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229 憨休禪師敲空遺響-清-如乾 (master)


憨休和尚敲空遺響卷第二
關中張恂稚恭編閱
益州記室繼堯校訂


塔銘



風穴雲峨老和尚衣髮塔銘并序



鷲嶺花拈願解傳無言之妙旨嵩巖壁觀髓得紹空
相之玄宗豆爆寒灰葩敷鐵榦二株撐漢無明果結
於空中五葉昌榮三毒花開於火裏所以來十方之
羅漢讖入廄之神駒粒粟啗啄金雞霜蹄蹋狐天下
曹源漲而沱潛轉秀大樹蔭而岷嶓效靈痛鞭瞎驢
滅卻正法眼藏硬打石像坐斷上流要津緇出蠶叢
雄冠歷代如吾先師喜老和尚者蜀之資陽入也族
姓陳氏系出隆昌生緣超異玉象蔭托於峨嵋觸臭
臨屍無常忽感於谿水披緇向道食牛氣巳獰猙負
笈參方吹毛劍由銛利獅吼父母皆喪席讓尊宿咸
驚鍼水投機徹底掀翻於通玄峰頂禪板儿案兩手
分付於棲真室中鐵枷既巳著肩龍天自然推出由
是波騰汝海丕承風穴中興虓闕中原壁立門庭孤
峻諸方嚮慕秦川早味其風五嶽翹欽河獨沾其
潤席尸興善歲僅一週策返故廬岩深九隱道場十
坐荷法巳有其人能事全終楖栗橫擔不顧嗚呼獅
絃中斷嗣響幸獲同修衣髮雖遺無縫欣成窣堵匠
工畢至徵銘偶及於荒廬樗櫟深漸譾陋何堪以貞
石不恥下問敢竭鄙誠涕淚援毫蓼莪興汝源之感
因人成事風木動呂亭之悲金粟巳塔全身興善用
藏衣髮銘勒千古之龜鑑石記一代之住持其問節
略詳次自有語錄行繇特綜其綱茲不繁舉師諱行
喜號曰雲峨天童密雲師祖之孫通玄林野師翁之
子住河南汝州風穴白雲禪寺最久閱世六十有四
僧臘四十有六示寂於新蔡金粟禪林康熙十五年
[002-0253a]
丙辰四月十三日也當順治十七年先師主興善即
今住持林我和尚時預執都監痛賴鉗錘深入閫奧
先師返風穴付託方丈命分座接衲後以機緣相契
遂嗣法於易菴法叔故有衣髮相遺不憶今歲春林
我和尚亦歸圓寂法嗣愚參珍公繼席力董後事以
先師遺衣建塔供養蓋不違其師之本願也敬為之
銘曰。


「 曹谿正脈南嶽稱雄馬駒待識崛起蠶叢降蹋蹴血染腥風樹有臨濟獨冠五宗世系相承遞亙太白有般孫子丕顯風穴縱鐵牛機振興家園壁立萬仞聲光烜赫十坐道場興善其一八水生春宗壇路關人天改觀如晦遇日虎驟龍驤機圓用疾刀握王庫紫電青霜鼓擊塗毒聞者喪亡山低華嶽瑞騰五岡心燈炳炳慧燄煌煌乾坤道大日月輝增信衣遺藏法重真乘永奠宗社木直從繩一錐卓立霞蔚雲蒸孤光不滅薪盡火傳芥城劫石虛空寧遷林谷有此則不然稽首再拜昭億萬年」



紫谷和尚壽塔銘并序



道以無傳而傳破顏契機於鷲嶺法以不受而受斷
臂得髓於少林自二株競秀心印獨付於曹谿五派
分燈宗風始播於天下門庭施設各擅家風雖則飲
水異流歸源不二道樞綿密是謂洞宗元音高唱於
新豐至韻大振於曹嶽信夫龍吟枯骨驚異響以難
聞木馬嘶聲更何人而道聽郢由淮月清光照而雪
曲春回槳發鑑湖甬浪翻而慈舟柁轉法化莫茲為
盛卓犖代有其人若乃祖述曹洞憲章青龍稱宗壇
特起之雄者唯靈源紫谷和尚一人而巳師廖姓諱
智覺字紫谷蜀西之左綿人也於明萬曆甲寅母感
異而生靈根夙具慧本生知齒方齠齔即喜跏趺不
樂世煩居恒靜默年甫十七欲求出家父母難之遂
[002-0253b]
絕食誓死度其志不可奪因命依淨土寺族兄無真
剃落志切真乘罔知趨向隨裝包出蜀抵襄沔走燕
都周流講肆考覽竺墳探綜五教力究微言十有四
載辛巳始納戒於愍忠一日思惟文字之學非究竟
法翻然改轍奪發南參首詣京口見箬菴問和尚於
竹林令參父母未生巳前本來面目彼時疑情頓發
似有所入次謁玉林琇和尚於報恩久之不契聞靈
隱具德禮和尚機鋒迅捷接人不以常情師先遍參
諸方類待以客心實大有不然者及見禮果不假辭
色直據本有如崩雷疾電不可湊泊遂決志親覲其
後陞堂入室往往批逆鱗捋虎鬚奪角衝關未或當
仁少讓與禮相周旋者七載禮固奇之會百愚斯和
尚主席顯聖闡揚洞上宗風意欲見之遂請假渡錢
塘直造雲門斯一見便問從甚處來師云北方來斯
舉竹篦云你北方還有這個麼師云若論這個說甚
南北斯云你不識禮拜了退師云瞞別人即得便出
一日聞磬聲師口占云圓陀陀口朝天頂門一擊吼
震大千隨即赴堂齋有桂輪上座云漫下口師即云
漫下口莫咬著竹箸鋒頭定殺活臨濟德山便著忙
三世諸佛盡吞卻盡吞卻衲子手腳元來惡斯喚至
方丈命呈悟由師一一舉似斯即以洞上五位偏正
逐一問師師隨問隨答剖決無礙融通妙協當頭不
犯斯云將來作得個洞上兒孫戊戍五月廿一日斯
出從上佛祖源流衣拂付師既肩大法仍詣燕之盤
山將欲惜霜澗底密固靈根其奈梅包香綻遠集蜂
聞早有以西山之聖果請住持者未及二載冥鴻天
外遠志難羈撩起便行飄然而去甲辰秋度關入秦
探終南奇勝丁未始遁跡觀音山三載次至靈源見
峰巒奇秀人煙迥絕逐棲止焉癸丑冬高足中參於
咸揚東北隅創慈惠禪院成介菴劉太史響師道風
[002-0253c]
合諸紳士削牘堅請師不得已出山應之滑北之民
暨清淨四眾手持香花歡迎百里劉太史以是多師
有弟子經年求大士眾生今日見如來之句概可知
也及陞座說法不翅大將樹建鼓旗申令發號聞者
靡不畏服門庭日闢道望愈隆丁巳冬受涇陽緇素
請主觀音禪院四遠趨風雲奔水赴至莫可遏弘法
開戒萬指圍繞宗風大震長安當道大中丞杭公仰
師高風會薦福耆舊及當山護法三復敦請始應之
一時賢士大夫駢集座下參扣激揚隨機應答如葉
墜秋空兔走荒原也士大夫亟稱服焉住持四載酬
酢日繁以多疾故欲休老林泉辭眾不許師拂衣竟
去返於靈源影不出山其行藏卷舒又非他人之所
及也師儀相清臞長身山立律己霜嚴蒞眾秋肅機
鋒迅捷不類常情為法求人手段辛辣如蒼鷹攫兔
見即生擒不唯門庭孤峻一振頹綱而道眼超卓迥
異諸方自出世已來三住大剎孜孜以弘法為己任
誠狂瀾砥柱末法之大光明精進幢也至於謙光導
物慈忍居懷雖閭閻負販之徒輿臺伻役之輩莫不
聞見而悛心焉由是四眾忻慕靡所寘念乃相與師
以謀不朽於是建壽塔於某山之麓甲子春余自中
州受長安諸護法請來主興善過山訊師令法嗣補
菴憨月二大師甲余至塔所囑銘其塔素愧不文鄙
言何足為師重輕然余與師道誼交好十有數年知
悉固不得辭因次序其實乃為之銘曰。


「 一花現瑞
 兩桂垂陰
 聯芳五葉
 各紹門庭
 洞上真源
 機貴回互
 夜半正明
 天曉不露
 苗蕃弁嶽
 崛起青龍
 川僧藞苴
 獨振綱宗
 九月楊飛
 寒冰燄結
 機疾用圓
 罕能湊泊
 梭騰化璧
 穎脫襄錐
 青蛇匣吼
 白額岩威
 四海英賢
 雲奔水赴
 名公鉅卿
 傾誠外護
[002-0254a]
 應機接物
 指示隨方
 當臺明鏡
 不隱妍媸
 道播寰區
 聲馳湖海
 忘己為人
 大功不宰
 風回洞上
 不愧盧能
 泥牛海吼
 木馬空騰
 砥柱狂瀾
 顛扶末運
 緇白皈心
 人天恭敬
 忘功罷業
 休老林泉
 身心寂靜
 樂我大年
 四眾忻慕
 預謀其法
 祝師永永
 建茲壽塔
 一錐無縫
 八面玲瓏
 天龍守衛
 神鬼欽崇
 爰勒銘詩
 來學仰止
 壽量虛空
 何終何始」



約文圓公塔銘并序



夫幽壑蘭芳馨香自遠崇山玉蘊潤澤流輝非蘭性
欲傳而玉質本潤良由懿德內充夙光外布者今於
圓公有以見之矣公諱明圓字約文盩厔李氏子生
稟異質幼挺玄機年甫十九詣松岩寺禮訥菴出家
既受具遂行腳南方參江浙諸大宗匠於棒頭喝下
皆有悟入知不思議力性自具足稟明於心不假外
也翻然歸秦會月巖和尚住會城之養生院一見則
機緣契合遂傳心印志在韜晦患為人師乃於灞上
之王村靜室以終其志遠絕塵世澹泊自處峻節孤
風足為世重關中之弘法闡化者皆以座元迎之甲
子春余自中州受長安士大夫請來主興善法席是
冬稟具者眾亦青佐余羯磨時春秋鼎富默識以為
後學有望戊辰夏忽示微疾書辭眾剎囑累後事沐
浴更衣書偈跏趺而逝適康熙廿七年六月廿九日
也世壽五十五僧臘几十夏公為人朴厚端重寡言
其見地穩密機辨自在高尚足以起末俗法眼足以
振頹綱雖影不出山而聲光遠及豈非幽壑蘭芳而
崇山玉潤者耶觀其臨終安詳自若履踐可知況月
岩和尚在法門與余為從兄弟圓公乃從姪也平日
視余猶諸父今不幸不得視之猶子也其徒實力建
方墳來丐余銘余雖不能銘以法乳淵源有親親之
[002-0254b]
義不揣固陋以序其實行其銘曰。


「 南山巍巍兮若形儀之軒昂渭水湯湯兮若法乳之源長道尊為眾歸兮又何在乎開堂德重能韜光兮似大梅之智常宗社方引領以屬望兮為法門之棟梁胡報緣之忽盡兮早趨順乎寂場自古佛祖有來必往兮嗤俗子之悲傷適草木之零落兮迺藏真于五崗庸詎知夫法身之不滅兮樹松柏之蒼蒼若斯人之道全德備兮宜刊石以表彰使千秋萬世兮與日月以爭光我誌其行實兮貽後哲之來詳」



比丘省然塔銘



夫長天雲淡月華始新秋深木脫山形骨露死生變
幻如野馬之翻空自二氣判形已來群有顛瞑於長
夜幾能眼活而一覷破得來去自由者其誰也非夙
薰般若定力資深而超越乎世量者亦未易得吾今
於省然比丘有所感焉比丘諱性鐸字省然金臺之
武清張氏子生於明萬曆壬子賦性質朴風神秀爽
幼喜趺坐長厭世塵於順治庚寅禮香河恆庵耆宿
披剃由是墮三寶數壬辰圓具於廣濟玉光律主初
遊講肆傍通經論一日閱六祖壇經知有宗門向上
事遂買艸鞋行腳遊五臺趨少室過關入泰將詣峨
嵋以夙緣故憩於涇水之南壬子春余杖策關中開
法興福鐸領監院事不憚勤劬竭盡心力不啻楊岐
之輔慈明也及弘開爐鞴痛喫鉗錘於棒頭喝下往
往有穎脫處庚申秋余有金粟之命別去四載甲子
復徇西安當道護法之請來主興善鐸眉壽益高皤
然矍鑠于丙寅春遷近池陽之寶鼎寺不及月以微
疾奄然化去世壽七十四僧臘三十五夏徒子法雲
為築方墳瘞于寶鼎之南請余為銘乃序其由而繫
之以銘曰。
[002-0254c]


「 有大比丘
 法門龍象
 氣宇昂藏
 學窮三藏
 嚴淨毗尼
 師心宗匠
 悟法皆空
 知心是妄
 扶豎法幢
 宗猷毗贊
 痛耐鉗錘
 老當益壯
 迥脫羅籠
 幾曾血戰
 時節到來
 草鞋跟斷
 復命歸根
 徹證無上
 我作銘詩
 千載炳煥」



比丘翠林塔銘



聖凡雖異利生之跡無殊大道玄同應化之徵靡一
所以在昔聖賢以傳心為學誠明合體而教化興是
故吾佛世尊以教外別傳不立一法而斯道著其間
賢豪英特之士絕類離倫之徒往往勘破世緣脫離
塵愛一超直入固能透脫情關掉背生死得大自在
逆行順化人莫之測誠不可以心思言議者也吾於
比丘有所取焉比丘諱如清翠林其字也慶陽王氏
子幼不茹葷樂行善事無意塵俗於順治癸巳夏禮
玄庵耆德出家授以念佛公案久無趨向遂奮志南
參由涇涉渭至終南偕弟如洪號無盡亦慶陽人同
受具於南禪律主時戊戍歲也乃擔簦吳越於諸大
名宿無不遍參隨處皆有省發後遊楚黃之雙臺椎
拂之下煩羊頓息害馬都捐由是拳拳服膺克苦精
勤身役眾務雙臺和尚乃贈之以偈曰自古擔泉帶
月歸善護都許者闍黎深深藏在眉端上異光前
耀後機次年春辭歸關中晦跡於涇陽之北太李村
白衣庵非佛言不言非佛行不行緇素推重為一方
導師重建崇福古剎寺功未竣而忽染微疾於是年
甲子六月初五日告辭檀越囑付後事畢奄然而逝
緇素為之築方墳瘞於崇福之西南隅世壽七十僧
臘二十七夏先是弟無盡者於己未年七月二十八
日示寂化去清留而不葬以待異日同穴至是果符
其願也度僧徒若干人近事男女若干人其徒性悟
其行由來請余以銘其碣以余知清兄弟故也乃為
[002-0255a]
之銘曰。


「 異人傑出自慶陽兄弟相從叩大方本來面目詰獅王虛空落地絕承當倒轉蘆航返故鄉潛行密運茲韜光淵默雷聲難覆藏緇白為之盡心降重建古剎道之傍胡為趨寂示無常窣堵嵬然聳穹蒼嵯峨峰五涇水長銘詩我作清乃彰劫石可消誌不忘」



比丘慧元塔銘



比丘慧元蜀之德陽張氏子也幼喜遊俠好浮圖順
治甲申至秦於涇陽之松隱庵禮超凡耆德出家丙
申圓具遂行腳東南丁未夏余從少林過風穴參先
師雲老人時元巳在座下見其氣宇軒昂迥異他眾
於參請之際機不多讓後遍參吳越於棒頭喝下似
有所獲庚戌歸秦至邠州皇澗寺為檀越皈依遂開
十方院接待雲水僧眾以事繁故囑弟印元總理院
事飄然長往余時初領廣教住持適元至即佐理客
司會余赴中原新蔡之請乃詣涇陽樓南村有寶鼎
寺傾頹日久目擊心傷遂奮然僝修不一載廚庫僧
房樓閣凌霄如天成地涌可謂以菩薩心而勤作佛
事者賴隻身獨任經營過勞遂染微疾一日喚小師
囑以後事索筆書偈而逝元生於崇禎辛未示寂於
康熙乙丑七月二十六日世壽五十五僧臘三十夏
小師性義為建方墳欲刊石于上遠來丐銘於余乃
為之銘曰。


「 生死機關
 只在一竅
 半生參勤
 己得其要
 泥牛哮吼
 虛空發笑
 撒手歸來
 尚能明妙
 書偈臨行
 得真實效
 劖銘金石
 靈光永耀」



徹宗藏公塔銘



海藏字徹宗江南廬州合淝孔氏子幼負豪俠
仗劍遊秦擬欲從事軍門以數奇弗果其志一日入
[002-0255b]
晉濟庵聞誦金剛經得解其義忽勤諸行無常之感
遂釋佩劍出囊金設齋禮心曉和尚出家時順治壬
辰歲也初授以念佛公案終日口誦不輟常住以接
待為務料理院事公便能以苦行自任朝夕不懈寒
暑忘疲甲辰圓具於興善易菴和尚精勤戒律有馬
勝威儀之風規志切向上以師老不敢遠離服勞侍
奉後以心曉和尚圓寂囑公繼席方丈接待十方常
以為眾為心雲遊禪衲得休歇焉如公者可謂繼志
述事之能者也於康熙二十六年丁卯七月偶染微
痾遂喚小師并執事人囑以後事奄然而化世壽六
十歲僧臘二十四夏徒眾欲建塔於普濟庵內丐銘
於余因不辭固陋乃贅之以銘曰。


「 山川鍾英
 秀毓斯人
 緣生淝水
 幻跡西秦
 六岔路口
 粥有飯有
 普濟為心
 能歇狂走
 二十年來
 舊店新開
 繼志述事
 公其人哉
 道行超卓
 忘身為物
 不著我人
 化洽泰國
 四眾皈心
 瞻彼慈仁
 忽爾示寂
 兔晦烏沉
 公真鐵漢
 回頭是岸
 裂破虛空
 泥牛血濺
 撒手便行
 夜半正明
 歸根葉落
 無滅無生
 一錐永耐
 真光常在
 劫火洞然
 此塔不壞」



本源悟公塔銘



夫日月麗天生盲俱獲其益春回大地寒谷均遂其
生故吾佛世尊法身普遍彌綸萬有該括十虛凡曰
有情無不俱足者也雖邊地蔑戾苟因緣會遇無不
使人人入佛知見轉煩惱為樂土醒愚頑而為智慧
者是在開化之功何如耳余於本公今有見焉公諱
明悟號本源秦西之寧遠人姓王氏生於昭代天啟
七年丁卯甫二十五離塵圓具便行腳南方參諸大
宗匠之門於道有契杖笠歸秦遂受記莂於圓通旵
巖和尚志惜秋霜卓錫於醴泉之仁義里數椽苫頭
[002-0255c]
僅蔽風雨靜默自居行不越閫者二十餘年鄉人向
化禮敬皈依公無出世念每慚末運佛法濫觴故深
潛韜晦以高其志非友不友非道不親亦法門之應
瑞而獨善其身者於康熙二十八年某日某月患疾
命小師及眾檀那囑以後事奄然化去公體貌豐滿
道行超卓律身儉而甚嚴處人恭而有禮所以為人
天之皈敬世壽六十三僧臘三十一眾謀建塔於九
嵕山麓之觀音寺南址小師某遠來丐銘乃為之銘
曰。


「 道運竺乾
 法流東震
 五葉彌芳
 臨濟獨盛
 西有偉人
 妙契天真
 九苞威鳳
 一角祥麟
 惜霜志久
 幻緣非偶
 木馬奔騰
 鐵牛哮吼
 踏破虛空
 無縫是崇
 靈光炳耀
 千古宗風」





歸去來辭有序



明崇禎十七年歲在甲申值流冠犯關神京失守
龍御上賓四海鼎準率土蜂飛是年八月巨寇
現忠據蜀僭號頃復屠戮生民血丹原野全川絕
艸色之青骼胔相枕灌莽滿骷骸之白真宇宙未
有之奇凶今古從前之異變也豈止血流漂杵也
哉毒暴慘酷不可甚言予幸脫於鋒鏑萬死一生
之中竊毋逃難於秦聞高衲輩言皆往昔定業予
始悟劫運乃夙因所造之惡果循環耳壽命有盡
微生幾何以有限之身而造無窮之業況諸行無
常夢幻空花豈有實耶遂決出塵之志乃和陶淵
明韻作歸去來辭詠以見志云。


「 歸去來兮空門有路胡不歸既覺塵勞之役役奚躊躇而自悲昔迴途之選佛有丹霞之可追遭逆冠之兇慘悟夙業之隙非出網鹿於三跳投簪髮而緇衣詢出世之奧論探離言之旨微乃聸梵宇快意如奔
[002-0256a] 金繩界道無上法門詩書遐棄貝葉唯存公叔交絕文舉空樽習鐘魚以結課慕拈花以破顏瞻高車之易殆思下乘以休安披林花之馥郁聽鳥語之關關了世味如嚼蠟破蕉鹿之夢觀遠塵器之俗慮絕人事之往還蔭法雲於金地嗅薝蔔而盤桓歸去來兮割恩愛以長遊憶泰火之灰燼縱富貴兮焉求雖情華之初遣惟養母以解憂承菽水於歡膝歌採芝於雲疇疑弓息影固壑藏舟墮亡羊於岐路悔類狐而首丘無前知之明哲愧飲牛之上流信萬法之皆空故事事而心休巳矣乎奔出火宅今其時如鳥脫籠不可留胡為乎倉卒欲何之唐虞不可見成康未可期刻遠公之蓮漏種山芋而日籽掩松龕以息慮坐壁觀而捐詩要唯人而自肯意決志定復何疑」



丁卯仲春結茅終南翠微山中再依韻作歸去


來辭


「 歸去來兮終南深處我將歸瞻高霞之孤映唯猿鶴之嘯悲雖亮公之巳往其志尚之可追感年華之易邁嗟人世而日非杖稜稜以導步艸曳曳而牽衣間幻住之斯寄插莖艸於翠微萬峰環拱勢簇如奔依山鑿徑編槲為門沙泉石井古蹟猶存鹿豖同飲如公大樽偕野鳥以適性對山花以開顏步平林以遊戲臥衡茅以身安美維摩之一默妙黃龍之三關問浮漚以寧識常歛目而內觀喜諸緣之頓息獲寶所而追還審齊物於吹萬共樵叟以盤桓歸去來兮請息肩以遨遊矧道本於無言在學者之反求奈迷頭之狂走肯歇心不忘憂漸風趨以日下宜罷釣以歸疇騰騰任運如不繫舟愧無補於宗社特委質於林丘當正法之凌替悲濫觴之橫流苟新條之有在卒東風其未休已矣乎終南歸去正其時如鯤徒化豈能留胡為乎汲汲將何之龍華今尚遠人壽難可期
[002-0256b] 雖異苗之蕃茂固靈根以培籽止溪流之菜葉誦天龍之隱詩倘燈傳之無盡樂夫我淨復何疑」





汝州風穴山白雲寺賦有序


原夫靈嶽降靈薄伽應緣而設化名山卓錫古德
示蹟以傳宗法苑固支那攸崇中原推風穴為最
人惟地傑地以人彰沼祖開刱於昔吾師振響於
今門庭高峻海內趨風若無志載歇識端由不揣
缶聲謬裁韻語倘獲披卷神遊洞見白雲深處。


「 法流東注碧眼西來一花始綻五葉弘開叢席碁布宇內彌該偏汝墳之毓秀擅靈嶽之崔嵬道樹冠神州而卓犖石壁灑藻瀚以雄才稱偉觀於天中列輿紀而最推維彼風穴近接嵩高深邃叵測怒吼驚虓先有聲風起林稍噓兩間之元氣鼓萬物而炰烋山鬼嘯而助響艸木震以長號艮維坤向利創隋朝運當五季錫駐延沼乘夙願兮非偶投簪兮緇袍應懸識兮是止於傍陬兮縛茅苦單丁兮七載與百廢兮一朝弘濟宗兮大振繩祖武兮獨超應真輩出香火斯饒山則嵂崒千峰插天半之芙蓉水則潺湲雙澗繞十里之幽松孤嶂列屏兮擬匡廬之雲錦嵐亭疊翠兮記孟陽之詞宗慈泉濟亢兮觀音變相古洞窈窕兮哲士遺蹤仙人橋畔兮想飛化龍之竹望州亭際兮思齊洗耳之風一徑高危兮紆盤白雲之頂中峰峻極兮縹緲紫微之宮石狀瓊臺而峭拔巖嵌法洞以玲瓏乃苦西巒蓊臠東嶺巃嵷雙峰環抱萬柏蒼蔥彷彿清虛之上徘徊翠微之中瀑瀉珠簾寒飛千尺之雪橋橫玉帶勢吞萬丈之虹綠竹凌霄梴廉憲之高節清流開沼振太史之詞鋒層臺翫月兮識盈虛之有數重崖登眺兮覺宇宙之無窮毘盧千尋兮任餐霞而浴日聲聞五百兮隨馴虎以降龍
[002-0256c] 鐸振丹霄壇豎開元之塔閣聳青漢鯨鳴寬和之鐘壯金庭而增麗對寶藏以飛雄璑騰輝周玉鐫牟尼之玉像鏐散彩錦軸懸水陸之金容再瞻殿宇榱桷輪囷嵯峨林表璀璨凌雲豐碑記載歷朝志文庭柯交蔭薝蔔氤氳說法堂前檜附凌霄之藻飯田谷口歲儲綠野之耘廟祀玄天星旗將溪光而閃爍庵曰自在祖塔下花雨而繽紛甲中原之巨剎兮少林猶讓其左傳五燈之慧燄兮風穴特萃其群慨夫玄黃易位滄桑變更緇侶寥寂佛面蒙塵會際鼎輩祖道維新席虛誰尸蜀伯有陳傳通玄林野之法胤系天童密雲之嫡孫本淵源於麟湖受付囑於棲真一杖飄然兮北邁七坐名藍兮軼倫是宜中州之應響辛茲汝海以垂綸搢紳曲垂而加護緇素徑筏以歸仁挽滹沱三十一世頹流之脈繼沼師七百餘年無盡之燈羡祖庭恢復於今日冀曇華永茂乎千春吁嗟兮法幢崛起祖葉彌芳鳳毛麟角虎驟龍驤英才之濟濟發嫩桂之昌昌拓舊模以廣大俾宗社而益長法化昭於日月聲光齊乎天壤第見此山亙恒沙浩劫而不朽兮又何殊乎鷲嶺之與鴈堂」



祭文



祭宋澺水中丞文


維皇清康熙十九年歲在庚申月日比丘某謹以香
羞茗果之奠致祭於金粟故山主大中丞澺翁宋老
先生老檀越之靈柩前而告之以文曰嗚呼先生之
逝巳三週矣逝巳三週余竟無一音弔問謂方外人
不區區世禮何雙林趺示而飲光未嘗不為之流涕
也豈世同炎涼於忘情大都有可議者殆不若是其
甚乎余故有所告焉以處地懸絕而烽煙為之阻也
今聖天子削平禍亂四海寧一理策東來宰先生之
柩仍在於堂方慕秦失之號不能為先生慟然而有
[002-0257a]
可慟者非伯陽之始謂為人也蓋重其知已也昔鍾
期沒而伯牙之絃絕憾無知音也子皮亡而鄭僑之
哭哀痛無知已也先生與余為知已余不為先生慟
而誰為之慟哉憶余丁未秋侍先師於金粟始晤先
生年巳七旬白眉丹輔丰度灑然飄飄乎望之若神
仙遂得從先生之後先生其再來人也一日與余偶
語甚相契合顧謂先師曰憨師可荷大法次日貽之
以詩云若問無生參大道毘盧元不墮凡夫余中心
不勝感激遂訂方外忘年之契其後或文詞詩章皆
屬𢋫和無虛日欲以家藏二酉就余探索謀於先師
者數次而先師不許然情愛獨至謀亦厚矣余亦知
先生之愛但彼時夙障理垣根石壓艸於生死關頭
葛藤易絆亦不復涉獵世間雜學文字先生之鍼砭
會俞益我良多不能不感而為先生之慟也辛亥春
先師歸風穴又以余謀於先師欲留止金粟而先師
又不許臨岐分袂遂別以詩云皈依戀戀難為別折
柳頻揮兩淚盈而凄婉惓戀之情豈但黯然銷魂而
已哉嗚呼先生之手澤尚存墨蹟未乾音猶在耳言
豈忘心余何人斯而感遇先生之知愛如此也壬子
太簇先師年齊耳順先生遠伻為先師壽先師陞堂
即以從上佛祖沿流并衣拂付余果如先生之言然
知人之難聖哲所病蓋非素與交遊具水鏡之智而
蓬心俗眼豈能識艸茅中有異人哉要知因該果海
果徹因緣余之知遇於先生也非偶然也余開法關
內先生悉知孰憶南北相警烽煙日作數載巳來音
問不過丁巳夏偶接風穴來書始知先師圓寂巳及
莽年賴先生安塋窣堵全身金粟余即焚香望東嶦
禮雖肝腦塗地亦不能報先生之德於萬一也嗚呼
先生寧不令人感而為之慟哉今歲六月初七日復
接令孫子勉公書云先生巳乘箕天上涵兄亦隻履
[002-0257b]
西歸不覺如夢如癡真耶幻耶先生其真逝也耶先
生必不可逝也若先生逝而吾宗城塹孰為之護持
金粟道場孰為之興緝不啻五內崩裂而柔腸寸寸
斷也故先生之不可逝也而竟逝矣嗚呼先生復垂
遺訓令乃孫專使召余以繼金粟之席所以徐孺之
漬不憚千里范式之約期及三年跋涉遠奔未敢拒
辭者恐有負先生知遇之明鑑也若先生之世業文
章自有當代名儒載之竹帛垂之青史流芳百世余
復何得而言至於肇建招提弘揚祖道繼往開來啟
迪龍象傳禪燈於萬祀留芳躅於千秋雖西乾之須
達東震之右丞又何讓焉先生其再來人也視富貴
如浮雲一死生為夢幻年巳及耄期頤將近安時處
順正有道人之事也況從先師於方外信道崇篤修
證肯綮於佛祖之道不但升堂入室而向上關鍵了
無餘蘊矣故臨終談笑輕安坦然而化豈非幻滅都
盡慧光渾圓󱞂發而酥熟成就者耶雖先生之令子
早逝而若孫者天姿超邁壯志猶龍不日將顯仕於
宦途克振家聲所幸者麟祥巳兆將見綿綿瓜瓞本
支百世先生之靈或可相安於地下也其禪林之隆
替固不可必余既充住持自當夙夜黽勉頹者修之
圯者葺之亦不敢違先生之知遇而負令孫子勉之
所托也余幸獲知遇忝在住持聊陳薄奠以表愚衷
嗚呼慟哉哲人往矣知我其誰寧不為先生慟而誰
為靈其鑒之伏惟尚饗。




大戒牒


蓋聞千佛授受憑戒律以為基諸祖相承指金襴而
表信故吾釋迦世尊既成道矣坐菩提樹下初結波
羅提木叉為權教之始知涅槃時至特付將來以戒
為師為最後之囑是以五部毘尼繁興於西土三壇
[002-0257c]
淨聚紹隆於南山使圓心得體識相防非三乘共躋
於覺場五分同歸於性海雷音既震幽蟄皆萌應知
戒為萬行之本源一心之要徑也所以建壇肇興於
唐宋修奉善繼於元明歷代相沿戒華斯茂迨我大
清世祖章皇帝金輪御極溥德同天創皇壇於順治
十七年間施戒法於京師大慈壽寺特頒敕諭云朕
惟佛祖之道明心見性止惡防非開正覺之門趣菩
提之路教至重也然定慧等學以戒為先經論三藏
非律莫備比見祖庭秋晚律學荒蕪非大揄揚無因
勸勵是以特設皇壇弘傳戒法由是欽此欽遵推廣
皇仁茲惟其省某府某州縣某寺建壇說戒內有戒
子係某省某府某縣人禮某為師剃度出家法名某
今就本壇於某月某日受沙彌十戒於某日受比丘
二百五十戒於某日圓受菩薩十重四十八輕三聚
淨戒戒成就巳合行給牒隨身收貯遊方參學如遇
關隘盤詰執此為憑凡所在在處處廣行軌範接物
利生理事雙明止作無犯乎輕重初心不昧受持必
慎乎始終由此了相知宗樹人天之標幟識心達本
出生死之重溟以此功德仰祝皇圖有慶帝祉無疆
萬方戴雍穆之休四海樂無為之化四恩總報三有
齊資伏惟三寶證盟諸天衛護須至牒者。




感木假山說



凡物之生也或有時而用焉其遇之也誠難縱遇之
而識其材之有用者更難故荊山之璞見刖於楚王
鹽阪之駒長鳴於伯樂以是觀之而物之遇之也豈
偶然哉而遇之而用之者又豈徒然哉辛亥春有樵
山者於風穴深谷中得枯木焉其形不高度可盈尺
上大下小而闊止五六寸許竅穴穿遍枯朽槎材嶙
峋剔透若曾經刻盡者樵者奇之攜以歸人爭奔視
[002-0258a]
然猶等閒視之未嘗有所位置少焉白雲老人從外
來諦視者久之曰此木也胡為乎來哉若此其棄擲
也乃左手執杖右手攜木坐就清流洗滌其塵垢挑
刮其敗腐揩磨拂拭而峰巒隱起若有無數煙雲勃
然欲出焉且山首青螺下垂容𥥌巇嶮脊凸而胸凹
廓如其有容真天巧哉於是位置於石室之東軒佐
之以圖面列之以函經煥然生色而游觀者莫不愕
然起敬何必入萬峰深處而宛然對楞伽小白花也
噫嘻物之微也遇識者而用焉雖枯根朽質遂得與
圖書比貴若猶未也則混跡於樗櫟擁腫問其不為
燢下薪者幾希又安見有奇峰傑立而表表不沒於
人如是乎雖然天之生物誠不偶也而遇不遇有數
存焉如璧見而連城驥馳而追風則物之發其用也
時也非苟然者也故君子不可以不知時。


叢竹說



居室之側有業竹焉不知其檀為誰也依墻附壁背
日就陰若隱伏於窮岩幽壑之間人少有見而悅之
者雖埃氛錯雜而孤根挺秀生意亦蔚如也幹直自
疏不以處卑而屈其節葉密斯茂不以蕪穢而亂其
清雖隆冬霜雪之嚴寒而不能易其操雖非時風雨
之擊磔而不能挫其莖亭亭物表矗矗干雲勁節孤
貞推蕭穎之君子臨軒生動來李白之故人鬱鬱然
遠可觀而近猶可親也余日彷徨其下或滴露研朱
或掃葉烹茗瞻凌空而鳳舞聽漱雨以龍吟碎篩金
於月夜清戛玉於風聲梢拖煙而拂翠籜驚飆而出
林音傳嶰谷韻協柯亭於是擬葛陂之仙杖垂東海
之釣綸耿介拔俗瀟灑出塵雖托根而非地長抱節
以虛心一種超然自得之趣其得於心而會於神雖
有智者亦不能以言而得致其極者也信乎王子猷
之言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002-0258b]


古雲字說



雲也者山川之蒸氣亦常有也何以言古意示其初
也示其初非若今之汎常慕跡者明矣公羊傳曰不
崇朝而雨遍天下此泰山之雲也蓋謂山高積厚而
澤之及物者遠若吾佛世尊從久遠劫來為一大事
因緣出現於世如大雲起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慈悲
濟物普雨法雨使盡大地若艸若木上中下根悉皆
蒙潤各得增長古雲之義或取此乎然是雲也非青
非白非赤非黃往復無際隱顯難名忽舒忽卷或合
或開逼塞乎乾坤之內開張夫日月之前不可以智
知不可以識識十聖三賢瞻仰不及眾生魘外覷捕
無從惟洞徹法源者頗測其端倪若夫莽莽蕩蕩之
徒雖終日與之挑撥而情封識固性天障翳安能達
其底蘊而窺其彷彿也哉古雲禪子牧雨和尚之薙
落弟子也自中州來從予者數載矣故為是說以勉
之蓋直示其操存涵養之功以造詣乎古雲之實而
毋虛蹈此名稱也夫。


斷崖字說



直截斬齊之謂斷壁立萬仞之謂崖凌空萬丈拔地
千尋超出乎雲漢之表卓立乎宇宙之中群峰競峙
而莫與之齊眾嶽峭削而難同其勢鳥飛不度人跡
罕到此崖之孤峻嶮巇而莫可幾及者也夫道亦然
鼻祖云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吾
人於三條椽下七尺單前斬絕萬緣屏息念慮專注
禪觀孤迥迥峭巍巍如鐵壁銀山相似喧囂不能撓
其志溫飽總不干其懷萬年一念槁木寒灰直得偷
心死盡智竭情枯驀向懸崖翻身撒手不動毫芒一
直到底所以命根頓斷絕後再甦欺君不得此之謂
險處放手而親到斷崖之底蘊也從上佛祖到恁麼
田地然後出世利生門庭孤峻莫可躋攀故我釋迦
[002-0258c]
文佛拈花於靈山會上人天百億罔措其旨達磨大
師面壁於少室巖中英俊頗多罕契其機臨濟入門
便喝雷崩霆震德山入門便棒電激風馳學者近傍
由難往往望崖而退設有一人不顧危亡見義勇為
直下承當便能夷其險洞其微掀翻聖凡窠臼摟碎
生死根株坐斷高高峰頂那一著子呵佛罵祖打雨
敲風從教開悟天下人從教疑殺天下人昔有祖師
亦號斷崖參高峰妙悟道偈曰大地山河一片雪太
陽一照永無蹤自此不疑諸佛祖更無南北與西東
出世住浙右龍象雲臻與中峰本祖為伯仲廣漢誠
侍者號斷崖從予最久初未有說歛足之暇以義質
予故為之說義如此仍以祖師之號誘掖勸勉欲其
羨慕而思齊之也子當書紳永佩而毋忽。


致中字說



喜怒衷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誠
能椎致其中是天下之大本立矣大本既立則不偏
不倚而無太過不及之弊也蓋自古聖神繼天立極
開物成務莫不本此大中至正之道聖聖相傳而曰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故緣督以為經湯執中而立賢
無方舜用中垂裳而天下治孔時中而無可不可總
之是有所取法而能善致其中者也矧吾佛祖中道
第一義諦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擬思則隔動念即乖
觸之則敧背之則傾觸之不得背之不得不觸不背
總不得所以神光立雪斷臂雪峰九上三登無非求
致其中者也隱山龍之一道神光萬古閒懶殘之臥
藤蘿下塊石枕頭無非固守其中者也百丈一喝三
日耳聾臨濟三頓棒如蒿枝拂雲門之折足德山之
焚鈔無非悟致其中者也至於天下善知識拈椎豎
拂瞬目揚眉雷崩電掣嗔呵怒罵無非指示欲人人
皆致其中者也邇來祖庭秋晚中道凌遲知者務高
[002-0259a]
而狂妄太過愚者固執而憊不及此無他是不究
其大本又為朱紫混淆鄭雅相亂而不能致其中者
耳子來間字於我即字之曰致中故為是說子當熟
究而深思之。


省然字說



火傘張空蒸汗如雨大啟戶牖揮扇欲裂倏爾薰風
南來涼生殿閣少焉夕陽西流紫綠交胘偕二三子
解樹下露頂林間或拈提向上或論古談詩有衲
子問字於余即字之為說其義衲子捧硯牽紙請援
毫以授之余即揮灑以如其請然監寺恰襲其風
亦以字微余說余思夫省者密察觀照之義觸境逢
緣有所契證乃入道之要門也如黃面老子捨皇宮
入雪山六年苦行忽睹明星而喟然歎曰奇哉一切
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
得此豈非有所省而契證者乎長慶坐破七箇蒲團
一日捲簾說偈曰也大差也大差捲起簾來見天下
此豈非有所省而契證者乎靈雲三十年尋劍客忽
見桃花了然無疑此豈非有所省而契證者乎楊岐
在慈明監寺二十年一日偵明於路不覺禮拜夾背
汗流此豈非有所省而契證者乎吾人決志既定信
根已深於行住坐臥時時觀照默默提撕用力之久
猛然於聞聲見色處觸境逢緣時啐地折嚗地斷始
知佛祖不傳之妙當人元具匪從他得或奪或與自
在自由如此方謂之省然者也省然監寺年已老矣
幸獲從余親炙爐鞴痛耐鉗錘直須奮然擊碎透頂
透底與從上諸佛諸祖把手共行始不孤此省然之
義也古語云舜何人也子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省
然其勗諸。


竺雲字說



雲之所以為雲也未嘗不一爾或有隨其義而取之
[002-0259b]
者義必有在也上人號竹雲義亦勝矣然雲之於竹
雖怡情丘壑幽閒自適此獨善其身者之所為唯供
其嘯詠而已未若騰空致雨潤澤八荒如吾釋迦世
尊誕自竺乾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隨機設教利物興
慈如大雲起於世間一切眾生咸蒙覆蔭普獲清涼
吾衲僧家佛祖之標幟也宜先立乎其大者余為易
竹為竺義取諸此也不獨吾教如然易有之曰雲行
雨施品物流形又曰雲從龍禪人依善知識住者最
久當觀佛行二六時中肯痛自鞭策剋期取證如長
鯨吸海涓滴無存珊瑚之枝不期然森森露出時然
後起應無緣慈如竺乾大聖遍布密雲彌漫天地籠
罩古今變化難窮循復無際卷舒自在凡聖莫能測
其端應物無心理事莫能羈其跡有時橫身絕巘有
時為霖九垓作群生之依怙開人天之正眼始不負
參詢之志而數十年之艸鞋錢亦有償也禪人以紙
丐余說余為說竺雲之義如此蓋有深旨焉更為歌
曰西竺迢迢兮遠且長密雲彌布兮澤秛遐方憫閻
浮兮濟時康冀禪人其踵跡兮直遊偃夫無見之頂
與瞿曇而頡頏。


隱石字說



莊生謂滑疑之耀聖人之所圖也故君子之德比美
玉焉照玉禪人舊字蘊質厭多雷同請余更之余嘉
其為人敦厚純篤字之日隱石夫天地之間品類繁
多莫不各以其材器而顯用於世石惡乎以隱為義
有所取也雉罹於羅者以其文也龜刳其腹者以其
甲也兔控於罝者以其穎也士困其身者以其辨也
皆不善其隱者也庸詎知光外而終隳吾觀善隱者
莫如石右物之最鈍者也唯鈍則靜而藏其用故根
深寧極韜光於山林丘壑之間盛衰榮辱之所不干
是非毀譽之所不及得永葆其真若世之逸隱者也
[002-0259c]
間或有見於世者若黃梅墜腰而傳衣吳淞浮來以
化世無為呼丈而米拜穀城名公以授書此皆感遇
一時神運千古其出其處有道存焉豈與今之雕文
誑世弔詭衒奇者同日而語哉雖然猶有說焉子之
來從吾學道也須辨堅石心立決定志一念萬年去
寒灰枯木去古廟香爐去一條白練去日就月將念
茲在茲直待涵養純粹造詣功深安知不化為牟尼
大寶與舉世奔競窮子濟其因乏貿易所須皆獲如
意不亦善乎是說也深有旨哉子其勉之吾斫額日
以望之。


元晦字說



海稱百谷王為百川所歸者以其能下也有易之謙
道焉以其能下故能成其深廣淵晦靜默虛涵寂照
而莫可測量矣雖森羅萬象影現其中非有所受之
也以無所受故淨極光生虛明自照本體如如首楞
嚴經曰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皆淨極故亮應一
切也書記海亮本字寅旭取旭日始旦之意吾以謂
旭皆不若晦因易為元晦故作字說云。


嵩樵字說



嵩少之山自達磨面壁後而樵採者甚眾也慨夫滿
山皆刀斧痕是樂乎煙霞而未嘗得其樵中之旨乃
世俗之庸樵耳設有一人以無功用行神機默運妙
契真如心境俱寂水鳥山花天真畢露而樵中之旨
斯為得矣禪子寂行求余字之是欲速成者也字之
嵩樵意在於益莫負山花映水紅而後可。




蘭亭記跋



予幼讀唐詩類苑見有辨才蕭翼倡和詩首序云唐
太宗酷好二王書聞蘭亭記真蹟在吳興永欣寺僧
辨才所百計求之不獲房玄齡薦御史蕭翼多權謀
[002-0260a]
命翼微服南遊果以術取其書以歸太宗大悅擢為
員外郎賜以金縷瓶瑪瑙碗等物秘之大內臨終數
目之謂太子曰當借此以殉嗚呼文字之在天地間
誠為至寶蓋亦多矣唯義之書太宗重之如此雖沒
猶不能捨亦見帝王崇文善雅之篤文字為天地間
之真寶信不誣矣予昔遍參吳越時見多傳本不無
摹搨失神字畫粗腫竟未見有真蹟後於鯛陽宋中
丞第得臨本字多殘缺首尾不完閱之乃唐褚潭州
臨傳於穎上者迥然精妙神彩煥然筆勢飛舞觔力
道勁覺前所見不啻爪餘鱗甲耳甚珍愛之遂摹一
本隨之四方歷有年矣今於廣教得碑陰之空特摹
勒上石公諸同好願結翰墨一段良緣也。


跋徐媛帖



曾子固云王羲之書晚乃善學力所至非天成也筆
塚墨池雖好事者所為可見書不易學而學亦未易
成也羲之始學書於衛夫人而筆法精妙足為千古
矜式迄今學書家無越乎義之者也甲子夏余過
陽晤季貞毛文學以一卷見示乃女史徐媛所臨古
字帖也徐媛書又彷彿義之而閫秀鍾發道逸超邁
又神乎其妙不愧鬚眉所以可傳寶之毋忽。


跋趙松雪公帖



松雪趙公在元統以書畫妙天下為才人中第一當
時諸公無出其右者若字若畫有手蹟有墨帖藏於
縉紳士夫之家蓋亦多矣世更滄桑或淪於泥土者
有之或落於田家者有之此帖不沒於泥土而獲於
畯夫之手是亦大幸也奈何冊葉零落畯夫不知以
繩聯之為田婦鞋樣線夾之具類乎麻姑至蔡抓背
是求梁鴻寓吳傭工是作孰知其賢哉良可慨也幸
斷崖誠子以錢四十文贖之以歸又亦大幸也余閱
之乃松雪趙公之書杜詩帖也命工揭裱翻然而新
[002-0260b]
筆力道勁有扛鼎之勢恍如塵珠再現光耀奪目泥
蓮出水香艷拂人是亦墨林中希有之奇珍也惜其
冊首不全故記其後以見斯帖之其出其處是亦不
幸中之大幸也歟時康熙二十八年六月廿一日。


跋聖教序帖



近代聖教序帖多殘缺字畫不完乃槌擊石碎搨多
字銷罕見有完本矣適中也禪人持一帖四角俱圓
水跡多印惟字畫燦然鋒芒如新無斷文無殘缺筆
勢稍全彷彿細翫邊有記曰大元至正二年搨也非
敢信為元搨觀字畫全美知非今時之搨也明矣命
重新之什襲珍藏雖世金可求而此帖不易得也。









憨休和尚敲空遺書卷第二
[002-026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