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086 西方要決科註-- (master)



西方要決科註卷下


「第八無量壽經云。生彼國者。住正定聚。彌陀經云。極
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決定流轉。名邪定聚。隨緣不定。名不定聚。決定不
退。名正定聚。淨土無前二。故住正定也。蓋是乘願
力。居純正土也。】


「疑曰。汎論不退之位。要說萬劫修功。如何念佛一生。
下至臨終十念。並蒙彌陀接引。生彼得不退。」


【十信。經一萬劫方入三賢。今即一生等行。順次獲
得。疑也宜哉。】


「論功行有差別。若為符契。」


【符契。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兩不相差也。】


「通曰。不退正定。名異義同。修行之人。凡有兩種。一居
穢土。二處淨方。穢土修因。要資萬劫。淨方起行。自有
多途。」


【淨土論註曰。正定。即是阿鞞䟦致。今此言之者。論
定聚義。經論說殊。人師解區。故預判之。使無相濫
也。九品證異。故有多途。或有被弘誓鎧。居下位。或
有速疾證不退。住補處之位。亦成多途也。雖同居
不退。而證有淺深。故作此釋。】
[002-0108b]


「今明不退。有其四種。」


【諸經論中。明不退義。未必一准。以其名異。數別位
殊。勿迷其途矣。】


「十住毗婆娑論云。一位不退。即修因萬劫。意言。唯識
觀成。不復退墮惡律儀行。流轉生死。二者行不退。巳
得初地。真唯識觀。捨二乘心。於利他行得不退也。三
者。念不退。入八地以。去。真得任運無功用智於定散
中。得自在故。無念退也。」


【十住論。普考未得此文。意言者。相似義也。言第六
分別觀慧。取相似之境也。惡律儀行者。旃陀羅及
畜猪羊等。畋獵漁捕之類是也。准瑜伽等。一期活
命意樂。起殺等等。成不律儀也。廣如諸文。三賢菩
薩。伏滅二取。令彼不起了二取空。得相似智。常生
貴家。及善趣中。不墮惡行。及不善趣。前文所謂。皆
比知二無我。不隨生死凡流。亦斯謂矣。始入初地。
實證真如境智平等。離二取相謂之真唯識觀成
也。於初地中。斷異生性障。永不轉變為邪見等。能
相續不起異類見。及異類業。豈起小心。此中一行
之中。修一切行。故不廢利他。第八地中。斷無相中
作加行障。故任運道空中能起有之勝行於定散
中。方得自在矣。】


「四處不退者。雖無文證。約理以成。何者。如婆娑論說。
退根羅漢。欲界人中得果。遇五緣退具。恐失聖果。起
修道惑。謂遠行多病。樂誦經典。樂和諍訟。樂營僧事。
[002-0108c]
若天中得果。不逢退具。即得不退。入般無餘。行者亦
爾。前三不退。未得人中。若在娑婆流浪生死。是其常
處。由此染界。遇五退緣。一者短命多病。二者大惡緣
伴。爼壞淨心。三者外道雜善。亂真正行。四者六塵境
界。嬈動淨心。五者不常見佛。竭逢聖化。若常住此。遭
五退緣。但生淨土。逢五勝事。一者長命無病。二者勝
侶提擕。三者純正無邪。四者唯淨無染。五者恒事聖
尊。由此五緣。故得不退。」


【婆娑論第七卷。說六種羅漢。前五皆退。後一無退
廣如彼論。及俱舍對法等說。五退具等。光記引大
毗婆娑論。第六十卷。文與今同。考論未得全文。蓋
取意而巳。見所斷惑。迷諦理起。修所斷惑。迷麤事
生。迷理巳斷。迷事未盡。故麤事境。失念惑生。是故
生修道惑。所謂五事。皆令心倦。實為退緣也。短命
多病等。鸞師同述。天台亦言。原出於十住論中。大
槩雖同。各有少異。惡緣伴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
等。即其事也。其相似善。亂真正行。謂之雜善。淺行
之人。苟不甄別。深成障道。當遠離焉。五勝事者。天
[002-0109a]
台亦言。通贊同舉。並與今少異。又今師觀經疏。舉
七種勝事。其中五種。便解今文。謂壽命無量。而得
金剛那羅延身。是一勝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補
處菩薩。常為法友。是二勝也。常修梵行。無不善事
不聞惡聲。不見惡人。無邪法而可亂正行是三勝
也。無女人故。無欲愛心。見聞觸者。令心不染。是四
勝也。常見諸佛。即補處故。恭敬供養。是五勝也。】


「據其行位。未可輙齊。地勝緣強。更無退具也。譬如惡
人。常行不善。遇逢勝友。哀憫提獎。絕惡交友。恒隨長
伴。至于一代無起過緣也。


第九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疑曰。淨土往生。要須大善。具行諸業。方可往生。但空
念佛。如何生彼。」


【六度四攝等。名為諸業也。】


「通曰。夫論善根多少。只約念佛。以明過去無宿善緣
今生不聞佛號。但今得聞淨土。專心念佛。即是過去
善因。想念西方。方能決至。此為大善根也。雖聞彌陀
淨土。發意願生。進退未恒。心不決定。判為少善。不生
淨土也。」


【大本曰。若人無善本。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
獲聞正法。曾更見世尊。則能信此事。謙敬聞奉行。
踊躍大歡喜。當知今生至心。過去有因也。廣說宿
善。出在賢護觀佛。稱讚平等覺等諸文也。按立多
少名目。諸師異解。未必一准也。】
[002-0109b]


「又疑曰。據其念佛。只念佛名。設使心專。未為大善。縱
稱佛號。那得往生。


答曰。今明念佛。此辨總修。良為群機受益不等。諸佛
願行。成此果名。但能念號。具包眾德。故成大善。不廢
往生。」


【上智下機。俱能修習。謂之總修也。或修此一行。都
含諸德。是名總修也。】


「故維摩經云。佛初三號。佛若廣說。阿難經劫不能領
受。成實論。釋佛之號。前之九號。皆從別義。總前九號
名義功德。為佛世尊。說初三號。歷劫難周。阿難領悟
莫能具悉。更加六號。以制佛名。勝德既圓。念其大善
也。」


【經下卷也。論出十號品焉。夫論十號開合有異。今
文准開無上士。調御丈夫。合佛世尊之說而解之
則其意明矣。所謂初三號者。如來應供正徧知也。
此之三號。其德最勝。故諸文中多舉此三。然桉彼
經。列初二號。與終總德。今言初三。蓋約通途而言
之耳。一曰。經舉十中初二。故有初言。是從初從多
而言焉。今按通說之三。加總為四加之以六。十號
方滿足。而更加六號之言易見焉。】


「第十彌陀經。又云。善男子。善女人。念佛生彼。聲聞之
眾數。無量無邊。淨土論云。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
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疑曰。如淨土論。女人根缺。小聖不生。彌陀經皆說生
[002-0109c]
彼。二俱聖教。何以各殊。


通曰。勘尋經論。各順一緣。審而察之。並無差殊。


言女人生者。志性妙決。深厭女身。專念佛名。求生淨。


土。娑婆報盡。轉作丈夫處妙華臺。即生淨國也。」


【根雖是女。能求菩提。深信平等廣大誓願。故曰妙
決也。願文曰。其有女人。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
之後復為女像。不取正覺。善導釋曰。正命終時。即
轉女身。得成男子。坐寶華上。隨佛往生。入佛大會。
十住論曰。隨諸佛之本願因緣。女人見者。若聞名
者即成男身。】


「言報缺者。有五種。一生。二犍。三半月。四妬。五二形。如
此根缺。志性無恒。但能發心。決意勇猛。捨殘缺根。感
具根身。即生彼國也。」


【天然不具。謂之生也。以力去勢。名為犍也。因見他
婬。妬心起婬。謂之妬也。半月能婬。半月不能。名為
半月也。一身挾二根。是名二形焉。准律中言。若此
之類。其性軟弱。不堪法器。今文無恒。即斯謂也。聲
盲瘖瘂。躃足孑臂之類。復不全器。但言五種者。蓋
[002-0110a]
舉重而巳。】


「二乘者。


一謂愚法。證人空理。巳得小果。不達法空。故云愚法。
唯求自益。不能利他。不可得生淨土。


二謂不愚法。


雖得羅漢。不住小果。隨諸菩薩。起大乘心。順生佛前。
發利他行。故生彼國也。


又觀經云。中生之人。至彼方證小果。」


【中三品云證阿羅漢。及須陀洹。】


「疑曰。淨土論云。二乘種不生。何因生彼。然得小果。答
曰。此人先有小乘種子。遇善知識。發大乘心。即因前
小習。悟四非常。發起宿因。即證小果。大乘善友。力所
擕獎。不住小乘。還興大念。故非小乘也。」


【經中上品云。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
漢道。大乘善友。二菩薩等是也。經曰。觀音勢至。為
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亦此意也。】


「根雖是女。能求菩提。深信自他佛性平等。即弘大願。
誓當成佛。廣度眾生。念捨女身。即生淨土。臨當報盡
化佛來迎。成大丈夫。入蓮華座。即生彼國。佛令安神
經約此門。故云皆往。論據不能若此。故說不生也。」


【涅槃經云。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說是人為大丈
夫。即此中意也。】


「小乘之人要生大志。乘此為業。即得往生。從彼舊名。
號聲聞也。」
[002-0110b]


【淨土論註云。如言聲聞者。是他方聲聞來生。仍本
名故。稱為聲聞。如佛與帝釋語時。猶稱憍尸迦是
其類也。上四句會論。下二句通經○按古德解之
以多釋義。天台所判。粗似同之。千福解之。亦舉釋。
尋可知焉。】


「疑曰。小乘之目。判作譏嫌。何因彼方。必稱斯號。」


【論註曰。軟心菩薩。不甚勇猛。譏言聲聞。今指之而
曰判作也。或謂是無。必所別指。亦得焉。】


「答曰。聲聞愚法。自利過深。不能益他。謂譏嫌耳。


雖存古號。即大聲聞。益物既弘。乃為良稱。」


【令聲普聞。寧為小乎。】


「故法華經云。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
聞。」


【文出信解品也。】


「西方亦爾。雖有小乘。並真聲聞。故無譏嫌等過也。」


【願文曰。國中人天。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不善名巳無。況有體乎。故有等之言也。】


「第十一會。釋三階行者。五種小疑。」


【三階佛法。信行禪師之所立。集錄所述也。斯乃主
於佛宗。亦萬衢之一術焉耳。隋之初。佛滅後。一千
五百三十四年。盛行於世。開皇未歲。勑斷不行。事
見于續高僧傳。凡立三階佛法。成其三義。一依時。
二約處。三准人。依時者。滅後一千年前。猶用一二
階法。於中五百巳前。屬第一階。一千年間。屬第二
[002-0110c]
階。一千巳後。總屬第三。然以正像末三時。經論有
異說。而建立三階。亦自異說。詳按彼錄。多千年後。
以為第三。是准正法千年之說。而像法巳後。以為
第三階之時也。或復一千五百年後。以為第三。是
據正法五百說。而未法巳後。為第三階也。或單五
百後。即為第三是依正法五百年說。像法巳後。為
第三階也。約處者。淨土即是第一階。一乘世界國
無濁故。純說一乘。一乘即是第一階法。故以為第
一階處。娑婆穢土。即第二階。三乘世界。有是五濁。
分一說三。三乘即是第二階法。故以為第二階處。
亦是破戒壞見之處。戒見俱破第三階相。故亦為
第三階處。准人者。第一階人。有其兩種。一者。莫問
一切凡聖。戒見俱具。正見成就。一切利根。一乘機
根。諸佛菩薩。二者。莫問一切破戒。一種皆悉不壞
正見。利根凡夫。一切一乘根機菩薩。雖有兩種。而
唯最上利根。一乘根機而巳。第二階中。雖亦有名
一乘者。而猶是不出三乘之中也。第二階機。亦有
二類。一者。莫問一切凡聖大乘小乘。皆悉一種戒
[002-0111a]
見不破。正見成就之眾生也。二者。莫問大乘小乘。
皆悉破戒不破見之凡夫。眾生雖有二類。而並利
根正見。成就三乘機類也。第三階者。集錄之中。引
文極廣。詳察。唯是有彼戒見俱破。顛倒一切一種
眾生。屬第三階之機矣。若約時論。則雖如此。而就
人論。則在世及五百年前。亦容通有第三階機。一
千年後。亦容通有一二階機。又娑婆機雖是第三。
而就人論。則亦有二。餘之通局。准之知焉。廣如集。
錄說也。】


「第一疑曰。眾生流浪。苦事悉經。推究此因。皆由起邪
三毒。今者專心念佛。願往西方。邪毒轉增。豈非倒見。」


【大論曰。或色界死。生阿鼻獄。乃至展轉餓鬼中死。
或生人天。如是輪轉六道。受苦無窮矣。無方執境。
故名為邪。能害慧命。是故名毒。依毒邪起。故曰邪
毒。從果得名。然立邪名。有二解釋。一曰。聖人所有
名正。凡夫所有名邪。是解准止觀意也。一曰。大論
說二種三毒。謂一者。邪貪欲。二者。貪欲等矣。斯乃
凡夫備有二說也。】


「何者。


娑婆濁界。理合常居。特生厭捨。即邪瞋矣。西方淨土。
聖者堪遊。不揆下凡。發願生彼。即邪貪也。所以然者。
皆為無明。即邪癡障也。」


【濁惡凡夫。未斷一惑。焉能得出三界。常居此界。理
當然也。瞋。即慼行轉也。妄憂苦境。嗔慧斯長矣。三
[002-0111b]
界惑盡。方居淨土。同事於聖。不知巳分。妄求彼方。
即為僥倖。非是邪貪。而何乎。揆。度也。無明不了。而
使之然。癡之為根也深哉。為猶是也。】


「此之三毒。內積心田。設令念佛。感神鬼魔。如何得往
淨土受生。」


【田能生為義也。大品經云。有煩惱魔。外感鬼神。魔。
疑也。良有由矣。】


「通曰。教旨殊倫。僉悕益物。善知取捨。各隨機緣。


何者。


若也道悟無生。理可娑婆久住。未登不退。穢土難居。
若契無生。極樂與娑婆不二。未假厭茲雜界。別仰淨
方。位處輪迴。要須生彼。穢土大士所居。理解恒遊莫
隔。下凡未成勝觀。暫止還長苦流。」


【凡此一節意。但隨行淺深。且處分淨穢而巳其實
不妨聖人亦生彼方。故有多許不退菩薩。而生彼
國。如經說焉。】


「所以捨染土。不長邪瞋樂西方。邪貪不起。同時分別。
慧所相應。內積三善根。外招眾聖助。此方後報謝。妙
剎淨華迎。」


【捨染取淨。揀擇之善慧也。第六心王。與此相應。無
明斯伏。貪瞋之可起更無由。故三善內積。眾聖因
之助。三垢消滅心意柔軟。善心生焉。斯光益寧虗
乎。】


「勿懼神鬼魔。不勤修正業。
[002-0111c]


第二疑曰。業道如秤。善惡必酬。感生巳來。造惡非一
如何不受。直往西方。設欲往生。豈不為障。」


【業道如秤。鸞大師指云。業道經考。未得此文焉。】


「通曰。夫造業者。苦樂之報定生。既同凡愚。久積罪因。
非謬不委。」


【無始以來。常為凡愚。故云同也。】


「感今人報惡業。為斷不耶。若言巳斷。今即無惡可除。
如其未滅。受生因何不障。


三階行者。憫然而言。受此生時。諸惡未斷。由人業勝。
惡不能遮。善報既終。苦果當受也。


更應示云。惡雖未斷。人業勝故。不廢招生。淨業轉強。
焉能起礙。


何者三歸五戒。有漏善因。倒想所牽。入母胎藏。此之
劣行。惡所不遮。故得人身。罪巳無力。無始正行。及今
發心。誓盡苦原。當來作佛。精勤尅念。願生西方。報盡
之期。慈悲善友。哀矜護念。使住正心。聖眾現前。特生
渴仰。乘茲勝因。往彼豈難。勿得懷疑。不修淨業。」


【瑜伽等論說將受生時。父母不淨。謂為巳有。而生
[002-0112a]
貪愛。於男於女。若愛若恚。以潤當生。入母胎中。識
羯羅灆。更相和合。故云。倒想所牽等也。勝巳之私
之謂尅矣。】


「第三疑曰。准今修行。學普為宗。別念彌陀。乃成曲見。
翻為障道。不免輪迴。何不捨別行。以隨修其普。」


【准集錄意。彼建二法。曰普曰別。普歸普信。是名普
法。言法及人中。不分大小。不辨凡聖。俱信敬之也
第三階機偏見成就。偏學一二。則互憎愛。而成誹
謗。故開普信普正佛法。以化第三階也。別學別行。
謂之別法。言一二兩階。如次一乘三乘之法。各別
修之也。兩階根機。正見成就。更無憎愛。隨修隨行
各有巨益。病藥相當。治道無違。廣如彼錄說焉。】


「通曰。仰尋普行。為益極深。大智通賢。方能措意。力微
智淺。難以輙行。大聖隨機。遣修別行。稱根性故。於理
無傷。假別為因。修成普業。」


【一解八地以上諸行之中。修諸行等。為通賢所修
之普行。按彼所謂普行。未必若此。故顯智力微淺
之人。未堪廣業。可以為此中之意義也○凡此節
意備。彼所立成。此宗實義矣。】


「第四疑曰。夫欲修道。先識苦因。尋苦之原。皆由惡業。


起惡之境。在此娑婆。不逢眾聖性相之理。造諸惡業。
數量無邊。


一切眾生。凡有二種。一者實報。二者應形。


言實報者。體唯佛性。相即普親。由迷體故。妄生貪恚。
[002-0112b]
如來藏上。橫起癡心。約相雖殊。普親無別。隔生不識。
妄起愛憎。恒於佛性父母。緣行殺盜婬等。」


【體唯佛性。是一切法平等實性。以為眾生之體本
矣。楞伽及梵網等經曰。一切眾生。皆是我父母等。
故云相即普親也。非理而生三毒。故有妄橫言也。
形異類別。是故云殊也。生生世世。互相有恩。故言
無別也。體相俱失。而遂行惡。哀哉。】


「三乘聖眾。愍念眾生。應體同凡。生盲不識。遂懷輕抑。
增長惡緣。


由昔不知。乃生倒想。今得啟悟。對境思愆。巳作惡除。
當過不起。伹於此方懺謝。罪盡可除。厭此欣西。豈亡
怨結。」


【啟。開也。愆。過也。對境謝罪。彼即領受。捨往他方。怨
嫌益深。理應在此。先解怨也。】


「通曰。將尋至道。要絕苦原。息苦之因。無過斷惡。造愆
之境。實在娑婆。積此怨嫌。巳成愛結。今日審察。倒想
所纏。若欲具了眾生體唯佛性。相即普親。諸佛大悲
權應。隨形六道。跡示同凡。作此解心。人皆共委。如論
起行。實驗全無。知之非難。行者難矣。


只可想此法。仰歎非虗。巳作之愆。特生重悔。當生過
惡。誓不更為。專念佛名。及修諸行。迴生淨土。如救頭
然。此界沉淪。吟嗟失路。且安神極樂。果證無生。自行
既成。翻歸五濁。大悲化物。等濟羣機。」


【論解。則不出念自身罪惡。談行。則一聲等並皆往
[002-0112c]
生。信行心具。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故言非虗也。頭
然。頭上火然也。吟嗟。傷歎之聲也。】


「勿停一途。不進別徑。但須運心動念。先為業對怨酬。」


【徑。直道也。所修妙業。先絕怨結。蓋擬償其罪因也。】


「願捨苦因。同生妙樂。彼皆領受。遂捨怨嫌。不可緣茲
乃懷疑難。」


【願生淨土。橫截五惡。故言捨苦因也。自業既威。亦
施怨結。故俱成因。同生彼也。一味國界。何怨之有。
故言遂捨。】


「第五疑曰。方今之際。去聖時遙。下品凡愚。正合禮懺
地藏菩薩。當今有緣。理可專稱。並念三寶。」


【依地藏十輪經。及本願經。所有悲願。超餘大士。若
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
之人。覺知宿業。要懺悔者。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
像。更不經三惡道苦。蒙佛付屬。至阿逸多。成佛以
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若人一日稱菩薩名。勝俱
底劫中。稱餘智者德。又聞其名。一聲歷耳。永不經
歷三惡道苦。其諸分身。遍滿諸界。一身度于萬億
[002-0113a]
眾生。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廣如經中說
焉。】


「彌陀淨土。上行人修。第二階根。能得生念。今既時當
濁惡。性欲卑微。那得輙行上人之法。上學下法。迂會
稽留。下起上修。障道受苦。法根不會。豈得成功。」


【迂。遠也。會。合也。稽留。疑滯不通也。】


「通曰。仁者所言。非無教旨。習而未久。乃發斯疑。停想
為通。定開近修。


何者。


一引聖教。二辨義門。


言聖教者。部類既繁。備抄難究。略陳五要。以啟創聞。」


【抄。寫錄之名也。啟。開也。教道之也。創。始也。】


「一者。大集賢護經云。佛告賢護。我涅槃後。諸弟子等。
傳此三昧。諸惡比丘。不能信受。傍言魔說。又告賢護。
比丘行惡時。諸國相伐時。更相毀謗時。眾生濁惡時
有四眾弟子。能傳此法。利益眾生。」


【見經第二第三卷也。】


「二者。藥師經云。文殊菩薩。為像法眾生請云。四眾弟
子。求往生西方不定者。念藥師名。即斷疑網。臨命終
時。八大菩薩。示往生路。」


【此經前後有四代譯。今文唐玄奘之所譯也。列八
聖名。在隨達多笈多。及唐義淨經本。標示其名。二
文大意焉。】


「三者。彌陀經云。他方諸佛。共讚釋迦。能於五濁。說難
[002-0113b]
信之法。六方諸佛。舒舌證誠。


四者。觀經云。韋提希夫人。為五濁惡不善。五苦所逼
眾生。請生淨土。又下輩三品。具造惡業。皆得往生也。


五者。無量壽經云。釋迦如來。為五濁眾生說法。令離
五惡。除五痛。滅五燒。又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
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年。爾時眾生。起一念信。即
生彼國。」


【疑時濁惡。害今所修。故所引文。皆取被於濁世者
也。】


「疑曰。所引經教。佛說不虗。未知方便之門。為當盡理
之說。通曰。大人之言。必合真趣。向援經教。皆究竟門
所以知之。不了之教。涅槃之會釋通。淨土一門。雙林
更無疑決。十方諸佛。舒舌印成。據斯二義。故非方便
也。」


【一切如來。三業清淨。諸佛所言。無復有異。故皆合
真。依像法決疑經。佛告大眾。我將涅槃。若有疑者
可速問之。常施菩薩問種種事。於淨土一門也。菩
薩不問。則佛亦不決焉。其說丁寧。蓋無可疑也。當
知決定顯了之說焉。小經云。六方諸佛。證誠稱讚
經言十方。開合之意耳。】


「上來略引聖教。以示說因。自下粗釋義門。用袪疑停。


一音演唱各解。萬殊無不並契。地藏弘願。惡趣救生
彌陀大悲。十念濟物。不求淨土。恐落三塗。念地藏名。
苦苦望救。」
[002-0113c]


【維摩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故
曰一音各解。萬機差殊。一雨冥潤。故云萬殊並契。
彌陀本願。誓度娑婆。地藏弘願。意本惡趣。若乖本
意。焉得解脫。】


「今勸專心念佛。誓往西方。大命將終。諸佛來應。既生
淨國。永絕三塗。苦事不經。無勞請救也。」


【大本曰。大命將終。解有二義。義寂云。死生。為大命。
窮通。為小命。憬奧云。命是天地壽三大中之一。故
云大。】


「三階宗要。約時機說。千五百年後。不修淨業。設有修
者。眾行具成。即第二階。非下凡業也。今觀此意。說上
行人。三輩之中。獨明上中生人也。」


【按彼宗意。分別三時。自有異說。今從一說。故云千
五百也。三福九品等。謂之眾行也。據今宗而辨之
彼之所謂上行。即三中之二類生也。】


「淨土之法。定散俱通。作業淺深。同生極樂。


出家清眾。在俗尊賢。屏慮幽居。恬神息亂。能修觀業。
定善往生。」
[002-0114a]


【越世欲染。故曰清眾也。尊賢名德。十住論云。生佛
法中。名為貴族。好家中生。】


「志絕榮華。公私事外。不貪俗務。問道勤修。能具三福
散因。定生彼國。家資匱乏。事務牽纏。一行能隨。亦生
寶界。」


【匱。亦乏也。牽纏。皆曰縛也。】


「今生作罪。乃至闡提。大命將終。苦具來逼。忽逢善友。
教念佛名。惡相既除。即生妙剎。」


【此一節忽述觀經下三品意也。】


「大乘善根。下至從生無過。上至迴向終心。約作業淺
深。分為上輩三品。小乘之根。初從善趣。上至世第一
法。分為中輩三生。大小乘根機。約過輕重。分為下輩
三位。」


【簡下三惡。故言善根。初一之至字。恐是衍文。或當
改作從也。准經至彼。始得初地。及初果等。所以此
取齊迴向終。及世第一以下也○按判三輩機。諸
師異解。廣如群疑論等說焉。】


「此即行道淺深。造惡重輕。俱發菩提。願生淨土。隨業
多小。皆得往生。


不可偏執一隅。謗疑淨業。


又言今時濁惡。不合念佛願生西方者。此非博見。


大無量壽經云。經道滅盡。佛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
止住百年。爾時眾生聞名生信。皆生彼國。」


【經文伹云聞經意。名經之所詮。而一部之宗致。故
[002-0114b]
云聞名也。黑谷判曰。特留念佛。即斯謂也。或謂經
名亦得焉。】


「義云。如來說教。潤益有時。末法萬年。餘經悉滅。彌陀
一教。利物偏增。大聖特留百歲。」


【判法滅時。諸師解異。道綽善導。淨影義寂。及法位
等皆同。今說如憬興者。依法住記。指於增劫七萬
歲後。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二家釋義。出在群疑論
矣。】


「時經末法。滿一萬年。一切諸經。並從滅沒。釋迦恩重
留教百年。爾時修因。上生妙土。何為預判。不令願生。」


【設疑萬年後。而尚未足許。何預判之。為不願時哉。】


「詳此經文。足除憂悔。勿懷管見。不達通經。」


【晉王獻之傳曰。管中窺豹。時見一班。通經。眾機通
信之經。】


「第十二依攝大乘論。會釋別時義者。論云。唯由發願。
即得往生安樂者。是別時意。」


【此論本末。譯有四代。今文相似隋唐二論。陳隋二
論。名別時意。唐論之中。加一趣字。魏論名曰時節
意趣。世親攝論云。言說與意。時分有異。為別時矣。】


「疑曰。准依攝論。判作別時。今教念佛。如何即往。」


【即言一節之骨子也。】


「通曰。今依攝論。判釋別時。與淨土門。一無差殊。


何者。


由但發願。未可即生。依願念佛。乃成淨業。願行前後。
[002-0114c]
故說別時。非謂念佛不即生也。」


【上古碩德。盛通此義。蓋自損損他。而害於時也。群
疑論云。自攝論至此百有餘年。諸德咸見此論文。
不修西方淨業矣。】


「第十三會。釋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
稱南無佛。皆巳成佛道。」


【文出于方便品也。】


「疑曰。散心一稱佛。佛果未即成。一生念佛名。何生淨
國。


通曰。散稱成佛道。道是因不虗。念佛生淨土。報盡生
非謬。」


【既植佛種。當生果也。方行正業。乘願得生。佛因不
朽。淨業足成。豈虗謬乎。】


「第十四。略明作業方軌。


疑曰。宗明念佛。作往生因。未知心慮。作何等解。念佛
方軌。其狀若為。


通曰。却尋無際。數劫施旋。設使修因。多虗少實。伹求
名利。妄計我人。廣作善緣。不為正理。沈淪惡趣。受苦
[002-0115a]
無窮。


聖主彌陀。流名攝化。果成為佛。十劫巳經。我等愚癡。
唯貪造惡。雖學佛法。現世求名。自是非他。恒生慠慢。
追求衣食。日夜勞勤。設有餘功。用隨惡儻。」


【造惡難捨。如悋惜物。故曰貪也。慠與傲同。慢也。】


「若也不逢善友。淨土豈聞。一旦無常。還歸惡道。今逢
大善知識。共我有緣。教我思維。捨諸惡行。得聞阿彌
陀佛。本願慈悲。」


【老少男女。能說此法。謂之善知識也。令人出離。大
哉德也。】


「十劫巳來。恒流正法。我由障故。今日始聞。五內悲傷。
特生恥恨。瞋起貪行癡生。」


【五內。五情也。一曰五臟也。文選云。轅馬悲且鳴。哀
鬱傷五內。】


「但修四修。以為正業。」


【俱舍及攝論。並明四修。是雖聖道修行相貌。而淨
教中。此業亦要。故善導等。同勸進焉。隨義轉用而
巳。】


「一者。長時修。首從初發心。乃至菩提。恒作淨因。終無
退轉。


二者。若恭敬修。此復有五。一恭敬有緣聖人。謂行住
坐臥。不背西方。涕唾便利。不向西方也。二敬有緣像
教。謂造西方彌陀像變。不能廣作。但作一佛二菩薩。
亦得。教者。彌陀經等。五色袋盛。自讀教他。此之經像。
[002-0115b]
安置室中。六時禮懺。華香供養。特生尊重。三者。敬有
緣善知識。謂宣淨土教者。若千由旬。十由旬以來。並
須敬重。親近供養。別學之者。總起敬心。與巳不同。但
知深敬也。若生輕慢。得罪無窮。故須總敬。即除行障。
四敬同緣伴。謂同修業者。自雖障重獨業不成。要藉
良朋。方能作行。扶危救厄。助力相資。同伴善緣。深相
保重。五敬三寶。同體別相。並合深敬。不能具錄。為淺
行者。不果依修。住持三寶者。與今淺識人。作大因緣。
今粗料簡。言佛寶者。謂雕檀繡綺。素質金容。鏤玉圖
繒。磨石削土。此之靈像。特可尊奉。暫爾觀形。罪消增
福。若生少慢。長惡善亡。但想尊容。當見真佛。言法寶
者。三乘教旨。法界所流。名句所詮。能生解緣。故須珍
仰。以發慧基。抄寫尊經。恒安淨室。箱函盛貯。並合嚴
敬。讀誦之時。身手清潔。言僧寶者。聖僧菩薩。破戒之
流。等心起敬。勿生慢想。」


【有緣聖人。淨土聖眾也。往生禮讚曰。恭敬禮拜彼
佛。及彼一切聖眾等矣。造像變者。通雕盡依正二
報也。異學異見之徒。動妨行者。若慢若諍。實為障
緣。吾高祖制曰。諍論之場。諸煩惱競起。智者去之
百由旬矣。可不慎乎。檀。栴檀也。綺。綢綾也。拜像尊
而作真佛想。故曰當見等也。或可由想形像。而終
感真佛也。經佛身觀。以次像觀者。可復思焉。法界
所流等。者梁攝論云。無分別智。真如所流。因斯智
流。分別後得。所生大悲。因此大悲。安立正法。此之
[002-0115c]
法是大悲所流矣。聖僧即名二乘。本業經曰。有而
犯者。勝無不犯。故云等敬也。】


「三者。無間修。謂常念佛。作往生心。於一切時。心恒想
巧。譬若有人被他抄掠。身為下賤。備受艱辛。忽思父
母。欲走歸國。行裝未辦。猶在他鄉。日夜思惟。苦不堪
忍。無時暫捨。不念爺孃。為計既成。便歸得達。親近父
母。縱任歡娛。行者亦然。往因煩惱。壞亂善心。福智珍
財。並皆散失。久流生死。制不自由。恒與魔王。而作僕
使。驅馳六道。苦切身心。今遇善緣。忽聞彌陀慈父。不
違弘願。濟拔群生。日夜驚忙。發心願往。所以精勤不
倦。當念佛恩。報盡為期。心恒計念。」


【元曉師云。心是業主。受生之本。心若西逝。業亦隨
之。法鼓經云。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
故勸使想巧也。】


「四者。無餘修。謂專求極樂。禮念彌陀。伹諸餘業行。不
令雜起。所作之業。日別須修。念佛讀經。不留餘課耳。」


【念佛通觀及稱也○宗明五行。何局二種也。謂念
佛本願。正定之業。五中為要。經能詮之。故兼讀焉。
[002-0116a]
廣略得中。便於正行也。】


「夫以生居像季。去聖斯遙。道預三乘。無方契悟。人天
兩位。躁動不安。智博情弘。能堪久處。若也識癡行淺。
恐溺幽塗。」


【大集月藏分云。我正法住五百年。像法住千年。依
魯春秋。當周匡王班。四年壬子。佛般涅槃。從彼壬
子。凡歷一千二百四十有餘年。今師傳法。故云生
居像季等也。躁。動也。】


「必須遠跡娑婆。棲神淨域。


仰願同緣正事。敬發身心。依此一宗。定為拒割。


幸勿縈心世利。牢懼非常。聲追安遠之風。奚殊電影。
德過肇生之節。詎謝乾城。」


【智論曰。日初出時。在大海邊。見城門樓櫓宮殿。行
人出入。日轉高轉滅。可眼眂見而無有實。名乾闥
婆城。道安慧遠。同世於晉朝。名流於四方。僧肇道
生。師事於羅什。德溢乎海內。一旦魂斷。事等幻夢
矣。】


「三空九斷之文。理幽言博。十地五修之教。義奧詞繁。
功非一簣之能。業成數載之慮。豈剎那之分。念積塵
沙。方宣九有之奇。心恒造境。境述二無之妙。識戀邪
魔。將崇達妄之由。生期分促。待植會真之智。死路非
運。」


【人法俱空。謂之三空。九無得之道斷九惑。是為九
斷。五重唯識。名曰五修。或般若禪。攝為五度者是
[002-0116b]
也。簣。土籠也。書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九有。九有
情居。如俱舍論說焉。心如工畵師。能造種種境。識
如颺野馬。常逐彼彼妄。故曰。造境戀邪也○凡此
一節。顯穢土行難成。欲使人捨聖道而歸淨土也。】


「未若屏慮持齋。息多聞之廣業。安神慧浦。興少學之
軍修。」


【慧浦。念佛之行也。觀稱雖異。而慧為基。浦。水濵也。
遺教經。智慧水。即其義也。軍。當改作單也。】


「運竭穢方。涉遙邦之上苑。靈居淨國。託妙質於金臺。
同至道於慈顏。折疑何停。感悲音於聖德。解證無生。
弘益滋繁。可略云爾。粗陳蠡酌。以簡良水。」


【過十萬億土。有七寶樹林。故云遙邦上苑。虗無之
身。無極之體。故云妙質也。至道名所證理。分得果
德。是云同慈顏也。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
說甚深法。故云感等也。滋繁。言多也。文選云。以蠡
測海。】


「起行全功。莫能府就也。」


【府與俯同。禮記云。過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
而及之。】


「西方要決釋難通規。」


【首題稱云釋疑。言之左右焉耳。】
西方要決科註卷下


大唐大慈恩寺上座唯識基法師真像



太宗皇帝御製讚曰。
[002-0116c]


「 巨哉哲仁
 迥然出群
 疏造百本
 才過萬人
 妙閑性相
 理契天親
 口翻四辯
 詞發大雲
 昂昂藏藏
 法中之王
 面舒滿月
 雙眸電光
 昏衢麗日
 苦海津梁
 聊申讚嘆
 孰能宣揚」


No. 1145-A


辨西方要決真偽造疑
南都藥師寺留學傳法相宗沙門釋基辨撰


今將辨此書造主真偽大分三門初舉古疑二舉他
判三今正判定。


初舉古疑者古來有三家疑初家疑者昔日仁和寺
南岳坊有濟暹僧都於此要決立五箇疑一云此書
判往生難易違上生經疏故彼疏中云天宮有十易
生淨土有七難生且勸內院曰但業行淺缺願生西
方萬一不生恐成自誤故當巳行應修此業一師所
釋何其如此故此書非基師造也二云此書中有本
覺圓明之言乖始覺菩提之義三云有同歸一實之
言不類三乘真實之旨四云判都卛退不與自作疏
差異彼疏曰若生外院雖下下品任運後時還成不
退今何違乎五云定來迎有無背上生經文經曰時
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光來迎此人今無接引者豈
非乖異乎以有此等乖異為非基師造也巳上南岳僧都五疑
 第二家疑者近來有疑云許凡夫往生及引舊譯
[002-0117a]
而不依新翻是以為疑 第三家疑云此中有三身
不異之言不似相家之所談上來舉古疑巳。


大文第二舉他判釋者近代有通南岳師初疑云如
來設教隨機萬差人師演教亦隨宜示隨入一門並
歸一理此書所述意在茲也通贊中亦舉十勝專勸
淨土各隨一趣並不相違 又通第二疑云准唯識
論清淨法界非漏隨增性淨圓明雖有客塵而本性
淨故曰真體障亡此性本有二身覺悟平等自性具
無量德離諸戲論故曰本覺圓明或可法爾無漏本
有種子名為本覺此乃今師自釋楞伽之文而存二
義也 又通第三難云約不定姓會三歸一名同歸
一實也是故不出三乘真實之旨法華玄贊此說一
乘故義貫通云云 又通第四疑云此是釋外院中
亦有不退者然多有退而今不退蓋就多分而言
 又通第五疑云彌勒無本願來迎相亦劣也故且屬
無焉巳上通南岳五疑巳 又次通第二家難云彼家說身土
有三一唯報二唯變化三通報化疑者何執一概若
滯唯報義釋則唯以自力判凡本願力之所牽位該
於上下五乘齊入本願所攝唯識之所不判性相之
所未攝也況文中曰生化土見化佛何其暗乎又引
唯舊譯為難觀經等釋宗義也 又通第三家三身
不異之難云非是言相即唯是攝相歸性而巳故玄
贊曰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推功歸本即法身也
巳上近來通釋也
[002-0117b]


大文第三今正判定者南岳僧都初以都史西方往
生難易為疑近代通釋以隨機萬差人師演教亦隨
今詳曰近代通釋理實雖爾意味未明復引通贊興
福寺永超傳燈錄中評云或偽造是故南京學徒以
通贊不為正今此要決永超錄中云基師造又藏俊
注進錄為基撰自昔至今興福寺學侶日別回轉讀
誦六經十一論及基師所撰章疏等其中有西方要
決無通贊疏由是應知此是要決基師真造近代以
通贊為通釋為謬今正舉証以隨機義判定上生經
中說生彼人疏釋云略有三人一者菩薩行法不厭
生死受生死苦行利樂故樂生天者託勝所依修妙
行故於一切生受尊貴故處劣自體行不圓故生天
得見慈氏佛故不同二乘厭生死苦恐天放逸不樂
生也二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樂修勝行求大菩提
於彌勒前聞大法故不樂大乘希小果者隨受生處
欣涅槃故三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願於惡界為作
善利苦有情所希行救濟不願淨土作餘佛弟子彼
無苦有情可行濟度無苦可厭欣心不深故巳上疏文
是應知都史往生唯菩薩機為此所被非被聲聞緣
覺二乘之機都史內院慈尊說法會座說唯天子聽
聞而不說聲聞眾聽聞也西方淨土不爾阿彌陀經
說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
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又觀經中
說中三品往生得益以阿羅漢須陀洹果又無量壽
[002-0117c]
經說聲聞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挍知其數者不取
正覺之願由是應知西方往生所被盡一切機所以
何者厭離穢土之心即是二乘之心非厭離穢土心
至極則不可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意樂增長若此
意樂非極增長則非真實乘佛願力二乘厭離之心
是雖下劣今以劣心却發至心信樂乘佛願故下劣
心轉為成廣大轉之因如損力益能轉又都史往生
之心若於下地發麤苦障厭離則生上界不能生都
史天依彌勒之弟子是故經說不求斷結修十善法
不厭生死樂生天者疏釋誡勿作六行觀故知都史
往生所被之機唯菩薩也。


又說往生難易亦對被機不同上生疏中行六事法
為上品行生疏主釋經意言六事法者一精勤修福
敬恩悲田中所作業等二威儀不缺堅守諸戒行自
住軌則等三拂塔塗地修餝道場正理制多等四香
華供養四事供濟等五凡夫行三昧聞思等定聖人
入正定隨所得禪或凡夫所行三昧非六行定六行
定者必上生故深住聞思亦名三昧六讀誦經典演
說修習十善法行等且舉偏勝易行上首有此六事
其中一一具攝眾業若具修六或能修五上上品生
若修三四上中品生若修一二上下品生次中三品
行生者四眾八部先不犯戒亦不造惡罪輕微者聞
名心喜語發恭敬身禮拜者此中具三業者中上品
生唯具二業中中品生若唯一業中下品生復次下
[002-0118a]
三品行生者雖有十行攝為六行一懺悔二造像三
供養四禮拜五繫念六一稱名也此中具六者下上
品生唯有初四無五六二下中品生但有初三無四
五六下下品生或六中隨行一發願見慈氏尊或生
外院得不退亦是下下品攝設不發願故雖不生天
是即三會得脫之人具如上生經疏如是諸行從觀
經說極造惡者臨命終時善友力故至心令聲不絕
具足十念滅罪往生而見則都史九品行共皆難行
雖然一一諸行皆是平生散心所行從臨命終至心
信樂難起見之亦以為易又西方往生雖至心信樂
難起對厭離穢土心極增長之機根則至心信樂增
長故但以稱名十聲往生故為極易又菩薩機者生
天作利樂行此人若生西方樂處故不可行縱雖還
來穢國應度人天非上品上生人不能速為濟度行
其餘往生巳後歷劫得歡喜地巳應作事也故以對
菩薩機甚為難行以都史往生為易往不違意樂故
故知上生疏對唯菩薩機說易今此要決對厭離穢
土之機說西方易往於理全無相違又上生疏中論
都史西方往生難易說西方有七難生都史有十易
生且勸唯菩薩機非被諸機故疏結文云處穢方而
修淨行寔聖者之利他居淨土嚴淨國非上士之弘
濟等云云又說業行淺缺萬一不生若缺至心信樂
則萬一不生故是故以此等文不可為疑也我慈恩
基法師是大乘菩薩對彼彼機為令得益作此二書
[002-0118b]
以一槩執見不應起疑也如唯識疏以唯識說中道
對法疏以大乘蘊處界說中道心經幽贊以空說中
道等對機所說雖異令悟入離言法性同一鹹味全
無差異。


次以本覺圓明之言為疑近代通釋有二義初以清
淨法界會之云名本覺不應道理上句云真如體淨
是清淨法界以是復云本覺有重言失設救言真如
體淨為本淨涅槃本覺圓明為佛所證真淨法界受
用變化平等所依不應道理圓明言以離戲論釋其
理未明本淨涅槃亦離戲論故此亦重言故初釋難
用次以本有無漏種釋此為𠃔當雖然釋義未明今
助釋言本謂本有覺謂正智以四智心品為體唯識
論十說四智心品本有能生種子所生得故今以四
智名為本覺四智圓明即佛果顯現也上句以淨法
界云真如體淨次句以四智現云本覺圓明如對法
抄歸敬頌云稽首圓明本性寂圓明言顯四智本性
寂言彰淨法界離淨法界四智心品無佛果顯現相
故具如佛地論說。


復次以云同歸一實為疑近來通釋以一乘為一實
非我宗意我宗說一實言謂癈詮談旨一實如即是
清淨法界之名了義燈等說如來設教體一真如等
與今意同。


復次以都史退不退為疑近來通釋約多分有退雖
有道理未明了也今詳曰上生疏云若生外眾雖下
[002-0118c]
下品任運後時還成不退佛號慈氏善自長故云云
此中既云後時還成是有退証也前時無退以何云
後時還成復置還言顯雖有退由慈氏加被力還得
不退成謂得也又西方淨土往生巳後一向無有退
校對此異今此要決云天上有退西方無退況云多
不免退既云多分顯少分有不退故二文全無違。


復次就來迎有無為疑近代通釋以勝劣辨為不𠃔
當今詳云上生經中說三種行生相其行生相總別
難分故疏主分九品明行生別其中於下品上生行
唯說慈氏來迎之相餘八品行生不說之也西方淨
土來迎中品下生雖不說引接其餘八品皆悉說之
下品下生說見金蓮華亦是來接之相今此要決約
九品往生中多分說來迎云若生淨國聖眾來迎又
約上中六品及下下品外院生者無來接相云捨命
生天無人接引少在屬無故巳上南岳房五疑判釋巳


次判第二家疑者就此書中許凡夫往生及引舊譯
不引新翻而為疑難近來通釋明由本願力五乘齊
入故凡夫生報土之義而言本願所攝唯識之所不
判性相所不攝也又此書中言生化土見化佛故舉
我宗三義以通報化義會之云疑者何暗乎今詳曰
此會釋未明了我宗判安養報化有三義一唯報二
唯化三通報化海住山上人由第三義判定為正至
今南京相宗學徒依用此義今採其要辨之謂若唯
報非化報土地上薩埵所見非凡所及是聖教說若
[002-0119a]
凡夫乘願力云自生初生報土見報佛則阿彌陀佛
現化身化土一向無用若化身土無用是佛本願則
應非三身圓滿之佛故唯報義不成又若唯化非報
則餘佛亦令凡夫生化土有何差別得稱彌陀超世
別願乎故唯化義不成是故以言通報化為正云何
得通謂總明化土有二一長時變二暫時變西方淨
土通化者長時變化即報土現化故離報無化是亦
酬本願力長時化故若歸性言化即報土是超餘佛
故云超世別願也然今此要決云生化土見化佛復
云求見化身遂感彌陀化主降念相迎等者是即約
下三品以作此言說遣化佛化觀音化勢至至行者
前故唯識佛地等論說變化身還依變化土故離土
有身無其處故今且約下三品得益云生化土見化
佛等此是雖化佛願所酬與餘佛不共理無相違。


問若爾何故此要決文云化主提擕得無生忍耶答
無生忍者上三品益故此違如何。


答無生忍言有二
相宗常途所談一約八地上言二約初地巳上言上
三品中所說無生忍八地上下三品所說初地巳上
下品上生中既說得入初地故此要決以得入初地
云得無生忍理全無違又於不引新翻說西方往生
專在舊經故唯引舊經以釋成也。


問若爾上生經亦舊譯何故交釋新翻耶。


答上生經
疏釋成經故新舊交引今此要決唯立理成非釋成
經故唯引舊經理無相違。
[002-0119b]


問近代通釋所言本願所攝唯識之所不判性相之
所不攝者其理成耶。


答世親菩薩安立一切法唯識
變深密等經說諸法唯識故此中攝有無漏一切法
盡具明如二十唯識疏等謂佛本願是佛識上所變
是為增上緣故念佛行者自意識上往生心相變現
云何云非唯識之所判若強云佛願非唯識所變則
應固執實有佛心何有固執又佛本願云性相之所
未攝則離性相有何所論不論則巳假爾起言性相
義成又若彌陀超世別願不可思議非言論所及故
云性相未判則是即一法界我宗所言廢詮談旨一
實如也真待俗立若依詮門是猶性相若癈詮門既
云癈詮彰談其旨何本之有何願之有強褒稱之名
為本願若別有一固本願現前立少物謂是本願力
以有所得故非實佛本願可謂小乘唯安立見非大
乘見故云性相未攝乃是妄判。


復次第三家以三身不異言為疑近代以攝相歸性
會釋今謂未盡如成唯識十說法身有三種別一自
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如是三身共為法身皆是
無上寂默法之所莊嚴故不可分離此即我宗所立
三身故云三身不異理全無違。


或問此書筆挌不似唯識疏等故猶有疑如之何答
慈恩章疏筆挌非一疏主自挍正巳筆挌相同三十
二十唯識疏義林章等是也或有未挍如對法抄六
巳下或有但師談門人書記如勝鬘經疏等此書亦
[002-0119c]
恐出門人手所談文理全疏主意必以巳挍章疏筆
挌不可為疑也。


上來所辨定有錯謬為令眾生起厭穢土樂欲淨土
之勝解不顧拙智聊書記竟。


「 願以微少功
 普施一切生
 增長厭穢志
 乘佛願生彼」



辨西方要決真偽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