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92 宗鏡錄-宋-延壽 (master)




宗鏡錄卷第八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真如一心。平等法界。眾生不了。妄受沈淪。
今悟此宗。欲入圓覺位。於六度萬行莊嚴門
中。以何法助道保任。速得成就。


答。若論莊
嚴。無非福智二業。於六波羅蜜中。前五是福
德業。後般若是智慧業。前五福德業中。唯禪
定一門。最為樞要。前以廣明。今更再述。此宗
鏡所集禪定一門。唯約宗說。於諸定中而稱
第一。名王三昧。總攝諸門。囊括行原。冠戴智
海。亦名無心定。與道相應故。亦名不思議定。
情智絕待故。亦名真如三昧。萬行根本故。亦
名一行三昧。一念法界故。亦名金剛三昧。常
不傾動故。亦名法性三昧。恒無變易故。諸
佛智光明海。無量觀行。皆從此生。若不體此
理。非佛智故。以此佛智。證斯本理。理則不待
照而自了。智則必資理而成照。若本覺性智。
性自了故。以平等性智。了本性故。故知理無
興廢。寂照靈知。弘之在人。覺有前後。人有
照分。功由理發。失理則失照。要見此理。方成
佛耳。此理即是一心。總該萬有。頓悟頓修。更
無漸次。為未了不入者。於一心法分出多門。
義演恒沙乃至無盡。故法華經偈云。少智樂
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
[081-0862c]
是以信心是佛。罕遇其機。乃諸佛出世之本
懷。祖師西來之正意。自古先德。一聞。即心是
佛之言。疑根頓盡。或欲燈傳後嗣。便坐道場。
或樂灰息遊心。住深蘭若。其或障濃信薄。唯
思向外馳求。隨他意似鸚鵡之徒。借彼眼
如水母之屬。纔生不信。便起謗心。今則廣引
遍搜探微撮要。所冀證成後學。決定無疑。頓
悟自心。成佛妙軌。若論法利。功德無邊。虛空
可量。斯旨難盡。所以台教云。若人欲得一切。
佛法。相好威儀。說法音聲。十方無畏者。當行
此一行三昧。勤行不懈。則能得入。如摩尼珠。
隨磨隨光。證不思議功德。一行三昧者。繫緣
法界。一念法界。信一切法皆是佛法。無前無
後。無復際畔。住佛所住。如諸佛住。安處寂滅
法界。祕密藏中。則理無不圓。事無不足。故稱
祕密。亦號總持。究竟指歸。自他俱利。云何俱
利。以平等故。云何平等。以無相故。如入佛境
界經偈云。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常入平
等故。敬禮無所觀。又一切諸法。有事有理。具
體具用。不可偏執。乖此圓乘。以自性定為理。
用引發定為事。因事顯理。理則昭然。因理成
事。事方圓足。以性實之理。相虛之事。體用交
徹。隱顯同時。無礙雙行。能契宗鏡。若唯修
事定。但集世禪。雖曰修行。猶生惡覺。以不
制意地。未斷其原。長劫練磨。返沈苦道。所
以大涅槃經云。一切凡夫雖護身心。猶故生
於三種惡覺。三惡覺者。欲覺恚覺。害覺。以貪
欲故。即生瞋恚。因瞋恚故。便行損害。夫修行
趣道。本為出五欲之泥。翻求利養名聞。如踐
[081-0863a]
蛇虺之地。凡修禪定護念之人。尚被外緣覺
觀破壞。何況縱情放逸之人。故知日夜常為
煩惱欲火焚燒。覺觀怨賊侵害。是以欝頭藍
弗。以世俗智。伏下地惑。獲非想定。具五神通。
時君敬重。就宮供養。欝頭藍弗每來與去。皆
乘神通。赴宮供養。王因出巡。命其愛女依前
舊儀。供養藍弗。王女珍敬。接足作禮。欝頭藍
弗觸女身手。因茲起貪。便生欲覺。遂失神通。
飯食已訖。矯施異計。語王女言。我頃來去。皆
乘神通。國人思敬。莫由見我。我今食竟。意欲
步歸。令國內人咸得見我。王女謂實。送出閣
門。步遊歸山。既失神通。情懷悵怏。端坐林藪。
潔志安禪。林間。鳥鳴。喧噪。鬧亂。久不得定。移
就池邊。安布求禪。池中魚遊。驚聒禪思。又不
得定。因茲起瞋。便生恚覺。遂發惡願。願我來
生。作著翅水獺身。上樹害鳥。入水食。魚報魚
鳥怨。誓不相放。因茲便。起害覺。現前。復移異。
處專志習禪。久方得。定依前證。得非想三昧。
命終之後。生非想天。順生受業。八萬大劫。受
異熟。果八萬劫滿。順後受。業酬前惡願。生于
欲。界作水獺。身亦云飛狸身。若到所在。水陸
空行一切物命。悉皆喫盡。故經云。雖斷煩惱。
生非想處。猶故還墮三惡道中。即其義也。故
須先入宗鏡。達一心萬行根本。然後福智莊
嚴。則不枉功程。永無退轉。得其旨則大智圓
明。得其事。則大。用成就。如師子奮迅。成熟法
界眾生。猶象王迴旋。啟發十方含識。故華嚴
論云。師子奮迅三昧者。於十方世界。普同一
切眾生想念。作用而成熟之。大用而無作。是
[081-0863b]
奮迅義。夫入宗鏡。萬事周圓。鏡外更無一法
可得。如遺教經云。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制之
一處。無事不辦。若不制心。無有是處。一念纔
起。生死如煙。駕五陰六入之舟航。結十二種
類之窟宅。如從一妄念中。結成十二類。根塵
相對。發識造業。因色有情。見時生想。於此情
想二法。各生四相。從情上。生一有色。二無
色。三非有色。四非無色。從想上生。一有想。二
無想。三非有想。四非無想。胎因情有。卵為
想生。情想合為濕生。情想離為化現。情上無
色。則是空散消沈。想上無想。則為土木株杌。
此二雖屬無情。然皆從識變。若一念不生。則
諸類皆絕。所以信心銘云。心若不異。萬法
一如。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又如云。譬如動
目。能搖湛水。以眼勞觀水。見水有動。眼若不
瞬。池水則不搖。妄見若除。亦無草木成壞之
相。若舉眼見色由有色陰。舉身受苦樂。由有
受陰。舉心即亂。由有想陰。舉眼見生滅。由有
行陰。精明湛不搖處。即識陰。又若以遍身針
刺俱知。不帶分別。則是識陰。若次第分別。則
餘識陰。故知一念纔起。五陰俱生。微識未亡。
六塵不滅。若唯識之義燈常照。妄何由生。
一心之智鏡恒明。旨終不昧。


問。四弘十度。
皆可發行。云何須依一心。具足菩提之道。


答。若不依一心。求大乘之人疑情不斷。古德
云。求大乘者。所疑有二。夫大乘法體。為一為
多。如其是一即無異法。無異法故。無諸眾生。
菩薩為誰發弘誓願。若是多法。即非一體。非
一體故。物我各別。如何得起同體大悲。由
[081-0863c]
是疑惑。不能發心。今為遣此二疑。立一心法。
開真如生滅體用二種門。立一心法者。遣彼
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無別
法。但有無明迷自一心。起諸波浪。流轉六道。
雖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動
作六道。故得發弘誓之願。六道不出一心。故
能起同體大悲。如是依於一心。能遣二疑。得
發大心。具足佛道。華嚴演義記。云釋如來
法身觀者。先觀發起普賢菩薩微妙行願。復
應以三密加持身心。則能入文殊師利大智
慧海。然修行最初。於空閑處。攝念安心。閉
目端身。結加跏坐。運心普緣無邊剎海。諦
觀三世一切如來。遍於一一佛菩薩前。殷勤
恭敬。禮拜旋遶。又以種種供具雲海。奉獻如
是等一切聖眾。廣大供養已。復應觀自心。心
本不生。自性成就。光明遍照。猶如虛空。復應
深起悲念。哀愍眾生。不悟自心。輪迴諸趣。我
當普化。拔濟令其開悟。盡無有餘。復應觀察
自心。諸眾生心。及諸佛心。本無有異。平等一
相。成大菩提。瑩徹清淨。廓然周遍。圓明皎潔。
成大月輪。量等虛空。無有邊際。是以垢淨世
界。大小法門。乃至六度萬行。皆從凡聖心現。
故經云。菩薩摩訶薩。以離垢心。現見無為真
如法界。以自在心。現生三界。為教化彼諸眾
生故。又經云。依自虛妄染心。眾生染。依自性
清淨心。眾生淨。諸法無行經云。雖讚發菩提
心。而知心性即是菩提。雖讚大乘經。而知一
切諸法皆是大相。雖說菩薩道。而不分別
阿羅漢。辟支佛。諸佛。雖讚布施。而通達布施
[081-0864a]
平等相。雖讚持戒。而了知諸法同是戒性。雖
讚忍辱。而知諸法無生無滅無盡相。雖讚精
進。而知諸法不發不行相。雖種種讚歎禪定。
而知一切法常定相。雖種種讚於智慧。而了
智慧之實性。雖說貪欲之過。而不見法有可
貪者。雖說瞋恚之過。而不見法有可瞋者。雖
說愚癡之過。而知諸法無癡無礙。雖示眾生
墮三惡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獄餓鬼畜生
之相。如是諸菩薩。雖隨眾生所能信解。以方
便力而為說。而自信解一相之法。故知心外
無法。於第一義而不動。為未信者。以方便
力。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所以般若說。一
切法皆摩訶衍。靡不運載。思益明。解諸法是
菩薩遍行。華嚴入法界。不動祇園。淨名。一
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故知一法周備。無事不
該。可謂圓滿菩提。成就佛道。乃至坐禪見境。
諸魔事起。但了一心。境界自滅。可謂降魔妙
術。治惑靈方。匪用心神。安然入道。起信論云。
修行止者。住寂靜處。結加趺坐。端身正意。
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虛空。不依地水火
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分別想念皆除。
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前
心依境以捨於境。後念依心。復捨於心。以心
馳外境。攝住內心。後復超心。不取心相。以離
真如不可得故。乃至魔事現前。念彼一切皆
是思惟。剎那即滅。遠離諸相。入真如三昧。心
相既離。真相亦盡。摩訶衍論釋云。若真若偽。
唯自妄心現量境界。無有其實。無所著故。又
若真若偽。皆一真如。皆一法身。無有別異。不
[081-0864b]
斷除故。是以但了一心。不忘正念。一切境界。
自然消滅。可謂應念斷除。豈勞功行。此乃西
來的旨。諸佛正宗。圓信圓修。不同權漸。直下
得力。如師子就人。一槌便成。猶王之寶器。可
謂等賜高廣大車。悉與如來平等滅度。豈同
貧所樂法。下劣之乘者哉。若有人不信此宗
鏡正義。反墮邪思。徇假執權而迷真實。如金
易鍮石。鳳換山鷄。如此愚盲。過在無眼。如昔
人乘馬。腰著金帶。見乘驢者。著驢絛帶。即便
問之。或中何物貴。彼即答云。驢絛甚貴。其
人即易之。或為色聲而棄正法。其猶如是。


問。既一心圓滿覺道。云何又發菩提等諸心。
若有能發。則有所證。能所既成。唯一之義即
墮。


答。夫言發者。即無所發。終不離心有菩
提。離菩提有心。大寶積經云。菩提中。心不可
得。心中。菩提亦不可得。離菩提。心不可得。離
心。菩提亦不可得。乃至若言見有菩提而取
證者。當知此輩。即是增上慢人。若能如是信
解。乃為真發菩提之者。般若經云。若菩薩知
心性。即是菩提。而能發起大菩提心。是名菩
薩。又無所發菩薩云。知一切法皆無所發。而
發菩提心。然於所證真如。如外無智。能發妙
智。智外無如。雙照雙遮。不存不泯。不二而二。
理智似分。二而不二。能所俱寂。則是一心菩
提。萬行之本。既能通達。法爾利他。運同體
之大悲。豈有能所。以無得之方便。誰立自
他。止觀云。發真正菩提心者。既深識不思議
境。知一苦一切苦。自悲昔苦起惑。耽湎麁弊
色聲。縱身口意。作不善業。輪環惡趣嬰諸熱
[081-0864c]
惱。身苦心苦。而自毀傷。而今還以愛繭自纏。
癡燈所害。百千萬劫。一何痛哉。設使欲捨三
塗。欣。五戒十善。相心修福。如市易博換。翻更
益罪。似魚入箄口。蛾赴燈中。狂計邪黠。逾迷
逾遠。渴更飲醎。龍鬚縛身。入水轉痛。牛皮繫
體。向日彌堅。盲入棘林。溺墮洄洑。把刃抱炬
痛那可言。虎尾蛇頭。悚焉悼慄。自惟若此。悲
他亦然。假令隘路叛出怨國。備歷辛苦。絕而
復穌。往至貧里。傭賃一日。止宿草庵。不肯前
進。樂為鄙事。不信不識。可悲可怪。思惟彼
我。哽痛自他。即起大悲。興兩誓願。眾生無邊
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雖知眾生如虛空。
誓度如虛空之眾生。雖知煩惱無所有。誓斷
無所有之煩惱。雖知眾生數甚多。而度多多
之眾生。雖知煩惱無邊底。而斷無底之煩惱。
雖知眾生如。如佛如。而度如佛如之眾生。雖
知煩惱如實相。而斷如實相之煩惱。何者。若
但拔苦因。拔苦果。此誓雜毒。故須觀空。若
偏觀空。則不見眾生可度。是名著空者。諸佛
所不化。若偏見眾生可度。即墮愛見大悲。非
解脫道。今則非毒非偽。故名為真。非空邊
非有邊。故名為正。如鳥飛空。終不住空。雖不
住空。跡不可尋。雖空而度。雖度而空。是故誓
與虛空共鬪。故名真正發菩提心。即此意也。
又識不思議心。一樂心。一切樂心。我及眾生。
昔雖求樂。不知樂因。如執瓦礫。謂如意珠。妄
指螢光。呼為日月。今方始解。故起大慈。興
兩誓願。謂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
成。雖知法門永寂如空。誓願修行永寂如空。
[081-0865a]
雖知菩提無所有。無所有中吾故求之。雖知
法門如空無所有。誓畫繢莊嚴虛空。雖知佛
道非成所成。如虛空中種樹。使得華得果。雖
知法門及佛果非修非不修。而修非證非得。
以無所證得而證而得。是名非偽非毒名為
真。非空非見愛名為正。如此慈悲誓願。與不
可思議境智。非前非後。同時俱起。慈悲即智
慧。智慧即慈悲。無緣無念。普覆一切。任運拔
苦自然與樂。不同毒害。不同但空。不同愛見。
是名真正發菩提心義。


問。華嚴經頌云。禪
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云何悟入
一心。能令根境悉成三昧。


答。內外一切境
界。皆從真如一心而起。真心不動。故稱為三
昧王。以統御一切萬法萬行故。得稱為王。無
有一法。不從一心真如三昧起。此是一切三
昧根本。了此根本。則從本所現念念塵塵。盡
成三昧。以本末無異故。寶積經偈云。如鑽
木出火。要假眾緣力。若緣不和合。火終不得
生。是不悅意聲。畢竟無所有。知聲性空故。瞋
亦不復生。瞋不在於聲。亦不身中住。因緣和
合起。離緣終不生。如因乳等緣。和合生酥酪。
瞋自性無起。因於麁惡事。愚者不能了。熱惱
自燒然。應當如是知。究竟無所有。瞋性本寂
靜。但有於假名。瞋恚即實際。以依真如起。了
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又偈云。是大夜叉身。
從於自心起。是中無有實。妄生於恐怖。亦無
有怖心。而生於怖畏。觀法非實故。無相無所
得。空無寂靜處。現此夜叉身。如是知虛妄。是
夜叉三昧。且夜叉一身。於外相分甚為麁。惡
[081-0865b]
令人怖畏。瞋之一門。是根本煩惱。最能煩
亂。此內外二法。尚成三昧。舉一例諸。可為龜
鏡。其餘一切心鏡即無非三昧矣。楞伽經云。
佛言。大慧。云何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謂第三。
第四第五地。三昧樂正受。故種種自心。寂靜
安住。心海。起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境界性
非性。是名三昧。樂正受意生身。故知了境即
心。更無一物。會於本寂。即心海常安。分別不
起。即是正受。是以無物可納。名為正受。無境
可動。名為正定。首楞嚴三昧經云。問現意天
子。菩薩當修何法。得是三昧。天子答。欲得三
昧。當行凡法。若見凡法不合不散。是名修行
楞嚴三昧。又問。諸佛法中。有合散耶。天子曰。
凡法尚無合散。況佛法耶。云何修習。若見凡
法。佛法不二。是名修習。是以了一心成現之
門。則無修而修。達萬法具足之體。乃不習而
習。出入無際。心境一如。即於一切差別法中。
念念入。念念起故。所以華嚴經云。佛子。菩薩
摩訶薩。入一切眾生差別身三昧。於此三昧。
內身入。外身起。外身入。內身起。同身入。異身
起。異身入。同身起。乃至眼處入。耳處起。耳處
入。眼處起。鼻處入。舌處起。舌處入。鼻處起。身
處入。意處起。意處入。身處起。自處入。他處起。
他處入。自處起。一微塵中入。無數世界微塵
中起。無數世界微塵中入。一微塵中起。不唯
根境盡成三昧。萬法咸作智門。承此宗鏡之
光。可謂盡善盡美。何者。體含虛寂。不能讚其
美。理絕見聞。不能書其過。降茲已下。皆墮形
名。則難逃毀讚矣。如昔人云。夫大道混然無
[081-0865c]
形。寂然無聲。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非可以影
響知。不得以毀譽稱也。降此以往。則事不雙
美。名不並盛矣。雖天地之大。三光之明。聖賢
之智。猶未免於毀譽也。故天有坼之象。地
有裂之形。日月有謫蝕之變。五星有勃彗之
妖。堯有不。慈之誹。舜有誷父之謗。湯有放君
之稱。武王有弒主之譏。齊桓有貪婬之目。晉
文有不臣之聲。伊尹有無君之迹。管仲有僣
上之名。以夫二儀七曜之靈。不能無虧濔。堯
舜湯武之聖也。不能免嫌謗。桓文伊管之賢
也。不能遣纖過。由此觀之。宇宙庸流。奚能自
免怨謗。而無悔悋也。若以心智通靈。成無為
之化。則萬累不能干矣。


問。一心旨趣。蓋是
總門。法義難明。廣須開演。如何是法。如何是
義。


答。法本無差。隨義有別。從法生義。差別
難明。因義顯法。一心易了。禪原集。以況解釋
法義二門。如真金隨工匠等緣。作鐶釧等物。
金性必不變為銅鐵。金即是法。不變隨緣是
義。設有人問何物不變。何物隨緣。只令答云
金也。以喻一藏經論義理。只是說心。心即是
法。一切是義。故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
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然無量義。統唯二
種。一不變。二隨緣。諸經只說此心隨迷悟緣。
成垢淨凡聖等。亦只說此心垢淨等時。元來
不變。常自寂滅。真實如如等。設有人問何法
不變。何法隨緣。只答云心也。不變是性。隨緣
是相。當知性相。皆是一心上義。今性相二宗
互相非者。良由不識真心。每聞心字。將謂。只
是八識。不知八識但是真心上隨緣之義。故
[081-0866a]
馬鳴以一心為法。以真如生滅二門為義。論
云。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心真如是體。心
生滅是相用。只說此心。不虛妄。故云真。不變
易。故云如。不守自性。故隨緣。以隨緣故。成無
量義。又由不變故。始能隨緣。由隨緣故。方能
不變。何者謂若變自體。將何隨緣。如無水豈
能成波浪。故知一心不動。義遍恒沙。雖遍恒沙。
皆是一心之義。


問。欲淨其土。當淨其心。則
心外有土。何成自淨。


答。至極法身。常寂光
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依報是心之相。正報
是心之體。體相無礙。依正本同。所以攝境歸
心。真空觀中。則攝相歸體。顯出法身。從心現
境。妙有觀中。則依體起用。修成報身。若心境
祕密圓融觀中。則心境交參。依正無礙。心謂
無礙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境謂無礙境。諸
佛證之以成淨土。淨名疏中。觀心釋四種境
界者。一因緣境。二空境。三假境。四中道境。
境是心所依住。即是上也。眾生者。佛告比
丘。汝等日夜。常生無量百千眾生。今因緣心
多境亦多。心少境亦少。觀心照少境。即是小
國土。觀心照多境。亦是多國土。如是觀因緣
境。即是化眾生。或調惡境而悟。即是穢土入
佛智慧。或觀善境而悟。即是淨土入佛智慧。
起菩薩根者。隨所觀善惡之塵。了知此塵即
是一切法。此法本來畢竟常寂。常寂之境。發
於真智。真智所依佛土。即常寂光土也。復次
行人觀是四境。非為貪著境界。但化伏煩惱
心數眾生。用此四心而起誓願。願法界眾生。
皆得如我化此心數。悉令清淨。即是淨土安
[081-0866b]
立有為緣集眾生也。行人當知。一切菩薩淨
佛國土根本。從此而起。合抱之樹。起於毫末。
又凡聖共居。同一妙土。真俗所依。唯一法身。
所依不二能依自殊。所既不殊。能亦何別。無
始妄習。謂依正殊。若能一切皆融。豈有身土
別見。如此觀心。實真淨土。是真了義。若離此
者。多是執文隨語生見。義海云。塵毛剎海是
依。佛身智慧光明是正。今此塵是佛智現。舉
體全是佛智。是故光明中見佛剎等。又剎海
塵等。全以佛法界如如為塵體。是故塵中現
一切佛事。當知依即正。正即依。乃至一事一
法。一毛一塵。各各如是合佛依正也。故知萬
像繁興。唯一致矣。
宗鏡錄卷第八十一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