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197 浮山法句-明-本智 (master)



浮渡山大華嚴寺中興尊宿朗目禪師塔銘併序


賜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參學優婆塞邑人吳應賓撰


賜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龍眼居士邑人何如寵篆書
浮山華嚴寺者宋圓鑑大師遠錄公為歐陽永叔因
碁說法處也其在
國朝則古亭和尚以山雲水石作大師子吼去而還滇
百年許而朗目禪師復自滇來浮渡稱中興尊宿云
師曲靖李氏子也法諱本智初號慧光余同年黃舍
人道月以朗目更之曲陽之城有朗目山師之薙髮
在焉志初且旌法眼也山之主人曰白齋和尚始出
家有于弱而慧龍性難馴白齋窘之北方數年得其
傷足之便乃負而趨為之剃染即師也白齋捨富人
居修遠離行華嚴法界勤勇念知其住雞足住會城
皆以師從聞熏發起良厚將順世有為師請遺教者
白齊曰是惡知不旦莫為人婿耶蓋激之也師乃發
憤請益諸方是時武當不二伏牛大方印宗南岳無
盡廬山大菴薊門遍融月心性天輩皆倡導師所至
有結夏者有三年淹者有發蹤者有安鼻孔者有擩
首者有揚眉瞬目者有點頭者有為之停機注思者
雖咄咄逼人未嘗自喜清涼峨眉落伽天臺少林蘆
芽之屬咸極幽討庶幾遇之其後乃登天目蘭風之
門風以見佛了生死為問師方擬說輒呵之一日風
肩柴次遙見師擲之於地曰見佛了生死師不言直
前肩其柴大呼曰見佛了生死風深契之於是臨濟
之金剛王時從面門放光出入稱藂林白眉矣往余
讀蘭公所著宗鑑而歎師之能肖其哮吼也而蘭公
[007-0297b]
常以方便攝諸外道賊具借資頗滋不譽波及師愛
者請有以自貳師曰譬如飲水冷暖自知奈何以外
人齒頰而背吾心耶而師所摧伏外道以謝蘭公亦
復不少易曰幹父之蠱師之謂也師既具擇法眼以
婆心故不辭泥水門人於方之內前後所得當名人
魁古無慮數十輩不具載載其慕用之尤者過六安
時劉大夫垓為新中峰山居之剎曰華嚴者以憩瓶
錫既成去而遊曰不鍾給事字滈陶比部允宜皆莫
逆焉居數年比部左遷廬州別駕視篆於六出俸錢
創鏡心精舍以待師問行至合肥則黃舍人片言投
契上首自雄作朗目禪師小傳而余小子應賓用萬
曆甲午從四眾範文六天人師歸於浮山之金谷巖
當事之嚴而師飄然一衲挂搭菩提場中悲仰請加
者累月像成然後去既見君子我心則夷同心之言
雲興瓶瀉二三冥契皆曰未曾有也蓋自古亭之去
浮渡而華嚴燼矣支提覷山和尚從余請以
慈聖皇太后法寶駐錫金谷為蘭若前茅明年復如支
提久之示寂則遂以金谷戴師始至自六首為遠公
舉揚十帶慈濟堪忍眾是以和波旬滋蠢至剖龍宮
而馬鬣之師曰真宰豈有異方便耶禱於三洲包腰
而去而如來所遣劉司空東星以中丞建節淮濟慈
示之不忘急開士邂逅師子龍興睹大機之用而喜
可知也靜室用二輩禮館之左舍大索竺墳請所以
報德者三而師不應也無巳乃言浮渡亟下所司治
反金地諸使者郡邑大夫順流更始闡提章章歸我
汶陽而會
上大轉三藏法輪於菩薩住處師自濟之普照如 京
[007-0297c]
師中丞之聲實為前導遂得 請一時英碩諸所推
輓若臂若舌語具余內凡胡參知瓚所成浮山志中
肇自戊戌迄於壬寅首尾五夏而浮山護國大華嚴
屹然表於龍象之窟
璽書貝㲲特地配天歐遠一會儼然未散惟兩大士尸
之怪乃沁水之車浮山之笠千里一日不異合符豈
人力也哉所從來久遠矣師氣韻閒曠目無貴高取
大宰官惟法幢之是務建食不力珍臥不下帷入為
寶瓶出乃香積三藏之函三寶之塔秋毫皆四事之
自出也操觚之技慧業夙成林下水邊味其韻語爽
然若致身中峰之側書法潛心右軍往往以道勁見
賞然皆不竟學取能莊嚴第一義為悉檀之助而巳
高山仰止塵尾是瞻楮墨齒牙應接不暇或時體為
之敝師亦不知也輕重不立於懷讚毀不止於耳二
施四攝所起佛種使有籌室何啻闍維余同年竇廉
訪子偁喻之淨月處空影涵萬水倔彊者不覺心下
所至非有求人人者求之于開府若瀛汪中丞可受
陶祭酒望齡袁洗馬宗道黃庶子輝李侍御天麟王
職方舜鼎張大參淳皆許絕倫之目而王太史陞𧌙
太史思霈王給諫元翰朱武部世昌陳觀察佇蔡工
部善繼李評事  張令尹慎言吳州守澄時阮州
守以臨陶進士珽司空之胄子劉  並總巳北面
稱浮山優婆塞者也僧伽藍摩經綸伊始則付囑其
徒圓白而脫身為竿木之遊迴見業因有力者復祖
堂之寧海使白之兄圓教居之至沁水置芻於司空
之墓而是時 瀋藩以金湯為剎利中最尤好華嚴
所居諸座主執經侍側居然五十三參中一數聞師
[007-0298a]
名因其人都致之既至長揖不拜發以敬田神情整
暇慈旨清婉 瀋邸為之改容肅客法喜滋熏明日
遂納師資禮所供獨受一紫伽黎及水晶素珠為浮
渡之鎮而 瀋邸不復南面朝釋子矣師於紫柏老
人後而未往挂錫薊門而紫柏示受王難譸張之徒
虎且域招提大恐師以空寂我國晏然作書抵吾家
客部用先讚嘆紫柏逆行方便甚難希有由斯以譚
師之親見紫柏久矣而山陰錢經國所述兩公鍼芥
之語實傳聞於紫柏之門知師者何必在弟子耶居
數月受
慈聖請自寶塔徒居蘆溝之廣慈精藍大建然師所懷
來故在浮渡日夜欲有所會以濟南轅而
慈聖將周三百六十甲子眾請以首楞嚴法增上祝延
師躊躇數四若將弗克至同分別業二種妄見忽下
座告大眾曰緣盡矣以水灌掌跏趺而逝時乙巳之
十二月二十四日也距生乙卯歷五十暮而符其月
日僧臘以十計者四焉訃聞
慈聖震悼憫卹有加
賜金返靈骨塔於浮渡妙高峰之南麓從師志也師嘗
問蘭公和尚知是般事便休何自苦蘭公云恁麼則
法有住處矣師伏膺之五載修般舟行以刳正性而
違現業入草驀鼻念佛自呼終其身脅罕至席金谷
安居率眾長跽以華嚴音聲漩澓觀察而方山之論
觸目會心自是更喜修多羅藏蘭風一句不復作奇
特想矣師十二驅烏十九行腳三十年一聞家耗還
書慰喻諸法空幻外了不及私嘗為余言今是昨非
相觀末後脫洒有以也百身可贖絕塵而奔以追六
[007-0298b]
千比丘之鞭影即彌勒樓閣彈指立登何論梵剎哉
初後住處皆曰華嚴最初所事師最後所囑大弟子
皆華嚴善知識而余讀古亭碑亦以法界之門與離
文字印為鳥之二翼往師在滇時嘗熟睹古亭肉身
於歸化寺而記名字於浮渡者誤以亭為藤後在
王舍滇人向以山雲水石集而後知歸化肉身之為
浮渡主也二剎相去萬里百餘年間去來如連環憶
忘如蕉鹿可不謂大異乎當師護藏返錫余贈之詩
曰古亭歸路為來路遠錄宗乘入教乘蓋實錄也幻
因幻果谷響泉聲十帶十玄搬柴運水未知見佛了
生死者到此還有末後句也無嗣師法者圓忍圓教
兩座主後先戮力咸有庸施而白書記代師領眾者
五年深入緣起得菩薩戒於古心和尚在羯摩中說
法第一其末以浮渡推紫柏之高足鎧君子謂之善
繼善因此三比丘與師少所偕行腳圓性座主相繼
觀化皆以闍維之燼從師於窣堵坡之左側忍之徒
佛觀佛香教之從佛開白之徒佛志佛來若守若從
不為無樹而開與來也親祝髮於師手嚴淨毘尼勤
求般若師之慧命在焉汪中丞嘗與師言於金臺之
下師號朗目何不朗吳太史目師笑曰遠公黑白未
分一著子非渠無眼人不能覷也余小子未之敢承
然師之所以朗余目者亦巳多矣天刑未寬無能為
役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乃因舍人小傳益摭甲午以
後所聞見於師者勒之於塔而系以銘銘曰臨濟之
宗遠錄橫吞曹洞浮山之帶古亭混入華嚴人境俱
奪兮龜毛兔角之薪盡事理妙協兮山雲水石之火
傳天目之返擲兮顯法身向上之用歸化之出定兮
[007-0298c]
了昔人猶在之緣支茆建剎兮看殘碁於局外微塵
經卷兮聽撾鼓於聲前開示眾生兮從來一十九路
莊嚴佛土兮向後百千萬年有塔涌地有舌彌天帝
綱重重而無盡金輪剎剎以俱圓其斯以為朗公之
禪。






夢禪語王舜鼎會稽人兵部侍郎



乙巳臘月念有四日午時朗目和尚無疾坐化次日
其孫幻際來報越數日將歸靈骨建塔原住浮山問
銘於予予惟和尚生平夢見這著十方三界既巳空
卻今日何須更從空裏重牽葛藤夢中說夢意欲借
筆端點出光明且莫匆匆草草無巳姑取舊時相見
一二夢語舉似明眼人共圓此夢何如記壬寅年偕
陶石簣趙石梁諸老訪師于寶塔寺石簣舉楞嚴經
中喪本受輪語問如何是本和尚不答復問和尚應
云若再問便喪卻了也復云必欲究竟此事尚須細
詳期以異日眾遂別顧余心動不能巳尋與左心源
約再訪盤桓竟日頗悉和尚行腳事與提策學人語
剖出心肝努破睛珠入泥入水曲為學人嘗云吾嚮
於宗門見些光景自謂妥當一機一境當甚麼事汝
等學者須著實用力時時覺照始有少分相應又云
金剛經須細讀降伏其心只在無我人眾生壽者四
相後云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學者
直須恁麼始得舋舋開示可謂至拳切矣嗣後和尚
[007-0299a]
以送藏歸浮山余以使事歸會稽年餘不相會比甲
辰抵京復晤寶塔寺再與石簣諸丈會譚慈慧寺石
簣細叩此事和尚再四徵詰舉心經照見五蘊皆空
語問今見有五蘊如何能空經中說深般若此般若
人人本有只是不顯顯即五蘊空矣儘力提示大約
欲學人照破幻相透出本地風光耳慈悲心切不無
落草之談要以空諸所有一切皆是一切無著此等
境界和尚蓋親受用久矣寥寥末法衲子幾人予與
和尚形跡似疏道味頗契予嘗寄柬以不相見而見
和尚答云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化之先數日和尚以
一緣事相託予答柬尾有云歲將暮矣滴水滴凍目
下如何意以相最不謂逾日遂辭世去也目下消息
略通一線身世何有去來翛然和尚庶幾得自在法
門矣聞先一夕夢四大皆空早起語人生死事亦只
尋常吾今覺無身一般然猶升座講楞嚴至別業同
分二妄見處罷講歸禪室端坐瞑目而化道俗見聞
歎未曾有茶毘日丘太史王給諫至蘆溝橋北皆長
跪合爪誦佛至火滅乃巳總之同分妄見本無生死
妄見生死現在生死妄見無生死種種臆想種種戲
論皆夢也打破此夢仍夢也即今有不夢者麼試扶
起朗目和尚與伊摸卻眼睛點出光明看。







[007-0299b]
曹溪一滴卷之七朗目和尚浮山法句
妙峰山後學周 理輯
滇南學人陶 珙閱


浮山九帶序



咄這老漢遭葉縣省雷鳴雨棓忍得氣充寰宇受太
陽玄皮履直裰付諸方不直半錢那堪坐大宋仁宗
皇祐敕賜浮山大華嚴令四海仰如星斗至今聲價
彌天指點文忠子黑白未分前一著畢竟落在那邊
敘宗門九帶葛藤猶存一帶未完累天下學人紛紛
把作話頭參余是祖師第二十四代覺胤越一萬八
千程來究當時未了底公案不免替祖師代轉法輪
為諸人聊通一線使楊廣山頭異草翻茂會聖巖前
怪石開蓮闢開大通洞口拈出九帶枯禪蓋天蓋地
彌古彌今普現諸人面前用之則任汝敲風打雨不
用則從他墮海堆山諸人到此還見吾祖師第十帶
宗旨麼將拂子向空中一點便下座。


柬劉晉川司空



古人以學道譬之牧牛發心修道如尋牛久之見性
如獲牛以念佛總攝六根如調牛故經云譬如牧牛
之人執杖視之又云一回入草去把鼻拽將來此捷
徑法門老檀早深入矣經云見性易學道難既得見
性放過即不可幸老檀二六時中將本參話頭重加
精進一切處不可放過念茲在茲如煉精金轉加明
淨今時學道之人只務說禪說時似悟對境都迷只
為不肯信心一切處放過被境所轉不能轉物為道
山僧在長安市上與諸宰官居士單提淨土一門同
修念佛三昧如黃太史慎軒居士夫人去世發願永
[007-0299c]
斷愛欲獨處靜室公務之暇一心念佛迴向西方袁
又損昆季及一門眷屬俱持彌陀佛號并往生神咒
為西方公據又劉尚寶李御史諸上善友俱以念佛
三昧送日月此諸法友禪土雙修福慧兩嚴真可謂
在家菩薩也今以化諸君念佛公案一百八句見性
成佛祕旨書寄老檀熟參熟念自覺覺他但念佛有
二種一口頭念報身佛二心頭念法身佛未見性人
念口頭佛巳見性人念心頭佛以心融十方故念佛
一聲十方震動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正念佛時佛
即是心正念心時心即是佛心佛不二法界如如經
云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惟老檀深心念佛不盡。


柬黃慎軒太史



貧道智聞居士依最上乘發菩提心久如浮山華嚴
遠祖道場乃居士菩提心中一微塵耳此箇微塵量
等千界無量凡聖盡處其中智今舉此一塵請居士
以筆端三昧點破成華藏莊嚴則十方諸佛無不讚
嘆一切眾生無不歡喜智望居士座瞻仰無量。


答蘊璞法師



牛首別而不別龍舒逢而不逢且道不逢不別是何
面目咄釋迦以這箇指天指地達摩以這箇分皮分
髓臨濟喚作金剛王趙州溷指為柏樹子乃至千七
百老衲顛拈倒用俱出不得這箇門頭戶底都為他
不逢不別動用百草頭邊寂滅一微塵裏令盡大地
人推不倒扶不起上座到此田地只得將空合空以
水投水不免以這個陞馬大師千百年爛不盡的一
張木床以這箇說老瞿曇五十年譚不了的半邊圓
覺以這個剖佛祖心胸以這箇揭人天眼目究竟這
[007-0300a]
個早是空中釘橛那堪更將埋塵故磚封作臘月扇
子吐曼浮渡山人說是鹽官犀角卻被巖前石女看
破了也呵呵似這等用不著的閒家具只好分付無
乎童子等到驢年打死東海鯉魚了一二場懡㦬揀
點將來金剛王柏樹子與塵磚臘扇總是古今通弊
好與一齊按下放過三十棒且看無面目老子與太
虛空商量昨夜把須彌山一摑驚動南海波斯捉住
西天賊盜等到今朝日午打三更叫森羅萬象一齊
看卻是東村王大老咦然雖如是似這等說話底只
合提到十字街頭倩無舌人痛與一場惡罵何故怪
他前來錯說了這個。


開心法語



震旦瀋邦有 大世主繼成離欲居士早受靈山之
記夙植般若之根以悲願無盡故示誕王宮為覺悟
自他故迴向佛道以實相觀身以如幻涉世神定三
摩志趣六度美聲遐布善信咸依方外朗目比丘者
以生死故離世間網遍求善友故歷半天下聞 世
主道聲欲會心要從浮渡山三十六巖方丈中出經
行過百由旬地入舍衛城於十字街頭悲宮智殿中
見其 世主坐無畏座福德具足智慧洪深以無我
智修一切善法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清淨光明如人
中月敬合掌問訊曰善哉 世主富有國土貴無等
倫作何勝因感斯妙果爾時 世主即從座起亦合
掌問訊答曰我昔曾於無量百千萬億佛所種諸善
根深信般若以是善因成是善果又問諸婬怒癡與
戒定慧世出世法我及我所得性相平等否曰法與
非法悉無自性無性之性性自平等無有差別又問
[007-0300b]
此無性之性境界云何曰虛空佛性境界甚深須藉
開示乃得悟入作是語巳即迎比丘入大慈悲殿焚
五分香禮三世佛問訊比丘曰惟善知識開我智眼
入佛知見於是比丘以無聲文名句之智說一切聲
文名句之法令 世主善友發增上善根之心發深
信自信成佛無疑之心發誓與諸佛同堅固實相不
二之心發廣大如虛空含萬象之心發隨順世行導
利眾生之心發精進不退轉如金剛不壞之心發是
心巳以普光明智印普印十方三世萬有一切諸法
同一光明智體正恁麼時十方諸佛同時現身天下
舌頭一齊坐斷比丘默然良久乃謂 世主曰此無
相法門佛之知見汝今見麼 世主亦默然良久曰
巳見曰若向這裏見得親切轉過身來便與十方諸
佛共一脣牙百億修羅同一鼻孔如或未然須向百
尺竿頭更進一步如華嚴會上大勢德王勝德王善
光無厭諸大聖王皆勤觀察無相之法不著世問自
在王位惟求諸佛自在法王之位莫不皆以寂靜之
法而為宮殿恒住其中今者 大王戒稟菩薩名稱
圓性欲泛如來大寂滅海當踐其古聖所履之道將
此無相無盡無實無虛無依無住大方廣堅密法界
之性作一句話頭一念現前則一念智周法界念念
現前則念念智周法界經行坐臥常住其中此是修
無修修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證無證證 大王應如
是知如是見如是見如是信解行證吾今為汝保任
此事終不虛也。


謹按是篇尊藏 瀋瀋策府辛亥秋孟親授無說律
師過百由旬轉付剞劂續于初卷之末圓滿浮渡黑
[007-0300c]
白著前十帶公案等攝眾生入大華嚴平等法會盡
未來際熾然無間無說即微密瀋瀋所贈號也
於是廣淪吳應賓執筆敬紀其事以垂永永。


七言古



贈覺凡關主



「 孤峰頂上結茆關關中深隱無為客三寸面皮冷如冰一點禪心堅似鐵搜空曠劫本來心戰退目前生死賊經行坐臥體如如見聞知覺無分隔千般知解盡拈除一念萬年無間歇猶如鑽木火熾然只待灰飛與煙滅木人持缽下崆峒石女懷胎絕言說兩度相逢話葛藤喃喃未盡婆心切關中有主主中關寂照兩忘虛默默丈夫志氣等金剛摧碎魔王心膽裂萬象光中獨露身非俗非僧非行業松風流水絕音聲青山白雲無顏色逼得虛空粉碎時忽然迸出寥天月三關九帶了無干百非四句無交涉單單拈箇死貓頭臭氣潑天俱漏泄轉身復我一粗拳謂云朗漢多饒舌」



五言律



秋日坐白雲巖方丈為吳篤之明之兩居士譚


楞嚴實相每禪餘經行峰頂趺坐巖龕吟風嘯
月偶成偈語遂筆以贈之凡八首


「 結社傍禪棲長松覆石溪一心秪這是萬法本來齊得旨空身世忘機出悟迷目前親指示煩惱即菩提」



其二



「 欲識圓通旨先須了性空道超言象外心應色塵中鳥語談真諦溪聲演妙宗返聞聞自性更莫問西東」



其三


[007-0301a]


「 稱性開玄旨隨機闡密因了心忘我相觀世轉空輪獨照融三諦和光泯六塵圓通無內外法界現全身」



其四



「 經行烏石頂長嘯白雲端夜月山光淨秋空斗宿寒談心揮麈柄問偈坐蒲團點破金剛眼乾坤掌上看」



其五



「 青華方丈坐與世自相分燈挂巖前月衣沾石上雲寒崖翻豹霧古木篆蟲文更上孤峰頂超然思不群」



其六



「 古洞開青嶂丹崖挂碧蘿澗中流水細峰頂白雲多僧坐深巖定樵歸野路歌幾多西祖意寂寞在山阿」



其七



「 這箇摩尼寶塵塵盡放光希聲誰解聽遍界不曾藏返復無歸落來回不定方未離些子地隨處見空王」



其八



「 今證圓通境長林入曉風普門何滯礙萬法本參同月色波紋裏山光樹影中圓通不是境識境即圓通」



坐木蓮閣



「 小閣千巖下幽栖一病禪燈懸天上月茶煮谷中泉石潤巖飛瀑林昏樹吐煙有人來問法惟指木開蓮」



送僧歸雞足



「 孤身遊萬里一錫振千峰踏遍曹溪旨參窮少室宗心花開片片慧日現重重禮罷諸方後歸家扣石鍾」



七言律



登雙峰



「 短策輕衣信步登扳蘿直上最高層千重雲裏三間屋萬丈崖前一箇僧片石孤峰為法座疏星皓月是
[007-0301b] 明燈洞中天地忘今古到此方知最上乘」



鏡心講堂贈瑞光座主



「 雨花金地湧青蓮勝會靈山尚儼然萬法森羅三昧印一心清淨六根禪劫前寶塔憑誰供空外燈明只自然無垢一生須作佛莫將遠計賺人天」



浮山解制



「 千日禪關解制時秋風吹動紫伽黎白雲片片橫金谷流水潺潺下石溪錫杖竟飛天柱北缽囊爭出石門西因緣聚散由他去獨向寒山樹影棲」



呈焦弱侯太史



「 坐到虛空粉碎時此生心地自平夷撥開智眼元無智打破疑團更不疑見離見時名實見知無知處是良知君今剔起眉毛看大地山河更有誰」



答三龍居士



「 挂月擔風淮海過偶逢知巳道情多人貪愛染投塵網爾解心空出世波竹苑共談黃葉偈松間聊賦紫芝歌個中悟得真消息成聖成凡總是他」



其一



「 急向生前識本真唯心淨土沒關津聲聲不昧元初體念念單明淨法身心外莫尋成道處目前薦取自家珍諦觀蓮國如來子盡是娑婆念佛人」



其二



「 百歲春秋一剎那從心所欲念彌陀塵勞門裏光陰少般若堂中利益多萬法泯時珠自照六根清處鏡重磨君今悟入如來藏不必辭家隱薜蘿」



七言絕



春望


[007-0301c]


「 黃鸝學語送春歸爛熳花光到眼時物物更無心外法箇中能有幾人知」



感懷二首



「 千里路行千里馬一重山隱一重人都然迷卻從前底日夜紛紛泥六塵」



其二



「 世事紛紛日日新利名誰肯出紅塵人人都有休休意真個休休有幾人」



雪後



「 括地風輪輥雪毬禪關無火冷颼颼困來就榻和衣倒日出三竿未豁眸」



夜坐



「 花落銀床春爛熳月沉斗帳夜迢遙虛堂寂寞無人共只把旃檀任意燒」



齊物



「 心到平時物我齊等閒行處自相宜但教法性無差別不問興慈與任威」



送僧歸南泉山



「 得意歸山意了然此生端不媿前賢看他古佛南泉老不下空山三十年」



幽棲



「 幽棲泉石暢心懷鳥自啼兮花自開看見山河國土性眼前何物不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