是心所法皆法界攝第
三六者欲以貪為性恚以嗔為性害以害為性無欲
以無貪為性無恚以無嗔為性無害以不害為性此
六是心所法皆法界攝准新舊疏第二六在第三第三六在第二也一四
種者受想行法界攝識七心界攝六三中第一三者
欲界十八界攝色界十四界攝除香味及二識無色
界意法意識界攝第二三色界者通欲色二界以皆
有色故總名色界十八界攝無色後三界攝滅界以
擇滅非擇滅為性唯法界攝第三三三世法五蘊性
[001-0399c]
故十八界攝第四三善界以一切善法為性不善以
諸不善為性此二七心界色聲法界攝無記界以一
切無記法為性十八界攝第五三劣界以不善有覆
無記為性七心界色聲法界攝處中以有漏善及無
覆無記法為性十八界攝妙界以無漏善為性後三
界攝准大疏列第五在第四也第六三學界以學無漏五蘊為性
無學界以無學無漏五蘊為性此二後三界攝非學
非無學以有漏五蘊及三無為為性十八界攝第一
二者有漏界以有漏五蘊為性十八界攝無漏界謂
無漏五蘊及三無為為性後三界攝第二二者有為
界以五蘊為性十八界攝無為界以三無為為性法
界攝。


言問為即虗空名為空界至識界者問意為即虗空
無為名為空界為一切有漏無漏識為識界耶言竅
隟者廣雅云竅孔也隟裂也說文云竅空也隟壁際
孔也言傳說是明闇者理實具通光影明闇光明為
一對明輕光重偏言明者舉輕以顯重影闇為一對
影輕闇重偏言闇者舉重以顯輕此即影略互顯然
正理云傳說是明闇者偏說二重言經部宗空界
是假者正理云彼上座部及餘一切譬喻部師咸說
空界不離虗空然彼虗空體非實有故知虗空界體
亦非實論主許之正理廣立虗空有體乃至謂能容
受一切光明以果顯因有實體相虗空無者應無光
明又論云即此說名隣阿伽色傳說阿伽謂積集色
[001-0400a]
極能為礙故名阿伽此空界色與彼相隣是故說名
隣阿伽色此述本論空界色異名伽翻為礙阿通二義或名為極或名為無此是極義謂空界
色隣此極礙之色也又云有說阿伽即空界色此中無礙故名

阿伽即阿伽色餘礙相隣是故說名隣阿伽色此第二約
餘礙色與此空界是相隣也由含兩義故存本名言許六界是有情生者謂

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從續生心至命終心恒時持生
故諸無漏法即不如是又正理云如是六界於有情
生生養長因差別轉故是生所依生謂識界續生因故養謂大種生依
止故長謂空界容受生故有義色法中族偏說四大所攝所造無

色中強心法為勝所攝餘法。


俱舍頌疏記第一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