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022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明-古德法師 (master)



彌陀經疏鈔演義定本卷二



題義。
先明總題使有綱領者。以經之有題。如網之
有綱。衣之有領。提其綱。則眾目皆舉。挈其領。則眾縷
皆來也。


鈔。
觀經言佛便周者。佛是所觀勝境。舉正報。以收
依果。則攝日冰池樹等六觀也。述化主。以包徒眾。則
攝觀音勢至三輩等九觀也。是觀雖十六。言佛便周。
故題云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疏。
本師釋迦牟尼者。梵語釋迦。此云能仁。是姓。梵
語牟尼。此云寂嘿。是名。即悉達太子出家所成之佛
也。為娑婆教主。故云本師。


鈔。
文質之謂者。梵本皆西域之語。質而無文。譯以
此方之語。則用六經莊老之文。文釆綺麗。煥然成章
[002-0732a]
也。


震旦之言者。東方。曰震。初明。曰旦。此方居閻浮之極
東。日出之處。故名震旦。


自覺異凡夫三句。凡夫迷五住雲。沉三有海。全不自
覺。佛則朗然大覺。異凡夫也。二乘自求出世。無兼利
心。不能覺他。佛則大悲普度。異二乘也。菩薩無明未
盡。法性未圓。不能覺滿。佛乃道窮妙覺。位極于茶。異
菩薩也。


又離心名自覺三句。心者。識心。色者。心所變也。以心
望色。心親色疎。心親名自。色疎名他。既空能變識心。
名為自覺。復空所變妄色。名為覺他。至心色盡空。并
空亦空。名為覺滿。


知一切眾生數非數。常非常者。光明疏云。數者。六凡
二乘。以墮有墮無。皆落于數也。非數者。大乘菩薩。以
親證法身。法身不落諸數也。常者。圓頓一乘。非常者。
六凡三教。佛乃無所不知。名一切種智也。
又數及
非常。為俗諦境。知此。稱道種智。非數及常。為真諦境。
知此。稱一切智。數即非數。常即非常。為中諦境。知此。
稱一切種智也。


如來至佛共有十號者。以無虗妄。名如來。良福田。名
應供。知法界。名正徧知。具足三明。名明行足。不還來。
名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與等。名無上士。調
他心。名調御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佛。
具茲十德世出世間宗主者。以名者實之賓。世尊十
[002-0732b]
號。世尊十德也。具此十德。為九法界所宗。故名世尊。
是十號是別。世尊兩字是總也。


具二智五句。二智。即根本後得。二障。即煩惱所知。二
諦。即真俗。夢覺華開。如大夢覺。如蓮華開。若分配之。
根本智。斷煩惱障。覺真諦理。得自利之益。如大夢覺。
後得智。斷所知障。覺俗諦理。得利他之益。如蓮華開。
始乎理即五句。約事。故言六。約理。故言即。又欲令免
于上慢。故言六。欲令免于退屈。故言即。
理即者。謂
眾生本具佛性之理。與如來無二無別。故涅槃云。一
切眾生皆是佛。是為理即佛也。古云。動靜理全是。行
藏事盡非。冥冥隨物轉。杳杳不知歸。是也。
名字即
者。謂或從知識處聞。或從經卷中得。通達解了。一切
諸法無非佛法。是為名字即佛也。古云。乍聽無生曲。
纔聞不死歌。方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是也。
觀行
即者。謂知一切皆是佛法。必須心觀明了。理慧相應。
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為觀行即佛。此五品位
也。古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非假
亦非真。是也。
相似即者。謂于觀行中。愈觀愈明。愈
止愈寂。雖未能真證其理。而依稀見理。彷彿證真。是
為相似即佛。此十信位也。古云。四住雖先落。六塵未
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裏見華紅。是也。
分證即者。謂
無明惑。有四十二品。至此。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
是為分證即佛。此初住至等覺位也。古云。豁爾心開
悟。甚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是也。

[002-0732c]
竟即者。謂五住二死。盡淨無餘。無量甚深。永絕思議。
是謂究竟即佛也。古云。昔年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
復舊時物。更無一法新。是也。


十身者三句。一正覺佛。示成正覺故。二願佛。隨願現
身故。三業報佛。萬行感故。四住持佛。自身舍利常住
故。五涅槃佛。示現滅度故。六法身佛。法界一相故。七
心佛。具大慈心故。八三昧佛。常在定故。九本性佛。智
了本性故。十隨樂佛。隨樂示現故。


天有四九句。一世間天者。國王雖處世間。錦衣玉食
瓊宮瑤臺。受用似天。故曰世間天。
二生天者。若精
修十善。兼坐未到地定。得生六欲天。若進修根本四
禪定者。得生色界天。若進修四空定者。得生無色界
天。此三界天。不離生滅。福盡還墮。故曰生天。
三淨
天者。羅漢辟支。斷四住惑。證真諦理。煩惱淨盡。故曰
淨天。
四義天者。十住菩薩。進斷界外見思惑。證第
一義諦。故曰義天也。


疏。
悅所懷者。悅。是暢悅。懷。是心懷。若就此經。即是
如來久修久證念佛三昧。蘊之在懷。今得機而說。乃
暢昔之所懷。


四辯宣演者。以無量善巧智。起四無礙辯。用種種言
辭。而演說法也。


十二部等。是明所說法相。謂或作長行說。或作重頌
說。或作未曾有說。或作無問自說說等。
此十二部
通乎大小。或云小乘唯有九部。大則十二。或云小有
[002-0733a]
十二。大唯九部。或云大小皆有十二。
等者。等八萬
四千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門。


至四悉檀。是明能說善巧。謂所說十二部等。種種諸
法。一一皆作四悉利益。
至者。謂自種種所說。以至
種種能說。一一無非說義也。


皆是說義者。通塗明其說相也。若據今之說。正在念
佛。次文委示。今不須陳。故且通塗明其說相。


鈔。
四辯者。一義無礙辯。謂了知一切諸法義理。通
達無滯。二法無礙。謂通達一切諸法名字。分別無滯。
三詞無礙。謂于諸法名字義理。隨順一切眾生。殊方
異語。為其演說。能令各各得解。辯說無滯。四樂說無
礙。謂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說之。圓融
無滯。


四皆無礙名之為說者。一有所礙。則心不悅。心不悅。
則非說也。以說者。即悅故。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者。二諦。真俗二諦也。有時
一切盡掃。不立一塵。依真諦說也。有時一切建立。不
捨一法。依俗諦說也。


詞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者。世智。即了世俗諦之智。
如來于諸法名字義理。隨順眾生。殊方異語。為其演
說。皆以了世諦之智。差別說也。


樂說無礙以第一義智善巧說者。第一義智。即了第
一義之智也。如來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
為說之。圓融無滯。皆以了第一義智善巧說也。言善
[002-0733b]
巧者。第一義諦。本無言說。凡有言詮。皆善巧故。


世界悉檀者。世。即隔別義。界。即界分也。蓋由眾生根
器淺薄。故佛隨其所樂欲聞。為之次第分別而說。令
生歡喜。作歡喜益也。


為人悉檀者。謂佛欲說法。必觀眾生。機器之大小。宿
種之淺深。然後稱其機宜。令生正信。作生善益也。


對治悉檀者。謂如眾生貪欲多者。教觀不淨。瞋恚多
者。教修慈心。為對此諸病。說此法藥。徧施眾生。作滅
惡益也。


第一義悉檀者。第一義。即理也。謂佛觀眾生善根巳
熟。即為說法。令其得悟。作入道益也。


一切諸法隨宜而說。要歸作四說。使得四益者。一切
諸法。不出八萬四千法門。而八萬等法。通乎四教。即
是生滅八萬。無生八萬。無量八萬。無作八萬。如生滅
八萬。趣舉一法。須開四門。約有門說。念念無常。如燈
焰焰。約空門說。三假浮虗。猶如雲霧。雙亦門說。二相
從容。雙非門說。二相俱捨。四中一門機生熟。故四悉
被之。為未種者。作世界說。令其歡喜。為巳種者。作為
人說。令其生善。惡未破者。作對治說。令其滅惡。根巳
熟者。作第一義說。令其入理。佛智鑒機。說之必中。知
不入理。令得三益。知不破惡。令得二益。無善可發。作
世界說。但生歡喜。故云要歸作世界等四說。使得歡
喜等四益而巳。


鑒機授法其文繁廣者。如上明。即一有門被機四悉。
[002-0733c]
餘之三門被機亦爾。八萬中一四門四悉被機既爾。
其餘諸法四門四悉被機亦然。一教八萬門四悉既
然。三教亦爾。故云鑒機授法。其文繁廣也。


疏。
言佛功德不可窮盡者。功德二字。該盡三身。四
智。十眼。十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等。不可窮盡者。十
地莫能窮其源。等覺不能窺其頂故。


是無量中姑舉二事者。如華嚴八地。得無量身。無量
音聲。無量智慧。無量受生。無量淨國。教化無量眾生。
入無量法門。具無量神通。有無量眾會道場差別。住
無量身語意業。則此壽命光明。非姑舉二事而何。


鈔。
眾多無有數量二句。如佛壽命。經不可數劫。光
明。有不可說數。此眾多無數量也。即此壽光。周遍法
界。無有邊際。此廣大無有限量也。


十大數中之無量。猶為有量之無量。無窮盡之無量。
是真無量之無量。


鈔。
佛所說教總名修多羅者。以此修多羅三字。乃
大藏之都名。三學之通號。以若經。若律。若論。皆上契
諸佛之理。下契羣生之機故。


經復多義者。以彼方則有七義。此方復有四義。故云
多義也。


不出四義者。以彼方雖有七義。不出貫攝二義。此方
雖有四義。不出常法二義。故云不出四義也。


一出生者。出生諸義及聖果故。二顯示者。顯示法相
故。三湧泉者。無窮義味。涌注無盡故。四繩墨者。楷定
[002-0734a]
邪正故。五結鬘者。貫穿諸法故。
萬世不易曰常。十
界軌則曰法。聖智通遊曰逕。古今共宗曰典。


良以下先釋貫攝二義。可攝五義。是貫攝二字。足盡
彼方之義也。


又常者下次名常法二義。可攝逕典二義。是常法二
字。足盡此方之義也。


則彼方下。總結四字能盡經義。故雖有多義。不出四
義也。


正翻為線者。以席經井索等。皆為旁翻故。
線有貫
持義者。收前佛地二義也。此二足該出生五義者。復
收前雜心五義也。
貫穿可總該五義。以出生等同
明所說之理故。攝持止該出生繩墨二義。以出生聖
果。及楷定邪正。不墮邪見故。若貫穿攝持。通所說所
化。則二俱該五矣。


疏。
經之一字是為通名者。除律論外。十二分教皆
契經故。佛說五字是為別名者。佛說阿彌陀。非大方
廣佛等故。


如教行理通別亦爾者。若據觀經疏中。教通別者。如
上所說。行通別者。為行不同。從一乃至無量。即行別。
同會常樂。即行通。理通別者。理雖無名。將門名理。理
隨于門。四四十六。即名理別。門隨于理。即名理通。此
約一化論通別也。若鈔中所解。乃約一題論通別。


聞首題名功德無量者。首題既即三德祕藏。心聞祕
藏。則淨智妙圓。體自空寂。所得功德。詎可量耶。
[002-0734b]


如教中說者。起信論云。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
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
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果故。


鈔。
本理立教者。從實相般若。流出文字般若。所謂
從真如流出十二分教也。


依教修行者。從文字般若。修觀照般若。依十二分教。
修行萬行也。從行顯理者。因觀照般若。悟實相般若。
因修萬行。乃契真如也。


教即般若者。十二分教。即文字般若。以般若。乃照境
之慧。十二分教。即照機之慧故。


行即解脫者。以解脫。乃法性妙用。萬行。亦隨緣妙用
故。


又理通教行。法身即般若解脫者。全性成修。故理通
行。法性遍在諸經。故理通教。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
具般若解脫。若法身離二德。即偏真之理。非法身故。
行通教理者。全修即性。故行通理。菩薩萬行。開悟眾
生。故行通教。直解脫。非解脫。解脫必具法身般若。若
解脫離二德。即孤調解脫。非大解脫故。


教通理行者。文字性空。即是實相。故教通理。隨文成
觀。故教通行。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法身解脫。若
般若不具二德。即人空般若。非大般若故。


若通若別亦如上例者。諸經皆具體相用三。故名為
通。專指此經。則佛是體。壽是相。光是用。局此異餘。故
名為別。又體即法身。相即般若。用即解脫。體通相用。
[002-0734c]
法身即般若解脫。乃至相通體用。用通體相。舉一即
三。例上可知。


疏。
或單或複者。謂人。法。譬。單三。複三。并具足一。以
成七別也。


鈔。
大方廣具足人法喻者。大方廣是法。大。即體大。
法體豎窮橫遍。稱體而周故。方即相大。方者。法也。軌
持為義。恒沙性德。皆可軌持故。廣。即用大。法性之用。
廣多廣博故。佛是人。能證三大之人故。華嚴是喻。菩
薩修萬行之因華。嚴一乘之果海故。


大方便人法無喻者。大方便報恩是法。佛者是人。方
便者。權宜也。報恩者。經云。大孝釋迦尊。歷劫報親恩。
積因成正覺。而云大方便者。報恩方便。乃即體之權。
非體外之權。故云大也。


妙法華經法喻無人者。實相妙法。巧喻蓮華。有為蓮
故華。華開蓮現。華落蓮成三義。以喻本迹二門。為實
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三義。


菩薩瓔珞經人喻無法者。菩薩是人。瓔珞是喻。瓔珞
所以嚴身。以喻萬行嚴法身故。


大般若經單法無人喻者。般若。此翻智慧。今存梵語
者。以智慧輕薄。般若尊重。五種不翻中。尊重不翻也。
梵網單喻無人法者。乃佛觀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
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
量。佛教門亦復如是。菩薩以梵行莊嚴法身。猶梵王
以梵網為華飾也。
[002-0735a]


法從人說喻以人舉者。如此經。乃佛宣說依正莊嚴
信願往生之法。舉大如車輪喻。百千種樂同時俱作
之喻是也。


鈔。
一切功德皆從佛出者。佛乃功德叢林。真如庫
藏。經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虗空可
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


略取則條陳之切要者。謂條陳切要。取而抄之。取其
要。而略其緩也。
寫錄即注記之顯明者。謂記註得
鈔而寫錄之。則記注之文洞然煥然。彰灼顯了也。


疏。
自性覺是佛義者。所謂色見聲求。是行邪道。若
言他是佛。自巳却成魔。
自性本始二覺者。起信云。
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
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始覺等。

性覺體遍照。是說經義者。以說經者。因眾生沉迷不
覺。故如來以般若真光而覺照之。今覺體遍照。豈非
說經義耶。如古云。出息不涉眾緣。入息不住陰界。常
說如是經。百千萬億卷。


鈔。
即事即理等。是理事相即門。以即事即理。故事
必稱理也。


又即理五句。是依理成事門。隨其心淨。悟惟心淨土
正所依之理也。則佛土淨。感依正莊嚴。正所成之事
也。既依理成事。故事必稱理也。


覺是總義者。釋上自性覺。是佛義。覺體之中等。釋上
自性覺無量。是阿彌陀義。
廣者。從用得名。廣多廣
[002-0735b]
博為義。廣多者。此覺體本有過塵沙之妙用。潛興密
應。無有休息。無有窮盡。廣博者。此無盡之用。一一同
于覺性。無有邊際。無有分限。
大者。當體得名。常徧
為義。當體者。不同揀小之大。大外有小可揀。猶是分
限。今覺體體無邊涯。絕諸分量。強名大也。常徧者。常
則豎通三世。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徧則橫該
十方。涅槃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虗空。


約先後則彌陀古佛者。彼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故。
此佛新成者。釋迦如來。周昭王時方始成道故。是彼
本此始者。先成者為本。今成者為始也。


約因果則此佛教令往生者。是因。乃得見阿彌陀佛。
是果。是此本彼始者。修因為本。果證為始也。


本始互融者。覺體在纏。名本覺。覺體出纏。名始覺。無
明性空。在纏即出纏。本融始也。斷盡無明。始覺同本
覺。始融本也。


鈍根守事相而自足者。但知以生求佛。捨此趣彼。不
知唯心之理。因稱理故。方知事中有至理存焉。非徒
事相。此破鈍根著事而迷理之惑也。利根崇理性而
著空者。但知自性惟心。耽著頑虗。不信有西方淨土。
因稱理故。方知至理不離事相。不落頑虗。此破利根
著理而迷事之惑也。


又此經下。恐有問云。既淨土法。皆欲會歸理性。則修
行者。只須直悟自心之理。何必念佛求生。故云此經
本為托彼名號。顯我自心。
與十六觀經同意者。觀
[002-0735c]
經疏鈔云。行者應知。據乎心性。觀彼依正。依正可彰。
托彼依正。觀于心性。心性易發。今此經。乃托彼名號。
顯我自心。正與彼同意也。


又菩薩猶宜下。恐又問云。未悟心者。應當念佛求生。
巳悟心者。似不必然。故云菩薩猶宜近佛。
維摩下。
引證巳悟求生。可知。


昔人謂華嚴下。觀行。即觀心稱理也。以華嚴稱性之
談。故一切法可觀心稱理。方等巳下諸經。事理猶分。
心法未即。何得稱理。以此經判歸方等。不應稱理故。


古德答下。了義。指華嚴。不了義。指方等而下惟一
心者。法界心中。不見精粗大小。同一妙心故。


鈔。
經稱母佛者。謂摩耶夫人。以如幻法門。幻生諸
佛。故世尊未降生時。十方諸佛。一日三時。于摩耶腹
中。說受生法門。十月滿足。右脇降生。而曰豈唯釋迦
我為其母。將來賢劫千佛亦我為其母。世世佛生。我
為其母也。
子佛者。即羅睺羅。曰。豈唯釋迦我為其
子。賢劫千佛亦我為其長子。


疏。
重重無礙。故名融通。隱隱者。融通之貌。即百界
千如之意也。


鈔。
即梵可以成華者。句句梵語。句句華言。顯非密
外者。華言顯而易了。梵語密而難知。即梵即華。顯非
密外也。方華下。例知。


當暗中有明者。參同契云。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
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覩。明暗互相對。比如前後步。
[002-0736a]
威音那畔。不離今日門頭。今日門頭。不離威音那畔。
夜半正明。天曉不露也。


互相掩映。約二法交徹說。如東鏡入西鏡時。東鏡映
西鏡。西鏡掩東鏡。西鏡入東鏡。亦然。
涉入重重。約
重重交映說。如東鏡入西鏡。西鏡即帶東鏡之影涉
入東鏡等。西鏡入東鏡。亦然。如是乃至重重無盡。楞
嚴云。譬如雙鏡光明相對。其間妙影重重涉入也。又
如千珠帝網。一珠涉入千珠。千珠涉入一珠。妙影重
重。無盡無盡也。


妙體融通者。謂妙心體具。如如意珠。心佛及眾生。是
三無差別。此心即空即假即中。圓融無礙。通達無滯
也。


不一不異者。以隨緣。故不一。以不變。故不異。以有如
實空。如實不空。故不一。以一切法悉皆真。一切法皆
同如。故不異。以十法界假名差別。故不一。以一念心
全體具足。故不異。以具一切法。造一切法。故不一。實
無能具所具。能造所造。故不異。三諦宛然。故不一。舉
一即三。言三即一。故不異。有顯有密。有明有暗。故不
一。顯非密外。密在顯邊。暗中有明。明中有暗。故不異。
掩映重重。故不一。互相涉入。故不異。乃至有事有理。
有不一不異。即是一異。而其實三世諸佛。到此口掛
壁上。是真不一不異也。看翻譯高僧到此。何處著脚。


疏。
文字般若者。略有三義。一者。文字從般若流出。
故謂如來憫眾生迷昧。乃放般若真光。而覺照之。為
[002-0736b]
說種種文字。因名文字般若也。二者。文字能生般若。
故謂眾生依如來言教。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遂名
文字般若也。三者。文字即是般若。故為一文一字。當
體即空即假即中。當體即是解脫相。故名文字般若
也。然此三義。自是泛論。若約如來果上說者。則三藏
十二部一切修多羅。即是如來大智慧光明。故名文
字般若也。


達乎實相者。即所謂從文字起觀照。從觀照證實相
也。又復智者頓能隨文成觀。知文字性離。不著文字。
亦是達乎實相也。


證信者。以六種成就。堪為證據。使聞者不疑。故大論
第四問曰。何不直說般若。而言舍衛等。答。說時方人。
令人信故。
發起者。如楞嚴。誤墮婬室。觀經。闍王弑
逆。各有因緣。為之發起也。


言五句者。但以詮義究竟為句。如佛但一字。亦名句
也。
均其繁簡者。五句分為五科。失之太簡。列眾立
之為六。失之太繁。今合五句為一科。則簡者非簡。列
眾與五總對。則繁者不繁。


鈔。
般若無言賴言而顯者。古云。道本無言。因言顯
道。經云。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
不生不生不可說。以四悉檀因緣故。而亦可說。此之
謂也。
文字性空即是實相者。維摩天女云。言說文
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
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
[002-0736c]
說解脫也。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三種般若相為融通者。從實相般若。流出文字般若
從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從觀照般若。契實相般若。
然而全性成修。實相即觀照。全修即性。觀照即實相。
文字性空。文字即實相。不離文字。實相即文字。依解
成行。文字即觀照。全行契解。觀照即文字。舉一即三。
言三即一也。


例如五蘊三句。世間諸法。不出色心。如來為迷心不
迷色之人。則合色開心說五蘊。為迷色不迷心之人。
合心開色說六入。為心色俱迷之人。心色俱開說十
八界。是隨其所宜也。


佛涅槃時示阿難者。世尊臨涅槃時。阿難心沒憂海。
阿㝹樓駄。教令問佛四事。一。佛滅度後。以何為師。二。
依何法住。三。惡性比丘。如何擯斥。四。一切經初。當安
何語。佛答。阿難。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依四念處住。惡
性比丘。嘿而擯之。一切經初。應云如是我聞。一時。佛
在某處。某國土。與某大眾。非獨我法如是。三世諸佛
經初亦然。
三疑頓釋者。曰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則
非佛重起。述佛成言。則亦非阿難成佛。亦非他方佛
來。故頓釋也。
異外道阿憂者。外道一切經初。皆安
阿憂二字。以阿者。無也。憂者。有也。外道所詮。不出有
無。故曰阿憂。又阿憂者。吉也。經初安吉。則自始至終。
吉無不利故。
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者。阿難結集法
藏。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如一器水。傳于一器。不增
[002-0737a]
一滴。不減一滴。無有增減異分過失。故云佛法大海
水。流入阿難心也。


疏。
以宗揀定者。多解並陳。從違莫決。隨宗以定。則
無異詞也。


鈔。
智論佛法大海信為能入者。釋論第二。問曰。諸
佛經。何故初稱如是答。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
度。如是義者。即是信也。若人有信。能入佛法。無信不
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


肇公如是信順之辭者。肇公維摩疏云。如是。信順之
辭也。信則所言之理順。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豐
約。非信不傳。故建言如是。


但顯于如唯如為是者。除諸法實相外。餘皆魔事也。
此約所詮之理釋。


當理之言。無非之稱。是約能詮之文釋。


順機為應者。如經云。為應聲聞人。說應四諦法。為應
緣覺人。說應十二因緣法。為應菩薩人。說應六波羅
密法也。無非為感者。若眾生機器不淨。不能感佛。如
澄潭始能現月。濁水不能現也。此約感應釋。


始終不異者。實相之理。迷時不減。悟時不增。迷時不
染。悟時不淨。如如不動。故名如也。如理而說者。謂如
實相理。為人演說。無別異說。故曰是也。此雙約能詮
所詮釋。


如為真空。是為妙有者。即有之空。為真空。此破虗無
之斷見。即空之有。為妙有。此破實有之常見。此約破
[002-0737b]
邪釋。


並無相礙者。能詮之外。無所詮義。所詮之外。無能詮
文。則能詮不礙所詮。所詮不礙能詮。眾生無機。佛不
說法。淨機感佛。乃顯言詮。則能所詮。不礙感應。感應。
不礙能所詮。又應機說法。顯示真宗。敵破邪外。則前
二。又不礙破邪也。


非生非滅者。謂本自不生。今何有滅也。又論云。隨妄
不生。約治不滅。修起不生。處染不滅。
無去無來者。
謂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也。又經云。不來不去。如是而
來。不動不起。如是而去。
湛然者。如淨琉璃。內外明
徹。即所謂一道清淨。染污不得也。
常住者。不遷不
變。無起無滅。即所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也。


四過百非者。有。無。雙亦。雙非。為四過。于四句中。隨舉
一句。復具四句。成一十六句。通過去未來。則成四十
八句。又約巳起未起。合為九十六句。連根本四句。共
百非也。
讀古。疏鈔事義中詳明。


疏。
聖人無我者。既名曰聖。則生佛依正鎔融。總攝
一切對待。盡淨無餘。何得有我。


鈔。
非第一義中說我者。第一義。對二諦說。一塵不
立。真諦也。萬法齊彰。俗諦也。真俗不二。中道第一義
諦也。第一義中四相頓空。何有我相而云我耶。


邪我者。或計即色是我。離色是我。我大色小。色在我
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等。此從邪師訓誨。妄計而生。
分別我也。慢我。則不因師教而成。生來即有。俱生我
[002-0737c]
也。名字我者。謂既無見我橫計主宰。復無慢我俱生
主宰。但隨世流布說名為我。則但有名字。而無實體
也。


世俗人具前二我者。以未達我空。無名字故。學道人
具後二我者。見道學人。雖斷分別邪我。我慢猶存。若
盡理而言。未至八地。俱生我執。猶現行故。聖人唯最
後我者。聖人斷盡二障。達二無我理故。


順俗稱我但是名字者。謂阿難尊者。至結集時。尚破
同體見慢之我。豈有界內二種我耶。為傳化故。乃順
世俗。立名字我。有何過咎。


知一切法空而不著空者。經云。雖樂遠離。而不依身
心盡。雖行于空。而植眾德本。是也。
知實相無我而
不著無我者。經云。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
嚴其身。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
也。
引瑜伽觀經二段。是證明第三不著無我之故
也。瑜伽言。無我。則無人修學。觀經言。無我。則無人傳
化。自利利他。二皆不就。故不著無我。


瑜伽有四義者。瑜伽第六云。略由四義。故稱我聞。一
為世間語便易故。二為隨順世間故。三為斷除怖畏。
若定無我。誰為修學。人生怖畏故。四為宣說自他得
失。令生決定信解心故。


阿難亦通法身我者。法華有本迹二門。若就迹門則
阿難但證偏真。若約本門。則阿難久證法身。經云。內
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是
[002-0738a]
也。
以無我中有真我者。因二無我。乃得真我。所謂
唯心相滅。心體不滅。因滅是色。獲得常色也。
常樂
我淨者。是涅槃四德。不遷不變曰常。離二死苦曰樂。
具八自在曰我。三惑淨盡曰淨。


疏。
耳根發識者。耳根是色法。即第八親相分。具執
受二義。是白淨無記性。識乃心法。即第八見分。三性
皆具。與根不同。如楞嚴以門喻根。以人喻識。不同明
矣。發者。生起之意。具八種緣。方得生起。即所謂耳識
唯從八也。八者。一空。二根。三境。四作意。五分別依。六
染淨依。七根本依。八種子也。


廢別從總云云者。謂小教云。聞者耳根發識。聲在可聞
處。是則應云耳聞。何云我聞也。蓋以我有主宰之義。
為六根六識之總。今廢根識之別。從主宰之總。曰我
聞也。


始教無聞三句。聞。即是有法。無聞。即是空。今始教是
談一切法空。故無聞。終教雙照二邊。故聞而不聞。此
處影略不聞而聞句。葢即有而空。即空而有。正是雙
照二邊中道也。頓教雙遮二邊。故無聞亦無不聞。無
聞。是遮有。無不聞。是遮空。正是雙遮二邊中道也。


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者。我即是有。無我即是空。我
無我不二。是即有而空。即空而有。即二邊之中道也。
又空處全有。有處全空。離二邊之中道也。離即離非。
是即非即。非法身真我而何。


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者。根境若異。則兩皆是有。根境
[002-0738b]
若一。則二俱成空。今非一非異。則空有雙遣。即是頓
教雙遮中道也。然非一。則異存。非異。則一存。則空有
雙存。又即是終教雙照中道也。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非妙耳而何。


娑婆極樂無障礙之法門者。娑婆是此岸。極樂是彼
岸。若無障礙。則此不礙彼。彼不礙此。彼此俱存。是為
雙照法門。所謂究竟寂光。不越凡夫一念。三塗劇報。
全居極聖自心也。又若無障礙。則何分此岸。何分彼
岸。彼此兩亡。是為雙遮法門。所謂黑暗女。功德天。有
智主人。二俱不受也。


鈔。
聞亦無聞是大乘始教者。大乘始教。第二時空
宗。依諸部般若。談一切法空。內無能聞。外無所聞。方
曰真聞。故曰尊者無說。我乃無聞。是真說真聞也。


從緣故空。不壞假名者。因內根引生外塵。則塵無自
性。因外塵引生內根。則根無自性。從緣故空也。經云。
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于交蘆是也。又因
根有塵。則不壞塵相。因塵有根。則不壞根相。不壞假
名也。如云如幻非實。則心境雙忘。不無幻相。則不壞
心境。是也。
不聞而聞聞而不聞者。不壞假名。不聞
而聞也。從緣故空。聞而不聞也。不聞而聞。即空即有。
聞而不聞。即有即空。中道之義。此大乘至極之理。曰
終教也。


能所雙寂無聞不聞者。從緣故空。緣生。顯無性也。緣
生為能顯。無性為所顯。不壞假名。無性顯緣生也。無
[002-0738c]
性為能顯。緣生為所顯。緣生無性。以無性奪緣生也。
無性緣生。以緣生奪無性也。互奪兩亡。則能所雙寂。
又緣生奪無性。不聞不可得。無性奪緣生。聞亦不可
得。則無聞無不聞矣。此是舊解今復解云能。即是第八轉相。所。
即是第八現相。以業識頓空。故雙寂聞與不聞。皆生
滅相。既無業識起滅。何有聞與不聞也。
離念頓顯
者。聞與不聞。皆妄念分別。今既雙遮。則一念不生。全
體顯現。不歷階級。漸次。頓教意也。此是舊解今云離念頓顯
有二義。若離分別麤念。與無分別智相應。得見法身。
名隨分覺。若一念相應。遠離微細念故。心即常住。名
究竟覺。葢以頓教雖無漸次。而不無前心後心。則其
所離之念。自不無麤細。而所顯之理。亦不無分滿也。
生而不生不生而生者。生即我。即凡夫之有。不生即
無我。即二乘之空。此二不二。即法身真我故。


能聞所聞非一異故者。根境歷然不壞世諦。故非一。
根塵同源同歸性海。故非異。古云。通𢆯峰頂。不是人
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是也。


娑婆依正全處極樂之自心者。自心即是法界。法界
之中。無所不攝。則娑婆依正。攝無不盡。天台云。以檀
為法界。則一切法趣檀。依正之攝歸極樂。其理亦然。
古云。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毗盧心土。不離下
凡之一念。法界圓融。頭頭涉入。不相障礙故。


分攝于圓應歸法性者。恐有難云。前說五宗。及有。空。
法相。法性。圓融。終頓。判歸法性宗。圓教。判屬圓融宗
[002-0739a]
矣。今既攝于圓。應歸圓融。何故歸法性耶。答。誠如所
問。但法性之與圓融。分之為二。合之為一。以事事無
礙之圓。雖不同事理無礙之終頓。實離事理無礙之
法性外。無事事無礙之圓融。以同一了義大乘。可合
可分故。今據可合之義。歸法性也。


鈔。
弘廣菩薩之所流通者。涅槃第四十云。佛告文
殊。阿難比丘。是我之弟。給事我來。二十餘年。所可聞
法。具足受持。喻如瀉水。置之一器。是故我今顧問阿
難為在何所。欲令受持是涅槃經。善男子。我涅槃後。
阿難比丘所未聞法。弘廣菩薩當能流布。


阿難求三願者。一願不受佛故衣。二願不隨佛受別
請。三願二十年前所未聞經。請佛重說。


得法性覺自在三昧者。覺了法性。從性起覺也。法性
豎徹三際。三際之法無不覺。法性橫遍十方。十方之
法無不覺。于法性海中。普覺一切。得大自在。曰法性
覺自在三昧也。涅槃下。引證可知。


影響弘傳者。天台釋法華經。言聞經眾有發起。當機。
結緣。影響四眾。影響眾者。謂往古諸佛菩薩。隱其圓
極之果。亦同機眾。匡輔法王。如影之隨形。響之應聲
也。


三阿難者。聖人無名。名因事立。聲聞斷見思正使。得
出三界。得大歡喜。故結聲聞藏名曰歡喜。緣覺進侵
習氣。賢于聲聞。故結緣覺藏名曰喜賢。菩薩進斷無
明。悟入法海。故結菩薩藏名曰喜海。
[002-0739b]


疏。
古人釋一時。都謂機應合一之時。亦是諦智合
一之時。故云一時。今師資相合下。是言機應合一之
時。約當宗下。是明諦智合一之時也。


心境泯者。謂心境雙消。歸聖現量。然凡聖猶分也。凡
聖會者。聖凡情盡。唯妙覺明。然依正猶二也。依正融
者。情器體融。同歸法界。然一多猶在也。一多等者。一
多相即。無礙圓融。究竟圓滿矣。以上從狹至廣。融成
一味為一時也。


鈔。
陀羅尼此翻總持。有多字一字無字之別。多字。
如諸經密呪。一字。如唵字。無字。即無相妙心。今之所
云。指無字也。
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者。以既得無相
妙心。剎那普融三際。一字攝法無遺。一切法門說無
不盡也。


得淨耳根者。眾生循聲流轉。分別外塵。穢耳根也。聖
人脫粘內伏。發本明耀。淨耳根也。
於一剎那悉無
障礙者。以既淨耳根。則心聞洞徹十方。洞徹三際。一
切即一。一即一切。無不知也。古云。在眼時。如千日。萬
象不能逃影跡。在耳時。如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是
也。


說者神力延促二句。出上文說聽多少之所以。說者
延一日為一劫。則說者時少。聽者時多。說者促一劫
為一日。則說者時多。聽者時少。又聽者根利。則說者
時多。聽者時少。以一心入於語義。不覺時長故。聽者
根鈍。則說者時少。聽者時多。以不得法味。身體在座。
[002-0739c]
多有疲倦。覺時長故。


古謂下。引例。凡夫。二乘。及三賢菩薩。以事識見佛。故
見應身。年歲則短。在世八旬。即入涅槃。成道以來。始
經四十餘年。登地菩薩。以業識見佛。故見報身。永不
滅度。成道以來。經塵點劫。各各不同故。


周正建子夏正建寅者。謂周時以斗柄初昏。建子之
月為歲首。夏時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為歲首也。一
取天開於子之義。一取人生於寅之義。


心境者下。約當宗。以一心不亂為宗。一心不亂。則內
無能念之心。外無所念之境。能所雙消。泯然無迹故。


諸上善人同會一處者。一處。指一心也。若聖若凡。
全歸一心。無有高下故。
佛及水鳥同說妙法者。以
一心中。情與無情。同成正覺。熾然說。無間歇。一說一
切說故。
一佛說經六方齊讚者。以一心中。不見彼
佛此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同一法性故。


鈔。
際主之會成時者。時。非別時。法王啟運。嘉會之
時也。法王不作。嘉會難成。不得成時故。


聆主之語成聞者。耳聞法音。心契妙理。曰聞。慧日不
升。圓音不演。眾生曠劫皆成聾瞽。不得成聞故。


受主之教成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曰信。佛不垂
教。心迷塵境。信自何生。縱有信從。皆墮邪見。非正信
故。主之所居成處者。處非他處。乃法王轉法輪之處
也。聖人到處。成邑成都。法王不住。不成住處故。


主之所化成眾者。聞經之眾。賢聖之眾也。佛未出時。
[002-0740a]
各趣異道。盡墮邪宗。因蒙佛教。轉邪歸正。方成聖眾
故。


疏。
別之有四者。若據經文。但云佛住。天台乃別之
為四者。略有二義。一者欲顯能住心法故。謂他人唯
論身住。不明能住心法。則抑極聖同凡夫住。而況復
凡聖各各有於能住之法。不可不知也。二者欲顯如
來無法不住故。謂佛住既勝。則無法不住。為引物故。
且就世善。略指定散。收一切善。故言天梵。於出世中。
略指小大攝一切法。故言聖佛也。


鈔。
或現天住下。四住中皆明因果。而所住法。正在
於因。所謂如來以攝物故。示現施戒及十善心。此即
佛以欲天之法。住舍衛城。為物示現四無量心。示三
三昧。即梵法聖法。住舍衛城。此皆如來隨他意住。若
隨自意。即以楞嚴至不共等。住舍衛也。


初禪至非想是果。四禪八定是因。而云四無量心住
者。以單修八定。不生色無色界。必用四心為熏禪功
德。定與功德具足方生八天。故云四心也。
三三昧
者。即空。無相。無作也。
百八三昧。即首楞嚴三昧。寶
印三昧。師子遊步三昧。乃至百八離著虗空不染三
昧。詳如智度論說。
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如實力。二
業智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力。八
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
四無畏者。一得總持
無畏。二得知根無畏。三得決疑無畏。四得答報無畏。


十八不共者。一身業無失。二口業無失。三意業無
[002-0740b]
失。乃至十八。知未來無礙。謂之不共者。不與二乘共
也。


鈔。
法華法勝餘法者。五時極唱。最後極談。非兼但
對帶。純一圓教故。


舍衛國之勝者。以國豐四德。譽動五天。淨土法門。廣
大宏遠者。帡包幽顯。統括聖凡。國豐萬德。聲震十方
故。


祇樹樹之勝者。以扶疎暢茂蔭葢清涼。淨土眾生。永
離熱惱者。佛以大慈。普覆一切。離生死惱。永得清涼
故。


給孤園之勝者。以受用自在。適悅人心。淨土安隱受
樂者。寒暑不遷。壽命無量。涅槃寂靜得大解脫故。


祇陀種之勝者。以位超百寮。紹居九五。淨土紹隆佛
種者。皆不退轉。多有補處。不滯化城。直至成佛故。


須達人之勝者。以能具十德。足以長人。淨土入上善
會者。永離凡外邪定。不定。得入正定賢聖等侶故。


疏。
自性洞徹十方者。若云阿難聞佛。則眾生皆背
佛。若云佛在祇園。則自巳却成魔。非真聞佛也。非真
佛在也。今十方是佛法身。自性洞徹十方。則一大時
教。無有不聞。是真聞也。當處。即今顯現自性。不離當
處。則法性湛然。不遷不變。是真佛在也。


鈔。
經云。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古云。金佛不度
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屋裏坐。


反聞自聞者。以眾生循聲流轉。向外奔馳故。
反佛
[002-0740c]
自佛者。以眾生以色見我。音聲求我故。


儼然未散者。智者大師。誦法華經。至藥王本事品。是
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處。親見靈山一會。儼然
未散。


疏。
具有三義者。葢以華言大者。梵曰摩訶。乃含三
義。謂大多勝。故須就本三義釋之。
僧伽有四種。一
有羞僧。持戒無違。二無羞僧。三業不淨。諸惡並行。三
無知僧。雖不破戒。根鈍無慧。不知重輕。四真實僧。四
果四向。學無學人也。有羞真實。得共羯磨。同聞證信。
唯取無學。


眾和合者。謂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無
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


三迦葉。是兄弟三人。昔共起剎。今連枝也。目揵連。此
云萊茯根。姓也。舍利弗。此云身子。名也。姓拘栗陀。


鈔。
以七一釋共者。七種一故。方成共義也。


判巳屬生酥。且從本說。七在三藏。同感佛時。同鹿苑
處。同一切智心。同別脫戒。同三十七道。同無漏正見。
同有餘解脫。昔同七者。今日同聞。


天王敬仰者。梵王。師陳如。帝釋。師迦葉等。
內典。謂
三藏十二部。外籍。謂四韋駄十八經等。


波羅密多。此云到彼岸。今最極利根。到百行至極之
處也。如布施。則財法無畏。以至三輪空寂。持戒。則不
破不漏。乃至戒相都空。般若。則人法俱空。乃至空亦
不立。此大乘種性也。
皆得無學果位者。研真斷惑。
[002-0741a]
曰學。真窮妄盡。曰無學。今皆得阿羅漢無學果位也。


皆得小果趣大菩提者。既成四果。復迴心向大。發
大菩提心也。
則通大乘言者。謂上大多勝三義。止
就小乘言耳。今佛地三義。則是通大乘言。


四邪命者。合藥種植田園。名下口食。仰觀星宿。名仰
口食。四方巧語。名方口食。呪術卜算。名維口食。比丘
不作此四。名清淨乞士也。
九十八使者。見思惑也。
見惑有八十八使。以五鈍五利。對苦等四諦。苦下全
具。集滅除三。謂身見。邊見。邪見。道除二。謂身見。邊見。
上界不行瞋。思惑有十使。謂欲界貪瞋癡慢。上二界
各有貪癡慢。共九十八也。


羯磨。此云作法辦事。謂行籌相向說也。
水乳之乳。
非人乳牛乳。水中自有乳。唯鵝王能辨。


優樓頻螺。此云木瓜林。為瓶沙王師。有五百弟子。伽
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江。二人共五百弟子。佛入迦葉
窟。毒龍放火。佛收毒龍。住於鉢內。乃至十種神變。迦
葉雖覩。執猶未改。曰瞿曇雖神。不如我道真。佛言。汝
若不捨邪見。令汝長劫受苦。聞巳。頭面禮佛求悔。乃
告弟子。各隨所宜。我願皈依佛也。乃至五百弟子。皆
聞善來。鬚髮自落。得成沙門。乃各以事火術具。投之
於水。隨流而下。二弟見之。亦皆皈佛。


鈔。
常不離佛者。以千二百五十人。未見佛前。各修
異道。久受勤苦。空無所獲。一遇如來。便得道果。感佛
恩深。常隨侍佛。為同聞眾也。
[002-0741b]


千里面談者。唐李世民。為秦王時。在軍中。使房𢆯齡
入朝奏事。高祖笑曰。𢆯齡為吾兒奏事。雖隔千里。猶
如面談。
泗濱。謂泗水之濵。有杏壇在焉。是孔子講
學處。久在泗濵者。謂平居共事。相依陳蔡者。謂患難
不離也。


鈔。
斷思惑七十二品者。思惑分三界九地。共九九
八十一品。若初果則全未斷。於第二向中。斷欲界前
六品。即證二果。於第三向中。斷欲界後三品。即證三
果。然尚有上八地七十二品在。復於四向中斷盡。方
成四果阿羅漢也。


初果七返二果一生者。欲界九品思惑。上上品。潤二
番生死。上中。上下。中上。三品各潤一生。中中。中下。二
品同潤一生。下上。下中。下下。三品同潤一生。故初果
七返生死。二果一生欲界也。


二僧覲佛者。昔有二僧相期覲佛。時值炎暑。行至中
途。熱渴欲死。共覓水飲。見一清水可掬。而多細蟲。一
僧以有蟲故。不飲而死。一僧從權。乃得見佛。具白前
事。佛言。道亡者為先見我。以尊我戒律。即親見佛故。


疏。
自性無漏者。漏有三。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欲漏。
即欲界貪愛。有漏。即上二界貪愛。無明。即三界中癡。
此小乘之漏。若大乘之漏。不唯三界貪癡為漏。有無
明惑。不居中道。漏落二邊。亦漏也。今自性。從本以來。
無有變異。不可破壞。何漏之有。論云。智體不動。具足
無漏性功德是也。
[002-0741c]


自性無迷者。迷。有二。謂根本不覺。枝末不覺。因一念
無明妄動。遂成三細六麤種種迷癡境界。然自性。從
本以來。一切染法。所不能染。何迷之有。論云。一切染
法不相應。故名如實空。是也。


鈔。
心源者。心。為萬法之源也。諸法從本來。常自寂
滅相。曰本寂。既曰本寂。則欲。有。無明。以及二邊等漏。
向何處著脚。故曰全空。


心體者。心。為法界之體也。光明照一切法界悉清淨
曰本明。既曰本明。則見思。塵沙。以及無明等惑。向何
安立。故云安在。


法華謂真阿羅漢者。法華經中。迦葉須菩提等。聞喻
說一周。開權顯實。乃云。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
聲。令一切聞。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應受人天一切供
養等。


起信號曰真實識知者。起信論云。從本以來。自性滿
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徧照法
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


沈空為寂者。二乘棄有著空。墮無為坑。飲三昧酒。乃
枯寂之寂。非本寂之寂也。乃名字羅漢。非真阿羅漢
也。


作念而知者。凡夫生心動念。緣而後照。慮而後知。乃
妄作之知。非本明之知也。乃虗妄知識。非真實識知
也。
是故下。結勸。


沈空之寂。為邪見。本寂之寂。為正見。古云。魔界與佛
[002-0742a]
界。一界無別界。故曰邪見與正見一體。


本明之知為妙門。作念之知為禍門。經云。知見立知。
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故曰眾妙
與眾禍同門。


息心達本源者。古云。三界兮擾擾。六趣兮昏昏。息心
達本源。故號為沙門。今則息邪見眾禍之妄心。達正
見眾妙之本源。庶幾可以為沙門矣。


鈔。
引諸偏好者。眾生之機不一。所好之法亦不一。
是故好智慧者。舍利引之。好神通者。目連引之。乃至
好多聞者。阿難引之。


舍利弗宴坐者。舍利宴坐。佛令目連喚之。舍利云。汝
前去。吾後至。目連欲牽之去。舍利即解衣帶著地。語
目連曰。汝能舉此衣帶。方可牽我去。目連竭盡神力
不能動。舍利以帶繫閻浮提樹。樹動。而帶不動也。


顏閔無文者。顏閔。列在德行科。游夏。列在文學科故。
三明六通者。三明。即過去宿命明。現在天眼明。未來
漏盡明。加天耳。他心。神足。即名六通。前三。雙具通明。
後三止為通者。以但知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復
知宿世百千萬生。如是姓名。如是受苦樂等事。皆悉
能知。是名宿命明。但見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復見我
及眾生死時生時。及所作善惡之行。或生善道惡道
皆悉能見。是名天眼明。眾生因三界見思之惑。墮落
生死。故名為漏。唯羅漢斷見思盡。而得神通。名漏盡
通。復知漏盡以後。更不受於生死。是名漏盡明。後三
[002-0742b]
無此分別。故唯名通也。


鈔。
色即是空者。色。即十一色法。此色凡夫計為實
有。三乘計為虗幻。不知全體是妙色也。妙色即是真
空。故云色即是空。經云。觀相元妄。觀性元真。即是菩
提妙淨明體。是也。


空即是色者。空。即第一義空。此空不是邪外所計斷
空。小乘所執偏空。乃是真空也。真空。即是妙色。故云
空即是色。經云。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
本然。周徧法界。是也。


淨土即空者。淨土依正莊嚴。無非妙色。妙色既即真
空。淨土豈不即空也。


空即淨土者。自性清淨。名如實空。而如實空。即如實
不空。離一切相處。元自淨法滿足。空豈不即淨土乎。
若撥淨土。則是頑空偏空。非即色之真空。
不解真
空。則是凡外邪智。二乘小智。非大乘正智。
身子之
智不如是者。以身子巳發大心。乃於般若會上。盛談
般若。淘汰執情。巳具大乘正智。既具正智。必解真空。
不撥淨土。淨土之告。不告身子。而誰告耶。


鈔。
目連化身大小者。難陀。䟦難陀龍。兄弟居須彌
山邊。佛常飛空。上忉利天為母說法。龍便瞋恨。吐黑
雲暗霧。隱翳三光。以身遶須彌七匝。尾拖海水。頭枕
山頂。目連乃倍現其身。遶須彌十四匝。尾拖海外。頭
枕梵宮。龍猶瞋甚。雨金剛砂。目連變砂。以為寶花。輕
軟可愛。猶瞋不巳。連乃化為細身。入龍身內。眼入耳
[002-0742c]
出。耳入鼻出。龍受苦痛。其心乃服。


外道移山者。外道師徒五百。用呪移山。經一月日。山
根巳動。目連念言。此山若移。多所損害。即於山頂。結
跏趺坐。山還不動。外道相謂。我法動山。計日必移。云
何安固。還若於初。必是沙門。使爾如是。自知力弱。歸
心佛法。


舉之梵天者。瑠璃大王。滅釋迦種。目連欲救。佛以定
業難逃。不允其請。連以神力。將鉢盛五百釋種。託之
梵天。滅釋之後。舉鉢視之。唯血水而巳。故知業力。佛
亦不能救也。


止車者。耆婆善醫。巳生忉利。連因比丘病。乘通往問。
值諸天出游。耆婆乘車不下。但合掌而巳。連以神力。
止住其車。耆婆方下車問訊。欲何所為。連乃具說來
意。答云。斷食為要。目連放之。始得前邁。


燒堂者。帝釋造得勝堂。莊嚴奇麗。目連往看。諸天女
皆隱避不出。連念帝釋著樂。不修道本。乃以神通。燒
得勝堂赫然崩壞。仍為帝釋。說無常等語。帝釋歡喜
後堂儼然。無灰煙色。


鈔。
抖擻者。抖擻塵勞。即下掃除塵累也。淘汰者。淘
汰習氣。即下澄淨身心也。


鈔。
縱橫善巧者。謂橫說。豎說。掃蕩說。建立說等。破
熱彈曲者。以其論議。能破邪見之熱。能彈邪見之曲
也。子繫母者。尊者幼喪父。其母欲改適。因子繫故。不
遂其心。猶繩繫扇。故曰扇繩。
[002-0743a]


善分別義。即是義無礙辯。敷演教道。即是法無礙辯。
得大辯才。故議論第一也。


疏。
放牛。即牧牛意。


鈔。
迦葉讚者。佛滅度後。阿難升座。迦葉與眾讚曰。
面如淨滿月。目如青蓮花。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
是也。


鈔。
馬麥之報者。佛與弟子。三月在毘蘭邑食馬麥。
以償宿報。獨憍梵。於天上受供。


鈔。
璣衡者。謂璿璣玉衡也。註。璿。美珠也。璣。機也。以
璿飾璣。所以象天之體轉運也。衡。橫也。謂衡簫也。以
玉為管。橫而設之。所以窺璣。而齊七政之運行。猶今
之渾天儀也。


鈔。
塔猶却貝者。阿育王禮諸羅漢塔。次至薄拘羅
塔而說偈言。雖自煉無明。於世少利益。因供二十貝
子。而貝子。從塔飛出。來著王足。諸臣驚怪。所以然者。
良由尊者平生。閒靜少欲。其塔猶有是力。


資用充足。即第一名義。至今不滅。即第二名義。所求
如意。即第三名義。
比之螺蛤者。尊者聽法之次。多
昏睡。佛責云。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
不聞佛名字。


樂見照明金剛三昧者。注心欲見。照明萬法之見性。
名樂見照明。此三昧。能壞萬法。萬法不能壞此三昧。
故名金剛。


疏。
難弟難兄者。東漢太丘長。陳寔。生二子。長曰元
[002-0743b]
方。次曰季方。俱有俊才。二子之子。各論父功德。詣祖
決其優劣。寔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疏。
王數融通者。王外無數。數外無王。一心融通。故
王所融通。


鈔。
善惡輪轉由之主宰者。以前六識。通善惡無記
三性。能造有漏三業。能招苦樂二報。七識。是有覆無
記性。恒與我癡。我見。我愛。我慢。八大相應。念念執第
八識見分為我。唯第八識。是無覆無記性。不造善惡
等業。乃一期總報主故。


五十一心所者。徧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根本
煩惱有六。隨煩惱二十。不定有四。


恒依心起三義。是釋名為心所之義。恒依心起者。心
王不起。心所不起也。與心相應者。恒與心王相應不
離也。係屬於心者。心所係屬心王。如八識。有五徧行。
七識。有十八。前五。三十四。六識。具足五十一也。


智覺。即永明壽禪師。
欲想更樂等者。欲。即別境中
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
想。即徧行中想。
於境取相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
更樂。即徧行
中觸。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
慧。
即別境中慧。於所觀境揀擇為性。斷疑為業。
念。即
別境中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為性。定依為業。
思。
即徧行中思。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


解脫。即別境中勝解。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
為業。
作意。即徧行中作意。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
[002-0743c]
引心為業。
三摩提。即別境中定。於所觀境令心專
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
痛。即徧行中受。領納違順
非他境相為性。起欲為業。


迦葉。心欲數者。迦葉修行十二頭陀苦行。樂超三界。
樂證涅槃。捨離世間五欲。如棄涕吐故。
富樓那。心
想數者。富樓說法第一。演說苦空。深談實相。唯想為
先。以想能觀機說法。四辯宣演故。
迦旃延。更樂數
者。旃延議論第一。以議論時。賓主問答。種種妙義。觸
境而生。更互涉入。彼此皆得法樂故。
慧。舍利弗者。
鶖子智慧第一。得無疑解脫。正合斷疑為業故。

優波離者。波離持戒第一。以由恒持正念。明記不忘。
方能檢束身心。無犯毀故。
思。羅睺羅者。羅睺密行
第一。祕密之行。非正思惟不能成就故。
解脫。善吉
者。善吉解空第一。勝解印持。不可引轉。解脫一切有
為故。
作意。那律者。那律天眼第一。以小乘天眼。乃
作意通。作意能見大千。若不作意。不能穿針故。

摩。目連者。目連神通第一。通由定發。淨極光通故。


痛。阿難者。阿難多聞第一。得文字總持。領受不失故。
此二相扶而取開悟者。數若非王。從誰引起。與誰相
應。係屬於誰。如臣失君。弟子無師。無所依故。何由開
悟。是必須王扶數也。王若非數。則數等十善法數不
生。不能引心觸境。領納前境。乃至正念定慧。一切皆
無。亦不能開悟。是必須數扶王也。


若王若數四句。始由一念無明。迷自心源。而成八識。
[002-0744a]
從八識心王。引生心所。如空生雲霧。海起波濤。今王
數相扶。開悟自心。則濃雲薄霧。總作晴空。巨浪微波。
咸成止水。盡法界唯一真心。更無王數可得也。


鈔。
毋謂淨土。菩薩不屑者。屑者。潔也。不潔者。不以
其法為潔。而遠離之也。有以念佛求生。但化愚夫。非
大乘菩薩事。則今此經。不應菩薩同聞也。既是同聞。
豈可以淨土。為菩薩所不屑。


復有三義者。初。是雙約二利說。次。是單約自利說。三。
是單約利他說。


悲智所緣者。悲。是三緣悲。智。是十種智。悲智是能緣。
佛道眾生是所緣也。
上以智求者。無智。不能上求。
無悲。無以下度。所謂先悟毘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門。
先運同體大悲。然後徧入塵勞也。


能所合目者。有情為能。覺為所。合此能所。而名目之。
曰覺有情也。心是能緣之智。故屬能。理是所緣之境。
故屬所。


利生為急者。初發心時。便普為恩有法界眾生。既證
果後。尚留惑潤生。不取滅度。是菩薩以利生為急也。


廣覺一切者。即眾生無盡。我願無盡。有一眾生不
成佛。我誓不取正覺等。


趨寂自安者。即自謂巳得涅槃。無所堪任。但念空無
相無作。於菩薩法。心不喜樂也。
大強精進者。即所
謂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
心。
[002-0744b]


求大菩提者。不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等。乃願與法
界眾生。一時同得菩提故。
三無數劫者。此非藏教
三僧祗也。如起信論。經一萬劫。方得信成就發心。復
經三阿僧祇劫。乃至菩薩究竟地等。
具足諸功德
者。如常樂我淨。清涼不變。真實識知。乃至十力。四無
所畏。十八不共等。


法華六大下。信大法者。信一心真如之法。解大義者。
解一心三大之義。發大心者。發上求下化之心。趣大
果者。趣無上菩提之果。修大行者。修自利利他之行。
證大道者。證一乘無上妙道也。


信解發是願大攝者。以菩薩發願。必信解妙理。然後
發心。對三寶境。發四弘誓願也。
趣是時大中攝者。
不歷三祇。不造一乘無上果故。
證是德大中攝者。
一乘妙道。即一乘諸功德故。


數大。謂誓願弘深。如無量無作。乃至普賢願王等。


德大。謂萬德圓滿。如華嚴十地十定。乃至十忍等。


業大。謂萬行具足。如華嚴十行十向。乃至普賢萬行
等。
數即願者。如藥師十二大願。彌陀四十八願。毘
盧願力周乎法界。法界無盡。則願力無盡也。


五品者。即天台五品觀行位。一隨喜品。初心順理。慶
巳慶人。二讀誦品。古教熏心。道芽增長。三說法品。更
加說法。如實演布。四兼行六度品。正觀有力。六度兼
修。五正行六度品。觀行六度。無有二相。


疏。
自性真妄融者。覺是真。有情是妄。融者。融通也。
[002-0744c]
又融化也。融通者。謂真外無妄。妄外無真。以即煩惱
是菩提。即三惑染為三德祕藏故。所以古人云。斷除
妄想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融化者。妄既不存。真
亦不立。以菩薩地盡。八識消融。覺與不覺。二俱渾化
故。所以楞嚴云。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
滅。不實如空華。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鈔。
真不變而隨緣者。真。即真如。不變。謂無有變異。
不可破壞。隨緣。謂隨九法界緣。謂之覺有情者。以即
真而妄故。此約不變隨緣說也。


妄成事而體空者。妄。即一念無明。成事。謂成三細六
麤。種種諸事。體空。謂此惑業苦當體全空。謂之有情
覺者。以即妄而真故。此約隨緣不變說也。
既即妄
而真。則真不立。既即真而妄。則妄不立。從本以來。離
諸名相。真妄不立也。
真妄既皆不立。則唯妙覺明。
圓照法界。唯是一心也。
至於唯是一心。是真成大
道心也。非摩訶薩而何。


疏。
佛為法王者。佛為諸法中王。又以法王於三界
故。


鈔。
信為行德之首者。行。謂行門。德。是實德。萬行。如
布施持戒。乃至普賢萬行等。萬德。如常樂我淨。十力
無畏。十八不共。乃至無量百千陀羅尼等。佛法大海。
信為能入。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信能長養諸善根。
信能必到如來地。故信為萬行萬德之頭首。


一切親近供養讚歎。是妙德感物行也。
怨親平等
[002-0745a]
不為損惱。是大悲平等行也。
生時有十種瑞。是勝
福瑞應行也。
即解之行。即行之解。是釋妙字。

解之行者。如上諸行。皆全性起修。非有為有作之行
故。


妙德是智者。種智不圓。不成妙德。華嚴云。了了見佛
性。猶如妙德等。故妙德者智也。
諸佛之母者。經云。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從是生
釋迦之師者。經稱文殊為七佛師故。
即行之解者。
如上之解。全修即性。非空知空解之解故。


如來據中道第一義句。是出脫疏中法字。而菩薩入
於此地句。是出脫入字。是謂紹隆佛種二句。是出脫
正位兩字。但正字尚未明顯。故約喻說。體元居正也。


據中道者。二乘據真。權乘據俗。俱為偏位。如來據
中道。是居法正位。菩薩入於此地。是入法正位也。


大君體元居正者。天子體乾元之德。居九五正位。


王子在東宮者。東。為震。震。為乾之長子。又帝出乎震。
故曰東宮。


又分別而論者。以上文猶是總論。尚未分別。若又分
別而論。則智又有權實不同也。
權智。是小乘偏空
之智。不稱法性。故曰權。實智。乃大乘中道之智。稱乎
法性。故曰實。
權智明有生者。權智不達法空。不悟
唯心。生佛迢然。淨穢歷然。以我之生。求彼之佛。捨此
五濁。往彼西方。
實智明無生者。實智了達法空。悟
明唯心。生佛不二。淨穢融通。雖云念佛。心外無佛。雖
[002-0745b]
曰往生。實乃無生。
鈍根下二句。恐有問云。同一淨
土。分有生無生二者何也。故云以根有利鈍。不得不
分故。
從權入實。則且就事持。漸漸入理。
權實雙
融。則理既不迷。事亦不廢。


若推本而論者。以上文猶是分別而論。未是推本論。
若推本而論。則同一甚深智慧也。


鈔。
慈無能勝者。慈有三種。一眾生緣慈。無心扳緣
一切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如涅槃云。我實不往。
慈善根力。能令眾生見如斯事。二法緣慈。無心觀法。
而於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無所分別。三無緣慈。
無心觀理。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以無緣慈。
攝諸眾生。慈無能勝者。指此三慈也。


文中所引。有三世二利不同。第一在母胎中。即有慈
心。是現在慈。又是自利慈也。第二過去生中。第三又
昔為婆羅門。第四又弗沙佛時。皆是過去慈。又皆自
利慈也。第五又思益經。是現在慈。是利他慈也。第六
又悲華經。是未來慈。亦是利他慈也。


鈔。
法華稱古佛放光為說此經者。世尊於法華會
上。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土。光中圓現法
界事相。生佛始終。於是彌勒騰疑。文殊酬答。答中云。
過去日月燈明佛。放斯光巳。即說妙法華經。今佛現
光。亦應說此經等。


鈔。
了知法性本非善惡者。以順益二世者為善。違
損二世者為惡。法性本無違順。亦無損益。又善惡者。
[002-0745c]
對待之法。法性絕諸對待。故非善惡也。


雖云修善不修而修者。法性本無善。有善可修。是違
法性。是修惡。非修善也。當知無善可修。是真修善。


雖云去惡不去而去者。法性本無惡。有惡可去。是
背法性。是去善。非去惡也。了知無惡可去。是真去惡
一念不生是真精進者。古云。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
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鈔。
精進表願行者。信而後願。願者。信力之精進也。
願而後行。行者。願力之精進也。


疏。
文殊之智。是一切種智無所不照者。今自性輝
天鑑地。耀古騰今。無不照也。彌勒之慈是三緣大慈
無所不容者。今自性囊括虗空。包羅法界。無不容也。


鈔。
自性廣大是普賢義者。行彌法界曰普。位鄰極
聖曰賢。有廣大義。今自性豎窮橫徧。無有邊際故。


自性圓通是觀音義者。修耳根圓通。緣心自在。是圓
通義。今自性圓融通達。無有障礙故。


若各具即名字互通者。如無不照。即無不容。文殊通
彌勒。廣大具圓通。即普賢通觀音等。


心即名者。菩薩無名。名者。人人自心。離自心。別求菩
薩。是行邪道。不見菩薩也。


正觀心中見一切菩薩者。達自心無不照。則文殊現
前。達自性無不容。則彌勒出世。達自性之廣大。則常
覩普賢。達自性之圓通。則時親自在。


今見凡夫不見菩薩者。以我等終日迷心逐境。造諸
[002-0746a]
惡業。無有觀力。縱或修戒善。及諸禪定。但涉有為。並
非正觀。正觀者。即直心正念真如。約當經。即是繫緣
法界。專稱名字。所謂離四句念佛也。若得此正觀。則
文殊彌勒普賢觀音。無不具足。是見一切菩薩也。又
即普見一切眾生皆成正覺。是不見凡夫也。今見凡
夫。不見菩薩。以失正觀故。


鈔。
佛光所觸得證頓圓者。如來為菩薩時。足下有
四十種光明。於圓滿王相好中。放光下照。地獄遇斯
光者。即生兜率。聞天鼓音懺悔巳。即時位登十地。所
以然者。以眾生先熏一乘種子故。


鈔。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者。是法指法性也。法性之
中。聖凡平等也。


上而徹乎四句。謂法性有高下。則不能徹乎高下。以
其無高下。故能徹高下也。


良以下出所以。四諦。聲聞法。十二因緣。緣覺法。四等
六度。菩薩法。五戒十善。人天法。萬行紛然。則總收四
聖。八萬四千塵勞。則總收六凡。雖四聖六凡不同。唯
是一心。是會十法界行歸一心也。何以故。以一心之
真實性中。無十法界之差別故。因無十法界之差別。
故能徹十法界也。


龍蛇混雜者。無著禪師禮五臺。遇文殊化作老翁。問
云。南方佛法。如何住持。著云。末法僧尼。少持戒律。即
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翁云。龍蛇混雜。凡聖交參。


科分。
正宗四科。不出三資糧。初詳陳依正。令生信
[002-0746b]
樂。屬信資。二正示願行。令知修證。屬願行二資。三交
引佛言。令斷疑惑者。以上雖令生信樂。猶恐有疑。信
力不堅。故引六方共贊。以堅其信也。四互彰難事令
切感發者。以上雖正示願行。猶恐因循。不能興起。故
舉彼此互贊。以鼓發行願也。


鈔。
通則證信別則發起者。證信為通。一切諸經皆
然故。發起為別。經經發起各不同故。


白毫放光啟一乘之教者。如來於法華會上。先放白
毫相光。照萬八千土。然後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
無量。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
便說等。


毗耶示疾開不二之談者。維摩居士於毗耶離城。現
身有疾。世尊遣諸大聲聞。諸大菩薩。往問其疾。然後
三十二大士。各說不二法門。如生滅不二。垢淨不二。
一相無相不二。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
門。


圓覺金剛多有問在先者。圓覺。則文殊啟請如來因
地法門。及菩薩遠離諸病。金剛。則善吉啟請。云何應
住。云何降伏其心。


解脫禪定。即五分法身之二。有大小乘不同。而禪定。
復有事理。世出世不一。


命在呼吸者。四十二章經云。佛問沙門。人命在幾時
間。答曰。數日間。佛曰。子未知道。又問。人命在幾時間。
曰。飯食間。佛曰。子未知道。又問。人命在幾時間。答曰。
[002-0746c]
呼吸間。佛言。子知道矣。


譬如下。合法。譬如有人。喻六道眾生。卒患惡瘍。命在
呼吸。喻眾生生死輪迴。無常迅速。比有良方五句。喻
其餘法門。未易成就。功行未圓。無常巳至。現有成藥。
入口即活。喻念佛法門速超生死。有仁心者四句。喻
如來大慈。即應速告。何俟其殷勤啟請。然後說也。


鈔。
甚深智慧者。謂不是藏人析空觀智。通人體空
觀智。并不是菩薩二諦觀智。平等觀智。乃以不思議
心。照不思議境。方名甚深智慧也。


洞察於淨穢之機者。國土本無淨穢。淨穢生於自心。
以心淨土淨。心穢土穢也。融通於事理之際者。願見
彌陀。往生安養。事外無理。理外無事。事理之際。本融
通故。又解云機。謂機微。機括。一切淨穢。皆由自心轉變。
故自心為淨穢之機。洞察者。徹悟也。徹悟妙心。深知
一念緣起。是洞察於淨穢之機也。際。謂交會之間。涉
入之處。一切事理。皆根本於自心。故自心為事理之
際。融通者。圓悟也。圓悟自心。契入事理無礙法界。是
融通於事理之際也。


方能諦信不疑者。以不達淨穢生於自心。必曰同一
國土。云何有淨有穢。則聞清淨國土。必疑而不信。以
不達事理本自一致。則執事者。不信理。執理者。不信
事。又不信理者。事則無根。久之亦不信事。不信事者。
理亦無據。久之并不信理。達斯二者。方能諦信也。


又解云若不具甚深智慧達於穢淨之機事理之際者。
[002-0747a]
則淨穢相妨。事理攸隔。淨土。則理外修成。萬法。乃不
由心具。指彼淨土因果。但是體外方便。焉能信受不
疑。是必甚深智慧。悟十方淨穢。卷懷同在於剎那。一
念色心羅列徧收於法界。方了遷神億剎。實生乎自
巳心中。孕質九蓮。匪逃乎剎那際內耳。故曰方能信
受不疑也。


法應爾者。如君有事。必告大臣。父有事。必告長子。如
來說法。必告上首。


是世界悉檀者。世界。是差別義。告必有法。令眾生知
法門差別。井井有條。而不紊亂。令得歡喜益。
為人
悉檀者。身子智慧。為眾所宗。身子而信。眾無不信。各
起善心。令得生善益。
對治悉檀者。大眾智慧。不如
身子。身子迴心。無不迴心。捨其邪執。令得滅惡益。


第一義悉檀者。既迴小向大。令不退轉。究竟成佛。悟
第一義。令得入理益也。


鈔。
以智生信則為正信者。信知生佛不二。眾生念
佛。定當作佛。方為正信。若無妙智。此信不生。縱有信
心。非正信故。


以智發願為弘願者。了無作四諦之境。發四弘誓願。
願生西方。方為弘願。若無妙智。弘願不發。縱有願心。
非大願故。


以智起行為妙行者。先悟自性。從性起修。離四句念
佛方為妙行。若無妙智。妙行不生。縱有修為。皆墮有
為。非妙行故。
[002-0747b]


鈔。
無緣而照下。以緣而後照。慮而後知者。是從外
得。有作之智。非自然智也。無有扳緣。而無所不照。不
勞思慮。而無所不知。此是無師智。自然智。不從他得
也。既有此智。何必考鍾伐鼓。三請殷勤。然後為告。故
曰犍槌未動等。


疏。
此云安樂者。離生死逼惱故。安養者。供養天然
不假人力故。清泰者。大小三災不及故。妙意者。六塵
妙境。無不隨心故。


鈔。
法華明東方世界之多者。經云。譬如三千大千
世界。所有地種。假使有人。磨以為墨。過於東方千國
土。乃下一點。大如微塵。又過千國土。復下一點。如是
展轉盡地種墨。於汝意云何。是諸國土。若算師。若算
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否。不也。世尊。世界之多。何
可思議也。


華嚴一切世界種者。經云。華藏莊嚴世界海。有須彌
山微塵數風輪所持。最上風輪。能持普光摩尼香水
海。此海有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蕋香幢。華藏莊嚴世
界海。住在其中。此世界海。大輪圍山內。所有大地中。
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此十不可說香水
海中。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種安住。一一世
界種。復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此最中央香
水海。名無邊妙華光。出大蓮華。有世界種。而住其上。
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於中布列。其最下世
界。名最勝光徧照。至此第十三世界。名娑婆。十三佛
[002-0747c]
剎微塵數世界圍遶。


臨終在定之心者。天台云。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
生之心。舉念。即往生淨土時。則臨終在定。淨土受生。
不離此心。心無彼此。何曾從此至彼。而言往生者。特
一舉念耳。如人夢中。從此至彼。實不離夢心。而曰從
此至彼者。特夢心自現耳。


毗盧遮那徧一切處者。毗盧遮那。此云光明徧照。徧
一切眾生。徧一切國土等。故云法身徧在一切處。一
切眾生及國土。


其佛住處名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
若。三德祕藏之真淨土。此唯諸佛所居。然雖云諸佛
所居。其實即依即正。依正不分。故曰普賢身相若虗
空。依真而住非國土。菩薩尚爾。況諸佛耶。


行真實法者。賢位菩薩。比觀相應未證法身。不能全
性成修。不名真實。唯法身菩薩。現觀相應。親證法身。
全性成修。曰行真實法。此釋實字也。
感報殊勝者。
內行既勝。果報亦勝。變易之身。展轉微妙。此釋報字
也。
七寶莊嚴具淨妙五塵者。釋論云。菩薩勝妙五
欲。能令迦葉起舞。華嚴云。無量香雲臺。觀經云。一一
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即其
土淨妙五塵。此釋莊嚴二字也。
色心不二者。以色
外無心。心外無色。色即是心。心即是色。所謂一一塵
中一切心。一一心中一切塵。一一心塵復互周。重重
無盡無障礙也。
毛剎相容者。即是一一塵中一切
[002-0748a]
塵。所謂於一毛端。現寶王剎也。以此土菩薩分證法
身。心外無法。舉一毛端。全彰法界。故能法法相即。周
徧含容也。


斷四住惑屬方便道者。四住即是見思。以見為一。名
見一切住地。思惑分三。一欲愛住地。欲界九品思。二
色愛住地。色界四地各九品思。三無色愛住地。無色
界四地各九品思。此之四住。藏通二教二乘。及別教
菩薩。皆巳斷除。但未證法身。屬方便道。此釋方便也。


無明未盡名曰有餘者。無明。即界外見思。有四十
二品。今全然未斷。名曰有餘。此釋有餘也。


亦可各分淨穢者。見思輕重。同居淨穢。如凡夫見思
輕。感同居淨。重。感同居穢也。體析巧拙。方便淨穢。通
教三乘。體色明空則巧。感方便淨。藏教三乘。析色明
空則拙。感方便穢。次第一心。實報淨穢。別教菩薩。修
次第三觀。證法身理。感實報穢。圓教菩薩。修一心三
觀。證法身理。感實報淨。分證究竟。寂光淨穢。別教如
來。斷十二品無明。分證三德。感寂光穢。圓教如來。斷
四十二品無明。究竟證三德祕藏。感寂光淨。
土石
荊棘是依。四趣紛紜是正。八德七珍是依。人天濟濟
是正。


隨其機異所見亦異者。若能斷盡無明。即同居見寂
光。分斷無明。同居見實報。斷四住惑。同居見方便。未
斷見思。同居見本土。
如法華下。引證。
我此土安
隱者。法華云。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大火所燒。是
[002-0748b]
同居土也。我土安隱。是同居見方便也。
或見此處
山林地土沙礫。證同居但見本土。或見七寶。證同居
見方便土。或見是諸佛行處。證同居見實報。以實報
土。行真實法。感殊勝報。是諸佛因中修行處故。或見
即是不思議境界。證同居見寂光。喻如一水無別。天
人鬼畜所見不同也。


受用土復分自他同乎實報者。自受用土。唯佛一人
自巳受用。不共餘人。他受用土。則與十地菩薩受用
故也。此二雖分自他不同。皆三僧祇劫修真實行。所
感果報。故同實報。
變化。同前三四方便同居者。以
方便同居。乃極果聖人無方大用。隨機變化。方便利
生之土也。


極樂雖當變化。亦可受用及法性者。極樂雖是同居。
對前第三變化。若能進修現觀。分斷無明。乃至無明
斷盡。則通受用及法性也。


棗柏所分十種權實者。華嚴合論云。第一阿彌陀經
淨土。第二觀無量壽經淨土。此二是權非實。第三維
摩經淨土。第四梵網經淨土。皆是實未廣。第五摩醯
首羅天淨土。第六涅槃經淨土。第七法華經淨土。皆
是權未實。第八靈山會所指淨土。是實非權。第九唯
心淨土。是實淨土。第十毗盧所居淨土。是實淨土。


又上四土亦法爾具足不可但執寂光者。恐人聞寂
光是實。前三土是權。唯執寂光。撥無三土。故云此之
四土。法性理中。法爾具足。以眾生蕞爾心中。百界千
[002-0748c]
如。三千性相。無不具足。若執寂光為實。撥無前三。此
天台別教所詮。清淨真如權理。非真寂光也。


若證寂光等者。言果若真證寂光。於下三土隨心寄
託。如欲化法身菩薩。則寄實報。欲化權乘聖人。則寄
方便。欲化凡夫。則寄同居。以寂光妙理。非清淨真如。
不離前三。故自不撥無。若於寂光則未證。於三土則
撥無。四土皆非。現居何處。此乃墮豁達空。起斷滅見。
邪魔之侶。外道之儔。錯之甚矣。
故不信下。引例。楞
嚴破想陰文云。都指現在即為佛國。無別淨居。及金
色相。是也。


八地巳上永脫色累者。八地轉現相。得色自在。九地
轉轉相。得心自在。十地轉業相。究竟成佛。此三位菩
薩。漸空業識。脫體無依。內無根身。外無世界。況極果
聖人而有土耶。


疏。
西方偏指極樂有二意。一則純是樂故。如後文
無苦有樂是。二則因緣皆殊勝故。如往生經中說是。


鈔。
多岐亡羊者。列子載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
黨。又請楊子之豎子。共追之。楊子曰。一羊何追者之
眾。曰。多岐路故。巳而返。竟不得羊。曰。岐路之中。又岐
路焉。不知所之故也。故曰大道以多岐亡羊。學者以
多方喪生。
專指中鵠者。鵠。皮革之的也。射侯用皮。
其中畫鵠以為的。


若夫徧供十方者。恐有難云。既云指方立相。住心取
境。何故經中又云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故云此乃生
[002-0749a]
西方巳。見佛聞法。得無生忍以後事。非今未生西方
之凡夫即能也。
見卵而求時夜者。莊子云。且汝亦
太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時夜。雞也。見
卵而即望其報曉。甚言欲速之極也。


又問下。然則華嚴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徧禮剎塵
佛。此非生西方巳後事。何不住心取境耶。答中約一
多相即答。即十𢆯門中一多相即自在門。以一無體
全法界為體。法界之外。無有剩法。故一即多。以多望
一亦然。故一多相即。
或普或偏常異常同者。徧禮
剎塵。曰或普。唯念一佛。曰或偏。或偏或普。曰常異。一
多相即。曰常同。


疏。
即遠之近。指觀經。即近之遠。指今經。此猶是以
凡情思議。


鈔。
良以去此下。言觀經之去此不遠。是明此經過
十萬億之極樂。去此不遠也。此經過十萬億。是明觀
經去此不遠之極樂。要過十萬億也。


心包下。出所以。心者。不離當處。近也。法界廣無邊涯。
遠也。今則心包法界。何近而非遠。故云此不遠之極
樂。實過十萬億土。法界唯心。何遠而非近。故云過十
萬億之土。實去此不遠也。


超過三界所行之處者。此三界是生死處。是怖畏處。
是險惡處。今所云超。為與三界同一處所言超耶。與
三界各別處所言超耶。


不可說言離三界。即三界者。若離三界。則染淨隔別。
[002-0749b]
隔別。則淨而不徧。若即三界。則染淨不分。不分。則徧
而不淨。


非方不方無在不在者。不即不離。非方也。或在淨居。
或在西方。非不方也。又不即不離。無在也。或在淨居。
或在西方等。無不在也。


未可槩以同居而為定論者。以前問二經遠近。何以
不同。是槩以同居而為定論也。


疏。
是世界義者。世為遷流。有豎義。界為方位。有橫
義故。


鈔。
西屬金體者。以五行配之。則西方庚辛金。
西
當肅氣者。以四時配之。西為秋。有肅殺之氣故。
西
當白色者。以五色配之。西為白也。


體露金風者。僧問雲門。樹凋葉落時。如何。門云。體露
金風。


十苦者。生。老。病。死。愁。怨。憂。苦受。痛惱。生死流轉。

惡者。即身三。口四。意三惡業。
十纏者。瞋。覆。睡。眠。戲。
掉。慳。嫉。無慚。無愧。註云忿恚曰瞋。隱覆自罪曰覆。意
識昏迷曰睡。五情暗冥曰眠。嬉游曰戲。三業躁動曰
掉。財法不能惠施曰慳。他榮心生熱惱曰嫉。屏處起
罪不自羞曰無慚。露處起罪不羞他曰無愧。
十使
者。即五利五鈍。五鈍者。貪瞋癡慢疑。五利者。身見邊
見邪見見取戒取。


堅淨為西者。華嚴童子南詢。古云。明正為南。方盡南
矣。
[002-0749c]


疏。
釋現在文中有三義。初節引大本大雲。明釋迦
說法時之現在。次節云釋迦彌陀。均名現在。而小不
同。明即今此時之現在。後一節明後後無盡。指盡未
來為現在。


鈔。
非過去現在未來者。以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現
在不住故也。


疏。
復有二義者。一是現在。二是現在之現在。如念
佛為徑路。而持名又徑中之徑也。


鈔。
雖云勢至。實彌陀無異者。觀經疏云。菩薩機忘。
如來應息。名為補處。以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同一法
身。同一智慧。更無彼此迭相見。但由菩薩之機。感如
來之應。若菩薩無明斷盡。無能感之機。如來之應隨
息矣。如來應息。名為滅度。菩薩機忘。名為補處。豈真
一滅一生。判然兩人耶。故雖云勢至。實乃彌陀也。


鈔。
智覺云。總持教中說者。宗鏡二十四云。且如總
持教中。亦說三十七佛皆遮那一佛所現。謂從大圓
鏡智。流出東方阿閦。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寶生。妙觀
察智。流出西方無量壽。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
就。法界清淨智。即自當遮那。言三十七者。五方如來。
各有四大菩薩。即成二十五。及四攝。八供養菩薩。故
成三十七。皆稱佛者。皆一佛所現。以所從能。皆名為
佛也。四攝。即鈎。鎖。鈴。索。八供養。即燒。散。燈。塗。華。鬘。歌。
舞。


疏。
多種不同者。以根根塵塵。皆能說法故。
[002-0750a]


鈔。
言說瞻視乃至香飯者。楞伽云。大慧。非一切剎
土有言說。言說者是作耳。或有佛剎。瞻視顯法。或有
作相。或有揚眉。或有動睛。或笑。或欠。或謦欬。或動搖
等。


鈔。
法身一向不說者。此指文字法也。若三身分析
而言。法身以理為身。無有身相。云何說法。故云法身
一向不說。


報身具說不說者。報身有二。若自受用。乃法性身也。
以一切功德為體。此身無相。亦不說法。若他受用。則
從法身現起。為十地菩薩說法。


應身定說者。應身則為三賢菩薩。及二乘凡夫。現起
說法也。


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此含二義。一會用歸體義。
以報化二身。乃法身之用。用無自性。全體即真。故報
化無體。乃歸法身也。二奪事顯理義。以報化所說。乃
文字法。然文字性空。名字亦離。以何為法。必見法身
者。乃能知法也。


當是隨機所見者。凡小權乘。但見應身說法。大乘登
地。乃見報身說法。若圓頓菩薩。乃見法身說法。以佛
本無三。隨機所見。自不同故。


鈔。
僧問大隨始得大悟者。僧至南方參投子。投
子問云。大隨有何言句。僧陳前事。投子向西禮云。西
川有古佛世出。令僧反見。僧返。大隨巳滅度矣。一往
一還。路途萬里。後參龍牙。復理問前事。牙曰。為同大
[002-0750b]
千。始得徹悟。古云。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又頌云。
劫火光中立問端。衲僧猶滯兩重關。只因一句隨他
語。萬里區區獨往還。


城東老母者。此老母但見佛來。即避不見。然雖不欲
見佛。佛常現前。老母向東。佛於東現。向西南北。佛現
亦然。母以十指掩面。十指尖頭。皆現佛相。


鈔。
終朝侍佛側等。既云體自靈知。則終朝侍佛側
也。奈何眾生有眼如盲。不見金容。既云即今顯現則
竟日坐法筵也。奈何眾生有耳如聾。罔聞妙道。因不
見金容故。遂使魔王混於佛殿。因罔聞妙道。遂使邪
法亂乎真宗。雖然如是。佛身如故王法猶存。但能不
隨外境。返照心源。則佛法一時雙足矣。


鈔。
即不苦不樂者。以三苦。對三受。苦苦。對苦受。壞
苦。對樂受。行苦。對不苦不樂受故。
此苦處中者。以
不苦不樂受。介乎苦樂二受之中。故云處中。


欲界具三者。三受具足故。色兼後二者。初禪離生喜
樂。二禪定生喜樂。三禪離喜妙樂。四禪捨念清淨。俱
無欲界苦受故。無色唯行者。以四空天人。苦樂雙亡。
唯有念念遷流故。


總成上七者。以前七是別。後一為總故。


百一十苦者。前五十五苦。次第增數。一具一。二具二。
三具三。四具四。乃至十具十。共成五十五。次五十五。
九種次第疊開。一分二。二分三。三分四。四分五。五分
六。六分七。七分八。八分九。九分十。又共成五十五。
[002-0750c]


一無差別流轉苦者。以雖有六道之不同。同一流轉。
故云無差別。此即一具一也。二欲苦癡苦。此即二具
二也。若約苦壞行。是即三具三等也。


次九種苦者。謂一切廣大一切門。邪行流轉不隨欲。
違害隨逐一切種。


於九種中又次第疊開者。謂一分二。宿因所生。現緣
所生。二分三。長時猛利。雜類無間。三分四。地獄。旁生
鬼。善趣攝。四分五。乃至九分十等。


一切眾生皆寂滅相不復更滅者。此約生死即涅槃。
以九界生死是修惡。修惡。即性惡。性惡融通。任運攝
持佛界修善。故曰生死即涅槃相。不須更滅。生死證
涅槃也。此舉能例。則一切下。是舉所例。眾生。例國土。
寂滅。例極樂。
今開苦樂以違彼經者。以證難也。彼
經苦樂相即。今經苦樂迢然。豈不違彼經耶。


賢首大師下。引古釋例答。但以迷倒妄見生死等者。
謂生死本空。元無自性。為因無明。引生三細。次從境
界。復現六麤。造業受報。往來六趣。是以無生死中。昏
迷顛倒。妄見生死。名在生死此岸。若能從緣得悟。生
死本空。本來涅槃。即生死此岸。便名彼岸。此舉能例。
今謂下。是舉所例。生死例五濁。此岸例娑婆。彼岸例
極樂。
國土下。結答。據上答例。則知國土常淨。眾生
自迷。若眾生利根。能從迷得悟。何必分苦分樂。勸厭
勸欣。今鈍根眾生。迷多悟寡。示兩土苦樂。令生欣厭。
不容巳也。
[002-0751a]


鈔。
此土有不常值佛苦者。諸佛出世。如優曇華。一
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故。
不聞說法苦者。不常值
佛。法亦難聞。萬劫千生。如聾如瞽故。
惡友牽纏者。
不獨淫朋匪友。怙惡增非。即勸策世善。遮障真乘。皆
為惡友故。
羣魔惱亂苦者。天魔陰魔。及與心魔。乃
至煩惱及死。八萬四千魔軍故。
輪迴不息苦者。往
來六趣。匍匐四生。如汲井輪。互為高下故。
難免三
途苦者。淪溺三途。如巳舍宅。乃至一念瞋心。即地獄
因。一念癡心。即畜生因。一念貪心。即餓鬼因故。

緣障道苦者。四事供給。助道資緣。一有不周。難於進
行故。
壽命短促苦者。長年者。不過八九十以皆亡。
短命者。大都二三十而早夭。更有今日不知明日事。
上牀別了下牀時故。
修行退失苦者。此土業風浩
大。塵境麤強。欲潔偏染。求升反沈故。
塵劫難成苦
者。此土修行。多劫多生。方蒙解脫故。


鈔。
得旨則號醍醐失意則成毒藥者。圭峰大梅之
旨。不過掃人取捨之情。蕩人垢淨之見耳。是應病發
藥。但除其病也。若執無淨穢。無取捨為極則。是執藥
成病。反為毒藥也。


甯知下。伸正意。理無分限者。無淨無穢。無取捨也。


事有差殊者。淨穢迢然。取捨歷然也。
理隨事變無
取捨處取捨宛然者。所謂雖知無妄可斷。不妨斷其
妄想。雖知無真可證。不妨證彼真心也。
事得理融
則正取捨時了無取捨者。所謂雖云斷妄。而了知妄
[002-0751b]
想全空。雖云證真。而了知真如非有也。
權實雙行
事理無礙者。知一切法平等不二。實也。理也。而示苦
樂境。開取捨門。權也。事也。平等即苦樂。苦樂即平等。
不二而取捨。取捨而不二。雙行無礙也。


故苕水下。引古證結。亦能順教成功。則無取捨處。不
妨取捨宛然。欣厭本空。則正取捨時。了無取捨也。


況安養下。重覆發明。往來法界彌顯唯心者。往者。往
生淨土。來者。迴入娑婆。而實往無所往。來無所來。彌
顯唯心之妙。若執定唯心。不信往來者。則既無往來。
何法唯心。雖名唯心。非真唯心也。
託彼勝緣速登
寶覺者。以凡夫欲登寶覺。必具二種。一者因勝。具足
一乘種子故。二者緣勝。諸佛菩薩作外緣故。若內因
雖具。外緣不勝。如木有火。不假鑽燧之緣。不能自燃
其木。修道亦然。雖具一乘因種。若無彌陀勝緣。不能
速斷輪迴。登無上覺也。
權曰妙者。以是即實之權
故。蓋權外無實。實外無權也。


疏。
自性無染者。從本以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自
性常淨者。常恒不變。淨法滿足故。


鈔。
染是苦義者。以苦者。是逼惱義。煩惱染污淨心。
即逼惱故。


淨是樂義者。以樂者。暢悅義。淨心不為逼惱。即暢悅
故。


華嚴六地觀察無明者。六地菩薩。以十種相。觀諸緣
起。所謂星羅十門。月滿三觀也。今鈔所引。乃是第七
[002-0751c]
三苦聚集觀。


無明等者。於理不了。名無明。所作業果。是行。此二支
屬過去因。行依止初心。是識。與識共生四取蘊。為名
色。名色增長。為六處。根境識三事和合。是觸。觸共生。
有受。此五支屬現在果。於受染著。是愛。愛增長。是取。
取所起有漏業。為有。此三支屬現在因。從業起蘊。為
生。蘊熟蘊壞。為老死。此二屬未來果。


無明至六入是行苦者。以前五遷流相顯故。
觸受
是苦苦者。觸受二支。觸對生苦。以因苦緣。生於苦心
故。
餘是壞苦者。餘但壞樂。故名壞苦。老死壞生。亦
名為苦故。


我今此心無無明。乃至無老死等。可雙約本然修得
說。若約本然說。即自性本自清淨。無一切差別之相
也。若約修得說。即經中所謂若無明滅行滅者。是三
苦斷也。
無上菩提。是究竟智德。乃能究盡諸法實
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也。
無上涅槃。是究竟斷德。
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
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也。
覺法樂者。謂無心
觀法。而於諸法自然普照也。寂靜樂者。無所取著。猶
如虗空。入一切法如虗空性也。二俱名樂。是無樂之
樂。乃為真樂也。若有可樂。與苦何別。如下文所說。


聖解還成魔境者。楞嚴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
聖解。即受羣邪。佛見早墮鐵圍者。經云。文殊昨夜起
佛見法見。被吾貶向二鐵圍山。
[002-0752a]


鈔。
如瑞相經下。所引共有九重。皆證周帀圍繞之
意。
一單網。明網有雜色寶光。
二舉網例二。明網
柔軟不待琱琢。
三單行樹。明行列有數百千重。


四單行樹。明樹有七寶間錯。
五單行樹。明樹有佛
國出現。
六單行樹。明樹有光色異常。
七樹上有
網。明樹網具足生法。
八樹上有網。明樹網映現大
千。
九單行樹。亦明樹有數百千重。
如旋火輪者。
言團圓正等。光明閃爍也。
如帝釋瓶者。釋論第十
五云。有人一心供養帝釋。滿十二歲。天與一器。名曰
德瓶。而語之言。所須之物。從此瓶出。今以妙華。涌出
諸菓。如彼天瓶。出種種物。


鈔。
七聖財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為義。戒者。防非止
惡。潔淨身心為義。聞者。多聞。博通為義。捨者。一切盡
捨。不染一塵為義。慧者。以了境為義。慚愧者。依自法
力崇重賢善。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義。先言信者。信
為道元功德母故。有信無戒。信亦非真。故次言戒。有
戒無聞。不知實相。故次言聞。聞而不捨。法愛難忘。不
成聖果。故次捨。有捨無慧。則墮癡禪。非真解脫。故次
慧。前五如寶後二如人者。以若無慚愧。同禽獸木石。
信戒聞捨一切法財。悉散失故。


鈔。
夫行樹尚及八千。是據觀經所說。
迦旃鄰陀。
此云細綿衣。此草柔軟可愛。過此衣故。
其香普熏。
十方世界。是以妙香而作佛事也。


疏。
自性長養眾善。是行樹義者。行樹從地發生。漸
[002-0752b]
成暢茂。有長養義。


鈔。
文中施無染心無傲心等。皆約性中本無而言。
不約修時言也。是則若人了達自性。則六度萬行無
不具足矣。故六祖云。心地無非自性戒等。


菩薩妙法樹者。樹有蔭覆清涼二義。今一乘妙法。能
蔭覆眾生。令得清涼之樂。故有樹義。
生於直心者。
起信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一故。淨名云。直心是
道場。無委曲故。楞嚴云。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
死。皆以直心。學道之人。先須直心為地。方生妙法故。


信為道本。故信為種。
若無慈悲。縱有神通三昧。
悉魔業也。二乘由無慈悲。不明法性。故慈悲為根。


妙法以般若為體。故智慧為身。
若無方便權智。則
法身空寂無助。如樹無枝幹。故方便為枝幹。
雖有
權實二智。若無五度。則有慧無福。無有莊嚴。故五度
為繁密。
禪定。一切八風所不能動。如葉之雖在風
中。而森然如故。
神通變化不一。如華開合不一。


樹林雖華葉具足。必以結果為功。菩薩既萬行周圓。
自以種智為果。


覺意謂七覺支。四如意足。解脫智慧即解脫般若二
德。


奈之何下。結歎勸修。
欄楯毀者。謂放此縱橫妙心。
一無拘檢也。既無拘檢。則伐性之斧斤至矣。
羅網
頹者。謂迷此廣大妙心。以昏擾擾相為心性也。既為
昏擾。則清涼之蔭覆疏矣。
尚枯瘁其根者。謂尚無
[002-0752c]
慈悲方便之因行。況得神通種智之妙果耶。
覺林
如故道種非遙者。謂修持雖廢。法性尚存。但肯加功。
本真不失。古云。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
即神。但肯迴光。無患不徹也。


庭前柏樹者。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云。庭
前柏樹子。


檻外藥欄者。僧問雲門。如何是清淨法身。門云。華藥
欄。


鈔。
此合輕軟下。是明同異。此指大本。彼指觀經。彼
配六入者。清為色入。不臭香入。美為味入。輕冷軟是
觸入。調適無患是法入。并前說法即聲入也。雖成六
入。無非妙境。


鈔。
水本無心能隨人意者。此方眾生。迷心逐境。為
境所轉。不能轉境。故水不隨心。彼土上人。會境歸心。
心能轉境。境自隨心。故水能隨意所欲也。


鈔。
或聞佛法僧聲。三寶聲也。
寂靜空無我聲。二
乘聲也。
大慈悲波羅蜜聲。菩薩聲也。
十力無畏
不共聲。佛聲也。
諸通慧下。細明菩薩聲。
通慧。通
途之慧。三賢聲也。
無所作。不起滅。初地至七地聲
也。以此諸地。斷無明。證法性。法性本無所作。及起滅
故。
無生忍聲。八地聲也。以八地菩薩。斷俱生我執。
親證無生故。
甘露灌頂。等覺聲也。等覺將成佛時。
十方諸佛以智慧水。而灌其頂。即入佛位。如轉輪王。
將紹王位。以水灌頂故。
成熟諸根者。諸根。即聲聞
[002-0753a]
緣覺。及諸位菩薩。上中下諸根。皆同歸一實也。


水本無情善能說法者。此土眾生。迷心逐境。諸根暗
塞。唯耳稍利。故以聲為教體。唯聞有情說法。彼土眾
生。既會境歸心。六根通利。故六塵皆為教體。根根盡
入圓通。不獨有情說法。無情亦皆說法也。


是水不但以可浴為功者。此土眾生。迷心逐境。則水
乃業報之水。但能洗四大垢穢。不能得大利益。彼土
眾生。會境歸心八功德水。即自心智慧。故能開神悅
體。滌蕩情慮。斷惑證真。得大利益也。


鈔。
自性深𢆯無盡者。豎窮三際之底故。
廣遠無
際者。橫極法界之邊故。
非真非俗純粹至善者。絕
諸待對。離二邊雜糅故。


順萬物而無情者。情。實也。如幻如化。無真實故。

行則入聖流者。真如隨淨緣。則為四聖。四聖既如幻。
聖無所增。
下行則入凡流者。真如隨染緣。則為六
凡。六凡亦如幻。凡無所減。
不變隨緣周徧法界者。
真如自體不變。而能隨染淨緣徧十法界。


定水二句。淨名云。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
淨華。浴此無垢人。古釋云。水之為用。除垢去熱。解脫
之性亦然。解脫之中。定慧意足。湛然滿矣。七淨。自戒
淨。至涅槃淨。
浴此無垢人者。無垢而浴。除熱取適
也。菩薩無緣而入八解者。外為眾生。內自調適也。今
之取意。謂性定之水。浴此不立一塵之無垢人。然無
垢。猶墮淨也。非真功德。垢淨雙亡。是真功德矣。
[002-0753b]


鈔。
如觀經言無我之音。詳引經論。以是推之下。
是判釋也。


德有厚者。乃妙達唯心。一法不著。故果報樓閣。能隨
心高下。浮在空中。德薄者。乃心外見法。執著未空。故
不能隨心。止在地上。


世間八風。為條風。明庶風。清明風。景風。涼風。閶闔風。
不周風。廣莫風。然彼土無四時。或應八方。或自有八
種。皆未可知。


一色無變。是常義。二體無垢。是淨義。三轉作無我。是
我義。四能令人富。是樂義。


鈔。
問堯處茅茨者。因一貴字發問也。答中有二義。
一上智無著義。以上智之士。悟境惟心。心不見心。無
相可得。一切寶嚴。皆同幻化故。二曲為鈍根義。以愚
鈍凡夫。昧心著境。讚彼寶嚴。令生忻慕故。


箕諫象玉者。箕子見紂為象箸。歎曰。彼為象箸。必為
玉杯。而遠方珍怪之物至矣。遂入諫。


警蹕冕旒者。天子出。陳警。入。陳蹕。天子儀仗也。冕。冠
也。天子九旒。然舜時。恐未嘗有此。言此。不過形狀其
富貴耳。


疏。
前云離地曰階。坦途曰道。故階道有平直義。又
重屋曰樓。岑樓曰閣。故樓閣。有高䆳義。


鈔。
離諸垢污。即前離地曰階。
無有偏陂。即前坦
途曰道。
迥超塵境。觀照不遺。如樓閣之高無不照。
是高義。
囊括虗空。廣博無盡。如樓閣之廣無不容。
[002-0753c]
是䆳義。
常而不遷。即色無變。淨而不染。即體無垢。
我而隨緣不礙。即轉作無我。樂而富有不虧。即能令
人富。
眾美畢具資成法身者。法身具含萬德。還以
萬德嚴身。而實德無所德。嚴無所嚴。是真莊嚴也。


且善財下。結勸。其如終日下。結歎。


鈔。
婆沙論。止言十五里。華嚴鈔。則言一由旬。觀經。
言十二由旬。大本。言百由旬。千由旬。復言華葉無量。
而如來藏經。又言華中化佛。光明無數。則車輪何可
思議也。


鈔。
微妙香潔。俱可約理。微有四義。事相可知。若稱
理。則自性之華。三智不能覰。五眼不能窺。是幽微義。


不與諸塵作對。不與萬法為侶。是隱微義。
隨舉
一德。具含眾德。如琉璃瓶。盛多芥子。是細微義。

切功德妙寶為體。無作萬行。以為莊嚴。是精微義。


妙有十二義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該果海。果徹
因源。是因果同時義。
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隨緣。淨
非淨也。正當五道隨緣。自性不變。垢非垢也。是垢淨
雙非義。
法界一相。不礙千差競起。千差競起。不礙
法界一相。是總別齊彰義。
不離當處常湛然。覔即
知君不可見。常湛然顯也。不可見。隱也。是隱顯隨宜
義。
法性重重。無盡無盡。猶如千鐙。互為主伴。是主
伴相參義。
雖非因非果。而不昧因果。無我無作無
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是勝劣分明義。
散去普周
法界。收來在一微塵。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是小大無
[002-0754a]
定義。
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
四時凋。是寒暑不遷義。
眾美畢張。不妨清淨一色。
清淨一色。不妨萬德交羅。是彩素交輝義。
寂然不
動。感而遂通。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是
動靜一源義。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
覺地。是凡聖兼成義。
如來藏中。無法不具。隨眾生
心。應所知量。是感應冥符義。


香潔二義。事相可知。理則自性之華。雖居煩惱之中。
不為煩惱所染。是穢中香。往生之士。具足五分法身
之香。及八萬四千波羅蜜香。是香中香也。
又自性
雖在三界生死之中。不為生死所遷。是為垢中潔。往
生之士。既不為分段所遷。并不為變易所動。性離惑
染。淨法滿足。是潔中潔也。


鈔。
中陰之身自求父母者。中陰。謂前陰巳謝。後陰
未成。而中間所受之身。名為中陰身。六趣眾生。唯除
極善極惡。餘皆通受此身也。自求父母。餘趣則不可
知。但就人趣。即楞嚴所謂。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
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是也。


一彈指頃蓮華化生者。謂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
生之心。舉念即是生淨土時也。


不兼色像者。謂文殊一行三昧。不取相貌。專稱名字
故。


菩薩偏行六度者。謂十地菩薩。於十波羅蜜各有專
主故。所謂初地布施二持戒。三地忍辱四精進。五禪
[002-0754b]
六般七方便。八願九力十智慧。是也。今不言十。而言
六者。以六即能攝十故。


以施為專主餘但隨力隨分者。是初地菩薩境界。經
云。菩薩住初地時。於一切物。無所悋惜。求佛大智。修
行大捨。凡是所有。一切能施。是菩薩十波羅蜜中。檀
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也。


鈔。
佛地下。引證。假實之色者。長短方圓。乃至光影
等為假色。以對短為長。對長為短。無一定實體故。青
黃赤白等為實色。以青等析至極微。色不改故。又實
色。是眼識所緣。假色。是意識所緣。如水月鏡華等。


皆不離佛淨心者。諸佛淨心。非假非實。假實之色。不
離此心故。即此淨心。能顯假實之色者。以此心是假
是實。則不能現假實之色故今復解云


佛地論是明色心不二。假實之色不離佛淨心者。謂
種種諸色。不異法身真心。如波與水。本來無二也。以
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真如自在用故。此句明色即
心也。即此淨心能顯假實者。謂即此法身是色體故。
能現於色也。以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故。此
句明心即色也。


故經下。結歸當經。青色青光等者。青色等是實色。青
光等是假色。既云假實之色皆不離佛淨心。則此經
光色不二。即自性寂照雙融也又解云


光色不二者。謂青色有青光。白色有白光。光色不二
也。寂照雙融者。以光有照義。色有寂義。華之光色不
[002-0754c]
二。即性之寂照雙融也。


鈔。
願以起行行以實願者。以願導行。以行填願也。
行非願起。則行乃偽行。非真實行。願無行填。願乃虗
願。非真實願。
行滿願遂名為成就者。彌陀成就功
德莊嚴。皆因中廣大行願之力。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攝取二十一剎如彼修持者。此稱性之行也。以性無
盡故。行亦無盡。一修一切修。一行一切行。言二十一
者。舉三七之多。表其無盡也。


住真實慧者。先悟毗盧法界。勇猛精進。阿僧祇劫修
菩薩行者次修普賢行門也然必發四十八願巳然
後修者。所謂以願導行。以行填願也。
護身口意。是
別舉持戒一門。修行六度。則備舉所修之行。此上。乃
自利之行。了空無相下。乃利他之行也。
了空。無相。
無作。是法身菩薩三解脫門。謂了知無人。無我。無壽
命。自性空。無作者。無受者。即名空解脫門。觀一切法
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有少法相生。即名無相解脫
門。如是入空無相巳。無有願求。唯除大悲為首。教化
眾生。即名無作解脫門。
了空無相無作以行教化
者。謂不同餘教心外有法。實有生可度。乃是終日度
而無度。終日無度而度。所謂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
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眾生。是也。
華嚴世界下。是
先明願。又下云下。是次明行。
普賢智地行悉成者。
謂普賢智地底行皆悉成就也。


疏。
無漏性功德者。以此功德。乃是從性起修。全修
[002-0755a]
即性故。


鈔。
營修世福為有漏因者。初祖始見梁武帝。帝問
曰。寡人造寺寫經。度僧無量。有功德否。祖曰。實無功
德。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
曰。如何是真實功德。答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
功德。不以世求。


疏。
金剛般若是名莊嚴者。經云。須菩提。於意云
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
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古釋云。以菩薩雖修行嚴土。行
乃無作。土亦非嚴。非嚴而嚴。故曰即非莊嚴。是名莊
嚴。今引此以問。乃斷章取義。謂實無莊嚴。方是真莊
嚴也。而今乃有種種依正莊嚴。不與金剛相違背耶。
是非但不知淨土。并不知金剛也。故以性相融通。所
宗有異答之。


鈔。
彼經以無相為宗故不取形相者。如經云。無我
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等。又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實則清淨心中身土自現者。如經云。以三十二相見
如來。又云於法不說斷滅相。


今經以淨土為宗。故反覆開明者。如經中欄網行樹。
池閣蓮華。天樂雨華。化禽風樹。乃至壽命光明。聲聞
菩薩等。


實則相本自空唯心唯識者。雖有種種莊嚴。實如鏡
像水月。不立纖塵。皆行人心識所變現也。
[002-0755b]


又清淨心中身土自現者。以如實空。即如實不空。真
實理中。具足無量功德故。又復見本法身。自然而有
不思議業。能現種種依正。故攝論云。如摩尼天鼓。無
思成自事等。


又相本自空唯心唯識者。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
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故。又復一切色相。即是如
來妙心。所謂從本以來。色心不二。色性即智。故涅槃
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等。


鈔。
直心是菩薩淨土等。淨土地平如掌。無諸坑坎。
豈諂曲之所能成。七寶莊嚴勝妙無比。豈淺行之所
能得。故必三智於一心中修。直至道場。無諸委曲。三
諦於一心中造。窮深盡底。究暢實際。乃能如是。而不
諂眾生。及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者。以化緣相及。
果報相通。以因克果。影響相符。不差毫髮也。


乃至萬行悉亦如是者。次從大乘心六度。四等四攝
乃至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行十善眾生
來生其國也。


疏。
自性能生萬法是莊嚴義者。金剛經云。即非莊
嚴是名莊嚴。今則自心出生萬法。還以萬法嚴心。法
本自空。嚴亦何有。無能嚴所嚴是真莊嚴。


鈔。
一切寶鈴網如幻心所生等者。謂穢土依正。從
凡夫有漏識生。淨土寶嚴。從聖人無漏智生。故鈴網
如幻。從人解法如幻心生。樓閣浮空。從人無著無生
心生。乃至種種寶衣。從忍辱生。寶蓋。從慈悲生。種種
[002-0755c]
寶幢。從示說一切法生。種種寶座從解一切法空生。
一一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者。華嚴境界。稱性
法門。故法法全彰。塵塵具足。故云華藏世界所有塵。
一一塵中見法界也。


彌陀經疏鈔演義卷二