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513 神鼎一揆禪師語錄-清-元揆 (master)


一揆禪師語錄卷第十二師諱元揆
門人定祿等編


行實



戊辰冬眾請陞座師云山僧道德荒涼有玷師位三
會之語諸子竊編為十卷不幸又災梨矣昨先權二
子入室請曰和尚行道多年歷遷名剎語錄流布諸
方業己膾炙人口但先等未聞和尚行實之由是為
闕典他時後日先等寧辭不請之罪乎予笑曰汝等
是何心行裨販我耶山僧行既虧矣實則何堪掛齒
二人謹退復商同兩序大眾設辦茶筵懇之至再予
揣自來敗露又多既辱敦逼只可家醜略揚一二幸
諸兄弟包含勿使外人知之可也山僧乃浙江紹興
府會稽縣錢氏子其先為吳越國氏之苗裔祖源世
系忠厚傳家先君諱繼美性純謹不事冠巾嘗奉佛
樂善自稱逸民年三十七無子默禱於潮音大士母
陳氏夢感天台僧投室覺而有娠月足生於明季崇
禎七年甲戌歲四月二十七申時也自出洗盆輒雙
目緊閉經四十日先君與母氏嘗泣對神明曰何罪
所致誕此盲兒一日有異僧托缽到門言其所以僧
曰如我解此意者此兒淨眼暫不耐見穢耳當有慧
眼開時未可以肉眼為慮也先君喜命饌飯供之而
去未幾予眼忽開父曰兒眼獲明又遇高人接談何
幸如之予嬰兒時性平靜乳餔間母不甚煩累歲餘
聞父誦經喜靜聽凡見僧輒合掌稱南無二字長為
童常隨父入寺見僧著袈裟衣禮誦行道歸則脫自
裙搭左肩上合掌效之老幼見者皆鄙笑予恬然自
若殊無赧色一日予獨自入寺於山門拾得一朱漆
小牌縱廣約三寸許上有金字偈四句偈曰一缽千
家飯孤身萬里遊要知生死路隨緣度春秋兒童氣
局雖不識字以為寶玩美物或玩指掌或藏懷袖持
[012-0500b]
歸祖母見即索閱之祖母知文閱偈己即潸然墮淚
謂吾母曰何物匪類賺此兒耶嘆曰此迨非宗祧子
也遂投牌於火子即倒地嗥泣不己祖母憐之取一
銀錢與予曰此可買果喫何用那蟲毒蛇毒害人之
物耶予雖受其哄駭終戀慕之豈非當時天假示子
披緇之兆歟嘗從祖遊薄宦於滇楚間遂僑寓湖湘
焉年六歲入鄉校先生授以書史輒易背誦遇外祖
喪營葬事畢予曰孔孟之學齊家治國博一功名而
己安得長生不死之術乎俄國有甲申之變四方擾
動居不遑處先君抱病不起喪於亂世三年之喪畢
予便零丁孤苦遂廢學母因舅氏接於任所予曰大
丈夫碌碌聲利唐喪光陰何日是了卒不隨行常尋
良友歌詠道情曲調慕出世因此時苦無善友指引
遂為浪蕩散人年二十有二傳聞慧山和尚旺化大
溈曰此吾歸仗處也即跋踄到山溈問曰少年來此
何為予曰生死事大願求度脫溈曰我者裏苦行生
涯不著書生驕態之氣予曰願從慈訓溈曰著槽廠
去遂求披剃嘗慕六祖之風願入碓房負舂閱四月
圓具後入僧堂誓明生死大事溈命看萬法歸一一
歸何處予在堂中隨眾經行坐臥如龍得水甚為快
意夜眾放參後與同志七八輩排遣至三更或四更
或五更或有夜被竟忘展率以為常工夫無分曉處
上方丈請益溈舉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
云老僧在青州做領布衫重七斤會得者個意許你
有入處予退思曰七斤布衫與一歸何處是何道理
晝夜提撕夜昏沉重時乘月到窯上搬磚一轉再上
蒲團力為體究一日溈垂問云天地未分時靈機電
光在甚麼處出水牌命眾下語眾著語畢予亦隨下
語云遍界不曾藏悅眾在傍云既是天地未分有甚
遍界予曰既無遍界誰知天地未分互相杜撰不己
[012-0500c]
同眾到方丈呈語溈閱畢曰總是意識邊鼓粥飯氣
禪未夢見在如是湊泊不得久無入頭遂興遍參之
念束裝辭行首謁醴陵雲巖此老肅眾嚴密惜其為
人下刃不緊遂辭去次參石霜爾瞻和尚纔禮拜霜
問云因我得禮你你作麼生會予曰禮拜和尚不為
分外霜曰俊哉禪和猶挂脣齒在予曰和尚不可壓
良為賤霜微笑曰且坐喫茶掛搭後入室請益工夫
霜曰你在溈山有何言句予曰和尚命看萬法歸一
一歸何處霜曰我者裏則不然予曰和尚如何霜云
我者裏一歸萬法予曰未審萬法歸一一歸萬法是
一是二霜劈脊便棒云且道是一是二予罔措其旨
慚愧諸兄弟知識如此相為直切提持當時其奈鈍
根不薦無怪今時初參者鈍置山僧也曾恁麼來雖
不領會而且自強不息晝夜推窮無暫時放捨憤恨
不己因循歲月無所入作曰予因緣不在此乎遂結
伴過江西遊百丈洞山寶峰雲居尋思當時馬祖法
中之王為江西法窟天下宗仰直下百丈得大機黃
檗得大用予雖生不逢時且幸獲瞻禮靈塔焉雲居
一粥之緣幸得掛搭焉歷過數叢林其奈馳求心不
歇所見知識挑剔處如瓜園選瓜相似空遭岐路使
卻也慕廬山勝概即到開先以途中工夫散逸不純
復收攝身心重新整頓話頭提得現前因上黃巖觀
瀑布見百千尺飛泉從空墮下不覺毛骨聳然便會
得青州布衫趙州答話之意心意快然遇雪嶠大師
高弟石濤和尚住開先垂問云曹源一脈源遠流長
因甚瀑布斷流予應聲曰且喜某甲親到開先濤曰
甚處見神見鬼來予曰開先門下濤曰脫空妄語漢
便打予接住拄杖一送而退遂留七佛樓度夏因閱
傳燈至玄沙章云直得如澄潭月影靜夜鐘聲隨扣
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猶是生死岸頭事只饒忘
[012-0501a]
知于覺覺即佛性矣喚作了事人更須知有向上全
提始得便撫卷負慚曰若如是工夫大約未在自此
不敢言會禪矣復自策勵推究夏畢登九華禮地藏
聖蹟入浙中路途疲困又用心過甚而身體失調以
飲食不時寒暑未均之間遂染沉痾痢疾至湖州長
興縣病沉重矣晝夜行瀉六十餘次九死一生命在
旦夕對主事僧將隨身衣缽托以薪水之助即冥心
立誓於佛祖曰此生無緣參禪不遂至此而己倘蒙
加被不昧正因再來參罷即撿點此身乃四大合成
病從何受本有靈光何嘗痛癢咬定牙關隱忍一坐
至五鼓病覺漸退慰曰此生尚有參禪分乎又喜做
得病中工夫調養二十餘日將健粥飯即上報恩見
玉林和尚此老門庭孤峻規矩嚴難予身體尚未復
元難受曲折遂散誕無意緒到嘉禾參古南牧雲和
尚此老晚年無佛法身心不事事樂於山水吟詠嘗
在九峰三泖太湖之間學者求其與眉毛撕結受鉗
鎚甚罕聞弘覺師翁住金粟湖海衲子雲臻水赴予
隨列而往洎到彼見其叢林整肅安眾有方一時麟
角鳳毛不一而足庠序進止一準百丈清規住持予
曰如此叢林如此知識若不放下依止是自暴棄也
遂求圊頭之職負行結緣灑掃換水略無懈倦但工
夫不甚得力卻甚忙然遇結制即進堂晝夜廢寢忘
餐目不交睫者累日直得東西不辨南北不分如魂
不散底死人相似打七亦不知身在何地行止兩堂
首座輪次考工或答話亦不知所出或亦忘禮拜杜
口呆立如木偶人雖竹篦在脊亦如風過耳七畢隨
眾上方丈作禮首座云兩堂禪師七完矣禮拜和尚
師翁云未在待階前石獅子點頭是完七之時眾中
一僧云石獅子點頭也師翁云以何為驗僧便喝師
翁即喚僧出曰老僧者裏不許下喝喝者罰銀五錢
[012-0501b]
你喝老僧那遂痛打幾死予在眾不覺通身汗下如
桶底脫落相似從前凝滯一時冰消瓦解曰諸方傳
聞此老子乃文字善知識原來機用如此威烈遂不
疑天下古今老凍儂舌頭瞞也次日入方丈呈見師
翁曰老僧不許人下喝喝者罰銀五錢你作麼生速
道速道予云某甲今日失錢造罪師翁拈棒予便拂
袖而出偶師翁受龍池請命予隨行就職操履雖諾
而不果行欲渡江以了吾母禮普陀之愿到寧波以
國有海禁但望海禮之即上天童見先師先師問云
那裏來予云金粟先師云老和尚安否予云安先師
云來時老和尚道甚麼予云教和尚莫多口先師拈
棒予拂袖而出予見先師為人本色厚道舉止安祥
遂親依焉俾為侍者予發揮古今公案語句投誠請
益先師曰此乃諸方舊套子可厭我者裏須是脫略
窠臼始得被先師一一按過予從此服膺所以山僧
住院拈香云昔年金粟會裏拄地撐天末後太白山
中七花八裂是也自後凡先師垂問上堂予則與眾
爭先輒當仁不讓果與尋常不同如水入水也四月
八日因督師張少保入山飯僧祈嗣請上堂予則當
機以五位王子酬唱言鋒迅捷一眾聳然先師座上
曰大眾看取者員戰將予曰切莫塗污好先師云真
個隨題扇一偈為予改今字云動著清風隨手施卷
舒靈妙在當時鹽官昔索今吾贈莫道古今非一揆
未幾命掌記室授拂一枚并自題像讚示之其略云
釋迦既解拖水泥彌勒也曾入艸莽少林骨髓馬駒
心臨濟拳頭黃檗掌只可近不可倣從來馬糞類驢
屎今古一揆殊不爽師翁興刱平陽予往來兩間曲
盡玄奧之益西堂乏人命予分座訓徒隨送伽黎一
頂并秉拂牌拄杖入寮先師見予秉拂語并考工機
緣對眾稱賞曰機辯縱橫揆子卻有從上體裁說法
[012-0501c]
之式權衡有準雖大慧何多讓焉有同參來訪問云
昔日廬山觀瀑布句還曾舉似人否予曰直得匙挑
不上參云既是匙挑不上因甚分天童座居一眾之
首予曰若不是老兄相悉揆上座一生受屈參云即
今瀑布又不流也予曰你再說我即嘔出先師退天
童院事重興瑞巖予即辭上湖南先師隨應龍牙請
書來命予先往代為主法予遜諸同門遊荊南玉泉
尋天皇天王二道悟諸祖故蹟未幾郢州縉紳眾檀
越請住月掌此山乃保寧勇高弟智淵禪師開山到
院開法瓣香為先師拈出矣閱三年退居楚襄王放
鷹臺半載拳石之地難以容眾昶菴和尚以永隆古
剎見招又三年遂成法席郢地一住十載因先師六
旬大誕即買舟東下省覲拜祝到瑞巖先師喜曰汝
來也山僧年邁尚苦有眾累汝代為主持佛法山僧
落些閑去即奉命首眾方兩月忽神鼎耑使至迎請
住持先師意在予以予己離座下十年同門中未離
左右者恐有紛議遂默禱于韋天日揆首座眼目端
正若與此山有緣願遂所卜即命侍司設香案先師
當眾稽首竟卜得予一時大眾譁然稱善即屢辭不
獲免先師退謂眾曰東山演祖云我無克勤諸子真
法門中罪人也山僧住天童一十二年於諸子中所
得一揆亦不愧也神鼎乃山僧最初揚化之席以天
童重擔有負湘人之望至今在懷今得揆長老說法
其間山僧死無餘憾矣時值隆冬山僧以師命不辭
冒風雪三千里來到此山灑掃與諸兄弟波波挈挈
坐經七夏矣先師言猶在耳自恨薄緣寡祐有愧先
師望重之恩其間鍋子大小杓柄短長一一難瞞眾
眼此是山僧生平敗闕諸兄弟幸是諸方碩學英靈
漢子當有超佛越祖之大志氣慎勿效者不唧溜漢
也久立珍重眾作禮而退。
[012-0502a]


壽塔銘有序



余昔宦遊山水固羡煙霞 王事勤勞無暇履踐邇
來喬寓金陵廿有餘載雖未窮釋氏之奧而且好方
外之交如染香人覺有香氣時以禪風之盛海內宗
工卓絕當世者雖聞神鼎一揆禪師之名素未謀面
適其門人真懶上人乃同鄉道契持其本師語錄行
由以壽塔問銘於余余嘗聞多寶佛塔全身不散為
證妙法而釋迦如來劫歷剎塵籌佛壽量有所未盡
誠不可思議之功德表無數量之數量耳按禪師諱
元揆字一揆號昂叟體真於威音那畔示蹟於曾稽
錢氏生而穎悟志且超邁露囊錐於太白受心印於
遠公為平陽弘覺國師法孫初住郢州月掌次遷永
隆寧波瑞巖即今繼席神鼎每座道場大啟潑天門
戶揮揚佛事重開列祖玄關手眼圓明門庭孤峻設
三問以驗來學謂之三關碩學參徒鮮有契其機者
嘗有僧問達磨分皮分髓未審和尚此間分個甚麼
師云有願不撒沙僧云無價寶珠阿誰欠少師云猶
帶瓦礫在師之機用率多類此由是湖海浩歸道素
深懷法乳將崇壽塔以永瞻依余知師迥超幻海頓
契心宗體法性身稟智慧命則與多寶如來釋迦善
逝貫穿鼻孔其揆一也夫何壽量而可量又何塔銘
而可銘且師之本地風光纖毫無累而復帶水拖泥
崇事塔廟不亦玷乎曾憶唐代宗帝問南陽慧忠國
師曰和尚百年後所須何物忠曰與老僧造一所無
縫塔帝曰就師請取塔樣忠良久曰會麼帝曰不會
忠曰吾有得法弟子耽源卻諳此事乞詔問之帝問
源源曰陛下會麼帝曰不會源曰湘之南潭之北中
有黃金克一國無影樹下合同船琉璃殿上無知識
是則幾能明師塔者蓋諸門人久被陶鎔欲展衷誠
共襄斯務以塔其可塔銘其可銘而銘之曰。
[012-0502b]


「 靈鷲分光
 支那肇朗
 五葉花敷
 濟燈愈晃
 源遠流長
 正派沆漭
 太白峰高
 平陽法長
 寧波瑞巖
 永隆月掌
 神鼎聯輝
 道彌霄壤
 壽量無量
 塔焉奚倣
 適諸門人
 報存殊想
 就下平高
 人天標榜
 塔事聿成
 永垂瞻仰
 佛祖芳蹤
 傳傳旌獎
 太史銘之
 用昭谷響」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孟陬月穀旦
賜進士第徵仕郎兵科掌印都給事前戶科給事中
加一級丙辰會試同考試官殿試收掌試卷官翰
林院庶吉士車萬育撰


法語



示昱堂炯上座



從上古錐擔荷法門鉅任非圖名聞利養片衣口食
獨善其身而己於一切處一切時莫不孳孳切切以
道自警或有相應分便就水邊林下深培厚養實履
真操不以得少為足不以枯淡為嫌以待時至龍天
推出卓卓以利生為務入泥入水為法忘軀雖赴火
蹈湯有所不惜始是大丈夫出家之能事矣先德有
言若不傳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豈虛語哉世
日下衰法門凋敝多見近時流輩半青半黃如三家
村裏弄猢猻相似往往弄出人前一場笑具良可嘆
也古人標格規模不可復見唯在當人力行之可也
山僧昔年瞻風撥艸於吳楚浙直間所見老師宿德
所得所證終不輕易自肯及到天童服勤十稔方得
平貼所以此事大非容易要做我臨濟下烜赫兒孫
須看從上榜樣便得上不愧於佛祖龍天下不愧於
時賢後學炯子其勉之。


麗宗和尚語錄敘



先師遠老人荷大法擔而應湖湘緇白之請來主神
鼎法席大振臨濟之道凡天下士志於道者莫不水
[012-0502c]
赴雲臻聞風而至一時麟角鳳毛龍驤虎驟騰踏座
下不讓妙喜之於雙徑馬祖之於西江千百年來湖
南法席之盛再見於神鼎實謂祖印重光矣我麗宗
法兄禪師以穎悟之姿入室最蚤得其機用眾所推
許未幾弘覺師翁應詔皇都宣命先師繼席天童以
師綱維神鼎而攝院事輒司法柄安眾焉又數年以
法乳恩誼未忘買舟東下省覲天童卒為表率經二
寒暑迨返湖湘為巴陵四眾挽住普濟禪院為四方
學者所歸遂成法席其應機說法鍛煉衲子純以第
一義諦接人斬釘截鐵不涉廉纖較之諸方院之大
小眾之多寡求於實效則指不多曲矣會神鼎虛席
先老人俾命住持使符將至師俄從別道長往矣嗟
嗟是豈祖庭秋晚末運澆漓而師誠不欲住持之縛
乎蓋師名位不稱其德不能無慨晦堂曰功名美器
造物惜之不與人全人固欲之天必奪之嗚呼倘幸
按下雲頭吼無畏音於祖山則師門大有起色未可
料也予以譾劣無似來補其處其得法諸門人編輯
師示眾小參晚參拈古頌古偈語等為上下卷繡梓
流通問序於予予忝同門之誼不為不深故撮其要
於卷端凡閱是錄者當得魚忘筌可也如以文質較
量短長則師於常寂光中不為住持所縛亦甘心矣
夫。


紺眉和尚語錄序



圓悟佛果老人道大行時座下法將如大慧杲之傑
出海內無雙有問果曰隆藏主何其柔易乃爾果曰
瞌睡虎耳及出世以吳越令行道聲遐播直使濟上
宗傳綿延至今兒孫遍天下皆睡虎之裔也佛果之
遠訛寧有加焉我同門紺兄昔年天童入先師之室
受記莂後陸沉於吳越間吟詠詩篇與騷人韻士為
伍以毛遂之錐未露囊穎鮮有能識之者及乎先師
[012-0503a]
化洽兩浙而龍牙一席支應不暇幾為波旬之所湮
沒戊辰秋余拉同志力為推挽逼上曲彔吼無畏音
則祖燈再燄法席重光正所謂等閒不鳴鳴則驚人
也先師若在寧不為三十年鹽醬之慰哉或謂神鼎
肘不外曲者請以斯錄速付剞劂流行諸方自有明
眼高鑒。


神鼎誌略序



天下叢林皆有誌乘班班可考湘陰神鼎以軒轅氏
得名可獨無耶余承乏此山十有餘載常慨夫殘碑
斷碣鐘磬版鑄之類有片言隻字成文者輒遭毀匿
殆盡則誌書概可知矣所幸開山諲祖語錄存諸皇
藏如日月麗天而波旬輩莫容得其便者則誌本有
在焉是故山誌者僧史也昔賢竹院逢僧尚矜偷閑
半日唐宣宗人主也嘗披緇為寺沙彌羅念菴大儒
也奪高魁而恬為僧隱況於吾道深有契證者如白
樂天之於鳥窠蘇子瞻之於佛印張無盡相國楊大
年內翰率多公卿巨儒醉心祖道不可枚舉嘗曰吾
從學佛而後知儒也益深是又不獨為僧史也或有
進而語予者曰吾儕山林寓興惟知樸速無文而己
若夫史者將以為名也然則僧亦須名乎且吾聞之
僧也者外形骸以理自勝名利不攖其懷是非不入
于耳幾忘人世間事又烏所用名為余曰噫何其迂
也大象不繇兔徑又非子之所能悉當今沉空滯寂
之徒名為耽著小乘和光同塵之士號為圓通聖侶
凡接物利生處雖花街酒肆虎穴魔宮曾無間然況
高豎剎竿主盟斯道以叢林為己任者歟茲山宗工
近則聯芳數代名播寰區象龍騰踏其間又越幾數
十年矣不誌將見紊亂久而散失魚目混珍後之修
誌者無由考鏡焉客曰唯唯敬聞師命于是歡忭作
禮而去余遂書此以為誌略弁首。
[012-0503b]


三書合刻序



余住院湖楚南北經今二十餘載自慚庸拙於法門
毫無裨益一聞鬥諍堅固傷觸法門者靡不欲被髮
纓冠而往敕之何則法門衰替之時吾輩捨己從人
冰競弘忍尚恐不及況角力乎去歲浙中之行以天
童平陽瑞巖祖父塔頭為了瓣香之念歷徇法道見
聞與昔殊異曷勝太息從平陽出遇顯聖見一書出
自惟直智楷禪師楷白巖位中符公嗣也書曰正名
錄隨閱一過嗟嗟名固有正其言不順何哉古人云
醍醐上味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藥其正名錄
之謂乎是書因其師符公嘗以自恃著述為業集一
書曰大統將皇藏內傳燈諸錄刪改迨盡以生滅心
變亂舊章削去彼宗祖師五代并我濟宗二代正傳
之祖細觀符公削意不值一唾何也我濟宗玄祖傳
至吾超輩為三十三代洞宗价祖傳主符公令師明
輩為三十三代符公不甘居超輩之晚肆其蠆毒
千方百計削去五代二代自陞為二十九代與我濟
宗通輩班等如此忍心悖逆點自祖宗妄自陞高曾
市頑村豎之不若敢僣著述名列正士乎不免南泉
云饒汝陞與釋迦齊肩猶是王老師兒孫在諸方出
書非之闢之攻之無累十餘數家即彼本宗鼓山為
霖禪師兩辨其謬符公抵死不放硬自搪塞及乎敗
露銷釋不去則又東牽西掩今己謝殼漏矣為之後
者亦欲雪父之恥刻書辨之掩之殊不知欲隱彌露
語云揚湯止沸曷若爨下抽薪至哉言乎何堪更逞
臆見往往傷我濟上血脈我濟宗一派正大光明亙
古亙今莫誰敢為妄議之者生心喪謗自陷泥犁是
則把火燒天徒自疲耳於吾諸祖何損渠書之出己
有諸家闢書行之久矣諸方自有明眼者鑒但恐後
之來者與夫初留心禪道護法高檀見其書受其惑
[012-0503c]
從冥入冥疑誤後學欲藉管城折其憍慢恐屬多事
且經攻擊者眾所謂罪不重科然亦不忍坐視其猖
獗諸家闢書不暇彙刻但將彼宗鼓山辨謬二篇弘
覺師翁敦本錄禪林公討檄為三書合刻以告夫天
下法門知己以見楷公師資之妄足矣有冀楷公息
其狂悖清楚自宗譜牒源流真贗可也明教嵩曰人
情莫不專己而略人是此而非彼非過則諍專過則
拘君子通而己矣何必苟專君子當而己矣何必苟
非焉得去其專非從善如流之士與論法門正大哉
或曰師刻三書亦揚湯止沸可乎曰是又不然君子
達權識變到此余欲無言不可得也如國家兵器用
之豈得己哉彼既傷我濟上源流是豈免楔以楔出
毒以毒攻乎據款結案良有以也知我罪我我曷敢
辭。


康熙丁丑春王上元神鼎住山昂叟元揆謹撰


三書合刻後跋



三書合刻便見宗旨明源流正向遭妄筆駭異者群
疑頓釋正所謂日月出矣爝火何堪斯皆白巖師資
之所致也拋磚引玉不其然乎白巖既爾僭操著述
之權而以一人智識見聞有限雖屬矯強有擅改皇
藏舊章之罪也不徒然全謂無功己爾是渠明設難
問半似請益諸家既出闢書豈非教授教誡而何如
弘覺師翁之寶鐸醒迷論是也白巖扭捏處雖無所
逃遁其實獲益甚多但未肯屈明輸降款于諸家獨
向師翁修書下意求懺傾心拱服者誠良心雖昧耳
其削自宗五代祖而成偽書諒亦既伸難縮只成顯
聖一家之私書耳若乃通都大國曠代之典古有五
燈會元續傳燈指月諸錄昭代有續略繼燈嚴統纘
續南澗之續燈存稿正宗錄建隆續指月錄至若京
都聖感五燈全書乃奉 旨所修 御製有序如杲
[012-0504a]
日麗乎中天有志之士孰不從其正大肯信白巖之
偽書誑惑者歟。


康熙丁丑夏初昂叟揆道者再書於神鼎丈室



  四眾弟子等各捐刊貲刻此
 本師 揆和尚語錄全部一十二卷人于
  大藏流通伏願法輪常轉共無生
 康熙三十八年已卯菊月望日謹識


一揆禪師語錄卷第十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