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92 宗鏡錄-宋-延壽 (master)




宗鏡錄卷第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水喻真心者。以水有十義。同真性故。一水
體澄清。喻自性清淨心。二得泥成濁。喻淨心
不染而染。三雖濁不失淨性。喻淨心染而不
染。四若泥澄淨現。喻真心惑盡性現。五遇冷
成氷。而有硬用。喻如來藏與無明合。成本識
[007-0451b]
用。六雖成硬用。而不失濡性。喻即事恒真。七
煖融成濡。喻本識還淨。八隨風波動。不改靜
性。喻如來藏隨無明風。波浪起滅而不變自
不生滅性。九隨地高下排引流注。而不動自
性。喻真心隨緣流注。而性常湛然。十隨器方
圓。而不失自性。喻真性普遍諸有為法。而不
失自性。又書云。上德若水。方圓任器。曲直隨
形故。如小乘俱舍論。亦說諸有為法。有剎那
盡。何以知有。後有盡故。既後有盡。知前有
滅。故論云。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
至餘方。若此生此滅。不至餘方。同不遷義。而
有法體是生是滅。故非大乘。大乘之法。緣生
無性。生即不生。滅即不滅。故遷即不遷。則其
理懸隔。又中論疏云。常無常門者。常即人天
位定。故無往來。無常即六趣各盡一形。亦無
往來。又常即凝然不動。無常念念變異。令誰
往來。則常無常法。俱不相到。皆無往來。肇論
云。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
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
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
以其不去。然則所造未甞異。所見未甞同。逆
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苟得其道。復何滯哉。
傷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對真而莫覺。既知往物
之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今物
何可往。何則。求向物於向。於向未甞無。責
向物於今。於今未甞有。於今未甞有。以明物
不來。於向未甞無。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
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
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見
[007-0451c]
新。交臂非故。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
往返之微朕。又何物而可動乎。釋曰。回也見
新。交臂非故者。孔子謂顏回曰。吾與汝。終身
交一臂已謝。豈待白首然後變乎。意明物物
常自新。念念不相到。交臂之頃。尚不相待。已
失前人。豈容至老而後變耶。又前念已故。後
念恒新。終日相見。恒是新人。故云見新。如此
新人。見之只如交臂之頃。早是後念新人。非
前念時也。故云非故耳。若前念已古。後念
已新。新不至古。古不待新。前後不相至。故
不遷也。又雖兩人初相見。只如舉手交臂之
頃。早已往矣。此取速疾也。故云。昔物自在
昔。今物自在今。如紅顏自在童子之身。白首
自處老年之體。所以云。人則謂少壯同體。百
齡一質。徒知年往。不覺形隨。是以梵志出家。
白首而歸。隣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
吾猶昔人。非昔人也。隣人皆愕然非其言。所
謂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其斯之謂歟。
吾猶昔人者。猶者。似也。吾雖此身似於昔人。
然童顏自在於昔。今衰老之相。自在於今。則
非昔人也。故云。徒知年往。不覺形隨。世人雖
知歲月在於往古。豈覺當時之貌。亦隨年在
於昔時。則童子不至老年。老年不至童子。剎
那不相知。念念不相待。豈得少壯同體。百齡
一質耶。又年往形亦往。此是遷義。即此遷中
有不遷也。往年在往時。往形在往日。是謂不
遷。而人乃謂往日之人。遷至今日。是謂惑矣。
又昔自在昔。何須遷至今。今自在今。何須遷
至昔。故論云。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
[007-0452a]
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
來。經中言遷。未必即遷。以古在古。以今在今
故也。所以言無常者。防人之常執。言常住者。
防人之斷執。言雖乖而理不異。語雖反而真
不遷。不可隨方便有無之言。迷一心不遷之
性。又解云。如梵志白首而歸。隣人謂少壯同
體。故云昔人尚存乎。所謂有力者。則三藏等
事。無常冥運。力負夜趨。交臂恒新。念念捨
故。而常見昧之。謂是固矣。隣人不覺。此之謂
歟。又有力者。即無常之大力也。世間未有一
法。不被無常吞。故云。然則莊生之所以藏山。
仲尼之所以臨川。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
排今而可往。莊子本意。說不住之法。念念恒
新。物物各住。各住相因而不相到。即不遷也。
於惑者。則為無常不住。新新生滅。而謂之遷。
若智者。則了性空無知。念念無生。謂之不遷。
莊子有三藏。謂藏山於澤。藏舟於壑。藏天下
於天下。謂之固者。不然也。然無常夜半負之
而趨。昧者不覺也。三藏者。藏人於屋。藏物於
器。此小藏也。藏舟於壑。藏山於澤。此大藏
也。藏天下於天下。此無所藏。然大小雖異。藏
皆得宜。猶念念遷流。新新移改。是知變化之
道。無處可逃也。夫藏天下於天下者。豈藏之
哉。蓋無所藏也。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捨晝夜。逝者往也。浩浩迅流。未曾暫住。晝
夜常然。亦歎世人之不覺。故云。斯皆感往者
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此莊孔俱歎逝往
難留。皆說無常去也。豈可推今日物到昔日
乎。若今日不到昔。即今日自在今。昔日自在
[007-0452b]
昔。則今昔顯然。俱不遷也。故云。何者。人則
求古於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
去。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
古。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不
去。若古不至今。今不至古。事各性住。有何物
而可去來。大涅槃經云。人命不停。過於山水。
夫無常有二。一者敗壞無常。二者念念無常。
人只知壞滅無常。而不覺念念無常。論云。若
動而靜。似去而留。經說無常速疾。猶似流動。
據理雖則無常。前後不相往來。故如靜也。雖
則念念謝往。古今各性而住。當處自寂。故如
留也。又。雖說古今各性而住。當處自寂。而宛
然念念不住。前後相續也。則非常非斷。非動
非靜。見物性之原也。


古德問云。各性而住。似
如小乘。執諸法各有自性。又何異納衣梵志
言。一切眾生其性各異。


答。為破去來。明無去
來。所以據體言之。故云各性而住。非決定義。
則以無性而為性。不同外道二乘。執有決定
自性。從此向彼。若不執有定性去來。亦不說
各性而住。故論云。言往不必往。閑人之常想。
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住耳。又劉湛注云。
莊子藏山。仲尼臨川者。莊子意明前山非後
山。夫子意明前水非後水。半夜有力負之而
趨者。即生住異滅四時。念念遷流不停也。是
以若心外取法。妄夢所見。情謂去來。則念念
輪迴。心隨境轉。尚不覺無常麁相。焉能悟不
遷之密旨乎。若能見法是心。隨緣了性。無一
法從外而入。無一法從內而生。無一法和合
而有。無一法自然而成。如是。則尚不見一微
[007-0452c]
毫住相。寧觀萬法去來。斯乃徹底明宗。透峯
見性。心心常合道。念念不違宗。去住同時。古
今一貫。故法華經云。我觀久遠。猶若今日。維
摩經云。法無去來。常不住故。若了此無所住
之真心。不變異之妙性。方究竟明不遷矣。已
上論中。所引內外之經典。借世相之古今。寄
明不遷。同入真實。是以時因法立。法自本無。
所依之法體猶空。能依之古今奚有。若假方
隅而辯法。因指見月而無妨。或徇方便而迷
真。執解違宗而反誤。故信心銘云。信心不二。
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第二。依火焰
起滅喻中之義。同前。初唯焰者。謂焰起滅。有
其二義。一前焰謝滅。引起後焰。後焰無體而
能知前。前焰已滅。復無所知。是故各各皆不
相知。二前焰若未滅。亦依前引。無體。故無能
知。後焰未至。故無所知。是故彼亦各不相知。
妄法亦爾。剎那生滅。不能自立。謂已滅未生。
無物可知。生已則滅。無體可知。是故皆無所
有也。斯則流金礫石而不熱也。二依所依者。
謂彼火焰。即由於此無體無用不相知故。而
有起滅虛妄之相。是則攬非有而為有也。妄
法亦爾。依此無所依之真理。方是妄法。是亦
非有為有也。三唯所依者。推起滅之焰。體用
俱無。無焰之理。挺然顯現。是則無妄法之有。
有妄法之無。湛然顯現。遂令緣起之相。相無
不盡。無性之理。理無不現。又火依薪有。薪是
可燃。火即是燃。以燃因可燃。則燃無體。可燃
因燃。則可燃無體。又前焰已滅。後焰未生。中
間無住。如一念之上。即有三時。已滅為已生。
[007-0453a]
未生為未生。生已即減是生時。故淨名經云。
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
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經云。比丘。汝今
即時。亦生亦老亦滅。故三時無體。無可相知
也。第三依風有動作。喻妄用依真起。三義同
前。一唯動者。離所動之物。風之動相了不可
得。無可相知。妄法亦爾。離所依真體不可得
故。無可相知。斯則旋嵐偃嶽而常靜也。二依
所依者。謂風不能自動。要依物現動。動無自
體可以知物。物不自動。隨風無體。不能知。風
法中能依妄法。要依真立。無體知真。真隨妄
隱。無相知妄。三唯所依者。謂風鼓於物。動唯
物動。風相皆盡。無可相知。妄法作用。自本性
空。唯所依真。挺然顯現。是故妄法全盡而不
滅。真性全隱而恒露。能所熏等。法本自爾。思
之可見。第四依地有任持者。喻妄為真所持。
三義同前。初地界因依。有二種義。一約自類。
二約異類。前中。從金剛際。上至地面。皆上依
下。下持上。展轉因依而得安住。然上能依。皆
離所無體而能知下。然下能持。皆亦離所無
體可令知上。又上上能依。徹至於下。無下可
相知。下下能持。徹至於上。無上可相知。是故
若依若持。相無不盡。所現妄法。當知亦爾。必
麁依細。謂苦報依於業。業依無明造。無明依
所造。展轉無體。無物可相知。斯則厚載萬物
而不仁也。肇公亦曰。乾坤倒覆。無謂不靜也。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經云。譬如
大地。荷四重任。而無疲厭也。不仁者。不恃仁
德也。猶如草狗。豈有吠守之能。故云唯道無
[007-0453b]
心。萬物圓備矣。二約異類者。如經云。地輪依
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虛空。虛空無所依。
准此妄境依妄心。妄心依本識。本識依如來
藏。如來藏。無所依。是故若離如來藏。餘諸妄
法。各互相依。無體能相知。是則妄法無不皆
盡。二依所依者。地界正由各無自性。而得存
立。向若有體。則不相依。不相依故。不得有
法。是故攬此無性。以成彼法。法合可知。三唯
所依者。謂攬無性成彼法者。是則彼法無不
皆盡。而未曾不滅。唯無性理而獨現前。又既
不相知。何緣種種。答。此有四因。一由妄分
別。二諸識熏習。三由無性不相知。四真如隨
緣。然此四因。但是一致。謂由妄分別為緣。令
真如不守自性。隨緣成有。諸識熏習。展轉無
窮。若達妄原。成淨緣起。前所疑云。為是種
種。為是一性。今答云。常種種。常一性。又難
云。一性隨於種種。則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
則壞俗諦。今答云。此二互相成立。豈當相乖。
性非事外。曾何乖於種種。種種性空。曾何乖
於一性。由無性故有。一性能成種種。緣生故
空。種種能成一性。是以緣起之法。總有四義。
一緣生故有。即妄心分別有。及諸識熏習是
也。二緣生故空。即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
是也。三無性故有。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也。四無性故空。即一切空無性也。復次性有
二義。一有。二空。又二義。一不變。二隨緣。以
有義。故說二空所顯。即法性本無生也。以空
義。故說依他無性。即是圓成。即各不相知。以
有義。故說不變。以空義。故說隨緣。此二不
[007-0453c]
二。隨緣即是不變。不變故能隨緣。若唯不變
性。何預於法。若但隨緣。豈稱真性。又若性離
於法。則成斷滅。法離於性。則本無今有。又法
若即性。性常應常。性若即法。法滅應滅。此二
相成。非常非斷。此二相奪。非有非空。為中道
義。經頌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
流轉。而無能轉者。以眼等八識。為能所熏。展
轉為因而常流轉。無別我人。故云而無能轉
者。是以舉體性空。方成流轉。即此八識各無
體性。故無實我法而為其主。向若有性。不可
熏變。安得流轉。故知趣生同異。受報妍媸。皆
由識種。悉依於心。如流依水。似火依薪。續續
無知。新新不住。善趣惡趣。即是總報。由業熏
心。受所受報。如水漂流不斷。雖然流轉。而無
轉者。故云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釋論云。
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
識亦爾。從無始來。剎那剎那。果生因滅。果生
故非斷。因滅故非常。漂溺有情。令不出離。華
嚴經云。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楞伽
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唯識論云。恒
轉如瀑流。起信論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等。
又以虛妄中有其二義。一虛轉。二無轉。故常
種種。常一性也。虛轉故。俗不異真而俗相立。
無轉故。真不異俗而真體存。故互不相違也。
法性本無生者。法性者。法謂差別依正等法。
性謂彼法所依體性。即法之性。故名為法性。
又性以不變為義。即此可軌。亦名為法。此則
性即法。故名為法性。此二義。並約不變釋也。
又即一切法各無性。故名為法性。即隨緣之
[007-0454a]
性。法即性也。本無生者。本有二義。一約不
變。本謂原本。本來不生。隨緣故生。二約隨
緣。有此法來。本自不生。非待滅無。即示現生
時本不生。故云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則
妄心分別。情計謂有。然有即不有。故云一切
空無性。常有常空。是即萬物之自虛。豈待宰
割以求通哉。又約相待相奪。釋不相知。言相
待者。業無識種。不親辦體。識無業種。不招苦
樂。既互相待。則各無自性。言相奪者。以業奪
因。唯由業招。故因如虛空。以因奪緣。則唯心
為體。故業如虛空。互奪獨立。亦不能相知。互
奪兩亡。無可相知。又以無生。故不相知。以緣
奪因。故不自生。以因奪緣。故不他生。因緣合
辯。相待無性。故不共生。互奪雙亡。無因豈
生。以此不生。類於不知。居然易了。即以因
為。自以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互有
尚不相知。互無豈能相知耳。故知諸法相待。
皆無自性。如中論相待門說。不空既破。空法
亦亡。偈云。若有不真法。即應有真法。實無不
真法。何得有真法。亦如因垢說淨。垢性本無。
淨相何有。此相待一門。盡破諸法。以諸法皆
是相待而有。未曾有一法。而能獨立者。故因
緣無性論云。阿難調達。並為世尊之弟。羅睺
善星。同是如來之胤。而阿難常親給侍。調達
每興害逆。羅睺則護珠莫犯。善星則破器難
收。以此而觀。諒可知矣。若云各有自性。不可
遷貿者。此殊不然。至如鷹化為鳩。本心頓盡。
橘變成枳。前味永消。故知有情無情。各無定
性。但隨心變。唯逐業生。遂有從凡入聖之門。
[007-0454b]
轉惡為善之事。大般若經云。謂證諸法無性
為性。究竟圓滿。方名為佛。故知建立三寶。成
佛事門。皆從無性因緣。而得興顯。所以首楞
嚴三昧經云。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
尊。我謂文殊師利法王子。曾於先世。已作佛
事。現坐道場。轉於法輪。示諸眾生。入大滅
度。佛言。如是如是。乃至迦葉。汝今且觀首楞
嚴三昧勢力。諸大菩薩以是力故。示現入胎。
初生出家。詣菩提樹。坐於道場。轉妙法輪。入
般涅槃。分布舍利。而亦不捨菩薩之法。於般
涅槃不畢竟滅。爾時長老摩訶迦葉。語文殊
師利言。仁者。乃能施作如此希有難事。示現
眾生。文殊師利言。迦葉。於意云何。是耆闍崛
山。誰之所造。是世界者。亦從何出。迦葉答
言。文殊師利。一切世界。水沫所成。亦從眾生
不可思議業因緣出。文殊師利言。一切諸法。
亦從不可思議業因緣有。我於是事。無有功
力。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屬因緣。無有主
故。隨意所成。若能解此。所為不難。釋曰。若
了一切法。悉屬因緣。皆無自性。但是心生。則
凡有施為。何假功力。以無性之理。法爾之門。
隨緣卷舒。自在無礙。華嚴經頌云。如其心性
而觀察。畢竟推求不可得。一切諸法無有餘。
悉入於如無體性。又頌云。譬如真如本自性。
其中未曾有一法。不得自性是真性。以如是
業而迴向。華嚴論云。一切眾生迷根本智。而
有世間苦樂法者。為智無性故。隨緣不覺。苦
樂業生。為智無性故。為苦所纏。方能自覺根
本無性。眾緣無性。萬法自寂。若不覺苦時。以
[007-0454c]
無性故。總不自知有性無性。如人因地而倒。
因地而起。一切眾生。因自心根本智而倒。亦
因而起。又為智體無性。但隨緣現。如空中響。
應物成音。無性之智。但應緣分別。以分別故。
癡愛隨起。又中觀論。破應無如來偈云。邪見
深厚者。則說無如來。如來寂滅相。分別有亦
非。如是性空中。思惟亦不可。如來滅度後。分
別於有無。次總拂偈云。如來過戲論。而人生
戲論。戲論破慧眼。是皆不見佛。論釋云。戲論
名憶念。分別此彼等。此如來品。初中後思惟
如來定性不可得。乃至五求四句皆非是。故
偈云。如來無有性。即是世間性。如來無有性。
世間亦無性。以如來一性空義。知一切世間
法。悉皆無性。同如來義。華嚴演義中。引法華
經偈云。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
門。其實為一乘。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
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
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今但引兩句。
顯諸法無性。成一性義耳。然上三偈。諸釋不
同。今直解經文。初一偈。明當佛開權。終歸一
實。故云其實為一乘。次偈釋說一乘所以。以
唯一性故。謂若有二性。容有兩乘。既唯一性。
故說一乘耳。知法常無性者。知即證知。法謂
所證知法。即色心等一切法也。常無性者。所
證理也。即如無性理。覺諸法故。云何無性。謂
色心等從本已來。性相空寂。非自非他。非共
非離。湛然常寂。故曰無性。而言常者。謂本來
即無。非推之使無。故曰常無性耳。佛種從緣
起者。然有二義。一約因種。因種即正因佛性。
[007-0455a]
故涅槃經云。佛性者。即是無上菩提中道種
子。此種即前常無性理。故涅槃經云。佛性者。
即是第一義空。無性。即空義也。緣即六度萬
行。是緣因佛性。起彼正因。令得成佛。是故說
一乘者。唯以佛性起於佛性。更無餘性。故說
一乘。稱理說也。體同曰性。相似名種。故關中
云。如稻自生稻。不生餘穀。此屬性也。萌[卄/稈]華
粒。其類無差。此屬種也。二果種性。關中云。
佛報唯佛。其理不差。即性義也。說法度人。類
皆相似。此種義也。果之種性。緣真理生。故云
從緣。故釋此偈云。佛緣理生。理既無二。是故
說一乘耳。意云。證理成佛。稱理說一。此中知
法常無性偈。全同華嚴出現品經云。如來成
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
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
性。乃至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一切智。大悲
相續。救度眾生。謂知無性。佛性同故。准經文
云。以知無性。尚得一成一切皆成。況不說一
乘而度脫之。後偈云。是法住法位等者。重釋
前偈。言是法者。即前所知之法。所以常無性
者。由住真如正位故。由緣無性。緣起即真。由
即真。故云無性。言法位者。即真如正位。故智
論。說。法性。法界。法住。法位。皆真如異名。世
法即如。故皆常住。謂因乖常理。成三界無常。
若解無常之實。即無常而成常矣。則常與無
常。二理不偏。故涅槃經況之二鳥。飛止同居。
今於道場。證知一切世間無常。即真常理。猶
懸鏡高堂。萬像斯鑒。二而不二。不可言宣。以
方便力。假以言說。一乘尚是假說。況有二三。
[007-0455b]
則一乘之理。至理無過。無性之宗。諸宗莫及。
可謂宗鏡之綱骨。祖教之指南也。所以深密
經云。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
靜。自性涅槃。商主天子所問經云。若法是無。
即不自在。若不自在。是則無欲。若無欲者。
則是真性。若是真性。即名無性。
宗鏡錄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