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101 徹悟禪師語錄-清-了亮 (master)



No. 1182-A


徹悟禪師語錄序


世之稱淨業者。自晉遠法師始。仰體佛慈。大啟度門。
鑿池植蓮。建堂立誓。於時十八賢眾百二十三人。得
自在力。念而無念。無生而生。心印遞傳。迄至於今不
墜。有徹悟禪師者。法門之元嗣也。夙具定慧。參契淵
微。始則悟圓覺一經要義。繼則了解三藏十乘妙旨。
盡棄舊習。專注淨業。虗其衷。平其氣。歷廿載如一日。
無退轉心。克遂西生之願。是以圓信圓解饒益眾生
者。即以之證彌陀法界。遺集具存。讀之而益信師之
所言。曰願。曰信。曰行。曰罪業懺除。曰善根成熟。要惟
兢兢於一心之生者。橫徧十方。竪窮三際。心之廣也。
慮墜偏小。發大菩提。心之宏也。任運感業。合道轉業。
心之權也。清珠濁水之投。種瓜種豆之穫。鑄金成麵
之具。心之源也。經所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尤
反覆求詳。三致意焉。又謂一寸時光。一寸命光。欲後
之學者。於恒河沙數中。履捷行簡。速出生死之關。共
證安樂之境。拯拔羣迷。胥登彼岸。其意亦何厚乎。師
平昔於語言文字。不欲究心。然偶一拈唫大之總攝
[001-0331c]
無餘。細之圓融無礙。對機立教。真理兼包。如阿伽陀
藥。無病不療。如如意珠。無願不滿者。其如斯乎。余竊
念宗教兩門。語錄浩如煙海。疏經注義。法旨昭明。而
淨業之修。為入道之正軌。自龍舒大佑諸集外。言者
闕如。宜師言之不可湮沒也。師之高弟松泉。以是集
付刊。問序於余。余即師文之奧衍者。申言之。是為序。


三寶弟子誠安謹識

No. 1182-B


自序


余自乾隆癸巳。住持京都廣通寺。領眾參禪。間有東
語西話。筆以記之。至丁卯歲。以宿業深重。多諸病緣。
因思教乘五停心觀。多障有情以念佛治。且此一門。
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馬鳴龍樹等諸大祖師。智者
永明楚石蓮池等諸大善知識。皆悉歸心。我何人斯。
敢不歸命。於是朝暮課佛。而禪者願隨者頗夥。因順
時機。且便自行。遂輟參念佛。時門牆見重者。謗𦦨四
起。余以深信佛言。不顧也。十餘年來所有積稿。一旦
付之丙丁。不意為多事禪者。於灰燼中撥出若干則。
然百不存一矣。嗣後為業風所吹。歷主覺生資福兩
剎。為虗名所誤。往往有請開示索題䟦者。迫不得巳
而應之。日久歲深。復積成卷。戊辰夏。李居士逢春在
山聽講。聞法有悟。遂欲付之剞劂。余曰不可。身既隱
[001-0332a]
矣。焉用文為。此世間隱者之言尚然。余巳栖心淨土。
復何文字可留。居士堅請不巳。爰弁數語。用示皆不
得巳之言也。


嘉慶歲次庚午九月重陽後三日。訥道人書於資
福二有丈室。

No. 1182-C


念佛伽陀序


訥堂老人。率眾精脩持名法門。備極誠懇。於廣通覺
生兩蘭若。歷有年所。茲乙卯冬。復以教義宗乘。各詠
偈百首。闡其要妙。舉以示眾。如輩當時一聞心蕩神
怡。若深有領會焉。因仰體老人為眾苦心諄諄如是。
若不記錄。久必湮沒。遂壽之梨棗。莊成數卷。以備諸
同志者共為參味云爾。


嘉慶元年歲次丙辰佛歡喜日。受業弟子心雨稽
首謹題。


徹悟禪師語錄目次




* 卷上

* 序
[001-0332b]

* 示眾
* 普說
* 卷下

* 雜著

* 般若淨土兩門大義
* 西有解
* 華嚴經節略要旨
* 楞嚴二決定義
* 楞嚴頓歇漸修說
* 金剛經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說
* 楞嚴經知見無見說
* 一乘決疑論說
* 相相離相心心印心略解
* 䟦

* 淨土津梁䟦
* 䟦德全禪人血書蓮華經
* 䟦明初禪人血書蓮華經
* 書蓮華經普門品後
* 二有室䟦
* 䟦禪人勇建血書楞嚴經莊嚴淨土
* 書問

* 覆香嚴居士書
* 答江南彭二林居士
* 與端一李居士書
* 附

* 念佛伽陀門人了如等述錄教義宗乘各百偈
* 徹悟禪師行略


徹悟禪師語錄目錄
[001-0332c] No. 1182
徹悟禪師語錄卷上
嗣法門人 了亮等 集


示眾



普說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
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
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
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
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一句佛
號。俱攝悟修兩門之要。舉悟則信在其中。舉修則證
在其中。信解修證。俱攝大小諸乘。一切諸經之要。罄
無不盡。然則一句彌陀。非至要之道乎。


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不變。
終日隨緣。夫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
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
念地獄。以凡在有心。不能無念。以無念心體。唯佛獨
證。自等覺巳還。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無
[001-0333a]
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無外故。每起一念。為一
受生之緣。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若此心
能與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萬德洪名相應。
即念佛法界也。能與菩提心六度萬行相應。即念菩
薩法界也。以無我心與十二因緣相應。即念緣覺法
界也。以無我心觀察四諦。即念聲聞法界也。或與四
禪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應。即念天法界也。若與五
戒相應。即念人法界也。若修戒善等法。兼懷瞋慢勝
負之心。即落修羅法界。若以緩輭心。念下品十惡。即
墮畜生法界。或以緩急相半心。與中品十惡相應。便
墮餓鬼法界。若以猛熾心。與上品十惡相應。即墮地
獄法界也。十惡者。即殺。盜。婬。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貪。
瞋。邪見是。反此則為十善。當密自檢點日用所起之
念。與何界相應者多。與何界相應者猛。則他日安身
立命之處。不勞更問人矣。


一切境界。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即其現處。當體即心。
凡在有心。不能無境。不現佛境。便現九界之境。不現
三乘之境。便現六凡之境。不現天人鬼畜之境。便現
地獄境界。佛及三乘所現境界。雖有優降不同。要皆
受享法樂而巳。三界諸天所現之境。伹唯受用禪定
五欲之樂。人道之境。苦樂相間。各隨其業。多少不同。
鬼畜之境。苦多樂少。至於地獄。則純一極苦。如人夢
中所見山川人物。皆依夢心所現。若無夢心。必無夢
境。設無夢境。亦無夢心。故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全
[001-0333b]
境即心。全心即境。若於因中察果。當須觀心。設於果
處驗因。當須觀境。故曰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果
必從因。因必克果。苟真知此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
理。而猶不念佛求生淨土者。吾不信也。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
念佛法門一大綱宗。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
示皆為戲論。世間一切重苦。無過生死。生死不了。生
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捨一皮袋。取
一皮袋。苦巳不堪。況輪回未出。難免墮落。豬胞胎。狗
胞胎。何所不鑽。驢皮袋。馬皮袋。何所不取。此箇人身。
最為難得。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惡趣。三途易入
而難出。地獄時長而苦重。七佛以來。猶為蟻子。八萬
劫後。未脫鴿身。畜道時長巳極。鬼獄時長尤倍。久經
長劫。何了何休。萬苦交煎。無歸無救。每一言之。衣毛
卓豎。時一念及。五內如焚。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喪
考妣。如救頭然也。然我有生死。我求出離。而一切眾
生皆在生死。皆應出離。彼等與我本同一體。皆是多
生父母。未來諸佛。若不念普度。唯求自利。則於理有
所虧。心有未安。況大心不發。則外不能感通諸佛。內
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廣利羣生。
無始恩愛何以解脫。無始怨愆何以解釋。積劫罪業
難以懺除。積劫善根難以成熟。隨所修行。多諸障緣。
縱有所成。終墮偏小。故須稱性發大菩提心也。然大
心既發。應修大行。而於一切行門之中。求其最易下
[001-0333c]
手。最易成就。至極穩當。至極圓頓者。則無如以深信
願持佛名號矣。所謂深信者。釋迦如來梵音聲相。決
無誑語。彌陀世尊大慈悲心。決無虗願。且以念佛求
生之因。必感見佛往生之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響必應聲。影必隨形。因不虗棄。果無浪得。此可不待
問佛而能自信者也。況吾人現前一念心性。全真成
妄。全妄即真。終日隨緣。終日不變。橫徧豎窮。當體無
外。彌陀淨土。總在其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
佛。豈我心具之佛。而不應我具佛之心耶。


往生傳載臨終瑞相。班班列列。豈欺我哉。如此信巳。
願樂自切。以彼土之樂。回觀娑婆之苦。厭離自深。如
離廁坑。如出牢獄。以娑婆之苦。遙觀彼土之樂。欣樂
自切。如歸故鄉。如奔寶所。總之如渴思飲。如飢思食。
如病苦之思良藥。如嬰兒之思慈母。如避怨家之持
刀相迫。如墮水火而急求救援。果能如此懇切。一切
境緣。莫能引轉矣。然後以此信願之心。執持名號。持
一聲是一九蓮種子。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直須心
心相續。念念無差。唯專唯勤。無雜無間。愈久愈堅。轉
持轉切。久之久之。自成片段。入一心不亂矣。誠然如
此。若不往生者。釋迦如來便為誑語。彌陀世尊便為
虗願。有是理乎哉。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禪宗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尤為直截痛快。何也。以見性難而作佛易
故。何為見性。離心意識。靈光迸露。始為見性。故難。何
[001-0334a]
為作佛。持佛名號。觀佛依正。即為作佛。故易。經云。汝
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豈非以
想念於佛。即為作佛耶。夫成佛是佛。理無二致。而見
性作佛。難易相懸若是。豈非念佛較之參禪。尤為直
截痛快也哉。一是祖語。一是佛言。何重何輕。何取何
捨。學者但當盡捨舊習。虗其心。平其氣。試一玩味而
檢點之。當必首肯是說為不謬矣。


石霜遷化。眾舉泰首座繼席住持。時九峰虔為侍者。
乃曰。若繼住持。須明先師意。泰曰。先師有甚麼意。我
會不得。虔曰。先師尋常教人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
古廟香鑪去。一條白練去。萬年一念去。其餘則不問。
如何是一條白練去。泰云。此但明一色邊事。虔曰。原
來未會先師意。泰云。裝香來。香煙盡處。我若去不得。
即不會先師意。左右即裝香。香煙未盡。泰即化去。虔
撫其背曰。坐脫立亡即不無。先師意未夢見在。曹山
堂上坐。紙衣道者從堂下過。山曰。莫是紙衣道者麼。
衣曰。不敢。山曰。如何是紙衣下事。衣曰。一裘纔挂體。
萬法悉皆如。山曰。如何是紙衣下用。衣曰諾。便化去。
山曰。汝祇解恁麼去。不解恁麼來。衣復開目問曰。一
靈真性不假胞胎時如何。山曰。未是妙。夫坐脫立亡。
未明大法。固非了事。然其造詣工夫。殊非易易。果能
回此一段精神。專心念佛。求生淨土。當必穩得上品
上生。豈更遭人檢點哉。如紙衣進問。如何是妙。山答
云。不借借。衣便珍重化去。噫。與其不借而借臭穢胞
[001-0334b]
胎。何如不借而借香潔蓮華。直以胞胎臭穢蓮華香
潔而論。巳自勝劣懸殊。況出胎隔陰。作主大難。而蓮
胞一敷。勝緣具足。此則日劫相懸。天地不足以喻其
否泰矣。無怪乎永明大師謂。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
路。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此真語也。實語也。大慈
悲心淚出痛腸之語也。學者幸勿忽諸。


最初迷真起妄。則曰一念妄動。末後返妄歸真。則曰
一念相應。是則起妄之後。歸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
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隨淨緣。即佛法界。迷隨染緣。
即九法界。十方虗空。是此一念迷昧。一切國土。是此
一念澄凝。四生正報。是此一念情想合離。四大依報。
是此一念動靜違順。唯依此念。變現諸法。離此念外。
無法可得。原此一念。本是法界。從緣而起。緣無自性。
全體法界。故得橫徧十方。豎窮三際。離過絕非。不可
思議。法爾具此威神。法爾具此功用。今以此念。念於
西方阿彌陀佛。求生極樂淨土。正當念時。西方依正
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巳在西方依正之內。如兩鏡交
光。相含互照。此橫徧十方之相也。若約豎窮三際。則
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
即度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帝網珠光。難齊全體。
南柯夢事。略類一班。此理悟之最難。信之最易。但能
直下承當。終必全身受用。可謂參學事畢。所作巳辦
矣。如或未能。但當任便觀察。隨分受用焉耳。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
[001-0334c]
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
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
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一切現前境界。一切當來
果報。皆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唯業所感故。前境來報
皆有一定。以業能縛心故。唯心所現故。前境來報皆
無一定。以心能轉業故。若人正當業能縛心。前境來
報一定之時。而忽發廣大心。修真實行。心與佛合。心
與道合。則心能轉業。前境來報。定而不定。又心能轉
業。前境來報不定之時。而大心忽退。實行有虧。則業
能縛心。即前境來報。不定而定。然業乃造於巳往。此
則無可柰何。所幸而發心與否。其機在我。造業轉業。
不由別人。如吾人即今發心念佛。求生極樂。或觀依
正。或持名號。念念相續。觀念之極。則心與佛合。合之
又合。合之其極。則心能轉業。而前境之娑婆。轉為極
樂。胎獄之來報。轉為蓮胞。便是樂邦自在人矣。若正
恁麼時。其心或偶然失照。或忽生退悔。不與佛合。則
業能縛心。而前境仍舊來報。依然還是忍土苦眾生
也。然則我輩有志出離。求生淨土者。可弗惕然而警。
奮然而發也哉。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如鬱頭藍
弗。習非非想定於水邊林下。每定將成。多為魚鳥所
驚。因發惡願曰。吾他日後當作飛貍。入林食鳥。入水
食魚。後非想定成。遂生天上。壽八萬大劫。天報既終。
遂墮為飛貍。入林水以食魚鳥。此惡願也。與性相違。
[001-0335a]
尚有大力用。八萬劫後能滿。況稱性之善願乎。神僧
傳載一僧。於石佛前戲發願曰。如今生生死不了。願
來生作威武大臣。後果作大將軍。此戲發之願也。尚
終得遂。況至誠所發之願乎。復載一僧。博通經論。所
至無所遇。乃咨嗟歎息。傍一僧曰。汝學佛法。獨不聞
未成佛果。先結人緣。汝雖明佛法。其如無緣何。其僧
曰。我即終於此乎。傍僧曰。吾代汝為之。問其僧有何
所畜。曰無他。僅餘一衣料耳。曰。此亦足矣。遂變價置
買食物。引其僧至一深林。禽鳥昆蟲甚多之處。置食
於地。復教以發願。乃屬曰。汝二十年後。方可開法。其
僧如所屬。至二十年後始開法。受化者多少年。葢皆
受食之禽鳥昆蟲也。此願力之不可思議也。尚能以
他人之願。攝彼蟲鳥。脫異類而入人道。豈自願不能
自度耶。佛以四十八願自致成佛。而我所發之願。正
合佛攝生之願。此則直以發願便可往生。而況佛有
不思議大慈大悲。如瑩珂。酒肉無擇之人。後閱往生
傳。每讀一傳。為一首肯。遂斷食念佛。至七日。感佛現
身慰之曰。汝陽壽尚有十年。當好念佛。吾十年後來
接汝。珂曰。娑婆濁惡。易失正念。願早生淨土。承事諸
聖。佛曰。汝志如此。我三日後來接汝。三日後果得往
生。又懷玉禪師。精修淨業。一曰見佛菩薩滿虗空中。
一人執銀臺而入。玉念曰。吾一生精進。志在金臺。今
胡不然。銀臺遂隱。玉彌加精進。二十一日後。復見佛
菩薩徧滿虗空。前持銀臺者易金臺而至。玉遂泊然
[001-0335b]
而逝。劉遺民依東林。結社念佛。一日想念佛次。見佛
現身。劉念曰。安得如來手摩我頭乎。佛即手摩其頭。
復念曰。安得如來衣覆我體乎。佛即以衣覆其體。於
戲。佛之於眾生。無所不至。真可謂大慈悲父母矣。欲
速生即令速生。欲金臺即易金臺。欲手摩頭即摩頭。
欲衣覆體即覆體。佛既慈悲一切眾生。豈獨不慈悲
我乎。佛既滿一切眾生之願。豈獨不滿我之願乎。大
慈悲心。無有揀擇。安有此理。是以真能發願。則信在
其中。信願既真。行不期起而自起。是故信願行三種
資糧。唯一願字盡之矣。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過精神。世之最可愛惜者。莫過
光陰。一念淨。即佛界緣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動
一念。即十界種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巳過。命亦隨減。
一寸時光。即一寸命光。可不愛惜乎。苟知精神之可
珍重。則不浪用。則念念執持佛名。光陰不虗度。則刻
刻熏修淨業。倘置佛名而別修三乘聖行。亦是浪用
精神。亦是千鈞之弩為鼷鼠而發機。況造六凡生死
之業手。倘置淨業而別取權乘小果。亦是虗度光陰。
亦是以如意寶珠而貿一衣一食。況取人天有漏之
果乎。如是珍重。如是愛惜。則心專而佛易感。行勤而
業易精。果得真生淨土。親見彌陀。時承開示。面奉慈
音。妙悟自心。深證法界。延一念為長劫。促長劫為一
念。念劫圓融。得大自在。得非自食其珍重愛惜之報
乎。
[001-0335c]


夫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道。此千聖同途。千古
不易之定論也。然見道豈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開
圓解。若依宗門。必直透重關。然後得論修道。否則便
為盲修瞎練。不免撞牆𥔐壁。墮坑落塹矣。唯淨土一
門則不然。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
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但發願持名。即
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親知親見之境界。非彼三乘
賢聖所能知見也。但當深信佛言。依此而發願持名。
即是以佛知見為知見。不必別求悟門也。餘門修道。
必悟後依法修習。攝心成定。因定發慧。因慧斷惑。所
發之慧有勝劣。所斷之惑有淺深。然後方可論其退
與不退。唯此淨土門中。唯以信願之心。專持名號。持
至一心不亂。淨業即為大成。身後決定往生。一得往
生。便永不退轉。又餘門修道。先須懺其現業。若現業
不懺。即能障道。則進修無路矣。修淨業者。乃帶業往
生。不須懺業。以至心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
重罪故。又餘門修道。須斷煩惱。若見思煩惱分毫未
盡。則分段生死不盡。不能出離同居國土。唯修淨業。
乃橫出三界。不斷煩惱。從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
土。則生死根株便永斷矣。既生彼土。則常常見佛。時
時聞法。衣食居處。出於自然。水鳥樹林。皆悉說法。同
居土中。橫見上三淨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圓證三
種不退。一生便補佛位。然則淨土一門。最初省求悟
門。末後不待發慧。不須懺業。不斷煩惱。至極省要。至
[001-0336a]
極徑捷。及其證入。至極廣大。至極究竟。學者當細心
玩味而詳擇之。毋以一時貢高。失此殊勝最大利益
也。


一窮人。遙望。見錢一串。就而取之。乃蛇也。遂瞠立於
其傍。復一人至。得錢一串𢹂去。夫錢非蛇也。而蛇現
者。唯業所感。唯心所現也。錢上之蛇。固是業感心現。
而蛇上之錢。獨非業感心現乎。錢上之蛇。一人之別
業妄見也。蛇上之錢。多人之同分妄見也。一人之妄
見。其妄易知。多人之妄見。其妄難知。以易知例難知。
難知亦易知矣。然則蛇固蛇也。錢亦蛇也。推此而往。
內而根身。外而境界。由一方而至十方。以及四大部
洲。三千大千世界。皆此錢上之蛇也。但唯心之蛇既
現。便能螫人。唯心之錢既現。便得享用。非謂唯心。便
無外境。且娑婆之穢苦。安養之淨樂。皆唯心現。唯心
之穢苦既現。則遭大逼迫。唯心之淨樂既現。則得大
受用。既穢苦淨樂。皆唯心現。何不捨唯心之穢苦。以
取唯心之淨樂。而乃久經長劫。甘為八苦之所交煎
也哉。


吾人生死關頭。唯二種力。一者心緒多端。重處偏墜。
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此業力也。業力
最大。心力尤大。以業無自性。全依於心。心能造業。心
能轉業。故心力唯重。業力唯強。乃能牽生。若以重心。
而修淨業。淨業則強。心重業強。唯西方是趨。則他日
報終命盡。定往西方。不生餘處矣。如大樹大牆。尋常
[001-0336b]
向西而歪。他日若倒。決不向餘處也。何為重心。我輩
修習淨業。信貴於深。願貴於切。以信深願切故。一切
邪說。莫能搖惑。一切境緣。莫能引轉。若正修淨業時。
倘達摩大師忽現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見性成
佛之禪。汝伹捨置念佛。吾即以此禪授汝。但當向祖
師作禮。謂我先巳受釋迦如來念佛法門。發願受持。
終身不易。祖師雖有深妙禪道。吾則不敢自違本誓
也。縱或釋迦如來忽爾現身。謂曰。吾先說念佛法門
時。一時方便耳。今更有殊勝法門。超於彼者。汝當且
置念佛。吾即為說勝法。亦祇可向佛稽首陳白。我先
稟受世尊淨業法門。發願一息尚存。決不更張。如來
雖有勝法。吾則不敢自違本願也。雖佛祖現身。尚不
改其所信。況魔王外道虗妄邪說。豈足以搖感之耶。
能如是信。其信可謂深矣。若赤熱鐵輪旋轉頂上。不
以此苦退失往生之願。若輪王勝妙五欲現前。亦不
以此樂退失往生之願。此逆順至極。尚不改所願。況
世間小小逆順境界。豈能引轉哉。能如是願。其願可
謂切矣。信深願切。是謂重心。而修淨業。淨業必強。心
重故。則易純。業強故。則易熟。極樂淨業若熟。娑婆染
緣便盡。果得染緣巳盡。則臨終時。雖欲輪回境界再
現在前。亦不可得。果得淨業巳熟。則臨終時。雖欲彌
陀淨土不現在前。亦不可得。然此信願。要在操之有
素。臨時自不入於岐路。如古德臨欲命終。六欲天童
次第接引。皆不去。唯專心待佛。後佛現。乃曰佛來也。
[001-0336c]
遂合掌而逝。夫臨欲命終。四大分張。此何時也。六欲
天童次第接引。此何境也。苟素常信願。不到十分堅
固。當此時。對此境。而能強作主宰乎。如古德真可謂
千古修淨業者之標榜矣。


有禪者問曰。一切諸法。悉皆如夢。娑婆固夢也。極樂
亦夢也。既同是一夢。修之何益。予曰。不然。七地以前。
夢中修道。無明大夢。雖等覺猶眠。唯佛一人。始稱大
覺。當夢眼未開之時。苦樂宛然。與其夢受娑婆之極
苦。何若夢受極樂之妙樂。況娑婆之夢。從夢入夢。夢
之又夢。展轉沈迷者也。極樂之夢。從夢入覺。覺之又
覺。漸至於大覺者也。夢雖同。所以夢者。未嘗同也。可
槩論乎。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淨土一門。信尤為要。以持名念
佛。乃諸佛甚深行處。唯除一生所繫菩薩可知少分。
自餘一切賢聖。但當遵信而巳。非其智分之所能知。
況下劣凡夫乎。然十一善法。以信居初。信心之前。更
無善法。五十五位。以信為始。信位之前。別無聖位。故
菩薩造起信論。祖師作信心銘。以信心一法。為入道
要門也。昔王仲回問於楊無為曰。念佛如何得不間
斷去。楊曰。一信之後。更不再疑。王欣然而去。未久。楊
夢仲回致謝。謂因蒙指示。得大利益。今巳生淨土矣。
楊後見仲回之子。問及仲回去時光景。及去之時節。
正楊得夢之日。噫。信之時義大矣哉。


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發稱性四十八種大願。依
[001-0337a]
願久經無量長劫。修習大行。至於因圓果滿。自致成
佛。法藏轉名彌陀。世界轉名極樂。彌陀之所以為彌
陀者。深證其唯心自性也。然此彌陀極樂。非自性彌
陀。唯心極樂乎。但此心性。乃生佛平等共有。不偏屬
佛。亦不偏屬眾生。若以心屬彌陀。則眾生乃彌陀心
中之眾生。若以心屬眾生。則彌陀乃眾生心中之彌
陀以彌陀。心中之眾生念眾生。心中之彌陀。豈眾生
心中之彌陀。不應彌陀心中之眾生耶。伹佛悟此心。
如醒時人。眾生迷此心。如夢中人。離醒時人。無別夢
中之人。豈離夢中之人。別有醒時之人耶。但夢中之
人。當不自認為真。亦不離夢中之人。別求醒時之人。
唯應常憶醒時之人。憶之又憶。則將見大夢漸醒。而
夢眼大開。即夢中能憶之人。便是所憶醒時之人。而
醒時之人。非夢中人也。夢中人眾多。醒時人唯一。十
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此
乃即一即多。常同常別。法爾自妙之法也。念佛之意。
大略如此。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二語。上句說事。下句說理。
事是即理之事。謂生即不生。非直以生為生也。理是
即事之理。謂不去而去。非直以不去為不去也。兩句
作一句看。則事理圓融。所謂合之則雙美也。若兩句
作兩句看。則事理分張。所謂離之則兩傷也。若不合
此兩句作一句。便當演此兩句作四句。謂生則決定
生。生而無生。去則實不去。不去而去。雖為四句。義亦
[001-0337b]
無增。合為一句。義亦無減。總一事理圓融耳。與其執
去則實不去之理。不如執生則決定生之事為得。何
也。以執事昧理。猶不虗入品之功。若執理廢事。便不
免落空之誚。以事有偕理之功。理無獨立之能故也。
以有生為生。則墮常見。以不去為不去。則墮斷見。斷
常雖同一邪見。而斷見之過患深重。故不若執事之
為得。然總不如圓會二句為佳耳。


吾人現前一念。緣生無性。無性緣生。不生佛界。便生
九界。若約緣生無性。則生佛平等一空。若約無性緣
生。則十界勝劣懸殊。阿祈達王臨終為驅蠅人以拂
拂面。一念瞋心。遂墮為毒蛇。一婦人渡河失手。其子
墮水。因撈子故。與之俱沒。以慈心故。得生天上。夫一
念慈瞋。天畜遂分。則此臨終之緣生一念。可不慎乎。
苟以此心緣念彌陀。求生淨土。得不見佛往生乎。但
此一念。不可僥倖而致。必須存之以誠。操之有素。是
故吾輩於此一句彌陀。千念萬念。以至終日終年念
者。無非為熟此一念而巳。果得一念純熟。則臨命終
時。唯此一念。更無異念。智者大師云。臨終在定之心。
即淨土受生之心。然唯此一念。更無異念。非在定之
心乎。念果如是。不見彌陀。更見何人。不生淨土。更生
何處。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既舉。則言外之心不
作佛。心不是佛。心作九界。心是九界。心不作九界。心
不是九界。等義俱彰矣。噫。果明此理。而猶不念佛者。
[001-0337c]
則吾末如之何也巳矣。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不唯是觀經一經綱
宗法要。實是釋迦如來一代時教大法綱宗。不唯釋
迦一佛法藏綱宗。實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藏綱
宗。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所謂學
雖不多。可齊上賢也。


真法無性。染淨從緣。一真既舉。體成十界。則十界全
體即一真。是故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
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


吾人現前一念能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
隨緣。終日不變。一句所念之佛。全德立名。德外無名。
以名召德。名外無德。能念心外。無別所念之佛。所念
佛外。無別能念之心。能所不二。生佛宛然。本離四句。
本絕百非。本徧一切。本含一切。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蓮宗行者。當從者裏信入。


殺生一事。過患至為深重。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生可
殺乎。造重業縱殺心。結深怨。感苦果。皆由一殺所致。
是以殺心漸猛。殺業漸深。漸以殺人。以及殺其六親。
甚而積為刀兵大劫。可悲也矣。葢皆由不知戒殺之
所致。苟知戒殺。牲且不忍殺。況殺人乎。況殺六親乎。
牲不忍殺。刀兵大劫。何所從來。殺人之父者。人亦殺
其父。殺人之兄者。人亦殺其兄。知人之父兄不可殺。
亦戒殺之漸。但不知殺父兄者。由於不戒殺始也。


人之所以不戒殺者。由於不達因果之理。因果者。感
[001-0338a]
應也。我以惡心感之。人亦以惡心應。我以善心感之。
人亦以善心應。人但知感應見於現生。而不知感應
通於三世也。人但知感應見於人道。而不知感應通
於六道也。果知感應通於三世六道。六道中皆多生
之父兄。殺可不戒乎。總知感應通於六道。亦不知感
應通於世出世間也。以無我心感。則聲聞緣覺之果
應之。以菩提心六度萬行感。則菩薩法界果應之。以
平等大慈同體大悲感。則佛法界果應之。噫。感應之
道。可盡言哉。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此唯心之義。須以
三量楷定。三量者。現量比量聖言量也。現量者。謂親
證其理也。如羅什大師。七歲隨母入佛寺。見佛鉢。喜
而頂戴之。俄而念曰。我年甚幼。佛鉢甚重。何能頂戴。
是念纔動。忽失聲置鉢。遂悟萬法唯心。高麗惟曉法
師。來此土參學。夜宿冢間。渴甚。明月之下。見清水一
汪。以手掬而飲之。殊覺香美。至次日清晨。乃見其水
為墓中控出。遂惡心大吐。乃悟萬法唯心。便回本國
著述。此皆現量親證也。比量者。借眾相而觀於義。比
喻而知也。諸喻之中。夢喻最切。如夢中所見山川人
物。萬別千差。皆不離我能夢之心。離夢心外。別無一
法可得。即此可以比喻。而知現前一切萬法。但唯心
現也。聖言量者。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千經萬論。皆如
是說。巳約現等三量楷定唯心。更約事理二門。辨明
具造。謂由有理具。方有事造。理若不具。事何所造。所
[001-0338b]
以理具。但具事造。離事造外。無別所具。由有事造。方
顯理具。事若不造。爭知理具。所以事造。祇造理具。離
理具外別無所造。祇此一念心中。本具十界萬法。即
此一念隨緣。能造十界萬法。理具。如金中本具可成
缾盤釵釧之理。事造。如隨工匠鑪鎚之緣造成缾盤
釵釧之器。又理具。如麵中本具可成種種食物之理。
事造。如水火人工之緣。造成種種食品也。巳辨事理。
復約名體同異揀定真妄。佛法中有名同而體異者。
有名異而體同者。名同體異。如心之一名。有肉團心。
有緣慮心。有集起心。有堅實心。肉團心。同外四大。無
所知識。緣慮心通於八識。以八種識皆能緣慮自分
境故。此則是妄集起心。唯約第八。以能集諸法種子。
能起諸法現行故。此則真妄和合。堅實心者。即堅固
真實之性。乃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今言唯心者。乃
堅實純真之心也。名異體同者。如諸經中所說真如。
佛性。實相。法界等。種種極則之名。皆此堅實純真心
也。巳揀真妄。還約本有現前折衷指點。以諸經皆言
無始本有真心。夫既曰本有。即今豈無。而今現有。即
本有也。若無無始。則無現前。若離現前。豈有無始。是
故不必高尊本有。遠推無始。但現前一念心之自性。
即本有真心也。以現前一念。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
日隨緣。終日不變。離此現前一念之外。豈別有真心
自性哉。古德云。威音那畔。不離今世門頭。眾生現行
無明。即是諸佛不動智體。其庶幾乎。由上四義。以顯
[001-0338c]
唯心。故一以唯心為宗也。又一句阿彌陀。以唯佛為
宗。以一切萬法。既唯心現。全體唯心。心無彼此。心無
分際。於十界萬法。若依若正。假名實法。隨拈一法。皆
即心之全體。皆具心之大用。如心權徧。如心豎窮。以
唯心義成。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唯法。乃至唯微
塵唯芥子。一切唯義俱成。一切唯義俱成。方成真唯
心義。若一切唯義不成。但有唯心之虗名。而無唯心
之實義。以一切唯義俱成。故曰法無定相。遇緣即宗。
唯微塵。唯芥子。尚可為宗。八萬相好莊嚴之果地彌
陀。反不可以為宗耶。故以唯佛為宗。又以絕待圓融
為宗。於十界萬法。隨拈一法。無非即心全體。具心大
用。橫徧十方。豎窮三際。離於四句。絕於百非。獨體全
真。更無有外。彌滿清淨。中不容他。一法既爾。萬法皆
然。各約諸法當體。絕待無外。是為絕待。又以十界萬
法。各各互徧。各各互含。一一交羅。一一該徹。彼彼無
障無礙。各各無壞無雜。如當壹古鏡。影現重重。如帝
網千珠。回環交攝。此約諸法迭互相望。是為圓融。今
合絕待圓融為一宗。正絕待時。即圓融。正圓融時。便
絕待。非離絕待。別有圓融。絕待。絕待其圓融。非離圓
融。別有絕待。圓融。圓融其絕待。絕待圓融。各皆不可
思議。今共合為一宗。則不思議中。不思議也。又超情
離見為宗。以但約諸法絕待。離過絕非。巳超一切眾
生情妄執著。三乘賢聖所見差別。若約諸法圓融。圓
該四句。融會百非。尤非凡情聖見之所能及。故總立
[001-0339a]
超情離見為宗。初以唯心為宗。次以唯佛為宗。三以
絕待圓融為宗。末以超情離見為宗。總此四重宗旨。
方是一句彌陀正宗。宗旨豈易言哉。


此一念佛法門。如天普葢。似地普擎。無有一人一法。
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者。如華嚴全經。雖有五周四分
之殊。以因果二字。該盡無餘。四十一位因心。無一心
而不趨向果覺。四十一位所修種種法行。豈非皆念
佛法行也。而末後普賢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為全
經一。大結穴。不其然乎。又華嚴者。以萬行因華。莊嚴
一乘佛果。此萬行非念佛行耶。華嚴具婆須蜜女。無
厭足王。勝熱婆羅門等無量門。然皆顯示毗盧境界。
此無量門。非即念佛門耶。法華一經。從始至終。無非
開示悟入佛知佛見。此非始終唯一念佛法門耶。楞
嚴最初顯示藏性。明成佛之真因也。其次揀選圓通。
示成佛之妙行也。後歷六十聖位。圓滿菩提。歸無所
得。證佛地之極果也。背此。則成七趣沈淪。向此。則明
五魔擾亂。末後云。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
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
歷。若能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
障應念消滅。變其地獄所受苦因。為安樂國。此則徹
始徹終唯一念佛法門也。總佛一代時教。三藏十二
部半滿權實。偏圓頓漸。種種法門。無非顯示唯心自
性。圓成無上妙覺而巳。得非總一大念佛法門耶。至
如禪宗達摩大師西來。但當曰。直指人心。見性便了。
[001-0339b]
而云成佛者。非宗門亦念佛門耶。故合二派五宗。千
七百則公案。不過指點當人本源心性。顯示本有清
淨法身。法身橫徧豎窮。無所不徧。而參禪人。要須時
時現前。頭頭相應。此何在而非念佛法門哉。至如佛
之一字吾不喜聞。一棒打殺與狗子喫等語。皆顯示
法身向上勝妙方便。是真念佛也。往往無知之輩。謂
宗門中人。不宜念佛。此不唯不知念佛。豈真知宗哉。
不唯宗教兩門如是。即普天之下。士農工商。諸子百
家。縱不欲念佛。不知佛者。亦不能出於念佛法門之
外。以彼去來動靜咸率此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所
謂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夾路桃華風
雨後。馬蹄無地避殘紅。


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二以深信願持
佛名號。為淨土正宗。三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
便。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五以堅持四重
戒法。為入道根本。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七以
一心不亂。為淨行歸宿。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驗證。
此八種事。各宜痛講。修淨業者。不可不知矣。


眾生所以輪回者。六道也。餘趣眾生。為驚瞋苦樂所
障。無暇向道。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但
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人身豈易
得乎。人道眾生。從生至壯以及老死。眼之所見。耳之
所聞。無非世間塵勞生死業緣耳。佛法豈易聞乎。得
人身巳難。況得男子身六根具足尤難。聞佛法巳難。
[001-0339c]
況聞彌陀名號淨土法門尤難。何幸而得難得之人
身。何幸而聞難聞之佛法。聞之而猶不肯信。不深為
可惜也哉。不信姑置。即如信者。信而不願。猶不信也。
願而無行。猶弗願也。行而不猛。猶弗行也。行之所以
不猛。由願不切。願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總之生真
信難。信果真矣。願自能切。願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
信願。加以勇猛行力。決定得生淨土。決定得見彌陀。
決定證三不退。決定一生補佛。既得生淨土矣。曠大
劫來生死業根。則從此永斷。既一生補佛矣。至極尊
貴無上妙覺。則便得圓成。此一念真信所關係者。豈
淺淺哉。苟非障道緣薄。生死業輕。久種善根。宿因深
厚者。何以能爾。然吾人無量劫來。業力輕重。善根深
淺。皆莫得而知。但業力由心轉變。善根在人栽培。是
故宏法者。不得不善巧方便。懇切開示。而學道者。不
可不竭力奮勉。勇往直前。但一言入耳。一念動心。皆
可轉變業力。皆能栽培善根。雖聞種種緊要開示。都
無一言所入。雖遭種種逆順境界。曾無一念奮發。是
為真業力深重。真善根輕鮮。則亦莫可如何也矣。


現前一念心性。本與佛同體。佛巳久悟。而我猶迷。佛
雖巳悟。亦無所增。我雖猶迷。亦無所減。佛雖無增。以
順性故。受大法樂。我雖無減。以背性故。遭極重苦。佛
於同體心性之中。雖受法樂。以同體大悲無緣大慈。
念念憶念於我。念念攝化於我。我於同體心性之中。
雖遭眾苦。不知仰求於佛。不知憶念於佛。但唯逐境
[001-0340a]
生心循情造業。曠大劫來。五逆十惡種種重業。何所
不造。三途八難種種大苦。何所不受。言之可慚。思之
可怖。設今更不念佛。依舊埋頭造種種業。依舊從頭
受種種苦。可不愧乎。可不懼乎。今且知佛以大慈大
悲。於念念中憶念攝化於我。則我今者深感佛恩故
應念佛。一向長劫枉受眾苦。欲求脫苦故應念佛。巳
造之業無可如何。未來之業可更造乎。生慚愧心故
應念佛。同體心性既曰本有。即今豈無。祇欠悟證耳。
求悟心性故應念佛。以求悟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慚
愧心念佛。念佛必切。以畏苦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感
恩心念佛。念佛必切。我不念佛。佛尚念我。我今懇切
念佛。佛必轉更念我矣。大勢至菩薩云。十方諸佛憐
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逃逝。雖憶何為。若子憶母。如
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
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此
大士親證實到境界。吐心吐膽相告語也。我今念佛。
必得見佛。一得見佛。便脫眾苦。即開悟有期。果得開
悟。便可一痛洗巳往之慚愧矣。佛尚可不念乎。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真心本有。妄性元空。一切善法。
性本自具。但以久隨迷染之緣。未斷元空之妄。未證
本有之真。善本具而未修。佛本是而未成。今欲斷元
空之妄。證本有之真。修本具之善。成本是之佛。而隨
悟淨之緣者。求其直其痛快。至頓至圓者。無如持名
念佛之一行矣。以能念之心。本是全真成妄。全妄即
[001-0340b]
真。所念之佛。亦本全德立名。全名即德。能念心外。無
別所念之佛。所念佛外。無別能念之心。能所兩忘。心
佛一如。於念念中。圓伏圓斷五住煩惱。圓轉圓滅三
雜染障。圓破五陰。圓超五濁。圓淨四土。圓念三身。圓
修萬行。圓證本真。而圓成無上妙覺也。一念如是。念
念皆然。但能念念相續。其伏斷修證。有不可得而思
議者矣。以是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實有自心果佛
全分威德神力。冥熏加被耳。一句佛號。不雜異緣。十
念功成。頓超多劫。於此不信。真同木石。捨此別修。非
狂即癡。復何言哉。復何言哉。


問。諸方皆有淨土。何專讚西方。求願往生耶。答。此非
人師意也。乃金口誠言。分明指示故。大乘顯密諸經。
同指歸故。令初心人專注一境。三昧易成故。四十八
願為緣。緣強故。十念為因。因勝故。佛與眾生偏有緣
故。此土眾生。無論僧俗男女老幼善惡之人。當其處
極順逆苦樂境緣之時。多必由中而發。衝口而出。念
佛一聲。然不念佛則巳。凡念佛。必念阿彌陀佛。此誰
使之然。葢眾生久蒙佛化。久受佛恩。與佛緣深故也。
且此彌陀一經。羅什最初譯成。東林遠祖。即與一百
二十三人。結社念佛。其一百二十三人。以次漸化。臨
終皆留瑞應。雖鸚鵡八八兒念佛。化時皆有瑞相。此
非眾生與佛緣深。謂之何哉。又無量壽經云。當來經
道滅盡。我以願力。特留此經。更住百年。廣度含識。夫
不留他經。而獨留此經者。豈非以此法門。下手易而
[001-0340c]
攝機普。入道穩而獲益速耶。以是而知。其時愈後。此
法愈當機矣。


世間眾生。當處急難痛苦之時。嗥叫父母。呼天喚地。
不知父母人天王等。不能救我生死。盡我輪回。以其
同在生死輪回故耳。三乘聖人雖出生死。無大悲心。
無益於我。諸菩薩等。雖有大慈悲心。以其心證各有
分限。未能普利眾生。滿一切願。十方諸佛。雖皆證窮
法界。然我感之不易。縱感極而見。不過暫時離苦。終
非究竟。唯阿彌陀佛。但得一見。即頓脫生死。永斷苦
根矣。唯此一句阿彌陀佛。是所當盡心竭力者。予曾
有偈云。世間出世思惟徧。不念彌陀更念誰。然而念
佛不難。難於堅久。果能堅持一念。如生鐵鑄成。渾鋼
打就。如一人與萬人敵。千聖遮攔不住。萬牛挽不回
頭。如是久之。必能感通相應。若其未能如此用心。便
謂佛言無驗。佛心難感者。夫豈可哉。但得一念感通。
便頓出生死。直登不退。穩成佛果。豈易事也哉。


知小而不知大。見近而不見遠者。此眾生之常分也。
如阿彌陀佛。於諸眾生有大恩德。眾生不知也。佛於
無量劫前。對世自在王佛。普為惡世界苦眾生。發四
十八種大願。依願久經長劫。修菩薩行。捨金輪王位
國城妻子頭目腦髓。不知其幾千萬億。此但萬行中
內外財布施一行也。如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
能行。圓修萬行。力極功純。嚴成淨土。自致成佛。分身
無量。接引眾生。方便攝化。令生彼國。然則如為一人。
[001-0341a]
眾多亦然。如為眾多。一人亦然。若以眾多觀之。佛則
普為一切眾生也。若以一人觀之。佛則專為我一人
也。稱性大願。為我發也。長劫大行。為我修也。四土。為
我嚴淨也。三身。為我圓滿也。以致頭頭現身接引。處
處顯示瑞應。總皆為我也。我造業時。佛則警覺我。我
受苦時。佛則拔濟我。我歸命時。佛則攝受我。我修行
時。佛則加被我。佛之所以種種為我者。不過欲我念
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脫眾苦。廣受法樂也。欲我
展轉化度一切眾生。直至一生補佛而後巳也。噫。佛
之深恩重德。非父母所可比。雖天地不足以喻其高
厚矣。非聞開示。安知此意。不讀佛經。安曉此理。今而
後。巳知之矣。唯有竭力精修。盡報歸誠。𢬵命念佛而
巳。復何言哉。


一切眾生。為利鈍十使所使。久經長劫。流轉生死。受
大苦惱。不能出離。可悲也。十使者何。即身邊邪見戒。
此五為利使。以發動輕便故。貪瞋癡慢疑。此五為鈍
使。由利使所生。對利說鈍故。此之十使。眾生或多或
少。各有偏重。若帶之修道。但唯增長邪見煩惱。決無
相應分。如欲斷之實難。以此十使。於四諦下歷三界
九地。有八十八使見惑。八十一品思惑。但斷見惑。如
斷四十里流。況思惑乎。若見思二惑毫髮未盡。分段
生死不能出離。此所謂豎出三界也。甚難甚難。然此
十使。總名眾生知見。古德謂眾生知見。須以佛知見
治之。佛知見者。即現前離念靈知也。然此靈知。不能
[001-0341b]
孑然自立必隨緣起。不隨佛界之緣。便隨九界緣起。
離十界外。無別緣起故。欲隨佛界緣起。無如以信願
心持佛名號。但信貴深。願貴切。持名貴專勒。果以深
切專勤之心。信願持名。即是以佛知見而為知見。亦
即是念念中以佛知見治眾生知見也。熾然十使心
中。但置一信願持名之心。即轉生界緣起。為佛界緣
起。此於修道門中。乃點鐵成金極妙之法。只須赤體
擔當。久久勿替。管取金臺可以坐待。寶蓮不日來迎。
是為從此同居。生彼同居。橫出三界。較之豎出者。不
亦省力也哉。


一句阿彌陀佛。是阿伽陀藥。無病不療。是如意珠王。
無願不滿。是生死苦海之慈航。無苦不度。是無明長
夜之慧燈。無暗不破。但得一歷耳根。便為有緣。但能
一念信心。便可相應。信心果真。願不期發而自發。只
將此信願二法常存在心。如忠臣之奉聖君密旨。孝
子之受慈父嚴命。憶念不忘。作為第一件要事。不論
所處境界靜閙閒忙。多念少念。總皆為往生正因。只
恐介在勤怠間耳。吾人曠大劫來。久在輪回。豈永不
發求出離之心。修向道之行耶。葢皆廢於因循。敗於
怠惰。所以常在生死。受大苦惱。今聞持名簡要法門。
若仍循故轍。安於覆敗。可謂第一等無血性漢子矣。


所謂執持名號者。即拳拳服膺之謂。謂牢持於心。而
不暫忘也。稍或一念間斷。則非執持也。稍或一念夾
雜。則非執持也。念念相續。無雜無間。是真精進。精進
[001-0341c]
不巳。則漸入一心不亂。圓成淨業。若到一心不亂。仍
復精進不輟。將見開智慧。發辯才。得神通。成念佛三
昧。以至種種靈異瑞相。皆現前矣。如蠟人向火。薄處
先穿。但不可豫存期效之心。唯當致力於一心不亂
耳。一心不亂。乃淨業之歸宿。淨土之大門。若未入此
門。終非穩妥。學者可不勉哉。


修習一切法門。貴乎明宗得旨。今人但知萬法唯心。
不知心唯萬法。但知心外無佛。不知佛外無心。但知
無量為一。不知一為無量。但知轉山河大地歸自巳
不知轉自巳歸山河大地。然既不知心唯萬法。豈真
知萬法唯心。既不知佛外無心。豈真知心外無佛。所
謂一箇圓球。擘作兩半。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也。
是故念佛者。必以唯佛唯土為宗。若唯佛唯土之宗
不明。則真唯心義不成。果透真唯心義。則唯佛唯土
之宗自成既成此宗。則一句所念之佛。所生之土。全
體大用。橫徧豎窮。獨體全真。包羅無外。所念既爾。能
念亦然。是謂以實相心。念實相佛。以法界心。念法界
佛。念念絕待。念念圓融。以絕待故。全超一切法門。無
與等者。以圓融故。全收一切法門。無出其外者。此之
謂法無定相。遇緣即宗。繁興大用。舉必全真。一句阿
彌陀佛。須恁麼信。恁麼念。方是不思議中不思議也。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現前離念靈知耳。諸佛
以隨悟淨因緣。悟之又悟。淨之又淨。悟淨之極。故其
靈知橫徧豎窮。廣大無外也。眾生以隨迷染因緣。迷
[001-0342a]
之又迷。染之又染。故其靈知局然促然。介爾微劣也
然即此介爾靈知。與諸佛廣大靈知。覿體不二。毫髮
無差。使其得隨悟淨之緣。業盡情空。則此介爾之知。
當下轉為廣大無外之靈知矣。如一星之火。能燒萬
頃荒田。然此現前一念靈知。若約所知之境。固有廣
狹勝劣之不同。若約能知之知。則全體無異。如同一
火也。燒檀則香。燒糞則臭。所燒雖殊。能燒之火無二。
又如同一水也。清濁不同。同一鏡也。昏明有異。清濁
雖殊。濕性不二。昏明雖異。光體是同。水同一濕也。濁
者可使澄之而清。鏡同一光也。昏者可使磨之而明。
光昏者。為帶垢耳。垢非光。光者鏡之本體也。水濁者。
為雜塵耳。塵非濕。濕者水之本性也。此一念靈知。如
水之濕。如鏡之光。如火之燒。舉體無異者也。唯其舉
體無異。故於修道方便門中。便有多門。有但仰慕諸
聖者。有但尊重巳靈者。有外慕諸聖。內重巳靈者。有
不慕諸聖。不重巳靈者。若但仰慕諸聖者。如本分念
佛之人。以知諸聖。皆巳先證我之巳靈。語默動靜。皆
堪垂範。我曹若不仰慕諸聖。則進修無路矣。故或專
持名號。或觀想音容。三業虔誠。六時敬禮。傾心歸命。
盡報遵承。及乎時至緣熟。感應道交。心地大開。靈光
獨露。乃知我之巳靈。原與諸聖平等無異。亦不可不
自尊重也。又但尊重巳靈者。如宗門參禪者。以直指
人心見性成佛。故唯欲十二時中。四威儀內。獨露當
人面目。受用本地風光。離心性外。毫無取著。所謂任
[001-0342b]
他千聖現。我有天真佛也。及乎造詣功深。悟證巳極。
乃知一切諸聖。皆久巳先證我之巳靈者。尤不可不
仰慕也。又外慕諸聖。內重巳靈者。夫欲尊重巳靈。必
須仰慕諸聖。唯其仰慕諸聖。正是尊重巳靈。又仰慕
諸聖。必須尊重巳靈。若不尊重巳靈。豈能仰慕諸聖。
此則內外交修。心佛等重。既無偏執。進道彌速。至於
力極功純。全體相應。乃知諸聖。但不過先證我之巳
靈而巳。無庸仰慕。而我巳靈者。亦不過平等齊於諸
聖而巳。何勞尊重。又不慕諸聖。不重巳靈者。此謂寸
絲不挂。心佛兩忘。徹底撒開。迥無依倚。外遺世界。內
脫身心。一念不生。萬緣坐斷。至於久久功熟。圓滿證
入。本靈獨露。諸聖頓齊。雖不仰慕諸聖。乃善仰慕。雖
不尊重巳靈。卻真尊重。此之四路。學者自諒根性。各
隨好樂。但當一門深入。久之必皆有相應。切不可妄
生執著。輕發議論。出奴入主。是一非餘。不唯背妙道
而成障礙。將恐謗大法而詔愆尤也矣。


楞伽經云。諸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二祖云。覓
心了不可得。起信論云若有能觀無念者。即為向佛
智故。華嚴合論云。頓悟一念緣起無生。超彼三乘權
學等見。此佛經祖語菩薩知識造論。皆就現前一念
指點。顯妄性本空也。夫妄本空而真本有。非佛而何。
但眾生久隨汙染之緣。未能頓復其本空耳。須以清
淨緣起漸而轉之。以吾即佛之因心。念吾即心之果
佛。因果從來交徹。心佛法爾一如。而吾即心之果佛。
[001-0342c]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本自不可思議。且吾即佛之因
心。深信切願。專懇持名。亦復不可思議能於念念中。
齊澄眾染。圓顯本空。頓契靈源。直趣果海。然則清淨
之緣無過此者。伹於念時。當萬緣放下。一念單提。如
救頭然。如喪考妣。如雞抱卵。如龍養珠。不期小效。不
求速成。但只一心常恁麼念。是名無上深妙禪門。此
則根身世界。密隨其心念念轉變。殆非凡心肉眼所
能知見者也。及乎報終命盡。彌陀聖眾忽現在前。或
現異香天樂。諸靈瑞相。世人方謂淨業成就。然淨業
之成。豈此時乎。


念佛當生四種心。云何為四。一無始以來造業至此。
當生慚愧心。二得聞此法門。當生忻慶心。三無始業
障。此法難遭難遇。當生悲痛心。四佛如是慈悲。當生
感激心。此四種心中有一。淨業即能成就。念佛當長
久。不可間斷。間斷。淨業亦不能有成。長久當勇猛。不
可疲怠。疲怠。淨業亦不能成。長久不勇猛。即有退。勇
猛不長久。即無進。


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
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觀。一念中止觀具足。
非別有止觀。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觀即慧因。慧即觀
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
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淨業必無不成。如此成者。皆
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萬億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
念佛者。可不慎乎。
[001-0343a]
徹悟禪師語錄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