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462 本事經-唐-玄奘 (TKD)


[20-1009a]
作謂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是名不作諸有一類補特伽羅成就
如是所說二法臨命終時不生憂悔
身壞命終昇於善趣生天界中尒時
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日
諸有智慧人作三種妙行不作三惡行
引餘德令生彼臨命終時決定無憂悔
死昇諸善趣生於天界中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有二
[20-1009b]
本事經第三第八張藉保延妙
智應修令生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
證未證能超愁歎能滅憂苦能會正
理能獲甘露能證涅槃云何爲二一
者法智二者類智法智生時便能無
倒遍知有爲於有爲法旣遍知巳便
能令彼感後有因不得生起増長廣
大類智生時便能如實斷滅無明滅
無明故便無戲論無戲論故便無尋
伺無尋伺故便無樂欲無樂欲故便
無愛憎無愛憎故便無慳嫉無慳嫉
故便無種種執持刀杖違害鬪諍㸦
相罵辱不眞實語相離間語諸雜穢
語及餘無量惡不善法無彼諸惡不
善法故感後有業便不增長感後有
業不増長故諸業滅盡業滅盡故衆
苦滅盡苦滅盡故生死路絕此路絕
已便自了知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
作巳辦不受後有如是名爲有二妙
智應修令生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
證未證能超愁歎能滅憂苦能會正
理能獲甘露能證涅槃尒時世尊重
攝此義而說頌日有
二種妙智應修習令生能得未得等
[20-1009c]
本事經卷第三第九張藉成就
謂法智類智若法智生時遍知有爲法
便能令後有因不生不増若類智生時
無明便斷滅由此展轉法絕生死輪迴
自知我生盡及梵行巳立所作皆巳辦
更不受後有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有二
妙智應正尋思應善稱量應審觀察
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能超
愁歎能滅憂苦能會正理能獲甘露
能證涅槃云何爲二謂世間智及出
世智世間智者謂於色藴能正了知
此爲色藴於受想行及識藴中亦復
如是於其地界能正了知此爲地界
於水火風及空識界亦復如是於其
眼界能正了知此爲眼界於其色界
及眼識界亦復如是於其耳界能正
了知此爲耳界於其聲界及耳識界
亦復如是於其鼻界能正了知此爲
鼻界於其香界及鼻識界亦復如是
於其舌界能正了知此爲舌界於其
味界及舌識界亦復如是於其身界
能正了知此爲身界於其觸界及身
識界亦復如是於其意界能正了知
[20-1010a]
本事經卷第三第十張藉
此爲意界於其法界及意識界亦復
如是於如此等世俗法中如是如是
如實了知智見通慧現觀等覺周遍
照了名世間智諸聖弟子於此所說
世間智中應正尋思應善稱量應審
觀察此世間智正修習時爲能令生
生法有情永脫生不爲能令彼老法
有情永脫老不病法死法愁法歎法
憂法苦法不安隱法亦復如是旣審
察已能正了知此世間智正修習時
不能令彼生法有情永脫於生不能
令彼老法有情永脫於老病法死法
愁法歎法憂法苦法不安隱法亦復
如是所以者何此世間智非賢聖法
非能永出非趣涅槃非能永猒非能
永離非能永滅非能永寂非眞通慧
非正等覺不證涅槃是感生法是感
老法病法死法愁法歎法憂法苦法
不安隱法彼於如是尋思稱量審觀
察時於世間法住怖畏想於出世法
住安靜想以於世間生怖畏故都無
執受無執受故不生渴愛不渴愛故
便自内證究竟涅槃證涅槃巳便自
[20-1010b]
本事經第三卷第十一張藉了
知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不
受後有是名於此世間智中應正尋
思應善稱量應審觀察出世智者謂
於一切藴界處中能正了知如是諸
法是無常性苦性病性癰性箭性惱
性害性怖性熱性壞性滅性灾性橫
性有疫癘性虛性僞性空性妄性無
實我性難保信性於如是等諸法性
中如實了知智見通慧現觀等覺周
遍照了名出世智諸聖弟子於此所
說出世智中應正尋思應善稱量應
審觀察此出世智正修習時爲能令
彼生法有情永脫生不爲能令彼老
法有情永脫老不病法死法愁法歎
法憂法苦法不安隱法亦復如是旣
審察巳能正了知此出世智正修習
時定能令彼生法有情永脫於生定
能令彼老法有情永脫於老病法死
法愁法歎法憂法苦法不安隱法亦
如是所以者何此出世智是賢聖
法是能永出是趣涅槃是能永猒是
能永離是能永滅是能永寂是眞通
慧是正等覺能證涅槃非感生法
[20-1010c]
本事經第三第十二張非感
老法病法死法愁法歎法憂法苦法
不安隱法彼於如是尋思稱量審觀
察時於出世法生珍寶想於世閒法
生下賤想以於出世生珍寶故便生
歡喜生歡喜故其心安適心安適故
身得輕安身輕安故便受悦樂受悦
樂故心得寂定心寂定故能實知見
實知見故能深猒背深猒背故能正
離欲正離欲故能得解脫得解脫巳
便自了知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
巳辦不受後有是名於此出世智中
應正尋思應善稱量應審觀察如是
名爲有二妙智應正尋思應善稱量
應審觀察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
未證能超愁歎能滅憂苦能會正理
能獲甘露能證涅槃尒時世尊重攝
此義而說頌日有二
種妙智知者應尋思謂世出世間能正
盡衆苦應觀世閒智發生怖畏想都無
有執受展轉證涅槃應觀出世智發生
珍寶想由此生歡喜便得身輕安輕安
故悦樂悦樂故心定由心得定故便能
生覺支覺支觀聖諦永斷諸疑網
[20-1011a]
本事經卷第三第十三張藉
無疑無所取永脫衆苦邊
重攝前經嗢柁南日
二根二焦惱二行二戒見二作及不作
二智有二種
吾欲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若有
苾芻爲欲矯誑諸衆生故爲求名譽
遠所聞故爲求利養及恭敬故而出
家者不名眞實於如來所修行梵行
若有苾芻爲通逵故爲遍知故而出
家者是名眞實於如來所修行梵行
所以者何是諸苾芻爲通逵故爲遍
知故而出家巳便能如實通所通逵
知所遍知旣能如實通所通逵知所
遍知便能如實斷所應斷修所應修
證所應證旣能如實斷修證巳便自
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如是若有爲通逵故爲遍
知故而出家者是名眞實於如來所
修行梵行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
頌日
爲矯誑名譽利養及恭敬非眞修梵行
是虛妄出家爲通逵遍知速證最上義
是眞修梵行非虛妄出家
[20-1011b]
本事經卷第三第十四張藉玄吾
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若有苾
芻爲欲矯誑諸衆生故爲求名譽遠
所聞故爲求利養及恭敬故而出家
者不名眞實於如來所修行梵行右
有苾芻爲律儀故爲正斷故而出家
者是名眞實於如來所修行梵行所
以者何是諸苾芻爲律儀故爲正斷
故而出家已便能如實守護六根不
虧禁戒及能速證最上正斷旣能如
實守護六根不虧禁戒及能速證察
上正斷便能如實斷所應斷修所應
修證所應證旣能如實斷修證已便
自了知我生巳盡梵行已立所作巳
辦不受後有如是若有爲律儀故爲
正斷故而出家者是名眞實於如來
所修行梵行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
說頌日爲
矯誑名譽利養及恭敬非眞修梵行是
虛妄出家爲正斷律儀速證最上義是
眞修梵行非虛妄出家吾
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若有苾
芻爲欲矯誑諸衆生故爲求名譽遠
所聞故爲求利養及恭敬故而出
[20-1011c]
本事經苐三卷第十五張藉家者
不名眞實於如來所修行梵行若有
苾芻爲求猒背爲求離欲而出家者
是名眞實於如來所修行梵行所以
者何是諸苾芻爲猒背故爲離欲故
而出家已便能如實猒背離欲旣離
欲已便得解脫旣解脫已便自了知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巳辦不受
後有如是若有爲猒背故爲離欲故
而出家者是名眞實於如來所修行
梵行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日
爲矯
誑名譽利養及恭敬非眞修梵行是虛
妄出家爲猒背離欲速證最上義是眞
修梵行非虛妄出家吾從
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一切如來
應正等覺所說法門略有二種云何
爲二一者於惡應正了知二者於惡
應深猒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略說
如是二種法門所以者何諸修行者
於諸惡法應正了知旣於惡法正了
知巳便能猒背旣猒背巳便能離欲
旣離欲巳便得解脫得解脫巳便自
了知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
[20-1012a]
本事經苐三卷第十六張藉巳辦
不受後有如是行者求斷諸愛及衆
結縛無倒現觀正盡苦邊尒時世尊
重攝此義而說頌日當知
諸如來應正等覺者哀愍衆生故說二
種法門於衆惡正知及猒背離欲心解
脫自在正盡衆苦邊吾從
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有二種法
若修若習若多修習能斷二法云何
二法若修若習若多修習能斷二法
謂不淨觀及慈悲觀能斷貪欲及與
瞋恚所以者何一切巳貪現貪當貪
皆由作意思惟淨相一切巳瞋現瞋
當瞋皆由作意思惟怨相一切巳斷
現斷當斷所有貪欲皆由作意修不
淨觀一切巳斷現斷當斷所有瞋恚
皆由作意修慈悲觀於不淨觀若修
若習若多修習決定能斷一切貪欲
於慈悲觀若修若習若多修習決定
能斷一切瞋恚若欲決定斷貪欲者
當勤精進修不淨觀若欲決定斷瞋
恚者當勤精進修慈悲觀修不淨觀
無有貪欲而不能斷修慈悲觀無有
瞋恚而不能斷如是名爲有二
[20-1012b]
本事經苐三卷苐十七張藉希衣
種法若修若習若多修習能斷二法
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日
修習多修習二法斷二法謂不淨慈悲
斷貪欲瞋恚是故有智者當觀自饒益
修不淨慈悲斷貪欲瞋恚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其涅
槃界略有二種云何爲二一者有餘
依涅槃界二者無餘依涅槃界云何
名爲有餘依涅槃界謂諸苾芻得阿
羅漢諸漏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
巳捨重擔巳證自義已盡有結已正
解了心善解脫巳得遍知宿行爲緣
所感諸根猶相續住雖成諸根現觸
種種好醜境界而能猒捨無所執著
不爲愛恚緾繞其心愛恚等結皆永
斷故彼於諸色求欲見時雖復以眼
觀於諸色而不發起貪瞋癡等雖復
有眼及好醜色而無貪欲亦無瞋恚
所以者何愛恚等結皆永斷故彼於
諸聲求欲聞時雖復以耳聽於諸聲
而不發起貪瞋癡等雖復有耳及好
醜聲而無貪欲亦無瞋恚所以者何
愛恚等結皆永斷故彼於諸香求欲
[20-1012c]
本事經苐三卷苐十八張藉
齅時雖復以鼻齅於諸香而不發起
貪瞋癡等雖復有鼻及好醜香而無
貪欲亦無瞋恚所以者何愛恚等結
皆永斷故彼於諸味求欲嘗時雖復
以舌嘗於諸味而不發起貪瞋癡等
雖復有舌及好醜味而無貪欲亦無
瞋恚所以者何愛恚等結皆永斷故
彼於諸觸求欲覺時雖復以身覺於
諸觸而不發起貪瞋癡等雖復有身
及好醜觸而無貪欲亦無瞋恚所以
者何愛恚等結皆永斷故彼於諸法
求欲知時雖復以意知於諸法而不
發起貪瞋癡等離諸貪欲證得究
竟寂滅涅槃作是思惟世尊爲彼怖
畏諸有阿頼耶者恒爲斷見所繫縛
者令知業果無失壞故所說正法現
見應時易見饒益智者内證一切世
間眞實對治謂能除滅憍慢渴愛害
阿頼耶斷諸徑路證眞空性離諸貪
次證得究竟寂滅涅槃如是名爲有
慧眼者能正觀察如是名爲由二緾
故令諸天人一類法劣一類勇猛有
慧眼者能正觀察尒時世尊重攝此
[20-1013a]
本事經苐三卷苐十九張藉義而
說頌日由二
緾所緾令諸天人衆一類有怯劣一類
有勇猛有慧眼聲聞能如實觀察能除
慢猒離究竟證涅槃復如實了知佛所
說正法能滅斷常見及二愛無餘有慧
眼龍王能普雨法雨滅諸煩惱焰令證
大清涼本事
經卷苐三挍正
後序此一卷經宋鄕則同同有四十三叚丹本唯有十八
叚耳多少如是不同文義始終逈異如何去取今撿宋鄕本經有四大錯丹有二事以知
其正何則此卷品名旣是二法則應如終唯說二法而宋鄕本經四十三叚皆是一法則
名義不相當是一錯也又宋鄕本卷初二叚及苐三叚前六行文則是諸本初卷二幅心
義經一叚十二行可宋鄕於此三重重寫是二錯也苐三叚中一類有情巳下卽是諸本
初卷七幅破僧經一叚十七行耳宋鄕於此重重寫之其乃至於四十一重是三錯也其
卷未頌云貪欲瞋恚癡覆藏及惱忿不恨嫉與慳耽嗜慢將害者卽是諸本苐二卷九幅
結經頌正云貪恚及愚癡覆藏惱忿恨嫉慳與貪嗜慢害將一切之小訛變耳宋鄕於此
閑重寫之是四錯也故知大錯耳今此丹本十八叚經始從成就二分終至二果二緾皆
是二法卽與品目名義相當是一正也又按諸本苐四卷中七幅有結頌云爲通逵律儀
猒知不淨果緾覺悟宴坐愧所作尋求者則結十二經爲一頌其覺悟巳下五經卽是諸
本苐四卷卷初五經其緾經果經巳上七經卽是丹本此卷卷末七經耳則列結相應是
二正也餘本則非故令取此丹本爲此云
[20-1013b]
本事經卷第四藉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二法品第二之二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若有
苾芻減省睡眠具念正知心常安住
悦豫清淨於諸善法善觀時冝而正
修習如是苾芻減省睡眠具念正知
心常安住悦豫清淨於諸善法善觀
時冝而正修習於二果中隨證一果
謂於現法或證有餘依涅槃界或不
還果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日
覺悟能聞法修行得勝果耽著於睡眠
都無有所得減省睡眠者具正念正知
善安住其心常悦豫清淨於諸善法中
知時冝修習能究竟超越生老病死苦
是故應勤修減省睡眠法常委觀寂靜
得二果無疑或斷下分結證得不還果
或斷上分結度生老病死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若有
苾芻於空閑處常樂宴坐勤修内心
奢摩他定不離靜慮成就明淨毗鉢
舎那守護自心令無散乱於諸善法
[20-1013c]
本事經卷苐四苐二張藉金
*修集無猒如是苾芻於二果中我說
定能隨證一果謂於現法或證有餘
依涅槃界或不還果尒時世尊重攝
此義而說頌日
樂空閑宴坐具正念正知善安住其心
離虛妄分別善防護自心速斷無明闇
及諸欲煩惱無憂悔歸眞常寂定其心
具正念靜慮無所執解脫永盡諸有貪
常樂不放逸見放逸生怖諸見能永斷
速證般涅槃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若有
苾芻無慙無愧彼人決定不能通逵
不能遍知不證等覺不證涅槃不能
證得無上安樂若有苾芻有慙有愧
彼人決定能得通逵能得遍知能證
等覺能證涅槃能證究竟無上安樂
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日
無慙無愧者懈怠不精進多惛沉睡眠
去結盡爲遠有慙有愧者常無有放逸
樂靜慮深定去涅槃不遥彼能斷衆結
及生老病死速證三菩提得無上安樂
吾従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諸出
家者略有二種所應作事若能正作
[20-1014a]
本事經卷第四第三張藉
得所未得觸所未觸證所未證能起
愁歎能滅憂苦能觸如理能得甘露
能證涅槃云何爲二一者靜慮二者
聽說云何靜慮謂諸苾芻遠離諸欲
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具足
安住最初靜慮尋伺靜息内淨一趣
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具足安住第二
靜慮離喜住捨正念正知身受快樂
衆聖所說有捨有念安住快樂具足
安住第三靜慮斷苦斷樂先滅憂喜
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具足安住第四
靜慮云何聽說謂諸苾芻於佛所說
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滿清白梵行
之法所謂契經應頌記別伽他自說
本事本生及與方廣未曾有法於如
是法受捅聽習令其通利宣畼解釋
是名聽說如是名爲諸出家者略有
二種所應作事若能正作得所未得
觸所未觸證所未證能超愁歎能滅
憂苦能觸如理能得甘露能證涅槃
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日
出家有二種正所應作事謂靜慮聽說
速證於涅槃靜慮慧爲因慧必由靜慮
[20-1014b]
本事經卷第四第四張藉
有靜慮有慧速證於涅槃百千啞羊僧
無慧修靜慮設經百千歲無一得涅槃
勤修智慧人樂聽法說法歛念湏臾湏
能速證涅槃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尋求
有二更無第三云何爲二謂聖尋求
非聖尋求云何名爲非聖尋求謂有
一類巳有老法尋求老法巳有病法
尋求病法已有死法尋求死法巳有
愁法尋求愁法巳有染法尋求染法
云何老法所謂妻子奴婢僕使象馬
牛羊鷄猪田宅金銀財縠是名老法
如是老法是諸有情生死苦本愚夫
異生於此守護染愛耽著由此不能
解脫生死故名老法云何病法所謂
妻子奴婢僕使廣說乃至由此不能
解脫生死故名病法云何死法所謂
妻子奴婢僕使廣說乃至由此不能
解脫生死故名死法云何愁法所謂
妻子奴婢僕使廣說乃至由此不能
解脫生死故名愁法云何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