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351 呆菴普莊禪師語錄--(門人)慧啟 (master)



呆庵莊禪師語錄卷之八
門人 道哲等 編


五言八句



追和歸源老祖山謳四首



卜居傍深雲。心心自知足。蘿牕白晝長。閑把禪經讀。
荒徑無人踪。充飢多野蔌。門外春草青。忘機有麋鹿。


庭樹有佳色。珍禽多好音。渾然一片境。了無差別心。
閑來常獨坐。詩成還自吟。窅窅松門路。迢迢白雲深。


山中住庵人。本是方外客。秋風一旦高。草衣寒索索。
靜聽流泉聲。坐看松子落。何來牧牛童。袒膊露雙脚。


長林悉凋落。刮地霜風吹。道人不出山。終年無所知。
一心既空寂。萬法將焉依。海門明月上。冷照枯松枝。


贈珉藏主



見道能修道。知恩合報恩。大功原不宰。妙斵了無痕。
剎剎神通藏。塵塵智照門。機先開活眼。一句定乾坤。


贈李古銘居士



在家能學佛。齋戒誓終身。欲證無為果。須除有漏因。
頭頭全妙用。一一契天真。雖處塵勞界。堪稱解脫人。


示顧妙心道人



大道無方所。頭頭總現成。妄情纔頓息。覺性自圓明。
古鏡重磨瑩。真金百煉精。請看靈照女。千載振嘉聲。
[008-0509c]


送密禪人



潛行并密用。要與古人同。理寂事俱寂。心空法亦空。
探玄須具眼。覓佛謾施功。的的吾宗旨。堂堂日用中。


送天禧黁知客



教觀與禪宗。繇來絕異同。心心無取捨。法法自融通。
實相原非相。真空亦不空。玻瓈輕托出。特地顯家風。


示葉居士



在家學佛人。古今知幾幾。悟得本來心。何須棄妻子。
湘西龐道原。河東裴公美。機語播禪林。芳名載僧史。


示翁居士



本性天真佛。堂堂日用中。巳勤修道志。當進坐禪功。
觸處無妨礙。臨機有變通。心空能及第。應與老龐同。


雲居十首



雲居絕頂。久矣荒蕪。余領住持。志圖興復。於是。躬
操畚插。首剏室廬以居焉。然時事艱難。立功未就。
林泉勝絕。藏拙是宜。觸目寓懷。遂成十偈。示左右
云。


絕頂雲深處。膺公舊隱基。自從經劫燒。便覺值時危。
草沒隈岩塔。藤纏臥路碑。開荒當 聖代。禪誦樂無
為。


絕頂雲深處。生涯孰與論。牽蘿難補屋。夾樹易成門。
案潤塵偏積。爐寒火尚存。一聲山鸐唳。不覺又黃昏。


絕頂雲深處。吾今誓卜居。草萊鋤不盡。薇蕨食無餘。
古砌崩頹久。虗堂結構初。廢興應有數。天意竟何如。
[008-0510a]


絕頂雲深處。諸峰列作屏。風林春淅淅。煙樹曉冥冥。
鈍钁重安柄。長鎌始發硎。巳成歸隱計。築圃傍柴扃。


絕頂雲深處。何人伴寂寥。青山如可厭。白日也難消。
採藥登岩洞。看松倚石橋。自慚樗散質。無補 聖明
朝。


絕頂雲深處。安居愜素心。紅塵飛不到。綠樹自成陰。
好鳥鳴當戶。異花開滿林。客從方外至。曳杖碧溪潯。


絕頂雲深處。憑誰話此宗。獨芟堦下草。閒撫石邊松。
寒暑三條衲。乾坤七尺笻。上堂藜糝熟。童子恰鳴鐘。


絕頂雲深處。禪房靜更幽。猿啼清夜月。鴈過碧天秋。
霜果香堪摘。寒杉翠欲流。從來人跡少。何用息交游。


絕頂雲深處。長年事若何。一心無住著。萬念盡消磨。
自喜逢迎少。誰言寂寞多。充飢有黃獨。那復下煙蘿。


絕頂雲深處。丹青寫不成。溪光晴轉好。泉溜夜偏清。
但得山中趣。寧圖世上名。小牕寒月白。梅影一枝橫。




觀音



啟圓通門。現比丘相。妙應無方。真慈無量。全身墮在
草窠中。獨有善財能近傍。


手持如意輪。仰觀天上月。圓通門大開。三世一切說。


魚籃觀音



錦鱗鮮活出潮新。赤手提來走市塵。貴賤隨時無定
價。相逢不是當行人。


布袋和尚


[008-0510b]


布袋橫拖走市廛。逢人要覓一文錢。只知追逐小兒
戲。忘却上方兜率天。


朝陽補破衲



切切用針錐。工夫要綿密。這回補不完。孤負天邊日。


對月了殘經



手中一卷經。天上一輪月。了了在目前。明明向誰說。


應供羅漢



一隊垛根漢。長年何所為。神通雖變現。佛法欠傳持。
我欲生按過。未免費鍼錐。捏怪有時盡。誰能說得伊。


久向天台靜打隈。有何忙事出山來。只知度海邏齋
去。不覺從前滿面埃。


跨牛羅漢



手持經卷跨犀牛。知是何來老比丘。便恁麼隨芳草
去。還家只合早回頭。


達磨祖師



當門齒缺兩眉麤。個是單傳碧眼胡。出語不教天子
契。渡江空費一莖蘆。


六代祖師



遠來東土為初祖。教外何曾有別傳。冷坐九年無折
合。獨携隻履返西天。


覔心不得安心竟。鼻孔無端失半邊。三拜起來依位
立。少林衣鉢是渠傳。


皖公山裏獨潛光。聲跡都盧與世忘。勾引沙彌來問
法。始終猶是不相當。
[008-0510c]


三度固辭天子詔。一生只合住山中。如何却有閑情
緒。直上牛頭接懶融。


只個周家七歲兒。從前揑怪更誰知。解言有姓非常
姓。腦後分明欠一錐。


菩提非樹鏡非臺。開口那知是禍胎。傳得衣盂將底
用。三更月下離黃梅。


懶瓚禪師



布衣穿結󱢴毛斑。天子呼他不下山。惹得虗名垂後
世。只因分芋俗人飡。


虎丘老祖



睡虎耽耽世所誇。堆雲觸著是冤家。祇應肉醉空山
裏。更不人前露爪牙。


三笑圖



天子呼他不出山。送人却過虎溪灣。信知陶陸非常
士。千載風流一笑間。


高峯和尚



天目山中立死關。話頭從此落人間。青松樹下磐陀
石。凜凜高風孰可攀。


中峰和尚



幻住菴居老作家。頂門眼正辨龍蛇。看他開口為人
處。嚼碎虗空不吐柦。


千岩和尚



伏龍山上無明叟。曾向獅岩落賺來。死欵活供猶傑
斗。至今平地起風雷。
[008-0511a]


太宗和尚普慶振長老請



早歷諸方門。曾不循途轍。豎起硬脊梁。一條生鐵橛。
洎到紫籜峰。平地遭一攧。打失雙眼睛。冤屈憑誰雪。
鴈宕掃寒雲。龍囦弄明月。兩處立牢關。機用與人別。
威風凜凜振叢林。師子教兒迷子訣。


古鼎和尚太平慧長老請



披忍辱鎧。豎精進幢。三關不立。群魔自降。德尊位重。
理勝言龐。晚居徑塢。名聞異邦。揭示妙明心地印。倒
流東海入西江。


止菴和尚半身



一提鈯斧。六坐覺場。道傳正續。名動諸方。駕慈航暫
遊笠澤。懸慧日久駐錢塘。龍淵之龍奮迅。鳳臺之鳳
翱翔。既攄誠而闡大教。益垂手以整頹綱。全身雖不
露。遍界莫能藏。百千三昧毫端現。四海藂林話轉長。


松隱和尚即唯菴也



松筠標格。玉雪精神。德尊緇衲。名重縉紳。大用全彰
也澄潭印月。真機普應也枯木回春。等慈及物。隨處
接人。獅子岩前拋鐵網。華亭江上捉麒麟。


覺源和尚



神機落落。慧辯滔滔。氣吞佛祖。目視雲霄。振化風於
千里。馳聲譽於兩朝。傳持不謬。舉措堪褒。使王福中
頂禮而心服。亦猶馬師之於龐老。藥山之於李翱。嗚
呼芥室之門。賴有此老。則西丘法道。未甚寂寥也。


自讚


[008-0511b]


面冷於鐵。心死若灰。無禪可說。有口慵開。 奉天殿
前應 召曾坐。凌霄峰頂承 旨即來。跛跛挈挈。癡
癡呆呆。殃害叢林個瞎禿。老拳要築禪人腮。


龍潭住長老請



本是淛東僧。來作江西客。開口要罵人。到處難著脚。
破沙盆不解提持。鐵酸饀徒勞咬嚼。獨坐歐峯巔。門
庭何冷落。龜毛網布百千重。擬打天邊金鸑鷟。


同安粲長老請



頭如木杓。眼似銅鈴。少得人愛。多得人憎。禪不參剛
要舉話。字不識也解看經。截斷松源之正續。撲滅芥
室之真燈。為人無準的。住院沒規繩。千峰頂上恣騰
騰。萬里乾坤一衲僧。


童嶺德長老請



德無可稱。才不足取。大坐猊床。橫揮麈尾。形模似箇
師僧。說話沒些義理。掣風掣顛。瞥嗔瞥喜。拈生苕菷。
掃開歐阜之雲。提破沙盆。舀盡龍淵之水。知之者謂
其本分有餘。不知者謂其脫空無比。或西或東。乍被
乍此。脚踏金船海月高。鄱陽湖上清風起。


天龍善長老請



平生要說拍盲禪。掘地如何覓得天。三處住山貧徹
骨。了無衣鉢與人傳。


乘藏主請



承 恩金闕奉 天威。五髻峯頭唱祖機。老去貧無
錐可卓。摩挲兩眼看雲飛。
[008-0511c]




䟦無準和尚詩



正續老人。傳宗說法之暇。以詩辭翰墨。為游戲三昧。
故其片言隻字。流落人間。得之者。不啻隋珠卞璧。今
善世摭侍者。寶此真蹟。出以示余。請著語于後。因謂
之曰。話到夜闌山月吐。又騎白鹿入深雲。切忌便作
詩會。汝為直下子孫。要見此老用處。更須高著眼始
得。


䟦中峰和尚墨蹟



幻住老人。法性寬波瀾闊。肆口而說。信筆而書。莫非
揭示生佛巳前一段奇特大事。今觀所與阿塔輪夫
人法語。以無礙辯才。發明法華奧旨。可謂穿過釋迦
老子鼻孔。雖然。若約衲僧門下。猶欠勦絕在。悟藏主。
寶此遺墨。且道予作是說。畢竟意在於何。


吳門兜率園比丘明聞閱。呆菴莊禪師語錄


塔銘有序



皇明紀元永樂之元年十月廿有三日癸酉。我徑山
第六十代住持。呆菴莊禪師。示疾。卒于不動軒之
正寢。世壽五十八。僧臘四十五。其徒曇頓等。能遵
治命。自殮殯。以至於茶毗窀穸中禮無違。越明年。
予繼領寺事。視篆之初。觀其遺規井井。寺眾雍雍。
[008-0512a]
凡所作為。皆有條而不紊。東西列序。各職其職。顧
予衰耄。承乏居位。率由舊章。蕭規曹隨克守唯謹。
既而頓以師塔未銘。狀其行實。請予銘之。予義不
可辭。乃按狀掇其大槩。而直書之。禪師諱普莊。字
敬中。呆菴則其別號也。族系台仙居之袁氏。世襲
儒業。母王氏。誕師之夕。夢梵僧入室。以元至正七
年丙戌八月十二日生。晬歲岐嶷頴異。不類常兒。
善本夙習。厭絕葷茹。甫八歲。負笈入鄉校。授以詩
書。經耳成誦。恒愛靜獨。兀若有思。如䆿自訟曰。讀
書明理。處世法也。學出世法。固所願焉。年十二。白
父母求出家。父母雖珍愛之。終莫能奪其志。會族
之叔父。有從釋者。來歸。遂携至鄞。左菴良禪師。居
天童。法席甚旺。見而錄之。明年已亥。薙髮受具。服
勞參侍。久之不契。辭抵郡城之天寧。時了堂一和
尚。提破沙盆話。勘辨來機。師徑趨丈室。堂曰。何來。
對曰天童。堂曰。冒雨衝寒。著甚死急。對曰。正為生
死事急。堂曰。如何是生死事。師以坐具作摵勢。堂
曰。敢這裏捋虎鬚。參堂去。一日。堂室中舉庭前栢
樹子話。師擬開口。堂劈口掌之。豁然有省。遂容入
室。朝夕決擇。爰臻閫奧。未幾。歸候左菴。菴察其機
警異常。命典藏鑰。無何。而堂移幢天童。師喜形聲
色。執勤愈謹。洪武丁巳。有
旨。命天下僧徒。講習心經楞伽金剛三經。性原禪師
明公。住持鎮江金山。延師講授。啟發學徒。剖釋經
[008-0512b]
義。深契機理。聽眾厭服。聲價藉甚。明年戊午。客寓
天界。全室滿菴二大老。位望尊重。師與抗衡。論辯
機緣。窮徹底蘊。歎賞無巳。以為親得暮翁骨髓。臨
濟正宗。良有託矣。又明年已未。起師出世撫州北
禪。開堂之日。酬恩瓣香。爇為了堂。推拂之下。發蔀
振蒙。緇白傾向。嘅惟古寺屋老僧殘。急於事功。興
舉廢墜。殿堂像設。廊廡鐘魚。構治塗飾。百凡維新。
遷主雲居。先是。寺廢既久。名存實亡。師領薦之日。
誓於舊址。縛茅聚眾。興復是圖。全室叟聞而壯之
曰。真本色住山人也。居僅五載。募施經營。奔走眾
工。寺宇落就。鯨鼉震吼。金碧翬飛。大闡玄機。江右
獨步。二十六年癸酉之春。
詔徵天下高行沙門。師與舉首。對揚稱
旨。允愜
皇情。是年秋。函
命至廬山祭祀立碑。感格聖靈。騰光現瑞。神燈映射。
祥靄氤氳。碑壇下上。盪眩萬目。陪祀官僚僧道士
庶。稽顙歸依。同聲讚歎。禮成復
命。喜動堯眉。賜衣一襲。褒錫甚隆。是冬。得
旨。升住徑山。寺為海內禪宗首剎。俾師居之。所以致
崇極於師道也。師既戾止。培植教基。恢弘道本。繼
前烈之光焰。級後進之階梯。殿壁湧海巖之觀音。
樓鐘範鳧氏之鉅器。創菴中峯。見祖燈之有續。散
田原佃。免官租之徵追。摩衲綵袱之賜。道懷
[008-0512c]
親王。解帶留衣之機。交傾名宦。三宗讓德。四眾宅心。
位尊一代。龍□□謂備至耳矣。於戲。教阽叔運。道
輟宗工。遺言□□溘爾順寂。七日闍維。煙𦦨所至。
設利燁煜。□□數珠。出灰燼□□□□壞。遺骨塔
于寺□□霄之陽。門徒弟子。□□□竣。相向悽楚。
有言于眾曰。師入大定。吾徒□□。載瞻載慕。惟此
塔婆而巳。首度弟子若干人。得法弟子若干人。其
說法三會語錄若干卷。並傳焉。然不銘石以表之。
其何以昭示永久。於是請銘。銘曰。


「 巍乎天台
 上應列宿
 磅礴扶輿
 鍾奇[旒-方+每]秀
 篤生偉人
 禪林領袖
 翊世扶民
 邦家陰佑
 了堂恕中
 同出台岫
 難弟難兄
 更唱迭奏
 元季宗工
 道德實茂
 維呆菴師
 幼而騫鴝
 師資稔緣
 遇于古鄮
 太白天寧
 心法密授
 匡徒西江
 時緣輻凄
 所至成績
 宏規復舊
 律已峭嚴
 訓徒善誘
 聲譽日隆
 海內馳驟
 詔徵高僧
 褎然舉首
 對揚契機
 寵錫斯厚
 命居徑山
 如登靈鷲
 法雨沛滂
 霑溉羣有
 □□□□
 忽覩白晝
 化權既□
 □□□仆
 雙徑□峰
 嘷𤠔躑狖
 □□□□
 一木詎□
 於戲哲人
 □□□□
 銘石堂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