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v0093 金剛經讚集--達照 (master)




金剛經讚集



整理者 達照



〔題解〕


《金剛經讚》,又名《金剛讚》。每首讚頌五言八
句,共五十首讚頌。中國人撰,作者不詳,一卷。


敦煌遺書中,題為《金剛經讚》的文獻較多,經筆者
調查,初步可分為三類:一為伯2039號背、俄弗323號
等,即本文所介紹的文獻。二為俄Дх296號《金剛經讚
一本》、伯3645號《金剛經讚文》、斯5464號《金剛經
讚》等,七言四句為一讚,共二十個讚。三為伯2184號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後序並讚》等,四言十二句為一讚,
共三個讚。以上三類,內容互不相同,均無作者名。


此處整理的為第一類《金剛經讚》與敦煌遺書中的
《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實為同類文獻,但表現形態卻
有不同,應互為異本。敦煌遺書中保存的此種《金剛經
讚》的異本甚多,共達八種。這些異本反映了該《金剛經
讚》在不同時期的發展情況。在此,將這八種異本按照其
發展的內在邏輯,分為三個時期予以整理。


這三個時期、八種異本的情況大致如下:


一、早期諸本


可歸為早期諸本的有三號:伯2039號背、俄弗323
號、伯2277號。伯2039號背首題作「金剛經讚」,尾題
作「金剛讚」。俄弗323號、伯2277號兩號首尾均殘,無
首尾題。這三號形成三種異本。


在伯2039號背有題注「依無著論科判七義句者」,說
[001-0039a]
明《金剛經讚》是根據無著菩薩造、隋代達摩笈多三藏翻
譯的《金剛般若論》中「七義句」而撰的。其中伯2039號
背祗有讚頌;而俄弗323號將《金剛經讚》的讚頌與《金
剛經》經文逐一相配,並註出每段經文的起訖文字。所用
的《金剛經》為鳩摩羅什譯本。除讚頌外,俄弗323號還
列出十八住處的名目。所謂「十八住處」是七義句中的第
三義句「行所住處」的具體內容,是凡夫從發心到成佛的
十八個階段。伯2277號也將《金剛經讚》的讚頌與《金剛
經》經文逐一相配,並註明每段經文的起訖文字。


二、中期諸本


可歸為中期諸本的有七號:敦研369號背、伯2629號
背、北圖4447號、北圖4446號背、北圖4446號、北圖
4447號背、斯4105號。可分為兩種異本,前六號為一
種;後一號為一種。


敦研369號背首殘尾存,尾有題記:「金剛經注頌堪
(勘)校釋畢。」,細勘其內容,可見如下特點:第一、
經文摘要:佛典注釋,一般均把所注經典分段原文照抄。
而本號則把一段經文中最重要或綱領性的句子抄錄下來,
所抄的經文,相當於「金剛經摘要」。第二、註文:經文
之後,有一段雙行小字,解釋經文名相及內容。這段雙行
小字到底是「註」還是「疏」,原文沒有明確標出。但從
題記「金剛經注頌堪(勘)校釋畢」云云,可知這部分文字
應屬註文。第三、釋文:在註文之後,往往有用「釋曰」
領起的雙行小字,內容為解釋註文,故知為釋文。但也有
釋文緊接在經文以下者。第四、讚頌:經文及注文、釋文
之後,用「讚曰」領起《金剛經讚》。因殘缺,本號衹餘
十六個讚頌。這些讚頌的內容、形式與伯2039號背《金剛
經讚》最相近。
[001-0040a]


根據上述特點及該號題記,可知該號原名應作「金剛
經注頌釋」。


伯2629號背、北圖4447號、北圖4446號背、北圖
4446號、北圖4447號背等五號首尾均殘,故無首尾題,
但內容與敦研369號背相同,可知應為同一文獻的不同抄
本。《甘肅藏敦煌文獻.第二卷》發表了敦研369號背的
圖版,定名為《金剛經註疏》;《敦煌寶藏》將伯2629號
背定名為《金剛經讚疏》,將北圖4446號、北圖4446號
背、北圖4447號、北圖4447號背等四號定名為《金剛經
讚釋》;應予改正。此外,北圖4446號的正、背兩面所抄
均為本文獻,且文字連貫,背面文字在前,正面文字在
後,而《敦煌寶藏》順序顛倒。根據寫卷的內容及書法特
徵,北圖4447號的正、背兩面與北圖4446號的正、背兩
面原來亦屬同一寫經,它們的次序應該是:北圖4447號、
北圖4446號背→北圖4446號、北圖4447號背。


斯4105號情況與前不同。第一、該號也將讚頌與《金
剛經》的經文逐一相配,但所出註經文的方式比較複雜。
有的註明該段經文的起訖;有的引用該段經文的中心詞;
有的撮略大意,簡略表述。第二、與敦研369號背相比,
沒有註文與釋文。第三、每段經文用「頌」字領起。如前
所述,早期傳本名作「金剛經讚」,但文中無「讚曰」這
樣的領起詞。中期傳本中的敦研369號背等號,出現領起
詞「讚曰」。如下文所述,後期傳本的領起詞為「彌勒頌
曰」或「頌曰」。從這一點講,斯4105號體現出該《金剛
經讚》從早期向後期過渡的特徵。第四、早期傳本伯2039
號背中有一首讚頌,稱「一大阿僧祇」云云。但在後期諸
本中,這首讚頌變成「三大阿僧祇」云云。這一變化反映
了《金剛經讚》在其形成與演變的過程中,受到不同宗派
[001-0041a]
的影響。而斯4105號亦為「一大阿僧祇」,從這一點講,
斯4105號也體現出《金剛經讚》從早期向後期過渡的特
徵。


三、後期諸本


可歸為後期諸本的有敦煌遺書伯3325號、上圖004
號、斯1846號、斯3373號、斯4732號、斯5699號、伯
2997號、伯4823號、伯2756號、斯110號、伯2286號
背、伯3094背等12號。另有《房山石經》本。總計十三
號。可分為三種異本,情況如下:


伯3325號為第一種。該號首尾完整,中間缺金剛經開
頭部分及智者頌的第一頌,首題作「梁朝傅大士頌金剛
經」,無尾題。有序文,並有題記,作「廣順三年(953)
癸丑歲八月二十一日筆手」。它的特點是:第一、所引
《金剛經》的經文無三十二分。第二、與中期諸本相比,
增加「三性頌」三首。第三、傳為傅大士所作的49頌,均
用「頌曰」領起。第四、首有《〈金剛經〉道場前儀》,
末有三個真言。第五、於「三大阿僧祇」一頌前註「別頌
初地菩薩理行之義」。第六、序文中稱:「傅大士……唱
經歌四十九頌,……有一智者,不顯姓名,制歌五首。」
上述特點,說明該本是後期傳本中較早的本子。


上圖004號等十一號為第二種。此本與伯3325號一
樣,均有序文、前儀、三性頌、三真言。在序文中,均稱
共54頌,其中傅大士作49頌,智者作5頌。不同的是:
第一、該本所引《金剛經》為三十二分本。第二、傳為傅
大士所作的49頌,均用「彌勒頌曰」領起。需要說明的
是,斯110號、伯2286號背、伯3094背均為雜抄,所存
文字與其他諸號大體相同,沒有校勘價值。因此,這裡沒
有把它們列入校勘本。而列入校勘的八號,引用《金剛
[001-0042a]
經》的方式不同:一為逐段引用三十二分本《金剛經》全
文;一為僅說明該段文字在「三十二分」本中為第幾分及
標註經文所至處數字。引用方式雖有不同,基本內容不
變,故列為同一種傳本。此外,《敦煌寶藏》將斯3906號
定為「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其依據大約是因為該號首
部有前儀「云何梵」。而「云何梵」不僅出現在《梁朝傅
大士頌金剛經》的首部,也出現在普通的《金剛經》抄本
上,僅憑「云何梵」,還不能判定該號一定是《傅大士
頌》。所以,這裡未將斯3906號列入校勘本。斯5699號
是把殘缺的碎片一段一段編在一起,前兩段所缺的內容正好
是斯5499號,二者為同一寫卷,其相接順序應是:斯5699
號的前部分「發願文……極樂國」、斯5499號的前部分
「云何於此經……奉請金剛語菩薩」→斯5699的中部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善哉!善哉!須」→斯5499號後
部分「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若有
想、若無想、若非有」、斯5699號「三大僧祗劫……」。
《敦煌寶藏》、《敦煌遺書總目索引》均將斯5499號署為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張勇博士判其為「金剛經頌文与
斯5499號系同一人所抄」,但未指出斯5499號與斯5699
號為同一寫卷。但斯5499號唯有經文,而沒有頌文,所以
這裡也沒有把它們列入校勘本。


《房山石經》本為第三種。該本無千字文帙號,收在
中國佛教協會印行的《房山石經.遼金刻經》部分的「俊
義密勿多寧」字卷內,它的特點是:第一、有序文、前
儀;但沒有三性頌、三真言。有刻經題記。第二、所引經
文亦為三十二分本。且每分均有讚頌。第三、序文稱有六
十八頌,即傅大士四十九頌、「不顯姓名」的智者十五
頌、清涼大法眼禪師四頌,總共六十八頌。但文中其實祇
[001-0043a]
有六十一頌。第四、文中有「此經並依音疏正定」云云,
並有對「為」、「為」兩字的發音說明。


整理時按照時期先後,對八種異本分別校勘。為了全
面體現該文獻的原貌,文中所引的《金剛經》也一併錄
入。由於諸本所引《金剛經》均為鳩摩羅什譯本,故校勘
時,凡有異文,亦均以《大正藏》鳩摩羅什譯本校正,一
般不出註,唯有第六種異本出入較大,而給予註明。


因本整理本收入歷代有關《金剛經讚》的各種異本,
故特定名為《金剛經讚集》。


《金剛經讚棘》的底、校本情況如下:



*
一、《金剛經讚》

*
底本:伯2039號背;
*
無校本。
*
二、《金剛經讚》

*
底本:俄弗323號;
*
無校本。
*
三、《金剛經讚》

*
底本:伯2277號;
*
無校本。
*
四、《金剛經注頌釋》

*
底本:底本由伯2629號背、敦研369號背拚合而成,具體情況隨文說明。
*
校本:

*
甲本:北圖4447號;
*
乙本:北圖4446號背;
*
丙本:北圖4446號;
*
丁本:北圖4447號背;
*
戊本:敦研369號背。
*
五、《金剛經頌》
[001-0044a]

*
底本:斯4105號;
*
無校本。
*
六、《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
底本:伯3325號;
*
無校本。
*
七、《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
底本:上圖004號;
*
校本:

*
甲本:斯1846號;
*
乙本:斯3373號;
*
丙本:斯5699號;
*
丁本:斯4732號;
*
戊本:伯2997號;
*
己本:伯4823號;
*
庚本:伯2756號。
*
八、《梁朝傅大士夾頌金剛經》

*
底本:《房山石經.梁朝傅大士夾頌金剛經》;
*
無校本。


上述無校本的諸本,整理時根據需要參校其他諸異
本。具體情況,隨文說明。










[001-0045a]


〔錄文一〕



《金剛經讚》一卷


依無著論科判七義句者



「 空生初請問,
 善逝應根酬。
 先答云何住,
 後教如是修。
 胎生濕卵化,
 咸令悲智收。
 若起眾生見,
 還同著相求。」




「 一大阿僧祇,
 萬行俱齊修。
 既悟人無我,
 長住聖道流。
 二空方漸證,
 三昧任遨遊。
 創居歡喜地,
 常樂逐無憂。」




「 尸羅得清淨,
 無量劫來因。
 妄想如怨賊,
 貪愛若參辰。
 在欲而無欲,
 居塵不染塵。
 權依離垢地,
 當證法王身。」




「 忍心如幻夢,
 嗔境若龜毛。
 常能作此觀,
 逢難轉堅牢。
 無非亦無是,
 無下亦無高。
[001-0046a]
 若滅貪嗔賊,
 須行智惠刀。」




「 進修名焰地,
 良為惠光舒。
 二智心中遣,
 三空境上祛。
 無明念念滅,
 隨眠漸漸除。
 觀心如不間,
 何啻至無餘。」




「 禪河隨浪淨,
 定水逐波清。
 澄神生覺性,
 息慮滅迷情。
 遍計虛分別,
 由來假立名。
 若了依他起,
 無別有圓成。」




「 惠燈如朗日,
 蘊界若乾城。
 明來暗便謝,
 無複暫時停。
 妄心猶未滅,
 仍見我人形。
 妙智圓光照,
 唯得一虛名。」



[001-0047a]


「 施門通六度,
 六度速三檀。
 資生無畏法,
 聲色勿相干。
 二邊俱莫立,
 中道不須安。
 欲覓無生性,
 背境向心看。」




「 若論無相施,
 福德極難量。
 慈悲濟貧乏,
 果報不相忘。
 凡夫情行劣,
 初請略稱揚。
 欲知檀相貌,
 如空遍十方。」




「 如來舉身相,
 為順世間情。
 恐人生斷見,
 權且立虛名。
 假言三十二,
 八十亦空聲。
 有身非覺體,
 無相乃真形。」




「 因深果亦深,
 理密實難尋。
 當來末代後,
 唯恐法將沉。
[001-0048a]
 空生情未達,
 聞義恐難任。
 如能作此觀,
 定是曉人心。」




「 信根成一念,
 諸佛盡能知。
 修因於此日,
 證果未來時。
 三大經多劫,
 六度久安施。
 熏成無漏種,
 方號不思議。」




「 人空法亦空,
 二相本來同。
 遍計虛分別,
 依他礙不通。
 圓成沉識海,
 流轉若飄蓬。
 欲證無生性,
 心外斷行蹤。」




「 有為無假號,
 無為有假名。
 有無無別體,
 無有有無形。
 有無無自性,
 妄起有無情。
 有無如谷響,
 勿外取空聲。」




「 渡河須用筏,
 至岸不須船。
 人法知無我,
 悟理詎勞詮。
 中流仍被溺,
 誰論在二邊。
[001-0049a]
 有無但取一,
 即被汙心田。」




「 菩提離言說,
 曾來無得人。
 須依二空理,
 當證法王身。
 有心俱是妄,
 無執乃為真。
 若悟非非法,
 高步出情塵。」




「 人法俱名執,
 了即二無為。
 菩薩能齊證,
 聲聞悟一非。
 所知煩惱障,
 空中無所依。
 常能作此觀,
 得聖定無疑。」




「 寶滿三千界,
 齎持作福田。
 唯成有漏業,
 終不離人天。
 經中取四句,
 與聖作良緣。
 欲入無為海,
 須乘般若船。」




「 舍凡修得聖,
 煩惱漸輕微。
 斷除人我執,
 創始證無為。
 緣塵及身見,
 今者乃知非。
[001-0050a]
 七返人天後,
 一去更不歸。」




「 無生亦無死,
 無我亦無人。
 永除煩惱障,
 長辭後有身。
 境亡心亦滅,
 無復起貪嗔。
 少悲偏用智,
 業果獨能真。」




「 昔時稱善惠,
 今日號能人。
 看緣緣似妄,
 識體體無真。
 法性非因果,
 如理不從因。
 後得燃燈記,
 方知是舊身。」




「 掃除心裏垢,
 名為淨土因。
 無論福與智,
 先自離貪嗔。
 莊嚴絕能所,
 無我乃名真。
 斷常俱不得,
 迥脫出囂塵。」




「 須彌高且大,
 將喻法王身。
 七寶齊圍繞,
 六度次相鄰。
 四色成山相,
 慈悲作佛因。
 有形俱是妄,
 無相乃名真。」


[001-0051a]



「 恒沙為比量,
 分別六種多。
 持經取四句,
 七寶詎能過。
 法門遊處多,
 供養感修羅。
 經中稱最上,
 尊高似佛陀。」




「 名中無有義,
 義上復無名。
 金剛喻真智,
 能破惡堅貞。
 波羅稱彼岸,
 入理出迷情。
 智人於內覓,
 愚人外求聲。」




「 積塵成世界,
 析界作微塵。
 界喻人天果,
 塵為有漏因。
 塵因因不實,
 界果果非真。
 因果知如幻,
 超然物外人。」




「 施命如沙數,
 人天業轉深。
 既掩菩提相,
 能障菩提心。
[001-0052a]
 如猴投水月,
 莨菪拾花針。
 愛河浮更沒,
 苦海出還沉。」




「 經中稱四句,
 應知不離身。
 迷人看是妄,
 智者見唯真。
 法性非前後,
 如中非故新。
 蘊空非實法,
 權示敬經人。」




「 聞經深解義,
 心中喜且悲。
 昔除煩惱障,
 今能離所知。
 遍計於先了,
 圓成證此時。
 示同今始悟,
 方便勸人持。」




「 未有無心境,
 曾無無境心。
 境亡心亦滅,
 心滅境無侵。
 經中稱實相,
 妙理悟能深。
 證真唯有佛,
 小聖詎能任。」




「 空生聞妙理,
 如蓬植在麻。
 凡流信此法,
 如火出蓮花。
 恐人生二見,
 大聖預開遮。
[001-0053a]
 如能離諸相,
 定入法王家。」




「 如能發心者,
 應當離二邊。
 涅槃無有相,
 菩提離所詮。
 無來亦無去,
 人法兩俱捐。
 欲達無生路,
 終須識本源。」




「 波羅稱彼岸,
 於中十種名。
 高卑猶妄識,
 次第為迷情。
 燄裏尋求水,
 空中覓響聲。
 真如何得失,
 今始號圓成。」




「 異處誰無道,
 時稱歌離王。
 逢君出遊獵,
 仙人橫被傷。
 頻經五百世,
 前後極時長。
 乘仙忍辱力,
 今乃證真常。」




「 菩薩行深智,
 何曾不帶悲。
 投身飼餓虎,
 割肉濟鷹饑。
 精勤三大劫,
 曾無一念疲。
[001-0054a]
 如能行此行,
 皆作人天師。」




「 眾生與蘊界,
 名別體非殊。
 了知如幻夢,
 迷情見有無。
 真言言不妄,
 實語語非虛。
 始終無變異,
 法性本來如。」




「 證空便謂實,
 執我乃成虛。
 非真亦非假,
 誰有復誰無。
 對病應施藥,
 病盡藥還祛。
 常依般若觀,
 迥脫出無餘。」




「 眾生與人我,
 蘊上假名真。
 如龜毛不實,
 似兔角無形。
 捨身由妄識,
 施命為迷情。
 未離人我執,
 何日證圓成。」




「 所作皆依性,
 修成功德林。
[001-0055a]
 終無取寂意,
 唯有濟群心。
 行悲悲廣大,
 用智智慧深。
 利他兼利己,
 小聖詎能任。」




「 先身有罪障,
 今日受持經。
 暫被人輕賤,
 重障復還輕。
 若了依他起,
 能除遍計情。
 常依般若觀,
 何慮不圓成。」




「 空生重請問,
 無心為自身。
 欲登菩薩者,
 當見現前因。
 行悲直似妄,
 用智乃言真。
 度生權有我,
 證理即無人。」




「 人與法相稱,
 二相本來如。
 法空人是妄,
 人空法亦祛。
 人法俱不實,
 授記可非虛。
[001-0056a]
 心色皆同幻,
 誰言得有無。」




「 天眼通非礙,
 肉眼礙非通。
 法眼唯觀俗,
 惠眼直緣空。
 佛眼如千日,
 照異體還同。
 誰能作此觀,
 直入法王宮。」




「 依他一念起,
 俱為妄所行。
 見分六十二,
 煩惱亂縱橫。
 過去滅無滅,
 當來生不生。
 常能修此觀,
 真妄坦然平。」




「 八十隨形好,
 相分三十二。
 應物萬般身,
 理中非一異。
 人法雙俱遣,
 色心齊一棄。
 所以證菩提,
 實由諸相離。」




「 水陸同真際,
 飛行體一如。
 理中何彼此,
 法上豈親疏。
[001-0057a]
 自他分別遣,
 高下執應除。
 了斯平等性,
 同共入無餘。」




「 涅槃含四德,
 唯我契真常。
 齊名八自在,
 獨一最靈長。
 非色非聲相,
 心識豈難量。
 看時不可見,
 無見亦真常。」




「 施寶如沙數,
 唯成有漏因。
 不如無我觀,
 了妄乃名真。
 欲證無生忍,
 要假離情塵。
 須依二空理,
 當證法王身。」




「 界塵何一異,
 報應亦同然。
 非因亦非果,
 誰後復誰先。
 事中通一合,
 理即兩俱捐。
 欲達無生性,
 當須達本源。」



[001-0058a]


「 如星翳燈幻,
 皆為喻無常。
 漏識修因果,
 誰能得久長。
 危脆同泡露,
 如雲影電光。
 饒經八萬劫,
 終竟落空亡。」



金剛讚一卷



〔錄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