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92 宗鏡錄-宋-延壽 (master)




宗鏡錄卷第三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境識俱遣。眾生界空。諸佛究竟成得何法。


答。一切異生。因識對境。於生死中妄生執
著。起常等四倒。二乘之人。於涅槃中忘求解
脫。起無常等四倒。諸佛如來。因境識俱空。能
離八倒。成得真常樂我淨四波羅蜜。寶性論
云。依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淨波羅蜜。一者本
來自性清淨。以同相故。二者離垢清淨。以勝
相故。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我波羅蜜。一者
遠離諸外道邊。以離虛妄我戲論故。二者遠
離諸聲聞邊。以離無我戲論故。有二種法。如
來身有樂波羅蜜。一者遠離一切苦。二者遠
離一切煩惱習氣。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常
波羅蜜。一者不滅一切諸有為行。以離斷見
邊故。二者不取無為涅槃。以離常見邊故。勝
鬘經云。世尊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
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忘想見故。作如是見。
所以如來。唯證四德涅槃祕密之藏。


問。既經
云。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
[034-0611a]
常見非正見者。云何教中。或說無我。又說於
我。豈不相違耶。


答。夫說常與無常。我與無
我。但形言跡。皆是方便。所以肇論云。菩薩於
計常之中。演非常之教。以佛初出世。便欲說圓
常之妙門。真我之佛性。為一切外道。皆妄執
神我。遍十方界。起於常見。若說真常樂我淨。
恐濫邪解。且一時拂下情塵故。云無常無樂
無我無淨。又二乘及權假菩薩。不知諸佛祕
旨。執方便門怱怱取證。皆住無我之理以為
究竟。世尊又愍不達。遂乃具說常樂我淨。若
有於此究竟之說。明見真我佛性。人木蟲塵。
分明無惑。尚不住於中道。豈更見有常無常
我無我二見之所亂乎。或若雖聞常樂我淨之
名。只作常樂我淨之解。隨語生見。昧自真心。
則我無我之藥。成我無我之病。故知真我難
辯。非證不明。如大涅槃經云。譬如二人。共為
親友。一是王子。一是貧賤。如是二人。互相往
反。是時貧人。見是王子有一好刀。淨妙第一。
心中貪著。王子後時捉持是刀。逃至他國。於
是貧人。後於他家寄臥止宿。即於眠中䆿語
刀刀。傍人聞之。收至王所。時王問言。汝言刀
者。何處得耶。是人具以上事答王。王今設所
屠割臣身。分張手足。欲得刀者。實不可得。臣
與王子。素為親厚。先與一處。雖曾眼見。乃至
不敢以手𢴤觸。況當故取。王復問言。卿見
刀時。相貌何類。答言。大王。臣所見者。如羖羊
角。王聞是已。欣然而笑。語言。汝今隨意所至。
莫生憂怖。我庫藏中。都無是刀。況汝乃於王
子邊見。時王即問諸群臣言。汝等曾見如是
[034-0611b]
刀不。言已崩背。尋立餘子。紹繼王位。復問輔
相。卿等曾於官藏之中。見是刀不。諸臣答言。
臣等曾見。覆復問言。其狀何似。答言。大王。
如羖羊角。王言我庫藏中。何處當有如是相
刀。次第四王。皆檢校求索不得。却後數時。先
逃王子。從他國還。來至本土。復得為王。既登
王位。復問諸臣。汝見刀不。答言。大王。臣等
皆見。覆復問言。其狀何似。答言。大王。其色
清淨。如優鉢羅華。復有答言。形如羊角。復有
說言。其色紅赤。猶如火聚。復有答言。猶如黑
蛇。時王大笑。卿等皆悉不見我刀真實之相。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出現於世。說
我真相。說已捨去。喻如王子持淨妙刀。逃至
他國。凡夫愚人。說言。一切有我有我。如彼貧
人止宿他舍䆿語刀刀。聲聞緣覺。問諸眾生。
我有何相。答言。我見我相大如拇指。或言如
米。或如稗子。有言我相住在心中。熾然如日。
如是眾生。不知我相。喻如諸臣不知刀相。菩
薩如是說於我法。凡夫不知。種種分別。妄作
我相。如問刀相。答似羊角。是諸凡夫。次第相
續而起邪見。為斷如是諸邪見故。如來示現。
說於無我。喻如王子語諸臣言。我庫藏中無
如是刀。善男子。今日如來所說真我。名曰佛
性。如是佛性。我佛法中喻如淨刀。善男子。若
有凡夫能善說者。即是隨順無上佛法。若有
善能分別隨順宣說。是等當知即是菩薩相
貌。


問。平等空門。一心大旨。既美惡無際。凡
聖俱圓。何乃受潤有差。苦樂不等。


答。萬事
由人自召。唯心一理無虧。美惡但自念生。果
[034-0611c]
報焉從他得。如傳奧法師云。但以內有惡業。
則外感邪魔。若內起善心。則外值諸佛。斯則
善惡在己。而由人乎哉。是以西施愛江。嫫母
嫌鏡。實為癡也。且君子尚求諸已。而不怨天
尤人。況菩薩歟。若能深信斯談。則可以虛心
絕想。頓入法空矣。故起信論云。或有眾生無
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
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
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是知聖者。正也。心
正即聖。故云心正可以辟邪。如日月。正當
天。草木無邪影。故知此心是凡聖之宅。根境
之原。只為凡夫執作賴耶之識。成生死苦惱
之因。聖者達為如來藏心。受涅槃常樂之果。
若云阿賴耶識。則有名無體。以情執有。不究
竟故。當證聖時。其名即捨。若云如來藏心。
則有名有體。以本有非執故。至未來際不斷
故。如以金作鐶。鐶相虛。金體露現。如來藏
作賴耶。賴耶相虛。藏性現。今眾生以隨情執
重故。多認賴耶。不信有如來藏。以不信故。自
既輕慢。又毀滅他人。謗法之愆。無過此失。念
念昧如來法界之性。步步造眾生業果之因。
惡業日新。苦緣無盡。於安隱處。生衰惱心。向
解脫中。成繫縛果。受焰口針喉之體。經劫
而飢火焚燒。作披毛戴角之身。觸目而網羅
縈絆。或墮無間獄。抱劇苦而常處火輪。或
生修羅宮。起。鬪諍而恒雨刀劍。或暫居人界。
剎那而八苦交煎。或偶處天宮。倏忽而五衰
陷墜。長沈三障。不出四魔。皆為不知如來藏
心。失唯識妙性。背真慈父傭賃外方。捨大智
[034-0612a]
王。依投他國。是以諸佛驚入火宅。祖師特地
西來。指真歸而不歸。示正見而弗見。都為藏
識熏處。無始堅牢。執情厚而如萬疊氷崖。疑
根深而似千重闇室。今者廣搜玄奧。不厭文
繁。和會千聖之微言。洞達百家之祕說。無一
法不順。能成孝義之門。無一念不和。盡為無
諍之道。則六入空聚。畢竟無人。五陰舍中。豁
然虛寂。是以內無所作。外無所依。外無所依。
萬有不能絆。內無所作。千慮不能馳。遂得靜
佛邊疆。絕一塵而作亂。匡法國土。無一境而
不降。可謂會天性於此時。更無異種。定父子
於今日。唯我家風。如鴦崛魔羅經云。常受
人天一切快樂。族姓殊勝。悉皆具足。斯由聞
知。一切眾生悉有如來常住藏故。乃至若彼
眾生。去來現在。於五趣中。支節不具。輪轉生
死。受一切苦。斯由輕慢如來藏故。


問。但了
一心。不求諸法。紹隆三寶。自行化他。得圓滿
妙覺位不。


答。覺心無易。則開佛知見。佛知
見開。無幽不矚。不二之相。佛眼所見。一實之
道。佛智所知。照窮法界之邊。洞徹真原之底。
上成諸佛。下化眾生。靡不由茲自他俱利。夫
欲正修行者。不歸宗鏡。皆墮邪修。或滯權小。
此宗鏡正義。過去十方一切諸佛。於此圓修
已成。現在一切諸佛現成。未來一切諸佛當
成。過去一切菩薩已學。現在一切菩薩現學。
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所以起信論明。須先
正念真如之法。石壁鈔云。謂一切行門。皆從
真如所起。以是行原故。非真流之行。無以契
真。何有契真之行。不從真起。此乃是所信法
[034-0612b]
中之根本故。所以萬緣所起。起自真如。會緣
所入。入於真如。菩薩發心。先念真如。菩薩起
信。亦先信真如。菩薩所行。亦契會真如。


又問。
云何是信真如之相。


答。不信一切法。是信真
如之相。以真如理中。本無諸法。若見諸法為
有。是信諸法。不信真如。是以無夙植廣大菩
提一乘種子之因緣者。卒難起信。故祖師頌
云。大緣與信合。或得入宗鏡者。是知非小緣
矣。如楞伽經云。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攝受
大乘者。則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攝受諸
佛菩薩緣覺聲聞者。則攝受一切眾生。攝受
一切眾生者。則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則佛
種不斷。佛種不斷者。則能了知得殊勝入處。
知得殊勝入處。菩薩摩訶薩常得化生。建立
大乘。十自在力。現眾色像。通達眾生形類希
望煩惱諸相。如實說法。如實者。不異。如實
者。不來不去相。一切虛偽息。是名如實。又
云。佛言。但覺自心現量。妄想不生。安隱快
樂。世事永息。安隱快樂者。則寂靜妙常。世
事永息者。則攀緣已斷。可謂遇圓滿寶藏。頓
絕希求。到常樂涅槃。更無所至。是凡聖之際。
如達家鄉。為迷悟之依已窮根本。大涅槃經
云。金剛寶藏。無所缺減。華嚴經偈云。種種變
化無量力。一切世界微塵等。欲悉了達從心
起。菩薩以此初發心。寶藏論本際品云。是
以本際無名。名於無名。本際無相。名於無
相。名相既立。妄惑遂生。真一理沈。道宗事
隱。是以無名之朴。遍通一切。不可名目。過限
量界。一體無二。故經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
[034-0612c]
所印。即本際也。然本際之理。無自無他。非一
非異。包含一氣。該入萬有。若復有人自性清
淨。含一而生。中無妄想。即謂聖人。然實際中。
亦無聖人法如微塵許而有異也。若復有人
自性清淨。含一而生。中有妄想。自然濁亂。則
謂凡夫。然實際中。亦無凡夫法如微塵許而
有異也。故經云。佛性平等。廣大難量。凡聖不
二一切圓滿。咸備草木。周遍螻蟻。乃至微塵
毛髮。莫不含一而生。故云能了知一萬事畢
也。是以眾生皆乘一而生。故云一乘。若迷故
則異。覺故則一。故云前念是凡。後念即聖。又
云。一念知一切法也。是以一即一切。一切即
一。故云以一之法。功成萬像。故經云。一切若
有心。即迷。一切。若無心。即。遍十方。故真一萬
差。萬差真一。譬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一切
皆無有異也。乃至萬物含一而生。即彼萬
物亦為一也。何以故。以本一故末則無異。譬
如檀生檀枝。非椿木也。故法華經偈云。十方
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一乘者。即一心也。一切
萬有。十方虛空。皆從真如一心之種子所現。
如檀生檀枝。蘭生蘭葉。乃至本末中邊。更無
異相。故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能如是。何
慮不畢。若能如是究竟圓通。此外更無不了
之法。則無理而不明。無事而不盡。以一法
能成一切法故。如華嚴疏云。若入此觀法。則
智與心相應。是以因由心學。果是心成。境由
心現。解由心起。分位神通是心。力用造作
是心。現起分別是心。決擇所得是心。乃至尋
求知識。造詣佛土。並皆是心。心外無得。何所
[034-0613a]
疑耶。故知心垢則娑婆現相。心淨則華藏含
空。迴轉而恒起識輪。交羅而匪離心網。故海
幢不起寂定。廣作十方佛事之門。善財不出
道場。遍歷一百十城之法。是以文殊即自心
能證之妙慧。善財至彌勒。一心佛果滿後。却
令見文殊。因位將極。令返照心原。更無有異。
未始動念故。再訪文殊不見其身者。但了自
心空般若故。是真見文殊。普賢是自心所證
法界無盡妙行。善財雖遍法界參諸善友。欲
見普賢。不假別指。便於初會始成之處。如來
座前。而起念求隨念即見。普賢在如來前。初
無動移。此正顯觀心即見希奇之相。見聞證
入。由覩前相。即是見心。所以普賢身相如
虛空遍一切處。故以普眼菩薩等入百千三
昧求覓普賢不見。只謂離念入定。厭境求真。
不知塵塵是文殊。念念即普賢故。是以善財
一人。運悲智而橫廣十方。修願行而竪窮
三際。從初至後。因滿果圓。明顯一心以為牓
樣。總攝一切。始行菩薩。諸觀行人。皆倣此修。
離此觀心。別無殊勝。乃至六度萬行。若不了
自心。皆成權漸。果歸生滅。報在人天。若能運
心。福智無盡。如大智度論云。菩薩摩訶薩。知
諸法實相。無取無捨。無所破壞。行不可得般
若波羅蜜。以大悲心。還修福行。福行初門。先
行布施。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明利。能分
別施福。施物雖同。福德多少。隨心優劣。如舍
利弗以一鉢飯上佛。佛即迴施狗。而問舍利
弗。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多。舍
利弗言。如我解佛法義。佛施狗得福多。舍利
[034-0613b]
弗者。於一切人中智慧最上。而佛福田最為
第一。不如佛施狗惡田得福極多。以是故知。
大福從心生。不在田也。如舍利弗。千萬億倍。
不及佛心。


問曰。如汝說福田妙故得福多。而
舍利弗施佛不得大福。


答曰。良田雖復得福
多。而不如心。所以者何。心為內主。田是外
事。菩薩本緣經偈云。若行慧施時。福田雖
不淨。能生廣大心。果報無有量。故知福從心
生。不因田出。別請五百阿羅漢。不如依次一
凡僧。何者。以平等心福勝。取捨心福微。則勝
劣由心。豈在田乎。施法既爾。六度萬行亦然。
所以清涼鈔云。因該果海。果徹因原。以極果
由於始信。信依本智而起。今不離本智故。斯
則以因成果。攝果酬因。然因有二種。一約本
有。恒沙性德。信解行願等無不具故。二約修
起。謂依本信德而起信心。依本解德而起解
心。如起信論云。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
修行檀波羅蜜等故。一一修起。皆帶本有。俱
來至果。無間道中。一時頓圓。解脫道中。因果
交徹。名為得果。果亦有二。一者本有菩提
涅槃。一切佛性本覺具故。二者修起今證菩
提。始覺悟故。始覺同本。無復始本之異。名
究竟覺。則二果無礙。然二因本從本覺體上
起來。則二因與本果無礙。始覺既同本覺。則
果全同於二因。則二因與二果交徹。故因該
果海。果徹因原。又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該
果也。雖得佛道。不捨菩薩行。果徹因也。華
嚴論云。善財一念發心。頓無能所。了三世
性。性絕古今。自覺自心。本來是佛。不成正
[034-0613c]
覺。不證菩提。身心性相無證修者。不成不
壞。本來如是。隨緣動寂。不壞有無。所行諸
行。皆唯智起。斯宗鏡旨。是善巧智之所知。廣
大心之所信。如華嚴經云。知一切眾生種種
所緣。唯是一相。悉不可得。一切諸法。皆如。
金剛善巧智。是以上至妙覺極聖之位。中及
大權菩薩修行之門。下至底下凡夫生死之
地。皆同一心。無有高下。迷之自墮。悟之即
昇。迷悟似殊。真心靡易。古德云。不鏡方寸。虛
負性靈。又云。自己不明。則是空受例物。如此
開示。不負前機。持王庫之真刀。得雪山之正
味。證解信入之者。直紹寶王。見聞隨喜之
人。能成佛種。斯恩難報。莫等尋常。任肩負
頂戴。盡塵沙劫中。亦不能報一句之恩。仰思
曠古求法之人。釋迦文等。投身大火。翹足深
林。析骨剜身。剝皮刺血。乃至常啼東請。善財
南求。藥王燒手。普明刎頭。皆是知恩報德之
人。為法忘軀之士。今勸後學。生殷重心。勿得
自輕。虛擲光景。


問。妙明真心。覺王祕旨。理
雖圓頓。正解難成。更希善巧之門。重證將來
之信。


答。前已引法說。今更將喻明。此宗鏡。
一心。是諸法自性。如一珠有八萬四千孔。入
一孔全收珠體。似一月影現一切水。一一影
不離月輪。又若分白栴檀。片片而本香無異。
猶布青陽令。處處而春色皆同。是則一法明
心。萬緣指掌。皎然法喻。可以收疑。


問。凡曰
提宗。直陳正義。何須引喻。廣具繁文。


答。為
未直下頓悟之人。不無方便。如方便心論云。
若就喻者。凡聖同解。然後可說。如言是心動
[034-0614a]
發。猶如迅風。一切凡夫知風動故。便得決了
心為輕躁。若不知者。不得為喻。


問曰。何故
不但說正義而說喻也。


答曰。凡說喻者。為明
正義。又云。凡欲立義。當依四種知見。何等為
四。一者現見。二者比知。三以喻知。四隨經
教。又法華經云。智者可以譬喻得解。今但取
正解圓明。非論法說喻說。若不悟道。徒執絕
言。今所言者。皆是提宗唱道之言。極妙窮原
之說。如云萬句浮言。不及一句妙理。千般魚
目不及徑寸明珠。夫一句妙理者。即宗鏡之
言也。斯言不可辯而自通。不可解而自釋。所
以云。善言不辯。辯言不善。


問。佛旨開頓漸
之教。禪門分南北之宗。今此敷揚。依何宗教。


答。此論見性明心。不廣分宗判教。單提直
入。頓悟圓修。亦不離筌罤而求解脫。終不執
文字而迷本宗。若依教。是華嚴。即示一心廣大
之文。若依宗。即達磨。直顯眾生心性之旨。如
宗密禪師。立三宗三教。和會祖教。一際融通。
禪三宗者。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絕無寄宗。三
直顯心性宗。教三種者。一密意依性說相教。
二密意破相顯性教。三顯示真心即性教。先
敘禪宗。初息妄修心宗者。說眾生雖本有佛
性。而無始無明覆之不見。故輪迴生死。諸佛
已斷妄想故。見性了了。出離生死。神通自在。
當知凡聖功用不同。外境由心故。各有分限。
故須背境觀心。息滅妄念。念盡即覺。無所不
知。如鏡昏塵。塵盡明現。須修禪觀。遠離喧
雜。調息調身。心注一境等。二泯絕無寄宗者。
說凡聖等法。皆如夢幻。都無所有。本來空寂。
[034-0614b]
非今始無。即此達無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
界。無佛眾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誰言
法界。無修不修。無佛不佛。設有一法勝過涅
槃。我說亦如夢幻。無法可拘。無佛可作。凡有
所作。皆是迷妄。如了達本來無事。心無所寄。
方免顛倒。始名解脫。三直顯心性宗者。說一
切諸法。若有若空。皆唯真性。無相無為。體非
一切。謂非凡非聖。然即體之用。謂能凡能聖
等。於中指示心性。復有二類。一云。即今能言
語動作貪嗔慈忍造善惡受苦樂等。即汝佛
性。即此本來是佛。除此無別佛。了此天真自
然故。不可起心修道。道即是心。性如虛空不
增不減。但隨時隨處。息業養神。自然神妙。此
為真悟。二云。諸法如夢。諸聖同說。妄念本寂。
塵境本空。本空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
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
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若頓悟此空
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
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
妙門。唯在此也。此上兩說。皆是會相歸性。故
同一宗。次佛教三種。一密意依性說相教者。
佛說三界六道。悉是真性之相。但是眾生迷
性而起。無別自體。故云依性。然根鈍者。本難
開悟。故且隨他所見境相。說法。漸漸度之。故
云說相。說未彰顯。故云密意。此一教中。自有
三類。一人天因果教。說善惡業報。令知因果。
二斷惑滅苦教。說三界無安。皆如火宅之苦。
令斷業惑之集。修道證滅等。三將識破境教。
說上生滅等法。不關真如。但各是眾生無始
[034-0614c]
已來。法爾有八種識。於中第八識是其根本。
頓變根身器界種子。轉生七識。各能變現自
分所緣。此八識外。都無實法。


問。如何變耶。


答。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
法。六七二識。無明覆故。緣此執為實我法。如
患夢者。患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夢
時執為實有外物。寤來方知唯夢所變。我此
身相及外世界。亦復如是。唯識所變。迷故執
有我及諸境。既悟本無我法。唯有心識。遂依
此二空之智。修唯識觀。及六度四攝等行。漸
漸伏斷煩惱所知二障。證二空所顯真如。十
地圓滿。轉八識成四智菩提。真如障盡。成法
性身大涅槃之果。此第三將識破境。與禪門
息妄修心宗而相扶會。以知外境皆空故。不
修外境事相。唯息妄修心也。息我法之妄。修
唯識之心。二密意破相顯。性教者。據真實
了義。則妄執本空。更無可破。無漏諸法。是真
性隨緣妙用。永不斷絕。又不應破。但為一類
眾生。執虛妄相。障真如實性。難得玄悟故。佛
且不揀善惡垢淨性相一切訶破。以真性及
妙用不無。而且云無。故云密意。又意在顯性。
語乃破相。意不形於言中。故云密也。此教說。
前教中所變之境。既皆虛妄。能變之識。豈獨
真實。心境互依。空而似有。且心不孤起。託境
方生。境不自生。由心故現。心如境謝。境滅心
空。皆假眾緣無自性故。是以一切諸法。無不
是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故空中無五陰
六根因緣四諦。無智亦無得。生死涅槃。平等
如幻。此教與禪門泯絕無寄宗全同。三顯示
[034-0615a]
真心即性教。直示自心即是真性。不約事相
而示。亦不約破相而示。故云即性。不是方便
隱密之意。故云示也。此教說。一切眾生。皆有
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
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亦
名如來藏。亦名心地。達磨所傳。是此心也。


問。既云性自了了常知。何須諸佛開示。


答。
此言知者。不是證知。意說真性不同虛空木
石。故云知也。非如緣境分別之識。非如照體
了達之智。直是真如之性。自然常知。起信論
云。真如者。自體真實識知。華嚴經云。真如照
明為性。又問明品。說。智與知異。智局於聖。不
通於凡。知即凡聖皆有。通於理智。覺首等諸
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何等是佛境界智。何
等是佛境界知。文殊頌答云。諸佛智自在。
三世無所礙。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虛空。又
頌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
淨。開示諸群生。既云本淨。不待斷障。即知。群
生本來皆有。但以惑翳而不自知。故法華中
開示令得清淨者。即是寶性論中。離垢清淨
也。此心雖自性清淨。終須悟修。方得究竟。經
論所明。有二種清淨。二種解脫。或只得離垢
清淨解脫故。毀禪門即心即佛。或只知自性
清淨解脫故。輕於教相。斥於持律坐禪調伏
等行。不知必須頓悟自性清淨自性解脫。漸
修令得離垢清淨離障解脫。成圓滿清淨究
竟解脫。若身若心。無所壅滯同釋迦佛。經問
云何佛境界智。此問證悟之智。云何佛境界
知。此問本有真心。答智云。諸佛智自在。三世
[034-0615b]
無所礙。答知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識
是分別。分別非真知。唯無念方見。又若以智
證之。即屬所詮之境。真知非境界故。瞥起照
心。即非真知故。非心境界。以不起心為玄妙。
以集起名心。起心看即妄想。故非真知。是以
真知必虛心遺照。言思道斷矣。北宗看心。是
失真旨。若有可看。即是境界也。寶藏論云。知
有有壞。知無無敗。其知之智有無不計。既
不計有無。即自性無分別之知。是以此真心
自體之知。即無緣心。不假作意。任運常知。非
涉有無。永超能所。水南和尚云。即體之用曰
知。即用之體為寂。如即燈之時。即是光。即
光之時即是燈。燈為體。光為用。無二而二也。
又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如是開示靈知之
心。即是真性。與佛無異。故名顯示真心即
性教。全同禪門第三直顯心性之宗。既馬鳴
摽心為本原。文殊擇知為真體。如何破相之
黨。但云寂滅。不許真如。說相之家。執凡異
聖。不許即佛。今約教判定。正為斯人。故西域
傳。心多兼經論。無二途也。但以此方迷心執
文。以名為體故。達磨善巧。揀文傳心。摽舉其
心是名也默示其體知是心也喻以壁觀。令絕諸緣。
絕諸緣時。問斷滅不。答。雖絕諸念。亦不斷
滅。問。以何證驗。云不斷滅。答。了了自知。
言不可及。師即印云。只此是自性清淨心。
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諸非。更令觀
察。畢竟不與他先言知字。直待他自悟。方驗
真實。是親證其體。然後印之。令絕餘疑。故
云。默傳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總不
[034-0615c]
言。六代相傳。皆如此也。至荷澤時。他宗競起。
欲求默契。不遇機緣。又思惟達磨懸絲之記。
達磨云。我法第六代後。命若懸絲恐宗旨滅絕。遂言知之一字。眾
妙之門。


問。悟此心已如何修之。還依初說相
教中。令坐禪不。


答。若惛沈厚重難可策發。掉
舉猛利不可抑伏。貪嗔熾盛觸境難制者。即
用前教中種種方便。隨病調伏。若煩惱微薄。
慧解明利。即依本宗。一行三昧。如起信論
云。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身正意。不依氣息
形色。乃至唯心無外境界。法句經偈云。若
學諸三昧。是動非是禪。心隨境界流。云何
名為定。即不起滅定。現行坐之威儀。不於
三界。現攀緣之身意。然此教中。以一真心性。
對染淨諸法。全揀全收。全揀者。如上所說。
但剋體直指。靈知。即是心性。餘皆虛妄。故云
非識非心。非境非智。乃至非性非相。非佛非
眾生。離四句絕百非也。全收者。染淨諸法。無
不是心。心迷故。妄起惑業。乃至四生六道雜
穢國土。心悟故。從體起用。四等六度。乃至四
辯六通妙身淨剎。無所不現。既是此心現諸
法故。法法全即真心。如人夢所現事。事事皆
人。如金作器。器器皆金。如鏡現影。影影皆
鏡。故華嚴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
慧身。不由他悟。起信論云。三界虛偽。唯心所
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乃至一切分別。皆分
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故云一切法如
鏡中像。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
名如來藏。能遍興造一切趣生。造善造惡。受
苦受樂。果與因俱。故知一切無非心也。全揀
[034-0616a]
門。攝前第二破相教。全收門。攝前第一說相
教。將前望此。此則逈異於前。將此望前。前則
全同於此。深必該淺。淺不至深。深者直顯出
真心之體。方於中揀一切收一切也。如是收
揀自在。性相無礙。方能於一切悉無所住。唯
此名為了義。上之三教。攝盡一代經論之所
宗。三義全殊。一法無別。就三義中。第一第
二空有相對。第三第一性相相對。皆迢然易
見。唯第二第三破相與顯性相對。講者。禪者。
俱迷為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為真性。
故今廣辯空宗性宗。有其十異。空宗唯破相。
性宗唯顯性。權實有異。遮表全殊。不可以遮
詮遣蕩排情破執之言。為表詮直示建立顯
宗之教。又不可以逗機誘引一期權漸之說。
為最。後全提見性真實之門。如上判教分宗。
言約義豐。最為殊絕。初則歷然不濫。後。則一
味融通。可釋群疑。能歸宗鏡。十異者。一法義
真俗異者。空宗未顯真性。但以一切差別之
相為法。法是俗諦。照此諸法。無為無相無生
無滅為義。義是真諦。性宗以一真之性為法。
空有等種種差別為義。經云。無量義者。從
一法生。華嚴經云。法者知自性。義者知生
滅。二心性二名異者。空宗一向目諸法。本原
為性。性宗多目諸法本原為心。起信論云。一
切諸法。從本已來。唯是一心。良由所說本性。
不但空寂。而乃自然常知故。應目為心。三性
字二體異者。空宗以諸法無性為性。性宗以
虛明常住不空之體為性。性字雖同。而體異
也。四真智真知異者。空宗以分別為知。無分
[034-0616b]
別為智。智深知淺。性宗以能證聖理之妙慧
為智。以該於理智。通於凡聖之真性為知。知
通智局。華嚴經云。真如照明為性。起信論
云。真如自體。真實識知。五有我無我異者。空
宗以有我為妄。無我為真。性宗以無我為
妄。有我為真。故涅槃經云。無我者。名為生
死。我者。名為如來。六遮詮表詮異者。遮謂
遣其所非。表謂顯其所是。又遮者。揀却諸
餘。表者。直示當體。如諸經所說。真如妙性。每
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因無果。無相無為。非
凡非聖。非性非相等。皆是遮詮。遣非蕩跡。絕
想袪情。若云知見覺照。靈鑒光明。朗朗昭昭。
堂堂寂寂等。皆是表詮。若無知見等體。顯何
法為性。說何法不生不滅等。必須認得現今
了然而知。即是我之心性。方說此知不生不
滅等。如說鹽云不淡是遮。云鹹。是表。說水云
不乾。是遮。云濕。是表。空宗但遮。性宗有遮有
表。今時人皆謂遮言為深。表言為淺。故唯重
非心非佛。無為無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言。
良由只以遮非之詞為妙。不欲親自證認法
體。故如此也。又若實識我心。不同虛空。性自
神解。非從他悟。豈藉緣生。若不對機隨世語
言。於自性上尚無表示真實之詞。焉有遮非
方便之說。如今實未親證見性之人。但傚依
通。情傳意解。唯取言語中妙。以遮非泯絕之
文。而為極則。以未見諦故。不居實地。一向託
空。隨言所轉。近來尤盛。莫可遏之。若不因
上代先賢。多聞廣學。深入教海。妙達禪宗。何
能微細指陳。始終和會。顯出一靈之性。剔開
[034-0616c]
萬法之原。是以具錄要文。同明宗鏡。七認名
認體異者。謂佛法世法。一一皆有名體。且如
世間稱大。不過四物。如智論云。地水火風。是
四物名。堅濕煖動。是四物體。今且說水。設有
人問。每聞澄之即清。混之即濁。堰之即止。決
之即流。而能溉灌萬物。洗滌群穢。此是何物。
舉功能義用而問之答云。是水舉名答也愚者認名謂已解。智
者應更問云。何者是水徵其體也答云。濕即是水
剋體指也佛法亦爾。設有人問。每聞諸經云。迷之
即垢。悟之即淨。縱之即凡。修之即聖。能生
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此是何物此舉功能義用問也答云。
是心舉名答也愚者認名便為已識。智者應更問。
何者是心徵其體也答。知即是心指其體也此一言最
親最的。餘字餘說皆疎。如云非性非相能言
能語等是體。緣慮動用等是心。即何異他之
所問也。以此而推。水之名體。名唯一字。餘皆
義用。濕之一字。貫於清濁等萬用萬義之中。
心之名體亦然。知之一字。亦貫於貪瞋慈忍
善惡苦樂萬用萬義之處。直須悟得。水是名。
不是水。濕是水。不是名。即清濁凝流。無義不
通也。以例心是名。不是心。知是心。不是名。即
真妄善惡。無義不通也。空宗相宗。為對初
學及淺機。恐隨言生執故。但標名而遮其非。
唯廣義用而引其意。性宗為對久學及上根。令
忘言認體故。一言直示達磨云。指一言以直示。即是知字一言。若言即
心是佛。此乃四言矣若領解不謬。親照靈知之性。方於體

上照察義用。故無不通矣。八二諦三諦異者。
空宗唯二諦。性宗攝一切性相及自體。總為
三諦。以緣起色等諸法為俗諦。緣無自性。諸
[034-0617a]
法即空為真諦。一真心體。非空非色。能空能
色。為中道第一義諦。九三性空有異。空宗說
有。即遍計依他。空。即圓成。性宗即三法皆具
空有之義。遍計。即情有理無。依他。即相有性
無。圓成。即情無理有。十佛德空有異。空宗
說。佛以空為德。無有少法。是名菩提。性宗一
切諸佛自體。皆有常樂我淨。十身十智。相好
無盡。性自本有。不待機緣。十異歷然二門奐
矣。故須先約三種佛教。證三宗禪心。然後禪
教雙亡。佛心俱寂。俱寂則念念皆佛。無一念
而非佛心。雙亡。即句句皆禪。無一句而非禪
教。如此則自然聞泯絕無寄之說。知是破我
執情。聞息妄修心之言。知是斷我習氣。執情
破而真性顯。即泯絕是顯性之宗。習氣盡而
佛道成。即修心是成佛之行。頓漸互顯。空有
相成。若能如是圓通。則為他人說。無非妙方。
聞他人說。無非妙藥。藥之與病。只在執之與
通。故先德云。執則字字瘡疣。通則文文妙藥。
如上依教依宗。撮略和會。挑抉宗旨之本末。
開析法義之差殊。校量頓漸之異同。融即真
妄之和合。對會遮表之迴互。褒貶權實之淺
深。可謂卷教海之波瀾。湛然掌內。簇義天之
星象。奐若目前。則頓釋群疑。豁然妙旨。若心
外立法立境。起鬪諍之端倪。識上變我變人。
為勝負之由漸。遂乃立空破有。賓有非空。崇
教毀禪。宗禪斥教。權實兩道。常為障礙之因。
性相二宗。永作怨讐之見。皆為智燈焰短。心
鏡光昏。終不能入無諍之門。履一實之道
矣。
[034-0617b]
宗鏡錄卷第三十四


      丁未歲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勅彫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