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676 楞嚴經集註-宋-思坦 (CBETA)



No.268-A楞嚴集註序



皇慶壬子歲。與高昌沙門般若室利。同坐夏天竺
靈石山中。每對讀譯天台止觀。次天目中峯本公
斷崖義公。時來過從。話間多敘。及曾受楞嚴經旨
於關西講主聞公。亦且為畏吾方音字書翻之矣。
時都講學公。有藏桐洲楞嚴集註。因室利被
召趨朝。願必聞
上板印流通。遂挾之北歸。已而竟與願違。逮今茲景
良居士。欲刊施是經也。初未定何者為善本。本無
頗追憶靈石山中學公授經室利時事。特投書。訪
求於白蓮華院和上玉岡師。師為躬往嘉禾烏鎮
密印寺。詢得故比丘圓具。常執侍於鼎山舉師。稟
學於自聞熏師。蓋業教有源委者遺下手寫所科
註之經。即與室利挾以北歸之本。同專遞東來用
以依據。乃再條治。微加刪定。遂為成書。是知經誥
行世。亦若有關乎運數者。然桐洲師去今踰百二
十載。其書存於三吳。流於
宸京。卒莫鋟梓。乃今始克板行於四明王公居士之
家。得盛播於海內。夫豈偶然也哉。謹識其所自。俾
攬者信時緣之有在也。


三年丁丑日南至我菴本無修治畢敬題
[001-0165b]

No.268-B楞嚴集註後敘



恭欽。調御世尊性覺妙明本覺明妙不可思議。原斛
飯王。佛成道夜得子。因名慶喜。梵曰阿難。應生眷屬。
鈞佛天倫。為最少弟。隨佛出家。恃慈愛憍憐。多聞為
尚。怠修無漏。才入初果。以大乘配望。是修假擇滅。值
波斯匿王父諱廣營珍味齋迎世尊兼延清眾。阿難
以赴別檀。獨行乞食。經幻術家。摩登伽女。用金頭黃
髮之黨先梵天呪。攝入室席。初梵天先說。外道所行
娑毗迦羅。與談冥諦投[厂@火]妄計。及摩登伽。世事邪師。
習為幻術。將毀阿難白四。非色非心持肥犯羸之戒
體。即八萬行中之一戒。經謂。阿難心清淨故。而未淪
溺。故佛頂放光。化身宣說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囉
祕密伽陀微妙呪心。是一切呪中之總要。佛敕文殊。
將呪往護。消滅彼惡。提獎阿難及摩登伽。來歸佛所。
而此呪心。超出萬種莊嚴之域之上。名首楞嚴王。因
修果證。大定威德。摧碾一切惑業。亦名金剛王三昧。
法體周徧曠無畔際。亦名大方廣。雜絕染污。亦名蓮
華王。出生善法。亦名佛母陀羅尼。性本明之。七處陰
界入。即是本覺菩薩涅槃元清淨體。眾生迷失常住
之理。相續生死。輪環無已。故經曰。不知生滅去來本
如來藏常住妙門不動周圓妙真如性。又曰。五陰本
[001-0165c]
如來藏。禪那行者。當務宗明。此經性本覺體。豈特周
圓有情而已。至於山河大地剎土虗空。一礫一塵無
不具足。何者。蓋是諸佛歷劫精嚴萬行果滿微妙寂
淨妙奢摩他覺體。全體起用。化無量身。應微塵國。轉
大法輪。降制魔外無不順伏。其修證大乘因果。不持
是三摩提。能坐道場。成妙正覺。無有是處。不能稱是
經呪性體。而說法者。波旬之說也。不然則魔精附人。
口說經法。譬劫蒸沙石為飯。終不可得。況持諸呪。皆
正修之助。此經呪心。常精持者。圓觀行中正助兼進。
真如性界。無佛無生。起修行門有戒有定。依教列位。
俾其聞見思齊。免生上慢退屈。位次周足莫過瓔珞。
猶是別權。圓位整備無出此經。初乾慧至回向。開四
善根。十住陳列灌頂。喻輪王取四海水灌太子頂。表
受王職。今於分真。以佛智水。灌菩薩頂。表受法王位。
華嚴初住。便成正覺。十地始明受職。諸文雖各有謂。
理歸一揆。此經列位五十有七。或乾慧地而疑大品
四善根而疑俱舍必了賢聖伏斷真似借名等義。如
大經修八正而見佛性。荊溪戒曰。不識名體同異學
釋教之大患。仁王十善長別三界苦輪。即與此經三
變流疊一十百千六根盈縮功德為齊。復須會論。法
華法師功德六根清淨宗圓者。非深探經教。豈易言
哉。頻數徵心辯見之義。聞皷撞鐘綰疊華巾之文。斯
皆語雖次第。一於顯明極性圓理。暨佛問諸大弟子。
悟十八界。入三摩地。各言其得佛加。妙德揀顯。大勢
[001-0166a]
至以往二十四士。皆為所揀。惟觀世音菩薩。恒沙劫
前。獲見觀世音佛。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獨顯圓通當
解。憍陳那初聞佛音悟達。觀世音亦初從聞而入。匪
以藏圓兩途剖釋。曷明深義。勿謂二十四士各舉往
因受揀。以同華嚴行布權門。蓋今妙德承佛威光。對
諸大士。一一各示圓理。又若經謂五陰本如來藏而
為正因。二十四士聞揀。即解是圓宗了因。次於三千
威儀八萬微細。靡間斯道。已至建立壇所隨喜彈指
散華皆緣因種也。其長水所注。世推善本。乃判此經。
正屬終教。兼明頓圓。蓋自語相違也。或問此經於五
時四教攝屬。決當謹對的屬圓教部屬方等其有慶喜性比丘
尼等機。於此經前後。獲大小益不同。終以圓無生理。
為正結益後之微塵剎劫。弘通此經。自有衛獲是法。
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眷屬。
晝夜隨侍。若魔來侵入三摩提善人者。當以寶杵殞
碎其首。猶如微塵。解釋此經。疏記者眾。四明南湖我
菴無法師。聚諸家注校之。取桐洲集解之本為贍。實
私加治略。并序。太原信檀王氏元明居士。啟誠敬施
淨賄鋟梓。用廣流通。經中且言。樺皮紙素書寫。置之
一身一家。尚獲甚深善益。比今注刊。二志殊難同語。
茲濫隨後敘述。所謂飛塵乎嶽。挾涓於海者也。


至元丙子秋寶雲□□比丘子文焚香拜書
[001-0166b]

No.268-C楞嚴集註敘



黃面老子云。若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虗空悉皆消
殞。五祖演和上云。若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虗空築
著磕著。是皆慈悲之故落草之談。四明景良居士王
元明。因閱楞嚴。自謂於徵心辯見處。知心無徵。了見
非辯。重刊茲板。流布是經。雖則錦上添華。亦是眼中
著屑。千岩更說箇什麼。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怪得
老僧。


伏龍山元長敬題

No.268-D楞嚴集註序



真玉無瑕。非假礱礪之勤。不能顯其美。良金無鑛。非
假爐錘之勞。不能彰其精。至教無文。非假註釋之廣。
不能臻其奧。一心無相。非假研究之深。不能極其妙。
既得寶玉兼金之精美。必遂致貴。然後濟貧乏而無
竭。乃為全德也。既得教旨契心之奧妙。必即致聖。然
後開利凡蒙而無餘。乃為全道也。今焉四明王公元
明居士。內明一心。外嚴眾行。樂得楞嚴真教之集傳。
遂捐己資。鏤梓以壽後世。務俾攬者惑易辯。而求易
獲。庶幾同圓種智。其願乃已。嗚呼釋尊與阿難徵辯。
[001-0166c]
開士二十五之述圓通。勝會儼然。曾何有今昔之少
間耶。宜加信無怠焉。


至元三年歲次丁丑九月九日鎮江路金山禪寺住
持沙門釋契了拜首書

No.268-E大佛頂首楞嚴經釋題


宋北峰沙門 宗印 述
北峰四世孫 本無略錄


前文


天台智者國師。凡釋諸經。首題須約五重玄義。此楞
嚴經。以人法為名。常住真心為體。圓通妙定為宗。反
妄歸真為用。上妙醍醐為教相。


第一釋名


初釋名者。題云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
萬行首楞嚴經二十字。吳興說題云。初十九字是別
名。二經字是通名。

初釋別名



又二。初大佛頂三字。是
祕呪名。二如來等十六字。是顯了名。

初大佛頂祕呪名



有二釋。一約應化所說釋。以經云佛頂光明摩
訶悉怛多般怛囉無上神呪。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
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呪。以此驗知。大
佛頂正目祕呪。既云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
[001-0167a]
發輝。故知佛字。指釋迦應身。頂字。含釋迦化身。即能
說之人。以應化即法。故云無為心佛。具足須云。悉怛
多等。首題從略耳。二約諸佛尊戴釋。准佛頂陀羅尼
經云。有陀羅尼。名如來頂。彼呪且非頂上佛說。從果
人所敬為名。況今累言佛頂神呪。又云亦說此呪名
如來頂。若然者。頂取尊戴之義。不取無見之相。詳考
一釋。文義俱當。說題前云。非喻是法。亦屬於人。以尊
戴為頂。則是於法。以化佛為頂。則是於人。法界菴主
補註云。經文不云猶如佛頂。雲間補遺云。經文不曾
用佛頂為喻。吳興人法立題義誠有準。

二如來等顯了名



此亦二釋。一約果人修證。顯所契之法。如來
即是果人。密因即三德祕藏妙行也。不異萬行首楞
嚴定。此定如來已證。是則密因修證四字。上三字屬
因。證字屬果。而此因果皆是能契之法。唯有了義。正
當所契之法。二約因人。萬行示能契之法。諸菩薩即
十方現在未來修學人也。萬行者所具之定也。體是
中道。攝法無遺。故經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
王具足萬行云云。涅槃云。首楞者一切事竟。嚴名堅
固。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又大論云。首楞嚴
者。秦言徤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深淺。譬如大
將知諸兵力多少。菩薩得是三昧諸煩惱等不能破
壞。如轉輪王主兵將寶所至之處無敢壞者。故亦翻
為事究竟也。

二釋通名



即經字也。別名異諸部。通
名同眾經。梵語修多羅。此翻為契經。經者。訓法。訓常。
[001-0167b]
依此言說。詮顯性相。令物生解。故稱為法。一切諸佛
皆同此說。故稱為常。已上釋名。全取吳興玄義。不用
孤山具三為名之說。備如說題。


釋名竟。


第二辯體


第二辯體者。正依孤山以常住真心為體。此經正宗
之首。佛告阿難云。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
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
真。故有輪轉。經文顯云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安得不
以此為經體耶。應知此經大旨。託阿難緣。正為眾生
顯示因地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文義昭然。故可信受。
況常住真心既常且真。顯是性體也。若吳興別以空
如來藏為體。謂經之盛談者。補註曰。當知經文稱之
以藏。欲推因地覺心故也。此經大旨。正顯因地常住
真心性淨明體。全為菩薩諸佛所證。此乃如來特立
心體為經正體也。辯體竟。


第三明宗


第三明宗者。孤山疏云。此經以圓通妙定為宗。宗者
要也。雖真心本寂。而迷者不覺。故須修如幻三摩提
達諸法之元寂。經初阿難請云。恨無始來一向多聞。
未全道力。慇懃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
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故下如來番番開示。令了真心
本然諸法如幻。雖異名別說。只是廣演楞嚴妙定。止
諸妄想。此乃達諸法寂然。唯觀心性。名為妙定。故以
圓通妙定為宗。詳夫圓通妙定。蓋的取觀音耳根
圓通。通收一經所明定行。其義甚正。補遺亦曰楞嚴
妙定為宗。阿難乃以三止為請。經之初後。非談空假。
[001-0167c]
即說中道。此為宗要。法界庵主亦所承用。取孤山之
長也。明宗竟。


第四論用


第四論用者。孤山疏以反妄歸真為用。經云一人發
真歸源。十方虗空悉皆銷殞。研考經文。並是返妄歸
真之義。妄即人法二執也。真即二空之理也。語簡理
備矣。論用竟。


第五判教相


第五判教相者。分四。

初正說



孤山疏云。以上妙醍
醐為教相。唯被圓機。開權顯實與法華無殊。扶律談
常與涅槃不異。又云。如來三十成道。八十示滅。凡五
十年說法。於十二年中說阿含。八年說方等。二十二
年說般若。八年說法華。最初華嚴。與鹿苑同時。此經
最後垂範。涅槃臨終乃說。俱在八年之內。即是第四
十九年說此經。第五十年說涅槃也。吳興云。今經所
談唯一圓教。以明如來藏故。非前藏通。中間永無諸
委曲相故。非別教也。長水疏云。諸乘之中一乘所攝。
若於五教。此經分齊。正唯終教。兼於頓圓。真際云。會
漸歸頓即法華後。入滅未期乃涅槃前。今詳諸說。雖
文義少殊。而判教大途。並是法華之後涅槃之前。一
乘圓頓無異論也。俱為正說。

二義證



長水疏云。佛
說此經。非謂一時頓說。說必前後。集者約類總為一
部。若以文義往定。即法華後涅槃前也。經文明指耶
輸受記持地證經。以義往推。序嘆聲聞。非約小行。應
身無量度脫眾生。法華已前無此顯露。聲聞入實今
經有故。為說圓通。諸小乘者皆敘本時或述今遇。盡
[001-0168a]
證圓妙。法華前無。應知在後。又不唱入滅之期。定涅
槃前。二經同部。此經居中。俱醍醐味無所疑矣。
謂楞嚴經第四。明指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於法華授
記。第五持地菩薩。明敘指於法華聞諸如來宣妙蓮
華佛知見地。豈非法華後耶。又不唱入滅。豈非在涅
槃前。以義往推。應身無量。聲聞入實。以證入實。以證
圓通。皆非法華前方等般若小乘之事。騐是法華後
醍醐法味也。孤山吳興引證俱同。更不再出。

三釋疑問



按因果經說。佛與波斯匿王同日而生。今經第
二卷說匿王年六十二。則佛壽亦然。據說法時。合是
般若。何云法華涅槃。答當取長水謂此經非一時頓
說。蓋結集者。約類總為一部。結前歸後也。如經阿難
疑問七趣中。舉琉璃王誅釋種姓。琉璃乃匿王之子。
王崩嗣位。方誅瞿曇。豈有事之未形。而預致斯問耶。
復次經初別序。唯在匿王請齋一事。文備述之。以為
此經別序緣由。據匿王當方等般若時已死。禪位與
子琉璃。況寶積經又說琉璃王誅釋種生陷地獄。則
子亦已死。豈可父到法華請齋耶。是知請齋事在方
等般若。如何不許昔人判楞嚴為二酥耶。此義孤山
淨覺長水諸師。並未說及。今通其義為三。初請齋在
昔。二請法在今。三鈍雜自分。且請齋在昔者。如匿王
沒。琉璃王嗣位。誅滅釋種。生陷地獄。事定在昔。決無
匿王到法華後。今文匿王請如來齋。阿難受別請。無
齋乞食。被摩登伽女所攝。事必在昔。如谷響熏聞二
[001-0168b]
記所引事緣。在方等無疑矣。言請法在今者。阿難大
權。作楞嚴經發起。於法華後見楞嚴機興。追敘昔事。
我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被摩登伽女所攝。殷
勤啟請十方如來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如
來為說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悟入圓常。一經文義無
非圓頓。此則追敘昔事。發起楞嚴。定在法華後涅槃
前也。若爾。何故楞嚴經文。連貫生起。都無間雜。不見
為追敘昔事。乃成一席之說。與摩登伽女經所敘無
別。答此乃經家要戍部類。庠序次第。生起有由。參入
昔事。結集在此。考文尋義。不同昔經。但知若說匿王
事及阿難被女所攝事。便是法華前事。若說請大悟
大。反指法華。便是在法華後也。故知長水云。說必前
後。約類結集總成一部。義實如是。直是排之連貫。作
一時而會也。言純雜自分者。方等中摩登伽女經。既
說生滅法。自屬三藏教。今於法華後。述昔發起。入圓
頓經。同法華部。自屬醍醐。不可一混。以純與雜。各有
部類故也。問若今楞嚴同法華者。且釋籤云。首楞嚴
名本在別圓。通於通教。豈是法華獨圓之義耶。答吳
興說題云。記主自說法華已前楞嚴名義。今經開顯。
安得類同。問法華正開顯。經嘆聲聞德。只云無復煩
惱逮得己利。今文何故乃嘆應身無量度脫眾生。却
成超勝法華耶。答法華會初。列聽經眾。未聞正說開
顯。還同昔日聲聞。故從昔嘆之。此經列眾已經法華
開顯。故嘆應身度生等也。

四異見



又二。

初判歸方等



神智補註三十一云。如方等陀羅尼經次第在法
華前。而經中云。先於靈山已為聲聞授記。豈非方等
至於涅槃。以此推之。言次第者是前分也。互相指者
是後分也。結集者以後分明義。氣類若同。向前集之。
金光明經是方等後分。故指般若為已廣說空。無妨
也。若其然者。大佛頂首楞嚴經云。波斯匿王年六十
二。又云是名妙蓮華。定性聲聞及諸一切。皆獲一乘
寂滅場地。豈非亦是方等後分經耶。今謂神智此
判。有言無旨。既云氣類若同向前集之。且楞嚴小乘
作佛。闡提有性豈與方等焦穀敗種氣類同耶。應身
無量。銷顛倒想。豈與方等見不思議。自鄙無分。三生
六十劫氣類同耶。

二判歸般若



溫陵戒環禪師解云。
楞嚴即般若法。中實大乘終極之教。故如來密因菩
薩萬行所修證法一切畢竟。自此已往無復進修。直
造一乘圓妙之道。故法華會上。更無地位之說。純談
妙法。隨根印可。授記作佛而已。蓋出與大事。法華至
矣盡矣。法華之後便說涅槃。扶律談常而終焉。良以
般若慧學方盛定力未全。溺於多聞。失於正受。於是
示楞嚴大定。資般若深慧。既定慧均學。解行兩全。而
究竟於一乘之道。盡於是已。此楞嚴之所以作也。究
夫三經大旨。無非大事因緣。而必獲般若發明。次由
楞嚴修證。終至法華印可。然後盡諸能事。今謂此
說不暇研究。若果般若但慧。次立楞嚴修定。至於法
華印可。則佛說五時尚少一時。祖師不談亦成疎漏。
[001-0169a]
以楞嚴小乘皆已證悟。法華動執生疑。因開佛知見。
亦成重煩。何不自難。且聲聞自行未正。開顯成佛。便
能應身度生。終無是理也。如是則判在法華已前。誠
不可矣。


私議


私議曰。佛法不思議。唯教相難解。詳此楞嚴一經。
說時非一。故致古今判教諸說各異。若準天台一
家判攝之式。凡為通別五時。別則顯其說法次第。
通則彰其教法融通。勿以凡情局見。應知並是如
來赴機之相。而於通中。有乎文通。義通如後分華
嚴及方等陀羅尼經之流。乃結集經家收通歸別。
皆文通也。若義通者。如般若明華嚴海空。與夫蓮
華藏海。通至涅槃之後。此於他部明華嚴義。不必
結歸本部也。今楞嚴經前文有次。後分不次。收歸
方等。似合其宜。如先達所謂一代教中除華嚴般
若法華涅槃部別帙外。凡所說小乘皆收歸鹿苑。
凡所說大乘皆收歸方等。栢庭玄覽云。但非四時
所攝悉得以方等通收之。此經既不專餘四時部
類。謂屬方等。則無餘論也。雖經有定性聲聞皆獲
一乘寂滅場地之言。但曰令汝會中而已。固不與
法華授記同日而語。政使出於方等不妨以彈斥
意密示與進。況時在其後。說亦無違。此則經之
前分正屬方等。是故云爾。若經有耶輸授記持地
證經等文。應是後分經。乃結集家收通歸別結歸
前分。此正通五時中文通之類也。金光明玄記云。
[001-0169b]
以凡判教。有前後分。前分有次。後分不定。後雖不
定。須攝歸前。此為誠證。非餘可擬。因併錄存。以
俟夫公於取舍者考焉。


首楞嚴經釋題北峰印法師引用文目




* 孤山法師諱智圓 經疏 谷響鈔
* 吳興法師諱仁岳 說題 集解 熏聞記
* 法界菴主法師諱可觀 補註
* 雲間 補遺
* 長水法師諱子璿 義疏
* 栢庭法師諱善月 玄覽私議所引用


正經集註桐洲坦法師引用文目




* 興福法師諱惟慤 玄贊
* 資中法師諱弘沇 經疏
* 擕李法師諱洪敏 證真鈔
* 真際法師諱崇節 刪補疏
* 孤山 谷響
* 苕溪即吳興 熏聞
* 長水
* 手鑑法師諱道歡稟長水璿公之學而著是書
* 荊公王丞相諱安石 經解
* 補遺
* 纂註
* 釋要
[001-0169c]
[001-0170a]

No.268-F首楞嚴經指文科節



大分為三。



* 初序分 起第一卷初如是我聞 止本卷歸來佛所

* 初通序經前六事
* 二別序

* 初發起遠由

* 初夏終演法
* 二王臣營齋
* 二發起近由

* 初獨還無供
* 二乞食遭攝
* 三如來慈救
* 四護歸佛所
* 二正宗分◎
* 三流通分◎




* ◎二正宗分 起一卷一六紙阿難見佛 止十卷二七二紙不戀三界

* 初依常住真心以開圓解 起阿難見佛 止四卷一〇九紙尚留觀聽

* 初對慶喜明破妄顯真以聞圓解

* 初阿難悔請即請人三止之最初方便
* 二大眾願聞
* 三如來演說

* 初酬請開示
[001-0171a]

* 初別破心見

* 初推妄所在△即七處徵心

* 初在內
* 二在外
* 三潛根
* 四內外
* 五隨合
* 六中間
* 七無著
* 二破妄顯真

* 初破妄心顯真心

* 初明頻倒根本

* 初生死根本
* 二元體清淨
* 二示歸元正路
* 二破妄見顯真見

* 初現瑞所說
* 二破執辨性

* 初略說

* 初定其常情
* 二奪其妄執
* 二廣說

* 初明真性常住
* 二明性無生滅

* 初答匿王

* 初開示

* 初明身有變遷
* 二明性無生滅

* 初佛問真性
* 二王答不知
* 三如來開示觀阿之見
* 二領悟
* 二酬慶喜

* 初現相略明
* 二興慈廣示

* 初興慈徧告
* 二廣明倒源
* 三明廣破緣塵○第二卷

* 初示緣聲非法性
* 二約見性廣類通

* 初明見性無還

* 初簡示許說
* 二正辨境見

* 初明境可還

* 初示八境△八還辨見

* 初明還日輪
* 二暗還黑月
* 三通還戶牖
* 四壅還牆宇
* 五緣還分別
* 六頑虗還空
* 七鬱𡋯還塵
* 八清明還霽
* 二明該攝
* 二示見無還
* 三指心責迷
* 二明物見兩殊
* 三明性非縮斷
* 四明體絕是非

* 初研破二途

* 初如來破執
* 二大眾茫然
* 三世尊安慰
* 二會通一理
* 五明理無謂計

* 初非外許自然
* 二非內計因緣
* 六破同別妄見

* 初訶誡許宣
* 二推因正說

* 初示因由別明

* 初別業妄見
* 二同分妄見
* 二約法喻廣解
[001-0172a]
* 七顯見非離合

* 初破和各疑
* 二破非和合
* 二總破諸法

* 初破四法

* 初總示本真
* 二別破妄執

* 初破五陰

* 初色陰
* 二受陰
* 三想陰
* 四行陰
* 五識陰
* 二破六入

* 初眼入
* 二耳入
* 三鼻入
* 四舌入
* 五身入
* 六意入
* 三破十二處○第三卷

* 初眼色處
* 二耳聲處
* 三鼻香處
* 四舌味處
* 五身觸處
* 六意法處
* 四破十八界

* 初眼色識界
* 二耳聲識界
* 三鼻香識界
* 四舌味識界
* 五身觸識界
* 六意法識界
* 二破七大

* 初地大
* 二火大
* 三水大
* 四風大
* 五空大
* 六根大
* 七識大
* 二聞法領悟△
* 二對滿慈明從真起妄以開圓解△
* 二依常住真心以起圓行○ 起四卷阿難及諸大眾 止七卷一八一紙所作如願
* 三依正助兩行以分圓位○ 起七卷一八九紙阿難即從座起 止八卷二〇九紙名為邪觀
* 四承三法既備問名受持○ 起八卷二〇九紙爾時文殊師利 止本卷二〇九紙汝當奉持
* 五因釋餘疑廣辨七趣○ 起八卷二一〇紙說是語已 止九卷二三八紙即魔王說
* 六無問自說預明禪境○ 起九卷二三八紙即時如來 止十卷二七二紙不戀三界




* △二聞法領悟

* 初經家敘益

* 初敘獲本妙心

* 初悟心廣大益
* 二了物咸真益
* 三反顧遺身益
* 四妙獲無心益
* 二敘外敬內悅
* 二阿難說偈




* △二對滿慈明從真起妄以開圓解○第四卷

* 初疑請

* 初述己他未曉
* 二迷性相俱疑

* 初妄想忽生疑
* 二大性俱徧疑
* 二許宣
* 三欽承
[001-0173a]
* 四正說

* 初答妄想忽生

* 初明眾生迷真故起妄

* 初起妄因

* 初起根本無明
* 二起枝末無明
* 二感妄果

* 初別示果相

* 初世界相續

* 初總成空界
* 二別成群有

* 初成四大
* 二成諸相
* 二眾生相續

* 初總六入
* 二別四生

* 初別示胎生
* 二總明四類
* 三業果相續

* 初欲貪果
* 二殺貪果
* 三盜貪果
* 二總結元由
* 二明如來證真故無妄

* 初別明妄因妄果其體本真

* 初迷方喻妄因本空
* 二空華喻妄果非有
* 二總顯真智真斷不重起妄

* 初以金[厂@火]喻
* 二以智斷合
* 二答大性俱徧

* 初正答前問

* 初約喻略釋
* 二約法廣釋

* 初約體用正宗

* 初約十界顯用
* 二約三歸示體
* 二責凡小不了
* 二因答前疑

* 初滿慈重徵妄因

* 初明妄本無因演若失頭
* 二示真元無得
* 二慶喜再執緣起

* 初疑情
* 二開示

* 初破疑

* 初寄事推破
* 二合顯結歸
* 二誡勸

* 初誡虗解
* 二勸修行




* ○二依常住真心以起圓行

* 初觀理直入明正行
[001-0174a]

* 初慶喜嘆領述請

* 初經家敘相
* 二慶喜陳辭

* 初敘有解無行

* 初正述
* 二喻顯天王賜屋
* 二明正請行門
* 二如來宣示行門

* 初發覺初心

* 初正明二義

* 初總述

* 初審觀因地發心△二決定義
* 二審詳煩惱根本
* 二正釋

* 初初義

* 初指事喻審觀
* 二約法正審觀

* 初簡濁妄

* 初通釋濁義
* 二別示五相
* 二顯常用
* 二次義

* 初指事喻審詳解結
* 二約法正審詳

* 初委示顛倒處所

* 初約眾生以明世界

* 初釋名辨體
* 二簡定疊變

* 初簡四涉三
* 二流變增數
* 二約世界以歷六根

* 初約流變法示
* 二據優劣的簡

* 初總標
* 二別簡△六根功德

* 眼鼻身各八百
* 耳舌意各千二百
* 二正勸詳擇降伏

* 初勸簡略明

* 初勸簡根修行

* 初勸簡圓通
* 二校量優劣
* 三許為發明
* 二示須簡所以
* 二因疑廣說

* 初約研破總示

* 初研破執計
* 二總示真妄
* 二約行相別示

* 初從真起妄遂有六根
* 二反妄歸真隨依一入

* 初明因修獲證
* 二明由證起用

* 初舉互用況顯
* 二明互用所以
* 二決通疑滯

* 初明因果並常

* 初慶喜疑因異果
* 二如來示因本常

* 初結根塵顯迷倒

* 初結根塵羅睺擊鐘
* 二斥矯亂
* 二就聞性示因常

* 初破執正明
[001-0175a]
* 二引睡例顯
* 二明解結無二○第五卷

* 初正明解結無因二

* 初疑請
* 二開示

* 初現瑞
* 二正說

* 初諸佛同宣迷結證解只汝六根
* 二此佛親說

* 初長行

* 初總標體一
* 二別顯本空
* 二偈頌

* 初顯此佛親說

* 初顯結解因由

* 初重頌前文
* 二孤起演義

* 初示修行要門
* 二明心外無境
* 二歎法超偏小
* 二印諸佛同宣
* 二兼顯六解一亡

* 初約結巾喻迷

* 初結巾總示
* 二約結研定
* 二約解中喻悟

* 初喻六解一亡
* 二喻解結由心
* 三喻解當次第
* 二顯示修證△
* 二帶理兼修名助行△




* △二顯示修證

* 初阿難請問圓根
* 二如來詢諸聖眾
* 三諸聖各說證門△二十五圓通

* 初觀六塵悟道

* 初陳那悟聲塵
* 二沙陀悟色塵
* 三香嚴悟香塵
* 四藥王悟味塵
* 五跋陀悟觸塵
* 六迦葉悟法塵
* 二觀五根悟道

* 初那律觀眼
* 二周利觀鼻
* 三憍梵觀舌
* 四畢陵觀身
* 五空生觀意
* 三觀六識悟道

* 初身子悟眼識
* 二普賢悟耳識
* 三難陀悟鼻識
* 四滿慈悟舌識
* 五波離悟身識
[001-0176a]
* 六目連悟意識
* 四觀七大悟道

* 初瑟摩悟火大
* 二持地悟地大
* 三月光悟水大
* 四瑠璃悟風大
* 五空藏悟空大
* 六彌勒悟識大
* 七勢至悟根大
* 五觀耳根悟道○第六卷

* 初值佛秉教
* 二依教奉行
* 三行成修證
* 四由證起用

* 初三十二應
* 二十四無畏
* 三四不思議
* 四交光現瑞印可
* 五佛敕文殊簡辨

* 初佛敕
* 二受命

* 初敘敬義
* 二正說偈

* 初通明所證理
* 二別簡能入門

* 初簡諸行非
* 二辨觀音是

* 初指當根歎人
* 二敘圓通修證
* 三顯彼我同入
* 四述佛意結示
* 五明請加勸修
* 三獲益

* 初阿難增道
* 二普會入位
* 三登伽進果
* 四眾生發心




* △二帶事兼修名助行

* 初惑重者唯持禁戒

* 初舉三學顯戒律為基
* 二約四重釋持犯損益

* 初婬

* 初宣示損益
* 二囑誡滅後
* 二殺

* 初宣示損益
* 二囑誡滅後
* 三盜

* 初宣示損益
* 二囑誡滅後
* 四妄

* 初宣示損益
* 二囑誡滅後
* 二習重者更假秘呪○第七卷

* 初敘意略明
* 二酬請廣說

* 初道場方軌

* 初立壇供養方法
* 二修證行坐誦儀
* 二演說呪辭

* 初阿難述請
* 二如來正說

* 初現化佛說呪
* 二述功德勸持

* 初明果德由此呪故自行化他以勸持

* 初備列眾義
* 二指廣結名
* 二明因人由此呪故滅惡生善以勸持

* 初廣明生善滅惡
* 二總述佛意結勸
* 三述願加護




* ○三依正助兩行以分圓位

* 初明迷真起妄顛倒類生
[001-0177a]

* 初眾生顛倒
* 二世界顛倒

* 初迷真兩立
* 二相涉類生

* 初示成因感果
* 二顯十二類生

* 動類
* 欲類
* 趣類
* 假類
* 障類
* 惑類
* 影類
* 癡類
* 為類
* 性類
* 罔類
* 殺類
* 二明反妄歸真淺深立位○第八卷

* 初明漸次

* 初除其助因

* 初總明四食
* 二別斷五辛
* 二刳其正性

* 初以戒刳性
* 二戒淨獲益
* 三違其現業

* 初明由違證似
* 二明由似證真
* 二示地位

* 初乾慧地
* 二十信
* 三十住
* 四十行
* 五十迴向

* 初十向正位
* 二四種加行
* 六十地
* 七等覺
* 八妙覺


△經文結示五十五位謂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覺若今科初列乾慧後開妙覺及三漸次則成六十聖位。




* ○四承三法既備問名受持

* 初文殊問
* 二如來答




* ○五因釋餘疑廣辨七趣

* 初約情想總明

* 初總明二分

* 初情約內分
* 二想為外分
* 二別示趣生
* 二約業報別示

* 初地獄趣

* 初明十習因

* 婬習
* 貪習
* 慢習
* 嗔習
* 詐習
* 誑習
* 怨習
* 見習
* 枉習
* 訟習
* 二明六交報

* 初見報
[001-0178a]
* 二聞報
* 三齅報
* 四味報
* 五觸報
* 六思報
* 二鬼趣

* 恠鬼
* [魅-未+乏-之+友]鬼
* 魅鬼
* 蠱鬼
* 癘鬼
* 餓鬼
* 魘鬼
* 魍魎鬼
* 役使鬼
* 傳途鬼
* 三畜生趣

* 梟類
* 咎類
* 狐類
* 毒類
* 蛔類
* 食類
* 服類
* 應類
* 休類
* 循類
* 四人趣類

* 頑類
* 愚類
* 狼類
* 庸類
* 微類
* 柔類
* 勞類
* 文類
* 明類
* 達類
* 五仙趣

* 地行仙
* 飛行仙
* 遊行仙
* 空行仙
* 正行仙
* 通行仙
* 道行仙
* 照行仙
* 精行仙
* 絕行仙
* 六天趣

* 初欲界六天
* 二色界十八天○第九卷

* 初禪三
* 二禪三
* 三禪三
* 四禪

* 初四根本
* 二五不還
* 三無色界四天
* 七修羅趣

* 鬼
* 畜
* 人
* 天




* ○六無問自說預明禪境

* 初正明發相

* 初色陰

* 身能出礙 拾出蟯蛔 空中聞法 見佛踞臺 空成寶色
* 闇室見物 燒斫無礙 徧觀諸界 夜見遠方 知識遷變
* 二受陰

* 見物生悲 勇智齊佛 渴心沉憶 疑是舍那 生無盡憂
* 生無限喜 起大我慢 輕安自在 撥無因果 愛極發狂
* 三想陰

* 求善巧 求經歷 求契合 求辨析 求冥感
* 求靜謐 求宿命 求神力 求深空 求永歲
* 四行陰○第十卷

* 二無因論 四徧常論 四一分常論 四有邊論 不死矯亂
* 十六有相論 八無相論 七俱非論 七斷滅論 五現涅槃論
* 五識陰
[001-0179a]

* 因所因執 能非能執 常非常執 知無知執 生無生執
* 歸無歸執 貪非貪執 真無真執 定性聲聞 定性支佛
* 二更斷餘疑

* 初總明迷真如妄
* 二別顯五陰本因




* ○三流通分 起阿難若復有人 止作禮而去

* 初如來勸流通
* 二經家結流通
[001-0180a]


楞嚴經集註No.268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一


一名中印度那蘭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


大唐神龍元年歲次乙巳五月二十三日
天竺沙門般剌密帝於廣州制止道場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趙宋桐洲沙門思坦集註
明石盂後學比丘慧基重校訂
明巡視漕河監察御史長安霍達參閱鋟


初序分


初通序


初指法體


「如是。


二顯能聞


我聞。


三明機感


一時。」


【孤山云。如是所傳之法。我聞能傳之人。會機會理之時。故云一時。
熏聞云。涅槃
後分云。佛垂涅槃。阿難問佛。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安何等語。佛言當
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方某處與諸聖眾而說是經。智論云三世佛經初皆
稱如是語。所傳法者。謂結集家傳佛能詮所詮之法也。能詮文與佛不異曰如。
所詮理無非真實曰是。又文如其理。理如其文。然理通四教。則如是之法。偏圓
不同。具如天台諸經疏分別其相。今簡偏取圓。唯一如來藏心。是經法體。能傳
[001-0181a]
人者。孤山約四教義明四種我聞。一我我聞聞。二我無我聞不聞。三無我我不
聞聞。四非我非無我不聞非不聞。前三種是昔所聞方便之義。後一我聞是今
正意。會機會理之時者。會合也。謂今教下合現未之機曰會機。上合常住真心
曰會理。機理會合一義在茲。
真際云。阿難指下如是之經我從佛聞。一時說
教時也。
長水云。我即阿難自指五蘊假者。然一切法佛說無我。今稱我者我
有四種。一凡夫徧計。二外道宗計。三諸聖隨世假立賓主。四法身真我。經指後
二。非邪慢心而有所說故無過矣。聞謂耳根發識聽受。雖因耳處廢別從總。故
稱我聞。諸方時分延促不定。故但言一時。
手鑑云。鑒則上下延促不同。橫則四
洲參差不同。】


四稱化主


「佛。」


【真際云。梵語佛陀。此翻覺者。
苕溪云。佛地論云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
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
蓮華開。故名為佛。
熏聞云。應知一切智一切法者真諦智境也。一切種智一
切種相者俗諦智境也。以照真故離煩惱障能自開覺。以照俗故離所知障能
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者。總譬二智覺了之義也。又夢覺喻真智。一
物叵得故。華開喻俗智。具見諸相故。】


五述所住


「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孤山云。在者住也。以佛內住首楞嚴能建大義故。迹住精舍以利羣生。
熏聞
[001-0182a]
云。論明四種住義。一天住。謂布施持戒善心也。二梵住。謂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乃至非想天因也。三聖住。謂空無相無作。三三昧也。四佛住。謂首楞嚴等百八
三昧力無畏等八萬四千度人法門也。佛雖住定示同人法。行住坐臥四儀宛
然。斯由自受用身內冥法性外應羣品。故曰能建大義。迹住者。迹以對本為名。
約土言之。則本住寂光迹居堪忍也。
室羅筏具云室利羅筏悉底。或云舍衛。
即中印度憍薩羅國都城之號。新翻豐德。以國豐四德故。一貨財二欲境三多
聞四解脫。祇桓正云逝多。此翻戰勝。太子之名也。生時父王與外國戰勝。因立
美號。即須達市園造立精舍以施於佛。
祇桓正言逝多。此云勝氏。須達具云
須達多。此云給孤獨。亦曰善施。給孤獨長者聞佛功德深生尊敬。願建精舍請
佛降臨。佛告舍利子瞻揆。唯太子逝多園多爽塏。尋詣太子具以情告。太子戲
言金徧乃賣。善施聞之心豁如也。即出藏金隨言布地。有少未滿。太子請留。意
佛此誠良田宜植善種。即於空地建立精舍。世尊即之。告阿難曰。園地善施所
買。林樹逝多所施。二人同心式崇功業。自今已去應謂此地為逝多樹給孤獨
園。
補遺云。非麤暴所居。故曰精舍。】


六引同聞


初聲聞眾


初明類


「與大比丘眾。


二示數


千二百五十人俱。


三顯位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比丘含三義。清淨活命名乞士。能斷煩惱名破惡。當剃髮至受戒時魔王言是
[001-0183a]
人必得涅槃。故名怖魔。由此因中三名。能成果上三號。即應供殺賊無生也。


長水云。四人已上乃至無量能作說恣羯磨法。故名為眾。
孤山云。三迦葉兄
弟有千弟子。舍利目連共二百五十人。或云五十是耶舍弟子。先並事火。翻邪
入正。感佛深恩而常隨侍。無漏者內冥中道不漏落二邊。阿羅漢含果上三義
也。準涅槃四依品。第四依即十地菩薩名阿羅漢。
補遺云。孤山用涅槃四依
品十地菩薩迹示四果明之。然既直用中道釋無漏。當亦直用大釋何羅漢名。
迹示四果。還成小名也。今用唯識論解之。論云此識無始恒轉如流乃至何位
當究竟捨。阿羅漢位當究竟捨。又曰若諸菩薩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
成阿羅漢及如來故。又應知法華文句解大阿羅漢名從昔立。所言大者揀異
慧脫。今是無礙俱脫故稱大。今首楞嚴已經開顯。則當以大乘釋大。破障中無
明為殺賊。入證中道為無生。赴十界緣為應供。】


四歎德


初自行


「佛子住持善超諸有。」


【此眾已經法華開權發迹。故今歎德從實從本而言。如云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決了聲聞法是諸經王。即開權文。又云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
作聲聞緣覺。此發迹文也。】


二化他


初現在輔佛揚化


「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範三界。」


【長水云。法有摧碾煩惱義。喻之若輪。自既摧惑亦能轉教令他破惑。孤山云。此
諸尊者見佛始卒。佛所說法皆悉隨從。故於今經及以涅槃妙堪遺囑。涅槃中
[001-0184a]
佛語文殊。今以此法付囑於汝乃至迦葉阿難等。未來復當付囑如是正法。谷
響云。如身子目連先佛入滅。則不至涅槃。然今經云於時迦葉在靈鷲山入滅
受想定。至佛滅後始來。阿難在娑羅林外為魔所罥。至佛垂滅方來。
弘大。範
法也。毗尼是三界之大法。稟之則出生死故。
律銓也。銓量輕重犯不犯等故。】


二未來垂應益物


「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補遺云。此十二句歎德文。不同法華還同小歎。既已開顯。直從大歎。又復此經
乃最後垂範。正為未來扶律談常。故歎中言住持。言遺囑言毗尼言未來也。今
以十二句節為二段。初二句歎自行。中初句歎智德。故言住持。次句歎斷德故
言超有。次十句歎化他。二乘缺於化他。故今廣歎所缺也。初二句總歎。即是下
文遺囑弘範等為威儀也。但今總言下去別列耳。言成就者。以於化他儀式。已
能閑習無有遺失。故言成就。次八句別歎為四。初二句堪遺囑。次二句堪依止。
三二句堪垂化。四二句堪拔苦。】


五累名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
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孤山云。諸經列名不同。或尚年臘則先陳如。或尚聲德則先身子。今從尚德之
例。
熏聞云。臘者。終歲祭祀之名也。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示*昔]。漢曰臘。臘
獵也。取禽獸祭先祖也。或云臘者接也。新故交接也。故經律中謂七月十五日
為佛臘日。取此義。
擕李云。具云舍利弗怛羅。此翻身子。以其母好身形故。以
[001-0185a]
子連母而呼也。亦云鶖子。母眼明淨。如鶖鷺之眼故。摩訶目犍連。正云摩訶沒
特迦羅。此翻采菽氏。以上古有仙好食胡豆。尊者是彼苗裔故也。
孤山云。拘
絺羅此云大膝。膝蓋大故。舍利弗舅氏也。
長水云。富樓那父名。此翻滿。彌多
羅尼母名。此云慈。連父母名故云滿慈子。
孤山云。那男也。尼女也。增一云我
父名滿。我母名慈。諸梵行人謂我為滿慈子。須菩提此云空生。以生時家中倉
庫皆空故。蓋解空之吉兆也。占者言。所現之相既善且吉。故亦名善現善吉焉。


資中云。優波尼沙陀此云塵性。以觀塵性空得道故。】


二緣覺眾 三菩薩眾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


【辟支不歎德列名者。厭喧樂靜。多在空閑不為眾所知識此是部行。遇佛回向
者。若麟喻者出無佛世。三千世界獨一而出如麟一角。
麟喻名出俱舍。爾雅
云[鹿/吝][鹿/囷]身牛尾一角。春秋感精符曰麟一角。明海內共一主也。獨覺亦爾。大千
唯一故以為喻。
孤山云。辟支迦羅此翻緣覺。觀十二因緣而悟道故。亦翻獨
覺。出無佛世也。無師自悟故。
苕溪云。經家既云并其初心。正是師徒共集。實
部行也。部行亦出無佛之世。如法華疏云。部行緣覺。在無佛世師徒化訓。

遺云。經云復有。知與前聲聞常肩隨者也。下文顯有十方之文。則驗此中乃釋
迦之高弟也。不然豈釋迦法會自無稟支佛教者乎。但諸經所列。或合歸聲聞
眾中。今開為二眾耳。今定此經所列二眾大小之義有二焉。一者已經開顯。則
前云羅漢後云無學。並從大乘為言。無學則位該地住。初心乃在十信已還也。
[001-0186a]
二者從本立名。二乘已經開顯。入圓稟教。自名菩薩。今從本為名云羅漢支佛。
還從小教消名可也。言無學者。準析玄云。至此位中四智已圓無法可學。故名
無學。言四智者。一我生已盡苦諦智。二不受後有集諦智。三梵行已立道諦智。
四所作已辦滅諦智。此就小乘解也。若以大準小。則當云三德已圓無法可學。
故稱無學。但地住分顯無學。妙覺究竟無學也。如前引唯識論文阿羅漢實通
大小故也。
熏聞云。所以不列雜眾者。且事起自恣非俗眾所參。是故但有三
乘僧也。
谷響云。菩薩眾別序備。即經云恒沙菩薩來聚道場是也。
至齋畢
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事在明日故有俗眾。】


二別序


初發起遠由


初夏終演法


「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諮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即時如來敷座宴
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莚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薩來聚
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孤山云。屬當也。休夏謂九旬已滿。自恣律開三日。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也。

水云。自迷所犯恣任僧舉。當悔清淨。或云自恣。自謂自己之過。恣謂恣他所舉。


孤山云。菩薩具云菩提薩。埵大論云。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
成成就眾生故。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左傳云訪問於善為咨。欽奉顯菩
薩之心。慈嚴明如來之德。敬請楞嚴之祕說。故曰將求密義。
手鑑云。凡入三昧
各有六意。一此真三昧是所證法體故。欲說此法要須心冥此體。二非證不說
故。三顯此法非思量境故。四觀根審法故。五顯說證皆同故。六成儀軌故。然此
[001-0187a]
宴坐宣示即大定大慧也。至下阿難一向未全。蓋闕此也。如來欲談大定故以
大慧為本。定能發慧。非慧莫談。一經大旨已現斯矣。
未說密義。先說餘經。不
散其眾乃演斯典。亦猶法華以前說無量義。淨名以前說普集經。但今所指未
來此耳。
熏聞云。密義者且通指大乘法要。謂咨決心疑之外方將更求大乘
微密之義。前自恣文雖曰比丘。必兼於佛。自恣屬戒。宴安是定。宣示為慧。聖人
應物垂範則三學存焉。問據何經律。知佛自恣答增一云如來同僧坐於草座
告諸比丘我欲受歲。又新歲經云佛自叉手向諸比丘悔過等。
孤山云。迦陵
頻伽此翻妙聲。本出雪山。在㲉中即能鳴。其聲和雅聽者無厭。
熏聞云。恒沙
者。大論云恒河沙中一切算數所不能知。唯佛及法身菩薩能知。其數。
孤山
云。文殊師利此翻妙德。以分證法身般若解脫三德故。】


二王臣營齋


初佛應王宮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曰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
親延諸大菩薩。」


【彼斯匿此云和悅。新云鉢邏犀那恃多。此翻勝軍。諱日亦曰忌日。祭義曰忌日
必哀。稱諱如見親。齋者齊也。不過中食以齋身口而內表中道焉。
熏聞云。宮
掖班固西都賦云後宮則有掖庭椒房。呂向注曰掖庭宮名。在天子左右如肘
掖也。羞熟也。謂熟食也。】


二僧應臣舍


初敕文殊領眾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
主。」
[001-0188a]


【長水云。十德具足三品居財故云長者。守道自怡寡欲蘊德故名居士。
手鑑
云。三品者天竺之俗多以商估為業。遊方履險不憚艱辛。彌積珍財有年數矣。
上者奉王。餘皆入已。財盈一億德行又高便稱長者。居士為王輔佐。彼土數法
萬萬為一億也。此為下品。十億中。百億上。
天竺以積財巨億為長者。守道居
正為居士。谷響云。韓子曰重厚自居謂之長者。玉藻云居士。錦帶注曰居士道
藝處士也。熏聞云。飯僧者謂以食請僧飯之。】


二簡阿難他行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


【資中云。先受別請。或因他事而非齋也。
長水云。涅槃經說阿難不受別請。蓋
不隨佛受別請耳。
熏聞云。四分律明請僧有二種。謂僧次請別請也。雖律開
別請。而諸文中多斥別請。偏讚僧次。十誦律云別請佛及五百羅漢。不如僧次
請一似像極惡比丘。成論云僧次請僧如飲海水即飲眾流。】


二發起近由


初獨還無供


「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


【以非僧次應諸齋主。塗中獨歸顯無伴侶。此為下文遭術張本。其日無供。謂祇
園間遠更無檀越致供。是故入城乞食。
孤山云。阿闍梨此云軌範師。
手鑑
云。阿闍梨律有五種。一出家。二受戒。三教授。四受經。五依止。受戒及依止。多已
十夏者為之。餘皆多已五夏者為之。】


二乞食遭攝


初乞食運懷


初俯運等心


「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
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001-0189a]


【應器梵云鉢多羅也。以其體色量皆應法故。
熏聞云。律明鉢體大要有二。泥
及鐵也。色者熏作黑色赤色或孔[少/隹]咽色鴿色等。量者大鉢受三斗。小者受斗
半。中者可知。南山云此姬周之斗也。準唐斗。上鉢一斗下者五升。
檀越此云
施主。熏聞云。於所遊城即室羅筏城。心中初求最後檀越望前僧次是為最後。


孤山云。淨即剎利王族也。
具云剎帝利。此翻田主。西域記明此姓云奕世
君臨仁恕為志。
穢即旃陀魁膾也。
谷響云。梵語旃陀羅此翻屠者。正言旃
茶羅此云嚴幟。謂惡業自嚴。行時標幟。搖鈴持竹為自標故。魁帥也。膾切割也。


方行等慈謂平等大慈也。欲令淨穢皆趣菩提。故云圓成無量功德。】


二仰遵訶戒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
遮度諸疑謗。」


【長水云。善現捨貧從富。飲先捨富從貧。皆為淨名所訶。故云心不均平。
資中
云。今言如來者就佛所印歸功世尊。】


三肅儀如法


「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城隍城池。無水曰隉。】


二經歷遭攝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呪攝入
婬席。婬躬拊摩將毀戒體。」


【長水云。摩登伽義翻本性。此女過去名曰本性。以今本昔亦名性比丘尼。

中云。娑毗迦羅即金頭仙食米臍外道。師事梵天而得此呪。
孤山云。摩登伽
[001-0190a]
經云。阿難昔五百世曾與摩登伽女而為夫婦。愛習未忘故有斯事。
苕溪云。
將毀戒體者。蓋言此女欲破阿難所持之體。即婬戒無作之體也。故下文云彼
唯呪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秪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若將毀二字屬於
阿難。雖曰不犯豈無疵乎。】


三如來慈救


初在王宮密知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


二歸精舍演法


初齋罷歸園


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資中云。如來常儀受請齋畢皆為說法。今既速歸必有所為。故王臣大眾隨從
而來。】


二現通演呪


「于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加趺坐宣說神
呪。」


【孤山云。頂表法身。光表報身。化佛表應身。光從頂出即智由理發。徧照百界故
云百寶。而有化佛說呪者。即理智相冥能起大用析惡攝善。
熏聞云。蓮以表
實。華以表權。應身起用不離權實二智。是故化佛趺坐其中。徧照百界者。六凡
四聖十界互具也。折惡攝善者。折登伽之惡攝阿難之善。
熏聞云。結加趺坐
聲論云以兩足趺加致兩䏶如龍盤結。】


三敕將呪往護


「敕文殊師利將呪往護惡呪消滅。」


【興福云。文殊密說妙解邪方。是則阿難亦不顯聞但蒙冥護。故第七卷云。雖蒙
如來佛頂佛呪冥護其力。尚未親聞。若據登伽經。但是世尊自說一呪解彼婬
[001-0191a]
術。】


四護歸佛所


「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孤山云。摩登伽得益證阿那含。而經家不敘者下文顯故。云摩登伽婬火頓歇
得阿那含也。此是呪後得第三果。至攝還佛所聞經至文殊簡圓通竟成阿羅
漢。若據登伽經說。聞呪時未言得益。尋求阿難自到佛所。且非文殊提獎而歸。
及聞說法亦得阿羅漢道。然則兩經並由聞經方證四果。但是大小機見不同。
然約實行。則機熟得道之時由阿難牽以欲鈎故使後入佛智也。若使大權。則
同阿難發起斯教以益群機耳。問彼經聞小乃得四果。此經聞大何故亦證阿
羅漢耶。答彼經明小正隔於大。此經說圓何妨證小。機既不同故無妨也。】


二正宗分


初依常住真心以開圓解


對慶喜明破妄顯真以開圓解


初阿難悔請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
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法華云昔於空王佛所同時發心。阿難常好多聞我常勤精進。是則如來由全
道力定慧均修。故能速證菩提降魔制外。我由偏著小慧尚住初果。反遭邪術
勞佛慈救。悲泣悔恨其在茲焉。多聞者偏習小慧也。未全道力者不修大定也。
然小乘豈但無楞嚴理定。亦無圓融佛慧。以今如來現通演呪。悉從理定而發。
故使阿難知小慧之非而偏請大定也。然圓融定慧體本無殊。對機施用。不分
而分寂照斯別。故下請三意以該定慧。
補遺云。今謂阿難權以發起。宜從小
釋。無始之言是久遠之時耳。
苕溪云。今觀阿難啟請。已涉楞嚴法門。一經所
[001-0192a]
談皆酬斯請。
熏聞云。首楞嚴即奢摩他等總名。奢摩他等即首楞嚴之別號。


資中云。准圓覺經。奢摩他以寂靜為相。三摩提以幻化為相。禪那俱離靜幻
二相。此大意與一心三觀相應。寂靜相即空觀也。幻化相即假觀也。俱離相即
中觀也。
孤山云。得成菩提者。證茲圓果由彼圓因。圓因者何即一心三止楞
嚴大定。是諸佛一路證果之門也。故曰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如來酬
請正宗演說。名相雖異旨在此三。今釋此為二。一正釋。二會通。初正釋者。涅槃
名三。一奢摩他此云止。二毗婆舍那此云觀。三優畢叉此云止觀等。止體靜。觀
體明。等即明靜不二也。阿難雖專請於止。以即一而三故。所以此止即觀亦即
平等。三一互融是以稱妙。妙故方曰楞嚴大定耳。故今於一止復有三名。謂奢
摩他此言體真止。止於真諦。三摩具云三摩提。亦曰三摩地。此云等持。即方便
隨緣。止止於俗諦。禪那此云靜慮。即息二隨分別止。止於中道第一義諦。體真
止知因緣假合。幻化性虗故名為體。攀緣妄想得空即息。空即是真故言體真
止。此與奢摩他名義脗合。方便隨緣止者。知空非空故言方便。分別藥病故言
隨緣。心安俗諦故名為止。今云等持即是俗諦三昧也。名異義同。息二邊分別
止。今云靜慮者。靜即息也。慮即二邊分別也。名異義同。此三止名義出摩訶止
觀。即天台智者大師所行法門也。二會通者。此之三止即三觀。以即照而寂即
寂而照故。奢摩他即空觀。三摩即假觀。禪那即中觀。龍樹曰因緣所生法我說
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蓋謂此矣。然則成菩提之方便者。豈踰於三
[001-0193a]
止三觀耶。是知一經始末不出斯旨也。阿難始以三法為請。既蒙開示。至乎領
解還以此三而歎於佛。故下經云妙湛總持不動尊。妙湛即空智也。總持即假
智也。不動即中智也。及佛為富樓那說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即心即空。
離即離非。三諦炳然如指諸掌。及為阿難說六解一亡。而結歎云。是名妙蓮華
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華開蓮現喻即中也。金剛堅利喻即空也。如幻有形
喻即假也。洎文殊簡示圓通亦以此為歎。故曰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宣說
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但以佛母喻中道為異耳。其於諸文中重重
演說一一破迷。或用於空。或談於假。或顯於中。言偏意圓悉具三法。蓋酬阿難
三止之請也。
苕溪云。圓覺三名既同今經。沇師所解故如其義。涅槃中三雖
二名有異其體亦同。但禪那以雙遮為離。優畢以雙照為等。而孤山專用天台
三止配今三名者。斯又得經之深也。何則止屬於定觀屬於慧。阿難既以多聞
小慧自咎。正以楞嚴大定為請。大定非三止而何。況三摩禪那顯是定名。雖此
定即慧而所主從別。若然則豈唯見孤山得經之深。抑亦知天台三止冥符聖
言矣。最初方便者。阿難所請有通有別。通謂奢摩他等是諸佛成道之法也。別
謂最初方便即當機發行之由。應知下文從破心見以去酬其通請。如佛告阿
難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
今諦聽等。至辨諸聖圓通本根酬其別請。如佛告大眾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
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舉要言之。唯觀音所觀耳根圓通方是
[001-0194a]
此經最初方便。
熏聞云。殷勤下請果人因地所修行法。故曰十方如來得成
菩提等。應知得成菩提即究竟覺智也。妙奢摩他三摩禪那即圓教真似乃至
外凡所修定行也。雖首楞嚴通因通果。今正在因。因果相沿始終一貫。
補遺
云。資中用圓覺經作三觀釋。孤山依涅槃翻奢摩他為止。一中開三作止釋。今
觀二師孤山所得多矣。且如圓覺三法。經中亦名為定。如彼經云爾時便有二
十五種清淨定輪。又偈云辨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是知彼圓覺三法尚可直作三止消釋。況今經乎。況
涅槃經顯以奢摩他翻定。又三摩名等持。禪那名靜慮。並定法名義。三止消文
復何疑乎。問資中以奢摩他等對於三觀。其義如何。答對義無咎。但當時立名
所主在定。故以三止消之為便耳。問三摩名等持如何見是定法。答三摩乃方
便隨緣止。圓覺謂之唯觀幻化。乃是以止定法平等持於假法使不散亂。故名
等持耳。問曰吳興以涅槃三名直對今三義。如以毗婆舍那對今三摩。優畢叉
對今禪那。是義然否。又止觀云止即是斷斷通解脫。觀即是智智通般若。止觀
等者名為捨相。捨相即是通於法身。止即奢摩他。觀即此婆舍那。他那等故。即
優畢叉通三德如前。據此奢摩他對解脫合對於假。今吳興以為體真止。毗婆
舍那對般若合對於空。今吳興以為三摩。乃與止觀對義不同何耶。答曰凡對
當義乃是一往不得盡理。且奢摩他名定以寂靜為行。止觀從名故對解脫。今
吳興從行乃曰體真。毗婆舍那名慧。慧則分別為義。止觀從名故對般若。吳興
[001-0195a]
以分別屬假故對三摩。並是一往會通。不可致詰也。又涅槃第三十云。奢摩他
者名為能滅能滅一切煩惱結故。名為能調能調諸根惡不善故。名為寂靜能
令三業成寂靜故。名曰遠離能令眾生離五欲故。名曰能清能清貪欲嗔恚愚
癡三濁法故。以是義故故名定相。毗婆舍那名為正見。亦名了見。名為能見。名
曰徧見。名次第見。名別見。名別相見。是名為慧。優異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諍。
又名不觀。亦名不行。是名為捨。又孤山以三止消今經文。則知天台三止有懸
合矣。故止觀云此三止名雖未見經論映望三觀隨義立名。釋論云菩薩依隨
經教為作名字名為法施。立名無咎。若能尋經得名即懸合此義也。今果得之
楞嚴矣。今謂圓覺三名顯云是定。亦唐譯之經彼為最親。故知三止懸合二經
矣。又準涅槃云。善男子為三事故修奢摩他。何等為三。一者不放逸故。二者莊
嚴大智故。三者得自在故。復次為三事故修毗婆舍那。何等為三。一者為觀生
死惡果報故。二者為欲增長諸善根故。三者為破一切諸煩惱故。準此經文止
觀各開三義。即是三止三觀之明文。次第對義在文不差。故谷響云。涅槃云為
三事故修奢摩他。此乃止中具三之明證也。而與阿難所請之三宛若符契。然
而大師親見涅槃而不指之者。豈非欲使學者自得之乎。
長水云。方便多種。
今問成佛妙行復云最初者。意請成妙行之方便也。淺深雖異俱方便爾。如圓
覺經方便隨順圓攝所歸即有三種。此指妙行即方便也。如下經文佛問圓通
從何方便入三摩地。即指入妙行之方便也。今文請即通問。下文答則別說。如
[001-0196a]
下文云有大佛頂首楞嚴等。即許成道妙行也。復先徵詰發心推逐妄執。破群
疑顯藏性。令信解不謬。阿難於是因此了悟發菩提心等。此則信解真正成本
起因。若無此因。縱歷多劫修諸行門皆成邪僻。猶如煑沙欲成嘉饌終不能得。
故圓覺中示三觀顯諸輪。一一皆云悟淨圓覺。此經亦爾。從初至第四卷半已
來。則總明信解真正。為最初方便也。信解雖正明識藏心。多聞無功不逮修習。
如得大宅罔知入門。故請修行從何攝伏。佛即具辨止觀為正修法。止觀成處
名真三昧。入此行時須有方便。方便之法不離根門。入一無妄餘皆清淨。故問
二十五聖。復敕文殊令揀。此即以根門順機為最初方便。如下文云我今欲令
阿難開悟。二十五聖誰當其根。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此則的取從聞思修。為最
初方便。最初之義先解後行無出於斯。從聞思修為方便者。但取耳根順機易
入。得為最初方便。從者隨順也。若初心隨順聞思修而修。即是方便。若違而背
之。即非方便也。又阿難竦己從邪由無定力。故歸見佛即請行門。如來未即為
說。却約心見徵解。意云解若真正行可無邪。
手鑑云。方便多種者。不出教行
二種也。法華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此經云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淺
深異者。圓覺即故深此經之故淺。俱是入道之方便也。
長水云。前後兩度說
經。初從此去至標經名。是酬問正說分。次從說是語已下至不戀三界。為請益
再陳分。】


二大眾願聞


「於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
[001-0197a]
旨。」


【孤山云。前通敘同聞不言菩薩。別序集眾不言二乘。此中備有三乘。驗前二序。
影略互現耳。】


三如來演說


初酬請開示


初別破見心


初審問


初問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
愛。」


【阿難此云慶喜。解飯王之子。如來成道夜生。淨飯王既聞太子成道。斛飯又奏
宮中生男。舉國欣慶。因名慶喜。是佛堂弟。故云汝我同氣。
重聞云。孤山云南
齋褚淵居。嫡母喪去官。王儉歎之曰。雖事緣義感。而情均天屬。義感謂非所生
也。天屬猶天性也。蓋譯人取此潤色佛言耳。解飯王之子者。初師子頰王。有四
子。一曰淨飯。二子。一悉達二難陀。二曰解飯。二子。一調達二阿難。三曰白飯。二
子。一摩訶男二阿那律。四曰甘露飯。二子。一䟦提二提沙。諸經明佛出家成道。
皆云二月八日夜。
苕溪云。阿難既厭多聞而欣妙定。如來欲談是義。先詰妄
緣。故問發心見相之由。為止散入寂之本。迷解之要。並在於茲。
長水云。父母
妻子是恩愛之深者。世人以捨麤重恩愛。為其至道。而不知修行見愛尚是妄
心。故審問之。後方推破。】


二答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瑠璃。常自思惟。此相非
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
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001-0198a]


【孤山云。見相實有。生滅宛然。緣此發心。安趣常果。交遘易曰男女遘精萬物化
生。
熏聞云。三十二相。始足下安平。終頂有肉髻。荊溪尊者云。三十二相是藏
通極果。故知阿難發心。示同凡小之見也。
長水。云欲愛之生純是不淨。大集
經中具說受生。皆由父母與己識情爭相愛欲。由是託彼赤白二滴為識所依。
一處和合名歌羅邏。而漸增長至於出胎。五穀長養雖成人相。如革囊盛糞。故
云膿血雜亂。
熏聞云。瑠璃具云吠流離耶。此云不遠。謂西域有山。去波羅奈
城不遠。山出此焉。後人徒玉別為瑠璃寶。因以名。】


二訶勸


初總訶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
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熏聞云。一切眾生。即下文十種異生也。正言六道。亦兼三乘。以六道受分段生
死。三乘受變易生死。皆有輪轉之義故。
孤山云。常住真心。即下文如來藏心
圓融三諦也。用諸妄想。謂九界眾生不達此三本唯一念。於是六趣見其俗此即
賴緣之假也二乘見其真。即偏空之理也菩薩見其中。別教地前唯觀但中皆由不了圓融。妄生取著。

故致輪輪二種生死二種生死出勝鬘經由五住之因招二死之果
補遺云。勝鬘經云。有二種死。謂
分段死不思議變易死。分段死者。謂虗偽眾生。不思議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
支大力菩薩。然變易稱不思議者。如唯識云。改轉身命故有變易。妙用難測名
不思議。又煩惱有二種。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住地有四種。謂見一切處住地。
欲愛住地。色愛住地。無色有愛住地。此四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起者剎那剎那
[001-0199a]
相應心。荊溪云。五住為二死作因。】


二別勸


初正勸直答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真心酬我所問。」


【荊公云。真妙覺明。若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
明則有俱現。眾生為妄發明性。如來為真發明性。是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
性。】


二引佛明益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真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
無諸委曲相。」


【長水云。諸佛同道。脫苦得樂。皆由真心者。此有二種。一發言無虗假。二向理之
心無別岐路。今此經意須具二焉。始令發言無妄。終成向理心絕。方為十方同
道。
孤山云。言者心之聲。由心直故所言真。三諦直常名心直。了義頓說名言
直。由此心言乃能趣道。】


三略定


初問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熏聞云。夫如來身相乃因緣所生法也。隨機所見四種不同。謂生滅無生無量
無作。四見雖異一境是同。今欲破生滅之心顯無作之理。故舉所緣之境。以問
能緣之見。如醫設藥。先審病源。
補遺云。阿難既云我見三十二相受樂出家。
如來欲推破心見二門。故先問之。將何所見。問見也。誰為愛樂。問心也。】


二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
願捨生死。」
[001-0200a]


【資中云。此正陳妄體由乎心目。故下破此。乃成心見兩門。
補遺云。何難先總
答云。如是愛樂用我心目。下別答云。由目觀見如來勝相。答將何所見也。心生
愛樂。答誰為愛樂也。
長水云。目即眼根。心即意識。】


三訶


初法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
勞。」


【心目是本。塵勞是末。若迷其本。群末難除。】


二譬


「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


【孤山云。王譬真心。賊譬妄想。真為妄轉如國被侵。發兵討除喻修止觀。
補遺
云。此經誠所謂與止觀陰符。知賊所在立陰境也。發兵討除修止觀也。若云觀
真以喻難之。非討賊也。
熏聞云。西域四兵謂象馬車步也。周禮司兵掌五兵。
謂戈。柲六尺六寸祕兵媚切柄也殳。長尋有四尺。車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八尺
曰尋倍尋曰常酋近夷長又步卒之五兵則無夷矛。而有弓矢。討釋文治也誅也。】


三合


「使汝流轉心目為咎。」


【汝合國王。心目合賊。】


四廣破


初定執


初定


「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二執


初引他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
亦在佛面。」


【荊公云。於十二類生。除空散消沉土木金石二類。是為十種異生。
資中云。先
[001-0201a]
舉凡心在內。次舉佛眼在面。故知我眼浮根四塵亦在我面。心亦身內以眼根
淨色既不可見。故指浮根四塵。標眼所在。
熏聞云。青蓮華眼。天竺有青蓮華。
其葉修而復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為喻。】


二顯巳


「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擕李云。浮根四塵即外五根名浮塵根。然內五根皆清淨四大所造。屬不可見
有對色也。又內外五根。皆其八法所成能造四大地水火風。所造四塵色香味
觸。今浮塵眼根中能造四大性不可見。故指所造也。
熏聞云。外五根名浮塵
根者。浮謂麤浮。塵以染汙為名。染汙真性故。根以能生為義。能生五識故。內五
根即勝義根也。屬不可見有對色者。准毗曇明三種色一可見色。如青黃等。二
有對色。謂五根五塵。若云不可見有對色。但云五根四塵。三不可見無對。謂法
入少分。今內五根亦言色者。以是清淨四大所造。非麤顯之質。故不可見。

公云。正出為本。旁出為根。首為元本為命。元為性。根為相。根若所謂浮根四塵。
離塵無相故根為相。元若所謂根元清淨四大。四大性空清淨本然。故元為性
本。即如來藏也涅槃皆從如來藏出。本一而已。根則不一。涅槃受性於本故本
為命。所謂浮根者以有根元故。流逸奔境者名為浮根也。所言塵者。一切有相
皆攬塵成體。及其蔽也還散為塵。如此經則以搖動者名為塵義。根亦塵也。謂
之根者。譬如木根以塵為相。無有自性。非四塵不生。非四塵不養。若根離塵即
乾而死。死即還空。眾生六根亦復如是。以塵為相。無有自性。非四塵不生。非四
[001-0202a]
塵不養。若根離塵。欲愛乾拈無復法潤。即現前殘質不復續生。還合空性。本異
於此。但以根元所出得名為本。故經以無住無本。為無住本。】


二立例


初定內外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
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二定先後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
園。」


【長水云。講堂身也。阿難心也。如來大眾五藏也。下文戶牗根也。】


三定因由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牗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孤山云。此三問將破心目之執。故先定之。】


三正破


初誡聽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訶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
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
慈旨。」


【阿難向以三名為請。今如來但舉三摩提者。圓通三止舉一即三。故下云奢摩
他路。其意亦爾。
熏聞云。唯指因中所履之法名莊嚴路。此三摩提乃即慧之
定。況復具足萬行。不亦莊嚴義乎。由因通果故謂之路。】


二正說


初推妄所在


初破在內


初立例按定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
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孤山云。欲破執心在內。故汎指其人以例之。按定阿難之答也。身喻內心。堂喻
[001-0203a]
人身。林喻外物。
熏聞云。說文云半門為戶。穿壁以木為窻。即牖也。】


二循例破執


初正破


初牒執


「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


二例破


初雙難


初無內見


初立


爾時先合了知內身。」


【如人在堂先見如來。】


二破


「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


【以無有人先見身內。故茲責問。即是破也。
補遺云。頗字普歌反少也。意言不
問其多。還少有人能見身中否。】


二無內知


初立


初縱無內見


「縱不能見心肝脾胃。


二應有內知


爪生髮長筋轉脉搖誠合明了。


二破


如何不知。


二反責


必不內知云何知外。」


【孤山云。身內至近尚不見知。況外物至遠乎。
長水云。境風外動妄想內熏識
浪潛生。為自心相。空華幻化起滅無從。不了本如遂或久執。及推所在妄謂身
中。反覆窮研理無所據。故佛結指令悟其非。】


二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二破在外


初轉計


初正計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


【熏聞云。稽首稽稽留也。以頭至地多時為稽首。】


二喻顯


初立例


「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
[001-0204a]


二合法


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三結意


是義心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二逐破


初正破


初立例按定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
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
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資中云。心若離身即同他食。他食既非我飽。他知何關我身。
孤山云。前云受
請。今言從我乞食者。提獎阿難。在赴請日為彼演法。事應隔宵。故指即日循乞
為例。我已宿齋者即我一人已飽也。齋乃經宿方食。故曰宿齋。
谷響云。謂待
明相。故加宿之一字。足顯齋義。纂謂今日明相現時方可得食。
熏聞云。循與
巡同。摶食即第八云段食是也。今存古翻。】


二循例破執


初牒執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


二例破


初以理定其外相


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二約見驗其相知


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


三約相知難在外


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擕李云。兜羅此云細香。
長水云。梵語兜羅此云氷。或言兜沙此云霜。斯皆從
色為名也。
熏聞云。兜羅綿手謂佛手柔耎而加以縵。似此綿也。】


二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三破潛根


初轉計


初領破轉執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知離故不在身外。
[001-0205a]
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二因徵廣敘


初佛徵其處


佛言處今何在。


二敘義立例


初正敘立


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裏。猶如有人取琉璃椀
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


【長水云。琉璃喻根。眼喻於識。眼根色淨。不能礙心。同琉璃椀不礙於眼。隨照一
境心隨根知。若此成立乍觀可爾。洎乎推破。同喻不成。要知同喻不成者法喻
不齊也。此是因明家缺量也。比量者須立三支無過。方能成立。於法既無同喻。
即三支缺也。或有宗因無喻。或有宗喻無因。或有因喻無宗等。皆名缺量。今既
喻則遠近俱見。法則但見山河不見其眼。故不可以琉璃為同喻也。
補遺云。
准琉璃合眼之喻。應伏勝義根裏。】


二翻前難


「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二逐破


初正破


初立例按定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
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


二循例破執


初牒執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


二例破


當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
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


【真際云。此責阿難有法喻不齊之過。喻見琉璃。法不見根。縱許見根。根即是境。
若是境者不得言隨。】
[001-0206a]


二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裏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四破內外


初轉計


初陳執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
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


二請裁


是義云何。」


【苕溪云。初計心在身內。佛以不見腑藏為破。次計在外。復招身心相離之難。又
計潛根。且乖琉璃籠眼之喻。今立內外。欲免前之三過也。何者。良以有藏則暗。
故見暗時既名為內。何必須見身內之物。有竅則明。故見明時即名為外。豈應
更責外不相干。內外若成。自顯此心不在一處。亦異潛根也。然則雖云見外。所
執心體還成在內。以開眼見明不同燈在室外故。
熏聞云。須知見有內外。體
實在內。此與初執不可雷同。
長水云。腑或依府。白虎通云。人含六律五行之
氣而生。故內有五藏六府。五藏謂肝心肺腎脾也。六府謂大腸小腸胃膀胱三
焦膽也府為。藏之宮府。胃者脾之府。膀胱者肺之府。三焦者腎之府也。膽者肝
之府。大腸小腸心之府。莊子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七竅謂眼耳鼻口。今
正言眼。
補遺云。何難既被破於潛根。又計此心通於內外。但與前內外不同。
今云心在內為藏府所閉。故見暗不能分別焦府。則逃前不見焦府之責。復因
七竅則能見外。此心逐物又居於外。但此在外。又與前計在外不同。前云心實
居外。如室外之燈。今云見外因竅穴明。心自居內。又逃前身心不相干之責。文
中所計文並有內外。】
[001-0207a]


二逐破


初正破


初約外見破


初雙定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


二雙破


初明眼對非內


初明在前非內


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


二顯成內有過


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熏聞云。焦謂三焦。或作膲。黃帝難經云三膲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
膲在心下。下隔在胃上口。自膈已上中膲在胃中口。不上不下。自臍已上下。膲在臍下。當
膀胱上口。楊玄操云膲元也。天有三元之氣。所以生成萬物人法天地。所以亦
三元之氣以養身形。】


二明不對非見


「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二約內對破


初牒執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


【苕溪云。此縱計也。】


二逐破


初正破


初例難


「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


二結責


若不見面內對不成。」


【苕溪云。牒計之難。若謂合眼見暗。名為內對焦腑義者。何不開眼見明亦有外
對面目之相。外相既無。內義何在。
補遺云。阿難計閉眼見暗成於內對者。且
如居暗室中。一室之暗皆成汝之焦府邪。是使身外之暗室並成內對之義。良
由閉眼之時等為一暗。何能分於身內邪。今謂。此文秪是重牒前計以為難詞
耳。今別科之使其顯然。自佛告下破執為二。初破內又二。初破內見。次若離下
破內對。初又二。初按定。即經云此暗境界與眼為對不對等。次若與下正破。一
[001-0208a]
約有對破內義。二若不下約無對破見義。初又二。一設難。二若成下立妨。次若
離下破內對又二。初牒前計。經云若離外見內對所成者。如前計云開眼見明
閉眼見暗。乃是外見內對之義不同。意明離於外見內對自成。今重牒之。欲使
內外兩相例難義不得成。故下破中應今所牒。雖雙牒內外。意在破內。次正破
中二。初准外破內。次若不下結或破意。初經文云合眼見暗名為身中。此二句
亦牒計也。開眼見明何不見面。此二句准外也。由前所計合眼見暗即是焦府
內對之義。逃於不見焦府之責。今准此義。於開眼中亦立外對見面之義。故曰
何不見面。次結成破意。經云若不見面。內對不成。在外見既不可立外對見面
之義。前云閉眼乃有內對之義亦安有耶。此中欲令彼所計外見內對。兩相為
妨不能兩立。所以重牒云若離等也。】


二縱破


見面則心明在空


「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虗空。何成在內。」


【苕溪云。見面若成。復以前難縱其所計。】


在空則自他相混


初在空非自過


「若在虗空。自非汝體。


二我見同汝過


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


【熏聞云。身合云眼。以眼屬身分故通言之。】


在空則眼非身覺


初直破眼覺非身


「汝眼已知。身合非覺。」


【汝眼在空。空中有知。知既離身。身合無覺。】


二轉計兩覺有異


初計


「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
[001-0209a]


二結破


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所執與難豈其然乎。蓋防至鈍者耳。
補遺云。次破外二。初縱。經云見面若成。
且縱汝成於見面之義。恐他計云雖不炳然見面。既心識在眼根中。已與面作
對。即是見面外對之義。故今且縱此計也。何以知其然邪。准下破文。既云此了
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虗空。意云若作此計須是心眼在空可也。若附在面外對
不成也。次奪又三。一約心眼在空奪。若欲立見面外對之義。須是心眼在空方
許此義。既無是理見面不成。故曰此了知心等也。言何成在內者。由阿難雖計
通內外心體實在於內。由竅明故。由內外見故心亦有在外之義。今既心眼在
空。則向云在內義亦墮矣。二約心眼同他奪。若計在空。已非己有。全同他體矣。
則是現今如來見汝之面即是汝身之眼矣。故曰若在虗空等也。三約二身無
兩覺奪。若心眼離身身合非覺知。若欲身眼各自覺知。應有兩心。至成佛時須
有兩人成佛耶。此意且就凡迷一人無成兩佛。縱奪其執。不可以悟中果地一
佛徧應恒沙謬解也。】


二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苕溪云。不言見明為外者略也。又見外為見內。從正計結也。】


五破隨合


初轉計


初依經起執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惟。
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


【孤山云。心生法生境從心起也。法生心生心逐境遷也。長水云。第八本識變生
[001-0210a]
三境。故云心生法生。境界風動能起識浪。故曰法生心生。今雖通舉。要取後句
法生心生以為所據。應知秪就現前分別事識而論轉計。】


二翻前四計


「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孤山云。亦非三處翻前四計也。內即在內。外即在外。中間即潛根。
補遺云。此
計隨合。阿難意云。思惟之心實在於我。若求所在不定一處。但隨根塵合處我
心即依根而合前塵。又如下文難有體中。如汝以手自桎其體。汝所知心等即
是身根觸塵生識心也。又今云根塵合心隨生者。若根親塵疎則心生於根。若
塵親根疎則心生於塵。不定一邊。故曰隨合。不同下文中間定在一處也。言亦
非者。謂非定在此三處。但隨一而有也。內外該三。謂前計內計外計內外也。中
間即潛根。潛伏勝義不內不外且曰中間。望下第六之中間還屬於內。】


二逐破


初正破


初牒執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阿難欲計法生心生。故通舉二句。蓋佛常有此語故也。其實只就下句為計。所
以佛破秪牒其下句。】


二例破


初直明無體


「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孤山云。心既隨合而有則自無體。若本無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與七塵一俱
無體。亦應能合。彼既不爾此云何然。以界但十八塵唯有六故。
苕溪云。是心
無體則無所合。體猶性也。夫心性徧在諸法。假緣而生。譬如火性寄諸陽燧。因
與日合故能出火。若無有體而能合者。此猶火本無性隨所合物火則隨有。豈
[001-0211a]
應爾耶。
補遺云。如世之火自有體性。然後假於陽燧為緣而能發焰。若云心
自無體假緣能合者。狀似火自無體乃出陽燧耳。熏聞云。問阿難所執但似內
心無體。非謂外塵無體。以云隨所合處心則隨有。若爾秪可云十九界因六塵
合。何故云七耶。答凡言界者以種族為義。如心有體則與有合。心既無體應與
無合。由是論之須云七塵。】


二委難有體


初約內外出入破


初破


「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桎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
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孤山云。既無來處心體自無。】


二救


初救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真際云。阿難意謂。見自是眼。心但能知。不可以心為見。故云非義。而不知根不
自見心依根見。故下破其眼獨能見。】


二破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
何名死。」


【以門喻眼。以人喻心。室中之門所以通出入而見內外也。必在乎人。今以眼自
能見物不假於心。政似不假於人門自能見外矣。】


二約一多徧局破


初定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徧體。為
不徧體。」


二破


【長水云。一多心體也。徧局身體也。】
[001-0212a]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桎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桎應無在。若桎有所。則汝一
體自不能成。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若徧體者同前所桎。若不徧者。當汝
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孤山云。桎應無在。謂非定在一支也。若言四支各自有心。故觸一支餘支不覺。
則成四人。何支是汝。既俱觸俱覺則非不徧。
資中云。桎應無在。謂桎頭即是
桎足。無所在故。
補遺云。謂阿難謂心有體。佛以一多難之。若此心體是一者。
且如擊汝一支令其四支俱覺其痛痒否。是則擊左其右無恙。固其理也。若云
俱覺其痛痒。是則欲擊汝左只須擊右亦可。故曰桎應無在。若桎有所。則擊左
必左。一體之義安在耶。桎徧不徧義。又從前一體義。中復難此二。以由前難一
體桎其一支四支不覺。則知所計一體不成。恐他被破多體之後復執前一體
之義。所以桎一支其四支不覺者。良由心體不徧故。此復難俱觸俱覺則不徧
又非是。則難其徧與不徧。正恐計其不徧。其徧義與前一體義同。但相帶來耳。】


二結破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六破中間


初轉計


初依經起執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
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


【熏聞云。實相之名雖徧四教。既約內外推破其心。則是衍門三教之義。此應是
法華前被機通說。今阿難泛引其言而為所據。補遺云。此正當同諸聲聞在方
等會時聞說諸大眾經。所說實相離性離相不在內外。入雖獲聞大教。出還自
[001-0213a]
執小宗。今被窮逐徵心所在。妄此引之為據。不知此何言也。
長水云。外不相
知云在外則不相知也。】


二翻前所難


「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孤山云。相知故不在外塵。內無見故不在內根。】


二逐破


初正破


初約身處破


初按定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


【處謂依報處。經文云為復在處為當在身。正以依正相對而問也。】


二推破


初破在身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


【在身邊則中間不成。在身中則同前在內。蓋凡言中者必對兩邊。而中之相貌
必不至迷惑也。欲問阿難中之體狀。故此問起。】


二破在處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
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孤山云。若無表示心則無體。若有表示中則無定。
熏聞云。表標准也。】


二以根境救


初救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
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真際云。眼能發識是增上緣。色能牽生是所緣緣。
補遺云。法華玄記云。四緣
者。因緣具足三因。次第緣心心數法次第而生。緣緣如識生眼識。增上緣諸餘
緣也。三因。謂生因習因依因。止觀記云。新譯次第緣名等無間緣。緣緣名所緣
緣。大品云欲知四緣當學般若。
補遺云。准大論四緣。一因緣。謂相應因共因
[001-0214a]
自種因徧因報因。是五因名為因緣。二次第緣。心心數法次第相續無間。故名
次第緣。三緣緣。心心數法緣塵生故。是名緣緣。四增上緣。諸緣法生時不生障
礙。故名增上緣。准今眼能發識取無障之義。乃增上緣。從所緣之色生出貪愛
能緣之心而論牽生。豈非所緣緣耶。】


二破


初定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


二破又


初破兼


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


【資中云。物即塵也。體即根也。物無所知。體有所知。故云物非體知。知與無知相
形而立。故云成敵兩立。
補遺云。體謂眼根有知并上文阿難云眼有分別等。
且眼根雖是勝義亦四大色。如何云知。如前阿難以眼見心知佛難若眼能見
門能見不。據此根亦無知耶。又復心在根塵之中正得中義。如何難云物非體
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耶。且如空假二亦相敵。如何論中須知眼色為緣生於
眼識此二句據經五識對五塵也。此是初剎那時眼已發識。則眼有分別矣。不
同前文單以勝義為眼根也。又曰識生其中者。乃是同時意識。阿難指以為心。
言物體雜亂者。使心兼二處則知共無知。心體既已混殽。中邊於焉雜亂矣。言
成敵兩立者。凡言中者雙非二邊。今以心體兼。二則心同眼識之體。敵彼物塵。
只成二邊。中義已矣矣。】


二破不兼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孤山云。離知不知之外。復以何相表心有體。既無體性將何為中。要若存根境
[001-0215a]
可生中得之識。根境既無。教誰生得識之體性。體性既無。名去聲何為中。故云中
何為相。】


二結破


「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七破無著


初轉計


初依經起執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
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
為心。


二問佛可不


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長水云。既非內外中間。即知心無所著。而不知佛意破妄無體令識本真。如云
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無。妄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不了
此意謬立無著。舉世修行多作此計。但一切時都無所著即我真心。而不知執
此無著亦是妄想。楞伽云無心為心量我說為心量。故下破之。
釋要云。蓋為
遣彼妄執。令知諸法無性全是一真。則了萬法皆無所得。故云無著。】


二逐破


初正破


初牒執按定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虗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
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


【苕溪云。欲破無著。先以外境定之。在即有也。無者心不見境也。境既本無。心何
所離而云無著耶。纂註云。阿難計此心俱無所在以為一切無著名之為心。佛
却以一切為在為無為難者。蓋言若一切俱無所在。則是一切本無矣。境既本
無。云何說汝心無著耶。若言一切俱有所在。則是汝心亦俱有所在矣。心既在
[001-0216a]
境。又云何說汝心無著耶。】


二雙破有無


初正破


初無則表體


「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


【補遺云。涅槃經世間有四種無。第四畢竟無。如龜毛兔角。止觀記云。兔角龜毛
見者。以此二物喻於斷見。一向全無。此名斷見。故成論云。兔角龜毛塩香蛇足
風色等。是名為無。此取走兔水龜為喻。若飛兔陸龜容有毛角故。大經云。如水
龜毛如走兔角。或破見。如止觀記。或遣著。如三藏有門。明我人眾生如龜毛兔
角求不可得。】


二有則乖名


「有不著者不可名無。」


【苕溪云。有不著者。心見其境也。境若是有。心則成著。豈名為無耶。】


二重責


「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


【無相則無謂境亡則心滅。非無則相謂心存則境生。次二句者。夫相不自有由
心在故有。心不自無由相盡故無。是有相而言無著者不可也。】


二結破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孤山云。總此七番似破四性。在內潛根見內似自性。在外似他性。中間似共性。
隨合無著似無因性。故龍樹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
無生。是故知如來七番破。使介爾妄心無逃避處。妄賊既除真王得顯。無生之
理於茲見矣。利根上智已合潛悟。但為中下之輩更廣說耳。
苕溪云。若四性
未破。此覺了心世而非諦。破性執已乃名世諦。世諦虗假猶存於相。若破此相
[001-0217a]
方名真諦。亦曰第一義諦。故天台智者大師云。世諦破性。真諦破假。假破即相
空。性破即性空。由是言之。經文七番義含二空也。
熏聞云。世諦破性。謂破性
執已方顯世諦也。真諦破假。假即世諦。復破此世諦乃顯真諦也。假破即相空
性破即性空者。止觀云若四句推性。不見性是世諦破性。亦名性空。四句推性即自他共
無因也若四句推名。不見名是真諦破假。亦名相空。四句推名謂內外中間常自有也輔行云。空

非前後。二諦同時。為辨性相前後說耳。經文七番義含二空者。佛世對機言約
義備。今據本宗觀道詳而論之。非好煩也。理必然也。人法皆有性相者。止觀云
此性相中求陰入界不可得。即是法空。性相中求人我知見不可得。名眾生空。
荊溪曰。今蒙依智論中論等立此二空。非用法相者所逮。
補遺云。山家教門
所明二空。多所屬對真俗二諦。有云為顯二空同時故。今謂應作二意明之。一
則顯相執正屬假故。一則顯二空必同時故。不自生等雖破性執。猶存不生等
相正屬於假。名為俗諦。若欲空者相亦不存。俗即乎真。體不二故。二空同時一
體而顯。
長水云。凡情所計雖復萬差。因依之處不過此七。欲推妄體先破所
依。其猶城陷則賊亡巢傾則卵覆。徵雖有七。處則成五。第五第七無別處故。隨
合無著似破能依正意在所。見內同破在內。隨合同破無著。
手鑑云。隨合文
云是心無體則無所合。無著文云無則同於龜毛兔角。】


二破妄顯真


初破妄心顯真心


初悔過請法


初悔過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
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析伏娑毗
[001-0218a]
羅呪。為彼所轉溺於婬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梵漢兩儀聽眾咸坐。欲有請問從座而作。如禮請益則起更端則起。將有承聽
必須復坐。經有退坐一面。儒有居與汝言。皆令攝儀受法無謬也。
大論云佛
法中。諸外道及白衣來到佛所皆坐。外道輕法。白衣如客。一切五眾身心屬佛
是故皆立。若得羅漢如舍利弗須菩提所作已辦。是故聽坐。餘雖得道亦不聽
坐。大事未辨結賊未破故。袒者肉袒也。致敬之極。西方俗儀見王者必肉袒示
非敢有犯。佛教亦隨此用。此方謝過則肉露兩肩。彼土則卑之於尊表將執役。
蓋兩土風俗不同耳。衛齊豹作亂。過齊氏使華寅肉袒執蓋。杜氏云肉袒示不
敢與齊氏爭。胡跪亦云互跪。左右膝交互跪地有所啟請。名為互跪。若兩膝著
地名為長跪。亦先下右膝為禮。經云月天子前下右膝。叉手合掌者。若指合掌
不合。良由心慢而情散亂。必須指掌相合。斛飯王子佛得道夜生於諸弟中是
最小故。同母兄弟四人。各有二子。如來兄中最長。阿難弟中最小。
孤山云。猶
在預流。未得四果永無三漏。又於大乘未得初住中道無漏。三漏。一欲漏。謂欲
界一切煩惱除無明。二有漏。謂上兩界一切煩惱除無明。三無明漏。謂三界無
明。中道無漏不漏落二邊。即界外無明住地。前約權示此約實論。】


二請法


「惟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作是語已五體投
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苕溪云。闡提正云阿闡提迦。此翻無欲謂不樂欲涅槃也。亦言一闡底柯。此翻
[001-0219a]
多貪。謂貪樂生死不信正法也。隳毀也。彌戾車惡見也。意請如來開示圓妙以
毀不信撥無者之惡見耳。舊解或謂彌戾車是惡見之名。或言彌戾車是邊地
賤處。今謂惡見據因。賤處據果。欲使闡提隳現在惡因毀未來惡果。義悉可通。


惡見依興福所解。
資中云。應是邊邪不正之見。以不正見死墮邊地下賤
也。
熏聞云。五體或名五輪。以五處圓故。即二肘二膝頭頂。請罷展體深樂聞
也。涅槃又云一闡提此云信不具。或云焚燒善根。此即斷善根眾生也。】


二現瑞開示


初現瑞表法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如是十
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
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孤山云。面門口也。六種謂聲形各三也。震吼覺三聲也。動起涌形三也。震動者
形聲略舉其一耳。然此現端凡表四意。謂教行人理也。口放種種光。表從一理
演出眾教。即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也。六種震動表。依教修行破六根惑。即
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脫也。十方合成一界表十界染淨同一真心。即漚滅空
本無況復諸三有。諸大菩薩皆住本國。表圓人行門雖殊各證本理。即歸元性
無二方便有多門也。請觀此端豈非表發因聞起行行成證理。為分真聖人即。
即是密表此土眾生當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當爾之時。豈無利根覩瑞之意而
懸解歟。為末悟者故須發言開演。破妄破相。委示行法簡辨易成。談其地位點
出魔境。然後方能悟入也。隱隱有聲曰震。砰磕發響曰吼。令物覺悟曰覺。自下
[001-0220a]
升高曰起。搖颺不安曰動。疄壟凹凸曰涌。
長水云。六種震動如華嚴說。

鑑云。彼云爾時華藏世界海。以佛神力。其地一切六種十八相震動。所謂動徧
動普徧動。涌起震吼擊一一皆令三言。震即是聲。動即是形。聲兼吼擊。形兼起
涌。故有六種。搖颺不安為動。忽然騰舉為涌。自下漸高為起。殷殷有聲為震。雄
聲郁遏為吼。磅磕發響為擊。又大般若經有二種六動。一六相動。即同華嚴。二
六方動。謂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然動
之所為。依勝思惟梵天經有七。一令諸魔怖故。二為說法時眾心不散故。三令
放逸者生覺知故。四令眾生觀說法處故。五令成熟者得解脫故。六令隨順問
正義故。七即破十八界故。
荊公云。將從見根說是本覺明心。故面門放光如
百千日。此大因緣法爾動地。故六種震動。此心現圓則覺徧法界。故十方國土
一時開現。將令會眾悟根隔合開故。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十方菩薩
同學此法。故各住本國合掌承聽。六種震動者。震徧震等徧震動徧動等徧動
也。眾生或喜或駭則心動。心動則身動。動或不徧。徧或不等。等徧動則甚矣。震
亦如是。佛說妙法有大因緣。則諸天魔梵人與鬼神或喜或駭身心震動。故地
應之如此。眾生身與地通一性耳。佛之威神者。陰陽不測之謂神。神也者妙萬
物而為言者也。神在萬物更為可測。不可測者在佛而已。故佛言威神。】


二正為開示


初明顛倒根本


初指迷總斥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
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
[001-0221a]
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煑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資中云。梵語惡叉聚此云綖貫珠。無始無明熏習成種。種必有果。綖貫珠其子
似沒石子。生必三顆同蔕。以喻惑業苦三同時具足。經云諸法於識藏。藏於法
亦然。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手鑑云。無明熏習者。以二障各有三。一現行
二種子三習氣。種習最細唯佛斷盡。經云等者。諸法即一切色心漏無漏法也。
識藏即黎耶也。七為能熏。八為所熏。現行色心是果性。熏成種子是因性。後時
現行還成因性。故曰更互也。喻惑業苦者。謂三子曰聚。以生時三顆同蔕。以表
三道同時具足。由惑潤業。由業招苦。無始已來一念迷真三道流轉。若細開三
道。即九相麤細十二因緣等。
熏聞云。藏通別人修行也。不能成圓教佛果。乃
至別成兩教。二乘及外道等。即三乘失意之徒。成人天邪行等。】


二設徵別示


「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
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
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孤山云。菩提了因佛性。涅槃緣因佛性。元清淨體正因佛性。
擕李云。攀緣心
即有為緣生生滅心也。此心攬塵為體。緣會即有。緣散即無。
長水云。眾生輪
回五道莫窮初際。故云無始。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故曰攀緣。造善惡因受苦樂
報。死此生彼皆因此心。故云根本。不了是妄。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故
云為自性者。吁哉世人莫不用此攀緣妄心以為真性。執妄心為佛心。恃此修
[001-0222a]
行轉增我慢。涅槃經云。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計為常者悉是顛倒。


釋要云。攀緣者。攀外六塵於內分別。造業受報。塵沙劫波莫能遏絕者。無不由
此攀緣妄想以為其本。保愛此法為自性者深為悞也。然則法無彼此得失在
人。如人覽鏡。不觀鏡體團圓內外明潔。切取像之去來以為鏡。苟能體像是全
鏡之像。則無像而不具於鏡。鏡是全像之鏡。則無鏡而不具於像。斯則法界圓
融本末俱現。即是無始菩提元清淨體。方見佛之本懷。方免偏指之失。方於行
者不遠而得菩提智果涅槃斷果。二果本具。故云無始所依之性。本來不與妄
染相應。故云元清淨體。第八黎耶於諸識中最極微細。名為識精。此微細識有
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即是此文元明。元明者本覺也。不覺即是無明
生滅。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合非一非異。名為識精。從此變起根身種子器世間
等。名生諸緣。識相既現。元性即隱。名緣所遺者。故下文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
迷己為物失於本心。對法經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
證得。斯之謂矣。
孤山云。識精猶心性也。其性本來即寂而照。故曰元明。隨染
緣則成九界。隨淨緣則成佛界。故曰能生諸緣。雖染淨俱緣而得失兩異。淨得
真性。失染真性。今別指染緣。故曰緣所遺者。
熏聞云。心即第六王數之心。性
即三因佛性。應知此文秪就現前妄心示性。故曰則汝今者識精元明也。至第
二卷亦就現前妄見顯性。則曰汝且見我見精明元等。若以下文例此識精元
明。亦第二月也。秪由性在妄中。是故能生諸緣。
熏聞云。應知第四卷發覺初
[001-0223a]
心二決定義。與此大同。但此中根本則未勸審詳。因果則未論同異。非初義無
以知病。非次義無以識藥。發解立行目足在茲。荊公云。所謂識精元明者。未分
六和合唯有一精明。即是識精元明。識精者性識也。元明者即本明也。故上言
元明而下言遺此本明。以本覺所起故謂之本明。以根元所受故謂之元明。


孤山云。而不自覺者。日用不知是謂不覺。】


二示歸元經路


初推徵妄體


初舉權審定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
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
拳曜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二據目徵心


初徵其心體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曜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
曜。」


【意欲明心且止其眼。】


二答以能推


「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正以攀緣妄想為心。】


三顯示唯妄


初斥非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


【前以七番逐破。復示二種根本。未能領悟。猶執能推。嗟其迷重。故叱以語之。】


二驚問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矍然遽視貌。】


三顯示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
[001-0224a]
常。故受輪轉。」


【熏聞云。相即前塵。想即分別影事。二俱不實故曰虗妄。
孤山云。執妄為真如
認賊為子。】


二簡顯真心


初疑請


初騰疑


初明起善惡由心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徧歷
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
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


【孤山云。阿難謂值佛起善謗法造惡皆由推窮尋逐之心也。不因推尋安起善
惡。此則但執妄心能造。不知真心本具。正是偏教之解也。問承事諸佛發大勇
猛此乃發菩提心也。豈是妄耶。答前三教人發大菩提心皆妄也。以不達常心
本具故。若圓發。心則知常心本具。故觀所造唯見理具。是知在性則全修成性。
起修則全性成修。性無所移修常宛爾。如斯了達是圓發心。豈以推尋造善為
發心耶。
熏聞云。阿難但認有作之心。不了無為之性。圓覺云有作思惟從有
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
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二顯無心同土木


「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


【苕溪云。阿難以對境覺知異乎土木執為我心。此正當人執之相。忽聞訶斥。故
以無情為難。而不知真我無我靈知無知。妙淨明心何所不在。斯大權起教。豈
慶喜實然。】
[001-0225a]


三結彼我皆驚疑


「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


二致請


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二開示


初經家敘意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獅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
言。」


【擕李無云。生法即真如理。忍即智。證此法時忍可印持決定不謬。故云忍。

聞云荊溪云。座無獅子之形。但有所表。故大論云。佛人中獅子。故佛所坐名獅
子座。佛之所說名獅子吼。】


二如來正示


初示真妄


初明真體由妄


初正明真體


「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孤山云。一切因果即十界正報。世果微塵即十界依報。此釋上諸法所生也。因
心成體。此釋上唯心所現也。因心本具隨緣能造。故所造法全能造心。依正既
是一心。一心實無能所。如金錍云。故知不識佛性徧者。良由不知煩惱性偏。故
唯心之言豈唯真心。大教意謂點示在迷妄心性具。故云諸法唯心。故云唯心
之言豈惟真心。今此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一段經文正為點示唯心性具。此法生起。由真如不守自性為因。無始妄想熏
習為緣。因緣和合成黎耶識。從此變生根身種子器世間等。如水起波。如鏡現
像。故云唯心所現。】


二舉難況真


初舉妄事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具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虗空亦
有名貌。」
[001-0226a]


【草葉有根種。縷結因絲麻。
孤山云。如涅槃說。空有四名。謂虗空無所有不動
無礙。貌謂體貌。如雜集論說空一顯色。
谷響云。雜集論說二十五色。謂青黃
赤白長短方圓麤細高下若正形平等不正不平等光影明闇烟雲塵霧迴表空一
顯色。】


二況真理


「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性一切心即常住真心。能為九界妄心之本性也。
荊公云。離垢而淨名為清
淨。即垢而淨名為妙淨。此心亦即亦離故名清淨妙淨明心。此明心者一切心
皆受性於此。】


二示妄心無體


初明離塵無體


「若汝執恡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
業別有全性。」


【資中云。分別謂藉緣托塵以立分別。覺即尋伺也。分別覺觀並是依他假合。全
性自無。如畫水印空隨手即滅。
真際云。諸塵事業即色等六塵皆有牽心為
緣業用。
熏聞云。即六塵牽起內心為染淨緣而成業用。】


二顯起念全塵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
塵分別影事。」


【縱滅見聞覺知。前六不行也。意有四種。定位。明了。夢中。覺窹。今約明了與五同
緣。俱不行也。所取法塵乃散位獨頭也。不緣外境泯迹藏用。故曰內守幽閑。秪
此虗想。是名法塵影事。
釋論云。眼曰見。耳曰聞。鼻舌身同云覺。意曰知。意有
[001-0227a]
四種。謂第六意識中有四。一定三散。定即根本事禪等。所取法塵者。即內守幽
閑也。既非入定。又不緣境。故曰散住濁頭。長水云。五境不對。明了不行。既絕外
緣。故云內守幽閑也。當爾之時不無分別。若便將此內分別心為全性者。此亦
非理。而不知此全由第六法塵影像事境所發。亦非全性。乃是意識在獨散位。
比量別緣取獨影境。非是明了同五所取。故云縱滅見聞覺知也。
手鑑云。在
獨散等者。謂一意識。有明了獨散定夢之四。四之所緣即性。與獨影及帶質也。
故有頌云。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性境者性。體也。
境即所緣相分對心故名境。此境從自種生有實體性。名為性境。不隨心者。此
境自有體性。不隨能緣心有故。獨影唯從見者。影象由前五落謝塵無自種等
為伴。獨自而有。此境皆從現分而有故。帶質通情本者。謂性種子等皆帶質故。
情即能緣。本即本質。性種等隨應者。隨應是不定之義。顯上二境隨其所應故。
別緣者。與五同緣。名比量境。不與前五名別緣。以意識獨自緣落謝影像。此亦
比量攝。又獨影亦通。謂與五緣假五塵時則有質獨影。若緣空華毛輪。即無質
獨影。若獨散意識。多取獨影。若定中通於三境。夢中定唯獨影。】


二敕揣摩


初敘意總勸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


【孤山云。我所訶叱。非謂令汝執同土木無心。勸其揣摩分別之心。為當離塵有
體。為復離塵無體。
荊公云。此亦是心。然達本心。則此但是妄。】


二正教揣摩


若離塵有體則真


「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001-0228a]


【孤山云。分別性即妄心也。若此妄心雜塵有體。則容是真心。既離塵無體。非妄
是何。應知即真汝心。乃暫縱之語。非顯真也。
長水云。世人只知即心是佛。曾
不子細度量此心剎那變異。猶如猿猴鹿馬。紛然亂想無暫停時。故楞伽云。當
於靜處觀此妄想流注生滅。凡夫不覺。妄謂不動。故下經云。如瀑流水。望如恬
靜。流急不覺。非是無流。起信亦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以來念念相續
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故佛再令細微揣摩楷定真偽。】


既離塵無體則妄


初示妄無體


「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


【孤山云。六塵如形。分別如影。影由形有。故無自體。心因塵有。豈有體耶。】


二執妄成失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
忍。」


【心隨塵滅。修證者誰。手鑑云。雜論分別有三。一自性分別。二隨念分別。三計度
分別。第八及五皆唯現量。現量所得。自然於境皆顯現故。即自性分別也。任運
自然分別不待起心籌量比度。故隨念即此因聲也。計度即下獨散也。】


三默領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三斥妄結過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
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長水云。四禪四空及滅受想名為九定。然修此定能成無漏。今言不得成阿羅
漢者。此名不得大乘阿羅漢也。
釋要云。滅盡定者。滅六全分盡七染分也。
[001-0229a]


熏聞云。緣慮如影舉體全無。】


二破妄見顯真見


初領旨哀請


初領旨悔過


「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
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
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
人說食終不能飽。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熏聞云。身心本不相代。佛之身心不能代我之身心。出家是身。三昧是心。二事
各行無相替理。
手鑑云。如來於空王佛所同時發心。佛勤精進。我樂多聞。此
宿習不同。焉能相代。身雖因佛而出家。心不因佛而悟道。如孟甞君薦宋玉於
齊王。王三年不用。客謂孟甞曰。三年不見用不知臣之罪君之過。線因針而入
不因針而急。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親。由此言之。子之才固自薄矣。
資中云。
涅槃云汝等比丘身雖得服袈裟染衣。心由未染大乘淨法。譬如窮子下迷真
習妄五道轉輪。此與法華喻意稍別。彼喻於人。以背佛為捨父。皆於佛邊曾結
大緣。猶如父子。退大流浪名之。今譬於法。以迷真為捨父。真妄相關亦猶父子。


煩惱所知名為二障。煩惱障為根本及隨也。所知障亦名智障。障一切種智
故。按百法論云。根本煩惱有六。謂貪瞋慢無明疑不正見也。隨煩惱有二十。謂
忿恨惱覆誑諂害嫉樫憍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
亂也。證真於根本中。廣明分別見惑俱生思惑二類。各有種子習氣之異云云。所知
障亦名智障者。
資中云。煩惱名數與前不別。但應名法貪法瞋等。此等正約
[001-0230a]
界外見思言之。即無明住地也。】


二哀請開示


「唯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苕溪云。前破妄心但離麤執。故今請云發明妙心。將破妄見欲顯真見。故復請
云開我道眼。又則眼見必由識心。故心眼雙舉。叩佛音教其旨甚微。問何故先
破妄心後破妄見。答應有三義。一者心為迷妄之元。復是人執之本。須先破之。
二者心屬王數通乎三性。故在前破。見唯眼識但屬無記。故在後破。三者所破
妄心且離塵緣分別想相。而未能知心性常住。今破妄見則引盲人矚暗等。以
彰見性不滅。乃至舉手飛光皆顯性無搖動。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從麤至細自
淺由深。開示阿難奢摩他路也。】


二正為開示


初現瑞許說


初現瑞


「即時如來從胷卍字涌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
徧。徧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


【長水云。前光從口此光從胷者。前文從說顯心。此文從心顯見。萬字者表無漏
性德。梵語阿悉底迦此云有樂。即是吉祥勝德之相。有此相者必受安樂。則天
長壽二年權制此字安於天樞。其形如此卍。音為卍字。佛胷前有此之形。然八
種相中此當第一。謂吉祥萬德之所集也。熏聞云。志誠纂要云梵書作卍。古經
皆爾。梵云室利[革*未]瑳此云吉祥海雲。有此相者萬德具也。
華嚴音義云。卍本
非是字。大周長壽二年主上權制此文著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之所
集也。若西域萬字元作此[歹*〦/ㄙ*ㄙ]。寶剎者剎土也。梵音正云差多羅。此翻土田。荊公
[001-0231a]
云。將說如來藏心應阿難等所問。故從胸卍字涌出寶光。如來藏心含攝一切。
故有百千色。十方如來同此頂法。今將以開示阿難等眾。故徧十方佛頂旋至
阿難及諸大眾。】


二許說


「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
眼。」


【孤山云。圓頓大法超出偏小。喻之以幢。獲妙明心證中理也。得清淨眼發中智
也。
荊公云。幢以摧伏異類表示我所建立。如寶積經所謂心性清淨。】


二破執辨性


初略說


初定其常情


初問因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


二答由


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
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閻浮檀此云上勝。赩盛貌。
長水云。閻浮檀正云染部㮈陀。此西域河名。其河
近其樹其金出彼河。此則河因樹名。金因河稱也。或云閻浮果汁點物成金。因
流入河染石為金也。其色赤黃兼帶紫焰故也。觀經疏說。閻浮檀金超過紫磨
金色百千萬倍。唯聖能知。佛身光明猶如聚日。紫磨必不如此。
手鑑云。由樹
在香山之上。阿耨達河池之南。半處平原。半臨巨海。海中有金。色盈水面。輪王
出世。鬼神得之博易人間。故往往有此。居暗室中暗則滅也。然據染部是樹名。
無故不翻。捺陀此云江。亦言海等。其樹之葉上濶下狹。故此洲似彼。地勢北濶
而南狹。人面上濶而下狹。又其樹一年三變。有時生華光色榮茂。有時生葉滋
[001-0232a]
華敷蔚。有時凋落狀若枯死。以喻於身有生長死。】


三類定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阿難。譬如我拳。若
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四例執


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熏聞云。敬應曰唯。如是曰然。應辭唯恭於諾。】


二奪具妄執


初斥非總奪


「佛言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


二默示不齊


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


三正明見性


引盲覩黑顯見性常


初引盲覩黑


所以者何。汝試於塗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
暗更無他矚。」


【盲茫也。茫茫無所見也。】


二顯見性常


「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前塵自暗。此有二意。一指種種色為前塵。以無明緣故暗也二暗即前塵。此眼
之所對。】


因疑舉類顯心非眼


初覩黑非見疑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覩黑暗。云何成見。


二處暗類同釋


初反質類同


初舉處暗反質


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


二約類同順答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羣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二約同並釋


初並釋顯同


初並難顯同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
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
[001-0233a]
又則燈觀何關汝事。


二結成眼見


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


二結歸見性


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資中云。窮其根本遞遞相推。心為其主。餘是助緣。既知是性屬心。漸明真見矣。


熏聞云。世尊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空明心眼今舉三緣。但心為主燈眼是
助。第六意識已為前文所破。今正指眼根能見之性名之為心。是心無記去真
稍近。若深說者即見精明元也。但此中未彰灼而示。且通漫云心耳。】


二廣說


初默請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
心佇佛悲誨。」


【真際云。大眾默然佇誨良由真妄未明。若認見境之心前來已奪。若謂本真之
見豈假根塵。口既亡言。心希開悟。】


二正示


初明真性常住


初徵名驗解


初問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
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
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資中云。五比丘者阿若多摩訶男頞[鞥-合+白-日+田]婆敷。若准餘說。三轉十二行法輪。一示
轉。謂此是苦等。二勸轉。謂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三證轉。謂苦我已知
不復更知。乃至道已修不復更修。三轉皆生眼智明覺。成十二行。能摧煩惱故
名法輪也。但是苦集滅道四諦之境。
准天台四教。立四種四諦。謂生滅無生
[001-0234a]
無量無作。今且指生滅四諦也。言客塵煩惱即見思二惑。非無始無明也。

溪云。此中所問且約昔時小乘所悟耳。意令答出客塵是動主空不動。欲將動
以譬妄不動喻真。下文屈指飛光義亦如是。
法華玄文。顯以客塵為見思惑。


補遺云。玄文云五品圓解。一觀四諦圓伏技客根本。枝客者。枝謂枝末客即
客塵。准上文二十五王三昧中云。見思煩惱苦。客塵闇障苦。無明根本苦。此則
客塵自屬塵沙。如法華文句又云斷客塵煩惱令無知不生。玄文又云。一切眾
生自性清淨心不為客塵所染。維摩疏消經。菩薩斷除客塵煩惱。云無明不有
而有名為客塵。能覆自性之心。最勝王經。煩惱隨惑皆是客塵。法性是主無去
無來。】


二答


初總述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孤山云。憍陳那此云解本際。以第一解法獨得解名。】


二別陳


初解容義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塗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
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二解塵義


又如新霽。清陽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虗空寂然。如是思
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佛初成道。對大機則於寂場演華嚴頓部。對小機則於鹿園轉生滅法輪。此乃
顯示次第。則鹿園唯說小法明矣。而不妨大機密受圓益。於生滅法達不生滅。
而皆內祕大道外現小乘。但法華已前咸謂實小。至於今教既已開顯故得混
[001-0235a]
同。是故如來舉初成而問。陳那於是據始悟而答。須知此文唯在圓也。以行客
不住塵質動搖喻妄想分別。主人安住虗空寂然喻常住真心。向云因悟客塵
二字成果。即是破無明成初住分果也。問陳那豈不破見思塵沙耶。答圓頓所
說唯一無明。即今經所談通言妄想也。以障法性如客與主如塵與空。對待唯
二更無他途。但由亡智親疎。致使迷成厚薄。故強分三惑。義開六即也。問主與
客殊。空將塵異。豈是圓中即惑是理耶。答言偏意圓智不興難。滿月況面豈有
眉目。雪山比象安責尾牙。須曉大猷方知部旨。】


三印


「佛言如是。


二現相證成


初開合寶手


初現相審定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
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二徵其□解


初顯手有開合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
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


二顯性非動靜


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


三證其所見


佛言如是。


二左右飛光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難
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盻。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
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盻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
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001-0236a]


三發言印證


佛言如是。」


【孤山云。舉手開合飛光左右。現生二相。秪是證成陳那義以示阿難也。
長水
云。前明手有開合見無動靜。此對外境以辨。次於內身自分動靜。動中有不動
也。】


三結會責失


初結會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
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


二斥失


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
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苕溪云。此因阿難謂身境有動見性不動。寄斥大眾迷真常而見無常也。智論
明無常有二種。謂相續法壞。及念念生滅。今云從始洎終。蓋言從生至死即相
續法壞也。既失真性唯造妄業。故曰顛倒行事。然而但是為物所轉。正斥能迷
之心認物為己。又斥認所迷之境為我我所也。如圓覺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若如是則塵勞之境何由出也。故曰輪迴是中等。已上經
文雖明見性不動。然猶未論此見亦妄離見乃真。
熏聞云。以動為身等。責其
妄想認現前流動之相為身為境。而不知真見之性本無動相也。
資中云。此
寄麤相密談真見。分別顯了並在後文。
手鑑云。然此迷失總四對顛倒。謂四
大非身認為身。無相法身而不認。是第一對。六塵如幻本無而見有。三諦真實
本有而見無。是第二對。想念生滅認為真心。真心了然而不自認。是第三對。想
[001-0237a]
念如鏡中像全空而見有。真心如鏡中明實有而見無。是第四對。一三我執。二
四法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一
[001-023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