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s0088 大唐內典錄-唐-道宣 (TKD)


[31-0731c]


歷代大乘藏經翻本單重傳譯有无錄第二
序曰所言大乘藏者謂諸佛大人之
用心也教本无相理趣無緣統羣有
而出重昏拔心因而靜煩妄斯其致
也故經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强以
名相用顯筌蹄故能聲滿天下而無
滯於有空形充法界而超挺於情境
旣亡於彼此何小大之可乘隨機適化
示緣相之殊計試論教主義顯三焉
法佛常住寄量揆於寂光應身假相
託質形於藏海蓮座啓於千葉隨葉
各現億輪隨輪百億開化化佛乘機
而現是以三身離合二諦有空逐情
量而抑揚赴前緣而隱顯討其本也
終歸本元試論教體則方等一乘因
緣方便在物成務故三篋九藏捻理
義之奥區十二八萬該相見之玄致如
雲則原隰倶覆等雨則高下同霑任根
葉而増榮逐花果而光茂故文云汝等
所行是菩薩道卽其證也惑開五住別
利純之根源智分六位顯行解之明
[31-0732a]
昧戒經六聚齊輕重而護持定攝有
空等深淺而流觀慧該眞俗統凡聖
而通明旣号種智无境而不知獨稱
大聖無相而不逵積空爲量无生不
在化門大地爲籌无時而不度物約
緣極廣梗槪若斯通曰大乘無教不
攝據此而叙无別小乘是知大能攝
小如海之納百川小不容大若庭不
遊龍象自經流東夏斯教極弘全部
多闕別品題錄譯人隨本因而附之
致使正宗前後重沓故天竺大乘類
例而結分爲十二各十萬偈西沮渠
國備有本文如別所陳可自披閱且
如華嚴見翻三萬餘頌覈論本部二
分尙辵自餘十一居然大缺而羣錄
編次別顯單重討論事義紛綸難紀
故般若大品十有餘翻乃以大品爲
初單道行爲重貳强分前後致失宗
途今依本經單複次列提頓綱維品
目斯備仍述譯人存亡時代庶使尋覽
之者知本未之有歸焉故始自後漢
至於皇運龍朔之元一十八代六百
餘祀揔有四百九十八部二千三百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二張鼓
[31-0732b]
六十三卷以爲大乘菩薩藏攝餘有
別生疑僞注述之流各體化源無非
毗贊自依別錄不濫眞乘然則辵逸
極多无由獲本庶有同舟補斯漏闕
云爾
大乘經合一千一百五十二卷
大乘律合一百一十卷
大乘論合五百卷
大乘經單重翻本幷譯有無錄合三百八十六
部一千一百五十二卷一萬八千五百二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一千八十七紙或五十卷者南
東晉義凞年佛阤跋阤羅於楊

都譯度世經六卷一百一十九紙是本經離世間
西晉元康年竺法護

別譯漸備一切智德經五卷一百五紙是十地
西晉元康年竺法護

別譯信力入卽法門經五卷九十三
元魏正始年曇摩流支

別譯十住經四卷九十七紙是十地
後秦弘始年羅什共佛阤耶

舎譯如來興顯經四卷六十七紙是性起
西晉元康年竺法

護譯羅摩伽經三卷七十七紙是入法界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三

張鼓
[31-0732c]
西秦堅公譯羣錄又云安法賢譯
菩薩十住經一卷五紙
西晉竺法護譯
菩薩本業經一卷十三紙是淨行品无偈
吴黃武年支謙譯
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十一紙是淨行單
佛說兜沙經一卷五紙
後漢支讖別譯
大方廣十地經譯抄十住品前見別譯
右一十一經並華嚴經別品殊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四十卷或三十卷或二十七卷六百一十九紙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於常安
逍遥園譯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或二十卷四百六十紙
西晉元康年无羅义等於陳留譯
光讃般若波羅蜜經十卷或十五卷二百一十五紙
西晉太康年竺法護於長安譯大品上帙
新小品經七卷一百五十四紙後秦羅什譯
小品經七卷一百五十四紙一名新道行西晉竺法護譯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十卷或八卷一百六十五紙
後漢支讖譯是小品經
大明度經六卷或四卷九十一紙
吴時支謙黃武年譯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四張鼓
[31-0733a]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五卷有說長安品
前秦建无年曇摩蜱於長安譯
大智度无極經四卷別譯
右九經並大品般若之同本別譯
前後抄錄致別更有别譯本无故闕
大般涅槃經四十卷七百二十紙
北涼沮渠氏玄始年曇無讖於涼都姑藏譯
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二十五品
宋文帝无嘉年釋惠觀謝靈運文飾前經行於江表
泥洹經二十卷
宋无嘉年釋智猛於西涼州譯
大般泥洹經六卷一百三十紙卽本經前十卷
東晉義凞年釋法顯於楊都譯
右四經同本前後別翻仍不具足故
沮渠國本此涅槃經揔十萬偈今
出四帙止三萬偈所少二分有餘
若具本文以唐言度則百有餘卷
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六百四紙
北涼曇无讖於涼都譯
大方等日藏經十卷或十五卷二百四紙
隋開皇年耶舎於京師大興善寺譯
大方等月藏經十卷二百一十四紙
北齊耶舎於鄴都譯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五張鼓
[31-0733b]
大方等大集經八卷一百二十八紙
巳前四經並大集之宗致合用一
千一百五十紙前後翻別今合之
爲六十卷或五十八卷見費長房
開皇三寶錄
大哀經八卷是大集阤羅尼自在王菩薩品或十卷一百一十九紙
西晉元康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八卷或六卷是虛空藏菩薩品一百紙
西秦乞伏仁世聖堅於河南國譯
菩薩淨行經二卷是寶髻菩薩品一名寶髻菩薩經四十紙
西晉永凞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无盡意經六卷或四卷是阿差未經八十六紙
西晉太始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无盡意經十卷
宋明世法眷於廣州譯
阿差未經七卷或四卷是无盡意品九十二紙
西晉永嘉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小阿差末經二卷
無言童子經二卷是无言品四十一紙亦名无言菩薩經
西晉竺法護於長安
譯寶女經二卷或四卷是寶女品六十三紙一名寶女問慧經
西晉太康年竺法護於長安
譯寶星經十卷一百二十五紙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六張

[31-0733c]
唐貞觀年波頗於大興善寺譯
寶結菩薩經一卷抄寶結品四十八紙一名菩薩淨行
西晉竺法護譯
自在王菩薩經二卷抄阤羅尼品少異也
後秦羅什於常安譯
奮迅王問經二卷四十二紙上二同本別出
後魏菩提留支於洛都譯
魔女問得男身經一卷是寶幢分徃古品
別譯見寶唱錄
湏彌藏經三卷三十八紙
高齊耶舎於天平寺譯
右十五經是大集經別品殊譯不
入大本別部流行
大威德阤羅尼經二十卷二百六十五紙
隋開皇年闍那崛多等於京師
興善寺譯
大法炬威德阤羅尼經二十卷三百紙
隋大業年逵摩笈多於東都上
林園翻經館譯
大菩薩藏經二十卷四百一十紙
唐貞觀年玄奘於京師弘福寺譯
菩薩瓔珞經十二卷或十四卷三百三十七紙
前秦建元年竺佛念於長安譯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七張鼓
[31-0734a]
菩薩見實三昧經十四卷一百三十八紙
後齊耶舎於鄴都譯
佛名經十二卷二百四十七紙
後魏菩提留支於鄴都譯月
燈三昧經十一卷或十卷二百二紙
齊天統年耶舎於鄴都譯賢
刧經十三卷一百九十五紙西
晉元康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手經十三卷二百二十五紙
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十
住斷結經十卷三百五十四紙
秦建元年竺佛念於長安譯大
灌頂經十二卷或九卷一百一十二紙
晉元帝世帛尸利蜜多於楊都譯觀
佛三昧經十卷或八卷一百五十九紙
永初年佛阤跋阤羅楊都譯悲
華經十卷一百九十四紙
涼玄始年曇无讖於涼都譯大
悲分阤利經八卷一百六十五紙
二經同本異譯念
佛三昧經六卷或五卷九十二紙
大明年功德直於楊都譯大
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經十卷一百三十二紙
唐内典錄第六卷第八張鼓
[31-0734b]
隋大業年笈多於東都上林園翻
經館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大方廣十輪經八卷一百一十紙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卷一百七十一紙
唐永徽年玄奘於京師大慈恩寺
奉詔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正法華經十卷一百八十九紙
西晉太康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妙法蓮華經七卷或八卷一百四十八紙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
妙法蓮華經八卷一百五十五紙移囑累品在宋加藥草品五紙呪文異
隋仁壽二年笈多於興善寺翻
右三經同本異譯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九十二紙
宋元嘉年求那跋阤羅於楊都譯
入楞伽經十卷一百七十五紙
後魏菩提留支於洛都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五千五百佛名經八卷一百二十六紙
隋開皇年崛多於京師興善寺譯
大方便佛報恩經七卷一百二十四紙
大唐内典錄苐六卷苐九張鼓
[31-0734c]
失譯見寶唱錄
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三卷四十七紙
大薩遮尼亁子經七卷或八卷一百三十一紙
後魏延光年菩提留支於洛都汝
南王第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勝天王般若經七卷一百二十一紙
陳世月支國王子婆首那於江州譯
金光明經六卷或七卷八卷一百一十五紙
北涼曇无讖譯前四卷後三卷者陳
時眞諦譯
寶雲經七卷一百紙梁時曼阤羅於楊都譯
法集經六卷或七卷一百二十二紙
後魏菩提留支於洛都譯
菩薩處胎經五卷一百一十三紙
前秦竺佛念於長安譯
大悲經五卷八十八紙後齊天統年耶舎於鄴都譯
大集賢護菩薩經五卷或六卷九十三紙
隋開皇年耶舎於大興善寺譯
大雲經六卷一名大方等无相經九十二紙
前秦竺佛念於長安譯寶唱錄云
曇无讖於涼都内苑寺譯
密迹金剛力士經五卷一百一十二紙
大唐内典錄苐六卷苐十張鼓
[31-0735a]
西晉竺法護譯見支敏度錄
大方等陀羅尼經四卷六十二紙
北涼釋法衆於高昌郡譯
海龍王經四卷七十三紙
北涼曇无讖於涼城譯
夹掘摩羅經四卷七十八紙
宋元嘉年求那跋阤羅於楊都譯
無所有菩薩經四卷六十紙
隋開皇年笈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僧伽吒經四卷五十一紙
後魏月婆首那王子於鄴都譯
觀察諸法經四卷六十紙
隋開皇年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七佛神呪經四卷七十紙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四卷六十五紙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
屯眞阤羅所問經二卷或三卷五十七紙
後漢建寧年支讖於雒都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持人菩薩所問經四卷五十三紙
西晉竺法護於長安譯
持世經四卷七十五紙一名法卽經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
大唐内典錄苐六卷苐十一張鼓
[31-0735b]
右二經同本異譯
弘道廣顯三昧經四卷五十三紙
西晉永嘉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阿耨逵龍王經二卷或三卷五十二紙一名阿耨請佛經
西晉竺法護於長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菩薩本行經三卷五十二紙
稱揚諸佛功德經三卷五十五紙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
菩薩藏經三卷六十一紙後秦羅什譯
力莊嚴三昧經三卷四十六紙
隋開皇年耶舎於興善寺譯
湏眞天子經三卷或四卷四十六紙
西晉太始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首楞嚴三昧經三卷或二卷四十七紙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般舟三昧經三卷或二卷四十七紙西晉竺法護譯
普超三昧經三卷六十七紙
西晉太康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阿闍世王經二卷五十四紙後漢支讖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等集衆德三昧經三卷或二卷四十九紙
西晉竺法護譯
大唐内典錄苐六卷苐十二張鼓
[31-0735c]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三卷四十八紙
右二經同本異譯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二卷五十五紙
後魏留支於洛都譯
如幻三昧經三卷或二卷五十六紙西晉竺法護譯
大方等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四卷六十八紙
隋大業年笈多於東京翻經館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廣愽嚴淨不退轉法輪經四卷或六卷七十八紙
宋元嘉年智嚴等於楊都譯
不退轉法輪經四卷七十七紙
阿惟越致遮經三卷或四卷六十一紙
西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思益梵天問經四卷八十二紙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
持心梵天所問經四卷或六卷九十四紙一名等御諸法又莊嚴佛法
西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六卷一百紙
後魏菩提留支於洛下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佛昇忉利天爲母說法經二卷或三卷三十六紙
西晉太康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大唐内典錄苐六卷苐十三張鼓
[31-0736a]
道神足无極變化經四卷或二卷五十一紙
西晉太康年安法欽於洛陽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深密解脫經五卷七十二紙
後魏留支於洛都譯
解深密經五卷七十三紙
唐貞觀年玄奘於京師慈恩寺譯
相續解脫經十八紙
宋元嘉年求那跋阤羅譯
解節經十紙陳時眞諦譯
右四經同本異譯
毗摩羅鞊經二卷五十二紙
吴黃武年支謙於武昌譯
維摩詰所說經三卷六十一紙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逍遥園譯
說无垢稱經六卷九十七紙
唐貞觀年玄奘於大慈恩寺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諸法無行經二卷三十一紙後秦弘始年羅什譯諸
法本行經三卷四十八紙
開皇年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右
二經一本異譯无
極寶三昧經一卷三十紙
唐内典錄苐六卷苐十四張鼓
[31-0736b]
西晉永嘉年竺法護譯
寶如來三昧經二卷三十紙
右二經同本異譯
方等泥洹經二卷三十五紙
東晉佛阤跋阤羅共法顯於楊都譯
哀泣經二卷三十紙
四童子經三卷四十二紙一加三昧字
隋開皇年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三十紙
西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大乘方便經三卷或二卷四十一紙
西晉元煕年天竺居士竺難提於
洛都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三卷三十三紙
西晉太始年竺法護譯
大方廣寶篋經三卷三十紙
右二經同本異譯
等目菩薩問三昧經二卷或三卷五十一紙
西晉竺法護譯
明度五十挍計經二卷四十紙
後漢安世高譯
大唐内典錄苐六卷苐十五張鼓
[31-0736c]
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三十八紙
前秦竺佛念於長安譯
護國菩薩經二卷四十二紙
隋開皇年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超日明三昧經二卷四十六紙
西晉太始年竺法護譯
月上女經二卷二十七紙隋開皇年崛多
譯中陰經二卷二十七紙前秦竺佛念於長安
譯湏彌藏經二卷三十八紙後齊耶舎於鄴都
譯佛華嚴入如來不思境界經二卷二十一紙
隋開皇年崛多於大興善寺
譯大法鼓經二卷三十一紙宋求那跋摩於揚都
諸佛要集經二卷三十一紙西晉竺法護
譯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二卷三十四紙
西晉永凞年竺法護於洛陽
譯濡首菩薩无上清淨分衞經二卷二十七紙一名決
諸法如幻三昧經宋時朔公於南

海郡譯大乘同性經二卷三十
九紙後周天和年崛多共僧安於

長安譯大集譬喻王經二卷三十
二紙隋開皇中崛多等於興

善寺譯阿閦佛國經二卷三十八紙一名佛刹菩薩
學成經後漢建和年支讖

於洛陽譯大唐内典錄苐六卷苐
十六張鼓
[31-0737a]
蓮華面經二卷二十三紙隋開皇年耶舎譯
迦葉經二卷二十九紙
後魏月婆首那王子於洛都譯
孔雀王阤羅尼經二卷三十二紙
梁僧伽婆羅楊都占雲館出
發覺淨心經二卷二十七紙
隋開皇中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無上依經二卷三十一紙陳眞諦於廣州譯
移識經二卷三十二紙
隋開皇年崛多等於興善寺譯
未曾有因緣經二卷四十紙
南齊曇景於楊都譯
大方廣如來性經二卷或三卷五十一紙
不思議功德經二卷或四卷三十八紙
大吉義呪經二卷或四卷三十八紙
菩薩夢經二卷三十四紙
文殊師利問經二卷三十九紙
仁王般若經二卷二十八紙
法界體性无分別經二卷二十四紙
密迹金剛力士經二卷三十六紙
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二卷二十四紙
善臂菩薩所問經二卷二十六紙
大淨法門經一卷二十四紙西晉竺法護譯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十七張鼓
[31-0737b]
大莊嚴法門經二卷二十六紙
隋開皇年耶舎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順權方便經二卷或一卷二十七紙一名轉女身菩薩經是
西晉竺法護譯
樂瓔珞莊嚴方便經一卷二十五紙宋法海譯
右二經同本別譯
大雲請雨經一卷二十二紙後周崛多於長安譯
大雲輪請雨經二卷二十八紙
隋開皇年耶舎譯
大方等大雲請雨經一卷九紙
隋開皇年崛多於興善寺譯
右三經同本別譯
度諸佛境智嚴經一卷十一紙
梁天監年僧伽婆羅於楊都譯
如來嚴智光入佛境經一卷三十四紙
後魏菩提留支於洛都譯
度諸佛境智光嚴經一卷十七紙
右三經同本異譯
月光童子經一卷八紙更有一卷同名而少不足
西晉竺法護譯
申日經一卷八紙
德護長者經二卷二十六紙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十八張鼓
[31-0737c]
隋開皇年耶舎於長安譯
右三經同本別譯
大方等頂王經一卷二十紙一名維摩詰子問經
大乘頂王經一卷一十六紙
善思童子經二卷二十紙隋開皇年崛多譯
右三經同本
郁伽長者所問經一卷二十四紙
魏康僧鎧於洛陽譯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一卷二十五紙
西晉竺法護譯
法鏡經二卷二十三紙後漢安玄共佛調譯
右三經同本
無量清淨等覺經二卷六十紙
魏時帛延於洛陽寺譯
阿彌阤經二卷五十三紙
吴黃武年支謙於武昌譯
无量壽經二卷四十九紙西晉永嘉年竺法護譯
右三經同本
觀虛空藏菩薩經二紙
宋元嘉年曇摩蜜多於楊都譯
虛空藏菩薩經一卷二十七紙
虛空藏菩薩神呪經十七紙
後秦佛阤耶舎於罽賓國譯寄來此土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十九張鼓
[31-0738a]
虛空孕菩薩經二卷三十紙
隋開皇年崛多譯
右四經同本
緣生經二卷二十二紙
隋大業年逵摩笈多於東都上
林園翻經館譯
分別緣起經二卷二十二紙
唐永徽年玄奘於大慈恩寺譯
右二經同本別譯
東方最勝燈王如來經十三紙
隋開皇年崛多於大興善寺譯
諸法最上王經二十二紙
隋開皇年崛多於大興善寺譯
成具光明定意經二十二紙
後漢靈帝時支曜於雒都譯
太子湏大拏經十六紙
西秦乞伏國仁世法堅於河南譯
太子慕魄經五紙西晉竺法護譯
湏頼經十九紙吴黃武年支謙譯
金色王經八紙後魏般若留支於洛都譯
獨證自誓三昧經八紙一名如來自誓三昧經
西晉竺法護譯
摩訶摩耶經二十五紙南齊曇景於楊都譯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二十張鼓
[31-0738b]
大方等如來藏經九紙
東晉義凞年佛阤跋阤羅於楊都譯
如來方便善巧呪經十一紙
隋開皇年崛多譯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十九紙
宋元嘉年求那跋阤羅於楊都譯
湏摩提經八紙一名須摩提菩薩經西晉竺法護譯
希有挍量功德經六紙
隋開皇年崛多譯
梵女首意經五紙西晉竺法護譯
差摩婆帝受記經四紙
後魏留支於洛都譯
月明菩薩經三紙吴黃武年支謙譯
滅十方冥經六紙
西晉元凞年竺法護譯
出生菩提心經十一紙
隋開皇年崛多於大興善寺譯
普門品經十二紙西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商主天子經十六紙
隋開皇年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日明經三紙西晉竺法護譯
月燈三昧經十紙一名文珠師利十事行一名建慧三昧經
宋時光公
譯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二十一張

[31-0738c]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十二紙一名元思議光孩童菩薩經
西晉竺法護譯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二十紙一名問暑經
後漢靈帝世支讖譯
德光太子經十九紙一名湏頼問光德太子經
西晉太始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施燈功德經十四紙後齊耶舎於鄴下譯
菩薩訶色欲經二紙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
人本欲生經十四紙
後漢桓帝世安世高譯
人所従末經失本西晉竺法護
譯不増不減經六紙後魏留支
譯佛語經三紙後魏留支
譯無字寶篋經六紙後魏留支
譯如來師子吼經五紙
後魏菩提留支共佛阤扇多
譯十法經二十紙加大乘字
梁普通年僧伽婆羅於楊都
譯不必定入印經二十一紙後魏留支
譯十二佛名神呪經六紙隋開皇年崛
多譯魔逆經十八紙西晉太康年竺法
護譯濟諸方等學經十四紙西晉竺法
護譯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二十二
張鼓
[31-0739a]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六紙
西晉竺法護譯
内藏百寶經八紙後漢靈帝世支讖譯
大方廣捻持經十三紙
隋開皇年毗尼多留支譯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八紙
西晉竺法護譯
文殊說般若波羅蜜經二十紙
梁天監年曼阤羅於楊都譯
堅固女經六紙隋開皇年耶舎譯
演道俗業經九紙西奉法堅譯
菩薩生地經三紙一名差摩竭経
吴黃武年支謙譯
私訶三昧經十一紙一名菩薩道樹一名道樹三昧經
吴黃武年支謙譯
寶網經二十三紙一名寶網童子經西晉竺法護譯
百佛名經六紙隋開皇年耶舎譯
无量義經十七紙
南齊建元年曇无伽陀舎於廣州譯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八紙
北涼沮渠安陽侯譯
觀无量壽經十六紙
宋元嘉年疆良耶舎於楊都譯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二十三張鼓
[31-0739b]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十六紙
宋元嘉年曇无蜜多於楊都譯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十九紙
宋元嘉年疆良耶舎譯
請觀世音消伏毒害經十一紙
宋時外國舶主竺難提譯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十四紙
宋時曇無竭於楊都譯
鹿母經四紙西晉竺法護譯
鹿子經三紙吴建興年支謙譯
除恐災患經十五紙魏世帛延譯
溫室洗浴衆僧經三紙西晉竺法護譯
四不可得經四紙西晉竺法護譯
福田經六紙一名諸德福田經西晉法炬共法立等譯出
家功德經四紙吴時支謙譯入
法界體性經十紙
䦕皇年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彌
勒成佛經一卷十七紙西晉竺法護譯彌
勒下生經六紙一名彌勒受決經
秦弘始年羅什譯彌
勒來時經三紙訪本
三經同本異譯不
空罥索經十紙隋開皇年崛多譯大
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二十四張鼓
[31-0739c]
不空罥索神呪經十二紙
唐貞觀年玄奘譯
小无量壽經四紙
宋元嘉年求那跋阤羅於楊都譯
無量壽佛經五紙一
後秦弘始年羅什
譯稱讃淨土佛攝受經十紙右二經同本
唐永徽年玄奘於慈恩寺
譯藥師琉璃光經十三紙世注爲疑
宋楊都鹿野寺惠簡
譯藥師如來本願經十二紙
隋大業年笈多於東都上林園
譯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十二紙上三經同本異譯
唐貞觀年玄奘於京師慈恩寺
譯老母經二紙亦名老女人經吴時支謙
譯老母六英經二紙上二經同本別
譯文殊師利廵行經五紙後魏留支
文殊尸利行經七紙上二經同本別譯
隋開皇年崛多
譯金剛上味阤羅尼經十四紙
後魏佛阤扇多
譯金剛塲阤羅尼經十四紙上二經同本別譯
隋開皇年崛多
譯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二十五張

[31-0740a]
正恭敬經五紙後魏佛阤扇多譯
善恭敬經七紙上二經同本別譯隋開皇年崛多譯
離垢施女經二十四紙西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无垢施菩薩應辯經二十二紙
西晉竺法護譯
得无垢女經二十五紙上三經同本近訪得
後魏興和三年瞿曇留支於鄴都譯
无畏德女經十五紙
後魏元象年佛阤扇多譯
阿闍世王女阿術逵菩薩經十七紙上二經同本
西晉竺法護譯
无崖際持法門經十五紙西晉法堅調
尊勝菩薩入无量門阤羅尼經十七紙上二經同本
後齊居士萬天㦤於鄴都譯
第一義法勝經十四紙後魏興和年留支譯
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十四紙上二經同本
隋開皇年崛多譯
八吉祥經二紙
宋元嘉年求那跋阤羅於楊都譯
八佛名号經三紙上二經同本別譯
隋開皇年崛多譯
龍施女經二紙西晉竺法護譯
龍施菩薩本起經四紙上一經同本別譯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二十六張鼓
[31-0740b]
睒子經五紙西秦法堅譯
菩薩睒子經五紙上二經同本別譯
了本生死經四紙吴黃武年支謙譯
稻羊經六紙上二經同本別譯
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七紙
西晉竺法護譯
莊嚴菩提心經七紙上二經同本別譯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无所希望經十九紙一名象步經
象腋經十五紙上二經同本別譯西晉竺法護譯
大方等修多羅王經二紙後魏留支譯
轉有經二紙上二經同本別譯
大乘方等要慧經一紙
彌勒菩薩所問經四紙上二經同本別譯
後魏留支譯
慧印三昧經二十紙吴時支謙譯
如來智印經十九紙上二經同本異譯
一切法高王經二十紙
後魏興和年留攴譯
諸法勇王經十七紙上二經同本別譯
決定捻持經八紙一名決捻持經
西晉世竺法護譯
謗佛經七紙上二經同本別譯後魏留支譯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二十七張鼓
[31-0740c]
乳光佛經六紙西晉竺法護譯
犢子經二紙上二經同本別出
佛辵曰摩尼寶經十五紙
後漢光和年支讖譯
大寶積經二十一紙
摩訶衍寶嚴經二十一紙上三經同本別出
金剛般若經十二紙舎衞國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十四紙婆伽婆
後魏菩提留支於洛都譯
金剛波若經十四紙祗樹林陳時眞諦譯
能斷金剛般若經十九紙上四經同本別出
唐永徽年玄奘於慈恩寺譯
長者子制經六紙一名制經
逝童子經二紙西晉支法度譯
菩薩逝經四紙一名逝經上三經同本別出
殊問菩提經七紙一名菩提无行經
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伽
耶山頂經十紙後魏菩提留支譯象
頭精舎經九紙上三經同本別出
開皇年毗尼多留支譯貝
多樹下思因緣經四紙西
晉竺法護譯聞
成十二因緣經四紙後漢安世高譯大
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二十八張鼓
[31-0741a]
十二因緣經四紙上二經同本別出
南齊永明年求那毗地譯
轉女身經十九紙南齊尼法化誦出
腹中女聽經三紙胎藏經三紙
无垢賢女經三紙上四經同本別出
无量門微密經五紙
吴黃武年支謙譯
出生无量門持經七紙
東晉元凞年佛阤跋阤羅於楊都譯
阿難目佉尼訶阤羅尼經十紙
後魏佛阤扇多譯
无量門破魔阤羅尼經十一紙
宋大明年功德直於荊州譯
舎利弗阤羅尼經八紙
一向出生菩薩經十一紙上六經同本別出
隋開皇年崛多譯
前世三轉經六紙
銀色女經六紙上二經同本別出
太子和休經三紙太子刷護經四紙上二經同本別譯
善法方便阤羅尼經六紙
金剛秘密善門阤羅尼經五紙
上二經同本別出
阿闍世王受決經四紙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二十九張鼓
[31-0741b]
採花違王上佛授決經二紙上二經同本別出
師子奮迅菩薩問經二紙
華積阤羅尼經二紙
華聚阤羅尼經三紙上三經同本別出
放鉢經六紙是普超經別品珠譯
拔陂菩薩經是初四品般舟二昧經別品十三紙
十一面觀世音經十紙後周世崛多
譯十一面觀世音神呪經十紙上二經同本別譯
唐北闕金摽門内玄奘
譯孔雀王呪經八紙
東晉咸康年白尸利蜜多
譯虛空藏菩薩問持經幾福經六紙巳後失譯
菩薩修行經七紙一名威勢長者觀身經
菩薩投身餓虎起塔緣經七紙
一切施王所行檀波羅蜜經四紙
頻毗娑羅王詣佛供養經五紙
薩羅國經四紙大意經五紙
天王太子辟羅經三紙
長者音悦經五紙長者法志妻經三紙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不食肉經五紙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四紙
師子月佛本生經七紙
阿彌阤鼓音聲阤羅尼經四紙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三十張

[31-0741c]
法花三昧經十一紙
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滅經八紙一名金剛清淨經
寶積三昧文殊問法身經六紙
千佛因緣經十八紙
八部佛名經二紙八吉祥神呪經十紙
八陽神呪經三紙十吉祥經二紙
賢首經三紙一名賢者夫人經甚深大迴向經五紙
賢者五福經二紙幻士仁賢經十八紙
八大人覺經二紙後出阿彌阤佛偈一紙
甚希有經五紙巳後十六經並唐玄奘譯最無比經二紙
諸佛心阤羅尼經二紙
受持七佛名号經五紙
佛臨涅槃說法住經五紙佛地經十紙
稱讃大乘功德經五紙
顯无邊佛土功德經二紙
勝幢臂印阤羅尼經三紙
度濟苦難阤羅尼經二紙
八音普密阤羅尼經二紙
持世阤羅尼經七紙
緣起聖道經五紙六門陀羅尼經二紙
般若多心經一紙天請問經三紙
大乘律單重翻本幷譯有无錄合三
十四部一百一十一卷二千二十二紙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三十一張鼓
[31-0742a]
優婆塞戒經六卷或七卷是在家菩薩戒八十二紙
北涼曇无讖在涼城閑豫宮内譯
佛藏經四卷六十九紙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
大方廣三戒經三卷三十四紙
寶梁經二卷三十紙北涼道龔譯
梵網經二卷三十四紙後秦羅什譯
菩薩藏經九紙
梁天監年僧伽婆羅於楊都譯
決定毗尼經十九紙
羣錄皆云於燉煌譯竟不顯人代名
文殊師利悔過經二十一紙一名文殊五體悔過經
西晉竺法護譯
舎利弗悔過經五紙一名悔過經西晉竺法護譯
清淨毗尼方廣經十七紙西晉竺法護譯
文殊師利淨律經十三紙西晉竺法護譯
寂調音所問經十八紙宋時法海譯
大乘三聚懺悔經十三紙
隋開皇年崛多等於興善寺譯
菩薩戒本十六紙
唐貞觀二十一年玄奘於翠微宮譯
菩薩羯磨六紙
唐貞觀二十三年玄奘於翠微宮譯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三十二張鼓
[31-0742b]
法律三昧經七紙失譯菩薩内戒經十七失譯
三曼阤跋羅菩薩經六紙
菩薩受齊經二紙淨業障經十四紙
菩薩善戒經十五紙菩薩五法懺悔文二紙
大乘論單重翻本幷譯有無錄合七
十二部五百卷九千二百二十紙
大智度論一百卷二千四十三紙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
瑜伽師地論一百卷一千八百四十八紙
唐貞觀二十一年玄奘於大慈恩寺譯
顯揚聖教論二十卷三百二十六紙
唐貞觀十九年玄奘於弘福寺譯
阿毗逵磨雜集論一十六卷二百五十五紙
唐貞觀十九年玄奘於弘福寺譯
般若燈論一十五卷二百四十二紙
皇朝貞觀三年波頗蜜多於勝光
寺譯
大莊嚴論一十五卷三百一十紙或十卷馬鳴菩薩造
後秦羅什譯
十住毗婆沙論龍樹菩薩撰十四卷二百七十紙
後秦羅什譯
大乘莊嚴論十三卷二百紙
唐貞觀四年波頗於勝光寺譯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三十三張鼓
[31-0742c]
十地經論十二卷二百四十五紙
後魏永明年勒那摩提等於洛
陽譯
攝大乘釋論十五卷三百三十紙
陳時眞諦於廣州制旨寺譯
攝大乘釋論十五卷三百四十五紙
陳時眞諦於廣州譯
攝大乘論十卷一百七十五紙
隋大業五年笈多於東都上林
園譯
攝大乘釋論十卷一百八十紙世親懈
唐玄奘於北闕及大慈恩寺譯
右四論同本異譯
攝大乘論十卷二百二十紙无性菩薩作
唐永徽年玄奘於慈恩寺譯
菩薩地持論十卷或八卷一百八十一紙
北涼曇无讖譯
菩薩善戒經九卷一百七十二紙一名菩薩地經上二經論同本
宋元嘉年求那跋摩於楊都譯
廣百論十卷二百二紙唐顯慶年玄奘譯
大乘阿毗逵摩集論七卷一百八紙
唐顯慶年玄奘譯
佛地經論七卷一百一十九紙唐永徽年玄奘譯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三十四張鼓
[31-0743a]
菩提資糧論六卷六十七紙
隋大業五年笈多於東都上林園譯
彌勒菩薩問經論五卷或十卷一百二十五紙
後魏留支譯
寶積經論四卷八十四紙後魏留支譯
勝思惟經論四卷五十紙後魏留支譯
佛性論四卷八十二紙陳眞諦譯
中論四卷九十七紙後秦羅什於常安譯
寶性論四卷八十六紙後魏菩提留支於洛都譯
金剛波若論三卷四十七紙
後魏菩提留支於秦太上文宣公第譯
攝大乘本論二卷四十四紙後魏佛阤扇多譯
攝大乘本論三卷五十八紙陳眞諦譯
攝大乘本論三卷六十一紙上三論同本
唐貞觀二十二年玄奘於五華
宮内譯
文殊問菩提經論二卷二十八紙一名伽耶山頂論
後魏菩提留支於洛都譯
大丈夫論二卷三十四紙提婆菩薩撰北涼道泰譯
中邊分別論二卷四十八紙陳眞諦譯
佛阿毗曇論二卷三十四紙陳眞諦譯
順中論二卷三十二紙後魏菩提留支譯
百論二卷四十二紙後秦羅什譯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三十五張鼓
[31-0743b]
金剛波若論二卷二十八紙僧佉菩薩造
隋大業九年笈多於東都上林園譯
三无性論二卷四十四紙陳眞諦譯
入大乘論二卷三十九紙堅意菩薩造北涼道泰譯
發菩提心論二卷二十紙失譯
唯識論十九卷惟識无境後魏瞿曇留支譯
唯識論十一紙修道不共他上二論同本陳眞諦譯
思塵論三紙陳眞諦譯
觀所緣緣論三紙上二論同本
業成就論十七紙後魏瞿曇留支譯
大乘成業論十七紙上二論同本
唐貞觀二十二年玄奘譯
大涅槃經論十一紙逵摩菩提譯
涅槃本有今无論六紙
陳眞諦於廣州譯
三具足論六紙後魏菩提留支譯
法華經論二十五紙
後魏菩提留支於鄴下譯
轉法輪經論十紙後魏菩提留支譯
寶結菩薩四法經論十二紙後魏菩提留支譯
无量壽經論八紙後魏菩提留支譯
迴諍論十二紙後魏瞿曇留支譯
起信論二十三紙陳眞諦譯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三十六張鼓
[31-0743c]
如實論二十三紙陳眞諦譯
十二門論二十三紙後秦羅什譯
十八空論十九紙
方便心論十七紙
後魏延興年吉迦夜與曇曜譯
解拳論二紙陳貞諦譯
緣生論十紙
隋大業十年笈多於東都洛濱
上林園譯
十二因緣論九紙後魏菩提留支譯
一輸盧迦論四紙龍樹菩薩造
後魏瞿曇留支譯
百字論八紙後魏菩提留支譯
掌珍論二卷三十二紙因明正理門論十二紙
因明入正理門論六紙大乘五薀論八紙
王法正理論十七紙百法明門論二紙
顯楊論頌本十一紙廣百論本十六紙
上八論並貞觀二十一年玄奘従駕
於翠微宮内譯
大唐内典錄卷第六
丙午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大唐内典錄第六卷第三十七張鼓
[31-0744a]
大唐内典錄卷第七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